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体育论文范文

2024-03-12

中专体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提高中专生的体育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专学校的体育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使中专体育教学活动能在全面推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全民健身计划》以及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中发挥应有的效能作用,本文通过对当下中专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进中专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专体育 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早在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他主张“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品行善恶,不论聪明愚笨,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职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重视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体育卫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发展”,这是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的最早阐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又提出了素质教育,在1983年左右,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就开始提出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来以坚决抵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坚决实施素质教育以贯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不等于知识传授教育和能力培养教育,它以提高全民素质的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为新中国培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中专教育是人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和人生精力最旺盛的阶段,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自我发展的欲望,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其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培养的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

1 中专体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及其他法律和部门规章都明确规定:“学校应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开展课外训练和体育竞赛。”但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却与我国法律的规定大相径庭,谁然说素质教育在我国贯彻落实已经有几十个年头了,但在很多的学校“应试教育”古老观念依然十分严重,片面追求升学率依然是很多学校奉行的一贯原则, 学校“重智轻体”的现象依然严重,虽然中专教育没有高中教育那么对“升学率”追求那么苛刻和令人窒息。但他们也有很大的升学压力,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攀升,学历也被提得越来越高,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专,同时他们也要“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在上级的各种检查中,学生的“智力素质”依然是他们考察的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察则在其次。基于以上的原因这就导致了学校的领导,以及学校领导的上级主管部门轻视中专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实践,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往往被忽视或被挤掉,出现了以体育课代替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按体育法说起来重要、学校实践起来次要、具体执行起来可要可不要的现象,归纳我国中专体育活动时间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锻炼时间不足。根据笔者对中专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男生和女生每周锻炼1-2次的学生居多,比例分别是34. 2%和36. 8%;每周3次以上的男、女生比例分别是30. 6%和22. 6%;每周锻炼次数2次以下和无规律锻炼的情况,男女比例分别为58. 2%和65. 7%;而每周锻炼5次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23.2%和18.6%;能保证每天至少锻炼一次的更是寥寥无几。而根据先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要保证学生每天至少要有1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争取实现学校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人数达到学生总数的80%的要求。然而这一要求与闭着的实际调研情况相比,却是相差甚远。

(2)锻炼项目单一。根据笔者的实际调查显示,我国的中专体育教育还主要以直常规的训练项目为主,主要表现为:男生在体育活动中主要以球类为主,首选为对抗性的项目,这与男性强悍、勇敢,喜欢挑战,争强好胜的性格有关,而女生主要喜欢跑步、羽毛球、踢踺子的人数居多。在对男生进行的调查中显示,男生选择打篮球的占50. 2%,选择踢足球的占20.3%,选择跑步的占10.2%而剩下的20%要么选择不运动或者很少的运动。在对女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选择跑步的占45.8%,选择打羽毛球的占20.5%,选择打乒乓球的占8.7%,而对剩下的近30%的女生则选择了不运动或很少运动。另外,在笔者对中专类男女生的调查中普遍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普遍感觉到先行的中专体育教育的单一性,他们表示根据先行学校能提供的场地以及教学设施,他们除了选择打蓝球、打羽毛球、踢足球、跑步等体育项目外,在没有其它可以让他们选择的运动项目了,这就导致了他们在不选择以上运动项目的情况下,就不得不选择不运动或者很少运动。另外,在学校的教学上也存在着缺陷,教师的教学内容很单一,除了教育学生一些基本的球类知识以及田径知识外再没有其它内容可教,而这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与当下学生们追求自我独立的个性发展以及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求知欲望是格格不入的,在当下的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更希望有新的元素融入到新的教学计划中来。

(3)体育经费不足,体育设施匮乏。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基于中专教学学校领导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对体育教学工作的不支持,直接导致了学校体育教学设施的投入不足。从最近的调查来看,没有400M跑道田径场的学校为14.2%,没有体育馆的占43.5%;没有游泳池的占51.2%。许多体育设施还是上世纪90年代遗留下来的,不仅器材功能不健全,而且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体育设施的匮乏还导致了同学们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不高。

