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新探

2024-05-10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新探(精选11篇)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新探 第1篇

一.汉字文化圈中的“日本文学史”

首先,日本文史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别文学史的特性,这和中日文化、文学交流的特性是密切相关的。关于中日的文化交流,日本学者加藤周一有段精辟的论述:“在将近两千年的日中交流关系当中,中国的影响在古代是压倒性的,那以后就一直强劲地波及日本。进入近代以后,虽然从日本到中国的影响有一些回流。但是中国对日本压倒性的文化影响,从文字,从建筑,从法律,从城市规划,在一切方面,都进入到非常深的层次。而这又是不带军事占领的。这样的例子恐怕是再没有的。”他还举出罗马帝国来与中华帝国对照,指出古代罗马在征服整个欧洲的时候,就实行了军事占领,甚至连英国也是。由于罗马帝国统治了英国,当然文化上的强大影响也就进来了。就从语言上看,拉丁语进入了英语。然而,中国对于日本,并没有军事占领的企图。从我国汉魏时代就已经开始的中日文化交流,是两国人民共同参与和推动的。从那时直到19世纪末,都可以算是古典型的中日文化交流阶段。中日文化交流在这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以单向交流为主的模式。这一时期的日本文学,从“汉风讴歌”时代到“国风”文学的勃兴,从平安时代初第一个“汉文学高峰”到“五山汉诗文”,可以说日本文学发展的每个时期都与中国文学、文化的东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部日本文学史(尤其是日本古典文学史)就是一部中日文学的交流史、影响史,而且这种交流和影响往往又是单项的,她总是以日本文学、文化对中国文学、文化的摄取为中心。

需要指出的是,汉字在两千年中日文学交流乃至在整个东亚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媒介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所谓“东亚汉字文化圈”。正因为如此,这使得中日两国人们至今还能很轻松地阅读对方一千五百年前的作品,而围绕两国文化、文学的某些误解也因为汉字的隐蔽而延长了破解的时间。

中日文学交流的特性也是古代东亚文化发展的主要模式,我们应该抛弃狭隘民族主义的立场,从整个东亚各国文化、文学发展的角度对“东亚国别文学史”做出自己的解读和阐释。只有建立在“东亚汉字文化圈”整体范围内的,反映这一汉字文化圈内部文学的横流与纵变的国别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才是适应当前世界范围内文学、文化交流碰撞的最为有效的方式。

二.“日本文学史”的教学与研究状况

目前我国“日本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又是怎样的一个状况呢?它是否能与日本文学史的性质相适应呢?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做具体的分析考察。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日本文学教育和研究如枯木逢春,甘霖润物,进入播种希望的季节。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的成立,《日本文学》和《日语学习与研究》的创刊,为热心日本文学教育和研究的学人准备好一块举趾扶犁的田地。为数不多的老学者余兴正高,初生牛犊的青年人乐在参与,日本文学研究迈出了学术化的第一步。

起步阶段的日本文学研究主要以日本文学的翻译、介绍为中心。这一时期,关于和歌、俳句翻译的讨论,犹如百鸟闹春,为播种的季节带来了满天生机。其标志性事件便是八十年代初以《日语学习与研究》为阵地而展开的一场关于“和歌”、“俳句”的翻译和欣赏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持续时间之长,参加的日语教学与研究人员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可谓空前。从此开启了我国日本文学教育和研究的新时期。

与老一代日本文学研究者以翻译、介绍日本文学而开启的我国日本文学研究的新篇相适应,三十年来,我国的高校日本文学教育也基本是沿着这样一条主线进行的。教材方面,起初以使用日本原版文学史教材为主,其原因之一是当时的师资力量还不足以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编写出自己的教材,另外,处于中日邦交正常化早期的各地方政府都与日本地方自治体建立了友好关系,几乎所有高校都不同程度地接受日本的图书资料援助,其重点之一便是教材的援助。近年来,随着我国日语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一情况有所改观,出现了一批自编教材,如《中日古代文学交流史稿》、《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日本古典文学赏析》等。但是,这些教材要么编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要么教材内容是以作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表于《日语知识》的“古典之心”系列文章为主改编而成,是我国早期受西方文史分科的学术方法和前苏联阶级文学概念影响下的产物,不能全面体现中日文学交流的全貌。

进入新世纪,随着日本教育的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不断回到国内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给我们的日本文学研究教育刮进了一股新风。他们把日本的学风引进国内,改变了国内日本文学长期以翻译、介绍为主的阶段。这一时期,一批中青年学者通力合作,编写出了新教材,如《日本古典文学入门》、《日本文学》等,这些教材以日本学术思想为指导编写而成,体现了国内日本文学研究的高水平。但也有与本土情怀结合不足而导致“水土不服”的情况。众所周知,日本学术以精细考证,深入分析见长,但缺点是往往见小不见大,“精深”而不“博大”。从他们的教学和研究实践来看,这一特征是十分明显的。

可见,既要跳出翻译、欣赏层面而进真正的学术研究领域,又要做到日本学术的精深与中国情怀的相互关照,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我国当前日本文学教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三.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相互关照的日本文学教育模式探究

前面我们主要介绍了30年来我国日本文学史教育的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基本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材编写观念问题,受制于西方文史分科以及在前苏联阶级“文学”概念的束缚下的教材编写原则不适合中日文学、文化交流的具体形态。二是师资水平,旧观念囿于日本文学史而教日本文学史,视野狭窄,反映不了日本文学的全貌。新的,既体现本土情怀又关照国际视野的日本文学教学新模式的建立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新的日本文学教学模式的建立,首先要立足于具体的中日文学交流的实际,努力构建反映东亚汉字文化圈范围内中日文学交流全貌的文学史学科的建设。汉字是“东亚文化圈”形成的物质基础,东亚文学交流,尤其是古典文学交流以汉字为中心展开。对东亚国家诸如朝鲜半岛、越南等国文学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对这些国家历史上曾经发达的“汉文学”陌生的。近年我国的“域外汉文学”研究正如日中天,如火如荼。这种建立在汉字基础上的汉文学发展又与东亚各国的民族文学的“发生”紧密相连,因此,“东亚汉字文化圈”视域内的日本文学,甚至东亚各国别文学的探讨才是全面而有意义的。

