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舞基本步法

2022-07-28

第一篇:三步舞基本步法二

三步舞的基本步法

(一) 三步舞的基本步法

华尔兹,意思是‘旋转’,由于它是以旋转为本舞的主要特征,因而也称圆舞,在中国通常称为三步舞。大约在18世纪,欧洲各国宫廷广泛流行,舞姿舒展流畅,柔和秀美,如同形影流水,波涛起伏,百跳不厌,被誉为舞中皇后。它在交谊舞中历史最悠久,约500余年。

三步舞采用的3/4拍舞曲,每小节3拍,快三每分钟的速度50-56小节,慢三每分钟的速度30小节,中三界于两者之间。第一拍为重拍,舞步的第一步踩在重拍上,身体下降,

二、三拍多为横步和并步,身体提升,该舞步由于身体下降和上升,而自然形成的起伏感,要求膝关节弯曲,不要僵腿。一般上升下降的幅度,在本人身高的上下的10厘米左右浮动。基本节奏为强、弱、弱,即咚、达、达的节奏,听起来很明显。

1平步(前进)

预备:闭式舞姿。

男步

女步

第一拍:左脚向前

第一拍:右脚后退 第二拍:右脚向前

第二拍:左脚后退 第三拍:左脚并向右脚

第三拍:右脚并向脚 平步(后退)

女步

第一拍:右脚后退

第一拍:右脚向前 第一拍:左脚后退

第二拍:左脚向前 第三拍:右脚并向左脚

第三拍:右脚并向脚 2四个方向的变换 预备:闭式舞姿。

男步(第一个方向的变换)

第一拍:左脚弧线向前,身体左传90度 第二拍:右脚踏旁。(用脚趾的内侧向旁滑行) 第三拍:左叫并向右脚。 女步

第一拍:右脚弧线后退,身体左传90度 第二拍:左脚踏旁。

第三拍:右叫并向左脚。 男步(第二个方向的变换)

第一拍:右脚弧线后退,身体左传90度。 第二拍:左脚踏旁。

第三拍:右叫并向左脚。 女步

第一拍:左脚弧线向前,身体左传90度。 第二拍:右脚踏旁。

第三拍:左叫并向右脚。

第三个方向的变换与第一个相同,第四方向的变换与第二个相同。

第二篇:花样跳绳基本步法

跳绳的正确方法

1. 两手分别握住绳两端的把手,通常情况下以一脚踩住绳子中间,两臂屈肘将小臂抬平,绳子被拉直即为适合的长度。

2. 跳绳时要用前脚掌起跳和落地,切记不要用全脚或脚跟落地,以免脑部受到震动。当跃起时,不要极度弯曲身体,要成为自然弯曲的姿势。跳时,呼吸要自然有节奏。 3. 向前摇时,大臂靠近身体两侧,肘稍外展,上臂近似水平,用手腕发力做外展内旋运动,使两手在体侧做画圆动作。每摇动一次,绳子从地面经身后向上向下,回旋一周,绳子转动的速度和手摇绳的速度成正比,摇动越快,则绳子回旋越快。

基本步伐

第一节:双脚并拢原地跳:2×8拍(注:绳子均向前摇动) 双脚原地并拢跳两个8拍

第二节:单脚跳:2×8拍,(左脚一个8拍,右脚一个8拍,先左后右。) 第一个8拍先左脚单脚跳绳;第二个8拍换右脚跳绳,动作相同交换脚就可。 第三节:双脚并拢前后跳:2×8拍(先前面跳,再后面跳) 一拍一跳,第一拍前跳,第二拍后跳,动作相同,依次跳两个8拍。 第四节:双脚并拢左右跳:2×8拍(先左边跳,再右边跳)

一拍一跳,第一拍 (单数拍)向左跳,第二拍 (双数拍)向右跳,动作相同,依次跳两个8拍。

第五节:开合脚跳:2×8拍

一拍一跳,第一拍(单数拍)双脚打开跳,第二拍(双数拍)双脚并拢跳,单数拍和第一拍一样,双数拍和第二拍一样,后面节拍动作相同,依次跳两个8拍。 第六节:剪刀脚跳:2×8拍(先左后右)

一拍一跳,第一拍(单数拍)左脚向前迈弓步,右脚后点地,第二拍(双数拍)双脚并拢还原,第三拍右脚向前迈弓步,左脚后点地,第四拍双脚并拢还原,第五拍和第一拍相同,第六拍和第二拍相同,第七拍和第三拍相同,第八拍和第四拍相同,第二个八拍和第一个八拍动作相同,依次跳两个8拍。 第七节:前点地跳:2×8拍(先左后右)

