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传统的作用

2024-05-08

文学传统的作用(精选12篇)

文学传统的作用 第1篇

文学起源于人对生活的理解、思考与体验, 是人类意识形态的产物, 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 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态表现出来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分别代表着现在与过去、新潮与主流, 两者之间有着距离, 也存在着联系。

一、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

1、存在方式及范围不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 网络文学较之传统文学在存在方式及范围上有了极大的变化。传统文学是发表在书本、杂志、报纸等“硬载体”上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是直接发表在电脑网络上, 以电子符号的软载体形式存在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以其独有的存在方式而具有更大的创作开放性和随意性, 从当前的网络文学来看, 其写作自由度大, 表达范围广,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任凭流露自己的情感。而传统文学在写作时, 常常出于各方面的考虑而显得拘谨、压抑、沉重, 在心理活动的表达上无法做到淋漓尽致。

2、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不同

网络文学具有娱乐性较强的特征。它是以大众所喜欢的作品内容和艺术形式为重点, 重视是否能给网民们带来愉悦, 注重对自己情感的尽力表达, 而忽略文化内涵的存在, 从而常常造成作品文化魅力的流失和不完善。在网络文学中, 常见的写作题材为武侠 (仙侠) 的、都市言情的, 青春校园的、旅游笔记、玄幻的、妖孤的、灵异、琐碎人生等各种内容。网络文学在思想内容方面所体现出的平民化、世俗化特色, 正好迎合了大多数人的心理需求。而传统文学在思想内容方面都是以表现重大现实题材为主要内容, 内容较为严肃。这类“高雅”、“经典”的纯文学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已越发枯燥乏味。

3、语言表达不同

网络文学作品在主导语言上与传统文学作品无异, 因网络文学具有在线创作与阅读的特性, 因此它具有语言表达方面的时代性与能动性。

一方面, 与传统文学语言表达上追求语言的新颖性、准确性、形象性, 注重词语的锤炼、语言的修饰、句式的选择不同, 网络文学语言一般都不太讲求文句的修饰, 结构较简单、形式较短小、表达较直接, 具有明显原始性、大众化的特点。另一方面, 网络文学打破了原有的语言表达模式, 一些独特的辅助性符号冲破禁忌被广泛使用在网络作品中, 用来表达相对固定的思想内容或情绪, 给网络作品带来了独特的阅读感觉。如:“FB”代表腐败, “斑竹”代表论坛讨论区的“版主”, “大虾”, 代表技术很高的“大侠”, “520”代表我爱你, “54”就是无视;“-_-P”, 代表流汗, 3Q表示多谢, 7456即为气死我了等等。这些俏皮幽默, 生动形象的语言彻底颠覆了传统文学追求审美、追求高雅的语言模式, 具有很强的时代网络气息。

4、表现形式不同

网络文学由于是以电子符号的软载体形式存在的文学作品, 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 追求作品的通俗易懂, 因此其表现形式多以章回小说形式连载于网络上, 每写一次更新一次, 作者可根据网友的评论随时调整写作计划。传统文学主要是在书本、报刊、杂志上发表, 因书册、杂志容量大, 它一般不采用连载形式。

5、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不同

网络文学注重的是点击率, 面对的是大众, 它以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为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 更贴近生活;而传统文学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倾向于思想深刻和艺术精湛。传统文学它不是走大众路线, 而是精英路线, 受众很少, 影响力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6、创作主体及读者参与不同

网络是开放的、自由的, 因此网络文学的创作对创作主体无论在年龄、性别、创作水平等方面都没有任何限制, 从初学者的涂鸦到造诣精湛者的杰作都能被容纳, 文学创作不再是由少数作家垄断的职业行为, 它已走进了民间大众。

与传统文学文本无法参与和改变相比, 网络文学具有文本的开放性, 即读者能参与创作。传统文本一经创作出来就具有了“特权”, 读者面对作品, 只能是静观阅读再加以想象, 大大限制了读者的读解权。网络文学则不同, 它能够实现创作者与读者间的双向互动。在网络小说连载过程中, 读者可以跟帖对文本进行点评或回应, 发表自己看法、建议、见解等, 作者可参考读者的跟帖留言, 去构思小说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塑造、细节的铺成……甚至采纳读者的意见, 选择让一对夫妻是离婚还是继续相爱;主人公养的宠物是温顺的小兔还是凶猛的猎狗;小说是以悲剧还是喜剧结尾等。这种作者、读者共同参与创作的过程, 展现出了网络文学蓬勃的生机。

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联系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存, 学者马季曾说:“当代中国文学大家必然出现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互补之后的一代人当中。他们将推动中国文学产生一个新的高峰。”这就是说, 未来的中国文学, 既不是现在的传统文学, 也不是现有的网络文学, 而是经过交叉、渗透、融合、发展之后的新型文学。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二者关系当前正走向融合。具体体现在:

1、表现形式和写作技巧方面,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相互参考、借鉴。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表现形式, 如小说、诗歌、散文、杂谈、曲艺、戏剧等都基本相同, 虽然在写作技巧上因载体 (传播媒体) 的不同而有不同要求, 但它们之间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参考、相互融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沉寂一时的诗歌如今已再次活跃起来, 到目前, 诗歌网站、论坛、专栏和博客已超过1万家。

2、写作方式方面,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互融通。

以往的传统文学创作, 通常采用的是正襟危坐, 伏案执笔, 满地废纸的写作方式。受网络文学创作的影响, 如今的传统文学创作已变成了轻松自由的“电脑+网络”的写作方式, 无论作者身是何处, 随时都可以用电脑进行文学创作与修改, 甚至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在线发表。快速、高效、安全的传递方式取代了以往纸质信件的缓慢和不安全。美国信息传播学家保罗·利文森曾言:“个人计算机以及它对书写的影响可以被看成是书写缺陷的补救媒介。”

3、发布载体方面,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互兼容。

取长补短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作家共同期望达到的目标。传统作家在遵循以往将作品通过书册、报刊、杂志进行发表的同时, 也积极创新方式, 建立了自己的博客, 并与读者在网络上进行即时的思想交流。而网络作家将作品除了在网上进行发布外, 也开始将作品出版成书或在报刊上进行连载, 借用传统文学的评价标准来提升自己的作品, 以期获得传统文学界的认可。实际上, 网络吸纳传统文学, 出版社出版网络作品一直都没间断过。起点中文网站就曾发起全国30省作协主席小说比赛, 这既是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深情呼唤”, 也是传统文学主动同网络文学的“亲密接触”。

4、读者群成员和侧重点方面,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相互兼顾、相互转化。

网络文学的读者群主要是一些有文化、有文学常识、懂网络、有强烈表达欲望、喜欢通俗易懂的文学样式的青少年。他们不喜欢政治的、严肃的、反映社会重大主题为内容的文学。传统文学的读者群是包括网络文学读者在内的整个社会中的广大读者。这些文学爱好者, 不仅包括要阅读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的草根一族, 也包括要阅读社会的主流文学、严肃文学的文学专门工作人员和文学研究人员。网络文学的作者和读者可以转化为传统文学的读者, 可以像传统文学读者那样, 去阅读主流文学和反映社会重大主题的文学作品。

5、思维观念方面,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逐步融合

网络文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如今已逐渐成熟, 正努力从传统文学等其他学科知识中去吸取养料, 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传统文学也早已摒弃了一直以来对网络文学的偏见, 吸取其闪光点, 努力为自己的发展开辟新方向。受网络文学影响, 传统文学不再一味地追求精英路线, 早已认识到只要面向大众, 就能更好地达到普及文学的目的。因此,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相互填补缺陷, 逐渐融合。

网络文学的兴起, 打破了传统文学的一统天下, 但并不意味着文坛的分裂。广东作协党委副书记李国伟曾提出:“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不是对立的概念, 两者遵从同样的文学规律, 各有优势, 各有市场。”

由此可见,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都各有优越之处, 两者相互补充与改进, 必然促成当今文学的繁荣。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

[2]、周海波:《传媒时代的文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 2007

[3]、许列星:《网络文学及其文化思考》, 当代文坛, 2002 (3)

析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异同 第2篇

——析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异同

【摘要】

从传统文学到当今热门的网络文学,女性文学作品受到热切的关注。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不同之处。本文主要通过女性作品表现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传播与受众、语言风格这三个方面对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关键词】

女性作家 网络文学 传统文学 异同

20世纪70年代,网络成为了继报纸、广播、电视的第四媒体,象征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文学走进互联网,促使网络文学迅速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学形态。与此同时,女性文学的创作和批评始终呈现繁荣的景象,有关女性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发展迅速,批评对象扩展到大众传媒如电影、电视、网络等。而网络文学有着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新特质,短短几年间,其势头在当今文坛上已不可抵挡,有燎原之势。女性作家积极踊跃参与网络创作,在网络平台上大展才华,独领一方风骚。

“女性作家”一词屡见不鲜,但为何没有“男性作家”一词?这已深刻反映了一种男女不公平的现象。然而,网络文学的崛起将会猛烈冲击传统文学的话语权。因为网络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是大众参与的文学。女性的参与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中国女性作家不再是屈指可数的传统文学作家。吸引更多女性的参与创作是网络文学的一大特点之一。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也将影响传统文学。虽然网络文学具有许多的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特质,但网络文学毕竟是一个新生物。从女性作家作品的视角分析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点,主要从女性意识的觉醒、传播与受众、语言风格等方面探讨。

一、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体现出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随着思想解放潮流的发展,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了。早在五四期间,女性作家创作进入人们视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女性创作蔚为大观。中国著名女作家——张抗抗的《作女》中描写了以卓尔为代表的一类女性。这些女人不仅有行动的自主权,且有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她们有自己的梦想和奋斗目标,有高薪的职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男性更加强势。然而,她们总会以各种理由辞职,不断去追求她们的人生原则。卓尔说她“不喜欢另类“这个词,因为她天生叛逆,她不入任何一“类”,她“只是一个单纯的个体”。但是,我们却能从卓尔的身上看到了具有女性意识觉醒的一类人。卓尔并不是另类的,因为将会有千千万万个和卓尔一样具有独立自主思想的女性的出现。《作女》仅仅是新时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代表作之一,还有许多女性作家的传统文学也反映了这一点,如“新写实”作家——方方和池莉等,她们以自己的女性写作视角,写出了一代又一代有追求目的的、活动着的、有感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个人。女性作家在推动传统文学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同样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杜拉拉升职记》这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是有网络女作家——李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杜拉拉基本就是那么个人:好处是踏实,自然,有理想,善于总结;缺点是心胸不够,乐观不够。” 就是这么个执着中时时掺着小纠结的杜拉拉,却在中国写字楼间成功地攻城掠地,征服了一大批平素骄傲的白领男女。杜拉拉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的所有女性的一面旗帜,也是女性意识觉醒的一个具体表现。