要建立这种新型的文学史教学模式,新的文学概念基础上的教材编写和同时具有国际眼光与本土情怀的人才培养便是题中应有之意。前面已经提到西方文史分科学术方法和前苏联的文学理念影响下形成的文学概念与“东亚汉字文化圈”的文学史实相乖离。新的理念基础上的文学交流史的编写迫在眉睫,可喜的是,我们已经见到了这样的成果。

与教材的编写相比,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人才的培养要困难的多。既熟悉日本学风又熟稔中国文学和文化,并具有文字学,文献学,训诂学等方面知识的“双足之学”是时代的呼唤。大批留学回国的学人的相继加入,为我国的日本文学教学研究刮进了一股新风,但是,与我们所期待的“双足之学”还相去甚远,我们仍需经过艰苦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严绍璗.中日古代文学交流史稿[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

[2]王晓平.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

[3]刘德润等.日本古典文学赏析[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年版。

[4]张龙妹主编.日本古典文学入门[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版。

小学阅读教学学法有效途径新探 第2篇

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学不能再以单独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而应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有助于其终身学习的动力和基础;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再混同于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

“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S・拉塞克、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版。)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如何加强学法指导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小学教育,如何进行学法指导也成为我国小学教学改革的热点课题。近几年,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认识学习规律的引导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学法(即阅读方法)指导有效途径的探索,下面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 ,让其“暗中摸索”。我们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例如学习第五册《师生情》一课,在理解“她们多么想早点看到王老师啊”一句时,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她们为什么想早点看到王老师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划出有关语句,谈谈体会。思考此问,学生必然联系下文王老师“和蔼可亲”、“日夜操劳”来理解。(2)你从哪儿看出她们想早点看到王老师划出有关的重点词语,谈谈体会。学生又必然联系上文中“冒雨”“急匆匆”等词语来理解,最后达到对师生之间情感的深刻认识。这样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指导学生读书要翻前看后,读后想前,上下联系,整体感知,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逐步掌握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

二、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成功的学习实践。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

例如教学第十二册《书的故事》第二段,此段写青年工人到书店买书。学生通过自读,从青年“漫不经心”地翻书到后来“认真地看起来”这一态度变化中体会出其非常喜欢鲁迅先生的书,此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充分肯定,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第一段中当时的情况,谈对青年有何新的认识。学生联系当时敌人查封进步书籍,白色恐怖十分严重,鲁迅的书“书店不敢出版”,“没有地方敢代售”这一历史背景,体会出青年渴望进步的思想感情。至此,应当说学生理解到位,但作为教师不应该满足这个结论,而应该再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即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一要注意抓住人物前后态度的变化;二要将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认识。

可见,学法指导也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

三、提供迁移机会,巩固运用学法

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并不是一教就会,一点即悟的,真正理解和掌握阅读方法,形成学习能力,要有一个逐步领悟和吸收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指导他们将已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于相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使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领悟阅读方法的真谛。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迁移性学习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

例如学生学习了查字典解词,联系上下文解词及结合生活实际解词等方法之后,就可以在以后的阅读中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理解新词。又如还可进行段与段之间的学习迁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童话、寓言及散文中常有反复出现的情节或相同结构的段落,学习此类课文,教师要在教好“例子”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运用学习“例子”的方法进行后几段学习。以《精彩的马戏》一课为例,课文中写三场马戏表演的文字结构相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形成对“猴子爬竿”一段作者写作顺序的概括:“什么节目――怎样表演――观众反应”。把握了这个顺序,学生就能顺利地自学“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这些写法类似的段落。另外,当遇到具有共同的结构和思路的同类课文时还可进行篇与篇的学习迁移。

再如在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还可迁移运用到阅读课上,使阅读课着眼于讲读课所学训练重点的实施和运用,着眼于所学阅读方法的运用巩固。教师半扶半放,少扶多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像以上这样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学习迁移,既揭示了规律,教会了方法,激发了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在迁移中得到巩固,在迁移中得到提高。

四、进行序列训练,促进认知策略发展

学生掌握了几种具体方法不等于学会了阅读。学会阅读的核心是学生将具体的方法整合内化,成为系统的、较完整的、灵活的认知策略。这种整合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有计划、有意识、有序列地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学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它随着年级的增长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因此我们注意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要求,通过调查了解和认真研究各年级学生的“已有基础”,总结出学生以往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迈出新步;在教师的序列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

积累一定量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认知策略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因此,语文学法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与学习策略的培养密切联系,并把着眼点放在后者。

例如在划分段落的教学中,学生因运用分段方法不同而产生分歧时,教师不要简单地裁判谁对谁错,或只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展示各自的思路及理由,借助讨论学会自由地和批判地思考,使学生领悟如何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的真谛。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阅读方法。如第十二册最后一单元《书的故事》一课教学,就可综合选择运用已有的学法进行学习。如运用“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这一学法学习第一段,抓住重点词语“不敢出版”、“不敢代售”体会当时的时代背景,在学习后面内容时除联系当时当地的情况,还用勾点圈画、批注和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的学习方法,抓住描写人物前后态度变化的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等。只有这样,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

由于学法指导效果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学法指导时仅教给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还不够, 还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学法指导要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步进行,这是学法指导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第二,要重视学习品格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这是学法指导取得成效的保证。

