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田径教学范文

2024-05-08

大学田径教学范文(精选12篇)

大学田径教学 第1篇

1.1、分层教学法的内涵

分层教学法, 是一种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展开的理论教学模式, 学生受环境、社会、家庭以及遗传因素的影响, 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使得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速度、能力倾向上都有着不同的体验, 正因如此, 教师则应有区别地进行教学,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使学生达到各方面均衡发展的状态。

基于这种分层教学模式, 教师将学生的个性差异视为了一种可以用于开发的教育资源, 并加入了相应的个性化以及个别化的教育理念, 这样就能够保证学生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条件以及更大的发展空间, 使得学生能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尝试的机会, 并从中有自我的体验感受, 以此再作为衡量自身发展方向的依据。

1.2、实施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实施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种, 因材施教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以及智力多元理论。其中,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过程当中, 能够顾虑到学生的自我感受, 同时还能够在面向全体同学之时, 对个性各异的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 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 致使学生能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主体性教学思想则是一个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性培养的过程, 在这一理论思想的演绎过程中, 能够看到学生由原有的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认知的转变, 体现了主体的一个主动发展的过程。智力多元化理论的提出来自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 他认为, 人的才能是多元化的, 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体现, 并且有个人的智力倾向与潜能体现。

2、分层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分层教学法是教学方法上的一个新的尝试, 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田径课教学课的基本效率。在大学体育中运用这一教学方法, 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进行有效地提高。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体现分为三个方面:第一, 分层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 因为分层教学法是基于学生的个性建立的, 所以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要求, 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我的创新意识以及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以达到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第二, 分层教学法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分层教学法在开展之前, 会对学生的学习诉求进行调研, 然后在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之下, 再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 这样就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教师也应培养自身处理教学层次问题的能力, 这样才能够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相应问题;第三, 分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加深自身对于学习的主动意识, 自主学习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 只有自发性的主动学习, 才能够对学习成果有所保障, 这也是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的主要途径之一。

3、分层教学法在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的应用原则

3.1、分层与动态管理

在田径课开始之前, 相应的体育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这样才能够完成对学生合理的分层, 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以及能力倾向, 这样才能够对学生做出综合的评价。在对学生完成分层情况的确立之后, 还应对学生进行动态管理, 学生的层次不是固定不变的, 只有对学生进行动态跟踪, 才能够清楚了解学生的现阶段的学习水平, 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并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

3.2、分层备课与授课

教师在进行分层过程之后, 需要根据教学大纲的相应要求, 以及学生的层次分布情况, 制定相应层次的学生的发展主要目标导向, 这样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其中, 备课的目标一般有三类, 一是按照大纲的基本要求进行分类, 可以说这一过程是对学生的基本条件进行了一个综合;二是学生的发展目标, 细分到单一项之后, 能够对学生的不同方向的运动特长以及兴趣目标有所侧重, 并最大化地发展学生的兴趣;三是对学生的运动水平以及技能进行相应的水平提高训练。在层次目标制定之前, 教师应考虑到不同层次程度上的学生的起点是不同的, 应因材施教。在授课的过程中, 也应有一个分层次的过程, 根据不同层次方向上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 同一层次上的学生应划分为同一组别中, 这样能够做到集中的授课。

3.3、分层考核评价

分层考核评价也是分层授课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与分层授课状况相同, 基于学生的学习知识水平以及能力层次水平不同, 进行分组, 然后统一划分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法有助于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 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观积极性, 起到一个促进以及引导的作用。

4、分层教学法在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的具体应用

4.1、制定合理教学目标

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以及身体身体机能状况在进行分组之时, 也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先天性的身体机能素质状况是不同的, 应将教学内容进行层次目标的划分, 使得教学内容能够满足于身体机能状况不同的学生。而对于身体素质状况较差的学生, 可以先制定提高身体素质的学习方案, 而提高技术动作水平的方案则为辅助;对于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 提高身体素质以及动作掌握应全面进行, 但重点在于身体素质的专项提高。这样的分组教学有助于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并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4.2、教学内容尝试

在进行田径课之前, 教师应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教学内容之中, 而田径课是有别于其他的体育教学项目的, 涵盖的方面很广, 不仅对跑跳能力有所要求, 还注重对学生的爆发力以及耐力性的培养, 而不同的田赛与径赛项目对学生的身体机能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有些学生擅长于短跑与跳远, 有些学生则擅长于耐力跑, 因此, 教师应制定不同的分组教学方案, 并做到层次清晰, 目标明确。不同学生的爆发力不同, 教师在进行分组之后, 能够对同一层次水平上的学生进行集中训练, 并制定不同组别的训练计划。

4.3、分层教学实施

分层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一些问题, 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上的学习内容的制定, 并做到循序渐进, 为学生讲解方案的内容, 直至学生有所了解明白再进行全面的推广与实施, 如果学生不能够对教学方法全面了解的话, 会形成一种学习上的逆反心理。除此之外, 还应注意到学生的情绪上的波动, 在教师进行分层之后, 相应水平的学生会分配到一组, 教师应注意层次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的情绪动向, 避免其产生消极以及悲观的情绪, 注重学生的动态发展, 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实时跟踪, 在学生学习状态有所提高之后, 重新分组。教师也应注意教学课堂上的内容的生动性, 只有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 才能够顺利地进行教学工作。

摘要:从广义上来讲, 学生之间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 在这一基础之上, 分层教学方法就能够起到促进学生个人潜能平衡发展的作用。其中, 分层教学方法是由多种理论构成的, 包括智力多元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因材施教理论。而体育课程之中的分层理论教学, 有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作用, 同时也能够对教师的因材施教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上课的积极性, 还形成了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桥梁。本文则探究了分层教学法在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中的应用, 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大学体育教学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大学体育,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登松, 刘海源.重构体育教学原则[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5) .

[2]吴华辉, 崔海英.关于高校篮球课实施分层教学的设想[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3 (6) .

[3]王大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设计与实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 (1) .

