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的新视角

2024-05-06

英语教学的新视角(精选12篇)

英语教学的新视角 第1篇

一、与编者对话,整合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与以往不同,2011年版课标首次在“对话”中增加了“教科书编者”一说,目的就是强调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尊重编者意图,增强“标准”意识,不仅要明白文本的原始价值,同时要挖掘课文的教学价值,从而合理地取舍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提升对话的质量。

其实,在编写每一课《古诗两首》时,编者都是精心选择古诗的。只要稍加分析,你就会发现每课两首诗之间有紧密的关联:《石灰吟》和《墨梅》都是借物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江南春》和《春日偶成》都是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池上》和《小儿垂钓》都是描绘乡村儿童天真无邪形象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和《观书有感》都是围绕由读书生发一定道理的……

笔者这样大胆揣测编者的意图:编者有选择地将两首诗放在一起组合成一篇课文,就是看中了这两首诗之间的共通点,就是希望教者能从课文的视角,将这两首诗加以整合展开教学。理解了编者的意图,找到了两首诗之间的关联,教师才能利用好教材资源,正确解读文本,整体把握,整合设计,梳理出有效的教学思路来。

二、分三步实施,整合教学

有了整合设计的教学思路,教师在课堂上就能一改传统的“逐首教学”模式,简化教学过程,将两首古诗有机地融为一体。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尝试实行三步走的教学模式,循着“读诗解诗”“品诗悟诗”“辨诗评诗”的教学思路,一合二分三再合,循序渐进,逐层深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同步出示,自主学习,疏通古诗诗意

这是两首古诗在教学中的首次合作。在揭示课题后,教师就把两首诗和盘托出,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读准古诗、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的起点。小学教材中选取的古诗大都诗意较浅,且每首诗都配有栩栩如生的彩图加以助读。学生们手边也有不少的学习资料,或者预习时就已通过上网等方式查找到诗人简介、诗意注释等。上述种种原因,构成了古诗的潜在教学资源。教学时不妨引入这些潜在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如五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安排的是《寻隐者不遇》和《所见》这两首古诗。两首诗语言清新、平白,都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孩童形象,都描写了自在闲适的乡野生活。文中的三个生字“骑、震、蝉”对学生来说也不陌生,只有“樾”这个字学生平时很少接触到,需要查字典明确读音。教学伊始,导入揭题,接着就让学生借助课后生字表通读两首古诗。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解释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最后组织交流自学成果,教师适时点拨。这样的教学打破了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连诗意的串讲式教学模式,还给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

同步阅读,整体认知,初步感受两首诗的情感基调,为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逐首品悟,咀嚼诗句,感受古诗意味

在经历了初次的“合”之后,此环节是一个“分”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古诗凝练、和谐,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在教学古诗的过程中,尤其要反对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繁琐设问,条分缕析,只会打消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牢牢抓住“诗眼”,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渐入意境,充分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与优美。

比如六年级上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两首诗,在逐首品悟环节,教师应紧扣“诗眼”展开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围绕“喜”字展开,诗人为何而喜?让学生找找诗人“喜欲狂”的表现,抓住“即从”“穿”“直下”“向”等词体会诗人的“归心似箭”;《示儿》可围绕“悲”字展开教学,诗人因何而悲?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诗人的悲伤?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一首古诗词都配有精美的插图。教学中,书上的插图也可发挥作用,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幅图中,诗人一家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漫卷诗书”的场面也表现得十分形象。而《示儿》一图则显得哀伤而凄凉。弥留之际的陆游,在孤灯残烛的映照下显得奄奄一息。布满皱纹、饱经沧桑的脸上,挥之不去的是遗憾的愁云。在这样的画面映衬下,两首诗的“喜”与“悲”被挖掘得深刻而直观,直抵学生心灵。

分步解读,逐首品悟,是前后两次整合之间的一道绚丽的彩虹。

3.对比参读,明确联系,挖掘古诗意蕴

这是教学过程中第二次整合的过程。在充分理解诗情、品悟诗味之后,应再次回归整体,对照赏析,挖掘古诗意蕴。

比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望洞庭》和《峨眉山月歌》两首古诗,在品悟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共同之处:两首诗中都有“秋、月、水、山”,富有宁静和谐的意境。又如上文提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两首诗。两首诗有着诸多的不同,但对比参读,能引导学生解读出两首诗一致的精神本质——内心无比强烈的爱国之情。

对比参读,再次整合,是教学的求同回归。情感铺陈的角度虽有不同,景物描写的方式虽不一致,但在此刻得以统一,编者意图也在此时得以彰显。

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古诗量并不是很多,所以古诗教学要把课堂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天地。教学结束后,教师要以《古诗两首》中两首诗的联系为落脚点,以诗带诗,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有效拓展教学空间,给学生的古诗积累提供有针对性的素材。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安排了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两首诗同写六月的西湖景色,却又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在教学完这课后,教师可以“西湖美”为主题,安排古诗词的诵读活动,为学生提供一组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词,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秋山》,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以及柳永的《望海潮》。学生被课文中西湖的美景所吸引,对拓展的诗词充满着兴趣,阅读和积累的兴趣也油然而生。

精读一首,带读几首,用古诗引古诗,借古诗悟古诗,扩充阅读容量,优化整合资源,扩展了古诗词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能力何愁厚重不起来?

英语教学的新视角 第2篇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作者独到的思想,丰富的情感,鲜明的个性,强烈的渴求无不依托语言得以展示和传递。学生在作文中的叙事、抒情、说理,也无不通过语言的表达而为大家所感知、所理解。但丁曾说过:“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的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的重要。”这个比喻十分精当地说明了语言同作文的关系。

然而,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对作文语言仍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师普遍重内容而轻语言,指导乏力。不论在教学中,还是在辅导上,教师往往都致力于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等方面,很难看到对语言的具体指导、训练。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较主要的原因有二:第一,应试作文评价偏重于内容是否具体,中心是否明确,而对语言的要求较基础,分值也偏低。第二,教师普遍感到语言是学生自然形成的,只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无法教,以致于忽视了作文语言教学,成了教学上的盲点。对此,我们只能重新拾取被我们失落的作文语言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才能涌现出一篇篇有血有肉、有个性、有生命力的文章来。

一、基于口头作文,发展其语言。

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而且学生口语的发展水平远高于书面语,然而这一作文语言资源长期未能得到开发。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语言水平,绝对不能忽视其口语存在。口语是一种原生态的语言形态。它较多地使用了人们生活中的词汇,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短句多,省略句多,自然句中易位现象多,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口语表达时,还会较多地使用体态、表情等辅助语言,配合声音的高低缓急以及情绪的起伏波动,渲染气氛,营造情境,唤起听者脑中的表象,从而感染听者,丰富他们书面作文的“前形态”储备,使其作文自然而真实,质朴而生动。因而,上好口头作文课,充分发挥其口语优势是提高学生作文语言的关键。

如何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呢?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1、从“片言只语”入手,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可以开展“妙语集锦”活动,说一说校园内、家庭里令人捧腹的幽默语、童稚语,并衍生到“令我伤心的话”、“令我感动的话”等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语言,获得语言的积累。

2、说“眼前景、身边事、心里话”,体现“生活”的理念。口语擅长抒写生活的体验,表现生活的质感。“眼前景、身边事、心里话”适合学生用原生态口语表达,展现生活的原汁原味,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锻炼学生用语言描述生活的能力。

3、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形成和谐的表达环境。口头作文以口语为表达形式,呈现出一种“不定型性”,可以进行随时修正。它便于学生自我纠正,便于同学补充修改或教师、家长指导建议,形成一个学生自改、师生互改,甚至家长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使学生的口头作文的过程,成为不仅是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更是碰撞、融合、提高的过程。

4、录音存档,记录成长的足迹。对学生的口头作文进行录音,不仅记录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其产生一种激励效应,而且也记录了其语言发展的轨迹,便于教师进行研究,改进教学方法。

5、完成口头作文到书面作文的过渡。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毕竟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其产生的心理机制也各不相同,因而必须实现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的过渡。从口头作文过渡到书面作文的最佳时机当在学生口头作文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然后引导他们由“口头” 过渡到“书面”,最终实现“以语言为门径,以文字为重点,语言和文字共同提高”的目标。