(4)道德情操培养,与体育教育不配套。现代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的生理、心理机能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通过这些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然而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却是教体育的仅仅就是教体育的,而没有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勇于拼搏挑战的思想品德。结果使训练出来的学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体育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给学生一个强壮的身体而没有给他们配套一个强有力的与之配套的爱国主义与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2 改善现状之对策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其最主要的从以上我们所列举的我国中专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看,以上问题的存在其最主要的理论渊源就是,学校乃至学的主管部门对当前中专体育教学认识的不足,把中专体育教学认为是可大可小,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没有把当下的体育教学活动看作是实施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中专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现实必要。其指导思想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下面教学的不重视,教学的不重视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不认可以及学习锻炼的被动性。因此,要改变现状,笔者建议,首先学校的主管部门要重视中专的体育教学活动,把体育教学活动好坏纳入到对学校领导,以及学校主管部门的业绩考核中来,与他们的升迁以及奖励挂钩。从而约束限制领导们对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视。

(2)加强体育教师的再培训工作。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广大的中专体育教师在毕业后分配到工作岗位以后就很少有人经历过再教育和再培训,这就导致了他们知识结构的老化而跟不上体育事业发展的潮流,把同样的知识教了一遍又一遍,一些体育教师把一本体育教案用了十来年,这种状况怎能满足现代日新月异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满足大众对各种现代体育更高、更强的需求。因此,笔者建议,要在经常组织中专的教师进行岗位教学的再培训工作,以及经常在校内组织一些体育竞赛让大家切磋交流,相互提高。

(3)加大体育设施的投入。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着,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各个中专类院校体育教学设施时远远跟不上体育教学的需要的,而体育设施的陈旧造成严重的体育事故的发生。因此笔者建议,各中专类院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加大对各院校体育设施的投入与维护,强校园内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并在适当时间对学生实行免费开放,以便增加同学们的锻炼频率,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景宏,刘汉勋.中专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J].教学研究,2007(12).

[2]刘春栋.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的特性[M].体育教学,2001.2.

中专体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改进与加强未成年人道德素质的建设,是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建设与我国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在现如今的教育改革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培养。

[关 键 词] 职业中专;道德素质;教学研究

学校必须要把道德素质教育放在重要的教学位置上。中等职业教育培育的是专业性人才,在重视专业性人才技术培养的同时,还要同时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教学教育中的目标和首要任务。那么职业中专类学校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清楚现在职业中专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针对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的改进。

一、目前职业中专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上进心,对学习缺乏兴趣

从现在的道德教育现状来看,大多数的中职中专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对学习的态度比较散漫。再加上学生在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因此,在中职中专教育中,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往往都比较消极,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这种心态也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上进心,更缺少了学习的动力。

(二)道德文明修养

中学生正处在道德素质的养成期,对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还不懂得正确地处理和面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建设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当代中职中专学生普遍缺乏道德修养,例如不尊敬师长、吸烟、酗酒、打架等等。

(三)抗压能力较差

从某种角度来看,中职中专的学生是应试教育下筛选出来的“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挫折的时候并没有学会如何应对解决,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这样的学生在生活与学习方面比较敏感,抗压能力差。同时由于社会对中职中专的学生在认识上的偏差,更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承受不住压力,自暴自弃。

二、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的改进

(一)深入浅出,合理利用教材

中职的德育教材是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编写的,这种教材更加适合中职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与形成,在推行方面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中职学生同样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虽然在学习中有一定的学习积累,但是在中专德育教育中收到的成效却并不是很高。笔者认为这与教师的德育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多数都是照本宣科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枯燥乏味,而中专生课堂氛围往往更加活跃,所以枯燥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感到反感,更别提受教育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教材有全面的认识,明确教材的教育结构,把握教材的精髓,在大的结构下进行细分,同时结合生动的教学实例进行德育教育。

