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约束范文

2024-05-13

资源约束范文(精选11篇)

资源约束 第1篇

一、资源、环境约束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的概述

(一) 资源、环境是稀缺的、有限的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 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将来会发展到马克思所说的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一直在变迁、发展, 从原始社会的求生存, 到后来的求发展。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所拥有的资源和环境也一直在变迁, 正所谓沧海桑田, 人类经历了从粗放的掠夺式发展到现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无论是掠夺式发展, 还是可持续发展, 我们终将面临的一个现实是资源在减少, 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 (从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灭绝到矿石燃料的不断消耗等等) , 同样, 现在正面临着环境的恶化, 从极端天气的出现, 到土地资源的减少, 到清洁水源的减少, 再到空气质量的降低等等这些, 无一不在告诉我们, 我们所生存的地球资源总量是有限的, 环境质量是稀缺的。

(二) 资源、环境具有时间价值

财务管理上有个重要的理念----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在资源、环境是稀缺、有限的前提下, 资源、环境同样具有时间价值。也就是说, 今天我们所拥有的资源, 一定比一年后的我们所拥有的资源总量要大, 即使开发出新的能被人类所利用的资源, 也改变不了资源总体减少的趋势, 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资源的价值, 资源的不断消耗决定了资源的时间价值;今天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如果不加以治理, 以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 也许某一天, 我们将面临极度的恶劣环境, 乃至生存都是个问题, 这里不仅仅是人类的生存, 也包括其他物种的生存, 也就是说, 环境同样具有时间价值。

(三)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财务管理同样有风险和收益的衡量

众所周知, 风险和收益一般是成正比的, 风险越大, 一般而言收益也越大, 当然, 这里的收益不仅仅指的是正收益, 同样也可能是负收益。而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财务管理同样有风险和收益的衡量。但是, 这里的风险和收益和之前我们所理解的是有差别的:资源的形成是有时间需要的,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这都需要时间, 而煤炭、石油等这些资源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形成, 环境的治理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短期行为可能造成长期的困扰, 比如外来物种的引入就需要十分的谨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外来物种在本地环境中天敌较少, 这样其繁衍速度会非常迅速, 对本地物种的生存形成威胁, 对外来物种的约束减少, 很难形成原有环境中的物种间的制衡局面。在这里,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财务管理同样有风险和收益的衡量只能是以最稳妥的、缓慢而持续的我们可接受的最小风险, 博弈资源和环境的最大收益, 这里的收益是正收益, 不提倡负收益。

(四) 研究资源、环境约束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的必要性

研究资源、环境约束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是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国家乃至世界生存的需要, 是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国家乃至世界可持续发展发展的需要, 也是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国家乃至世界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资源、环境约束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资源、环境约束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从财务管理目标, 到财务管理内容, 再到财务管理系统, 乃至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文化、财务管理效率等等方面均有影响, 资源、环境约束成为对财务管理的新的约束条件, 制约着财务管理的发展, 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 资源、环境约束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 无非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这里我们仍然认同的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但是, 这里的相关者的范围由传统的企业, 扩大到了包括传统的企业在内的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组织、每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也就是说,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括传统的企业在内的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组织、每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利益最大化, 因为地球只有一个, 我们的家园目前为止也只有一个地球而已, 资源的有限和环境的稀缺, 决定了以上所提的都是利益相关者, 都需要得到最大的利益。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很多人乃至很多国家都会有一种普遍的心理, 那就是既然是大家的事情, 那我稍微过分一点也不会影响到什么, 最多大家都稍微损失一点, 但是, 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财务管理中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需要每一个成员都做到最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只有每一个成员做到最好, 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财务管理才有可能风险最小, 而收益最大。

(二) 资源、环境约束对财务管理内容的影响

传统的财务管理内容, 更多注重的是对资金运动和财务关系的管理, 而资源、环境约束下财务管理的内容,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对人、财、物的管理以外, 增加了对资源和环境管理的内容。资源、环境约束下财务管理内容的重点除了筹资、投资、运营、利润分配和财务关系的管理之外, 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深入开发, 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美化环境等等也成为财务管理的重点, 并且, 财务管理的范围上升到国家乃至全球的高度, 需要各国政府相互配合、互相支持, 财务管理的内容增添了新的内涵。

(三) 资源、环境约束对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财务管理环境主要涉及技术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等层面, 而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财务管理环境增加了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两个层面的内容。在今后的发展中,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效益的考量,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综合效益的考量, 也就是说, 经济也要发展, 但是资源环境需要净化、生态环境需要保护, 在进行筹投资、成本管理、运营管理等的过程中, 每个个体都应该考虑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 从而做出更为有利于我们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决策, 并且严格执行, 从而发展成为更加有利的财务管理环境。

(四) 资源、环境约束对财务管理文化的影响

传统的财务管理文化更多强调的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喜欢单打独斗, 往往造成的结果是某一个企业赢了, 其他企业就输了这样的零和收益, 而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财务管理文化更多的强调的是合作共赢, 这里的合作不仅仅是企业之间, 小到个人之间, 大到国家之间, 这样的共赢趋势不会改变。因为在生存面前, 我们需要集中全人类的智慧来保证资源不会枯竭, 甚至可以永续利用, 环境不会变坏, 甚至会得到治理和改善, 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不稳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与资源的争夺与占有、环境的恶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政府间积极合作、企业间通力合作、个人积极努力, 才有可能有好的环境, 这里的环境不止有生态环境, 更包括政治环境等方面。总之,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财务管理文化更多的强调的是“善”的力量。

(五) 资源、环境约束对财务管理效率的影响

传统的财务管理效率更多强调的是资金管理的效率, 考核和评价的指标也多于资金管理有关, 比如资本成本、成本利润率等等, 强调以最少的资金支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而资源、环境约束下财务管理效率, 更加注重的是财务管理的综合效率, 也就是增加了资源方面和环境方面对财务管理效率的要求, 增加了资源开发效率、资源利用效率、环保设备上新率、环保设备使用率等等评价指标, 拓宽了财务管理效率的边际, 关注的点更为广泛, 管理的内容更为具体。

参考文献

[1]吴惠宁.浅析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对现代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 2015 (24) .

资源约束 第2篇

1.1苏南经济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瓶颈分析

土地资源瓶颈主要指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土地资源供不应求,对发展形成制约。当前苏南经济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瓶颈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是经济结构显著转换的过程,这种结构转换和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形成巨大的需求,从而使以土地资源为代表的一系列自然资源更为紧张。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苏南,因办厂和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扩大了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这一需求最终必然以占用一部分耕地来实现,在土地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建设用地与耕地开始了争夺;另一方面,由于苏南人口基数大,粮食安全需求的基数必然很大。

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苏南地区的产业也在不断优化升级,产业升级要求土地等外在环境资源要一起跟进,但苏南市域空间总量不足和质量持续下降,土地资源始终处于超载状态,土地、原材料等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该地区今后经济发展的瓶颈。因为土地资源异常紧张,苏南一方面通过拆并工业园区,“腾笼换鸟”、建设标准厂房来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另一方面在寻求“无地招商”的新路,但一个难以改变的事实是:制造业必需土地作为载体,特别是在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配套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必须根据升级的要求不断调整,通过对土地等资源的集约利用,真正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土地是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由于土地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移动性和级差性的特点,土地无法引进,无法移动也无法创造,土地对人口和经济发展的负载不是无限的。土地资源约束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最大的硬约束。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向土地索取,而不向土地投入,掠夺型经营、乱砍乱伐,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使用过度、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问题。当前苏南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奇迹的同时,其土地利用在深度、广度以及速度都呈剧增趋势,如今苏南的土地利用强度已经很大,集约化程度已经很高,然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然还会继续占用不少的耕地,对于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苏南来说,建设用地需求的增长、耕地数量减少的趋势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土地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苏南部分地区基本已经无地可供,土地资源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苏南地区经济增长的“瓶颈”,土地资源的潜在危机已经危及到了苏南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苏南土地资源约束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土地资源约束一:苏南土地资源短缺直接影响了区域粮食安全。苏南土地资源数量原本就极其紧缺,加上各种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交通污染等,有限的土地资源又大打折扣。长期以来对土地只用不养,有机肥料投入减少,导致地力衰退,土地资源质量也急剧下降。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质量的下降直接威胁到苏南当地粮食供应的安全。(这里统计了-20苏南各年的粮食产量数据,并用同处江苏的苏中、苏北同时段粮食产量进行比照。

(图1)可以看出,近几年特别是以来随着苏南耕地面积的减少,苏南粮食产量大幅降低,就粮食基数来说,1999-年段苏南粮食产量一直低于苏中、苏北,其粮食产量曲线处于最低处,苏南粮食产量几乎不能实现完全自给。

图1 1999-2008年苏南、苏中、苏北粮食产量曲线图

土地资源约束二:土地资源紧张使商务成本相应提高,苏南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低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苏南经济的亮点主要是外资大规模的涌入带来的,而外资青睐苏南地区主要由其区位优势以及低廉的商务成本决定的。曾经苏南凭借其相对丰富而低廉的劳动力等资源优势成为外资角逐的热土,承接着国外的很多加工品的加工,制造业成为苏南经济增长中强劲的“发动机”。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外资的大量进入、开发区如火如茶的建设,苏南地区土地资源等生产资料日益紧张,原本长期依靠的低成本生存和发展方式逐渐被打破,这些都使苏南企业运营的商务成本逐年提高,生存空间压缩,苏南进入了“高成本运营时期”,吸引外资的区位优势正逐渐丧失。国际产业资本的特性决定了它永远在寻求最佳的性价比地区。有专业人士指出,几年前就有苏南台资IT制造业开始布点越南。因为那里成本更低--工资不及苏南的一半,且对外企免所得税,“就做电脑连接件,到越南生产,利润是在苏南的2.5倍!”如今苏南经常遇到的尴尬就是有项目,但没有落实的土地。加上各种成本的渐涨,当年候鸟般飞来的外资制造业,是否再次上路,寻找新的“成本洼地”,这些都在考验着苏南。而更值得人们深思的就是,曾经热闹非凡的苏南外资引进的背后其实是以牺牲大量的土地资源为代价的。

土地资源制约三:苏南土地资源的制约直接威胁到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约束下优化北京产业布局的探索 第3篇

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及北方经济中心,北京的产业布局应摆脱“环境保护—关停并转”的被动发展思路,转而主动适应各类国土功能区生态环境承载特征,围绕集约紧凑、绿色低碳、创新驱动、区域协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合理的区域布局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形成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可持续的共赢局面。

一、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北京产业现状

(一)较早提出“区域主体功能”理念

201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京津冀地区确定为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功能定位为:“‘三北地区的重要枢纽和出海通道,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

