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网络语言范文

2024-05-08

英汉网络语言范文(精选10篇)

英汉网络语言 第1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对比,缩略,符号,杂糅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现在, 计算机与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到世界上的各个角落, 也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习惯了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进行交流和娱乐。QQ (QICQ) 、MSN、BBS、博客 (BLOG) 、电子邮件 (E-mail) 等网络工具为人们提供了多种交流与沟通的渠道, 也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由于网络交流的特殊性, 也产生了很多在网络中运用的语言, 这些语言有几种, 一种是计算机专业术语, 比如中央处理器、内存、鼠标、键盘等;第二种是与网络文化相关的词语, 比如网络社区、电子商务等;第三种就是我们在用聊天软件或者聊天室里面使用的语言, 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新的语言文化。网民们为了提高聊天的速度和追求语言的个性化, 将汉语、英语、数字或者图片进行加工改造, 从而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由于是汉语、英文、数字混杂起来的, 因而会出现一些错字、怪字和病句, 但是, 在网络中, 它却是广大网民偏爱的语言。因为在现实中, 正规的语言文字虽然是平白易懂, 但是, 在网络中, 却显得死板和僵硬。网络语言因此以简洁、生动而又活泼的表现形式, 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 甚至, 对人们的日常用语也产生了影响。

电脑和网络起源于西方国家, 中国网络词汇很多都是受到西方国家的英文词汇的影响而产生的, 比如“fans”—“粉丝” (歌迷) 、“hacker”—“黑客”、“Internet”—“因特网”等。在之后的网络交际语言的飞速发展中, 英语和汉语网络词汇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但是, 经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 我们发现, 这两者的变化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1 新造型网络词汇

网络新生词汇的产生和发展让很多传统词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沟通时, 很多日常用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英语网络词汇中, 像“surf”—“冲浪”, 原来指的是一项水上运动, 但是由于其刺激和愉悦身心的作用与上网有着相似之处, 因此, “冲浪”一词在网络语言中被赋予了“上网查询资料、娱乐等活动”的意义。还有像“bug”, 原是臭虫的意思, 但是, 由于一只臭虫钻进了第一代计算机的真空管内, 导致整个计算机无法正常工作, 因而, 现在把跟电脑有关的故障都称之为“bug”。“banner”—“横幅”, 现在指网络中的横幅图像广告。另外, 还有像“attachment”—“附件”、“ID”—用户名等都是将其本来的意义放置于网络环境中, 从而让其获得了网络词汇中的新含义。

在汉语词汇中, 也有很多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 产生了新的含义。比如“拍砖” (发表不同见解) 、“东东” (东西) 、“美眉” (妹妹、美女) 、“写手” (网络文学的作者) 、“见光死” (指网恋等一见面就完蛋) 等。这些词汇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因此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 有些甚至还在传统媒体上崭露头角, 比如2010年11月10日, 网络词汇“给力”就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网友惊呼“太给力了”。

这些新造的网络语言一般都是在网民在网络提供的聊天工具中交流而产生的, 多有借义的倾向。这些词汇是网络语言中最有创造力, 也是最传神的部分, 流传范围十分广泛, 也因此成为了网络语言的标识。

2 缩略型网络词汇

英文中有很多词汇和句子是成型了的, 但是由于其繁冗绵长, 使用起来不方便, 如果将其缩短的话, 能够有效提高聊天交流的速度。英语是由英文字母组成的, 因此, 将各单词的首字母选取出来, 组合在一起, 并将其全部大写。组合完成之后能够发音的, 就形成一个新词, 称之为acronym, 组合之后不能发音的, 就叫abbreviation, 这两者都叫做缩略词汇。比如, “AW-GTHTGTr A?”, 是“Are We Going To Have To Go Through This Again?” (我们还要再来一遍吗?) 的缩写。另外, 还有像“RUOK?PCM”, 是“Are you okay?Please call me” (你还好吗?请打电话给我) 的缩写。

“LMIRI”—“Let’S Meet In Real Life” (让我们见面吧!) 。

“ASL”—“age/sex/location” (年龄、性别、在哪里) 。

“WYMM”—“Will you marry me?” (你愿意嫁给我吗?) 。

“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 (常见问题) 。

“WYRN”—“What’S Your Real Name?” (你的真实姓名叫什么?)

“IMSHO”—“In My So Humble Opinion” (以我的愚见)

“OMG”—“Oh My God” (哦, 我的上帝!)

汉字是方块字, 输入速度要比英文慢, 因此, 使用汉语的网民便用汉语拼音的缩写来解决聊天时速度偏慢的问题。比如, “RP”—“人品”、“XDJM”—“兄弟姐妹”、“GG”—“哥哥”、“PLMM”—“漂亮美眉”、“JS”—“奸商”等。

3 谐音型网络词汇

英语网络词汇中的谐音是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个是字母谐音, 一个是数字谐音。字母谐音是用字母来代替发音与该字母相似的词。比如, “C”—“See”、“U”—“you”、“R”—“are”、“Y”—“why”、“B”—“be”等等。因此, “I C”是代表“I see” (我明白了) 、“I O U”—“I Owe you” (我欠你的) 。数字谐音运用更加广泛, 就是利用数字来代替发音与该数字相似的词。比如, “B4”—“before”、“U2”—“you too” (你也是)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也被变成了“2B or not 2B”。另外, 还有一些其他的例子, 比如:

“IOWAN2BWU”—“I only want to be with you” (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

“CU L8R”—“see you later” (回见) 。

在汉语网络词汇中, 谐音型的网络词汇更是数不胜数, 在这方面, 汉语也显示出了其独特的魅力。汉语中的谐音型网络词汇与英语网络相似, 也是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字词谐音, 一种是数字谐音。字词谐音是用汉字或者词语代替与之发音相似的汉字或者词语。再比如, “斑竹”—“版主” (指网络管理员) , “肉鸡”—“弱机” (指网络上安全性不强, 容易被人控制的机器) , “酱紫”—“这样子”, “大虾”—“大侠” (指网龄比较长的资深网虫, 或者某一方面, 如电脑技术或者文章水平, 特别高超的人) 。数字谐音是指用数字来代替与之发音相似的词语。比如说, “886”—“拜拜喽” (再见) , “4242”—“是啊是啊”, “1314”—“一生一世”, “520”—“我爱你”, “8384”—“不三不四”等等。

4 杂糅型网络语言

网络的飞速发展与普及, 让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之间相互交融, 相互影响, 由此产生的网络词汇也是包含了各民族的特色。由于历史和地域原因, 英语受法语的影响是最大的, 现在, 这些词的发音以及拼写已经彻底英化, 变成了地道的英语词汇。但是, 网民们却标新立异, 反其道而行之。比如, 英语中的形容词性修饰词一般是放在所修饰词的前面, 而在法语中则是有的放前, 有的放后, 而英语网民们则干脆将所有的修饰词通通放在所修饰词的后面。比如, 好莱坞巨星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电影《不可能的任务》, 其英文原名就是“Mission Impossible”, 而不是“Impossible Mission”。

在这个方面, 汉语也显示出了其良好的包容性, 把国外的语言和汉语很好的杂糅起来使用, 体现了网络语言的简洁性、创新性和随意性。比如, “3Q”—“thank you” (谢谢) , “KUSO”是日语中“粪”的发音, 后经台湾流入大陆之后, 变成了“恶搞”的意思。“酷鸡”, 是指很“cool”的电脑等。

5 符号型网络语言

在网络世界中, 字符型网络语言也占有重要的一席。用符号来表达人们的感情也是网络语言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比如, “--”表示一个“无语”的表情, “O.O”来表示“惊讶”的表情, “T T”来表示“流泪”的表情, 这种表情型符号最早起源于日本漫画, 后来逐渐成为了出现频率较高的文字符号, 在成为网络语言后就出现了更多的表现形式。“:一) ”是笑脸, 其中“:”是眼睛, “一”是鼻子, “) ”是笑的嘴巴;“:一D”表示开怀大笑, o (∩_∩) o和^_^表示高兴的心情, “:一 (”表示悲伤的意思, ╭∩╮ () ^) ) ╭∩╮表示鄙视的意思, “:%) %”表示满脸的青春痘。另外, 符号型网络语言也有些与谐音有关, 比如“=”是表示“等一下”的意思, “o”表示“哦”的意思。

6 结束语

网络为网民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沟通的渠道, 网民们可以在上面聊天、交际和娱乐。可以说, 网络让网民们的想象力、表现欲还有自我意识甚至更深层次的诉求都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抒写。网络语言是网民们在网上交流必不可少的通行证, 它是网络时代的发展带来的产物, 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网络语言是语言多样化的体现, 也反映出了网络时代的一些社会特征。网络时代的来临, 让英语和汉语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这些变化深刻的反映出了语言在发展中的不稳定性, 也证明了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会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变化, 不断向前发展的。因此, 深入细致地研究二者之间的异同, 能够很好的促进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雅致, 相明.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的调查与引导[J].长春大学学报, 2009, 19 (6) :100-102.

[2]曲彦斌, 王焯.网络语言的模式、特征及发展趋势—兼就《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有关部分谈网络语言生活的和谐问题[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2 (3) :73-78.

[3]毛奎林.模因论视角下网络语言中“飞白”辞格的语用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1 (4) :47-49.

[4]李素琼, 杨燕群.网络语言变异现象与现代汉语语言规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3 (3) :99-101.

[5]蓝鹰, 周伟.文化传播、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视域下的网络语言[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3 (3) :97-101.

