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意的连贯、衔接

2024-05-07

语意的连贯、衔接(精选7篇)

语意的连贯、衔接 第1篇

关键词:语篇连贯,显性衔接,隐性衔接,关系

对于显性衔接,通过韩礼德、哈桑和胡壮麟三位专家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将主要探讨隐性衔接机制对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作用,从而明确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1 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指语篇中,特别是口语语篇中某些上下文无法弄清楚的意思,需要参考使用语言时发生的时间、参加者和时空方式等因素才能贯通起来[1]。这类信息虽然没有形式特征来体现,但由语言形式预设的情景意义关系可以到情景语境中去找到。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有人听到“Fire”的呼叫声,这个单词之所以被认为是一个完整的语篇,是因为听话人一听到呼叫后会立即作出反应,寻找呼叫的方位,观察他人的奔走方向,判断火情的程度,最后决定自己的行动。所以它是一个连贯的语篇。再如:

(1)Nancy is in love with that fellow over there.

例(1)这句话是交际存在某个现场的交际话语,没有上下文,那么指谁,在语言形式上就无法得到解释;同样所指的具体位置是什么,也无法在语言形式上得到说明。这两个项目的解释必须在情景语境中得到。因此情景语境不仅使得语篇意义形成一个整体,而且还把语篇与语境联系起来,标示语篇在语境中的地位和作用[2]。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讲,情景语境另一层含义是一个人应注意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对什么人、说什么话,不考虑这些因素,说话就会不得体,使对话难以进行,这样的语篇就会不连贯[3]。

2 文化语境

我们知道每个言语社团都有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习语、信仰和价值标准等,文化因素几乎涉及了一个言语社团的所有方面。这些必然会在该言语社团的共同语中有所反映。语境因素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就成了文化语境[4]。

(2)Smith fought instead of running,and he met his waterloo.

上例中,对于缺乏欧洲历史文化知识,对拿破仑与waterloo的关系一无所知的人来说,就难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而不能建立起语篇的连贯。又如英美人常在离别之际唱“Auld Lang Syne”这首名歌——美国影片《魂断蓝桥》的主题曲,它源出苏格兰著名诗人Robert Burns所写同名抒情诗,意为“往昔的情谊”。如果我们了解了它的文化语境和真正涵义,和朋友分别吟唱起这首歌曲时,就会感慨万端否则无动于衷,毫无感触。再如中国人见面,一句“你吃过了吗”来传达亲密的问候“你好吗”。而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英语国家的人会因为你这一句而欣然随你用餐,因为以英语国家的文化语境认为是:“我请你吃饭,好吗?”同样,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是邀请的一句话:“Let's get together sometimes.”英语国家的文化语境却通常将其解释为:“I must go now.”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清楚的看出,假如读者没有这些相关的文化语境信息,有时就可能造成交际双方的误解或不能建立语篇的衔接关系,也就无法对之作出充分的理解和欣赏。

3 心理认知因素

人的心理活动、情感、个人的知识结构以及认知推理的能力都可以影响语言交际。主要探讨双方共有的知识、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以及认知能力对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作用。

相互共有的知识是只有交际双方才具有的信息,即只能交际双方共享,其他人不能与之共享的信息[5]。

(3)Tua:Peckie refused again.

Nils:Oh damn.Where are the gloves?

(4)A:明天再到哪个地方集合吧!带好东西。

B:好吧!带上手电筒。

C:到哪儿去啊?

例(3)是Enkvist(1977)引用了一段发生在他自己家里的对话,当时是Peckie这只猫需要打青霉素,但它总是不肯,所以给它打针首先要戴上手套,以免被它抓伤手。可见,对他们两个知情人来说,运用双方共有的知识完成了最简洁明了的表达。例(4)中,A与B之间共有许多知识,所以只把关键的信息提供出来即可。两人心照不宣,不必要费力就理解了对方的意义。而对于C来说则不知所云。因此双方共有的知识使其话语简练,但能使双方达到默契,从而使交际成功而有效。

此外,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联想、想象等思维手段的运用对于实现语篇连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

(6)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秋思》

上述两首词中作者故意把一组表面上看来毫无逻辑联系的意象堆砌在一起,而读者能依靠联想与想象的思维模式在心中构成连贯的语篇,形成了凄清和苍凉的意境。因此思维模式是实现语篇连贯不可缺少的一种隐性衔接机制。另外知识结构对建立语篇连贯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下例由于讲话者与听话者对某个领域知识的熟悉程度不同,就会出现在讲话者看来连贯的语篇,在听话者看来则是不连贯的。

(7)A:到我办公室去,用Powerpoint把哪个文件支撑幻灯片。

B:你说的什么?我不懂你的意思。

从认知能力上讲,如果听话者的认知能力不如讲话者高,就会出现听话者跟不上讲话者的思路,使交际中断的现象。反过来讲,如果讲话者认知能力比较低,需要把每个事情都说得很清楚才能理解的人,那么,他的讲话对于听话者来说就会显得特别罗嗦,提供一些不必要的信息,降低语篇的连贯性。

(8)A:对不起,先生,到图书馆怎么走?

B:拐过这个角,往前走再右拐就快到了。拐过这个角你会看到一个七层大楼。向前走50米,就会看到一个岗亭……

A:谢谢。

上例中A显然认为B的第一句话就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不必要再讲下去。但B认为不这样A就不能顺利地找到图书馆,所以又要给他提供更详细的信息。A显然有些不耐烦,所以打断了他的讲话,表达了谢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语篇连贯不仅可以通过显性衔接得以实现,而且隐性衔接更是实现语篇连贯必不可少的手段,二者应该相间使用,相互补充,共同促进语篇连贯的建立[6]。充满显性衔接而无隐性衔接的文字是平淡无味的,而充满隐性衔接却毫无显性衔接的文字又是晦涩难懂的。只有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机制的适度融合,才能产生内容连贯、形式优美的篇章。因此衔接与连贯是相互对应、相互匹配的,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要辨证的看待二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182-187.

[2]王扬.论语篇的外部衔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20(3):106.

[3]王加贵,龚从贵.语篇连贯的多种连接机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2(5):79-80.