(二)加强师生互动,多参加校外实践活动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一项既繁琐又复杂的工作,教育的形式也不单纯只局限于学校当中,而是应当将学校、家庭与社会紧密地连接起来。尤其是对于中专生而言,我们需要培育的是专业性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当与学生学习的专业相连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过度地注重理论的教育而忽略实践的教育。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常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差,缺乏主动性。想要提高德育教育水平,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当中。与此同时,还要注重让学生多参加校外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比如在讲到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旁听一些与职业相关的法律案件,在法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接受教育。或者我们也可以邀请当地一些律师,针对相关职业中容易发生的问题进行法律教育,一般来说,律师接触的相关案件会比较多,相对于教材内容也更加丰富和真实,因此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行为标杆,学生的很多行为也是受到了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先要做到的是以身作则。古语有云:“先修身,后渡人。”这充分说明了在育人的工作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教师的自我约束。德育教师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人物,更应当重视言传身教的重要意义。想要学生不吸烟,教师就要做到不吸烟;想要教会学生尊重他人,那么教师首先就要做到尊重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文明用語的规范,学生受到老师影响,同样也会更加地注重文明用语的规范。就像我们常说的,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旁人,旁人就会加倍地尊重你。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育模式下,传统的教育已经不再适合教育的要求。而作为德育教师想要尽快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达到教育的目的,就要在教学模式上多下功夫。中职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时期,利用多方的教育资源,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可以更好、更优质地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栾树君,李德衡,王学峰.浅谈对职业中专学生实施德育的艺术[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2).

[2]谭林平.中职生德育现状调查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9).

中专体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提出,中等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学承担着提高国民科学知识的任务,所以中专物理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应该根据新课改的教育理念,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针对物理教学中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中专物理教学的教学质量,有效地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中专物理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国家培育出专业性科技人才奠定基础,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学进行分析,针对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探讨,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掌握能力

在我国的新课改体制下,中专学生不仅仅要掌握所学的学科知识,还应该培养探索精神,促进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应用知识。这对于中专物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不但是目前中专学习的教学目标,更是新科开的教学要求。对于中专物理学科中,蕴含许多科学方法,只有掌握这些方法,在知识教学中合理的渗透科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并且渗透科学方法的途径也有很多种,在此主要讲一下中专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科学方法。

一、在规律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中,对规律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注重物理教学的研究方法,以学生科学思想的培养为主,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身经历科学的探索,掌握科学的探索规律,并且了解科学的奥妙,使学生能够亲身地体验科学,并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在概念形成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中专物理教学中,对概念的教学非常重要,通过概念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的意图,引入概念的意义,以及概念的作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侧重选择教学概念的讲解,对物理的形状和大小这些次要因素先不予考虑,教会学生将物体看出一个具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但是在研究物体本身的运动时,便不能看出一个点,比如在研究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中,在公转中,可以将地球看作一个质点来进行研究,但是在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却不能将地球看成一个质点。通过概念的理解和学习,不但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概念,同时也能学会建立科学的研究模型,并进行科学和抽象的研究。

三、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

物理学主要是通过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由于物理学中蕴含着许多科学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对实验的观察和总结,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深刻掌握,同时在自主实验时,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们受科学的同时,掌握实验的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例如,在探索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应该让学生们通过试验来明确物理方法,掌握加速度与合外力对质量的关系,在保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学生通过试验可以形象地理解合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再通过对合外力的控制,分析加速度受质量的影响关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自主的物理学习方法。控制变量法不仅仅在物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其他学科中一样重要,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同时,在试验中需要对小车合外力的测量,通过对摩擦力的平衡,使合外力等于拉力,在用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的沙桶作为小车的合外力。将问题整体化,在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处理,不是直接进行数据的处理,而是通过实验图像,明确地看出加速度跟质量的关系,通过比例方式来分析它们的关系,最后分析为什么选用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沙桶,但对于沙桶的质量来代替小车合外力也会产生误差,所以对这点也要进行分析和考虑。

四、在习题训练思维方法中渗透科学教学

在对物理的习题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针对提醒的分析和精选,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集中训练,采取精讲多练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五、在复习课的巩固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复习课的总结,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构建网络模型,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并做好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重新的认识。比如在电阻的定义中,虽然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比等于电阻,但是电阻并不受电流或电压的影响而改变,而是根据导线的材料、长度以及横截面积有关。通过复习可以使学生将知识联系在一起。