英汉语言对比 第2篇

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与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英汉互译的几项基本原则和技巧,如选词(Diction)、转换(Conversion)、增补(Amplification)、省略(Omission)、重复(Repetition)、替代(Substitution)、变换(Variation)、倒置(Inversion)、拆离(Division)、缀合(Combination)、阐释(Annotation)、浓缩(Condensation)、重组(Reconstruction),以及时态、语态、语气、习语、术语等的译法,都集中地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

第一节 综合语与分析语(Synthetic vs.Analytic)

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三大手段。

综合语的特征是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拉丁语、德语及古英语等都属于这类语言。

分析语的特征是不用形态变化而用语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汉语就是典型的分析语。

一、英语有形态变化,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所谓形态变化,即词的形式变化,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构词形态,即起构词作用的词缀变化(affixation),包括大量的前缀(prefix)和后缀(suffix)。

He moved astonishingly fast.He moved with astonishing rapidity.His movements astonished us by their rapidity.His rapid movements astonished us.2、构形形态,即表达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

二、英语词序比较灵活,汉语词序相对固定。

形态变化与词序有密切的关系。形态变化越多的语言,词序越灵活,反之亦然。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词没有形态标志,位置不能随便移动,词语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安排词序及使用虚词来表达。英语属综合-分析语,词序不如拉丁语灵活,但也不如汉语固定。英语的语法意义可以通过词序或虚词来表达,在许多情况下也可以用形态标志来表示。

I was all the more delighted when, as a result of the initiative of your Government, it proved possible to reinstate the visit so quickly.由于贵国政府的提议,才得以这样快地重新实现访问。这使我感到特别高兴。

三、英汉两种都有大量的虚词,但各有特点。

四、英语是语调语言,汉语是声调语言。

第二节 聚集与流散(Compact vs.Diffusive)

英语句子有严谨的主谓结构,这个结构通常由名词性短语(NP)和动词性短语(VP)构成。主语不可或缺,谓语动词是句子的中心,两者协调一致(S-V concord),提纲挈领,聚集各种关系网络(connective-nexus)。因此,英语句子主次分明,层次清楚,前呼后应,严密规范,句式呈“聚集型”(compactness)。

英语的主语和谓语动词搭配,形成句子的核心(kernel),谓语动词控制句子主要成分的格局。句子尽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根据谓语动词的类别和特征,都可以把英语的主谓结构归结为五种基本句型,即,SV,SVP,SVO,SVOO,SVOC:

英语句子复杂而不流散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句子成分之间或词语之间必须在人称、数、性和意义等方面保持协调一致的关系(concord或agreement)。这一原则包括以下三方面:

1、语法一致

2、意义一致

3、就近原则

英语句子成分之间这种协调一致的原则,使句子结构受到形态的约束,因而句式严谨、规范、刻板,缺乏弹性。

相比之下,汉语的主谓结构要复杂得多。主语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可有可无:它既可表示施事、受事,也可表示时间、地点;既可用名词、动词,也可用形容词、数量词;句子既可以没有主语,也可以省略主语,还可以变换主语并予以隐含。

汉语不受形态的约束,没有主谓形式协调一致的关系,也就没有这种关系可以驾驭全句。汉语主谓结构具有很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因而句式呈“流散型”(diffusiveness)。

汉语句式的多样化还表现在,有整句,也有大量的零句。整句有主谓结构;零句没有主谓结构,由词或词组构成。零句是汉语的基本句型,可以作整句的主语,也可以作整句的谓语。整句由零句组成,因而复杂多样,灵活多变。整句与零句混合交错,组成了流水句。吕叔湘先生曾指出,“汉语口语里特多流水句,一个小句接一个小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这些句式流泻铺排,主谓难分,主从难辨,形散神聚,富有节奏,不仅常见于口语,书面语也不乏其例。

After the boats large and small had moored, all lit tiny oil lamps and fixed up mat canopies.Rice was boiled in iron cauldrons over fires in the stern, and once this was cooked the vegetables were fried in another pan of sizzling oil.When the meal was ready, everyone aboard could wolf down three or five bowls.By then it was dark.河面大小船只泊定后,莫不点了小小的油灯,拉了蓬。各个船上皆在后舱烧了火,用铁鼎罐煮饭,饭焖熟后,又换锅子熬油,哗的把蔬菜倒进热锅里去。一切齐全了,各人蹲在舱板上三碗五碗把腹中填满后,天已夜了。

第三节 形合与意合(Hypotactic vs.Paratactic)

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成分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Hypotaxis)。

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Parataxis)。

一、英语的形合法

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接应(overt cohesion),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英语句中的连接手段和形式(cohesive ties)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用得十分频繁。

1、关系词和连接词。关系词包括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连接词包括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

2、介词(286)。

3、其他连接手段,如形态变化形式,包括词缀变化,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如性、数、格、时、体、语态、语气、比较级、人称等)及其保持前后一致的关系(grammatical and notional concord),广泛使用代词以保持前呼后应的关系,以及使用“it”和“there”作替补词(expletives)起连接作用等等。

二、汉语的意合法

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covert coherence),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没有英语所常用的那些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介词数量少(30),大多从“动词”借来。重意合而不重形合,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之中,语法意义和逻辑联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汉语的意合法往往采用以下手段:

1、语序。汉语的许多主从复句,虽然不用关联词,形式类似并列复句,但分句含义却有主有次。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2、反复、排比、对偶、对照等。这些句式词句整齐、匀称,往往不用关联词。As you sow, so will you rea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紧缩句。这类意合句式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的。Until all is over, ambition never dies.不到黄河心不死。

4、四字格。四字格是汉语里广为运用的语言形式。吕叔湘指出,“2+2的四音节是现代汉语里的一种重要的节奏倾向。”

Befriend those far away while attacking those nearby.远交近攻。Move forward, or you’ll fall behind.不进则退。

英语注重形合,注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因而比较严谨(preciseness);汉语注重意合,注重功能、意义,常常不用或少用连接手段,因而比较简洁(conciseness)。英译汉时,往往要先分析句子的结构、形式,才能确定句子的功能、意义;汉译英时,往往要先分析句子的功能、意义,才能确定句子的结构、形式。

王力,“西洋语的结构好象连环,虽则环与环都联络起来,毕竟有联络的痕迹;中国语的结构好象无缝天衣,只是一块一块的硬凑,凑起来还不让它有痕迹。西洋语法的硬的,没有弹性的;中国语法是软的,富于弹性的。”英语是“法制”的语言,汉语是“人治”的语言。

第四节 繁复与简短(Complex vs.Simplex)

从属结构(subordination)是现代英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F.Crews认为,“Subordination,the placing of certain elements in modifying roles,is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writing.”从句和短语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和从属成分。从句可以层层环扣,短语往往不短,书面语句子常常显得又繁又长(long-winded),有的句子可长达100至200个单词,甚至长至整个大段。现代英语虽然不太常用特长的句子,但包孕式的复合句(complex sentences with embedded clauses)仍很常见,因而句子仍然具有一定的长度。据统计,专业作者写的句子平均长度为20个词,受过教育的人写的句子平均长度为25个词。总的看来,英语句子比较汉语句子要长得多。

汉语常用散句、松句、紧缩句、省略句、流水句或并列形式的复句(composite sentences),以中、短句居多,最佳长度为7至12字。书面语虽也用长句,即使字数较多结构较复杂,但常用标点把句子切开,与英语相比,还属短句。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一气呵成的类似英语的那种长句,在汉语里是不正常的。汉语句子多数为结构简化,无拖沓盘错之感,“甚至有些西洋人看见了中国作品的译文,觉得简短可爱。”

英语注重形合,句子结构可以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加以扩展和组合,形成纷繁复杂的长句;汉语注重意合,少用甚至不用连接词语,因而语段结构流散,但语意层次分明。

英、汉修辞学都主张长、短句交替和单、复句相间。过分使用长句或短句都会产生单调感(monotony).In the doorway lay at least twelve umbrellas of all sizes and colors.门口放着一堆伞,少说也有十二把,五颜六色,大小不一。Can you answer a question which I want to ask and which is puzzling me? 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懂,想请教你,你能回答吗?

第五节 物称与人称(Impersonal vs.Personal)

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即不用人称来叙述,而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汉语则较注重主体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以“万物皆备于我”作主导,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当人称可以不言自喻时,又常常会隐含人称或省略人称。

汉语重人称,英语重物称,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何使用主语和动词这两方面。

一、英语常用非人称主语,汉语常用人称主语。

The sight of the big tree always reminds me of my childhood.一看到那棵大树,我便想起了童年的情景。A great elation overcame them.他们欣喜若狂。

二、英语常用被动式,采用物称表达法;汉语常用主动式,采用人你、泛称或隐称表达法。Wrongs must be righted when they are discovered.发现了错误,一定要改正。

第六节 被动与主动(Passive vs.Active)

被动语态在英语里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英语有过分使用被动语态的倾向,正式文体尤其如此。英、美语言学者都主张多用主动语态,不要滥用被动语态。

英语的结构被动句(syntactic passive)远比意义被动句(notional passive)多。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及物动词和相当于及物动词的短语都有被动式。意义被动式,即用主动的形式表达被动的意义,在英语里比较少见。

尽管英语的被动意义有时可以不用被动式来表达,但总的说来,英语常用结构被动式,少用意义被动式。与此相反,汉语则常用意义被动式,少用结构被动式。形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一、汉语被动式的使用受到限制。

The ceremony was abbreviated by rain.因为下雨,仪式进行地很简单。Language is shaped by, and shapes, human thought.人的思想形成了语言,而语言又影响了人的思想。

二、使用受事主语(Receptor subject)导致大量的“当然被动句”。

Last night I was covered up with two quilts.作晚我盖了两条被子。

三、当不需要或不可能说出施事者的时候,汉语可以采用无主句或主语省略句来保持句子的主动形式。

四、当施事者难以指明时,汉语还可以采用通称(generic person)或泛称如(“人”、“有人”、“人们”、“大家”、“人家”、“别人”、“某人”等)作主语,以保持句子的主动形式。

五、当不便使用被动式时,汉语可采用某些转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

1、处置式(即“把字式”或“将字式”),表示施事对受事的处置或支配行为。

2、“为„„所”式,是较古的被动式,与现代的被动式结合,即为“被„„所”。

3、“是„„的”式,即表示状态的静句,通常可以与表示动作的动句互相转换。

4、“„„的是”式,一般可以与“是(由)„„的”式互相转换。

He was received by a secretary.接见他的是一位秘书。

5、“„„加以/予以”式,组成倒置的动宾结构。

This question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next chapter.这个问题将在下一章加以讨论。

六、汉语,尤其在古汉语中,其动词兼有“主动”和“被动”两式于一体,如:“瑜下城十余,不下者三城耳。”句中之动词“下”,就兼有“攻下(主动)”和“被攻下(被动)”两式。

第七节 静态与动态(Stative vs.Dynamic)

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stative);汉语倾向于多用功词,因而叙述呈动态(dynamic)。

英语的静态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名词化(Nominalization)是英语常见的现象。

名词化主要指用名词来表达原来属于动词(或形容词)所表达的概念,如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动作、行为、变化、状态、品质、情感等概念。

运用名词化表达法(nominal style)可以使叙述较为准确,贴切,但也会使语言抽象、难解。

The doctor’s extremely quick arrival and uncommonly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 patient brought about his very speedy recovery.医生迅速到达,并非常仔细地检查了病人,因此病人很快就康复了。

