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主义范文

2024-05-13

观念主义范文(精选12篇)

观念主义 第1篇

那么, 怎样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呢?我觉得, 班主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多渠道、多层面地教育学生, 正确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感。

一、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学校里, 和同学、和老师一起度过的。因此, 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 如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班队活动等, 都是我们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极好时机。在这些活动中, 班主任有意识地引导、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其作用, 使其感受到集体荣誉跟每个人的努力分不开, 以便增强其上进心和自我克制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齐心协力为班集体争光。学生们必然会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 当他们尽情体验胜利的欢乐时, 集体主义观念便已形成。教师还可以在班级里进行小组竞赛、常规评比等活动来增强集体主义观念。今年3月中旬, 学校组织了校委会成员公开课。我们学校的一位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社会、集体中的我”这课时, 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同学们, 你们看看后边的墙上挂的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到:“奖状!”紧接着, 代课老师请了一位同学将后边的5张在去年“趣味运动会”上获得的奖状念了一遍。问道:“这些奖状是怎么获得的?”这时, 课堂活跃了,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 有的说:“这些奖状是我们大家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份。”还有的说:“不, 那天, 我没有参加, 它应该属于……”正在这时, 他们班的班长发话了:“我们这些奖状的获得, 是我们大家的, 特别是在进行30×30接力时, 我们班的小刚同学在进行倒数第二棒时, 不慎摔倒了, 头碰在地上。从他当时的表情可以看出, 他的头特别疼, 但是, 他强忍剧痛, 迅速爬起来, 冲向终点, 最终获得年级第二名, 现在我谨代表全班同学向小刚同学致以崇高的敬意”。顿时, 教室里响起一片激动人心的掌声……同学们都向小刚同学投去羡慕的眼光。“是啊, 要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必须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只有依靠大家的努力, 才能使班集体更好地发展。相反, 如果仅仅依靠某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力量, 我们就很难在大型活动中取得名次。”通过老师的一番话, 同学们从中受到了教育。

二、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义观念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 让我难忘。有一天, 下晚自习后, 看到班里的灯还亮着。于是, 我去看了一下, 原来是小明同学拿着榔头和钉子正在为大家修理课桌椅。他看见我, 笑着说:“我是这个班级里的一份子, 同学们的桌凳坏了, 我帮他们修修是我应该做的。”当时, 我就觉得, 孩子长大了。这是一种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 它使人体验一种道德上的责任, 把集体的工作当作自己份内的工作, 全心投入积极奉献。有了“主人翁”这个动力, 他们会对集体的事情热心参与, 为集体的成绩、进步而欢欣, 为集体的困难、挫折而焦虑, 感觉到集体的一切与自己息息相关。增强主人翁意识的教育可以体现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论是募捐救灾还是每天的卫生扫除, 只要教师的理念清晰, 方法得当、巧妙, 就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一次, 上级领导要来学校检查安全, 于是, 我就让学生按照大扫除安排表进行大扫除。待大家都干完后, 我才意识到有一个学生生病请假在家, 他所负责的楼梯肯定还没有扫。可是当我赶去看时, 已经有五六个学生在干了。当时, 我很受感动, 别看是七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经很懂事了。同学们把死角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扶手擦得光亮如镜, 地面干净得大家都不忍心去踩。当通过大家的努力使楼道的面貌焕然一新后, 同学们脸上流露出微笑。从那以后学生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和班级, 主人翁意识明显升华。

三、集体主义观念义观念要体现在学习上

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第2篇

一、公民意识(民主意识)

(一)公民意识的内涵

什么是公民?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因此在校的大学生都是我国的公民。

关于公民的记载,最早见诸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法典。不过那时的公民,仅指一小部分享有特权的自由民,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根本不具有人的法律地位;即使公民也划分为若干等级,这与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的涵义及其范围大不相同。但古代的公民,包括后来中世纪欧洲一度出现的城邦共和国的公民,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公民权利的获得与保障,是与共和政体或类共和政体相联结的。因而,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就只有臣民的概念,而没有公民的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公民概念有所变化。近代意义上的公民,一般地泛指具有国籍的全社会成员,人人享有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它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根据“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启蒙思想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的。宪法被喻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是公民概念的历史性变革。这一概念承袭至今,也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沿用。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制定宪法,赋予公民(国民)以一定的自由和民主权利,这是人类进步的一种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与近代公民概念相联系的,诸如民主、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人权等思想观念,实际上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大规模贸易迅速发展基础上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关系的反映。它反对封建等级特权制度,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但是,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又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以“自由”面目出现的资本特权替代了封建特权,公民政治权利的实际享有,不能不受到资本占有状况和财产多寡的制约,对于广大劳动人民、被压迫被歧视的少数民族和一切穷苦人乃至妇女来说,自由和平等不过是写在纸上的“抽象的权利”而已。人类只有进入废除了剥削压迫制度的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从根本上确立公民的真实的法律地位和最广泛的民主权利。

所谓公民意识,指的是公民在民主政体的国家中对自己与其他社会成员在政治上处于平等关系的政治主体意识或政治角色的意识,而非顺从者或旁观者的奴隶或臣民意识。公民意识的作用在于指导和规范公民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履行自己的义务,自觉参政议政,自觉监督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及其人大代表和公职人员是否正确行使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其内容至少应包括下述几方面:

1、具有人权、公民权和独立人格意识,摆脱顺民、臣民情结。人权,即人的基本权利,与生俱来,不可丧失,一旦丧失即为奴隶。公民权是人权的一部分,指有公民身份者所享有的法定权利。独立人格意识就是要改变个体对政府和权力的依附和恐惧,改变长期专制主义条件下的奴才、草民、顺民意识。公民意识和独立人格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

2、破除权力崇拜和迷信心理,排除集权、专制,树立权力监督和民主意识。民主的基本内涵是主权在民和民为邦本的制度安排与价值观念的总和。其反对任何形式的独裁或党派独裁,主张政权民授、政策决定权民予和财产民有、民享,特别要确立现代选举制度,解决权力的来源和监督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官员层层向上依附的积弊,真正确立情为民所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3、摒弃人治观念,树立程序意识、法法治、宪政意识,抛弃清官情结,确立权利为本位的法律体系。法治是指维护人权与民主的法律治理架构,它强调法律至上、法无偏私、司法独立、以法治权、依法治官和正当程序原则。从传统的个人魅力权威向现代法理型权威型转型,不仅要求社会有完善的立法和法理权威的确立,更重要的是要求公民在社会进程中逐步树立现代法治意识,建立对现代法治的信仰,养成依法办事,守法护法的习惯。宪政是建立在人权、民主、法治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其宗旨是要限制政府权力,保障基本人权,奉行民主法治,增进人民福利。必须强调宪法在法律体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一切法律均不得违反宪法,中国要尽快建立宪法审查制度,不要让孙志明的悲剧重演。培养公民的宪政意识,有助于公民明白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对公共权力秉持应有的警惕,防止权力被用来谋取私利和权力异化现象的滋生。

4、责任意识。现代社会和宪政民主体制的建立,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权利的获得要靠每个公民去争取、去维护、去发展,享有权利的同时要承担责任,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在特定时期交叉重叠。每个公民对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某中意义上来说,有什么样的公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和什么样的整体。只有当公民们普遍具有责任意识,才会有负责任的政府与负责任的政治。

5、纳税人意识。培养纳税人意识,是迈向社会的门槛。纳税人意识又引导出参政议政和督政意识。政府和公务员是由纳税人养活的,而非相反。人民是主人,政府是人民雇佣的仆人,是人民花钱雇佣的服务机关,是人民养活了政府,而不是政府养活了人民。因此,官员是人民的公仆而非父母官。公民应该依法纳税,同时应该享有知情权、监督权和质询权。政府和公务员通过税收拿了纳税人的钱,就必须应该热情地为纳税人提供令纳税人满意的服务,而非刁难,公民对政府和公务员有批评、监督和更换的权力,却不必感恩戴锝。不仅公民要树立纳税人意识,政府和公务员更应该树立纳税人意识,他们的被纳税人养活的意识可以引申出公仆意识。

(二)公民意识的现状

2005年11月4日晚,由中宣部、司法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法治的力量2005》大型晚会现场揭晓了2005中国十大法治人物。这十大法治人物是:许文有、佟丽华、陈建教、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蒋汉生、福建3名女中学生、张颖、金桂兰、张志强、张春良。在这十大法治人物中,有嫉恶如仇、从不怕死的刑侦总队队长;有为弱者权益奔与呼的公益律师;有只身卧底、心系民众的人大代表;有为弱势群体打官司埋单的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有捍卫公正的检察官、法官;有网络沉溺社会问题研究学者——作为公众利益的忠实捍卫者,这些法律工作者、人大代表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法治社会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有三个“小人物”无疑更值得我们注意:调查“六合彩”惊动中纪委高官的福建3名女中学生、艾滋孤儿的“妈妈”张颖和农民工利益代言人张志强。他们不是法官、检察官、律师,也不是学者、人大代表,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公民;他们没有执法的权力与责任,也没有官位、金钱作为后盾,只凭着一份社会责任感,凭一己之力去追求社会正义与社会公正。在他们身上,笔者分明看到了社会公众正在觉醒的公民意识。而这种公民意识,正是法治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

现代社会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的公民意识,它包含了对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对公正合理的国家、法律制度的自觉维护与遵从。就像3名女中学生、张颖和张志强这三个“十大法治人物”,他们并不一定懂得法律的具体规则、规定是什么,但他们却懂得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懂得权利受到侵犯后该如何寻求法律救济和保障,懂得自己应当遵守、执行和承担对社会的基本义务。这其中,正蕴涵着“公民的主体意识、公民的权利意识、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这三个方面的公民意识。

在当今中国,立法速度不断加快、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司法改革不断推进、法学教育也不断发展,这无疑标志着中国正在向法治社会大步迈进。但社会生活中依然存在着大量背离法治精神的现象,法律至上、权利本位、权力制约等法治的根本要求远未在观念上被信奉、在实践中被遵循。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制度措施尚不健全,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我国公民尚不具有与法治社会相匹配的公民意识。

