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2024-05-08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精选12篇)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第1篇

1.课程定位。①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类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 它重在奠定学生的英语文化基础, 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 它所涉及的岗位群多、文化范畴广, 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②前后续课程。大学英语由中学英语过渡而来, 在巩固中学英语的基础之上, 再融入专业英语的元素, 形成服务于专业的英语, 如:电子英语、商务英语、文秘英语、汽车英语、计算机英语等。

2.课程现状。①学情分析。学生大部分是“90后”, 以独生子女为主, 有较强的交际意识, 但对事物的兴趣不稳定。从学生的学习类型主要可以四种:无奈型、刻苦型、兴趣型、目标型。这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类型制定出相应的指导策略。对于无奈型的学生, 主要是要增强其学习英语信心, 适当放低要求以利于学生自信感的培养, 刻苦型的学生加强对其学习方法的指导, 引导其拓宽眼界, 了解英语文化, 兴趣型的学生要增强其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同时不能忽略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最后, 目标型的学生主要是以通过等级考试为目标, 教师要激发其对英语的热情, 除了应试英语, 培养其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②课程资源。a.教材。目前我们所用的教材为由王守仁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的, 《实用英语听说教程》和《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和第四册。该教材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特点而编写, 难易适中, 话题较新颖, 实用性强。b.教辅。为给学生补充专业英语知识, 我们会参考一些专业英语书籍, 如《汽车英语》、《动物医学英语》、《风景园林英语》等, 把部分专业英语词汇及句型运用加入到课堂教学中, 充分做到融入专业, 服务于专业。c.教学条件。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图书馆及英语学习的网站来补充英语的专业及课外知识, 另外, 数字化语音教室的有效利用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视听能力。

3.培养目标。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以应用为目的, 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 培养实用型人才。根据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 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 在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外, 适当补充汽车专业英语知识, 培养出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如:在听说方面, 要求他们能听懂一般的业务性英语, 能和外籍客户进行普通的业务交流;在阅读方面, 要能看懂汽车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技术手册;在写作方面, 要能写出一般性的业务问题, 如:电子邮件, 业务单证, 合同、广告等。

二、课程设计 (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为例)

1.课程重点、难点。①课程重点。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 通过等级考试, 以大学英语为基础, 提高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②课程难点。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全面提高他们的基础英语水平, 实现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完美对接, 从而培养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2.设计思路。①学法。学生凭借自己所掌握的英语基础, 课前借助于网络、图书馆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找出自己的不足, 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加强基础及专业英语学习;课外多参加英语主题活动, 如英语角等, 提高自己的英语实用能力;能把所学的基础英语知识和自己的专业相结合, 为未来的就业的打下基础。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加强自己的涉外交际能力。②教法。听力教学:以专业运用为题材, 增强现实交际中的听力理解能力;口语教学:创造模拟真实场景, 让学生边学边练, 加强口语能力;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翻译、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以及语篇理解能力;写作教学:培养学生句子以及文章写作的能力。

3.教学方法和手段。①教学方法。a.启发引导法:提出问题;给出图片或者视频作为提示;学生思考;给出答案。b.任务驱动法:给出目标;分配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c.头脑风暴法:确定一个主题;适当的引导;学生畅所欲言。d.角色扮演/情境仿真法:设置特定情境;选定角色;模拟表演。e.小组合作法:分配任务;小组讨论;总结概括。②教学手段。大学英语课程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教学软件或课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的过程。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教学更形象、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有利于创设情境, 提高学习兴趣、更能丰富教学内容, 拓宽学生视野。

4.教学实施 (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单元名称:Unit 4:Career Choice

——Text A:Is Technical Training a Wise Career Move?

教学班级:13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1) 教学时数:2+2 (160分钟)

教学场所要求:多媒体教室。

教学目标:能用语言阐述技术培训及本专业的相关信息;能快速搜集重要语言点和技能点;掌握阅读技巧、正确理解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技术培训的内涵及实际涉外交际;阅读和翻译技巧掌握 (快速阅读、定语从句的翻译) ;掌握重点词汇及语法 (虚拟语气) 的运用

教学准备:了解专业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和训练项目 (搜集专业词汇, 专业实训案例等) ;规划教学进程, 选定教学方法, 设计实施过程;制作好教学课件。

教学步骤:

Step One:Lead-in (18’)

Topic-sentenced Discussion:1.What is technical training? (6’)

Watch & Discuss:播放视频, 让学生描述视频中的场景, 试着用英语给技术培训下定义。

(学生先发言, 进行启发引导, 提供专业词汇等, 然后再让学生重新描述。)

教学方法使用:启发引导法、头脑风暴法。

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Topic-sentenced Discussion:2.What is your major? What abilities are you trained? (4’)

Watch & Discuss:给出图片, 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学校和所学的专业, 并能试着用英语描述专业内容。

教学方法使用:启发引导法、头脑风暴法。

教学效果:涉及到专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Topic-sentenced Discussion:3.I want to buy a new car, but I don’t know which one is better, can you give me some suggestion? (8’)

教师给学生提供专业词汇, 让学生自由发挥, 进行角色扮演 (师生共同参与) 。

教学方法使用:角色扮演/情境仿真法。

教学效果:培养专业业务交流能力,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及专业词汇的积累。

Step Two:Pre-reading Activities (10’)

Compound Dictation:听短文, 填出文中缺少的单词。 (5’)

目标:能听懂短文并正确拼写所听到的单词, 培养快速适应英语语言环境的能力。

Comprehensive Exercises:Have a quick look at the passage of Text A, try to finish Exercise B on page61.跳读、查读文章, 找到所需信息。 (5’)

教学方法使用:任务驱动法。

教学效果:培养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能力。

Step Three:Text Study (90’)

New Words Study:学习新单词 (英译汉、汉译英、用法) (30’)

先给出英文单词, 让学生去查 (手机或字典) , 说出这个单词的中文意思以及有哪些近义词;第二步倒过来翻译, 看到中文说出英语, 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Text Reading:课文阅读 (语句翻译, 重点语法及句型讲解) (60’)

按照文章的段落把学生分成相应数量的小组, 每组负责一个段落的翻译, 老师在规定时间后随机点每组的一个成员来翻译他们负责的段落, 然后再由其他的小组来提意见。在所有的小组都翻译完之后, 老师来总结, 指出正确的翻译方法, 并讲解文中的句型和语法, 加以操练。

教学方法使用:小组合作法、举例分析法、反复操练法。

教学效果: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课堂气氛好;掌握重点词汇, 语法及句型, 奠定英语基础。

Step Four:Learning More (知识拓展) (40’)

Application of phrases (词汇运用) :短语逆译, 短语运用, 例句演示。 (15’)

Grammar Tips (语法补充) :虚拟语气的用法。 (25’)

教学方法使用:举例分析法, 反复操练法。

教学效果:掌握重点词汇, 语法及句型, 奠定英语基础。

Step Five:Homework (2’)

Review:复习今天所学的内容, 背诵单词, 巩固句型及语法的使用。

Preview: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Text B:To work or Stay in School?