正是从李可笔下的“杜拉拉”这个小女生开始,白领们的狂热追捧催生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职场小说门类。“米娅”、“猫猫”、“丁约翰”、“杨小羊”等各色职场人物纷纷出笼,在这一新生派别的畅销书路上飞奔。这是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一大区别,网络文学的传染性和模仿性强,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网络文学的创新。

相对于网络文学这一缺点,传统文学由于它的文本的无法参与和改变性,传统文本创作出来后,就具有“特权性”。一般不由读者和他人直接参与和再创造,这一特点体现了人们对作者的劳动成果的尊重。

然而,不管结果如何,网络文学也和传统文学一样刻上时代的烙印,网络文学吸取了传统文学的营养成分,在创造上也注重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思想的提高。

二、传播模式和受众的比较

(1)传播模式的比较

以书面材料为载体的传统文学,属于单向传播,其信息传播模式是传播者→媒介→接收者。作者通过文本向读者输出信息,广大读者只上处于被动接收地位。而且从作家创作到出书,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此传播速度较慢。

网络文学则有双向交流的特征,其信息传播模式是传播者→媒介→接受者→传播者(或其他接收者)。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文学,属于双向传播。有利于读者和作者、读者和作品以及读者和读者之间的双向互动。

当然,无论怎样的传播模式都不会因作家的性别的不同而不同,但受众却能体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

(2)受众的比较

对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比较还可以从受众这一角度进行。网络文学基本上是30岁以下,经常上网,能较快接受网络。传统文学的读者是各个年龄段、各种人群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传统文学欣赏是一种经典阅读,它的受众范围广泛。传统文学女性作家的优秀作品的读者没有一个固定的具体的群体。喜欢张爱玲的小说的人有多情的小女生,也会有意气奋发的男生,还会有知识渊博的人士。可见传统文学的读者群没有很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的阅读。

网络时代的读者,是一群生活在物质发达、感觉器官充分解放、心灵欲求奔放的年代的新人类。为了迎合受众,网络文学的语言加入多钟时尚元素,符合时代特点,易被现代的年轻人接受。有“文字女巫”之称的网络作家饶雪漫,文笔独特,写有“青春爱情系列”“青春疗伤系列”“青春疼痛系列”等等系列作品。她的作品多次登上全国各地(含港台地区)畅销书排行榜,是当之无愧的青春文学领军人物。《左耳》、《沙漏》、《校服的裙摆》等代表作讲述的都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故事,因此,她的小说受到少男少女的追捧。小说中多以女生为主角,因而,她的读者大多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女生。甚至,小说中的具有个性又有些叛逆的女生形象成为了众多少女榜样,竞相模仿。

三、语言风格的比较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创作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来展示鲜明形象和生动的生活图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在语言风格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1)作家的写作功底,影响语言风格

传统文学讲究文学语言的情感性,特别注重文学的表情达意,通过气氛的渲染,景色的烘托。传统文学出现的时间较早,语言形成一定格式,思维有一定定式。传统文学作家的写作功底都比较深厚,写出许多传世的佳作。特别是女性作家心理细腻,创作出的作品语言文字优美富有内涵。张爱玲是传统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她以女人细腻心理、奇特语言,描写出了她那个时代芸芸众生的悲哀、苍凉的人生。来自张爱玲小说《花凋》里的一段话:“硕达无比的自身和这腐烂而美丽的世界,两个尸首背对背栓在一起,你坠着我,我坠着你,往下沉。”这是一段看似简单却意义深刻话,把张爱玲“苍凉美”的语言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硕大无比的自身和这腐烂而美丽的世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它浓缩着作者对人性的剖析,特别是对人世的洞悉,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对人世的一种独到而深刻的体悟。由于张爱玲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三岁背古诗,七岁写小说,八岁看红楼,十岁写章回小说,她的写作功底之深不用质疑,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语言风格别致奇特、苍凉,具有深刻内涵。

传统文学作家的写作功底深厚,作品富有寓意。还有同样身为女性作家的萧红的小说也能体现这一特点。《呼兰河传》是一部散文小说,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叙述,语言简单而优美。

网络文学的语言风格给人一种轻松随和、诙谐幽默的感觉。虽然也不缺乏一些文字优美的小说,但是,由于许多作者写作功力不足,影响总体水平,很多语言文字经不起推敲。因为,网络写手和受众的年龄倾向年轻化的关系,语言加入了多种时尚元素,“符号脸谱”、“拉丁化语言”等也融入了小说中。这样的网络文学虽然独特创新,受到年轻人的热爱,但却显得不伦不类。

青春文学领军人物——饶雪漫被称为“文字女巫”,她的作品语言优美、故事动人、风格多变。但是相对于她的作品还很青涩与牵强,有点矫情和无病呻吟的感觉,不能登大雅之堂。《左耳》被各界一致认为是饶雪漫的巅峰之作。它生动地塑造了小耳朵,吧啦,张漾,许弋等一批性格迥异的年轻人的形象,并用极富张力的文字完美展现了当下青年人成长时期的疼痛和美好。“我忽然想起了一个人,我以为我自己已经忘掉了一个人。我的心就像被一把尖刀划过似的,快闭了气的难受。”这是出自《左耳》里的一段话,“青春的疼痛”的话语受到许多少男少女的喜爱,甚至许多人将其写进自己的“个性签名”中。网络文学存在许多类此“青春疼痛的话语”,这是其一大特点。

(2)写作环境影响语言风格

这里的写作环境主要指的是作家以何种载体进行创作,在创作时是否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传统文学的创作一般都是作家一个人的创作,作品表现的是作家的独特的思想,不受到他人的约束。因此,语言风格具有自己的色彩。

网络文学因为是以网络为媒介,在网络环境自由开放,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特别是年龄相对年轻的网络作家,会模仿其他成名作品的语言特色,语言风格相似程度高,因此导致其作品缺乏创新。例如,安妮宝贝是较早期网络文学作家,她的语言风格别致、不按章法,是许多网络作家模仿的对象。然而,却是一直在被模仿而从未被超越。另一方面,网络的互动性强,受到读者的影响,许多小说的故事脱离的创作者的原始初衷。

结语:本文通过女性作品表现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传播与受众、语言风格这三个方面对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出,网络文学是适应时代而产生的,它虽然没有传统文学根深蒂固的地位,但它也有传统文学无法比拟的优势。面对新生事物,我们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看待,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并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妥善处理好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同时为我们提供优质的精神粮食。

参考文献:

1.欧阳权友《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陈惠芬 马元曦《当代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尚晓岚《网络,不把文学当回事》 http://.n/jrwt/486.htm

浅谈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 第3篇

关键词:网络文学 传统文学 网络小说 主体 新历史主义

网络发展至今,在工作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惊喜。而它作为一种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同样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所谓的“网络文学”也就应运而生。“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新型文学样式。”[1]无论是经由纸质媒介出版后再通过网络广泛流传的作品,还是那些在网络上创作、发表后吸引了众多网络文学爱好者的原创作品,都在近几年伴随着网络自身的发展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它有三种常见形态:一是传统纸介印刷文本电子化后上网传播的作品,这是广义的网络文学,它与传统文学的区别仅仅体现在传播媒介的不同;二是用电脑创作、在网上首发的原创性文学作品,这类作品与传统文学不仅有载体的区别,还有网民原创、网络首发的不同;第三类是利用多媒体电脑技术和Internet交互作用创作的超文本、多媒体作品(如联手小说、多媒体剧本等),以及借助特定软件自动生成的‘机器之作,这类作品离开了网络就不能生存,因而,这是狭义的网络文学,也是真正的网络文学。”[2]网络文学的多样化和作品的争奇斗艳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着眼于此,而笔者主要探讨第二类网络原创小说。数量庞大的网络原创小说可以以主题为线索进行分类,比如言情小说、穿越小说、网游小说等等。网络小说纵横交错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和不断加入的作家,形成了一个具有颠覆性意义的作家群。

一、网络小说与文学

“历史一再表明:审美活动的方式的变化与人类传媒技术手段的发展有直接关联,但传媒技术变革所催生的新艺术形态在其伊始却往往不受人们待见。”[3]中国文学自进入二十年代以来,以其日新月异的变化开启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长河。印刷术的不断发展和出版业的兴起,为现代文学的发生产生了不可限量的推动力。而梁启超高举“文界革命”的大旗,为五四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尤以“小说界革命”影响最大,而梁启超看重的正是小说兴民、启发的作用。时至今日,中国文学已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网络文学的大量兴起,引发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对于文学的关注。其中,网络小说是作者、读者最多,影响最广泛的一种文体。但随之而来的批评也是不绝于耳,尤其是以传统精英文学为代表的众多作家和批评家。

“在小说刚刚兴起之时,人们蔑视它,并且理直气壮予以抨击。他们认为小说低俗、不道德。在某种意义上,那并没有错,不过正因为小说具备了这个特点才使其伟大:小说震撼并引导着人们进行新思维。”[4]纵观文学史各个时期,小说占据的历史地位举足轻重。以鲁迅为代表的二十年代小说,批判封建,追求自由,从文字、内容、形式等方面,彰显与近代小说截然不同的面貌。“对人的多元思考,是五四小说的根本精神,其文化价值大于审美价值。西方启蒙主义、个性主义、人道主义思想是五四作家藉以思考人、发现人的主要思想资源。”[5]而三十年代的小说,延续了五四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同时又深受社会和阶级的影响。以左翼文学为例,无产阶级的兴起,正需要文学和精神方面的指引。“左翼文学的活动与其说是一种文学思潮,不如说是一场以文学为手段的革命运动,它以组织化的文学活动推动文坛格局的变化。尽管它当时并未能提供更多的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当时在30年代和后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历史发展中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6]而后各个年代的小说亦体现了各时代的特色。