在这次评选当中,这三个“十大法治人物”无疑是亮点,而公民意识则是他们身上最大的亮点。

在我国,尽管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宪法就确定了公民的法律地位,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没有完全得到应有的保障,自然更谈不上倡导公民意识了。历史经验证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民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也仍然离不开两个先决条件,即充分发展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及建立与商品经济相协调的新型的民主政治。创造这两个条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性的要求,我们过去恰恰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没有搞好。公民权利的保障是以健全法制为直接前提的,而法制又是由经济和政治条件决定的。过去在经济领域里,我们把商品经济视为资本主义的等同物而加以排斥,反映商品经济关系的平等、自由、诚信原则和公民权利义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失去了它的现实根基。与此同时,实行过分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构成了条块分割的封闭型管理格局,强化了垂直纵向的权力依附关系,排斥了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依法自主经营权,限制了发展横向经济联系的自由,扼制了通过市场竞争达到优胜劣汰的平等权利关系,公民(法人)在经济上的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国家主体意识的确立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政治领域里一度受“左”的思想影响,“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法制建设进展滞缓。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人民与公民概念的解释,囿于表面的阶级分析方法,仅简单地从两者所包括的范围上指出其差异,而忽略两者分属不同的范畴,无从类比:人民的政治概念是相对于敌人而言,公民的法律概念则是相对于封建专制制度下的臣民而言。在我国,“人民”的政治权利和“公民”法律上的民主权利应表现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公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和权利是由集中体现人民意志从而也具有阶级性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而在全体公民中,不属于人民范围的专政对象,其人数是极小的,是指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和一部分人身自由权利的犯罪分子(指服刑或受管制期内)。即使是这样一些人的身份,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除罪大恶极、无可救药者外,其作为公民应享有的其余多项权利仍得到依法保护,党和国家尽一切努力把他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新人。因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是具有法律人格的国家主体,决不能以任何理由或任何借口在公民中划分出任何新的等级。

(三)公民意识的培养

人与其他动物的最本质区别是什么?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人们才享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机会??私有财产在捍卫人权的过程中有哪些作用?专制政府在执法和司法的过程中如何阳奉阴违?“中国人太愚昧落后,不适合实行民主”,这种说法站得住脚吗?怎样看待一个社会刚刚从专制转向民主之初所产生的不规范、不成熟、混乱甚至**的现象?对这样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已经是现代社会成员的中国公民,却不免缺乏思考或难于解答。

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基础,是市场经济的保障,也是文化建设的导向。因此,我们时代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培养人民的公民意识。这也是我国宪法的一个根本内容。

但在现实生活中,大众的公民意识淡薄,关于公民意识的宣传、教育也与时代的要求远远不相适应。由此出现了许多问题。第一,法律意识不足。人们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在现实中既不维护自己的权利,也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具体而言,例如公民作为纳税人有纳税的义务,同时也享有相关的权利。但很多人对于自己作为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一无所知。第二,道德意识滑坡。目前社会的道德现象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无道德”,人们不讲道德、漠视道德、反对道德。在民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官场、贪污腐败、欺上瞒下。人们没有良心、也就是没有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第三,信仰意识缺失。它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无信,也就是没有真正的信仰。一个如果对于世界和人生没有真正的信仰,那么他对于他人也就不可能有诚信和信用。目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诚信的危机在根本上源于人们信仰的危机。二是迷信。现在很多人虽然没有真正的信仰,但信奉迷信。如他们相信算命、风水、鬼神,乃至邪教,不断地烧香、下跪、捐款等等,以此消灾得福。

就让我们一起来思考,让公民的力量在我们心里的萌动和成长。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里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基本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在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美]英格尔斯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于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在以往漫长历史中沉淀下来的多是私民意识,无法与现代的公民意识相协调。例如,我们很多人仍然缺乏现代化所广泛需求的公共意识和行为,就与传统信条“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长期灌输有关。”如何消除这些与现代公民意识格格不入的意识和行为习惯的负面影响?只有培养公民意识。由于公民是个法律概念,因此公民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法律意识的培养。社会主义的法律意识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包括树立公民对法律的依赖感,确立公民的法律正义感,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任感,形成公民的法律神圣感,开展法律教育等,特别是要把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人们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公民意识共同构成社会意识。树立现代意义上的以法治精神为核心的法律意识或观念,将是一项伟大、持久而艰难的系统工程,因此要实现校园法制教育的目标,就必须系统地考虑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在帮助提高学生法律意识上所起的作用。公民高度的法律意识是法制现代化的基石,每个大学生都应清楚这一点,都应树立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造就了国人根深蒂固的臣民意识,权力至上、权力崇拜以及无奈的清官情节、圣人掌权的心理等。这显然与现代政治文明的主权在民、民主法治、权利至上等理念相悖离,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因此必须予以摒弃,培育现代公民意识。针对公民意识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对症下药。

第一、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其中特别是要加强宪法的宣传和普及,让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成为公民生活的准则。这就是说,让公民知道自己的权利,哪些是能够做的,哪些是不能够做的;让公民知道自己的义务,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必须不做的。

第二、加强公民的道德意识教育。道德规范分为几个层面,它的最低原则(底线)是不伤害他人,它的最高原则是要关爱他人。既不能允许人们突破道德的底线,也不能无条件地用最高道德原则取代最低道德原则,而是要引导人们从最低道德原则过渡到最高道德原则。

第三、加强公民的信仰意识教育。信仰不是迷信,因此要倡导公民建立对于真善美的信仰。同时反对和打击各种形态的邪教,清除它们的各种生存空间。此外,要鼓励各种进步的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为人们的真正的信仰提供精神资源。关于公民意识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应相互结合。其中尤其是要加强学校教育。因此特别建议教育部尽快发布规定,在大中小学开设不同层次的公民知识课程,并编撰相关的教科书,培训相关的师资力量。

在中国培育公民意识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首先需要成长发育的社会经济基础,因此要继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还要扩大基层民主,使民主的实践成为培养合格公民的大学校,养成公民的民主习惯。另外,培育公民意识也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要求,是摆在我们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务之急就是要进行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的创新。

古老的希腊德尔斐神庙上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在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中,在现阶段“认识你自己”最主要的就是要认识到你自己是一个公民。即使你现在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公民,但是首先要有成为一个真正公民的意识、勇气和行动!永远的苏格拉底有一个永远的“苏格拉底问题”:一个人应该怎么活着?身处现代化进程中的每一个中国人应当肯定地回答道:一个人应该作为公民而活着——作为一个真正的公民而活着。

一、权利义务观念

(一)权利义务观念的内涵

权利义务观念。所谓权利就是法律规定的利益,所谓义务就是法律规定的公民应当履行的责任。权利义务观念的树立,要求全体公民都能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所享有的权利,履行所承担的义务,同时还要懂得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勇于进行监督。当整个社会都能做到权利义务界限分明,秩序井然,法治的根基必将牢不可破。

(二)我国权利义务观念的现状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似乎不容易适应,其实很简单。在美国,最基本的观念是权利义务分得很清楚。例如,初到一个地方,住进去之后,首先要明白,住户应尽些什么义务,同时,可以享受到什么权利,然后,按照规定不逾矩,就无往而不利,老美也都会认为你是一个可以相处的人,友谊就很容易开展了。如果是大家合住一个地方,每个住户都应该负责维护个人地方的整洁,保持安静,那么,这个责任也就是义务,虽然是个人的事情,但如果你未尽到这些义务,邻居或同住的其他住户,都会出来纠正。一般来说,很多老美是很喜欢管“闲事”的,只要他认为有人未尽到义务的话。这种行动和老中大不相同,也是很多人初到美国,觉得不能适应的地方。总以为是“我的事,与你何干?”没想到,老美就喜欢管别人他认为未尽义务之事,并且还动不动告到警察局去。反过来说,应享的权利,也不应放弃,同时也要全力维护。如果权利受损,更应据理力争,万不可忍气吞声,以为留个情面,下次可以套个交情。老美只讲规定,很少讲交情的。例如按规定,房东在温度多少度以下必须供应暖气,如果房东未照规定,应该立即交涉,通知房东照办,或房子有何损坏,房东应修理完善供房客居住,也应照规定要房东照办。大多数老美都知道守规矩,只要你按照规定,维护应有的权利,大可一一照样要求,老美无不照办。总之,美国社会讲究权利义务的相对性,一切按照规定来,自然相安无事,而且更可以互相尊重,反而更容易相处。

目前,在市民的法制观念中,相对权利而言,对义务的重视程度明显偏低。北京市司法局委托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开展了第三次北京市民法律素质状况调查,调查数据显示,92.9%的市民认为法律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公民权利;57.7%的市民认为学习法律知识最主要的意义是维护权利;认为“既要享受权利又要履行义务”的市民不到二成;认为是“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义务”的市民只占4.1%,这些都说明市民在公民权利义务的认知上不对等。

谈法,人们无不先仔细说明法的制裁功能。老百姓被告知的首先不是他们有什么权利,而是他们必须承担什么义务。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法律规定什么戒条,以免因误入法网而身陷囹圄。例:“某村仓库皮棉被盗,乡、村干部决定对全村各户进行搜查,发现某社员家中陈棉较多,遂认定是他家所为,并处以罚款。此社员无奈,终于含冤投水溺死。事隔不久,村里树木被盗,乡、村干部再次进行搜查,全村四百四十一户被搜查的竟达四百一十六户。”中国人重视法律的真谛就是重义务,轻权利。虽然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侵害公民权利的事件屡屡发生,报刊时有披露,但是法院为此作出判决的事情却鲜为人知。“当别人或你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受到本单位领导人的严重侵害时,你怎么办?”据一家报纸披露的民意测验结果:“百分之七十三的青年的回答是──向本单位或上级领导反映,百分之十八的青年不知如何是好,只有百分之九的青年认为要按法律程序向司法部门起诉。”老百姓和国家机关打官司──这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要么是大逆不道,要么是精神失常。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部法律具体规定涉及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侵犯公民权利的案件应该如何处理。也没有法律具体规定应由哪个机关按什么程序处理。中国宪法中宣告的经民权利并没有得到具体的法律保护,也没有获得相应的观念支持。由于没有法律的具体保护,也由于公民不去寻找法律保护,一旦公民的权种受到侵害,受害者并不考虑权利的法律依据,却往往寻求非法律的解决手段。在中国,每天都有许多百姓到党的机关告状,中央和地方都专设有信访部门。有的人则投书报刊,请求为自己申雪冤屈。仅《人民日报》每月收到告状信、申诉信有时达几千件,每天接待来访者十几人。然而,诉诸法律的人却寥寥晨星。有一次,一位青年大学生在某家商店遭到非法搜查,事后,有人劝他诉诸法律,他说:“我只望法律别找我的麻烦就万幸了。”人们总觉得:法律是悬于头顶的德莫克利斯剑,因此,生活在法律下,唯一的选择就是安守本分,谁也不会想到去寻求法律的保护。在任何一个国家,要根本杜绝侵害公民权种事件的发生都是不可能的。否则,孟德斯鸠何以为此而长叹:“一切享用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但问题是中国公民在事件中的主观态度和行为方式。他们或者自认倒霉,或者痛不欲生,甚至以死来表白无辜,就是不愿意去叩击法律的大门。看来,中国人对法律有一种传统的惧怕心理,总以避而远之为上策,即使身蒙奇耻大辱,先以自责为主,不敢萌发一丝保护权利的“邪念”。于是,维系最有安全感的国家的人,恰恰是最缺乏保护自身权利意识的公民。两颗果实同发一枝,都是中国传统法观念──义务法观念的体现。正如中国一位哲学家之言:“中国大街上固然较少酗酒的醉汉,似乎是民族性格的长处,但逆来顺受,张公百忍,却又是一种奴隶性格。”

