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就业培训范文

2024-05-07

城乡就业培训范文(精选11篇)

城乡就业培训 第1篇

(一) A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2007年末, A县总人口37.56万, 其中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6.12万人, 农村劳动力为14.5万人。从农村劳动力的产业分布看, 从事第一产业6.9万人, 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为7.6万人, 其中从事农村工业的劳动力为3.1万人, 从事农村建筑业的为1.7万人, 从事批发贸易和餐饮业的为2.4万人。

从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看, 在A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63.2%, 其中45岁以上的占总数的47.5%, 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基本上不外出务工。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30.9%, 高中 (中专) 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12.5%,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8%。

据A县相关数据统计, 2005—2007年劳动输出3.2万人次。其中, 2007年全县共有0.63万农村劳动力离开户籍地外出打工, 多以18~28岁年龄段为主, 约占全总数的53%;28~40岁年龄段占36%;40以上岁年龄段约占10%;工种以建筑业、产品加工业为主。从外出劳动力的收入状况看, 自主创业者收入明显高于打工者, 打工者收入大多数高于在家务农者。

外出打工者的工资收入与其文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高中文化程度高的打工者一般能从事管理工作, 劳动强度相对较低, 平均月工资在1 000元~1 300元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打工者一般从事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 月平均工资只有600元~1 100元;有一技之长的就业者一般从事技术工作, 工资在1 200元以上。值得关注的是, 外出打工者的就业稳定性普遍较差, 少数是能坚持五年以上的工作, 大多数是每年一换厂, 甚至是有部分人在半年内换好几个厂, 工作无法坚持, 然后直接闲置在家。

(二) A县劳动就业服务实施现状

1.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为农村劳动力转业提供有力保障

从2004年开始, 国家实施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A县通过建立健全各种机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有力保障;严格工作制度, 规范项目实施;严格收费标准, 实行阳光操作;充分利用培训基地设备, 确保培训质量等等,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项目通过市级评估。其中2006年共培训学员1 500人 (其中客房服务107人、餐厅服务151人、家政服务44人、电工26人、医药营销12人、木业加工260人、农用车驾驶251名、汽车驾驶149名、烹调9人、航空服务26人、电子414人、制造30人、旅游服务21人) , 转移就业人数达1 464人, 转移就业率达97.6%, 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2007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860人, 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就业550人, 特殊困难群众就业210人, “4050”人员就业100人。组织劳务输出6 300人, 国际劳务输出34人 (以家政服务输出为主) 。

2. 加强培训促就业

多次组织动员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再就业培训, 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 强化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 结合下岗失业人员不同年龄结构, 采取“促青、扶中、保老”的措施, 如对“3040”年轻人员, 加强技能培训, 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长期失业的“4050”人员, 依托社区组织起来就业, 政府给予扶持;对无力就业的“4555”等大龄困难人员, 通过社保援助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同时加强劳务输出培训, 努力实现城乡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

3. 强化服务促就业

通过试点性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 要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以各种形式实现就业再就业达80%以上;援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达90%以上, 帮助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全部处于失业状态的“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当地政府规定的范围以内。

4. 完善和规范劳务输出服务中介

目前, A县共有各类劳务输出服务中介机构10家, 而这些劳务输出服务中介机构多以家政服务为主, 多家为广州、深圳等家政公司的驻地机构或代办点, 这些劳动力输出服务中介机构为珠三角、泛珠三角区域输送大量劳动力, 成功促成了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对A县持续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广西A县劳动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 法规政策制度方面

1. 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体制不完善

受传统体制的影响, 统筹城乡就业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市场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还不能适应城乡就业一体化的需要。目前全县没有建立统一标准的人力资源市场, 全县 (上至全市) 各乡镇 (街道) 社区、村队没有规范的就业服务机构, 没有经费保障, 没有现代化、统一的信息网络, 没有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 难以向农村劳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2.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在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下, 城市居民就业后可以参加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险。但农村的基本社会保险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农民进入城镇就业, 或则外出打工, 实际参加社会保险人数与从业人数仍有较大差距, 实际覆盖率尚未达到应保尽保的程度;参保险种单一, 主要集中在养老保险上;由于工作适应性等等原因, 出现频繁换厂换工作现象, 参保不稳定, 断保现象突出;同时很多用人单位也不按规定为他们投保。

3. 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仍然存在体制性障碍

在城乡二元经济制度的影响下, 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 即使长期在城镇居住、就业和生活, 由于现有户籍制度弊端的存在, 却仍保留农业户口, 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的边缘群体。进而导致城乡劳动力身份地位不完全平等, 农村劳动力往往处于弱势, 他们进城就业, 主要从事城里人不愿干的累、苦、脏的工作, 报酬相对偏低, 往往仅能维持家庭在城市里的基本生活, 在福利享受方面比城里人要低, 影响和制约了农民工向城镇转移的积极性。

(二) 市场经济发展方面

1. 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

“十一五”期间, 全国大部分省市中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 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及农村每年需要转移就业劳动力速度均急速上升;而从目前市场需求情况看, 经济发展进程中二、三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仍然小于劳动力供给总量。另外, 随着全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 “无土农民”也将逐步纳入失业登记管理, 从而使城镇登记失业率在一定时期内将呈小幅攀升趋势, 就业再就业形势仍将严峻。

2. 用工单位不规范问题突出

在招聘人员过程中, 由于单位劳动用工不规范, 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后, 劳动报酬偏低、超时工作、拖欠工资等现象时有发生, 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进城农民工另眼相待, 不签订劳动合同, 不缴纳社会保险费, 经常加班加点而不多付工资, 拖欠工资或不按时支付工资, 严重挫伤农民进城务工的积极性和就业稳定性。

3.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就业稳定性较差, 制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相应的工作岗位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技能等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大部分农民工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后, 由于市场变化、家庭原因等因素的影响, 普遍采取临时性、季节性的方式就业, 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大部分也是在一年之内, 就业稳定性差, 流动性大。

4. 劳动者自主创业环境还不够宽松

市场经济条件下, 虽然国家通过一些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创业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来为他们提供自主创业的环境, 但长期形成的经济环境无法让他们马上投入到理想的创业方向上, 制约着他们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三) 劳动者自身方面

2007年全县共有0.63万农村劳动力离开户籍地外出打工, 多以18~28岁年龄段为主, 约占全总数的53%;28~40岁年龄段占36%;40以上岁年龄段约占10%;工种以建筑业、产品加工业为主, 管理类工作少之甚少。主要归结为劳动者个人技能、文化水平的原因。主要体现在:

1. 文化水平低现象普遍, 尤其在25岁以上的群体中最为突出。

2. 从事行业所需的技能相对缺乏。

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有技术专长尤其是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很少, 不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 从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热情高, 但主动学习掌握运用政策、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 创业的专业知识素质和技能较低, 盲目性大。

3. 劳动者对技能培训兴趣不高。

笔者通过对A县人事社会劳动保障局一名干部进行访谈, 他反映:近年来县人事社会劳动保障局组织了很多的相关技能培训, 其中部分培训是收费, 绝大多数培训是免费。

4.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过程中, 由于文化水平及经济能

力有限, 他们对自身利益维权没有认识充分, 参保意识比较淡薄、对社会保险政策缺乏了解、本人无力参加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制度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工伤问题突出、参加社会保险缺乏法律法规的强力支撑等等, 很多情况下无法保证自身的利益。

三、实现劳动就业服务城乡一体化的途径

(一) 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 规范就业服务管理

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积极调整城市建设发展新思路, 逐

步打破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的体制, 逐步放宽农民劳动力进城定居的条件, 尽早实现城乡权益对等、统一, 进而将其的子女教育、计划生育和公共卫生服务、住房保障等纳入城市的公共服务范围。

2. 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

通过增加财政支出、税费减免和加强信贷服务等途径,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给予充分支持, 激活农村就业服务市场。

3.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

改变以往按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险体系, 建立适合工业化社会、甚至是信息化社会的社会保险制度。探索在本区域实行个人自由参保为主体的社会保险制度, 以及适合产业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险制度。以最快、最全的方式实现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体系。

4.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

加强对劳动力 (供给方) 的就业管理和对企业 (需求方) 的用工管理。促使用工制度、劳动合同、登记制度、资格证书、岗位等规范化, 实现劳动力供求双方的交易行为的规范化, 减少双方交易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 保护交易者的合法利益。

(二) 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实现就业服务城乡一体化

1. 完善服务登记制度。

按照“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要求, 建立起求职登记、信息发布、就业培训、职业接受、法律咨询、跟踪服务等为一体的劳动力市场, 如求职登记内容包括基本服务、职业介绍、职业素质测评、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个人特向职业指导、各项政策性援助等, 实现“一次登记, 全程服务”。

2. 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将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延伸到村 (社区) , 同时解决对其人员补助及每个村 (社区) 就业服务场地建设和设备的配置。构筑政府和社会多方提供就业信息、职业培训、咨询中介的服务平台, 改变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格局, 推动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3. 加强信息化建设, 实现人力资源最优化共享。

(1) 充分发挥劳动力信息网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扩大网络覆盖面, 实现统一的劳动力信息管理系统, 逐步由内部专业网向大众网过渡, 实现市、区 (市) 县、街道 (乡镇) 、社区 (村) 四级劳动保障机构的联网运行, 做到“一点登陆, 全市 (县) 查询”, 积极开展劳务输出。 (2) 建设就业服务信息栏, 争取各社区 (村) 、村小组 (屯) 均有信息公告栏, 让就业信息第一时间传送到富余劳动力手上, 积极促成劳动力就业再就业。 (3) 加强对基础技能培训, 提高劳动力素质, 促成有效就业。

针对企业、市场和农民的不同需求进行培训,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 推进培训和就业一体化, 着力提高培训的实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教育培训资源, 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制度和办法, 基本建立起规模大、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的技能劳动者队伍;建立和完善劳动者自主创业的服务体系, 鼓励和支持各有关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开展创业培训, 为劳动者自主创业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信贷、后续跟踪等项服务。

(三) 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 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

根据产业和劳动力本身发展的需要, 建立开放式可持续发展的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就业机制。强化市场主导、政府协调、企业与劳动力共同积极参与的劳动力市场建设。

在市场主导下, 充分发挥民办职介机构、劳务输出组织的作用, 提供诚信服务。依法规范职业中介机构行为, 促进职业中介行业健康发展, 培育一批规模较大、注重服务质量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和劳务经纪人, 打造一批就业服务品牌, 向社会推荐一批服务规范、群众满意的民办中介机构。

同时, 极力倡导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 以市场为契机, 充分发挥自主择业、自由竞争的市场发展模式。

自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已经八年, 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交通的便利, 信息网络的畅通加快了人才的培养与流通, 这将更有效地促成西部地区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形成就业再就业的良好环境。同时也把城乡就业服务体系一体化提升到了更高的要求。受珠三角经济发展的辐射,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首府南宁, 特别是国家批准成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该经济区是西部唯一沿海的地区, 处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六省 (区、市) 协作等多个区域合作交汇点, 这些将给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培养高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已成为社会共识。建立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一体化体系将更有益于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Mincer.J.劳动供给研究[M].张凤林, 等, 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2]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于城乡就业相关性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3]高乐咏.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与企业[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9.