北京“区域主体功能”的发展理念则形成较早。2005 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之后北京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奠定了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2012年,《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全市划分为四大功能区:(1)首都功能核心区涵盖东城、西城、崇文和宣武四个区(即区划调整后东城、西城),承担着国家政治文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 并发展会展、体育、医疗、商业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2)城市功能拓展区涵盖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四个区, 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国内外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传媒机构和医疗机构的集聚区;(3)城市发展新区涵盖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五个区和亦庄开发区, 是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4)生态涵养发展区涵盖门头沟、平谷、密云、怀柔、延庆五个区县, 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

(二)初步形成产业差异化布局

自2005年起,北京市各主体功能区依据自然资源、生产要素集聚程度、政务功能定位、历史文化财富积累等条件,充分挖掘自身比较优势,初步形成具有鲜明城市功能定位和首都经济发展趋向的差异化产业布局。

第一,首都功能核心区立足于高端服务业。该区域服务业高度发达,其增加值占全市半数以上。东城区重点打造王府井现代化商业中心、东二环中央商务服务区以及雍和宫中关村科技园区、国家中医药综合发展试验区,发展前门、龙潭湖和南中轴三大产业集聚区。西城区积极推进金融街西扩,加快发展西单商贸服务业、中关村德胜科技园、什刹海等传统风貌旅游业。

第二,城市功能拓展区主攻高新技术产业。该区域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产业的产值占到了全市七成,教育业和文体娱乐业也成为主要带动力量。海淀区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壮大高科技产业。朝阳区借力CBD东扩,拓展金融后台服务等产业。丰台区发展丽泽金融商务服务区、丰台科技园区、大红门服装商务区等三四环都市型产业。石景山在首钢搬迁以后,以数字娱乐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初见规模。

第三,城市发展新区发力于高端制造业。该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和人口迁徙为途径,近年来重大制造业项目陆续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不断互动发展,投资、消费、工业产值的增速均排在四个功能区之首,工业增加值已达全市六成以上。

第四,生态涵养发展区坚持发展生态产业。该区域注重生态资源涵养,在生态资源保护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培育生态产业、体育健身产业等,初步形成了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为特点的现代都市农业和观光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三)现代产业体系特征大体显现

一是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北京三次产业比重从2004年1.4∶30.9∶67.7调整为2013年0.8∶22.3∶76.9,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金融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迅速崛起。随着政策导向,优化开发区聚焦现代服务业,重点开发区域集聚现代制造业,限制开发区域则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

二是各功能区主导产业特色明显。(1)全市现代服务业主要集中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而工业主要集中于城市发展新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2)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产业层次较高,现代服务业产值占全市半数以上,已进入信息社会的服务经济时代。(3)城市发展新区以高端制造业为主,工业附加值比率较高。(4)生态涵养区在发展农业和相关工业方面比较优势明显。

三是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首都功能核心区形成了以金融街、西单商业区和王府井商业区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形成了以北京商务中心区(CBD)、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数字园和正在建设中的奥运体育文化旅游区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区。城市发展新区形成了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天竺空港工业开发区和林河工业开发区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区。生态涵养发展区,一方面,发展平谷大桃生产基地、怀柔冷水鱼养殖专业区、京郊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带;另一方面, 培养石龙工业开发区、兴谷工业开发区、雁栖工业开发区、延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园区。

四是功能区内和区域间产业联系加强。从单个功能区看:首都功能核心区主要表现为现代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融合;城市功能拓展区主要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城市发展新区主要表现为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联动;生态涵养发展区突出表现为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从跨区域看,“功能核心区的商务服务业—功能拓展区的信息技术孵化产业—发展新区的制造业—生态涵养区的会展业”的区域主导产业分布格局,大致符合了现代产业经济中生产网络跨功能区分解和有机互动的规律。

二、存在产业可持续发展吃力的问题

北京市产业结构布局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是依据各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核算结果以及实地调研,均发现北京产业结构和布局仍在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核算各区情况时,最新公开可得数据为2011年;另外,篇幅原因计算过程略)。endprint

首先,北京生态消耗已远远超出生态承载力。2011年全市人均生态足迹(反映人类生产生活对生态的消耗)为0.2338公顷,生态承载力为0.1862公顷,生态赤字0.0476公顷,赤字占承载力26%。产业活动影响最为严重,与其直接相关的人均化石能源消耗0.1140公顷,占人均生态足迹49%,远超出发达国家30%水平。其中,首都功能核心区受政府服务功能偏重、商贸商务设施密集等因素驱使,人均能源消耗0.1165公顷;虽然中关村科技园科技创新实力持续提升,但中小企业过多、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不快、科技贡献率仍低等因素,使得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均能源0.0935公顷;城市发展新区消耗严重,人均能源消耗0.1636公顷,明显处于粗放增长状态;生态涵养发展区情况稍好,人均能源消耗0.0823。

其次,服务经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从资源环境消耗角度看,服务业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012年北京市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262吨标准煤,远低于第二产业0.624吨标准煤。不过,北京服务经济并未充分发展,在推动全市可持续发展方面仍大有可为。全市而言,总部经济推动了金融业大发展,IT服务、科研技术服务、教育等则相对发展不够,而虚拟泡沫助推了房地产业,2012年上述产业占现代服务业比重依次为27%、13%、7%、13%。分区域看,功能核心区集中在金融业,科技服务等发展较为滞后;功能拓展区情况不错,与科技创新有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发展;发展新区高端制造业发展并未有效地拉动配套的生产者服务业聚集;生态涵养区农业服务化水平较低。

再次,区域主导产业存在一定程度不清晰。在现有四个主体功能区中,由于存在区域间接壤地带,致使小部地区产业结构不明确,存在重复建设情况,影响了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比如,每个功能区都有中关村科技园的分园,这一点很值得商榷。再如,生态涵养区工业占比达到48%,致使其生态足迹的水平较高。这一方面与各功能区的规划布局、资源条件、物质财富循环积累的历史发展路径有关;另一方面, 也与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有效实施工业生产梯度向外转移与扩散有关。这一问题的实质, 是资源利用的非集约化、非最大效用化以及产业布局的分散化和规模不经济。

最后,区域产业联动效应并不强。虽然北京初步形成了各功能区主导产业联动布局,但是北京市内金融服务、科技创新、高新园区孵化、高端制造生产、商务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并未有机整合,各功能区在某环节形成的竞争优势并未在“北京智造”产业链上有机整合起来,而更多体现为金融服务全国、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制造业嵌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产业链低端等“市外产业链”某环节。当然,作为全国政经科文中心且处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大背景下,北京诸产业确实具有服务全国的职能属性,不过各功能区产业有效联动方能形成区域内生增长动力,亟需打造“部分环节市内闭合”、创新驱动、集约低耗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优化北京产业布局的基本思路

基于上文分析,建议北京产业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是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即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降低生态足迹,在现有产业基础下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以及鼓励低耗能产业发展等方式降低生态消耗,提高生态使用效率,即产业生态化;二是提高生态承载力,积极扶持各种能够将环境优化、提高环境质量的产业,通过价格、产业、市场等手段让生态资源发挥经济效益,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在环境保护前提下创造价值,即生态产业化。

(一)优化开发区—首都功能核心区

东西城两个城区已经是北京市开发强度最高的完全城市化的地区,人口密集,交通发达,基础设施条件好,金融服务和商务服务高度聚集,需要进一步提高首都功能拓展区既有资源的使用效率,走产业生态化道路。具体来讲,进一步发挥金融街作为首都经济名片的作用,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支撑科技创新、推动金融领域改革,打造高端特色金融产业;稳步提升传统商业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支持东二环高端服务业发展带;引导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合,打造前门、什刹海、天桥等传统特色文化街区。同时,严格控制旧城区新建住宅开发项目,改造积极引导旧城人口适度外迁;加强绿地系统、公交系统、步行系统建设,探索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二)重点开发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

重点开发区域包含的两部分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两个区域由于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开发程度也应所有区别。城市功能拓展区包括朝阳、海淀、石景山、丰台四个区域,城市功能拓展区要以海淀为模板,探索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道路,在科研活动市场化、初创企业孵化、科技金融服务、产权交易、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锐意进取,不断以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可持续发展。

城市发展新区的重点是新城建设,最要紧的是加强临空经济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基本成熟的产业功能区建设,并增进同首都功能核心区金融、商务以及城市功能拓展区创新资源的产业链联动,通过打造现代制造业集聚区、创新成果落地区、金融服务试验区,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实现产业发展。

(三)限制开发区—生态涵养区

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首都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保护地,是北京市的限制开发区域,虽然目前仍然为生态盈余,但是生态足迹压力已经非常明显,产业结构优化势在必行。由于其本身生态资源就非常良好,是“两型”产业发展建设的示范区,因此生态涵养区发展战略可以是生态产业化。强调生态优先,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产业发展前提,进一步优化区域生态开发布局,完善生态调节与水资源涵养功能;赋予生态资源经济属性,重点扶持旅游休闲、会议会展、文化创意、绿色能源等低碳高附加值产业;加快制造业、重化工业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改造,执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监控与惩处。建立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促进生态和产业协调发展。

四、资源约束下北京市产业布局优化的建议措施endprint

基于上述思路,建议在坚持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市场为主、企业响应的原则上,积极引导北京三次产业错位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促进创新一体化,提升中关村引领作用

一是把握全球化和信息社会条件下产业创新规律,加强全市创新资源统筹布局与规划,通过中关村创新资源辐射带动,促使北京成为吸引全球创新要素洼地;二是依据各功能区功能定位与产业竞争优势,鼓励中关村企业将研发、小试、中试、量产等创新链活动合理布局,形成各区域协同创新的差异化布局;三是鼓励全球各地各类人才凭借科技成果在中关村创业,探索个人所得税、境外投资、返程投资、关键设备进口等方面优惠政策;四是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支持符合条件企业特别是民营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服务科技创新的银行,完善包括科技成果评估、信贷、担保,创业投资,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在内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五是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决定性作用,支持企业家、科技管理人才、技术装备、各类资本、知识产权等创新支撑要素自由流动,不断继续释放改革红利,进一步破解制约科技创新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二)鼓励金融创新,进一步服务经济民生

一是鼓励全市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引导银行开展“批量化、模式化、简单化”的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模式,发行风险可控的小微企业金融债;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和创业金融服务,鼓励“创业贷”专属信贷产品和专为创业者打造的“创业卡”信用卡等产品不断涌现;积极实施产业倾斜政策,在支持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基础上,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节能环保、智慧城市等产业支持力度。二是引导全市金融机构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方式,大幅度提升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金融服务,特别是鼓励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深化应用衍生的各类互联网金融业务,允许符合条件机构开通直销银行业务,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电子自助设备等信息化手段,为客户提供安全、简捷、实惠的金融服务产品。三是在必要的金融监管前提下,采取开放包容态度,大力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和准金融企业发展。支持互联网金融、社区银行、小额信贷、消费金融、融资租赁、风险担保等新兴业态发展,覆盖低收入者、小微企业、个人经营者等大型金融机构无暇顾及或不愿涉足领域,倒逼金融服务体系改革。