三、课程评价

学期考核:平时成绩 (占50%) +期末考试 (占50%) →学期总评成绩。

1.平时成绩 (平时各项考核) 。平时考核由出勤 (10分) 、课堂表现 (50分) 、课外自主学习 (20分) 和作业 (20分) 四部分组成。

2.期末闭卷考试。期末考试为第一学期以B级考试成绩为依据, 第二学期参照A级考试成绩。

摘要: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在“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基础上, 注重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能把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的专业中去, 实现大学英语到专业英语的成功过渡。本文以真实课堂为依据, 探讨怎样把大学英语融入专业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技巧。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第2篇

关键词:高职 商务英语口译 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内容设计

(一)商务情景本课程模拟长沙外贸进出口公司口译员兼秘书王华、办公室主任张女士以及总经理王伟先生接待美国客户Mr.Brown一行,开展一系列的商务会议、贸易磋商以及谈判等商务活动,最终成功交易一笔数量为100,000件丝绸的出口大单。整个项目完全模拟真正的外贸流程 ,依托6个大项目来开展项目化教学。根据情景需要,学生可分为:中方接待组、外商组、会务组、口译组和谈判组, 随着任务的开展,让学生变换组别,体验不同的身份需考虑的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区别。通过情景模拟,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灵活解决商务口译过程及商务接待当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模拟过程中不断灌输口译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能顺利开展业务,提高其竞争能力。

(二)英语口译基本技巧该课程采用“PMDCE”口译模式进行教学,介绍影子跟读法、口译笔记、文章复述、句子释义、话语分析、增词减词、词类转换、反译法、倒置法、数字口译、成语口译、组合与拆分、被动式、长句译法、质量评估等口译技巧。在口译技巧的安排上遵循口译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口译活动的客观规律相一致,如下表所示:

(三)情境与技巧的结合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商务外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08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本课程定为64个课时,学期为一学期。在设计教学计划时,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增强今后的工作适应能力, 特将技能训练与情景模拟相结合,让学生身临其境,课时具体分配如下表1.接待外商:任务一:机场接机(互致问候、身份确认、行李拿取、海关手续、日程安排、酒店入住等)。任务二:礼仪致辞(口头欢迎、机场简单欢迎辞和感谢辞)2.商务访谈:任务一:会议致辞,包括介绍外商、会议主题、会议时间安排等。任务二:销售报告,包括销售业绩、营运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3.商务陈述:任务一:销售总结,包括市场分析、原料价格上涨、价格预测等。任务二:商务晚宴,包括嘉宾介绍、晚宴致辞、点菜、菜系介绍。

(四)商务谈判:任务一:参观工厂,包括流程介绍、样品评估等。任务二:磋商贸易细节,包括单价、数量、折扣、佣金等细节。

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案设计

(一)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交际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听说是口译不可缺少的步骤,学生的口译能力是建立在听说能力的基础之上,在口译教学中将不放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针对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各别辅导英国留学论文,然后随机挑选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在师生互动的模式下讨论问题的真正答案。

课堂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及时听取学生的教学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制作幻灯片、播放英文录音带,丰富信息获取渠道,增加信息容量,优化教学环境。

(二)考核方案设计本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和期末两大块。平时占40%,包括出勤10%、课堂表现情况20%和作业完成情况10%。期末占60%,包括汉译英30%和英译汉30%。

参考文献: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课程设计 第3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设计;学生需求、交际语言教学;教学评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2-0072-02

一名出色的语言教师不仅要知识渊博、技能娴熟,更应理解教学的目标和意义,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会设计和评估课程,还应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教学。

一、教学总体目标的设定

笔者每天面对的是一批学习目标乃至人生目标尚不明确的“大孩子”。他们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由于多年挫折不断而普遍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着实让英语教师感到头痛。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其应用触及各行各业。随着外资企业在国内的兴起,各种国际盛会的召开都促使外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不断增多,如观看NBA球赛、欧洲杯、世界杯、美国大片,乃至上网浏览网页、打网游都离不开英语。因此,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掌握最基本的日常对话,以满足将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二、需求分析,选择课程内容

学生是教学和课程发展的主要参与者,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对课程设计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职校学生大体分两类:一类以升学或是达到相关英语等级(如公共英语二级)水平为目标,另一类则是为直接踏上工作岗位而做准备。两类学生对英语知识的需求完全不同,前者需要系统地学习普通英语(General English)以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而后者学习无严格的考核要求,但应用性较前者更强,他们适合学习交际英语(Communicative English),掌握一些常用句型,方便将来工作时运用。明确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就要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如词汇、语法和句型。第一类学生的学习内容目的性明确,根据考试大纲选择重要词汇、语法,强调识记;第二类学生学习时随意性较强,在培养听说技能的同时获取一些词汇、语法知识。但无论面对哪类学生,词汇和语法的选择都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如词汇的选择除了要考虑词频(word frequency)和词汇的分布范围(range and dispersion),还要注意词汇的教学难易程度(teachability)、与母语的相似性(similarity)、实用性(availability)、概括其他词的能力(coverage)和下定义的能力(defining power)。挑选语法项目时,应考虑语言交际的需要和语法的难度,以及与母语之间的相似性,规划教学顺序,循环教授。

三、应用性语言教学,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

传统英语教学视词汇和语法为核心,多采用结构教学法(Structural Method),而现在的英语教学更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CLT(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成为当今英语教学的主流,提倡学习者通过交际使用来掌握语言,在重视语言精确度的同时也重视语言的流利程度。课上多进行交际练习,并适时补充文化背景知识,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生动,气氛更活跃。目前,课堂教学中常采用的3P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 Method):新授——练习——创新,在帮助学生掌握和消化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创新,符合时代的发展,也比较适合学生。此外,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活动也应多样化,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期待的教学效果来尝试教学活动。例如,为完成某一既定任务时可采用任务完成法(Task–completion activities)。信息搜集法(Information gathering activities)可让学生采用调查、采访等方式去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还有分享观点活动(Opinion–sharing activities)、探究活动(Reasoning gap–activities)和角色表演(Role–plays)等多种课堂活动都可以起到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启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四、改革考核方式,体现能力本位的宗旨

多数学校采用的教学评估方法为终结性评估,一般考虑的是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各种考试的成绩和课程受欢迎程度,学校最看重的是学生的期中、期末成绩,尤其是笔试成绩。对于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语言学科而言,书面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会使授课教师迫于考试的“威胁”偏离了教学的最终目标,一味地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又走上了应试教育的老路。后果是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彻底打消了学习积极性,这与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的宗旨相悖。所以,考核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形成性评估是目前比较受推崇的方式,它侧重于发现课程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关注教学活动的发展,评定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可采纳形成性评估的优点,在整个课程进程中跟踪评价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全面考核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这样也能更精确地给出课程评估意见。