[4]程胜利.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城市贫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5]胡树林.制度变迁中的西部经济发展[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6]尹双庆.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环境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7]李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府行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8]张车伟.劳动供求关系变化与就业政策[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6.

[9]梁庆寅, 陈广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报告: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城乡就业培训 第2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C91;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2-0022-04

Survey on employment training for the land-lost peasants in the process of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XIA Tao

(School of Management,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Abstract:The unavoidable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is that the peasants lose their land,and the reform of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ims to change peasants to urban residents,in which,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is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the land-lost peasants. If the land-lost peasants are not employed and have instable income,it is useless to say that the peasants are changed into urban residents. The employment training for the land-lost peasants should be market-oriented and aim to solve employment problem by the scientific,reasonable and flexible training methods of diversifying training contents and guaranteed quality.

Key words: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land-lost peasants;employment training

一、统筹城乡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农民失去土地

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各个方面平等的权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同质化的生活条件。也就是“农民变市民”。

当前重庆的人口现状为:2005年重庆市的户籍人口为3 169万人,常住人口为2 798万人,城镇人口为1 265万人,城镇化率为45%,农村人口1 900多万。而这些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与重庆城市人口的人均收入相比差距很大,他们的收入比为1∶3.6。重庆市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也低,在重庆市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 7.5% ,小学文化的占42.88%,初中文化的占 37.40%,高中和高中以上文化的占 4.98%,农村劳动力适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6.9年,略高于小学水平。而且这些农民生活的广大农村大都属于“老少边穷”的贫困地区。在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初,重庆有20个国家级贫困县,近400万贫困人口,经过10年奋斗,至今仍有50 多万贫困人口。2007年9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到2020年,重庆市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也就是说重庆市未来的城镇化率将提高25个百分点,有8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这就意味着将产生800万失地农民。

二、重庆市九龙坡区试点改革的实践与引发的问题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的时间还很短,城乡统筹改革又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重庆市采取了在九龙坡区先行试点,然后再在全市推广的办法。重庆市九龙坡区已先后出台了关于城乡统筹、城乡就业、城乡交通建设、农民变市民的改革、市政设施的管理以及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管理办法等方面改革的文件和措施。其主要精神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具体办法是用宅基地交换城市住房,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社会保障福利。在九龙坡区范围内,有稳定非农收入来源的农户和重庆市三峡库区云阳县境内的移民农户,如果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经申请审核,可登记变更农村户口为九龙坡区城市居民户口,同时获得宅基地和承包地方面的一次性补偿,并在城市安置方面获得一定优惠。住房安置采用下列三种方式:(1)划地安置:具备土地连片流转条件变为市民的人员,由政府集中划地,自主投资,镇村组织建设,新建集中居住地,免交各类建设规费。(2)货币补贴安置:农民变市民自主解决住房的,由政府一次性给予补贴。(3)廉租房安置:农民变市民人员无固定住所,又未选择定向划地安置和货币补贴安置的,可租住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农民转为市民后的宅基地指标纳入区集体建设用地储备库,退出的承包地由各镇土地流转中心统一登记造册,由各村土地流转服务站统一管理和经营。农民变市民人员在子女入学、就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权利;同时,退出农村集体组织后仍享有退出时集体资产分配权利。

但这些做法也使失地农民面临更大的困境:如何更好地就业,从而获取稳定的收入。根据重庆市九龙坡区试点改革的实践,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以宅基地换城市住房,以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换城市社会保障”。这些农民失去土地后,他们获得了土地补偿,有的甚至还获得了住房;失地农民还能享受集体土地及资产带来的收益,有的还享受着养老保险等保障措施。但是问题仍然存在:

第一,失地农民获得的土地补偿数目是极其有限的,而且有的失地农民还要靠这部分资金来买房或者租房。

第二,集体土地及集体资产带来的收益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得这些失地农民没有稳定的收益。

第三,当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的人数极其有限,按照规定:男60岁以后,女55岁以后才能享受养老保险,根据这一规定当前能享受养老保险的都是老年人,而这些老年人理所当然的是失地农民中的少数派。另外,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都是些特困户,而且最低生活保障只能解决他们基本的生活问题,还有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除以上这两类情况外,还有占人数绝大部分的正处于青壮年期的失地农民,他们的各种问题又怎么解决。

第四,进一步分析,就算上述提及的收益或保障都存在,那广大的失地农民还有很多除满足基本生活以外的其他问题要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比如失地农民的子女要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或培训,失地农民及其子女的婚恋嫁娶,他们发生重大疾病或意外事件,还有他们为了过更高层的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耗费,等等。

列举出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表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失地农民还有很多很多需要花钱的地方,而且这些支出的数额是及其巨大的,失地农民被动的“等、靠、要”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他们的出路是就业,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稳定的收入。而为了解决这些失地农民就业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对这些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培训。有800万失地农民要变为市民,如果扣除儿童和老人等没有城市就业能力的农村居民,按50%的就业劳动力计算,那么,未来重庆的城市体系将在14年中需要为近400万失地农民解决就业问题,而解决他们就业问题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

三、重庆城乡统筹中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现状特征分析

由于重庆市城乡统筹工作才刚刚起步,只是首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进行试点改革,全市范围内的改革还没有全面展开。但是针对当前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我们能够以小见大地或多或少地分析得出如下特点。

1.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及初中以下,这部分人占总数的绝大多数,文化程度为高中的是少数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更是寥寥无几。

2.综合素质不能满足当地工商业的用工需求。失地农民大多缺乏其他专业技能,一旦脱离传统农业,便感觉谋生求职困难,除了靠出卖体力做“力哥”外,便难以找到其他工作。

3.自主创业困难重重。首先由于征地后的收入来源减少,日常生活支出增加和征地补偿金过低等原因,使得失地农民的创业资金短缺。其次即使有失地农民开始创业,由于他们缺乏发展非农产业与新兴农业的技能,这样使得他们创业的形式主要是搞运输、经营农家乐(商店)等个体经济的形式,从而无法形成规模经济。

4.农村惰性影响严重。所谓农村惰性,是指农民持有悖于“创新”理念的落后思想,使农民像惰性气体一样稳定,顽固不化,因循守旧,或者懒惰,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没有丝毫危机、忧患和竞争意识。毫无疑问的,这些失地农民也不能免俗,在农村惰性的长期熏陶下,他们中的很多人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安于现状,主观上不求进取,存在不劳而获和“等、靠、要”的想法的情况普遍存在。

四、重庆城乡统筹中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思路

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之后面临的最窘迫的问题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支付各种各样的支出和耗费,在这样的情形下指望失地农民自己拿钱出来进行再就业培训只能是空谈。其次,企业具有逐利的天性,他们更多的是看到即时效应,他们不会主动去培训这些迫切需要工作的失地农民。这些企业更多的是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可以直接上岗马上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员工。而在这数以百万计的失地农民中,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少之又少,可以说绝大部分失地农民都缺乏相关求职技能,于是他们就陷入了求职困境。因此,面对如此艰难的困境,这样一个十分迫切而又非常艰巨的公益使命必须要靠政府来承担了,政府是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在就业培训问题的解决上需要政府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无论是从资金的投入上,各种设施的建设上,还是政策制度的建立上以及社会其他力量的调动上,都要依靠政府这个强大的力量来实行。

1.培训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解决就业为宗旨。注意结合重庆市经济发展的前景和产业结构的特点及演进趋势。重庆市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网络和枢纽的形成,重庆将会成为资金流、物资流、劳动流、信息流的重要集聚中心和辐射中心。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提供百万数量的就业机会。从产业结构的构成看,重庆市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为3 486.2亿元,农业产出的比重为12.3%,第二产业产出的比重为43%,第三产业的产出比重约为45%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重庆市第三产业的比重约低20 个百分点左右,也就是说,重庆市产业结构的演进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潜力。而重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形成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2006年,重庆市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520.66 万人,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为308.2 万人。如果按照2006 年的劳动生产率,重庆市未来的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只要能在14年内翻一番,就能提供800万个就业岗位。当然,由于劳动生产率的进步,未来14年所提供的劳动力就业机会会少于800万个。但即便如此,也能为城乡统筹中的几百万失地农民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而这些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不仅在于城市产业的发展能否为他们提供机会,而且更在于这些失地农民是否具有进入城市第二、第三产业所具备的专门技能和知识。因此,基于以上的对于重庆市经济发展情形和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的分析,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的导向应定位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培训,其中要特别关注的是对他们进行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的技能培训。