大学田径协会创立策划书 第2篇

第一章总则

1.协会名称:嘉应学院跑步者协会

协会性质:由学校团委---社团联合会领导的独立社团

2.组织结构:

①协会设协会会长1名、副会长2~3名、常务理事会。

②本协会设立秘书部、外联部、技术部、财务部、宣传部、等部门。

③本协会常务理事会由各部门部长以及会员小组代表组成。

3.活动场所:校内田径场及各运动场馆

4.成立协会目的:“团结全校跑步爱好者和关心支持体育事业的教职工、学生;发展跑步运动,推动这种最健康运动的普及,增强学生体质;提高田径综合知识,丰富学生田径运动及裁判文化生活,同时努力为学院筹备各项赛事。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三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为学校作贡献。”

5协会宗旨:“营造运动氛围,增进学生体质;锻炼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7.协会口号:“健康生活,永不止步”

8.活动经费:主要由会员缴纳的会费、赞助、以及各种奖励……,由协会财务部长统一收取,并定期核算,全体会员共同监督;

9.社团活动,不得违反学校相关制度,不得违反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

10.本协会各部门出台的附则必须在不违背本协会章程为前提,所有部门出台附则必须经本协会理事

会通过,会长签名,上报学校经团委、学院相关部门领导审核后,交人事部档案处存档备案有效

11.本协会在学校相关部门、团委和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相关活动;

12.本协会理事会对本章程具有修订权,但必须经过本协会理事会投票决议通过,并经学院相关部门领导批准后有效,本协会理事会对本章程保留最终解释权;

第二章协会文化

1、协会文化背景: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有关调查表明,学生的体质在下降,通过协会招募跑步爱好者,并通过协会去推动我校跑步运动的氛围,增强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

2.本协会各项宣传落款均应冠有“嘉应学院跑步者协会”字样;

3.本协会的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参加本协会的各项工作例会,不得缺席,特殊情况必须说明情况,并纳入协会干部考核;

4.定期召开全体会员大会,倾听各会员的心声

第三章人员奖罚

一、会员有如下情形之一,协会有权开除会籍

1.触犯国家法律,构成民事,刑事犯罪的;

2.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收到处罚,性质恶劣的;

3.在校期间,严重违反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或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

4.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部改的;

5.出现重大问题,经本协会集体投票予以取消会籍的;

二、协会对会员作出处分,应当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

三、协会做出处分决定前书面通知当事人,如需陈述或申辩的,可在5个工作日内递交书面申请,协会人事部根据当事人书面申请中陈述和申辩的内容进行审核,并通知当事人进行面对面核实

四、协会将具体的奖罚决定上交学校团委进行研究决定,并上报学校相关部门备案;

五、协会对会员作出的处分决定书应当包括处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会员可以提出申诉的期限;

六、协会对有本协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员予以行政性奖励,嘉奖、记小功、记大功奖励,并予以象征性物质奖励;

七、定期对各干部及会员进行考核,并记入会籍档案;

四、各项奖罚细则将于协会正式成立前出台,并公告全体会员

第四章人员招募以及权利、义务

会员有权按照本协会的章程自由加入和退出本协会,本协会会员内部成员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一、会员招募基本条件:

1.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

2.遵守学校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3.遵守本协会各项管理制度;

4.积极参加本协会的各项活动,并按规定缴纳会费和相关费用,履行相应的义务;

5.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6.具有奉献精神,愿意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与其他会员分享,同时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7.有介绍人,介绍人必须是本协会的干部级会员;

二、会员招募程序:

1.由本人递交申请表格,交给介绍人并经会长同意,在本协会财务部缴纳会费后,交本协会人事部予以注册,并发会员证;

2.每学期定期召开迎新会议

三、会员权利

1.活动参与权:会员应当积极参加本协会的各项活动,并有权向本协会建设提出批评和建议,促进本协会的健康发展;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会员具有依照本协会相关选举规定参与本协会干部的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3.监督举报权:本协会干部违反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和校纪校规,损害成员利益的,会员有权向本协会理事会、团委反映问题和情况;

4.协会建议权:会员具有对本协会各事项的建议的权利,并在协会的会议上,参加关于协会政策问题的讨论权;

5.学习权:参加协会提供的会计学科及其他科目的学习权利;

6.知情权:协会会员有权了解所在协会的章程、组织机构和财务制度,对学生团体成员的管理和活动提出建议和质询的权利;

四、会员义务

1.会员自觉遵守本章程,执行本协会决议,按时缴纳会费及相关费用;

2.会员学好专业知识并积极学好会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定期对协会提供建议;

3.会员定期参与团队的建设,并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

4.贯彻执行协会的各项政策、计划,积极完成协会的任务,按时参加协会的各项活动,因事不能参加者,应事先请假;

5.坚持协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不做有损协会形象的事情;

6.会员对本协会干部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及时举报不良行为;

7.参加活动时佩戴会员证;

8.维护协会的团结和统一,言行一致;

9.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总结经验,便于更好的开展工作;

五、干部的任免

1.选拔思想过硬、作风正派、素质全面、有社会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本协会的会长,主要负责人一般不超过两人,任期一般为一年,不得短于一个学期

2.除会长以外的干部将由全体会员选举担任,遵守本协会的相关选举制度

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担任或继续担任本协会干部

(1)在校期间曾经受到校纪校规处分的;

(2)曾因违反有关规定被撤职或学生团体被宣布解散,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的学生团体负责人;

(3)不合本协会干部担任资格的人员;

第五章其他事项

一、本协会有如下情形之一的,应向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管理部申请注销:

1.会员大会决议解散的;

2.分立、合并的;

3.协会被责令关闭或解散的;

4.由于其他原因终止的;

二、财务管理

1.本协会账本需记录各种形式的收支,并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记入账本;

2.本协会的任何开支应及时公布于众,接受协会全体会员的共同监督;

3.任何票据必须注明经手人、证明人和事由以及有本协会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的签字;

4.本协会每学期期末应上交的公共财务表,并按学校相关规定进行清点保管,下学期开学初,再领取使用;

4.协会解散后,财务将进行全面清算,具体的将按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并公布于众;

三、日常管理

1.会员有退出协会的自由,若要求退出,应由协会理事会讨论后宣布除名,并报协会组织部和学院社团部备案。会员如无正当理由,连续三次不出席例会或不做协会所分配的工作,被认为自动退出,协会宣布除名,并报组织部和学院社团部备案。

2.全体会员大会(即会员全会)是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修改协会章程;讨论、决定协会的重大问题和改革方案。会员全会2/3以上会员同意则决议通过。

大学田径教学 第3篇

摘 要 资料显示,随着高校体育专业不断扩招,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质量降低,身体素质和体质健康水平也显著下降。甚至出现了大学第一年最好,然后每况愈下,毕业年最差的状况。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才质量、水平的下降,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田径是基础,对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质健康的效用是其它体育项目不能代替的。本文以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2008级7、8班学生为实验对象,7班为实验班、8班为对照班,在田径课教学中实验班采用“团队竞赛法”进行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团队竞赛法”教学的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比较,身体素质和体质健康有显著提高。“团队竞赛法”教学能够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质健康,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关键词 团队竞赛法 大学生 体质健康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2010级7、8班男大学生60人。实验班7班30人,对照班8班3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

2.实验法:实验时间: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共16周。实验班7班在田径课中采用“团队竞赛法”进行教学比赛,对照班8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实验前、后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采用统一标准对研究对象100米、立定跳远、台阶试验指数、肺活量指数进行测试,将实验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对比。100米、立定跳远测试在沈阳体育学院田径场进行。台阶试验指数、肺活量指数在沈阳体育学院生理实验室采用FHL-1肺活量计进行测试。