五、重视教师因素,确保高质量教学

教师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作为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教学能否实现预期目标绝大部分取决于教师因素。教师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技能(包括教师的语言水平、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和工作热情、教学风格、教学理念,以及个人知识储备和反思能力都会对教学产生影响。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勤于参加培训,时刻不忘“充电”来更新知识库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勤写教学日志,注重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敢于创新、乐于尝试新材料、新方法更是当代教学所必不可少的精神。作为教师,应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学习、改进和发展,上好每一堂课,对学生负责。学校也应关心教师,对教学提供相应的支持,组织各类观摩或培训,提供学习机会。同时,建立监管机制,通过组织课堂听课或录像自我观察及学生评价等手段来保证教学质量。

课程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很多方面还需要调查、研究才能掌握。但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思想,改进方法,以期教学能取得更好的社会认同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义务、有责任继续摸索前进。

参考文献:

[1]Jack C.Richard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McDonough,J.&Shaw,C.2003.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ELT:A Teacher’s Guide[M].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3]戴俊霞,陈宗伦.当代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设计 第4篇

1 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界定

是将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结合在一起, 变成一个灵活而丰富的课程系统, 使得课程从内容到形式都朝着实用性, 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 并使其能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与实际能够应用的场景模式相结合, 提升课堂教学的可用性。使课堂不再是一种形式化的东西。

2 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培养目标

课程的大体目标是使得学生在遇见真实情况时能够不陌生, 流畅进行商务英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顺利实施, 能够运用语言进行通顺交流, 不会怯场, 杜绝华而不实, 片面形式的英语学习。职场英语的目标则是能够使学生适应大环境的交流, 包括在工作时和日常交流时能够听懂, 看懂, 并能够对专业文件进行分析处理, 整体素质上提升学生的能力。

行业英语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高职生在某个行业的英语语言交流能力, 具体指培养学生就一般性业务话题进行涉外交际的能力。理解或者填写业务信函或表单、传真、合同、电子邮件、说明书、通知或者便条的能力, 了解行业发展和借助于词典阅读、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的能力, 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专业英语的培养目标是, 使学生熟悉专业相关业务的英语词汇和句式, 掌握基本的专业术语、符号、公式、原理和新技术新产品, 了解专业科技文章结构和体裁, 培养业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和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岗位英语实训的培养目标在于, 结合某专业实训与顶岗实习, 以模拟的或者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托, 从中发掘和形成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高职毕业生在岗使用英语的预演和实操。实现了这一培养目标, 高职英语的存在意义方得以具体展示。

3 课程教学方法

鉴于高职毕业之后面对的岗位要求和技能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尽量使方法灵活, 需求满足多样化, 这是为了达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气氛中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气氛的目的, 也是教改工作孜孜以求的目标。实现的手段限制是小组合作, 简单说来, 因为英语口语的交流使用是十分重要的, 小组交流就是给英语学习提供这样环境, 运用角色扮演使得人员都有各自必须表达, 并且较为生动的语言模式。

项目教学法是职业化英语课程体系中四门课程共用的教学方法。每门课程都在摸索中, 现在我院实现的项目教学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步骤:确定项目、组成小组、制订计划、实施计划、作品展示与交流。确定项目包括确定项目主题, 目标, 内容, 将内容分解成子目标, 明确评价方案。组成小组, 是指合理搭配各项目小组成员, 考虑到英语水平、学习习惯、性格和兴趣爱好等内在因素, 并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5-8X组成一个小组, 设组长一名, 负责全组成员的分T和协调, 组织成员从教师所提供子项目选取感兴趣的项目题目、完成项目的计划制订、依据计划实施项目、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和交流。制订计划指各项目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决定如何实施项目, 明确项目完成的方法、步骤和作品形式。进行人员任务分配。在任务完成了之后, 通过集体的集会, 将项目执行之前的规划, 及各类书面报告流程, 展示给全班, 相互比较, 发现优点等, 使得工作得到总结, 人员的自信心随之提升, 将过程中的问题总结出来集中讨论, 使得问题能够最大程度的解决, 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锻炼了讲话的能力, 加深语言的实际应用和收集整理能力, 活学活用。

在实际教学推广中, 这一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之中, 普遍认为这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比平常利用教课书进行讲解并通过练习册训练的方法更为贴合实际, 在项目制作的过程里充分感受到学有所用, 因为完成工作而带来了自信心的提升, 并且加强了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并通过人员间的交流扩大了知识学习的面积。

4 课程评价方法

结合职业化英语课程特点和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目标, 课程评价由教师评价、社会评价和学生评价三部分组成。给予学生项目化学习的过程充分关注, 结合形成性评价。评价形式有平时评价、期末测试、企业评价和职业英语水平考试 (剑桥商务英语考试、托业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等) 。

平时评价主要指评价小组项目计划方案的合理性、实施计划时的相互合作和交流以及资料的查阅和理解情况、作品质量、作品展示情况。

期末测试包含口试和笔试。职场英语期末口试选题包括:面试、实习、参观接待、技术咨询等, 给定学生话题, 两人或三人一组, 由任课教师和另一英语教师主考。行业英语期末口试选题主要有介绍公司、谈论新技术或者新产品、探讨售后产品的维修问题等, 给定学生中文提示, 两人或三人一组, 编制对话并演示, 由任课教师和专业教师主考。专业英语考试除了个别专业 (如汽车销售、国际贸易) 外, 以笔试为主, 主要考察学生对专业文献资料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写作工作报告的能力。岗位英语实训以平时评价为主, 结合学生在专业实训或顶岗实习过程中应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 由企业和专业教师给出评价。岗位英语实训的形成性评价以学生写作英文实训或实习报告而非期末测试形式进行。

5 结语

课程的目的, 课程的标准和内容等都出现了职业性的要求, 不过, 这一事件还较为短暂, 工作的进行尚处于初始阶段, 课程具有灵活性与复杂性的特征, 根据不同的专业需要, 应当进行不同程度的完善和更新, 对此应当抱有极大的信心, 将工作的模式和工作手段都是不断进步的, 一些问题也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变得越来越成熟和完善, 并且, 课堂不仅再是教学的问题, 更要包括各种因素的介入, 使得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拉近, 能够不流于形式, 并且, 在正规和科学的管理模式的指导下, 在各位英语老师的真诚投入, 各界人士的关心帮助下, 必然使得教学的形式和情况都越来越好, 能够培养大批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l]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l]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第5篇

7月末,教育部组织了高职院校“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与实施”骨干教师培训,此次学习收获很多,尤其是在听了姜大源教授的讲座之后,感触颇深,同时也引发了我对高职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

回顾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历程,高职院校的发展是以质量与特色为主旋律,但质量与特色仍是目前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高职教育直到目前仍处在困惑的探索之中,它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及实施。可以说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既是高职院校所有改革与建设工作的中心,又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首先它要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很多教育家、教育者已经对我们高职培养的人才做了定位,但只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才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

2004年,国务院委员陈至立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强调:“职业教育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且教高[2006]16号文件中也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专业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

所以,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技能型人才,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为宽广基础理论及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的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及高技能型人才。我们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工作者,训练学生从事将来需要的工作过程的方法和技巧。