2.注重培训内容的区分。比如从失地农民能否获取稳定的非农收入来区分,对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和没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的培训就有区别。对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更要根据他们的切实需求提供相对应的个性化培训。除开这一小部分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占人数绝大多数的没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对他们的培训有四个层次:(1)基础文化知识培训。在这些失地农民当中,没有完整的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肯定不是极少数,从前面的人口现状的分析中可知,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失地农民占总数的87.78%。这些人数众多的没有完整接受义务教育的失地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接受基础文化知识培训。(2)职业教育培训。当前大部分失地农民的专业技能普遍偏低,而且重庆未来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其中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将提供巨大的就业机会。综合以上情况,对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重点是培训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还要重点对他们从事现代服务业所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进行培训。(3)城市生活常识、城市文化文明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失地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市实现就业及创业的过程,也是他们融入一个新环境、开始一种新生活的过程。其间很可能产生一些有形和无形的矛盾冲突,甚至发生传统和现代两种生活方式或文化形态的碰撞,这在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特别是在进入大城市的社会生活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对失地农民进行城市生活常识、城市文化文明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引导他们自觉培养起对城市文化文明的认同感和对城市生活的责任感是非常必要的。(4)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并着力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观念,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在多元化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发言对话能力、组织能力、竞争能力和依法维权等能力。

3.采用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有这样一些做法可供参考:一是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合作,举办具有行业特点、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培训;二是与相关的劳动力市场合作,把技能培训和向用人单位推荐工作结合起来;三是与大量招用失地农民的企业合作,企业参与培训是提高失地农民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送教师、教材到企业,将培训课堂搬到企业;使他们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接受基本的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学习。还可以尝试形成这样一些培训模式:如由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的“订单式”培训;根据不同对象提供不同菜单的“超市化”培训,学校下单、企业接单、政府买单的 “三单制”培训,“企业+培训机构+失地农民”的“联动型”产教结合等培训。同时,还要善于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手段,灵活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培训要尊重失地农民的选择,按照他们的要求安排培训时间、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总之就是要创建灵活高效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方式。

4.注重培训质量。只有好的培训质量,才能确保失地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才不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与流失,才能让培训真正有效,达到对失地农民培训的真正目的。有如下做法可供参考:首先要严格考核与认证各类培训机构,最好实行培训质量资格认证评审制度,及时取消不合格的培训机构。其次,注重对授课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育队伍是搞好培训工作的保证。对教学人员实行培训和考核,可以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做到优胜劣汰,及时补充新人,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再次,要做好教学效果跟踪反馈工作。及时向失地农民和用人单位收集反馈意见,重点关注失地农民对已接受的培训的反馈意见,与此同时还要和用人单位沟通以便了解他们对员工的评价,其中要特别关注已实施的培训和企业对员工实际要求的差异度和协同度。然后把这些情况综合汇总并仔细分析,对于好的方面在后续的培训过程中要继续保持发扬,对于不足有缺陷的方面要吸取教训加以改正。最后,可以尝试建立失地农民培训奖励基金,用于激励调动培训单位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积极性,特别是对那些培训数量大、质量高的单位和有突出表现的个人,政府应重奖。

除此之外,要解决重庆市城乡统筹中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问题可能还存在如下重点和难点:一是政府怎样解决人力投入、资金投入的问题;二是政府要制定有利于培训展开的政策规章等;三是政府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整合其他社会力量来参与培训工作,促成培训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陈亚东.重庆郊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2] 廖元和.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背景与战略思路[N].开放导报,2007-08-04(39、40、41).

[3] 城乡总体规划13年后7成重庆人都是城里人[EB/OL]. http://cq.qq.com.2007-10-10.

[4] 白硕,吴江,王邦祥.城乡统筹视野下的重庆市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5] 汪洋.在重庆市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要点)[J].新重庆,2007(7):4-7.

[6] 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2005[DB].北京:统计出版社,2005.

[7] 张华瑛.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

统筹城乡就业的难点与对策 第3篇

2006年下半年,我省启动统筹城乡就业试点,选择了部分经济基础较好、城镇文化水平较高、二、三产业就业吸纳力较强的市县,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运行机制,建立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就业进程中,遇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难点和问题

就业管理职能延伸难。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日趋完善,劳动就业服务职能不断向镇村延伸。如在乡镇(街道)设立了劳动保障所,建立劳动保障协理员制度。但是由于农村区域差异大,村与村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甚至有的村基层组织还不健全,聘用优秀村级协理员有一定难度。大部分村虽然人员配备到位,由于经费待遇难落实,工作考核不到位,村级协理员的作用仍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农村就业政策滞后。一是农村劳动力失业界定难。哪一部分人是充分就业,哪一部分人属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至今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致使失业人员界定难,不能将农村劳动力失业纳入城镇一体化的统计范畴,工作对象不明确,城乡就业工作开展难;二是配套政策滞后。受传统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户籍制度以及与之相联的子女教育、住房、公共卫生服务及社会保障等把城乡就业割裂开来,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因此制定了合理可行的配套政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系,形成部门参与、责任明确、考核有力的工作体制,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势在必行;三是就业政策延伸难。特别是小额担保贷款、农村劳动力出国就业扶持等政策,由于牵涉多部门,再加上管理办法不完善,实施细则不具体、放贷银行不确定等原因,妨碍了就业扶持政策向基层延伸。

工作制度不健全。城乡统筹就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项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而是要形成制度化、经常化。如农村劳动力调查工作,许多地方依托镇劳动保障所进行农村劳动力资源普查,建立起了劳动力信息资源数据库。但由于新成长农村劳动力、土地被征用等原因,农村劳动力资源是不断变化的,为此要将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来,每年一调查,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是最新变化,及时更新农村劳动力信息资源数据库,及时发布最新供求信息,及时转移输出劳动力,使网络化信息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资金落实不到位。充分的资金扶持是就业工作的保障,但由于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制约了工作的开展。一是农村劳动保障协理员岗位补贴落实不到位。农村劳动保障协理员每人每年不超过500元的岗位补贴虽然纳入政府预算,因为财力紧张,很难形成稳定的年度投入规划,拨付不到位。二是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投入不足。虽然不少县建立健全了县、镇、企业三级就业培训服务网络,但由于培训资金不到位,培训机构的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规模小、档次低,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

培训与就业衔接不够。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就业技能,促进转移就业。由于培训与就业之间的时滞性,信息之间的不对称性,培训与就业之间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意愿,合理设置培训专业,丰富培训内容,活化培训形式,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农村劳动力观念落后也是制约培训工作的一大要素。要加大宣传力度,从思想上转变他们的择业观念,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 对策与建议

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难点和问题,笔者认为搞好统筹城乡就业,就必须突出工作重点,在资金投入、机构建设、制度完善和组织领导等方面加大力度。

在工作内容上,要突出重点。做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不仅要有中长期工作规划,更要制定详细的短期计划,将农民最想、最盼、最迫切解决的转移就业问题放在首位。要重点完善以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以社会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城乡一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转移就业机制。面向农村劳动力定期开展以“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为内容的三送服务下乡活动,支持农村劳动者自主择业,鼓励企业吸纳更多人就业,充分发挥其促进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在工作摆布上,要先易后难。统筹城乡就业是一项系统工作,牵涉到方方面面,工作量大,情况复杂。在全面部署的同时,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从容易做、能做到的事情入手,循序渐进,逐一解决。

在体系建设上,要注重组织机构的建立。统筹城乡就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就业服务体系、技能培训体系等多个体系。但组织机构体系是各项工作的基础,要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就必须让这项工作有人干、有人管。就目前的工作架构而言,在县、镇两级已经解决,关键在于向村级延伸。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机构建设,尤其要建立健全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的组织管理体制机构,确保各村保障协理员“人员、经费、制度、工作”四到位,担当起村级就业服务职能。

在工作措施上,要强调资金支持。农村劳动力是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劳动保障协理员建设、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层就业平台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有稳定的资金投入,而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要通过财政拨付和社会筹集等方式,确保专项资金到位,同时要建立稳定的年度资金投入机制,推动工作的有序进展。

在制度建立上,要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制度是工作开展的保障,要建立健全劳动保障协理员培训、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信息数据库更新、资金扶持、政策宣传和政策延伸等一系列制度,使其经常化、制度化,并作为长效机制长期坚持下来。

2012年全市城乡就业形势分析 第4篇

一、全市城乡劳动年龄人口:全市常住人口总数4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9万人(41%),农村牧区人口259万人(59%);全市城乡法定劳动年龄(即男:16-60岁,女:16-55岁)人口总数约为315万人,城乡劳动力总数291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90万人,农村牧区劳动力201万人。在校大学生1.7万人,在校中学生22万人(含职业高中和中专5.6万人,普通高中16.4万人),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已退休的约为1.17万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5万人。

二、城乡从业人员状况:全市城乡从业人员总数为253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58%,占劳动力总数的87%。其中城镇从业人员63万人,占城镇常住人口总数的35%,占城镇劳动力总数的70%;农村牧区从业人员189万人(农业从业人员118万人,转移就业71万人),占农村牧区人口总数73%。

三、城镇就业状况:

1、城镇63万人从业人员中单位从业人员33万人,私营个体从业人员26万人,进行登记并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灵活就业和公益性岗位就业分别为3.6万人和0.45万人。

2、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3万人,包括本年度新增加的登记人员2.7万人,其中两后生1.5万人,高校毕业生0.4万人,失地农民0.18万人,从农村牧区转入城镇的法定劳动年龄人数0.23万人,复转军人0.1万人,就业转失业0.3万人;以及去年结存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6万人。

四、城镇安置能力:全市城镇全年可提供就业岗位2.7万个,其中城镇单位(企业吸纳、机关单位录用及大学生基层服务计划等)提供0.9万个,私营个体提供0.8万个,灵活就业及公益性岗位提供1万个。就业岗位缺口约在2.6万个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99%左右。