初中阅读教学新探 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方法

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地阅读,首先必须使他们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可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就是仔细地读,它要求阅读时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对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描写方法及遣词造句等都注意到。课堂教学中练习精读可以积累阅读经验,养成深入阅读的良好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和语言材料,为阅读打下基础。与精读相比,略读跟应用的关系更直接。在人的一生中,更多的阅读是采用略读的方法进行。在教学中,也可通过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紧张、热烈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交流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交流,扩展学生的活动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阅读素质,也就是让他们能够对阅读材料所包含的意义具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而每一位学生的感悟有着不同的角度,因此语文教学正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领域。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阅读教学怎样培养、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呢?真正的素质教育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出发,“因人制宜”。

一、引导学生参与思考过程

思考过程是思维不断深入直至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步探究结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启发创造想象

想象是对人脑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耐人寻味之处,大胆想象,便会激活思维,诱发创造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如:《项链》结尾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想象:“玛蒂尔德听到项链是假的后,她会怎么样?”这样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一段段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续写不仅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真可谓是事半功倍、一箭双雕。

三、陶冶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应是流动着热烈的学习情、教学情的场所。在情感场所中,教师带着对工作的热忱,对孩子的关心、期望,用自己的情感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畅游。让出色、成功的学生从教师的微笑中得到赞赏;让犹豫、自卑的学生从教师的微笑中得到鼓励、自信;让失败的孩子从教师的微笑中得到动力。教师对学生倾注的爱,学生感受后再作用于教师。这种循环形成了“亲近、和谐、师生共创”的良好的人际情境,使教师与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教与学的活动中,使学生积极投入,主动参与,努力创造,获得主动发展。

四、还学生阅读的乐趣

阅读的过程是心灵情感和精神素质涵养的过程,阅读带给人们的是无限的心灵自由和蕴籍的情感交流,每次阅读行为,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升华,一次对人生的思索,对命运的扣问。它把自由的心灵带到遥远的地方,让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最丰沛的扩张。美国文艺批评家霍兰德认为:阅读是一种个性的再创造。好在新课程改革意识到当前教学所存在的弊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张扬了学生的个性,重视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把阅读的乐趣重新还给我们的学生。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要使阅读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教师应不断突破旧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变革创新,使师生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的平等和谐的关系。首先,教师要尊重、宽容、理解每一位学生,并坚持无错原则。多给学生以肯定和赏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灵活性,给学生真正的心理安全和自由。其次,营建平等的对话关系。因为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可保持师生的互动关系,实现师生角色互换,达到师生共振。

2.培养主动探究和质疑的精神。叶圣陶先生曾说:“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有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励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地。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真、深入地进行了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给学生提供了一個自由发展的空间。

阅读教学新探 第4篇

一、掌握阅读教学的新理念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谓“教师的分析”就是语文教师的课堂分析。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要责任是“听记”教师、编者、教参的“分析”,做好“思考和练习”的解答,学生只是重复、模仿他人的阅读,丧失了自我阅读的权利。因此,教师应掌握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中充当“主持人”式的组织者,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精心设计阅读对话,调整控制好教学节奏,给学生充分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使学生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再者,教师要有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善于开发和利用语文阅读资源,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密切生活与语文的关系,优化教学的配置,给学生提供尽可能优越的阅读环境,为学生自主化、个性化阅读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二、媒介革新带来的阅读新技术

1. 图画阅读。“图文并茂”的读物特色,使“图画阅读”与“文字阅读”各展所长。文字阅读着重目的,较为理性;图画阅读在于过程,更重感性,它以色彩和构图刺激眼脑,调动小读者自由联想、任意想象,使学生的心灵在感受和体验中愉快成长, 从而开辟理解意义的新途径和新境界。绘本阅读就是达到这一新境界的有利突破点。在国外,绘本阅读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绘本阅读作为阅读的一部分,正被更多的小学生所接纳。

2. 网络阅读。网络化阅读是学生以网络环境为平台, 从网络的大量信息以及形式丰富多样的资源中获取情感体验,在这个平台上传递体验、观念、价值观,相互启发思考,共同探究,得到反馈和再认知,从阅读交流中反观自己,从而达到阅读的最终目的。网络环境不再是单纯的因特网, 还包括整个班级的局域网,双网齐下支持网络环境的平台。网络阅读将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到了一切可以感受的材料,图片、漫画,还包括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音乐、电影等。这种阅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他们的阅读面。来自各方的信息和资源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因此, 开展网络阅读教学是适应新形势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然趋势。

三、理解性阅读的新认知

阅读理解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新课标》对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主要提出了四项要求:“语境定义、经验汇兑、理清思路、把握主旨”,这都是阅读理解的基本功。

1. 语境定义。语境定义是感知和领悟言语意思和情味的一条阅读原则。体味和推敲课文语境中的词句含义,它不同于翻查一般词典的多义项,而是学习特定语境意义,它不是静态的言语意义,而是动态的言语意义。

2. 经验汇兑。经验汇兑即“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凭借读者自己的经验去兑换课文的思想情感,它是理解课文的途径。学生用来兑换作品价值的主体经验,包括来自书本的间接经验、来自实践的直接经验以及来自遐思的想象经验。

3. 理清思路。理清思路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因为思路是章法的核心。思想的路线支配文本的层次,使结构具有条理性;思想的路线制约着文本的衔接,使结构具有连贯性;思想的路线围绕着文本的中心,使结构具有统一性。

4. 把握主旨 。把握主旨是理解课文的基本目标。文本的情意有显隐之分,对于情意显露的作品,可以直接概括; 对于情意隐藏的作品, 则要阐幽发微,由表及里,由内及外,由正及反,发掘出文本的深层义、言外义、象征义、情韵义、哲理义。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母语教育的主要载体。教师教学理念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了,对学生阅读的评价方式改变了, 个性化阅读教学就会水到渠成。只要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的目的才能达到。

小学阅读教学学法有效途径新探 第5篇

摘 要:近年来,研究性学习理论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已逐步渗入基础教育的实践。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等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认识学习规律的引导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学法(即阅读方法)指导有效途径的探索。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法 途径

