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资源范文

2024-05-12

社区教育资源范文(精选12篇)

社区教育资源 第1篇

1.1 开展社区教育需求的调查

2011 年下半年,葛塘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设计编印了《六合区葛塘街道社区教育问卷调查表》,在全街道11 个村居广泛开展社区教育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在了解被调查居民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设计了居民对社区教育的了解程度、参与程度、本人的兴趣爱好、继续参与学习的愿望与程度等选择项,重点设计了居民愿意参与哪方面的学习与具体的学习项目,根据涉农街道特点,把学习需求分成了“生产技能培训”“教育培训”“健康保健培训”和“休闲娱乐培训”4 个大项,每个大项设计具体子项,共计36 个子项,分别标上序号,便于被调查居民选、填,最后是征求意见和建议。

社区教育中心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 份,收回有效问卷1464 份,有效回收率73.2%,其中参与调查的社区居民选择“有很强烈参加继续学习愿望”的616人次,占被调查总数的30.8%,占回收问卷的42.1%。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形成了葛塘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关于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问卷调查既是了解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学习需求与意见建议,也是对社区教育活动与内容进行宣传,为社区教育的开展与研究工作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研究方向。

1.2 挖掘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

社区教育中心与街道各部门教育资源整合,构筑社区教育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社区教育中心加强了基地建设。一是不断加大对社区教育中心与欣乐园艺有限公司共建的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的投入,为基地添置生产培训设备,提供基地生产发展基金,提升基地的生产力和专业培训能力;二是社区教育中心与街道绿化工和电焊工2 个实训基地签订了共建基地与联合培训协议,逐步加大对实训基地设备和资金的投入;三是社区教育中心加强自身技能培训室的使用与管理。

社区教育中心充分利用大厂地区现代工业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挖掘本地区驻区大企业多的优势资源,开发课程,如2008 年和2010 年,社区教育中心分别组织有就业需求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开设了扬子石化公司所急需的包装工、输送机操作工、保洁员等专业的培训课程,服务驻区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社区居民的就业。

2 开发社区教育校本课程

2.1 制定社区教育中心课程体系

中心根据多年来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际,结合街情,归纳、编制了葛塘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课程体系。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包含2 部分,一是培训类课程,二是社区教育活动。按照培训对象的不同,把培训类课程分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在岗职工岗位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青少年校外教育和新市民教育等6 类。课程体系是开放式的,根据居民需求、培训实际及形势发展,及时扩充、不断更新。2014 年,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修订完善,根据实际,在实用技术培训、青少年校外教育、再就业培训等诸多培训中,又增加了许多新的课程。

2.2 编撰校本课程

根据社区教育中心的实际情况、自身条件、培训的频度、课程的代表性、社区教育新形势要求等因素,确定了3 门课程为社区教育中心精心打造的精品课程,并把确定的精品课程编写成校本教材,它们是《初级绿化工知识概要》《初级刮痧》《老年人学电脑基础教程》。在编写校本教材时,遵循了3 个原则:科学性、实用性和通俗性。编成的教材注重结合受训居民的特点和需求,努力做到语言活泼,图文并茂,易于接受。

3 按照计划实施各类培训

3.1 积极开展各类社区教育培训

2 年来,中心围绕制定的课程体系,按照工作计划,依托区域教育资源,有重点地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主要围绕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就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青少年校外教育、岗位培训、新市民教育、广场文艺宣传活动等方面,中心先后开设了无公害蔬菜栽培、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稻机插秧、田间管理、桔梗还田,畜禽养殖及重大疫病免疫,营养配餐,创办你的企业(SYB),初级育婴师,初、中级刮痧,了解青奥、拥抱青奥、青奥伴我健康成长,中老年书画,居家安全等多样化培训课程,重点开展了初级绿化工、老同志计算机、初级刮痧等培训。

2 年中,中心开办初级绿化工培训班5 期,参培学员232 人,学员通过培训、考核,领取等级证书后,有的在经营花卉苗木的销售;有的从事园林绿化工作;有的承租大棚,种花养花,每年能有几万元的收入。社区教育中心积极向街道内苗木生产企业、绿化种植大户等推荐学员就业,参培的232 名学员中的205 人成功转移就业。2 年来,社区教育中心开办老同志计算机培训2 期,参加培训的老同志42 人,开办初级刮痧班开办了5 期,参培训员200 人。

3.2 加强座谈与访谈工作,提高培训实效

为使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开展更具针对性,中心注重社区教育培训的信息反馈。社区教育中心定期不定期地召开社区居民和培训学员座谈会,还针对学员和授课教师进行专项访谈。通过座谈访谈,中心了解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学员对中心培训的建议意见,从而及时对培训工作做出适当的调整。如通过调查与访谈,针对社区居民的需要,2014 年度社区教育中心又开设了中式面点培训班和中医保健按摩等培训班。街道和中山科技园内的一些企业食堂、个体经营户也主动与我们联系,招聘面点制作师。培训反响良好,社区教育中心按需培训,满足了社区居民健康养身、居家生活和就业创业的需要,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4 培训工作取得的效果

(1)通过对社区教育课程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归纳,社区教育中心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开放式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2)社区教育中心开展各类培训,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自2012 年开展社区教育项目实验工作以来,中心更注重居民学习需求的了解。通过座谈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中心了解社区居民的学习期盼及合理化建议,并列出培训课程菜单,居民按需报名参加学习,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潜在教育需求。

(3)完成编撰校本教材10 本。

(4)撰写了多篇社区教育论文。实践过程中,社区教育中心发动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开展研究,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撰写社区教育论文。教师共撰写与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相关论文8 篇,其中《关于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构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等5 篇论文在《南京终身教育》杂志发表。论文《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促进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在省社区教育骨干培训班上交流,论文《桑榆未晚学无涯余热生辉迎曙光》被选进由市教育局等四部门联合召开的2014 年“南京市发展社区老年教育研讨会”大会交流汇编材料,论文 《尽职尽责为青少年做实事———谈葛塘街道校外辅导站电子阅览室建设》在南京市校外教育辅导站电子阅览室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做发言材料。

参考文献

[1]王华国.整合社区课程资源有效服务课程目标[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4-25.

[2]彭明亚,张倩萍.社区培训学院管理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5):190.

社区教育资源 第2篇

城市社区教育的工作起步早,起点高,成效显著,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大中城市尤为明显。但在广大农村,由于社区教育工作起步迟,不少同志发出了“徒有羡鱼情,而无结网力”的感叹。其实,只要我们结合农村实际,社区教育工作同样也可大有作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西北部的新塍镇,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江南古镇,新塍镇社区教育中心在近几年工作实践中,以“周末大学堂”为创新之路,在打造新农村社区教育特色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1.“周末大学堂”是构建新农村社区教育体系的一项创新品牌。“大学堂”一词引用自清末所创办的新制大学为大学堂的称呼,是学子在其中可以学到做人之道、生存之道的地方,也是当时培养治国人才的地方。新塍镇社教中心构建的“周末大学堂”是以“学文化,学技术”为主,多元化地推进社区教育,让有求学渴望的乡镇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学知识。它以周六、周日或闲暇时间为主,通过丰富多彩的培训内容,涵盖老、中、青、少各年龄层次的六大工程,包括面对青少年的朝阳工程、面对中青年的正阳工程、面对老年人的夕阳工程、还有文化休闲娱乐工程、学历工程和党建科普工程。它为本镇居民打造了“十五分钟”学习圈,营造了“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良好氛围,体现了“学习让生活更美好”的社区教育理念。它打破了传统教育时空分布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社区化和社区教育化的统一,是一种复合的教育模式,是对传统文化教育观的重要超越。

