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激发理论范文

2024-05-08

动机激发理论范文(精选12篇)

动机激发理论 第1篇

一、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与启示

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不同层次的基本需要,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如图1.其中,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自尊需要,称为缺失需要;其他三种需要,即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则称为生长需要.

马斯洛还认为,人的这七种需要逐级上升,高一级需要的追求以低一级需要的满足为基础,也就是说,当低一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后,追求高一级的需要才能成为继续奋进的动力.

笔者调查发现,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例如,个别学生的家境贫寒而使得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一些学生的父母离异而使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一些教师过于严厉苛刻,经常指责、批评甚至体罚学生,而使其安全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等.这些因素构成了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造成了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后果.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使自己的潜能、个性、价值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它区别于缺失需要的根本特点在于其永不满足性.自我实现的强度不仅不会随其满足而降低甚至消失,相反会因获得满足而增强.因此,个体所追求的生长性目标是无限的,是永无止境的.这对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不断提升其学习动机水平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需要层次理论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作用原理如图2所示.缺失需要的满足促进了生长需要的形成和发展,而生长需要的满足则有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激发又强化了生长需要,由此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1.动之以情——满足学生的缺失需要

(1)扮演好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往往被学生视为自己的父母或朋友,低年级的学生倾向于把教师看作是父母的化身;高年级学生则往往视教师为朋友,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这些希望正是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的表现,所以教师既要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保证其生理需要的满足,又要像朋友一样经常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和人格碰撞.

(2)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数学成绩较差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在数学课堂上怀有一种紧张感或恐惧感,这就要求教师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样,不仅能稳定学生情绪,融洽师生关系,还能帮助学生克服胆怯、恐惧、害羞、焦虑等不良心理,从而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为此,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要以自然的语气、真诚的态度,有计划地、巧妙地导入新课;要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避免用命令式的语气进行生硬的提问,或对学生错误的回答进行嘲笑或作出粗暴的评价;多运用分组操作实验、小组讨论等形式,拓宽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渠道,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3)树立“拇指”教育思想

学生正处于自尊需要日益强烈的阶段.对“差生”一味地批评、指责,起不到任何好作用,反而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拇指”教育思想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坚持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和成绩,不断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对于学习较差且自卑感很重的学生,更要多给“拇指”,少给“食指”,使他们感到老师对自己的赏识与鼓励.

2.授之以法——满足学生的生长需要

为使学生产生持久的愉快、振奋的情绪,形成主动的努力状态,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我们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根据数学学科和不同知识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灵活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学生提供多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以满足其认识、理解、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定向,即要教给学生如何自行确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程序,制订学习计划,为自主学习定向.要引导学生自我调控,指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寻找学习的差距,考虑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要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依据学习目标,对自己的学习策略、方法、计划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进而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要引导学生自我激励,使其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

(2)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融洽、健康的师生关系.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成功合作的范例.

(3)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设计探索问题方案、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最后与同学交流学习结果、发表见解.应积极地引导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对科学探究解决问题过程的体验,将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使学生逐步学会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3.晓之以理——激发稳定持久的学习动机

调查发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多种的想法和认识.有的认为,学习数学对今后生活和工作有重大作用,所以要学好数学;有的认为,数学科是中考、高考必考科目,所以要学好数学;有的觉得数学抽象、难学,对数学产生厌倦或恐惧心理.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数学教师能对学生“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消除畏难和厌学的心理,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保持稳定持久的数学学习动机.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问题.可以通过一些例子说明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中一门基础学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技术的普遍运用,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没有数学就没有我们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数学正在成为推动现代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已经并将继续为人类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其次,可以通过组织开展查阅资料、专题讨论、参观考察等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他们真实体验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坚定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念,激发起学生稳定持久的数学学习动机.

再次,要加强学生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利用榜样激励他们学好数学,创造机会让他们在解决疑难问题中走向成功,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

动机激发理论 第2篇

2007-02-03 10:52:11| 分类: 课程与教学论 | 标签: |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好些学生明知学习重要,但总是提不起学习的劲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学生似乎很认真,却常常是在自我强迫下进行学习,觉得学习太苦,常有放弃的念头。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知道应当学习却又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激情,即缺乏学习动机,学业成绩自然不稳定、不理想。这个中有什么深层的心理原因?有何解决的方法吗?本文拟从归因的角度谈谈缺乏学习动机的心理原因,以及个人学习动机的自我激发的方法。

一、归因理论与学习动机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维持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趋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的动力。学习动机直接对学习起促进作用,与学习结果互为因果。一定的学习动机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把“要我学习”的被动局面变成“我要学习”的主动局面,深深影响学习的结果;而学习一旦成功,其结果(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掌握,求知欲、自信心等心理品质的发展和提高)则大大满足了个体的各种社会需要(如求知、自尊、获得他人的赞扬等),并促使个体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以获得更高程度的满足当作一种新的迫切的需要,从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大量的研究证明:无论在哪一个年龄阶段,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具备一定的学习动机是学生获取良好学业成绩的先决条件之一,良好的学习成绩又能成为激发个体学习的动力,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判断。通俗地说,归因就是寻找行为结果的原因,它总是对结果提出为什么,探寻个中原因。当代教育心理学界影响较大的归因理论主要有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归因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ma~Weiner,1974)提出的。他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四种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或运气。其中,能力和努力是两种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是个人可以控制的;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是个人较难控制的;能力和任务难度又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因素。不同的归因倾向会使人对成功和失败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并由此影响个体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和努力。

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使个体积极从事相应的活动,并乐于付出努力和采取策略来应付遇到的问题,解决面临的困难。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行为的积极性不高,为了避免失败及消极情绪的困扰,常常选择较低难度的任务、甚至自我放弃,这必然导致活动结果不尽如人意,反过来进一步降低了他的效能感。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

从归因理论中可以发现,归因是通过影响个体的期望和情绪体验进而影响其动机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所作出的原因推断,同样会对学习预期产生影响。个体主动对结果进行积极的归因,对自我的能力就产生较强的信任感,其行为的坚持性将更强,也愿意应付学业上的挑战;相反,如果进行消极的归因,个体将可能会因对自我缺乏信心而消极应付。因此,归因对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学习动机的缺失与其不当的归因方式有关。

二、运用归因理论进行学习动机的自我激发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归因对学习动机的激发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而动机在个体的学习行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动力作用。根据归因理论,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进行学习动机的自我激发。

1、学会积极归因,形成有效的学习动机。

所谓积极归因即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归因方式。根据成败归因理论,当成功时应多作稳定归因,而失败时要多作不稳定归因,才有利于个体保持积极的行为动力。如果总是将失败归因于一时较难改变的能力缺乏,个体可能就不会努力去尝试解决类似的问题了。许多同学的厌学情绪就是在失败情境下因不适当的归因而产生的。尤其是女孩子,在完成任务出现困难时,受社会文化历史积淀的因素(女性比男性弱、能力差)的影响,更多地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的低下,表现出比男孩子更少的坚持性、导致较差的成绩。

另外,把成功归因于能力或努力等内在原因,会使个体感到愉快、自豪并愿意继续争取成功;而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或努力等内在原因,则会对个体的自尊产生消极影响,并会削弱以后对成功的追求。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为在某门功课上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在这方面确实缺乏才能,即使加倍努力也往往徒劳无功,就可能会不再对它用功学习了。但如果认为成绩不好是因为试题难度太大或试题太偏,本次复习不够全面,自己努力程度不够等等因素,则该归因对自我价值感的影响不大,个体也不会随意降低对这门课的期望价值或以后的努力程度。

所以,当学习上受到挫折时,要学会从失败情境中寻求可以改进的因素,即进行积极归因,从而力争获取下一次的成功。比如说,自己平时成绩总在前几名,在某段时间因连续几次考试成绩下滑到二十几名,若这时情绪十分紧张、失望,甚至不知所措,就应作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归因;并坚信只要更加努力,放松紧张情绪,注意改进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很快就能恢复上去。这样的归因有助于恢复自信心,放松情绪,增强自我期望,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2、明确目标,体验成功,增强自我效能感。

为什么具有同样智力和技能的人在同一任务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各具不同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是个体自身潜能的最有影响力的主导因素,对控制与调节个体的成就行为,尤其是在个体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坚持性及策略的采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激发个体为达到目标所付出的持久的努力、勇于面对各种挑战,不怕困难和挫折,力图实现成就目标。

班杜拉认为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最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那么,如何获取成功感呢?

