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智能管理简述

2024-05-09

住宅小区智能管理简述(精选10篇)

住宅小区智能管理简述 第1篇

1 智能化变电站

智能化变电站是一种具备计量、控制、保护、自动化的信息采集和测量等基本功能的高功能变电站。它采用集成、环保、可靠的智能设备, 通过对通信平台的网络化、信息的数字化和共享的标准化等基本要求, 对国家电网进行自动实时控制和在线分析, 进而达到对电网的协同互动和智能调节。智能化变电站不但改善了常规电站系统协调性不好、施工过程繁杂、数据难以共享、安全系数低等主要问题, 而且对电网的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 数据共享也变得更简单。在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 智能化变电站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能够有效预防变电站出现故障, 并且能及时对故障进行排查处理, 保障了电力的顺利运行。其次不仅可以做到对信息的采集、测量和分析, 而且通过网络可以进行数据的共享, 做到和网内高级复杂系统的良好互动, 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

2 智能化变电站的验收

2.1 验收要求

智能化变电站的验收工作很重要。首先要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文件, 按照具体工程质量的验收标准, 进行资料的审查, 主要包括设备说明书、出厂报告和合格证、检验报告和调试记录等。其次, 考虑智能变电站在不同电压下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工作情况, 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验收方案。再次要对现场位置和光缆、图纸、生产设备一一校对, 并做出详细检查, 比如智能装置的编号和光缆的备用光芯的检查, 光纤通道衰耗程度的测试并要记录下来。最后, 必须进行智能化变电站的竣工验收, 这是确保其安全可靠地投入运行所必须的前提。

2.2 验收项目

智能变电站的验收项目主要分为设备和智能化的验收。设备验收也称作常规验收, 其主要项目包括主体设备和附属的零件验收、现场的交接试验验收等。在进行主体设备和附属零件验收时须以观察验收为主要方法, 同时辅以操作检查。具体要求如下:主体设备必须做到外观平整、无形变和渗水问题、表面要干净;开关等必须和图纸标示相符合, 确保操作灵活;套管要密封, 无污染杂质, 备有接地措施, 二次引线要连接好, 保证畅通无阻;净油的装置要保证清洁, 不漏油, 阀门要控制灵活, 安装准确;储油柜要良好密封且能反映实际用量;吸湿器要性能良好, 压力释放装置也要严格按照标准验收。现场的交接验收主要包括电压比的试验、绝缘油试验、交流耐压试验等。在验收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对相关数据进行试验、记录, 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查验, 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其次就是对智能化部分进行验收工作, 主要包括油色谱在线监测的验收, 变压器中性点电流的验收, 局部在线监测系统的验收, 检测与验收容性电流和铁芯接地电流, 验收和检测智能组件、智能组件柜等几个方面。

智能化变电站的验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需要对各个项目严格检查和监测, 确保验收项目达到标准, 保障智能化变电站的顺利运行。此外还需要建立完整的验收体系, 确保验收工作能够按照相关标准, 科学合理地展开。

3 智能化变电站生产管理

3.1 生产准备的管理

在智能化变电站通过验收以后, 就要加强其在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第一, 制定准备计划以及完成的时间表, 通过这些来分解投运的工作, 确保站内设备和器具等重要设施都能顺利工作。第二, 重视对智能化变电站运行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可以通过单位之间的相互交流来增进对技术的掌握程度, 也可以通过对具体资料的查询来做到对信息的汇总和分类, 从而达到预期效果。第三, 要做好对智能化变电站的维护工作, 完成站内一、二次设备以及警示标牌的张贴工作。第四, 验收正式定值单, 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认真核对定值, 确认无误才能执行。第五, 做好对前两次回路启动前的检查工作, 主要有尾纤和硬接线的检查以确保投产前能够恢复正常使用;由相关测控人员对电缆芯等进行检测, 调试人员接入运行设备最后由专业维护人员来完成最后的接火工作。此外还要做好相量的测试工作, 以保证相量无误。

3.2 生产中的安全运行管理和技术管理

变电站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安全运行和安全生产两个方面, 在变电站的运行管理上要做到对电力运行和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 保障变电站的顺利工作。此外还要建立合理的运行管理体制, 这对于规范变电站工作人员的行为和变电站的安全生产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生产和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人员要做好日常的检修并记录、整理好设备台账以及重要数据资料的整理工作, 要做到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进行检修, 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乃至排除, 从而保障智能化变电站的顺利安全运行。

4 结束语

伴随国家电网智能化建设工程的实施与开展, 智能化变电站代表着未来电力发展的主要方向, 虽然目前在变电站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准备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和运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但是智能化变电站相关技术, 包括验收工作和生产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日趋完善, 必将推动我国电网的智能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李磊.浅谈智能化变电站验收及其生产准备管理[J].通讯世界, 2014 (11) .

[2]邝庆麟.简述智能化变电站[J].企业技术开发 (下半月) , 2014 (6) .

[3]陶伟.关于智能变电站的验收探究[J].科技与企业, 2014 (2) .

住宅小区智能管理简述 第2篇

3.1 强化行业理念的推广

消除对物业管理智能化的认识误区,使整个行业和每个从业人员都有一个全面、成熟、理性的认识。通过理论总结和对偏差的纠正,最终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物业企业可以通过送知识进高校、与本行业专家研讨等形式来宣传物业智能化理念,还可以通过完善公司的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治理结构,提升物业企业的管理水平。

3.2 加强专业化人才建设和内部管理

目前,我国具备智能化住宅管理相关专业学科知识的物业管理人才缺乏,因而,必须培养一支智能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在高等院校建立或开设培养智能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并按不同人才层次进行有重点的培养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实施“继续教育”,加强员工内部业务培训。同时,还要加强内部管理能力。重视员工素质、凝聚力、个人及团队合作的效率及成果,人均投入产出指标、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指标、客户满意提升指标。通过激发员工热情,提升能力,创造超一流服务。跨行业学习优秀企业、组织的管理经验,加以整合利用。

3.3 实施智能住宅的全程管理

物业管理虽然是智能住宅开发经营的最后环节,但要做到最优化的物业管理,不能等到智能化系统开始运行时才去介入、到经营管理时才去注意质量。因此,智能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应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全程管理。

(1) 规划设计阶段的物业管理。目前,许多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对物业管理工作缺乏统筹考虑,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不到位,导致物业管理工作难以开展,业主不满意。有的智能化小区,规划时智能系统并不配套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系统不能发挥正常工作。因此,物业公司参与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参与的过程中应全面细致地提出保障后期物业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各种要求,以及管理实践中发现的规划设计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或缺陷,并以咨询报告的形式提交给开发商,要求规划设计单位加以注意。

(2) 项目施工阶段的物业管理。近年来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偷工减料导致工程质量差而发生重大工程事故的状况屡屡出现。物业管理公司介入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对提高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即从后期管理角度出发把好前期质量关,掌握物业的全部情况,确保物业的优良品质。

(3)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物业管理。物业公司在参与验收过程中,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走马观花”将会给日后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也将影响业主的利益。验收时,在大的方面,要注意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给排水系统是否畅通,供电供气系统是否正常,屋面墙面是否渗漏等;细微之处如所用材料的性能、电路接地是否安全合理,预留孔道是否齐全等也要关注。目的是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为日后的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 杜成仁. 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7).