基于上述种种,可以说,中国法观念的基本导向是义务本位,重义务、轻权利。大部分的中国人在理解法的时侯根本想不到权利,灿烂的古代文明并未提供给他们打开奥秘的钥匙,相反,以沉重的义务枷锁扼杀了任何权利观念萌生的可能性;长时间的闭关自守也使他们无法得知,世上除了义务之外,还有别的更重要的东西存在于法律之中。在世界众多的国家里,法,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是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任何时代、任何民族无一例外。就逻辑而言,权利与义务相互呼应,倘若我有某项权利;他人应因此履行相对的义务,同理,倘若我承担某种义务,则以他人享有权利为前提。但是,就法观念而言,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由于人们对法的价值取向不同,所以,对权利和义务总是或有偏重。

中国传统法观念的主旋律是义务,无任何权利的音符。中国最早的一部字书将法释为“刑”,后人或称“法”,或称“律”,或称“刑”,或统称为“法律”,词义大致相同,均以“禁邪”、“止乱”为本。“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说明中国法观念伊始,就与权利无缘。令行禁止成为中国古代法的唯一目标,由此可以窥见古代中国人对法的价值定向如何。

在中国,权利观念一度被人为是“异端”。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传统观念作怪。人们是习惯于以民族的价值定向来决定对某一事物的取舍。既然祖先遗训里没有权利之词,定是“西域妖魔”在此作怪。宪法中有公民权利的条款,白纸黑字,但是,不知此事的人大有人在。有一位基层领导听人说到“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之后,勃然大怒,要求追查散布此言之人,有人报告这是宪法条文规定,那位领导傲然一笑,冲口而出:“那是写给外国人看的。”中国人讲法,总喜欢强调国家权力、整体利益,限制个人自由。

中国的传统义务观念正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最痛苦的冲击。几年前,当一位年轻的改革者在人民代表会议上呼唤法律保护的时侯,响应的掌声甚微;如今,寻求法律支持的声音已经在温州、苏南、武汉、重庆乃至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回荡。权利观念的兴起正在动摇着只讲义务的传统心理。虽然,冲突刚刚开始,但毕竟在传统的大堤上打开了缺口。打开这个缺口的既不是“圣贤”,更不是自然力,而是曾经被视为妖魔的“商品”。

与正在发展的商品经济相呼应,中国人正在对传统的义务观念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它不再是历史上的那种自身调整,而将是一种彻底的变革。权利观念与传统义务观念的角斗刚刚开始,不过,我深信,作为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权利观念定会成为中国法观念的主旋律。社会主义的法观念,就是能最好地反映人民权益的权利观念。因此能确实保护和扩大公民权利的法律,才足以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

我以为,在权利先于义务的国家,人们才会真正自觉地服从法律,履行义务。在义务先于权利的国家,法律的命运并不一定比重视权利的国家更有生命力。

中国的经济与政治正在改革,传统的义务观念即将失去存在的根基。有理由坚信,权利观念是中国法观念变革的方向。

(三)权利义务观念的培养

法律作为规范与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是通过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这种形式来实现的。法律是每个公民都应尊重的,文化层次较高的大学生更应尊重,但现在的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无论是公民的法律义务意识还是道德义务意识都很淡薄,有些大学生常常以个人情感和个人利益的得失来决定对权利、义务的态度。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义务是实现权利的基础,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法制教育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涉及权利与义务的教学内容时,既要强调认识公民权利、义务和民事权利的意义,也要强调从道德层面认识权利与义务,使大学生牢固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律观念。

在“五五”普法宣传教育中,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要加强守法观念的培养,积极开展基层民主自治观念的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公民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要加强依法维权、依法信访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要开展治安和刑事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要加强法律权威和司法公正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平等观念

(一)平等观念的内涵

在政治学中,平等概念有多种用法,它既是一种哲学信念(强调本质上的平等,即人是平等的动物),也被认为是一种分配原则(指人与人之间应在收入、社会机会和政治权利等分配上的平等)。讨论平等的含义,只有回答“在什么方面平等”才有意义。根据所分配的对象的不同,平等概念的应用也完全不同。

(1)根本平等(foundationalequality):指一种坚信人类生而平等的思想,强调人类的生命在价值上是等值的。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平等的第一种用法。

(2)形式平等(formalequality):指社会成员在权利和资格方面的正式身份的平等,主要包括“法律平等”(法律面前的平等)和“政治平等”(平等享有选举权,一人一票,每票等值)。

(3)机会平等(equalityofopportunity):指每个人起点相同,生活机会相同。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于,它区分了两种不平等的结果:由于社会的区别对待而产生的不平等和由于个人在价值、才能和工作意向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平等。它反对的是前者。

(4)结果平等(equalityofoutcome):指收益的平等分配,通常被认为属于“社会平等”的范畴,即收入、财富和其他社会利益的平等分配。

上述不同用法有时互相对立,例如,强调机会平等,可能就要为社会结果的不平等展开辩护。在实践中,上述平等形式分别采用不同的原则:绝对平等原则和相对平等原则。绝对平等原则适用于第(1)、(2)、(3)种平等,它意味着人们在权利、法律和机会方面完全平等。相对平等原则是分配的基本原则,它适用于第(4)种平等。它强调,对于那些非基本权利的分配,应该根据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和多少来进行,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多劳多得”的原则。

平等观念是一种现代的政治思想。我们确立建设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人民的权利。而人民权利的实现首先要解决观念层面的问题。而我认为,权利平等的观念是权利观念中最重要的一个观念。权利平等观念既包含着权利主体之间的平等,也包含着权利种类之间的平等。前一层面的问题在我们的宪法和普通法中已得到确认和解决,而后一层面的问题在实践中还存在许许多多认识方面的误区。我们的一些法学家提出了一个“权利优先”的理论,即认为在各个不同的权利种类中,有一些权利优于另一些权利,如认为言论自由、表达自由等权利优于肖像权、隐私权等。这样一种“权利优先”的理论,是同权利平等的法治理念相冲突的。如果将它运用于司法审判中、行政执法中和日常生活中,将直接导致的是权利主体的不平等。因为在具体的案件中,任何一个种类的权利都是具体主体的权利,而不是非主体的权利,权利总是有具体的主体承载者。如果我们赋予某一权利类型以“优先”地位,而不管案件的具体事实、情节、侵权与否、侵权的程度等等,那当冲突发生之后,它这样一个“优先”地位可以使它“不战而胜”。加入WTO之后,权利平等的观念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即不但有国内意义上的公民之间的权利平等,还包含着国际意义上的互相交往上的权利平等。凡一切和WTO有关系的经济贸易、商业交往、文化产业等等,都要贯彻权利平等原则。这种权利平等原则具体体现在WTO的互惠原则上。

(二)我国平等观念的现状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观念与媒介探析 第3篇

【关键词】观念 思想 审视 界限

1 打破艺术与非艺术界限的观念

观念源于人的意识形态,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更影响了人们的精神状态。目睹过战争的破坏与荒谬,人们对传统的文化、道德、审美开始产生怀疑,并冲破传统的枷锁,转而开始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而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到艺术的发展。观念意识的产生,使艺术摒弃了传统的实体创作,采用直接传达思想意识的方式,使用实物和行为的方法表达出人内心的精神状态。观念与艺术的结合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更新关于“艺术”观念界定的一种后现代艺术形态。

1.1 从观念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艺术

观念艺术的兴起具体表现在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作品里。1917年,杜尚将一个命名为《泉》送去展览。这件作品直接打破了人们对于“艺术品”这种观念的常规认识,并由此来对人们的传统审美观念提出质疑,以启发人们对于特定媒介的再认识,以及观念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思考。杜尚以《泉》这件作品为起点,创作了新的思想。杜尚最基本的艺术观念是为思想而服务,他的作品大胆、独特、崇尚自由,通过否定艺术来重新审视艺术,以思想观念来终止视觉审美,为西方现代艺术发展开启了从观念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艺术的新方向。

1.2 将艺术的视觉形式直接向艺术的观念过渡

观念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约瑟夫·孔苏斯,他于1965年展出《一把和三把椅子》,作品由一把真实的椅子、这把椅子的照片和从字典上抄录下来的对“椅子”这个词语的定义三部分构成。这件作品使观看者首先从实物的椅子开始审视,再到照片最后过渡到椅子的概念,在审视的过程中,自然且直观地形成对椅子的完整认识。作品明确表达了如何将艺术的视觉形式直接向艺术的观念过渡。

1.3 通过内在隐喻传达观念

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的观念作品艺术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油脂椅》是最有代表性作品,作品是在破旧的椅子上涂抹了很多油脂,椅背上还缠着一段铁丝。这件作品被誉为西方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并且是德国的国宝级作品。作品创作的观念来源于约瑟夫·博伊斯二战中受伤的情况下,被鞑靼人救下并依靠动物的油脂和奶制品恢复了健康。这段生死经历让博伊斯的思想开始改变,画面无法传达他对二战的反思,于是用象征的手法,借助椅子和油脂等媒介创作了《油脂椅》。作品中的椅子是躯体或人的隐喻,不具活力的油脂象征可以转换而成的无穷能量。油脂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象征死亡与再生的无限可能。约瑟夫·博伊斯通过象征和暗示的表现手法,首先,使观念介入艺术;其次,消除艺术的限定;最后,打破艺术和非艺术的人为界限。观念艺术重新审视了艺术品背后的涵义,探索艺术交流的界限,而艺术的影响和最终目的并非来自其表面的视觉形式,而是艺术作品所传达的观念和精神。