通过对中专物理教学的改革,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科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通过对实验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的奇妙的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学生可以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思维,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在中专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促进了学习的兴趣,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 段丽君

中专体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精髓,一直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等特点,中专声乐教学加大对传统声乐的教学力度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个体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深度拓宽个人的知识面,并且让年轻人在了解、熟悉、认同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对不断发扬民族音乐有着重要意义。声乐是完整表达音乐思想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全面、深入剖析声乐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传统音乐文化呈现的艺术特征,明确传统音乐文化、声乐课程教学之间的联系,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多方位探索传统音乐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课堂声乐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中专声乐;教学工作;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策略

一、传统声乐的艺术特点

1.生活信息浓重,音色个性化特征鲜明

传统声乐来源于艺术家们对生活的细腻表达,是民族精神衍生出的产物,具备传统文化价值。比如传统声乐中的民族声乐,又因地而异,各地特色不尽相同,各有各自的特点,突出了当地的文化特征,将当地的民族文化、生活,融入到了音乐当中,体现了民族声乐的活泼生动的特征。传统声乐表演者通过个性化音色的完美表达来传达蕴含在歌曲中的情感,以委婉、细腻的方式描述歌曲中叙述的故事情节,展现自身艺术特色,将歌曲呈现的特征及各方面内容巧妙结合。学生在具体学习传统声乐时,还需要个人角色代入,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歌曲中起伏的情节,灵活应用所掌握的声乐知识及歌唱技巧,完整呈现各类声乐艺术作品风格,尽最大化的让歌曲与听众产生共鸣。

2.传统声乐呈现出“字正腔圆”的艺术特征

“字正腔圆”不仅是传统声乐的关键特征之一,也是现代声乐演唱者必备一项基本素质,要求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发音清晰、准确,曲调顺畅、完整,腔调动听、圆润,需要体现出声乐的感染力、生命力以及良好的表现力,以便于听众可以在聆听时理解歌曲内容,深层次领会歌曲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二、探讨中专声乐教学中引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措施

1.完善教学理念以及传统声乐所需的硬件设备

在中专声乐教学中纳入传统声乐文化需要教师不断优化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中专声乐教学需要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引起重视,结合现代化教学理念,采取多种可行的教学手段,深度发掘传统音乐文化的精华,纳入到实际教学方案中去。学校在针对音乐课程教学结构上应当不断创新,力求制作出能够符合社会发展以及我国特色化的专业音乐课程教学体系。比如,在教材选编问题上,增加传统声乐的内容,多样化的选择传统音乐,诸如:戏曲、民族声乐、民歌、词曲等。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系统分析和研究在各时代、各背景均有所不同的情况下,各民族传统声乐的发展历史,方便学生逐步掌握个声乐技巧,培养他们传承我国经典文化的使命责任感。此外在课程上注意调配中西方音乐课程的比例,加大传统声乐文化的理论教育,给予学生思考文化内涵的空间,从而了解更多的传统音乐作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融合。学校在普及传统文化的时候,需要为学生们增加传统声乐表演所需要的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购置如古筝、二胡、琵琶等传统音乐文化所需要的必备器材,进一步完善校内的声乐表演硬件设施,激活声乐课堂教学的氛围,同时也能让丰富课堂实践活动。

2.加强学生们与传统声乐的情感共鸣

音乐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情感,而因为个人经历和社会阅历的不同,所领悟的情感也是不同的。教师需要对学生感受传统声乐文化的情感引起重视,善于引领学生,要让学生认真地倾听各种音乐,体会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在正式学习之前,可以将本节课所讲音乐的创作背景或者是作者情感经历以及生平感悟等做一个简短的介绍,方便学生对所学作品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尽最大限度的与所学内容有情感上的共鸣。比如《二泉映月》或者《黄河大合唱》等作品,这些作品都融汇了强烈的个人气息以及时代气息,只有学生对创作背景有一个清楚的认知,才能体会到深层次的内涵。又比如在欣赏《山路十八弯》这部具有浓烈民风色彩的作品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歌曲创作时所在的地理地貌资料,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引导学生感受当地的环境,在情感上与歌曲产生共鸣。

