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案例范文

2024-05-08

中世纪案例范文(精选6篇)

中世纪案例 第1篇

大量事实证明,德国殖民者侵占青岛是经过慎重研究的决定,而不是因为“巨野教案”引起的偶然事件。19世纪末的德国已经创建了以城市选址研究为核心的现代城市地理学,代表学者冯·李希特霍芬参与了青岛殖民地论证和勘察。在宏观区位和微观地形地貌的选择方面,青岛的城市选址都经过多方比较、反复论证,充分反映出西方殖民地选址传统和欧洲对人居环境的习惯,是19世纪末城市选址的典型案例。

1 宏观层面的选址:现代地理学的成果

19世纪末的中国成为了西方列强瓜分势力范围的对象,德国殖民者凭借先进的现代地理学理念,在德国著名地理学家冯·李希特霍芬的勘察和建议下,选定青岛所在的胶州湾作为殖民对象。

1.1 两位现代地理学创始人和青岛城市选址

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两位创始人都是德国人——F·拉采尔和冯·李希特霍芬[1]。F·拉采尔提出“生存空间”概念,指出生存竞争导致了强大的国家通过殖民地形式,占有更加广阔的土地。在世界各国殖民活动基本停滞后,德国从1883年的纳米比亚,重新开始了殖民活动。另一位近代地理学奠基人冯·李希特霍芬曾于1869年在中国做徒步旅行时来过山东,尽管他没有亲眼看到胶州湾,但凭借地理学经验判断胶州湾是德国殖民地的理想选择。

两位现代地理学创始人中,拉采尔为青岛殖民地选址提供了理论背景,李希特霍芬则更加具体的参与到青岛选址的论证过程中。

1.2 三个备选地区:厦门湾、宁波舟山群岛和胶州湾

19世纪末的德国正在悄然崛起。马关条约后,德国在我国汉口和天津获得了小片租界,但远不能满足其野心,此后一直在中国三个地区选择其未来的殖民地:厦门湾、宁波舟山群岛和胶州湾。

传统的地理学认为,岛屿城市的军事防御功能优于大陆城市。舟山群岛和厦门同为岛屿,而尤以舟山因位于主航道而最优。但英国对舟山垂涎已久,并坚持享有优先权,德国考虑到不宜在此问题上触及英国利益,舟山只能放弃。厦门也是岛屿型港口,但厦门此时已经是对所有国家都开放的所谓“通商口岸”,因此,德国很难独占。如此一来,青岛所在的胶州湾成为更有希望的殖民目标。

1.3 冯·李希特霍芬的建议和最终的决定

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冯·李希特霍芬的观点对青岛城市选址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提出三个理由:第一,胶州湾的交通方便,有广阔的发展余地;第二,山东有位置优越而质量良好的煤田,且储量丰富,这正是德国最缺乏的资源;第三,这里有伟大的、非常便宜和智慧的劳动力[2]。

但当时在德国反对选址胶州湾的呼声也很大,包括有人认为李希特霍芬并没有亲自到过那里,从而怀疑结论的科学性。为此,德国派海军部国务秘书梯尔庇茨海军上将(Tirpitz,Alferd-von)率队出访胶州湾,考察军事防御条件;此后又派德国港口设计师格奥尔格·弗朗裘斯(Georg Franzius)勘察港口和铁路的建设条件,最终将德国殖民地目标锁定在胶州湾。

2 微观层面的选址:欧洲殖民地传统和时代特征

在德国殖民者决定侵占青岛后,又在青岛两处区位进行了比较:胶州湾湾底的棘洪滩和青岛湾北侧地区。最终确定青岛湾北岸为最终的建设用地,如果进一步比较两个选址区位,可以发现该结论充分体现了欧洲传统的殖民城市选址理念和维特鲁威的城市选址思想。

2.1 湾底和湾口——殖民地的防御传统

青岛的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并没有选择常见的湾底用地,而在青岛湾和胶州湾湾口位置选址,充分体现了自古希腊以来欧洲知名城市选址的理念。

欧洲湾口位置的城市选址常常同殖民地的城市性质联系起来。早在古希腊时期,米利都等小亚细亚城市都是位于海湾岬角的湾口位置,著名的希波丹姆斯城市模式就是主要针对此类殖民城市。历史中的大量欧洲城市证明了湾口位置城市十分有利于防御,如位于湾口位置的马耳他首都瓦莱塔,历史上经受了多次的土耳其侵犯和十字军进攻从未被攻陷,因此瓦莱塔被称为“欧洲之盾”。

作为未来德国远东最大的殖民地,青岛的防御因素必然是受到高度重视,胶州湾湾口的岬角形态用地成为更优的选择。

2.2 城市选址的欧洲标准——维特鲁威的原则

欧洲城市选址十分重视地形地貌和风向、风速等气候因素的关系,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中的相关论述更是影响深远。其中主要提到三个城市选址的原则:1)“首先是选择最有益于健康的土地。即那里应当是高地,……”;2)“要避免沼泽的邻接地带”;3)应考虑城市同海岸的关系[3]。