五、农村牧区劳动力状况:全市农村牧区201万劳动力中,有剩余劳动力74万左右。从性别结构上看,女性有32万人,占剩余劳动力总数的43%;从文化结构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19万人,占总数的26%,初中文化程度的35万人,占总数的47%,高中文化程度的16万人,占总数的2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万人,占总数的5%;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的80后新生代有24万人,占总数的32%,31-45岁之间的33万人,占总人数的44%,46岁以上18万人,占总数24%。

城乡就业培训 第5篇

百色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面积最大的市,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位于广西西部,西与云南相接,北与贵州毗邻,东与首府南宁紧连,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365公里,境内有靖西、德保、那坡三个边境县。其中,靖西县与越南高平省茶岭、重庆、河广三县接壤,边境线长152.5公里。德保县有2个乡5个村与越南接壤。那坡县南部与越南高平、河广两省苗皇、河广、通农、保乐、宝林五县接壤,边境线长达207公里,是广西陆地边境线最长的县份。

2008年11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关心群众生活:广西百色市那坡县边境一线村屯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极端贫困》一文上作出“加大对边境一线村屯经济社会发展扶持力度,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饮水、用电、行路难等问题”的重要批示,按照胡总书记的批示精神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兴边富民”的总体部署,2009年2月,百色市结合边境农村实际,启动实施边境村屯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工程,对靖西、德保、那坡三县0—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工作。几年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百色市各级人社部门因地制宜,强化措施,边境村屯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工作取得较好成果,进一步提高了边境村屯农村劳动力的生产和就业技能,促进边民就近就地创业和就业,增加边民收入,实现“守边、固边、兴边”的目标。2009年以来,靖西、德保、那坡三县共培训边境农村劳动力4.70万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或转移就业3.20万人,实现就业率68.09%。

建立三个保障,夯实培训基础

边民的生产、生活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主席马飚、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蒋明红等领导多次亲临百色边境地区调研指导,指示要切实加强边境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百色市委、市人民政府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批示和郭声琨书记、马飚主席等领导讲话精神,高度重视边境村屯群众当前及长远发展问题,在加大边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把边境村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作为为边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重要议程,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建立政策保障。市人民政府下发了《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百色市边境村屯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了“实施边民大培训,使边民实现综合素质有所提高、生产技术明显提高,收入有所增加;有外出务工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或转移就业达80%以上”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各县的培训内容、目标、要求和工作责任。

建立宣传保障。边境各县区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加大边民职业技能、农业实用技术大培训宣传力度。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报纸、电视台、广播等媒体,加大对边境村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工作推进情况和宣传创业典型。那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入边境村屯召开座谈会并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本地发展优势和优惠政策,营造“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的社会新观念,并通过印发招工简章等形式向边境村屯农村劳动力推荐企业用工信息。还组织干部职工和乡镇劳动保障所有关工作人员组成7个工作小组深入各乡镇和村屯召开动员会,发动广大边民积极参加技能技术培训。经动员,共有3208人参加了第一轮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已实现就地就近或转移就业19373人。

建立基础保障。2009年以来,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调组织下,德保、靖西、那坡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安排工作人员,深入边境村屯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劳动力分布、劳动力就业愿望和培训意向、地方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建立边境村屯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边境村屯农村劳动力台账,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本县边境村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措施和工作方案,为做好各项培训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确三个重点,注重培训效果

在市、县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百色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协调农业、林业、畜牧水产、教育、扶贫等相关部门,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共同推进边民培训活动。

立足农村实际,重点抓好农业技术培训。几年来,边境三县坚持以边民需要培训的工种为前提,根据培训对象的务工实际、培训意愿、就业或创业愿望,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种养殖技术培训。如,靖西、德保两县结合边境地区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种烟、烤烟职业技能培训,据统计,2010年以来,两县烟叶种植面积成倍增长,特别是靖西县已发展成为广西烟叶种植大县,种植面积达50000多亩。那坡县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对苗族边民开展日常生活常识、普通话及种养殖基础知识培训,通过种桑养蚕职业技能培训后,全县边民从事种桑养蚕工作5000多人,有力地促进了边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和转移就业及增加经济收入。那坡县平孟镇农信村卡怀屯属边境0—3公里内村屯,共有41户160人,其中劳动力121人,有46人外出务工,余下劳动力75人。2009年以来,卡怀屯在农信村党支部书记黄美新带领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经市场调查,选定砂糖桔种植这一项目。项目选定后,在地方政府的联系下,2010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到卡怀屯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在开展技能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结合种植项目长短情况,在种植砂糖桔同时套种其他农作物,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技术员的培训及引导下,2010年至今,卡怀屯砂糖桔种植已达460亩,户均种植达11.2亩,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预计种植的砂糖桔将在2年后有收入,不仅提高卡怀屯群众的收入,还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紧扣市场需求,重点抓好实用技术培训。近年来,靖西县农用运输车有较大幅度增加,该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农用运输车驾驶员技能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衔接制定全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计划,为劳动力市场用工输送符合需要的农用运输车驾驶员。学员培训合格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县内铝、锰工业园区等企业的用工需求,引导边境村屯村民参加农用运输车驾驶员培训的合格人员转移到锰、铝工业园区就业;或依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培训合格人员从事烤烟、桑蚕和水果生产等,发展特色种养业;或向“兴边富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其他领域转移就业。截至2012年2月底,全县已组织边民举办农用运输车驾驶员培训10期,培训合格取得驾照889人。边民通过劳务增收改善自己生活,共同致富,共建文明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挥个人特长,重点抓好创业培训。三县在抓好各类培训的过程中,注重个人特长和技术培训相结合抓好创业培训。如,德保县龙光乡大邦村大邦屯的杨瑞江2009年从广东回到家乡,参加创业培训班后决定自主创业。他凭借自己在外打工所学到的焊接技术,在县城沿街租下一个门面,初次贷款投资3万元,开了一家门窗加工装饰店。由于多年来一直从事五金焊接工作,技术精湛,服务周到,很快就赢得了客户的青睐,打开了本地门窗加工装饰市场,在德保铝合金加工装修业打响了知名度,定单定货量不断增多,门店年利润超10万元。目前,装饰店已向社会招聘员工10名,按每天80元计算工资,员工每个月的工资均超过2000元。在杨瑞江的带动下,龙光乡大邦村大邦屯同村的边民掀起了返乡创业热潮,原在广东打工的陈华峰、农保章、农保盛、农保平、杨德科等村民也纷纷返乡,开了夫妻门窗店、兄弟铝合金店,在德保县城有8家大邦屯开的铝合金门窗店,生意非常兴隆,每个店年纯收入2万多元。

强化三个机制,促进就业创业

强化促进就业指导机制。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真做好边民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引导农民工跨县转移就业的同时,因地制宜,鼓励就地就业或自主创业。靖西县依托资源优势和项目建设优势,合理引导边境村屯农民工到县内锰、铝工业园区就业;依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工从事烤烟、桑蚕和甘蔗生产,发展特色种养业;引导农民工向“兴边富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其他领域转移就业;依托湖润镇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导农民工从事导游、船工、摄影和小本经营等,使一部分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同时,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加强与用人企业对接,开通劳务输出直通车,将87名边民送到桂林荔浦佰客喜家居有限公司就业。德保县部分边民参加培训后成功应聘到本县或外地学校食堂、宾馆、酒店等服务性工作岗位,实现再就业;部分边民创业投资经营了美食快餐店、烧卤味美食店、德保特色风味小吃店等。

强化考核鉴定机制。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职业准入工种培训学员组织参加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合格者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如德保县组织开展中式烹调师培训后,由百色饭店职业技能鉴定所考评员对学员进行统一的理论与操作两种职业技能专业考试、考评、鉴定,共鉴定185人。

强化经费管理机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边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市充分发挥“阳光工程”培训资金、扶贫培训资金、再就业职业培训补贴资金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基金对边境农村劳动者培训就业工作的促进作用,及时按相关规定开展培训和申领相应补贴,并管好用好各项资金。靖西、那坡、德保县从地方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边境村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专项经费,用于教师授课费、场地费和边境村屯困难培训对象的午餐补贴等,确保转移培训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21个边境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列入全市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重点单位,从再就业资金中安排105万元专项建设经费,加强边境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为边民提供就业服务,促进边民通过转移就业实现脱贫致富。

几年来,百色市通过实施边境村屯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工程,边境村屯农村劳动力的生产和就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边民有效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和转移就业,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推动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全市就业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全区边境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山西省统筹城乡就业问题研究 第6篇

就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统筹城乡就业是缓解城乡就业压力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城乡同步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对统筹城乡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山西省城乡就业人数基本情况分析

近年来,山西省城乡就业人数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1年—2010年,山西省城乡就业人数除2007年略有下降外,在其余年份总体上都呈增长趋势,并在2010年城乡就业人数的增长率达到了4.09%。具体来说,山西省城镇就业人数在这十年间除个别年份略有下降外,整体呈上升的趋势,但尚未突破600万人;而农村就业相比城镇就业形势而言,其上升趋势更加明显,并且在2010年山西省农村就业人数达到1100万人。即便如此,从增长率来看,农村就业人数的增长率普遍低于城镇就业人数的增长率。2007—2010年的四年间, 山西省城乡就业人数增长率差距更加明显,2007年山西省城镇就业人数增长率为7.3%,而同年山西省农村就业人数增长率却为负,二者之间的差距高达11.3个百分点;到2010年,山西省城镇就业人数增长率达9.13%,是农村就业人数增长率1.67%的5.47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数据库相关年份数据

