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业论文范文

2024-03-20

住宅产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行业,也是经济发展形势的风向标晴雨表,但是,在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管理中却存在这很大的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房地产开发的项目管理,控制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质量,本文就低碳房地产开发的意义、低碳经济下,房地产开发面临的难题及低碳经济下,房地产绿色开发的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 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开发;措施分析

引言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行业,同时也是行业耗能量最大的行业之一。据了解,全球近一半的资源是运用在建筑行业的,而建筑业在运营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排量的40%左右,可见,房地产行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对象。所以我国房地产企业应该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改变传统的开发模式与开发习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房地产企业要正确认识如今的发展趋势,加大低碳的房地产开发的意识。

一、低碳房地产开发的意义

(一)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房地产开发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站着重要的地位,能够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所以房地产绿色低碳开发,给上下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首先房地产是一个资产密集型产业,如果是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到资产发展中,对房地产开发的转型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拉动绿化生产,而且又能拉动绿色消费。

(二)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绿色生活,关注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发展低碳建筑,是建设生态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方式。过去片面的工业化经济发展,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为了缓解环境压力,为人们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人类必需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社会和谐型的良好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促进新的生活方式的发展

绿色低碳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是房地产开发的一次重要转型期。如今,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生活理念,低碳就是:“低污染、低能耗、低排量”,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它结合了一种国际潮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方向。

(四)促进房地产的新发展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理念,房地产低碳开发是房地产企业家的一种社会荣誉感,能给企业带来切实的利益。房地产行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进行行业重整,面临挑战的同时又伴有巨大的商机。谁抢占了地产行业的商机谁就会主导未来房地产行业。

二、低碳经济下,房地产开发面临的难题

(一)各阶段的预算控制管理不完善

首先,由于对于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工作不足,因此存在着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决策过于盲目的现象,增加了后期工程项目建设的造价控制十分不利。其次,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对于项目建设的造价控制管理重视程度不足。第三,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实施阶段,存在着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不完善,建设标准把握不到位以及工程施工变更较多的情况,导致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造价不断增长。第四,在工程项目建设竣工决算阶段,由于未能形成完善的审核监督管理体系,导致工程项目建设造价不合理的增加。

(二)在房地产开发的质量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

在实际的工作中,开发商总公司和项目承建公司由于各自的利益目标不一致,各自战略也不统一,使得项目工程的设计和质量衡定的标准也不一致,这样执行下来的结果就是各区域内的工程质量高低不一。其次在管理水平上存在差异,由于两边公司的高层协商不一,导致中低层的领导者们不知道该怎样执行企业的战略和施工目标,造成项目的质量问题多,影响公司产品口碑也阻碍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其三总公司如果没有设定一个统一的项目控制考评体系,那对各个区域内的项目承建工程的验收就缺乏一个完善的评价,影响项目承建者的工作积极性和投入性,严重的也会引发工人们消极怠工影响正常的工程竣工周期或者延长工程周期增加成本的投入。

(三)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造价从业人员素质能力水平不高

当前,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造价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完善,尤其是对于各种经济学以及管理理论以及法律政策体系方面的知识能力不足,缺乏现代化的造价控制管理意识,因而难以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造价控制,导致房地产项目造价控制效果较差。

三、低碳经济下,房地产绿色开发的措施

(一)制定低碳地产发展政策

经济的发展原本就具有不确定性,国际经济更是复杂难辨。目前,我国经济形势仍然处于不稳定阶段,低碳经济对于我国来说是既存在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性的。房地产业在此时引进低碳经济模式,是缺少法律政策的规范的,这就会导致很多低碳地产违法行为的出现。而且低碳地产的犯罪成本是不高的,所以就会造成犯罪率的提高,同时,因为低碳地产所带来的经济利润是相对丰厚的,所以,在没有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就会导致价格虚假和产业泡沫产生。因此,制定相关的低碳地产发展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二)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

采用工业化模式进行住宅的建造,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一方面能够大幅提高住宅質量;另一方面能够明显降低能耗。在低碳经济时代,我国房地产企业若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则有必要加快自身的产业化建设,在降低消耗的同时,为自身创造理想的节约效益。在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应积极构筑沟通桥梁以全面且细致地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指导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碳排放量,为消费者营造一个理想的居住或工作环境。

(三)积极应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

我国在推动低碳房地产的工作中所面临的最大瓶颈是,建筑的保温以及给排水问题。受起步较晚的制约,我国低碳技术相对落后,制约了低碳房地产的发展。在目前很多建筑中,为增大采光面积,玻璃得以大量运用,其不足之处慢慢暴露,即散热速度较快,若想使室内温度保持恒定,则需要借助空调,大幅提高了电能的消耗。为规避上述问题,房地产企业可尝试新型玻璃(如低辐射玻璃等),这一类玻璃既能够满足采光的实际需要,同时又能够发挥隔热保温的效果,从而缩减空调的开机时间,降低能耗,达成低碳目的。绿色植物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吸收C02,尤其是夏季还能够起到遮阴降温的效果。因此,生物能源的利用也是低碳经济的主流研究方向之一。在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太阳能以其清洁且取之不尽的特性获得了人们的青睐,如照明和提供热水等方面。总之,开发新能源也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

结束语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房地产经济也开始引入这一概念,并逐渐成为低碳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和主要力量,然而其同样面临很多问题。所以,作为房地产企业应该积极采取相关办法,如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合理规划户型布局、积极应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倡导低碳生活等,从而让低碳经济的理念真正融入房地产经济之中,为自身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同时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肖景文,周中元.我国房地产低碳开发措施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5:22-25.

[2]万方.新式房地产开发模式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应用研究及分析[D].复旦大学,2009.

[3]吴淼.基于新税法体制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4]夏虹.房地产开发项目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与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

[5]张茜.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的分析与防范[D].河南大学,2013.