(三)协同京津冀,实现区域产业有机调整

围绕打造北方经济中心,做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促进华北地区传统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引领京津冀实施创新驱动、绿色高效、有序协同的战略需要,抓紧明确三地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协作对接、城市布局互补、设施配套完善、交通体系互联互通等重大事项,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合力,推动北京和天津、河北之间的货物、服务、资金、人员、信息等双向流动自由化,重点夯实生产贸易供应链、金融供应链和基础设施供应链,提升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互联互通的一体化效率,积极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推动区域经济长效发展。

(四)外迁优势资源,促进各功能区协调发展

全市各级政府要积极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的教育、医疗、科技、政策、文化等优势资源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外迁,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和人口转移,形成符合特大城市产业发展规律,首都功能核心区提供金融、信息、商务等生产性服务,城市功能拓展区提供科技创新、教育科研、高技术产业,城市发展新区在低碳环保和集约发展基础上提供产能承接,共同打造与首都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园区经济,不断提高产业集聚水平

通过加强工业园区、特色科技园、特色产业基地等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提升北京各类主体功能区的主导产业集聚水平。一是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高效益产出的原则,提升工业园区集约化水平。二是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实施“三旧”改造,促进工业提升发展,腾出土地用于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再造产业发展空间。

〔本文获国家自科基金(编号71203040)和北京社科联支持〕

玉米资源约束强化深加工发展将减速 第4篇

玉米深加工前期调控效果显著。2005和2006年是我国玉米深加工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立才在研讨会上介绍, 由于盲扩张和重复建设, 2006年我国已建或在建、拟建的玉米深加工能力已超过7 000万t, 约占当时玉米总量45%。针对玉米深加工的快速发展, 国家有关部门2006年12月发布了“关于加强玉米深加工项目建设管理的紧急通知”, 标志着国内玉米深加工调控的开始。之后, 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对玉米深加工进行规范引导, 玉米深加工开始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由于国家的调控, 2007至2008上半年, 大批在建、拟建项目停建或缓解。从开始调控以来, 燃料酒精项目试点区域基本没有扩大, 定点生产厂家也保持了原有的4家, 只新增了中粮的20万t木薯燃料酒精项目。从2008下半年至2009年, 除了市场需求的深加工项目之外, 基本没有新增玉米淀粉加工能力。

淀粉需求增加, 推动淀粉深加工快速发展。随着国内及全球经济的复苏回暖, 淀粉下游相关行业发展较快, 对淀粉需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从而推动了国内淀粉工业的快速发展。王立才会长介绍, 2010年, 食品制造业增幅为15.2%, 饮料制造业增幅14.6%, 软饮料增幅18.3%, 纸及纸板增幅为11.4%, 医药增幅为14.9%。相关行业的发展对玉米淀粉深加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 2010年国内淀粉出口拉动作用也比较明显。2010年共出口淀粉约36.6万t, 出口蛋白粉约49.7万吨。由于产品价格上升, 企业效益明显增加, 深加工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水平, 玉米淀粉产量继续保持增长。预计2010年国内玉米淀粉产量约1 900万t, 而去年为1 716万t。另外, 预计2010年共有250~350万t的新增玉米加工能力开工建设。

深加工玉米消费占比大幅上升, 国内玉米供求紧张。虽然随着国家对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调控, 国内玉米深加工近年来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抑制, 但由于原有产能的发挥加上部分新增产能的投产, 深加工玉米消费量持续增加, 占玉米消费的比例不断扩大。从广州玉米论坛获悉, 2010年, 国内深加工玉米消费数量约为4 500万t, 占玉米总消费的比例为28%, 已经超过原来规划中所设定的26%的比例。加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饲用玉米消费数量也呈现刚性增加的趋势, 国内玉米供需关系已经从过去的宽松转为紧张。从去年玉米上市以来, 国内玉米价格的大幅上涨便是这种供求变化的反映。

玉米资源约束强化, 深加工发展将减速。尽管相关市场对深加工产品的需求未来仍将呈现不断增加态势, 但鉴于国内玉米供给能力的制约, “十二五”期间, 国家对玉米深加工的发展调控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 玉米深加工增速将会出现下降。王立才会长预计, “十二五”期间,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 玉米淀粉年均增幅10%~12%没有问题, 但从玉米资源供给能力看, 年均增幅3%~5%比较合理。总体考虑, “十二五”期间玉米淀粉发展年均增幅8%比较合理。而“十三五”期间, 或维持在在3%~5%徘徊。

资源约束 第5篇

【摘要】本文对中国的资源现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资源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中国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

【关键词】资源约束 赶超 尾灯式 绿色GDP 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的资源现状

1.客观上,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1.1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我国现有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仅及世界人均的1/3;耕地面积位列世界第2位,但人均排在世界第67位。后备资源2亿亩,其中可开垦成耕地的仅占1.

2亿亩。

1.2森林资源。据统计,我国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分别为1.34亿h㎡和101亿m3,在世界上排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分别为0.12 h㎡和9 m3,仅及世界人均值的1/6、1/8。森林覆盖率已达13.9%,但也仅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在世界上排名100名以后。

1.3草地资源。我国拥有草场近4亿h㎡,约占国土面积的42%;

但人均草地只有0.33 h㎡,为世界人均水平的的52%;中国草地可利用面积比例较低,优良草地面小,草地品质低;天然草地面积大,人工草地比例过小,天然草地面积逐年缩减,质量不断下降。

1.4矿产资源。矿产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8%。同时,还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支柱性矿产后备储量不足;二是小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支柱性矿产贫乏和难选冶矿多、富矿少;三是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不利于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1.5能源资源。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现状是,一次性能源比例巨大,替代能源较少,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中占70%左右。

2.主观上,资源使用效率低下,我国资源形势严峻。从土地利用方面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开发建设中的盲目用地,土地征用而未用现象严重,造成土地大量闲置;从能源利用方面看,我国能耗高,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矿产资源开发破坏严重,地方性开采比比皆是,开发利用浪费惊人,我国钢铁、水泥等主要原材料的物耗比发达国家高5—10倍;中国的水资源在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上位0.4,仅是国外先进水平的一半,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0立方米,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

二、致使中国资源状况恶化的因素1.不够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导致资源配置不够充分合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已初步形成。但是,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市场分割、封锁仍然比较严重,一些地区和部门运用行政手段,阻挠其他企业进入本地区或本行业市场,谋求地方和部门利益,并力图使既得利益固化,这就使得该地区该部门过度开采和使用本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以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进而导致不可再生资源储量骤减,可再生资源濒临消耗殆尽。

2.“赶超型尾灯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资源使用效率低下。“赶超型尾灯式”经济发展方式通过高投资加快了工业的发展,但第一、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对资源环境和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增强,进而影响经济效率的提高。在工业化过程中,中国优先发展重化工业,依靠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来增加产量,从而增加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由于资源总量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这种资源的超负荷使用加剧了资源不足的局面。

3.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资源使用不够充分。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我国不仅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基本依靠进口,而且在许多高新技术产品上不具有知识产权。因此,中国只能依靠资源,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从事技术含量低的生产环节。据统计,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2%左右,高级技术开发人才更是稀缺。

与此同时,我国还存在着高级人才大量外流的现象。

4.以GDP为核心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剧了资源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追求政绩,大多把GDP及GDP增长率等经济指标作为衡量政府绩效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指标。这种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严重误导了地方政府的行为:为了完成GDP指标,各地政府不惜牺牲资源,追求短期利益、局部利益,进而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影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对可持续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三、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转变以GDP为核心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绿色GDP指标。

鉴于资源缺乏的现状,中国应该转变以往的GDP至上的政府评价体系,建立绿色GDP指标,即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一个政府的绩效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全面地考虑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率、资源循环利用率、环境污染率,以降低资源消耗。

2.建立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首先,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合理规划工业发展,避免重化工业的盲目扩张,这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拉动消费,提高经济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其次,加快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建立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该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资源的循环有效利用,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3.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对资源的使用能力。一方面,对于自主创新的企业和项目,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同时适当减免税收,从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和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要加大技术投入,注重人才的培养,通过效率的提高来增加收益。此外,相关机构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当然,企业和个人也应该增强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意识。

4.加速中国经济发展的体制建设。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运用价格调节配置资源。具体表现为:①市场机制能根据利益最大化标准,指引资源商品的配置,使资源流向要素生产率高的部门;②市场的力量能够使资源的流动趋向合理,从而达到部门之间分配的均衡;③市场价格机制可以优化和协调部门内部要素组合比例,达到资源要素组合搭配最优状态。其次,必须有效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主要措施有:①政府为可持续发展制定相应的规划,对资源与发展之间关系预先进行安排和设计;②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矫正,把资源配置到效率最高的部门;③政府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外部性问题,规范资源浪费的行为。

四、结语

鉴于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中国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按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理念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战略上优化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耗的投入产出关系,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资源约束 第6篇

目前,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本文进行应急实施流程的优化提供了思路, 如Rui Chen[1]等指出突发事件应急实施流程的高效运作受到突发事件的高度不确定性、突发性、重要资源稀缺等多种约束条件的影响, 李春娟[2]结合知识管理的理论框架, 从应急流程的角度, 提炼了应急管理中的知识活动并分析其特性;薛慧芳[3]根据王延章的知识元理论[4], 从应急支撑材料中抽取各种实施活动基元, 并通过活动基元的相互关系, 组合成流程片段, 进而实现应急实施流程的动态生成。所以, 通过对流程中共性知识的挖掘和系统化利用, 可以满足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实施的不同需求。

因此, 本文结合Malone的协调理论[5]和王延章的知识元理论, 从应急实施流程的活动基元入手, 按照分析活动基元的属性→识别相互依赖关系→合理配置受限资源→优化实施流程的顺序对应急实施流程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 一方面为耐用性资源供应不足时应急实施流程的优化提供定量化支持, 另一方面也为不同约束下应急实施流程的优化提供了一种通用性的研究框架。

1 耐用性资源不足时应急实施流程的优化分析

与工作流优化类似, 优化应急实施流程也有不同的手段, 根据优化对象的不同, 可以分为结构优化和参数优化。结构优化是指对实施流程中各活动基元的逻辑结构进行优化, 如串行变并行, 调整活动顺序等;参数优化则是修改活动基元的某些属性, 如修改活动基元的时间约束, 修改分配给活动基元的资源数量等。本研究从实施流程的活动基元入手, 借助资源分配模型, 建立参数优化与结构优化的关联关系, 为应急实施流程的优化提供一种定量计算的解决方法。