用前两个原则比较棘洪滩和青岛湾北岸,棘洪滩也是不适合的选择。棘洪滩是胶莱河、墨水河等河流长期冲积而成,是位于沼泽的邻接地带;棘洪滩用地平坦,北部缺少山体遮挡,冬季潮湿阴冷。 相反,青岛湾北岸为岩岸,并无沼泽地带;欧人区选择的观海山西、南麓丘陵地区,地势较高但坡度平缓,东部和北部的低山作为屏障。相比于棘洪滩用地的低洼、多滩涂湿地的情况,欧人区的选址则更加“健康”。

2.3“新中世纪主义”时代特征

19世纪后期,欧洲各国一改对法国古典主义艺术风格的追崇,艺术的主流演变为体现各国本土文化的特征。德国由于正值俾斯麦垮台和威廉二世亲政,更需要树立新的艺术特征,中世纪风格理所当然地成为当时的艺术主题,因此这段时期的德国艺术思潮也被称为“新中世纪主义”。整个欧洲来说,由于中世纪时期各国都处于彼此封闭的状态,很多国家都认为中世纪艺术体现的特点是“最原始”“最纯净”的,可以认为是体现各自民族特点的特征;对于德国来说,中世纪还有一层更加特殊的意味,中世纪的很长一段时期,主要位于今天德国的神圣罗马帝国行使着欧洲宗教和政治统治权力,因此也被认为是德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在19世纪后期德国经济政治迅速崛起,“新中世纪主义”的流行也被认为是德国帝国激发德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崇拜的一种手段[4]。

在城市选址方面,由于中世纪城市战乱频繁,出于安全和防御的考虑,通常在山地选址。因此山地地形特征也就成为中世纪城市的突出特点。当时的胶澳总督屈波尔(Truppel)提出“在欧洲区内应建一座现代`德国式'城市”,山地的地形也就必不可少,青岛湾北岸的低矮山地地形正是理想的选址区位。

3 结语

青岛是19世纪末现代地理学创建之初的一个殖民地城市选址案例,德国地理学者李希特霍芬的参与使其具有更加典型的意义。

宏观层面,青岛的城市选址体现了军事防御因素,也体现出清末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大地上的争斗,以及现代地理学理念的影响及其创始人拉采尔和李希特霍芬的个人作用。微观层面,青岛城市选址反映出古希腊以来欧洲殖民地城市选址的传统,体现出维特鲁威城市选址理念的影响,以及符合19世纪末德国政治利益的“新中世纪主义”思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

[2]李彩.青岛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2.

[3]维特鲁威.建筑十书[M].高履泰,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16.

中世纪案例 第2篇

项目背景:

客户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大型民营综合集团。公司在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实践中,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专业管理,形成了以房地产、新能源为核心,以持有型物业为重要方向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公司经营范围还涉及煤炭矿产开发等业务。

主要问题:

1.战略定位问题:集团的方向定位与核心业务定位?

2.增长模式问题: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如何实现良性互动,从而促进集团的跨越式发展?

3.核心能力问题:如何把集团所拥有的战略性资源转化为能力,进而转化为商业价值?

4.公司治理问题:如何提高治理的有效性和决策的专业化,以适应多元化的业务发展?

5.管控模式问题:集团过去发展过程中的相对集权的发展模式如何向千亿规模的分权模式转变?

6.管理有效问题:业务经营的多元化和业务管理的专业化如何协调?

解决方案:

1.通过专家会商、项目组内部头脑风暴、和外部专家研讨会的形式,我们对该集团的业务状况进行了会诊,分析了外部的宏观环境、行业发展状况、市场竞争状况,并对集团内部资源和能力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集团的战略发展规划,明确了5年的发展目标,并对目标进行了分解,落实到了业务单元和主要产品上,并制定了比较详细的行动计划

2.在清晰梳理企业发展战略,明确集团经营方向之后,咨询项目组与集团高层就集团总部的功能定位和核心职能进行了充分沟通,基于集团发展内外经营环境、战略目标的充分考虑,提出集团总部功能定位和核心职能的最终设计方案;并根据集团总部与各分子公司不同的功能定位,提出管控模式的设计方案。

3.治理结构设计:

为了强化委托与代理责任,建立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决策机制,更好地实现集团从百亿到千亿的宏伟目标,必须从过去的机会导向向战略导向转变,走现代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之路,建立起完善的集团法人治理结构。结合集团目前的存在的决策机制不健全和未来战略发展的需要,重新进行了治理结构的设计。

项目成果:

《组织战略和组织结构诊断报告》、《五年组织发展战略规划》、《组织结构设计方案》、《集团管控模式方案》等,项目组在方案提出后积极参与具体落地实施和培训服务,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管控模式和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

客户评价:

感受两个世纪前的成功教育案例 第3篇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卡尔·威特的成功,全赖他父亲教育有方。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 虽然它是一本家教启示录,但其中的教育方法却是如今课改大潮下所推崇和提倡的。