2 三度空间的媒介探索

由长度、高度和深度三个因素构成的立体空间被称为三度空间。绘画艺术往往通过在平面媒介上表现出三度空间的立体和纵深效果来再现真实的物象。然而,科技的发展促使人们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探索艺术的表现广度、深度和强度。于是,装置艺术便应运而生。装置艺术是探索三度空间的形式,可以使观者置身其中,并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介入思考。

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装置作品大多通过不同的媒介传达深入内心的精神世界。《无限镜屋》是草间弥生最受瞩目的三度空间的无限性探索与尝试的大型装置作品,彩色的灯光以波尔卡圆点的形式在黑暗的空间中不断增殖,并且通过四周镜面和水面的反射下形成了一个无限延伸的空间。草间弥生认为波点如同细胞一样是生命的最基本元素,通过改变其固有的形式感来营造无限延伸的空间。草间弥生的作品呈现出她的生存方式和对人生的疑惑,使用能够反射的平面媒介传达空间的一种无限感,模糊真实与幻境的界限,不仅对三度空间的无限延伸性做了深入的探索,也增强艺术作品的互动性。

3 艺术的多样性发展趋势

艺术观念的改变,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得以应用于艺术领域,使得艺术生产、传播和接受以及艺术本身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新形式艺术作品的大量出现,反映了社会对美的观念的改变。艺术的内涵取决于观众的欣赏和理解,作品的内涵往往具有流动性和多元性。从审美取向上看,当代艺术用异于传统艺术的形式来传达人们与时代的交流;从表现手法上看,艺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从表达内容上看,当代艺术更注重情感、思想和观念的表达。

参考文献

[1]王杰泓.中国当代观念艺术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0(143).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观念主义风格解析 第4篇

观念这个名词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美术界的许多关键性问题中都有所表述, 但对于多数人来说, 对于耳边熟悉的这些词汇的含义却认识模糊, 常把观念性表达之词放在嘴边, 却不解其中含义, 只当做标榜当代的跳板, 主义概念的表述不是在一开始就出现的, 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对“当代性”的表述一直没有离开“中国就是传统陈旧, 西方就是现代创新, ”思维定势, 这是对于“当代性”的严重误读, 即是对西方的艺术缺乏认识, 又是对传统文化理解的浅薄, 观念主义表现的形成是画家在多元时代背景下对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性, 中国画发展变化的当代状态, 世界文化对于中国当代美术的影响的理性的全面认识与反思, 是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当代创新如何结合的综合研究,

80年代的中国画坛呈现出一个百花齐放的艺术状态, 尤其在“85美术新潮”后一种开放的文化艺术背景之下, 画家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艺术视角与文化的反思力, 这里有观念的改变, 媒介材料技术的拓展运用, 形式的创新, 但初期的热情中不免带有盲目性的特征, 与此不同的是进入90年代, 中国画已经摆脱了最初的艺术新潮性的概念化状态, 打破了单纯的形式技巧尝试的局限, 画家开始更加理性的审视和借鉴传统与西方艺术, “开始从盲目的激情状态走向理性和成熟” (1) 在吸收的同时又与传统与西方保持一定的距离, 并移入对于本土文化艺术的再认识, 在成熟理性的艺术观念的指导下寻求材料材质, 艺术语言的综合的表达, 开拓工笔人物画的新形式, 艺术家把具有观念主义的绘画当做对当下社会文化与人类生存状态的精神表达。

观念是人的情感反映, 绘画的观念性是人们通过物质载体对精神情感的传递,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更多的是思维观念的展现, 当代艺术也可以称为观念艺术, 观念在此时被充分的彰显, 不是说传统绘画不存在观念创作, 只是在传统绘画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观念被束缚在文人的审美范畴中, 这使得传统艺术发展缓慢, 多元变化的当代, 为观念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让我们的思想能够得到充分的解放, 更好的挖掘人类自身的创造的潜质, 激发人的情感, 还原人的自由生存状态,

当代国画家在创作中, 在不同文化的撞击中, 感受到了危机与责任, 这都刺激着画家们走出程式化的桎梏, 扩展艺术的视野, 转变固有的观念, 打开更广阔的联想的空间, 把不同的创作元素融汇在艺术作品中, 以最恰当的方式融合传统与当代, 创造脱胎于传统的新形式。

画家徐累的艺术创作更多的是哲学的思辨、精神的游走、观念的迹化、时代的静观。幽静的色调, 舞台化的空间、帷幔、屏风、青花的白马、偶然闪过的飞鸟、蝴蝶, 这一切让我们有种身处红尘之外的旁观之感, 画家也许真是在远离凡尘喧嚣的背景后悠闲若有所思的窥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他在时代的背后思考着时代的种种状态, 以个体的情感作为表达的武器, 漫不经心的批判着这个时代中那些过度描绘与意欲精神标榜的各种论调学说, 画家不想在无尽的你争我夺中变得茫然而不能真实的了解时代, 所以他选择了退居幕后, 冷眼旁观, 游走于现实与梦境之间, 窥视着世俗的沉浮“这里隐含着作者和我们共同的窥视目光, 它从“迷宫”里帷幕后露出半角的圆桌上, 落在空置的明式椅上的鹦鹉身上, 并不浓重的投影将我们的视线切割掉某个局部, 半遮半掩之间, 一切弥散在无言的茫然之中, 正当我们的视点被慢点的青花所吸引, 未及多想之际, 一幅幅地图又逼得我们不得不仔细的审视——天哪, 这是什么地图, 竟然无法辨认!但这是他心中的胜境——似是而非却又心知肚明, 曲折幽暗而曲径通幽”。 (2) 画家借物抒情, 把景致与动物推到舞台前, 描绘出一场场梦幻的戏剧, 隐去了人的痕迹, 观者在这带有隐藏性舞台戏剧的迷宫中, 在努力的想要寻找事物所要表达的精神含义, 随着画家设下的伏笔一步一步地走进画面的深处, 去揭开谜底, 观者为了这个谜底一直在画面中寻找着答案, 慢慢的却发现那真实却在画之外, 在那个背景之后, 而背景之后却有一双眼睛一直在注视着我们在这里的举动, 此刻, 茫然间我们却发现自己已经变为了画中的一部分, 画家带着我们在朦胧梦幻中找到了真实, 让我们在一个空荡荡的房间中找到了我们真正要思考的问题, 而不陷于凡俗的纷扰中, 当代的社会环境何尝不是纷扰的凡俗那, 画家教会我们在这中间找到当代的真正含义, 不是被多彩的图像所迷惑, 而是回归人性的最本质的精神追求。以出世的心态去审视时代才真正的具有当代性。这些空寂、脆弱、散漫、恍惚, 异样的观看经验都是源于画家多元的艺术吸收与嫁接, 以及打破时间规范限制的创造性表达, 徐累的作品乍一看没有人会认为它是工笔画, 没有人物就更不会是工笔人物画啦, 这些表现和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思维模式完全相反, 观者犹如被当头棒喝一样, 完全没有想到, 原来工笔也可以这样表达, 但是与此同时在观者面前却展开了另一扇窗, 在画面中看到了画家多元的艺术修养的沉淀于转换, 古典的, 超现实的、后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行为的、装置的、影像的、都在这里找到了迹象, “宋代院体绘画的精微与端然、波斯壁画艺术的繁华与颓废、青花的缤纷引起的神奇嫁接、明代版画的洁净、行为艺术的虚无、摄影中隐含的时间概念、艺术的游戏状态” (3) 画家利用了一切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的终极感悟, 用观念的嫁接来诠释了中国画的当代表达, 简约的视觉图式易于情感的传递, 这暗合了中国传统审美中“大象无形、大音稀声”的精神追求, 画家在身处当代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 因为他可以纵观古今、博采众长、融合借鉴、自由表达, 大视野创造了大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是当代艺术的精神状态, 画家从传统的积淀中走来, 在古今中外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代的十字路口上、审视传统、重新定位、转变观念、拓展创新, 完成了传统的当代转换之旅。

张见的作品带着婉约、秀丽、高雅之气印入我们的眼帘, 青年女子的侧年肖像表达借鉴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与日本浮世绘的表现形式, 介于立体与平面之间的状态, 中国画细腻的线条表现与人物的姿态、背景中的自然景物有机的统一在一起形成一种高雅宁静自然的生命状态, 犹如穿越时空对于过往的追忆与还念, 这种怀旧的状态暗合了当代人的心境, 如同时尚异样带有一种轮回性, 当西方现代艺术大肆呈现的今天, 画家跳过当代回到古典中去寻找一种视觉的新鲜感与情感的怀旧, 怀旧的情感轮回到了当代, 形成了一种过去式的时尚性, 它以经典图式的转接完成了一种当代中国人的情感诠释, 因为那些图式是你我曾经熟知的。同时在画面的构图上, 画家更多的植入了现代构成中的平面直线因素, 把画面分割成若干块状图形, 与人物弯曲细密的头发, 植物形成鲜明的曲直、疏密的对比, 加强视觉的冲击力。画面用淡雅的色彩表现宁静的氛围, 让人们在作品前得到一种心灵的休息与安静。图像、造型、色彩、构图的西式表达被中国传统的线描贯穿在一起, 表现在中国式的画布绢素之上, 传达了一个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情感。

徐华翎的名字也许有些人会感到陌生, 他没有像前边的讲述的那些画家们大红大紫, 但是她却是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当代变革中具有开拓观念的画家, 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创造了一片新天地, 画家徐华翎摆脱了线的束缚, 这在多数画家看来是不能允许的, 因为一直以来线的表现都是中国画的精神所在, 一旦抽离了它, 大家会感觉到魂魄没有了, 变成了一堆躯壳, 不知道如何走路, 害怕的要死, 怕别人骂他失去了传统, 说他不正宗, 背离了传统, 在艺术的江湖中没了立锥之地。然而开放的当代让更多的画家摆脱了种种束缚, 认识到没有破就没有立, 这样的勇气是可贵的, 必将成为时代的开拓者, 徐华翎摆脱线的造型表现来塑造女性的私密空间, 女性身体的局部被以细腻、温润、舒缓的绘画语言所表达出来, 画家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女性的皮肤、衣裙、发丝的表达中, 用粉色、棕色、这些柔和的色彩与物象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愫, 体现了当代艺术的自我倾向性, 画家观念的转变成为其艺术创新的重要因素, 这样大胆的观念转型让我们看到了全新的视觉图式, 没有了线的人体还原了自身的质感呈现, 仅在发丝的表现中留有标志结构的线条产生与没骨人体的对比状态, 此时我们不在仅仅把它当做工笔画来欣赏, 不要非得界定它是不是工笔画, 或者是重彩、淡彩, 它只是对当下女性自我生存状态的阐述, 徐华翎运用单纯的传统艺术手法融入了当代女性的审美理想创造出了自己的图像世界, 观念, 思想在身体的渲染中完成了情感的转化。