二、用名词表示施事者(Agentive noun),以代替动词。

英语除了用抽象名词表示行为和动作(如realize→realization, complete→ completion)等概念外,还常用含有行为和动作意义的普通名词代替动词。大量由动词派生(如以-er或-or结尾)的名词既表示施事者,又保留原来动词的意义。

You’re all clock-watchers today!你们今天老是看着钟表等待下班啊!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他能吃能睡。

I used to be a bit of a fancier myself.我过去常常有点喜欢胡思乱想。Since he lost his job, he’s been a loner.他失业以后,就很不合群了。You must be a very bad learner, or else you must be going to a very bad teacher.你一定很不善于学习,要不然就是教你的人很不会教。

三、用名词代替形容词,构成标题式短语(Headline phrase)。

报刊标题为了节约版面,尽量略去虚词和其他次要的词,把具有刺激性的词语(stimulating words)挤压在一起,因而名词连用便成了一种“free-and-easy habit”,如:gold reserve, generation gap。

四、名词优势造成介词优势。

介词前置于名词或名词性词语,由于英语多用名词,必然也要多用介词,因而产生了介词优势。随着英语大量废弃名词和形容词的形态变化,介词便取而代之,起了某些形态变化的作用。介词优势与名词优势结合,使英语的静态倾向更为显著。如:behind him, for Chicago, with these words, in operation.The machine is in operation.机器正在运行。

五、动词的弱化与虚化。

英语里最常用的动词正是动作意味最弱的动词——to be,其各种形式(包括must be,may be,should have been等都缺乏动态感,由“it”或“there”与“be”构成的句式,其静态意味更加明显。

六、用形容词或副词表达动词的意义。

英语常用动词的同源形容词与弱化动词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动词的意义。

英语里表示心理或生理感觉的形容词以及其他形容词也常常与弱式动词构成系表结构,表达相当于动词的意义。

The doctor felt sympathetic with his patients.医生同情他的病人。英语还常用副词来表达动词的意义。

例:Down with the old and up with the new.总之,英语常常通过动词的派生、转化、弱化和虚化等手段,采用非动词的形式(如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等)表达动词的意义,因而表达呈静态。

与此相比,汉语则倾向于多用动词,其动态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动词连用是汉语常见的现象。

汉语连动式和兼语式句子都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连动式、兼语式、把字式和被字式这四个句式还常常互相包孕套用,构成各式各样的多动词谓语句。

二、动词(或动词词组)可以充当汉语句子的各种成分。

汉语动词及动词词组,包括连动式词组、兼语式词组,无需改变形式就可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如此一来,汉语句子就显得到处都有动词了。

三、汉语动词常常重复或重叠。

汉语动词的重复或重叠,以及与此相关的句式排比或对偶,可以明显地加强汉语动态感的表现力。英语动词一般不能重叠,也较少重复,甚至常常在需要重复的地方省略。相比之下,汉语动词出现的频率就高了。

第八节 抽象与具体(Abstract vs.Concrete)

英语的名词化往往导致表达的抽象化。英语的抽象表达法(method of abstract diction)主要见于大量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词涵义概括,指称笼统,覆盖面广,往往有一种“虚”、“泛”、“暗”、“曲”、“隐”的“魅力”,因而便于用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微妙的情绪。

抽象表达法在英语里使用得相当普遍,尤其常用于社会科学论著、官方文章、报刊评论、法律文书、商业信件等文体。这种表达法得以流行,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一、抽象思维被认为是一种高级思维(superior mind),是文明人的一种象征(mark of civilized man)。

二、抽象词语意义模糊,便于掩饰作者含混(cloudy)或真实的思想,以迎合某种表达的需要,因而也得以流行。

三、英语有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这就大大方便了抽象表达法的使用。

与英语相比,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 抽象的内容。这主要是因为汉语缺乏象英语那样的词缀虚化手段。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形式相同的词,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还可以是形容词或其他词类。名词从形式上很难辨别出“具体”或“抽象”。

汉语往往采用如下的手段来表达英语的抽象词义:

一、用动词取代抽象名词。英语大量的行为抽象名词(action-nouns)表示行为或动作意义,由这类名词构成的短语往往相当于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汉语若用相应的名词表达,往往显得不自然、不通顺。在英汉转换中,汉语可充分利用其动词优势,以动代静,以实代虚。

He had surfaced with less visibility in the policy decisions.在决策过程中,他已经不那么抛头露面了。

二、用范畴词(category words)使抽象概念具体化。范畴词用来表示行为、现象、属性等概念所属的范畴,是汉语常用的特指手段。

He spoke with firmness, but his face was very sad and his eyes at times were dim.他讲话时,态度坚定,但面带愁容,时而眼神暗淡。

三、用具体的词语阐释抽象的词义。英语抽象词的涵义比较笼统、概括、虚泛,在汉语里往往找不到对应的词来表达,这时常常要借助具体的词语来解释其抽象的词义。

The stars twinkled in transparent clarity.星星在清澈的晴空中闪烁。

四、用形象性词语使抽象意义具体化(figuration)。汉语虽较缺乏抽象词语,但形象性词语(如比喻、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却相当丰富。汉语常常借助这类生动具体的词语来表达英语抽象笼统的意义。

He waited for her arrival with a frenzied agitation.他等着她来,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

第九节 间接与直接(Indirect vs.Direct)

英语的表达倾向于间接、婉约,而汉语的表达则倾向于直接、明快。这一差异主要见于英语比汉语更多地使用委婉、含蓄和迂回的陈述方式。

一、委婉(Euphemism)

委婉说法是用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言的人或事物。使用委婉语常常是为了回避或掩盖某些严酷的社会现实,或为了防止“出语伤人”,避免“有失体统”,以显得文明礼貌。英语和汉语都有委婉语,常见于表达有关不雅、不洁、令人生畏、令人讨厌、羞于启齿等的人或事物。

二、含蓄(Implicitness)英、美民族富于幽默,因此他们在表达时,常常不把要说的话直接说出来,而是用某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来陈述。汉语也有含蓄表达法,但这种含蓄表达法较常用作为修辞手段。总的说来,汉语比较倾向直截了当,而英语则比较常用克制陈述、间接肯定、委婉否定和婉转暗示的表达方式。

1、克制陈述(understatement):以含蓄的语气故意把大事化小(make big things seem trifle),用轻描淡写的言辞来加深对方的印象。

It was nothing;a pinprick.没什么,刺耳的话而已。

2、间接肯定(litotes):用反对语的否定来表示肯定,这种弱式双重否定往往能产生比直接肯定更加强烈的印象。

To my no small astonishment, I found the house on fire.我发现房子着了火,这使我大吃一惊。He didn’t half like that girl.他非常喜欢那姑娘。

3、委碗否定(indirect negation):把直接的否定变得含蓄、婉转,使口气显得温和而不武断,谦逊而留有余地。

Bikini was the last thing she’d like to wear.她最不喜欢穿比基尼式泳装。

三、迂回(Periphrasis)迂回是一种转弯抹角的说法,是用较多或较长的词语来表达原来几个简短的词就能说清的意思(saying things the long way round)。

I’m terribly sorry to interrupt you, but I wonder if you would be so kind as to lower your voices a little.请你们讲话小声一点,好吗?

第十节 替换与重复(Substitutive vs.Reiterative)

一般说来,除非有意强调或出于修辞的需要,英语总的倾向是尽量避免重复,因而讲英语的人对于随意重复相同的音节、词语与句式往往感到厌烦。

在能明确表达意思的前提下,英语宜尽量采用替代、省略或变换等方法来避免无意图的(unintentional)重复。这样不仅能使行文简洁、有力,而且比较符合英语民族的语言心理习惯。

一、替代(Substitution)

用替代的形式(pro-forms)来代替句中或上文已出现过的词语或内容(shared words and content),这是用英语说话或写作的一项重要原则。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is not so easy as that from English into French.英译汉不如英译法容易。

二、省略(Omission)

省略和替代一样,也是避免重复的一种常用手段,两者常常互相替换使用。有的语言学家甚至把省略称为“零位替代”(zero-substitution)。英语省略的类型很多,有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分句性省略;有句法方面的省略,也有情景方面的省略。在并列结构中,英语常常省略前面已出现过的词语,而汉语则往往重复这些词语。

Reading exercises one’s eyes;speaking, one’s tongue;while writing , one’s mind.阅读训练人的眼睛,说话训练人的口齿,写作训练人的思维。

三、变换(Variation)上述的替代和省略也是变换的手段,此外,英语还常用同义词替代、近义词复现和句式变化等方法来避免重复。汉语也讲究用语造句形式的多样化,以避免单调、枯燥,但英、汉语的表现方法不尽相同。

总的说来,英语比较忌讳重复,因而常用替代、省略和变换的表达方法。相比之下,汉语则比较习惯于重复,因而常用实称、还原和复说的表达方法。除此之外,汉语倾向于重复还广泛地表现在词语调配、句式安排和篇章结构等各个方面。

汉语讲究均衡美的特点往往促成用词造句的重复倾向。重复,从广义上说,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有意运用相同、相似或相对的词语或句式,以突出或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增添文采,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积极的修辞方式,有时也是必要的语法手段,如重叠、反复、对偶和排比等;另一类是使语言罗嗦、累赘的叠床架屋现象,这是运用语言的大忌,应该极力避免。

英语和汉语都有重叠、反复、对偶和排比的表达形式,但相比之下,汉语的重复无论在使用范围、出现频率和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等方面都远甚于英语。

一、重叠(Reduplication)

汉语单音节文字的这一特点有利于汉语字和词的重叠。重叠构词不仅使得词语音节匀称、形式整齐,而且赋予词语以新的意义和感情色彩。汉语的许多名词、数量词、动词和形容词都有重叠珠格式。

The road was packed with a noisy crowd of men and women, who were selling and buying all kinds of things.路上挤满了男男女女,他们熙熙攘攘,正在买卖各种各样的东西。

二、重复(Repetition)有意重复使用同一词、语甚至句、段,用来强调作者的意思,加强语气和情感,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这在修辞上称为“反复”(repetition或reiteration)。

One for all and all for one.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三、对偶与排比(Parallelism)

英汉文化趋同与语言差异 第3篇

一个社会及社会中的各色人群所有的极具个性化的习惯、信仰、制度和技术的总和统称为文化,而语言则是这个社会的文化载体。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和语言这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趋同现象,而在文化趋同的整个过程中,中西方的语言文化差异一定是存在的。不同的文化必定会在趋同中发展,同时会在差异中共存。