1.1 应急实施流程的活动基元分析

文献[3]基于王延章的知识元理论, 全面地抽取了应急支撑材料中的应对实施活动基元, 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活动基元的相互关系, 为动态生成应对实施流程提供了一种普适方法,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因此, 本文将在该文献的基础之上, 从分析活动基元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入手, 展开对应急实施流程的优化。

由于研究需要, 本文在原文献的基础上, 将实施活动基元的属性集进行扩充, 如粗体所示 (原有属性的详细说明见文献[3]) :

对于一个活动基元m, 其概念及属性集Nm为:

其中,

Ir为输入资源集 (Imput Resource) , 活动执行需要输入的资源。

Or为输出资源集 (Output Resource) , 活动执行结束后输出的资源。

Rl为资源处理规则 (Resource Rule) , 定义活动对资源的处理规则。

F为资源处理函数 (Function) , 关于输入/输出资源集和资源处理规则的函数。

1.2 应急实施流程中的资源类型

王国庆[6]详细分析了应急启动、应急救援和应急恢复等流程对应的资源需求, 为提高救援效率和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提供了依据。整体来看, 应急实施流程中的资源可以分为两类, 具体说明如下:

(1) 耐用性资源

资源的可用量不会随着活动的使用而消失, 如医疗器械、运载工具、救援设备等, 整体流程对该类资源的需求总量会因活动对资源的使用顺序、释放时间和最小最大时间滞后等约束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同时, 对某一活动而言, 活动的持续时间与活动总量成正比例关系, 与所分配的资源数量在一定的区间内构成反比例关系。

(2) 消耗性资源

资源的可用量会随着活动的使用而逐渐消耗, 如动力燃料、药品、食品等, 这类资源的需求特征不同于耐用品, 整体流程对该类资源的需求总量受活动的持续时间、消耗速率和影响规模等约束影响, 单一活动对资源的需求也不能构成单纯的线性关系。

1.3 活动基元关于资源的相互依赖

Malone协调理论中定义三种基本相互依赖关系为流依赖, 共享依赖和共同依赖。因此, 活动基元关于资源的相互依赖关系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识别:

设有两个活动m1和m2, 其输入资源集和输出资源集分别为lr1, lr2, Or1, Or2。

若 为真, 则表明活动m1和m2关于资源相互依赖。

当且仅当 , 则表明活动m1和m2的执行需要共享某些资源, 属于共享依赖关系。

当且仅当 , 则表明活动m1和m2将共同产生某些资源, 属于共同依赖关系。

当 , 则表明一个活动执行所需要的资源要依靠另一个活动输出的资源, 属于流依赖关系。

1.4 应急实施流程的优化

突发事件发生时, 应急实施流程通常需要大量的耐用性资源, 而在时间紧迫的应急环境中, 资源供应往往不足, 所以不同的资源分配方案[7]会使实施流程产生不同的执行效果。当具有共享依赖关系的活动基元间发生资源竞争时, 预先的应急实施流程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因此, 本文主要针对耐用性资源不足时, 活动基元的持续时间或开始时间发生调整的流程优化问题展开研究, 优化的目标是实现实施流程的整体相对损失和最小。即将分配给活动基元的共享资源数量作为决策变量, 活动基元因资源投入不足而造成的相对损失作为因变量, 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来实现实施流程的整体优化。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所要研究的实施活动基元, 明确各个属性值, 尤其是输入/输出资源集。

(2) 分析实施活动基元的输入/输出资源集, 本文仅考虑耐用性资源的需求约束。

(3) 确定活动基元的相互依赖关系。本文是从分析活动基元的输入资源集入手, 确定两活动基元是否因共同使用某些资源而存在共享依赖关系。

(4) 合理配置资源。资源配置模型是确定如何调整原流程中逻辑结构的定量化工具。因此, 将相关参数和约束条件输入模型, 计算出资源配置的结果, 为后续工作提供支持。

(5) 根据资源配置的结果, 调整活动基元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

2 优化模型构建

2.1 问题描述

对于某一突发事件, 将其实施流程表示为一个Ao N网络, 其中节点代表具体的实施活动基元, 箭线代表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原来的应急实施流程为S0= (s10, s20, …, sN0) , 其中, si0为活动基元i的原定开始时间, stτ为活动基元i的实际开始时间;di0为活动基元i的预计持续时间, 其对第k (k=1, 2, …, K) 种资源的需求量为rik, 投入量为qik, 第k (k=1, 2, …, K) 种资源的可用量为Rk。在某一时间窗t, 由于资源数量不足, dlk活动基元的资源需求不能全部满足, 为活动基元i的实际持续时间。由于不同活动基元的延迟所带来的损失不同, 所以定义一个权重λi, 用来反映活动基元每延迟一个时间单位所带来的相对损失。令调整后的实施流程为St= (s1t, s2t, …, sNt) 。

2.2 模型假设

为便于数学模型的建立, 本文做出如下简化假设:

(1) 资源间相互独立, 不受其他资源投入情况的影响。

(2) 各活动基元的相对损失系数已经确定。

2.3 数学模型构建

说明1将实施流程中所有活动基元看作全集[8]O, O=Ft∪Pt∪Vt, 其中Ft为t时间窗内已经完成的活动基元的集合, Pt为t时间窗内正在实施的活动基元的集合, Vt为t时间窗内正在实施的活动基元所影响的后续活动基元的集合。

说明2Δdi表示活动基元的延迟时间。

说明3 i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在上述优化模型中, 约束条件式 (1) - (2) 分别为目标函数中活动基元的延迟时间;约束条件式 (3) - (4) 为活动基元间的偏序约束;约束条件式 (5) 为活动基元间对于资源释放时间[9]的约束;约束条件式 (6) - (8) 定义资源的可用量约束;约束条件式 (9) 为活动基元的开始时间约束;约束条件式 (10) 为决策变量的定义域约束。

3 应用案例

3.1 案例背景介绍

本文选取“7.16”大连油罐爆炸 (部分数据稍作修改) 案例中的部分实施流程进行研究, 以验证上述模型的有效性。

(1) Ao N图中的虚节点, 不消耗任何时间和资源, 如图1所示, 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

(2) 为了简化计算, 本文仅考虑共享1种资源的情况, 具体如表2所示。

3.2 求解结果讨论

借助Lingo优化软件, 对构建的模型进行求解, 即可解决耐用性资源不足情况下应急实施流程的定量化优化问题。由于时间窗的选取与实施流程资源补给的具体情景有关, 所以可根据决策者的偏好进行调整, 本文中的时间窗设置涉及实施流程的前中后三阶段, 分别为t=[1.0, 4.0]、t=[4.0, 10.0]和t=[10.0, 20.0], 具体实验结果如表3-4所示。

从以上优化结果可得出3点结论:

(1) 6和7、18和19两组活动基元的计算结果表明, 在事故面前, 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 一旦产生资源冲突, 与生命救助有关的活动, 延误时间一定相对较少。

(2) 观察不同阶段优化时所带来的整体损失, 不难发现, 越早发生资源不足, 受影响的活动基元越多, 带来的相对损失也越大, 所以原实施流程的构建应该尽可能的合理和科学, 最大限度地降低实施流程的整体相对损失。

(3) 从优化后各活动基元的实际开始时间得知, 资源数量的合理分配能够影响实施流程的整体结构变化, 所以, 通过对应急实施流程的参数优化来实现结构优化的方法是可行的。

4 结束语

对于动态发展的突发事件来说, 实例化活动基元间逻辑结构的调整是整个应急实施流程优化的关键, 本文借鉴Malone协调理论和资源调度的思想, 研究了耐用性资源不足条件下如何使应急实施流程相对损失和最小的问题。考虑资源配置对活动基元持续时间的影响, 提出通过分析活动基元的输入资源集来识别实施活动基元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明确其对共享资源需求的冲突性, 并通过资源合理配置的数学模型来调整原实施流程的逻辑结构, 最终形成优化的应急实施流程。本文最后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分析, 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不仅能够为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实施提供直接的定量化的决策支持, 而且对于其他突发事件应急实施流程的优化也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Chen R, Sharman R, Rao H R, et al.Coordination in emergency response management[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8, 51 (5) :66-73.

[2]李春娟.面向应急流程的应急知识管理体系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 2011, 54 (2) :46-49.

[3]薛慧芳.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实施活动及流程生成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2.

[4]王延章.模型管理的知识及其表示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 2011, 26 (5) :291-297.

[5]Raposo A B, Magalhaes L P, Ricarte I L M, et al.Coordination of collaborative activities:A framework for the definition of tasks interdependencies[C]//Groupware, 2001.Proceedings.Seven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IEEE, 2001:170-179.

[6]王国庆, 詹伟.应急响应中的救援物资需求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 14 (5) :44-47.

[7]Michele Lombardi, Milano.Optimal method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scheduling:a cross-disciplinary survey[J].Survey, 2012 (17) :51-85.

[8]任世科, 袁志平, 徐渝.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动态调度优化:以KX井喷事故为例[J].运筹与管理, 2012, 21 (3) :1-7.