作为从企业品牌中引申出来的概念,教育品牌是学校的名称和标志,是为教育消费者提供的教育服务以及培养教育消费者的各项要素的总和。社区教育也要建立自己的教育品牌,以创建社区教育特色,不断提升社区教育的地位。新塍镇社教中心以全民终身学习的思想去宣传并不断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教育观念;以丰富多样的教育培训项目和活动去吸引广大居民参与学习;以科学理论和实践成果去树立社区教育的社会地位与形象,从而使“周末大学堂”品牌全面确立。打造社区教育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的策划和精心的设计。这个过程的主要环节有:对本区域“社区人”进行现状分析;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分类统计,确定社区教育的目标,设计出可行的方案供社区人选择;根据社区人所选择的方案,制订实施的计划。因此,把社区教育打造成一个品牌教育,扩大社区教育的影响,其目的在于提高社区人的综合素质,构筑社区的再就业工程,完善和谐社区的建设。

2.“周末大学堂”是一项多元、有机、循环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教育既要遵循教育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规律,还要遵循农业发展的规律,以农民为中心,以创业为核心,因而不能是单一的培训过程,而是多元循环系统,即新农村社区教育对象所处环境与产业结构决定着农民的教育需求,那就是当地动植物资源开发与当地人力资源——农民智力资源“双开发”的“不可分离性”,要兼顾升学、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和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需要,而且后者更显重要,也正因为这种“双开发”特征,农民教育就不可能是单纯、机械的培训,而是包括教育需求—选拔教育对象—教育培训—扶持(政策、投融资、物质技术支持等)—跟踪指导—联合经营—形成共同体(企业会员、农民协会等)等一系列的投资教育培训。这是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通过“朝阳工程,正阳工程,夕阳工程,文化娱乐休闲工程,学历工程,党建科普工程”等六大工程形式,对各类人群开展教育培训;农民、工人和失地农民、失业居民和新居民的各类技能操作、农业技能操作培训、创业培训;老年人健康知识、养生保健讲座、形势宣讲活动等;同时开展自学考试、成人“双证制”高中、大中专学历教育、农广校和农函大教育,它向居民提供丰富多样、层次不一的学历套餐;开展科普惠农结对,实现科技帮扶、科技致富、科技脱贫;把课堂办到村居、田头、农家,把农函大特色班办到农业基地上,使得科普知识惠及更多百姓。

另外,为了能更好设置周末大学堂教学内容,使学员能在大学堂中找到想学的内容,社教中心通过以下四种方法来确定教学内容:一是调研摸底,通过到教学点、教学基地实地调研摸底,与教学点和基地的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调查培训需求,出台菜单式培训课程;二是发放培训需求调查表,针对不同的人群,发放不同的培训需求调查表,获取群众需求信息,确立培训内容;三是根据地方特色,根据新塍镇的工农业产业特点、产业发展趋势和新塍镇的文化特色设置培训内容;四是根据政策,根据上级部门(教育局、劳动局、农经局等部门)的文件要求,设置培训课程。

“六大工程”构成了新塍镇社区教育中心“周末大学堂”培训体系,其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业和就业为核心,以培养造就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改进的现代农民,构筑与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化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为宗旨。

3.“周末大学堂”的搭建

促进学习型社区建立。社区教育的开展为学习型社区创建提供了条件,而社区教育成为创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周末大学堂”的搭建无疑可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1)“周末大学堂”使乡镇社区教育有了影响力和自信力周末大学堂可以让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参与到与城镇居民一样的活动和教育。这是因为周末大学堂着眼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其中。这就把原有镇级居民的培训活动和文化搬进乡镇村级居民中去,让社区教育成为农村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大大提高了社区教育影响力,同时也为社区教育的开展增添了几分自信,也为学习型社区在乡镇全面建立奠定了扎实基础。

(2)“周末大学堂”避免了乡镇社区教育内容的贫乏由于乡镇社区教育工作起步晚,而社区教育的内容比较广泛,对于散居在各村的居民要享受城镇居民一样的社区教育活动很难。因此建立一整套的社区教育内容尤为重要。周末大学堂紧紧围绕六大主题工程开展乡镇社区教育工作,不仅丰富了乡镇社区教育工作的内容,也为学习型社区构建在乡镇从理论走向实际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3)“周末大学堂”使乡镇社区教育更深入更有效正因为社区教育工作具有广泛性和全面参与性,所以把周末大学堂引入到乡镇社区和村级居民聚集地显得尤为重要。也正因为散居在村级的农村居民有渴望与城镇居民一样有自己的社区教育点,从而使得周末大学堂深入到广大的农村成为一种可能。也只有这样才能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地为乡镇的所有居民服务好。

社区教育资源 第3篇

自2006年12月成立以来,我校在西城区教委和金融街街道领导下,充分发挥了社区教育的龙头作用,在“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实践中,主动将学校各项教育工作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之中,为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贯彻终身学习理念、树立大教育观,坚持科学发展观

我们深知,社区教育学校建设要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和居民学习需求,体现社区教育学校教育活动的人文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树立全民、全面和终身教育意识,立足于区域社会建设发展任务,着眼多层面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建校之初,学校明确定位了办学方向,按照西城区“创建学习型城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通知”精神,切实将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任务(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和居民社区教育)做好做实。

第一,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全员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在思想上提高对社区教育的认识,运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各项工作,并根据金融街社区教育学校自身实际理清办学思路,提炼教育工作理念。把“民生、民本、民主,融古、融今、融社会”的思想变成社区教育工作指导原则。

第二,开展金融街街情调查研究。了解街道社区教育建设基本状况,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学习需求,注重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摸索积累工作经验。

第三,接受教委、街道和社区教育学校管委会的指导。与街道所属的“市民文明总校”,“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活动站”建立密切联系,优势互补。分层次承担金融街社区教育任务,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学校正规化专业化优势。

第四,坚持公益性教育原则。围绕社区教育任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水平教育培训,塑造社区教育品牌形象。

第五,依照“西城区社区教育大纲”的要求,执行大纲,搞好课程建设。我校充分挖掘利用场地设施优越条件和自身师资力量,面向社区居民、面向金融界企事业职工、面向居委会干部、面向驻地武警官兵,面向少年儿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大量的免费或低偿的社区教育活动。推动了金融街社区教育发展,赢得了社区居民学员的普遍认可。

二、在综合社区教育资源的前提下,突出两项学校特色建设

作为隶属街道区域划分的社区教育学校,要发展就必须按照“全员、全程、全面的理念,发掘和发挥自身优势,高质量、规范化地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并重视形成自身办学特色,从而提升社区教育地位和办学品质。经全体干部教师反复研讨,我校确定了两大特色:

特色一:挖掘王府文化题材,开发传统项目,打造民族特色教育品牌。

金融街社区教育学校坐落于昔日醇亲王南府(光绪出生地)。历史上曾是“民国大学”和“北京34中学”校址。2005年初,由市发改委和市文物局拨专款进行全面修缮,使古老的建筑又重放异彩。“王府”风貌重现,传统建筑格局,雕梁画栋,古韵犹然,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民族教育的特殊文化氛围,也为我们打造社区教育具有民族特色品牌项目创造了难得的客观条件。依托清代王府所蕴含的人文资源,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借助中央音乐学院等名校名师力量,成立专家学者顾问队伍,在他们的指导下陆续开设了“国学启蒙”、“国学经典诵读”、“软笔书法”、“国画”、“工艺”、“八音宫廷雅乐”等民族特色教育课程,广受社区居民好评,如今已发展成我校的精品特色项目品牌。