首先,要设置明确而合适的目标定向。学习动机对学习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上。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三方面的内驱力(需要)所构成:认知内驱力(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就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通过学习而获得地位和声誉的成就动机)和附属内驱力(为获得赞许、表扬而学习的成就动机)。一个人的求知欲越旺盛,越想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认可,增强自尊,则他在有关的目标指向性行为上就越想获得成功,其行为的强度就越大。因此,不管是为着获得知识、能力,或者是为着获得良好的地位、声誉,学习目标定向明确,个体学习行为的积极性将更高。一个没有学习目标的人,在学习上是缺乏进取性、主动性、自觉性的,即使获得好成绩,其成功感也不强。不过,不同的学习目标定向,学习动机的推动作用还是有些差别,在学业成绩上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这已经研究证实。其一,以获得知识、能力为学习目标的个体在乎的是自己在学习中学会了多少知识,获得了哪些能力。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会不断地尝试以求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其学习动机进一步增强,学习成绩又得以提高,这来之不易的成功会让其有更强烈的愉快体验。其二,而以获得赞许、良好声誉等为学习目标的个体,则更多地选择回避挑战性的学习情境,以避免失败或较低的学习成绩。尤其是那些自我能力归因较低的个体,当遇到困难或遭遇失败时,学习会更加消极。因此,明确而合适的学习目标定向,有助于激发个体的学习动机,获得强烈的成功体验。

其次,可进行“自我竞赛”。即同自己的过去比,从自身进步、变化中认识、发现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增加自信心。如果总是与班上的优秀生相比,会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越比自信心越低,尤其是中、下水平的同学。其三,为自己创设更多的成功机会,发挥自己的专长与潜能,增强胜任感。譬如,语文、数学成绩都较差,但擅长美术,就可从发扬美术特长人手,增强自信,促进努力攻克语文、数学科目的学习困难。

不过,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还受到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只有当成功被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这种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时,个体才会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同样地,只有当失败被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这种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时,个体才会产生较低的自我效能感。而把成功感都归因子运气、机遇之类的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则不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说,自我效能高的个体会认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或控制自己,而自我效能低的个体则认为行为结果完全是由环境控制的,自己无能为力。因此,在对成败进行归因时,还应持积极、客观的态度,以增强自我效能感,保持持续的动力。

3、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促进积极归因方式的稳定获得。

能力是保证活动获得顺利进行的最基本的条件。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努力的“价值”逐渐贬值,能力逐渐被看作是最能体现个人价值的关键。因此,为了使自我在失败或成功的情境下都能进行积极归因,具有持续的学习动力,个体还要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

动机激发理论 第3篇

【关键词】成败归因 学习动机归因训练

一、引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对成功的追求迫切需要科学的成败归因理论指导,而学习动机的激发又是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对这一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成败归因的涵义和影响因素

1.成败归因的内涵

成败归因是指人们试图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试图为自己的成败寻找能力、努力、态度、知识、运气帮助、兴趣等方面的原因,并将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分为两种维度:内外因维度和稳定性维度。1979年又提出另一维度——控制。他认为努力、注意等因素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而能力、运气、心境等因素是不受人的意志控制的,是不可控因素。四因素能力努力任务运气三因素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

不稳定不稳定不可控可控不可控不可控

2.影响因素

(1)自我意识。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由于自我意识发展程度和社会化程度不同,其成败归因倾向也不同。研究表明,小学生多倾向外部归因,如将成功较多归因于教师教的好,而较少察觉自身能力作用;对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任务太难。进入高中阶段,随着自我意识增长,归因倾向呈现从外部向内部转化的趋势。

(2)人格特征。罗特提出内控和外控两种人格倾向。外控者知觉到某种强化跟随自己的某些行为之后,但又不是全凭自己行为而定,就会视为运气或命运的结果。内控制会将随后的强化看成全凭自己行为或特质而定。

(3)抱负水平。研究表明,高成就抱负水平的学生倾向将学习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失败并不降低自信心和对成功的期望水平,反而促进其更加努力争取成功;低成就抱负水平的学生倾向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差。

(4)他人成败信息。成败归因是一个社会比较和评价的过程,只有找到一个参照系并确定自己在其中的位置,才能形成明确的自我评价。当个人成败与集体中大多数人成败一致时,个体做出外部归因,反之做出内部归因,特别是个体与集体中大多数人成败相差极大时。

三、成败归因风格影响学习动机

首先,按着费鲁姆的观点,动机=效价*期望,即动机激发是对目标认识和期望水平决定的,学习成败归因既影响效价又影响期望,直接诱发学习动机。成败归因导致对学习目标不同认识,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能力,体会到胜任感,并认为学习目标可以达到,而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则体会到无助无能感。

其次,学习动机的自我调节是动机形成过程的中介因素,包括期望,自我效能,意志水平等。成败归因风格不仅影响期望还影响自我效能感和意志水平。例如,将成功归于能力,学生会体验到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同样,将成功归于努力,学生会在后继学习中投入更多的努力,付出坚定的意志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所以,归因倾向具有激发动机和调节动机强度的作用,而且影响学习动机中的期望变化。

四、积极归因风格的作用及培养原则和方法

1.积极归因风格内涵及作用

(1)所谓的积极归因,即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归因方式,当成功是多做稳定归因,失败时多做不稳定归因,才有利于促进个体积极的行为动力。例如,把成功归因于能力等内在原因,会使个体产生愉快感,增强成功的期望,并愿意继续争取成功。而考试失利时,归因于试题难度太大或试题太偏,自己复习时又不够努力,这样就不会对自我价值感影响太大。从而不会降低努力程度。

(2)积极归因的作用。积极归因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激发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的核心作用体现在:它决定个体在成就情景中的动机及其强度。自我效能感作为积极归因与学习动机之间的中介因素,可以激发学习动机。体现在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可以积极从事挑战性活动,并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且在困难面前可以采取得当的策略。反之,低自我效能感的人,为了避免失败,常常选择低难度的任务,甚至自我放弃,必然导致结果不如人意,反过来进一步降低了他的自我效能感。国内外不少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呈正相关。

2.积极归因的培养原则

(1)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引导他们做出不同的归因结果。特别是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应引导他们将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而不是自身能力问题,这样有利于改善情绪,激发他们奋发向上。

(2)发展性原则。随着学生年龄增长,自我意识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要引导学生形成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恰当的归因风格。

(3)归因训练的方法。归因训练是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根据福斯特林的观点,归因训练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错误归因训练,二是再归因训练。

①错误归因训练。错误归因训练的理论基础是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二因素理论。此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的生理唤醒的基础上,用积极认知解释这一生理唤醒时,就能引起愉快的情感;而用消极认知解释时,个体的生理唤起就能引起愤怒的情感。可见积极的归因方式,用于加强个体积极的心理暗示,具有重要作用。