“布尔迪厄指出:‘大众审美深深植根在共同感之中,植根在日常生活中普通民众接近大众形式的方式之中。”[7]小说作为这样一种通俗、易懂的文学形式,为大众提供了欣赏与评鉴的内容。网络小说相比于传统小说,有着更易传播和阅读的特点,那么所造成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不可否认,网络小说具有“类型化”的特点,往往是相似的主题,老套的情节,看了开头便知结尾的故事,缺乏文学应当具有的创新和内涵。“在严肃文学看来,‘类型化是网络大众文学的明显缺陷”,“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品或文化快餐,大众读者对此都只是‘轻阅读、‘浅阅读、甚至‘飘阅读。”[8]传统作家的批判有其合理之处,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观点从自身精英文学的角度出发,忽视了大众文学消费的情况,使自身处于孤立无援的状况之下。文学消费具有二重性,而文学作品和许多商品一样,同样有不同档次的区别。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文学作品,正如“雅”与“俗”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网络小说的类型化显然有自己不被纯文学看好的存在逻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类型化非但不是网络文本的缺陷,反而是大众和文学之间达成交流的桥梁。”[9]

二、网络作家与主体

“昔日盘绕在贵族阶层、以艺术家自居的文学家,例如公然宣称不为大众写作的象征派诗人和各种先锋派文人;在他们之外,则是大量专门为大众制作、产品上喜欢打印Best Seller标志的通俗文学作家的大量涌现。”[10]这是存在于传统作家和网络写手们之间一种不言而喻的尴尬局面,所谓传统精英文学的作家们对于网络写手们往往抱着一种不置可否的态度,他们认为网络写手们创造的只是一些供大众消遣的文字,而缺乏文学应有的内涵与创新。

众所周知,网络是一个追逐时尚、速度和商业利益的平台。在这里,每天都有不少新作品问世,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数量不容小觑。而在这惊人数量的背后,则是巨大的商业利益在驱使着网络写手们孜孜不倦地生产文字,在速度的压力之下,自然无法兼顾周全。这一点正是被传统作家所深恶痛绝的。网络写手们有时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放弃了作品原有的审美价值,这一点显然背离了文学的无功利性。“从目的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不带有直接功利目的,即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无功利指人的活动不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而审美的无功利性表现在,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的满足”[11]。不可否认,网络写手们都在或多或少地追逐着商业化所置放的诱饵,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作品的数量上,从作品的内容中同样可以看出。网络小说中主人公若身处现代社会,常常是家境富裕或是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物,比如医生、律师,更有不少是以官二代、富二代为中心展开的相关群体的故事。所以他们大多拥有较好的经济能力,对于一些较为奢侈的品牌能够轻而易举地买到。虽然大多数的作者自身并没有达到这样的购买力,有些写手们只是格子间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白领,但是在他们的笔下,那些主人公仿佛生活于真实的世界里,拥有花不完的金钱,在高档的商场间肆意挥霍,还有的甚至能够在官场、生意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些既现实又不真实的人物、场景可以说是写手们内心渴望却求而不得的世界,因而只有借助文字这样一种工具表达。endprint

在巨大的社会经济浪潮冲击之下,文学因被标榜“无用论”退居边缘化地带,传统的精英文学作家们更是孑然一身、孤芳自赏。直至九十年代后,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文学又再度重回大众视野之中,这其中也包括了网络写手数量的不断增加。但正是如此,引发了对于文学定义的争论,传统作家更是被一个名为“纯文学”的小圈子所捆绑。从表面上看,网络写手们由于不受权利意识形态的束缚,而获得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甚至以此为傲,沾沾自喜。但事实上,那只是政治权利意识形态的减少,但是商品消费意识形态俨然已经对网络写手的创作主体性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威胁。作者作为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们不仅是创作文学作品的人,更是将自己对于世界的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因而作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生产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网络文学的作者都曾以“个性”以示区别于传统作家,但网络小说的“类型化”却让我们清楚地看见了主体性的迷失。首先,主题的重复、情节的相似使作者创作主体性的丧失。对于审美,失去了自身独特的感受;在创作手法上,叙述话语、叙述动作单调,只是类似情节的排列组合就可以形成一部新的文学作品,缺乏创新意识。其次,网络写手们在小说中通过赋予主人公购买物品、追逐时尚的自由,以弥补自身在社会现实中的不自由,渴望突破在现实中的各类不同,拉近各个阶级的差距,造成一种人人平等的假象。“表面上是消费者设计了自己的趣味和风格,而实际上任何欲望都是在消费文化的引导下再生产出来的,是消费文化推销的趣味俘获了消费者。表面上消费体现的是主体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也就是自由个性得以彰显的过程,但如果从消费的整体过程着眼,主体的需要和自由个性却显然是受到控制的,主体的个性与自由更多是一种幻觉。”[12]

三、穿越小说与新历史主义

网络小说中不仅可以看到社会生活的各种面貌,窥见作者主体创作的内心世界,而且可以看到许多现代人对于过去的理解和想象。这类作品就是曾经风靡一时的穿越小说。所谓的穿越小说就是现代人因为一些意外事件回到了古代或是一个尚未被历史考证过的时代。在那里,他们了解历史真相,并且根据自己超前的认识来帮助那些处于弱势地位、面临巨大困境的人。有时,还将当代先进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当时的人们,从而以一己之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英雄般的故事。这类小说往往也有着相似的开篇和结局,大多是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在故事结束之后又回到了现代。但是它们所涉及到的历史内容却因人而异,即便讲述的是同一个时代的那些人物,作者们也都融入了自己的理解。但是这一系列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基于一定的历史基础。作者们选择这一类型的体裁进行创作,就是为自身的文学创作设定了一个历史的局限,不能天马行空,却又必须加入自己的理解。

有不少传统作家对这一类网络文学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对历史的戏说,没有尊重史学家的观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各个朝代的史学家,对于历史的记录,也或多或少渗入了自己的观点和感情色彩。他们也未能了解帝王的本意和历史的真相。“柯林伍德认为历史学家具有观察人类情境中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模式的敏感性,他们以这种敏感来对待所获得的事实。柯林伍德把历史学家的这种敏感性称为对实施中存在的‘故事或对被埋藏在“明显的”故事里面或下面的‘真正的故事的嗅觉。他得出结论,当历史学家成功地发现历史事实中隐含的故事时,他们便为历史事实提供了可行的解释。”[13]由此不难看出,即便是正统的史学家对于自己的文本或是他人的文本,都有一些想象与猜测的因素。

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正是基于历史的断层,通过各种论述,包括时间、地点来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并且根据自己的理念进行建构。同时,历史并不是对过去单纯地记载,而是透过记载的话语重新理解这个世界。这一点在网络穿越小说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作者笔下的人物们通常都是穿越到某个朝代,有的是成为我们已知的历史名人,有些即使是成为了无名氏,也与当时的掌权者或是历史名人有着各种各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上往往对皇帝、将军等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物有比较多的记载,还有历史上有名的事件都会给后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因而作者选择这样的人物和背景,也能够让读者们有种似曾相识之感。“在文学与文化系统的联系中,受到新历史主义者关注的中心问题不是其‘历时性方面,而是其‘共时性的一面”[14]。穿越小说和历史故事共同之处就在于其结果和造成的历史影响是不会改变的,只是在细节上给予作者更多想象的空间,不同的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造出不一样的历史,却又有着共同的本质。

比如桐华的作品《步步惊心》,其所反映的就是历史上闻名的“九龙夺嫡”,并且塑造了一个在历史上颇具神秘色彩的雍正皇帝。女主人公原名张晓文,是一名十足的现代白领,唯一比较特别之处就是精通清朝历史。因为遭遇意外回到了清朝,成为了待选秀女马尔泰·若曦,并且机缘巧合,在之后的几十年间亲眼目睹了九龙夺嫡的发生。她也曾因为私心想要阻止一些悲剧,但事与愿违,无力阻挡历史的滚滚车轮。男主人公正是雍正皇帝,他与若曦的爱恨纠葛只是小说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在作者笔下,却成为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有力因素。最后,所有的人物各归各位,也都照应了史书上给他们的判词,唯有马尔泰·若曦未能青史留名。从这个侧面,也能看出作者对历史的尊重。

网络文学如今风头正势,大批的小说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受到许多读者和影迷的追捧。当当网和卓越网上销量名列前茅的无一不是网络文学。传统文学也在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掀起了一阵热潮。如今的文学似乎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热度被人们注视着,而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也在一步步寻求合作,从一批传统作家签约网站就能看出来。二者的融合相信能为文学的世界再添一抹别样的色彩。

注释:

[1][2]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3-4页。

[3][4][美]列夫·格罗斯曼,凌云编译:《21世纪的小说》,中国读书报,2009年6月17日。

[5][6]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39页,第146页。

[7]陆扬,王易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7月版,第196页。

[8][9][10][12]曾繁亭:《网络写手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第110页,第59页,第169页。

[1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57页。

[13][14]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106页。

文学传统的当代建构 第4篇

古今之争是一个长久的问题, 在当今文坛, 文学传统到底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是彻底的抛弃文学传统的束缚力量, 还是要亦步亦趋追随它。为了寻找运用文学传统的正确途径, 我们首先要弄清何为文学传统。“所谓传统就是在时间过程中延续的某种思想共同体及其物化形态, 包括思想信仰、民族心理、文化个性、风俗习惯、体制结构、社会秩序, 以及凝结着这一切思想内容的建筑、工艺、雕刻、绘画、音乐、舞蹈以及各种各样的文本。文学传统就是这种在时间过程中流传的思想共同体之一, 文学作品则是其物化形态。”[1]可见, 传统的形成最起码要具备两个因素, 一是时间沉淀, 二是思想相同。

时间的沉淀要酝酿多久才能成为传统, 对于这个问题E·希尔斯认为传统至少要持续三代人[2], 当然这里的三代人不是指父子三代, 而是指某种事物产生流传的周期, 不同的事物现象有不同的周期, 每代的长短取决于不同事物种类自身的发展规律。

而思想共同体的形成恰恰需要的是某种思想在空间维度上得到广大群体的认同。个体相传是不能称其为传统的, 各个时代的思想百家争鸣, 大多数也能在后代找到继承者, 但是否能真正发展为传统还要看它的接受范围。