特色二: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教育特色。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成立之初,我校即明确了“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化、校务管理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这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得益于教委和街道的大力支持,我校初步具备了一流环境和一流的教学设施设备,每个教室都配置了教学计算机、网络端口和等离子电视机等先进多媒体设备,并成立了图文影像工作室,实现信息互联网络进课堂、教学多媒体化,提升了课程建设的品味,丰富了教学形式。干部教师在开展信息化课题研究和推行多媒体教学方式中,体验到信息化的魅力和作用。例如:书法教师在主要专业课的教学过程,提前制作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内容翔实丰富,历代精品书法作品及时可见,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声乐教师在乐理课中将多媒体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更加易懂易会,提高了学习兴趣;美术教师不仅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利用其布置作业,让学员从网络上搜索创造素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数码钢琴、电子琴网络化教学设施条件,提供了键盘乐集体化教学新方式……

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也像雪中送炭,学校信息化建设捷报频传,数字化多媒体教学得以实施。至2007年底,民族特色浓厚的一址两站校园网“金融街少年宫和社区教育学校网站”顺利建设开通使用;根据校外和社区教育工作特点和实际需要,自主研发的《少年宫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内部管理软件正式投入使用,实现校园内计算机联网、信息资源共享,这些举措进一步全面提升了我校教育能力、扩大了宣传影响、提高了教学质量,以及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全力打造精品艺术社团,提升办学质量

社区教育和校外教育两项任务齐头并进稳步发展。随着两项教学任务的推进,教学项目增加、学生人数增加、各种教育活动增加,参观检查等接待任务增加,干部教师格外繁忙,仅管如此,我们却始终坚持把打造宫与校精品艺术社团作为重要任务,重点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相继组建起“金声国乐合唱团”、“金声国乐雅乐团”、“金韵舞蹈团”、“腰鼓队”等少年和居民艺术社团组织,专门聘请张福全、杨鸿年、韩学周等十多位教授作为艺术社团顾问,构成了完整的艺术社团管理体系。在教师和专家教授共同努力下,各艺术社团健康发展,专业技能水平迅速提高。完成了“社区教育学校成立一周年庆典”、“八一军民联欢”、“春节慰问”等演出任务,获得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评价,也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了宫与校社会美誉度。

精品艺术社团的发展,迅速成长的实践证明:其一,艺术社团建设是各种教育形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它既能丰富教学向纵深和广度发展,也能满足那些已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居民学生参加高水平社区教育活动愿望。艺术社团为他们搭建起施展才能的舞台,同时提升了学校教学质量。其二,艺术社团的诞生,激发了教师内在潜力,提高了主动学习、钻研究业务的自觉性,在实践中提升了教师专业能力。其三,建立了一支难得的专家指导队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依靠专家的指导,确保了艺术社团质量水平,确保了稳定持久发展,提升了整体办学品质。其四,拓宽了对外沟通渠道和社会美誉度,促进了正规教育培训活动的规模发展。所以,教育培训和社区团队建设是鸟之两翼,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必不可少。

四、 发展教学形式,巩固办学特色

第一,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培训的办学特色。我校开展的近10项具有民族特色的培训班,教学中重视基础性知识、技能的开发,并以小班集体化教学为主,选配优秀师资。教学过程中以集中讲授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为了普及推广社区教育项目,扩大受众面,坚持每月免费向社区开展公益大讲堂活动,吸收爱好者参加学习培训。教师上课一律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使课堂质量得到保障。

第二,加强教学内容特色研究,促进办学特色发展。我们在开展民族特色教育内容选择上,注重开发校本题材进行创新研究。例如:国学兴趣小组《学揖礼》一课,是在韩磊老师研究的大量新编教材中的一课,经过集体研究后确定方案,在我区“走进西城”德育课展示中被选为十佳课程。金声国乐民乐团,金声国乐合唱团,均组成教师工作组并聘请专家教授顾问,明确教学分工,定期分析研究教学工作。具体教学研究和专家点拨使教学少走不少弯路,质量也有了提升。教学特色也稳步发展。

第三,学以致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办学特色水平。在社区居民培训班和社团活动中,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在培训中;我们适时地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和演出任务,从而进一步激发和巩固了居民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各组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根据学校任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秋话团圆茶话会、庆八一警民联欢会、奥运倒计时500天、与奥运同行文艺演出、学校周年庆教学成果演出等,以及接待各级领导参观检查、中外来访等各种展示演出活动。

第四,形成了团队科研和合作创新的良好局面。首先,每个特色项目都纳入到学校整体计划,实施中不再是个体行为,而是组成专项教师团队(课题组)的研究与实施,靠集体的智慧研究解决各种问题。其次,争取赢得上级关注和领导的支持。《八音宫廷雅乐展演工作室》和《信息化建设与教育管理软件研究》两个创新项目,在区市教委校外办和社区办积极支持帮助下,得到了市创新教育基金支持,解决了资金难题,从而建成了“八音宫廷雅乐展演工作室”。我们购置了古琴古筝、编钟编磬、堂鼓云锣、笙管笛箫等乐器,古香古色的教室内雅乐之声,余音渺渺“昔日兴学之风,今又重现,人文之脉不断,先哲余韵相承”让人留连忘返。

社区教育资源 第4篇

关键词:社区,社区教育,运行机制

当前, 社区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潮流, 许多国家都在进行实验。我国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发展社区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 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社区教育是迈向学习化社会, 建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途径”。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 它的发展应依托地区的实际情况, 按照居民的文化特质来合理规划。地方政府应统筹优化社区教育资源, 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和社区教育网络, 进一步拓展社区教育覆盖面,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成员素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社区教育的组织机制是开展社区教育的保障。

要形成一个镇级社区教育的组织网络, 加强统筹, 加强整合。各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 各司其职、互通有无、协同作战, 共同解决社区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运用组织机制, 开展各种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 由镇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发动, 镇成人学校具体承办, 各基层单位和家庭积极参与, 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这些创建活动由镇政府主办, 就能宣传好、组织好、开展好, 可以把每一年的创建工作落到实处。镇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组织的评选标准, 镇成人学校负责召集各单位创建干部会议, 具体落实各项工作, 并善始善终检查交流这些工作的进程。各单位在讨论酝酿的基础上确定创建的家庭和单位, 开始创建活动。社区教育委员会对参加创建的家庭和单位进行评选, 选出镇级的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组织, 由镇人民政府隆重举行镇学习型社区建设推进大会暨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表彰大会。镇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向全镇人民发出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倡议书。这些举措将会在全镇产生良好的影响。

(二) 社区教育运行机制的完善是抓实社区教育工作的保证。

政府领导和基层企事业单位领导需要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和经费投入的必要性。健全保障体制, 夯实创建基础。一是人员保障。构建社区教育管理人员、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和社区教育志愿者三支队伍, 邀请退休教师、老干部、科研人员以及在职教师, 以报告团、讲师团、辅导员的形式, 定期到社区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二是经费保障。将所需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经常性财政开支, 直接划拨, 专款专用。完善以政府为主导, 各部门分担、社会捐助、受教育者支付的多元筹资方式, 保障充足的资金支持。三是制度保障。建立社区教育管理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 推进社区教育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建设, 强化管理和考核, 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四) 社区教育的动力机制是抓好社区教育工作的关键。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只有当学习成为居民内在需要的时候, 社区教育的动力机制就显现了, 而且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随着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要加强“学习改变命运, 知识成就未来”的宣传, 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习与自身发展的关系, 促成他们走进学校接受文化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要注重社区教育激励机制的运用, 开展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 通过开展太极拳、太极剑、京剧、扬剧演唱等比赛活动, 不断丰富内容、提高层次、扩大参与面, 把活动引向深入。