人们对于“文化”这个词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诠释,这一词本身的意义也是纷繁各样。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前者指的是在社会历史的过程里人们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财富的总和,同时文化是指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它们所共同创造出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后者的文化只是局限于文学创作。然而,不管是从广义上还是狭义的角度,文化都代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都属于社会的范畴。下面我们来看看语言。语言,毫无疑问地成为文化的载体,它既是一种社会的现象,又是人与人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途径。隐匿在语言之后的是一个社会或某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还有这一民族对于整个世界的观点看法。人们对文化的不同的理解导致其对语言的理解千差万别,而语言也同样对于文化本身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科技信息的迅速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也在不断加强。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不断地变得频繁和常规化,因此这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和民族之间文化上的影响和互相融合。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由于中国新闻媒体的快速传播,网络的不断普及,人们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转变等,这一切因素都在影响着国内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文化趋同这一现象便无所不在。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是,人们对过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已经不再陌生;以前在中国人脑海中毫无概念的一些词语,例如信用卡、证券、还贷款等已经深入人心。同样,这种影响是双面的,中国极具民族传统特色的针灸疗法、中草药和按摩也在不断影响着西方国家,并受到大部分西方人的喜爱。在中国传统国宝方面,太极拳、京剧、功夫等也被许多西方人学习和效仿。在西方国家,中餐馆受到西方绝大多数年轻人的欢迎。近几年,反映当代西方文化的名词术语大量地涌入汉语语言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汇,例如超市(supermarket)、绿色食品(green food)、白色污染(white pollution),快餐(fast food)等。所有的现象都是两种文化相互趋同和影响的结果。

然而,在中西两种文化互相渗透趋同的同时,由于文化观念的不同,产生了一些矛盾冲突,反映在词汇、语义等方面。首先,在词汇方面的一个明显的现象叫“词义空缺”。词义空缺的概念是指,一种语言的词汇所表达的含义信息在第二种语言当中找不到相等同的词。这种现象的起因可能是不同民族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周围环境的不同。不懂西方文化的人,当他们看到英语中的某一些词汇时,就完全不了解其表达的含义。比如,“hippie”和“punk”这两个词是美国文化中所特有的,在汉语中无法找到相对应的翻译和意思,人们便把它们直接根据发音翻译成“嬉皮士”和“朋克”。同样,在汉语中也存在一些词语,它们在英语中几乎找不到十分恰当的词汇来替代。比如,中医里的专有词语“上火”、“阴阳”等,就很难被翻译成西方人理解的词。

其次,在语义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碰撞”。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这种语言现象,即触景生情。因为不同国家的社会氛围和生活环境有所不同,所以中西方人们会产生相异的语义联想。例如,汉语中的梅、兰、竹、菊在中国文化中被誉为花木中的四君子。梅花象征着文雅纯洁;兰花象征着高雅的性格;竹子象征着正直坚贞。菊花象征着坚毅、淡泊、清雅的高尚品格。与梅、兰、竹、菊相对应的英语词汇plum,blossom,orchid,bamboo,chrysanthemum在英语中仅仅是一些植物的名字,并没有汉语词汇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含义。根据中国的古老传统,数字“九”意思为最多的、最长的,而且因为它与另一个字“久”发音相同,所以中国人会用“九”来代表“长长久久”。比如,中国古代的皇帝都穿九龙袍,以此表达长治久安的愿望。现代社会中,恋爱的人们之间会送九十九朵玫瑰花,这也是希望他们的爱情一直持续下去。然而在西方国家,九这个数字就仅仅是一个数字,没有什么联想的意义。在英语中,也有不少这样的词。有些专有名词出于文学名著和一些历史事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灰姑娘的童话故事就使用Cinderella这个人名,泛指不受重视的人或部门,或指有才干一时未被赏识的人。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对于正在学习一门非母语的语言的人来说,他们真正学到的是如何运用这门语言,以及了解其不同的文化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词汇、语法等内容。不管是哪个国家或民族,它的文化在社会不断改变的同时也在不断变化,绝非静止不前。正是这种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才促使文化与文化之间的融合和趋同。与此同时,不同国家的文化都非常具有生命力,致使文化的融合及语言文化的差异会一直并存下去。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在趋同中发展,在差异中共存。

参考文献:

[1]邓延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张静.语言的学习和运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英汉网络语言语音变异探析(英文) 第4篇

关键词:英汉网络语言,语音变异,对比

Ⅰ. Background

The new model of language netspeak,is a special variation of language. As far as the special speech community is considered,the language users may often disobey the language norm by changing the forms of language or creating some new forms. Language variation actually refers to the changes of language use.

Ⅱ. Phonological Variation

Although it perceived as a form of writing,we cannot ignore the phon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speak.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the netspeak is a form of special oral languages but presented by the form of writing,of which the phonetic variation i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are mainly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Phonological variation in Chinese netspeak

( 1) Homophones in Chinese netspeak. Homophones refer to the language with the similar writing but with the different pronunciation forms. Such examples as following:

( 2) The use of onomatopoeia in Chinese netspeak. In Chinese netspeak,there are many onomatopoeia expressing laughter,such as hehe ( 呵呵 ) , haha ( 哈哈) ,xixi ( 嘻嘻) and also some to express cries,such as wuwu ( 呜呜) ,wawa ( 哇哇) ,some to express surprise,such as hoho ( 吼吼) ,using zeze ( 啧啧 ) to express exclamation.

( 3 ) Repetition of pronunciation in Chinese netspeak. In order to make the language on the Internet more vivid and smart,there also are some special repetitions of pronunciation in Chinese netspeak, such as the handbag“书包” ( shu bao) is reduplicated like“包包”( bao bao) ,stupid笨蛋 ( ben dan) is present as“笨笨” ( benben ) , which sounds like a lovely child.

2. Phonological Variation in English netspeak

( 1) Homophones in English netspeak. In English netspeak,homophones can often be seen in the two forms,more example collected will be listed accordingly.

( 2) The use of onomatopoeia in English netspeak. In English netspeak,such examples as burble ( laugh secretly ) , chuckle ( laugh implicitly ) , ouch ( surprise ) , buzzz. . . ( like snoring ) , haha ( laughter) ,aha ( the exclamation of the new discovery) . They are often be used by netizen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vividly.

3. The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netspeak on phonological variation

Looking at those examples above,we can clearly find that both English netspeak and Chinese netspeak have the number assonance because of their similar sound. But Chinese language is always different from English language. As a representative of hieroglyphics, Chinese netspeak are firstly present on the aspects of Pinyin homophonic. In Chinese netspeak, the homophonic variation some originated from Chinese dialect,such as“酱紫”,which in fact is a language variation from the south Fukien dialect. It has the similar pronunciation with“这样子”( that it is) . Also,some Chinese netspeak are caused by the arithmetic of smart spell input method,such as斑竹 ( 版主,banzhu) refers to the network manager,etc. .

English is a unique phonogram,which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Chinese in the language structure. In English netspeak,the homophonic is decided by its alphabetic letters,such as “u ” refers to you etc. . Compared with the Chinese netspeak, it may feel dwarfed. In a word,compared with that in English netspeak,the phonological variations in Chinese netspeak are outnumbered not only in amount but in classification.

Ⅲ. Summary

In order to save the time,the netizens can not much consider the veracity of the express so as to make a lot wrongly written. However,these wrongly words with the similar pronunciation of the correct word can also be comprehended by netizens and unexpectedly make the original expressions more vivid and nifty. Thus,this kind of expressions has a large propor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netspeak.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 第5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任何形式的语言都有某种文化内涵。于是深富特定民族情感、内涵深厚的一种语言就会成为译者极难克服的对手。有学者把英汉语言与中西思维方式、民族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单向、双向或交叉对比研究 ,但“ 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成果。” [ 1 ]这始终是英汉互译困难的焦点所在。因此 ,只有明晰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差异 ,才能保证翻译的顺利进行。

一、英汉语句差异

(一)英汉词汇现象对比.意义差异“ 英语是综合型语言 ,词化程度相当高 ,即在英语词汇中存在大量分析型语言(如汉语要用一个短语甚至一个句子才能表达单个词)。” [ 2 ]译者熟练掌握英语的这种特点 ,就可以使译文简洁。英语中有不少单个动词隐含着“make +宾语 +补语 ” 的意思 ,“v.+ adv” ,“v.+ like” “v.+with” 这些复杂的意思。英语一个动词 ,汉语要用一个短语词组来表达。如果在汉译英中正确运用这种动词 ,就简洁多了。由于名词尤其是抽象名词大都是从动词或形容词派生来的 ,而很多动词或形容词都有自己习惯的主语或并与之搭配 , 因此单个抽象名词隐含一个主谓或动宾结构的内容。.词类差异

“ 英汉语言的最大差异之一便是体现在动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词的运用上 ” [ 3 ]。汉语动词灵活多变 ,表现力极强。沈家煊认为 ,汉语在句法上遵循时间顺序的相似原则 ,这是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而采用直接映照的方法。[ 4 ]汉语句序体现认知次序 ,多述谓成分线性排列。因此“ 汉语中动词使用频率远比英语为高。” [ 5 ]在表达一些复杂的思想时 ,汉语往往借助动词 ,按时间顺序逐步交待、层层铺开 ,给人以舒缓明快的感觉。从使用方法上来看 ,汉语动词的连用和叠用非常普遍 ,而在英语中习惯用非谓语动词形式。例如:他出去迎接妈妈。He went out t o meet hismother.(汉语后一个动词在英语中变成不定式)英语句子中 ,主要采用主谓结构。由于句中的谓语动词受动词形态变化的约束 ,句子中一般只能有一个谓语 ,它是句子的轴心。然后借用名词来表达 ,而名词之间则使用介词加以串通。所以英语中名词与介词等词类占优势。下例中英语中的名词、介词等只能译成相应的汉语动词:He cried at the news.听到这个消息他哭了。此外还有搭配方面的差异等。

(二)英汉句法现象对比.句型差异英语表达常呈“ 浓缩性现象 ” ,汉语表达常呈“ 展开性现象 ”。“ 由于英民族常取„浓缩型 ‟ 的思维方式 ,喜欢将众多的信息靠多种手段集中于一个单位加以思考 ,因而表达时往往倾向于取较低的句法单位。” “ 而汉民族往往更趋向于把问题层层铺开 ,用节节短句逐点交代。” [ 6 ]因此 ,英语多用长句 ,而汉语中短句占优势。例如:We have achieved an extraordinary technol ogical capabil2ity which enables us t o seek out uni maginably distant civiliza2ti on even if they are no more advanced than me.(我们已经具备了一种非凡的技术能力 ,这种技术能力使我们搜索到无比遥远的文明世界 ,即使他们和我们一样不先进。)英语表达复杂的意思时 ,偏爱借助连接词(如上句中的 which、even if)用长句连贯地