(二)山西省农村劳动力第一、二、三产业分布情况分析

山西省矿产资源丰富,依靠煤炭资源的比较优势,山西省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开采、加工煤炭为主的粗放型经济模式。但目前煤炭经济遭遇寒冬,市场对煤炭的需求量降低,从而也导致了对煤炭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也有所下降。近年来,山西五大煤炭集团纷纷采取“减人增效”的方式来压缩成本,应对“煤炭寒流”。长治某大型地方煤企的人工工资下降了50元/ 吨,人数也比之前下降了30%。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在2005—2013年间有所变动。2005年山西省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依次为6.2%、55.7%、38.1%;2012年三次产业比重为5.8%、55.6%、38.7%,2013年三次产业比重为5.9%、 53.3%、40.9%,第一产业占比有所下降,第三产业略有上升。而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与三次产业结构所占比重相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不平衡特征。从图1可以看出,山西省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分布人数远远超过了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 2010年山西省农村劳动力在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最多,达1432人,2012年降至426人,降幅高达70.25%。2005年山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在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分配为64.7%、15.0%、 20.3%;2012年的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为67.0%、22.2%、10.8%; 2013年的占比为56.7%、19.8%、23.5%。与2005年相比,2013年山西省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分布占比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有所上升,但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在第一产业分布仍旧太多,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较小,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资料来源:山西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数据

二、山西省统筹城乡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山西省城乡产业布局存在差异

山西省的城镇主要以工业、第三产业为主,而农村主要以农业及比例较小的副业为主,由于产业布局在城乡之间不断发生变化,客观上要求资金、人力等要素在产业之间合理配置,城乡之间达到均衡布局。但是,不同的产业对劳动者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城乡产业布局的不同最终导致了城乡就业上的差异。在对劳动力的需求上,农村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对劳动者的体力要求较高,而对教育文化水平及劳动技术能力不作过多要求;相反,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却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性特征,城市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对就业者也提出多样化的要求,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使得就业层次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教育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居民不能在城市提供的更多的就业岗位上有所选择,劳动力不能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不能自发就业,农村就业人数的增长率远低于城镇就业人数的增长率。

(二)山西省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存在差异

农民思想观念陈旧,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多年来一直受到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小富即安,稍进则满”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图2反映出山西省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情况,由图可见二者之间相差悬殊,城镇人口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上的投资远远超过了农村人口,二者的差距在近年来呈现出急剧扩大的趋势。2006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1007.93元,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339.75元,城镇居民的该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2.97倍。2013年,二者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本年度内城镇居民的该项支出较2006年而言,增长了104.92%,农村居民的该项支出增长了55.47%,城镇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上的投资是农村居民的3.9倍。2013年山西省农村家庭文教卫生业总收入274441元,人均收入31.07元;总支出为52821元,人均支出5.98元。这使得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难以适应城镇中知识、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此外,农村孩子从上学到毕业后就业的整个过程,教育投入几乎就是其人力资本投入的全部;而城镇居民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就业指导以及劳动技能的学习,这使得城乡之间人力资本投入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资料来源:山西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数据

资料来源:山西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数据

但农村教育投入水平低不单单是文化观念等主观因素作用的结果,城乡之间客观经济条件的差距也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能力。通过图3可以看到,山西省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在2005—2013年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二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一直在拉大。2005年山西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3.08倍,2013年二者的差距扩大到3.14倍。山西省城乡之间较大的收入差距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二者之间人力资本投资的悬殊。

三、山西省统筹城乡就业的制约因素

(一)户籍制度的影响

1958年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管理条例》,该条例将城乡有别的户口制度固定下来,形成了二元户籍制度。2015年3月9日,山西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山西正式进入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阶段。到2020年,山西将实现360万农村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的落户,基本建立起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但是,实施了半个多世纪的二元户籍制度很难立即退出历史舞台,城市和农村居民享有的就业机会及劳动报酬仍存在较大差别。为了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很多企业在招聘时会附上一些附加条件,如需有城镇户口,拥有××市户口的优先录用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居民在城市就业的难度,不利于城乡的统筹发展。这种制度性的制约使得农村居民很难融入城市生活,不能真正摆脱他们“农民工”的身份。不完善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多,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劳动力不能流向城市,这就不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及优化配置。特别对于一些现有的劳动力早已不能满足本地发展需求的城市来说,这不利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城镇的技术性人才不愿到农村就业,这使得农业缺乏技术上的指导,农村的劳动效率难以提高,不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导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

(二)劳动力素质局限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及劳动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在劳动力市场中缺乏明显的优势,缺乏竞争力,处于弱势地位。农村居民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就决定了农村居民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而这些工作又具有很强的替代性,这使得农村居民难以形成固定的收入来源,不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同时,农村居民自身素质低下,不利于农村新技术的推广与运Á 用,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目前,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山西省第一产业就业比例有所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例稳中有升,这对劳动者的教育文化程度、技术能力等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农村居民长期以来受到文化生活、 价值观念等的影响,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无法实现新技术的推广运用。

(三)服务机制及扶持政策缺失

目前,山西省的城镇中拥有一定数量的就业服务机构,这些机构可以及时地为城镇劳动者提供用工信息。相比之下,农村却很少有这样的机构,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农村居民就业服务体系,农村居民无法及时获知相关信息。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无疑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难度。此外,用人单位在培训员工时,从长远角度考虑更倾向于培训较为固定的从业者,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其流动性大的特点就决定了他们很难与城镇劳动力一样享受到相同的培训待遇。

四、山西省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措施

做好山西省统筹城乡就业的工作,对于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面对山西省城乡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要实现统筹城乡就业,就要推进户籍改革,彻底消除限制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以产业促就业,拓宽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对于居民而言,首先面对的是生存问题,而要想生存,就业是第一需要。要解决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就应当采取措施消除制度性因素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使城乡居民享有公平的就业权利,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剥离与户籍挂钩的福利制度,将户籍功能简化,取消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福利关系,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就业、教育、住房、社保、土地等制度。这样就可以让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居民享受同样的待遇,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不再受限于户口,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上享受公平的待遇,取消城乡居民因户籍制度而导致的地位及待遇上的差别。

资料来源:山西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数据

(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体力劳动已经不符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要求。而农村劳动力由于观念、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这成为制约其能否就业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的教育投入。由表2可以看到,近年来,城镇地区的学校数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而农村地区的各类学校却在逐年递减。与2008年相比,2013年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数量减少了13.62%,小学学校的数量减少了60.13%,中学学校的数量下降了48.56%。2011年之前,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数量及中学学校的数量均远远超过城镇地区,但自2011年开始,乡村地区相关教育机构的数量已降至城镇地区之下。因此,有必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经费的投入,同时加强校舍及其他硬件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投入。农村教育的缺失使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较低,而后期从业技能培训的欠缺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更大的阻力。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建立定向培训体系,定期为农村居民举办职业技能培 训讲座 ,向他们宣 传科学文 化知识 ,以培训带 动就业 ,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也为农村居民进城务工奠定基础。

(三)开辟农村第二、第三产业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增长缓慢,增长率低于城镇居民,但若能通过引进先进技术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就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首先,要因地制宜, 实地考察后,开辟预期效益好、未来潜力大的农村第三产业。例如,可以在资源条件好的乡村开拓旅游市场,充分发挥农村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区位优势,开发乡村避暑、自驾车旅游、农家乐、农耕会展等乡村旅游新产品。充分发挥旅游业资源可持续、就业广、带动强的优势,通过发展观光、探险等乡村旅游活动,带动更多的农村居民就业。其次,以农村服务业与农产品加工业为着眼点,加快发展农村的乡镇企业。选择贴近民众的服务性行业,如餐馆、商店、旅店等可以吸纳较多就业人数的农村服务行业,这些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不是过高,对资金需求量也不大,通过发展这些行业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 也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工后的农产品输入城市市场,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转移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珠江三角洲城乡就业一体化的思考 第7篇

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内涵

1.坚持同一政策。对城乡劳动者的就业安置一视同仁, 坚持一个标准和条件, 同等对待。一是不分身份。彻底打破“城镇职工”和农民工的界限, 实行就业上的机会均等;二是不分地域。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劳动力, 都可以自由流动, 不能设置行政和区域障碍, 人为限制就业;三是不分职业。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享有同等的从事职业的权利。

2.落实同一待遇。在工资分配上, 城镇职工和农民工要实行同工同酬。在参加社会保险上, 用人单位要按劳动合同规定, 及时为职工 (包括农民工) 办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手续, 参保职工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险待遇。在就业援助上, 凡城乡贫困家庭和就业困难群体都能按规定享受减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等就业援助, 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摆脱贫困。

3.提供同一服务。一是就业服务统一。凡达到法定劳动年龄、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城乡劳动者, 均享受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二是劳动保障维权统一。在职业资格准入方面平等对待, 打破姓“农”与姓“居”的界限;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 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足额支付工资和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完善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和仲裁制度,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4.构建同一平台。一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省、市、县 (市、区) 、乡镇 (街道) 四级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二是建立高标准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体系。信息系统要适应就业需要, 做到城乡互联互通, 信息共享, 同时还要对已就业的城乡劳动力跟踪管理, 提供后续服务。三是建立布局合理的培训体系。做到每个乡镇 (街道) 有一个培训机构, 重点开展引导性培训和技术含量不高的培训;每县建立一所综合性公共培训基地, 重点开展一些技术含量高、难度要求大的培训项目;每个地级以上市要建立一所公共实训基地, 重点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创业人才。