资源约束 第7篇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 如何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多样化需求, 快速推出新产品成为企业生存的必然条件。在此情况下,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项目思维应用于产品开发制造过程中, 形成一个个企业产品项目, 这些项目大部分都是在多项目环境下进行的, 称为产品多项目, 具有如下的特点: (1) 多产品同时处于开发制造过程中, 共享资源, 产品形态各异; (2) 产品开发制造过程并行、交叉, 联系紧密; (3) 产品项目涉及企业内多个部门或企业外多个相关单位, 人员角色众多, 各部门资源分散和有限; (4) 项目过程动态多变, 产品需求和外部环境变更频繁, 资源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些特点增加了产品项目管理的难度[1], 需要应用先进的计划与控制方法, 才能实现产品开发多项目的综合目标。

多项目计划与调度问题是多项目研究的主导, 而资源配置问题是多项目计划与调度问题的核心, 多个项目间存在着资源竞争和冲突, 形成多项目的资源约束。产品开发项目是典型的具有资源约束的多项目问题, 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 应该从企业有限的资源和产品开发全过程双重角度上进行分析, 寻找既能保证企业资源有效配置, 又能保证每个产品开发全过程都能受控的计划与控制方法。

国内外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产品开发项目的计划与调度问题。何霆对不确定性资源约束下跨企业协同生产计划进行了研究, 提出一种集成项目管理和ERP的生产计划管理模式[2]。杨联星对产品设计开发多项目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出一种基于广义资源约束的新产品开发多项目协同计划管理模型[3]。张美华等从资源约束和的不确定性角度, 对跨企业产品开发及相似项目进行了研究, 提出不同模型或观点[4,5]。合理的控制是实现项目计划目标的重要保障, 不同的控制模式对产品开发具有不同的影响。Serge对行为控制、结果控制和小集团控制三种控制模式进行了对比, 研究了不同控制模式对产品开发成果的影响[6]。魏从刚等借鉴分布式人工智能理论, 分别对协同制造项目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 并建立了不同的协同计划与控制机制[7,8,9]。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 大部分研究分别从计划与控制两个方面进行, 而将计划与控制集成研究的成果较少。大部分研究站在广义资源或虚拟企业的角度上分析资源约束问题, 研究的细度不够。而对于某一企业来说, 不仅需要协调好与外部企业之间的关系, 更需要协调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基于以上分析, 论文从产品开发制造整个过程出发, 充分考虑各部门或相关企业拥有的有限资源, 在对资源约束下产品多项目问题进行描述的基础上, 对产品多项目计划与调度问题进行研究, 并指出项目控制对计划的重要性, 将两者集成, 建立多项目分层次计划与控制过程, 以实现项目与项目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同, 达到产品多项目目标最优化。

1 资源约束下产品多项目计划问题描述

如何在产品多项目环境下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调用, 是多项目动态计划与控制的关键问题。论文将企业中多产品共享资源、同时开发的情况称为资源约束下产品多项目调度问题。资源约束下产品多项目调度问题可由多项目集合和功能单位两个基本部分组成[8]。多项目集合涵盖多产品开发的多个项目, 功能单位为多项目提供资源和支持。

1.1 产品开发多项目

一个产品项目Pi可以表示为一个四元组 (Gi, Li, Qi, Ni) , 其中Gi表示项目的关键任务节点集合, 其中存在多个关键任务节点, Gi={Gi1, Gi2, ..., Gi|Gi|}, 包括项目的最终任务节点Gi|Gi|。为了简化问题, 对于所有的项目假设|Gi|=1, 即任何产品项目只有一个关键任务节点。Li={Li1, L i2, ..., Li|Li|}表示产品项目Pi经过的开发阶段集, |Li|是产品项目Pi的阶段数, Li⊆L, L为企业设立的产品开发整个生命周期阶段。Qi是项目Pi的活动集, Qi={qi1, qi2, ..., qi|ni|}, |ni|为项目Pi的活动总数。Ni是项目活动间的优先关系集, 可用活动对表示, Ni={ (qij, qik) :j≠k;qij, qik∈Qi}。项目Pi某一阶段Lil的活动集用Qil表示, Qi={Qi1, Qi2..., Qi|Li|}。项目阶段之间优先关系取决于各阶段所包含的活动之间的优先关系, 设为Mi, Mi={ (qij, qik) :j≠k;qij∈Qil, qik∈Qim, l≠m}。图1所示为某项目活动和阶段之间的关系。

1.2 功能单位

功能单位 (D) 是指拥有某些资源的组织单元, 可分为企业外功能单位 (ED) 和企业内功能单位 (ID) 。企业外单位包括客户 (Cc) 、供应商 (Ss) 和外协企业 (Oo) 等, 其中假设客户和供应商不参与产品项目具体活动的执行, 但对活动提供支持或协商, 外协单位负责项目的一个完整阶段。企业内功能单位 (IDj) (如设计部门、工艺部门、采购部门等) 包含资源集Rj={Rj1, Rj2, ..., Rj|Rj|}, 且负责与其相对应的项目阶段。单位内资源能力有限, 能够完成项目的某个或某些活动。各功能单位之间的协作关系如图2所示。

客户需求的变更将会影响到企业产品开发项目的工期及任务分配等, 企业只有实时关注客户的需求变更, 并通过与客户协作才能使所开发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实现项目目标。由于产品开发的复杂性, 单个企业难以完成复杂产品的全部开发任务, 企业需要与外协单位进行协作, 同时企业内各功能单位之间也必须紧密协作。

1.3 资源约束下产品开发多项目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 定义资源约束下产品开发多项目下的产品项目集合P={Pi}, 定义功能单位的集合D={Cc, Ss, Oo, IDj}, 定义资源约束下产品开发多项目为Ω=﹤P, D﹥。

2 资源约束下产品多项目双层计划的定义

企业中产品项目一般由项目经理负责, 而项目资源则分散在不同的部门或组织中, 由部门进行统一分配。论文将项目计划 (Ai) 分为项目层 (FAi) 和阶段层 (SAi) 两个层级, 以更加接近企业实际。

2.1 项目层计划

项目层计划规定如何分配项目的阶段给相应部门或组织, 这种分配用功能单位和阶段之间的绑定关系表示。如果项目Pi的阶段Lil必须赋予给一个功能单元Dj (设ajil=1) , 则绑定关系定义为:feil= (j, w) , 其中w= (w1, w2) 表示阶段的最大可行时间窗, 即阶段的最早开工时间 (w1) 到阶段的最晚完工时间 (w2) 之间的时间范围。阶段内活动安排时, 不得超过该时间范围。项目Pi的项目层计划FAi是Pi中所有活动绑定关系的集合, FAi={fei1, fei2, …, fei|Li|}。那么, 企业产品多项目环境下的项目计划可定义为FA={FAi}。

2.2 阶段层计划

阶段层项目计划是各个功能单元根据项目阶段的最大可行时间窗, 以及功能单位内资源使用情况, 详细编制的项目各阶段的详细作业计划。阶段层项目计划规定如何将各阶段所包含的活动分配给相应功能单位的资源以便执行, 可用活动和资源之间的绑定关系表示。假设项目Pi的阶段Lil有feil= (j, w) , 如果项目Pi的活动qil (qil∈Qil) 必须赋予给一个资源Rjk, 则绑定关系定义为:seil= (j, k, v) , 其中v= (v1, v2) 表示活动执行的时间段。项目Pi在阶段Lil的详细计划SAil={sei1, sei2, …, sei|Lil|}, 项目Pi的阶段层计划SAi, 是Pi中各阶段详细计划的集合, SAi={SAi1, SAi2, …, SAi|Li|}。而对于某个功能单位来说, 单位内的多项目环境下的详细计划DAj={SAil}, ∀ajil=1。

2.3 优化项目计划

由于每个项目的任务绑定关系不同, 将会产生不同的项目计划。为了衡量不同计划之间的优劣, 定义一个形式化的比较函数Øi:R→R+, 称为偏离度函数, 表示了项目实际完成进度与计划完成进度之间的偏差程度, 显然其值越小越好。例如, 项目Pi的两个计划Ai′和Ai〞, 当且仅当Øi (t (Ai′) -Gi1) ≺φi (t Ai〞) -Gi1) 时, 计划Ai′才优于Ai〞。

对于能够满足所有项目活动的优先关系和所有资源约束的项目计划, 称为可行计划。如果在可行计划中, 优化任何一个项目的偏离度必以增加其他项目的偏离度为代价, 则认为这个可行计划是有效地。

定义项目Pi的偏离度范围为:DCR (A) =maxi (φi (t (Ai) -Gi1) ) -mini (φi (t (Ai) -Gi1) ) 。

如果某项目的偏离度范围DCR (A) ≤τ (τ为给定的容许量) , 则称该项目的计划是一个在τ优化的产品项目计划。

3 资源约束下产品多项目双层计划与控制过程

由于企业中产品开发多项目处于动态多变的环境中, 且新的产品开发项目随机到达, 因此, 随着产品开发进程的推进, 每一个产品项目所处的环境都会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造成某些产品开发项目计划的变更, 即得到在τ优化的新的项目计划。资源约束下产品多项目分层计划与控制过程如图3所示。

在多项目执行过程中, 通过多项目监控获取当前项目集P内所有项目的状态, 判断可能引起项目计划调整的环境变化。多项目环境的变化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由于当前项目集中加入新产品项目而产生的变化;第二种是由于客户需求变化引起的项目变化;第三种变化是项目进行中其他原因造成的项目活动的延期, 如设备故障、人员不到位等。前两种类型都与客户有关, 需要由项目负责人与客户进行协商, 确定或更改项目节点。第三种变化是由于执行过程中的因素造成的活动延期, 为了保证项目按期完成, 应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如加班等) , 尽量避免由于某个活动引起的项目整个进度的变化, 如果真的引起变化, 也尽可能在任务所处的阶段内变化, 而不影响其他的阶段, 因此, 采用从下向上的方式来调整项目计划。

对于新产品项目, 由上到下编制项目计划, 首先在确定该新项目节点后, 由项目负责人和各功能单位负责人协商, 采用一定的任务分配或资源分配算法, 编制新项目的初始项目层计划。如果所编计划与P中其他项目计划之间没有冲突, 则直接由各个功能单位编制阶段层项目计划;否则, 需要首先调整相关项目的项目层计划, 再进行阶段层计划的编制。对于客户需求变化引起的项目变动, 以尽量不影响其他项目进度为原则, 由项目负责人和客户协商, 更改项目工期, 然后按照一定的原则由上到下调整项目层和阶段层项目计划。

这种计划和控制模式从企业实际出发, 通过两层计划过程确保了企业能在订单规定的时间内交货。同时, 两层计划是相辅相承、逐步细化的, 下层计划是在上层计划的约束下进行的, 而且从下层到上层也有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当下层计划不能够完成的时候, 需要对上层计划进行调整, 实现了项目不同层次间、不同阶段间的协同。

4 结语

论文提出的资源约束下产品多项目双层计划与控制方法, 考虑到企业多项目环境动态多变的特点, 有利于企业产品多项目之间的协同, 实现项目不同层级的控制, 以达到企业资源的合理安排和效益最大化。这种分层计划与控制方法为制造业企业多产品项目管理提供了一种参考理论模型。针对此问题, 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对各层计划中任务分配算法、工期计算以及多项目分层协同控制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摘要:针对具有多项目并存和资源有限特点的企业产品项目, 应用数学描述方法形式化了计划与控制问题, 建立了多项目双层计划与控制过程。该过程描述了项目层和阶段层两层计划间的交叉控制, 以及产品项目中协同管理流程, 为多项目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项目管理,多项目,项目计划,双层控制,产品项目

参考文献

[1]Yong-Han Lee, Soundar R.T.Kumara.Advances ine-manufacturing-foundations of market-based collabora-tive planning and control of distributed multiple productdevelopment projects[J].Journal of Material Process-ingTechnology, 2003, 139 (1) :178-186.

[2]何霆, 武冬冬, 徐晓飞, 等.不确定性资源约束下的跨企业协同计划问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8, 40 (7) :1089-1093.