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与中职教育的最大区别应是它的高等教育属性。因此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合格的高等教育属性应是使学生具备一生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需的相对完整的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并尽可能的在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成就其人生的事业打好一定的基础。所以也可以说我们培养的高职学生更要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对培养教育方式方法的思考

现代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日益显现,这也对培养职业技术人员的高职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教育的方式方法更是关键所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但实践也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如何协调两者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姜教授提出了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的关系,要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重新构建知识体系,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开发学习情境,形成由做中学做中教的学做一体化教学。而这个系统化的过程是由调研分析开始的,以岗位要求、职业素质开设设计课程。先是企业调研再到职业能力分析,最后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培养的是理论够用、技能实用和具备职业资格的高素技能型人才。

2004年,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指导方案》中,根据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对人才要求不断提高的现实,提出了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要求,即要求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代之以与企业实践紧密联系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高度统一的,按照工作过程顺序进行的“综合性”和“案例性”教学项目。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对高职语文课程的设想

基于以上的学习—思考—认识,我对高职语文课程做了这样的设想。作为公共基础课,既要为专业课服务,也要突出它的基础实用性。本学科应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从两大主题、四个方面设计教学内容。两大主题是:

一、职业汉语素养;

二、人文素养。其中包括的四个方面是:

1、补充语文基础知识(字词的运用和语法)。针对不同专业掌握企业需求和学生的职业要求,补充不同不等的基础知识,为应用文写作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2、注重口语表达,增加演讲与口才的教学和普通话的训练。

3、听取信息、欣赏词文,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为从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转化做好准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4、通过方法过程训练,体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读书、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动手动脑、联想、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服从岗位能力培养需要和专业要求,校企合作开发课程。采用行动导向组织教学,注重职业素养的养成。教学方法也要符合现代学生心理,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记忆,比如分组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等。教师是教学中的关键,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所以,教师应当积极的开发课程,设计教学情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各种不同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我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以活动为载体设计了四个情境:第一情境是接待来宾,以口语表达为主,通过谈话[普通话练习]、介绍、演讲、解说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第二情境是工作会议,以听力记忆为主,通过广播、新闻、报告、课程、讲座等形式获得信息并记录,提高工作过程中的收集和识别信息的能力,及速记速写的能力;第三情境是会展服务,以读文欣赏为主,通过学习欣赏诗、词、名家作品让学生了解人文历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四情境是社会调研,以写作训练为主,综合以上三个情境的学习实践,就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调查研究,用正确的字、词、句、文形成报告进行汇报。通过过程的方法训练,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上只是我通过学习“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初步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的完善语文课程的改革,设计出不同专业真正所需的课程方案。

通过这种改革的学习体验,我们年轻教师会积极努力的在改革中发挥作用,不断提出新思想、新方法。并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会一直思考并探索下去,希望不再是在困惑中摸索,而是在探索中前进。

参考文献

【1】 2000年 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考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

【2】 2004年 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职教论坛

【3】 2005年 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考》搜狐教育

【4】 2007年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清华大学出版社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第6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 实用英语 课程考核体系

高职实用英语课程考核即对是否实现课程目标、达成学生预期变化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及其判断方式。多年来,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理念和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实用英语课程还在采用比较单一的课程考核体系。实行以终结性考试为主导,基于试卷,以分数为主的评估和测试方式。

一、传统考核方式与基于职业倾向的高职实用英语课程特点不相适应,问题比较突出

1.考试内容重语言输入轻能力输出,与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理念相违背。高职英语教学一直以书本为主,以语法为纲,不注重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脱钩。2.考核环节及指标设计与教学目标脱节。考试形式多以闭卷笔试为主,开卷为辅,内容大都包含听力、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等几个传统的项目。3.应试教育的导向造就了“唯分数论”的滋生和发展。“唯分数论”泛滥成灾,考试分数不仅成为老师考核学生的标准,更是学校行政单位对教师的考核标准。4.学生的自我评价流于形式,只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进行英语课程考核体系的设计

高职实用英语课程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评价高职英语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考核体系设计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进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具体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进行考核体系的设计。

1.转变考核观念,树立以“语言能力运用考核”为中心的观念。行政职能部门和教师都应该要树立“能力考核”为中心的这种观念。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有着其特殊性,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一线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因此,考核应该以“语言能力运用考核”为中心。

2.转变单一的考核方式,提倡多元化考核体系。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多元化评价的解释是: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样,多元化评价不仅要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而且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加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学习英语的兴趣。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学到知识。此外,教师应该结合了英语学科系统性的这样一个特点,分别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一个更为全面的考核。比如,阅读方面,教师可以一改以往的阅读理解的笔试的形式,给出一个小说的文本,让学生课后去看,或者布置一部电影让学生课后自己去看,之后写出读后感。这样的考核方式,既生动有趣,也能督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在考核翻译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是平时课上提问,也可以进行小测试,或者通过翻译真实的信函等方式进行考核。总而言之,考核的维度应该多样化。

3.改革考核内容。考核的内容应该要将“知识、技能、素质”结合起来,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技能、素质”是一个不能分离的整体,因而不能人为地把它们割裂开来。传统的考核更注重的是学生的知识能力,以一张试卷闭卷或者开卷的形式进行考核,趋于片面。

4.教师考核和学生自评。为了更好地进行考核,可以将教师考核和学生自评结合起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师生问答、教师评价的形式,老师是课堂评价的权威和主宰,学生习惯于对教师的评价“唯命是从”,不能自主地评价自我、表现自我、反思自我、肯定自我。课堂上缺乏学生的充分参与,也就缺乏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真正的学习“就是青少年在源源不断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不知疲倦地吸收自己听到、看到、读到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真正在“学”的学生是“从真实生活中有所发现,然后把这发现变成自己财富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在考核的过程中,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5.课程考核可以与职业技能大赛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挂钩。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劳动部对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认证,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大赛,考取证书,能够让学生获得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和检验自己学习的知识的机会,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考核是为了解学生对知识创新与运用的学习效果,既要考基础知识,更要考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其考核内容和形式也应多样化,要做到知识和技能并重,理论和实践结合,注重考核学生掌握综合性知识情况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掌握现代化技术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兵艳,刘士祥,吴丽,郭汉英.高职体验式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50-54.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第7篇

一、高职英语课程设计中要避免的几种倾向

(一) 以语言知识为中心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 职业教育经验不足, 高职教育的教育思想还不完善, 课程理念还有待更新, 难免会受传统本科教育思想的影响, 仍然按照知识本位的课程观来进行高职英语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以语言知识的传授为目的和出发点, 突出知识培养目标, 强调通过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的系统学习, 自然而然地提高英语水平;课程内容以语法、词汇、句型等机械知识为主, 辅以一定的语言技能训练, 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把教学过程仅仅看成是语言知识积累的过程, 采用教师“一言堂”和强化训练的教学方式, 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内容逐词、逐句的精讲, 学生亦步亦趋地接受, 并经由课堂问答和大量的课后习题与练习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并以机械的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价考核的标准。