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学不能再以单独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而应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有助于其终身学习的动力和基础;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再混同于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近几年,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认识学习规律的引导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学法(即阅读方法)指导有效途径的探索,下面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二、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成功的学习实践。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

学法指导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

三、提供迁移机会,巩固运用学法

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并不是一教就会,一点即悟的,真正理解和掌握阅读方法,形成学习能力,要有一个逐步领悟和吸收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指导他们将已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于相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使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领悟阅读方法的真谛。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迁移性学习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

例如学生学习了查字典解词,联系上下文解词及结合生活实际解词等方法之后,就可以在以后的阅读中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理解新词。又如还可进行段与段之间的学习迁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童话、寓言及散文中常有反复出现的情节或相同结构的段落,学习此类课文,教师要在教好“例子”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运用学习“例子”的方法进行后几段学习。

四、进行序列训练,促进认知策略发展

学生掌握了几种具体方法不等于学会了阅读。学会阅读的核心是学生将具体的方法整合内化,成为系统的、较完整的、灵活的认知策略。这种整合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有计划、有意识、有序列地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迈出新步;在教师的序列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

积累一定量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认知策略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因此,语文学法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与学习策略的培养密切联系,并把着眼点放在后者。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阅读方法。只有这样,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

由于学法指导效果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学法指导时仅教给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还不够,还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学法指导要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步进行,这是学法指导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第二、要重视学习品格的培养,这是学法指导取得成效的保证。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学法指导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学法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进行,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达到“用不着教”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周施清主编.《小学美育化教学与儿童创造性发展研究》,2006年9月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003年1月湖北教育出版社

3.李湘蓉等三人著.《小学语文教学评价》2002年5月语文出版社

4.李海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的真正追求[J].语文学刊,2004

小学阅读教学新探 第6篇

1. 主动尝试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要能真正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生地位的转变, 媒体作用的转变, 教学过程的转变, 把教学过程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传授模式, 转变为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意义建构的过程来获得知识。

2. 发现创新

实施素质教育, 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而本教学模式正体现了这一点, 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在《狼和小羊》一课总结处,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演环节:请两位同学上台, 戴上狼和小羊的头饰, 表演出整篇课文的内容, 最后在狼扑向小羊的一瞬间, 小羊应该怎样做才能幸免于难, 请学生发挥想象, 在可能实现的基础上尽情表演, 这样, 既可以使学生总结出对狼不能只讲道理, 还要动脑筋想办法勇于反抗, 才能获胜的道理。教师精心地为学生铺设求异路, 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 就能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质量。

3. 发挥网络教学优势

在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实验中, 多媒体计算机走进了课堂, 优化了阅读教学, 读书由被动转化为学生主观上的需要, 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一份新鲜感, 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 在多媒体刺激下, 会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助于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如第三册看图学词学句《祖国多么广大》一课中, 配有长江两岸的风光图片, 课件设计如下:长江大桥巍然耸立, 横跨江面, 柳枝吐绿, 燕子鸣唱, 江上渔舟往来穿梭, 江面风平浪静, 再配上《春天在哪里》的音乐, 于是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沉浸在怡人的春光中, 兴趣盎然。教师再适时提问:“你能不能用更精彩的词汇来描写一下美景呢?”“随着图中你看到的景物, 你能想象出此地还有哪些美丽的风光吗?”一石激起千重浪,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 不少好词好句在此应运而生, 最后, 教师又布置给学生一个作业, 要求学生用想象绘一幅自己心中的春景图。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习的内在动机,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实践、口语表达、说完整话及丰富的想象能力。此外, 多媒体还以动态画面、展示过程、符号提示、指导朗读等优点, 赢得广大师生的喜爱。可见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对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

二阅读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

1. 初读感知

有感于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 在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 也是准备环节中, 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生读准字音了解大概内容后, 便会积极主动地带着问题探索知识。在此, 教师不做任何提示, 或者帮助学生复习一下旧知识加深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保证下一步活动的顺利进行。当然, 对初读感知能力不够强的小学生, 可引导他们反复阅读, 培养他们的语感, 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 提出问题

学生在自己初步预习的基础上, 掌握了部分知识, 但还有一部分问题, 会被学生五花八门地提出来, 甚至是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3. 合作交流

教师借助各种手段指点学生进行交流、思考、发表意见的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与鼓舞下, 好奇心与成功欲就得到极大的满足, 被动地接受就会变成主动地探求, 让学生回答:通过自学, 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请同学帮你解答。在这个过程中, 采用自由交谈、主动发言、教师协调配合的方式进行, 对学生的意见, 教师除指出语病外, 暂不发表意见, 学生不用举手, 大胆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手、脑、眼、口全部放开, 让思维纵横驰骋,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凡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互助能够自我解决的问题, 教师一般不替代, 而当学生经过思考、合作、讨论、交流后仍处于困惑之中, 教师再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讲解。同时, 鼓励学生摘记精彩章节、词句, 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能力与自学能力。经过交流与汇报, 学生已对教学内容基本掌握。此时, 教师再梳理思路, 并对有争议的问题重点讲解, 使学生及时地将整篇课文融会贯通, 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

4. 反馈归纳

在教学过程的小结处, 教师要根据实际启发学生举一反三, 揭示主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要机械重复, 只是高度概括。该环节也可留给学生来完成, 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总结过程中, 感悟乐趣、激发热情、发挥想象, 形成认知结构。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的总结中, 教师总结出:看问题要全面, 眼光要放得远, 才能把事情本来的面目看清楚, 不要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 固执己见, 不听劝告。没想到, 此时一位学生站起来反驳老师:老师, 我不完全同意你的意见, 我认为青蛙有值得人学习的一面, 它不听小鸟的话, 也正说明了青蛙不盲目相信别人, 它对自己的眼睛自信不疑, 这也说明它能坚定立场。学生的一番话使老师有了触动, 老师虚心地接受了他的意见, 并表扬了他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不盲从的精神。