[2]王媛. 兰州百合园小区物业管理问题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

[3]张莹. 浅析智能化小区建设[J]. 科技信息,2010(17).

[4] 韩华琴. 对智能小区的浅显认识[J]. 学周刊:A版,2010(7).

智能用电小区与物业供用电管理问题 第3篇

关键词:智能用电;小区;物业;供用电管理;用电

智能电力小区的建设是一种新型建设,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深入,智能电力小区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发展着,在发展的同时也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新的变革。但是小区的物业对供用电的管理能力还比较弱,还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及资金消耗比较大。因此,智能电力小区的物业必须针对供应电管理的问题展开改进,减少安全性问题,并加强供应电的管理及物业人员自身的素质。

1 智能用电小区物业供用电管理现状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深入,智能用电小区在中国不断普及,导致水电的供应量愈来愈大,资金的消耗也愈来愈多,并且多数智能电力小区供用电管理还存在着安全问题。例如:①智能用电小区经常出现停电情况;②智能用电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不负责任,总是推托责任;③偶尔发生安全性问题;④用电设施的保护不够全面,没有定期对用电设施进行检查;⑤部分智能用电小区物业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乱收取费用;⑥用户出现浪费电等类似的情况。因此,为了改善户主对智能用电小区物业的看法,物业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一些行为处事,以保证智能用电小区用户的用电安全。那么智能用电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在供用电的管理中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改变用电的现状呢?

2 智能用电小区与物业供用电管理的建议

智能用电小区主要以电为基础,所以对电力小区的用户来说物业工作人员是很重要的。因此,物业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供用电的管理并需要对供用电的管理进行改善,改变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满足用户的需求,保证户主能够正常用电、安全用电。如:加强小区用电制度的宣传及学习,提升物业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服务各个户主的态度,加强小区安全用电,保证各个户主用电正常,并定期对设施进行检修,保障设施的安全,从而缓减用户用电的紧张,同时在配电房也要配备足够的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以保证用户能够在停电的情况下有充足的时间应对等。以下是智能用电小区物业供用电管理的具体建议:

2.1 选择适当的供电形式

随着中国科学力量的不断提升,电力发展愈来愈快。而且现代社会中,人们选择所供应电源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由变电站提供的用户用电、配電室(箱)供应的用电以及发电机所发出的电源等多种用电。在智能用电小区用电紧张时,可以相互切换电源,保证用户的用电需要或者在停电时启用备用电源,以保证用户不被困在电梯中,保证了用户的人身安全。例如:某智能用电小区因电梯停电,电梯没有停到所在楼层,导致一名妇女踩空跌入电梯底层而当场身亡,且抱着的孩子也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因此,这个小区物业针对电梯停电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汇总,最后决定在电梯上安装一个备用电源,以保证在小区停电的情况下,电梯能够安全运行,保证用户的人身安全。因为这个小区对此紧急采取措施,所以没有再次出现这样的问题,保证了用户安全。

2.2 配备检修人员,经常检查电路

在智能用电小区物业供用电管理中,检修人员在其中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用户能否安全用电、正常用电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物业管理人员需要为智能用电小区配备具有较强电力知识,身体健康、熟悉业务的检修工作人员,同时在工作期间还要对检修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宣传小区制度及相关的法律,熟悉工作制度,增强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工作效率。而且无论智能用电小区的电路有没有出现问题,都要相关工作人员定期检查,检查设备的运行是否完好,定期维护设备,如:仪表的灵敏度、设备外表损坏程度、参数情况以及设备的出油工作等。例如:某智能用电小区自用户入住起,从没出现过断电或者接到住户对供应电管理的投诉。其原因是这个小区的住户对物业供用电管理很满意,因为这个小区的电气设备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很高,服务态度也很好,而且物业也经常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系统化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而且小区内经常会检修电路,保证了住户的正常用电,从未出现过断电的情况。因此,小区内的住户对物业供应电管理非常满意。所以物业管理供用电时,要配备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

2.3 启用承包制收取电费

智能用电小区最基本的就是电,每户人家所用的电都是不同的,而且某些住户却非常浪费电。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所用的电是用自己所赚取的资金来买的,我费不费跟别人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考虑到每户所消耗电能是不平均的,智能用电小区物业在对供用电费用收取中可以启用承包制来收取费用,可以把电费的直接花费给个人,自己用了多少就交多少的电费,并把工作落实到个人,保证各个用户用电的公平性。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能电力小区的建设是一种新型建设,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深入,智能电力小区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发展着,在发展的同时也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新的变革。因此,物业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供用电的管理并需要对供用电的管理进行改善,改变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如:加强小区用电制度的宣传及学习,提升物业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定期检修,同时在配电房也要配备足够的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以保证户主能够正常用电。

参考文献:

[1]苏思敏.谈供用电管理中反窃电管理措施[J].民营科技,2008(11).

[2]刘德侠.新建住宅小区供用电管理方式探讨[J].大众用电,2003(12).

[3]晏翔.以整顿电力市场为契机 严厉打击窃电犯罪行为——对窃电案的几点思考及对策[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1(05).

[4]徐子力.中新广州知识城智能用电规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智能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初探 第4篇

智能化住宅小区是以住宅为平台, 兼备建筑、网络通信、设备自动化、信息服务、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为住户营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高效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智能住宅小区是现代建筑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其核心技术是小区的智能化系统。智能化系统也称小区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是由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和小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来支持实现的。它能够实现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动态性的智能化物业管理模式, 为住宅小区的业主和使用人提供高效率同时完善而多样化的服务。智能化小区系统大致由安全防范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组成。其中, 物业管理系统是关系着整个住宅小区能否真正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关键。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系统是信息与网络科技和自动化技术, 将建筑智能化系统和计算机物业管理系统集成于一体的自动化监控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 智能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大量设备的日常维护。

由于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的高科技化特征, 使得其管理设备相对一般小区而言数量会更多, 物业管理设备在整个物业内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智能建筑的设施管理日趋高性能、自动化、信息化, 及城市化联网管理, 所以在其寿命周期中运行与管理的费用约占寿命周期成本总费用的85%以上。因此, 维持设备的功能, 确保设备的高效率, 尽量减少设备的故障, 都是发挥设备投资效益的重要环节。相对于普通住宅小区的设备维护, 由于智能小区的物业设备工程量大, 并且操作技术要求高, 所以在日常的维护管理中就出现了重投资、轻维护的现象, 对于智能小区的物业管理成效有很大影响。

2.2 节能问题。

智能小区由于拥有大量的电子设备、高新技术设备, 因此日常运行中能源的消耗问题就随之产生, 所以物业管理中节能问题处理的好坏对物业管理的服务成本有很大影响。但是在日常管理过程中, 有些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重视节能管理, 这必将对整个物业管理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

2.3 人才的配备问题。

由于智能住宅小区的核心技术智能化系统大量地采用现代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控制技术, 无论是工作性质还是运行管理都与传统的机电设备有较大的差异。智能化系统的操作与运行必须配备较高技术素质的人员, 除操作人员外, 还应有专业维护力量的支持。但是有不少领导与管理人员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观念, 认为“智能化系统是高新技术的自动化产物, 一旦建成, 一切皆可自动进行, 可大大减少管理人员”。正是由于这些片面的理解和错误的观念, 使许多从事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的企业不重视技术人才的引进和使用, 从而导致技术力量薄弱, 管理水平不高, 服务质量低下。