住宅产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农村产业融合是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PES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宏观发展环境,再利用SWO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态势,最后从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培养和引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人才以及完善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等3个方面,提出促进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发展;产业融合;PEST;SWOT;农村经济转型

文献标志码: A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稳步增长,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但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由于长期采用粗放式经营并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农产品质量难以提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另一方面,在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限制下,国家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已经触碰到天花板,再加上农业经营成本提高和价格下压的双重挤压,农民增收面临新的困境;除此之外,伴随耕地资源、水资源的逐渐减少和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等问题,农业生态系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因此,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要提高农业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必须要有新思路[1]。而农村产业融合作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

产业融合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信息通信业领域。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及其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不断向其他产业渗透,呈现出产业快速融合的现象。实践的发展引起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关注。学者们从技术扩散渗透、产业整合创新、产业融合过程、产业边界变化、产业竞争关系等不同角度来解释产业融合的内涵[2]。事实上,随着技术创新和市场供需变化,产业融合并不局限于与互联网和通信相关的产业,也广泛存在于其他产业领域,如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有关农村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提出六次产业的概念,他指出农业应该向与其相关的第二、第三产业延伸,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打造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即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相加(1+2+3=6),为农户获得更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环节的附加值;之后,基于产业链的延伸和业务范围的拓展,今村奈良臣又提出六次产业是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乘积(1×2×3=6),强调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3]。马晓河根据国内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指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聚集、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等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农民收入增加”[4]。在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进行界定时,有学者强调既要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民及相关经营组织为主体,又要借助高新技术对农业产业的渗透、三次产业间的联动和延伸、体制创新等多种方式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产生深刻变革[5]。还有学者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出发,认为农村产业融合是以农业多功能综合开发为核心,以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为前提,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通过纵向农业产业链深化、横向的农业功能拓展等形式,实现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农业各部门与第二、第三各部门两者之间以及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三者之间的交易成本内部化,不断产生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过程[6]。

从以上学者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界定可以看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7]。当前,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已经出现纵向一体化融合、工商资本引领融合、集群型融合、功能拓展型融合、服务引领型融合等多种模式[8]。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在资源优势、产业特点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地区须要根据自身环境条件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本研究针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和发展的态势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2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环境分析

江苏省经济发达,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也比较高。自2015年起,江苏省成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省[9]。为了理清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环境,本研究借助PEST分析法,从政策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环境(S)和技术环境(T)等4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2.1 政策环境分析

2.1.1 国家层面的政策环境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2015年首次将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将其作为“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连续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提出要“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由此可见,农村产业融合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2.1.2 省级层面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江苏省非常重视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2016年12月,为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資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江苏省发布了《江苏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7年1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江苏省“十三五”推进农业现代化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同年2月发布的《江苏省“十三五”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再次强调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2017年3月,为推进江苏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江苏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又发布了《江苏省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为江苏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先导区建设提供了方向,也为农业产业化成为乡村振兴、推进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2.2 经济环境分析

2.2.1 经济水平 江苏省自古以来就属于富饶之地。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水平在全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据统计,2017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 900.9亿元,全国排名第2,已经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综合竞争力以及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中国各省第1,是我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2.2 经济结构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江苏省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2016年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制造业,说明江苏省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调整和变化,但是制造业仍然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行业。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建筑业是当前江苏省产值规模最大的5个行业。2016年江苏省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大于上一年,但是由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从5.7%下降到5.3%,而第三产业的产值占比达到地区总产值的50.0%。在第一产业中,产值占比最高的是农业,占62.00%,渔业和畜牧业的产值占比分别为 18.70% 和16.45%,而产值占比最低的是林业仅占2.97%。第三产业中规模最大的5个行业是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从2013年到2016年,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及住宿餐饮业等与日常生活相关行业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而金融业、通信服务业、商业服务业为主的高端服务行业发展速度则较快。

2.3 社会环境分析

2.3.1 社会需求 近些年,江苏省常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到2016年江苏省常驻人口数量达到7 998.6万人,全国排名第5。同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都随年份呈现上升的趋势(图1、图2)。根据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指数报告》,江苏省居民消费升级属于全国第1梯队。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类的消费在居民消费比重中呈下降趋势,而交通通信、教育、文化、旅游、医疗保健等消费所占份额在稳步攀升。根据美国研究机构COMSCORE的统计,25~34岁的人群成为我国主力消费人群,这一群体在消费时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追求个性化、多样化、体验式的消费。

2.3.2 社会文化 美国学者拉坦指出,地区的文化享赋与当地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关联。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江苏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3种区域文化[10]:苏北文化、苏南文化和长江三角洲文化。从历史发展过程看,苏北地区受楚汉文化和淮扬文化的影响较大,至今仍保留着较浓厚的传统习俗,相对较为保守和守旧;苏南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撞击砥砺和改造革新,形成了开拓进取、重商重实业的文化气氛;而长江三角洲文化作为一种混合形态的文化,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又纳入了市场、创新、效率、科学与和谐的现代文化内涵。区域文化的差异为江苏各地农村产业融合提供了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区域特色。

2.4 技术环境

2.4.1 科技投入与科技贡献率 近年来,江苏省科技投入稳步增加(图3)。科技贡献率也逐年上升,2017年达到62%,农业科技贡献率则达到了66.2%,排名全国第1。全省有294个科技服务平台,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超过120万人。江苏省为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办了农村科技超市,截至2018年年初,共建设了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超市415家,组建了包括3 300多名专家的服务团队。近三年,科技超市共推进科技成果转化6 500多项,开展咨询活动3 560多场次,培训农民超过35万人次,带动农民增收58亿元。

2.4.2 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促进产业融合的重要推动力。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江苏省农村产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11]。江苏省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超过60%,2016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建设了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并开发运行移动客户端“农技耘”APP,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提供及时、专业的农技信息服务,信息进村试点县和村级信息服务站的数量均为全国最多[12]。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农业物联网,据统计到2018年年初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面积占比达到16%。与此同时,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农民创新创业、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到2017年年底,江苏省通过网络实现农产品销售额364亿元,同比增长27.7%,淘宝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3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分析

农村产业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在战略态势分析中,SWOT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借助SWOT分析模型,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S)和劣势(W)、机会(O)与威胁(T)进行剖析,有利于把握江苏省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3.1 优势

在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必然要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7]。但是各地所具备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相较于其他地区,江苏省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强劲的牵引装置。一方面,如前文所述,江苏省农村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科技应用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江苏省还拥有167所高等院校和众多的科技服务机构,能够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2)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有力的双轮驱动。从国际经验来看,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做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以农户、合作社为主向前延长产业链;另一种是以企业为纽带,农工商合作经营向后延长产业链[7]。江苏省现有涉农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数量和营业收入在全国均位于前列,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起到积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3)江蘇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良好的“硬环境”。根据对我国省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水平的测评,江苏省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水平居于全国前5名[13]。近些年江苏省不断优化公共基础设施,以信息和通信设施为例,当前江苏省村级双车道公路覆盖面积超过75%,农村4G网络覆盖率超过90%,均远远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环境”。(4)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丰富的“软资源”。依托农村特有的自然、文化和生态资源,通过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主要类型[14]。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既拥有秀美的田园风光,又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为江苏省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推动农业与旅游、观光、休闲和养生等融合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软资源。