3.数理统计法:数据处理由《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制标准的软件进行查分[3],并用spss ll.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分析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身体机能指标结果对比分析

1.台阶试验指数是一种简易的评价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定量负荷实验。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指数没有明显差异见表。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台阶试验指数分为为41.28+7.98>0.05和43.21+7.11<0.01。结果表明采用“团队竞赛法”方法教学班学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提高,各对象间指标差异减少。

2.肺活量可以反映肺的容积和肺的扩张能力,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肺活量指标没有明显差异见表。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肺活量指标分别为4313.55+435.1>0.05和4498.78+425.82<0.01。表明采用“团队竞赛法”方法教学班肺活量增加,呼吸系统机能得到提高,具有显著差异。而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肺活量指标没有提高,甚至稍有下降,与年级增长,就业压力加大,不注重体育学习、锻炼效果,及“出工减力”行为有关。

(二)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指标结果对比分析

1.100米是反映速度素质的指标,是表现人体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动作频率快速运动的能力。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100米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100米成绩分别为12.19+2.0(p>0.05)和12.16+1.8(p<0.05)。实验班成绩有较大提高,平均成绩值减小。说明通过“团队竞赛法”形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同时,提高了体育运动的效果和成绩,达到了发展体质的目的。

2.立定跳远主要是测量下肢肌肉的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立定跳远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立定跳远成绩有明显差异。实验班成绩有较大提高,而对照班学生下肢肌肉爆发力及协调能力下降,说明对照班学生下肢爆发力量较差,腰腹肌力量不足,这与教育部报告所述的全国学生爆发力持续下降的情况吻合。对照班学生的爆发力、跳跃能力及腿部力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体育教学和锻炼时可有针对性的进行负重下蹲、蛙跳等方式进行锻炼。

三、结论与建议

(一)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团队竞赛法”方法教学,能够激发体育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技术、技能的学习、锻炼效果,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学校在体育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团队竞赛法”方法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并通过竞赛提高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能力、水平。在体育教学中,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体育专业思想教育,给学生创造体育学习主动性、创新性、竞争性的机会和平台,以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和体育人才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元平.现代高校男生体育学习心理需求新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5):7-9.

[2] 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课题组,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中国国民体质检测系统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79-202.

[3] 国家体育总局编.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32-35.

大学田径教学 第4篇

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 应用分层教学法, 借助合适教材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每个学生不同的具体情况, 安排好学生的学习时间, 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 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 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大学体育田径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2、田径课教学应用分层教学法应当遵循的原则

2.1、全体性原则

在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中, 教师应当将全体学生作为教学对象, 不可忽略任何一个同学, 对每个层次的教学活动予以认真实行, 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发展, 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成功。

2.2、水平相近原则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 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 划分到“同一层”的大学生应当具有相近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学习状况等。

2.3、动态管理原则

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以后, 他们所处的层次应当依据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的变化, 因为学生的学习状况、思想等都是处于不断变化当中的, 不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践行动态化管理, 随时调整学生所在层次。

2.4、调节控制原则

每层学生都有各自的学习要求,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还是学习和练习, 教师要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调节和控制, 将分类指导工作落实到位。

3、分层教学法在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应用

3.1、在田径课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的两个环节

第一, 要根据学生的身高、体质和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编组, 田径运动包括短跑、中跑、长跑、跨栏跑、接力跑、马拉松、跳高等多种运动项目。田径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的身高、体质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 田径教学的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合理的分组, 以便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后, 要分层备课和分层教学。田径运动不仅仅是体力劳动,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学生智力发挥的过程。有的学生可能对所选项目领悟能力高, 可以很快的掌握田径项目的运动技巧, 有的学生可能学习比较缓慢, 这就需要老师耐心分层的给予指导。对一些能力好的制定较高的学习要求, 对那些不是很突出的, 积极的给予鼓励和指导, 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教学思想。

3.2、分类教学在田径教学中应用的实施步骤

第一、要为不同的田径项目制定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计划, 在田径教学中, 不同的田径的项目教学计划不相同, 与此同时, 对学生的田径能力的训练方面也不一样。例如, 在现代奥运会的短跑项目中, 男女均为100米跑、200米跑和400米跑, 都是短距离的跑步, 因此, 要注重学生瞬期爆发力的培养。与此相反的就是长跑, 要训练学生的耐力和坚持的意志力。接力跑主要的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所以, 在田径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的现象, 这样才能有助于田径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在田径教学中不仅对学生进行分类而且对体育老师也要进行分类, 根据体育老师擅长的田径项目的不同进行分类。根据学生编组的特点配备相应技能的老师, 这样老师的技能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三、要建立分类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虽然后天的刻苦锻炼是体育竞技必不可少的, 但是先天性体质因素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往往占据很大的优势。因此, 体育技能只是评价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 这就要求田径老师在教学中不能对学生要求太苛刻, 对于学习比较慢的同学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树立他们学习体育项目的信心。对于优生, 正确地肯定他们的成绩, 但要注意掌握分寸, 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 寻求解决办法, 然后引导他们做好下一阶段学习的准备, 调整心态, 继续努力。在阶段考查、评价的基础上, 对学生的等级进行必要的组别调整, 建立动态的分等定级机制。对有退步的, 一次可提醒、鼓励, 下次仍跟不上的则降低一个层次。这样不但可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而且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陷, 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4、结束语

总之, 在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对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身心需求等, 因此要运用好分层教学法,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倡, 越来越多的高校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在大学体育课程中, 田径教学是大学体育教学里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有助于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魄。分层教学法是现在高校里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 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多方面教育相互配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本文就分层教学法在大学体育田径课程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希望有益于田径课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充分发挥田径课教学优势的所在。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娟, 汪波, 曾明.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大学体育田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 2010, (6) .

[2]高自军, 苏涛.田径课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2, (15) .

大学田径运动会通讯稿 第5篇

大学田径运动会通讯稿1

运动员们,展现青春,展现活力,展现自我的时刻已经来临,你们最后拼搏的时刻已经到了,相信你们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的鼓励下,定能创造自己的辉煌,加油吧!运动员们,我们为你自豪,我们为你骄傲,我们为你呐喊,我们为你助威,拼搏吧!运动员们,我们为你祝福,我们为你祈祷,向前冲吧!运动员们,我们等待着你的凯旋!

大学田径运动会通讯稿2

我们为你呐喊,期望给你力量给你信心,

因为我们明白那开似简单的脚步其实迈的艰难。

我们为你呐喊,虽然喊的火热朝天,

但却期望给你送去荫凉,

因为我们看到那液体来不及蒸发,

滚落下来,又被溅起。

我们并不期盼什么,

你已经是我们的英雄。

大学田径运动会通讯稿3

一张张兴奋不已的面容,

一颗颗紧张而激动的心。

一阵阵震耳的掌声,

一声声助威的呐喊。

运动场上,

处处激荡着青春的旋律。

青春是那有力的一跳,

青春是摔倒后爬起,忍痛跑完的全程。

青春是领奖台上灿烂的`笑容,

青春是失败后,站起再努力的勇气,

青春是明天更大的成功。

大学田径运动会通讯稿4

多少次的挥汗如雨,

多少次的跌倒爬起。

然而,

这些都不足以抵挡运动员前进的勇气。

只因心中有一个信念!