2.4 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问题。

由于智能住宅小区的网络化管理使得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孤岛进化为公共运营网络中的一分子, 从而与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 出现了大量的电脑黑客, 这就不得不考虑会出现电脑黑客侵入小区的管理系统盗取业主的隐私。另外, 在智能化条件下, 工作人员的非法操作都会给系统的信息资源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害。因此如何防止智能小区业主信息资源遭到各种途径的破坏、保护业主的隐私安全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3 智能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提升措施

3.1 加强系统与设备的维护管理。智能住宅小区物业设备大量

地运用了高科技产品, 在日常的维护中如果简单地重复普通小区物业设备管理的方法, 那么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智能小区在设备的日常维护中, 首先, 要加强设备管理软件系统的建设。智能小区管理平台为小区中设备的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建设平台, 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 可以更好地监督和检查小区设备的使用情况, 便于小区的物业设备进行集中管理, 并且高效地完成维护任务。其次, 要注重设备自身的软件维护和更新。如今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要保证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的智能化, 必须时刻保证物业管理设备的先进, 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保证机器软件设备的良好工作性能, 做好软件的维护和更新。

3.2 加强节能管理工作。

管理部门应真正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首先, 要制定能源耗用量计划和做好计量工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 需要消耗水、电、蒸汽、压缩空气、煤气、燃料油等各类能源。设备管理部门每年要求预先按月编制各类能源的消耗量及能源费用的计划, 作出1-12月每个月的各类能源的耗用计划及能源费用的支出计划。其次, 要采用切实有效的节能技术措施。在选用设备时, 注意设备的技术参数要同工艺要求匹配, 优先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 实施自动调节, 使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直处于最佳运行工况和最佳运行负荷之中。在节约用电方面, 优先选用节能型电机, 在供配电设施上应有提高功率的措施。照明用电方面, 尽量多利用自然采光, 应选择合理的照明系统和照明灯具。照明灯具的开关控制应采用时间控制、日光控制或红外音频控制等节能控制方式。

3.3 加强专业化技术队伍建设, 提高专业人员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首先, 对于智能小区物业管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要从选拔合适的人才开始, 实践证明, 智能建筑的物业管理在运作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面很宽, 它涉及行政管理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法学等, 还涉及到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土木工程学等多方面, 因此, 合理、正确选拔合适人才对智能小区物业管理很重要。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应考虑企业现在以及将来的经营与计划, 把握企业的发展战略, 保证以最佳人员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除了满足企业目前的人才需要外, 还要为将来企业运作需要的管理人员做长远打算。其次, 招聘合格人才之后还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培训是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

3.4 加强信息资源安全性管理。

智能小区物业管理中特别需要严格的内部人员管理和信息资源合法性管理。在智能小区的网络化管理中应该在母系统中建立对子系统的监督体系, 一旦出现非法操作或错误操作这样的情况, 系统马上发出警报, 责令停止或纠正。另外, 还可以在网络化管理中在系统中采用口令、密码、多重复核等技术监视手段。在整个母系统内信息共享的同时, 也要防止非法入侵、窃听窥视和非法拷贝等信息资源的被破坏或流失。

参考文献

[1]陆斌, 略谈智能化住宅[J].上海房地产.2009 (8) .[1]陆斌, 略谈智能化住宅[J].上海房地产.2009 (8) .

[2]许锦标, 张振昭.楼宇智能化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2]许锦标, 张振昭.楼宇智能化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住宅小区智能管理简述 第5篇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建筑在世界应运而生。智能小区在智能化大楼基础上扩展和延伸出来的,人们通过对小区建筑群的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管理)进行优化考虑,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舒适、温馨、便利以及安全的人居环境。为适应我国加快住宅建设发展,增强住宅建设的科技含量的要求,我国 在继“解困”、“安居”工程后,又加大了小康工程的力度。“智能型住宅家庭设施自动控制与管理系统应用研究”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产业项目“2000年小康城乡科技产业工程”的专题,就是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智能型住宅家庭设施自动控制与管理系统应用研究”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大学)承接的项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德达数据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该项目采用LONWORKS技术开发研究并在住宅示范小区工程中试运行。1、对住宅居住环境(湿度、湿度)及设备进行监控;2、住户三表(水表、电表、煤气表)远传;3、住户三防(防火、防灾、防盗);4、厨房设备监控;5、卫生间排风控制。这些功能用LON总线一节点实施,即每一住户为一LON节点,然后再用服务器管理各个用户的节点构成LON总线系统。该项研究已在北京翌景嘉园示范小区通过试运行,下面对其自评估如下:

一、攻关的任务、考核目标及主要技术指标:

经过论证,我们在专题合同中将各种指标定位在:

本专题的攻关任务:研究智能型住宅家庭设施自动控制与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两项任务,其一是开发家用管理软件,其二是开发家庭智能控制装置,实现对居室温度、湿度进行自动调节;对厨房用具进行时序控制;对卫生间的排风进行控制。而家用电脑管理软件要对家庭设施进行管理并提供若干家政服务程序。

本专题的考核目标:提供具有居室空调、厨房监控、卫生间自动排风功能的微机控管装置一套;提供家用电脑管理软件一套;住宅温、湿度等参数应满足智能住宅规定标准;在示范工程中应用该项成果。

本专题的技术经济指标:温度、湿度等主要被控参数应满足智能小康住宅标准(温度18℃~28℃,湿度30%~70%);系统运行可靠。

在进行该项专题的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结合当前先进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智能住宅发展状况,在原有的合同的基础上,我们对家庭智能控制器又增加了三表远传、安防等功能。

二、专题执行情况评价

本专题按两个部分实施,即家庭智能控制器和家用电脑管理软件的研究:

1、家庭智能控制器

(1)功能

本专题所开发的家庭智能控制器即智能节点具有4路模拟输入,12路数字输入,12路数字输出,其所实现的功能如下:

通过对室内温度监测,得到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比较:当实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一定值时,在夏季关空调,在冬季开暖气;当实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一定值时,在夏季开空调,在冬季关暖气。温度控制达到智能小康住宅规定标准:18~28℃。

通过对室内湿度监测,得到实际湿度与设定湿度比较:当实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一定值时,关加湿器;当实际湿度低于设定湿度一定值时,开加湿器。湿度控制达到智能小康住宅规定标准:30~70 %。

对三表实行脉冲计数,并发送到上位机。

当门磁或红外报警时,在设防状态下,声光报警和自动拨号器启动,并有报警信号传到上位机。

[1] [2] [3] [4] [5] [6] [7]

★ 浅谈液压机系统应用研究论文

★ 系统测试总结

★ 机载水平惯性稳定平台系统

★ 新型机载语音告警系统的设计

★ U5/U10测试文档Windows系统

★ 现代起落架缓冲系统的发展

★ 作文创新与发展

★ 文化保护与发展范文

★ 网络技术在分布式测试系统上的应用

住宅小区智能管理简述 第6篇

1 智能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特征

与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相比, 智能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1.1 物业智能化程度高