一拍一跳,第一拍(单数拍)左脚前点地,右脚不变,第二拍(双数拍)还原,第三拍右脚前点地,左脚不变,第四拍动作还原,第五拍和第一拍相同,第六拍和第二拍相同,第七拍和第三拍相同,第八拍和第四拍相同,第二个八拍和第一个八拍动作相同,依次跳两个8拍。 第八节:侧点地跳:2×8拍(先左后右)

一拍一跳,第一拍(单数拍)左脚侧点地,右脚不变,第二拍(双数拍)还原,第三拍右脚侧点地,左脚不变,第四拍动作还原,第五拍和第一拍相同,第六拍和第二拍相同,第七拍和第三拍相同,第八拍和第四拍相同,第二个八拍和第一个八拍动作相同,依次跳两个8拍。 第九节:抬腿跳:2×8拍(先左后右)

一拍一跳,第一拍(单数拍)左脚抬腿跳起与地相平,右脚不变,第二拍(双数拍)还原,第三拍右脚抬腿跳起与地相平,左脚不变,第四拍动作还原,第五拍和第一拍相同,第六拍和第二拍相同,第七拍和第三拍相同,第八拍和第四拍相同,第二个八拍和第一个八拍动作相同,依次跳两个8拍。

第十拍:踢腿跳:2×8拍(先左后右)

一拍一跳,第一拍(单数拍)左脚伸直踢腿挑起,右脚不变,第二拍(双数拍)还原,第三拍右脚伸直踢腿挑起,左脚不变,第四拍动作还原,第五拍和第一拍相同,第六拍和第二拍相同,第七拍和第三拍相同,第八拍和第四拍相同,第二个八拍和第一个八拍动作相同,依次跳两个8拍。

第三篇:《健美操基本步法》教案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主要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小学四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健美操基本步伐的学习,让学生能根据健美操的独特特点,通过锻炼使身体得到均衡的发展,形成端庄的身体形态,发展学生在健美操方面的综合素质,而且能有利于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及灵活性的发展,经常进行健美操锻炼,提高关节灵活性、增强肌肉和结缔组织的弹性,让学生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动作方法、教学方法和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思想上已日渐成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自主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本人作为他们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考虑更多的情景教学模式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的兴趣要求。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及身体的形态美。

2、通过教学,陶冶美好的情操和团结进取等优良品质。

3、通过教学,提高关节灵活性、增强肌肉和结缔组织的弹性。

第四篇:健美操基本步法教学设计

一、本次教学指导思想:

本是以健身健美操五种基本步法展开的,通过步法和音乐的配合、步法与上肢的配合,了解健美操的特点,提高学习健美操的兴趣。整个学习过程强调学会、巩固与拓展。在拓展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选用广播体操舞动青春及热身运动中的上肢动作,并和已学的步法配合,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树立学习自信心。

二、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次为借班上,上对象是琼州学院附属中学高中的40名女同学,教师对她们的基础不了解,因此教学内容宜少而精。选择健身健美操五个基本步法作为教学内容,强调五种基本步法的掌握与运用,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以体现共同要求与展现个性相结合(共同要求是掌握五个基本步法,个性展现是步法的串联与上肢的配合)。

三、教学设计思路与特色:

、以广播体操舞动青春为基础,加上节奏感强的健美操音乐引出健美操。

2、的热身部分采用教师领做、学生模仿跟练的形式。并以节奏明显的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官,教师用示范和讲解给出生动的提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

3、学习五种基本步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为掌握、第二为巩固、第三为拓展。学习过程步步深入,讲究实际效果。在动作巩固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在两种以上步法的串联、步法与上肢动作的配合方面做出拓展。

4、学习过程中,提倡互动学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集体学练和创造中获得乐趣。

、给学生创造才艺展示的机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四、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活跃氛围;

2、探究互学,人人参与;

3、齐心协力,开拓创新;

4、展示空间,亮我风采;

、快乐体育,放松身心。

第五篇:健美操基本步法教案设计[本站推荐]

《健美操基本步伐》教案设计

一、设计理念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个中心,健美操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锻炼的意识,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这条主线来贯穿全课,从激发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健美操基本步伐练习,让学生身体发展根据健美操的独特特点,它可以对身体的比列均衡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端庄的身体形态,发展学生在健美操方面的综合素质,动作方面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以及灵活性,经常进行健美操锻炼,提高关节灵活性、增强肌肉和结缔组织的弹性,让学生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动作方法、教学方法和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三、学情分析

小学生四年级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成长发育阶段,思想日渐成熟的他们,在学习中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因此,我作为他们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考虑更多的情景教学模式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的兴趣要求。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体验健身健美操基本步伐与音乐的配合及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协调性,提高学习健美操的兴趣。

2、运动技能:85%以上的学生能够学会队形创编,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素质。

4、心理和社会适应:体验成功乐趣,愉悦身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申报材料封面目录下一篇:手把手教你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