3.2 劣势

目前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我国其他省份农村地区类似,普遍存在以下2个方面的劣势:(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有待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第一产业内部各子产业融合或者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和渗透,开发农业多功能并拓展产业链,创造农民增收的新途径[15]。但是从江苏省目前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看,在一些地区尤其是苏北地区,农民仍然主要从事农产品的生产或简单加工,“接二连三”或者“隔二连三”水平较低,农户在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和全供应链中处于劣势地位[1]。(2)农村产业融合存在要素瓶颈。首先,一些地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项目所涉及到餐饮、住宿、停车场等的各类设施用地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导致许多项目难以推进。其次,现有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较少且融资条件高,很多农村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的风险抵押物而难以获得贷款,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此外,融资成本高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据统计有的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占到贷款总额的20%[15]。融资难、融资贵成为阻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大障碍。再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缺乏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农业多功能的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都需要大量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目前大多数普通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只能从事简单的加工和服务工作,难以产出精致化、差异化、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和服务。以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为例,许多地方的乡村旅游还停留在时令瓜果采摘、品尝农家菜、垂钓、打牌等初级水平,产品和服务质量粗糙且形式雷同,缺乏品牌营销的意识[16]。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缺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和运营人才。

3.3 机会

当前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最大机会就是随着江苏省及周边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所带来的巨大消费需求。江苏省所在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据统计,2017年上海、浙江、江苏三地分别以人均可支配收入 58 988、42 046和35 024元跻身全国前5位。人均收入的稳步上升促使这一区域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农产品消费方面,追求营养、健康、绿色、品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乡居民的新追求[17];在工作和闲暇时间的选择上,呈现出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后弯的情况[6]。城乡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加,为乡村开展旅游、休闲、养生等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根据江苏省旅游局统计,2017年江苏省全年乡村旅游营业总收入近9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0.8%,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达到42万人。高品质农产品消费和乡村旅游井喷式的发展势头,为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场牵引。

3.4 威胁

尽管当前江苏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代表的一二产业融合、以农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一三产业融合和以旅游休闲农业为代表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在全国处于较领先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全球化的步伐,江苏省所能供给的涉农产品和乡村旅游等消费品不仅面临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赶超,还面临着来自全球其他国家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例如,来自欧洲的高端绿色农产品竞争、来自日本和中国台湾的特色乡村旅游休闲产品的竞争等。目前江苏省已经发展起来的涉农产品和服务在特色化、精细化和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顾客黏性不是很强,这些因素都威胁到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4 促进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和现状进行PEST分析和SWOT分析,并借鉴国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提出如下3点建议:

4.1 立足区域特色,打造优势产业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面对的市场不仅需求潜力巨大,并且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要求也较高。因此,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能仅追求数量,更要注重品质的提升。(1)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江苏省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绿色农业发展。一方面要利用绿色科技手段,采用更绿色环保的种养殖方式,保护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对农产品的产地、生产环境、栽培(养殖)方法进行追踪、记录和宣传,通过绿色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和竞争力。(2)充分利用区域乡土资源,提供优质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各地应依托具有当地特色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主导产业,并引导当地经营主体集聚式发展,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精致优良的地区优质品牌。(3)要借助政府和市场2种宣传途径,对地区品牌进行大力宣传,增强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4.2 培育和引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人才

无论是发展绿色农业还是打造特色产业,都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运营管理人才进行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尽管江苏省农业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是相对于国外竞争者而言,当前大部分农民的能力和素质仍然较低,即便利用农村资源开展了一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项目,也往往处于低端水平,竞争优势的保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因此,须要从4个方面培育和引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人才。第一,对农民进行培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村合作社骨干为重点,开展面向农民的农村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对于一些已经取得较好发展成果的产业融合业态和经营模式的成功做法进行总结和提炼,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认知。第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并为其提供创业指导和帮助。第三,加大农林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大学生毕业之后到江苏省的农村进行创业活动。第四,吸引其他社会人才到农村开展创意农业,鼓励非农户籍的人才凭借技术、创意或者运营管理能力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4.3 完善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

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业态创新,还需要政策创新。(1)建立激励政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对于那些能够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经营性主体,可以根据其新增的农民就业岗位数量给予其一定的补贴;对于那些支持农民以资金、土地经营权或其他资产入股的经营主体,可以根据其为农民提供的入股分红情况给予一定的补贴;对于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并且由种植大户、家庭農场或农民合作社多方参与形成的新型经营联盟,可以探索建立共享机制,引导农民将国家补贴的资金以入股的方式参与产业经营,使农民能够获得更多产业融合的收益。(2)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要降低交易成本往往须要开展规模化经营,而目前由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许多地方仍以农户分散经营模式为主,阻碍了产业融合发展的速度。因此政府应该学习和积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当中的典型经验,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农村建设用地的指标中划出适当的比例用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设施建设。同时,在土地流转中充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3)创新金融扶持政策。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扶持区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在农村的网点布局,利用融资担保、财政贴息和扩大抵押物等措施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信贷;完善政策性保险政策,发展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融资担保机构。

参考文献:

[1]葛新权,和 龙. 促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發展的政策取向[J]. 经济纵横,2017(5):80-85.

[2]梁伟军.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科学经济社会,2011,29(4):12-17,24.

[3]张佳书,苑会娜,傅晋华. 日本发展“六次产业”的典型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科技论坛,2016(10):148-154.

[4]马晓河.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J]. 黑龙江粮食,2015(3):9.

[5]赵 霞,韩一军,姜 楠. 农村三产融合:内涵界定、现实意义及驱动因素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17,38(4):49-57,111.

[6]李 治,王东阳. 交易成本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 中州学刊,2017(9):54-59.

[7]王乐君,寇广增.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17,38(6):82-88.

[8]吕岩威,刘 洋.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究[J]. 当代经济管理,2017,39(10):38-43.