这种课程设计模式便于教师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掌控, 便于系统知识的学习, 但是由于只注重学生在“知”这一层面的发展, 却忽视了学生的“践行”, 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实用性、应用性和职业性的特点, 难以满足高职英语教学的需要。首先, 高职的教学时间有限, 课堂上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来系统、深入地学习各种语言基础知识;其次, 与学术型大学的学生相比, 高职学生原本在知识学习能力上就有所欠缺, 如果教师不顾实际情况, 盲日灌输系统语言知识, 势必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再次, 知识的掌握并不等同于会用, 如果没有实践的机会, 割裂了学生的知与行, 就无法实现高职英语教学要帮助学生实现用英语在日常生活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交际的目的。以语言知识为中心来设计英语课程的观念根深蒂固, 最需加以避免。

(二) 以技能训练为中心

当前职业教育的理念已广为教育界所接受, 许多课程研究者和教师都在探讨如何进行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如何突出职教课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成了研究中热议的论题。有时为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矫枉过正, 使课程设计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落入了单纯性职业技能训练的窠臼。英语课程教学以服务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为目标, 课程内容不设通用英语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的教学部分, 入学后直接进行职场英语 (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 的学习。根据专业确定可能的岗位, 分析岗位对英语的需求, 从中提炼总结关键的就业技能点, 开展听、说、读、写、译等岗位实战技能的训练。课堂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先讲解、示范, 然后学生进行模仿, 反复操练直至形成条件反射式的技能。语言基础知识不再是课程的重点, 所选教材的认知难度大大降低, 安排用于知识点讲解的时间几乎很少, 大量时间用于职场中相关用句的反复练习实践, 使学生的技能达到协调、熟练和完美的程度。

把高职英语设计成单纯性技能型课程的倾向表面上看起来与岗位接轨, 似乎有利于实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但由于过分突出技能培养, 把学习内容过于技能化、模式化, 忽视了必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 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只能是简单地模仿或是“照葫芦画瓢”, 并不利于能力的提高。因为技能并不等于能力。技能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顺利完成某种工作任务的动作方式 (包括心智活动方式) 和动作系统, 而能力则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的发展以知识、技能为基础, 但并非所有的技能都会自然地转化为能力, 只有那些广泛运用和迁移的知识技能可转化为能力。其次,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别于中职教育, 它以培养既有一定理论知识, 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灰领人才为目标, 这些人才要有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 并支持职业后续发展的能力。因此, 在高职英语课程设计中要正确处理好学习知识、训练技能与培养能力三者的关系, 保持好三者的平衡状态,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 以教为中心

传统课程设计较多从“教”的角度进行考虑,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是课程设计的中心问题。目前高职英语的课程设计中虽然加大了对学习需求的考虑, 但仍存在以“教”为中心的设计倾向。课程教学目标是以期望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什么样的结果的方式来呈现的;课程内容设计上更多考虑的是教什么, 要覆盖哪些语言知识点, 而不是学什么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关于课堂教学组织的设计, 也主要提供的是教师教的策略, 如教学活动进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以保证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建议则很少提及;考核的范围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内容, 考核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虽然有平时考核的部分, 但评价标准不明晰。

这种以“教”为中心倾向设计的《高职英语》课程, 虽然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掌控, 保证教学内容直接、高效、有序地传递, 教学时间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但是, 由于缺乏对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学的情况考虑不多, 有时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会出现冲突, 而且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参与语言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 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学习效果只能通过对语言基础知识的识记程度体现出来。由于缺少语言实践的机会, 语言技能自然无从提高, 更不要说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这也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1987年, Hutchinson&Alan Waters提出了以“学习”为中心设计课程的观点, 他们认为语言教学不仅要关注语言的使用过程, 还要关注语言高效学习的过程, 因为了解语言的特点和使用语言的过程并不能促成语言的最终学习, 语言的真正习得是基于对“语言学习”的理解和掌握。因此, 课程设计要关注学习的过程, 在设计的每个阶段都要以学习作为设计的焦点和中心。此外,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中进行的, 是学习者与环境不断协调的过程, 必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社会需求、教学条件、学习氛围、教学水平等。因此, 要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实现语言的高效学习, 课程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学生这个学习的内因, 还要考虑影响学习的其他因素, 注意协调各种因素, 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 使内因和外因紧密结合, 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程世禄和张国扬指出, “以学习为中心”设计课程时, 要考虑四个主要因素, 即学生的需求, 社会的需要, 语言教学自身的规律, 其他因素 (如教师的情况、学生的情况、教学的条件、学校的政策等) 。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突出了“学”的意义, 从分析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入手, 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活动和策略的选择都以促进“学”为目的, 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的探究和积极的实践, 因而与职业教育在做中学的理念相契合, 对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实效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基于“学习为中心”的《高职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

在做出课程的总体计划之前, 首先分析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各种情况, 如社会的需求, 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 学生的学习需求、态度、经历、水平和兴趣, 学习的环境, 课程的性质, 教师的相关情况, 教学的条件等校内与校外因素, 保证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 课程目标

鉴于《高职英语》是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课程目标必须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并且要坚持基础课程为专业服务的原则。因此, 确立以培养高职高专人才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英语交流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 学生将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 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 能够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的资料, 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学会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 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提高跨文化意识, 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 课程内容

课程教学以帮助学生实现运用英语来完成日常生活和对外业务活动中的交际任务, 因此, 课程内容也要体现出生活和职业情境中的交际内容。学生先进行两学期通用英语内容的学习, 再进入一学期职业英语部分的学习, 教学内容以主题为单元, 把日常生活和涉外业务交际中的常用话题划分成一个个主题学习单元, 根据学生的实际 (如语言水平、专业特点等) 确定每个学习单元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围绕主题, 展开听、说、读、写、译等多种语言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掌握实用性的知识、训练语言综合技能和提高通用的涉外业务交际能力。语言基础知识的讲授不强调系统完整, 以够用为度, 着重在“会用”上;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则根据专业的特点有所侧重, 如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侧重阅读技巧的训练, 文科专业的学生则侧重听说和应用文写作技能的练习。内容难度的确定也考虑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 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和广度也有所不同。同时, 还要把学习策略的培训纳入到教学内容中, 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提高语言学习的能力。

教师可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定某一高职高专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材料, 特别是一些提供了网络教学平台的立体化教材, 方便学生课外学习的开展。但教师不能拘于教材, 要根据教学情况, 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 甚至改编, 并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资源以供学生学习。如, 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要扩充对外贸函电方面内容的学习, 广告专业的学生则需要增加对英文广告的语言特点和表现形式的认识和了解等等。教师可对学习材料加以分层, 确定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做出相应的选择。

