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护理解剖范文

2024-05-08

中专护理解剖范文(精选3篇)

中专护理解剖 第1篇

一、研究对象

在随机原则的基础上, 抽取解剖学专业中四个班的学生, 共200名, 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两个组各100名学生。

二、病例选择

护理解剖是中专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以医学为基础的课程, 学生缺乏医学方面的知识, 教师要想实现病例分析法的有效应用, 在选择病例时, 一定要选择操作性强、具有代表性和独立的病例。也就是说, 所选的病例要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适应, 要是比较典型的, 在分析病例时要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从而教学生举一反三。

三、病例分析

(一) 展示病例

在展示病例时, 教师一定要选择适当的方式, 在适当的时机下进行导入, 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根据实际情况, 可以在课前、单个知识点讲解完成后或者是全部知识点讲解完成后导入实际病例, 导入的方式可以是文字、课件等一些常规的方式, 也可以采用多媒体导入法,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 在展示关于神经系统的某人出车祸的病例时, 教师可以播放一个视频, 有一个人出车祸双腿被撞坏, 出现了瘫痪、大小便失禁的现象, 可以引导学生对病人的现状进行分析, 从而一点点深入, 加深学生对神经系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

(二) 分析方法

为了提高授课效率,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合作、收集资料,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可以将授课地点选在解剖实验室, 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标本, 通过学生实践操作提升其实践能力, 之后可以小组讨论, 这样有利于养成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对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 总结归纳

在病例分析法中, 总结归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总结归纳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系统学习, 而且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 选择总结归纳的方式, 其中主要包括纯粹的小组总结归纳、补充和小组归纳以及补充和教师总结, 也可以实现三者的融合, 这样会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结果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 得出研究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期末解剖成绩、护理学基础成绩, 如下表所示:

通过统计学处理上述指标, 发现研究组不管是在期末解剖学成绩还是护理学基础成绩方面, 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可见病例分析法在中专护理解剖学教学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 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对学生基础能力的提升也有显著的影响。

五、讨论分析

在中专护理解剖学的教学中, 病例分析法能够在非常直观的情况下, 利用学生所熟知的临床病例引出相应的医学基础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中专护理解剖学的教学目标。通过病例分析法的使用, 学生不仅能够将病例与相应的解剖学知识联系在一起, 而且在分析病例的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 病例分析法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 更注重教学生学习, 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独立应对,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解剖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2]。另外, 在分析病例时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护士所具备的团队合作精神进行了培养, 所以说, 这种教学方法值得在中专护理解剖学教学中推广使用。同时, 病例分析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 在中专护理解剖教学中病例分析法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 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牛龙洋, 史建超.护理解剖教学实施病例分析法的效果评价[J].明日风尚, 2016 (9) :293.

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编写论文 第2篇

《人体解剖学》是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学生最先接触的、必修的医学基础课程。该课程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但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缺少护理专业的专用教材,且其内容远远满足不了护理专业的需求,未能体现高等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现有供本科护理专业用的人体解剖学教材与供其他专业用的教材并无明显差别,如国内大多数高等护理教育使用的人体解剖学教材,仍与临床专业共用由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系统解剖学》教材;如国内部分高等护理教育使用针对护理专业编写的《人体解剖学》教材,打破了长期沿用的临床专业人体解剖学教材编写模式,但大多教材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其内容的选取侧重学科内容的完整性,坚守基础课程的定位;如国内部分高等护理教育使用《人体结构学》教材,把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内容融合为一体,但90%以上护理学院本科生的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属于两门课程,分别由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和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承担,教学与考核存在较多问题,无法实现真正的融合。近年来高等护理教育人体解剖教学借鉴医疗专业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形式,部分高校将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护理应用解剖学两门课程分别开设。实践已证明这种培养模式对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的学生是切实可行的。不但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临床操作技能,而且也为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提供实践依据。鉴于国内高等护理教育本科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结合近年来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护理解剖学教学经验,改革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人体解剖学》和近几年我们开发的《护理应用解剖学》教材[1]融为一体,编写适合本科护理教育的《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势在必行。

浅谈中专解剖学基础教学 第3篇

1 学情分析

本课程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 中专生多为初中毕业, 年龄偏小, 学习基础差, 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都存在一定问题[1];学生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不能很快适应, 中学阶段建立的认知思维方式难以适应新的医学知识学习, 大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困难, 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因缺乏成功体验、自信心不足, 产生厌学情绪。

2 教材分析

解剖学基础是阐述正常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形态结构的一门学科, 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是医学生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材的编写融合了系统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两门学科的内容, 概念繁多, 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由于人体结构非常复杂, 在所有医学名词中有近三分之一属于解剖学范畴[2], 几乎每节课都有十几个新名词和新知识点要求学生记忆, 其中有些概念命名十分古怪, 不仅毗邻关系复杂, 逻辑性不强, 而且抽象、缺乏条理。因此, 人们普遍认为解剖学知识难以记忆, 易于忘记。