[9]王 玲.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与区域差异分析[J]. 农业经济,2017(6):21-22.

[10]王 腾. 区域文化特质、文化精神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江苏为例[J]. 重庆社会科学,2008(10):8-14.

[11]王梦瑶. 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的意义[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6):153-155.

[12]严 安. 以创新驱动推进江苏“互联网+农业”在更高水平上发展[J]. 决策咨询,2017(2):31-35.

[13]唐娟莉. 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评价[J]. 技术经济,2016,35(1):92-96.

[14]汤洪俊,朱宗友.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 宏观经济管理,2017(8):48-52.

[15]李菊英. 盐城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全国商情,2016(24):65-67.

[16]刘 娜,许沁乔. 产业融合视角下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J]. 中国商论,2017(33):144-146.

[17]熊小林. 以居民消费升级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宏观经济研究,2018(5):34-46.王冬梅,翁钢民.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地区智慧养老发展的思考[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5):76-80.

住宅产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是在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中实现的,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作为地区发展极的城市圈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因此,推动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对于城市圈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武汉城市圈作为我国中部规模最大的经济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研究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武汉作为九省通衢,全国交通枢纽,经济增长的外贸依存度较一般中部城市和西部城市要高,而由其带动的武汉城市圈的外贸状况对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近期国家外贸重心的转移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巨大。武汉城市圈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其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结构近年来出现了趋同倾向,这种趋同在某方面进一步带动了武汉城市圈的经济繁荣,在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少负面效应,如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等,这些负面效应会导致经济发展不协调,对武汉城市圈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产生许多障碍,成为发展的“瓶颈”。国家贸易重心的转移正好给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机会,贸易转型主要在引进外资、技术创新等方面对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贸易模式转变能加快引进引资结构,改变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贸易模式转变促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正成为继珠三角城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圈之后的第四极,其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研究外贸转向情形下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调整有着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贸易转型;产业结构;武汉城市圈

【作者简介】汪长球: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宁波大红鹰学院经济管理分院教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

方齐云: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分会理事,湖北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内部审计师协会副会长,武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

1.引言及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以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为主要措施的战略性保护贸易政策一直是我国基本的贸易政策,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保护国内产业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消费扭曲。现在这种状况将有所改变,在2010年12月召开的商务部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扩大进口将作为中国2011年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中国外贸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中国要进一步完善一些鼓励进口的政策,改善进口产品的结构。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中国进出口状况也有所改变,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将达2万9000亿美元(3万8000亿新元),同比增30%。而年内贸易顺差则有望降至1900亿美元左右,贸易平衡状况有所改善。中国发出了扭转“厚出薄进”的外贸转型信号。扩大进口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对一国的经济福利是扩大还是减少?这是一个改变民生的问题。笔者认为扩大进口不仅对于减少外部压力有利,也可促进消费。随着贸易方向的转型,中国的产业结构也要随之改变,资源浪费型的产业面临淘汰和转型的状况,对地区经济、地区产业结构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笔者通过对武汉城市圈的考察,分析外贸转型时期,武汉城市圈经济和产业结构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A.国外学者对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的研究

日本学者筱原三代平提出“动态比较费用论”。他认为不能只看到有些产品目前的竞争力情况,应该以发展和动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要从长远和动态的趋势来看产品的竞争力,政府要对那些趋势竞争力强的企业和产品给予政策支持,使其转化为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其提出了动态的比较优势观点,即所谓扶持有潜力的弱势产业的观点。另一个日本学者赤松则提出了“雁行形态论”或称“产业的雁行形态发展论”。赤松解释了后起国优势产业的产生、发展和衰退的生命周期。其用模型来解释国家间的产业转移对本国产业结构的变动所产生的影响。KallR,MendezF和ReyesJ(2007)则研究了贸易结构的特点,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贸易结构能够不依赖于贸易自身的水平而对经济增长率产生深远影响。Benedictis和Lueia(2007)研究了2004年前的欧盟十五个成员国中东欧四国之间的贸易模式相似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贸易在解释转型国家出口结构变化方面至关重要,认为经济整合强度越大并不一定引致较大的出口相似性,其主要结论是出口结构具有相似性。

B.中国学者对于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

袁欣(2010)认为对外贸易能够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因为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经济效应利于积累技术进步,从而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对外贸易结构的升级。其研究发现中国的对外贸易没有能够有效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存在对外贸易结构的“镜像”并不反映产业结构的“原像”的问题。王非(2009)通过对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探究了实现二者互动优化升级和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具体途径,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和对外贸易结构均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从历史发展轨迹和基本趋势来看,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具有耦合性。王晓燕(2006)通过对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及演进过程,采用结构效应指标研究了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本期出口贸易结构对滞后一期的产业结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本期产业结构影响不明显,而当期进口贸易结构对当期产业结构促进作用明显。

C.区域及城市圈产业结构与贸易相关性及趋同性相关的研究

程丽雅(2006)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圈各主要城市从1990年到2004年共15年相关数据计算分析及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状况的定性分析。认为外贸趋同性导致了城市圈产业结构的趋同。于莹莹(2007)对中部六省的研究,认为从贸易、技术方面,需求、供给、历史因素方面,综合效益评价等三方面看,中部地区在这三个方面都是趋同的,中部六省的产业结构具有极大的趋同性,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六个省份大致相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复建设尤为严重。徐健(2007)通过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区域研究,也得出该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2.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状况

A.产业结构的概念

人类对产业结构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可谓历史久远。理论上来说,产业结构是指社会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演化的过程也就是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并由此推动各种产业协调与繁荣,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历来是经济学中的一个热点。

B.武汉城市圈的内涵

“武汉城市圈”是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的概念早期是以“武汉经济圈”概念提出来的,2002年6月,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武汉经济圈”的概念,提出了依托全省发展武汉,发展武汉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思路,从经济上看,它是以武汉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若干城市组成的一个经济联合体。现在,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的1+8城市群,指以武汉100km为半径的城市,包括武汉、黄石、黄岗、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9城市,圈内总人口约3141万,国土面积达6万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3%,提供了湖北省63%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湖北省经济密度最大的区域。