二、文学传统的流变

传统似乎是个古老的传说, 但实际上文学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开放的, 并且是向古向今双向开放的。“现存的艺术经典本身就构成一个理想的秩序, 这个秩序由于新的 (真正新的) 作品被介绍进来而发生变化。这个已成的秩序在新作品出现以前本是完整的, 加入新花样以后要继续保持完整, 整个的秩序必须改变一下, 即使改变得很小;因此每件艺术品对于整体的关系、比例和价值就重新调整了;这就是新与旧的适应。”[3]文学传统不是封闭自足的, 但其中的经典却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而愈加固定了其在文坛的地位。而有些文学精神则要靠后人的发现才能被追认为传统。中外文学史上屡次出现古今之争的现象, 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与公安性灵派的主情学说, 欧洲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争, 实际围绕的都是如何对待文学传统的问题。他们要么抱定传统不放, 要么置之不理, 文学史上当然也不乏将传统与创新运用自如的人, 但能在其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的毕竟是少数, 而恰恰是这少数的人成就了流传广泛的优秀之作。文学传统可以分为两级, 第一级是代代相传的文学事实, 第二级是对这种文学事实进行质疑、讨论、批判的传统。这两级必须区别对待。

第一级的文学传统就是经过时间沉淀, 为历代文人所公认的文学精髓。它的传递方式相对简单, 经历的是代代顺向相传。比如中国文学自古的教化意义、意象作用, 都是历代文人推崇的为文之道。

第二级的文学传统则表明了文学传统的逆向追认现象。也就是说这种文学传统在它自身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之时、甚至是经历了几代相传之后都没有成为人们的思想共同体, 但在后世文坛却引起了共鸣, 从而被追认为当代文学现象的传统起源。韦勒克说:“无论是一出戏剧、一部小说, 或者是一首诗, 其决定因素不是别的, 而是文学的传统和惯例。”[4]奥斯汀·沃伦进一步指出:“一部文学作品的种类特性是由它所参与其内的美学传统决定的。”[5]也就是说文学是个整体概念, 脱离了这个整体, 单个的文学作品即无从存在。“传统是具有广泛得多的意义的东西。它不是继承得到的, 你如果想得到它, 你必须用很大的劳力。第一, 它含有历史的意识, 我们可以说这对于任何人想在二十五岁以上还要继续做诗人的差不多是不可缺少的……”[6]艾略特的传统观暗含着历史意识, 亦即作家是历史中的一员, 要秉承前代文人创作之历史, 又要书写自己时代的文学历史。韦勒克主张“透视主义”, 因为一部作品的全部意义不能仅仅以其作者和作者同时代人的看法来界定, 它是历代无数读者对此作品的批评积累的结果, 任何评价也不可能重返作者的时代, 即使是作者同代的人也不可能穷尽作品的意味。因此我们既要参考前人的文学观点, 也要带着审视的目光重新认识文学传统。当代人的现时视域和传统内含的过去视域的相互交融, 这就构成了伽达默尔所谓的“视域融合”。后结构主义讲求互文性, 这样文本与文本之间就超越了单向度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成为全方位的多元互助的存在。总之, 当代文人在评价和吸取传统的时候总是遵循了一种价值联系原则, 即吸取与自身文学形式和理念相一致的传统因素。实际上, 传统永远处于一种未完成状态, 我们继承和发现前代的传统, 也正在为后代创造传统。

三、文学传统的作用

没有永恒不变的创作规律和艺术形式, 但文学的发展具有整体性、连贯性和历史继承性。一部文学作品的产生总是前承于古, 后启于世的, 其价值的评定总是要放在文学整体的历史背景之中, 才能有所定位, 也就是说文学传统为文学作品的评价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坐标系。这是从文学评价的角度来说, 文学传统是文学评价的体系标准。

从文学传统对于后代的影响来看, 它既是文学发展的基础和起点, 又是文学发展的束缚。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哈罗德·布鲁姆以独特的视角阐发了关于文艺传统与创新的概念, 提出了“影响的焦虑”, 即立足于心理学角度考察了文学发展史中的诗人与诗人之间的影响与反影响的矛盾运动。文学传统中的显赫成绩对于后代文人既是可继承的丰富遗产, 也是难于超越的文学高峰。只是一味继承文学传统中的文类形式和语言规范的创作, 在一定时期会有所提升和进步, 可是当这种文类形式累计发展了几代, 总会达到或日益趋近巅峰状态, 这种文学传统的权威力量使得后代文人有难于超越的严重焦虑。此时, 为了要超越文学传统的功绩, 后代文人就要开辟新的文类形式、树立新的话语规范, 从而达到新的文学巅峰。正所谓一代有一代的文学, 这也是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不同的时代各有各的巅峰文学形式, 不可说没有影响焦虑的作用。文学传统是一把双刃剑, 如何学其精, 弃其弊, 关键还在后代文人。

四、文学传统的创新运用

后现代解构了权威, 形成一种无中心主义的泛滥, 而文学传统对于聚合当代人的灵魂主体还是有效的途径。如前所述, 文学传统是文学发展不可抛弃的因素, 而墨守成规又不能有所超越, 如何对传统进行创新运用便是文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刘勰说:“变则其久, 通则不乏。”文学既要继承又要有所创新, 但这个变绝不仅限于刘勰所指的文采形式的变化。黄庭坚“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境地自是巧妙的手段, 但仍未免拘泥。

布鲁姆认为诗歌的历史即是误读的历史, “诗的历史就是诗人中的强者为了廓清自己的想象空间而相互‘误读’对方的诗的历史。”[8]文学传统积累至今的一贯观点似死水般沉寂, 文学既然不能脱离传统而存在, 那么要发展就必须在传统中不断发现新的因素与当下的文学创作相一致、相结合。这个过程在布鲁姆看来就是“误读”, 是文学发展不竭的动力。我们可以看到古今文坛许多经典之作都是对传统的再开发, 再利用。《红楼梦》是在吸取明清小说, 如《金瓶梅》的精华之后才成文;当今诗坛中的余光中更是向屈原、李白、杜甫、苏轼以及西方文人寻自己的灵感。这些文人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找到文学传统和当下文学创作环境的契合点, 而沦落为掉书袋式的卖弄。

当今世界, 生活方式多元化、文化传播方式多元化, 与之相应的文学创作方式也在日趋多元化, 文学传统逐渐在形式、作用、审美趣味等方面被解构。重新利用传统凝聚文化精神, 是保存文学传统的力量, 也是促进文学发展的持久动力。当然, 文学传统必须和创新结合, 才能显示其无穷的力量, 而文学传统的力量不但不会消失, 还会与人类同行。

摘要:文学传统凝聚了文学精华, 却也是文学创新的包袱, 在文学思想多元化的今天, 它不但不该退出文坛, 反而更该被重视, 从而重新凝聚民族文学精神。

关键词:文学传统,文学创新,文学传统的流变,文学传统的作用

注释

1[1]姚文放: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157

2[2]E·希尔斯:论传统[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17

3[3]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A], 二十世纪文学评论[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130

4[4][5]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79, 266

5[6]王恩衷:艾略特诗学文集[C],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9:2

6[7]丁宗皓: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余光中先生访谈录[A], 余光中评说五十年[C],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30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第5篇

KANG Jia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Haihua College, Shenyang, Liaoning 110000)

Abstract The 18th century, the emergence of the Gothic novel and the Gothic tradition of Anglo-American literature development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and become a new creation mode Anglo-American literature, mainly castles, ruins, such as the background, and then the dark, horror, mystery exposing society. Gothic literature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in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Anglo-American society and culture, in this mutual influence, and gradually formed the Gothic tradi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rigin and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Gothic Gothic literature, then describes the influence of Gothic literature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Key words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Gothic tradition; Gothic literature

0 引言

在18世纪的英美文学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创作模式即哥特传统,该种创作模式对英美文学产生的影响甚大,并且在哥特小说的影响下,许多恐怖文学作品相继出世。至此,为了对哥特文学有更深的了解,各个国家的学者都开始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进行了拓展,从而使英美文学、文化等与哥特传统相互融合。由此可见,哥特文学在英美文学的研究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 哥特文学的由来

1.1 “哥特”的由来

最早出现“哥特”一词,其实是北欧一个民族部落的名称,居住在这里的人民大多英勇善战,通过长达数百年坚持不懈的征战,还将辉煌、强大的西罗马帝国一举消灭掉了。但是因哥特部落的人民争强好胜,经常卷入无边的斗争之中,最后便在茫茫无际的历史长河中消亡了,哥特部落作为一个民族就这样在历史上消失了。

尽管如此,哥特部落人民英勇善战、有着好胜心的精神却没有因此而消逝,哥特部落的这一精神让南欧人既感到敬畏又觉得恐慌和痛苦,从而在其心灵上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之后,“哥特”一词作为一个抽象名词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文艺复兴时期,当人们看到一些塔尖高耸、彩色玻璃、狭窄的窗户、石壁厚重、地道阴森风格的建筑物时,就会由衷地感到厌恶、讨厌,他们认为这些风格的建筑物是文明落后的象征、是野蛮和黑暗的象征,于是便用“哥特”这一词语命名此类建筑物,并且用那个“野蛮”、“嗜杀成性”的部落名字统称这些风格的建筑物是再恰当不过了。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哥特”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如野蛮、神秘、黑暗、中世纪等等。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探析 第6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 哥特传统 起源 特征 发展历程 美学色彩

尽管在各民族文学作品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但像英美文学那样出现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并形成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Gothic tradition)的并不多见。英美文学研究工作者应掌握英美文学中哥特传统的起源,明确哥特小说的特征与发展历程,深刻认识和理解哥特小说的“黑色浪漫主义”美学色彩。