与传统住宅小区在其建筑、设备设施等硬件方面缺乏智能性相比, 现代智能化住宅小区给物业智能化的管理创造了条件, 不无论在计算机的使用上, 还是在管理的智能化上, 都比普通住宅小区范围要宽、程度要高得多。特别是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告别了人工收费, 手工记账等传统方式, 可以安全、快捷地保存数据信息, 工作效率更高。

1.2 物业管理效率更高、内容更多

智能化住宅小区内建有内部局域网络, 并实现与外部互联网的连接, 实现对本小区的日常管理和控制, 并实现与其他各个小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换, 有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 完善小区管理环境, 增加物业管理企业自身竞争力并为小区内的业主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智能化的物业管理, 缴费管理、停车管理及一些专项与特约综合经营的服务都将更为高效、便捷, 能有效提升对业主的物业服务水平, 更大程度地提升业主对小区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1.3 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更高

物业管理智能化包括物业管理企业的办公自动化和业务管理自动化。因此, 智能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不但要了解自己的服务内容, 也必须在技能结构方面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网络知识, 熟练运用计算机对小区内部所有突发性和日常性情况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和各种日常操作, 包括文档处理和网络操作等。

2 智能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 大多数智能化住宅小区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 造成小区交付后, 智能化系统无法正常使用, 某些功能闲置。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经验, 小区交付使用后, 在系统的使用和维护上也存在问题。调查显示, 不少已建成的“智能化”住宅有70%以上运行不正常,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在物业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仅占20%。以智能化门禁系统和停车管理系统为例, 业主对室内安防智能化门禁系统及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的投诉率居高不下。

2.1 管理理念认识误区

早期智能化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都是照搬智能大厦的管理模式, 过于强调电视监控、电子巡更、车辆出入楼宇对讲等园区智能管理。住宅小区的物业智能化最应该体现在生活的智能上, 而非硬件设施。特别是管理层对质量管理投入意愿较为薄弱, 质量管理经费投入不足, 只重硬件投入, 轻视软件建设, 没有考虑到智能化设施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和后期管理。

2.2 大量设备的日常维护耗费过高

目前中国的建筑能耗约为欧洲的3倍, 建筑能耗占全部能耗的30%~40%, 并且所带来的污染也很大。智能建筑的设施管理日趋高性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及城市化联网管理, 在其寿命周期中运行与管理的费用约占寿命周期成本总费用的85%。在硬件设施管理方面, 也存在多表远程计量存在差异, 系统配置与控制室建设不合理问题。

2.3 人员优化问题

高水平的物业管理, 不仅要靠法规、资金、设备、服务手段等, 更要靠掌握现代化物业管理知识的人。智能小区拥有大量的电子设备、高新技术设备, 但是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质量意识欠缺, 拿物业管理费低当挡箭牌, 不愿多渠道寻求服务质量的提升, 普遍存在服务行为被动、服务质量不高的现象。

2.4 隐私安全问题

由于智能住宅小区实行网络化管理, 已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孤岛进化为公共运营网络中的一部分, 从而与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 出现了大量的电脑黑客, 物业公司必须防止电脑黑客侵入小区的管理系统盗取业主的隐私。国家和地方政府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仍有盲点和空白, 亟待完善。

3 提升智能化住宅物业管理水平的对策

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建设是大势所趋, 而物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智能住宅的智能化效果。所以提高智能住宅的物业管理水平非常重要。

3.1 强化行业理念的推广

消除对物业管理智能化的认识误区, 使整个行业和每个从业人员都有一个全面、成熟、理性的认识。通过理论总结和对偏差的纠正, 最终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物业企业可以通过送知识进高校、与本行业专家研讨等形式来宣传物业智能化理念, 还可以通过完善公司的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治理结构, 提升物业企业的管理水平。

3.2 加强专业化人才建设和内部管理

目前, 我国具备智能化住宅管理相关专业学科知识的物业管理人才缺乏, 因而, 必须培养一支智能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在高等院校建立或开设培养智能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 并按不同人才层次进行有重点的培养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实施“继续教育”, 加强员工内部业务培训。同时, 还要加强内部管理能力。重视员工素质、凝聚力、个人及团队合作的效率及成果, 人均投入产出指标、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指标、客户满意提升指标。通过激发员工热情, 提升能力, 创造超一流服务。跨行业学习优秀企业、组织的管理经验, 加以整合利用。

3.3 实施智能住宅的全程管理

物业管理虽然是智能住宅开发经营的最后环节, 但要做到最优化的物业管理, 不能等到智能化系统开始运行时才去介入、到经营管理时才去注意质量。因此, 智能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应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全程管理。

(1) 规划设计阶段的物业管理。目前, 许多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对物业管理工作缺乏统筹考虑, 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不到位, 导致物业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业主不满意。有的智能化小区, 规划时智能系统并不配套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系统不能发挥正常工作。因此, 物业公司参与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参与的过程中应全面细致地提出保障后期物业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各种要求, 以及管理实践中发现的规划设计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并以咨询报告的形式提交给开发商, 要求规划设计单位加以注意。

(2) 项目施工阶段的物业管理。近年来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偷工减料导致工程质量差而发生重大工程事故的状况屡屡出现。物业管理公司介入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对提高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 即从后期管理角度出发把好前期质量关, 掌握物业的全部情况, 确保物业的优良品质。

(3)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物业管理。物业公司在参与验收过程中, 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 “走马观花”将会给日后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也将影响业主的利益。验收时, 在大的方面, 要注意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给排水系统是否畅通, 供电供气系统是否正常, 屋面墙面是否渗漏等;细微之处如所用材料的性能、电路接地是否安全合理, 预留孔道是否齐全等也要关注。目的是及早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 为日后的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杜成仁.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11 (7) .

[2]王媛.兰州百合园小区物业管理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10.

[3]张莹.浅析智能化小区建设[J].科技信息, 2010 (17) .

[4]韩华琴.对智能小区的浅显认识[J].学周刊:A版, 2010 (7) .

现代智能化住宅工程管理思考 第7篇

一、智能化系统施工过程的协调管理

建筑施工涉及到各种专业, 如智能化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形式、安全合理性等, 无论在设计, 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 都必须得到很好的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 经常不尽如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往往出现返工, 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浪费, 影响工期, 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严重的甚至有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 同时也很必要。作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在施工过程中, 应与业主、土建总包、监理、各主承包协调, 应切实遵照业主所确定的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施工, 保质保量地执行合同细则, 并根据业主提出的变更通知, 及时与总包、监理、各主承包协调沟通, 快速制定变更施工方案, 同时遵守总包、监理、土建等各承包商所制定的规章制度, 配合总包、监理、土建等各承包商的隐蔽工程及其他工程质量的验收工作。做好与电梯供应商、消防施工单位、电信局、有线电视台及其他机电设备供应商的协调工作, 并让所有协调方签字确认。

(一) 智能化子系统与其他工种之间的配合管理。

智能化系统工程涉及土建、装饰、空调、给排水、供电、照明、电梯等专业施工单位。因此, 在工程现场, 必须与上述专业施工单位密切配合与协调, 如在消防系统的阀门、水管温度传感器、流量计和水流开关的安装及开孔位置、凸台焊接、风门与执行器的配合中, 要与安装公司有密切配合。智能化系统线槽架的安装施工, 应在土建工程基本结束以后, 与其他管道 (风管、给排水管) 的安装同步进行, 也可比管道安装稍迟一段时间 (约15个工作日) , 但必须解决好这些线槽架与管道在空间位置上的合理安置和配合。