加以表达。而汉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语言则相反 ,侧重于用短句。如上例中 ,把一个长句分解成三个短句 ,使整个句子节奏分明 ,脉络清楚 ,正所谓“ 大珠小珠落玉盘 ”。因此长句和短句的习惯差异在我们平时的翻译中要加以注意。.英汉句序差异英语和汉语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之间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不完全相同。彭宣维统计表明 ,在主从关系上 ,英语中的因果、条件、假设以及时间状语从句的位置比较灵活 ,“ 在这一点上比汉语的表达手段多出近一倍。” [ 7 ]但是 ,“ 复合结构中从句在前 ,主句在后仍是汉语复合句的典型顺序。” [ 8 ]为此 ,彭宣维对汉语的主从复合句(包括时间、方式、条件、原因等)的分布进行了统计 ,结果表明 , 汉语基本上是按“ 从句-主句 ” 的方式组织。如:Please tellme when you have a p r oblem.如有问题 ,请给我打电话。

二、英汉语言思维差异

归根到底 ,上述词句间的差异源于语言主体间的思维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 ,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 9 ]翻译的过程 ,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 ,更是思维方式的变换。

(一)形合思维与意合思维“ 英语句子结构比较紧凑 ,句子内部连接之处 , 一般都要用具体的词语来体现 ,也就是王力先生所说的„形和 ‟。” “ 汉语句子结构比较松散 , 连词用得不多 ,但意思是连贯的 ,这就是王力先生所说的„意和 ‟。” [ 10 ]形合和意合是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的各自具体表现。“ 形合 ” 就是主要靠语言本身的结构手段来表达意思;“意合 ” 主要靠句子内部逻辑关系来表情达意。英汉两种语言形合、意合思维的差异对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差异中运用抽象词的频率大大高于汉语。汉语用具体词表达的事情 , 英语中往往用抽象词:戴安娜代表了热情 ,责任 ,风度和美丽。Diana was

theessence of compassi on, of duty, of style, of beauty.现代汉语中抽象词的使用也大增 ,如以“ 性 ”、“观 ”、“ 化 ” 等结尾的词 ,例如:科学性、荣辱观、园林化等。(三)被动思维与主体思维的差异英语中凡是不必说出主动者 ,或者为了使方便、叙述客观、语气委婉等往往都是用被动语态 ,所以被动语态极其常见。相比之下 ,汉语的被动语态使用范围窄得多 ,而主动语态用得多。

三、英汉文化差异

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认为语言类型的不同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11 ]反过来说 ,一种语言的词语数量的多寡和语义所指往往因文化不同而异。在语言的形成发展过程中 ,由于语言客体的区别和语言主体心理思维的不同 ,表现在语言中必然出现某种差异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甚至冲突对立 ,这种语言体现在心理上的差异即是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渗透在两个语言形式的各个方面 ,在语音、词汇、语句、篇章等方面都各有表现。(一)英汉文化有部分重叠“ 语言的不同层次和相当层次的语言单位具有不同的文化蕴含内容 ,其中词是文化蕴含内容的核心。” [ 12 ]这种情况首先体现在概念词语上。英语在概念上加以明确区分的实体 ,在汉语文化可能不加区分 ,反之亦然。英汉两种语言概念划分很少有完全一致的 , 这就给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亲属称谓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英语的 uncle就可以指汉语的伯、叔、舅、姑父、姨父任何人。汉语的区分较英语细致得多。(二)英汉文化空缺“ 以别的语言为参照 , 任何一种自然语言的词汇场中都

可能有„ 词汇空缺 ‟。” [ 13 ]所谓空缺(文化上的),是指有些表达方式是一国所独有而别国没有。这种空缺在词语的使用上显得尤为突出。英语和汉语的俗语、谚语、成语、禁忌语、委婉语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差异就更大了。(三)中英文化冲突所谓文化冲突 ,有两种情况:(1)有些表达方式 ,一种语言有另一语言也有 ,但涵义刚好相反。(2)含义相同的内容在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上截然相反。正如柯平所说:“ 翻译理解中最大的危险在于原语和译语里有一些貌合神离的假朋友 ,它们的指称意义相同 ,但语用意义(主要是喻义)完全不同 ,甚至正好相反。” 众所周知的一个例子就是 pull one‟ s leg(开玩笑),它的含义并不是“ 拉某人的腿 ”或“ 拖后腿 ”。“ 观察事物的视点不同是造成英汉文化冲突的另一个原因 ”。

[ 14 ]如英语说 beat the enemy,汉语是战胜(或战败)敌人;英语 fight fires在汉语变成了“ 救火 ”。由此可以看出 ,在互译中英文作品时一定要把握词语的文化内涵 ,出现文化冲突时切忌直译 ,否则 ,将严重损害原作的内容和精神。

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影响翻译的准确与否 ,因此 ,在翻译中必须深度挖掘词句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高度重视语言差异 ,包括语句差异、思维差异以及不同方面不同层次间的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

英汉网络语言 第6篇

一百多年来, 汉语经历了重大的变革, 还没有哪一种语言像它这样成为人们在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进行修葺的对象。翻译一直都是或者说越来越成为人们修葺汉语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其中, 通过由外语到汉语的翻译 (尤以英译汉为典型代表) 而产生的“翻译腔”表达方式对汉语语法规范的冲击尤其显著 (潘文国, 2008) 。

语系的不同使汉语和英语在语言表达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这种差异往往给翻译活动造成很大的障碍, 译者无法顺畅流利地将翻译出译文, 尤其是长句难句。“翻译腔”是翻译实践当中的常见病,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称之为“translationese”。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把“translationese”翻译成“翻译腔”, 并加以解释, 说明这是“表达不流畅、不地道的翻译文体”和“佶屈聱牙的翻译语言”, 也称之为“翻译体”、“翻译症”, 这类译文生硬、难懂, 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该避免的。为避免这一问题, 译者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 从差异当中优化翻译。

一、英汉语言的结构差异

(一) 词法差异

英汉语言差异涉及面很广。从词法层面上表现形式比较复杂。这里, 本文从词汇形态变化、语势等语言结构方面来说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

1. 词汇形态的变化

英语的词汇有形态变化, 例如, 动词有人称、时态、语态、情态和语气及非谓语的变化 (不定式、分词等) , 名词有格和数的变化, 许多词汇还有因为添加前后缀引起的词性和词义的变化等。英语通过词汇的形态变化, 表示句子丰富多彩的语言关系和逻辑关系。汉语基本没有形态变化, 它主要靠词语、词序及暗含的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言意义。因此在翻译英语的形态变化时, 汉语一般用加词或变换说法的办法来表示, 如时态要加“正在”、“已经”等字样, 分词有时要译为短语等。汉译英时, 应把汉语的时态、语态、情态、语气等用英语的形态变化表达出来。

另一方面, 虽然汉语不能用词汇的形态变化来表示时态, 但却有几类时态词, 如前置的时态副词 (过去、刚刚、已经、现在、将要等) 、附着的时助词 (着、了、起来等) 。译者应擅于使用这些时态结构助词来表示原文的时态意义。汉语倾向多用动词, 英语则倾向于多用名词和介词, 冠词是英语所特有的一种词性。

2. 语势

英语多静态语势, 而汉语多动态语势。由于英语常用其表达能力很强的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等在谓语动词引导下进行组句, 因此英语的静态语势不可避免。而汉语组句主要依靠动词或动词词组来造成动态语势, 因此, 英译汉时多要把英语的静态语势译为汉语的动态。如:“Water works for weigh loss.”此句只有一个动词“work”, 而译成汉语则需要用三个动词:“饮水有利于减肥。”

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变化差异不仅包括上述两个方面, 两种语言在词语的搭配方面、词语的修辞色彩及词类方面也有诸多不同, 译者也应多加注意。

(二)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基本句式结构都会有主语+谓语+宾语, 但仔细对比起来, 两种语言在句法上有很多不对应现象, 语言句式结构仍存在明显差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语序上的不对应现象

英语简单句的语序排列为:主谓+谓语+宾语+方式状语+地点状语+时间状语, 其中时间状语也可放在句首。而汉语简单句的语序排列为:时间状语+主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谓语+宾语。

比较英语与汉语简单句语序的排列, 比较大的一个的差异就是方式状语的位置。在英语中方式状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除特殊的表示强调外) 置于动词之后, 而在汉语中方式状语只能放在动词之前, 如, 英语句子“He suddenly disappeared.”或“He disappeared suddenly.”都是译成“他突然地失踪了”。另外, 在句法功能上起定语作用的短语或从句在汉语中通常前置, 而在英语中则后置。某些副词, 如频率副词“总是”、“经常”、“通常”在汉语中的语序是固定的, 常置于动词的前面, 无论是行为动词还是助动词或情态动词, 如:“他经常帮助我们”、“他总是能回答老师的问题”, 而在英语中其语序则要取决于动词的类型, 频率副词须放在系动词和情态动词及助动词之后, 但应放在行为动词之前。如, “He often helps us.”“Hecan always 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

2. 叙事推理顺序

英、汉句子叙事、推理顺序大部分情况下是相反的。中国人表达事物多按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由因到果、由先到后、由大到小进行叙述。不仅语言如此, 文化艺术、经济活动等方面亦如此, 也就是说, 中国人擅于具象思维。西方人恰恰相反, 他们擅于抽象思维, 认为思维是独立于自然之外的客观事物, 讲究“人物分立”, 人能够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因而进行叙事推理时总是先概括后分解、先表态后叙述、先总结后事例、先整体后细分、由果到因、由小到大等, 这也是两种语言在主题意识和客体意识方面的差异。英、汉在时间和地名的叙述顺序差异可为例证。

3. 形合 (Hypotaxis) 与意合 (Parataxis)

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形合”是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或词汇手段”, 而意合是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形合依靠句法结构过细反映西方重形式逻辑、重实证的思维模式, 而意合依靠语义贯通反映了汉民族重内省和体悟、表达简约而不重逻辑的思维模式。对于形合和意合的把握有益于英汉互译的操作, 译者应仔细揣摩源语和译入语的“形”、“意”差异, 对于译文的语言结构和逻辑关系重新调整, 符合其本质的差异性。

二、翻译腔现象例析

(一) 翻译腔例析

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 完全对等的语言成分只有少部分, 而且少得可怜, 很大部分是有差别的, 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注意中文是如何表达某个思想或者概念的。但难就难在这需要译者思考、琢磨, 而有些译者通常图省事, 所以才有“翻译腔”的问题。

1. 翻译腔在“词义对等”方面的表现

在译者进行翻译实践过程当中, 运用工具书字典等是必须的, 但是也不能全靠字典的解释, 而应根据原作的上下文, 充分注意到两种语言习惯来进行意义转换。译出的东西, 虽然在字面上不是个个对等, 但在整体意义上却得以完美表达。进行翻译时, 得靠“语感”, 要根据语段中所描述的情景, 以及上下文的语气和气氛, 来斟酌译文的字句。

例1.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如果译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玫瑰与刺”, 这样读起来就让人不知所云了, “roses”和“thorns”确是玫瑰和刺的意思, 但在此句话中, 根据上下文来看, 显然指的是生活中的甜与苦、或者幸福的生活与不顺的经历。因此, 应译为:人人都有乐与苦。

例2.Jane was forced to smile completely, for a moment;and the smile partly remained as she turned towards him, and said in a conscious, low, yet steady voice, ...