(三) 课程的组织

在设计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之前, 教师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教师要怎么教, 而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将做些什么 (学习活动) 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然后再思考教师将做些什么 (教学活动) 才能让学生学得更有成效, 改变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被动接收的“传达模式”, 尝试以学生为中心,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语言实践活动为载体的“体验模式”。采用主题单元学习的方式, 把课程单元放在“主题·探究·表现”的模式中加以设计。以主题为中心, 设计相关的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体验感知, 并通过反思总结发现语言知识的规律, 通过语言技能的具体运用, 将知识内化、表现出来。如, 在学习“广告”这一单元主题时, 学生首先听、看或读几则英文广告, 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 并总结出英文广告的语言特色;接着, 阅读有关广告历史发展的文章, 学习相关的词汇;最后,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某一产品作为广告宣传的对象, 设定目标人群, 撰写广告文案或广告标语, 并演示出来。在“体验模式”中,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通过主动的探究来实现对知识的建构。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并没有淡化, 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善于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特点, 创设有援的学习情境, 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 学习效果评价

基于学习为中心的学习评价是检验学习成果, 促进学习的手段。因此, 学习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不断地在进行着, 根据评价的结果来调控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开始之前, 可对学生进行入学水平考试, 了解学生英语水平的基本情况, 并可作为分级教学的依据, 以利于因材施教。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和课堂语言实践活动的参与, 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并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比例, 使之占总成绩的40%。平时作业、课堂听写、课堂出勤、课堂报告、课外语言活动的参与 (如各类英语竞赛) 等, 都可纳入形成性评价的部分, 体现在期评成绩中。为了使评分更客观, 形成性评价的结果要有依据。评价工作也可让学生参与进来, 教师可提供一份评价项目表, 由学生对照评价的标准, 对自己的作业或对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评判, 与教师的评价共同构成最后的结果。教师对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必须做好记录。同时, 评价的内容不应仅仅限于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要以课程目标为导向, 对学生在口头交流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三个方面的学习进行评价。除期末笔试, 可增设口试来测定学生对说的技能的掌握情况。成绩主要以学生运用会话技巧来达到交流目的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此外, 学生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利用自动评估系统和智能题库等进行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估, 并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确定学习的重点, 调整学习的方式, 提高学习的效益。

结语

以学习为中心的《高职英语》课程设计提倡变“教”为“学”, 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强调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建构语言知识, 通过参与大量的语言活动来训练语言技能, 通过完成各种任务来提高语言能力, 体现出高职教育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课程观。同时主张协调好影响学习各方面的因素, 创设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行动的空间里, 学有所得, 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Tom Hutchinson&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2]安鸿章.浅析人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的概念异同[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3 (6) .

[3]安维或.以工学结合为理念的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 2010 (14) .

[4]Kathleen Graves.语言课程设计:教师指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第8篇

一、高职水利英语课程培养目标

首先, 从语言要求的角度对高职水利行业英语教学进行分析,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不能与本科院校一样, 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需要通过英语四级、六级考试, 能够独立地应用英语进行毕业论文的编写等。 因为,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 上述要求并不适用于高职学生。 所以,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应当注重于学生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 要使学生日后步入自身的岗位后, 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 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 也能够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优势, 使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可以更加顺利开展。 对于我国高职水利专业进行调查, 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具有的水利专业有很多种, 其中包括:水利工程管理、水利工程造价、水利建筑工程。 所以, 对于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而言, 需要根据专业自身的特点, 还有专业学生日后可能步入的岗位环境, 为高职院校的水利专业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并且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这样才能够达到水利行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我国高职院校可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业英语交际能力, 要让学生明白如何团结协作,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高职水利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行业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性, 因为高职院校水利专业的英语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内容, 还需要考虑学生日后的就业方向, 还有高职学生日后可能承担的岗位等, 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后才对高职院校水利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进行设计。 我国的相关法律中明确地指出,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开展需要注重以下三方面内容: ( 1) 注重水利行业英语的基础需求; ( 2) 注重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的特殊需求; ( 3) 学生日后步入岗位环境的英语能力需求。 本文对于高职院校水利行业的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的分析, 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水利行业英语要求可以确定为以下内容: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掌握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工程管理, 以及水利工程服务等众多方面的内容, 习惯应用英语进行水利专业术语的表达, 能够看懂英语编制的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维护等众多方面的文件和信件, 能够独立或者是应用英语词典辅助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方案、水利工程签订的合同进行英语翻译, 并且还能够用英语语言进行与自身职业相关的交流和沟通, 同时, 意思可以表达得十分准确, 没有错误或者是模糊的内容。

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的特殊需求有很多, 本文以其中就业方向为水利工程技术管理的高职学生进行详细的阐述。 对于水利工程技术管理而言, 学生日后的岗位是工程建设的监理人员, 还有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人员。 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的特殊要求就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涉外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在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能够与相关人员进行英语沟通, 能够用英语编写较为简单的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记录等。 高职院校要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同时, 以工程建设管理的具体过程设定为高职院校学生行业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景, 其中包含的内容很多, 其中包括:施工规划、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等。

高职水利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框架设计的主要目的, 就是将高职学生的英语教育与学生未来的岗位环境进行有效的融合, 不仅使高职院校的水利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够达到专业的要求, 同时, 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行业英语学习的需求。 对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进行框架设计, 是高职院校开展行业英语教学的重要基础, 必须要不断地加强研究力度, 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实施设计, 促进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 为社会培养全面型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英语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主要的外语学习语种, 随着英语教学的普及,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现出来。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 行业英语教学则是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应该把行业作为教学改革的基础点, 通过有效的改革策略来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对高职水利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框架设计进行详细的阐述, 希望能够对相关英语教学人员有所帮助, 促进我国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为社会输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行业英语,设计

参考文献

[1]朱静静, 来守霞.高职水利职场英语课程设置探析[J].校园英语, 2014 (34) .

高职实用英语微课程设计与应用 第9篇

一、“英语微课”的内涵

“英语语微课”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 教师按照教学实践要求, 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 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 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时间短。 一般为5到10分钟, 便于学生利用零散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它集文字、音乐、画面于一体, 从深层次、多角度进行剖析, 启发学生思考。 二是主题突出。 “英语语微课”针对某一知识点、技能点或问题点进行教学设计, 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 如热点、难点问题或某个知识点, 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对症下药, 化解难题。 三是教学方法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 微课力求语言简洁, 形象生动, 精彩有趣, 启发引导性强,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使学生轻松获得所学知识。

二、微课设计的原则

微课具有以学习为中心、情景化、可视化的特点, 是翻转课堂的重要学习资源。 设计精美、制作良好的微课,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因此, 设计微课时要遵守以下原则:

1.准确选取微课题材和内容, 注重科学性。 微课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 既注重教师的教, 更注重学生学习。 微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课堂教学中不能很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 因此教师平时要下工夫, 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 注意积累和收集在教学中出现的典型问题。 设计和制作微课, 一般选取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及共同存在的问题, 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促进主动学习。

2.合理设计微课各个环节, 注重实效性。 微课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也不是课堂实录, 教学应该具有启发性, 创意要新颖。 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 但是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 包括教学过程设计、课件设计、教学反思设计等, 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 首先, 教学过程应结构清晰、重点突出, 逻辑性强, 易于理解和掌握;其次, 课件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 应设置悬念、创设情境等, 由浅入深地进行剖析, 使学生明白和理解。