(二) 管线施工与装饰工程的协调。

在吊顶内敷设管线须与装饰工程配合进行, 装饰工程完成主龙骨后, 可在主龙骨上配置管线, 钢管应卡固在龙骨上, 按最近直线距离敷设, 在吊顶上面安装接线盒, 接线盒不能高出吊顶平面, 钢管配好后, 应将电缆电线穿入, 做好吊顶上面的管线敷设工作。在装修人员安装次龙骨和上面板时, 要配合装修在吊顶面板上开孔, 留出接线盒, 开孔的面积应小于接线盒口面;另一种做法是先将管子配好, 将引线钢丝穿入管子, 待吊顶安装完毕后, 再穿线接线和安装弱电设备。当配管的位置与接线盒位置不能准确对应时, 应采用金属波纹管在吊顶内做软接续, 将导线引至设备安装位置。在轻型复合墙或轻型壁板中配管, 先要测量好接线盒的准确位置, 计划好管子走向, 与装修人员配合挖孔挖洞。

智能化系统的配线和穿线工作, 在土建工程完全结束以后, 与装饰工程同步进行, 进度安排不能在装饰工程结束之后, 以免造成穿线敷设的困难。智能化系统工程的配管、线、槽和线路敷设, 设备安装和调试, 往往是由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 因此当在每个工序或工种施工结束后, 必须填写相应的施工记录表。进行单体设备安装和穿线、接线时, 必须遵守隐蔽工程和相应的工程验收规范, 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交接验收, 同时做好单位设备的测试记录, 并提交较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 以确保工程质量。

(三) 施工质量与施工工期的协调。

在智能化住宅施工过程中, 要明确各子系统与其他单位的施工界面, 如土建、安装、电梯等。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施工界面, 如联动接点、控制接口位置;明确系统调试的工作界面。在各子系统施工过程中, 每一个施工环节必须检查, 对不符合规范的施工要坚决加以整改, 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时期。

工期保障是建设及投资方资金回笼的关键。智能化系统在住宅工程建设中是个配合工种, 工期依赖于土建、安装、装修等的工程进度, 施工计划往往要随着其他工种工期而调整, 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其按合同时间完成。

二、智能化系统的调试及验收管理

(一) 系统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系统调试前, 应准备好相关的技术资料。这些技术资料一般包括:1、设计图纸。包括系统图、控制原理图、管线施工图、各种接线表、设备安装和设备布置平面图、产品技术说明书等施工设计图纸与资料;2、线路敷设、测试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报告;3、设备安装记录及各工种之间交接验收单;4、受控单体设备测试记录。

(二) 智能化系统的调试步骤。

智能系统的种类很多, 性能指标和功能特点差异很大, 调试要分步骤、分区域和分系统进行。主要调试步骤如下:

1、对系统单体设备或部件进行调试, 并做好单体调试记录。单体调试要观察设备的加电情况、表针指示、显示屏显示等, 对运转异常的设备应立即断电检查。

2、局部或区域调试。如小区面积较大、系统设备较分散, 调试应分区域进行, 要对供电电压、线路阻抗、数据传输等进行测试, 对不符合要求的线路及设备要检查, 并加以分析, 找出问题, 进行解决。

3、整体系统的联调及系统集成。将系统全部连接进行系统调试, 首先是初步联调, 可用观察和经验感觉等方法进行, 然后进行仪器测试。系统联动及系统集成是系统调试的最后一道工序, 应在中央监控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调试步骤为:中央监控设备——现场控制器——分区域端接好的终端设备——程序演示+开通。

对智能化程度高的弱电系统, 如智能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有些产品是先调试报警控制主机, 再分别逐一调试连接的所有火灾探测器和各类接口模块与设备。无论是单体还是系统调试, 都必须有调试记录, 并将调试记录存档, 供总体验收和资料备案使用。

(三) 智能化系统的竣工验收。

智能化系统工程验收分为隐蔽工程验收、分项工程验收和竣工工程验收三个步骤进行。

1、隐蔽工程验收。

智能化系统安装中的线管预埋、直埋、接地极等都属隐蔽工程, 这些工程在下道工序施工前, 应由建设单位代表 (或监理人员) 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并认真办理好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纳入技术档案。

2、分项工程验收。

在某阶段工程结束, 或某一分项工程完工后, 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单位进行分项验收, 有些单项工程则由建设单位申报当地主管部门。

3、竣工验收。

工程竣工验收是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性检查验收。在工程正式验收前, 应由施工单位进行预验收, 检查有关的技术资料、工程质量,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智能化集成系统验收, 是在各个子系统分步调试完成后, 再演示相应的联动联锁程序, 并在整个系统验收文件完成以及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一个月以后, 方可进行集成系统验收。在整个系统集成验收前, 也可分别进行系统集成各个子系统的工程验收, 如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 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 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 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探讨一种先进、合理、有效的工程管理模式, 保证智能化系统在住宅工程的成功运行和投资效益, 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本文结合现代智能化系统施工的特点, 论述了智能化住宅建设中施工管理的基本问题。在智能化住宅工程管理中, 无论是规划、设计、施工、承包商进场, 还是某些零部件的外加工, 均应进行实时控制。智能化住宅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工程实施过程的项目管理, 全过程的工程管理是建设好智能化住宅小区的根本保证。

住宅小区智能管理简述 第8篇

我国汽车保有量大且逐年增加,停车需求缺口较大,与之对应的停车场资源极度匮乏。由于城市土地开发接近饱和,无法大量提供新的停车位。只有提升现有停车场资源利用率,才能有效缓解矛盾,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开始研究共享式停车问题,即使通过相邻土地使用者共用停车场地以降低每个土地使用者单独拥有停车场所提供的停车泊位总量的手段。另外国内外学者在泊位需求预测,错时停车以及泊位共享区域停车场规划等都有广泛研究,但对于基于泊位共享的智能停车系统整体性则缺乏探讨。本文将就泊位共享和整个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运行及系统适应性进行简要分析。

2 泊位共享

2.1 泊位共享的理论支持

理论上说泊位共享在用地属性不同的毗邻建筑之间实施需要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1)泊位空余时间互补性,比如企事业单位停车空间工作日时段满足自身使用,在晚间或节假日休息时段可供周围居住区或临时停放车辆使用。相同的,居住区停车空间在工作日大多空置可供周围企事业单位车辆使用,二者之间的时间互补性体现的非常鲜明。

(2)泊位空间位置共享性,学者根据不同需求和目的研究得出的停车后可接受步行距离见表1。

而根据本科研小组调查发现所有大型企事业单位周围300米以内均有设施配套良好的居民小区。再进者,小组在各居民小区物业处了解到大部分停车位物业使用租赁方式给予业主使用,也就是说物业拥有停车位的所有权,业务购买停车位仅是少数。

(3)泊位可使用性,目前国内多数城市停车场硬件设施具有使用的条件,但均“各自为战”,缺乏信息共享,停车位信息无法在线实际更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管理方面尤其本文所介绍的智能管理停车系统的缺乏。