一、英美文学中哥特传统的起源

“哥特”(Goth) 一词出于两千多年前居住在北欧、属于条顿民族的哥特部落。公元3世纪到5世纪,以哥特人为代表的条顿民族与罗马帝国发生了长达二百多年的激烈冲突,并最后摧毁了西罗马帝国,哥特人的骁勇彪悍给南欧人特别是意大利人留下了深深的心灵创伤和既怕又恨的复杂情感。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一千多年后,意大利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法萨里(Vasari)找出“哥特”一词来代指被崇尚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文艺复兴思想家们所厌恶的、以法国巴黎圣母院和英国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为代表的中世纪建筑风格,用毁灭了古罗马辉煌文明的“野蛮”、“凶狠”、“嗜杀成性”的部落名字指称哪些有着高耸的尖顶、宽厚的石壁、狭窄的窗户、幽暗的房间、阴森的地道的古堡和教堂。在文艺复兴思想家们的影响下,“哥特”一词被赋予了落后、野蛮、黑暗、神秘、恐怖等多种内涵。到十八世纪中叶,人们又按照文艺复兴思想家的认知理念,将“哥特”一词作为以中世纪的古堡、废墟、荒野为背景,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满阴森、神秘和悬念的新小说体裁名称。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哥特小说已成为英美文学的重要流派,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从立意、主旨和情节都体现出浓厚的哥特传统。

二、哥特小说的特征与发展历程

对于哥特小说的特征,英国文学评论家桑德斯精僻地指出:哥特小说拒绝描写人们的现实生活,而以中世纪、折磨和恐怖、峭壁和深渊、家族诅咒、神秘、巫术以及超自然为核心要素,沉浸在突然死亡、鬼魂出没、吸血鬼、妖术、地牢、幻觉和预言之中。哥特小说以日尔曼民间故事(如有关浮士德的传说)、《圣经》和基督教传说为取材源泉,故事背景多为荒僻山野、幽灵古堡,着力描写的是各种恐怖、悬念与怪诞的场景与情节,因果报应、爱情及复仇是作品的三大主题,人物形象一般包括英雄、教徒、不幸女子、精灵鬼怪等。

在英美文學史中,哥特小说开山之作是英国作家贺瑞斯·华尔波尔(Horace Walpole)1764年创作的《奥特龙多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小说以中世纪意大利南部一座古城堡为故事背景。城堡主人曼弗雷德家族的祖先以卑鄙的手段篡夺了城堡,有预言曾称该家族将败落,合法主人将出现,使得预言的阴影时时笼罩在曼弗雷德家族的历代子孙心头。小说故事里,曼弗雷德的独生子在即将举行婚礼时被天外飞来的一个巨大头盔压死,为了保住家族权利和财产,曼弗雷德竟然抛弃失去生育能力的妻子,企图迎娶儿子的未婚妻。尽管曼弗雷德采取了各种无耻的手段,但都归于失败,最后落得误杀了女儿、家破人亡的下场。小说的气氛阴森恐怖,情节扣人心弦,在时间、地点、主题、情节、人物类型和艺术手法等方面为哥特小说确立了基本模式。继《奥特龙多堡》之后,一大批作家纷纷效法,安·拉德克利夫 (Ann Radcliffe)的《乌多芙堡之谜》( The Mysteries of Udolpho)、《意大利人》( The Italian )和马修·刘易斯( M atthew Lewis)的《修道士》( The Monk )等引起轰动的作品竞相问世。18世纪末,哥特小说作为一种小说体裁在英国逐渐定型。哥特小说在欧洲乃至大洋彼岸的美国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查尔斯·布朗(Charles Brown)的《秘密见证》(The Secret Witness)、《埃德加·亨特利》(Edgar Huntly)和伊萨克·米契尔(Isaacs Mischel)的《庇护所》(The Asylum)是18世纪末美国哥特小说的代表作。

此后的二百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作家热衷于哥特文学的创作,如英国的狄更斯、勃朗特姐妹、戈尔丁和美国的布朗、霍桑、马克·吐温、奥康纳等,或直接从事哥特小说的创作,或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哥特文学的艺术元素,从而使得哥特小说由文学领域的“边缘”进入到文学发展的中心和主流,在英美文学史上占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三、哥特小说的黑色浪漫主义美学色彩

尽管哥特小说常常笼罩着神秘、阴森、恐怖的气氛,但却因其具有浪漫主义对理性主义的挑战色彩,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震撼力。从美学角度看,哥特小说属于一个特殊的浪漫主义流派——“黑色浪漫主义”(dark romanticism)。这种浪漫主义的美学基础是产生超验感受的“壮美”(the sublime),即不是从正面表达其理想的道德、政治和社会观念,而是通过渲染暴力与恐怖揭示社会的罪孽和邪恶,展示人性中的丑陋、虚伪和阴暗,歌颂超乎欲望和恐惧的叛逆精神,在极端的环境中对感情与理智、光明与黑暗、人性与道德之间的冲突进行深入的表现和探索。这正是哥特小说最重要的美学特点和在英美等国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杨建芳.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探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11.

[2]王美敬.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与经典作品赏析[J].语文建设.2014.09.

新媒介传播对传统文学的冲击 第7篇

1. 新媒介的视觉冲击消解了传统文学。

视觉文化是看的文化, 它追求的是视觉的冲击, 而不是隐含意义的解读。人们在看小说、漫画的时候, 文字过于呆板, 阻碍了人们想象力和文字语言的创造, 而现在电视、电影呈现出来的动画和改编小说后的流动视觉效应, 使传统文字更显得呆板化、局限化, 两者相比其最终结果就是文学生产了萎缩。以电视为例, 观众特别是普通的观众更愿意看四大名著的电视剧版本, 因为画面的冲击消解了观众群体的思考, 补白了观众的想象空间, 而且在现代社会中, 这种快餐式获取知识的方式缓解了人的心理压力, 把影视对经典的思考强植于思想深处, 让受众群体坐享其成, 成为了解经典、解读经典的最有效方式, 而文本类的四大名著大都束之高阁, 成为个人学识和涵养炫耀的现象性资本。

2. 新媒介的传播速度消解了传统文学。

传统文学传播从创作到作品付梓, 中间要经过艰辛的创作历程, 以《红楼梦》为例, 即使创作完成,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仍“披阅十载, 增删十次”, 而且从排版印刷到与读者见面, 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新媒介的传播速度相对要迅捷方便得多, 因为发表的门槛降低, 每个写手都可以成为创作者, 从终端文字创作到另一个终端网民阅读, 前后不到一分钟, 只要创作者和消费者同时在线, 几乎创作者的创作与阅读者的阅读具有同步性, 而且可以根据创作者的时间安排、创作能力等随时进行网上更新, 比如网络文学《鬼吹灯》, 从文字量来看相当于《红楼梦》的三倍到四倍, 创作到完成仅两年多时间就推呈给了读者, 当然其含金量另说。

3. 新媒介的信息容量消解了传统文学。

如果形象地去形容, 把中国所有古典文学的文本装裱成精装书籍, 这些书籍堆成的体积不是一两牛车就能运载的, 可谓汗牛充栋, 但把所有的信息都复录到现代媒介之后, 也许仅指甲大的一块芯片。再如, 一座丰富的图书馆, 包罗万象, 图书应有尽有, 但是将所有的知识都录成电子类的讯信, 其实可能就是一台容量不太大的计算机。

4. 新媒介的任意复制消解了传统文学。

大众传媒为大众文化的广泛快速传播提供了极为快捷的工具和载体, 与此同时也使大众文化产品大批量、产业化、规模化的复制、拷贝与流通成为可能。我们知道, 经典文学之所以具有经典性就在于其很强的个性和先锋风格, 在于其创作过程和结果, 但是电子媒介可任意复制这一特性使其土崩瓦解。

5. 新媒介的开放特征消解了传统文学。

网络媒体的普及运用引起世界传播方式的革命, 它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以光电的速度、海的储量, 将文本、数码图像与视频结合在一起, 以其直接性、平等性、开放性、及时性为各民族作家的相互学习、交流与对话提供了现代化的平台, 网络技术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文学传播在台前幕后的绝对权威, 使文学传播成了一种物质层面上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渠道, 传播者很难因为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而对文学活动进行过滤, 文学活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此时作家与读者互为主体成为现实。网络小说与手机短信书写的便利性与无限制性使得文学日益大众化, 并且相当一部分这样的作品还得以出版、发行、流通, 文坛不再是精英论坛, 它恍然变成了向任何普通写家都可以开放的休闲空间, 文学已经从精英写作变为大众写作。

综上所述, 新媒介文学以更大的优势越来越多地主宰着消息传递方式和传播速度, 文字在创作、编辑、阅读、转载的过程中越来越让位于新媒介, 这是否意味着文字传播下的传统文学将要退去传媒的舞台?对此, 米勒等提出了“文学终结论”。

数字化生存与大众传媒时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新媒介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不可忽略的负效应, 它挤占了文学的生存空间, 文学的超功利性被纯粹的功利性所代替、提升精神品位被迎合受众所取代、追求审美愉悦被追求物质利益所置换, 当新媒介劣根性逐渐凸显出来的时候, 新媒介给文字带来冲击的过程中又不得不依赖于文字, 回归文本文学的本位是必然的趋势, 就此而言, 新媒介是形式, 文字是新媒介的实质, 换言之, 是文字对新媒介有重要的牵制作用。■

浅析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第8篇

一、哥特传统的起源

哥特, 最先是指居住在北欧的一个民族部落, 这个部落的人民十分英勇, 而且特别善战, 在公元五世纪时, 哥特部落曾把强大的西罗马帝国消灭, 那时, 哥特部落盛极一时。而后由于哥特部落的人民的好战, 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与迁徙, 最后逐渐变弱而最终灭亡了。

后来, “哥特”被后人当作一个抽象名词来使用, 文艺复兴时期, 很多学者对有着高耸入云、彩色玻璃和厚重的墙壁的建筑物十分厌恶, 认为这类建筑所代表的是落后的文明, 是野蛮和黑暗的象征, 因而“哥特”一词就成这类建筑物的代称。这种建筑风格在12世纪到16世纪期间在欧洲十分盛行, 例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英国的伦敦圣保罗大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而后, 文艺复兴在西方发展的迅速十分强劲, 正是由于文艺复兴的思想家的极端厌恶, “哥特”一词也不断的在丰富涵义, 往往被赋予了恐怖、野蛮、黑暗、神秘等多重涵义。

直到十八世纪后期, 一种以哥特式命名的小说产生了, 哥特小说的时代开始了。哥特小说以贺拉斯·华尔浦尔所创作的《奥特龙多堡》为标志, 在英语文学中开始兴起, 这类小说一般以古堡和废墟为背景, 揭露社会的阴暗面, 其中也不管血腥、暴力与灰暗等, 弥漫着一种神秘的气息。