[4]裴文.现代英语语境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178.

[5]孙伟.论语篇连贯的显性和隐性衔接机制[J].滨州师专学报,2004,20(3):67.

从衔接与连贯角度看排比的翻译 第2篇

一、衔接与连贯

衔接与连贯不是单独针对某个词组、某个句子而言的,它所指的是整个语篇中的内在联系与照应。那么什么是语篇?

所谓语篇,是指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胡壮麟,1994)。即它指的是一个相比较而言较完整且独立的语言片段,并且可以传递交际内容,达到交际目的。这个语言片段形式统一,并且有内在的逻辑性,不是松散的词句。

Halliday在1962年首次提出“衔接”这一概念。并与Hasan(1976)在其著作Cohesion in English中具体地阐述了衔接的概念。他指出:衔接指的是语篇中各个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小句间的语意联系。Halliday(1985)对衔接的概念进一步做出解释:语篇的构建需要在其内部建立一些不受语法制约的其他联系,这些联系包含任何成分,可以是小句或大于小句的成分甚至是单个词或很长的语段。

连贯是指以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双方共同了解的情景为基础,通过逻辑推理来达到语义的连贯。连贯是将一个个词语句子连成更大的语义结构。译者只有透彻理解看似独立,实为相互照应的句内句间或段间关系,凭借扎实的文学功底,进行充分表达、才能较完整地传达原作的主旨,便于译文读者理解。

有一种观点认为,连贯的语篇必须是衔接的,即衔接是连贯的前提条件。没有衔接便无从谈起连贯。Halliday和Hasan(1976,1985)始终把衔接作为连贯的必要条件,并指出衔接是建筑连贯大厦的基石(1985:94)。持类似相同观点的还有Reinhart和Ehrlich。他们将语篇的连贯分为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

二、排比的概念

以前人们讨论排比,往往局限于只看各项的特点、异同情况,比如:从构成排比各项的成分来看,将排比分为单词、短语、句子排比等;排比需要考察其表义特点和结构工整。

排比,作为一种修辞方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用一连串内容相关结构类似的句子成分或句子来表示强调和层层深入。

排比的英文是Parallelism。《英语修辞写作》中,Parallelism是以语法结构对称(包括相同或相似的词,短语或分句)来突出意义的一种修辞手段。parallelism的结构与汉语修辞格不一致。它相当于汉语中的对偶和排比,但是又略有不同。有时在结构上和作用上近似汉语的平列分句式隐喻。

可见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排比必须是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几个词或句子的并列使用。排比句一般由三项或者三项以上的语句组成,它便于表达感情、突出内容、增强气势。同时由于句式整齐节奏分明,也可以增强语言的韵律美。

三、排比的类型及其翻译

词的排比可以是主语的排比,动词的排比以及宾语的排比。这些排比不一定是重复的词,可以是词性相同的词的排比。比如:

例1:He had to get some air,get his breath,and get out of the crowd.

译文:他得呼吸点空气,透透气,闯出重围。

作者将动词get重复,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语中一个动词不可以统率多个动作,因此需要根据宾语的不同来搭配不同的动词,避免译文的生硬。

例2: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译文:Every word,every move,every policy should be suitable 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and if there is a mistake,we must correct it,this is for the people.

政论性的文章还需要具有号召力,因此排比部分的翻译要做到整齐划一。所给译文可以很好的达到这个效果。如果我们为了展现英语词汇的丰富性用each word,every move,every policy不仅打乱了排列整齐的句式,使译文看起来比较散乱,同时也无法传达原作精神。

例3:诚然,“随着时代的变更,观念也在改变”,这种改变应该是文明的进步,而非道德的蜕化。,“勇敢地表达对金钱的宠爱,是一种进步”,社会环境的宽容,而绝非意味生活品质的提升。诚然,“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人类的本性”,但拜金从来就不等同于美好。,“生活的选择是个体的自由”,这种自由掩盖不了群体的主体意识的失落。

“The ideas change with time.” this change should be the improvement of civilization,rather than degeneration of morality.“it’s a progress to express one’s love of money bravely”,but this is just the tolerance of the society instead of the promotion of the living quality.Indeed,“It’s natural to pursue a better life.”But we can never equate money worship to a happy life.“It is free to choose one’s own life.” this kind of freedom cannot obscure people’s loss of subject consciousness.

作者不断地用“诚然”、“但是”所引导的短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很强的韵律。如果我们将四组indeed翻译为不同的词汇来体现译者翻译技巧的高超固然不错,但是所给出的译文更贴近于原文,更全面地表达了原文的气势。

四、结语

通过分析英汉语排比结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英汉语排比大同小异,在翻译时可采用直译法,但要所译成分要对等。此时可不选用不同的词性来表现原文的丰富多彩。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加强气势,突出表达内容,使句式整齐,富有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运用排比时,必须要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单纯追求形式生硬排比,这样会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同时,排比要注意各项之间的排列顺序,这样才能使语意表达得明白清晰,语气连贯顺畅。

摘要:篇章的条理是否通顺,内容是否逻辑明确可以从文章的衔接与连贯的角度看出。排比是写作过程中作者所采用的一种写作策略,它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同时还起到加强气势。本文从衔接与连贯的角度来分析排比句的翻译,更好地表达原文的意图。

英汉翻译中的隐性衔接与连贯问题 第3篇

衔接指的是将分开的语法或者词汇组合成为一个统一体, 使其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衔接可以存在于一个句子的几个不同的部分之间, 也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句子和不同的段落之间。可以分为前后照应、替代、连接、省略这四类语法衔接手段, 还有一类是包括复现原词、同义互换、下义、词语搭配在内的词汇衔接手段。在实际的英汉语言翻译过程中, 衔接作为一种有效的翻译手段, 可以分为显性衔接、半显性衔接与隐性衔接三个不同的种类。通俗地讲, 隐性衔接指的是一种在句子或者语篇上应用的省略现象, 这种省略在文中的上下文语句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 但是却可以根据所表达的语境和文化背景推测出来, 并且使整个语言表达非常连贯。衔接是语义方面的概念, 在语篇内部能使全文发生各种不同的意义关系。它的主要应用方式包括了替代、前后照应、省略、连接词衔接、词汇衔接等。