②再归因训练。再归因训练以维纳,舍利格曼和班杜拉的理论为基础。

动机激发理论 第4篇

目标设置理论主要考察个体在工作情境中的动机行为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自诞生以来,在企业管理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足这一问题,主要有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归属感,学习方法不当,存在对就业压力的恐慌等典型表现。目标设置理论通过对目标的科学设置,使目标本身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因而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过程中。

1 目标设置理论的基本内容

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和心理学教授埃德温·洛克(Edwin Locke)于1967年提出了目标设置理论(goalsetting theory),认为设置合理的目标并引导员工努力实现是激励的一种重要驱动方式,对于某些员工而言,达成目标所获得的兴奋感与获得物质激励一样需要。众多对于目标的研究表明,为促使员工更加努力的工作,设置目标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重要的方面:

第一,目标必须是被接受的,员工唯有从内心真正认可了目标,才有可能为之付出努力。提高目标可接受程度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使上下级共同参与目标的制定。企业管理中常用的目标管理,就是让下级与上级一起参与目标的制定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目标的逐级分解,以充分调动下级完成目标的积极性。第二,目标必须是有挑战性的,但同时也是切实可行的。目标应该是“伸手不及跳而可获”的,唯有具备挑战性的任务才可能激发员工的潜力和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无法实现的目标只会降低员工的积极性,在不断挫败的过程中放弃目标。第三,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的、可衡量的。只有合理明确地设置目标,才能指导员工努力的方向,比如具体达到什么程度,如何进一步挑战自我等。为此,管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有助于目标制定的原则———SMART原则。SMART原则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明确性(specific)、可衡量性(measurable)、可实现性(attainable)、相关性(relevant)、时效性(time-bound)。在SMART原则的指导下,制定的目标必须是明确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与组织活动业务相关的、在既定的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这样的目标设定往往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在设置目标的三个重要方面的支撑下,进一步阐述目标设置理论的激励过程就更清楚了。通过上下级共同参与式的目标制定过程,制定具有挑战性并且符合SMART原则的明确目标,有助于大大提升员工对目标的接受程度,而对目标的接受和认可则激励员工为之付出努力,这种方式有助于激励员工实现更高的绩效,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成就感,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2 目标设置理论对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启示

2.1 设置中等难度但是可以达到的目标

通过设置中等难度但是学生可以达到的目标,可以使学生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同时也容易获得比较高的绩效。难度如果太大,学生实现不了,便会产生挫败感,太容易又无法激发学生的欲望。中等难度意味着具备一定的挑战性,“伸手不及跳而可获”,这会促使学生根据目标的难度来调整自身的努力程度,更好地激发完成任务的坚持性。在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可以逐步提高目标的难度水平,使目标在任何时候都是中等难度。

2.2 目标要明确且可衡量

目标的明确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明确自己的学习内容以及需要完成的学习程度。明确清晰的学习目标可以产生比模糊目标更高的绩效,因为它可以带来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甚至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可以很大的增强学习的指向性,减少学习的盲目性。相对而言,如果目标太过模糊,那么学生衡量自身学习成绩的标准弹性过大,评价自身表现不够客观准确,从而导致学生对低水平的目标较易满足,付出的努力就会随之越来越少。

2.3 目标的完成期限应以短期目标为主

一般来讲,设置短期目标比设置长期目标更能激发学习动机,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短期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计划性。短期目标容易被分解为一个个更加具体的子目标,将原先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后,学习任务会变得更加容易管理和操作,计划性更强。二是短期目标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坚持性。如果学习目标的实现时间过长,学生就会感到非常遥远、迷茫甚至无助,从而产生自我怀疑或者消极退缩,而短期目标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看到自身学习能力一点一滴的进步,这种进步会促使学生继续坚持完成学习任务。三是短期目标的实现可以很直接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设置一连串相互联系的短期目标,学生可以很清楚的认识到目前学习活动的进展程度以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从而使得学生增强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心。而如果学习任务太过漫长,那么只有当完成了整个学习任务,学生才能够知道自己达到了什么水平,即使他们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与有短期目标的人同等程度的学习任务,他们仍然不会产生很清晰的认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设置短期目标为主并不代表着摒弃中长期目标,而应该长短结合,综合考虑长、短期目标各自的优缺点,以短期目标设置为主,在实现一个个短期目标的同时逐步设置中长期目标。

2.4 目标必须是被学生接受且内心认可的

目标必须是被接受的,学生唯有从内心真正认可了目标,才有可能为之付出努力。提高目标可接受程度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师生共同参与目标的制定。师生共同参与目标制定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目标的选择。目标的选择必须切合实际,符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学习内容的实际。一般来讲,学生选择的学习目标会受到自身实际能力和先前成绩水平的影响。学生最有可能选择以前有过类似成功经验的目标,而不大可能去选择和尝试那些远远超出个人实际能力或者高于以往成绩水平的目标。二是目标的价值。学生对目标重要性或价值的判断影响着个体的目标选择与承诺。实现的可能性比较小或者即使能够实现但是价值不大的目标都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三是归因方式。一般来讲,学生将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例如这次不够用功,可能会在下次选择较高的目标,而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例如自身能力不足,下次则会倾向于降低目标水平。因此,师生共同参与目标制定时应当遵守“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教师起主导性的作用,根据辅导经验和学习规律指导学生,但不强迫学生,学生则起主体性的作用,在综合考虑目标的价值和难度以及自身的实际能力和归因方式后,进行科学的目标设置。

2.5 注意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目标所需行为的能力的信念或信心。个体的行为选择和活动积极性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容易被目标所吸引,对该目标的重要性认知会变高,具有较强的通过自身持之以恒地努力完成该目标的决心和信心,它反映了个体趋近目标的强度和实现目标的渴望程度。自我效能感的积极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自我效能感通过影响目标的选择和承诺来影响学习活动。当学生对完成学习任务的自我效能感高时,会倾向于选择水平较高的目标,并且产生较高的目标承诺,坚持性也较高。另一方面,被指定完成较高目标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往往也较高。这是因为一个学生被赋予一项挑战性的任务,同时又给予他较高的要求时,往往代表着对学生能力的充分信任,这种来自于他人的信任可以很好地提高自我效能感。此外,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一定要在心境积极的情况下进行,积极地情绪状态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增强,实现目标的自我效能感也会增强。

2.6 发挥权威人物和榜样人物的引领作用

权威人物,例如教师、父母指定的目标任务是学生设置个人目标最直接的参照。在学生眼中,权威人物往往是知识渊博、值得信赖、受人尊敬且讨人喜欢的人,当他们对目标的设置给出合理的解释,而不是单纯的说服性要求时,学生对他所指定的目标任务的承诺水平才会高。此外,榜样人物积极的引领作用也会引导学生设置较高的个人目标。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获得的。榜样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模仿的参照对象,也提供了一个实现目标的标准和可能性,进而可以提高学生完成目标的自我效能感。

2.7 及时给予外在奖励

在学生完成某项目标时,要及时给予外在奖励,可以是精神奖励,如公开表扬、发放荣誉证书,也可以是物质奖励,例如赠送书籍、礼物、学习资料等,奖励可以对学生付出的努力给予及时的肯定,从而增加学生继续完成下一阶段学习任务的动机。在完成学习目标时,不仅要在实现整个目标时给予奖励,当学生实现部分的阶段性目标时也应给予一定奖励。奖励应当与目标实现的难度呈正相关关系,即学生达到的目标难度越高,得到的奖励应该也越多。

