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谈《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与维修》课堂教学优化

2022-09-13

随着科技技术进步日新月异, 汽车的制造技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改革日益深入, 产业政策在不断地调整。我国已不仅是汽车的生产大国, 而且是汽车的消费大国。庞大的汽车后市场要求我们需要造就一批能高效策略地解决问题、能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和提高、又能在正确的价值观驱动下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和合作共事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 我国提倡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强调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类型, 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如何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培养一支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如何根据现代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几新技术的特点组织教学?如何摆脱传统的教师“满堂灌”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参与、自觉学习的方向转化, 向45分钟要效益, 是每一个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1 弘扬教师的敬业精神

上海别克的一家4S店的服务部经理到我校招工时, 对参加面试的学生多次提到, 干汽车维修一行很辛苦, 又脏又累, 你愿意吗?说明企业已特别注意我们学生的“职业素质”, 如从业的心态、意识、行为习惯和职业精神。在新时期,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和物质利益的诱惑, 如何培养学生爱岗敬业, 应从老师自身做起。常言道“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老师应有敬业和奉献的精神, 不只是把教学工作作为任务, 更应该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事业, 才能花时间、精力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对于《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与维修》一书的教学, 不仅要弄清教材介绍知识的内在联系, 抓住重点、难点;还有摆脱教材落后现实需要的局面, 添加新知识, 如新型发动机的气门可变技术等;同时结合生活经验总结, 如柴油机喷油器的雾化原理可结合手指半闭打开的水龙头出水口使出水喷射的实例, 用简洁的生活语言把抽象问题具体化, 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制作PPT,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老师的这种勤恳敬业精神在课堂中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带给学生的是一种远远超出专业范围的震撼力量, 将对学生的一身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勤奋敬业, 而且能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创新的动力。

2 优化教学模式,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高校的扩招, 必然会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知识、学力等问题存在偏差, 尤其是在基础理论和学习习惯方面不尽人意, 有人现象地比喻他们是“高财生”和“问题生”, 他们容易受诱惑而失去目标, 对学习缺乏兴趣, 对自己失去信心, 课堂上容易变成“特困生”, 严格的考场上变成“留学生”。对于这类学生, 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 不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既而产生厌学心理, 达不到教学目的。因而, 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附以新的内涵, 优化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 要整合教学资源, 从“看”、“听”、“做”下足工夫, 才能真正提高学习兴趣, 使学生真正理解教材内容。

2.1 优化教学内容, 便于学生掌握书本知识

如对于《曲柄连杆机构》一章, 篇幅长, 涉及面广, 包括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等的机构组成、工作原理、工作条件、故障原因判断、维修方法和维修技术要求等内容。把它整理成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两类, 把重点内容用三根主线串起来。 (1) 结构主线:机体组构造—活塞连杆组组成—曲轴组成, 共三个重点; (2) 原理主线:系统作用—活塞环工作原理—发火次序, 共三个重点; (3) 、注意事项主线:缸套修理要点—气缸盖拆装要点—活塞的检查与安装要点—曲轴的拆装要求—正时记号校正, 共五个重点。讲课时用主要精力围绕这些重点展开论述, 使学生对学习的重点一目了然, 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 有条理的教学, 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心中有数, 对学习的内容更有兴趣, 肯花时间、精力去掌握书本的基础知识。

2.2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学习兴趣

高职教育无论是学生的层次还是教学目标要求都不同于本科教育和技工类教育。因而应转变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 在“听”、“看”、“做”、“想”下组工夫, 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习态度从“要他学习”的被动位置向“我要学习”的主动位置转变, 这种自觉学习习惯一旦形成, 其效果将是事半功倍。

(1) 改变观念, 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现代汽车的制造集机械加工、化工、现代电子控制技术等先进工艺于一体, 汽车的维修保养靠传统的维修工艺适应不了要求。在书本知识相对落后的情况下, 为适应社会用人的要求, 我们培养的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理论外, 还应要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等。以学会书本知识的程度为评价标准的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 以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 强调素质教育的现代教学思想。将教与学融合和统一, 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应想方设法引导和鼓励学生去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如在课堂上通过“汽油机曲柄箱油位升高”案例讨论, 从油箱内除机油外, 还有什么新增东西?该东西从哪来?进而引导学生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它进入油箱, 如何查处故障所在?维修过程我们要注意什么?维修后告诉车主平时使用要注意什么?那么如果是“柴油机曲柄箱油位升高”又如何?在此讨论过程, 学生在问答问题时, 可能因无太大的把握而“微微细语”, 老师应微笑地大胆鼓励;即使出现一些简单的错误, 引起其他同学“哄堂大笑”, 老师也不应以求全责备态度, 应报以微笑, 适当指正, 对大胆参与给予大力表扬;让他们在“冷漠无助”的周围感受到老师“和风细雨”般的热情与温暖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 成为学习的主人。

(2) 改进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系到教学效果的成败。进入高职院校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而大量的参考书提供很多补充知识, 进入“互联网”时代又为获取书本外的相关联知识提供更快捷的途径。传统教学“照本宣科”的“一言堂”传授知识的模式, 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而失去兴趣, 因而, 在课堂教学中, 要把老师的单向传授变为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 避免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在教学实践中, 使用“互动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 对于激发学习兴趣, 起到良好的效果。

(1) 互动式教学法: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 老师充分利用讲台、过道等空间, 走到学生中间, 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 在“问与答”之间, 老师以良好的精神风貌, 风趣幽默, 引导学生创新地用自己的观点、思维去思考问题。如“润滑系统报警”一例, 润滑油压力报警, 将严重影响发动机工作, 甚至导致发动机报废。那么导致系统压力低有那些原因?是不是只有系统压力低才会报警?这样一问一答,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活跃课堂的气氛。在课堂上有收获, 当然对专业课更有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法:早在春秋时期, 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启迪学生的智慧, 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在学过某些内容后有回味的余地。如在说明“发动机爆燃对连杆的影响”一例, 在解释“爆燃”的概念后, 说明此时连杆的位置, 再充分利用肢体语言, 用两个拳头对着头部两侧以相对和不相对的方式用力, 配以面部表情, 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连杆在“爆燃”情况下的变形是弯曲或扭曲, 或弯扭并存的现象。这样一个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问题被具体化, 便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又启发他们的思维。

2.3 整合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效果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我们生活在知识爆炸的时代, 知识更新快, 知识量丰富, 科研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的周期大大缩短的今天。需要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运用多种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效果, 完成高职教育的使命。多媒体教学不仅可节省板书花费有限的课堂时间, 提供的知识量大, 又能使抽象难以理解的专业理论变成形象、直观、生动,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教学也是提高教学效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使理论教学难度大, 学生难于掌握, 教学效果差的内容更易于理解, 如:“气缸修理尺寸的确定”中内径百分表的使用, 百分表的读数确认, 是增大还是减小, 在实践过程中, 老师的演示学生的实操, 一目了然。成功感和表现欲的满足,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3 结语

我国古代的教育学家孔子在教导学生时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讲: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教师。可见,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正确引导, 不断总结、摸索因材施教, 多方法的有机结合, 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 不论是现在的在校学习, 还是以后的社会工作, 都有莫大的帮助。

摘要:要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效果, 离不开高素质的老师, 更离不开课堂上学生与老师配合。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特点, 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整合资源,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课堂赋予新的活力,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朔.职业教育与关键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09, 10.

[2] 丁建文, 等.新时期提高工科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探索与思考[J].高教论坛, 2009, 2.

[3] 郑伟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向课本寻求“下锅米”下一篇:苗族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