C.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状况

近几年来,武汉城市圈经济迅猛发展,2009年武汉城市圈的GDP总量占到整个湖北省GDP总量的60%以上。2010年武汉城市圈的9市共实现生产总值9586亿元,占全省比重63.5%,占比在不断的提高。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结构近年来出现了趋同倾向。这种趋同在某一方面进一步带动了武汉城市圈的经济繁荣,但在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少的负面效应,如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负面效应导致了整个城市圈经济发展不协调,对武汉城市圈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产生许多障碍,成为发展的“瓶颈”。这种弊端主要表现在:

一是圈内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用来衡量不同国家或者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差异程度的指标,计算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后发现圈内三大产业结构趋向现象很严重。许多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都在0.9以上,甚至出现黄冈与天门的相似程度基本一致的情况。如此高的相似度,严重影响了其整体优势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发挥。

二是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武汉城市圈内9城市(除武汉外)明显存在着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偏低的问题,主要因为工业对农业支持和带动力度不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其中心城市武汉第三产业比重相对东部发达城市来说比重偏小,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法律服务、旅游服务等所占比重低,这种状况影响了中心城市对整个城市圈经济的组织、协调、辐射作用,阻碍了整个城市圈的经济持续发展。从2009年武汉城市圈数据看,工业结构中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重工业比重过高,特别是武汉、黄石、鄂州、潜江四城市。城市圈总体的轻重工业比例约为0.385,略优于全省0.332的平均水平,但与全国的0.492,还显得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结构偏重,对投资的依赖性较强,影响了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见图表)

表1 武汉市圈主导产业对比表

Tab.1 The Contrast of Dominant Industries in Wuhan City Circle

3.贸易转型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影响

A.贸易转型对武汉城市圈引进外资的影响

贸易模式转变能加快引资速度,优化产业升级。贸易重心转移,改变了出口导向型的外资投资状况,对外资以合理的引导和规划,同时可避免重复建设,保护城市圈的产业生态系统。贸易转型对调整武汉外资思路如下:

一是产业优化引资。

立足于武汉交通枢纽优势,加快农业、能源、交通等基础行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步伐,走农业产业化、科技化的路子,充分利用外商的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二是技术创新引资。

通过大力引进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业,创造高附加值的产业结构链。使目前一般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整个武汉城市圈主导地位的局面改变,让新进产业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强劲的新经济增长点。

三是改变投资领域的趋同。

武汉城市圈外商直接投资行业比较单一,投资领域趋同,外贸重心的转移,可改变武汉城市圈目前外商直接投资领域过窄的现状,拓宽外直接投资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在金融、保险、批发零售、外贸、通讯等高附加值产业提高利用外资比重,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生产性行业和关联效应较高的行业。

四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

贸易模式的改变,必然引来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大公司、大财团来武汉城市圈投资大型项目,尤其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因此要合理调节产业的布局和产业合作,优化资本配置的作用。

B.贸易转型对武汉城市圈技术创新的影响

贸易模式转变能促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贸易模式转变使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进口的高技术产品加快了模仿能力。既可以填补国内某些领域技术上的空白,又节约了创新企业宝贵的时间和大量科研经费,同时也为我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武汉城市圈通过引进新技术,提高整个城市圈的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其一通过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高了技术外溢效应。

贸易重心的转移,使本地企业有更多机会选择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对本地企业各个层面的技术进步产生影响。本地企业通过进口高技术产品,通过模仿学习就能获得更多技术,而由此创造的新价值就会增加,从而提高投入产出率和内资经济增长绩效。

其二通过改善自身条件,增强技术吸收能力。

受武汉城市圈企业企业技术能力、人力资本存量、内部治理结构、组织管理模式等条件的影响,武汉城市圈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企业技术溢出的效果也不相同,贸易重心的转向淘汰一部分“吸收能力”差的企业,便于整体产业的升级。

其三将引进与自主研究、开发相结合。

通过引进和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发展中国家取得经济发展突破式的经验。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取得产品的核心技术,确立比较优势,推动资本密集型技术的发展。

C.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概念包括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主体结构和对外贸易区域结构,这四要素具有层次多样性、技术差异性、体制主导性、区域集聚性和动态演进性等特性,且其影响因素诸多。产业结构受到决定性因素和辅助性因素的共同影响,其发展具有从低附加值至高附加值的一般规律。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着平衡发展和非平衡发展两种发展状态关系,以及交互作用的传导机制。进几年来,武汉城市圈的对外贸易规模和对外贸易结构发展趋势良好,但是也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贸易商品结构层次不高、贸易方式结构低附加值、贸易主体结构外源化、贸易区域结构过度集中化等方面。城市圈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得以优化,尤其是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迅速:相对劳动生产率日益集中、结构能源效益转向、循环经济的发展等,从历史发展轨迹和基本趋势来看,武汉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具有藕合性。

4.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趋势和走向

A.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走向合理

武汉城市圈9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上差异明显,第一层次为武汉市,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GDP和人均GDP都远远高于城市圈内其他城市,从产业结构来看,武汉市三业比例为5∶46∶49,产业结构为三二一结构,表现为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升级换代趋势。第二层次为黄石、鄂州、潜江3市,3市人均GDP均超过2.5万元,但与武汉市仍有较大差距,但较其他城市有较大的领先优势,从产业结构均为二三一结构,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三层次为孝感、咸宁等各中小城市,人均GDP也达到1万元,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其第一产业比重偏大(>20%)。从总体上看,城市圈三大产业结构趋向合理。表现在第一产业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步增长,第三产业趋势加快。这一变化基本上符合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演进规律,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也较相适应。

B.产业技术进步路径的选择

首先,从三产业的发展状况看,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基础薄弱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虽然农业技术在不断发展,农业产量在不断的增加,但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农民从事种植业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仍然很普遍,客观上制约了一产业的发展。

其次,从第二产业看,较前几年得到飞速发展,但其内部开始显现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发展低级状态与膨胀状态同时存在,导致其发展潜力逐渐丧失;生产方式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为主,使得自然环境为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同时在产品的深加工和延伸增值方面做得不够,导致增值空间小,利益流失多,发展困难。

再从第三产业看,城市圈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东南部还比较滞后,第三产业近几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幅始终保持在大于10%的幅度上,但第三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依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在金融、外贸等高附加值的产业上较东南部城市群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从整个城市圈来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也只是在38%左右,从而严重制约了城市圈区域经济的发展。

5.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A.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比较优势产业