顽强拼搏,迸发向上,

为班群众的荣誉而努力。

大学田径运动会通讯稿5

冲刺在刹那间,理想在这时浮现,十几秒钟的距离,时间在这时定格,像太阳一样的`升出一样灿烂,像河流一样奔腾,所有的这一切书写着速度与力量,激情与拼搏。一刹那,十几秒,很短,但又很长,因为它包含着所有的努力,运动员们,为自己的梦想加油吧!为自己以前付出的那么多的汗水而努力拼搏吧!

大学田径运动会通讯稿6

当运动员站到起点那一瞬间,

太阳的光辉顿时洒到他的身上,

一个伟大光辉的身影屹立在北方。

看着他那凝聚的眼神,

充满着胜利的信念,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

一切静静地,只是,

在人们心中有一个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象。

我企盼着……

大学田径教学 第6篇

关键词:趣味田径;田径教学;终身体育;心理发展;观赏性

趣味田径是2005年推出的“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而来的,举办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当前少年儿童和学校教学的发展需要,按照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将田径运动的基本要求与走、投、跑、跳的基本形式融合在一起,并掺杂一些运动因素形成了一种新的运动形式。这种新型的运动形式保存了田径运动项目中的一些基本要求,并注入了一些更适合儿童的、新的运动方式,加入一些实际教学的经验总结,并且包含了器械与教学理念。趣味田径运动与体育游戏有所不同,趣味田径是具有教育娱乐和比赛竞争这两个功能的運动项目,其竞争属性远远大于体育游戏。趣味田径运动项目符合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可以让他们在趣味田径运动项目的娱乐活动中愉悦身心,达到提高身心的目的。

一、对场地条件的要求低

趣味田径不像传统田径那样对场地有很高的要求,其对场地条件的要求很低,无论是空场地、草地还是沥青地,只要场地平坦并且面积达到60 m×30 m,就可以开展趣味田径运动。正是由于其对场地的要求不高,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根据场地状况以及教学的要求安排不同的教学计划与内容,使得趣味田径活动的举行十分便利。并且,趣味田径拥有个性化、标准化的教学器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跨栏往返接力”这个趣味田径游戏,在比赛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名队员,衣服颜色相同,所有的参赛队员按顺序坐于出发点,第一棒队员手持接力棒开始起跑,跑的过程中会遇到障碍,学生要进行跨栏将其越过去,到达远端后再折返跑回,然后交接棒,直至最后一名队员结束,最后计算小组成员所用的总时间。由于该项目在学生跑步的过程中设置了障碍,可以同时训练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跑与跳的运动能力,并且增加了比赛的难度,使得学生的运动兴趣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促使学生更努力地挖掘自己的运动潜能。在比赛的过程中,紧张、刺激、热烈的比赛氛围与新颖个性的体育器材,使得学生的参与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趣味田径对场地的条件要求低的优势有助于学生随时开展运动,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

趣味田径的运动设置大多为分组合作的形式,其能够在游戏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在田径教学中,如果体育教师只是采用单调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学生就会感觉到乏味,进而对田径运动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为小学生创造趣味田径游戏,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田径运动中一般以跑作为主要的训练手段,那么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基础,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变换训练内容,改变单一的跑的形式。比如,在长跑训练中教师采用追逐类的游戏,像是渔夫捕鱼、狮子追羚羊等,在短跑训练中可以采用一些竞赛类游戏,像是接力比快、长江黄河、贴人等。通过游戏来进行训练,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游戏的趣味性上,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另一方面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在不知不觉中也能得到增强。此外,学生在这些趣味田径游戏中能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从而有助于学生慢慢培养自己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品质与习惯,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

三、适合学生心理发展

趣味田径在进行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了田径运动项目的竞技性与健身性,并且在趣味田径中,多种多样的组合形式以及训练方法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速度、身体灵敏度、爆发力等身体机能的培养与锻炼,使学生在完成运动项目的基础上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运动的快感,符合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的发展。比如,在田径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趣味跳绳“的游戏竞赛。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两种以上的跳绳方法,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跳绳方法。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要进行合作探究,创新出更多的跳绳方法,然后分小组进行演示,为师生共同表演花样跳绳,教师与每个小组的组长对表演的小组进行打分,最后评分高的队伍获胜。进行花样跳绳能够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锻炼上肢与下肢的肌肉力量,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并且,学生在完成项目后会产生大大的自豪感与成就感,这对塑造学生的心理特性是十分重要的。

四、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趣味田径在器械的设计上,不仅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还增加了颜色的搭配以及造型的设计,这就从视觉上大大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同时,在比赛中,学生的队服颜色统一,不同颜色的衣服穿插在比赛中,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五人六足”的比赛,比赛距离为30米,每队队员排成一排,腿部由布条绑上,哨声响后,多个小组同时启动,最先到达终点的队伍获胜。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都紧紧地连在一起,比赛场地上充斥着呐喊声与欢呼声,队员之间的鼓励,色彩艳丽的器材以及完成任务之后的喜悦之情,都极大地增强了整个活动项目的可观赏性。

总之,在田径教学中引入趣味田径运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还能够愉悦身心,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和运动乐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行为意识。并且,趣味田径是社会发展对田径运动的必然选择,其在提高田径教学质量、丰富活动内容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营造安全校园、阳光校园的校园文化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辉.趣味田径在田径教学中的优势分析与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5).

[2]刘小斌.趣味田径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28).