2.8 提供反馈和指导

反馈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自己距离目标水平还差多远,自己哪些地方做的比较好,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反馈的内容和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如果反馈给学生的信息是关于学生个体的进步以及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更多的是积极自我效能感的信息,那么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就会被激发,反馈就会对学习成绩的提高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反馈给学生的信息过分强调外界的期望或要求,告知学生必须要完成什么任务或者必须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和水平,就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压力和控制感,这种压力和控制感会弱化对学生已经取得成绩的肯定,从而使得学生降低对学习任务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尽可能避免这种反馈方式。最后,教师根据学生阶段性学习的反馈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继续调整或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

3 结论

面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这一问题,依据目标设置理论的原理,通过设置中等难度但是可以达到的目标,明确且可衡量、完成期限较短的目标,被学生接受且内心认可的目标,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发挥权威人物和榜样人物的引领作用、及时给予外在奖励、提供反馈和指导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等著.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蒋小慧.目标激励的有效实施[D].南京师范大学,2007.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5篇

一、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学科上了。达到好的效果。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学科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如数学学科,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要通过参与式的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学模式,正在成为教师从业的必备素质。

二、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习动机。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作业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两类学习者,即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属于追求成功的学习者,因此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到达成功。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很低时,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很高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弱;当问题的难度系数适中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或者是去学习力不能及的过难的东西,学生都不会感兴趣。只有在学习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

它。因此,能否成为问题情境,主要看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合度如何。如果完全适合(太易)或完全不适合(太难),均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只有在既适应又不适应(中等难度)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境。那么,教师应怎样去创设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呢?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它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

三、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动机。

多媒体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优化教学环境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通过直观手段以图象、动画、影象、声音等多种媒体来反映事物本质,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诱发学生思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探究实践,激发动机 第6篇

● 案例描述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本节课因为是去高淳县上课,为了更贴近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选择了制作高淳名片的主题,希望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本节课伊始,笔者让学生介绍高淳的特色,学生听说是介绍自己的家乡,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介绍,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接着,笔者趁机展示已做好的高淳名片(如图1);最后,笔者布置制作高淳名片的任务,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2.学生自主探究,理解蒙版原理

那么如何制作名片呢?笔者告诉学生可以利用Photoshop中的“图层蒙版”来实现。那什么是“图层蒙版”?它的作用和原理是什么?首先,笔者在学件中设计了一个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图层上用不同颜色的画笔涂抹并观察效果;然后,学生涂抹并观察效果,初步体会“图层蒙版”的作用和原理;最后,教师再对“图层蒙版”的作用和工作原理进行讲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层蒙版”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3.借助任务让学生掌握工具编辑“图层蒙版”的方法

在学生理解了“图层蒙版”的作用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笔者布置了墨迹融合和背景融合的任务。学生通过墨迹融合图的制作,掌握了用“画笔”工具编辑“图层蒙版”的方法;通过背景融合图的制作,掌握了用“渐变”工具编辑“图层蒙版”的方法。教师提供了多种类型的素材,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素材设计、创作心目中的高淳名片,表达自己的思想。

4.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课堂接近尾声时,学生制作好了心目中的高淳名片,对于用什么来代表高淳这一问题,也有了自己的答案。在这些作品中,有的学生用高淳螃蟹,有的学生用高淳老街,有的学生用油菜花,有的学生用慢城图片,借助“图层蒙版”将多张图片完美融合在一起。在达成教学目标后,笔者又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了几道选择题让学生完成,内容都是和“图层蒙版”的作用、工作原理有关的(如图2),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该知识点。

5.欣赏图层蒙版作品,拓宽眼界

“图层蒙版”可以实现多张图片的完美融合,在日常的广告设计、平面设计作品中用得相当广泛。借助“图层蒙版”和其他合成技术,我们可以做出很多精美、富有创意的作品。在本节课结束时,笔者给学生展示了一些优秀作品,希望他们通过欣赏作品,拓宽眼界,让知识得以延伸。

● 案例反思

1.反思课的改动

本节课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反思后,笔者觉得这与自己对课堂内容的修改是分不开的。本节课和原来设计的课相比,改动了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入了自主实践探究环节。因为在之前的课堂中,虽然笔者对“图层蒙版”的原理进行了讲解,但发现学生对“图层蒙版”原理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在实际操作中总出现问题。改动之后,学生通过对“图层蒙版”效果的探究,对它的工作原理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②调整了背景融合、墨迹融合两个任务的顺序。先使用“画笔”工具再用“渐变”工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掌握。③加入了图层蒙版实例作品的欣赏。学生通过对实例的欣赏,拓宽了眼界,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延伸。

2.反思学生的转变

课堂环节改动之后,学生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首先,学习状态由最初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其次,在案例制作过程中学生使用“图层蒙版”的错误率降低了;再次,制作的作品由单一化转变成多样化。这些转变让笔者意识到:改动之前,学生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被动的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意识,这样导致大多数学生学习时缺乏动机和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改动之后,笔者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探究及认知水平、能力培养,让他们由聆听者变成思考者,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获取者,由教育信息的获得者变成信息资源的发现者和设计者,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激发,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3.反思教师角色的定位

动机激发理论 第7篇

这段真实的对话触及的是本讲报告的主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运动心理学中, 内部动机理论是从个体活动兴趣、能力感、控制感等内部动机出发, 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问题。

三、奖金越多越好吗?——内在驱力与外在奖励

2010年2月16日, 申雪/赵宏博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以总成绩216.57的历史最高分为中国花样滑冰获得历史上首枚奥运会金牌!赛前, 37岁的赵宏博和30岁的申雪, 无数次面对媒体采访时, 始终重复着一句话:“这样的高龄重返赛场, 都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对滑冰的热爱与眷恋。”也正是这份热爱, 才支撑他们在伤病、高龄、体能下降等一系列困扰下依然前行, 最终在温哥华赛场上也在他们自己的人生赛场上, 划过了一道色彩绚丽的中国红。

(一)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心理学家根据动机的来源, 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 (intrinsic motivation) 是通过积极参加某种活动, 应付各种挑战, 从中展示自己的能力, 实现自己的价值, 体验到莫大的快乐和效能感, 是从内部对行为的驱动。比如儿童天性中的好玩好动, 在擅长的运动项目上展示自己的能力, 战胜别人而拥有成就感, 都是促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运动参与的内部动机。外部动机 (extrinsic motivation) 是人通过某种活动获得相应的外部奖励, 或避免受到惩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性需要, 是从外部对行为的驱动。运动员为巨额奖金而踢球, 学生为获得学分而选修体育课, 为评选“三好学生”而努力体育达标, 这些都是促使人们运动参与的外部动机。

诚如辩证法原理中内因与外因是事物发展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对于一个人的动机来讲, 也是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同时存在的, 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创造一届奥运会夺得8枚金牌辉煌纪录的泳坛名将菲尔普斯, 其运动生涯的开始竟是为了治疗他的儿童多动症。但随着水中治疗的进行, 菲尔普斯越来越感受到水下畅游的乐趣, 以及超乎寻常的身体条件带来的游泳成绩的快速提高, 这极大地激发了他游泳训练的热情和兴趣, 使其最终成为当代最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因此,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或许起始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教师的表扬和三好学生的奖励 (外部动机) , 但当他在一遍遍的练习中, 确实感受到了运动后身心愉悦的畅快感, 掌握运动技能时的成就感, 这会使得他们在日后没有教师表扬和奖励下, 也能积极投身到体育活动中, 这时的外部动机就转化为了内部动力。