首先要基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来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产业基础比较完备,大学拥有量和在校大学生数量均名列全国前茅,有丰富科技和人力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武汉是中部的交通枢纽,号称九省通衢,有物流交通等比较优势,可“承东启西,纵南贯北”。区位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应抓住机遇,把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今后武汉城市圈要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尽量在减少政府行政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布局。对产业结构的布局和调整,仍然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但这种引导只能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顺势而导,而决不能凭意愿逆势而为。

B.发展低碳经济,杜绝资源浪费

武汉城市圈内城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都存在着浪费资源的现象,产业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因此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互补发展的良好格局。产业结构调整要因地制宜地提出调整规划和方案。武汉城市圈内各个城市产业结构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有的已经步入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有的还在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从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及面临的具体情况出发。

C.制定措施,扶持优势产业

武汉城市圈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扶持本地区的支柱产业。根据武汉城市圈内各个城市的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突出区域优势,重视把支柱产业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使其得到巩固、加强,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并将其做大做强,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协调发展。对一产业要进一步巩固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第二产业是本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做大、做强,在加快优势工业发展的同时,应重点考虑向周边地区进行辐射,带动与此相关的工业发展,避免重复建设所带来的浪费等现象的发生。第三产业发展是中部地区三大产业发展的重中之中。应当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联合规划加以整合优化,从而带动本地区乃至全国物流业、旅游业、科技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是要将对外开放的程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积极参加地区间、国家间的合作与竞争。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努力构建与开放型经济体系运行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拓展经济的成长空间。因此,调整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要先促进外贸结构的优化,从而提升本地区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三是大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当前必须逐步扫除那些阻碍城市化过程中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用体制创新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改变重复建设的弊病。

四是要抓住有利机遇,积极主动承接东南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根据我国以往发展经验表明:发达地区与后起地区形成一种梯级的产业转移动态过程,将有力促成地区间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不仅要立足于自身发展能力的培育,还要充分利用其在全国乃至世界分工体系中的比较优势,顺应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规律,立足中部区崛起的新机遇,面向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全面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开展区域合作,积极主动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五是要支持工业园区的发展,积极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增强本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工业园这种形式得到了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我们要充分利用本地区交通便利和资源资源丰富的优势,吸引外地企业落户,不断拓展招商思路,创新、优化招商引资方式。

六是促进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是产业布局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当代经济世界的一个突出现象,在我国产业集群现象也很普遍,其中以浙江、广东一带最为突出。武汉城市圈要建立产业集群,使集群内的企业获得外部规模效应,并催生知识、技术和制度的创新,提高了集群内产业的竞争力。目前武汉城市圈正面临经济起飞的关键期,调整好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关系,武汉城市圈经济将会有实质性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陈 飞,翁华强.城市圈战略中的政府功能——以武汉城市圈战略实践为例[J]特区经济.2005.03

[2]樊友才.打造钢铁经济共同体——武汉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之一[J]经济参考研究.2004.02

[3]李 悦.产业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董国良.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比分析及发展趋势.经纪人学报.2006.02

[5]董晓莉.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发展.2011.07

住宅产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绿色环保建筑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何谓绿色环保建筑?即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应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钢结构建筑作为绿色环保建筑的重要表现形式,开始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钢结构住宅产业化”(Residential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人沃尔特·格罗皮厄斯在1910年提出来的,之后的100 年来,发达国家的“住宅产业化”都和钢结构住宅密不可分。文章针对我国未来绿色环保建筑的发展进行简要的探讨,尤其是针对钢结构建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绿色环保建筑;钢结构建筑;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绿色环保建筑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何谓绿色环保建筑?即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应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这一观点最早是在1991年由美国人兰达·维尔和罗伯特·维尔合著的《绿色建筑——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一书中提出的。发达国家探索可持续建筑之路,名为“绿色建筑挑战”,即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实行综合化设计,使建筑在满足功能时所耗资源、能源最少。最伟大的美国建筑、结构大师富勒(Fuller)提出的结构哲学:少(费)多(用)——以最少的结构提供最大的承载力(Doing the Most with the Least)。钢结构建筑的特点完全符合绿色环保建筑的要求,其绿色环保性能是由钢结构固有的三大核心价值所决定的,即:最轻的结构(假想强度受压高度H=fk/r 那么Hs=3051.6m(steel) Hc=709.3m(concrete))、最短的工期(工厂焊接、工地高强螺栓拼接)、最好的延性(结构延性比δ=Du/Dy 则:δs=7~8、δc=3~4)。而这些核心价值又决定了钢结构具有最优的结构抗震性能。(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大地震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钢结构住宅作为绿色环保建筑应该得到大力提倡。

“钢结构住宅产业化”(Residential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人沃尔特·格罗皮厄斯在1910年提出来的,之后的100 年来,发达国家的“住宅产业化”都和钢结构住宅密不可分。钢结构住宅与钢筋混凝土住宅相比,其工程费用比钢筋砼结构住宅略高,但前者比后者工期缩短1/2至1/3,贷款利息减少。详细对比见下表:

钢结构住宅与钢筋砼结构住宅对比

项目 钢结构 钢筋砼结构

建筑面积(m2) 6218.76 5999.77

使用面积系数 83.64% 80.5%

总用钢量(kg/ m2) 87.26 钢筋:45.32 69.89 钢筋:69.89

型钢:41.94 型钢:0

砼用量(m3/ m2) 0.398 0.585

蒸压加气砼砌块 0.073 0

粘土砖用量(块/ m2) 0 56.2

综合造价(元/ m2) 1271.77 1230

2005年10月11日,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 、“发展节能型建筑”等。至此,“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在我国才有了明确的定义。

建筑钢结构比较(中国-发达国家)

中国 发达国家

建筑钢结构用钢/钢产量 3% 30-50%

钢结构面积/建筑总面积 2% 40%

钢结构住宅面积/住宅总面积 5% 70-80%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的钢结构建筑面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而且据权威部门预测,到2015年,钢结构建筑将占全国房屋建筑总量的15%-20%。通过这两点可以充分表明我国的钢结构建筑有着非常宽广的市场前景。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钢结构产业,提高钢结构施工的整体水平,实现钢结构品牌科学化——绿色、低碳、环保。