连贯是语篇中相关联的语义, 通过逻辑推理而进行连接。它像一个无形的网络, 将整个篇章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使句式结构更加完整。读者才可以通过语篇的上下文语义的连贯性, 进而推断出整个语篇的意义。连贯是构成完整语篇的一项重要标准, 它指的是语篇中不同句子和语段中所表达的关联语义,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方便快速地把握整个篇章的行文脉络, 了解作者当时写作的行文思想, 读者可以利用句子内部之间, 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来反复思想, 了解整个文章的结构以及所要表达的中心主旨。

2 隐性衔接和连贯在语篇翻译中的应用

2.1 前后语境推理下的隐性衔接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有时候没有明显衔接词的句子, 隐性衔接同样也可以使上下文显得连贯, 只是需要运用双方所共有的知识基础和文化背景来推测完成。例如下面这个对话:

A:Can you tell me the time? (现在几点了?)

B:The Premier League has just finished. (英超联赛刚刚结束。)

A让B告诉他现在是什么时间, 而B的回答看上去似乎与时间丝毫没有联系, 也没有任何的衔接词, 但是由于A和B对于Premier League (英超联赛) 的概念非常熟悉, 因而也可以推断出具体的时间,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B已经准确而连贯地回答了A。

再比如下面这个对话:

A:Where is the cake? (蛋糕哪里去了?)

B:Well, the dog looks happy. (呵呵, 小狗看上去挺开心。)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看出似乎B有些答非所用, 但是通过大家共有的知识背景不难推测出, 启示B的言外之意是告诉The dog has eaten the cake. (蛋糕被狗吃了) , 因而整个语句仍然是非常通顺而连贯的。

2.2 上下文语境下的隐性衔接

隐性衔接在很多意识流的作品应用中比较广泛。有些语篇句子之间的跳跃性非常大, 没有明显的衔接手段让语篇显得不是很连贯, 一般从文字的表面读者根本无法知晓作者写作的意图, 但是通过完整的阅读全文, 根据上下文的关系进行推理, 加上了解语篇的整个背景, 就可以清晰地揣测出语篇的大致含义。无论是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著名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还是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都将隐性衔接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隐性衔接在语境中的体现, 我们也能在广告中看到很多很好的例子, 比如说Olympus的广告语是“Focus on life.”focus on life的意思是关注生活, 但是因为我们都知道Olympus的照相机很出名, 所以我们在这里又能翻译成为“瞄准生活”, 这样显得更加贴切。

2.3 文化背景下的隐性衔接

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有自身特定的文化群体, 是在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而形成的, 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 只有了解了这些文化背景, 才能判断整个语篇是否是连贯的。例如John fought instead of running, and he met his water-loo.对于那些缺少欧洲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不了解拿破仑与他在滑铁卢惨败的历史事件的读者来说, 这句话是个前后不连贯的病句, 而且非常难懂, 但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地道的表达, meet one's Waterloo的意思是遭到惨败, 受到沉重 (或毁灭性) 打击。

3 英汉翻译中隐性衔接与连贯使用的注意事项

汉语和英语的省略原则是不一样的, 英语多会按照语法形式来进行省略, 而汉语则会根据上下文所表达的意思来进行省略。有些省略的部分是需要翻译者自行补充翻译过来的, 而有些省略的部分则不需要或者不能够被补充翻译过来, 否则就会造成翻译上的不伦不类, 导致翻译语病的出现。因此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需要关注一些注意事项, 包括要注意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而形成的隐性衔接和连贯方面的错误, 注意一些逻辑连接和连贯方面的错误, 注意一些具体的实际情况等。例如:应该注意在连词在英语中的形容词、副词原词比较级中的句子结构省略现象, 此时不能够按照单词的直接表达顺利来翻译成汉语, 而应该找准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找准实际省略的部分而进行翻译;此外, 汉语中有一些特殊的停顿表达习惯, 常常会用逗号将句子分开, 但前后实际表达的还是同一个完整的意思, 但是如果将这样的汉语句子翻译成英文时, 就要注意不能断开来翻译, 而应该用逻辑连接词, 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来表达才行;再则, 汉语中的一些物主代词常常会由于汉语的习惯性表达而被省略, 但是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就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出实际指代的名词才行, 否则在英语翻译中就会出现指代不清的语病;还有,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还应注意句子的内在逻辑结构和语言的先后表达顺序;还应该特别注意的是, 在英语语段中限定性定语从句与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翻译。当然, 这些都是翻译过程中常见的一些细节上的问题, 只有关注到这些细节, 才能将整个语篇恰如其分地翻译好。

4 结论

综上所述, 隐性衔接与连贯上的问题确实是英汉翻译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的。它主要是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语言结构, 表达的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所导致的, 只有很好地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与使用的技巧, 才能更好地处理实际翻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句子在表达上的流畅。

参考文献

[1]张春柏.英汉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8.

[3]王扬.论语篇的外部衔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2, 20 (3) :106.

奥巴马就职演说的衔接与连贯分析 第4篇

演说是在公众场合面对公众发表言论的一种形式。这一语类的交际目的非常明确, 即公开地向听众传递信息, 表述观点, 阐明事理, 抒发情感, 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语篇有结构特征和非结构特征。前者包括信息结构和主位结构, 后者主要是通过词汇语法衔接形式体现的。

一、衔接与连贯

自从Hallida和Hasan于1976年合著发表了Cohesion in English之后, “衔接”一词才真正成为语篇分析中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术语。他们把衔接分为五类, 分别是: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其中, 指称又可分为:人称指称、指示指称、地点指示词、时间指示词和比较指称。

衔接是实现连贯的手段。它们的最大区别在于:衔接与作者的表达有关, 而连贯则与读者的认知有关。学者们普遍认为衔接是通过词汇语法手段实现的, 属于语篇的表层结构问题, 而连贯则是通过句际的语义和功能关系实现的, 属于语篇的深层语义关系。