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意识到, 激励学生既需要内在动力也需要外部奖励, 因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并不是同一个连续体的两端, 而是彼此独立的变化。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可能是既为了三好学生的奖励, 又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而锻炼, 说明这个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都很高。而另一些学生可能两方面的动机都很低, 或者一个动机较高, 另一个动机较低。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动机的不同类型, 并在激励学生过程中, 始终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 内部激励对一个人的成长会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 德西效应的启示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金钱、荣誉、分数、物质奖励这些外部激励手段是不是都能有效激励人的行为呢?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 奖金并不是越多越好。美国心理学家德西曾经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揭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 他将被试者分为三组, 让他们完成一些十分有意思的题目。甲组被试者在开始解题之前就被告知每解出一题的薪酬, 乙组被试者是在完成解题任务之后宣布解出一题的酬金, 丙组被试者不给任何报酬。在规定的解题时间结束之后, 三组被试者留在各自的房间里, 所有的房间放有杂志和另外一些同样类型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 不给任何报酬的丙组和实验后才给报酬的乙组, 要比实验前就告知给予报酬的甲组有更多的人在实验后自由活动的时间利用更多的时间去继续解题。因此, 德西得出这样的结论:奖励会产生使内在动机削弱的效应。这被称为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后来被很多心理学实验所不断检验, 证实金钱、物质奖励、分数等外部奖励均会降低内部动机, 这一结论也在奥里克和摩沙1978年的一项关于奖励对参加体育活动内部动机的影响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发现引入外部奖励会损害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这些研究成果令我回想起2006年, 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应邀来到中国讲学, 在谈到是什么让他们在常人看来沉闷、冷清、寂寞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时, 所有人的回答都不是因为金钱、地位、荣誉, 甚至不是为了责任、爱国, 而仅仅是因为好奇和兴趣。这就是人只有在内部动机的激励下, 才能做出最具创造力的事业, 他们在享受研究中的乐趣而研究, 而这种乐趣令他们全神贯注于自己的事业。他们所获得的金钱、荣誉、地位, 仅仅是伴随着他们所挚爱的事业的成功而获得副产品。

并不是所有的外部奖励都会降低内部动机, 心理学研究结果发现, 如果满足了下列的三个条件, 外部奖励将会损害内部动机。第一, 个体期望完成任务后能够获得外部奖励, 即如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就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学分, 获得三好学生奖励, 那么这个外部奖励就会降低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第二, 奖励是对个体很重要的东西, 比如竞技体育运动员获得金牌后给予的高额奖金、就业、住房等奖励, 对运动员而言都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东西, 这些物质奖励就会降低其对体育事业的热爱;第三, 该奖励是有形的, 如金钱、地位、奖品等, 这些有形的奖励会降低人的内部动机。因此, 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给予其适当的外部奖励。

(三) 教师要合理应用激励手段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有经验的教师会意识到, 激励学生既需要内部驱力也需要使用外部奖赏, 且不同的群体要区别对待, 体育教师应合理应用激励手段促进学生的运动参与。

第一,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选择激励源。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 外在激励更有利于其行为的养成与改进。例如,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口头表扬、小红花奖励、增加分数等手段, 促进其在体育课中积极参与。但对于年龄较大的中学生, 则更多的是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快乐、获胜的自信心和成就的价值感, 通过这种内部动机的增强而更主动、更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

第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教育观念认为, 学生学习目标的顺序是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培养态度, 而现代教学观念的重要转变即是学习目标顺序的改变, 培养态度为第一位目标, 掌握知识、获得能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若要促进学生的运动参与, 必须增强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在与学生的访谈调查中发现, 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学内容过于枯燥, 所教授内容学生不感兴趣。新颖的事物能引起好奇和兴趣, 当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 最能诱发其好奇的内驱力, 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的学习意愿。中小学生的好奇心重, 且注意力宜转移, 兴趣宜变化, 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特征, 经常变换教学内容、手段、场地、器材, 使学生保持新鲜感, 有助于其体育课的运动参与。

第三, 走出“快乐体育”的误区。2002年第八轮课程改革新课标实施, 一些教师对快乐体育的理解出现误区, 以为快乐体育就是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体育课就是随意玩儿。由于理解上的偏差, 导致一些地方的体育课出现“放羊”现象。其实, 新的课程标准并没有将运动技能掌握这一目标全盘否定, 过去体育教学目标单纯是运动技能掌握, 新课标下运动技能的掌握是为了学生体育兴趣的养成。询问一个人的运动爱好时, 回答的往往是他掌握得最好的一项运动项目。很多学生不喜欢体育课, 常常是因为运动水平差, 在比赛中总是失败, 从来体会不到获胜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只有当一名学生能熟练掌握一项体育运动, 并在竞赛中不断获胜, 取得成就感和胜任感时, 内部动机才能形成, 学生才能对此项运动更有兴趣, 更愿意参与。

第四, 使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外部奖励能够迅速改变儿童的行为, 但这种改变往往是暂时的, 内部激励对行为的改变起始是缓慢的, 但这种改变却是持久的。因此, 将内部激励和外部奖励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才是最佳的。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 外部奖励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其内部动机的激发, 只有具有浓厚的体育兴趣、强烈内部动机的学生, 才能持久地、积极地投身于体育运动中。

第五, 教师要区别对待不同学生。英国的古达斯于1976年进行了一次现场实验, 研究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上体育课的内部动机的影响。他们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对一个有24名女生的班级进行了8周的田径课教学。一种教学方式为直接方式, 教师做出所有的决定, 全体学生在同样的难度水平上进行练习, 教师对全班学生给予指导, 但不单独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另一种教学方式是区别方式, 学生们有很多自主选择的机会, 包括选择练习速度等, 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结果表明, 在使用区别方式进行教学的课堂上, 学生们表现出了更高的内部动机水平。因此, 教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 应当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 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 增强他们的控制感, 从而增强他们的内部动机。

第六, 教师要表现出自己对体育的热爱和激情。教师的情绪和态度对学生学习效果有极大的影响, 教师首先要对运动表现出自己的兴趣和热爱, 并通过语言和动作将这种激情传递出来, 用这份情绪感染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次好的体育教学, 教师应是精神饱满、声音洪亮而富有激情、口令清晰明快、动作有力而准确, 教师周身所散发出来的教学热情, 应能够渲染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情绪, 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

参考文献

[1]张力为, 毛志雄 (2003) .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力为, 任未多 (2000)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殷恒婵 (2008) .体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刘淑慧 (2005) .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雷雳, 张雷 (2005) .青少年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浦·津巴多 (2003) .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7]罗伯特·斯莱文 (2004)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动机激发理论 第8篇

六、“我一定能行!”——自我效能理论

(一) 能力与知觉到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 无论学校内外, 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先天资质平平, 但他却坚信自己很有能力, 用有些嘲讽的话说就是“自我感觉极其良好”, 别看他遭到了很多人的不屑, 但最终他却达到了超乎他实际能力的水平。而另一些人, 原本他们拥有更为优秀的先天资质, 可由于成长的教育环境使然, 始终认为自己能力不足, 缺乏自信, 因而表现出来的实际水平往往比他们本应达到的水平更低一些。因此, 人与人之间真实能力水平的差异并不是成功与否的唯一原因, 人们对自己能力的知觉或许才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

尼柯尔斯 (Nicholls, 1984, 1992) 认为, 能力是成就动机的关键, 人们对一项任务是趋向还是回避, 主要取决于人对自己能力的知觉。可见, 能力与知觉到的能力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977年,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A lb er t Bandu ra) 在他的社会学习理论中, 第一次提出了自我效能这一概念。自我效能 (s el fefficacy) 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学习或行动能够达到某个水平的信念 (Bandura, 1977, 1986, 1993, 1997) 。这一理论强调, 人们完成某个目标的能力是以对能否完成这一目标的信念为基础的。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他就越有可能获得他所期望的目标,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在各种励志教育演讲中听到的那句激动人心的话语:“你相信自己能成, 就一定能成!”