二、引导语言定位,张扬其个性。

不同的学生对作文语言的运用可谓千差万别。因为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格、性格志趣、生活环境、人生阅历都是各不相同的。只是我们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往往无视这一切。教师往往以自己的喜好或应试文的要求为标准,抹杀学生的语言个性,导致学生作文中的语言不是他们心中的语言,言不由衷,揣摩教师意图的现象比比皆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学生的笔下却很无奈。在这里,我们的学生失去的不仅仅是语言,更是丢失了“个性生命”。因而,引导学生找到自己语言的位置,明确发展方向,写作属于自己的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定位,首要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审视自己作文语言的习惯。教师要教会学生比较阅读。第一,学会纵向比较阅读。建立自己的作文档案,比较阅读自己各年段写作的文章,以现在的眼光去审视以前的作文,又以从前的作文来参照现在的作文。学生便能对自己作文中题材的喜好、遣词造句的习惯等方面有清楚的把握。第二,横向比较阅读。阅读其他同学或同龄人的作文,在他人的文章中看到自己作文的特点或不足。这样,在比较阅读中,学生作文语言的位置便会逐渐清晰起来。与此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你在作文中习惯于使用哪些有特点的语言表达技巧,尽量地在这方面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个性;还要让学生明白,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委婉含蓄、朴实平常……都是好的语言。

由于学生找到了自己语言表达的位置,充分发展了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语言表达形式,作文语言水平提高较快,呈现出一派多姿多彩的面貌。在03届学生中,韩成扬以其山区生活经历为底蕴,叙写家乡人事,语言清新,令人神往;陈映迪心思纤细,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来表现对生活的感受;劳丹栋的幽默风趣;陈旭丹的长于抒情;张凯的平易质朴……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韩成扬和陈映迪写作的两个片段:

近了,近了,外婆家到了。“咦,那人是谁?是大舅妈?好像不是。是……”小文通眯起眼睛,竭力搜索着那个人的体貌特征。“小文通,快叫呀!”妈妈在一旁催促着,语气中似乎有点儿不满了。“大舅……不,小……”小文通的舌头竟打起结来。“你今天是怎么啦?”妈妈一面与小舅妈打招呼,一面用异样的目光瞥了小文通一眼。……

(《近视带来的烦恼》陈映迪,发表于《小学生作文》第8期)

我的老家在陆埠石门,那里山清水秀,尤其是那潺潺的清溪里,鱼儿成群,石蟹结队,乐趣无穷。暑假里的一天,我拿了一只淘箩和一只饭篮装上剩饭,叫了胖哥哥一起去抓鱼蟹。……我将饭篮里的饭粒捏成一团,在篮底压上一块小石头;胖哥哥则在篮上拴根绳子,慢慢地放下去。饭篮才沉到潭底,贪吃的鱼儿便纷纷游进篮里美美地吃起来,迟到的蟹也心急火燎地抢上前去。我出手如电,迅速提起饭篮。顿时水“哗哗”地从篮底漏出,篮中小鱼“扑扑”乱蹦,小蟹“沙沙”乱爬。……

(《淘箩捕鱼》韩成扬,发表于《慈溪日报》)

三、追求“言”“意”契合,焕发其生命。

所谓“言”即作文语言,“意”即学生的思想情感,学生的作文语言必须与其思想情感契合统一。著名作家汪曾祺曾说过:“我认为语言不只是形式,本身便是内容。语言和思想是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可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很少从这个意义上去思考,总是为“形象生动”而“形象生动”,很少去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以致于学生作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了一大堆,而其思想内涵却依然空洞而苍白。像这样,思想情感与语言融合不在一起,“语言这个东西就不再是一个好东西了。一切的虚伪,一切的谎言,一切的华而不实的官样文章都是从这种‘过剩的’语言工夫中锻炼出来的”。王富仁先生的话一针见血。

如何实现“言”“意”的融合,使学生的作文语言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我们以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1、丰厚语言的积累,提供“言”“意”契合的物质基础。冰心先生曾打过一个很生动的比方:“一块积木摆不出东西来,两块就有了对立面,三块就可搭个门,四、五、六块就更好,可以摆个比较复杂的东西了。拿词汇来说,你没有积累到相当多的话,就没法挑选,因时因地制宜地把它放在适当的地方。”(《谈点读书与写作的甘苦》)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广泛的阅读实践中丰厚语言积累,使其在写作活动中具有游刃有余地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可能。

2、创设逼真的情境,营造“言”“意”契合的情感氛围。所谓情境实质上就是一个富有形象感,充满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它弥补了学生平时生活的局限,再现了生活中一些稍纵即逝的细节,丰富了他们脑中的表象储备,唤醒或催生了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推动了学生的言语生成。因此,当学生“言”“意”脱节时,教师不应该急于指导学生进行纯语言修改,而应该引领他们去体验情境,这样他们的心底方能喷薄出浸润着自己精神内涵的语言来。

3、体验社会生活,提升“言”“意”契合的质量。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同样也是作文语言的源泉,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让他们拥有深厚的生活基础,是丰富语言的重要途径。学生对语言的学习不应割裂与生活的联系,而应让他们在生活中感悟,在生活中运用,在生活中丰厚,这样的语言才是鲜活而有质感的。我们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途径很多,可以是社会实践,可以是旅游采风,也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等等。总之,一定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学到活的语汇、活的语言技巧。

综上所述,关注学生的作文语言,遵循学生语言习得规律进行研究与教学,必将有助于学生作文语言的提高;在作文教学中,把发展学生作文语言作为先导、基础、着眼点,把它作为改进作文教学的切入口来重视,必将给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英语教学设计的新视角 第3篇

作者根据《辞海》《汉语大词典》和《互动百科》对理念的界定,把理念界定为“人们在实践中所要实现的目标和所归纳总结出来的思想、观念、概念和法则”。教学理念即“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所要实现的目标和所归纳总结出来的思想、观念、概念和法则”。作者还将教学理念划分为三个层次:宏观教学理念、中观教学理念和微观教学理念。该书中的教学设计都基于微观教学理念,即贯穿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的理念。笔者分别挑选一篇小学、初中和高中课文的教学设计详细述之。

一 案例分析

案例1 Skill-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Asking the Way with a Focus on Speaking

该教学设计选用的是牛津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Asking the Way。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问路”和“指路”的表达。“培养语言技能”作为教学理念,是贯穿整个教学设计的线索。设计者旨在通过以看促说、以听促说、以读促说和以演促说来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

教师以朋友Amy初次来到常州导入,引出“问路”这一话题后,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如何用英语表达路标,为后面对“指路”的学习奠定基础。以看促说共分三个步骤:第一遍观看视频,要求学生对表示路标的词和短语有大致了解;第二遍观看视频时,要求学生进行复述;最后请学生给视频配音。以听促说部分主要结合“问路”这一教学内容。在听完第一遍,学生了解文章大意之后,老师请学生留意文中有关“问路”的表达,随后进行复述以及联想,联想四年级时所学的其他“问路”的方法。以读促说部分则将重点放在如何“指路”上。尽管文章篇幅不长,但老师并没有要求学生一口气读完,而是分成两个部分:首先是对近地点的描述,然后再是对远地点的描述。由于“指路”较“问路”而言句式更复杂,因此阅读比听力更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阅读速度,必要的时候可以回看前面的内容,而随堂听力不能顾及学生的个体需要。有效的课堂除了要有老师的指导性教学,也少不了学生的体验性参与。在以演促说环节,老师首先邀请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再鼓励学生自己编写对话并将对话内容演绎出来。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巩固“指路”和“问路”的表达。鉴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师不能给予每个学生开口表达的机会,因此老师以编写对话作为家庭作业,以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课后巩固。

该教学过程每个步骤的目标都是对口语技能的训练,体现了整个设计“培养语言技能”的教学理念,保证了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问路”和“指路”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交际内容,往往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流实现,因此这两个主要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与教学理念相结合,避免了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脱节。该教学设计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学生参与,复述、配音、角色扮演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此外,老师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联想。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从纵向上看都不是孤立的,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对比能让学生更快捷、更高效地习得新知识。

但笔者就这一教学设计仍有几点建议。首先,设计者可以优化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的配合。以看促说部分使用的视频是一位工人对他上班路上路标的介绍,不存在“问路”与“指路”之说。如果该视频只涉及到了“指路”的表达方法,那么将其置于对“问路”的介绍之前有失偏颇。而将其放在以读促说之前,可以更好地为接下来“指路”的学习铺垫。如果设计者坚持将以看促说放在第一步,不妨选择另一个“问路”和“指路”兼有的视频,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对这一话题有初步的了解。再者,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学设计的连贯性,笔者建议课后作业也要加强对口语技能的训练。比如,要求学生在完成对话编写后进行排练,老师在下节课抽出时间让学生表演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案例2 Inquiry-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Murder in Valley Town