2.2 泊位共享实际可行性

针对理论支持以及所需要的相关条件,本科研小组在成都市范围内进行的大范围的实地调研,采用问卷方式随机对622位平时会开车上班的市民进行相关方面的信息采集。将收集数据均分两组,每组311份各自独立统计,分析处理后详见图1,图2,图3。

由图一可清晰看出居民小区同事业单位停车位使用明显存在时间错峰并互补的关系;图二图三则反映了实际当中泊位共享空间位置共享的距离均在500米以内并且有约95%在300米以内,这在停车后驾驶员步行的可接受距离范围内。所以泊位共享的实际应用可行性确定,重点就是需要一个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实现泊位可利用性,将泊位共享思想应用于现实。

3 泊位共享智能停车管理系统

3.1 智能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基于泊位共享的停车智能管理系统将为用户提供车辆停车管理和快速查询、预约停车位等功能,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压力。系统设计的技术约束为:设计是在Java程序设计语言的条件下使用Android Studio进行的,技术设计采用软硬一体化的设计方法。环境约束为:运行该软件所适用的具体设备必须是Intel i3、内存512MB以上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在Windows 7/8及以上。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为三个板块:车主、车辆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停车场管理人员对信息管理模块;系统管理员对信息管理模块。对于车主(车辆)模块,车主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对相应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对车主(车辆)信息进行查询;对车主(车辆)的基本信息进行修改;添加或删除车主(车辆)的基本信息。对于停车场管理员模块,对不同级别的用户通过特定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对相应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通过输入车辆的基本信息对车辆的整体信息进行查询;有相关权限的用户可对某些信息进行删除或添加;将实时停车位信息(停车场以及停车位的具体位置)发布到数据库,即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看到准确信息。对于拥有最高权限的系统管理员模块,首先系统管理员通过特定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可修改停车场管理人员基本信息;对更新的实时信息进行管理;对所有的整体信息进行查询,删除或添加;维护更新系统等。详见下图。

3.2 智能管理系统设计运行

本项目所开发的系统用户有三类,普通停车用户、停车场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

当系统实现后,普通用户就使用该系统(APP)进行最优路径的选择和车位预约。对普通用户来说,可以在用户端上直接增加、修改、查询和其相关的内容。停车场管理员主要负责对停车位信息的管理和对自身信息的管理。系统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可直接对普通用户和停车场管理员进行查看、删除等操作,而普通用户和停车场管理员都不可能使用系统管理员的功能。详见下图(图中只列出部分主要的功能模块)

用户下载安装系统,根据提示进行信息填写并完成注册。系统的各个主要功能模块图如上所示。基础操作部分包括:身份选择及登录模块。功能: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通过验证则登陆系统。输入项目:输入用户名及密码、选择用户类型。普通用户模块页面。功能:用户登录系统后,可进行操作。输入项目:鼠标或键盘事件输出项目:设置全局变量,浏览区。测试要点:配置文件或数据库文件损坏,或没有足够内存可供使用时是正常。停车场管理员及系统管理员模块内容与之相似,不在赘述。

系统核心功能:在线预约功能。系统设计参考电影院网上购票选位功能,为方便普通用户提前锁定停车位,在进入停车场前提前选择停车位,系统自动配时后该停车位将不再对其他用户开放。当预约者到达后系统开始提车计时,对于如何细化预约功能,化解预约冲突,将运用停车需求预约,大数据分析用户停车习惯,运用运筹学等工具进行优化方案选择,此处不做深究。

查询功能: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基于泊位共享的居民小区停车智能管理的系统化和自动化,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工作人员对它的操作,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做到高效、智能化管理,从而达到提高用户寻找停车位效率的目的。

主要任务是对用户信息、停车场管理员信息、停车位信息、系统管理员信息、车辆信息等基本信息的操作及外理。系统建立数据库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化如下:

普通用户:User (userID、userName、userTel、userA ge、userS ex、userEmail、carID)

停车场:Parking (pspaceID、parkName、parkAddress、parkCapacity)

停车位:Parspace (pID、pName、isEmpty)

停车场管理员:Manager (MID、Mname、Msex、Mtel、Madd、Memil、Mage)

通过关键词可以进行信息搜索,或者进行相关用户信息成套搜索。

4 结束语

将理论与科学相结合,进而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运用数据库知识构建互联网停车系统,运用停车共享合理实现停车场资源,化解停车压力。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开始实行停车共享的先例,但效果都不怎么理想。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我国的国情,综合各方面因素,合理分配好个方便利益,尤其是让大家愿意接受和使用智能停车系统。这不仅仅考量我们学术上面的可行性,更有政策推行和现实可使用性。

摘要: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交通压力巨大,缓解停车需求与停车位供给矛盾,对停车场地资源合理利用。分析附近停车资源,优化行驶线路选择,改进内部停车诱导管理系统,分明使用者权限,分级管理停车系统,及时更新数据,根据车辆位置信息,停车场数据库信息等,利用计算机给出最优泊位地点,甚至准确找到停车位。提高车库资源利用率,准确记录停车时间,进而科学收取停车费用。建立有效的停车库引导系统,提升驾驶的舒适性,流畅性和安全性,方便驾驶员更快捷的停/取车辆,进而提高停车库利用率。

关键词:泊位共享,智能停车管理系统,优化,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段满珍,米雪玉,等.毗邻关系居住区与医院共享停车分析[J].城市公共交通.2016.(6):24-29

[2]陈媛.城市停车设施规划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5.

[3]张秀媛,王建,等.城市停车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鲁亚晨.TOD社区停车需求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交通学院,2006.

[5]毋国庆,梁正平,等.软件需求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6]蔡敏,徐惠惠,等.UML基础与Rose建模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住宅小区智能管理简述 第9篇

1 系统概述

强化型智能小区车辆管理系统功能的实现借助了包括RFID、嵌入式系统、Web服务器等先进技术。目前,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应用得到广泛关注,物流、图书管理等领域已有应用实例,在一些门禁管理中也被采用,并对车辆的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介绍的系统建立在以上技术基础上,经过合理规划将RFID应用场所扩展到为小区用户提供实时的停车位信息服务,即在小区内的多个停车场出入口分别设立一个信息采集终端,当车辆进出停车场,信息采集终端会读取信息,然后将信息通过局域网传递到后端的服务器,由安装在服务器端的软件进行信息的处理工作,完成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工作。信息处理后以Web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这样,用户进入小区前就可以通过手机、PDA等移动上网工具进行查询。系统同时在小区各入口设立了LED显示屏为用户提供车位信息服务。

2 整体系统架构

本系统架构上可分信息采集、服务器和客户机三部分。信息采集包括所有设置在小区停车场及门禁处的信息采集终端。客户机端包含所有移动智能设备,如笔记本、P D A、手机。而服务器端为一台安装SQL Server数据库与IIS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服务器。其架构如图1所示。当有车辆通过门禁或进出停车场时,信息终端采集到数据,通过局域网传递到服务器,服务器处理后存储数据入数据库。而系统用户需要查询时,可采用无线上网方式与服务器的IIS进行通信,通过ADO.NET技术来与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存取,或下载至移动智能装置。

