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高血糖患者的血糖监测护理及应用价值

2023-03-01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性炎症, 属于急性胰腺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急性胰腺炎的10%~20%左右。 急性重症胰腺炎主要因胆源性或非胆源性因素激活胰酶,致自身消化发生急性炎症,病情进行性发展则会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或坏死脓肿等症状[1],病情复杂,进展快,危害性大。 不仅如此,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通常表现为腹胀、腹痛、发热、恶心、呕吐、高血糖等临床症状, 其中高血糖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因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胰岛素抵抗等,致高血糖的发生。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高血糖患者治疗期间,若血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则会发生医源性糖尿病,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死亡。 因此,及时有效的控制血糖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改善预后。 本文就以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高血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加强患者血糖监测,采取必要护理,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高血糖患者在该院就诊时,经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生活指标等诊断,与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胰腺学组[2]中急性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相符;患者表现为腹痛、发热、血淀粉酶升高、尿淀粉酶升高;患者均伴高血糖状态,入院时无糖尿病史;接受治疗时间2014年3月—2015年4月;男41例,女19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5.7±6.7)岁;患者由于发生呼吸困难转入ICU,初次空腹血糖12.5~21.0mmol/L;呼吸频率为29~46次/min,氧饱和度较低下,通过给予微量泵静脉泵入胰岛素调节血糖和综合治疗后,血糖维持为10 mmol/L,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

1.2 血糖监测

使用该院快速血糖监测仪进行血糖监测,5~10 s左右检测出结果,注意操作规范;正确采血方式:选取患者左手无名指之间两侧皮肤较薄位置进行采血,由于手指两侧血管较为丰富且神经末梢分布少,采血不会出现疼痛,出血充分,血糖监测结果准确。 采血前应指导患者手臂下垂12 s左右,确保指尖充血,使用酒精进行消毒,酒精干后再进行扎针,动作轻柔,促使两侧血管达到指前端1/3部位,使血液缓慢溢出,采用干棉签擦去第一滴血,避免影响检测结果。患者在血糖未控制时每1 h监测一次,若血糖值波动时需加测血糖,动态监测;血糖超过3次正常,可每2~4 h监测一次,若胰腺炎未控制时需每天监测4次以上。 患者监测期间予以胰岛素等方法治疗,根据血糖值变化,适当调整胰岛素剂量。

1.3 护理方法

1加强血糖监测。 患者治疗期间及时应用胰岛素,确保血糖与胰岛素同步变化, 血糖不稳定或调整胰岛素剂量时,加测血糖,严格控制交接测量血糖时间,准确记录。 准确利用血糖测量仪, 按照执行操作规范实施,以免发生血糖值误差。

2用药护理。 患者使用胰岛素时, 因胰岛素用量少,需精确配制胰岛素,使用专用注射器抽取,胰岛素瓶盖以75%酒精消毒,输液瓶注入胰岛素后,需充分摇匀,配制液体使用时间应低于24 h。 胰岛素宜采用单独静脉通道,以微量泵泵入,以免与其他药物相互影响。确保体内胰岛素量均衡,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3基础护理。 患者治疗期间需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及时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措施,指导患者正确配合治疗和护理,加强肠内外营养支持,做好口腔护理,饭后漱口。 加强皮肤护理,保持舒适体位,穿舒适、绵柔衣服,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指导患正确咳嗽、呼吸,以免发生肺部感染。

4低血糖护理。 患者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意识、皮肤温度等变化,若出现心慌、出汗、饥饿感等症状,需立即测量血糖,若出现低血糖症状,需立即停止使用胰岛素泵,谨遵医嘱注射葡萄糖,每30 min监测一次血糖,根据血糖值变化调整用药情况,适当控制血糖。

5心理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极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致病情控制不佳。 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必须要重视患者情绪变化,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以掌握患者的内心的心理变化,采取必要心理疏导,及时解决患者疑问,告知患者疾病发生原因、预防措施,详细讲解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及疾病转归情况。 此外,医护人员还应向患者宣传本院有效控制病情的相关案例,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断安慰、鼓励、支持患者,给予必要社会支持系统,缓解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

1.4评价指标

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日常生活、躯体状态、精神功能、社会功能四个维度,每个维度以百分制计算,分数越高,其生活质量越好[3]。