那么, 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在自我效能感上如此巨大的差异呢?人们的自我效能是从哪里获得的呢?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自我效能的发展呢?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此进行了阐释。他认为自我效能的获得有三种途径, 即先前的经验、个人的素质和社会支持;有三种因素影响自我效能, 它们是榜样、目标确定和反馈。

1. 先前的经验。

一个人对完成某一项任务的信念与其早前经历密切相关, 过去的成功会导致较高的效能期望和完成信心, 而既往的失败也会降低效能期望。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言的:信心来自于成功的经验。翻阅中国体坛历史, 乒乓球队长盛不衰, 其“君临城下, 舍我其谁”的王者态势, 源自于四十年屡战屡胜的成功积淀。一个学生对高考成绩的信心, 是从他高中三年, 乃至整个12年教育生涯数以百计的考试结果中累积出来的。“自信来自于成功的暗示, 自备来源于失败的暗示”。因此, 如要提高学生运动自我效能感, 就要增加其过去体育活动中成功胜利的经验。如果在其以往体育活动中更多遭受的是失败和伤害, 他就会认为自己并不具备体育竞赛的能力, 从而放弃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体育教师在教学时, 应该设定难度适当的考评目标, 增加他们成功的机会, 提高对成功的期望和身体运动的自我效能感, 以增进其运动参与动机。

2. 个人的素质。

每个人先天的素质条件是不一样的, 即与生俱有的能力差异很大, 在某种程度上,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依赖于他们所具备的能力。一般来说, 高能力学生比低能力学生对学习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这在体育活动中也是如此, 由于人的先天身体素质包括身高、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差别很大, 每个学生所具备的运动能力显著不同。运动能力强的学生身体自我效能感更高, 更愿意投身到体育活动中并在激烈的竞赛中克服困难, 争取胜利, 而运动能力弱的学生身体自我效能感更低, 在体育活动中缺乏信心, 从而影响其运动参与。因此, 在体育课教学中, 通过系统严格的身体锻炼,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增强其运动能力, 是提高体育运动动机的重要途径。

3. 社会支持。

来自周围环境的社会支持, 特别重要的是他人的肯定和鼓励, 可以有效提高自我效能。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期望会通过影响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学业成就 (Bandura, Barbarnelli, Caprara, &Pastorelli, 1996)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 家长和教师是他们成长中的重要他人,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教师和同伴是对其影响最为关键的人物, 教师能否在教学中及时使用语言不断给予学生行为的认可和鼓励, 对于其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

(二) 自我效能与成就

被大学生尊称为“青年教父”的前Google公司中国区总裁李开复, 在他那本曾激励无数中国学子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 有这样一段经历的描述:“我十一岁刚到美国时, 就读于田纳西州一所天主教会学校的初中一年级。在课堂上, 我一句英语都听不懂。有一次, 数学老师问大家:1/7换算成小数等于几?我虽然听不懂英文, 但认得黑板上写的1/7, 这是我以前背过的。于是, 我高高举起手来, 朗声答道:0.142857142857, 当时, 所有同学都瞪大了眼睛, 从来不让学生背书的美国教师诧异地认为我是个数学天才, 鼓励我加入数学夏令营, 帮助其他同学学习数学, 还送我去参加数学竞赛。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认可给了我自信, 我开始告诉自己, 我有学数学的天分。虽然我心里知道, 自己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并不是什么数学天才, 只是把以前死记硬背的东西搬了出来。但自信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开始在自信心的驱动下努力学习英文和数学, 并真的在全州数学竞赛中拿到了冠军”。

这段经历对李开复的影响是深远的, 让这个懵懂少年逐渐意识到“自信是潜能的放大镜, 也是成功的关键”。纵观古今中外, 大凡成功人士, 都是具有更高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所谓自信, 就是要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在面对困难与挑战的时候, 将自己最大的潜能释放出来, 相信自己可以在理想和兴趣的引导下坚定不移地走向成功” (李开复, 2005)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 自我效能感对于成就的取得能产生影响, 个体对自我在特定情境中是否具有完成某个行为任务的能力评估和获得某个结果的期望, 决定着他们对活动的选择性、坚持性以及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和活动时的情绪体验。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影响着人们在人生各种情境下——无论是学习压力还是工作挑战,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 当面对困难时愿意付出多少努力和能够坚持多久 (Bandura, 1997;Cervone, 2000;Schwarzer, 1992) 。

(三) 榜样和自我效能感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个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仅仅是通过观察别人做什么和他们行为的结果, 就可以获得一些技能、态度和观念。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许多研究表明, 让学生接触成人榜样, 能够影响学生学习和行为表现的自我效能感, 尤其是在青春期期间。人格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 在12~18岁青春期期间, 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他人不再是家长和教师, 而是榜样和同伴。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会发现, 中学生是追星族中最为狂热的群体, 这与青春期阶段的人格发展特征有关, 他们在这个阶段需要不断地树立榜样, 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激励自己克服困难, 帮助自己寻找人生方向。李娜在2009年对北京市海淀区400多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中发现, 超过9成的中学生有自己崇拜的偶像, 体育明星以15%的选择率排列在第二位。但学生对偶像的崇拜, 远不是我们主观想象的因为其外表、身材等表层性特征, 而是崇拜其执著、敬业、不畏挫折等内在人格特质。蒲长廷 (2009) 的实验研究也支持了李娜的结论。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中, 有意识地寻找学生中比较集中的体育明星偶像, 比如科比、费德勒、刘翔、姚明等, 通过对这些偶像事迹的讲述、分析和讨论, 使之成为其行为榜样, 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体育活动行为的动机。

在中小学课堂上, 经常可以看到教师选出学生到黑板上演示习题;课间操中, 挑选出学生到主席台上领操;在体育课上, 让学生进行动作示范, 这些都是在利用自我效能理论, 即观察到相似榜样完成一项任务, 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研究结果表明, 同伴榜样比成人榜样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成绩, 多个榜样比单个榜样的作用更大。Could和Weiss, 1981年的研究发现了学习者与榜样相似所带来的益处。让大学女生观看一个和自己相似的榜样 (没有运动员背景的女生) 或一个和自己不相似的榜样 (体育系的男教授) 执行一项需要肌肉耐力的任务。结果发现, 看到相似榜样的大学生随后任务完成得比较好, 自我效能的判断也比较高, 而观察到不相似榜样的学生则不然。这一结果也在后面很多相似的实验观察中得到检验。因此, 在体育课教学中, 教师除了自己进行动作示范以外, 可以从学生中挑选优秀者进行示范, 如果班级人数较多, 水平差别较大, 教师更要从各个能力水平中多挑选出学生, 以便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的榜样进行观察, 以提高他们对学习动作的信心。

(四) 及时反馈与学生的自我效能

师生互动情况是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次好的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能够有更多的互动交流。然而, 我们在中小学体育课实际观摩中会发现, 有些教师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极少与学生交流, 除了示范讲解动作, 基本上都是默默地在一旁观察。学生进行动作练习, 无论正确与否, 教师都不予以评价, 以至于学生无从了解自己动作的掌握情况。有些教师倒是经常表扬学生, 但话语通篇都只是简单的一个“好”字, 究竟学生好在哪里, 哪些动作是标准的, 哪些动作还有问题, 并没有反馈给学生。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 反馈在动作技能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 要善于运用口头语言, 及时对学生的动作操作进行评价反馈。不仅仅要鼓励学生完成动作, 更要对其操作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 告诉他哪些是对的, 哪些是需要改进的, 且如何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程有更多的了解, 明确改进完善的方向和目标, 有更好的自我掌控感, 从而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 提高其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张凯,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现为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学教研室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现已完成教育部“九五”及“十五”重点课题四项;现正研究课题主要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计划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奥运公关”课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体育科研课题以及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重要课题, 曾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张力为, 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力为, 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殷恒婵.体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刘淑慧.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雷雳, 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浦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7]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激发写作动机的策略 第9篇