我们在美国电影里经常可以看到,“美国人开车拖着房子去旅游,到旅游景点安装就位”指的就是钢结构轻钢龙骨住宅房。

美国人旅游,自带房子,到旅游景点安装就位——标准化、装配化

但是这一观点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而且发展缓慢。“近年来涌现的与轻、快、好、省理念背道而驰的技术现状,令人担忧”是沈祖炎院士在其主题报告《还钢结构轻、快、好、省得本来面目》中重点强调的一点。钢结构行业包括设计和施工,设计是龙头。结构设计的关键两步:就是正确选择结构方案和正确估计截面尺寸和形状。遵循“少费多用”(节材)的结构哲理(绿色理念)即用最少的结构提供最大的结构承载力是钢结构设计理念的精髓所在。假设G为用钢量(t),P为建筑总重量(t),则结构体系的优秀性与G/P成反比:

优秀设计:G/P=0.2~0.3

平庸设计:G/P=0.4~0.5

拙劣设计:G/P=0.6~0.7

CCTV New Tower与世贸中心数据比较

高度 安装方式 钢板厚 用钢量 G/P

CCTV新电视塔 234米 全焊接拼装 135mm 302kg/m2 0.59

世贸中心 416.9米 高强螺栓连接 22.5mm 186.6kg/m2 0.21

通过数据的对比,不难看出目前我国钢结构设计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单纯的追求钢结构建筑的复杂、奇特、怪异会增加单位面积用钢量,这和钢结构固有的三大核心价值是背道而驰的,和绿色环保建筑的理念是不想符的。只有设计优良的钢结构建筑才是绿色环保建筑。

同志们,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发展住宅钢结构,是贯彻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的需要,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预见,随着绿色环保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我国房地产开发将从材料、设计、施工、企业管理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变革。有人说今后造房子就像买电视机,不是造起来而是搬过来。这个变化是量变到质变,具有划时代意义。让我们共同努力,满怀信心迎接绿色环保建筑产业化新纪元的到来!

我国误解的“绿色建筑”

只谈 不谈

十二五发展规划:钢结构产量6000万吨,占钢总产量10% 钢结构建筑的单位面积用钢量

围护墙板节能 钢结构节材

住宅产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财政投资逐渐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当前中国的产业投资结构存在投资结构仍需进一步“纠偏”、第二产业投资结构不均衡等问题。今后一段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重点是产业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要将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应完善私人创业投资领域。在运用财税政策提升产业投资结构方面,应将预算内资金主要投向基础产业,通过税收优惠,特别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措施来引导产业投资方向,同时应通过转移支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关键词]产业投资结构;财税政策;经济结构

[作者简介]黄凤羽,天津财经大学财政系主任、教授、经济学博士,天津300222;杨琪,天津菩拉佳那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天津300024

[文献标识码]A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财政资金与产业投资结构概况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使投资体制格局出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决策分散化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中国政府根据不同投资主体的特点和不同行业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市场需求情况,将投资项目具体化为竞争性、基础性和公益性三大类,重新确定了各类投资领域的主要投资主体和投融资方式。明确政府从竞争性项目中退出,让位于企业和个人,政府承担公益性和部分基础性项目的投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进一步划分财权和事权的基础上,实行了经常性预算和建设预算相分离的复式预算管理。国家用财政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予以引导。基础性项目建设要鼓励和吸引各方投资参与。

这一时期中国产业投资结构的总体特征是,加工工业投资增长较快而基础部门投资增长相对落后。体制改革整体上的渐进式演进,培育和发展了市场性因素,对日益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投资行为产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影响和决定着整个投资结构的变化,这一时期国家财政税收政策也面临着重大的改革要求。

中国财政对于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工业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到2007年末,中国财政资金用于铁路修建,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8万公里,地方铁路达到4424公里。通信方面,“十五”期间,我国邮电通信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共投资300多亿元,其中预算内资金占13%,国内银行贷款占19%,国外贷款占8.4%,自筹资金及其他资金占69%。原材料工业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建成了一大批重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如宝钢二期工程。

2008年末,中央宣布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即从2008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政府拟通过增加中央基建投资、中央政府性基金投资、中央政府其他公共投资和灾后重建投资等,安排1.18万亿元投资,加上地方配套和社会投资,形成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这4万亿是安排到2010年底的投资计划,因此未来2年平均每年将花费2万亿在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和灾后重建等方面,其中主要投向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和能源领域。

二、当前中国产业投资结构的基本状况

(一)当前中国产业投资结构的不足

经过中国财税政策的多年努力,中国产业投资结构调整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演变的非均衡性特征较为突出,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产业投资结构仍需进一步“纠偏”。当前,中国产业投资结构仍不够合理,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仍显不足。中国产业投资结构调整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产业投资结构需要进一步向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投资结构调整要求的方向升级,以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在第二产业中,中国加工工业质量和效益水平低,而且人均数量水平不高。从目前的供求关系看,多数产品供大于求,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

2.第二产业投资结构不平衡。基础部门的准公共产品性质以及价格扭曲状况使其在很大程度有赖于财政投资,尤其是许多全国性跨地区的大型基础设施、能源原材料建设更需要中央财力的支持,但国家财政财力的下降,使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1978年的85%下降至2007年的3.9%,而同时财政对基础部门的投资份额由1981年的50%下降至2002年的6%,财政在过去10年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年均增长仅4%,远低于年均20%的社会全部基建投资增幅,由此加剧了基础结构的失衡。

3.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影响了产业投资结构的调整升级。当前,由于中国第三产业一些领域尚未向非国有资本开放,而第二产业开放度较高,致使工业品的过剩表现相对明显,导致工业品价格一再下降,而服务项目的价格却一再攀升,经济结构性过剩特征明显,成为影响产业投资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原因。在第三产业领域,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产业投资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

总体来说,对于优化产业投资结构的财税政策连续几年的实施,中国内需不足的问题已有了较大程度的缓解,特别2003—2007年,投资需求出现了超常增长,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趋势也得到根本改变,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1.4%。中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已经从需求方面转向供给方面,从国民经济总量方面转向国民经济结构方面。

(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1978—2008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52%。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30.17万亿元,按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28.1:45.2:23.7变为2005年的12.6:47.5:39.9。从中国的投资结构来看,近几年得到了持续改善。在2007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3403.5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呈恢复性快速增长态势;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61153.8亿元,增长26.1%,呈加速增长态势;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投资72766.7亿元,增长23.8%。