3.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声乐教师在传统声乐方面的职业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传统声乐文化的学习,这也是声乐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各方面的传统声乐文化,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方面学生可以不断从各个维度接触传统声乐文化,形成良好的艺术追求价值观。在学校方面,需要增加对声乐教师的培训力度,引进一些先进的声乐教学理念,加强对教师传统文化的考核力度,促使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的积累。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单一的某一个人或者某些人就可以完成的,这是社会各界群众都要一起奋斗的目标,而人民对于文化的高度自信才可以促使文化的繁荣昌盛,有了文化的繁荣才能实现民族的复兴。中专声乐教育中加强传统声乐的教育力度是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的关键所在,教师需要完善教学方法,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加入到发扬传统文化的路途上来,为促使传统声乐重新焕发活力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邱敬華.传统音乐文化对音乐课程的改革与发展.风景名胜,2020(6):0152-0152.

[2]孙刚平.高校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路径分析.黄河之声,2020(10):91-91.

中专体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就业状况;就业优势;中专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尽管中专毕业生的选择多元化了,但择业就业仍然是多数中专毕业生的最终选择,每到毕业阶段,求职就业成了学生们的热门话题,推荐就业也成了毕业班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我校在第六学期对学生分批进行专业技能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也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推荐学生就业。由于学校多年的积累,从第五学期末开始,便陆续有用人单位通过各种方式向学校招聘人员,只要机会合适,我都不失时机地把学生推荐出去,也鼓励学生积极寻求其他可行的途径,如网上应聘、走访人才市场等,多方寻找就业机会。经过多方努力,在学生完成第一期综合技能训练的时候,我班有求职意向的学生已有75%成功就业了。

现将我所带的商务英语专业班学生求职就业的情况小结分析如下:

从就业的途径看:通过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处或学校老师推荐就业的占42%,通过网上应聘就业的占42%,经亲友介绍就业的占16%。

从就业的时间看:就业的学生中,33%是在2月份即第六学期初参加工作的,大部分是通过本校老师推荐就业的,至今仍在原公司工作。8%是在参加职业技能综合训练中途经学管处推荐到船务公司工作。其余的都是在完成职业技能综合训练后就业的。

从工作类型看:92%的学生中在进出口公司或船务公司工作,其中18%的学生主要担任翻译(有的已参加今年4月份举行的广交会),其余的82%任公司文员,负责接听电话、制单、结汇、处理公司杂项事务等。另有8%的学生在亲戚或自家的公司工作。

从工作成效看:一经推荐就成功就业占33%,这些学生不久就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得到加薪;有50%的学生在试用期未满时就得以加薪或负责某一项业务。

分析上述情况,我注意到以下几种现象:

1.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综合训练后就业成功率较高。我班2月份就业的学生中,有75%是通过学校老师推荐的,这些学生专业知识都比较扎实;模拟实习后就业的学生是属于中下层次的学生,在模拟实习期间也有一些机会参加面试,但都没有成功,实习完了,他们去应聘,都取得成功,且都在外贸公司从事与进出口业务有关的工作。

2.有过兼职经历的学生应聘的成功率高,出成绩快。较早就业的学生在学期间利用周末及假期在服务行业如餐馆、服装专卖店等兼职工作,这些学生去应聘时比其他学生有优势,能够较好地与老板沟通,经一次面试就被录用,而且上手快,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有50%的学生在就业的第二个月就得到加薪(试用期为3个月),且得以负责某一项业务。而那些从未有过类似经历的学生经多次面试,仍得到“回去等通知”的答复,之后就杳无音信。

3.就业的机会多,推荐的成功率小。从第五学期末开始到现在,学管处和学校教师先后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可推荐的成功率只有22.7%。推荐不成功的原因有多方面,有的因为用人单位择优录用,水平不够而被淘汰;有的因信心不足而退却;有的因为个人的原因,如交通问题、对用人单位有看法等放弃机会。诸多因素阻碍着就业推荐的成功。

4.学生从事与本专业直接对口的工作少,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多。目前就业的学生中只有两名担任翻译员的工作,其他均从事与外贸业务有关的工作,这不能说不对口,但英语相对用得少,有的学生还几乎用不上。