一、用尊重播撒民主教育的阳光

老卡尔·威特对小卡尔的教育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老卡尔·威特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而是以成人的方式来交流。老卡尔不会武断地为儿子决定任何事情,总是先听儿子的意见和看法,然后给出自己的建议,让孩子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在老卡尔眼中,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没有绝对权威的,相反孩子的“面子”却应是父母特别关注的。老卡尔·威特提出“我们要像维护自己的面子一样去维护孩子的自尊”。老卡尔这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小卡尔不向权威低头,有怀疑精神,而不是一味的服从。

回想自己从教二十年的经历,反思我国教育的现状,我深深感到,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尊重、关爱实在太少,而往往是专制多、冷漠多、轻贱多。我们经常遗憾地看到,不少教师习惯站在神圣而威严的讲台上,居高临下向孩子们传授知识,不容置疑地向孩子们提出种种要求,声色俱厉训斥孩子们,甚至极个别教师还时不时对学生搞些变相体罚。如此,只有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恐惧)和绝对服从,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民主,这样的师生关系当然谈不上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结果是使学生习惯于接受、服从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于怀疑和考证,学生难以学到活的知识、形成真正的能力。长此以往,根本不可能培养出有创造性、有独立见解、有开拓精神和民主意识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因此,我始终觉得,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施“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少搞“暴风骤雨”“摧花折柳”。多配钥匙,以便“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少拿钢刀,以免对所有学生“一刀切”。常与学生热情沟通以心换心,不应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多为学生心头点灯,“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少给学生“念紧箍咒”,防止学生产生心灵自卑、个性萎缩的“精神侏儒病”。常教学生扬鞭策马,让学生思想感情的骏马在课堂上自由驰骋;莫教学生“鹦鹉学舌”,只是有口无心,人云亦云。

二、让孩子在合理赏识中健康成长

如今,只要一提到教育,大家便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赏识教育,这是社会的进步,更是教育的进步。但是,一种事物的发展总会呈现出一些极端的例子。诸如赏识过度,导致孩子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或者孩子不能承受一点挫折,这应引起我们深思:我们应该怎样合理赏识孩子?

且看老卡尔·威特是如何合理运用赏识的:

“卡尔仅仅能够得到我们有节制的表扬。诸如‘好的,儿子‘干得好,孩子‘你可能是正确的,或者‘你说得对之类的话。”

“要想得到爱抚或亲吻,卡尔必须做出对他的年纪来说不寻常的事情……我对他的爱抚与亲吻因而很受他的重视。”

“然而,对他来说,最有效的激励方式莫过于我对他的肯定,尤其是在他的生命中最值得注意的时刻给予他的肯定。”

“真正的表扬,它的表达方式应该是温柔的一瞥、手部的轻轻一按、发自内心的几个字、有时甚至是面颊上的轻轻一拍或一个亲吻,但最为重要的是关爱与仁慈,或者为了受表扬者的好处而采取的受欢迎的行为。”

如今,家庭里几个大人每天围着一个小孩在转。众星捧月之下,对孩子的奖赏——无论是体现于食品、玩具、服装、娱乐等物质上的,还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的“甜言蜜语”,都使很多孩子陷入了“奖赏过度”造成的“审美疲倦”。激励效果没达到,却往往滋生了孩子的虚荣、自负和娇弱。于是“小公主”“小霸王”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家里的“老大”。另外,很多家庭采取的孩子做家务、完成作业就给几块钱作为奖励,或曰培养其理财意识的做法,也值得我们三思。

从学校看,新课程改革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发展性评价,对已往否定式教育的矫枉无疑是必要的。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很多老师对这一理念的理解过于片面,于是课堂上经常看到的现象是老师动不动就朝学生竖大拇指(哪怕是简单重复的问答),不绝于耳的是“太好了”“太棒了”等“最高级”的形容词。如此这般,过度的、过于频繁的激励导致激励的“边际效应”急剧递减,学生陷入了群体激励性麻木状态。正如一味惩罚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一方面,学生初时会对这种表扬感到激动,久而久之,过多的夸奖会使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理性判断能力,会对这样的肤浅表扬和毫无针对性的激励感到漠然,觉得乏味,甚至觉得教师很虚伪,这时表扬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另一方面,它会给学生以误导,使其难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难以发现自己思路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更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心态。过多的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会严重影响其学业和个性品质的发展。这就是滥用赏识教育的结果,它导致了教师的不作为。不要说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不能实现,连最起码的价值观都在不恰当的赏识表扬中丧失殆尽。

激励作为一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在语言的运用上必须讲究艺术,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要真、善、美统一。“真”就是教师的求实之心使评价准确、客观;“善”就是教师的期望之情使评价成为激励学生的动力,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美”就是教师的心灵的真挚之爱,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整体的、和谐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通过两种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是有声语言,一种是无声语言或肢体评议。掌握这两种语言评价艺术,对教师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运用有声语言评价时,其含意和声调要一致,以免评价失实,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时是用肢体语言进行的,这就需要肢体语言的准确、善意、美感。动作要落落大方,优美动人,幽默而真诚。同时要注意运用肢体语言评价的时间、条件和环境,决不能随意而行。