没有观念的艺术, 是没有灵魂的艺术, 没有创新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艺术, 时代的变化催生了艺术的发展, 人类的艺术是在不断的观念创新中完成了情感的表达与灵魂的升华。

参考文献

①潘公凯著《“四大主义”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M]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429页。

②《美术文献》湖北美术出版社总第23辑2001年第17页。

③《美术文献》湖北美术出版社总第23辑2001年第18—19页。

①潘公凯著《“四大主义”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M]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加强中学生爱国主义观念教育的建议 第5篇

1、要通俗形象地讲清爱国主义的含义与内容。

小学、初中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还是感性认识。教学中,如果教师对抽象的概念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会乏味和厌学。只有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枯燥内容生动化,将高深道理浅显化,将精彩情节形象化,才有利于学生掌握。

具体做法是要从讲述古今英雄报效祖国,甚至捐躯的壮烈历史故事入手,使之产生同感共鸣。如讲述“两弹”之勋邓稼先怀看满腔爱国热情,冲破帝国主义重重阻挠于1950年四国,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议,在身患晚期癌症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祖国核弹的研制工作,为祖国国防事业立下了卓越不朽的功勋的业迹。这既可使学生从身心上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又能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即如列宁所说:“爱国主义就是千万年来固定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再从理论上分析其含义,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到爱国感情表现为对祖国壮丽山河、灿烂文化、悠久历史和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热爱,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关心。“知之深、爱之切”,从而能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还可组织学生召开“寻伟人足迹,学爱国精神”的主题班会和“爱国、立志、成才”演讲比赛会等,讲英雄故事,找自身差距,以“知”导“行”,达到明白做人道理的教育目的。

2、要运用历史和现实的典型事例,帮助学生提高对祖国的`认识。

①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教育,奠定爱国思想基矗即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地理、历史书籍,对学生进行国史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凝聚力;引导学生重温中国近代史,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我国国情。如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遗址、抗战展览馆,观看《南京大屠杀》等影片、请见证人作报告等,使学生真正懂得祖国的生存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真正理解“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②寓教于乡土教材之中,使学生的爱乡之情升华为爱国之情。乡土教材对学生说能耳闻目睹,有具体感受,易于理解,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地理状况,了解家乡的特产及名胜古迹,知道家乡今昔变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 观念

★ 论习惯中学生演讲稿

★ 法纪观念对照检查

★ 理财观念调查报告

★ 党性观念思想觉悟

★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 观念的议论文赏析

★ 观念的解释及造句

★ 议论文:过错的观念

观念主义 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普世价值观念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67-02

在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文化碰撞与融合的步伐明显加快,中国也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而只有成为世界的,民族的才能以新的形态得以传承。在这样的语境下,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宣传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更加重要的功能,因此如何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出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是一个非常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教育,建构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在思想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这是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定义中明确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体系。科学理论体系是普遍真理,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是普世价值,这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与普世价值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具有普遍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和优秀文化遗产,在综合人类思想积极成果和总结当代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3]马克思主义具有的普遍性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普世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在当代中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根本途径,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深刻诠释和表征了这些核心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普世价值观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角度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是作为内在的思想逻辑体现在其中的。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即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人是社会和历史的逻辑起点,“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因此,国家、民族、阶级和社会等都是建立在人的现实性基础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5]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6]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所以,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是正确的,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渗透在上述观点之中的,从人民立场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都是在表征个人、群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党和国家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都曾经深刻论述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他们站在普遍人性和世界历史的高度大力推崇和宣扬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江泽民同志明确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实现全中国人民广泛的自由、民主、人权。”[7]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时间跨度几乎纵贯了整个20世纪中国历史,21世纪初中国全面融入了全球化,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快车道。如何评价过去的历史,存在着多种观点和认识,社会思潮中的左右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但江泽民同志从普遍人性和世界历史的高度,摒弃了各种纷争,从最一般的意义上做出结论:中华民族最近100多年的努力奋斗就是为了实现全中国人民广泛的自由、民主、人权。这是何等的气势,一下子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抛入了历史的回收站,将中国人民提升到了普遍人性的高度,恢复了人的尊严和真正本性。自近代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启蒙思想家都是站在普遍人性的角度高呼自由、民主、博爱这些启蒙口号的,在这些思想家心中,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在他们那里,人并没有被分为优劣高低,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康德提出“人是目的”;马克思更加进一步讲,“人是人的最高目的”;温家宝同志讲道:“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8]这里谈到的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就是指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指对所有人类都普遍有效或普遍适合的价值。就其内涵而言,普世价值是一些规范人类个体行为使之符合人性的原则,也是构建人类共同体使之人性化的原则。普世价值就是人类个体及共同体要过合乎人性生活而必须遵循的那些根本原则。从外延上说,普世价值主要指自由、人权、平等、博爱与民主等价值观念。所以,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普世价值的宣扬不仅是针对中国人说的,而是针对整个人类共同体而言的,这也是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终极目标追寻的体现。

因此,胡锦涛同志借助世界反法西斯胜利这一历史事件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这一胜利,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倒退,广泛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和平的基本价值,促进了各国人民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精神上的广泛觉醒,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持久影响。”[9] 这是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从人类文明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的一次清晰表达。所以,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范畴的表述是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21世纪的伟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领域的体现。新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已经把十八大精神融入教材内容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作为内在的思想逻辑深入到整个思想体系中了。胡锦涛同志号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10]

综上所述,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普世价值观念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对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3.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6-29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5][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江泽民著.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N].人民日报,2007.

[9]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 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覃侣冰]

观念主义 第7篇

诚然,中国人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从政治制度到经济规模,从思想观念到科技文化,都是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但自从地理大发现以后,中国人的成就反而成为一种负担,明清的阶段繁荣使中国人继续陶醉在历史的功劳薄上,事实上这种繁荣暂时掩盖了真正的危机。几乎和西欧同时孕育和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最终没能形成大规模的手工工场,资产阶级也最终没能取得统治地位,近代中国更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终究没能在中国独立发展起来。

那么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除资本积累途径和反封建思想的力度差异外,中西方思想观念的差异应该是最重要的原因。

这种观念和西方相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友好交往与残酷掠夺

中国自封建社会就开始确立了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一千年后西欧诸国才在奴隶制的丧钟里迎来了封建社会的曙光,因此中国的封建体系比西欧更加成熟,特别是以儒学为核心的封建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这种思想曾经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荣耀,同时也为中国人带上了沉重的镣铐,特别是对外交往的态度上。

儒家的礼仪思想影响深远,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对外交往的指导思想就是用儒学的仁义道德教化四方,即便在中国最强盛的时候也充满了这种友好因素。例如,郑和曾带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下西洋,是那时最出色的航海家。以他的实力,足以摧毁所能到达的任何国家,但他的主要目的是“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和“宣德化而柔远人”,和平友好贯穿整个过程,他和西方的穷兵黩武和殖民扩张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

西方人的观点则相反,恩格斯说:“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海岸所需的第一件东西,是欧洲人到美洲去的咒语。”他们的对外交往伴随着残酷的屠杀与掠夺。

2. 重农抑商与重商主义

中国在封建制度确立时就确定了重农抑商的指导思想,历代统治者基本承袭了这一思想,明清时期更是发展到闭关锁国,就是民众也有很强的轻商观念。政府除对商人征收重税外,甚至在科举考试方面也严格限制商人的利益。

与之同时西方采取了全新的态度: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在积极对外掠夺的同时,也加强对外的商业活动。这时政府进行了以富国强兵为核心内容的政治改革,虽说改革仍属于封建性的,但它很大程度容纳了新的思想和新的经济方式,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它的思想被后来的史学家称为“重商主义”。

3. 安逸思想与危机意识

中国由于地域因素,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与外族没有因为生存权而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尽管有几个少数民族因艳羡中原的先进文化而挑起了民族战争,但最终都诚悦地接受了中原的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家庭成员。中国的“大一统”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建立在儒家基础上的封建思想体系稳定而成熟,小农经济使人们的竞争意识逐渐退化。君主向往太平盛世,百姓享受天伦之乐,恬淡悠闲成为中国社会最显眼的风景。

西欧则步步陷阱,处处杀机,这里小国林立,战争不断,各国时时面临着生存的挑战。究其历史,欧洲先是陷入对波斯的战争,后有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对其进行洗劫。匈奴人的西迁搅乱了整个欧洲,日耳曼为了生存展开了对罗马人的战争。各部族建立起的封建小国连年混战,英法的百年战争,欧洲三十年战争,以及十字军对东方上百年的入侵,其实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存。因此,和中国人相比,欧洲人更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他们在努力改变旧的意识,争夺生存空间方面显得更加迫切和果断。

4. 民族荣誉和安内思想

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历来视安内重于攘外,他们千方百计地加强中央集权,设法让中央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地方上的各部门制约,从而最终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明朝开始设立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员和人民的监督和镇压,实现其权归中央的“安内”目的。但是这种做法的负面影响就是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低下,处理事变的能力降低,官僚机构膨胀,各级官吏均把工作当成办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更不会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唐朝以后由于加强中央集权,更多推行文人政治,各级官吏逐渐失去自身个性,在对外战争中大多失利,又通过大量的赔款求得暂时的安宁,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大打折扣,而安内的手段却屡屡奏效。鸦片战争以后,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西方国家能征服中国,但他们从中国攫取到几乎他们想得到的任何东西,关键就在于他们深深研究了中国人的个性,并采取了“以华治华”的政策。

西方人由于受环境的影响,把民族的荣耀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他们把世界当作自己的舞台,奴役世界人民,通过血腥的杀戮劫掠了无尽的财富。他们在一次次的冒险中体会到生存的价值,他们惊叹东方的富庶帝国被他们征服,他们从本民族的崛起中体验到生活的野性……

总之,观念上的差异使中西方在最近三百年的较量中分出了高下。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有更多的文化积淀,对世界作出了更大的贡献,但在认识、容纳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观念上确实输给了西方。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讲座, 1992.