看到推荐就业时的种种现象:学生面试时遇到的问题、学生就业后反馈的信息等引起我的思考,我在想:作为班主任如何未雨绸缪,增强中专生的就业优势,帮助学生实现学业到就业的跨越,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较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避免走弯路。我想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技能是中专生就业的根本,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做到能熟练操作各项专业技能,能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这几年,我们学校一直非常重视专业技能训练,教学中教师对技能培养也给予充分的关注,我曾欣喜地看到经过最后一学期的职业技能训练后学生的水平有所提高,就业的成功率提高了。但也非常遗憾地发现,由于职业技能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不能就业的学生还是偏多。对英语专业的学生,一般要求能用英语交流、接听电话;处理往来英语函电等,说起来简单,但仅这两个要求就可以使我们大部分求职的学生望而却步,说明我们的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竞争性不强。因此,我觉得,职业技能培养不应该只靠最后这次模拟实习,应贯穿中专教学的始末、体现在各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这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校给予支持,为专业课的设置、专业技能训练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师能将专业技能训练贯穿在教学中,使学生在完成各门专业课程的同时就能基本具备必需的专业技能,最后在第六学期再进行强化。班主任也应引导学生重视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重视专业技能训练,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加强职业能力训练,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为成功就业奠定稳固的基础。

2.重视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如果说熟练地操作职业技能是中专生求职就业必要的装备,那么学生的一技之长将是一把锋利的佩剑,在中专生成功就业路上披荆斩棘。许多学生找不到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填写毕业生推荐表时,特长这一栏是空着的,在面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时也难以如愿以偿。经常可看到有些学生成绩一般,但有某一方面特长,如英语口语特别好或电脑技术过硬等,在求职面试时如鱼得水。这使那些埋头苦读的学生感到愤愤不平,但又不得不承认人家确实有优于自己之技。 这种现象在中下层学生中特别明显:口语不流利,翻译不顺畅,样样不精通,等于什么都不成。所以,我觉得,在今后的教育中应鼓励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兴趣,培养一技之长,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形成某种特长,以提高自信心,增强就业适应性,提高就业成功率。

3.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学生在掌握了专业技能、形成个人特长的同时,应具备相当的职业道德水平,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有研究指出,人的职业活动能力可以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一般是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指超越一般专业能力领域以外而对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促进职业生计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关键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包含了独立思考、分析判断与决策、获取与利用信息等能力;社会能力则包含了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适应转换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如果在具备一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又能掌握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将使职业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使学生得到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学校开设了职业道德课,让学生了解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但如果学生仅把职业道德作为一门课程学习,老师只把它作为一门课程来讲授是远远不够,我觉得应该结合实际,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我常以职场成败的事例及往届毕业生成功的事例教育学生,也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或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兼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亲身体验、领会各行业所要求的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观念和作风,学会与人交流、与人相处,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我想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可由学校组织、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有更多的感性认识,那我们的学生求职时就更有优势了。

4.鼓励学生正确应对求职面试。许多企业都是通过面试来了解应聘者的能力、素质等情况,以确定应聘者是否达到要求。虽然我对企业凭一纸翻译、几句交谈,甚至凭形象、身高来决定取舍的做法不敢苟同,但这是习惯做法,我们暂时无法去改变,我能做到的就是给学生自信心,把面试看做是展示自己个人专业技能、专业特长及良好职业素质的机会,把自己长期形成的良好习惯展现出来,灵活应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应对企业的面试,应对面试的最佳策略是自信。同时,我也会多方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在学生求职面试前加以指导,让学生有备而试,提高求职面试的成功率。

总而言之,面对激烈的竞争,作为班主任,我会想方设法使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个人特长,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帮助他们在求职就业中取得相对的优势,让他们的就业之路顺畅些,成功实现从学业到就业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刘海涛.教育部要求各地做好中职生就业工作[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4,(6).

[2]郭太祥.中职生就业综合素质的定位与培养[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2,(5).

[责任编辑 吴明宇]

上一篇:中专德育论文下一篇:种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