三、让快乐之花绽放异彩

小卡尔·威特的博学多才,并没有建立在痛苦的学习训练基础上,相反对他来说,学习是一种快乐。在大多数人看来幼小的卡尔已经成为博士,那么他的童年一定是黯淡和无趣的,因为我们一直以来看到的神童都是少年老成缺失童年的。但是老卡尔·威特对孩子的教育建立于兴趣,他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他想让孩子学习哪个领域,必定先从培养孩子这方面的兴趣入手。其结果是,激发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孩子享受到了学习所带来的幸福感。

老卡尔·威特先生自己喜爱自然、文史类知识。一有空,一家人就出去散步,边走边谈话。他给孩子讲解路边的花朵的结构、岩石的形成、昆虫的分类,讲读过的诗歌作品。他采用游戏、角色互换等形式让孩子在户外观察中积累知识,形式轻松地完成知识的传授,把学的过程自然地融入生活。可是他对数学没什么兴趣,导致儿子小时候也不爱学数学。为此他很着急,后来请教了一位数学教授,才知道应该在有趣的游戏中学数学:数豆子、掷骰子等,每次时间不超过一刻钟。在兴趣的引导下,孩子逐渐喜欢上了学习数学。有一段时间,老卡尔·威特发现儿子学习劲头又不足了,他也没有着急发火,而是耐心和儿子谈话,原来是儿子不知道学习这么多知识有什么用。经过讲清楚学习知识的道理,小卡尔又高高兴兴地鼓足干劲学习了。

老卡尔·威特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在他的脑子里完全没有考试和分数,所以他不会犯“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也不会忽视非智力因素。他不必逼迫孩子学习,不必把孩子的脑袋分学科切成一块一块,不必做那些为了获得高分而必须做的枯燥的重复性练习。这样,他就保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节约了孩子的大量精力。小卡尔·威特的学习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体系为本,他的学习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师的指标,他的学习是网络性的而不是线性的,他的学习是允许失败的而不是“差0.5分得100也要挨批评”的,他的学习是没有上限的而不是控制在什么教学大纲的范围之内的。

看看我们的孩子,这些年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之下,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重,“小眼镜”越来越多,眼镜片也越来越厚,自主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看着孩子们的小脸越来越苍白,没有了属于孩童的稚气,作为一个教育者,难道不应该深思: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难道不是为了人的终身发展和人的终身幸福?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难道不应该使孩子学得愉悦一点,使孩子享受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幸福?

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早在100多年前就指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本质上都是快乐的”“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那些“痛苦的功课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吸引人”,那些“真正的自然教育是快乐的,孩子从具体的实物中得到的快乐远比抽象的要多”。“那些以愉快方式获得知识的人们,不只是因为知识本身是有趣的,许多成功的体验促使他们进行自我教育”。所以“就教育对性格的塑造来说,强迫训练并不符合道德法则,同时也是一种徒劳”。我们教育者“在很多时候应该放弃一些自己的冲动和权威,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快乐教育在当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中,确实有着实实在在的意义。

我们应当努力给予孩子乐观、自信、积极的信念,让孩子们都带着喜悦的期盼开始学习,这样才会在学习结束时感到意犹未尽、恋恋不舍,整个学习过程才会变得津津有味、充满乐趣。我们要追求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努力在快乐的课堂上点亮学生智慧的生命,避免课内损失课外补。这样才能把更充足的课余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参加自己喜欢的各种活动,从而保障快乐教育的推进。

从老卡尔·威特的描述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老人辛勤耕耘土地的场景,这片土地则是他儿子的精神世界。应该说,老卡尔对儿子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老卡尔在书中写的一些教育方法与亲子游戏的玩法都值得现代父母去学习,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去学习。但对于老卡尔的某些观点,我仍持保留意见。也许他是对的,但我仍需要一段时间来思考。例如:老卡尔严格限制了小卡尔与其他小朋友的接触,在他看来与同龄孩子在一起玩耍有害无益。另外,在育儿理念上,老卡尔虽然多次表明其尊重儿子,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他的儿子身上有很深的老卡尔的痕迹,这种塑造我认为过于主观。

参考文献:

[1][英]赫伯特·斯宾塞著,方舟编译.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 北京:朝华出版社,2010.