此外, 各种社区教育活动的持久开展, 也源于社区居民内在的动力。同样随着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社区居民对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多。许多会计中专毕业的会计从业人员需要学习会计专业的大专课程, 从事企业或行政管理的人员需要学习企业或行政管理的知识。因此, 镇成人学校可以与等多家院校开展联合办学, 开办《会计学》《行政管理》等成人专科和专升本学历班, 吸引专业从业人员前来报名学习。 (下转第52页) (上接第95页)

当然, 拓展协作机制, 加强教育资源整合也是抓好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在社区学校还未兴办、镇级各类教育资源分散的情况下, 加强教育资源整合, 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这是抓好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同时, 社区教育的群众性、广泛性也客观地需要各方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镇党委要加强领导、镇政府强势推动, 充分发挥镇成人学校, 中小学、镇文化中心、科协、体委、各村、居委会和各企事业单位教育资源的作用, 使镇级的社区教育体现一个整体性、互惠性、互补性。

综上所述, 提升社区教育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必须始终坚持终身教育理念, 还要充分利用社区黑板报、宣传橱窗、社区网站、小报等阵地, 组织开展社区文化、卫生、科教、法律“四进社区”活动, 结合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 开展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还可以通过举办“新农村建设中的社区教育”、“和谐社区建设大家谈”等主题论坛, 提升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为了大力提升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可以创新开展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试点工作, 积极开展社区青少年团体心理咨询等活动, 创造良好的青少年教育环境及设施。

开展社区教育是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居民素质的重要措施, 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进入学习化社会,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社区教育, 普遍开展社区教育必将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 加快学习型社会的进程。

社区教育资源 第5篇

2010— 2011学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总结

依照中心工作计划, 社区教育中心农村社区教育部精心筹划、合 理安排各项工作, 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如期开展, 并取得了预期的 效果。

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方面, 在培训工种少、培训周期 长、手续繁琐、组织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预期 的培训指标。2010年下半年以来,累计培训 24个班次,培训总人数 达到 1300多人, 参与考核人数 1069人, 合格率达到 90%以上, 就业 率达到 70%以上。

在农村初级实用人才培养方面, 2009年 11月份,与雁栖镇、宝 山镇、桥梓镇分别达成了培养意向,签订了各项培养协议,制订了培 养方案。从 2010年 1月至 10月,对上述三个镇的培养对象进行了 24期系列培训,包括生姜种植、特菜种植、民俗旅游、农业机械、林业种植等内容, 培养初级实用人才 120名。三个镇的实用人才均通 过了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反响良好。2011年,社区教育中心拓展 实用人才培养规模,与琉璃庙镇、桥梓镇、北房镇、宝山镇、雁栖镇 五个镇达成农村初级实用人才培养意向,目前已经完成培养方向确 定、培养计划制定、培养专家与培养对象对接等工作,各项培养工作 按照计划稳步推进。

在教育帮扶新农村工作方面, 社区教育中心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 需求,确定培训内容。2010年与区疾控中心合作,以“普及养生知

识,倡导健康生活”为主题,聘请疾控中心师资对中心的对口帮扶村 进行了两轮次的健康教育培训。目前, 与社区教育中心签订帮扶协议 的村有 10个, 其中平原 3个, 山区 7个。本, 累计培训 20场次, 共计 3000余人次。

社区教育资源 第6篇

一、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互动

1.社区成人教育能提升社区成人素质

社区是由一定数目人员集中聚居而成的具有一定社会管理关系的社群,社区各人员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区成人教育可以理解成为社会特定成员服务,又能理解成为社区成员的全面发展而服务,能够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加的文化、物质、精神需求。成人教育的最关键作用是维持特定個体成员的发展并促进成员进步,主要表现为能够有效提高社区人员的身体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成人的文化科学素养,从而极大提升社区成员的社会修养、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等,让社区群众身心都能获得健康全面发展。社区整体得到全面发展与进步依靠于社会个体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社区成人教育能改善社区人文环境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升。人们不但对富有营养的食品有要求,还对空气、水等生活环境有了要求,人们更需要舒适的生存环境。因此,社区群众需要更为生动化的文化生活,需要更为优秀的精神指引,需要更为高尚的社会情操。社区成人教育通过社区集体的组织,将社区多种资源进行充分调配与整合,为社区成人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满足社区群众的各类需求。社区个体人员要依据社区提供的成人教育培训,为自己的个性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培训方法,保证自身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从而提高社区的整体人文环境,推动社会人文环境的建设。

3.社区成人教育强化社区的优化整合

社区的优化整合对于构建温馨和谐与友爱和睦的社区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时期,各类社会利益在快速调整,人们的价值观也在日益改变,新型社会的建立一时难以被认同,从而衍生出各种矛盾与问题。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社区必须发挥其基层组织能力、结构能力、教育能力等。一个社区的各类资源与能力的整合程度对社区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社区成人教育利用独特的社区整合职能,能够促进社区功能的优化整合、认同优化整合、制度优化整合,促进社会进入统一的优质管理,让社区群众随着社会发展达到社会主流价值观,保证社会整体协调的健康发展。

二、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良性互动的实现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要想较好实现社区成人教育和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就必须掌握二者之间互为利用的关系,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1.培养社区成人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社区成人是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互动的主体,社区成人教育要依据社区成人与社区发展的需求,科学合理地使用一定的外部刺激方式,激发社区成人的学习积极性,以便实现自己期望的目标。对成人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不能依靠外部条件的盲目灌输,必须要经过科学合理的心理过程。首先,必须充分掌握成人的学习需要,探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区成人在不同条件下的学习需要,掌握成人学习需要的内容与变化规律。其次,还需要将成人学习制度化,创建一系列成人学习制度,转变传统的学习理念,形成全社区终身学习的氛围。

2.开设适合成人的特色教育课程

开设适合成人的特色教育课程能为社区群众提供多方位的教育机会,能够更贴近社区的实情与需求,是实现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重要途径。适应社区发展需求的成人教育课程不仅要传输理论知识,还应培养成人的实践能力,既要有社区特色,又要满足成人学习需要。在社区成人教育中,社区发展与个体发展在课程的建设上应当是统一的。对于社区个人来说,使自身修养与发展能够适应社会生产活动;对于社区发展来说,使其满足社会生产、经济、科技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需要。

3.创建高素质的社区成人教育工作团队

将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与素养的教育工作者收入社区成人教育工作团队中,建立以管理者、志愿者、理论工作者、专职教师的“四维”工作团队来合理运作,实现社区成人教育和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首先,必须提高成人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对社区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注。其次,还要提高自身的开拓创新能力、教育创新实践与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社区成人教育能为社区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全面提升社区人员的素质,整体提高其综合能力。通过培养社区成人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开设特色教育课程,创建高素质的教育工作团队,以此实现社区成人教育和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有力地促进社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杨高玕.社区成人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社区教育资源 第7篇

1 国外社区教育的不同模式

各国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 使国外社区教育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同的社区教育模式。下面仅就国外社区教育的几种典型的成功模式进行具体分析。

1.1 美国的社区教育模式

美国的社区教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非常发达和完善, 尤其以社区学院和生计教育计划最为典型。美国的社区学院是美国实施社区教育的主要机构, 其作为一种二年制的高等教育机构, 类似于我国上海各区的业余大学。社区学院在管理上主要由本社区农民推选知名人士组成董事会进行管理, 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主要根据本社区的经济结构、职业结构设置系科、专业。同时学院还积极与企业共同商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 并从有关企业聘请顾问教师, 在为社区培养人才的同时, 还解决了本社区成员的就业问题。美国的生计教育是一种普教与职教结合, 厂校共同办学的一种工读学校, 在美国有校内校外两种。主要通过学校途径、家庭—社区途径、农村—住宅区三种主要途径分别对在校生、离校生和低收入群体等不同教育对象根据其学习、生活、就业的实际需要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 在满足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改善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 提高社区成员的就业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1.2 英国的社区教育模式