这是一篇基于“研究性教学”的教学设计。Murder in Valley Town选自牛津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文章介绍了发生在山谷镇的谋杀案,从警方介入后对现场证据的勘察,到受害人身份的核实,再到嫌疑人信息的介绍等。整个教学设计模仿侦探破案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分析证据,得出结论。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在导入环节,老师用电影《神探夏洛克》的片段引起学生对侦探工作的好奇,使他们积极参与破案过程。第二步,老师提出几个关于受害者和嫌疑人以及谋杀案发生时间、地点的问题,通过设置悬念引导他们通读文章,了解有关案件的基本要素。第三步,提出谋杀案发生原因的假设。老师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段落找到文中给出的假设,并结合自己的想象,猜想其他可能的原因。第四步,搜集信息验证猜测是否成立,包括受害者的死因、有无挣扎痕迹,人们最后一次看到受害者以及发现尸体的时间地点,嫌疑人外貌特征以及何时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第五步,老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犯罪现场、受害者和嫌疑犯的细节,分别对搜集的证据进行分析。第六步,根据对掌握信息的分析,得出结论:由于证据不足,对嫌疑人的指控不成立。最后,老师布置学生课后写一篇作文,猜想这起谋杀案的结局。

该教学设计基于“研究性教学”这一理念,破案过程环环紧扣,也与文章中的描写顺序基本一致,没有遗漏文中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整堂课老师采用问题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和分配任务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重视细节,学会分析细节,因此学生质疑、思考、讨论和下结论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此外,老师注重教学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猜测,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猜想凶杀案发生的原因和案件的结局。而且,多媒体等教学资源的运用,尤其是警笛声和案发现场的图片等营造了破案氛围,使得课堂生动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endprint

案例3 Theme-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Population Mobility

Population Mobility是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十第二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其“主题”为“人口迁移”。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步骤,从介绍不同类型的人口迁移到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及结果,都紧扣“人口迁移”这个“主题”。

第一步,老师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地区人口迁移的现象并让他们猜想人们迁移的目的。随后老师引入对人口迁移的分类:地区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和星际人口迁移。第二、第三步,老师分别将教学重心放在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上。在第二步中,老师要求学生细读A部分全文,即国内人口迁移,查找文中年长的美国人与年轻的美国人的个人信息以及他们的迁移信息。老师提醒学生对文中信息要学会取舍,把重点放在相关信息上。第三步,介绍国际人口迁移及其原因。学生先略读对该段有大致了解,再细读寻找原因。第四步,老师要求学生结合前面三个步骤回答问题:为什么人们选择迁移?经过小组讨论,大家踊跃发言,最终得出结论:人们迁移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也正是人口迁移使世界变成现在的样子。最后,家庭作业是写一篇关于星际人口迁移的作文,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本课主题的检验,也鼓励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并发挥想象力。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人口迁移”这个“主题”贯穿了所有的教学内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死搬教条,把教学局限于这篇课文,而是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任务”部分的文章进行阅读,愈加体现了老师的教学理念是“人口迁移”这个“主题”,而非纯粹的课文讲解。课后作业也围绕“主题”,而且更进一步,做到了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样的作业也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能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提高作业质量。互联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学习的步伐不止于课堂。

二 教学设计的预设性与课堂的生成性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系列行为,精心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师对专业品质的追求。但是,教学设计只是教学实践的第一步,并不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保证。这是由课堂的动态生成性决定的。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即教学活动中突发的、偶然的、随机的现象和时机,它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可预知的。一个活生生的课堂中存在着很多不可控因素,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会背离原来的教学设计。这种著名教育学家张文质先生所称的“迷人的不可知性”,使得教学效果因无法预设的意外而精彩。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教学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的关系呢?首先,精心的教学预设是有效生成的前提,教师要保证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流程基本不变。同时要意识到课堂的复杂性,不断积累经验,凭借教学智慧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事件。这就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事先预设”中走出来,走向“动态生成”,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和挑战性。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这也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把教学内容定得太窄、太死,而应留足够的灵活调整的空间。

教学活动好比一场足球赛,教学预设即踢球规则。正如一场球赛精彩与否取决于运动员的临场发挥,一堂课的效果好坏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的灵活应变。教学设计“无用论”和“万能论”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预设促进生成,又要超越教学预设,对待教学设计要“进得去,出得来”。

参考文献

[1]封淑一.把握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新课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实验子课题初探[J].外语

教研,2006(6):41-42.

[2]余文森,肖川,张文质.对话:教学设计与课堂的生成性[J].福建论坛,2006(6):41-42.

关注错误:有效教学的新视角 第4篇

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典型错题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这一课题, 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

一、关注错误的本真缘由

有这样两种现象:一个教师可以看到, 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年代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某一阶段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几乎是相同的, 另外, 学生在新授课中出现的错误同样在单元练习与期末复习中也会出现。

面对上述两种现象, 教师一般会采用如下态度:第一种是看到学生出现错误就抱怨, 抱怨后请学生订正;第二种是拿“题海”来试图防错, 让学生通过大量类似习题的机械练习, 进行强行记忆。教师把大量时间浪费在批改、订正作业上, 没有时间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习题, 师生都在“题海”中苦苦挣扎, 身心俱疲。

那么, 能否让学生少出现或不出现同样的错误?能否降低许多数学题目错误的发生面与发生率?能否收集典型错题供教师们在教学设计时参考?能否让教师预先知道学生对哪些题目容易做错, 实行教学干预, 减少教学失误?能否让错误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课题组成员努力想通过错题研究找到答案。

二、关注错误的价值所在

如果说关注错误的本真缘由是对课题形成的原始认识的话, 那随着我们对该课题的深入思考与不断实践, 错例研究在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方面的价值与意义也越来越显现。

(一) 有益于教师读懂学生

读懂学生包括读懂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发展规律与水平、已有的活动体验与学习基础等等许多方面。错误与学生的学习相伴而生, 它能折射出学生的学习困难, 反映出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习惯态度等。读懂学生的错误就读懂了学生的一部分。如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问题对学生来说往往比较困难, 这是因为学生受了正整数乘法的负面影响, 认为“乘法一定是越乘越大, 除法一定是越除越小”。这种影响超过了他们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而造成了学习困难。只有通过多种手段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想法, 并从中寻找出错误的原因, 错误就会被读懂, 学生的学习困难也就读懂了。

(二) 有益于教师读懂教材

课题组成员石柳老师有这样一个错例:选择题:大于53万、小于54万的自然数有 () 个。选项为:A.0 B.9999 C.1万D.无数。学生的错误率高达51.28%。石老师对此从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教师应正视“自然数”知识的教学。人教版教材四上年级中自然数的知识是“数的产生”一课中的一部分内容, 只呈现了“自然数的定义, 0是最小的自然数,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教师除了教学自然数最基本的知识以外, 还应在此基础上再做些拓展, 可以研究一下自然数的分类, 关注一下由自然数组合成的一些特殊数列, 巧数较大自然数区间内的个数等内容。通过内容的拓展, 使学生对自然数的理解更加深入。

错例研究是在真正了解、透彻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基础上, 再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建议, 这个过程其实更需要教师读懂、读透教材。从这个意义上讲, 错例研究其实就是对教材内容的再度理解与把握。

(三) 有益于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关注错误、开展错例研究给实践教师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有了错误意识。有了错误资源的意识, 说白了就是对错误有了相当的敏感度。教师面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 能站在研究者的角度, 以积极的研究心态, 把错误作为研究的对象。错误成了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得失的载体。课题组的研究旨在积累更多的学生易错点、错因分析和利用错误进行教学的案例, 透过错误发现问题, 把学生学习上的错误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联系起来, 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 进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在对学生学习错误的持续关注与习惯性的反思中, 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四) 有益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

教师关注了学生学习中的错误, 就能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作出及时、正确、正面的评价与反馈, 就有可能避免由于学生大量的重复订正造成的负担与学习时间的无效流失, 消减学生由于枯燥乏味引起的厌学情绪,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再经过一定量的变式训练及错题重做, 错误得到比较彻底的纠正, 避免了题海战术, 赢得了有效的学习时间。再者, 典型错题多数反映的是学习的重难点, 因此, 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典型错误就是抓住了教学的关键, 最终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三、关注错误的应有行动

学生在学习中出错是难免的也是合理的, 但长期以来, 在对待学生学习上的错误时, 多数教师总是缺乏一种“主动应对”的理念和策略, 而是采用重复订正的办法, 致使部分学生对于相同的错误屡犯不止。其实只要教师能采用如下态度与行动, 这种现象是可以改变的。

(一) 采集错误

首次成功的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预防错误的发生, 是提高首次成功的关键。采集、预知错误则是预防错误的前提, 可以通过假设错误与现场捕捉两条主要途径来采集错误。

在单元教学前假设错误。在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错误是普遍的, 更是必然的, 错误的产生也就是有理由、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 细心了解学生。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 有些错误是教师能够预料到的, 这种能够预料到的错误我们称之为假设错误。在课题研究中, 我们错误筛选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让教师以“教学单元”为单位假设单元错误, 然后在教学实践中事先采取措施, 实行教学干预, 防止或减少错误的发生。