中世纪案例 第4篇

经济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给基础设施造成巨大压力,迫使人们改变传统生活方式,2006年以来美国舆论界就此开展了热烈讨论。消除石油依赖、开发替代能源的呼声日益高涨。人口老龄化带来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医疗、环境以及供水供电等方面问题尤为突出。此外,城市的迅猛扩张为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带来诸多难题。对在美国的外国企业来说,2006年也是困难重重的一年。布什政府试图将6家美国港口的管理权出让给一家总部设在迪拜的公司,结果未获通过,这助长了美国人排斥外国企业的情绪,特别是在关键基础设施领域。

调研

西门子和万博宣伟深入研究了经济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并收集了大量研究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当时有专家预测,2007年全世界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城市工作和生活,这将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城市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0.4%,排放的温室气体却占全球的80%;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将多于14岁以下人口;到2020年,能源总需求将增长70%以上;根据目前石油产量测算,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石油储量只能持续80年;到2025年,水消耗量将增长40%。

策划

本项目遵循三个核心原则:主动联系媒体,让西门子高管作为专家就港口管理权出让事件对基础设施行业的影响发表评论;对西门子的创新网络以及西门子如何为未来社会做贡献进行深度报道;所有传播活动均在西门子企业信息平台上进行,从而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企业目标。

执行

融入目标行业:确定面临基础设施挑战的三个重点行业——能源、医疗和供水,创造机会让西门子高管接受媒体采访。目标是将西门子同这些议题紧密绑定,提高西门子引导舆论的能力。

品牌本土化:由于许多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是在州或地方一级做出的,要在西门子的关键目标市场积极推动深度报道。通过塑造“本土化”形象,也可避免西门子卷入美国排斥外资浪潮。

全国性报道:在高管接受采访和地方媒体深度报道的基础上,推动全国性媒体报道西门子公司及其成功战略。

展示创新领导力:推动媒体报道西门子的创新战略,突出西门子拥有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尖端技术”。

评估

美国CNBC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巴迪罗莫一个月内两度在节目中报道西门子,一次称西门子“致力于改善全世界的医疗状况”并将因此广受赞誉,另一次将西门子称作世界最大的废水循环利用公司,这足以证明本项目实现了预期目标。全国性媒体《纽约时报》、《财富》杂志和《投资者商业日报》刊发了西门子公司特写,广播媒体持续不断地对公司进行采访和报道,主要地区性媒体《达拉斯早报》、《旧金山纪事报》、《芝加哥太阳时报》、《休斯顿纪事报》等刊发了西门子深度报道,这一切都有助于把西门子的公众形象从一家大型德国公司重新塑造成美国领先的基础设施企业。2006财年主要媒体对西门子的报道量比上年增长250%,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公关团队为宣传西门子所作的努力。

本项目提高了西门子品牌的可见度及其创新型解决方案的知名度,增强了潜在客户对西门子的兴趣,在美国各地赢得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合同。2006年一年里,西门子网上广告的浏览量和点击量分别提高169%和170%,越来越多的商业伙伴关注西门子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在所服务的行业增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2006财年美国西门子营业收入增长高达18%,惊人的业绩说明本公关项目是非常成功的。

点评

21世纪成功家庭教育著名案例解1 第5篇

天底下每一个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渴望自己的儿女长大能够成才。尤其在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日见分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对子女的期望值更高。对家庭教育也更为重视。面对自己的孩子,许多家长在新形势下转变了教育观念,改进了教育方法,在教儿育女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还有不少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抱残守缺,方法失当,尽管为孩子的成长牵肠挂肚,操碎了心,结果,事与愿违,甚至出现了追悔莫急的偏差与失误。

孩子幼小的心灵,好比一张白纸,不同的家庭教育可以画不同的图画,塑造孩子不同的品性,古今中外,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会教和不会教的父母。可见家长使用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个细胞,这一个个细胞各不相同;在这一个个不同的家庭中,家庭教育如何才能取得成功?成功家庭教育之路究竟在哪里?究竟该怎样走?我认为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实践。

一、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将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溶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效仿。所以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平时,我们在马路上、院落中、楼道里,见到吹胡子瞪眼、唾沫星子乱冒的“训子”场面,并不少见。这些家长自以为“训”是为人之父的特权,更有甚者,还以拳打脚踢相伴。“训”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除给孩子增加抵触情绪外,别无所获。“身教胜于言教” “训”不是家长的特权,身教与言教并举才是做家长的责任。所以,对小孩子来说,需要的不是批评家,而是榜样。

在河南省的一个小山村,林氏三兄弟相继成了博士研究生。他们来自农民家庭,家境贫困。他们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在于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林氏夫妇在3个儿子入学前和求学历程中,用自己好学的行为来影响他们,两代人每天挑灯共学的读书氛围一直延续到3个儿子都上大学。更为高明的是:他们当年那么穷困,却长期订阅文学杂志和传习世界名著,使3个儿子不仅读了数遍,还讨论了数回;在他们一贫如洗的四壁上,贴满了各种纸条,上面写着做人的名言和警句等。3个儿子就是在这样贫困,然而格调高尚的氛围中长大了。这对他们的文化修养、人生感悟、人格升华,都产生了极其深刻深远的影响。

林氏夫妇教子的感人之处,并非是培养出3个博士,而是其在贫困中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勤奋好学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感染每一个儿子,铸就了他们不缺不挠的性格,促进他们奋发向上,充分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

二、让孩子学会怎样做人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因此,欲使孩子成才,先要教孩子做人,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认识不到这一点的家长,也培养不出懂得孝敬长辈的子女,更造就不了国之栋梁、社会精英。