3.多媒体元素应用得当, 可操作性强。 微课作为一种媒体, 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搜索和传播等特点, 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因此, 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具有多媒体特性, 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动画。 课件要制作美观、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和谐, 能够很好地表现主题;视频音画与字幕同步, 提示、标注简明实用, 图像清晰稳定, 多媒体元素应用得当, 界面安排科学合理, 无学习干扰因素。 视频声音清晰、发音标准、语速适当、有节奏感, 语言富有感染力, 通过网络便捷传播, 便于教师进行教学演示和操作。 学生除了网上学习外, 还可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微博等方式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三、微课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微课与课堂活动相结合。 以微课为依托, 开展小组讨论 (Work in Pair) 、 角色表演 (role Play) 等各种教学活动, 促进教学互动, 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 提高合作学习质量。 同时,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收获发布到学习空间与大家分享, 提高合作学习质量。

2.微课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师要经常使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课前预习、课后辅导等,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微课程只是众多学习方式的一种, 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因此, 要因材施教, 合理应用。 微课适合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等问题, 有些教学内容不适合用微课表达, 通过黑板教学或进行实践活动就可以完成, 不要制作和使用微课。

3.进行教学反馈, 吸纳学生意见。 要广泛征求和吸纳学生意见, 集思广益, 不断改进和提高, 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取良好的微课题材和内容进行讲解、录制, 有的放矢地制作微课。 根据教学经验准确分析和判断学生存在的问题, 通过微课帮学生排疑解惑, 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体现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者为本的教学理念。

摘要:作者从教学实践入手, 论述了英语微课程这一新媒体教学手段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指出了微课设计的原则及微课程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英语教学,微课程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1 (10) .

[2]陈国安.微课程研究策略的思考[N]中国教师报, 2012.11.

[3]Noel, Michael.One Computer, 10 Million Students:How Khan Academy Is Reinventing Education[J].Forbes, 2012 (8) .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第10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英语专业,学期项目,专业课程

1 项目教学法简介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新的挑战。它需要教师打破学科体系的知识结构,按照实际工作内容重新设计教学。

2 学期项目课程的实施

2.1 英语专业学期项目课程简介

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件任务。学期项目是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人事行政方向)在09级的教学进程表中新开设的一门纯实践课程,是指学生综合运用一个学期所学的知识,就感兴趣的与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相关的选题进行、设计、研究、讨论、总结、汇报并成文,培养学生办事、办文、办公的能力。旨在检验并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语言的技能,提高学生活动的组织能力和收集编辑资料的能力,运用办公自动化的操作能力和报告演示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结合一学期所学的相关专业课程,分析人力资源日常事务,并选择的相关内容策划一次活动。通过模拟和演练相关情境,熟悉人力资源部门事务主要岗位职责,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更快适应工作要求做好铺垫。

2.2 学期项目实施具体操作

2.2.1 学期项目小组组建

学期项目以4-6人小组为单位,分组可以采取学生自由组合,专业主任综合调配,确保各小组的学习调研水平相当,以保证学期项目的质量。每个项目小组中组长与组员必须有明确、合理的职责分工,并且在学期项目报告和项目答辩中有明确体现。每小组指派一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作为学期项目小组的特殊成员,全程负责学期项目实施的整个流程。

2.2.2 学期项目选题

学期项目教学实施的成败第一步取决于选题是否合适,是否有可行性,是否能激发学生实际操作的兴趣。经过三年六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英语专业已经摸索出一套比较成熟严格的选题审批流程,确保学期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学生分组后,先由指导老师指导,小组成员讨论进行题目初拟,然后再由专业主任审核批准,再由系部教学副主任把关,最后定题后开始教学实施。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的专业是人事行政方向,根据应用英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点和与专业相关职业岗位职责(即行政或人事助理,文员等),所以学期项目选题除了要与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相关,还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员工培训与招聘,办公室事务,商务活动策划,英语学习活动策划等等。详细操作内容如下:模拟和演练商务情境,策划并组织活动,综合演练职场情境;或者根据所学相关人力资源课程,展示某一人力资源日常事务处理全过程。例如:企业规章制度制定、员工手册编写、招聘培训活动组织、人事部门会议等等。近几年学生真实开展的学期项目题目如表1所列。

2.2.3 学期项目计划进度(表2)

学期初专业主任制定详细的计划进度,确保学期项目的有序开展。

2.2.4 学期项目报告与成果要求

(1) 项目报告是指最终成文的纸质版文件,主要包括:中英文版策划书(项目选题依据、小组成员具体分工,项目流程、经费预算等);项目实施过程记录(小组成员会议记录,老师指导记录、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等)、中英文版项目总结。所有文字累计字数不少于3000字。

(2) 项目成果是指所有非纸质版的其他文件,主要包括:音频视频材料、照片、项目短片、装订成册的guidebook等等。

2.2.5 学期项目成绩评定

学期项目评定由指导老师评分与答辩评分两部分组成,各占50%,体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答辩要求:小组全英文汇报。(表3、表4)

3 学期项目实施面临的困惑与对策

通过三年的教学实施,学期项目作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一门特殊的专业课程,也作为一种教学改革的手段和一种全新教学法的探索,给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学生办事、办公、办文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为毕业后进入涉外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碰到了很多的困难与挫折。

3.1 如何准确定位学期项目课程实施的标准与要求学期项目课程标准的制定很难确定,因为目前国内鲜有高职院校尝试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容易找到参考的对象。

高职教育必须把企业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遵循真正好的项目来源于企业真实情境的原则,企业的要求,我们的追求,因此根据企业和行业对员工能力素质的要求也是我们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与准则。

3.2 如何确定真正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选题因为项目来源于工程教学理念,如何与文科类专业相结合是让学期项目设计者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英语专业的学期项目如何选题?什么样的项目选题能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职业技能?通过教师学生企业走访,深入企业了解真正需求,指导老师挂职锻炼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了解企业真正需求人才所具备的能力素质,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直接影响到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具备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的知识结构,还要具备外企实践经验,这样才有可能设计并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

3.3 如何控制项目组成员职责分工公平公正学期项目是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的,尽管指导老师会全程负责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但是因为项目组成员之间学习水平,学习态度的差异,很难做到分工明确,不排除有成员浑水摸鱼,工作职责集中到能力强,态度好的组员身上。如何调动所有组员的积极性,把职责相对公平地分给每个成员,让所有人都得到应有的锻炼,是学期项目课程实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指导老师严格把控,公平评定学期项目平时考核分,评分要有梯度,学期项目答辩要考量每个组员的工作实绩。

参考文献

[1]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整体战略及CDIO模式[R].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0.