在教学现场时捕捉错误。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学生的错误, 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捕捉, 及时进行反馈, 并能灵活机智地加以运用, 因势利导地融入到教学中, 让它发挥独具的教育价值, 成就因错误带来的教学精彩。

(二) 善待错误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挑水工有两只水桶, 一只水桶有一条小小的裂痕, 另一只水桶完好无损。完好的水桶总能把一桶水运到主人家里, 而那个有裂痕的水桶在到达主人家时, 里面总是少了一些水。有裂痕的水桶对自己天生的缺陷感到十分惭愧, 心里一直很难过。两年后的一天, 它在小溪边对挑水工说:“我为自己感到惭愧, 我想向你道歉。”挑水工说:“在我们回到主人家的路上, 请你注意小路旁的那些美丽的花儿。”当他们上山时, 那个有裂痕的水桶看见太阳照着小路旁美丽的鲜花, 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非常快乐。挑水工说:“难道你没有注意到, 刚才那美丽的花, 只长在你这一边?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有裂痕, 就在你这边撒下了花种, 每天我们从小溪回来的时候, 从你裂痕中漏下的水就浇灌了它们。我经常摘下这些美丽的鲜花去装饰主人的房间。”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学生的错误, 并善待学生的错误。另外, 在感谢差错的同时也要感谢出错的学生, 进而来鼓励他们纠错。

(三) 分析错误

分析错误是错例研究、建立“错题库”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出错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 可能是学生的原因, 有可能是教师教学上的原因, 也有可能是教材的原因, 因此教师要学会自我反思, 学会诊断学生的学习, 以客观的态度、审视的眼光看待教材, 仔细认真地分析出错原因, 为学生的错误准确把脉, 以便对症下药。

例如:课题组成员夏春峰老师的错例

错题:在直径为9米的圆形花坛外面有一条宽1米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

错解1:3.14×[ (9+1) ÷2]2-3.14× (9÷2) 2=78.5-63.585=14.915 (平方米)

错解2:3.14× (9÷2) 2-3.14× (1÷2) 2=63.585-0.785=62.8 (平方米)

错因分析:

错解1把内圆的直径加环宽当做了外圆的直径, 这是多数学生的错误;错解2把9米理解成了外圆的直径, 而把环宽1米理解成了内圆的直径。这是一小部分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的错误。

分析两种错解, 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圆环的空间感知, 不清楚题目中这个圆环所描述的直径9米是外圆的还是内圆的, 更不清楚“宽1米”是圆环的什么。所以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 既有教师在教学中对环宽概念教学的不透彻, 也有教材练习缺乏相应的配套练习, 更有学生理解不深入, 不通过画图等手段来帮助理解的盲目解题问题。

另外, 教师要诊断学生的错误, 分析错因, 要避免“想当然”的主观臆断, 没有针对性的错误分析, 就会迷失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指导建议的依据。

(四) 利用错误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正确有可能是一种模仿, 而错误大凡是一种经历, 因为许多错误是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时形成的。在教育活动中, 错误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该正视错误、珍视错误, 更要利用好错误。

首先, 要在分析错误的基础上判断“错误”的价值, 不能一概而论, 特别是那些具有规律性的典型性错误, 教师要好好利用。

其次, 让学生学会自我诊治。在教学中, 教师要利用错例, 延迟评价, 让学生在正确与错误的探索中不仅知其错, 而且知其所以错。让学生学会自我诊治, 在对抗错误中获得发展。

办学的新视角新思考 第5篇

“校长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处理好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关系”

“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启发提问,倡导讨论”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共享”

“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这个炎热的夏日,记者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探访十几位海外学习归来的中小学校长,听他们讲述海外学习的故事。透过这一个个故事,人们不仅可以更多地了解美国的基础教育,还会隐约地触摸到来自校长心底深远的回声----对基础教育改革敏锐的观察、思考、矢志不渝的追求。

1.社区成为办学的重要伙伴

如何处理好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使学校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而是向社会延伸,充分享用社区的教育资源,这是许多校长多年办学思考的一个问题。此次在美国学习期间,他们对这个问题做了较深入的调查。

据北京房山区窦店中学校长柳立涛介绍,在美国,办学校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组织----社区。居民居住地以社区为单位,校长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处理好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关系。校长们都深刻认识到只有使自己的学校成为整个社区人们注目的一个中心,而不是一个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学校才能被人们所关注和支持,学校发展就快,前途就好。学校善于从社区的角度思考教育问题,引导学生为社区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利用社区的人力资源加强学校管理,协助学校工作,这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如请政府官员、学生家长、普通百姓来校作报告,和学生交流沟通,加强学生在社区的责任意识,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社区和社会中去。校长常通过各种形式把社区的各界人士、学生家长甚至亲戚朋友吸引到学校来参观访问,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争取社区的理解,调动社区支持学校办学的积极性。

对此,怀柔区渤海中学校长王海鸥也有同感,他说:“美国中小学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美国各地都有配套一流的社区教育设施,如科技馆、航空博物馆、艺术馆、历史博物馆、图书馆、研究所等,这些教育设施大都向学生甚至公民免费开放。学生和老师非常善于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教育学生服务,这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而且非常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想这也许是为什么美国很多中小学生都能写出很有价值的论文的原因。在这当中,社区也对学校的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每个学期,社区都要为学生活动做出安排,每个学生参加完活动,社区都要给学生开具证明,并加以评价,使学生在社区的活动不流于形式。而且,这些证明是学生结业、毕业和升学的有力依据。”

不仅如此,美国还很重视学生对社区的责任和义务。据北京育才学校副校长张军介绍,在查看一本美国学校的《学生及家长手册》时,我们发现,学校对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不仅仅是针对学生个人发展的,更强调了学生发展与社区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关系,特别强调了学生对社区的责任。这些规定,使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社区的概念,开始具备为社区和社会服务的意识。

在美国加州的阿纳汉姆学区《学生及家长手册》中,我们体会到了这一点,阿纳汉姆学区的《学生及家长手册》包括五部分内容:家长的权利,学校年历,学生毕业要求,重要提示和转学须知。在手册的封面,明确指出:“请仔细阅读手册里面重要文件的内容,在相关文件上签字后,于学生注册日交回学校。”这意味着家长和学生须承认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对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而且,为社区做事,是学生们乐于参与的活动,这在美国很普遍,但遵守社区法规,维护社区秩序,更是学生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共享

美国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给中国校长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发现,美国学校其实都很小,而且资源十分有限,然而当他们对学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便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做得很好。学校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学校很朴实,没有专门的接待室,餐厅平时是学生活动的地方,他们这种朴素的品质,简约、高效,很值得我们学习。

据北京怀柔区杨宋中学校长滕利君介绍,在美国,我们所在的大学、社区的设施都向社会免费开放,资源共享的工作做得很成功。学校只要登记好使用设施的时间,学校或社区安排好时间表,就可以按照指定的时间使用有关的设施了,当然有些设施是要收费和收抵押金的。我尤其欣赏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图书馆里的各项服务全可以在网上办理,使用者可以在任意有网络的地方登记,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方便了用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有专门供残疾人使用的停车场、楼梯通道、洗手间,尽管来的残疾人不是很多,但确实给残疾人查阅资料带来方便。

滕校长接着分析,美国公共设施的配置和服务对我们学校资源的整合很有启发,我们学校的设施和配置是否真正体现了以教师、学生为本呢?我们的计算机房、图书馆、校本课程等资源的整合是否做得很好?我想,最根本的是资源要为师生的发展服务。

他说,也许有人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没有那么多钱,现在提倡“以人为本”是否有些“超前”?学校的资源如何整合?以什么理念去整合?我觉得标准就是以促进学校的每一位成员的发展为宗旨去配置和优化。尽管我们的学校资金还比较短缺,但我们可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考虑资源的配置,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去努力,我相信是能够逐渐实现的。在美国我曾参观过一所中学,这所中学的特色竟是养鸡、养猪、养羊。在其过程中体现科技的现代化,体现学习知识、从事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培养人才的不同模式。这个案例对我们很有启发,其实类似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办得更好,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丰富的资源,以什么样的理念整合教育资源。

西城区教工委书记(原北京159中校长)台峰插话,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两室”(教室和实验室)的综合利用,例如在高中,没有固定的教学班级,只有固定的教师和教室。比如美术课教室,由美术教师精心创意设计、布置,教室里有各种模型、制作材料、制作工具、参考资料、名家作品、学生作品等。教室既是传授知识的课堂,又是实验场所、车间、作坊、陈列展览室,还是学生交际的场所。不少学校都是教室与实验室合二为一的,其风格表现为美观、实用、方便。教师把对教室的安排布置作为吸引学生选修这门课的招牌和磁铁,使学生一看就从直觉上产生爱这门课的冲动。学校所有功能室和场馆都对学生全天候开放,培养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习惯品质和探索精神。