许多家长考虑孩子做人,往往只看重如何使之做所谓“有用”的人这一点点内容,就像军阀混战年月里的那些大权在握的老粗,唯在如何网络和造就好使的炮灰上下功夫,从来不懂得去关心一下下属的其它更重要的方面与需求,这种家长仅仅在知识和技能上促使子女使劲用功,根本不会在品质和性格方面主动施加影响和进行教育,所以他们培养出来的下一代,实在跟战场上的炮灰没什么两样,对谁日后也都无足轻重,根本佩不上是这个世界的主人翁。须知:正直、善良才是“有用”的基础。只有具备终生不变的优秀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自主有用的人才,而不是连其自身生命将来都要去任人随意摆布的炮灰或缺乏灵魂的机械人。那种背离现代文明被成批生产出来的“螺丝钉”,事实上等同于毫无独立思想、没有创造才能的行尸走肉,对社会的进步发展和自身的家庭美满幸福十分不利,只对准备不负责任使用和拧紧他们的“螺丝刀”有利。而且这样的反面不幸例子举不胜举,即使在我们身边也不乏其例存在着,重智轻德害死人了。

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小记者马宇歌,是一名网上一搜,不见重名的品学兼优小学生,名扬四海,享誉国内外。在她的成长道路上,她的爸爸马弘毅为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马弘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在工作上认真负责,无论分内分外之事,凡是对社会有益的,马弘毅都很关心,兢兢业业忘我无私。他认为: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自己首先就要朝这方面努力。有一次,宇歌在打扫教室时,不小心受了重伤,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一连5天,没有一个人主动来看她。她多么希望同学来看她,和自己说说话呀。父亲最懂女儿的心思了,他告诉女儿:“咱们不应计较别人对自己的回报,我们不是为了得到才去付出的,而是为了使这个社会更加美好……”父亲的谆谆教诲,那意境、那胸怀多么宽广啊!

马弘毅的“德”的教育,在有些急于求成的家长看来,是“中看不中吃”的,实则不然。不少人都以为21世纪面临的是“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可是恰在此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却提出了21世纪人们面临的“首先是道德和伦理的挑战”。这个提法是以在全球的广泛调查结果为依据的,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一流专家总结分析为结论。

并且现代西方教育家,还从另一角度,业已发现美德对人事业成功的直接影响:

1、你为别人有所奉献,别人都能感受到,所以你更容易为别人所接受,使你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2、品德高尚的人,往往胸怀宽广、豁达乐观。因为他们考虑自己少,患得患失的情绪也比较少,而这种积极的情绪很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3、乐于助人的人容易有成就感,因为他们从帮助别人得到的回报中,也获得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这种成就感是人生努力的重要推进剂。像马弘毅那样,真正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并非是舍近求远的成才之道,而是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马宇歌的情况后来如何呢?有心的家长不妨到网上去搜搜这个学生的名字,看看有关她的一系列特别是最近的成长实况介绍,结果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顿然有悟的。网上只有一个人叫“马宇歌”,没有重名者,非常好找。建议同时也搜搜“马弘毅”,顺便了解一下他的系统教育思想。千万不要忽视马弘毅的德育教育,他里面不含一丝当前种种时髦的腐败性的政治说教成份。可以说,马弘毅创造了我们时代家庭教育,情商培养不次于智商培养的最成功案例,且资料完整,亲切感人如在身旁。他的教育理念跨越了意识形态的愚昧藩篱,远离开任何害人的政治偏见,显得很平实、很可靠、很伟大、很成功、很难得、很有生命力。

三、促孩子素质全面发展

孩子就像一株幼苗,生长中既需要水分,也需要土壤、阳光、和养料。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社会、家庭都应依据教育方针,全面培养青少年一代,促使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我们正处于21世纪,孩子们面对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他们不但需要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健全的人格,更健壮的体魄。更积极的创新精神和更强的实践能力。而这一切,需要从小就加以培养。

张弛,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中国籍博士生,年仅22岁。他的成长和培养,是普通人可望且可及的。他的父亲张明山谈到对儿子的家庭教育时,一连说了几个“要”和“不要”:“在学习之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一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要把孩子推给学校就不管了。要配合培养,不要让孩子一味依赖父母的指导,不要打击孩子的信心。”因此。他在实践中注重了以下几点:

1、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2、孩子学习情感的培养;

3、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及爱心的培养;

4、独立意识的培养;

5、与孩子平等沟通、“面与面”的交流

6、对孩子实行积极暗示;

7、适时适度夸奖和欣赏孩子,8、培养自信;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吃苦精神、刻苦学习;

9、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

10、家校实施教育一致。该家庭的实践经验和结果证明了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的一句话“人的成功,智商指数只占20%,而情商等因素占80%”

四、还自由和空间给孩子

孩子在身心发育的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兴趣和求知欲。这些是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要保护这种求知欲并培养其创造力。就需要给孩子一个自由探索和选择的空间。

教育家认为,对孩子行为的不当干预,不仅会束缚孩子的求知欲,而且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对他的智力发展和人格形成都有不利影响。