[3]杨联星, 郭钢, 邓晓刚.广义资源约束下的新产品开发多项目协同计划管理[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1, 28 (7) :2601-2605.

[4]张美华, 李爱平, 徐立云.基于Pareto最优的多企业协同计划调度优化[J].中国机械工程, 2012, 23 (5) :563-569.

[5]郭钢, 李光锐, 邓晓刚.有限资源约束的产品开发多项目协同排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 46 (33) :67-70.

[6]Serge A.Rijsdijk, Jan van den Ende.Control combina-tion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J].J PRODINNOVMANAG, 2011 (28) :868-880.

[7]魏从刚.网络化协同制造项目进度管理技术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 2006.

[8]乔昆, 杨海成, 支海波.面向协同制造项目的计划控制方法[J].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8 (2) :128-131.

苏南经济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约束探讨 第8篇

1 苏南经济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瓶颈分析

土地资源瓶颈主要指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土地资源供不应求,对发展形成制约。当前苏南经济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瓶颈主要表现为:(1)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是经济结构显著转换的过程,这种结构转换和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形成巨大的需求,从而使以土地资源为代表的一系列自然资源更为紧张。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苏南,因办厂和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扩大了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这一需求最终必然以占用一部分耕地来实现,在土地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建设用地与耕地开始了争夺;(2)由于苏南人口基数大,粮食安全需求的基数必然很大。

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苏南地区的产业也在不断优化升级,产业升级要求土地等外在环境资源要一起跟进,但苏南市域空间总量不足和质量持续下降,土地资源始终处于超载状态,土地、原材料等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该地区今后经济发展的瓶颈。因为土地资源异常紧张,苏南通过拆并工业园区,“腾笼换鸟”、建设标准厂房来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特别是在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配套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必须根据升级的要求不断调整,通过对土地等资源的集约利用,真正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土地是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由于土地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移动性和级差性的特点,土地无法引进,无法移动也无法创造,土地对人口和经济发展的负载不是无限的。土地资源约束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最大的硬约束。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向土地索取,而不向土地投入,掠夺型经营、乱砍乱伐,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使用过度、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问题。当前苏南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奇迹的同时,其土地利用在深度、广度以及速度都呈剧增趋势,如今苏南的土地利用强度已经很大,集约化程度已经很高,对于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苏南来说,建设用地需求的增长、耕地数量减少的趋势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土地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苏南部分地区基本已经无地可供,土地资源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苏南地区经济增长的“瓶颈”,土地资源的潜在危机已经危及到了苏南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苏南土地资源约束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苏南土地资源短缺直接影响了区域粮食安全

苏南土地资源数量原本就极其紧缺,加上各种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交通污染等,有限的土地资源又大打折扣。长期以来对土地只用不养,有机肥料投入减少,导致地力衰退,土地资源质量也急剧下降。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质量的下降直接威胁到苏南当地粮食供应的安全。(这里统计了1999~2008年苏南各年的粮食产量数据,并用同处江苏的苏中、苏北同时段粮食产量进行比照。)

(图1)可以看出,近几年特别是2006年以来随着苏南耕地面积的减少,苏南粮食产量大幅降低,就粮食基数来说,1999~2008年段苏南粮食产量一直低于苏中、苏北,其粮食产量曲线处于最低处,苏南粮食产量几乎不能实现完全自给。

1.2 土地资源紧张使商务成本相应提高,苏南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低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

苏南经济的亮点主要是外资大规模的涌入带来的,而外资青睐苏南地区主要由其区位优势以及低廉的商务成本决定的。曾经苏南凭借其相对丰富而低廉的劳动力等资源优势成为外资角逐的热土,承接着国外的很多加工品的加工,制造业成为苏南经济增长中强劲的“发动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外资的大量进入、开发区的建设,苏南地区土地资源等生产资料日益紧张,原本长期依靠的低成本生存和发展方式逐渐被打破,这些都使苏南企业运营的商务成本逐年提高,生存空间压缩,苏南进入了“高成本运营时期”,吸引外资的区位优势正逐渐丧失。国际产业资本的特性决定了它永远在寻求最佳的性价比地区。有专业人士指出,几年前就有苏南台资IT制造业开始布点越南。因为那里成本更低——工资不及苏南的一半,且对外企免10年所得税,“就做电脑连接件,到越南生产,利润是在苏南的2.5倍![1]”如今苏南经常遇到的尴尬就是有项目,但没有落实的土地。加上各种成本的渐涨,当年候鸟般飞来的外资制造业,是否再次上路,寻找新的“成本洼地”,这些都在考验着苏南。而更值得人们深思的就是,曾经热闹非凡的苏南外资引进的背后其实是以牺牲大量的土地资源为代价的。

1.3 苏南土地资源的制约直接威胁到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今后较长一个时期,苏南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仍将持续走强。(1)园区建设用地还会继续增加;(2)已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的苏南,其城市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也在增加;(3)人口增长导致用地增加,虽然苏南本地人口自然增长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但随着城市化推进和户籍政策调整,外地人口流入速度加快,将会大大增加对土地的需求。土地的需求是如此巨大,然而土地对人口和经济发展的负载不是无限的。土地资源的硬约束对于未来苏南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已越来越显现。

2 苏南土地资源瓶颈约束的实质探讨

经济发展会受到约束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遇到不同的约束条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资源稀缺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但是,资源稀缺不等于短缺。当前无论就全国还是苏南这一特定区域而言,的确存在很大的资源约束问题。我国的人均耕地占有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不到[2],苏南人均土地资源、人均耕地甚至远远低于国家平均值,这实际上就造成了苏南经济发展资源支撑的先天性约束。但是,这种资源的约束在现阶段,只是表象,不是本质。笔者认为,长期以来苏南采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土地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并由此拉开了与其它地区的经济差距。然而,不能忽视的是,伴随着其经济快速发展的是土地资源的快速消耗,苏南经济增长仍然是典型的以高投资、高土地资源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是一种低效的生产模式。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中的土地资源供需矛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变得刻不容缓。参照国际上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通常是大多数国家在发展初期采用的一种发展战略,也是加快发展、追赶发展的一个无奈选择。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能否适时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能否重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3 国际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许多发达国家在进入工业化中期之后,都面临着资源约束,但从现实来看,资源约束反而刺激了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为其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历程来看,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路径也不尽相同。现实中往往有这样的一个规律,越是土地等自然资源贫瘠的国家,越早地选择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由于资源逼迫,它们会主动放弃传统依靠土地资源产业迅速实现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式,转而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通过降低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消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通过开发替代资源缓解资源紧缺,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为阐述两种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异同,本文选择东亚(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与西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进行对照研究。

3.1 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模式——也称粗放模式

“东亚模式”是战后以日本、韩国等为代表的,包括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后来的东盟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方式和特点[3,4]。东亚模式国家(地区)充分利用了自然和历史赋予的“自然”的比较优势,其主要经济特征之一就在于粗放型的发展战略。东亚之所以选择并“固守”了资源和劳动密集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顺应了国家发展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并创立的,指的是一国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有形资源禀赋上,和其他国家存在着的差异,进而使某个国家在某类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形成比较生产费用优势或比较成本优势。比较优势是一地区或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更不是唯一条件)。它是由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基本生产要素的禀赋决定的。

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之间不同产业的竞争力比较,且更多的是从生产费用或生产成本的角度进行比较。这里指的就是劳动力费用低廉或劳动力成本低。按照这个原则,东亚由于具有土地资源较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所以多选择了资源和劳动密集的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属于较低层次的产业经营形态,其劳动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者生存资料的价值上。这种模式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主要借助于多投入活劳动,它与较为落后的生产力和较为低下的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相联系。较低的劳动成本也注定了这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只能吸收和再生产较低素质的劳动资源,因此,东亚各国最初主要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当发展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时,比较优势的获得是依靠创造而非“自然”的条件,尤其对具有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加大时。这时候具备较低的劳动成本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与其他国家竞争的比较优势,权衡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不再只看成本,还要看效率。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应当是劳动资源的成本和劳动资源的效率的综合体现。但事实上大部分东亚国家却无法走出原来的粗放发展模式,加上缺乏消化、吸收、开发、创新的能力,无法开发和创造有竞争力、有市场的产品,也就不可能推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高级化。低成本和低价格必然是低层次、低技术含量,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品牌。这样的竞争注定是短命的。时至今日,这条工业化道路已经日渐穷途。

3.2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增长模式——也称集约模式

“西欧模式”即资本技术密集型经济增长模式也称集约模式,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不同的是,资本技术密集型增长主要借助于多投入物化劳动,属于高附加值的生产活动,其获得比较优势主要依靠创造而非“自然”的资源,尤其对具有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量很大。高素质的劳动者也加大了劳动成本,而较高的劳动成本可以吸收和再生产较高素质的劳动资源,因此资本密集型产业增值能力较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重视技术创新,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着力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进而把知识、技术本身作为商品,大规模地生产开发并应用于经济实践,从而使产业结构不断提升,这个过程是永无止境的。18世纪以前,西欧与东亚的经济发展水平大抵相当。据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的研究,直到1750年,东亚与西欧的发展模式均为劳动密集型,18世纪以后的发展却大相径庭。“有很多迹象表明,欧洲有许多富裕地区已经走上了一条较为劳动密集的道路,直到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引人瞩目的发展才扭转了那条道路”。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欧洲原有的劳动密集的发展道路发生了急剧断裂?彭慕兰认为是矿物原料和新大陆的发现,这两者的利用使得西欧的燃料和土地并不稀缺,稀缺的是劳动力,劳动力的稀缺成为西欧发展中的一大资源约束,如此的资源约束迫使西欧在技术创新中出现了对节约劳动的强调,并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节约劳动的发明中,正是资源逼迫加快了西欧经济发展路径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变。“这个独一无二的西欧需要减少昂贵的劳动力的使用,于是历史前进了,最后导致了机器和现代化工厂的出现,以及人均生产力与生活水平的巨大改善,而同时其社会更感兴趣寻找能够节约土地、资本或某些具体的稀缺资源的创新”。

4 国际经验对苏南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东亚和西欧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分析,可得到不少启示:

4.1 适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东亚国家由于有着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凭借其充足劳动力几乎不需要考虑劳动力的节约,于是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这是一种基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模式,一般地说在不发达的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原始资源的投入有其合理性,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自然要发挥传统的“比较优势”。但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相当积累的时候,经济增长不再主要靠传统产业,而是主要依靠知识产业的时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就应当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提升市场经济模式,避免陶醉于“比较优势”而不能自拔。迈克尔·波特(1990)在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后真诚告诫:“当一个国家的企业要持续它的国际竞争优势时,它应该主动摆脱当时的初级生产要素优势”。“企业要创造更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在初级条件仍有优势的情况下就主动割舍。日本企业能够在许多产业中保持竞争优势,是因为日本在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就开始发展自动化,并在低价位、标准化产品还很成功时,便进入差异化的产品领域”[5]。适时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重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这很值得当前正陷入资源困境中的苏南很好地学习和体会。