大学田径教学 第7篇

1 转变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第一要务

由于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是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仅仅是被看作接受教育的对象,失去了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填鸭式、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大行其道,这种影响延伸到体育教学中,使得从中小学一直到大学,体育老师都长年习惯于“照本宣科+动作示范+学生练习”的“一招鲜”,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因此,大学田径老师要做到以人为本,转变教育理念,首先要彻底摈弃以考试成绩、数据指标达标为尊的传统观念,加强自身教育和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大学田径教学的意义,真正让田径教学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要实现这个要求,下面的工作是必要的。

1.1 重新设定教学目标,优化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

既然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是导致大学田径教学陷入僵化的-“罪魁祸首”,那么变革亦要从优化老师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入手,让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导向上为大学田径教学确立新的目标。

比如在学生要达到的体育指标上,不再简单以男生与女生划线,而是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学生的体检状况划定更细的分段指标,鼓励学生在自身身体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努力达到身体的最佳状态,而非由于平均指标本身的存在打击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积极性;在学生体育成绩评估上,放弃以测试数据为唯一标准的方法,以一定权重引入老师对学生课堂训练积极性和努力程度的评价意见,只要每一位学生付出足够的努力,就能取得相对接近的成绩,而不是因为学生本身体质的差异抹杀付出的努力。

1.2 注重田径教学中课程内容的设置

以人为本的田径教学策略要求大学老师更注重对学生个体的研究,充分理解和把握学生个体的差异,要体现学生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要充分展现出田径课程的健身性、实用性、发展性。

因此,在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中,老师可以适当减少知识点灌输和技术示范等以老师为主导环节的时间,增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技能实践与提高实际操作水平等体育训练环节的时间;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专门性练习和辅助性训练,提高田径运动训练的有效性。

2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大学田径教学方法比较简单、直接、呆板,不论是在授课过程中还是对学生的课堂管理上,基本都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地听讲、训练。这种教育方式方便了老师备课、讲解,却不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导致了教育本身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功能丧失殆尽。学生感受不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的后果就是田径运动学习似乎与自己无关,学习成为了一种任务,而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求。于是,学生对田径运动态度冷漠,兴味索然,久而久之,老师亦在年复一年,一成不变的教育过程中激情消退,结局就是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双输”。

因此,大学田径教学的手段、方式、方法都亟需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之下进行创新,笔者认为,在此过程中,有两个方向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

2.1 结合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其自愿进行田径运动学习和训练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城市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文化日益多元,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变化都更快了,这种社会状态自然而然地会在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来,作为大学田径老师,要充分关注、敏锐感受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比如现代信息技术非常发达,老师应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的时代条件,借助信息技术让教学事半功倍。在田径教学的知识点讲解和示范环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下载网络上有趣的动画、视频,“代替”自己的讲解,能大大降低课堂的枯燥性;由于现在的城市生活水平较高,很多大学生运动量偏少,体型偏胖,老师可以利用年轻人爱美的心理,结合都市健身的风尚,强调田径运动在减肥、健身方面的优势,灵活引导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2.2结合田径运动的特征,不断探索更丰富多样的运动及训练形式

大多数田径运动有着简单易操作的特点,这是田径运动的优势,也是其缺点。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表面上没有多少技巧和花样却又大量消耗体力,容易导致身体疲劳的田径运动极易诱导学生的消极情绪。田径老师在顺应田径运动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应扬长避短,努力探索新的运动方式,甚至是游戏方式,帮助学生将消极的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正面情绪。比如在跑步训练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慢跑训练,学生疲劳以后,开始进行绑腿跑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两人一组,一男生一女生,两人分别把一条腿(男左女右或男右女左)绑在一起,然后比赛各组奔跑速度,输的组表演节目。再如体能训练环节,可以让全班同学玩“萝卜蹲”的游戏,每人深蹲起一次,同时喊出一个同学的名字,被叫到的学生要立即深蹲一次并再喊一个同学的名字,以此类推。这样的授课方式既让田径课堂充满了乐趣,又达到了训练和运动的目的,一举两得。

2.3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真诚与学生交流互动

大学田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还要“放低身段”,努力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保持年轻的心态,与学生的喜怒哀乐产生情感共鸣,当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亲近和信任,沟通交流就会容易很多,也更容易调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老师应以平等心面对学生,并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做到双向沟通,耐心倾听并理解学生的想法、意见,多肯定多引导,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关心学生生活,对年轻人的喜好和生活保持敏锐;在训练活动和田径游戏中积极参与到与学生的竞赛和互动中去。

3 结语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时代的要求,在大学田径教学领域,老师应深入理解其内涵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成为大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陆永铭.以人为本,创新田径课教学方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0):219-221.

[2]卢聚贤.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探索体育院校田径教学改革[J].职业,2009(26):78-80.

大学田径教学 第8篇

1 大学田径教学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田径运动 一直是其 它体育运 动开展的 基础, 因此 ,也被称为“运动之母”。田径运动的健身和教育功能是其它的运动难以替代。田径课教学对高校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拥有其它运动项目难以替代的作用以及价值,田径的这种特殊性是因为田径项目的本质属性以及教学对象——高校大学生)的特性所决定的。其实田径的健身功能是田径运动的最为本质功能,拥有特殊的锻炼价值。在田径运动之中的走、跑、跳以及投掷的项目能够有效地发展大学生的五大身体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根本手段。因为田径运动的动作大多比较简单性而且易学性、其对称性的特点,而且锻炼时成本相对比较低廉,所以大多数的田径锻炼受到人数、年龄、性别、场地以及器材的影响非常之小,这也是普通高校大学生比较理想的一个健身项目,这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的一个理想运动载体。在普通高校应该广泛地开展田径公共课教学以及田径运动,特别是对正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大学生来讲,田径这项运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及作用。

2 普通高校公共田径教学现状

受传统教育方法、方式以及思维的影响,在当前情况之下,很多普通高校田径公共课教学都一直是延续以竞技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田径教学的过程中过分追求的是竞技运动项目的完整性以及系统性,这样的话特别重视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的掌握和学生跑、跳、投掷能力的提升,而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就容易忽视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情绪以胶情感体验,还容易忽视怎么样科学地运用田径运动去进行健身的教学。而且当前很多高校的田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创新性不足。普通高校的田径教学模式呈现出程序化的特性,这也是大多数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田径公共课教学模式总体上统一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以及结束部分。老师讲解以及示范为主体,大,学生通过听、看以及模仿为主的手段,机械地按田径老师的要求不重复地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挖掘运动项目的趣味性以及娱乐性,很难能够能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很难调动起大学生参与到田径课之中去,因此他们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就受到了很大限制。

随着当前教育教育届提倡的素质教育不断深入进行,高校大学生体育的选课制教学模式的出现在很多高校早已经实施,其目的是在健康体育、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的理念之下倡导以及实施进行的,许多大众娱乐健身项目如健美操、体育舞蹈、街舞和轮滑等项目都被纳入了许多大学的体育教学之中,并且这些项目深受广大高校大学生的喜欢;与这些项目相比之下,体育运动中的传统项目——田径往往会受到部分大学生的冷落,在田径选课时也常常陷入因选课人数难以达到开课的标准形成不了上课班级而停开的现在时有发生。田径课遭遇的这一现状其实已经引起了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他们在分析出现此问题出现的原因时发现,与田径的教学方式、大学生对田径的认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以及方法,吸引更多的高度校大学生能够上田径课,为我国的田径教育开辟更加宽广的空间。