二、哥特传统的发展

哥特小说的开山鼻祖是贺拉斯·华尔浦尔, 他所创作的《奥特龙多堡》是哥特小说的奠基之作, 这部小说的副标题就是“一个哥特故事”, 由此可以看出哥特小说的创造思想与内涵仍旧与哥特部落的文明是分不开的。当《奥特龙多堡》在英国发行之后, 很多英国作家都争相模仿, 《奥特龙多堡》从时间、主题、情节等方面, 为哥特式小说确立了基本模式。后来, 哥特传统还影响了美国的文学家们, 比如英国的雪莱、拜伦、康拉德、狄更斯等, 美国的布朗、詹姆斯、霍桑、马克·吐温等, 他们中大部分人都直接在小说中运用了哥特式的写法, 还有个别的作家, 直接创作哥特小说, 毫无疑问, 这是哥特传统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

在贺拉斯·华尔浦尔之外, 还有一批哥特小说家, 其中较为出色的有克拉利·利弗、安娜·拉德克以及马修·刘易斯等, 都是哥特传统的早期作家, 他们对哥特传统的发展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安娜的《尤道弗神秘事件》是其中较为有影响力的作品,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女孩所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恐怖事件, 像其他具有哥特传统的小说一样, 其背景仍旧与教堂、古堡是分从不开的, 某种程度上说, 安娜的《尤道弗神秘事件》是对华尔浦尔的继续与发展。除此之外, 马修的《修道士》也是哥特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马修仍旧通过古老碉堡、灰暗的色调来进行书写, 所宣扬的仍旧是恐惧、阴暗、阴森与神秘的创作风格。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 哥特式传统, 直接指向了恐怖、神秘的色彩, 哥特传统的应用也达到了最繁荣的时期。此时的哥特小说家比较著名的有:英国的勃朗特姐妹、玛丽·雪莱等, 这些作家的文学创作, 都是把哥特式传统放到道德的高度上来进行思考的, 对当时社会的道德与风气, 所表现出的是恐惧忧虑。除却英国, 此时美国的哥特小说也在迅速发展着, 只是在程度上, 美国不及英国的强烈。

但在十九世纪之后, 美国文学作家在英国哥民特传统的基础之上, 加进了自己本民族的特色, 往往也是通过阴暗的古堡为背景, 对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与情感做了哥特式的分析, 这是美国继承哥特传统的不同之处。霍桑及其所创作的作品《红字》, 就是典型的美国哥特式文学创作的代表, 他将哥特传统与清教主思想相结合, 而随后出现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在思想与创作手法都继承了霍桑等人的哥特传统, 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前人有所突破。爱伦·坡在《惊异故事集》中, 用哥特式的创造手法, 把人物的颓废的心理状态, 与面对死亡时的恐惧都用哥特式风格表现了出来。莫里森的作品《心肝》, 是通过一系列血腥的画面、亡魂游荡的情节, 无情的揭露了美国奴隶制对黑人的迫害。此外, 美国这类哥特式的文学创造还有很多。

虽然英国与美国的哥特传统发展时间上存在着差别, 但是他们在主题选择、材料综合、创作手法、故事情上都有着相同之处的, 他们的共同努力, 是失去哥特文学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当代文学上, 英美文学的哥特传统也发生变化, 它结合了黑色幽默与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 强劲地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黑暗与不平现象进行抨击。如《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等, 都是对人们道德与文明没落的反省, 哥特传统也被赋予了道德层面上的含义。

三、哥特传统的特点

1、边缘性

哥特传统从十八世纪开始, 不断地与其他文学创造手法相结合, 不断发展与进步, 但是它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始终没有改变, 那就是边缘性。哥特小说之所以能够产生, 是对占有主流地位的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思想的反驳, 与此同时, 哥特小说在对主流思想的斗争中不断成长与壮大, 但是, 哥特小说的壮大同时又是同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冲突下发展起来的。因此, 哥特传统在进入文学领域之后, 他始终未能处于思想的中心, 尽管它后来也与各种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相结合, 但是在他的本质上, 哥特小说仍旧处于边缘地带, 他的边缘性并没有随着哥特文学的强大而改变。哥特小说的边缘性, 是有着深刻根源的。

首先, 从创作手法来看, 哥特小说所描述的故事、情节等一般都带有趣味和讽刺的意味, 他属于通俗文学的行列, 与“精英文学”相对立而存在, 因而哥特小说并不能在文坛占有主流地位。其次, 由于哥特小说的“黑色”特质, 他主要通过暴力与颓废来揭示社会的阴暗面, 同时他所运用的创作手法也经常与血腥、暴力相联系, 不能放到精英文学的位置上, 这也导致了哥特小说的发展趋向于大众化与平民化, 没有高贵的“血统”, 而不能在文学中占有主流地位。

2、批判性

哥特文学的兴起, 是在欧洲处于深刻历史变革时期, 那时理性主义与新古典主义己经走向了极端, 而在两者冲突中成长并壮大起来的哥特传统, 其创作笔法也表现出狰狞、极端的特色。哥特小说家创造一个又一个极端的场景和情形, 把这些场景的阴森、恐怖气息带给人类, 并致力于描写人的内心丰富世界, 把颓废、黑暗与暴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之所以用这样的表现手段, 是因为哥特文学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哥特小说在情节的设置上, 把暴力与恐怖极力渲染, 营造一种阴森与恐怖的气氛;在主题选择上, 哥特小说与浪漫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 它不是从正面来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而是通过揭示社会的黑暗、政治的不平、宗教与道德的沦丧来表达不满的情绪, 这是对理想社会的无限向往, 和对黑暗社会最为激进的反抗。哥特传统的文学创作是具有强烈批判性的, 他揭露的是人性的阴暗面和人类道德的丧失。哥特小说作家企图通过这种方式, 来反抗社会上的阴暗面, 也因而, 哥特小说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其最本质的根源, 是读者可以在作品中找到人类恐惧与反抗的情感。

此外, 哥特小说的特点还有很多, 如它的黑色性质, 壮美的美学特性, 以及与现代及后现代创作手法的融合等, 这里只拿以上较为重要的两点加以论述, 其他不再多加分析。

摘要:哥特风格是英美文学中一个影响深远的传统。从它的出现到后来的哥特小说的出现, 哥特文学的特点是它的创作, 大部分是以废墟、荒野等为背景, 表现出阴森、恐怖、神秘的特征, 这类文学具有着它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英美文学,哥特,起源与发展,特点

参考文献

[1]李文强.有关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哥特因子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

[2]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品牌·理论, 2011 (5) .

[3]杨建芳.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探究[J].时代文学 (下半月) , 2011 (11) .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对比研究 第9篇

1、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比较

1.1两种文学传媒的对比研究

1.1.1传统文学

对传统文学而言,其主要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是纸质,其内容有文字构成,其传播属于单向传播。一般而言,传统文学在创作上具备一定的写作程式,且不同类型的文学具有相对固定的体裁和形式。以小说文学为例,在创作时必须全方位、立体地、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并反映时代的特质。同时,传统文学多被附加了一种激励社会和教化社会的责任,肩负着传递和弘扬主流社会价值,宣扬传统道德的任务。

1.1.2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传播方式则是现代互联网为基础,充分发挥网络语言和链接技术的优势,充分借助各种现代传播手段来彰显和表达的一种现代文化形式。网络不仅承载了各种传统文学体裁和形式,也派生出了一系列无法以体裁或表现形式来进行界定的传播方式。例如,文学网站、博客、动画软件等。这些均成为了网络文学的重要传播载体。

从传统的方式和传播的层面来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具体表现在:一是,网络传播方式互动性强,传统文学传播方式较为被动;二是,网络文学成为平民化的一种话语表达形式;三是,网络文学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和扩展,日渐衍生出多种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学传媒形成巨大冲击。

1.2两种文学语言的对比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语言上存在明显差别。传统文学为表达思维的严谨性和作品的表达意图,在创作语言上往往千锤百炼,对语言进行修饰,对句式进行选择,追求语言上的准确性、形象性。传统文学的创作者往往绞尽脑汁的推敲文字,修饰语句,追求所需的韵味。

网络文学则明显不同,它追求的是通俗化、速食化。在语言上,网络文学追求简短、直接、幽默的表达。因此,网络文学句子结构较为简单,形式短小。

1.3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读者参与度的比较

1.3.1传统文学无法参与创作

无法参与和无法改变是传统文学文本的主要特点。传统文学作品一旦创作完毕,读者便无法参与起创造。传统文学的这一特点是对文学作品原作者的鼓励和尊重,但是也限制了作品阅读者的读解权。读者只能在阅读传统文学作品后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而网络文学则可以接受创作的双向互动。

1.3.2网络文学的双向互动

网络文学中,读者可以在阅读文学作品后,结合自己的感想及对文本的看法做出一定的回应和点评,从而实现读者与作品创作者之间的沟通。这种双向的互动性得益于与互联网的共享性和开放性。甚至会出现一些作品被他人删改、续写、转载等。网络文学没有如传统文学般的特权性,相反具有了一定的平等性和民主性。因此,网络文学中人们的参与度更高,文学产生的效果也更大。

1.4文学的目的与意义的比较

从文学的目的与意义角度来看,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别。具体如下:

1.4.1传统文学的“功利意义”与“审美意义”

传统文学的文学理念中,人们追求的始终是在“功利意义”与“审美意义”二者之间徘徊,少有如网络文学般的宣泄与自娱。“功利意义”与“审美意义”依然是传统文学中的主导意义。它已成为人们对现实生活进审美认识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传统文学作家则是着眼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生活,去发现其中的美,去概括其中的美,去塑造美的形象,体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当读者品读作品时,便会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命运以及作品刻画出的各种情景,形成强烈的情感反映,或悲伤、或快乐、或优美、或丑恶。读者在精神上接受陶冶和愉悦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增强辨别是否和丑恶的能力。

1.4.2网络文学的宣泄和自娱

网络文学创作者以文字撰写着人生经历和情感股市,不加掩饰,不过度雕饰,也没有虚伪的迎合。因此,网络文学中,“功利意义”与“审美意义”居于次要位置。一名出色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其作品质量不亚于传统文学中的一些作品。同时,这种文学更贴近于文学的本质。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网络中依然存在的很多泡沫文学。泡沫文学是互联网和网络文学自身特点决定的,也是必然会产生的。