英国社区教育开展较早, 尤其以其最早开展的“大学推广运动”最具代表性, 英国从19世纪下半期起即实施了具有社区教育性质的大学开放政策, 其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 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当前英国的社区教育以继续教育为主, 主要教育对象是本社区完成义务教育后16岁以上的青年, 教育的形式和载体主要有讲座、夜校、寄宿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和乡村学院等, 教育内容主要是进行文化教育和职业训练, 为社区青年开始职业生涯提供教育服务。继续教育水平分两个层次。高层次的继续教育由社区商学院、技术学院和农学院等学院组织开展, 主要是根据本社区的经济、产业结构向社区待业青年提供仅次于大学水平的部分定时教育。低层次的继续教育则由社区中学开办, 仅具有中等技校水平。这两种层次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都是旨在帮助社区青年待业者获得技术资格, 做好就业准备, 促进就业。此外, 英国由地方教育当局、民间团体以及大学推广部单独举办或联办的社区休闲教育搞得也是有声有色, 其课程领域广泛, 活动极为丰富, 形式多样, 在帮助社区成员提高文化修养, 扩大交往范围, 合理安排休闲时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3 日本社区教育模式

日本的社区教育模式以非职业性继续教育最为典型, 其社区教育体系完善, 内容庞杂, 是一种极其注重社区成员的一般知识修养、精神陶冶和情感教育的社区休闲教育。具体来说, 日本的社区教育分为两个系统:一是面向所有年龄层成员开放的社区教育系统。其教育对象包括社区内各个年龄段成员, 内容从日常生产生活到较深层次的学术研究等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层次, 非常丰富。形式从个人读书到小组座谈讨论, 多种多样。形成了一种“社区是学校, 人人是学生”的全民学习的教育局面。二是社区青少年教育系统。教育对象主要是社区青少年, 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团体活动、学校讲座两类。团体活动主要有地区儿童会、地区青年团、社团等, 学校讲座主要有青年学校、劳动青年学校、青少年教室等。为保证社区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社区的青少年教育设施也比较完备, 主要有青年之家、少年自然之家、劳动青少年之家、儿童文化中心、儿童馆等。

1.4 韩国的新乡村运动

韩国社区教育运动首先从农村开始, 重点也在农村。韩国始终把改造农村地区作为推进社区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和突破口, 再由农村推向城市, 成为全国范围的新社区运动。韩国具有社区教育性质的著名的“新乡村运动”, 通过以对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行为变革为目标的思想建设与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物质建设的互动, 推动农村社会不断发展。新乡村运动大大推进了韩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在一个资源贫乏、农村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建立一个高福利的农村社会, 进而缩小城乡差别的成功经验, 这对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具有极重要的借鉴意义。

2 对我国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启示

综合分析国外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 对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有益借鉴主要有:

2.1 要充分重视发展社区教育尤其是农村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社区教育是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是现代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和巨大动力。一方面, 社区教育是现代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社区教育每前进一步都是缘于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新的、强烈的教育需求。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的不断改善等, 迫切需要创建能够满足各种社会角色、各个年龄层次、各类求学目标的教育, 那就是现代的社区教育。另一方面, 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决定性意义。教育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最基础、最本质的因素, 也是最关键的因素。教育先行是社区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区域性、整体性的提供教育培训活动的社会机制, 在组织协调各种力量参与社区教育活动, 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的教育需求, 多方位的提高社区居民素质, 构建灵活多样性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等方面, 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 对农村社区农民进行广泛的社区教育, 对于促进农村教育文化发展, 提高农民素质,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2.2 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要体现中国特色和地区特色

纵观国外社区教育的成功模式, 除了遵循社区教育发展的共同特点、共同规律之外, 还充分体现出了各国的特色, 是各不相同的。如美国的社区教育主要以社区学院和生计教育计划为主, 英国则主要以大学开放、多层次的继续教育和社区休闲教育为主, 日本则以非职业性继续教育最为典型, 而韩国的新乡村运动则开展的有声有色等。正是因为各国的社区教育从本国的经济文化、人文风情以及社区居民的不同教育需求等特点出发制定相应的社区教育方针和策略, 采取不同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符合各国国情, 居有鲜明的国家特色, 才取得了成功。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 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国情不同于其他国家, 各地的经济文化、自然环境、人文风情等也差异很大。因此, 我国应在积极学习国外成功的社区教育模式的同时,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同时每一个县、乡镇或村的资源状况、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教育基础等也都是不同的, 因此, 各地的社区教育也要从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立足于本地社区, 服务于社区, 选择和设计适合本社区发展的教育模式, 体现地域特色。

2.3 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是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

纵观国外社区教育, 其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和成功的关键是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因此, 当前, 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 也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来说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主要体现在思想上重视、政策上重视和经济上重视三个方面。首先, 在思想上, 各级政府要转变重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理念, 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改变农民精神风貌的重要性。各级政府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高度, 强化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其次, 在政策上, 各级政府要通过统筹规划, 积极出台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具体实施策略和评估体系;再次, 从经济上, 各级政府要不断扩大农村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 并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各方面 (诸如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 捐资支持农村社区教育, 从而增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资金和物质设施保障。

2.4 专职的教育机构和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的重要支柱

专职的教育机构和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的重要支柱。首先, 组建专职的农村社区教育机构是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执行机构保证。农村社区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社区农民广泛开展的一种“大教育”, 是一个复杂的教育体系和教育过程,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 教学目标、工作计划的制定, 师资力量的配备, 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经费的筹措, 物质设施的配备, 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需要专职的教育机构去负责和实施。其次, 专业化师资队伍是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人力支撑。社区教育要有效发展, 不仅需要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 而且还需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这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这支专业化师资队伍不仅要专业技能好, 而且要业务能力强, 要非常热爱农村社区教育事业, 熟悉农村社区教育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善于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和不断捕捉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 能够积极探索农村社区教育的新形式和新载体, 长于组织各种社区教育活动, 积极进行农村社区教育改革。从而保障社区各项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推动农村社区教育不断发展。

2.5 完备的教育设施是农村社区教育活动实施的必不可少的物质载体

完备的农村社区教育设施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是对社区农民进行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农村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与社区教育设施的完善程度、水平 (数量和质量) 是密切相关的。因此, 农村社区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 要充分重视社区教育设施的建设工 (下转P145) (上接P152) 作。诸如在经济发展较好、社区建设和社区教育发展较快的农村地区,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一切力量和资源, 建立、发展、完善各种形式的社区学院和社区教育活动设施;而在一些设施缺乏、无力建造社区教育专用设施的经济落后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 则可以农村学校作为向社区农民进行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 充分发挥社区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 采取“学校开放”的形式, 利用学校相对完备的教育设施和师资、文化优势, 向社区农民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使社区教育能在固定的据点内实施, 从而保障落后农村社区教育的实施。

摘要:美国的社区学院和生计教育计划, 英国具有社区教育性质的“大学推广运动”、继续教育和社区休闲教育, 日本以非职业性继续教育为中心的社区教育模式, 韩国的新乡村运动等国外农村社区教育的成功模式为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国外,农村社区教育,成功模式,启示

参考文献

[1]赵苏阳, 社区教育创新与美国社区教育经验的借鉴[J].求索, 2009 (8) :154-156.