三实验效果

通过几年的实践, 我们收到了这种阅读模式带来的良好效益, 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试验班级的教学质量有了质的变化,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某些非智力因素也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 同时, 这种教学模式的教育思想、方法和手段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也起到了推进作用。

小学阅读教学新探 第7篇

1.主动尝试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要能真正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生地位的转变, 媒体作用的转变, 教学过程的转变, 把教学过程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传授模式, 转变为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 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和意义建构过程来获得知识。在实验过程中, 我们在校领导的支持下, 建立实验小组, 拟定了与教改实验同步的设计方案、教材分析、教法的探究。看录像课, 不断进行深入研究, 以便我们尽快掌握“四结合”教改试验这种新型语文教学模式, 从而达到“一个目的”, 即和谐的双轨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实施素质教育。

2.发现创新

实施素质教育, 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而本教学模式正体现了这一点, 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在《狼和小羊》一课总结处,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演环节:请二位同学上台, 戴上狼和小羊的头饰, 表演出整篇课文的内容, 最后在狼扑向小羊的一瞬间, 小羊应该怎样做才能幸免于难, 请学生任意发挥想象, 在可能实现的基础上尽情表演, 这样, 既可以使学生总结出对狼这样的坏人不能只讲道理, 还要动脑筋想办法勇于反抗, 才能获胜的道理。我校有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 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3天之内江上没有大雾,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计划落空了, 事情的结果会怎样呢?如果鲁肃事先把诸葛亮妙计告诉了周瑜又会怎样呢?教师这样精心地为学生铺设求异路, 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 就能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质量。

3.发挥网络教学优势

在小语“四结合”教改实验当中, 多媒体计算机走进了课堂, 优化了阅读教学, 将读书由被动强化为学生主观上的需要, 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一份新鲜感, 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 在多媒体刺激下, 会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助于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如第三册看图学词学句《祖国多么广大》这一课中, 配有长江两岸这一带的风光图片, 课件设计如下:长江大桥巍然耸立, 横跨江面, 柳枝吐绿, 燕子鸣唱, 江上渔舟往来穿梭, 江面风平浪静, 还配有《春天在哪里》这首歌的音乐, 于是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展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沉浸在怡人的春光中, 使学生兴趣盎然。教师再适时提问:“你能不能用更精彩的词汇来描写一下美景呢?”“随着图中你看到的景物, 你能想象出此地还有哪些美丽的风光吗?”一石激起千重浪,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 不少好词好句在此应运而生, 最后, 教师又布置给学生一个作业, 要求学生用想象绘一幅自己心中的春景图。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习的内在动机,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实践、口语表达、说完整话及丰富的想象能力。此外, 多媒体还以动态画面、展示过程、符号提示、指导朗读等优点, 赢得广人师生的喜爱。可见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对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还是大有益处的。

二、阅读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

1.初读感知

有感于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 在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 也是准备环节中, 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生读准字音了解大概内容后, 便会积极主动地带着问题探索知识。在此, 教师不做任何提示, 或者可帮助复习一下旧知加深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保证下一步活动的顺利进行。当然, 对于小学生初读感知的能力不够强, 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 培养学生的语感, 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提出问题

学生在自己初步预习的基础上, 掌握了部分知识, 但还有一部分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会被学生五花八门地提出来, 甚至是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3.合作交流

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借助各种手段指点学生进行交流、思考、发表意见的时间。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与鼓舞下, 好奇心与成功欲就行到极大的满足, 被动地接受就会变成主动地探求, 让学生回答:通过自学, 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请同学帮你解答。在这个过程中, 采用自由交谈、主动发言、教师协调配合的方式进行, 对学生的意见, 教师除指出语病外, 暂不发表意见, 学生不用举手, 大胆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手、脑、眼、口全部放开, 让思维纵横驰骋,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凡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互助能够自我解决的问题, 教师一般不要替代, 而当学生经过思考、合作、讨论、交流后仍处于困惑之中, 教师再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讲解。同时, 鼓励学生摘记精彩章节、词句, 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能力与自学能力。经过交流与汇报, 学生已对教学内容基本掌握。此时, 教师再帮助梳理思路, 并对有争议的问题重点讲解, 便使学生及时地将整篇课文融汇贯通, 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反馈归纳

在教学过程的小结处, 教师要根据实际启发学生举一反三, 揭示主题, 使学生的思维形成能力, 不要机械重复, 只是高度概括。这一环节也可留给学生来完成, 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和余地。使学生在总结过程中, 感悟乐趣、激发热情、发挥想象, 形成认知结构。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的总结中, 教师总结出:看问题要全面, 眼光要放得远, 才能把事情本来的面目看清楚, 不要向青蛙那样目光短浅, 固执己见, 不听劝告。没想到, 此时的一各学生站起来反驳了老师:老师, 我不完全同意你的意见, 我认为青蛙有值得人学习的一面, 它不听小鸟的话, 也正说明了青蛙不盲目相信别人, 它对自己的眼睛自信不疑, 这也说明它能坚定立场。学生的一番话使老师灵机一动, 老师虚心地接受了他的意见, 并表扬了他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不盲从别人的精神。

三、实验效果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 我们收到了这种阅读模式带来的良好效益, 其中试验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试验班级的教学质量有了质的变化,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某些非智力因素也较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 同时, 这种教学模式的教育思想、方法和手段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也起到了推进作用。

总之, 在阅读教学中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得到锻炼。“少讲多读、少理解多感悟、少分析多体会”已逐步在我校教师心中达成共识。“你认为课文中哪一段最精彩, 为什么?”“你能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出来吗?”“你能为课文画一幅图吗?”类似于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 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有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只要我们用欣赏、信任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相信学生, 用“以学生为本”的态度面对学生, 创新教育的成功之日将指日可待。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只有全面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才能使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章可循;只有重新构建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 才能使创新学习对学生终身受益。经过实践, 我们将阅读模式概括为初读感知——提出问题——合作交流——反馈归纳, 其具体过程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自议、自得, 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新探 第8篇