2、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融合发展的趋势思考

一是趋同化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融合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在商业化运营下,一些脱颖而出的网络文学创作者选择将自己的作品以传统媒体出版作为文学创作的最终目的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认可。这会使得网络文学朝向与传统文学趋同的方向进行发展,最终与传统文学融合,成为“传统文学”,而“网络文学”这个词便会名存实亡。对网络文学来讲并非是一个很好的归宿,这将意味着一种具备网络特质的文学形式可能消失。

二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虽然具有巨大差异,但同为文学使得二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目前网络文学的发展状况来看,应当通过努力实现艺术与网络化的技术之间的有机结合和创新,在保持网络文学特质前提下寻求发展。

因此,我们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网络文学可以适当借鉴传统文学的优势所在,可以采用新兴的“博客”写作形式等保持写作的相对自由、个性化、传播文学的基础上,追求文学造诣的提升。

摘要:以网络文化为背景的网络文学,相对于传统文学,在创作主体、创作模式、存在形式以及传播形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某种程度上讲网络文学是传统文学在网络上的延伸和突破。本文将对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语言,对比

参考文献

传统文学创作中的意境浅探 第10篇

一、意境的艺术特征

首先,在情感的基 点上,意与境互 相渗透,和谐统一。意境不是单一的结构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乙稿序》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 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 学。”这就是说,意境是由意与境,主观与客观两方面要素组成的。

其次,意境是一个 和谐广阔 的情感活 动的艺术 空间,具有丰富的蕴 藉和情思 内涵。意境 描写景物 和人物,目的不是为了给景物和人物本身构造形象,而是为了创造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一种特有的空间。意 境和意象是不同的。一般说,象是具体的物象,意象通常 指一个单一的事物形象。而意境则是物象与物象之间多重复合联系所构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场景、氛围、画面、情调、韵味,是“境象非一,虚实难明”的化境,是意象与意象互相作用产生出新质的一种艺术空间。

再次,意境能够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索。意境形象需要依赖意象,可是意境形象的具体性,并不直接体现在单独的意象身上,意境的意味无限性,存在于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功能结构所形成的艺术空间上,因而,依靠感受、体验和分析个别有限的意象,是不能把握意境的丰富内涵的。

二、意境创造的过程与方法

创造意境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意象 的选择与 组合,创造具有境外之境、象外之旨的艺术空间,要点在于处理好形与神、虚与实的和谐契合,即要做到形神兼备、虚实相生。意境的虚实结合,有两条途径,即寓虚境 于实景的方法与化情思为景物的方法。

(一)寓虚境于实景

寓虚于实,以实显虚,这种虚实隐现 的莫测变 化和灵活运用,是各类艺术都需要的表现方式,因为巧妙地处理虚实关系,是达到以少总多、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的重要途径。这种方法在中国传统的戏曲和绘画艺术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抒情性文学的意境中,其主要表现为“形”与“神”的关系。即作者把作品中所描绘的实景与在实景之外通过比喻、暗示、象征等手法形成的想象的虚境交融在一起,从而呈现出一个似有实无,似无实有,若有若无,亦有亦无的境界。

(二)化情思为景物

情感贯穿于文学创作的全过程,是文学作品不可缺少的特有内容。寓虚境于实境,化情思于景物,这两种创造意境的途径,都具有因小见大,以少总多,用有限表现无限的功能。它们不是互相对立完全分离 的。在创作过程和具体作品中,它们往往是同时存在、互补互成的。唯有熟谙了这种相互结合相互转换的关系,方能做得出情澄意深,气象万千的意境。

意境有不同的类别。在意境的创造过程中,由于作家的个性、风格和表现方法上的差异,意与境两者的相互关系尤其是显现形式也会不同,因此产生出意境的不同形态。一般来说,意境可划分为两类:无我之境 和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的特点是什么?王国维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严格地说,诗在任何境界中都必 须有我,都必定是我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写在诗中之物,也都已是情感的眼睛看出来的另一种自然风貌。

有我之境的特点是什么?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有我之境,不是以我代物,不是唯我之境,而是诗人感情比较强烈,非把自己的情怀传递到景物上去渲泄不可,于是他所捕捉到的景物,也都染上了浓烈的情感色彩,成为明显的“情物”。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在主体情感表现形态上的区别,同它们形成过程的差异有关。无我之境的产生,往往是先有景物,使诗人见景生情,情是由景引起的,感受上是主动的,情是被动的。所以,在意境形象中,景较突出,情则比较隐约。

总之,意境的本质特征就是一种生 命的律动,它向我们展示了生命本身独特而灵动的美,是我们民族固有审美心理结构的最高表现。突出意境、创造意境,应该成为抒情作品、特别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和永远的灵魂。

摘要:在我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诗词曲赋作品,都蕴含着美的意境,意境成为长期以来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传统中锤炼出来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因此,创造意境是抒情文学创作的关键所在。在分析意境的艺术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意境创造的方法,为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文学传统的作用 第11篇

关健词:后现代主义 文学传统 传承

20世纪50年代后,苏俄文学经历了解冻、停滞和改革阶段,文学基本仍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流。而一些作家吸收了西方后现代美学理论后,开始用后现代艺术手法进行创作。1989年,俄罗斯批评家谢·丘普里宁首次公开将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称之为“异样文学”,“后现代主义”伴随着欧美学者德里达、利奥塔等的著作进入到俄罗斯文坛并在90年代异军突起占据主流地位,涌现了大批后现代主义文学新秀。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本质上有以下几大特征:

1.对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代表的、教条僵硬的苏联官方文化进行颠覆和消解。不同于西方后现代主义对霸权地位的现代主义文学的消解,俄罗斯后现代文学则是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苏维埃国家神话进行解构,因此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使俄罗斯后现代主义具有本国的特色。通过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语言机制进行戏仿,嘲笑、讽刺官方意识形态和文化,揭示苏维埃意识形态的荒诞性。

2.在美学上以多元化、去中心化为原则,“即使在同一作品中,语言、模式和方法都要多元化”。为此,作家通过互文性、对话性和游戏性等美学手段实现这一原则。

后现代作家用移置、引用、借用、改变、挪用等互文的手法,将其他文本的素材编纂到现有文本中,比如,通过互文对俄罗斯传统神话、童话及各类经典文本进行解构,同时使得作家本身只是文本的“组织者”,而不是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思想的表达者”。由互文性的概念引出了“世界就是文本的”论断,即世界是由无数文化符号组成的超级大文本。文本即无开端也无结尾,更没有确定的终极意义。比托夫的《普希金之家》和加尔可夫斯基的《没有尽头的死胡同》就广泛采用了互文手法。对话性则指时空之间、时代之间、多个世界和多个文化间,甚至是文本、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如佩列文的小说《夏伯阳与虚空》则是作家构想的20世纪初国内战争和20世纪末莫斯科郊外疯人院两大时空之间的对话。而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则使读者也参与到文本的创作过程中来,作者和文本之间的互动往往表现在作者本身时而同主人公完全重叠融为一体,时而藏匿于作品背后,增加了文本意义和形状的不确定性。游戏性也普遍体现在俄罗斯后现代文学中。作家以俄罗斯经典文学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为游戏对象,通过游戏性地引用主题、情节、神话等,制定游戏规则和密码,并将读者置于解码的位置,旨在打破极权话语机制。传统的构建文本的不择遭到贬抑,当代社会的荒诞和滑稽一览无余。如比托夫的《普希金之家》中的“青铜人”和“贫穷的骑士”戏拟了普希金的《青铜骑士》,《从莫斯科到彼图什基》的名称则戏拟了拉吉舍夫的《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

3.故事内容情节荒诞不经,往往不合逻辑,呈现出片段性和无序性。部分作家作品的情节散乱,有意识流倾向。有的甚至使用“精神病语言”,弗·索罗金和维·叶罗菲耶夫等精神分析派作家作品情节怪诞、癫狂,小说《自由的一课》中:中学女校长训诫打架斗殴的学生,一开始还是苦口婆心的劝告,突然就转到性启蒙的话题。

4.作家创作否定和抨击神学理论和宗教信仰的同时,吸收宗教思想。出现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文学流派,如“米契基”小组崇尚佛教禅宗的无为和不参与,经常引用佛教禅宗中一些晦涩难懂的语句。

尽管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主张打破陈规与偏见,与20世纪初的白银文学一样,对俄罗斯经典文学表现出质疑的态度,乍看是对经典文学中的情节主题和风格题材进行批判和否决,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正是以焕然一新的独特艺术话语同俄罗斯经典文学对话,对传统文学即有颠覆的尝试,又无形中受其影响。正如马卡宁说:“19世纪的俄罗斯,这是一座生长着伟大文学丛林的大山,而我们这些可怜人,如今正处于大山的阴影里。”

后现代主义作家马卡宁、托尔斯泰娅、彼得鲁舍夫斯卡娅等作家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与19世纪俄罗斯经典文学遥相呼应,继承了普希金《驿站长》、果戈里《外套》和契诃夫的《公务员之死》等的传统。如马卡宁力作《地下人,或当代英雄》中的彼得·彼得罗维奇,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地下作家,但作品与主流价值观不符从未被发表,一生贫困潦倒,靠当楼管看守为生。而另一主人公捷捷林,则与《外套》中因一件外套郁郁而终的主人公巴什马奇金相似,死于一条裤子。彼得罗维奇介绍捷捷林当了看守,他却恩将仇报,反而把彼得罗维奇看守职位夺取。捷捷林不仅身份卑微,而且人格丑陋,是19世纪小人物在当代的发展。托尔斯泰娅短篇小说中的主人公舒拉、卓娅、索尼娅,彼得鲁舍夫斯卡娅《黑暗的命运》里被花心男性玩弄的未婚女子,《国度》里描写的被抛弃的单身母亲,《午夜时分》里平民之家三代女性的悲剧故事构成了一幅幅小人物的画廊。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作家受传统文学影响塑造了新的“多余人”形象,如果说经典作家们笔下的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勃洛摩夫等艺术典型是专制制度与集权社会的产物,他们心怀理想,虽未能付诸于行动,但不甘心屈服于专制制度,那么新一代的多余的人则在某种程度上是商业社会和信息时代的产物。佩列文小说《百事一代》主人公瓦·塔塔尔斯基代表着70年代出生和百事可乐长大的一代人,他原是高尔基文学院毕业生,苏联解体后,成为了广告业的成功人士。在主人公玩世不恭的外表下,暗藏着商业社会当代“多余人”的精神空虚和痛苦。托尔斯泰娅塑造了当代的奥勃洛摩夫,小说《彼得斯》中同名主人公是一个在老式、刻板环境中长大的“不男不女的东西,内分泌不正常,有毛病的家伙”,他曾试图跳脱摧残他全部个性、限制他自由的环境,但却无济于事,最终对生活丧失了热情和兴趣,无奈地骂道:“叫生活见鬼去吧!我要睡觉,睡觉,睡过去不再醒来。”