一.激发写作兴趣, 培养兴趣型写作动机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的心灵兴趣之火。”反之, 如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建立兴趣型写作动机, 对学生而言, 可以摆脱写作焦虑和写作障碍提升写作效率。

行为科学家的试验表明:得不到激励、对事情不感兴趣的人, 在实践中只能发挥自己能力的20———30%, 而得到激励、对事情感兴趣的人, 他的能力却可以发挥到80——90%。可见, 兴趣对一个人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兴趣型写作动机是学生爱上写作的第一步, 帮助学生找到写作兴趣是每个老师都应该积极投入的事情。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讲过一个例子:多年前魏书生老师带过一个插班生, 这个插班生是有名的“差生”, 已经是初中生了, 却连基本的常用字都不会写。到了作文课, 这个男孩告诉魏书生老师, 他不仅不会写作文, 甚至连字都不会写。在这种情况下, 魏老师没有生气反而给了他一个“特权”———作文他可以随便写, 不会写的字就画圈, 只要能完成一篇作文就可以。小男孩无路可退只得答应, 交了一篇满是圆圈的作文。没想到的是在作文讲评课上这样的一篇作文竟受到了魏书生老师的表扬, 魏老师说小男孩按照要求完成了作文, 并且是他的第一次写作, 很值得鼓励。并且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第二次作文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试着查字典, 第二次作文的圆圈得比第一次少。在第一次作文的鼓励下, 小男孩的第二次作文的圆圈果然比第一次少了许多, 于是魏老师又表扬了小男孩, 同时提出了第三个要求———圆圈得比第二次再少些……在这样一次次的鼓励下, 小男孩不仅写出了完整的作文, 而且建立起了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还当了班干部。一次次的鼓励让小男孩建立起对写作高昂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写作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 还怕写作水平不进步吗!

二.实现学生自我价值, 培养成就型写作动机

每个人都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 都希望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对于中学生而言, 写作就是他们自我彰显的平台。初到长安的白居易带着诗文去拜谒著作郎顾况。顾况起初很瞧不起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年, 一看到他姓名有“居易”二字, 便调侃说:“长安米贵, 居大不易。”但等他打开这位少年的诗卷, 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 大为赞赏, 随即改口说:“有才如此, 居亦易矣!”。写作能够帮助人们实现自我价值, 教师可以在写作中让学生体验自我实现的快乐, 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

索绪尔说:“言语是意志和智能的行为。”在国外, 高考作文题往往是直截了当地提出理性问题, 其考核重点不在审美价值, 而是让学生面对一种观念 (往往是权威的) 或没有结论的普遍现象, 拿出自己的观点及根据来。用我们的话来说, 即写议论文, 且哲学意味非常浓厚。“他们的评分标准是:是不是具有批判性思维, 能不能发展自己的论点, 用逻辑恰当、清晰的例证支持自己的观念, 能不能在首尾一贯的推演中使之深化。文章是否组织得有序, 论题是不是统一在焦点上, 是不是自如地演进, 语词是不是丰富, 句法结构是不是有变化。”[3]我国《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写作中:“思路清晰连贯, 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 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发展创造性思维。”写作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思维, 发展智力, 实现自我价值, 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 通过满足学生成就感帮助学生建立成就型写作动机。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演讲的形式让学生竞选班干部。这样学生不仅能积极参与, 锻炼自己的能力, 而且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 建立起成就型写作动机。

三.抓住生活体验, 培养体验型写作动机

体验, 即以身体之, 以心验之。体验性写作动力, 就是在生活体验中产生写作的欲望。正如《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 体验人生, 关注社会热点, 激发写作欲望。”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出什么文章。”“生活就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丰富的体验不仅是学生习作的素材,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登山而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曹操的《观沧海》,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苏轼的前后《赤壁赋》, 都是体验中的创作。早在民国时期就有教师利用体验法来教育学生了。80多年前的《南师附小一月参观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例行的课前谈话上, 多数学生报告说学校的鸡笼里死了一只小鸡。于是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小鸡的死因。十个学生先后发表意见, 有的说是病死的, 有的说是囚鸡笼不洁而死的, 有的说是被养鸡人弄死的, 有的说是被球拍死的, 有的说是因鸡笼太小给闷死的, 有的说是吃得太多撑死的, 有的说是给毒死的, 不一而足。然后教师和同学们经过讨论总结小鸡的可能死因是鸡笼不洁, 加之过于狭小。于是继续组织学生讨论处置其余两只小鸡的办法, 由学生提出主张, 教师主持表决。最后决定的处置办法是改造鸡笼。大家同去鸡笼处, 现场讨论如何改造。在讨论处置死小鸡的办法时, 学生提出埋葬。教师问:葬在何处?学生说:就近挖坑。教师问:离教室太近, 气味大臭怎么办?学生说:可挖深点。教师问:认不出埋在什么地方怎么办?学生说:可以做个木牌。教师问:碑记如何写?学生讨论后回答:这是我们班级死的小鸡的坟墓。然后讨论谁去葬鸡, 谁去做木牌, 谁去写碑记, 分头实施。结束后, 师生还同去“凭吊”小鸡的坟墓。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80年前, 但其中体验教学法在今天的教学中仍值得借鉴。作为教师, 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 让他们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社会热点进行讨论, 举行小型辩论, 在集体讨论中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这样学生在写作是自然有话想说有话要说。

四.适当给以刺激, 培养诱因型写作动机

马正平认为广义的写作动机, 既包括写作冲动, 又包括写作诱因 (即外在刺激) , 还包括写作目标 (写作目的、原因、理想以及文章体裁图样) , 这就是说, 外在刺激作为诱因是一种写作动机, 由此外物刺激诱发的情绪冲动、欲望是一种写作动机。[4]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给以刺激, 通过外在诱因激发学生写作动机。

在《写作》杂志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了, 老师上课力不从心。这时, 老师急中生智, 改变了原先的教学思路, 干脆让学生观察起窗外的大雨, 然后写一篇关于雨的随笔。没想到这次小随笔竟让人有出乎意料的收获, 许多同学对雨的描写都相当的细腻和生动: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 从空中跳下来, 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雨点连在一起像一张大网, 挂在我的眼前;雷声响过, 大雨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断地往下落;大雨疯狂地从天而降, 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风追着雨, 雨赶着风, 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 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雨, 像天庭飘下来的千万条银丝;天际边滚来了团团乌云, 一瞬间倾盆大雨, 从天而降;一霎时, 雨点连成了线, “哗”的一声, 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 狠命地往玻璃窗上抽。这次的随笔之所以有如此好的成绩, 就在于学生有了外在诱因———雨的刺激, 在外在刺激中产生写作的欲望。教师可以适当的制造一些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 组织作文竞赛, 出作文板报, 进行演讲等。当学生有了强烈的写作动机, 就会自觉地克服写作中的困难, 写作水平必然会大大提高。

只要老师适当的引导, 调动起学生的写作动机, 那么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80。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 1776.