二、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衔接与连贯

本文将着重从人称指称、词汇衔接和排比结构三方面对所选文本进行分析。

(一) 演说中的人称指称

演说是一种交际行为, 故其时间、地点、人物和时间都很清晰。演讲者会使用第一人称代词“I, we”等来指代自己或者大家, 用“you”来指代观众。当指称语境外特定的某个人或某些人时, 则会用“he, she, they”或者不定代词“someone, anybody”等。如:I stand here today humbled by the task before us, grateful for the trust you have bestowed mindful of the sacrifices borne by our ancestors.I thank Presiden Bush for his service to our nation, as well as the generosity and cooperation he has shown throughout this transition.这一段中共用8个人称指示语, 分别是内指“I, us, you, our”和外指“he, his”。通过“we, I”的使用可以看出, 奥巴马并没有自称总统, 而将自己视作普通的公民, 从而拉近与听众的距离。“you”指称听众, “he和his”指称语境外的布什总统。通过人称指示语的使用, 奥巴马在这一部分中充分表达了自己对每个人的感激之情。

(二) 连接

Halliday和Hasan曾对衔接做过如此阐释:“通过语篇中的连接性词语, 人们可以了解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 甚至可以经前句从逻辑上预见后句的语义。”Halliday和Hasan的在Cohesion in English中把连接分为四种类型, 即添加、转折、因果和时间。在奥巴马此篇演说中“and, also”用来表达添加关系, “but”和“instead”等表示转折关系, “then”表示时间关系。

(三) 排比

Michael Hoey在Pattern of Lexis in Text中提到排比也是一种衔接手段。排比可以发生在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作为一种强调手法, 排比句主要是通过反复使用相同的句法结构形成相对平衡的排列来达到其强调和增进气势的效果。排比结构这一突出的显性特征使其必然成为语篇衔接的一部分。在奥巴马演讲中这一技巧被广泛使用。例如:This is the price and the promise of citizenship.This is the source of our confidence-the knowledge that God calls on us to shape an uncertain destiny.This is the meaning of our liberty and our creed.通过排比结构的使用, 奥巴马气势磅礴地表达了重树历史的决心, 同时也强有力地唤醒了国民的斗志。

(四) 认知因素对连贯的影响

通过以上三种主要衔接手段, 连贯还与听话人或读者的认知密切相关。这一点在本语料中尤为明显。演说的主线是历时排列的历史事件。对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回顾后得出结论:要重树美国信心。这一连贯的实现可以体现在下面的选段中:“…mindful of the sacrifices borne by our ancestors”, “Forty-four Americans have now taken the presidential oath”, “In the year of America’s birth…”

三、结语

本文从衔接与连贯的视角对奥巴马就职演说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 其主要的衔接手段是人称指示语、词汇衔接和排比。这些衔接手段对于语篇连贯的实现尤为重要。与此同时, 听众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也是实现连贯的主要因素。因此, 本文对于篇章阅读与写作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就演说而言, 衔接与连贯只是构成语篇的主要词汇语法手段之一。除此之外, 演说者的语音语调、逻辑性、主位推进等因素同样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d 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London:Longman, 1976.

[2]Michael Hoey.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 (second edition)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语篇衔接连贯与翻译研究 第5篇

何谓语篇?胡壮麟(1994)的定义是:“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的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这里强调两个要素:一是特定语境中的交际功能;二是超乎句子语法的范畴。何谓语篇连贯?王东风(1998)认为:“语篇分析将语篇内外所涉及的各种关系统称为连贯。各种连贯的总和称为语篇连贯。”国内对连贯的研究注意力多放在语篇内连贯的研究上,而国外语言学家还强调语篇内符号和语篇外因素的连贯,以及语篇内符号所体现的真实或可能世界中事实与事实之间的连贯,强调社会文化语境和读者的认知心理及世界知识在语篇连贯的构建与解读中的桥梁作用,从而将连贯构建成了一个纵联语法—语义—语用各层次,横贯词素—词—句—篇各单位,内涉语言各个因素,外及社会、文化、认知各方面的立体框架系统。

德·波格然德(De Beaugrande)和德雷斯勒(Dressler)在《篇章语言学入门》(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 (1981)一书中介绍了篇章语言学的七个标准:衔接(cohesion)、连贯(coherence)、意图性(intentiona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信息性(informality)、情景性(situationality)和互文性/篇际性(intertextuality),从而确立了衔接与连贯在篇章语言学的重要地位。在这七个标准中,“衔接”和“连贯”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们是其它标准的基础。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它主要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而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层,通过逻辑推理来达到语义连接。

关于语篇与翻译关系的观点,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翻译是语篇,翻译是一个语言形式及语言过程相结合的语篇过程。语篇是交际,特别是翻译的建筑材料。语篇必须被看成翻译研究的主要目标。”(Neubert, 1992)在实现翻译对等的过程中,要对语篇结构作相应的调整和修正(Hatim, 1994)。国内第一部以语篇分析理论对翻译问题的专著是李运兴的《语篇翻译引论》(2001),此书的研究方法是从静态的词句视角转到动态的语篇视角,并提出了多元系统翻译标准为语篇翻译的标准。本文拟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理论来研究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2. 语篇衔接

1976年韩礼德(Halliday)和哈桑(Hasan)合著了《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这本书的出版是衔接理论创立的标志。书中指出衔接的5种手段为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连接词语(conjunction)、指称(reference)、省略和替代(ellipsis, substitution)。这5种手段除过省略是一种语法手段外,都和词语的运用有关。可以认为衔接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及词汇手段的统称,是语篇表层的可见语言现象。在语篇翻译中,要充分认识原文中的衔接手段和方法,使译文尽可能地体现出原文的衔接方式,有时在译文中也可变换衔接手段和方法,使译文达到和原文异曲同工的效果。在语篇翻译中,对语篇衔接的认识和把握,会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以下从词汇衔接、连接词语、指称和替代四方面说明。

2.1 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指的是运用词汇达到语篇衔接目的的手段。根据李运兴(2001)的分类,把词汇衔接分为同义衔接和组合衔接两类。在翻译中辨别词汇衔接,找出相对应的译文词语是至关重要的。下面以同义衔接为例说明,例如:

原文:The festival has been running since 1947.It began unofficially, when several theatre group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rrived, uninvited, at the first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the Arts and performed in small buildings, churches and in the streets on the festival’s edges, or fringe.The following year the separate Fringe Festival was set up, to run in parallel with the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

译文:流苏艺术节始于1947年。刚开始是非官方的。当时几个戏剧团体从世界各地赶来参加第一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他们并没有接到邀请,所以只能在艺术节会场周围的小楼里、教堂里、教堂或街上表演。第二年,独立的流苏艺术节得到确立,与国际艺术节同时举行。(《英语世界》:99/8)

原文中“fringe”这个词有“流苏”和“周围”、“边缘”的意思。那翻译成流苏艺术节合理吗?在原文划线部分“fringe”和“edge”构成明显的词汇衔接上的同义关系,译者在选择译文对等词语时必须考虑到这一衔接关系,否则就会造成译文词汇衔接的断裂:读者读到上述译文时,根本无法在其中的“周围”和“流苏”两个词语间建立任何词汇衔接关系。为了再现原文中的衔接关系,可将“流苏艺术节”改为“外围艺术节”或“边缘艺术节”。

2.2 连接词语

连接词语指的是原文中某些词语在整个语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翻译时要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段,将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非常有条理地连接起来,使整个语篇构成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Halliday (1985)在论及语篇的衔接时,谈到连接词语的衔接功能,并按其功能列出了三类连接词语:引发进一步叙述的(elaboration) (in other words, for example, to be more specific),使语义得以延伸的(extention) (and, but, on the contrary)以及使语义得以增强的(enhancement) (even so, all the same, as a result)。例如:

原文:There’s certainly too much pepper in that soup!Alice said to herself, as well as she could for sneezing.

There was certainly too much of it in the air.Even the Duchess sneezed occasionally;and as for the baby, it was sneezing and howling alternatively without a moment’s pause.The only two creatures in the kitchen that did not sneeze, were the cook, and a large cat...

译文:“我看那汤里的胡椒一定搁得太多啦!”爱丽丝说着就觉得要打噴嚏。

实在那空气当中的胡椒面儿是不少。连那公爵夫人自己也有时候打噴嚏;要说那个小孩,那就不是打噴嚏就是叫,不是叫就是打噴嚏。那厨房里只有两个不打噴嚏的,一个就是那个做饭的老妈子,一个是只大猫……(赵元任译)(方梦之,1999)

在这个例句中,译者加强了句子与句子、段落之间及段落内部的衔接,使整个语篇文脉流畅,对某些具有连接作用的词语,作了精彩的处理。如:为了使段落间语义更加紧密连接,将certainly译作“实在”,放在句首;even和as for照常译作“连……也”和“要说”;将“alternatively without a moment’s pause”译作“不是,就是”。

2.3 指称

指称通常分为人称指称、指示指称、比较指称和分句指称。就英汉翻译实践来说,人称指称和指示指称是最具有实践和理论价值的语篇现象。在翻译时,要认清人称指称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英译汉时,英语中的代词必须被还原为汉语的名词,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例如:

原文:Proverbs are heirlooms, treasured and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We assume these pithy phrases sum up timeless wisdom.But are the truisms really true?Psychologists have found they’re pretty hit-or-miss.Still, they persist.After all, youknow what they say:old habits-and old sayings-die hard.

译文:谚语是前人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它们受人珍视并世代相传。我们认为那些洗练的警句概括了永恒的智慧,不过它们是否全是货真价实呢?心理学家发现谚语有的说得对,有的就不对。这种情况至今依然未变,说到底,你们知道它们讲的内容都是古老的习惯,陈旧的论调,一成不变的。(《英译汉教程———理论与实践》)

原文句群中划线的三个they分别译为:谚语、这种情况、它们。译文对指代关系的理解是否正确呢?上述英语句群中存在如下的衔接链:proverbs—these pithy phrases—trusims—they—they—they。这些词的所指基本相同,也就是说,第二个they不应译成“这种情况”,而应译成“这些(谚语所表达的)道理任然被人们所接受”。最后一句可改为:“还是谚语里那句老话:老习惯难除———老谚语还不是一样。”

2.4 替代

替代指用较短的语言形式替代上文中的某些词语,使行文简练流畅。它可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分句性替代。就翻译过程来说,动词性替代最具有实践意义。例如:

原文:As for the soul of man, the Eskimos do not claim toknow exactly what it is...but then who does?They see it, however, as the beginning of life, the initiator of all activities within a being and the energy without which life cannot continue.

译文:对于人的灵魂,爱斯基摩人没有说他们确切知道其为何物……可是又有谁能说清呢?但是他们把它视为生命的开端,是一个人全部活动的发起者,是生命延续所必需的能源。(《英语世界》,1999)

原文中“does”替代了“claim to know exactly what it is”,汉语中没有这样的替代方式,因此,译文中采用了同构的方法,使其形成词汇衔接关系。

3. 语篇连贯

连贯是词语、小句、句群在概念上、逻辑上合理、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连贯的语篇有一个内的逻辑结构从头到尾贯通全篇,将所有概念有机地串接在一起,达到时空顺序明晰、逻辑推进层次分明的效果(李运兴,2001)。连贯是区分语篇和非语篇的基本条件(张德禄,2003)。可以说,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语义连贯是构成话语的重要标志。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逻辑层次特点,所以英汉两种语言实现连贯的手段是有区别的。首先,在小句级层,英语是主语加谓语的句法结构,而汉语却可能呈现话题加评论的语义结构。其次,在句子和语篇层次上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就意味着汉语少用连接词语,且造句谋篇倚重词语而非小句。最后,在逻辑和连贯关系上,英语呈显性,即它的逻辑和连贯是通过句法结构来体现的,汉语呈隐性,往往隐含在上下文中。因此,在翻译时,要根据汉语的思维方式进行调整、变通,使译文的连贯结构能充分地体现出原文中连贯结构,使译文更加准确、流畅。语篇连贯问题主要表现为逻辑关系的转换和连贯结构的重构。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是保证译文语连贯必不可少的条件,不然的话,译文就会出现凌乱、混淆乃至误译。