[2]李磊, 终身教育背景下社区教育模式选择[D].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17-22.

[3]关宏、胡圣红, 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J].成人教育, 2007 (10) :91-92.

社区教育资源 第8篇

一、社区档案工作的现状

(一) 社区档案工作开展不平衡, 档案资源整合效率低。

之前很多城市社区都是由城镇逐渐转换成的社区。其中一些建立时间较早的社区办公设备已经配备较好, 但是工作人员较少, 而档案工作内容纷繁复杂, 无法较为全面地搜集档案管理资料。同时, 由于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较低, 无法较好地应对社区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一些建立时间较短的社区, 设备和工作人员配备不到位, 让社区档案管理部门形同虚设。通过实际观察得出, 目前各个社区配备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不平衡, 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 并且流动性较大, 从而直接降低了社区档案资源整合效率。

(二) 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 档案管理标准不统一。

在当前社区档案的管理过程中, 缺乏规范性的管理机制, 管理标准不统一。其中主要表现在党政思想建设、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以及各项民生问题的档案管理不规范。各个层次的管理部门都有各自的要求和业务标准, 然而一些工作业务主管单位, 如计生部门、组织部门、妇联等单位在整理各项档案资料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性。例如:要求各个部门在整理档案资料的过程中, 应该在相应的文字后面黏贴相应的活动照片, 而我们却要求社区将文书档案与照片档案分开进行管理。这样很容易导致档案管理出现错误, 为社区档案人员在搜集和整理档案资料方面造成困惑。同时, 大部分社区档案资料由多个人负责, 并没有进行集中管理, 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档案资料出现丢失的现象。

(三) 社区档案工作管理缺乏针对性, 缺少独特性。

社区在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 与国家的党政机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所以不能盲目照搬国家机关单位的档案管理模式, 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就是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 而且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记录信息存在一定的共性特点。其中大部分资料都是记录一些事务性的信息, 甚至还有一些上级部门分别下发各种标准性的资料, 而只有小部分的资料是需要初步审批的项目。然而, 目前大部分社区档案在管理过程中缺乏针对性, 管理方法缺乏独特性。

二、改进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 平衡社区档案管理工作, 整合档案优质资源。

在现代各个社区的管理过程中, 应该平衡社区之间的档案管理工作, 整合档案优质资源, 只有这样, 才能够推进社区更好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社区整合的起点是将社区各种分散的资料搜集起来统一进行管理, 整合的难点就是将搜集起来的各项资源重新进行整理和编辑。为确保优质资源的规范化管理, 可有效扩大社区档案优质资源服务的范围, 不断提高社区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 充分展现社区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 有效提高社区档案的服务水平, 确保各类优质资源更好地为社区的管理服务。

(二) 各部门多协调, 不断完善档案管理机制。

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属于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主要涉及到民政、劳动保障、卫生等多个部门, 而且需要这些部门之间共同进行合作, 齐抓共管, 从而更好地做好社区的档案管理工作。因此, 需要将各个部门的档案资料搜集起来统一进行整合, 集中收集、集中整理、集中保管等, 从而确保社区档案资料搜集更加齐全和规范, 从而促使社区档案资料能够最大限度地为社区发展服务。同时, 社区还可以成立档案管理工作小组, 由各个部门成员共同制定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 将各项标准落实到位, 从而确保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三) 创新社区档案管理, 确保社区档案资料具有针对性。

社区在不断建设和管理过程中, 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组织。社区档案在整合的过程中除了建立相关账目资料外, 还应该让社区档案资料具有一定的民众味。例如:在老年人较多的社区, 可以专门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库, 从而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较好的服务和帮助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一些居民素质普遍较高、经济条件较好的社区可以建立社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不断提高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通过创新社区档案管理, 确保社区档案资料具有针对性, 这样更有利于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浅析社区图书馆的社区教育功能 第9篇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社区教育,社区功能

一 社区图书馆与社区教育

1. 社区图书馆

社区图书馆是设立在社区地域范围内的图书馆, 其服务对象主要以社区内的全体成员为主, 不受年龄、职业、单位的限制, 只要在社区内居住的居民都可以享受。社区图书馆具有全民性和公益性特征, 属于公共图书馆范畴;从社区图书馆主要为社区内成员服务, 且小型多样, 众多分散的特点来看, 社区图书馆还具有区域性、系列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属于一种特殊的基层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的这些特征符合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需求, 是社区居民接受终身教育、进行终身学习的理想场所。它的服务是对传统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和拓展, 其发展水平如何已成为衡量一个社区文化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在社会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社区教育

关于社区教育的内涵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主要观点有:其一, 把社区教育界定为民众教育, 以青年与成人为教育对象, 实施以提高人文素质为主要目标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其二, 指在学校教育中加入有关社区活动、社区问题的内容, 使学生对社区具有科学的认识和乡土情感;其三, 社区教育是为社区不同种族、性别、年龄、职业、状况的所有成员提供的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服务。我国学者主要从两个不同的侧重点阐述社会教育的概念。一是侧重从教育的角度界定社区教育, 将社区教育看作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网络、教育模式等。

社区教育是整合了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其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并受到普遍欢迎, 是因为它有着内在的强大功能。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区全面进步的作用, 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促进社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使社区居民得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而做好社区教育, 社区图书馆具有显著的功能和作用。

二 社区图书馆在社区教育中的功能

社区图书馆以其特有的功能, 担负着社区教育的重任, 是社区发展的标志, 因而成为社区教育的中心。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区内少年儿童的课外教育;二是社区内成年人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三是社区弱势群体的教育功能。

1. 社区少年儿童的课外教育功能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是转向于提倡素质教育, 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把学生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 图书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正可以承担这一重任。图书馆的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 它是利用各种门类的书刊, 拓宽育少年的知识视野, 以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 通过开展生动有趣的读书活动和知识竞赛,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而引发他们多读书、读好书, 通过对图书馆的宣传, 使青少年掌握利用图书馆学习的能力, 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这些都是社区图书馆所应具备的功能。

2. 社区居民终身教育的功能

在我国传统文化里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目前社会正经历着改革, 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在加快, 人们为了获取新的知识, 必须不断学习。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 经济体制的改革, 人才流通的速度加快了, 也促使人们进一步去学习。所以, 终身教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基地, 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个重任, 使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在社区图书馆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 并可以相应地与学校配合, 补充学校正规教育的不足, 成为名副其实的社区教育中心。

3. 社区弱势群体的教育功能

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的公共设施, 其服务是免费的;作为公共图书馆, 其功能是齐全的。这对于那些生活贫困, 没有经济能力接受收费教育以及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来说, 无疑是一种福音。因为社区图书馆不仅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图书报刊并指导阅读,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还可以联合社会力量开设学习班、培训班, 组织他们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并利用社区图书馆的信息系统, 为其提供就业信息以及相关的经济信息, 为他们自学成才、自强自立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

第一, 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和教育场所。21世纪, 我国已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 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加速, 关心老年朋友, 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是社区图书馆的当务之急, 也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离退休人员从往日的紧张工作中解脱出来, 休息时间多了, 就会感到无聊、空虚, 在社区建立一个休闲再学习的课堂和文化娱乐场所, 开办书画、诗词读书讲座, 定期为老年人做身体检查和保健咨询服务, 提供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 既落实了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了公民文化素质, 又充分发挥了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第二, 为社区下岗人员提供教育和再就业的机遇。图书馆为社区的下岗职工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 是公共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和开展社区服务的重要方面之一。下岗工人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再就业和知识技能单一, 而再就业的职业选择、就业渠道主要依靠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各种情报信息的启示。这就要求下岗人员一方面要继续学习, 一方面找工作。而社区图书馆恰好能提供这两方面的功能。一些情报信息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往往会给再就业者以很大帮助, 社区图书馆可以为他们提供再就业的情报资料、市场信息、再就业技术和知识。社区图书馆除了帮忙提供各种信息外, 还可举办再就业讲座和各种专题讲座, 也可邀请企业的经营者介绍他们的创业致富经验、教训等;举办技术培训班, 邀请技术专家给他们传授专业技术, 还可以和有关部门如再就业服务中心联系, 帮助他们找到对口的、适合他们的工作。在没有工作的时候, 可以利用社区图书“充电”学习, 提高就业技能。