2.1 信息采集

在系统实施中,允许出入小区的车辆需配备一张RFID卡。小区内每个停车场出入口设置一个RFID读卡器,用于采集停靠车辆的动态信息。读卡器读取距离远近与其所采用的频率有关,由于系统采用的是非停车采集,故系统选用了频率为2.45GHz的RFID读卡器。我们利用计算机平台对卡有效读取距离进行了测试,测试中在无遮挡的情况下可达到7~10m。目前常见的RFID标签卡基本上都为被动式,也有通过电池供电的主动式标签卡,此系统中我们采用技术成熟,使用寿命长且成本低廉的被动式RFID卡。

2.2 通信平台

系统通信主要由小区内部局域网和无线远程网络(GPRS/CDMA1X)两部分组成。停车场出入口处的信息终端接入小区内部局域网。系统服务器通过内部局域网可实时获取各停车场出入车辆的时间以及停车位空位情况,同时设置小区出入口的显示屏也通过内部局域网得到实时的信息并发布出来。系统的服务器同时与Internet连接,移动用户可通过手机或其他网络终端以Web服务的形式随时随地得到快捷的服务。

2.3 Web服务

系统借助于功能日益强大的java语言开发程序,构建了一个先进的车辆管理控制系统,即以Internet的Browser当作监控系统的软件平台,车辆的资料均放在相关的服务器上,有需要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手机或PDA)中以一般的Web Browser (Internet Explorer或Netscape Navigator)进入管理系统,查看所有小区停车场的实时情况。即用户可以通过手机PDA等移动终端GPRS上网方式进入车辆管理系统进行查询当前小区停车情况。

Web服务器的开发按照功能可以划分为两部分,提供给用户的停车查询部分和面向服务提供者的停车管理部分。车辆管理系统将进入小区的车辆总体分为业主和来访者两类,系统中每个业主分发有RFID卡,出入小区时,通过自动识别来启动栏杆,记录停车场所。来访者车辆RFID卡在进入小区时由门卫分发,并登记其车号等信息,出小区时交回。服务提供者部分可以进行基本信息的录入,实时信息的整理存储以及记录查询等工作。

Web服务由许多操作页面构成,其操作流程与步骤如图2所示。

3 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

在系统实施过程中,信息终端的设计是整个系统的关键。信息终端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为RFID标签卡信息读取与信息传递,也就是读取RFID标签卡数据及服务器间的信息交互(包括发送本地信息到服务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指令并执行)。本系统应用嵌入式系统实现对读卡器控制,终端主体主要分为嵌入式系统和读卡器,嵌入式系统核心则采用一片三星公司MCU (S3C4510)。该单片机采用ARM7内核,集成的外部包括两个串口控制器,使得MCU可方便的通过串口与读卡器连接,当读卡器接收到卡发出的射频信号,处理后通过串口发送给MCU,由于MCU的串口是UART,因此,需要在MCU与读卡器之间增加一块MAX232作为RS电平到COMS电平间的转换,如图3所示。

3.1 RFID标签卡读取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系统是一种自动识别系统,最早美军将其可自动识别的特点运用于战争中,以便分清敌我。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包含了两个主要的部分,一是读卡器(Reader),另一个是卡(Tag)。在读卡器可读取的范围内,读卡器发送请求识别信号给卡,当卡接收该信号后应答并传回其识别码(Identification Number, ID),以便读卡器依据其识别码一一识别。系统一个完整的RFID系统在认证过程中,嵌入式系统发出指令给读卡器(Reader),此时Reader上的射频模块组控制其内建天线持续发射无线电波,当标签(Tag)进入到Reader所发射的电波范围时,Tag中的线圈或天线会感应耦合出电流,并将其转换为可用的电源,将卡中的识别资料,如识别码(Ubiquitous Identification,简称UID)或是存取资料透过天线发射传回Reader,再由嵌入式系统通过RS232接口读入系统,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图4所示。

3.2 局域网络信息传递

信息终端通过局域网与服务器连接,为完成信息传递,信息终端要完成网络传输中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物理层的功能,三星公司的S3C4510内部集成了网络控制器,可以很好的满足设备设计的要求。其所内嵌的以太网控制器,可以在半双工或全双工模式下提高10/100Mbps的以太网接入,支持IEEE802.3 MAC控制层协议,也就是说,S3C4510B内部已经包含了以太网MAC控制(注: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子层和MAC子层),但其没有提供物理层借口,因此需要在RJ45模块与MCU间增加相应的功能实现,如DM9161,如图3所示。至于网络层、逻辑链路层的实现系统通过安装UClinux系统及TCP/IP协议栈来予以解决。

3.3 主要程序说明

在处理信息采集数据时,为避免数据的丢失或被覆盖,系统使用队列数据结构。将传送或接收的数据先放在队列中,等待处理。例如内部局域网中断时,数据会放在队中等待被传送,信息终端指示灯同时报警。当重新连线时,立即发送队列中的数据直等到全部数据发送完毕,完成确认后删除队列信息。

系统中,信息终端接收来自读卡器数据,服务器程序完成数据的筛选工作。终端服务程序接收到一次有效的数据,就将接收到的读卡器数据标志设置有效,将信息入队等待发送。信息终端软件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

为保证终端的可靠运行,系统加电后首先进行系统的自检及初始化,如出现异常通过终端指示灯报警。同时,系统中增加了外部看门狗电路。

4 结束语

强化型车辆管理系统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易用性,系统建立在停车场与车辆入出关系上,系统将自行处理发布信息。(2)信息完整性,车辆的出入以及是否进入停车场,停车时间,系统都将详细记录。(3)跨平台,通过Web服务,可以不需要安装其他软件,就可达到管理和查询的功能。(4)提供了信息提示牌,使用者可以在进入小区时,清楚地了解当前的停车情况。

同时我们在系统得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几点需改进得地方,如:

(1)读取率欠佳,在读取率上,因存在有信号干扰问题,如手机信息。故系统尚无法达到100%的完全无差错,这也是下一步需要改良的地方。

(2)当多台车辆同时进入或离开,系统可能出现误判情况。

摘要:本文针对智能化小区车辆停车管理难题,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RFID多点信息采集的强化型小区车辆管理系统。系统实现后能够实时统计分析小区内各停车场泊车数据及车辆出入情况, 并且通过Web技术, 系统用户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时间, 都可以快速的进行查询。

关键词:RFID,嵌入式系统,Web

参考文献

[1]王永华等.超高频RFID读写器组网与协调技术研究[J].电信科学, 2007 (12)

[2]谭民, 刘禹, 曾隽芳等.RFID技术系统工程及应用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3]马可.智能小区车辆门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资讯, 2007 (24)

住宅小区智能管理简述 第10篇

关键词:智能小区,集成数据平台,B/S体系,JSP,分布式数据库

智能小区[1]的概念是建筑智能化技术与现代居住小区相结合而衍生的。就住宅而言,先后出现了智能住宅、智能小区、智能社区的概念。智能化住宅小区是指通过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IC卡技术,并利用有效的传输网络,建立一个由住宅小区综合物业管理中心与安防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物业管理系统以及家居智能化组成的“三位一体”住宅小区服务和管理集成系统,使小区与每个家庭达到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1 智能小区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