此句选自《爱玛》中译本。原译:简再也忍不住了, 笑了起来。等转身对他说话时那笑容还挂在嘴边。她以清醒、低微而稳定的声调说:……, 从字面上看, conscious, low, steady三个字的确是清醒、低、稳定的意思, 但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是说话人心里明白、沉着冷静的意思。译者张经浩在新译中把这句译为:……她心中有数, 然而不慌不忙地低声说:……

词典上给出的汉语很少与原文完全等义, 许多连原词的某个义项都不能包含, 译者在翻译过程当中应加以注意。

2. 翻译腔在“句法对等”方面的表现

英文的句子可以很长, 有时一个句子就是一个段落, 是常有的现象。在翻译中, 由于受某一句型结构的限制, 中文译文往往显得太长, 缺乏汉语特有的韵律, 会让读者喘不过气来, 读来完全没有汉语中的那种自然流畅。

例1.Rocket research has confirmed a strange fact which had already been suspected there is a“high temperature belt”in the atmosphere with its center roughly thirty miles above the ground.

译文1:用火箭进行研究已证实了人们早就有过怀疑的大气层的一个中心在距地面约30公里高空的“高温带”的这种奇怪的事实。

译文2:人们早就怀疑, 大气层中有一个“高温带”, 其中心在距地面约30公里的高空。利用火箭进行研究后, 这一奇异的事已得到证实。

对比两个译文很容易发现, 译文2读起来要比译文1顺畅许多, 因为它更符合汉语句子的基本组织规律, 即以短句为主, 多停顿断句, 注重文气节奏。译文1则读来令人有接不上气来的感觉, 带有浓重的翻译痕迹, 属于典型的翻译腔译文。这是一个典型的英语句子, 看起来很长, 实际上是个简单句, 主谓很清晰, 译成汉语时应该译成松散的分句, 这样才符合汉语的句式特点。简单来说, 英语结构紧凑, 汉语结构简练明快;英语句子结构复杂多变主要是由于连接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以及各种短语和从句的存在而造成的。所以在英语长句汉译时要先弄清楚原文的主干后, 将英语的树式结构转化成汉语的竹式结构。

(二) 消除翻译腔

要消除“翻译腔”, 既忠实于原文, 又清楚地表达出目的语, 并非是件简单之事。消除“翻译腔”涉及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既然“翻译腔”是由理解不到位和表达不当所致, 那么, 在英汉翻译中, 只要努力钻研原作, 充分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 摆脱其表达形式的束缚, 掌握英汉语言及思维的主要差异, 并对汉语运用自如, 就能使表达符合汉语习惯, 消除“翻译腔”。首先, 译者必须具备四种基本素质:掌握双语, 了解两种文化, 熟悉一种或几种专业的基本知识, 同时还有必要了解相关翻译理论知识, 如翻译标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针对某一具体文本, 译者在理解与表达两方面都得下工夫。一方面, 在动手翻译前, 译者必须仔细研究原文, 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原文的文体特征、原文的读者群等。另一方面, 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 译者要找准自己的译文所针对的群体, 了解他们的一般教育水平、语言特征等, 尽量用读者的语言来再现原文的精神。同时, 还要灵活运用常见的翻译技巧。

三、结语

西学东渐以来, 有心之士一直在讨伐洋腔洋调——欧化汉语。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翻译家思果, 在《翻译研究》的引言中说:“谁也不能否认, 目前的翻译已经成了另一种文字, 虽然勉强可以读懂, 但绝对不是中文。译者照英文的字眼硬译, 久而久之成了一体, 已经‘注了册’好像霸占别人的妻子的人, 时间一久, 反而成了‘本夫’, 那个见不到妻子面的可怜的本夫, 却无权回家了。”他不但指出了译文“翻译腔”的问题, 而且形象地指出了此问题的严重性 (徐灵, 2002) 。

所以要消除英汉翻译中的“翻译腔”, 只有努力专研原作, 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 熟悉和掌握英汉民族思维和语言表达差异, 使用符合汉语的习惯表达, 才能使译文流畅自如, 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

当然, 在努力消除“翻译腔”的同时, 译者也应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不能不加辨别地一律否定带有异国风味的译词、译句和译文。一些译自外语的词语、句子及修辞手法, 生动活泼, 明确通顺, 新颖有力, 可以传神达意, 中国读者完全可以接受。比如, “—家”、“—化”、“—度”、“—性”和“反—”、“超—”、“双—”等从英语后缀词和前缀词当中在译成汉语过程中为汉语所吸收的。

摘要:语言差异在翻译过程会造成一些理解错误和表达错误;而在英汉翻译中, 由理解错误和表达错误所致的“翻译腔”问题由来已久, 表现形式多样,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的纯洁和优美。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方面着手分析, 强调要使译文流畅符合译语语言习惯, 必须要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 消除“翻译腔”。

关键词:语言差异,理解,表达,结构差异,翻译腔

参考文献

[1]蔡慧萍.英汉语言的不对应现象与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J].外语教学, 1999, (2) .

[2]冯彤.“翻译腔”例析[J].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8, (4) .

[3]胡晓.英汉语言结构对比与翻译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 2007, (8) .

[4]潘文国.危机下的中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1) .

[5]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6.

[6]肖萌, 孙作顶.关于消除“翻译腔”的几点思考[J].大学英语 (学术版) , 2007, (2) .

[7]张学明.从语言的差异性看英汉翻译[J].正德学院学报, 2007, 6, (1) .

浅析英汉语言的差异 第7篇

关键词:思维方式,综合性语言,分析性语言

早在10多年前, 连淑能先生就明确指出英语是综合性语言, 多形态变化, 并以此来表达语法关系; 汉语是分析性语言, “词形没有形态标志, 位置不能随便移动, 词语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安排词序及使用虚词来表达。”前者在理解上要求严谨的逻辑分析思维, 后者则需从整体上综合理解。其表象体现为中西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之间的差异, 但其根源是中西传统哲学涵化、影响的结果。

首先, 受中国传统哲学的积淀影响, 汉语在构词上表现为: 命名靠累积, 重在统一, 有较高的概括性和灵活的搭配性。比如, 人们可以用“开”字组成一系列的词来表示: 开会, 开车, 开门, 开刀, 开机器, 开电视机等, 倘若译成英语, 就必须视具体搭配选用不同词: to have ( hold) a meeting, to openthe door, to drive the car, to have an operation, to operate the machine, to turn onthe TV, etc.

其次, 汉语语句、语段多整体重复, 句式虚拟流散零落, 实则内聚统一, 明显地体现了传统哲学的整体观。例如: 26年前, 她那有着蔚蓝色眼睛的、鲜花一般的魅力, 她那脸庞和身段冰清玉洁、婀娜多姿的风韵, 还有那苹果花似的颜色, 曾经是那么猝不及防地、莫名其妙地使艾瑟斯特怦然心动。而这一切虽然早已逝去, 43岁的她依然是一个面目较好、忠实可靠的伴侣, 只是两颊已出现淡淡的斑痕, 灰蓝色的眼睛也添了几分饱满和成熟。

英语是综合语, 富有形态变化; 汉语没有词形变化, 构词也强调整体观, 概括力强, 因而汉语词汇不及英语词汇那么浩瀚。由传统哲学造成的语言差异迫使英汉互译时, 往往要改变词形、转换词类才能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意。英语句式受西方传统哲学的影响, 表示并列和从属关系的连接词, 不但种类和数量比汉语多, 而且使用频率也较汉语高。其结构和逻辑关系需要分析才能昭然明了。例如: 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的一段如果翻译成英文, 则需要找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增加必要的关联词, 调整句式以及句子顺序, 把原来的流动结构转换成核心结构。请看如下译文:

Xiangzi wanted to find a place to sit down and mull things over. Even if heonly ended up by cringe, at least he would know why. Events had moved too fastfor his mind to keep up. But there was nowhere to sit, since everywhere was covered with snow. All the little teahouses were boarded up as it was after ten, andhad one been open he couldn 't have gone in anyway. He wanted to find somewhere quiet, because he knew that his tear filled eyes would brim over any minute. 从译文可以看出, 译者先找出了原文的逻辑关系, 即“祥子”找地方和坐下想 ( to sit down and mull things over) 、茶馆开门的时间 ( boarded up as itwas after ten) 、找清净的地方和眼泪落下来because he knew that his tearfilled eyes would brim over any minute三对句子的关系, 然后重新按照逻辑关系组合, 把原来三个长句整理成五个句子成分整齐的主谓结构。所以说, 翻译的实质是思维方式的转化, 语言只是其思维的载体。

语言是社会现象, 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性; 同时语言不仅包含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 社会规范, 而且蕴含着本民族的思维模式。英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也在其语言载体中得以体现, 必然要借助于已被学界普遍认同的分析性思维才能洞悉其纷繁复杂的句子结构, 准确把握其内涵, 译出正确的译文。

参考文献

[1]蒋坚松.英汉对比与汉译英 (Contrastive E-C Studies and C-E Translation) [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Contras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3]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4]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英汉网络语言 第8篇

一、黑色 (black)