3.审慎地选聘教师

多年从事学校管理的北京昌平三中校长潘静波告诉记者,“美国校长审慎地选聘教师”是我们在学校访问时,校长多次谈到的一个概念。据我们的了解,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选聘教师,二是对教师的管理与培养。在美国,校长对每位教师都要做教育教学评价,评价的手段不是通过统考来衡量教学的质量,而是以教师上课质量作为衡量标准。校长要通过听课以及了解学生和家长所反馈的意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评价,但评价意见不能作为解聘教师的理由。

据北京顺义一中副校长李冬介绍,在美国,教师在学校任教的第一年相当于试用期,表现不佳,校长可以轻易地辞退他,但是,教师一旦被留用,则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进了保险箱,即使他的表现不太令人满意,校长想辞退也是难上加难,这要花费很多时间,通过很多程序,开很多听证会,准备很多文字材料。因为,老师的权益是由教师工会所保护的,从联邦政府到州、县、市的各级教育工会几乎是无条件地保护教师的权益不受侵犯。这样,就增加了校长在选聘教师方面的压力。校长必须第一年全面地考核新教师,力争选准、选好。而校长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比我想象的简单。一所学校中,只有校长才有资格对教师进行评价,而评价的手段和途径基本是通过听课。通常校长一年当中听一名教师的课也只有一到两次,虽然通过这一到两次的听课,就对教师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较为简便易行。校长要将评价的结果反馈给被评价的教师,以利于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

4.合作精神的培养无处不在

令中国校长感受最深的是,在美国社会,普遍认为竞争是人的本性,而团队精神是需要培养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团队精神都是很重要的。学校会在很多的节日举行教师的聚餐活动,一般是自助餐。在聚餐前大家通常要唱歌和表演节目。美国人很放得开,所以常可以看见美国教师在表演节目中趴在地上,甚至在地上爬行。在这样的活动中,人们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对学校的发展会很有好处。教师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教师经常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处理。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团队精神逐渐形成,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很好的基础。

谈到合作学习,北京怀柔区杨宋中学校长滕利君谈了自己的亲身体会,在美国的学习中,多数课程都有小组作业,小组作业要求每个学生承担不同的任务,发挥自己的特长,小组各成员分享每个人的信息、经验,共同商讨,集体决策。在完成小组作业时,每位成员都可以从组员中吸收营养,取长补短,发现自我的价值,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中,学会了民主、协商、合作。我特别欣赏他们对小组作业的处理方法,第一步,学生本人自改;第二步,同伴互改;第三步,小组研讨。这样既可以防微杜渐,又可以资源共享。

北京陈经伦中学校长助理王松感慨颇深,在美国你不论走到学校的图书馆、餐厅、教室、学生中心,还是在学校的草坪上,运动场馆等校园的各个角落,你都可以看到小组活动的情景。许多学生还经常到校外的咖啡厅进行小组活动。小组学习的形式多样,有小组讨论、小组课堂展示、小组角色扮演、小组采访、小组创作等,并且最后的评价也是按小组的整体表现给分。他们的分组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些方法能确保分组的随机性,并且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很耐人寻味。

5.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一个贡献

“美国教师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善于提问,倡导讨论。”北京市八一中学教科研主任李峰对此十分感慨,他说,当我们来到朴实而又明亮的教室时,一位美国校长满面春风地在那里迎候,他介绍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让学生有一个“安全”的.环境,不害怕提问,他还说,“没有一个问题不可以提,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对班集体的一个贡献。”只要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教师首先回答的是:“好问题。”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决不批评,而是启发引导他们用另一种方法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学中不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相反,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答案。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上课轻松愉快,积极举手提问,踊跃发言辩论,善于独立思考,勤于动手,富有创见。

北京昌平三中校长潘静波谈到,从美国50年来教育改革的过程来看,其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消除差距,促进平等”。因此,他们特别强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特别关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的学区给每位校长发的工作记录本上,每页都有一句话:要切实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质量。

北京陈经伦中学校长助理王松每周都要到学校听课,他这样描述自己听课的情景:激励式教学常挂在嘴边,如果你向老师提出问题,“Good Question(好问题)”是老师常挂在嘴边的。如果你提出一个想法或一个创意,“Good Idea(好主意)”、“Good(好)”、“Very Good(非常好)”和“Perfect(太棒了、太优秀了)”这些赞美的话教师将毫不吝惜地送给你。即使你答错了老师的提问,你只要说话,老师也会把“Good Idea(好想法)”送给你。你只要积极努力,你就会得到鼓励;反之,如果上课一声不吭,那你的成绩一定会受到影响。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我觉得很不习惯,但细想起来,它对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激励使学生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日久天长它将使学生养成问问题的好习惯,并且使他们懂得如何提出问题,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言上的激励只是一个方面,每个老师还用其他有特色的方法激励学生。如许多老师喜欢用盖各种图章的方法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鼓励,不同的教师又会结合他们所教学科的不同特点使用不同的印章。在一所初中,一个教英国文学的教师喜欢用各种卡通图案和各种历史人物图案的印章。在一所高中,一个教生物的教师喜欢用各种动植物图案的印章,据他说,他有这种类似的图章达一百多种。与这位生物教师同校的一位教英文的教师则喜欢用各种花的图案的印章。我还见到两位教师利用数码相机给那些表现好的同学拍照,然后打印出来贴在墙上,并且还发给那些同学一份,以此来鼓励和表扬他们在学习上的进步。

总之,老师想方设法激励学生,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自信,说实话,在这种环境下学习你会感到很舒服,压力虽大但不会失去兴趣,而且学习热情会越来越高,信心会越来越足。6.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美国中小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的许多做法颇耐人寻味,这几乎是赴美学习校长们的共同感受。北京陈经伦中学校长助理王松举了一个例子,他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课堂展示、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在我们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所经历的各种课堂展示就不下二十多次,其中我们的多元文化课,一门课就有各种课堂展示达六次之多。我曾经问过一个美国的大学生:“你做过多少次各种各样的课堂展示?”他告诉我:“太多了,已经记不得多少次了。”我又问他:“你还记得你的第一次课堂展示是什么时候吗?”他告诉我:“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向我的小朋友介绍我的玩具。”

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们采取的形式更是五花八门。当我在一所中学听课的时候,我看到一位教科学课的老师让他的学生做汽车模型,并且汽车要有动力装置。当学生把他们的劳动成果交上来的时候,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真是让人佩服。首先是做车的材料什么都有,可乐瓶、纸盒、木头、铁片、塑料等。再看动力装置,有用电池的、有用皮筋的、有用酒精的、有用风扇的。同样在这所初中,一天我发现许多学生穿着睡衣上学。这是怎么回事呢?等到了中午我才知道,这一天是学校的“睡衣日”,听着新鲜吧?还有更新鲜的,到了中午,学生自发地组织起来,在一个台子上展示他们的睡衣,并且当场用报纸和其他东西做睡衣,还评奖呢。

北京怀柔区渤海中学校长王海鸥发现,在教学中,学生的动手机会特别多,不但自然科学学科中有制作、实验、栽培、饲养等内容,而且文理学科也特别注重应用,如让学生写调查报告、做结合社会实际的应用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等,还有不少的参观、访问、远足、军训、手工制作和劳动技能训练等。我参观了洛杉矶哈港学区一所中学,这所学校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太阳能汽车在美国乃至世界都是很有名的。从太阳能汽车的设计到画图纸到制作到实验,都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独立完成的。

学校还特别强调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美国把学生的领导才能、运动才能、艺术才能和社会实践经历作为大学录取的重要条件之一。高中阶段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这样才能报考大学。因此,不管是学校、社区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是学生自觉为社区服务,每次公益活动或者劳动都要有服务单位的意见和记录。

王松接着分析,不仅如此,在美国,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区都有多个俱乐部,也叫做社团,相当于我们的课外活动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愿参加。并且规定,如果学生想参加某个俱乐部,不管他的条件和水平如何,俱乐部人员不得将学生拒之门外。每一个学生都要参加一个社团,否则的话,这个学生是不能拿到中学毕业证的,也是不能上大学的,至于参加哪个社团完全由孩子自己决定。

另外,还有数不清的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活动,这些信息都张贴在指定区域的广告栏上,在广泛的接触和合作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从小到大都获得了无数次发表自己看法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见的场面多了,锻炼的机会多了,向别人学习的机会也就多了,再加上周围良好的氛围,学生在任何场合下都不会怵阵,都能准确地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