3 影响大学公共田径课教学改革的因素

3 . 1 田径考评体系欠缺科学性、合理性

大学田径 运动的传 统评价方 法通常是 采用的量 化考评辛 辛苦苦,在评价的过程中往往只强调“量化比 不量化好”。通过能够直接测 量到的数 据,比如说时 问、高度以 及远度,也就是用 硬性指标去 反映大学 生对于田 径运动这 项运动的 掌握情况。而 没得的这些 数据反映 出的成绩 也难以客 观、全面地 反映出每 个大学生的 具体情况。这 种教学模 式采用的 是统一标 准“一刀切 ”的评定方法,不仅应试教育的 体现,也就让田径的考 试成为大学生的心理 和身体上的一种沉 重负担了。其次是, 田径考评体系的弹 性机制不够,田径教学的训练 一致性也要求 得比较较多,且缺乏灵活性 , 田径教学 的过程和 考试评价 也很难体 现教学“以 人为本”的 精神, 也与教育 部门要求 的“健康第 一”思想不 符合、“终身 体育”的要求。甚至是很 多田径成绩差的 大学学生尽管所 付出的很大的努力,因成绩不合格而得不到 应有的“肯定”。在统一的成绩评定标 准之下田 径课也难 以照顾到 每个大学 的个性的 差异, 上课过程中因为多方 面的原因难以区别 对待。这样一来, 对很多高校的大 学生来讲 , 参与到大 学田径课 之中就难 以得到他 们想要得轻 松以及乐 趣。

3 . 2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制约着田径教学改革的进行

大学的田径课教学在很多高校之依仍然延续了过去传统的示范、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不论是基础课,还是田径的选修课内容,都是以技术学习和讲解为主,在这个过程之中忽视大学生需要乐趣以及健身的要求。传统的大学公共田径教学之中过分地去追求竞技项目的完整性以及系统性,特别是重视跑、跳、投等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因为每个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以及对每个技术动作的理解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个体差异,大学田径课评价标准的统一性以及标准对于很多高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讲是很适应和接受,掌握其实的很多运动技术并且达到考试的标准就显得特别的困难了,这样的话就影响了田径课的教学质量,无形之中也限制了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提升以及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方面都会形成比较大的负担,让他们的兴趣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

4 提高大学田径课教学质量的策略

4 . 1 高大学公共田径教学的趣味性

在大学公共田径的教学之中,其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必然的联系,培养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提高大学公共田径课的教学质量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兴趣是激发人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并且能够激励着人克服面对的困难朝向自己的指定目标前进,在大学的田径课教学之中,体育教师应该灵活地运用丰富的教学 手段 , 为广大的 学生们营 造出生动 活泼的田 径教学氛围,,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之中要生动有趣,让田径课的教学能吸引到大学生,而且老师的示范要准确优美,让学生看了之后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如传授技术动作的时候,老师应该积极地为优秀的学生创造出示范的机会并且对示范做理好的学生及时地进行语言以及非语言的反馈,以这样的方式激发出大学生对于田径课学习的热情。

4 . 2 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田径文化的认识

在大学田径课的教学之中要系统并且完整地向大学生传授一些有关田径运动的历史文化知识,让大学对于田径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其实让大学生感觉到田径是其它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并且要让大学明白田径运动对于人的锻炼价值。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大学生欣赏田径比赛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欣赏高水平田径比赛的过程中体会到速度、力量之美。让他们形成田径运动的一种美感受,此外,在当前教学改革的新背景之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田径老师不仅要具有坚实宽的体育理论知识,并且要熟悉田径运动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的趋势,这不仅对于田径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其实也是有了新的评价标准。

5 结语

大学田径教学 第9篇

然而,由于我国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与发展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忽视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健身习惯和健身兴趣的培养,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身体素质达标和竞技技术水平评价这一层面。特别是随着选课制的实施,一些大众娱乐健身项目被纳入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并且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大部分学生偏爱篮球、网球、健美操等带有娱乐性的项目,从而使这类课程选修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而选择田径的学生人数逐渐减少,从而导致许多高校田径课停开。田径课在高校中渐受到冷落,田径课的教学现状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此进行反思。因此,分析和研究高校田径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是我们每一位高校体育教育者的责任。

本研究拟分析河北省部分普通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理念,构建新的田径课程教学体系,从田径课程教学过程的五个目标、内容体系、组织运作方式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将对改进田径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1实验对象

随机抽取河北大学2012级学生三个教学班为实验对象,一组为对照组,两组为实验组,每组28人,共计84人。

2研究方法

2 .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查询及期刊检索,以“高校田径课”、“娱乐教学”等为关键词,搜集从1979~2013年间论文100余篇,其中直接相关论文20余篇重点了解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以及音乐和游戏在田径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 2问卷调查法

实验实施前后,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锻炼态度量表》调查,以调查学生在实验前后锻炼态度的差异。

《锻炼态度量表》由毛建荣遵循心理化量表的编制程序编制, 包括行为习惯、目标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行为控制感、行为态度、行为意向等八个分量表。结构公式模型检验结果: χ2/df=3.67,NNFI=0.93,CFI=0.94,RMSEA=0.06,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该量表的各分量表一致性信度亦可接受。

2 . 3教学对比实验法

以高校田径课进行教学实验,通过教学对比实验,探讨高校田径课教学课中运用娱乐性教学手段与传统田径课教学在学生锻炼态度之差异。

2 . 4数理统计法

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描述统计对于研究数据收集方法、加工处理方法、显示方法和数据分布特征进行概括与分析,运用推断统计在描述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提供的信息,由样本去推断总体,从而做出科学的、可靠的推论。收集的有效数据,在计算机上运用SPSS 13.0及Excel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3实验的实施方案

3 . 1实验时间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

3 . 2实验地点

河北大学南院田径场。

3 . 3实验步骤

(1)教师由田径专项课教师担任,对担任实验班的教师围绕娱乐化田径课教学运用的教学设计进行1~2周的提前培训,明确实验的目的及方法。

(2)随机抽取三个教学班进行实验,一个班为对照组,另外两个班为实验组,分别采用《锻炼态度量表》进行测量,在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的基础上展开实验。

(3)实验组的学生采用运用音乐和游戏的田径课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田径课教学模式。

(4)教学实验结束后再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锻炼态度量表》的测试,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

3 . 4教学实验的评价指标

锻炼态度指标: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感情体验、行为控制感、主观标准。

3 . 5实施原则

(1)在田径课中运用娱乐化教学只是一种手段,应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

(2)选用的娱乐化手段必须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而不能娱乐化手段的选择需要来更改课堂目标。

(3)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思想贯穿教学过程。

(4)鼓励学生运用娱乐化手段进行创新,教师应多采用激励性言语教学。

3 . 6教法设计

根据动作技术的不同性质,将教学内容设计和创编成形象的游戏,在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分别采用不同的音乐和游戏,准备部分采用音乐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分别采用以游戏和音乐为主,运用讲解、示范等方法对其进行教学。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教法均相同,教师由同一人担任。