3.1 语篇翻译中的逻辑连贯重构

就语篇连贯而言,译者首先要认清原文的语义层次和逻辑脉络,因为翻译过程不仅是一种符号的转换过程,也是逻辑关系和连贯结构重构的过程,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思维转换过程,体现了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环境的人们思维惯势的对应、对照,甚至冲突。例如:

原文: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了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留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朱志清《背影》)

译文:We crossed the Yangtze and arrived at the station, where I bought a ticket while he saw to my luggage...At the sight of his back tears started to my eyes, but I wiped them hastily so that neither he nor anyone else might see them. (杨宪益译)

以上中文原文似乎是由几个并列的流水句组成,在表明上看不出有什么连贯逻辑关系。但仔细分析之后发现此段中文隐含着逻辑关系,在将其译成英文时,就应该把汉语中的这种逻辑连贯关系显性出来。以上的英文译文中分别用了关系副词、从属连词、并列连词等,在句法上较好地体现了汉语原文中隐含的逻辑连贯关系。又如:

原文:A merchant, whose daughter had married a man withwhom it proved she could not get on very well, was surprised some weeks later to see the young lady return home with all her belongings.

译文:某商人有个女儿新近成婚,由于与丈夫关系不合,几星期后便携带衣物回到娘家。商人看到女儿,感到十分意外。

此例中英语原文用关系代词使语篇前后连贯,达到形式的完整,句子结构紧凑,而汉语句子结构呈流水式,一个小句接一个小句,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排列,符合汉语的结构特征。

3.2 语篇翻译中的结构调整

英汉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因此他们的审美观和语言逻辑不尽相同,具有特定功能的语篇构成形式也不尽相同。英国语言学家Kaplan (1996)认为:“篇章的组织方式具有语言和文化的特殊性,反映了人的思维模式。”而根据Kaplan对不同语言思维模式的分析,英语篇章的组织发展呈直线型,而汉语呈螺旋型。所谓直线型,就是先表达出中心意思,再由此展开,层层推演或逐项分列。汉语的螺旋型思维模式则是先引出话题,然后阐明主题,再转述表面上无关话题,最后再加深主题。汉语的主题句子在文中的位置较英语更随意,而且有时主题句根本不出现在文中。因此,译者在翻译中就应对译文语篇结构作相应调整,以适合译文读者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如:

原文:Mrs.Clinton receives about 5, 000 letters a week, according to Lawrence senior Jenny Dunlavy, who spent the fall term in D.C.as part of American University’s Washington Semester Program.Working in the Office of First Lady’s Scheduling Correspondence, Dunlavy and others sorted through as many as 100 invitations a day requesting Mrs.Clinton to attend everything frombirthday parties to baby showers.

译文:由于参加“全美大学华盛顿秋季见习计划”,劳伦斯大学四年级学生邓拉维整个学期都在华盛顿特区为第一夫人日常信函办公室工作,每天她和同事要处理100多封请柬,都是邀请克林顿夫人参加从生日宴会到婴儿洗礼等各种活动。据她透露,克林顿夫人每周大约收到共5, 000封信函。(李运兴,2001)

原文主题句是第一句的划线部分,其他信息都是作为铺垫的背景信息或具体的细节,这正是英语语篇开宗明义,直接切入主题的表达方式;而汉语译文则体现了汉语语篇的表达习惯,将背景信息或具体的细节放在前面,然后再结尾部分点明主要信息。如果汉语译文按照英语原文的结构顺序翻译,汉语译文恐怕就晦涩难懂了。又如:

原文: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精神的鼓舞下,在××会议的推动下,在××方针的指导下,在党委的情切关怀和具体指导下,在兄弟单位的支持下,我们这个讲习班开学了。

译文:Respected Leaders, distinguished guests, ladies and gentlemen, I have the honor to declare the seminar open.I’d like, if I may,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convey our gratitude to those whose support and assistance have made the seminar possible.Our particular thanks should got to... (袁晓宁译)

这是一段带有浓重的中国“官场腔”的汉语原文。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翻译时有必要在结构上和表达上进行调整。把主题句先找出来,汉语的主要信息在句尾,翻译时放在首句,再加以补充和描述。译文符合英美读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能起到交际的作用。

3.3 语篇翻译中的补全与忽略

在语境层次,要求译者充分注意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尽量使译文语篇所承载的信息与译文读者的知识结构相吻合(李运兴,2003)。例如:

原文:六十年代起,振羽蒙受十五年冤狱,当时,不少人都感觉莫名奇妙。

译文:Since 1960s, Zhenyu had been wronged in politicalcampaigns and was incarnated for 15 years.This unjust treatment of Zhenyu had left many people bewildered. (《中国翻译》, 2010/2)

六十年代起,振羽蒙受十五年冤狱,熟悉这段历史的中国读者指导他是在一系列政治运动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不熟悉中国历史的外国读者可能需要一点引导,所以在译文里补充了这个内容,填补了句子意义的间隙。

关于忽略的情况,忽略原文里一些可有可无的成分,及一些影响衔接连贯的成分。如:

原文:直到他1978年出狱,才听说到许许多多关于振羽在狱中斗争的故事,多到一时耳塞。

译文:It was not until 1978 when he was released from prison that we learned many of his struggle stories in jail.(同上)

句子里的“多到一时耳塞”是汉语习惯性的夸大,其实就是“许许多多”,没有特别的意识,而且如果保留它,反倒有碍译文的连贯效果,因此在译文里将其删掉了。

4. 结语

综上所述,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翻译中的两个重要原则和特征,是翻译实践中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翻译时,应在充分理解原文语篇结构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译入语衔接和连贯手段,注意逻辑关系的转换和连贯结构的重构,使译文既能充分、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又能符合译文的表达习惯,为读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2]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3]李运兴.英汉语篇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4]王东风.语篇连贯与翻译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6) .

[5]袁晓宁.语篇翻译中的重构现象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 2008, (3) .

[6]张德禄, 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7]Halliday, M.A.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8]Hatim, Marso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Norman Group Limited, 1994.