一、 因材施教与分班分类教学

为了培养“应用性、职业型”人才,民办高校在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时,采取的是“大文科”的课程设置模式。所谓的“大文科”就是在汉语言传统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增设社会学与社会调查、秘书学、市场营销、现代办公技术、摄影摄像技术、新闻采访与写作等实用性、应用性较强的课,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但在授课学时不断缩减的情况下,当代文学总学时只有68学时,其中还有近20学时的实践环节。这对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来说也不算少,但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就太少,而考研和就业在知识的需求方面又是不同的。怎样平衡授课时数、授课内容与授课的方向性之间的矛盾,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而分班分类教学则是一种比较好的探索。

1.分班教学。

在8个学期的教学周期内,从第1学期到第5学期主要讲授专业基础课,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自第6学期开始实行“分班教学”,即将考研同学与就业同学分成两班,在考研班里根据学生的报考方向又细分为“语言类”、“文学类”、“文艺学、美学类”。

2.分类教学。

针对“就业”与“考研”两个方向,在教学内容上应有所不同。对于“就业”的同学来说,在第6、7两学期内,多开设“实用性”强的课,如:现代办公技术、公文撰制、秘书学等。而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应缩减应用性课程的课时数并降低考核要求。拿“现代办公技术”来说,就业班开设48学时,期末考核以考试的方式进行,包括笔试与上机操作,笔试为闭卷。而考研班只开设34学时,考核以考查的方式进行。从应用性课程中缩减出来的学时可增补到“文学”或“语言”方面的专题课内,这样,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时间安排就比较宽裕,自学的时间也比较多。

二、重“文本”轻“史”与双向共建

当代文学作为继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文学之后的一种文学,它承继着中国文学的精髓,同时又开拓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前景,其重要地位非他科可比。若说现代文学“具有文学思想、文学现象和创作的承前启后性、延伸性、丰富复杂性、多争议性”[1]的话,当代文学除此外还具有一定的当下性、发展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近几年当代文学作品及命名层出不穷,错综复杂,但在表面繁华的背后,作品的质量却良莠不齐,亚文学、商业化写作大有遮蔽纯文学、雅文学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当代文学的认识不仅要注重“史”,同时也要注重“作品”。尤其是“作品”,“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既是作家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也是作家情感历程。在创作过程中,作家不仅是在对现实生活进行记录和描述,同时也是在阐述自己的为人标准和道德准则。”[2]它对启发学生心智,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审美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重视作品讲解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史”。若不讲史学生在学习时对当代文学的认识会缺乏“整体性”。所以“史”必须讲,但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略讲。

这种“作品”与“史”的讲授方式对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来说是够用的,至于考研的一部分学生,可以在第6、7学期以“专题”的方式详细阐述。

三、变更授课视角、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当代文学来说,无论是讲“史”还是讲“作品”,都必须重视学生对作品的阅读。但现在学生普遍“对文学文本表现出麻木、漠然、没有感觉”。[3]尤其对当代文学,很多学生认为作品没意思。解决这一问题就得想办法激发起学生对当代文学本身的兴趣,笔者认为应该从两方面着手。

1.开拓文本的内涵与外延,增强授课内容的生动性。

这种生动不仅源于文本本身,更主要的是要擅于更新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分析文本的角度,丰富授课方法。比如:我们在看待“十七年文学”时,不仅要看到它的政治性,写作的公式化的一面,我们还应该立足于“作品讲述的年代、写作作品的年代、看待作品的年代”三个基点,重新挖掘作品本身的内涵和外延。

2.读屏与读书相结合,丰富授课方法。

目前来看除了课堂讨论外,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已被众多高校认识。多媒体教学对当代文学来说是很适用的,因为很多出色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如《妻妾成群》《红高粱》《人生》等。在读屏时代的今天,影视比纸介质的图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所以,以电影为引子,引发学生兴趣,然后再讲作品。这样,影视与原作本身的内涵就能够很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当然,利用课堂时间放电影是不科学的,所以可以在课下时间组织学生观看。

四、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开展两级模式下的“读书活动”

仅仅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要让学生“读”,所以在专业内开展“读书活动”是必要的。基于民办高校在管理上的特点,“读书活动”是这样开展的。

1.确定读书方向:

在大一新生刚到学校之日起,将主任教授和专业教师确定的近百本专业必读书目发给学生。之后将各门课程的开课学期告诉学生(当代文学于第5学期开设),鼓励学生在课程开设之前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阅读完。

2.做好检查与督促工作。

读书活动分为“课外”和“课内”两方面进行。“课内”部分由各门课程的专业授课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抽查,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每个月检查一次学生的读书笔记或评论,并给予批阅,每学期至少5篇。而“课外”部分主要由班主任老师进行监督和指导,帮助学生批改读书笔记,对学生读不懂的地方给予解答或者召开“座谈会”,大家讨论,互相阐述自己的看法,教师做指导。

3.做好“读书活动”的考核工作。

学生的“读书”成果考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与课程相结合,将学生的“读书”成果纳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中。如:“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最后的考核方式是:笔试(闭卷)占70%(“读书”占15% ),平时成绩占30% (出勤10%,上课表现10%,读书成果10%)。所以在期末成绩中,将近有20多分的成绩来源于“读书”的成果。另一方面,将学生的读书成果纳入“实践实训”部分,六学期为3学分,这一部分的存在相当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该方面达不到制定学分,学生不能顺利毕业。具体考查方式可以从“写文章”、“笔试”、“口试”三方面进行。

摘要:随着社会对“应用性、职业型”人才的需求,文科教育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各门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当代文学也不例外。但基于民办教育的特点,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改革又有着新的探索:分班分类教学,重“文本”轻“史”与双向共建,变更授课视角、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开展两级模式下的“读书活动”。

关键词:民办教育,中国当代文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程丽蓉.让文学审美回归课堂[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5):243.