在一个小区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设备供应商所提供设备的标准不同、技术性及其他经济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小区物业各部门根据各自的信息要求和特定的应用选择了各自的软硬件环境,从而使得在一个小区通常存在着多种不同类型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来自不同厂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而数据按部门或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导致了小区物业部门数据资源与服务的分片,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2]”,这不仅增加了小区物业部门维护数据的费用,且部门难以根据分散的数据做出正确的决策。尽管这些数据管理系统能够满足数据存储和管理要求,但在诸多情况下,为完成一项工作,小区物业部门应用可能需要访问分布在网络不同位置上的多个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为改善这种局面,同时在各个“信息孤岛”之中共享和交换数据,且为小区业主提供其部门数据的集成[3]视图,从而根据集成后的数据及时了解每位业主的信息,故必须考虑数据集成问题。

智能小区管理集成数据平台就是针对目前各子系统分散独立的状况,在原有系统上为用户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访问与流通平台。在该平台内,数据可在子系统之间流通、共享,且能够从管理中心发布出去,物业管理人员可实时查询各子系统运行记录的数据,了解小区内各方面的情况。同时,集成数据平台不影响原厂提供的子系统工作,硬件网络、数据库和管理软件正常运行,其并行存在、互相独立,保证了原有软件的投资。

2 智能小区管理平台的方案

为满足用户对系统运行管理的需求,以及对集成平台的有序升级,现阶段主要针对以下3 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分别为:物业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和安防管理系统。如图1 所示。

物业管理系统:该系统作为智能小区管理系统的集成核心,保障物业管理部门的正常运行,以及业主对自家情况的及时了解与反馈。系统实现功能:房产管理、住户管理、收费管理、设备管理和报修管理等。停车场管理系统:该系统作为智能小区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便物业部门对车辆的管理以及对小区车位进行合理有序分配。系统实现功能:车主信息管理、车位管理、车位激费信息管理等。安防管理系统:该系统作为智能小区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为小区业主提供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保障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并对突发情况进行处置。系统实现功能为:门禁管理、小区监控管理、火灾和煤气泄漏报警管理等。

考虑到智能化小区管理系统应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相应的功能以及用户的分散性,本系统采用基于B/S体系Struts框架MVC设计模式的解决方案[4,5]。且因需要整合各个智能小区管理系统,则数据库存在异构[6],如Oracle,SQL Server,DB2 等。如何实现其之间的互通,从而使得终端用户可透明的访问不同源异构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的无缝操作。B/S体系的数据库开发技术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B / S体系是当今Internet / Intranet迅速发展,将传统的数据库C/S方式与Internet技术相结合,用互联网模式构建的数据库系统。

数据平台的B/S体系将数据库系统分为BWD(Browser/Web Server/DataBase Server)3 层结构[7],即浏览器层、中间层和数据库层。前端基于瘦客户机的浏览器(Browser),后端是Web服务器以及数据库服务器。客户机与Web服务器间采用标准的Http通讯,Web服务器采用JSP( Java Server Page) 组建,并通过ODBC / JDBC数据库接口与子系统的数据库主机交互。在这种3 层结构下,综合了浏览器、信息服务和Web等多项技术。系统运行流程如图2 所示。

2. 1 集成数据平台的结构

如图3 所示,该系统只需在小区监控中心机房设置一台Web服务器,安装小区管理集成数据平台系统。该服务器与各智能化子系统的管理主机在同一个局域网内联网,Web服务器利用ODBC/JDBC数据接口通过局域网访问每一台子系统管理主机上的子数据库。Web服务器再接入小区的以太网,构架网站。这样小区内任何区域的用户,通过小区内网络及Internet,连接小区监控中心的Web服务器,即可实时浏览各子系统的数据库,了解小区内各方面的运营情况。

同时,Web服务器为后台多库系统的中心结点,自动管理异构数据库的分布与种类,按预定义的协议将上层事务分配给各子系统数据库处理。该种结构使系统能够简单地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执行功能强大的查询和异构数据交互操作。

2. 2 综合数据平台的软件结构

数据平台终端使用IE5. 0 无需开发,Web服务器使用JSP,由Java[8]语言开发。Web服务器的软件最为复杂,也是数据平台功能的核心。其实现分布多数据库的无缝连接和操作,即向下多数据库的组织和管理,对分布式多数据库完成客户请求任务的协调、分配、发送和接收。向上响应Web服务器来自用户端的请求并经过对分布式多数据库完成相应的操作后,再集成回送结果给用户端。主要包括Http模块、多库管理模块、数据库接口模块,完成了后台数据库的操作,提供了数据平台对各子系统数据库的连接等多种功能。

2. 3 多库系统实现流程

软件操作的主要流程,如图4 所示。Http服务程序从用户HTML页面操作中解释出数据库指令,交给多库管理模块,启动相应的JSP程序。多库管理将任务分解,识别目标数据源,检测用户权限并操作。再检测环境,若允许操作,则按照分布多数据库目录表1 所示,将全局事务分解为多个子事务,确定子事务的执行次序和结点,并发送到后端网络数据库上执行。多库管理模块再将子数据库操作结果集汇总,返回至上层Http服务程序。生成HTML页面在客户端浏览器显示操作结果或完成倒库操作。

图2 表示了终端用户对整个分布的,多子系统数据库的一次全局操作过程。用户未知某个子系统数据存储的位置、数据库类型和数据格式,这些均由Web服务器上的数据平台系统来完成,而数据平台上数据的分布、异构对用户是透明的。用户面对的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单一”数据库系统。

2. 4 子系统数据库间数据流通

信息平台除实现数据发布外,同时还实现共享数据在子数据库之间的流通[9]。数据从一个子数据库转移到另一个子数据库(倒库操作)以服务器作为中转实现。

首先,Web服务器的多库管理中维护一张表(表2),记录各子数据库的相同字段在其他子数据库中的位置,其是实现数据共享的基础数据结构。重复字段会同时存在于多个子数据库中,但以其中某一个为主字段,管理员或子系统硬件采集来的数据只更新主字段中的内容,其他数据库中的这个重复字段则通过数据流通来更新,并与主数据库保持一致。这样既免除了管理员重复输入工作,又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

数据流通是以Web服务器作为桥,Web服务器通过从主数据库读出字段内容,按照表2 中重复字段在从数据库中位置,获得重复字段所要写入的数据库及位置,再经过连接各从数据库的接口将数据写入从数据库的相应字段。

在子系统的主机上,管理软件仍然运行,通过本地的DBMS操作数据库,与数据平台并行存在。对于子数据库,本地管理软件的事务与数据平台的子事务并无任何区别,均在用户界面层与子数据库的交互,保证了原子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智能小区管理平台的实现

采用JSP来开发Web服务器,其是基于Java语言的服务器端开发工具。JSP程序基于Java虚拟机JVM机制,在服务器端通过Java Servlet扩展,在客户端通过Java Applet扩充。Java是一套完整开发体系,使用JSP为将来的系统升级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客户端运行Win98/2000,IE5. 0 以上版本浏览器。Web Server为Win2000 Server或NT Server平台,安装Jswdk1. 0. 1作为Web服务器,安装JDBC2. 0 和ODBC - JDBC Bridge数据库驱动程序。在Web Server上安装MS SQL Server7. 0,存储用户管理及多库管理所需信息的数据库。

4 结束语

上一篇:大专生就业困境分析下一篇:团场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