珠三角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的探索及存在问题

(一) 主要做法

1.着力构建城乡平等就业的政策体系。一是维护农村劳动者就业权益。珠三角每个市都出台了政策文件, 明确规定凡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 实行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 按规定享受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同工同酬等权利。各市提出要建立城乡并重的就业制度和劳动力市场, 进一步消除个别行业、工种、岗位不允许招用农村劳动力的限制性政策, 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实行城乡统一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对城乡劳动者一视同仁, 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凭证管理制度;对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如广州市明确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村委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就业服务、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 给予100元职业介绍补贴。二是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实行补贴。各地普遍建立购买培训成果制度, 如广州市规定, 农村劳动力可享受1次职业技能和1次创业培训补贴。珠三角大部分地区都对农村劳动力给予减免费培训和伙食补贴, 对招用本地农村劳动力的企业给予工伤保险补贴。三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佛山、深圳取消了城乡分割户籍制度, 实行统一的居民户口, 消除制度壁垒, 为城乡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2.着力构建城乡平等就业的服务体系。一是着力建立健全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各地以完善就业服务为切入点, 切实加强街道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建设, 做到机构、人员、编制、经费、场地、设备和制度等到位, 依托基层机构全面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摸查登记造册工作, 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库。二是狠抓“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县以上政府普遍设立了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 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和办理各项劳动保障业务的“一站式”服务。三是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市、县劳动力市场全部实现联网, 广州、深圳、珠海等市把网络延伸到街道 (镇) , 顺德区还实现网络进村, 初步实现“一点登陆, 多点查询”。部分市还开通远程招聘系统, 广州还与广西、四川等省链接。四是建立城乡统筹的失业登记制度。在顺德区, 统一建立了失业登记管理制度, 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均要求进行失业登记, 并对其提供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各项就业服务。五是培育劳务中介组织, 实施劳务协作。在省内, 建立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对口挂钩劳务帮扶制度, 目前已建立劳务合作关系47对, 自2000年到2004年第三届“山洽会”共按协议输入劳动力41.8万人。在省际, 建立泛珠三角和华南省际劳务合作制度, 与全国20多个省份、80多个地市建立劳务合作关系, 切实提升劳务协作的层次和水平, 建立健全区域劳务协作的长效机制。

3.着力构建城乡平等就业的培训体系。一是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各地以实施“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为龙头,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技工学校、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和各类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 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地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城镇新成长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二是建立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基地化运作新机制。在山区和珠三角地区分别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和安置基地, 实行对口挂钩, 定向培训和定向输入。三是全面开展创业培训。各地积极组织具有创业条件和意向的城乡劳动者、大中专 (技校) 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提高创业能力的培训, 帮助他们学习掌握工商、税务、财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进行开业指导和后续跟踪服务。四是实施智力扶贫工程。从2002年起, 连续4年, 每年选择一批有实力的技工学校, 面向农村招收人均年纯收入1500元以下家庭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免费入读技工学校, 学习时间2-3年, 毕业后100%推荐就业。此外, 各地区通过采取“助、勤、贷、补、奖”等措施, 对接受技工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给予不同程度的资助, 切实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转移就业。

4.建立完善城乡就业工作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工作领导机制。市和县都成立了促进就业工作指导小组, 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 成员由劳动保障、农业、财政、税务、教育、人事、民政、妇联、团委、监察等部门组成, 统筹全省城乡就业的政策制订、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 层层分解目标任务, 并加强督导检查。二是建立目标责任制考评机制。从2003年起, 各市将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考核各级政府, 尤其是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三是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广州、中山、东莞等市还将“再就业资金”调整为“促进就业资金”, 统筹用于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岗位和社会保险补贴, 初步建立起城乡统一的促进就业投入机制。肇庆市建立了“两个10%”的再就业资金投入长效机制, 从2003年起, 全市各级财政每年按上年资金规模增加10%和按上年度征收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增量的10%用于促进就业再就业经费。

(二) 面临的突出问题

尽管珠三角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 已成为新时期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据调查, 目前, 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制约城乡就业一体化的步伐。

1.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短期内难以打破。一是户籍制度壁垒限制了劳动力合理流动。长期以来, 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严格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控制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目前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 却仍保留农业户口, 被称为“农民工”, 成为城镇化进程中一个特殊的边缘群体。二是现行土地管理制度与城乡经济一体化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农民既不愿意放弃建房收租、土地分红所获得的巨大利益, 又很难凭借土地使用权得到的收益迁入城市安家立业。三是现行就业政策和制度的设计很大程度是为了解决城镇就业问题, 而很少考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另外, 针对流动就业人员的证卡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合理流动。

2.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主要体现在文化偏低、技能偏少, 就业观念偏于陈旧等。据调查, 广州市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 在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 受过技能培训的仅占18.6%。深圳市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占60%以上,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7%左右, 有专业技能者更少。珠海市农村富余劳动力中,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1.1%, 且多数缺少一技之长。这种状况与珠三角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 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进入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就业, 造成了当前的“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境地, 劳动力资源难以有效配置, 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加上劳动力就业观念陈旧, 择业要求偏高, 加大了转移就业的难度。

3.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突出。目前, 农民社会保险基本制度尚未普遍建立, 与相对完善的城市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相比,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 步履维艰。一方面, 农村需要保障的人口众多, 以政府现有的财力, 尚不具备建立普遍保障制度的能力;另一方面, 农民的收入状况还不够稳定, 生活水平较低, 对建立一个以缴费为基础的社会保险制度, 承受能力有限。

4.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体系不健全问题相对突出。县以上劳动保障部门及所属就业服务机构是按照管理城镇劳动力的要求设立的, 编制少、人手少、经费不保障, 难以为数量庞大的农村劳动力提供有效的服务和管理;乡镇就业服务机构不健全, 就业服务信息网络仍未向乡镇、村延伸, 难以向农村劳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公共职业培训体系的编制、人员、经费和场地解决难, 普遍存在规模小、层次低、质量提高难等问题。

推进珠三角城乡就业一体的对策建议

(一) 强化政府统筹城乡就业的职能和能力。城乡就业一体化问题是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性问题, 涉及到户籍、土地制度改革、小城镇建设、社会保障以及劳动力市场建设等许多方面, 因此要成立跨珠三角各地的专门机构, 对城乡就业工作作出规划, 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职责。

(二) 推进制度创新, 打破城乡分割二元体制, 为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提供保障。改革户籍制度, 实行城乡统一的居民户口, 消除劳动者身份差别。加快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 逐步统一城乡劳动者就业与失业登记制度。推进土地制度创新, 建立有利于城镇发展和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土地制度, 规范发展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实行城乡居民在接受教育方面享有同等待遇的政策。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凡区域内的城乡劳动者不论从事何种产业和职业, 都参加社会保险, 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三) 建立健全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相协调的机制, 大力开发就业岗位。

应该发挥珠三角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 提高纺织、服装、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制定重大产业政策、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时, 要兼顾就业增长宏观目标。鼓励农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要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 大力发展中心镇,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 在信贷、融资、担保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工程, 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益。

(四) 加快建立完善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按照“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要求, 全面推行人本服务, 建立健全职责明确、功能完整、运作顺畅的市、县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建立覆盖珠三角城乡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和远程见工系统, 实现区域内劳动力市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五) 进一步建立完善就业援助制度, 积极帮扶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

珠三角各地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要针对不同就业群体的诉求, 突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 建立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一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等群体, 要组织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 提高其转业、转岗能力。对“4050”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实行托底安置。二是对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 要重点组织开展劳动预备制和转移就业等培训。三是对贫困家庭子女、复员退伍军人等群体, 要继续组织开展智力扶贫、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等专项培训工程。四是对大中专毕业生, 要通过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引导和帮助他们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就业或创业。

(六) 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 夯实城乡就业工作基础

建议省政府成立促进珠三角城乡就业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珠三角城乡就业统筹规划、政策研究、综合协调, 珠三角各市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组织实施。加强法制建设, 研究制订出台促进就业条例, 明确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 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劳动力市场秩序, 形成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使充分就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农村就业促进政策高级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0。

[2]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3]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4]李培林.当代中国发展的若干问题与新趋势.2003中国社会蓝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5]劳动部、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启示录.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7。

[6]解韬.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探索.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

[7]王郁昭、邓鸿勋.农民就业与中国现代化,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8]王国军.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初探.战略与管理, 2002 (4) 。

[9]张勇, 关于促进城乡统筹就业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劳动保障报, 2006年6月23日。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与统筹城乡就业 第8篇

关键词:统筹城乡,科学发展观,就业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五个统筹发展中, 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了第一位。针对农村存在上亿农业富余劳动力的状况, 从就业的角度看, 则必须走统筹城乡就业的道路。统筹城乡就业已经从法律的高度明确为国家政策。即将实行的《就业促进法》第二十条规定, “国家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 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本文将围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与统筹城乡就业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二、统筹城乡就业的意义

对于农村改革发展而言, 统筹城乡就业是促进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维护城乡劳动者共同利益的一种战略性选择。因此, 统筹城乡就业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有利于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性解决。

我国目前城乡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 国家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政策也基本上以城镇为主。树立统筹城乡就业的新观念, 完善各项政策和法律, 创造统筹城乡就业的公平环境, 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应当是今后一段时间解决城乡统筹就业问题的重点。只有把统筹城乡就业作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统筹城乡就业要求把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 在科学把握城乡就业发展规律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 以实现良性互动与整体健康发展。

2、有利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

一方面, 统筹城乡就业可以促进城乡就业水平, 大大地提高城镇化水平。另一方面, 在城市化进程中, 围绕都市农业发展, 发展新兴农业以及相关涉农产业, 发展乡镇农业企业, 有效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就业容量, 充分发挥农业作为消化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这也是统筹城乡就业的务实之举和战略思维。因为根据中国国情, 城市地区不可能一下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大量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 那么, 一方面, 城市无法承载大量劳动力压力, 并形成新的城市危机。另一方面, 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无法实现转移的目的。

3、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实现“充分就业”, 不仅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而且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任何社会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和平衡体。可以说, 在一个职业社会, 各种矛盾都与就业矛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没有就业, 就没有和谐的社会基础可言;没有就业, 就没有和谐的经济基础可言;没有就业, 就没有和谐的人文基础可言;没有就业, 就没有和谐的政治基础可言。那么, 社会和谐永远就是一种“乌托邦”, 而不是一种社会现实状态。中国政府要从就业问题的实际状况出发, 始终将就业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 通过统筹城乡就业, 促进充分就业, 夯实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城乡就业的措施