西欧人文主义观念中的神性与人性 第8篇

关键词: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神性,人性

0 引言

人文主义是主体自我意识的最早萌芽,作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信仰体系,成为人性世界的第一缕阳光。人文主义不仅奠定了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基础,而且还以其深厚的精神内涵和精湛的文化积淀,不断召唤迈着现代主义步伐的人们,返回古典的境界,返回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世界。为浮躁社会中久涸的灵魂提供了崇高精神寄托。人文主义历史悠久,其根源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由教育、人性、人文学逐渐系统化而演变而来的人文主义曾在历史上风靡一时。

1 人文主义的起源和特征及其神性在宗教中的体现

人文主义于公元前150年产生于罗马,15世纪时,l’umanista一词指研究或讲授人文学科的学者,拉丁语译为humanista.19世纪初德国人尼特哈默尔(Mythmaker)提出humanismus,而后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从罗马时代起,教育就是人文学科的主要内容。英国学者阿伦·布洛克(Allan Bullock)认为:“不论人文主义者在其他问题上有什么分歧,他们全都(指伊拉斯谟、路德和梅兰克东)同意教育的重要性”。[1]人文主义作为一门学问包括辩证法、语法、修辞、音乐等学科,这些内容一直到19世纪末都是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方面,人文主义教育强调发扬人性的途径,不仅从知识还要从精神和道德情感出发,达到能力和情操的全面塑造。包括人文主义哲学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

人文主义具有其鲜明而特有的特征。第一,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显得格外重要,有学者说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与中世纪的分水岭和断层。然而,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只看到了人文主义与中世纪文化的差异,却忽视了他们之间的交叉点和人文主义作为历史的桥梁对中世纪文化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过渡作用。人文主义间接根植于希腊文明,直接发源于罗马文化,先于文艺复兴并且延续至今,是具有鲜明的历史延续性的。第二,与宗教相比,人文主义归根结底是一种世俗的价值观。他继承了古希腊哲学的精华,即人是一切的中心,而非上帝,因此更具有世俗意味。然而,人文主义的世俗化有其历史演变的具体过程。20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史家W.C.丹皮尔(W.C.Dampier)曾经说过:“人文主义者毕竟为科学的未来的振兴铺平了道路,并且在开阔人们的心胸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只有心胸开阔了,才有可能建立科学。假如没有他们,具有科学头脑的人就很难摆脱神学成见的学术束缚;没有他们,外界的阻碍也许就无法克服。

从臭名昭著的尼禄皇帝迫害基督教徒到得到官方承认成为国教,基督教以顽强不息的精神成为贯穿西方社会发展的主导文化。中世纪时,基督教神学达到顶峰,因此,毫不例外,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也是基督教文化的一种体现。哲学家克里斯托弗·道森(Christopher Dawson)说:“人文主义是对人和自然界的一次再发现,是对自然地回归。”[2]然而,人文主义运动的发起者和这场变革的活跃力量大都是基督教化了的人。从洛克到穆勒、从伏尔泰到雨果、从康德到歌德,绝大多数的人文主义思想家都深受基督宗教神学的熏陶。本文力图从文学评论的角度探讨人文主义观点中的神性、人性、由神性到人性的过渡以及神性与人性在价值观、文化、艺术等方面不可分割的关系。

人文主义中的神性在宗教情感极其强烈的中世纪是人们始终未能摆脱的桎梏。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人们对财富的轻视态度。圣经的潜移默化塑造了中世纪人们的财富观即贫穷为美德,贪婪为罪恶;在尘世为自己积攒的财富越多,进入天堂的几率越小;积累财产背离了信仰上帝的准则。人们通过教会和神学家的经文进一步坚信应该抛弃尘世的财产。

更为显著的是,文艺复兴早期的艺术就是宗教艺术的一种。世俗主题的艺术作品跟浩如烟海的赞美神性的宗教作品相比只是九牛一毛。意大利画家佩鲁吉诺是以圣母像的出神入化而著名的;他的学生拉斐尔的早期画作《圣母的婚礼》、《带金莺的圣母》、《草地上的圣母》、《花园中的圣母》、《椅中圣母》、《福利尼奥的圣母》、《美丽的女园丁》、《阿尔巴圣母》等无一例外是描绘圣母圣婴的;耶稣通常为米开朗琪罗的创作题材;达·芬奇的《圣母子与圣安娜、圣约翰》、《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拈花圣母》、《哺乳圣母》、《柏诺瓦的圣母》.柯勒乔和巴托洛缪修士的巨幅宗教画,乔万尼·贝利尼的以圣母为题材的组画----这些艺术奇葩都表明,人文主义中的神性是画家的兴趣所在与宗教题材的描绘对象。

基督教神学在文艺复兴时期根深蒂固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人文主义旨在从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中汲取养料,通过复兴古典文化,来研究古代哲学家、文化家、历史学家及基督教思想家的思想精髓。因此,基督教神学与希腊罗马哲学、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即为基督教文化。换句话说,希腊罗马哲学为神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维方式并使基督教经典更为完美。因此,人文主义在对古典文化“复兴”的时候,是不可能脱离神性的,这是与基督教文化兼容并蓄而来的。

2 人文主义由神性转变到人性的进程缓慢

人们对财富的轻视态度从中世纪一直延续至文艺复兴早期。教会在鼓吹摒弃财富的同时却是最富有的社会集团。十四世纪时,情况发生了变化,社会给人们提供了各种谋生的机会,个人主义得到发展,个人的前途可以凭借个人的才干决定,个人的社会地位可以凭借个人的财产获得。在这样一个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剧烈变动的时代,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开始了由神性到人性的巨大转变。人文主义的财富观由神性到人性的过渡正是绝好的一例。彼特拉克认为希腊罗马的智慧同基督教信仰的教义是一致的,他与他同时代的学者一样,笃信静修生活、摒弃物欲。而十五世纪初期的人文主义则主张激情、雄心、荣誉以及对物质的占有。布鲁尼等新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肯定了财富的价值和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获得的外在幸福。然而,在这样一个人文主义神性向人性的过度时期,虽然新的财富观逐渐成形,旧的传统的基督教伦理道德仍继续对人们的精神起深刻的影响。由于畅通的基督教伦理道德曾根植于人们心中,依旧对人们的精神起深刻的影响,因此,在这个时期,人文主义者在精神上矛盾的徘徊于神性与人性之间。

他们一方面追求有意义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又为传统的安于贫穷的观点感到不安。著名的圣·罗伦索教堂、巴迪亚教堂就是由科西莫·迪·美第奇资助修建的,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人文主义价值观由神性到人性的过渡时期,通过慈善活动和变相捐赠,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和平静。[3]这一时期,一些人文主义者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两方面着手,开始尝试积极的参与社会生活,而不是像彼特拉克那样与世无争的进行沉思。渐渐的开始有人文主义者进入国家领导人行列,年仅39岁的人文主义者萨留塔蒂任政府秘书长;早期在罗马教廷为教皇服务的布鲁尼也因57起担任佛罗伦萨政府秘书长一职而成为意大利政坛远近闻名的人物,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十五世纪初对人文主义古典研究方面造诣极深的人文主义者也意识到思想上由宗教领域扩展到世俗领域的必要性。[4]布鲁尼作为人文主义者不仅参加政治活动也积极参加经济活动,他对商业、金融业和农业都曾有巨额投资。像布鲁尼和布拉丘利尼一样,当时大多数的人文主义者的生活都属于社会的中等或者上等水平,他们很难仇视财富或远离世俗生活,并完全听任禁欲主义教育,一开始使人们进退维谷的基督教神学中的神性的影响逐渐变淡。

画家们的主题依旧大多为宗教事物,但是人们逐渐能从鼎盛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作品中嗅到人情味的理想化特质,换句话说,这时期他们的作品某种程度上开始被赋予一种把神变成人的想象,这种鲜明的过度与他们曾经祭祀神像的行为形成了强烈对比。虽然在这段过度时期人文主义观念对人性给予了一定肯定,但是人文主义仍旧停留在强化人同时保留神的窘境。

3 人文主义实现了从敬神到尊重人的转变

十四世纪之后,人文主义开始了甴神性向人性的过渡。在此基础上,人文主义者不尽不再给予神性过多的关注,并进而完成了对人性空前的尊重。人文主义者布拉丘利尼在《反对伪善者》一书中对欧洲最富有的社会集团———教会的败坏和堕落的道德准则以及僧侣的游手好闲和不劳而食提出尖锐抨击,并肯定了通过劳动获得财富的劳动价值。在他的另一部著作《论高尚》中,他不加掩饰的斥责了贵族的堕落生活,肯定了广大人民劳动的价值。另一位著名的人文主义者瓦伦索·瓦拉反对基督教的伦理观,提出快乐是人类的最高幸福,应该以人们的快乐出发来讨论财富问题,强烈的斥责了同时代的教会和神学家轻视财富的学说。上述种种都标示着人文主义观念中神性到人性的转变取得了巨大进展。人文主义的财富观冲击了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批判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和价值观,揭露了神职人员的游手好闲、贵族的寄生生活以及基督教对于大众关于摒弃财富的伪善说教。人文主义开始真正的引导人们追求积极地理想和人生目标,指导人们从传统的沉思生活走向主动创造财富的新生活。把人类从禁欲主义和苦行僧似的精神枷锁下解放出来,树立了人的尊严,完成了从敬神到尊重人的转变。

在艺术领域,达·芬奇的目光也从一开始的单一的圣母圣子像转移开来,举世闻名的半身像《蒙娜丽莎》,表现了人的精神与肉体的完美神采;威尼斯画派杰出代表性画家提香也对其百幅宗教题材画卷进行了革命,去掉了陪衬部分,突出体现人物思想的渲染,表达了他成形的人道思想;拉斐尔的一些人物肖像画体现了前所未有的主题———人的高尚和尊严。雕刻艺术领域的作品也放弃了旧的传统,开始专心刻画凡人,彰显人性万象。总之,人文主义的艺术已然将人作为艺术作品的主题和中心。

谈到文学方面人文主义观念对人性的重视,不得不提但丁的《神曲》。这部著作大胆的挑战中世纪神学关于上帝是唯一真实存在的观点,坚定的肯定了人的地位。但丁在神曲中提出人的解放,描绘人通过战胜欲望和邪念的努力(比作黑暗的森林),通过理性的诱导,回归天生的善良,达到个人精神的升华,最终达到个人意志与宇宙规律相一致。这正是人文主义思想倡导的一切以人为本,人应当代替上帝,成为宇宙的中心这一观点的最佳呼应。但丁在《神曲》中肯定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鼓励人们突破教会用来愚民的禁欲主义的条条框框,完成了人文主义文学领域由神性到人性的升华。

人文主义作为渊源悠久的信仰,它的世俗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人文主义从最开始聚焦高贵的宗教事物以及崇拜神性,逐渐过渡到世俗人生观,即注重珍视“此世”而不是冥想中乌有的“彼世”;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概括的说,正如丹尼斯·哈伊(D.Hay)认为的那样:“历史不会像神迹戏剧那样突变。”[5]人文主义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才达到由敬神到重人的世界观的转变。

参考文献

[1]Alan Bullock,The Humanist Tradition in the West(London:W.W.Norton,1985).