3 . 7实验过程

根据田径课的教学任务和内容以及课的各部分的不同要求, 将教学内容设计和创编成形象的游戏,在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分别采用不同的音乐和游戏,准备部分采用音乐和游关键词:娱乐化田径课教学大学生锻炼态度影响实验研究戏相结合的方式,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分别采用以游戏和音乐为主,运用讲解、示范等方法对其进行教学。教师一定要对音乐和游戏在学习中的运用情况进行总结、点评,把学生学习和运用音乐和游戏情况进行反馈,不失时机地针对音乐和游戏情景学习中各种现象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4教学实验对大学生锻炼态度的结果分析

从学生的行为态度方面来看,对照组与两个实验组的学生均无明显差异,可以说教学实验对学生行为态度无明显影响,即对学生对自己是否热衷体育锻炼,其参加体育锻炼的行动评价无显著性影响。

(1)目标态度方面,从对大学生目标态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看到对照组和两个实验组在目标态度方面未见显著性差异,但是通过数据的多重比较差分析得知:对照组与实验组2未表现出差异, 但与实验组1表现出显著差异,即实验组1对自己参加体育锻炼的行动评价的影响最显著。

(2)行为认知方面,从对大学生行为认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对照组与两个实验组的学生均无明显差异,可以说教学实验对学生行为认知无明显影响,即教学实验在锻炼学生意志、对学生自己参加锻炼的评价并无显著影响。

(3)行为习惯方面,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对照组与两个实验组都表现出显著差异。通过数据的多重比较差分析得知:在影响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方面,实验组2的效果最好。

(4)行为意向方面,从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到对照组与实验组2未表现出差异,但与实验组1表现出显著差异,通过数据的多重比较差分析得出:实验组1在提高学生锻炼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效果最好。

(5)情感体验方面,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对照组与两个实验组都表现出显著差异。通过数据的多重比较差分析得知:在激发学生锻炼情感方面,实验组1的效果最为明显。

(6)行为控制感方面,从单因素方差分析看到对照组与两个实验组都表现出显著差异。通过数据的多重比较差分析得知:在影响学生参与锻炼的自主控制能力方面,实验组2的效果最显著。

(7)主观标准方面,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1未表现出差异,但与实验组2表现出显著差异,通过数据的多重比较差分析看到: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受到周围锻炼人群影响的效果上,实验组2的结果最显著。

5结论

在田径课教学中运用音乐和游戏,可以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田径教学教学中运用娱乐化手段能增强体育活动的节奏感,提高兴奋性,消除疲劳,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大学田径教学 第10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10位田径教研室教师、200名运动训练专业非田径专选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CNKI期刊学术文献总库、 互联网及其他各类相关书籍,搜集与本篇论文题目相关的文章,为论文的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问卷设计了两份问卷,分别对广西师大体育学院体育教研室教师和体育学院学生发放了10份和200份调查问卷。 因为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大力配合与支持,发放的21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210份,有效210份,有效率为100%。

1.2.3访谈法

对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教师及专家进行访谈,主要针对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教学状况进行访问调查。

1.2.5数理统计法

将回收的有效问卷信息输入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百分比统计、相关分析和因子处理与分析等。

2结果与分析

2.1广西师大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师资队伍状况分析

由表1、表2可知,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普修课教师的高级职称占60%,讲师为30%,助教为10%,这一情况说明该校田径教师有着较高的教学业务水平、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从年龄的结构来看,有50%是40周岁以上的教师,该年龄段的教师有着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而40岁以下的教师占50%,这一年龄段拥有较充沛的体能,适合做各种技术动作的示范,这也避免了将来教师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这充分说明广西师大体育学院田径教师在田径教学实践经验和理论方面都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2.2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从表3可知,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课程开设的专业有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开设课时数最多的为体育教育专业,达到198个学时;而运动训练专业排在第二位,开设的课时为144个学时;社会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开设的课时分别为108个学时和54个学时。而从理论学时数和实践实训时数来看都低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从培养目标的情况来看,作为运动训练的学生应该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较高的文化素质水平,这就要加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田径课程实践实训学时数,因此,从目前情况看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3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通过对广西师大体育学院所开设的4个专业田径普修课所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查后发现,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理论教学和技术教学内容大体一致,但缺少定向越野课程的教学,而社会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理论教学和技术教学有一定的缩减。这说明该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普修课较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和运动能力的培养。但根据现阶段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特点及基础和教学理念,应注重学生教学、科研、 训练和管理等方面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2.4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现状分析

课堂的教学组织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严密、合理的教学组织可以提升田径课的教学效率。广西师大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普修课采用理论教学和技术教学两种相辅相成的教学类型。在对广西师大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师访谈中发现,目前该专业田径技术课教学仍通过示范、讲解和练习及纠错等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为主,其中游戏竞赛法在田径教学过程中运用频率较高,而探究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具有较为新颖的教学法使用频率较低,这也反映出了该专业田径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枯燥。因此,建议广西师大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普修课的教师应该多关注田径教学方法的方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加强继续教育,运用多种新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善学生对田径运动教学枯燥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学习的的兴趣和积极性。

2.5广西师大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情况分析

根据目前高等体育院校的特点,对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教学考核方式一般分为理论考核、技术考核和平时考核三种, 理论考试形式主要分为期末考核、学年考核以及结业考试四项;技术考试形式主要分为期末考核、学年考核以及分享考核和结业考试三项;平时考核形式则分为随堂提问、课后作业以及考勤情况和比赛结果四项。从上表可以观察到,广西师大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普修课理论和技术考试均采用传统的“一考定输赢”的单一考核形式,考核形式较缺乏科学性。 通过一次考试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难以保证考核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影响教学质量。 因此,从目前情况看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课程教学考核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3结论

3.1广西师大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普修课较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和运动能力的培养。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普修课开设较多学时,对运动训练专业的田径普修课理论课和实践实训课学时分布进行了较详细的分配。

3.2目前广西师大田径场地设施基本满足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教学的需要。大部分田径教师在田径教学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都有一定的成果,且年龄结构较为合理,避免了将来教师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3.3广西师大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新颖的教学法频率较低,这说明该专业的田径教师在教学思想的转变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也影响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学习田径技术的效果。

3.4目前广西师大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普修课主要以教师总结性的评价为主,较为单一,缺少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等教学主体的评价;考核方面:只是运动能力和理论知识方面的考核,缺少对社会适应能力的考核。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分析了田径课程教学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等。为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就业定向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

田径教学方案的制定 第11篇

教学方案,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教与学的程度。目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出现了部分体育教师对课时教学目标的内涵、意义、特点和组织实施方法等方面的认识存在了偏差。如何正确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怎样依据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怎样处理好几种关系,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达成目标,这样给教师在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符合学生身体身心发展,年龄、性别的特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多样活泼的运动项目,而且要具有健身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较强的实效性的内容。特制定田径教学方案示例,以供参考。