统筹城乡就业, 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必须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不断完善政府职能, 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化。因此, 政府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职能, 来统筹城乡就业的发展。

1、推进制度创新,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户籍制度是阻碍城乡统筹就业的制度性原因, 它决定或制约其它城乡统筹就业制度的力度和广度。在中小城镇应废除城乡户籍制度, 采用户籍登记管理制, 让城乡劳动力在身份上实现平等。推进就业管理体制的创新, 建立与统筹城乡就业相适应的就业服务管理体制, 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 废止各种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 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 逐步建立城乡平等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2、在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中转换就业方式。

土地流转是破解城乡统筹发展体制障碍的动力所在, 有利于城市资源流向农业化规模经营, 有利于农民共享土地增值效益, 有利于农民就业方式的变革。要朝着规模化经营方向迈进, 各种农业生产补贴资金就要向大户集中。要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转包、租赁、股份制等多种流转模式, 研究农民以承包地换社保、以宅基地换住房的具体办法。做好这篇文章, 促使农民从小块土地耕种的生产方式中走出来, 实现规模化经营或彻底走向城市就业, 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城乡就业这盘棋才能下活。

3、鼓励城乡劳动者创业, 构筑劳动者创业的政策平台。

在现阶段, 我国就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创业问题。虽然我国已经从法律上确立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但是, 就业增长最终还是将高度依赖于创业的增长。唯有创业的增长, 才是真正的创造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必须建立城乡劳动力创业的长效机制, 运用就业政策工具, 为创业者提供经济政策包括财政、金融、税收、信贷政策支持和法律制度支撑, 在全社会弘扬创业精神, 科学制定创业教育规划, 大力开展创业教育, 激发全民族创业热情, 鼓励千百万人创业, 使绝大多数劳动力人口成为创业者, 从而彰显创业对就业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促就业 躬耕为民保民生[J]. 红旗文稿, 2009, (6) .

[2]、文显平,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就业发展[J]. 知识经济, 2008, (8) .

成都市统筹城乡就业的问题及对策 第9篇

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劳动力从制度上被分为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 其实行的是不同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 二者有明显的界限和区分, 不能随意流动。政府在就业管理上实行的是“统包统配”的管理模式, 实际上扮演了劳动力资源的实际支配者和拥有者的角色。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不仅使得农民处在宝塔式等级阶梯的最低层, 而且还是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悖的。统筹城乡就业就是要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利用行政手段将劳动力分割为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农村劳动力的有序和稳定转移, 不断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 努力扩大城乡就业, 提高城乡就业的现代化水平, 实现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公平竞争。

二、成都市统筹城乡就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005年成都市提出了在2008年将全市建成“比较充分就业城市”目标, 当时成都市拥有户籍人口1082.03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543.93万人, 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 城乡统筹就业的任务十分艰巨。2005年, 各级财政投入农民工就业培训补贴资金5342万元;全市共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无业农民7.7万人;开展引导性培训33.6万人, 职业技能培训14.3万人;共发放10.78万个《再就业优待证》和1869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城镇登记无地事业农民就业率达70%, 全市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新增就业8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12.05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3.05%。近4年来全市城镇新就业47万余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保持在3%以下, 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每年保持近200万人。成都市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的工作得到了劳动保障部的充分肯定, 同时将成都列为全国第一批促进城乡充分就业试点城市。成都的经验和作法被劳动保障部誉为“成都模式”。虽然成都统筹城乡就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局面, 但也必须清醒得认识到, 成都的统筹城乡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有许多困难和不足, 有待进一步去认识和研究。笔者认为, 成都统筹城乡就业存在如下问题:

(一) 失地农民就业不充分、就业渠道少、就业缺乏稳定性

就业不充分不同于失业, 是劳动力利用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饱满, 是劳动力资源利用不充分的表现。成都市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大致可以划分以下两类:一是通过“招工安置”或“自谋职业”在本地企业务工, 开店经商或在当地从事个体经营, 如成都市金牛区的天回银杏园。这种工作表面上看似稳定, 但是一方面这类具有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勇气、技能与资金支持的失地农民数量比较少;另一方面, 这些农民有的会随着企业转制、技术进步以及企业用工制度的市场化, 由于自身缺乏知识技能而面临下岗与失业;二是外出做建筑工人、跑运输、搞装修、干零活、摆地摊、装卸等短期的临时性的工作。这类工作是大部分失地农民选择的就业方式, 但是很显然这种方式很容易受季节性或者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使其就业不充分或者直接造成失业。

(二) 下岗人员与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程度低, 就业技能缺乏, 就业竞争能力差

目前, 成都市下岗人员与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占85.36%。如金牛区沙河源街道泉水村有1600名劳动力, 取得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 高中文化程度占23%, 初中文化以下的达到70%。这种局面的形成, 既有历史的原因, 更有投资差异的原因。

上图可以看出, 虽然2003年至2005年成都市地方财政支出逐年增长, 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也有所增加, 但二者增长速度却不相匹配, 甚至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还有所下降, 从2003年的11.33%到2004年的10.37%, 直至2005年的8.77%。这充分说明, 成都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 教育投入力度亟待加强。

(三) 成都市的就业结构明显地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

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的过程, 都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的过程,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 特别是工业化初期, 就业结构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 但从长期来看, 二者之间具有一致性, 即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就业结构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成都市2005年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占7.68%, 就业比重为38.8%;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占42.45%, 就业比重占27.8%;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49.87%, 就业比重为33.8%。与库兹涅茨 (1971) 、钱纳里 (1970) 提出的GDP与就业分布的多国模型相比较, 成都市的第一产业的劳动相对生产率较低, 劳动力相对过剩;第二产业转移劳动力的空间已经不大;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

三、成都市统筹城乡就业的对策研究

(一) 理顺政府职能, 创造好促进统筹城乡就业的前提条件

统筹城乡就业, 关键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统筹城乡就业的主体是政府, 但政府不能包办城乡就业, 而是应发挥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主导作用。其中包括: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调整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 同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和结构升级;促进城乡劳动力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等。

(二)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为统筹城乡就业提供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社会政策

二元户籍制度是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内核, 正是这种制度造成了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与城市居民的巨大差距。虽然目前的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阻碍作用正在减弱, 但是由于制度改革不到位以及旧观念的存在, 户口仍然是农民工难以在城市定居和享受平等就业权利的主要障碍, 它造成了城市与农村之间在社会政策方面的严重差别, 并且已经对农村居民构成了明显的歧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应是弱化户籍制度的附加内容, 使户籍制度成为一个单纯的人口登记制度。

目前附着在户口上的权益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社会保障, 主要是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二是城市公共服务, 目前最突出的是教育和卫生;三是其他社会福利或补助, 主要是住房补贴或经济适用住房政策以及城市公用事业补贴等。成都市实行一元化户籍制度后, 在解决进城农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建立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的综合保险等问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制订了相关政策并采取有效措施。今后还可以逐步解决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住房补贴和户籍制度改革配套等问题, 消除进城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的差别, 实现“同城同待遇”, 进一步完善社会政策体系。

(三)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全方位扩大就业渠道

1.以提高就业吸纳能力为前提, 加快发展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基础, 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之一。根据统计年鉴可知, 2005年末, 成都市个体工商企业与私营企业就业人数达到138.8万人, 数量达到了47万户, 占全社会就业比例的22.4%, 每千人拥有的中小型企业 (个体工商户与私营企业) 为22.7户。这一数据表明成都市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2.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 继续壮大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中以劳务型为主的流通和社会服务等行业, 就业门槛低, 容量较大, 适合年龄较大、技术素质不高的下岗职工, 是一、二产业剩余劳动力注入的主要领域, 应成为成都当前安排下岗职工就业的主要阵地。而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是决定人均收入和就业结构的关键产业, 没有第二产业的物质基础, 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是缺乏后劲的。因此, 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里成都市应将第二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作为发展重点之一, 以进一步提高吸纳就业的能力。在第二产业的发展中, 要实行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并行的发展战略, 并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扩大就业的主渠道。

(四) 加快教育制度和财政投入制度改革, 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培训与服务体系

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提升人力资本的关键。建议成都市加大教育体制的改革力度, 一是加大教育的投入, 提升人力资本存量;二是建立起以能力提高为导向的教育机制。在统筹城乡就业方面,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开展适合于城乡服务、城市商贸发展、餐饮、旅游, 简单机械装配等各种专业化的职业培训。

与此同时, 还要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推进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抓好市、县 (区) 、街道 (乡镇) 、社区四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和工作网络建设, 形成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适时开展免费的培训和就业咨询服务。同时, 建立上下联动、区域互动的劳动力交流制度, 以推介会、招聘会、洽谈会等有效方式, 鼓励企业吸纳更多的富余劳动力。

参考文献

[1]邓振, 牟新云.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民就业问题及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6, (2) .

[2]成都就业研究课题组.成都市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研究[J].关注, 2007, (1) .