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由于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中国消费品市场在经受了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考验的背景下,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且大部分商品增速较快,平均价格普遍明显上涨。商务部最新监测显示,200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农村消费品市场增速加快,城乡消费市场增速差距持续缩小。在10万亿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农村地区超过3万亿元,城乡消费市场增速差距连续第4年缩小。大量的产品都处于供大于求或者供求平衡的状态,今后产业投资结构的调整面临这新的目标。

1.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重点是产业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将比上年增长26%左右,达到4550亿美元,其中出口将比

上年增长23%左右,达到2400亿美元。2009年一季度,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2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2455亿美元,下降19.7%;进口1832亿美元,下降30.9%。进出口相抵,顺差623亿美元,同比增加209亿美元∞。由于技术落后,中国出口的产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进口产品以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为主。这种状况决定了今后的结构调整必须是升级换代式的调整,与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相结合,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2.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要将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调整投资结构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存量调整,另一种是增量调整。由于中国现有的经济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同时经济门类也已比较齐全。目前暴露出的结构性的问题主要是存量结构上的不合理,如果只依靠增量的调整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问题的。今后的调整应当立足现有的基础,从重视基本建设转变到对现有的存量的调整上来,注重对现有企业的更新和改造。

3.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应完善私人创业投资领域,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证明,创业投资是一种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行之有效的融资机制,是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互动和融合的产业。创业投资在促进高新产业投资发展,优化产业投资结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10余年来,中国各高新基础产业处于低端偏上的集群发展阶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还未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创业投资体系,创业投资在中国投资结构发展特别是高新产业投资结构优化中的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运用财税政策提升产业投资结构的设想

财税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对经济景气及波动起到调节和“熨平”作用,而且对经济空间结构的改善,对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利用财税政策引导资源在不同产业及行业间流动,相应地影响其他投资主体的投资方向和存量资产的重新组合,促进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现在政府大多采用间接干预方式优化产业投资结构,财税政策更多的是通过运用税收或政府鼓励直接投资引导私人资本流向公共产品领域,为优化产业投资结构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特别是国家通过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为产业投资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为产业投资结构优化提供基础保障。同时,国家还可以利用财税政策工具对市场需求进行直接启动或间接引导,促进整体经济的结构性转换,并对某些产业的进入或退出制定必要的规则,从而促进产业投资结构的合理化。

(一)预算内资金主要投向基础产业

从历史的经验看,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八五”期间,国家预算内安排基本建设投资3979.59亿元,同期还安排地质勘探费477.69亿元,基本建设支出重点支持产业投资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对农业、水利、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国民经济重点基础设施和重要原材料项目的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入。2004年国家从国债和车辆购置税中拿出500亿元投放农村公路建设,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实现村村通公路。财政的大量投入有力地促进了重点部门和基础产业的发展。

从产业特点上看,基础产业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风险大、资本产出率一般较低的基本特征,其外溢性和自然垄断特征较明显,因而其投资生产具有准公共产品生产的性质。仅从基础工业来看,其百元固定资产创造的利税为9114元,低于全部工业的11161元,更低于非基础工业的14155元。在盈利动机驱使下,企业投资倾向于高利润的加工工业,尤其是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由于基础产业的这一性质,在成熟市场经济下,市场机制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存在“市场失效”的领域。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公共经济在基础设施部门参与度在75%左右,矿业和原材料部门等基础工业参与度在25%左右。而中国的特殊性还在于,基础部门低盈利原因还源于长期以来价格体系的扭曲。

(二)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来引导产业投资方向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调节国家和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国家财政通过税收政策的变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税收制度对于促进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税收法律法规促进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如对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免征增值税,对农业机耕及相关培训免征营业税,对提供专有技术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减免外资企业所得税,对省(部)级以上单位颁发的科技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等。

二是适时制定具体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研究开发一科技成果转化—成果产业化”链条中的不同环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特定地IXI~A及集成电路、软件、科研机构转制、科学普及等实体或产品给予支持,以促进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和推动科技体制改革。

从税收制度设计的角度看,应特别强化企业所得税的产业导向。如增强税收优惠措施的产业针对性,着眼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序列要求,对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的高新技术、环保产业及能源、交通、通信、水利、农业等基础产业实行更大力度的税收优惠。同时,税收优惠措施应实现由直接优惠向间接优惠转变,基础性的科研开发活动所需资金多,社会效益明显,成果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较大,宜选择事前税收扶持。税收优惠重点是促进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尽量补偿和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的风险,充分体现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时,要限制和约束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权力,防止地方政府为吸引外来投资而滥用优惠权或越权减免,损害税法的严肃性和统一性。否则,市场的选择重点就不再是某一行业能否享受税收优惠,而是地区之间进行谈判与比较的砝码。

(三)通过转移支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作为财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必须以科学合理的政府间收支责任安排作为前提基础。近年来中国政府为了鼓励一些关系国计民生行业的投资发展,对这些行业实行了财政补贴的政策。此外,针对目前部分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面临的产业结构失衡、社保资金缺口大、棚户区改造任务艰巨、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负担重等经济社会问题,中央财政准备了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预案,帮助这些地区缓解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起到了为产业结构调整保驾护航的作用。

在专项转移支付方面,日本的经验有可借鉴之处。日本政府用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调节来增强落后地区的财政能力。如由地方交付税、地方让与税和国库支出金制度组成的中央对地方转移资金的制度,用中央财政下拨给地方财政的税收来弥补地方自主财源的不足,并缩小地区经济差异。日本中央财政收入约占全部财政收入的70%,其中相当部分拨给地方政府(一般占中央财政收入的40%以上)。这些资金在非均衡发展时期,主要拨付给重点开发地区;在均衡发展时期,则主要拨付给落后地区。

2009年我国的中央预算安排505亿元,增加对民族地区、粮食主产区和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安排50亿元用于支持化解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的社会负担。这些措施都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在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经济复苏、社会稳定的时期,在财政转移支付中,更应突出产业导向,通过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民间资本的产业投资结构,以实现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

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依然偏高,2009年专项转移支付金额为12579.88亿元,较2008年增长了26.2%,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为52.5%。而且,专项转移支付种类繁多,透明性较差,分配公式还不够完善。要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应该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制度化水平,提高一般转移支付的比例。

上一篇:资本成本论文下一篇:主要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