[2]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整体教学设计;项目

一、课程基本信息

商务英语口语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第二学期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共64 学时。先修课程为大学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理论,要求掌握系统的国际贸易知识和系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其后续课程为外贸英语函电、进出口单证制作、国际金融与结算等。对于学生的生活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发展起到支撑和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课程定位

《商务英语口语》是支撑高职各专业相关课程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保障,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材的重要途径。该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工具性作用和基础性地位。

三、课程目标设计

1.总体目标:

通过外贸业务助理岗位实训环境,使学生对外贸业务助理岗位工作有一个认识和了解,能夠按照外贸业务助理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通过项目化训练,掌握商务贸易活动的一般流程,掌握相关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词汇知识,能够用英语进行一般的商务交流和谈判,注重教学与育人并重。

2.能力目标:

(1)能就日常话题相关商务话题进行对话和讨论;

(2)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应试能力;

(3)能就某一相关商务情景回答问题、发表评论;

(4)具备涉外商务规程服务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理与应变能力;

(5)具备一定的涉外商务服务与管理能力。

3.知识目标:

(1)基本掌握相关商务英语基本词汇、句型及表达;

(2)了解基本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英语国家商务文化知识;

(3)掌握相关商务活动背景知识及相关贸易实务知识;

(4)了解职业专门知识:涉外商务服务规范与操作知识,涉外商务服务涉外商务服务与管理知识,突发事件处理的有关知识。

4.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涉外商务服务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成为涉外商务服务业的形象代表;

(2)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服务意识、诚信意识等;

(3)培养学生的爱国素质,使之成为传播我国文化的纽带;

(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能力训练项目名称:本课程拟通过一名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汪晓雯,应聘美国沃泰贸易有限公司青岛代表处外贸业务助理一职 ,从开始了解工作,到接待美国进口商Peterson Co.公司的Tom Bush一行来青岛,熟悉工作流程和职责;再到到协助谈判、签订合同,最终完成出口玩具的订单。

子项目编号、名称:

1-1 面试工作

能力目标:进行英文自我介绍;回答面试官提问的问题;向面试官询问

知识目标:面试口语的基本技巧与礼仪;面试的词汇和重要句型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实例展示;操作演示;学生模仿;独立练习;成果展示

小组互评,可展示的结果和验收的标准:面试问题;情景模拟对话;情境评价表

1-2 熟悉工作

能力目标:1.收发电子邮件,接听电话;

2.能够问候彼此并表示欢迎,询问旅途感受,介绍随行人员;

3.帮助客户办理酒店入住手续与介绍周边信息;能征求对方意见和喜好

知识目标:1.掌握外国人的习俗与禁忌、手势语、饮食习惯等;

2.有关接机的寒暄用语、词汇和重要句型,接待商务礼仪和跨文化交际策略;

3.办理酒店入住常用表达;征求意见的基本表达方式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实例展示;操作演示;学生模仿;独立练习;成果展示

可展示的结果和验收的标准:邀请函;电话录音;日程安排表

1-3 接待客户

能力目标:1.能够问候彼此并表示欢迎,询问旅途感受,介绍随行人员

2.帮助客户办理酒店入住手续与介绍周边信息

3.能征求对方意见和喜好

4.能看懂英文菜单

知识目标:1.能够掌握外国人的习俗与禁忌、手势语、饮食习惯等

2.掌握有关接机的寒暄用语、词汇和重要句型,接待商务礼仪和跨文化交际策略

3.掌握办理酒店入住常用表达

4.掌握征求意见的基本表达方式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实例展示;操作演示;学生模仿;独立练习;成果展示

可展示的结果和验收的标准:接机牌;菜单

1-4 产品推介

能力目标:1.能够介绍公司总体情况, 介绍公司主要产品

2.能够介绍公司产品售后服务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知识目标:1.掌握介绍公司及产品的用语

2.掌握与客户沟通的基本技巧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实例展示;操作演示;学生模仿;独立练习;成果展示

可展示的结果和验收的标准:公司介绍资料;产品样品;情景模拟对话;情境评价表

五、考核方案

1、成绩的组成:平时成绩占15%、课堂成绩占25%、综合情景模拟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40%;;

2、平时成绩由考勤情况(10%)、课堂纪律(5%)组成;课堂成绩指平时情景模拟对话;综合情景成绩指期末的一次综合情景模拟对话

七、教学材料

《商务英语口语》 邱国丹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12

《商务英语口语》 曹深艳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1

六、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第12篇

外贸英语会话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课程, 旨在将英语语言与商务知识、商务沟通相结合, 通过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 使学生获得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和外贸谈判的能力。基于职业教育特色, 外贸英语会话课程教学应以主题为核心, 以学生为中心,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增添项目执行, 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二、项目教学法

德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将一种基于项目, 以职业行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职业教育, 实施过程是组织学生参加项目设计 (包括模拟项目) 、执行和管理, 通过实施项目完成教学任务, 即项目驱动教学法。该教学模式以现代企业的行为为目标, 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它特别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实现就业“零距离”上岗。“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即教学内容项目化, 并以此为依托, 遵照职业岗位工作流程,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展开教学, 完成教学任务, 在此过程中, 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教师为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也即是在教学过程中模拟实际职场, 进行现场模拟操作实践, 通过实践,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指导、监督学生解决职场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 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构建知识和技能。

项目驱动教学法重视学习过程而非结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技能, 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这种教学模式近年来对高职教育是一种新的突破和改革, 对外贸英语会话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三、项目驱动的高职外贸英语会话课程教学设计

(一) 项目的确定和设计

依据应用型语言和认知型语言来设计项目, 通过主题项目体现各单元的教学任务, 所有教学内容都围绕主题项目来设计, 主题项目又分成一个个的子项目, 每一个教学模块对应一个子项目, 当子项目一个一个完成后, 总的教学任务也就实现了。主题项目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教育背景、学习动机和社会环境。最大程度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启发诱导, 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感悟、体验语言的魅力和建构知识与技能, 提高教学效果, 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本课题组将“外贸英语会话”课程内容做了项目化整合, 设计、确定了四大主题项目和13个子项目, 见下图:

(二) 项目进行及考核评价

以小组合作和团队形式进行项目操作。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依据学生的能力、知识、性别等相关因素, 将全班学生按人数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各组组员自行推举项目组长, 负责组内分工协调、组织活动、讨论及全组资料管理。小组成员在小组中通过共同参与项目, 相互合作, 互相激励, 完成整个小组的共同目标,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以不依赖教师, 依据学习目标, 独立寻找相关资料, 自己阅读与分析后, 与小组成员互动、分析讨论, 从而引申出不同的思路, 进而建构出个人系统的学习内容和知识, 达成个人绩效, 提高学习效果。项目完成结果以讨论、短剧、视频录像等形式呈现。项目教学的评价由三部分构成, 小组自评、教师评价、小组互评。项目活动成绩记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进行角色转换, 从讲授、灌输, 转变为组织、引导, 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高职外贸英语会话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项目教学法以“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专业技能和英语应用能力有效结合, 使学生的能力与竞争激烈的职场无缝对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同学的合作下, 利用可得资料, 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 解决问题, 获取知识和技能, 拓展思维空间,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及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和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所以在高职院校外贸英语会话教学中采取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曹彪.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0.7:85-86.

上一篇:动机激发理论下一篇:汽车制造业的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