3 教学方法

解剖学基础是以描述为主的医学基础学科, 其特点是内容多、名词多、记忆难, 为了不使学生知难而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实施系统教学法、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课程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和实验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3.1 系统教学法

系统教学法主要应用于本课程理论教学,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专业特点、专业需要、学生接受能力, 本着“必需、够用”原则, 系统讲解教学大纲规定的重点、难点、要点, 教学过程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 使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语言简练、通俗、生动, 努力营造师生心理相容的环境, 让学生紧跟教师讲课思维,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课程讨论法

本方法是将教学内容以临床问题的形式来提出, 或以病例形式在部分章节的最后一次课中提出。教师将护理操作中涉及的解剖学知识点以问题形式提出, 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 或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要求其课后查阅资料来回答相关问题。比如, 护士要进行皮下注射, 就必须熟悉人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层是皮肤, 第二层是皮下组织, 第三层是肌肉组织, 皮下注射是把药液注入第二层, 进针浅了、深了都不能达到注射目的;学习循环系统时, 提出“通过手背静脉注射治疗慢性阑尾炎时, 药物如何到达病变部位?”学习内囊的解剖结构时, 以中风病例来解释“三偏症”的原因;学习心脏的结构时, 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例深入讲解心腔内血液的流向。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课程讨论法, 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观察、分析、验证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团队精神不断增强。

3.3 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像、声音、文字、动画技术等综合手段, 将教学中抽象、复杂的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地揭示出来[3]。如学习“心的泵血功能”章节时, 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既可以看到心肌的收缩、瓣膜的关闭、血液的流动、血管的博动, 又可以听到心血管机械活动时发出的声音, 视、听感官受到刺激, 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这种效果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借助多媒体技术把复杂的知识明显化、简单化, 既方便了学生学习, 又方便了教师授课。

3.4 实验演示法

解剖学是典型的形态学课程, 研究的是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 其特点是名词多, 记忆量大, 单靠教师讲授, 学生难以掌握。但这并不意味着学好它就必须靠死记硬背, 应该重视实验, 要求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解剖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起来。同时注重活体触摸和观察, 利用其直观性强的特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解剖学基础教学有1/3是实验教学, 而实验教学基本上是教师示教—学生观察—分组讨论—教师提问、小结的模式。为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 教师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认真复习理论知识, 指定部分学生来做“小老师”, 为了维护自己在同学中的威信与自尊, “小老师”会自觉地复习、认真地讲解, 于是枯燥的实验课堂由于“小老师”的精彩讲解而活跃起来,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4 学习方法

解剖学基础涉及系统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两部分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讲授知识, 又教授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4.1 归纳小结法

每次课后把所学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将书本知识进行内化, 这样记忆会更加深刻, 也利于以后复习。

4.2 歌诀记忆法

以简炼的语言把一些解剖学知识进行归纳, 编成顺口、押韵的歌诀, 让学生熟读成诵, 做到脱口而出, 这样就可牢记于心、终身不忘。如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序号, 学生觉得特别复杂, 但编成歌诀“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十迷一副舌下全”[4]一下子就记住了。又如, 胸廓歌诀“胸廓形似小鸟笼, 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 下口封隔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 吸气下降呼气升;各肋随着年龄变, 肋间增宽有毛病。”食管与胃歌诀“食管三段颈胸腹, 三个狭窄要记住;胃居剑下左上腹, 二门二弯又四部;贲门幽门大小弯, 胃底体贲幽门部;小弯胃窦易溃疡, 及时诊断莫延误。”

4.3 列表记忆法

将一些相关的解剖学知识通过列表进行区别记忆或对应记忆, 这样既简洁明了又记忆深刻。如颈椎、胸椎和腰椎的形态可列表区别记忆, 左、右肺的形态结构可列表对应记忆。

4.4 绘图记忆法

解剖学是形态学科, 绘图是记录形态的直观方式, 所以绘图法对学习解剖学基础非常有益。可以通过实物写生、插图临摩、插图着色等方式进行绘图记忆。

4.5 睡前记忆法

即通常所说的“过电影”。学生每晚入睡前将当日所学内容在脑中慢慢回忆一遍, 对不能回忆起来的内容可迅速翻阅书本或与舍友相互提问回忆。此法可使所学知识记忆深刻、持久。

4.6 练习记忆法

通过做适当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这样既可查缺补漏, 又可减轻复习的枯燥感, 增加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田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05, 23 (17) :106-107.

[2]钟世镇.临床解剖学丛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3]曾瑞霞, 单伟, 李德华, 等.人体解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应用[J].解剖科学进展, 2009, 15 (4) :439-440.

上一篇:抵销处理下一篇:玉米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