浅析思想政治课中的研究性学习

2022-09-12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开放的、有利于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创新学习方式, 被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之中。在我国,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课标的实施, 使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在尝试各种形式的探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与以往传统教育相比有很大不同。首先在教学目标上就有很大差异: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学习, 对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够重视。其次, 研究性学习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让学生去自主探究。

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学习的过程, 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主要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的做法, 而把学习态度, 学习中收获, 体验、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列入评价内容。

再次, 研究性学习还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 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嘘声的实践与体验, 注重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是学会分享与合作, 是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的一个过程。很显然, 研究性学习会给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好处。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新课改理念的思想, 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很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 要改变传统的不利于学生成才的教育教学方式, 需要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长期以来,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 以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很难摆脱以讲授灌输为前提, 以应付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 中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 要求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拿我所从教的初一年级来说,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处在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 由于生理发育的剧变, 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也呈现出童年期末的一些明显的心理特点, 如成人感等。由于初步掌握了比较系统得科学知识, 能够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一些比较复杂的关系和联系, 他们开始用批判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 然还很不成熟, 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 甚至是走向问题的极端。

(3) 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 决定了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以往, 人们只看到思想政治的思想性、教育性, 忽视了它的科学性与知识性, 片面强调正面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亲身实践等等。实际上,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许多问题,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需要学生进行主动地研究和探索, 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要转变教学观念、理念, 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与学的统一, 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主动地探讨、学习的过程, 是师生结合在一起的双边共同活动, 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政治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然后培养起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鉴于以上这些情况的存在, 我们必须要搞而且要搞好研究性学习。对此, 我有以下建议。

(1) 在研究性学习中, 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的个性差异的存在,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的起点和研究结果的水平也必然是参差不齐的, 因此教师应充分看到这个差异的存在, 重视学生的个体特征, 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情况。

(2) 鼓励学生多提问。古人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研究性学习更是以问题为中心的, 研究的问题应是基础性的认识问题和重大是非问题, 首先教师要创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气氛, 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大胆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再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开拓学生思路, 展开师生间的面对面地交锋, 通过探究、讨论问题来授课。

(3) 引导学生积极搜集资料。课堂教学部分研究性学习中的信息收集, 有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信息收集的重要来源之一, 是教科书中教学内容。在对教科书的内容充分理解, 吸收的基础上, 再到书本外吸取相关的知识信息, 比如通过听讲课、阅读、上网下载等手段, 获取各种知识,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比如在讲《相逢是首歌》这一单元时, 我让学生们在课下搜集名人间的伟大友谊故事, 搜集名人伟人的尊师故事, 然后拿到课堂上来展示, 然后讨论他们所能从中获得的启示, 继而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能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 把教材内外的信息相融、相通, 在课堂教学中, 把教科书上的基础知识性信息与教材的拓展性知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和分析, 学生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发现问题, 获取知识, 增长才干。

(4) 要进行研究性学习, 教师首先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首先, 要适应研究性学习, 就要求老师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研究型教师”不是专门搞研究, 而是要具备研究问题的素养和能力,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传授知识不惟课本, 评价学生不惟分数, 判断是非不惟权威。其次, 教师要适时进行恰当合理地总计评价, 这一阶段也是可同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所在, 教师要用恰当的语言, 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和宣讲过程作总结评价, 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作出点评, 对应涉及而尚未涉及的地方进行补充, 从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升华学生思维, 拓展学生思路,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5)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有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但也不可避免的有其随意性和被动性。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 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研究性学习并不等于学生的单向学习活动, 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 还应该市师生的互动, 应该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作用。

(6) 要坚持长期的在学生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是靠一节课、一次活动就能够形成的。教师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扎扎实实地进行, 使研究性学习成为日常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这样才能体现出研究性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巨大的益处。感知教材内容, 了解教材内容是掌握知识的基础。首先, 教会学生看书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明确主次关系, 归纳主要知识点击内在联系。其次, 教会学生构建知识机构和整体思路, 让学生沿着正确的认知过程, 自己探索和“再建”概念和原理。搞研究性学习就要坚持不懈的长期搞下去, 如果仅仅是走过场, 就失去了搞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 而不是理论, 与一般的课堂教学的根本区别是, 研究性学习不在乎当堂对学生研究的成果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 而是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态度、方法作出肯定, 对继续研究该问题或与此相关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提示和指导, 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不断深化, 不断自悟得良性循环状态。如果学生到了这一个境界, 那么说明, 学生基本领悟了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实质所在。只有这样, 才能使研究性真正的发挥其作用, 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摘要:本文介绍了研究性学习与以往传统教育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研究性学习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让学生去自主探究, 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不断深化, 不断自悟得良性循环状态。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下一篇:初中生物探究实验的设计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