[2]王晓恒,王大恒.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J].现代教学科学,2006(2):116.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新探 第9篇

而由维果斯基、皮亚杰等人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所倡导的“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和“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来指导初中语文的文言文阅读教学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开展好初中语文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进行方法的探究。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这一主体人物将会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方式的采取。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文言文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让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并且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成长。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笔者看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要是指教师要让学生在整个的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这一学习之中,并且积极地将自己所学、所掌握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认知,这样就切实地实现了“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这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

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主要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朗诵、积极注释、勤加归纳等方式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案例分析】:朗诵是做好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开展文言文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但是,很多学生似乎对文言文的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教师就可以选择在初期硬性要求学生背诵一些文言文、古诗词 ,如《陈情表》 《次北固山 下》《陋室铭》等名篇佳文。通过这种硬性的背诵,学生就会发现文言文中所蕴含的音律魅力和旋律感。《陋室铭》这篇文言文短小精悍,然后文言文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样的语句则往往会让学生感受到四六文的旋律美感。并且随着教学的发展,教师也要注重从文章的语音、语调等细节来引导学生开展好朗诵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也将会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朗诵学习之中。

二、注重情境性的教学实施

尽管初中阶段所学习的文言文多数内容较为简单而且易于理解,但是如何让学生在千年的文言文面前获得学习的快乐呢?在笔者看来,教师完全可以借助生动化呈现文言文教学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

生动化呈现文言文教学则可以借助创设出具体的教学情境。借助教学情境的创设或还原、或再创造、或戏仿等方式来将文言文内的场景、画面搬入到课堂之上,再有学生加以演绎,必然能够获得生动而吸引学生的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在《陈情表》这篇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该篇文言文的内容主要是李密为了照顾自己的祖母而上表拒绝为官。所以,为了能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李密在陈情表中所传达出来的那种孝心和拳拳之情,教师就可以借助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具体做法为:

1、教师引导学生熟悉、认识文言文,从而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大意;

2、教师鼓励学生将文言文中的内容写成一个对话体文章,主要人物主要包含有:李密和晋武帝;而在改写这个对话的时候,学生其实主要可以将李密在课文中的“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等内容加入其中。就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简易剧本。随后,再由学生分别进行角色的扮演,对自己的剧本进行演绎。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不仅使得整个的教学实施更加生动、呈现的方式也更为丰富多彩。在这基础之上必将得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整个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实施也必将获得有效性的提升与发展。

三、将文言文内蕴与当下社会实际联系

文言文之所以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宝藏,不仅仅是因其自身音律、结构的特点,更在于文章内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和蕴含的先贤思想、智慧。而这些内容是文言文的精华,更是文言文对当下社会的切实性指导。

所以,在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文言文对我们当下社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切实将文言文的学习与我们当下的社会实际联系起来。

【案例分析】: 《陈情表》这篇文言文中,作者李密层层深入、步步深化地将自己从小惨遭厄运、得祖母抚养,而今祖母年事已高,自己无法为了功名利禄而不旅行自己的侍奉孝心。整篇文章中李密直白而铺陈了自己想要尽孝于祖母的孝心,同时整篇文章还传达出了自己的孝情、忧惧之情、忠情。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新探 第10篇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型的教学途径;PWP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以描述学生“用英语做事”为主线,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日常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已占主导地位,如何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如何把任务型教学的理念更好地体现在阅读教学中?一直是困扰我们初中英语教师的问题。新课程提倡的是整体教学,即在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口、笔头表达能力。“读”属于语言输入,“写”属于语言输出。怎样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达到语言的输入与输出?所以,改革英语阅读教学,应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下面是笔者设计的一节阅读课的教学案例,内容是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Module Unit 2.

【学情和教学内容分析】

经过小学和七年级的学习,八年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技巧和能力,上课积极性较高,自主学习的习惯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阅读能力较差,需要适时予以技巧上的点拨,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中应关注学情,要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桥梁让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活动和对话,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白求恩大夫一生伟大事迹,展开讨论My Hero这个话题,属于人物传记类的文章,对于这个人物的事迹并不陌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把握时间这条脉络去阅读文章,通过文章的阅读和学习,通过设计各种由浅入深的活动,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文化意识的渗透和情感态度的熏陶有机结合起来,最后学会用英语描写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继续设计四种阅读活动,通过练习的方式来呈现知识点,这样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通过略读、推论、扫读、跳读、理解细节等阅读活动,边读边操作,让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解决简单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各种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训练阅读策略,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体裁、结构、中心、主题、细节等,这个层次既要解决字面阅读,又要解决推理阅读。本活动采用了K-W-L,Read-Pair-Share策略与Locating information策略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先个体阅读完成表格的填写,然后与同伴交流。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再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

1.通过上面的时间表让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提供关键词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根据时间线索和关键词复述课文,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锻炼学生对信息再加工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2.通过前面的感知、体验后,接下来操练、运用是在阅读后所要完成的任务,语言教学中输入与输出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通过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再给学生一些写作的信息(袁隆平),以降低写作的难度,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把握文章的体裁和结构,如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进而运用此结构去仿写类似的文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或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起草和修改作文,同时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最后完成语言的输出。

【教学效果及不足之处】

预测教学效果:本节课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总体感觉课程进程比较自然、顺利。在PWP教学模式下设计活动,以任务型教学为主线,注意读前、读中、读后活动的设计,进行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的指导,让学生联系实际介绍相关经历,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进行评论、平行写作等,在教学中给学生个体学习时间和个体学习活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应用,合作学习得到有效的落实,使学生和文本间产生有效的互动,尽量保障每个学生学习过程的落实。我把《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对照分析,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在“读”和“写”的教学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及时评价学生的成果,让学生在读中感知、体验,读后操练、运用完成任务,最后基本达到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匹配。