黑色在英汉文化中都有表示“黑暗”、“邪恶”、“不正当”、“不吉利”的意思, 这是英汉语言文化中的共性。如“black market (黑市) ”、“black list (黑名单) ”等等, 这些往往是英汉中带有一定贬义色彩的习语。在日常生活中, 汉语对“黑”的使用注重突出其“非法, 不正当”之意, 如“黑帮, 黑店, 黑社会”等等。而在英语中, “黑 (black) ”的引申意义更为强烈一些, 总是给人一种可怕, 压抑, 甚至邪恶的感觉。如“black eye”, 如果翻译成汉语, 我们直译的话是“黑色的眼睛”, 在美国口语中, “black eye”往往被引申为“耻辱, 丢脸的事”。再如“Black Friday”, 黑色的星期五, 在西方文化中指“不吉利, 邪恶”的星期五, 这一含义源于西方基督教文明, 耶稣死于星期五, 而十三是不吉利的数字。星期五和数字十三都代表坏运气, 两个不幸的个体最后结合成超级不幸的一天。所以, 不论哪个月的十三日又恰逢星期五就叫做“黑色星期五”。

二、白色 (white)

汉英文化中对“白”的理解都有“纯洁, 善良”的意思, 如英美民族通常把白色看成是一种神圣, 纯洁的颜色, 新娘结婚时身穿洁白的婚纱, 象征爱情的纯洁与美好, “white lie”代表“善意的谎言”。而在汉语中有“白衣天使”, “白衣战士”, 等等。另外, “白 (white) ”也在英汉语言中有一些带贬义色彩的用法, 如“hang out the white flag”, 战场上一方打出白旗示为投降。

然而汉英文化中对“白”的则重点是不同的。在汉语中, “白”更侧重于被用来表示不好的事物, 如“红白事”中的“白”指丧事。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 人们身着白色的孝服来寄托对亡者的哀思。又如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白色政权”中的“白”指“专制独裁, 恐怖政策”, 再如我们汉语当中还有“白费力气”, “白吃白喝”等等, 这些含义是英语中的“white”所不具有的。

三、红色 (red)

“红”是汉语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特色, 最受人们欢迎的颜色。在传统的中华文明中, “红”代表“喜庆, 热闹, 吉利”等。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是对“红”最情有独钟的民族。我们有“红红火火”, “红光满面”, “开门红”等等。在英美文化中, 英美国家的人们也会用“red (红) ”来指代“喜庆, 隆重”, 只是没有中国人对“红”的感情那么强烈罢了。比如英语中有“a red letter day (大红喜庆的日子) ”, “roll out the red carpet (铺红地毯欢迎, 隆重地欢迎) ”, 这些与汉语文化是相通的。

然而, “red”在英美文化中更多地隐喻“blood, aggression, violence, rage”等。如“red flag”表示“让人生气的东西”, “a red rag to a bull”表示“斗牛的红布, 激起人怒火的事物”, “red in tooth and claw”表示“残酷无情, 血淋淋, 决不宽恕”。

另外, “红 (red) ”还用于其他不同的场合, 如表示害羞时的“have a red face”与中文的“脸红”对应。在足球比赛时裁判亮出“red card”即“红牌”在英汉文化中都是一样的。在英语中还有“not have a red cent (一文不值) ”, “red tap (繁文缛节, 形式主义) ”等, 这些事汉语中不具备的。

四、绿色 (green)

“绿”在汉语文化中是春天的象征, 代表着“万物复苏, 充满活力与希望”, 如“花红柳绿”, “青山绿水”等等。另外,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 人们又将绿色的意义加入到“绿色食品”等一系列环保用语当中。英语中的“green”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绿色”以外, 还有更为丰富的引申意义。如“green”可表示“幼稚, 不成熟, 缺乏经验, 嫉妒”, 如“as green as grass (幼稚的, 容易受骗的) ”, “green about the girls (病怏怏的) ”。这些是汉语中不具备的意义。但是“give green light to”相当于汉语中的“开绿灯”, 在这点上, 汉英是相通的。

五、黄色 (yellow)

在英汉文化中, 对“黄 (yellow) ”的理解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汉语中, “黄”的内涵意义是十分丰富的。在中华古代文明中, “黄”象征“尊贵, 权威”, 如远古文明中的“黄帝”, 在古代帝制中, “黄”是帝王之色, 为皇家独有, 如“黄袍加身”, “接皇榜”。另外, 汉语中黄色还代表“幼稚, 不成熟”, 如“黄口小儿”, “黄毛丫头”中的“黄”都指“年少无知”。这些是英语文化中不具有的。

然而在英汉中, 黄色又都代表“世俗, 卑鄙, 劣质”等贬义。如“yellow dog”表示“忘恩负义之徒”, “yellow journalism”表示“耸人听闻的报道”, “yellow streak”和“yellow belly”都表示“胆小, 懦弱”。又如“yellow cowered literature (黄色文学) ”, “yellow press (黄色报刊) ”。而这一引申意义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传入到我国, 因而有了“黄色电影”, “扫黄打非”等等。

结语:

从以上的比较研究中可以得知, 在英汉语言中, 有关颜色的习语对颜色词的引申意义存在着较大差异, 但也存在一些共性。这正折射出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异同。因此, 在很多场合, 对颜色的使用不能单单停留在字面层次, 而应着重于其代表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寓意和背景。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才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地通过颜色来描述, 表达, 抒发情感。

参考文献

【1】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3】Sally Wehmeier.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

【4】陈新仁.英语词汇学实用教程.苏州大学出版社.

【5】蔡江云.中英颜色词的文化差异与翻译.宁德师专学报.2006

英汉语言情态对比及分析 第9篇

一、情态意义概述

Saeed把情态定义为“一种隐形语言机制, 使说话人得以表达各种程度的承诺或命题的可信度。”Palmer认为情态指的是说话人主观态度和观点的语法化, 是人们在对话中对所述命题的可能性及必要性的判断[1]。可见情态含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是主观性, 指说话人对所表达命题的观点或态度;第二是所表达命题是否为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二、英汉情态对比分析

1.英汉情态都使用标记方式表示

如Palmer所述, 人类语言中的情态可以用标记的方法来识别, 情态体现在英汉表达中亦是如此。在功能语法中, Halliday将话语功能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句子传达的是信息, 小句以命题的形式出现, 情态指的是从可能性或经常性的角度看这个信息的可靠性如何。第二类句子传达的是一种“货物和服务”, 小句以提议的形式出现, 情态指的是说话人对交换最终成功的自信程度[2]。为此, Halliday将前者定义为“情态化”, 后者定义为“意态化”。情态化可由限定情态动词, 表示概率和频率的情态副词, 或由两者一起来表达, 意态化可由限定情态动词, 被动谓体动词或谓体形容词来体现。除上述情态的体现方式外, 还会出现情态隐喻体现形式。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 指的是不用功能词, 通过说明另一件可以与其相比的事来描写某事。在语法上, 一个概念在词汇语法层可以有不同的体现形式——一致式和隐喻式, 而这一概念以隐喻式来体现, 这称为语法隐喻。情态隐喻是语法隐喻在人际隐喻模式下的一种应用[3]。由此, 情态隐喻这一概念拓宽了情态研究的范围。英语的情态功能不限于由情态动词体现, 如情态化的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时态、If从句、疑问句等形式均可体现情态意义。而在汉语中, 表达情态的方式也是很多的, 如:能愿动词、副词、语气词、祈使句、句法倒装、甚至包括语调等手段。但无论以何种方式来体现情态意义, 其体现方式具有共性, 都需要使用标记。在英语中, 多用情态动词这种标记方式表达情态意义。英语情态动词共有九个, 它们分别是:can, could, may, might, must, will would, shall, should。它们可用来表明会话者的预期程度。

在汉语中, 情态通常用能愿动词和语气词这种标记方式表示。汉语中常见的能愿动词共有如下25个:能、能够、可以、会、可能、得、敢、肯、愿意、情愿、乐意、想、要、应、应该、应当、该、值得、配、别、甭、好、一定、得、必须[4]。这些词常用于动词前来修饰动词表示能力、强制性等。

(1) 在汉语中, 可使用语气助词可表达说话者的语气或态度。如:

(1) 用呢、吗、吧表疑问语气, 用吧表祈使语气。如:你吃过饭了吗?

你怎么还没来呢?

你说吧。

(2) 用啊、喔、哎、嘿、呢、罢了表示说话人的态度和感情。如:

你来不来啊? (疑问)

上课了喔! (提醒、催促)

你会开飞机呢! (夸张)

(2) 在英语和汉语中, 说话者可以通过语调来表达情态意义, 并且改变语调可以改变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和语气。

如:You can do that. (降调表陈述;升调表疑问;降升调表讽刺)

你真行。 (降调表陈述;升调表疑问;降升调表讽刺)

(3) 在英语和汉语中, 通过句型变化或词序变化也可以传达说话者的态度[5]。如:

You are going away. (陈述语气)

Are you going away? (不确定的语气)

你离开了? (疑问语气)

离开了, 你? (反问、责备语气)

(4) 在英语和汉语中, 同一句子在不同语境中可表达不同的情态意义。如英语中Can you close the window?这样一个句子, 如果是仆人说, 那它是一个问题、请求, 含有:Would you close the window, please?的意思;如果是主人对仆人说, 则是一个命令, 含有:You should close the window.的意思。汉语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某人请甲、乙、丙、丁四人吃饭, 甲、乙、丙三人都来了, 只有丁还没有来。这个人等得不耐烦了说:“该来的还没来。”甲听后走了。他说:“不该走的走了。”乙听后也走了, 最后他又说:“我又不是说他们两个。”结果丙也被气走了。这三个句子都是表示情态必要性意义的句子, 原本主人说这些话是为了挽留客人, 可在特殊的语境下, 三个客人把它理解成了不同的对情态必要性的判断, 以为主人不欢迎他们, 他们不应该呆在主人家里,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情态意义。

2.英汉情态表述方式的不同点

(1) 英语和汉语最大的差异在于英语注重形式上的结合, 汉语注重意义上的联结。英汉情态在表达方式上仍有这一差别。在英语中常用情态动词的过去时形式表达多种不同的情态意义。如can的过去时could可表达:

(1) 语气更委婉的可能性。

“Could I ask you something, if you are not too busy?”

“Yes, of course you can.”

“要是你不太忙的话, 我可以问你一件事吗?”“是的, 当然可以。”不能说:…of course you could.

(2) 条件。

He could borrow my car if he asked.

要是他说一声, 他就可以借我的汽车用。

(3) 过去的能力。

She could read when she was four.

她4岁的时候就能看书了。

而汉语就不用能愿动词的形式变化来表达情态意义, 汉语是通过意义上的联结。

(2) 在英语情态的表达中呈现表述视点的固定性, 而汉语则呈现出表述视点的流动性。Palmer认为, 英语情态动词具有共同的“NICE”特征。N表示所有情态动词都具备否定式。I表示所有情态动词都有疑问倒装式。C表示用情态动词可代替前文重复的内容, 并可用于连接篇章。E表示情态动词对所陈述内容的强调性。如:

“I can lick you.”