所不同的是,他们的课外活动小组的组建、活动、经费的来源都与我们的情况完全不同。学校基本不介入社团的活动,只是在社团成立时,根据社团提交的报告,经过校长会议的批准,给予基本设备、服装费用,各社团的运转资金主要通过义卖、募捐活动和家长筹资解决。各个社团的指导教师主要是本校的,也有外校聘的。学校充分重视各个社团的活动,激励教师做出贡献。参加社团的家长,要选出家长委员会,负责活动的筹资、活动内容的安排。通俗地讲就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没钱没力出个好主意。家长委员会全部成员都是义务工作,他们之间有专门分工,有的小组监督财务、有的小组负责安排活动,这种方式大大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减轻了学校的管理负担。

【采访后记】

短暂的采访结束了,令记者十分感慨的是,这些活泼、开朗、健谈的留洋校长,不仅仅是眼界大开,他们还有很多的思考,也有很多的变化。在北京中关村一小采访时,记者发现楼道里的画都挂得很低,奇怪地问:“为什么?”刘畅校长告诉记者:“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美国的一所小学,发现墙上到处挂着世界名画和学生的美术作品,但与我们学校的布置迥然相异,画挂得很低,有些甚至低到成人腰部的位置,成人必须蹲下来才能看清楚。‘为什么挂这么低呀?’我们不解地问。他们说:‘对于大人来讲,是吃力些,但对于儿童而言,却是正好呀。你们可曾想到,一般学校把画挂到适合成人欣赏的高度,对儿童来讲是多么辛苦呀。既然是给儿童看的,就要以他们的高度为准则。’这番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回到学校后,我们将楼道墙的下半部镶上瓷砖,贴上警句、格言,孩子们随时可以看见,而且还可以将他们的作品贴在墙上,现在,这里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

同样地,在美国学习的日子里,美国教师的素质高,专业水平高,给刘畅校长留下深刻的印象,她怀着一种渴望,一个梦想,回到学校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了教师发展规划。学校定期给教师列出书目,鼓励教师读书,每周向老师推荐一篇文章,每人订阅一份专业报纸,使教师持续地学习。

聆听着留洋校长的讲述,记者发现,每一位校长都很有想法,也很有创建。一年半的学习,可谓给校长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美国教育的机会,他们不仅在理论知识上得到了充实和提高,更重要的是对办学的思考更为深邃,视野更为宽广。正如有的校长所感慨的:人们常常对中西方教育进行比较,发现的多是不同。在许多人的眼中,美国的基础教育好像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当你真正走进美国中小学,去探寻那诱人的谜底时,才会发现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是多么地一致,承担着同样重要的责任,对下一代抱有同样深切的关心,都在积极探索更加合理的教育手段,就此而言,我们又是多么惊人地相似。

【链接】

高中语文教学的新视角 第6篇

一、对话和语文对话教学

在对话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把语文文本当成教学的资源,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语文丰富的内涵。

在对话中体现民主、平等的价值观。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要建立在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的关系基础上,是平等的、民主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师生关系保持在平等的状态下,这是体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在对话中体现个性差异。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应是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开放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求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还强调师生对课程、教材、教法的意义重建。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鼓励他们个性化地解读作品、表达思想和情感,引导学生在对话中质疑、合作、探究。

在对话中提升人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模式使语文教师和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对话中独立思考、分享各自的人生体验,从而获取语文知识。在对话交流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思想,互相碰撞、交流、分享,这样的语文学习使每一个人的心身不断自省着、完善着,由此得到提升。

对话教学将以往教学中常常存在的“一言堂”转变为民主课堂。语文对话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育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二、阅读对话理论与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等三个方面。

教师与学生对话。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交流。教师、学生彼此打开心扉,走出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心与心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中获得意义的分享。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应融为一体,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形成新的知识。

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交流的前提是独立地、认真地阅读文本,对文本有了自己的理解,在与同学的对话交流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积极对话交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产生思维的碰撞和交融,共享知识、经验、智慧、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师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深入钻研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交流,设身处地地融入文本设置的情景之中,把自己独特的体验、领悟的感情以及内心的困惑,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作出自己的阐释和解读。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不是消极的接受,而是在不断的对话中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不仅是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思想感情的交流和人生价值观念的提升。

要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展开得顺畅,深入而广泛,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对文本有自己的领悟,站在更高的点上来理解文本的内容、情感,这样才能指导学生开展与文本的对话。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教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取得和学生对话的资格,进了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记。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

学生与生活的对话。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由文本的阅读向课外生活的阅读迁移,让学生与生活对话。在与丰富多彩而复杂纷繁的现实生活对话交流中,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捕捉、获得活的知识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

“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是师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式,张扬着个性和灵性,昭示着民主和平等。在这里,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在这里,每个人感受心灵成长的愉悦,创生着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分享方式,绽放出生命的灵光。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教育技能、知识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它要求教师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对话”是一种沟通,这种沟通需要理解、需要爱。

参考文献

[1]郭琛晖.个性化阅读中的对话生成[J].文学教育,2007(12).

(责任编辑 韦雄)

英语教学的新视角 第7篇

关键词:批判性话语分析,大学读写教学,批判性思维

一、概念

批判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它不同于传统语言学的特点在于它强调了语言的社会属性,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二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止服务的”。

二、复杂性及代表学者研究

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研究具有复杂性,因为不同的学者对它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些学者把它作为理论概念研究,有些作为理论框架,有些把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来进行探讨。在批判性话语分析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学者有费尔克拉夫和鲁思·武达克等。费尔克拉夫的研究通过宏观和微观的三个维度,即“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对批判性话语分析进行研究。费尔克拉夫认为,批判性话语分析与权力,意识形态与社会密不可分。通过对话语语言的操纵来反映这些语言背后的话语资源,意思是人类语言非自然届的产物,而是一种被主宰的意识形态,权力关系,社会与文化所影响的社会活动。鲁斯·武达克认为应当关注通过语言结构分析所表现出的主权、歧视、权力和控制的社会关系。强调通过分析特定背景下的话语的语篇特征与关系,采用批判性的角度分析社会不平等与社会不公。鲁斯·武达克注重根据不同的时间维度、流派、意识形态和知识建构来分析话语实践的变化。费尔克拉夫和鲁斯·武达克的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研究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分析工具,把语言视作选择系统,强调建构主义,认为意义是语篇创造者主动建构的结果。意思是语言是由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拥有不同阶级等级,权力关系,意识形态的人们所建构出的语言运用形式和语言表达方式,反之,通过对语言表现形式和结构关系的分析也能体现出特定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

三、批判与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研究学者对批判性话语分析也提出了批评和质疑之声。例如,Schegloff提出批判性话语分析在研究中往往容易混入研究者自身的价值观和主观性,从而使得研究容易具有偏见性。鲁斯·武达克对此质疑进行了解释,她认为这是由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语言本身并没有权力关系,而是通过人们对语言的运用和语篇的建构赋予了语言社会属性和权力关系。

四、重大意义

虽然批判性话语分析自身存在着批评和质疑,但是它对于分析和理解语言,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着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的角度,从学生英语读写方面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角度来探讨批判性话语分析对大学英语教学提供的新视角。

五、批判性话语分析对英语读写教学提供的新视角

批判性话语分析强调通过对语境的了解对语篇进行“批判性”分析。“批判性”分析在英语阅读中的含义是指不能人云亦云,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对文章的语言表达和语用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中的内涵。比如英语新闻文章的阅读,仅仅理解文章的字面含义往往是不够的,要能够理解作者的立场指向,揭示文章中潜在的意识形态,就需要能够对文章进行批判性分析。对于有些外国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或者煽动性的言论,通过批判性话语分析,学生可以培养正确的认识和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仅仅是新闻类文章,对于大多数表达作者观点及蕴含文化底蕴的英语文章,都需要学生在理解文章字面含义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内涵进行深度分析。这其实是对于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能力培养的要求。批判性思维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与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目标也是相一致的,然而我国当前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我国学生在英语作文写作中存在着思维逻辑性不强,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其实是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雅思和托福等出国英语考试的写作中,对于考生也有着批判性思维的要求体现。因此,根据批判性话语分析提供的大学英语教学新视角,教师在英语阅读,写作的课堂教学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关于如何根据批判性话语分析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中,有些研究者从课堂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有些从教师话语权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应当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方法对文章进行批判性思考和深入理解。通过对大量的英语阅读文章的批判性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英语写作课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对写作题目的批判性分析,使学生敢于对写作中提供的话题进行挑战,敢于通过逻辑性分析之后给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而不是片面地支持或者反对。

六、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于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理论概述,探讨其对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方面的新启发。虽然批判性话语分析有自身的矛盾和问题,但是作为英语读写教学分析方法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Blommaert,Jan.and Bulcaen,Chr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C].London:Longman,2000,29:447-466.