4.2 注重开发、培植新技术,走出低端竞争的误区

缺少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势企业和产业一直是苏南经济发展中的软肋。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和地区竞争优势来源于成功的明星企业,明星企业越多,国家竞争能力越强。目前,苏南制造业仅处于垂直一体化供应链条的低端,这是造成自主创新能力弱、名牌产品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资料显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往往与其重视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是分不开的,研发投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其竞争力往往就越强。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较高,如美国约为2.7%,日、法、德约为3.0%,而我国国内平均水平为1.0%,作为国家经济发达地区的苏南来说,高新技术产业R&D经费占GDP的比重也仅为1.0%左右,苏南依靠大量投入土地资源、廉价劳动力资源等比较低廉的天然成本来发展生产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也决定了苏南这种资源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是长久之计。面对当前土地等资源约束条件的明显加大,苏南在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和经验的时候,必须发挥自身优势,不失时机地着手提升经济增长模式,增加产品生产中的技术含量,提高对国内外技术、资本的吸引力,注重核心技术的开发和保护,培植和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品牌信誉好的中国名牌产品,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品牌,同时注重培育和保护知识产权,注重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及时提升,走出低成本、低技术含量、低端竞争的发展误区。

参考文献

[1].高坡,陈炳山,孙巡,等.高成本背景下苏州外向型经济的转型与升级[EB].www.people.com.cn,2008-06-16

[2].无锡市国土资源局.创新成就未来——无锡市国土资源管理系统管理创新论坛文集[C].2007,(11):98~99

[3].郎丽华.“东亚模式”的得失与启示[J].经济与管理研究,1999,(1):22~24

[4].毛玉敏.从“东亚模式”的得失看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的对策[J].计划与市场探讨,2003,(9):7~9

资源约束 第9篇

关键词:约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如何强调耕地资源的重要性都不过分。但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又使耕地资源的转化利用成为必然, 如何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于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 构建和谐社会, 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我国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面临着许多约束机制, 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目前约束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问题

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

农村的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 这在《宪法》及其他法律中均有明文规定, 但是“集体”到底指哪一级, 法律规定则含糊不清。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主体模糊, 导致无人真正为其利益负责, 导致为获得短期利益而掠夺性经营的做法, 致使土地资源质量下降。

2. 土地征用中存在很大随意性和功利性。

主要表现在: (1) 随意扩大征用范围, 有的甚至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 为商业开发甚至所谓的开发区建设随意占地, 这也成为不少地方大量存在土地利用纠纷和干群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 (2) 土地利用和开发没有统一规划, 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 在招商引资中为吸引外资不惜拿土地做筹码, 只要能引来资, 就敢随意给地。 (3) 更突出的是土地行政征用中侵占土地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利益。在集体所有土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的过程中, 政府考虑的重点是本级财政的利益, 投资者的利益, 往往忽视了本来作为土地所有者的农民集体的利益, 用很低的价格把农民的土地拿过来, 几乎否定了整个被征用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利益。

3. 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一是对于土地违法行为缺乏有效监管, 在当前的政策构架下和利益格局下, 让地方政府来充当耕地的保护者, 无异于让老鼠来守油瓶。二是具体操作过程没有有效监督, 一些地方在征地过程中搞暗箱操作, 这种做法, 在有些地方成为土地违法犯罪的温床。三是现行土地收益分配办法不合理, 助长了地方以地生财的冲动。现在不少地方财政都成了土地财政, 一些地方政府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短期行为越来越明显。

4. 现行考核制度不科学、不可持续。

现行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还主要以GDP崇拜为准, 忽视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能源、资源条件的协调发展。单纯追求GDP的增长, 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是不可取的。我们所需要和追求的发展, 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是致力于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发展。片面重视经济发展的考核机制直接导致了以牺牲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诸多问题, 严重影响了我国耕地资源战略性作用的发挥。

二、相关对策探析

针对约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诸多因素, 我们必须深入思考, 积极探索, 寻求科学合理的应对之策。

1. 坚决贯彻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我国早已确立, 但在具体实施中, 效果却并不理想。今后要认真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措施和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使耕地保护真正落到实处。第一, 要严格认真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当前我国正住在向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地方, 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经济发展和人们居住条件的提高和改善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包括耕地。但占用后, 一定要切实落实占补平衡, 不能仅仅是交一部分耕地占用费而了事。第二, 严格执行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要切实保证, 保证的关键就是要严格执法, 落实责任制和惩戒措施。在城市发展中, 要优先整合城市现有土地, 适度向空中要空间, 并提高土地利用率, 对一些小、散、落后的产能坚决取缔和拒绝。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地方在城市发展中, 为了绕开矛盾和实现所谓的低成本, 优先开发城郊土地包括耕地, 这种现象要坚决制止和改变。

2. 建立全国统一的耕地利用公示制度。

为确保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得以贯彻和实施, 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耕地利用和保护公示制度。那个地方因为什么原因改变耕地使用功能多少亩, 占补平衡费用交到了那个地方, 这笔平衡费用于了那块耕地整理, 整理的效果怎么样, 都应一一公示, 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稽查和媒体监督。

3. 改革产权制度。

改“承包制”为“永包制”。当前之所以土地违法现象不断, 耕地被破坏严重, 最关键问题是目前耕地缺乏事实上的主人。耕地归村集体所有, 事实上等于大家都有和都没有, 无法真正让农民行使土地所有者的权益。要明确农村土地尤其是耕地的所有者权益, 改“承包制”为“永包制”, 让村集体的每一个农民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代国家行使土地所有权者, 或说是国家把耕地的所有权能无偿的让渡给农民行使, 让农民在法律地位上取得保护耕地的资格。

4. 改革和完善现行土地征收制度。

要明确国家土地征收的范围, 把真正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和商业开发和建设区别开来。对于商业开发和建设, 政府要坚决退出来, 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对于公益性的建设项目政府要在合理节约利用土地的前提下, 公开建设的所有环节和过程, 以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不论是公益性的建设项目还是商业开发和建设, 涉及到利用耕地的, 都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审批制度, 切实做到不踩红线。同时要明确把土地征收的收益的大部分要留给土地所有者, 这个措施, 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地方政府的征地冲动。

5.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要完善对土地违法行为的监管, 要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和措施, 必要时要用刑法来调整, 对破坏土地资源严重的地方当政者, 要坚决予以处理。要纠正当前的一些错误做法和认识, 如某些地方, 对土地违法违规的地方领导, 只要当地经济发展了, 就会被认为是“功臣”, 要想真正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一定要刹住这种歪风, 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坚决不能树这方面的坏榜样。

总之, 只要正确认识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约束机制, 并找出并落实相应的措施, 就会使我国的耕地保护和利用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思华.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2]张伯宁.21世纪可持续农业展望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2-2003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4]杨万江, 徐星明.农业现代化测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5]杨素群.中国农业现代化重大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资源约束 第10篇

关键词:资源约束;项目调度;遗传算法

中图分类号:O2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0)10-0017-01

经济的全球化加剧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软件开发、建筑工程、制造业等大型产业,还是进行批量生产的小型企业,为了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优势,项目管理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而项目调度问题作为项目管理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合理的调度计划能够有效地缩短项目周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但是由于项目调度问题较为复杂,不仅存在前驱后继关系,还常伴有资源的约束,求解极为困难。

因此,文章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求解多模式资源约束项目调度问题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

1存在问题

在更多的实际项目中,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项目负责人往往会依据项目中各活动的轻重缓急程度来决定对各个活动的资源投入量,而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各工作所获得的实际资源投入量会直接影响到该活动的工期。所以,当活动比较紧急时,可以通过加大资源投入量的方法,来缩短完成这项活动所需要的工期。当活动不是很紧张,可以略有拖延时,我们也可以考虑通过减少该活动的资源投入量,从而降低成本,这样就可以在工程进度中获得更大的收益。这种可以使用不同资源分配模式的资源约束项目调度问题就是多模式资源约束项目问题(multi-mode RCPSP,MRCPSP)。如果能够更好的为每项调度中的活动合理安排投入的资源,那么最终可以使得项目的完成情况更接近或超过预期目标。

2求解方法遗传算法是基于自然选择,在计算机上模拟生物进化机制的优化算法。它把欲求解问题的解空间映射作为遗传算法的搜索空间,把每一个可能的解编码作为一个解向量,也称为染色体(Chromosome),染色体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基因(Gene)。所有的染色体就可以组成一个种群。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求解情况设定一个目标函数值,即评价指标,比如工程项目中的工期等。通过这个目标函数值,也称为个体适应度,来评价所有染色体,从而决定染色体的好坏优劣。这样,按照遗传算法的流程和对应的操作,不断进化种群中的染色体,来调整其基因值,使之愈来愈趋近于目标函数值所倾向的个体,也就是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期望的较优解。

遗传算法通常包括六个基本步骤。步骤1,初始化种群:按照预先设定的优先规则(LFT,LST,MTS,MSLK,RND)和对应的个体数(比例,如LFT:LST:MTS:MSLK:RND=1:1:1:1:1)产生初始种群链表initGroupList,大小为GS。步骤2,选择操作:按照选定的选择操作的策略(轮盘赌、二人竞赛)和交叉率进行选择操作,将选中的个体加入到双亲链表parentsGroupList。步骤3,交叉操作:按照选定的交叉操作的策略(单点、两点、均匀、最大资源利用)进行交叉操作。从parentsGroupList中选择双亲进行交叉,交叉后的新个体保存到子代链表childrenGroupList。步骤4,变异操作:按照选定的变异操作的策略(基插、染插、交换、基邻插、染邻插、邻交换)进行变异操作。对childrenGroupList中的新个体按照变异率进行变异,变异后的个体加入到初始种群链表initGroupList。步骤5,维持种群:保证数量不变。步骤6,终止条件: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如未达到则重复步骤2。否则,输出迭代中最好的个体。遗传算法编码和解码解析。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紧前关系相容链表是目前较好的一种染色体编码方式。该方法简单易用并且求解效率高。

所选择的适应度函数。通常情况下,遗传算法的通用适应度函数公式定义如下:

f(x) = T (1)式中,f(x)是个体x的适应度值;T是个体x的项目工期。

选择、交叉和变异算子。遗传算法的核心操作是三个操作算子——选择、交叉和变异。这三个算子主导了遗传算法如何进行,也决定了所研究问题的求解质量。

①选择应运二人竞赛策略。在生物的遗传和进化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物种对生存环境适应度较高的个体都会有更多的机会将优良基因遗传到下一代中,反之被保留的机会就会减少,甚至被淘汰。根据预先设定的选择概率,在种群中对每个个体进行选择。在被选中的个体中依次进行选择,每次选择都从两个个体中选择最优的一个个体进入待交叉列表。因而选择操作在遗传算法中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会从父代中选出最好的基因遗传于子代之中。