1.5统计方法

以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此次研究数据。 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15.6±2.3)mmo L/L,餐后2 h血糖(24.3±3.1)mmo L/L;护理后空腹血糖(7.2±1.0)mmo L/L,餐后2 h血糖(11.4±1.2)mmo L/L;护理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前日常生活(56.7±12.4)分、躯体状态(58.1±13.0)分、精神功能(57.9±13.7)分、社会功能(58.9±10.6)分 ,护理后日常生活(81.3±8.9)分、躯体状态 (84.7±10.5)分、精神功能(85.6±12.7)分、社会功能(86.3±13.5)分,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患者恢复情况分析

6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血糖恢复正常,病情得到有效控制,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现象,经及时处理后血糖恢复正常;无死亡患者,均自动出院。

3讨论

研究资料显示,胰腺炎的主要发病原因是:正常情况下,胰液位于腺体组织中存在无活性胰酶原,胰液可通过胰腺管持续经胆总管奥狄氏括约肌炎流进十二指肠,然而十二指肠内存在胆汁,同时十二指肠壁黏膜能够分泌出一种肠激酶,二者相互作用,促使胰酶原转变为活性极强的消化酶,若出现流出道受阻,排泄不通,极易引发胰腺炎[4]。 急性胰腺炎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 :1休克:患者出现脸色苍白、脉细、血压降低和冷汗等症状;2恶心、呕吐:大部分患者发病开始便出现呕吐胃内容物、胆汁等症状;3腹痛、腹胀:患者中上腹部出现疼痛,弯腰或者坐位前倾可缓解疼痛,多发于饱餐或者大量饮酒后,轻者出现钝痛,重者出现持续性绞痛;4发热: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中度发热,持续时间为3~5 d左右;5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调: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脱水现象,呕吐程度较严重者会引发代谢性碱中毒,重症胰腺炎患者伴随低钙血症、低血钾、低血镁、血糖上升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5,6]。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发病时,胰腺组织内胰酶被激活,致胰腺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如水肿、出血、坏死等,血糖升高通常是危重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为主要代谢改变疾病,期间多种因子参加到疾病发生过程中[7]。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发生胰腺炎症,会影响胰腺内胰岛细胞改变,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减少胰岛素的分泌,致高血糖。 高血糖是急性重症胰腺炎常见病理改变, 因胰岛功能病理损害严重,尤其是胰岛 β 细胞功能的破坏,会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而血糖的持续升高,也可表现出疾病的严重程度。 若患者血糖持续超过10 mmol/L,说明患者胰腺病变范围明显扩大,出现组织坏死严重后果,极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8],导致患者死亡 。 在此次研究中,6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 血糖恢复正常,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无死亡案例,均自动出院。 由此可见, 重症胰腺炎所致高血糖患者在治疗期间采取必要的血糖监测和护理, 利于患者疾病控制, 避免患者死亡,促进患者更好恢复[9]。

血糖监测是性重症胰腺炎所致高血糖患者治疗期间必要环节,通过病情变化准确监测血糖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报告医生,协助医师适当调整胰岛素用量,有利于血糖控制。 在血糖监测中,需按照操作规范准确实施,以免发生血糖值误差。 并根据血糖控制情况,适当调整血糖监测间隔时间,动态监测,以此掌握病情变化,以免发生低血糖症状[10]。 本次研究中,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控制优于护理前,P<0.05。结果表明,加强患者的血糖监测,采取必要的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 在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中,不仅需要加强血糖监测,也要重视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 通常患者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食,必须要采取肠外营养输注,期间对患者持续胃肠减压,减轻胃肠道压力及胰酶分泌,减少胰酶负荷。 同时密切注意胃液颜色,引流的量,避免出现拔管、脱落、挤压、扭曲、堵塞等情况。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做好尿道口清洁护理工作,准确记录出入值,确保管路通畅性。 此次研究中,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躯体状态、精神功能、社会功能较护理前明显提高,P<0.05。 结果可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高血糖患者的血糖监测及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强血糖控制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应引起医疗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高血糖患者的血糖监测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高血糖患者60例,回顾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期间予以必要的血糖监测,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6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血糖恢复正常,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无死亡案例,均自动出院。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控制优于护理前,生活质量较护理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 加强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高血糖患者血糖监测,采取必要针对性护理干预,利于血糖控制,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高血糖,血糖监测护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分析天然气输气场站压力容器主要缺陷和在线运行维修实践下一篇: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