[2]Religion and the rise of western culture,(1991),Christopher Dawson.

[3]Renaissance Florence,G.Bruker,(1966),第227页.

[4]The Social World of the Florentine Humanists,L.Martine,(London,1963).

观念主义 第9篇

1 实用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思想

实用主义是一种影响比较大的西方哲学思潮,它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哲学史上久负盛名的3位哲学家皮尔斯、詹姆士和杜威。皮尔斯是实用主义的创始人,其最著名的理论是“皮尔斯原则”——即行动是思想的唯一意义。人们所有的思想差别就在于它们能够带来不同的行动,在于它们能够使人们在行动中产生不同的实际效果。詹姆士是美国实用主义真正的奠基者,实用主义思想在他手里被系统化、通俗化、大众化。他认为,实用主义除了是一种方法之外,还是一种关于真理的理论,强调真理必须具有实际的效果。杜威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他把实用主义称为工具主义,并致力于把实用主义思想运用于社会、政治、教育、伦理及审美等方面,从而使实用主义被广泛传播。他认为,人的思想活动的目的不是求得知识而是帮助人生活,获得人所需要的东西,帮助人的行动得到成功,因而思想是一种工具。他还认为,人的行动在先,反对为思想而思考,并认为思考是一种用来为人类生存创造条件的有效手段,思想是与解决各种问题有关的。

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①活动与价值。实用主义所说的实践活动就是行动。所谓行动,就是人类主动适应、改造和控制环境的活动。在它看来,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生存活动,要生存就面临如何生存得好的问题,要生存得好就必须创造价值,要创造价值就必须参加实践活动。②观念与价值。实用主义是一种效用哲学。它认为,实效性原则是人们的最大有效性原则,是人类行动的意义。人的行动绝非无效果的行动,人的行动目的在于获得对人生有意义的最好的效果和实利。但是,如何才能获得对人生有意义的最好的效果和实利呢?观念能引导人们获得行动的实际效果,而观念是否具有价值和意义,关键在于它能否引起人们行动的实际有利的效果。③方法与价值。实用主义不承认世界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也不承认知识和真理的普遍有效性,认为世界受偶然性支配,所以世界上没有指导人行动的必然真理,没有普遍适用的应付环境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在这个充满诱惑和风险的世界里,要生存,要生存得好一点,方法显得特别重要。有了恰当的方法就有了正确的价值标准,有了正确的价值标准,人们就不用依赖过去成功的经验,也不用指望别人总结的理论,更没有必要祈求虚无缥缈的上帝。

2 实用主义价值观在大学生身上的表现

20世纪末,伴随着改革开放、思想大解放,实用主义作为一种突破旧思想的新思潮被我国的大学生广泛接受。从某种程度上说,实用主义对当时人们思想的巨大冲击是与社会飞速发展的脚步相伴的,也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今天,当我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稳步阶段,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越来越进步和开放,与世界接轨、竞争日益激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节奏,人们对一种新思潮的接受也变得更加冷静和客观。因此,实用主义俨然已经不只是进入我国的一个西方主流哲学思潮,它所宣扬的实效性、实践性原则成为现实社会奉行的思想意识。大学生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他们要走向社会、立足于社会,很容易随波逐流,习惯于接受一种社会普遍的价值取向。因此,当今大学生崇尚实用主义已经不像以前的知识分子那样,只是为了追求纯粹的思想解放,更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社会。

当代大学生对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接受表现在他们对学业的选择、人际交往的态度,以及择业方向、道德观念等方面。实用主义思想家在论著中片面地夸大了社会和他人对个人制约的力量,把单纯利己奉为评价人是否讲道德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正好为道德判断能力尚弱的青年大学生所接受,使部分青年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找到了理论依据。于是,在大学生中便出现了关心自我、追求实惠,只享受权利、不愿尽义务等现象。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整个社会的功利意识大大加强,这种情况也迅速体现在大学生群体中,体现为:过分强调价值标准的功利性,认为奉献与索取应该平衡;过分关心自我物质利益的满足,讲究实际和实惠;社会责任感减弱等。

在学习方面,大学生对实用主义的学习热情被进一步激发,热门实用的专业与课程永远是他们的首选,哲学、历史学、考古学等专业几乎很少被提及,“电脑热”“考证热”“考研热”“创业热”“考公务员热”风行校园,电脑类、经济类、法律类书籍在校园里供不应求。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大学生全面的能力表现出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显现出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即忽视了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对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影响甚至是使大学生丧失了追求严谨的学术精神,导致认认真真做学问的学生少之甚少。这种实用主义价值观还.影响了高等教育执行者,硕士研究生学制从三年制改成两年制,批量生产了拥有高学历的人,却忽视了造就高学问的人才。在学校里到处弥漫着一种浮躁的空气,许多学生读书只是为了谋职,或急于成名,或急于获利,而这些都是在接受实用主义价值观时才表现出来的倾向。其实,当今大学生都过于注重专业的热门性和实用性,轻视基础理论与知识,而这种实用主义价值观倾向与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不无关系。众所周知,较之理工科,整个人文社会学科地位都在下滑,社会对职业的需求也侧重于理工科。这种现实需求无疑促使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用实用主义价值观武装自己,“选择大学就是选择专业”的现象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3 实用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

哲学是一种关于人类和每一个个体自我生存之智慧的学问,而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潮则是不同社会时期的人们面临当时各种社会变化所作的思考。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代表着每个时代的社会意识。我们认为,撇开实用主义这股思潮的利弊影响不说,实用主义价值观其实代表了我们当今时代人们的一种意识倾向。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下,再局限于理想主义,盲目追求僵化的过程,时刻讲究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已经不现实,“效率优先”的时代必然促使人们朝着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方向而不断形成追求。

在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大学生道德世界中务实性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恋爱观念、择业观念、成才观念、自我价值观念、学习动机、人际关系、出国留学等都是立足于实效性原则。特别对于今天的大学生而言,实用主义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真正追求求真务实的精神,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靠自己的真本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实,在这个越来越重视知识、人才的社会里,像那些依然固守着空中楼阁似的远大理想,或者空有一张文凭,只会夸夸其谈而无实际本事的人已经完全跟不上这个时代发展的步伐和节奏了。今天,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学历只是企业招聘人才的一个很小依据,企业更多的是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及个人最终的工作业绩,表现优秀的本科生完全可能比表现平平的研究生提升更快。可见,实用主义价值观中所包含的一些基本精神,例如重行动、反空谈,重实际效果、反空洞理论,重实用、反形式主义等观点在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积极的意义。

当然,在社会流行的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大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方面也出现了消极、不良的价值取向。首先,体现为价值主体唯我化。价值观正确与否很重要的一个依据就是看其如何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往,我们比较重视社会价值,强调以社会为本。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日益得到强化,更加注重自身的权利和价值,价值主体意识从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而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关系,以及奉献和索取的关系时,人们更多地以“我”为中心,以私利为半径,强调个人价值、个人得失,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不少大学生政治态度淡漠,甚至连入党动机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其次,体现为价值取向功利化。如今的一部分大学生已经淡化了为民族、为理想事业献身的精神,追求经济与地位上的事业成就成为他们的最大理想。理想淡化、理想倾斜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不良理想观的最大反映。再次,体现为价值评价利已化。实用主义价值观对价值的评价在当前的表现就是以对自己是否有利为标准,只要对自己有利,就有价值。在人际关系问题上,更多地讲究实惠、有用、互通有无、互相利用,谁有用就和谁交往。在理论观念上,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择手段。真假、善恶、美丑的观念逐渐被淡化,利益、效用、主观的观念日趋流行。

总之,实用主义价值观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随处可见,其利弊影响也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多样化的价值生活环境使得大学生“价值社会化”的目标难以达到统一。与之相适应,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再具有单一性和不可变性,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带有更多的独立性、主动性和自主性,而社会也将会包纳和宽容他们更多异质的价值成分,学校或家庭等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也会变弱。可以说,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多元的文化冲击下会变得更加多元化。E

参考文献

[1]韩毅.实用主义价值观及其在高校中的影响[J].思想教育研究, 2000(4).

[2]刘艳.当前大学生实用主义价值观倾向的产生原因与纠偏对策[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观念主义 第10篇

一、当代艺术创作环境分析

经济条件的改善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艺术创作的空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在当下物质文化不断丰富的过程中, 精神文化建设呈现出落后的态势,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发展环境, 需要艺术创作进行相应的改进工作, 从而促使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跳跃式发展。在现代消费主义的影响下, 艺术创作是为消费主义服务的,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 实现艺术创作的良性发展, 但是在实际中可以看到, 这种努力与尝试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当代艺术发展不规范, 有恶性发展之趋势, 艺术家们迷失方向, 经济发展已经深刻影响到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 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艺术创作的目的在于提升生活质量, 从而不可避免的导致艺术创作成为消费的附属品。当代艺术市场的刺激致使当代艺术家众多云集, 其中不乏滥竽充数之士, 当代艺术市场混乱, 这种混乱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的恶意炒作, 还表现在许多艺术家意识上的盲从, 有些艺术作品在创造中过分追求创新, 形成了一种与时代发展不相称的产品形式。

二、艺术创作中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念

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各种相关的艺术创作等各种类型的精神生活作为一种弥补手段, 尤其是进入到新时期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社会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就需要与之相关的精神生活消费, 而艺术创作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要在现实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创作发展, 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针对性的创作行为方式, 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当前的环境中艺术创作具有明显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影响。