城乡就业培训 第10篇

关键词:城乡就业一体化;制度约束;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032-02

一、制约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制度因素

城乡就业一体化已经成为解决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的一个共识,然而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有着诸多的约束条件,追究其影响因素,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既有经济的,又有政治文化的。但在众多的因素中,制度性因素的约束是关键的。

1.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所辖居民的基本状况进行登记并进行相关管理的一项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治安和提供人口统计资料。然而,我国的户籍制度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曾经严格限制人们的自由流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指标控制;二是要收取城镇增容费。虽然国务院在1998年8月批转的公安部《关于当前户籍管理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中,允许孩子随父母、夫妻投靠以及老年人投靠子女的落户,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多数大中城市并没有积极地进行落实,制度的惯性和部门的利益严重地阻碍着户籍制度的改革。

户籍制度的直接后果是将劳动力市场分割成两个大的群体,农村与城镇劳动力市场;同时不同规模和不同发展程度的城市之间的户籍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市民身份本身实际上也是被分割的,这就使我国的人群中出现了多重分割的现象,这种人群的多重分割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这种制度还形成了既得利益的市民群体,这一事实在市民角度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心理的排斥,农民的就业流动经常会被当做是对市民权利的一种侵蚀,而事实上这本来是任何一个公民所应有的权利。而在农民的角度来看,这种制度使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看做是一种地位的向上流动,导致农村人口简单地以流向城市为目标。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这种制度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它可能会有巨大的惯性而继续影响城乡就业一体化机制的建立。

2.就业制度

传统计划体制下,劳动力从制度上被分割为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而且实行不同的就业政策。在城镇,政府通过统配制实行“劳者有其岗”;在农村,则通过全面推行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靠土地实行自然就业。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进行了渐进式的改革,这就决定了农村就业制度创新还很不到位,农村劳动者在求职、就业、管理等方面遇到不平等待遇,城镇能够真正向农民开放的只是小城镇就业市场和城市中那些“苦、脏、险”的就业工种;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强制性收取管理费、用工调节费等。例如,广东省中山市对每个农民工的各项收费达到820元。另外,当前我国强调把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列入地方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某些地方干部为了追求个人的政绩,就以种种的行政手段和所谓的法律手段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在劳动力流动问题上极力排斥外来劳动力,人为地分割劳动力市场。

3.社会保障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并存着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次,城镇企事业单位中的就业人员享受着相对较为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农村广大居民在这方面的情形恰好相反,主要依靠家庭保障而缺乏社会保障。所以,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一个严重的缺失:没有将农村人口纳入进来。这一缺失使农村劳动力有着巨大的后顾之忧。而城市的社会保障也不是开放型的,大量在城市做初级工作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而他们事实上却是城市的一员。农村人口缺乏后盾的支持,一方面使他们无法完全自由流动,另一方面也造成农村资源的浪费,因为外出务工的农村人口在务工的同时,根本不可能同时精心地经营自己的农业工作。

4.城乡教育制度

虽然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但是从整个农村劳动者队伍的素质来看,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明显偏低,影响了城乡就业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实施。因为城乡就业一体化的目的是为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如果农村劳动力素质明显偏低,则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愿望只是可能而不能成为现实。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规模是城市基础教育的两倍,但它所得到的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却还不到城市的一半,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不平等的教育体制所形成的约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强制的力量将劳动力市场分割开来,它们是城乡一体化就业的最重要的制度约束,是根本性的障碍。

二、制度创新: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要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使得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能够自由、公平、有序地流动,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公平竞争和有效配置,就必须对现有的户籍管理、就业体制、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的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

1.切实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就业机会平等。现行的户籍制度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最大的制度性障碍,硬性限制了农民向城市的流动。尽管国家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一些地方并没有完全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一些地方仍对农民进城落户进行诸多限制,一些地方仍在收取不合理的城镇增容配套费,因而必须切实改革户籍制度。要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所有城市和小城镇取消城乡界限,劳动者自主择业。最近,江苏和浙江对户籍管理制作出了重大改革,放开户口后没有产生消极影响,也没有产生人们担心的社会震荡。有条件的地方可从实际出发,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制度,使户籍制度改革能有重大突破。

2.深化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在建立城乡就业一体化过程中,首先是消除对城乡就业方面的不同待遇,也就是不区分城乡而只强调劳动力的就业。这意味着城乡就业一体化并不是简单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样的问题,它还倡导公民以自身条件赢得就业机会,让农民与市民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竞争,劳动力供求主体双向自由选择确定劳动就业关系,从而让进城农民就业合法化、制度化和效率化。其次要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改革,尽快让城市各种企业具有相对完整的用人自主权,可以完全自主地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选聘人员。此外还要加快建立和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努力让流动的农民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中介组织,为进城农民就业提供有效高质服务。

3.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一个重大后顾之忧就是社会保障问题,但由于目前城乡经济社会条件相差甚远,农民的社会保障基本处于无助的自然状态,试图让城乡两种不同水平的保障制度马上并轨,一下子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现实的,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的可能性,可以以进城农民工为突破口,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统一的社会保障之中,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着手建立不同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缩小城乡保障方面的差别;再逐步创造条件,建立包括农村农民在内的所有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

4.深化农村教育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城乡教育体制的差别。由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劳动力转移供给和城镇劳动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偏差,即使户籍和就业的“篱笆”完全撤除,农民进城也会遇到人力资本短缺的问题。所以,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要更多地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切实保障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全额保障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同时,在确保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前提下,政府应出资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基金和基地,针对农村现有劳动力的年龄、文化和居住地的发展状况及经济发展的总体需求,免费进行分类培训。建立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发布制度,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状况,让农民少担风险,多得实惠。

参考文献:

[1] 马斌.关于城乡统筹就业的思考[J].中国劳动,2001(3).

[2] 张建武.城乡统筹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1(8).

[责任编辑张凌]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乡就业问题探究 第11篇

以外向型产业为例。我国外向型企业大都以中小企业类型而存在, 该微观主体不仅是承接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 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中坚力量。但是, 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 该产业面临着极大的发展压力。主要表现在, 产业内企业的海外市场萎缩以及融资困境等, 促使该产业的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鉴于上文所述, 笔者将以外向型产业为对象, 就本文主题展开讨论。

一、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分析

我国外向型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受当前市场环境变化驱使, 并在国家的产业政策引导下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考察该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资本有机结构稳步提高

根据资本有机构成的表达式C/V可知: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稳步提高, 单位劳动力所能推动的资产存量显著提升。这就意味着, 在技术改造、升级过程中, 通过引进先进机器设备实现了企业“产品数量/单位时间”比值的上升。这样一来, 便能摆脱过去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低廉所形成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 在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步增加的背景下, 高效率生产模式将构建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二) 产品技术创新成为主导

危机期间我国外向型产业之所以面临巨大困境, 原因之一就在于微观主体在产品生产上缺乏自主创新元素。考察该产业内诸多企业的生产形态, 可知:在网络化分工体系下, 许多外向型企业扮演着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的角色。正因该生产形态存在着低技术要求的特质, 才能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然而, 在受制于核心企业的境况下, 往往缺乏议价能力, 更不用说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了。不难看出, 外向型产业在结构调整的同时, 也将对劳动力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一来, 必然影响到城乡人口的就业态势。

二、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人口就业的影响

以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开展产品创新为特征的结构调整, 实则走的是内涵式发展道路。这种道路首先在产业自身规模的扩张上影响着城乡就业人口;同时, 聚焦到微观主体的岗位提供方面, 未来工作岗位对就业人口的技能水平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 产业规模扩张形式对就业的影响

以过去产业的外延式发展道路不同, 内涵式发展并不会立即形成产业规模的数量扩张;或者说, 内涵式发展不会单纯增加就业岗位。这样一来, 习惯于“孔雀东南飞”的城乡劳动力, 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岗位竞争。尽管, 受东部劳动成本上升影响, 诸多大型外向型企业在内地开设工厂。而这一形式, 相比于逐渐增加的适龄劳动力数量而言, 简直就是微不足道。

(二) 产业微观主体岗位对就业的影响

伴随着C/V相对比值的提高, 也意味着对岗位技能的要求也日益提升。考察我国城乡劳动力就业途径可知:除极少部分能进入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外, 绝大部分将进入公司工作或自主创业。这样一来, 外向型产业内部的岗位刚性要求, 将限制诸多劳动力就业。不难发现, 目前岗位需求最大的是高级技师, 而不是本科生和研究生。

以上现状在我国各产业内部都将持续存在。为此, 在以“民生为大”的价值取向下如何促进城乡就业问题, 确实成为当下的难题。

三、针对影响的解决措施

结合上文所述, 笔者这里给出几个解决措施。须指出:就业问题的解决, 依赖于全社会的集思广益, 而绝不是企业和政府的事情。

(一) 增强劳动力技能培训

针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 应增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施培训的组织可以是企业自己, 还可以包括:各级职业技术院校。从目前所反馈的信息显示, 各地政府在充分挖掘自身职教资源的基础上, 与学校签定的培训协议。以电子技术、服务管理为内容的培训活动已有序展开。对于企业的员工培训来说, 在加大岗前、岗中培训力度的同时, 还应与各级学校联合办班 (如, 以企业命名) 。这一来, 将减少新进员工的岗位适应时间。

(二) 鼓励、扶持自主创业

鼓励、扶持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 不仅要将创业者扶上马, 还应送一程。具体而言, 对于农村自主创业者而言, 资金、技术、场地等问题都成为影响创业实施的因素。为此, 县域政府应承担起为创业农户牵线搭桥的重任。关于这一点, 同样适用于城市自主创业者。

(三) 拓展旅游等服务产业

从各产业的技术构成来看, 以旅游、餐饮为内容的服务产业具有技术含量、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的特点。从而, 较为适合于城乡大量存在的低端劳动力的岗位需要。同时, 伴随着民众收入水平的提升, 对于旅游、餐饮的消费需求也呈明显上升之势。由此可见, 拓展该类型产业的发展将极大的促进城乡就业问题的解决。

综上所述, 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的讨论。

摘要: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入该产业的初始资本规模不断提升, 成为我国各产业领域的共同特征。拓展服务、餐饮产业的发展, 将极大的促进城乡就业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就业,探究

参考文献

[1]石凯.让就业培训充分给力城乡就业—阆中市就业培训工作突出实用致力创新[J].四川劳动保障, 2011, (10) .[1]石凯.让就业培训充分给力城乡就业—阆中市就业培训工作突出实用致力创新[J].四川劳动保障, 2011, (10) .

[2]王小平.江西省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就业, 2011, (5) .[2]王小平.江西省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就业, 2011, (5) .

上一篇:抽水机轴承的维护下一篇: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