“No, you can’t.”

“Yes, I can.”

“No, you can’t.”

“I can.”

“you can’t.”

“我会揍你的。”

“不, 你不会。”

“是的, 我会的。”

“不, 你不会的。”

“我会的。”

“你不会的。”

假如按上文的汉语翻译, 就完全体现不出这段英文对话的实际情态意义。再看下一段中文翻译:

我要揍你。

你敢!

敢又怎么样?

那你就试试吧!

试试?哼, 你等着瞧!

等着瞧?我才不怕呢!

在这段汉语翻译中作者通过情态动词的不断变化, 将实际的情态意义———吵架那种愤怒感充分地体现了出来。而在英语表达中, 只需用一个情态动词can就可以了。

(3) 英语在表述中通常遵循主语—谓语结构。汉语表述往往体现为话题—评论结构。在汉语的情态表述中, 语气词可出现在句尾, 也可出现在句中。当它在句中出现时, 便构成话题—评论的结构。

如:他啊, 可能从小就这脾气。

你呢, 想去不能去;我呢, 不想去又非去不可。

而英语常用主语—位谓语结构表达情态意义。

如:She might have missed the train.

You should go home.

对情态进行对比、分析在英汉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联系英汉实际, 系统、概要地对英汉情态的异同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情态对比分析有助于加深对英汉情态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F.R.Palmer.Mood and Modality..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2]徐兢.论英语的情态表达方式.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 .

[3]M.A.K.Halliday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朱德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浅析英汉谚语的语言特点 第10篇

1. 英汉谚语的语音特点

1.1 押韵 (Rhyme)

英汉谚语往往音韵和谐, 节奏鲜明, 易于上口, 经过长期的使用流传或艺术上的加工, 口语化特点很强, 易于记忆。

英语谚语的押韵主要体现在元音重复 (assonance) 和音节尾辅音重复 (consonance) 上。如:No pains, no gains. (不劳不获)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眼不见心不烦) ;Haste makes waste. (欲速则不达) ;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

汉谚有大量押韵的句子, 而且句和句的音节也对称。如:“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1.2 头韵 (Alliteration)

英谚中运用头韵, 重复句中一系列词的开头辅音, 通过强调字词的发音, 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Many man, many minds. (人多心不齐、万众一心。) ”中四个词以辅音[m]开头, 使用头韵增强了韵律性。再如:Waste not, want not. (勤俭节约, 吃穿不缺。)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

汉语中虽然没有“头韵”, 但一个谚语中两个子句的第一个字相同的情况很多。如:“病来如山倒, 病去如抽丝。”“不做亏心事, 不怕鬼敲门。”汉谚也常用双声、叠韵词来增添语音效果。如:“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风能摧毁山岳, 话能鼓舞人民。”

1.3 重复 (Repetition)

英汉谚语中常重复使用同样的词或短语以增强语音效果, 使句式更对称, 句子更口语化, 便于记忆。但读者不能仅仅简单地了解字面意思, 必须深入理解字面背后的含义。如:Far from eye, far from heart. (眼不见心不烦。) ;Handsome is that handsome does. (行为漂亮才是漂亮。) ;Never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 (不要自找麻烦。) 。

汉谚与英谚重复的运用情况比较相似, 如:“清明时节雨纷纷。”“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画虎画皮难画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几句中有连续的重复“荡荡、戚戚、纷纷”, 也有间隔的重复“善、恶、画、知”。

2. 英汉谚语的语义特点

2.1 对等关系

对等语义关系表现形式有两种:A是B, A不是B。通过“是”或“不是”来表现某种价值观, 英语谚语相对比较多, 表达对某种观念的强调和推崇。如:Money is not everything. (金钱不是一切。) ;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Knowledge is power (知识就是力量。) 。汉谚有:“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 岁月如梭。”“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没有明显的“是”或“不是”。而且英谚“时间就是金钱”和“知识就是力量”已被汉语借用。

2.2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也有两种形式:A导致B;假如A则B。A不导致B;假如A则不B。虽然英谚“If Jack is in love, he is no judge of Jill’s beauty. (假如杰克沉于爱情, 他就不能评价吉尔的美) ”和“The tailor makes the man. (裁缝装扮人。) ”中用“if, makes”直截了当地表达出句子的因果关系。但是多数英汉谚语没有明显地用“导致、产生、假如、则”等词表明因果关系。如: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 (谁笑到最后, 谁笑得最好。)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强扭的瓜不甜。”“吃一堑, 长一智。”汉谚一般不说“假如吃一堑, 就会长一智”。

2.3 比较选择关系

比较选择关系是“A比B好”, 明确点出两种对立价值观, 比较后选出一种表示赞同。英谚常用“Better A than B”表示, 如:Better bend than break. (屈身比碎身要好些。) ;Better to do well than to say well.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Better be a bird in the wood than one in the cage. (宁为树林中的鸟, 不做笼中的鸟。) 。

而汉谚一般很少直接说“A比B好”或“宁A, 不B”。如:“来得早, 不如来得巧”一般不说“来得早比来得巧好”;“先下手为强, 后下手遭殃”也不会说“宁愿先下手, 不后下手”。

2.4 直接指导关系

直接指导关系形式是:A应该做B;或A不能做B。通过经验总结直接让某人去做某事或不做某事, 起到指导、劝导或告诫的作用。如: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 ;Do not live to eat, but eat to live. (不能为了吃而活, 而是为了活而吃。) ;“今日事, 今日毕。”“话不要说死, 路不要走绝。”。

3. 英汉谚语的词汇特点

3.1 数词的使用

英汉谚语都使用了大量数词, 有的实指, 有的虚指。英谚带“一、二、三”的比较多。如: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han two in the bush. (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 ;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 (小洞不补, 大洞吃苦。) ;Four eyes see more than two (集思广益。) ;Six feet of earth makes all men equal. (墓穴之中, 人人平等。) 。

汉谚也是带“一、二、三”的比较多, 之后出现较多的是“十、百、千、万”, 而带有“四、五、六、七、八、九”虽然有但也不多。如:“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一个篱笆三个桩。”“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四海之内皆兄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千叮咛, 万嘱咐。”“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3.2 人名的使用

英汉谚语中常包含来自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等典故的人名, 有的也使用普通人的名字。英谚含有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神的名字的比较多, 如: (1) Bacchus has drowned more men than Neptune. (巴库斯淹死的人比涅普顿还多。) , 巴库斯和涅普顿分别是罗马神话中的酒神和海神。 (2) Far from Jupiter, far from thunder. (离朱比特越远, 离雷电就越远。) , 朱比特是罗马神话中主神, 兼司雷电云雨。英谚常用Jack代表一般男子, Jill代表女子。 (3) If Jack’s in love, he’s no judge of Jill’s beauty. (假如杰克沉浸于爱, 他不会评价吉尔的美。) ; (4) A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成天工作不玩耍, 使杰克变成笨小孩。) 。

汉谚:“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情人眼里出西施。”“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其中“项庄、沛公”出自《三国演义》;“吕洞宾、孙悟空、如来佛”来自神话传说;“西施”是历史上有名的美女, 现在泛指容貌十分美丽的女子;“塞翁、王婆”则是普通人名。

4. 英汉谚语的修辞特点

许多谚语中包含着生动形象的比喻, 运用明喻、隐喻、借代、对照等修辞手法, 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4.1 明喻 (Simile)

用比喻词连接两个事物表达“甲像乙”。英谚常用“like, as, as...so”等比喻词, 如: (1)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生活没有目标就像航海没有指南针。) ; (2) Use a book as a bee does flowers. (读书如蜜蜂采花, 吸取其中之精华。) ; (3) As the touchstone tries gold, so gold tries men. (像试金石试金那样, 黄金也试人心。) 。而汉谚中使用较多的是“如、若、似”。如:“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光阴似箭, 岁月如梭。”“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4.2 隐喻 (Metaphor)

有的谚语用暗含比喻意思的比喻词连接两个事物来表达“甲是乙”, 或者有的根本没有明显的比喻词。如: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Kind hearts are the gardens. (善良的心地是花园。) ;“人是铁, 饭是钢, 三日不吃饿得慌。”“有钱一条龙, 无钱一条虫。”。

4.3 借代 (Metonymy)

部分英汉谚语借用一种事物代替与之相关联、含义相似的另一事物, 简单明了地表明深刻的哲理。如:The early bird gets the worm.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两个脑袋比一个号。) ;“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之貌。”“借酒浇愁, 唯有杜康。”这些谚语中“early bird, heads”分别代替早起勤奋的人和智慧;“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和杜康”则各自象征美女和杜康酿的酒。

4.4 拟人 (Personification)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 将人类的某些特征加到抽象的事物或动物上, 使表达更生动形象。如英谚“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中“行动”能“说话”了, 行动的讲话声音比言语还大, 表明“行动胜于言语”。“Time is the best healer.” (时间是最好的医生。) 中“时间”成为了“医生”。汉谚“失败乃成功之母。”和“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浪更比一浪强。”中“成功之母”和“后浪推”都被人格化了。

4.5 夸张 (Hyperbole)

以下谚语在事物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夸大事实本身, 不是向人传递错误信息, 而是制造一种效果, 以更真切地表达含义。 (1) One’s hairs stands on end. (发根竖立, 毛骨悚然。) ; (2) An unfortunate man would be drowned in a tea-cup. (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 ; (3) “一失足成千古恨。” (4) “饭后百步走, 活到九十九。”。

4.6 对照 (Contrast)

两个相反的事物或现象同时出现在一条谚语中, 能使两者间的差异或相反的观念更清楚, 增强表达效果。如 (1) Such a life, such a death. (有其生必有其死。) ; (2) Industry is a fortune’s right hand, and frugality her left. (勤劳是幸福的右手, 节俭是它的左手。) ; (3) “失败乃成功之母。”; (4) “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英汉谚语经过长期使用、总结和提炼, 语言特点明显。谚语音韵和谐, 用词精炼, 通俗易懂,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生动, 寓意深刻, 民族特色鲜明, 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经验和哲理。理解谚语时应注意上下文语境灵活运用, 同时必须注意口语化和艺术性。学习谚语不仅有助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而且有助于英语学习和中英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王德春, 杨素英, 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2]包惠南, 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郁福敏, 郭珊琏.英汉习语对比[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版社, 1996.

[5]赵桂华.翻译理论与技巧[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

[6]张秀国.英语修辞学[M].北京:清华大学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设计史教学下一篇:动机激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