示例一:正确评价个人身心潜能,选择适当的手段发展有氧耐力。

学习目标:正确评价个人身心潜能。

学习内容:定距跑。

学习步骤及说明:(1)规定跑距:男同学:800、1000、1500、2000米;女同学:600、800、1000、1200米。

(2)个人设定:各人选择跑距,并登记在册。

(3)开始练习:选择相同距离的同学可结伴练习,对坚持到达目的地的同学,以掌声鼓励。

(4)测量心率:测量定距跑结束时心率,跑后3分钟的心率。

(5)交流与讨论:定距跑的身心感受,跑距是否合适?心率状况分析,你身心潜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呢?(意志力、坚持到底、自尊自信、克服极点……)

示例二:在体育活动中增强自尊和自信。

学习目标:增强个人的自尊和自信。

学习内容:过障碍、“勇敢者的道路”。

学习步骤及说明:

(1)规定障碍场与器材(如跑过体操凳、钻过栏架、跳过跳箱和滚操垫)。

(2)学生自己动手布置一条“勇敢者的道路”,障碍物顺序自定。

(3)第1次练习:各小组每人挑选一个最有把握的障碍物做尝试练习。

第2次练习:选择两个障碍做尝试练习。

第3次练习:选择三个障碍(留一个最困难的)做尝试练习。

第4次练习:越过四个障碍物。

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和布置场地,获得心理上的准备与适应,并在不断克服障碍物的过程中,提高自尊和自信。在每个学生完成练习后,全体同学以掌声鼓励。

(4)障碍跑比赛

各组学生白行安排出场顺序,扮演各种角色(领头的、中间的、最后冲刺的……)。

(5)交流与讨论

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克服障碍物的合理方法,准确的判断,快速跑中节奏的控制,征服障碍物的勇气。练习增强自信,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取得与人交往合作的经验。

示列三:发展快速跑的能力,体验跑的乐趣。

学习目标:体验跑的乐趣。

学习内容:发展跑的步长或步频学习。

步骤与说明:

(1)各人在活动中动手量一量,你的步长有多少?

(2)根据资料:快速跑中的最大步长是身高的1.24倍,算一算想一想,你该发展步长还是步频?

(3)个人设定:发展步长的练习方法,发展步频的练习方法(制订出单元练习计划)。

(4)交流与讨论:怎样才能跑得快?步长与步频的关系?科学的锻炼方法。在练习和比赛中体验快速跑的乐趣。

示例四:发展弹跳力。

学习目标:发展跳跃能力学习内容:15米单足跳(左、右脚)计时学习。

步骤与说明:

(1)学生自愿结合5—6人为一组。

(2)练习:15米距离单足跳,左、右脚各X3次,用秒表计时并记录成绩。

(3)分工:学生轮流计取成绩、记录成绩。

(4)交流讨论:各人的最好成绩(用最少的时间)?两条腿练习的区别有多大?跳的频率受什么影响?快速蹬伸时肌肉感觉怎样?比一比,谁的下肢肌肉爆发力强?肌肉线条好?动作灵活、轻巧?发展弹跳力的方法有哪些?你能持之以恒地练习吗?

示例五:发展投掷能力,使身体健康、健壮、自信。

学习目标:身体健康、健壮有力,取得自信。

学习内容:各种方法投掷实心球。

学习步骤与说明:

(1)分组:6-8人一组,实心球6—8个。

(2)练习:选择投掷实心球的练习方法2—3种,练习的次数、组数由学生自行决定。

(3)交流讨论:练习方法有哪些?是否掌握了正确的用力顺序?你的身体强壮、肌肉发达吗?你经常采用哪些力量练习?你了解自己身体的肌肉吗?

(4)教师小结

大学田径教学 第12篇

自1917年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体育科以来,田径课程就作为体育教育的骨干课程得以实施,乃至成为目前学院各体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及科研经验。目前,田径课程已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具有影响力的课程。

近些年来在田径教研室老师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下,田径课程一方面为基层中小学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他们分别奋斗在教学、训练、科研、管理工作的第一线,为地方田径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和发挥其基础作用和渗透作用,为学院其它实践课程的教学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体能和技能保障。

自2002年成立体育与运动学院以来,学院田径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首位,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围绕学生展开。以课堂教学为主线,突出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的专业特点,狠抓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同时以社会实践为辅线,开展田径教学、训练实践平台的工作,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学院田径课程一般分为基础理论、技战术、田径类拓展以及裁判与实践四大部分。其中,基础理论部分一般包括:田径运动概述、田径运动技术原理、田径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田径运动员心理指导、田径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田径竞赛组织等;技战术部分一般包括:短跑、中长跑、跨栏、竞走、障碍跑、跳远、跳高、撑竿跳高、铅球、标枪、铁饼等;田径类拓展一般包括:拓展训练、定向越野、田径教学形式的拓展等;裁判与实践一般包括:准备活动教学实践、田径项目技术演示、组织编排及裁判操作、田径运动技术教学实践等。另外,学院为培养学生的田径裁判能力,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各种田径比赛裁判工作,提高学生对田径裁判法的掌握。该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中的重要理论知识和规律,认识掌握和熟练田径运动的技巧,提高学生对田径教学和训练方面的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田径训练教练文件的制定方法,能胜任各种田径运动教学、训练,并具备指导课外田径健身锻炼、组织田径运动竞赛、担任裁判员工作及基本科研等多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田径运动教学、训练,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的运动成绩;结合“以专带面”,实现培养学生的“一专多能”的目标,达到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并完成课程标准等体育教学相关指导性文件中计划规定的任务和考核内容。

学院田径教研室的教师队伍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在读博士研究生教师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人。全体教师继承和发扬了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传统精神,保持了教学规范及规模在学院课程中的领先地位。为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2009年,根据学院的整体要求田径教研室对田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新的修订并对田径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为切入点,全方位地发掘各种优化因素,启迪、引导学生了解田径运动、认识田径、喜爱田径;以改革教学内容为中心,增加目前的田径教学时数,在对基层教学做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优化田径教学内容,使田径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时数的分配更趋科学合理;以改革学生考核评价为重点,提高了对学生田径技术动作与运动成绩考核的要求,如:恢复体育专业学生田径普修课六大项的考试,同时规定田径方向的学生必须达到体育与运动学院制定的“一级运动成绩”的标准,规定非田径方向的学生必须达到“二级运动成绩”的标准,未达标者将不准获得田径专选课和田径辅修课的学分。这支田径教学队伍以其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及精湛的业务能力,在近几年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收到了教书育人和指导竞赛的双丰收。在连续五年的学生评价中,其成绩均在90分以上,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该课程的认可程度。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师范大学高水平田径队显示较强的凝聚力。通过高水平队教练员科学的训练和全体运动员的努力涌现出多名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他们在比赛中顽强拼搏取得了较优异成绩,为北京师范大学和体育与运动学院争得了荣誉。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之点滴下一篇:防洪工程的生态护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