1. 过分追求利益

时代的发展使得艺术创作走向市场, 并且在市场经济中获得了良好的收益, 许多艺术家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艺术创作环境体系, 艺术家可以在一个相对比较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艺术创作活动, 实现艺术上的提升。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 艺术家的创作行为与市场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更多的艺术活动是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完成的。这种变化改变了当代中国艺术创作的形式, 更对当代中国艺术创作的走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艺术市场化发展趋势, 使得经济利益成为艺术创作的主要动力之一, 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艺术创作者的思想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新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下, 艺术创作的空间发生了改变。

在当代社会环境中, 艺术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这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是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的。在实际中要认识到艺术不是职业, 不需要当做一种产业来培养, 它是社会内部自然而孕育的精华, 看似美好的支持, 有可能只是揠苗助长的反作用。在实际中应该看到艺术创作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这对进一步推进相关的艺术创作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过分追求艺术创作的经济利益, 会造成一种不良的创作环境, 影响了我国艺术经营的长远发展。艺术创作与环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作为艺术家要在实际中认识到一个优秀作品的出现,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单纯从经济利益角度进行的艺术创作活动, 难以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2. 标准化创作明显

艺术创作是多种多样的, 没有固定的结构形式, 这也是艺术创作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 市场经济的标准化操作规范已经影响到了艺术创作中。在艺术创作中的标准化具有明确的指代含义, 就是一种缺少独特的内容与风格, 但适合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批量生产、机械复制, 这种创作是建立在生产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 相关的经营活动已经建立, 但这种形式的创作方式弱化了艺术发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艺术的发展建立在多样性的基础之上, 缺乏个性的产品在发展中缺乏生命力。

艺术创作需要的是个性经营, 而缺乏个性的产品在生活中难以长久的发展, 程式代替了一切, 雷同性的产品代替了个性化的艺术, 平庸代替了高雅, 低俗代替了崇高, 整个艺术创作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显示生活中很难找到具有真正艺术价值的做平, 对我国艺术创作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整个文化工业把人类塑造成能够在每个产品中都可以进行不断再生产的类型, 个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消融到文化产品的程式化和齐一化模式的表现中, 每一个体极富有生活情趣的个性特点以及创造性都因顺从这种齐一化模式而变成了泡影, 取而代之的是大众媒介极力推崇的样板生活的拷贝。

三、结语

艺术创作与时代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 在当前消费主义盛行的环境中, 我国的艺术创作呈现出复杂的发展趋势, 原有单一的创作环境已经被市场经济所取代, 艺术的发展受到经济利益影响。作为人力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创作需要独特的环境, 艺术创作者要能够有效抵制来自外部的不良影响, 从艺术的真正内涵出发, 创作出多样化同时具有个性化的艺术产品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艺术创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发展中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箭.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恶搞方式[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马明华.消费社会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2.

[3]荆雷.中国当代手工艺的核心价值[D].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4]陈希如.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禅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5]丁琪.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暴力情结及其表达方式[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观念主义 第11篇

【关键词】“人文主义”教育观念 中职语文教育 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我国的中职教育中,其主要以市场需求为主,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的,进而导致对专业课和文化课的重视度不够。我国的素质教育主要以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为主,以实现和时代同行、与社会共同进步以及弘扬人文精神为目的。对中职教育进行的改革主要将中职教育朝“人文主义”教育模式进行转变,突出语文专业特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表现

所谓“人文主义”教育观念,指的是以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为目的,注重强调人自身的重要性,注重发扬人的个性,并对人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培养创造力和个性,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在中职语文教育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职语文教育内容的人文性

我国比较重视对语文教材内容的编写,语文教育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包括哲学原理、生活伦理等内容。虽然语文教材的内容是用文字记载的,但是文字能够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通过阅读文字能够感受到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的感情,例如友情、亲情等。另外,语文教育还是一种美的教育,语文中优美的文字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营造美的环境,对学生的审美观进行培养。

2.中职语文教育方法的人文性

除了语文教育内容具有人文性外,教学方法也具有一定的人文性。语文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景,教师应该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教师讲授的语文内容,并与老师进行积极的互动。由于中职学校是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的,和其他专业科相比,压力不大,所以不能运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因此,中职语文教育,可以通过构建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学体系,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培养。

二、加强中职语文“人文主义”教育的策略

1.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处于信息化时代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培养要转变以往的“重理轻文”的教学现状,注重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语文教学课程向来都具有一定的乏味性,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兴趣,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2)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由于中职教育主要以专业课学习为主,不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学生上课时只简单听讲,没有引起对语文课的重视。因此,为了转变这种现状,可以运用班级分组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

语文是一门工具课,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文章通常情况下都具有很高的美学教育价值,例如文章中包含的有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人生感悟,对学生的情操和审美观进行培养,锻炼学生的认识事物与观察事物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审美观进行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将进酒》,教师在对该文章的意境进行描述后,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豪迈的气魄,运用播放课文录音的方式,让学生从雄浑的声音中感受诗歌的意境。运用对学生进行美教育的方式,开拓学生的胸襟,提高学生的修养,使学生具有豪放的情怀。

3.营造校园人文氛围

为了在中职语文教育中渗入人文教育理念,可以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举办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主义文化氛围。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可以在中职校园中设立人文景观,成语典故石雕或者名人石像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能够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继承我国的优良传统,如孝敬父母、谦虚礼让等。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校园人文知识讲座,让学生对最新的人文知识进行了解,并欣赏大家风范。

三、结语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注重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因此,语文教育要与时俱进,达到和时代同行、社会同步的目的。在中职教育中,语文教育自身具有的人文性、情感性,富有很强的灵魂思想和精神气度,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及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观念主义 第12篇

一、大学生存在的就业观念误区

1. 脱离实际, 心理期望值高。

我国高校从1999年实行扩招以来, 到2009年招生规模达到历史最高, 已经造成毕业生就业与社会职业需求严重失衡, 加上大学生对就业期望普遍较高, 使本来已不乐观的就业市场日趋严峻, 尽管落后地区和西部地区急需大量的技术人才, 他们却不愿到这些基层的地区。对于城市的生源, 他们遵循人往高处走的人生定律, 就业期望则相对更高。大学生表现出的就业心理说明他们对就业的期待趋于理想化, 没有树立从基层做起的职业理念, 不能脚踏实地, 这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2. 一步到位, 谋求长期稳定。

部分大学生想一步找到满意的工作, 一味追求终生不变的法则, 希望在一劳永逸中寻求平稳的发展。还有一些学生就业前没有对职业做好充分调研, 看似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可是上岗后往往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最后不得不重新选择。择业过程中, 不少大学生认为的好职业往往是停留在认知的层面, 没有看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事实上, 对职业获得真正的了解必须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体验, 只有经过实际感知才能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 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3. 不求创新, 被动接受岗位。

目前,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然受到传统和保守思想的影响, 毕业后首选大型国有或事业单位, 创业不会作为就业的首选, 相反被当做迫不得已的退路方式, 缺乏当今时代需要的创新与开拓精神。“从社会的实际需要来看,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不足不是简单地来自于供过于求的社会压力, 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就业生态位’狭窄和由此导致的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弱化。”[1]目前, 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大学生去创业, 今后是企业家人才辈出的时代, 当今大学生要善于抓住机遇, 在创业中实现个人超越。

4. 注重自我, 大局意识淡漠。

一些大学生的就业观是以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 他们往往强调个体的得失, 而几乎没有人能从国家的利益去考虑、去选择, 国家用人出现如此被动的局面, 说明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出现了偏差, 他们只把眼光投向发达地区, 而一些边远地区无法进入他们的视野。有些大学毕业生好高骛远, 不能脚踏实地, 解决这一问题是大学生要从思想根源上抛开以自我利益为重的观念, 提高自身修养, 响应祖国的号召, 以服从国家的利益需要为就业基准点, 到艰苦的地方去,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才能真正解决国家用人之所需。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新大学生就业观念

党的十八大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个倡导, 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 这一点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更是一项紧迫的任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一些原有的价值规范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 使得大学生处于社会文化价值冲突的中心, 他们的价值观在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新与旧的冲突之中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迫切需要通过价值观的整合与构建, 使之在承接主导价值的前提下拥有其自身自由勃发的生命。”[2]尤其是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利益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 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 并促使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大学生形成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职业取向。

“新世纪, 价值观的整合与构建已成为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党和国家明确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这也预示着作为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 尤其是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目标体系和问题界域都将发生重要转变, 开始进入一个整合与构建的全新里程。”[3]党的十八大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公民个体的要求中体现了一种理想的状态, 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说明了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还不平衡, 国家必须大力支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这时大学生应积极投身到落后地区的发展大业中, 因此要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 大学生应改变只去发达城市就业的想法。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要敢于承担国家的重任, 投身到国家的一线建设中, 充分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目前, 我国的大学毕业生还远未达到过剩的程度, 饱和性失业是不存在的, 在欠发达地区, 人才仍然匮乏, 那里迫切需要更多的大学生去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激发大学生实现价值目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危机的形势下, 引领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就业观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和政府应鼓励大学生到欠发达地区就业、创业, 用大学生填补欠发达地区的职位空缺, 应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首先, 政府应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建立适应高校毕业生成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主要竞争者的就业政策体系。其次, 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 制定促进各种所有制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相应的优惠政策, 规范就业, 鼓励创业。“这种时间上的延续和逻辑上的递增性的高校创业教育实现框架, 往复循环, 不断‘生成’大学生的开拓型素质, 从而促使大学生不断从‘现实的人’转变成‘发展的人’。与此同时, 大学生这种发展的人也成为推动他们不断超越自我的创业, 推动社会特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长、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社会经济形式的变化。”[4]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并予以特殊优惠。

3.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成重视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解决中国社会转型期新问题的迫切需要。当前,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大学生的总体思想观念需要形成正确的价值共识。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 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的封建思想的束缚, 同时实实在在地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帮助。

大学生是我国就业群体的主力军, 全社会都应该从大学生现实出发, 形成良好的社会主流舆论环境, 消除对艰苦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地域歧视, 积极传递正能量, 社会尽一切所能为这些大学生提供更加优厚的条件。全社会都应携起手来, 共同关心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发展, 只有在全民形成尊重知识、营造大学生的良好就业环境, 才能唤起大学生的就业激情, 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才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摘要:近年来, 我国就业市场形势严峻, 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压力, 然而部分大学生不能与时俱进, 他们就业心理期望值高, 缺乏创新意识, 不少大学生以个人利益作为出发点, 而不考虑国家的现实需要。基于以上就业观误区, 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势在必行, 高校管理者及全社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积极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就业观念

参考文献

[1]罗岩.从大学生就业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9) .

[2][3]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上一篇:综合指标法下一篇:人员规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