三 充分发挥社区图书馆社区教育功能的建议

要实现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改善人民生活, 更加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社区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论述社区图书馆以其特有的三大主要功能, 充分说明社区图书馆在社区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必然要求发挥社区图书馆的社区教育功能。

1. 加快社区图书馆的建设

由于经验不足, 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进程比较缓慢, 对于如何建设社区图书馆, 由于各个社区具体情况不同, 采取的措施也是不同的, 但从宏观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社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通过借助现代科技的信息化技术, 使社区图书馆达到信息共享率高、资金利用率高并且更加便捷。二是创新社区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可以通过社区物业部门与社区居委会共同筹建是建设社区图书馆的方式或利用公共图书馆资源, 与社区联合建立社区图书馆。三是培养社区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让社区居民得到针对性、多样性、人性化的服务。

2. 明确定位社区图书馆

社区图书馆首先应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学习、生产的需要;其次要满足居民的消遣、休闲、娱乐的需要;再次要为居民提供各类信息及咨询服务;最后要让居民及时了解时事、政策、法规等。由于现代图书馆是以平民性为其基本的特征, 因此, 以方便居民的学习生活为宗旨, 以帮助弱势群体为己任, 在其服务的各个领域尽量地贴近居民, 让居民觉得利用图书馆就像社区内的杂货店或超市一样方便, 从而对社区图书馆感到亲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文娱和其他文化活动, 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来。

3. 把社区图书馆作为发展社区教育的重要途径

首先应让社区图书馆成为社区教育的阵地。作为居民身边的图书馆, 它具有地域亲和力和便利、快捷的借阅优势, 对于营造社区文明氛围, 培养社区居民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广大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都有重要作用。其次社区图书馆要成为社区文化中心。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 引导居民通过社区许可的途径来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调整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参考文献

[1]刘尧.社区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功能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5)

[2]徐莉.浅谈社区教育与社区图书馆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0 (12)

浅探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策略 第10篇

关键词: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策略

社区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民众素质、助推社区科学发展、促进社会整体文明, 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 社区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下面, 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个人思考, 粗浅地谈谈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策略。

一、因地制宜, 制定社区教育资源开发规划

社区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发规划, 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组合, 从而有效满足社区教育的实际需要。

第一是社区教育工作者应该全面了解、深入调查社区的发展程度、文明程度以及社区居民学习需求, 着力建构社区教育资源库。第二是全面把握社区教育资源被开发利用的现状, 仔细剖析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突破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工作的资金、场地、师资和生源等问题。第三是制定详细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方案, 对社区教育发展所需的物力、财力、人力、组织和文化等资源开发方式, 尤其是接受教育的居民的组织、培训、调配, 社区志愿者的招募、考核等, 都需详细拟定。第四是坚持社区教育资源开发长期规划和年度规划相结合, 保证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科学、持续、多样化地发展, 在此基础上, 还应该对社区教育资源开发规划效果进行总结反思, 不断探究出更新、更好、更实的方法和措施。

二、多措并举, 完善社区教育资源网络

第一是利用好场所推进社区教育活动。要利用好社区内的图书馆、活动中心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等非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 不断挖掘、延伸、拓展其新的社区教育功能, 逐步形成以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社区学习中心为骨干、楼道及小区学习中心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体系。第二是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社区教育活动。要在有条件的社区链接各种教育机构的网页, 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第三是利用好活动载体推进社区教育活动。要广泛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各类社区培训活动, 社区教育中心在争取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的基础上, 可以出台“社区教育绿卡”政策, 让社区人员凭“社区教育绿卡”可免费参加各类培训、借阅各类活动中心图书室的图书。各社区教育中心应定期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和技能的培训, 例如开展服装制作、厨师烹饪、钳工车工等培训, 做到每月至少一期, 学员经劳动部门考核后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在此基础上, 社区教育中心每月可确定一个艺术主题, 开展地方戏剧、围棋书画、健美健身等文体素质培训, 既可培育社区业余文体骨干, 又可以充实社区人员的业余生活。

三、把握内涵, 推进社区无形教育资源开发

社区居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修养等无形教育资源, 对社区教育发展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客观而言, 居民的学习意识、社区意识以及个人偏好等无形资源, 与其参与社区教育活动存在着紧密关系, 会影响社区教育的实效。而且, 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居民的良好生活方式和道德素养的有效提升也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因此, 全方位、多层面地挖掘和开发社区无形教育资源, 对有效促进社区教育的优化开展和提升学习型社区、和谐社区的水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是要利用公示栏、社区广播等多种宣传手段, 着力构建和创造全新的社区居民教育观念, 从而不断培养社区居民的学习意识, 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学习兴趣, 为建立学习型社区营造良好的氛围。第二是要不断发扬社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 有效规划和合理挖掘本社区特色内涵, 提升社区品位, 美化社区环境, 为居民创造一个富于历史内涵, 舒适宜人, 适合居民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的社区空间。第三是要正确把握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和主流, 有效通过寓教于乐、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 不断强化社区教育工作, 有效优化文化、科学、法律、艺术的普及宣传, 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品位和思想道德素养。第四是要着力加强居民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这不仅是社区教育的目标, 也是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手段。通过社区教育中心组织居民开展“谈荣辱、明廉耻”活动, 评选产生“十佳”优秀居民和“十佳”文明楼道, 在有关媒体上开设文明礼仪教育专题专栏, 从而积极有效地放大教育的正面引导作用, 有效激励社区居民共树社会主义文明形象。

参考文献

[1]王勇.对我国城市社区福利建设中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 2006 (4) :82—87.

社区教育资源 第11篇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們的社会经验。”教育向学生的生活回归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每个学生都生活在社会当中,每天都与周围环境发生着互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常常影响着孩子。因此开发和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是我们实施课改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以社区为基地,发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转变思想

社会实践是推动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作为“社会学习者”和“社会参与者”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以社区为载体的社会实践正是为学生提供“学习”和

“参与”的机会,使学生的发展不仅局限于生硬地接受教师的教导,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参与

实践,达到对社会的认识和人生的理解。我们学校经常通过开展以下几种常见而有成效的活动,促使学生思想的转变:

1.坚持开展“雏鹰假日小队”活动

雏鹰假日小队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小队成员自己确定活动主题,如:到野外举行放风筝比赛、开展“小雷锋”“小记者”“小歌喉”等活动。

2.结合特殊的纪念日,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课题研究

如:每年的3月5日,组织学生到社区参加清理白色污染和野广告的义务活动。活动不仅使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实践能力,还可以从活动中生成综合实践课题《白色污染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上网、阅读等方式参与课题的研究,学习、了解丰富的知识。3月8日妇女节,举行“我为妈妈做一件事”活动;3月12日植树节,开展“认养一棵树”活动;4月5日清明节,开展“纪念革命先烈,追寻烈士脚印”活动;3月22日世界水日,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并生成课题《城市水污染的调查》,学生通过读书活动、参观活动、举办画展等方式,了解水的污染源有哪些、污水有哪些危害等知识……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自觉地转变了原有的思想,同时自觉地养成了很多好的生活习惯。