英语教学的新视角 第8篇

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建班级授课制以来,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实施“有效教学”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永恒主题。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 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研究的热点。许多研究工作者和一线教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但这些研究有的着眼于教师的教法, 有的着眼于学生的学法, 往往相互割裂。如果从系统理论的观点来分析, 课堂这一系统应包括教材、教师、学生三个方面的要素, 而课堂教学最佳效益的形成关键取决于这三方面要素之间合理的结构和交互作用。考察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 我们在叹服他们高超教学技艺这一显性特征的同时, 其在课堂上通过自身最佳的组织、安排、导引, 激发出学生高涨的情绪和充沛的情感,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形成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相应互动、情意激荡、高潮迭起”的境界, 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的“场”, 这一隐性特征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物理学中把半导体表面电导受垂直电场调制的效应称为“场”效应 (Field effect) 。科学研究表明, 相互作用场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之一, 它存在于一切空间区域, 如电磁场、引力场。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 物体在引力场中会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等等。优秀教师成功的课堂教学场境我们可以称为课堂教学“场”。在这样的教学“场”中, 每个学生都仿佛是一个带电“粒子”, 接受“场”的作用, 并且作为“场”组成的一分子, 发挥自身能量, 产生交互作用。在这样的“场”作用下, 学习主体可实现能量升级——思想、情感、意志等人格因素和素养得到整体提高, 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 这种理想的效应, 我们称之为“课堂教学场效应”[1]。

二、教学“场”中的要素分析

系统论启迪我们,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整体。各要素具有相关性, 系统是各个组成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2]同样, 教学“场”是一整体, 从不同的维度分析, 课堂这一“场”又可分为一个个不同的但又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场”。

1. 教师——自身人气“场”

个人的气“场”, 是指一个人因性格、言行举止而形成的个人魅力, 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素。卡内基慈善基金会北美执行人乔治·格鲁尼有句名言:“气场是你独一无二的精神名片。”[3]强大的气场是一个人的存在感和吸引力之所在, 是他身上无与伦比的光环。教师本身就存在自身的人气“场”。在教学“场”这一特定的“场”境中, 不仅仅是指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具有的“场”效应, 还特别指由于教师专业的特点、职业的要求、角色的需要而练就的特殊的人气“场”。教师得体的服钸、温馨的笑容、温柔的眼神、规范的动作, 尤其是一手好字, 一口字正腔圆、充满磁性的普通话, 严谨又活泼的教学风格等等都是教师人气“场”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学生——人际关系“场”

管理心理学表明, 学生在班级中学习, 既处于班级这一有共同奋斗目标、有具体制度约束的“正式群体 (组织) ”之中, 同时, 学生又会自发组织由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形成的“非正式群体 (组织) ”。[4]简言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处于“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交错复杂的人际关系“场”中。

现代科学管理学创始人梅奥指出,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有着重大的差别。在正式组织中, 以“效率”为其行为规范;而在非正式组织中, 则以“感情”为其行为规范。管理学家霍桑的研究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 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 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 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4]

同样,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性, 学生的学习必然受同伴的影响。和谐的人际关系“场”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反之, 不良的人际关系“场”则会阻碍学生的进步。

3. 师生——心理能量“场”

心理场是勒温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最重要概念。勒温认为, 心理场就是由一个人的过去、现在的生活事件经验和未来的思想愿望所构成的一个总和, 也就是说, 心理场包括一个人已有生活的全部和对将来生活的预期。[3]人就是一个场, 人的行为都是行为主体和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心理能量场存在于每个人的周围,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网, 因此每个人心理都有各自独特的心理场, 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范围内不同的心理场会彼此影响对方的心理。

教学是师生心理能量“场”相互作用的过程, 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班级心理能量场中积极的作用, 努力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 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学习, 推动学生的成长。

4. 教材——信息交互“场”

新课程强调, 教师不能单纯地“教教材”, 而要“用教材教”。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在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走进教材,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愿望, 并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的多次传递、反馈、调控, 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课堂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信息“场”。信息论认为, 信源、发送器、信道、接收器和消息接受者是信息传输与反馈的五个要素, 另外, 可能包含噪声。[5]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必须努力提高信源的准确性, 尽可能缩短信息反馈的周期, 减少信息传递中的噪声, 提高信息反馈调控的功效, 从而使“有效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三、发挥“场”效应实施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1. 发挥教师人气“场”对学生的引领作用

卡内基慈善基金会北美执行人乔治·格鲁尼告诫我们:“积极的气场是一种类似彩虹的七彩光芒, 非常绚烂, 长期维持一种积极的气场, 比整天揣在口袋里的印制精美的名片还重要。”

新课程强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 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通过自身高尚的师德修养、脱俗的人格魅力、精湛的专业素养和灵活的教学风格, 创设学生认可、向往乃至崇拜的人气“场”, 由此引领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向往, 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达到“不令而行”的理想境界, 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而要真正达到这样的境界, 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 (2) 把教师职业真正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去做; (3)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4) 关注工作、生活的细节; (5) 自身有强烈的进取心, 勤于学习; (6) 教学严谨而活泼、风格鲜活又灵活多变。

总之, 我们要善于和学生沟通交流, 和学生交朋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越近, “场”效应就越是明显, 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也就更有实效。

2. 发挥人际关系“场”对学习的催化作用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角色群体的活动既可能产生增力作用, 也可能导致减力作用。“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说的是“群体的增力作用”;“三个和尚没水喝”, 这是“群体的减力作用”。这种由不同的角色扮演者组成的群体产生的内聚力或摩擦力, 在社会学上统称为“关系场效应”。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构建和谐有效的小组学习人际关系“场”, 是发挥小组合作功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将“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相融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策略。

在“质”“量”相当原则的前提下, 小组组员的构成可采取教师建议和学生自由组合相结合的方式。在有共同目标、制度约束的“正式群体”中, 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在小组组员构成中的作用, 可以有效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提高学习的效率。而如果只是由教师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然后随意组合, 小组组员之间的磨合期会延长, 组合成的小组可能在很长时间内还是一个松散的“临时群体”。

在小组构成的基础上, 教师要注重培养各小组的领军人物。当然, 领军人物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尖子生, 也可以是进步明显的学生, 甚至于是成绩平平但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的学生。领军人物的作用一方面在互帮互学作用的发挥上, 更重要的是要发挥领军人物对全组成员的精神引领作用, 尤其是要发挥他们对学习的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以及遇到困难时的处理方式对组员的影响。教师要防止领军人物在组内的话语霸权, 通过制定小组合作学习制度, 倡导组员平等讨论、交流的权利。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相融合的另一方面, 就是教师要引导小组成员确立“共同进步”的目标, 既注重组员之间的情感, 更注重学习效率的共同提高;以情感推动效率的提高, 以效率的提高增进组员之间的友谊, 使“情感”成为推动学生进步的催化剂。

3. 发挥心理能量“场”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新课程要求我们树立大教育观念,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建立健全学生学习评价机制。评价体系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不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并实施差异性评价, 人人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可以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习, 发挥心理能量“场”的激励作用。

建立差异性的评价体系。对学业优秀的学生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 跟优秀者虽有距离但勉力而为的学生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对于后进生, 即使有微弱的进步也要给予大力的表扬。实施这样差异性的评价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发挥正向的激励作用, 使他们在良好的心态下信心十足地去攀登各自所能达到的最高目标, 从而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激励, 甚至于相互竞争, 构建有利于全体学生发展的心理能量“场”。

构建“共同进步”为目标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 全力激活主体能量升级, 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小组合作学习考核的重要维度, 把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 学习的态度, 对他人、对小组的贡献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从而全力激活主体能量升级, 更好地发挥心理能量“场”对学生成长的激励作用, 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4. 发挥信息交互“场”对学习的纠偏作用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理解程度、掌握的速度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 再加上班级授课制不可避免的以同步教学为主的弱点, 学困生的问题产生了。

今天, 如何促进“学困生”的提高, 实现均衡发展, 是新课程更为关注的问题。信息论启迪我们,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必须拓宽信息反馈的通道, 缩短信息反馈的周期, 提高信息反馈的可信度, 并要充分发挥信息反馈调控的功效。开放式的课堂, 为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信息多向传输与反馈提供了可能。如何进一步缩短信息反馈的周期、提高信息反馈的可信度呢?教学中, 教师在加强课堂即时反馈、关注“学困生”学习状况的前提下, 加强课堂试探练习信息反馈, 是提高信息“场”功效, 实现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