语意的连贯、衔接 第6篇

由于不同民族的思维习惯不同,语篇在结构组织、内容安排、语义层次上都明显不同。总体来讲,汉英语篇分别呈直线型和螺旋形。英语段落一般按照一条直线展开,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意思,而后分点说明,与汉语呈环形(起、承、转、合)完全不同。下面,作者将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莱斯利·斯蒂芬》译文为例,分析两种语言转换中语篇连贯性在插入语处理中的重要性及处理方法。

《莱斯利·斯蒂芬》是伍尔夫回忆父亲的一篇散文,收在她的散文集《一间自己的房间》里。这篇散文也是英语优秀散文的代表,选入美国高中课本。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在英国的主要代表,插入语是表现意识流动的手法之一。在这篇散文里,插入语的使用也是比较频繁的,表现出回忆的跳跃性,意识流动的状态,使父亲这个人物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显得真实可信。就结构而言,安排一个句子, 尤其是较长的句子,要求之一是重点突出:即意思上是重要的部分放在句子里重要的位置。通常,一个句子的开头和结尾比较重要,因为这两处最能吸引读者或听者的注意。使用插入语,可以把句子的重要部分推到这两个显要的地位上去。如:

“I am the most easily bored ofmen, ”he wrote, truthfully as usual, and when, as was inevitable in a large family, some visitor threatened to stay not merely for tea but also for dinner, my father would express his anguish at first by twisting and untwisting a certain lock of hair.Then he would burst out, half to himself, half to the powers above, but quite audibly, “Why can’t he go/Why can’t he go?”Yet such is the charm of simplicity—and did he not say, also truthfully, that“bores are the salt of the earth”—that the bores seldom went, or it they did, forgave him and came again.

“我是最容易厌烦的人了,”他像通常一样如是写道:大家庭里难免会有些访客,如果某位来访客,茶点过后,端坐不去,看看还要等待正餐,此时,父亲常将他的一绺头发卷来卷去表明他的愤怒。随后,他开始发作,一半冲着自己,一半冲着头上的神明,但闹出的动静也清晰可闻,“他为什么还不走?他为什么还不走?”然而,这种单纯也自有其可爱之处——他不是同样直率地说过,“厌烦是大地上的盐”——厌烦归厌烦,访客很少就走,真的走了,也会原谅他,下次再来——(贾辉丰译)。

这段话共有三个句子,一、三句中各有有插入语。第一句中“asws inevitable in a large family”插在when和some visitors之间,可能主要是为了与前半句“as truthfully as usual”在形式上对应,而在wrote与“as truthfully as usual”之间用逗号隔开,除了显示回忆的短暂停顿外,恐怕更多的是在语言形式上与下半句的插入呼应,形成排比关系,使句子前后内容紧密相连。第三句中“and did he not say, also truthfully, that‘bores are the salt of the earth’”本身就是插入语,在这个插入语中又有一个插入语“also truthfully”,与第一句“as truthfullyasu sual”形成呼应。从整个段落来看,第一句是该段的主题句,即该段的中心意思都在这个句子当中,后面不过上提供了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而已。从语篇的角度来看,这个段落的结构是总—分结构,是英文写作中的标准结构。而贾译是完全照搬英文的句子顺序,让汉语读者摸不着头脑,以为作者并不是很有条理地在回忆,误以为意识流就是没有逻辑的随意流动。在此,我们必须考虑汉语的语篇结构,而不是对英文亦步亦趋。汉语在句法上的灵活性,语篇中的意合连贯,本身就有着意识流的特点,不必仿效英文的句法结构。而汉语中甚少使用插入语,因为汉语的流水句法,插入如是为了补充说明,只要按顺序说就可以了。试译如下:

“我是不耐烦的人,”他写到,依然实话实说。如果某位来客竟然在吃过茶点后还要待到吃晚饭(这在大家庭是在所难免的),父亲先是将一绺头发卷来卷去以示懊恼,接下来就开始发作。一半冲着自己,一半冲着众神大声嘟囔,声音清晰可辨:“他怎么还不走?他怎么还不走?”不过,这就是单纯的魅力。那些不识趣的人很少走,即使走了,也会原谅他,下次再来(他不是也很诚实地说过吗,“无趣之人是地上的盐——虽然普通却善良诚实)。

此处,将插入语的功能(补充说明)还原,这样第一与第二句之间的关系就明确了:总—分关系。而贾译本中第一句话用分号将“写到”与“大家庭……”分开,这样这两句就成了并列关系,致使主题就不明了,整段结构松散。在下面这个例子中,这一点更为突出。

The stories he told to amuse his children of adventures in the Alps—but accidents only happened, he would explain, if you were so foolish as to disobey you guides—or of those long walks, after one of which, from Cambridge to London on a hot day, “I drank, I am sorry to say, rather more than was good for me, ”were told very briefly, but with a curiouspower to impress the scene.

他讲故事,逗孩子们开心,像在阿尔卑斯上的冒险经历啦—不过他说,必是你蠢到不听向导的话,才会发生意外—或是那些远足啦,一次,他冒了酷暑从剑桥前往伦敦,抵达后,“我喝酒,说起来惭愧,喝的伤了身子。”这些故事都很简短,却有一种奇异的力量,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原文是一个句子,主语与谓语和宾语之间隔了一个加插入语定语从句和一个含有定语和入插语的定语从句。贾译本几乎是依样画葫芦,保留了原文的结构,问题是两个状语的“像在……”与“或是那些远足”之间隔了一个插入语,就英文而言,并不影响句子的重点和理解,对汉语来说,就破坏了语篇的连贯性。此处,插入语的功能还是补充说明,所以不妨译为:

那些他为逗孩子们高兴讲的故事,虽然很短,却有奇妙的感染力,让我们身临其境:比如他讲的在阿尔卑斯山的各种探险(不过他说,只有愚蠢到不听向导的话才会出事);还有那些徒步旅行,其中一次,一个大热天从剑桥走到了伦敦以后,“说来惭愧,我喝酒,喝过了量。”