二、通过社区居委会、辖区派出所等“共建”单位的协教,转变学生校外行为方式

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同时,也推动了学校教育更好地为社区服务,会得到社区居委会和辖区派出所的好评和大力

支持。

1.学校与居委会联手,开展多种活动

例如:回收废旧电池、建立爱心超市、以废换绿、关爱女孩等活动。我们和社区联合,组织了回收废旧电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独立进行了《废旧电池的危害》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知道了一个纽扣电池能污染掉60万升水,这些水足够一个人喝一辈子了;一节1号电池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失去农用价值等,这些知识的获取,极大地触动了学生的思想,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充分发挥辖区派出所共建单位的作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学校定期请他们派专职人员为学生进行法制方面的讲座,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通过他们对学校周围非法网吧的治理,为学校、家长、学生解决后顾之忧,使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打游戏、看影片,而是查找资料、搜寻信息、独立学习。

总之,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学生与周围人、事、物的互动过程中隐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只要我们教师能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善于挖掘和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会结出累累硕果的。

社区教育资源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协同发展,社区教育

一、研究背景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继续教育”一章中明确规定了社区教育新阶段的发展任务, “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重视老年教育。倡导全民阅读。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 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 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彰显了社区教育在国家发展和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中国对社区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1994年, 中国社区教育委员会加入国际社区教育协会 (ICEA) 。中国社区教育大概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社区教育的起步阶段, 其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 社区与学校配合, 以青少年校外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环保、治安、交通意识等方面的宣传活动。第二阶段是社区教育的框架形成阶段。社区教育面向社区居民, 被纳入了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工作议程、纳入了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框架。第三阶段探索和推动社区教育新模式的阶段。社区教育的目标在于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建立全民学习服务网络,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创建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全面开展社区教育工作, 形成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 提高社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整合优化社会教育资源, 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网络;打造社区教育品牌, 扩大社区教育影响, 促进学习化社区的建设, 最终建立终身学习体系。要实现这样一个教育目标:仅靠社区本身的教育资源是远远不够的。社区教育组织或社区教育工作者组织和实施社区教育培训活动, 要加强社区各类教育文化资源的统筹, 使社区内各类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和各种文化体育设施最大限度地向社区开放,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自身的网络, 使现有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要加强协调与沟通, 充分利用教育规模不断发展, 管理队伍、教学资源及师资力量雄厚, 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办学模式, 成为培养多种多样人才培训基地的高校继续教育资源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教育培训活动, 实现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结合,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 构建社区居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

二、高校继续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的含义

(一) 教育资源

是人类社会资源之一。教育资源包括自有教育活动和教育历史以来, 在长期的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费用、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设施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

(二) 高校继续教育资源

高校继续教育资源是保证高校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顺利进行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有形的人、财、物的资源, 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资源。

(三) 社区教育

在社区中, 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 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 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

三、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协同发展社区教育的必要性

(一) 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国民需要

从近十几年中国的教育政策、党政报告可以看出, 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已从一种思潮理念逐步转化为实践活动。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被认为是建设学习型社会,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 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社区居民追求学习教育、终身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 社区的教育需求日益凸现。全面提高社区居民思想道德、心理身体素质,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最终目标是实现大众化学习, 形成“政府引导、高校支持、全民参与、学有所学”的学习型社会。

社区教育的发展需要高校继续教育资源的有力支撑, 因为社区教育指导能力的提高, 有利于提升社区教育队伍素养, 形成更扎实广泛的工作基础;有利于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 有利于抓住社区教育的本质与核心, 实现深化发展。高校继续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国民需要。

(二) 创建学习型社区的社会需要

社区作为特定地域空间的人的社会共同体, 将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发展社区教育, 提升全民综合素质, 可以极大地推动本地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

经济体制的改革, 社区不再只是人们居住的场所, 还要承担起教育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娱乐功能、交往功能等;社会转型引起城市结构变化, 除了单位群体以外, 他们对社区产生了新的需求。社区教育, 就是一定社会区域的教育工作, 是社区范围一切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区是具体实施终身学习的主要阵地, 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继续教育利用丰富的资源定期为社区居民进行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保健养生和文明生活方式常识等, 激发居民学习欲望和热情,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 推进学习型社区创建, 加快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步伐。

(三) 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高校有独天独厚的空间优势, 充分发挥高校继续教育资源的优势, 发挥高校的职能, 促进社区的发展、建设。高校拥有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 可以承担社区教育的教学任务与研究工作, 针对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待业人员开展专题讲座、岗位培训和资格证书等非学历教育。

高校继续教育可以通过各种平台, 与广大社区公众分享知识, 共享发展, 有效地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及时地为社区居民提升文化素养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同时, 也为高校专家学者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拓宽科学研究思路, 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扩大高校继续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如上所述, 社区教育且有终身学习需求的成人群体为高校继续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是高校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

四、高校继续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策略

(一) 高校继续教育资源要向社区开放

开放高校继续教育资源与社区共享, 可以避免高校继续教育资源闲置、减少重复建设、节约经费。高校教师有着丰富的学术理论知识, 还具有开展培训、教学活动的丰富经验, 也可以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区教育实践, 充分利用高校继续教育教师资源,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区教育专业人才缺乏的窘境, 因此高校继续教育资源是社区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主力。高校继续教育拥有相对全面而充裕的各种设施, 经过不断探索, 可以逐渐形成一个有组织、有目标、有规划、有监督的工作团队, 将高校继续教育所拥有的各种设施向社区延伸。社区苦于资金不足, 无力更换新设备, 不能满足居民对各种信息知识的需求, 而高效继续教育因为自身的教学特点, 设备更新比较及时, 而且设备比较充裕。因此向社区开放让更多的社区居民接受各种信息知识。充分发挥高校继续教育服务社会功能, 扩大开放高校继续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力度, 满足广大社区人民的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二) 完善运行机制、利用资源, 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大学是其所在地区的“人才科技”高地和“知识文明”中心, 为区域社会发展服务, 也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大学对社区教育的影响, 无论从高度、广度还是力度, 都是中小学无法比拟的。高校应尽可能挖掘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面向社区开展高校继续教育, 以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为运行基础, 通过多种渠道, 广泛动员、吸收一批在高校继续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 科学整合高等教育优质智力资源, 以优质教育资源为服务内容, 以“名师特讲”为主要形式, 积极搭建高校优秀文化资源展示、交流与推介平台, 加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推动其向系列化、规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增强社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努力在学有所教上取得持续新进展, 使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自主学习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一种全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需要, 有利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三) 转变观念、创建新型服务形式

长期以来, 以学历教育为主导的传统教育观念已经对整个社区居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区居民都认为正规的学校教育才是学习的必要途径。都将目光聚焦于正规教育上, 这种观点不利于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因此必须引导社区居民彻底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高校继续教育利用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为共建学习型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教师可以通过讲座, 在此环节, 要注意开发优质题目, 选派优秀师资, 整合讲座资源, 收到实效。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当前失业人员增多、大量社区人员文化水平不高, 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和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高校继续教育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教育资源, 发挥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 立足社区, 融入到学习型社区创建中去。但要高校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 还须在实践中整合、融合, 最终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连进军.高校教育大众化中的社区教育发展趋势[J].江苏高教, 2009, (3) .

[2]王志强.论社区与高等教育一体化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6) .

[3]吕于旺.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发展城市社区教育[J].江苏科技信息, 2010, (115) .

[4]靳莲, 王艳霞.社区教育:高校参与社会管理的切入点[J].成人教育, 2012, (8) .

上一篇:初步课程下一篇:图书馆的建设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