②两点交叉策略。记参与交叉的两个父代个体为A和B,随机生成两整数p,q,1

③基于基因和邻域搜索的插入变异策略。基于基因插入变异策略是在基于基因的插入变异策略的基础上,根据变异概率和变异因子记录本次变异中出现过的最好染色体作为变异的结果,这个过程也称为邻域搜索。其中变异因子为在区间中尝试的位置次

3实验结果

为了研究遗传算法应用于MRCPSP求解的问题,文章选择了PSPLIB实例库中多模式J10作为测试依据,来验证遗传算法各个策略的优劣,结果如下:①选择策略。赌轮机制(比例复制)在运行J10项目中平均偏差率、最优解比例均不如二人竞赛策略。因此,文章融合算法中遗传算法部分采用二人竞赛的选择策略。②交叉策略。两点交叉相对于其它交叉策略具有更好的效果,平均偏差率、最优解比例都有很好成绩,因此文章融合算法中遗传算法部分采用两点交叉。③变异策略。文提出的基于基因和邻域搜索的插入变异策略相对于其他变异策略具有更好的效果,平均偏差率、最优解比例都有很好成绩,因此文章融合算法中遗传算法部分采用基于基因和邻域搜索的插入变异策略。

4结语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应运遗传算法解决资源约束项目调度问题具有很高的求解效率和质量。对遗传算法的变异策略进行改进,应运与求解具体的实例中更具有一定优势。

参考文献:

[1] 刘立东,蔡淮.融入遗传算法的混合蚁群算法[J].计算机工 程与设计,2008,(5).

[2] 陈国良,王煦法,庄镇权,等.遗传算法及其应用[M].北京:人 民邮电出版社,1996.

[3] (日)玄光男,程润传.遗传算法与工程设计[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0.

[4] 金菊良.遗传算法及其在水问题中的应用[D].南京:河海大 学,1998.

[5] 韩万林,张幼蒂.遗传算法的改进[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0,(7).

[6] 杨启文,蒋静坪,张国宏.遗传算法优化速度地改进[J].软件 学报,2000,(4).

[7] 翟梅梅.基于蚁群算法的改进遗传算法[J].安徽理工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8] 张晓玲,黄力.融入遗传算子的蚁群算法求解TSP问题[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9,(3).

[9] 黄立军,许永花.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融合求解TSP[J].东 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39(4):109-113.

[10] 徐金荣,李允,刘海涛,等.一种求解TSP的混合遗传蚁群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8,(8).

资源约束 第11篇

一、徐州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 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国内外学者对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钱纳里和赛尔奎的方法。陈佳贵等人在《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中依据人均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结业结构、城市化等标准将工业化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实现和后工业化三个阶段, 其中工业化实现阶段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 (如表1所示) 。参考该标准, 下文将对徐州地区县域工业化发展进行总体的描述。

从2013年人均GDP来看, 在统计的6个县中 (包括撤县设区的铜山区) , 4个县的人均GDP介于22519元与45033元之间, 占县总数的66.7%;2个县的人均GDP介于45038元与84409元之间, 占县总数的33.3%。因此可以判断, 徐州六成以上的县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 2个县已经跨入工业化后期。

从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来看, 5个县第一产业的比重小于20%, 并且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三产业;1个县第一产业的比重低于10%, 并且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三产业;1个县第一产业的比重低于20%, 并且第二产业比重小于第三产业。这进一步表明, 徐州市绝大多数县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二) 产业特色化引发高速增长

六县均已基本形成鲜明县区特色的主导产业, 丰县正在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动三轮车生产和研发基地;沛县主攻铝产业、盐化工、煤化工、煤电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产业;铜山区重点打造食品、机械、钢铁、车辆制造、电子电器“五大百亿产业”;睢宁形成了白色家电、纺织服装、皮革、钢铁机电、医药化工五大特色产业;新沂重点发展基础化工、精细化工、能源和生物化工;邳州以板材为龙头的木材产业快速扩张, 成为全国四大板材加工基地之一。县域经济“特色化”引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2013年, 六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73.8%, 同比增长24.8%, 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7.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分别高于全市8.2和8.9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彰显。

二、徐州县域工业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 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

徐州县域经济整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截至2013年, 徐州六县第二产业产值平均规模为224.17亿元,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工业产值平均规模为183.7亿元, 在全省13市中位列第九, 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这说明徐州县域工业整体实力有待加强。大多县域企业项目是资源消耗型项目。县域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企业研发投入不足, 产业聚集度差、效益不高, 缺乏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 造成信息化水平低下, 制约着新型工业化的有效发展。

(二) 增长方式粗放

目前徐州县域经济还是以粗放经营和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主, 层次低下、重复建设直接导致了低下的生产和资源集中度。在县域工业结构中, 资源依赖型产业突出, 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还没有发挥应有的带动作用, 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企业生产产品大多技术含量不高, 经济效益低下, 资源消耗大。在发展过程中, 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 没能实现节能减排, 工业体系的循环发展水平低下。因此, 虽然经济总量得到了增长, 但是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 产业集群规格不高

当前徐州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缺乏有效协作。传统块状经济大多产业关联度不高, 产业链较短。内部各个企业独自发展, 对周边其他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或带动性不强。二是产业集群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徐州县域块状经济大多处于采购商驱动型价值链。多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底端, 难以实现功能升级。三是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块状经济”产业集群的企业在经历了初期粗放式的快速增长后, 传统体制下的活力释放已到尽头。

三、徐州县域工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

(一) 煤炭的过度开采导致煤炭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

徐州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 随着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 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 出现了矿竭城衰的问题。首先, 矿产资源开采占用了大量土地面积且逐年呈上升趋势, 毁坏了大面积的耕地和草地, 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其次, 矿产资源开采造成地表塌陷, 形成大面积采煤塌陷地。第三, 地下水污染。矿产资源大量开发不但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和区域降落漏斗的形成, 而且促使受污染的地表水向地下渗透, 使地下水受到污染。

(二) 重工业为主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中国各省市之间的激烈竞争, 导致能源密集型重工业投资飙升, 造成了污染状况的迅速恶化。徐州是一个工业经济结构以资源加工型为主、能源资源依赖性较强的城市, 长期以来, 形成了以煤炭、机械、食品、电力、水泥、冶金、化工、纺织为主导产业的经济结构, 其中八成以上是重工业。钢铁、水泥、电力生产供应、化学品制造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对县域工业经济的贡献率高达70%, 因产业形成的粉尘、烟尘、扬尘、二氧化硫及废水、废渣等工业污染严重制约着环境治理和改善。

(三) 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增加节能减排压力

徐州市作为江苏省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之一, 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5000亿元, 经济的持续增长导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也在逐年加大, 污染物新增量居高不下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四、徐州县域工业优化升级路径

根据本地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相对份额等要素禀赋结构, 发挥本地比较优势, 在相关产品或产业上构建经济增长极, 形成接续主导产业,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已形成的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是化解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持续发展矛盾的必由之路。

(一) 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存在自然资源约束的情况下, 人均工业产出增长的决定因素包括技术进步率、资源消耗和再生率以及人口增长率。在工业化中, 资源消耗和人口增长起着阻碍作用, 技术进步和资源再生起着促进作用。由于资源规律决定资源再生率, 所以在资源环境约束下, 技术进步就成为工业化进程中唯一可控的经济变量。随着徐州县域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县域经济增长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在未能使其他因素改变的前提下, 就要转变工业化发展路径, 实施新型工业化, 通过技术进步破解资源环境对工业化的约束, 推动徐州县域工业持续发展。

(二) 发展接续主导产业

1. 科学选择接续主导产业

产业的选择要基于国家未来支持的产业, 地区加大发展具有潜力的产业, 在未来发展中能够取得发展优势的产业, 三者的交集才是地区接续主导产业选择的基础。

一是发展新能源产业, 彻底摆脱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产业发展桎梏。徐州应抓住国家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机,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 经济技术效益都非常好, 还能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兴起。徐州当前发展太阳能、光伏、风能有一定的基础和技术优势, 因而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解决资源枯竭带来产业问题的重要手段。

二是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 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随着国家开始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布局, 各项扶持政策陆续出台, 未来8到10年, 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黄金增长期。经过多年以市场换技术的积累之后, 徐州市的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积累和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既可以带动钢铁、水泥等上游供应链以及交通运输、电力行业等下游需求链的发展, 又满足了提升徐州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构建接续主导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 促进技术进步。政府和企业加大对特色产业的科技投入力度,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特色产业科技研发, 充分发挥科技资金的效益, 增加特色产品的科技附加值, 提高科技在发展特色经济中的贡献率。建立和完善特色产业科技服务体系, 推广特色行业新技术, 实施特色产业行业标准, 逐步建立试验、示范、推广和应用的技术配套服务体系。二是加快流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整治市场经济环境, 加快县乡公路建设和改造, 加快县乡信息网络建设, 运用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和通讯技术来支持县域特色经济的生产、研发、销售等环节, 逐步实现县、乡电子商务和全面供应链管理。三是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特色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制定和完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加强特色产业发展宣传力度。不断加强特色经济服务机制的建立和培育, 整合各方面的力量, 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 建立企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各个环节的服务体系, 为企业提供资金筹备、指数指导、信息咨询和产品加工销售服务。

(三) 优化升级产业集群

当前, 县域经济要从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中抓住产业重组合作机遇、产业空间结构调整的机遇实现转型升级。地方产业集群只有突破价值链底端锁定, 在产业链与价值链上实现升级, 并与县域经济互动, 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

1.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推动主体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密集型转型, 从粗加工向深加工提升, 力争高产业层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占据块状经济的主导地位。抓好招商引资, 实现外力推动型的产业升级, 着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 形成新型产业区。

2. 打造全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

围绕着一个主导产业, 拉长和延伸上、中、下游的产业链条, 提高企业间的关联度和集群效应, 推进产业对接和配套协作, 推进和发展产业链经济, 完善区域产业配套体系。通过深度专业化和灵活专业化, 形成纵向和横向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高度发达的分工协作网络, 提升单体企业和集群的效益和效率。

3. 培育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

为取得价值链高附加值及提升产业竞争的优势, 产业集群必须壮大龙头企业的带领作用, 培养具有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 对产业内部优化资源配置, 在专业市场上构筑起集群的市场势力, 发挥大企业在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营销网络等方面对集群的核心带动作用。

上一篇:收获技术下一篇:文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