这样既保留了英语语篇的总—分结构,也保持了汉语的连贯性。

插入语在语义上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上都是一种补充说明。插入语在汉语中的使用并不像在英语中那么广泛,主要是由于汉语是意合连贯,而英语是形合连贯。在英文中使用插入语,在形式上并不会影响句子的重心,插入语无论多长,都在次要位置。而在汉语中如插入语过长,就会改变句子的重心,影响语义的表达,导致语篇结构松散,让读者不知所云。因此,在翻译插入语时,必须考虑汉语的语篇特征,对语序做一定的调整,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语义。

参考文献

[1]Halliday&Hasan.Cohesion in EnglishLondon:Longman.1976

[2]Mcarthy.Discourse Analysis for Teach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3]丁往道.英语插入语的修辞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62年01期

[4]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人在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苏福忠.译事余墨[M].北京:三联书店.2006,

从衔接与连贯理论下赏析《春怨》 第7篇

关键词:衔接与连贯,春怨

《春怨》是唐代诗人金昌绪仅存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虽然简短, 却深受译者喜爱。本文摘选了许渊冲, Fletcher和Witter Bynner的译文, 结合衔接与连贯理论进行分析。

一、 衔接与连贯理论

衔接与连贯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之一, 是语篇必不可少的粘着手段。Halliday提出“当话语中某一成分的解释取决于另一成分解释时, 便产生衔接, 它存在于语篇内部, 是使全文成为语篇的各种意义关系”。衔接和与词素、单词、词组、句子等概念不一样, 衔接是语法上的概念, 词素、单词等是语义上的概念。根据Halliday的理论, 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前者包括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而词汇衔接有重复、搭配等。

二、 衔接理论下《春怨》以及三个译文的赏析

春怨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表面上看似写儿女情, 实则叙征妇怨。这首诗虽然只有20字, 但句句相承, 层层递进。首句写“打起黄莺儿”, 次句写为什么打黄莺儿, 是“莫教啼”, 第三句又继续写“莫教啼”的原因, 是“惊妾梦”, 最后一句又解释了梦是去辽西见丈夫。

A Complaint in Spring A Lover’s Dream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Oh, drive the golden orioles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off our garden tre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许渊冲译) My lover smiled to me. (Fletcher译)

A Spring Sign

Drive the orioles away

All their music from the trees

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his

To join him there, they wakened her. (Witter Bynner译)

1.译文中语法衔接手段的使用。第一, 使用照应。照应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作为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本诗原文中没有使用照应, 但是译文中有照应。许渊冲的首句orioles和第二句中的物主代词their相照应。Fletcher第三句中的their与首句orioles相照应。Bynner的第二句的their与首句orioles也是照应。显而易见, 译文中人称代词的使用较多。英语中多用代词, 避免重复。

第二, 使用省略。省略是指把语篇中的某个成分省去不提。原诗三处使用省略。第二句完整的来说是“莫教黄莺儿枝上啼”, 此处省略了黄莺儿;第三句本是“黄莺儿啼时惊妾梦”, 此处省略了动作发出者“黄莺儿”;第四句承接第三句, 本意为“妾不得到辽西”, 此处省略了不得到辽西的隐含主语“妾”。但是在译文中, 都译出了主语。许渊冲将第三句的啼声译出, 为 “their songs”, Fletcher译为 “their warbling”, Bynner译为 “their music”。这种对比表明汉语重意合, 即注重内在的含义;而英语重形合, 要求句子结构完整。

2 . 词汇衔接手段的使用。原诗和译文运用了重复、搭配手段。重复是指某个言语成分多次出现的现象。原诗中第二句的“啼”字和第三句的“啼”字就是重复。Fletcher的译文中“my lover smiled to me ”, “my” 和 “me” 是词意重复。但这句话争议很大, 把“不得到辽西”浅化为 “ my lover smiled to me ”, 不忠实原文, 但却表达出了“到辽西”的意境。许渊冲的译文虽然没有完全重复, 但是 “for”, “far”, “from”, “frontier” 这四个以字母f开头的单词, 以押头韵的方式增加了音美和形美。而Bynner译文中 “she”与 “her”是重复的, 着重强调了她从梦中被惊醒。搭配, 指的是不同的词汇在与片中一起出现的现象。原诗中“黄莺儿”与“啼”构成跨句搭配。许渊冲将之译为“the orioles”, “their songs”. Bynner译为 “the orioles”, “their music” . 而Fletcher译为 “the golden orioles”, “their warbling”. “songs” 和 “music”表示和谐悦耳的声音, 而原文想表达的是惹人烦心的喧闹声, 感情色彩不同, 用在此处不合适。而 “their warbling”这一词用的很恰当, 很好地体现了黄莺啼叫时的喧闹, 符合原文意境。

标题的作用是概括整首诗的关键思想, 与后文连贯性最强。Fletcher将“春怨”译为“A Lover’s Dream”, “lover”与最后一句的 “my lover” 是呼应的, 但是这首诗中的“妾”是已婚身份, 因此 “lover” 有些不妥。Bynner的题目是 “A Spring Sign”, “sign”用的过于悲观, 不能表现出思夫的那种哀怨情感, 反而给人一种自哀自怨的忧伤, 那有何以去“打起黄莺儿”呢?许渊冲的 “A Complaint in Spring”译得恰到好处。“春怨”中的“春”本来应该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春天, 为什么会产生哀怨呢?这是一种对比手法。许渊冲译得较为忠实, 将原文的效果表达了出来。

总体来说, Fletcher的译文比较押韵, 节奏感强。Bynner的译文是无韵体, 没有表现出来环环相扣的效果, 衔接性较弱。而许渊冲的译文形式和字数都与原文一致。原诗四句, 每句五个字, 译诗也是四句, 每句五个单词, 达到了“形美”。原诗二四句押韵, 译诗四个韵脚都有[i], 与原文的“啼”和“西”的韵脚相近, 读起来朗朗上口, 达到了“音美”。末句“不得到辽西”译为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既表达了妇人的思念之情, 又避免了文化隔阂, 达到了“意美”。

三、 结语

通过对三个译文的衔接方面的赏析, 我们可以看出汉诗常常寓情于景, 委婉含蓄。因此, 翻译的时候不仅要欣赏诗作的艺术情趣, 也要通过分析衔接手段来把握深层内容, 并在译文中恰当地使用衔接手段以达到传情达意。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下一篇:健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