[3]俞发亮.简述孙绍振在高考作文试题研究方面的成果[J].语文建设.2009.2.43

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 第10篇

一、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多年以来, “教书育人”是一条不可争辩的真理。可是, 留心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 又难免感到汗颜。面对学生的厌学行为, 我们总是埋怨学生太差, 或者归因于现行的教学体制等等。我认为, 影响学习动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对学习的价值理解是影响动机的深层原因

从社会价值方面看, 在科技高度发达、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 不善于学习, 个体就得不到发展, 不能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人, 民族就不能兴旺, 社会就不能前进。学习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观认同, 内化为自己的要求, 才能成为自己求知的动力。在校学生的学习心理主流方面是好的, 但也存在严重问题。社会影响因素导致校园引导功能衰减, 难以达到激发学习动机的预期效果。

2. 激励机制是影响学习动机的直接诱因

在学生学习的激励因素中, 学生内在的学习目标体系是起主导作用的, 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需要是外部的约束因素, 学校的各种奖惩是直接的引导力量。新生进校后, 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为了奠定个体在新群体中的地位, 全面展开了激烈竞争, 每项活动中, 学生全面投入, 形成恶性竞争。部分学生耽于活动而荒废学业, 受到心理挫折。同学之间初步形成在集体中的定位。此后, 学校的奖惩机制功能退化, 奖惩在一部分学生中间定型化。一部分学生垄断了各种激励, 如教师和干部的肯定、评三好、获奖学金、当学生干部、获各种竞赛奖励等;一部分学生则垄断了各种惩罚, 如教师的批评否定、补考、处分等。

3. 心理调整是影响学习动机的关键

学生的心理环境是学习动机调整的关键因素。学生生活中, 学习是主要任务, 是主导的因素, 但是学习的顺利开展还必须依赖学生整个心理的健康环境。学生学习动机水平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年龄阶段、人格个性和教育环境等因素。单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角度看, 就不能一刀切, 对待部分学生不能一味盲目地埋怨其学习能力低下。较好地激发学习动机, 还必须了解学习内容的特点。所以,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习惯, 就必须同时研究学科特点和学生个性。

二、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

1. 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 外部动机作用为辅

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可采用有趣的及变换的形式, 防止学生觉得单调枯燥。内部学习动机也可通过使用有趣的材料和使用各种呈现的方式来增强, 如利用电影、录像等手段, 采用游戏与模拟等方式。可因势利导, 促进学习兴趣的迁移。

2.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 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反馈可用来提高具有动机价值的将来的行为。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等, 可以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 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及时纠正并激发起上进心。教师应注意及时批改和发还学生的作业和试卷等。

3. 正确运用竞赛、考试与评比

一般认为, 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和激励争取优良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在竞赛过程中, 学生的好胜性动机和求成的需要会更加强烈, 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 所以多数人在竞赛情况下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一般说来, 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后者则会挫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4. 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 相辅相成

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质与量两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通常呈正态分布。后进生的内、外在动机水平都远远不及优秀生。但是, 后进生的外在动机程度略优于自身的内在动机。从他们的动机性质方面看, 更倾向于较低层次的欲望满足或模糊的“好孩子”意识。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第11篇

【关键词】学习动机 激发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27-01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广大教师总是力图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形式,风趣、幽默的语言,以强烈的召唤力和感染力来触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在阐明学习动机的意义基础上,提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为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将学习愿望转变为学习行为的心理动因,是引发、维持与导向学习行动的力量,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内部动力。它产生于对学习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这种需要是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因素,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类。学习动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两种成分是学习目的性和认识性兴趣,学习目的性是间接兴趣,认识性兴趣是直接兴趣。学习目的性是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或目标。当人们确立了某种目标,比较清晰地认识到它的社会意义或个人意义,并为实现它而努力学习时,这种带有动力色彩的意识倾向就称作学习目的性。认识性兴趣是乐于接近、寻求和获得知识的一种倾向或需要,它是在好奇心的基础上由于不断地掌握或使用某些知识,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知识的作用,体验到学习的欢乐而形成的。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与他对待学习的态度直接联系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是学习动机的具体表现。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则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也高。

二、培养学习动机的必要性

(一)学习动机对学业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具有强烈而自觉的学习动机的学生,一般都能专心听讲,认真而仔细地完成作业或作笔记,遇到困难时表现出极大的自制力和顽强精神。而学习动机不端正、动机水平低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比较被动,遇到困难与障碍时不能坚持学习,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决心较差。

(二)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其中自然包括了学生良好的情感。人的情感与智力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情感能直接影响人的智力发展。学习动机的培养客观上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生学习动机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动机的形成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父母的期望和管教对孩子学习动机的形成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学校教育评价制度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二)学习环境对学习动机的作用

课堂教学环境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智力的基本条件之一。情感教学是重要的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热情地对待学生,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会使师生的情感交流在一起,教师的教融于学生的学之中,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三)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学习动机的作用

教师授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学习动机有明显影响。教学任务过重、难度过高,教学进度过快,往往使学生丧失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如果教学内容过浅,教学进度过慢,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四、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教学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还要发展学生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意义,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懂、学好。

(二)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经验。教师要知道概念,规则,典型习题,生产实际问题,知识背景。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在参与、体验,情感得到熏陶,兴趣得以培养,学习的需要得以强化。

(三)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学习材料。学习兴趣的第一源泉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和讲解。教师通过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精心组织教学素材,并在教学各环节中,掌握学生思维规律,把握课堂教学脉搏,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四) 灵活使用各种评价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评价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性途径。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生水平的提高。评价的基准是学生本人,只有自己与自己比较,才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发功能和鼓励性功能,使每个学生不但了解自己在集体中的相对位置,同时,也知道学习上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以推动任何一个人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前进。

教师评价学生除测验法以外,还有提问法、问卷法、观察法、作业法等。教师在课堂上,应灵活地使用各种评价方法,充分利用评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需要同行深入探讨。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第12篇

内部动机是指向数学学习任务本身的动机, 它来自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向往, 学习 (包括解题) 后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所给予自己的鼓励和感受的乐趣等.许多数学家学生时代就被数学的美妙所吸引, 为之刻苦钻研, 这种推动他们学习数学的内部驱动就是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是指向数学学习任务本身以外的动机, 它受外部力量的推动, 与社会、学校、家庭的要求及学生所处周围环境相联系.外部动机, 一般来自家长和教师的期望、表扬或批评、学校的奖惩、学业成绩与名次的刺激、班集体荣誉感等.

依据上述理论, 应从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两方面来刺激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一、巧设悬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 获得某种物质的心理特征, 在学习过程中, 可以通过巧设悬念, 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 这样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 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时, 可先讲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小明去小李家看他, 当时小李正在做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习题, 小明一看就告诉小李哪道题做错了, 小李非常惊讶, 问小明有什么判断的秘法.此时, 教师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种秘法?”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于是学生满怀激情地上完了这节课.

二、引起冲突, 激起学生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景之间的冲突与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 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 “椭圆的定义”的教学, 学生日常生活中对椭圆形的实物接触较多, 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然而, 他们还是无法揭示椭圆的本质特征, 如果此时教师问:“究竟什么叫椭圆?”他们很难回答上来, 不过, 他们对椭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 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三、给予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 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 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 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使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请你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四、进行情感交流, 培养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 增进与学生的友谊, 关心他们, 爱护他们, 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使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责任感、好感、亲近感, 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 达到“尊其师, 信其道”的效果.

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的故事等来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 了解数学家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例如, 可以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 几何之父——欧几里得, 代数之父——韦达等数学家的故事, 不仅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 起到了“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引之以悟, 导之以行”的作用.

五、适当开展竞赛,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 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 学习兴趣和客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 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在活动课上应采取多种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六、及时反馈, 不断深化学习契机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角度看, 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 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评价, 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 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 又要及时地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 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 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 充分发挥学习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当通过反馈, 了解到一个小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后, 要再次“立障”、“设疑”, 深化学生学习的动机, 使学生始终充满学习动力.

上一篇:英汉网络语言下一篇: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