预测不足之处:比如,可能在PWP教学模式下设计活动时,不同环节、不同活动要递进有效,对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培养要体现层次方面做得不够好;任务性活动的设计中“度”与“巧”把握的不够;个体学习时间的保障、学生参与的广度不够(特别是后进生方面),给学生自由操练口语的时间可能不够、也不充分,对阅读策略的指导还有待加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学情,充分发挥PWP教学模式下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在阅读课教学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新探 第11篇

1.深入学习, 了解相关的文体常识

“文无体不立”, 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 “精要、好懂、有用”的文体知识, 都是形成能力不可或缺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的一至四学段的阅读写作要求是: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复述叙事性作品、诵读优秀诗文, 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等,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 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学写读书笔记, 学写常见应用文;欣赏文学作品,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新闻和说明性文章、科技作品, 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 诵读古代诗词, 阅读浅易文言文。从这些内容来看, 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学习文体是有明确要求的。其中的文体术语可以帮助我们对文体有了粗略的认识。从对教材编者提出选文“体裁”要求, 到对学生提出“文体的把握”要求, 说明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

2.围绕文体形式, 深入挖掘教材中带有鲜明文体特征的因素

教材是传承文化的载体, 如何解读教材, 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 使渗透的文体意识通过文本在学生心里积淀下来, 是教师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如何凸显渗透文体意识内容, 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承载文体意识的背景材料, 让学生在阅读滋养中学到知识, 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小学语文课本, 有多种形式的文体, 散文、诗歌 (童谣、古诗、儿童诗等) 、小说、剧本、寓言、神话、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童话、说明文、小品文, 等等, 每一种不同文体的作品, 它的结构、语言、表现手法都有自己的规定性。教师在选择教法的时候, 要根据不同的文体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教出这类课文的文体特征。

3.紧扣文体内容, 探索渗透文体意识的阅读策略

文体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任何文体都与其一定的表达内容相适应, 外在形式的性质完全取决于借助它们得以表现的内容性质, 内在的东西无一不溢于其表。教学要善于围绕文本内容, 就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词汇的累积与应用等方面强化理解, 大体了解各式文体风格, 并逐步探索渗透文体意识的教学策略。

(1) 写人记事类文章的阅读教学策略。小学阶段以形象思维训练为主, 并逐步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教学中可针对文体特点, 把握规律, 总结方法, 探索渗透文体意识的教学策略。如写人记事的文章, 可摸索出一套渗透文体意识的教学策略:整体感知, 梳理结构;抓住情节, 体会人物;推敲文字, 探讨写法;迁移延伸, 感受文体, 使学生在学习中, 获得学法指导, 掌握写人记事文章的一般特点。如教学《第一朵杏花》, 首先从课题入手, 思考“第一朵杏花”和“一朵杏花”形式和内容上的异同, 引发思考, 激起阅读的兴趣。教师讲解文体, 让学生围绕记叙文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自学整体感知, 理清结构特点。课文展示了两个场景, 第一次是询问孩子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二次是孩子告诉他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两次场景, 两段对话, 通过这些对话, 一个对科学研究执着、严谨的科学家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体会人物形象的基础上, 带领学生体会环境的描写和议论、抒情等表现手法的作用, 第一朵杏花就是线索, 按时间发展的顺序把这件事叙述得紧凑、自然。最后带领学生阅读文体风格类似的读物, 加深对这类文体的印象。

(2) 写景状物类文章的阅读教学策略。课本中还有介绍类、描述类的文章。它们有的是描写自然景象, 如刮风、下雨、打雷、下冰雹等;有的是描写名胜古迹, 如故宫、长城、莫高窟等。这类文章统称为写景类文章。也有一些描写事物的, 如动植物、静态物, 这类文章统称为状物类文章。这些写景状物类文章可以运用这样的教学策略:整体感知, 梳理结构;认识景物, 抓住特点;赏析语言、探明写法;课堂练笔, 拓展阅读。其中教学借物喻理的散文, 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思路的脉络。“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 以柳为对象, 托物言志, 赞颂在恶劣环境下顽强抗争的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青海高原一株柳的不寻常, 再由物及人, 层层深入地理解顽强的抗争精神。由此悟出这类托物言志的散文, 必须对文章中所描写的物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从而以文悟道。

(3) 议论文阅读教学策略。针对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可尝试这样的教学策略:整体感知, 把握三要素 (论点、论据和论证) ;理清结构 (引论、本论和结论) , 讨论方法 (摆事实、讲道理) ;品评语言, 迁移阅读。如教学议论文《学与问》, 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 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勤学好问”) , 这个论点是怎样一层一层论证的 (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 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 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 最后总结出议论文的一般特点是“提出观点—证明观点—得出观点”, 在此基础上拓展阅读, 加深对议论文文体特点的感知。

通过对上述教学策略的引导, 学生不仅大体了解了文体, 大大激发了对这一类文体的求知欲望, 而且还为以后进一步加深文体认识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这才是阅读教学真正的落脚点。

在语文课堂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原点, 紧扣文体, 深入解读文本, 始终致力于把文体意识有机地贯穿于教学之中, 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文体感, 提高语文综合素养。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 教师的文体意识将进一步觉醒和强化, 小学语文教学也必将在文体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调节下, 处于一个不断更新的发展态势, 让语文阅读教学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效度。

摘要:文体意识具有主体性、导向性和凝聚性, 它影响并决定着人们读写实践的成效。文体意识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从一个文化者的角度去看待作品、分析作品, 启发引导学生站在文学的高度与文本对话。教学要善于围绕文本内容, 就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词汇的累积与应用等方面强化理解, 大体了解各式文体风格, 并逐步探索渗透文体意识的教学策略。

上一篇: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下一篇:新闻阅读的教学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