一位成功的家长说得好,如果你想把孩子培养成参天大树,而不是小小的盆景,那就把他放到广阔的天地里去。

(一)给孩子自由,让孩子独立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他的家庭教育观念颇具特色。“我让他自由”这是蔡志忠父亲的“家教之道”他15岁那年,要去台北画漫画,父亲只是一句“那就去吧”将蔡志忠终身前途的大事就决定了。当别人问他怎么放心儿子弃学离家时,他说:“对儿子的行为其实一直都很注意,知道他的兴趣和天分,所以,我给他自由。” 蔡志忠父亲言行,促进了孩子独立个性的发展,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自信的性格。试看众多孩子到了入大学时,还要父母陪同,甚至铺床叠被,也要父母代劳,家教优劣的差异,岂不明显可见?

(二)创设宽松的家庭氛围

英国历史学家弗劳德说:“一棵树如果要结出果实,必须先在土壤里扎下根。同样一个人也需要学会依靠自己,学会尊重自己,不接受他人的施舍,不等待命运的馈赠。只有在这样的基础,才可能做出任何知识上的成就。”著名作家石湾,她认为:子女成才关键在自己。在培养女儿的过程中,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培养女儿的自立、自尊意识上,把女儿当作朋友来看待,在同等地位上与女儿讨论交流生活中的难题和选择,而不是高高在上,一味的要孩子顺从自己的想法。正是这种“诗外”的功夫营造了宽松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许多时候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自尊和支持,从而坚定了对自己选择的自信,在生活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三)让孩子做自己愿意做的事

心理学表明,兴趣是我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兴趣能对我们从事的活动起支持、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能体会到,只要孩子感兴趣的事,他就一定会自觉自愿地去学习钻研,并能创造性的把它做好。兴趣能激发孩子内心潜在的热情,丰富他们生活,使他们对世界、对明天抱有无限美好的希望。许多孩子借助个人爱好在不同领域中取得了优秀成绩,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建起很强的自信心,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五、送智慧和耐心给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有与别人不同的的天赋、兴趣和个性,人类的多种能力中,他总有一种或几种较强,也会有一种或几种较弱。只有根据孩子的特点,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相比,其长处是能施以“个别的”,而不是“一般的”教育,但这种教育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智慧,需要细心了解孩子,认识孩子,发现其特长和特短,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许多家长正是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结果使孩子走上了成才之路。

六、造快乐和自信给孩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异家庭逐渐增多,单亲家庭的教育无疑比正常家庭有着更大的难度。因为家庭的破裂往往会给孩子尚未成熟的心灵带来程度不同的冲击和伤害。但是,这样的家庭中也有许多孩子得到了健康的成长。这靠的是父(母)非凡的理性、克制和对孩子的爱。他(她)把痛苦和难堪留给了自己,努力把更多的快乐和自信送给孩子,给孩子一个坚强的精神支撑和正常的生活空间,使孩子的智力和情感都得到了正常的发展。

1999年的南京市“十佳家长”陆剑瑾,她的家教就是一个值得单亲家庭进行成功家教学习的例子。家庭的破裂给4岁儿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一块不易抹去的阴影。在儿子幼稚的脸上流露出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沉默和忧郁。于是,她下定决心转变儿子,使儿子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充满信心的学习和生活。她首先从转变自己开始,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收起了脆弱和悲伤,只让儿子感受到灿烂的笑脸和鼓励的目光。针对孩子在校情况,和老师一起及时对孩子鼓励,及时纠正孩子的性格缺陷,让孩子多多参与各项活动,孩子在活动中得到了肯定,赢得了自信(我不比其他小朋友差),得到了胜利的喜悦的成功,她成功了。

陆剑瑾家教成功的事实告诉每一个单亲家庭:当家庭解体的事实到来时,大人不管有何种感受,都不能忘记做父母的责任,要帮助孩子尽快从不幸的阴影中走出来,要以良好的心态去感染、教育孩子,使他能够自信地生活、学习,去灿烂的迎接明天。

中世纪案例 第6篇

一、中世纪与文艺复兴

在文化学上, 与中世纪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文艺复兴。上述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的普遍观点恐怕至今仍流行着。中世纪的确有黑暗的时候, 比如说公元500年左右, 日耳曼民族刚刚颠覆了西罗马帝国, 从那个腐化堕落的帝国手里接过一个烂摊子, 而以日耳曼民族当时的文明程度, 一时间难以驾驭, 一直到8、9世纪局面都比较混乱, 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建树。但9世纪时, 出现了查理曼大帝统一了日耳曼民族所占领的地方, 建立了查理曼帝国。他在行政、司法、军事制度以及经济生产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 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到10世纪, 又涌现了另外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奥托大帝。他建立了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之后, 11世纪, 中世纪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如果说文艺复兴是十四、五世纪的辉煌, 那么它的积累在中世纪。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量变引起质变, 没有量的积累也就无法产生质的飞跃。在中世纪的鼎盛时期至少有两次“量”的积累过程。一次是奥托大帝时期, 普及拉丁文并用拉丁文整理古籍。一次是12世纪, 西方有一种说法叫“12世纪的复兴”。这个时期正是封建制度发展得比较成熟、饱满的时期。文学、艺术、哲学在此期间均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气象。正是有了这些小规模的文艺复兴, 才有了13、14世纪的但丁。