对民族历史、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思索,一直是俄罗斯文学的重要传统,而强调颠覆强权主义话语模式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无不体现作家对真理的无悔追求,对民主自由的期望。马卡宁的《铺着呢绒,中间放着长颈瓶的桌子》中主人公们要无数次面对“审判”的桌子,面对无尽的责难,揭露了苏联集权主义给人们带来的精神高压。《地下人,当代英雄》中主人公悲惨的境遇透露了文化大转型时期俄罗斯知识分子坚守高尚精神信仰和情操。托尔斯泰娅在长篇小说《野猫精》中的“往昔人”尼基塔热衷于建造普希金纪念碑、钉刻带昔日城市标志和名称的木桩,义务帮助居民用传统思想教育孩子,一心想复兴俄罗斯传统文化。作家通过这一形象传达了对普希金为代表的19世纪传统文化的维护和传承。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无论从发生还是发展上无不打上传统文学的烙印,无论是为生存苦苦挣扎的“小人物”,还是急于寻找出路的“多余人”,都彰显了俄罗斯文学,也是文学艺术本身深切的人文关怀,对人的价值、尊严的维护。同时,后现代主义文学汲取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营养,并用全新的话语诠释了新的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成为了俄罗斯文坛重要的文学潮流。尽管对于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异常深厚,似乎任何非现实主义倾向都无法持久,但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人们传统思维方式的渗透和影响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马卡宁.侯伟红等译.透气孔[M]. 南海出版公司.2006.

[2]李新梅.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文化思潮[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吴泽霖.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J].当代外国文学.2004(3)

[4]林精华.苏联后现代主义文学起源于发展考[J].外国文学评论.2011(1)

浅析英美文学中关于哥特传统的研究 第12篇

哥特文化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逐渐成为一种特别表现手法,在欧洲的建筑、文学和社会文化中成为自成一派的独特文化,时至今日,已经有大批的拥趸。英美文学,准确地说分为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因素,英国文学分为七个时期,美国文学只有四个时期,在这两个国家里各种文学著作,甚至包括现在的电影题材,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以哥特传统作为大背景来展示故事情节,甚至现代已经产生了哥特式的音乐和拍摄手法,这些都证明这个古老的传统艺术形态,有着可以穿越时空的巨大魅力,因此,在我们探究哥特式传统文学在英美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时,可以说对人类文学历史和发展都能产生全新的认识。

二、哥特文化

哥特在历史上有多重意义可以理解,首先是哥特人,哥特人属于日耳曼人的分支,甚至在历史上哥特人将强大的西罗马帝国踩在了脚下,虽然当时哥特人勇猛善战,但由于常年征战,哥特民族终于由盛转衰,走向没落最终在公元五世纪后走向灭亡。在经历的许多年的迁徙和征战,哥特人给世人的印象是彪悍善战等,随着时间推移在文艺复兴的年代, 哥特民族早已不在,但其所代表的元素逐渐转变为“黑暗”“神秘”“落后”“恐怖”等因素。而由于当时教堂式的建筑风格,不能被学者们所接收,所以讲此类有着箭塔,厚墙式的城堡类建筑全部被视为愚昧、落后的象征,所以后来就有学者用“哥特”一词来比喻此类建筑的“黑暗”和“落后”。以至于有相当一部分教堂和古堡都被废弃,然而这样更增加了这类建筑的神秘氛围,更有甚者将许多神秘的传说附加到这些建筑中。哥特风格的建筑从当今的审美角度来看,极具艺术价值,尤其是高耸的箭塔,厚重的彩绘玻璃和悠长的走廊,都是这类建筑的魅力所在。不过这种风格的建筑是在欧洲16世纪以前,被当时的欧洲社会文化极力推崇,以至于许多基督教的教堂和贵族的府邸都是用这类建筑风格来彰显其气派和厚重的,最著名的当属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英国的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在这里介绍了诸多欧洲建筑方面在哥特文化上的涉猎,是因为这种风格在后世成为了非常独立的艺术风格,在后期的音乐和文学上都有将这些文化发展发扬。哥特的音乐上的出现是在1970年后,当时已经出现摇滚音乐,但大批的欧美音乐人将哥特这一文化符号,添加到了当时盛行的朋克音乐风格中,起到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通过音乐将哥特传统文化更快地扩散到了世界各地。 自哥特文化出现以来,其以独特的“黑暗性”“边缘性”“神秘性”而著称于世。现在诸多的文学作品中有意无意地都会将这个文化符号带入其中。

三、英美文学

就像摘要中所说,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英国文学分为七个时代,中古时代、文艺复兴时代、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时代、浪漫主义时代、维多利亚时代、20世纪的英国文学时代,而美国文学只有四个时代,殖民地及独立革命时代、浪漫主义时代、现实主义时代、20世纪美国文学时代。最早的英国文学更像是民间传说的综合文体,代表作《贝奥武甫》,其崛起时代应该是以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大家耳熟能详的《威尼斯商人》《罗密欧朱丽叶》《哈姆雷特》等等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到了17世纪革命时代的《论离婚》《失乐园》都是代表当时社会矛盾的代表作;到了18世纪鉴于启蒙运动的作用,一大批幽默、风趣的故事紧凑的文学作品出现,如《鲁滨孙飘流记》《格利佛游记》等;19世纪的浪漫主义盛行到维多利亚时代,许多诗歌式的作品相继问世,如《天真之歌》《四天神》《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雾都孤儿》;最后20世纪关于文学在戏剧上有了新的诠释;如《圣女贞德》《皮格马利翁》;但紧接着的二战带给英国年轻一代的作家更多的是批判战争的作品,如《荒原》《四个四重奏》。而美国文学作品受限于美国建国时间较短,不过对于美国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其经历的历史事件也同样很多,像南北独立时期,一战前的种族歧视,二战后的迷茫时代,经济大萧条,经济崛起,期间诞生了许多文学巨匠,欧文、马克·吐温、爱默生、海明威,文学作品也有早期的《海湾圣诗》《白鲸》《汤姆叔叔的小屋》 《太阳照样升起》《麦田里的守望者》等等都被人们广为流传。

英国文学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对自身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关注较多,善用暗喻文体来表现当时的社会状态,极具收藏价值。美国的文学作品更加注重实际,时代感较强,平民化和可多化特点较为突出,为美国的快餐式文化提供了基础。近现代的文学小说更加注重叙事性、逻辑性和故事连接性,像《推销员之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作品,也就是说注重现实主义,就像文化批评家伊格尔顿说得那样:“现代主义不能像它的对手那样占据同样的世俗地域和逻辑空间。”上面的这些文学作品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哥特风格的身影,所以今后文学发展的趋势可能会注重吸引流行的元素,不过为了体现作品的厚重感,哥特式这种古老的文学概念并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四、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体现

哥特元素在英美文学历史中一直起到推动促进作用,那么在英美文学中哥特元素主要表现在故事的空间背景,人物的状态描写、艺术张力的表达三个方面,在故事的空间背景上,哥特元素的直接体现就是制造出神秘诡异的空间设定,通常交代的背景如下,神秘的古堡,诡异的教堂,阴森的地下室,恐怖的楼梯长廊。就像在今天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哈利波特》中描写的背景一样,佛阁沃茨魔法学校就建立在了巨大城堡中, 内部的所有装饰和设施,几乎都能体现出诡异恐怖的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和心理负担,这样的故事背景可以让观众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被吸引,在紧张刺激的同时又深深地陷入了作者所叙述的故事中。在人物状态的描写上,首先为了突出人物神秘和不可琢磨的特质其装扮常常以深色装扮示人,黑色的长袍,鞋子饰物,甚至指甲都是黑色,就像在《暮光之城》中描写的那样, 主人公所有的装束都符合哥特式的元素,深灰的衣服, 苍白的面容,血红的嘴唇,甚至连女主角这样一个花季年龄的正常人都显得并不阳光。人物的设定体现出的是恐怖,神秘,边缘化和扭曲化,但这样的故事基调却深得大批的粉丝拥护,说明哥特式的元素能让人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神奇力量。在艺术张力中,哥特式的文学全部是违背一般人们的审美元素,让特有的阴森风格极具感官冲击力,在暴力,恐惧,死亡的边缘一直游荡,它是在现实中与人类正面价值观一直对抗着,这其中所产生的戏剧冲突或者说在大多数人们潜意识中的道德冲突所产生的艺术张力都是能够让人越发着迷的元素,在 《剪刀手爱德华》中所表现的那样,爱德华本来是典型的哥特式人物,黑皮衣,黑头发,严肃苍白的脸和一双令人生畏的剪刀手,然而他在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中却与开朗阳光的女主人公相爱,这样的本来应该一组矛盾的组合上却产生了奇异的化学反应,使整部作品一气呵成,让观者大呼过瘾。

结语

最后,哥特文化在历史的长期发展中,奠定了自己的风格基调,虽然在问世年代被冠以野蛮、血腥、恐怖、诡异的低价值帽子,但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在主旋律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纵观英美文学史,哥特文化对英美文学都起到了推动促进的作用,它通过神秘主义、 恐怖气息和诡异效果的传达来表现整个社会中阴暗及不光彩的一面,这也是对这些现象最为直接的批判手段, 所以哥特文化可以直指人们的心灵深处,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哥特传统是一项重要文学派系,相信在将来这样的 “神秘”基调也会被传承下去。

摘要:英美文学在人类文明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有很多电视电影的背景题材都从英美文学中而来,而哥特作为英美文学里一个重要的派系。可以起到交代故事背景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哥特文化,英美文学的发展以及哥特传统文化在英美文学中的展示,可为文学赏析提供参考。

上一篇:复合需求下一篇:建筑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