二、中世纪与基督教文明

学界普遍认为中世纪是“The Triumph of Christianity”, 顾名思义, 基督教文明在中世纪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文明。在此期间, 基督教教会逐步政治化, 基督教教义逐步理论化。关于教会的政治化, 此处不必多提, 这是大家所熟知的那个“黑暗时代”。而关于教义的理论化, 不可否认它对后世的积极意义。

基督教教义理论化的结果便是把基督教变成了一种神学, 一种哲学。当基督教神学发展经院神学阶段时, 一些神父、神职人员感到除了研究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 还有许多世俗的事情也有待解释。于是他们在讲授神学时, 加进了世俗知识, 可视其为神学里的经验主义, 其意义就在于哲学和神学在近代史中分家以后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等哲学论证。

中世纪还是西方现代教育的源头。那时的修道院里都有研究经文的人, 他们整理关于神这方面的古籍, 后来逐渐发展为独立的学院, 例如意大利的波伦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中世纪的大学虽然还不是近代学制中的高等教育阶段, 但它为近代大学的创设打下了基础, 创造了条件。中世纪的大学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学者, 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 不仅肩负着保存、传递文化的使命, 而且担负着发展、创造文化的重任。中世纪大学的诞生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 政府开始兴办教育, 关心教育事业。大学注重职业训练, 把世俗科学引进学校;它怀疑基督教教义, 反对单纯信仰, 尊崇理性, 重视思考。中世纪大学是西欧社会开始走向繁荣昌盛在文化上的初步表现, 是当时社会进步的缩影, 大学的发展又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关于由基督教教皇发动的十字军东征, 一般被认为是天主教的暴行, 从第四次东征时对伊斯坦布尔的洗劫中可见一般。但客观地说, 十字军东征却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 留在东方的欧洲人与阿拉伯世界众多图书馆的接触, 为欧洲封闭的学者们开辟了全新的世界, 他们逐渐看到了那些用阿拉伯语保存了若干个世纪的丰厚的古希腊典籍, 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西方的文艺复兴。另一方面, 老兵们带回许多新奇的纺织品、食物、香料。对这些新鲜货品的需求, 加速了贸易活动, 意大利的商业城市如热那亚、威尼斯等亦因此等到发展。所以, 东征还帮助欧洲各国打开了东方贸易的大门, 促进欧洲商业的发展, 进而带动了城市的繁荣, 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三、中世纪与西方文明礼貌传统

长期旅居国外的华人回国后都或多或少存在一种“文化休克”现象。这种现象正是源于对文明礼貌氛围落差的不适应。他们已经惯于国外干净的街道、有序的交通等等。

那么西方的文明礼貌传统从哪来?从中世纪来。那时的国家有许多封地, 每块封地归一位领主, 各位领主在自己的封地建起宫殿, 形成一种管理局面, 于是就要制定一些人与人之间待人接物的规矩, 编成小册子。由于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不同于我国古代的封建君主专制或者中央集权制度, 他们的宫廷与百姓之间的距离不想我国古代这么大;在欧洲通过教会, 平民百姓经常有机会接触到一些上层人士, 渐渐地宫廷里的文明礼貌小册子就在平民中传播开来。于是经过几个世纪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西方人自然而然就养成了文明礼貌的习惯。

四、总结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 具有两面性。因此在客观看待中世纪这一问题上, 应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中世纪不光只有黑暗, 它也孕育着光明。从文艺复兴、基督教文明、西方文明礼貌传统的角度来看, 中世纪确实对欧洲社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告诉我们, 事物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由此在研究中世纪客观原貌时, 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阴暗面, 更不能把它从延续的历史中割裂出来, 应该看到它作为整个欧洲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对欧洲文明的积极推动作用。

摘要:针对长期以来把中世纪看作是一个和前后历史时期决裂的“黑暗时代”的观点,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观为依据, 从文艺复兴、基督教文明、西方文明礼貌传统三个方面, 论述了中世纪在欧洲文化发展历程中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世纪,文艺复兴,基督教,文明礼貌传统

参考文献

[1]陈乐明.欧洲文明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61-96.[1]陈乐明.欧洲文明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61-96.

[2]大宇.中世纪的欧洲与欧洲文明[J].世界博览, 2006 (07) .[2]大宇.中世纪的欧洲与欧洲文明[J].世界博览, 2006 (07) .

[3]刘建军.中世纪对欧洲近代文化的奠基作用[J].北方论丛, 2006 (04) .[3]刘建军.中世纪对欧洲近代文化的奠基作用[J].北方论丛, 2006 (04) .

[4]潘后杰, 李锐.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特点及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93 (03) .[4]潘后杰, 李锐.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特点及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93 (03) .

上一篇:监控化学品论文下一篇:冬季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