所谓“试探性”练习, 是指新知教学以后的尝试练习。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中安排的“练一练”、“试一试”、“想想做做”等内容即为“试探性”练习的范畴。加强试探性练习的信息反馈, 对了解学生学习信息、及时进行课堂调控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反馈学生试探性练习的信息。

在学生练习结束, 教师对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以后, 让同座的同学交换练习本进行互批, 然后反馈学生练习的信息:“如果你的同座练习错误请你举起手来!”教师再根据情况有选择地了解一下学生错误的情况, 灵活地采取措施进行课堂调控。

这样的改进虽然很微小, 却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1) 可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缩短信息反馈的周期。小学生取得批改别人作业的“资格”, 往往兴趣很高, “学困生”也是如此;由于组织互批, 学生的作业很快就能批改完毕, 教师通过统计可及时摸清全班学生练习的概况, 缩短了信息反馈的周期, 为课内补差提供了依据。

(2) 拓宽信息反馈的渠道, 增强学生自身的信息反馈。学生在批改别人的作业时无时不在与自己的作业进行对比, 并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 实现学生自身信息反馈的闭环系统。对“学困生”而言, 如果他们做对了, 在高兴之余, 别人练习中的优点一定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学困生”做错了, 同桌正确的解法可以给他以启发, 教师在调控阶段可以帮助他们缩短走上正确思维轨道的时间。

(3) 提高信息反馈的可信度, 有利于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由于让同座的同学反馈其同座的练习信息, 大大提高了反馈信息的可信度, 教师也可即时摸清学生练习的概况, 尤其是“学困生”错误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内补差。如果学生错误的情况较多, 教师还可以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节奏、密度、速度等进行补救, 为帮助学困生强化理解新知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所述课堂教学中的“场”效应的要素及机制可用下图形象地反映:

在我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有效教学、追求高效课堂的当前, 无形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场”, 应该成为有为的教学工作者的一种追求、一种探索研究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孙春福.“语文课堂场效应”的形成及其功效[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 2002 (Z1) .

[2]魏宏森.系统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

[3]皮克·菲尔.气场[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0.

[4]陈学军.管理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英语教学的新视角 第9篇

进入21世纪后,国家间交往日趋频繁,非英语国家英语学习者的听力技能在交流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听说读写四个语言交流技能中,听力是交流的基础,是语言输入的门槛。听力的重要性已成共识,提高英语听力也成为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英语听力教学仍不尽人意。我国传统的听力教学程序是学生浏览问题,教师讲解新词,教师放录音,核对答案,再放录音;听力教材也更加关注练习数量而非听力理解过程。在这种教学下,学生一直被动,有限的听力水平仍是他们交流中的障碍。笔者过去两年从事口译和听力教学后发现口译技能训练理念可解决听力课堂现有的问题。本文将基于这项假设,探讨基础阶段英语听力教学中引入口译训练模式的相关性和具体操作,以期为听力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

二、口译技能训练法与英语听力课程改革的相关性

在现有听力教学模式下,学生听力主要有两大问题,即生词障碍和逻辑思维混乱。生词障碍指学生过分纠结个别字面意思而忽略全局,主要与传统听力练习方式有关系。选择题和填空题是听力教材中的两大题型,均是针对自下而上的理解模式,即弄懂每个单词和语法结构的意思,然后构建起整个句子的意义。长此以往,大部分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只关注语言文字,不会通过文字产生联想,最终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逻辑思维混乱,无法宏观把握语篇。

听力理解是一个动态和复杂的过程,听者结合自身经历和知识结构进行理解,因此听力课上听的目的不能只是回答问题或是记住关键信息,更是为了分析逻辑和意义层次进行语内复述。刘和平认为“听”,是把精力集中在信息上,而非听词不听意。因此,听力课程的改革应强调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听力理解,跳出生词障碍,学会分析逻辑。口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是使用两种不同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口译听力要求译员必须跳出语言形式,自上而下,专注听力,把握信息逻辑结构。以此为结合点,口译技能训练法与英语听力课程改革在以下两方面具有极大的相关性。

1.借助口译训练法,在听力课堂实现自上而下的理解模式。如果教师不讲授自上而下,即在语境和已处理句子整体意思的基础上,预测下一句可能是什么(Brown,2000:234),一般学生很难有此意识。Daniel Gile提出的口译思维运作模式C=KL+ELK+A,即comprehension = knowledge for the language+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analysis(理解=语言知识+语言外知识+分析能力)就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运作过程。一些口译训练法如原语译语概述复述,影子练习等,要求学生使用形象记忆、逻辑记忆、连锁记忆等,复述原语,概括大意。这相比于选择填空题,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会听什么,怎么听,怎么分析等问题,更好的把握原文的主题连贯和说话者的意图,从而在信息理解获得突破,自上而下,真正锻炼听力技能。

2.借助口译训练法,在听力课堂培养学生听信息听意义的意识。法国以Seleskovitch为代表的释意派理论认为,口译是人类的交际行为,口译过程包括“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这一阶段。在自然的交际活动中,语言主要起工具作用,口译对象应是信息内容,而不是语言,口译中的听就是要“得意忘形”。学生听力时的生词障碍就是只听字不听意思的体现。笔者认为一些口译训练法如概述复述等短期记忆训练能帮助学生有意识的关注脱离语言外壳的意义,而非语言的形式。

总而言之,口译技能训练法更强调自上而下,更关注语言信息。这可有效的纠正学生现阶段只听单个字的问题,而让他们不自觉的将注意力指向原语的整体,并对内容进行思维加工。

三、口译技能训练法应用于英语听力课程的实际操作

口译听力强调自上而下,关注意义,这是一种思维习惯的训练,是一种技巧内化的过程,需要通过大量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对摄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和判断。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笔者将口译技能训练应用于听力课堂的实际操作概括成以下四个环节,在教学中循序逐一训练。

1 . 概述大意练习。在训练初期,教师可以选用一段材料,要求学生听后用英语表述大意。听力训练由掌握语篇主旨,概述大意的练习开始,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选材时应选取不同语篇类型,如叙述类,描写类,论述类等;不同口音的材料也应包含在内,以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实现由概述大意到逻辑结构训练的过渡。

2.逻辑分析,概述主要信息点的练习。在第一阶段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应加强难度,逐步细化到针对语篇内主要信息的练习。教师选用一段材料,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贯穿形象化思维,逻辑分析,识别语篇衔接手段,在脑中形成一个信息结构,并基于此,用英文表述语篇的主要信息点。在练习过程中给学生强调,概述的英文表达并非是要背诵原文的字词,而是抓住意思结构,用自己的语言再次解释该意义的过程。

3.全文信息复述练习。在训练的最后阶段,进行综合性加强练习,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加快信息分析,分清主次,排除生词干扰,把握语篇信息。教师选用一段材料,要求学生听后将全文用英语复述,逼迫学生听时既抓主干又抓细节。在练习过程中给学生强调,要保证良好的听力状态,进行专注听力,即听的时候要分析逻辑,关注意义而非具体字词或形式,把握信息结构,而非逐字背诵。逐字背诵在听一篇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唯有关注信息意义和逻辑结构,脱离语言外壳,以信息为中介,才有可能进行全文复述。

4.影子练习。在进阶阶段,教师可进一步提升听力训练的难度,进行影子练习。教师播放一篇英文材料,要求学生随即跟读,并强调跟读同时要关注信息结构和意义。播放完毕后,要求学生概述大意,或全文复述。听的时候进行跟读要求学生把一部分精力放在说上,这对学生信息分析的能力要求很高,可作为进阶练习。

除了上述练习模式外,教师还要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背景知识体系的框架,并选取适当的话题进行综合性训练。

英语教学的新视角 第10篇

一、关注细节, 感受言语的准确

【课例一】

师:浏览全文, 看看有没有写银杏树生长缓慢这个特点。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你们是怎样理解父亲的话的呢?为什么说它生长缓慢呢?

生:父亲小的时候是这么大, 经过三十年的岁月, 还是这么高大, 表现它生长缓慢。

师:再注意读读这句话, 是在说, 父亲小的时候这么高大, 长大了还是这么高大吗?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 能丢吗?

生:似乎。

师:你刚才把这个词丢掉了, 想想看能不能丢?

生:不能, 因为“似乎”是好像的意思。

师:那是在说银杏树在不在长?

生齐:在长。

师:但它长得让人———

生:感觉不到。

生:不易察觉。

师:你们瞧, 作者用词多么准确。我们说要把文章写好, 首先要表达准确。

【赏析】

名家之作, 文质优美, 讲究用词, 富有意蕴。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我们文本解读时应抓住这些妙词佳句, 带领学生在课堂上玩味推敲, 感受名家遣词造句之功底, 感悟词语运用之精妙。学生品读写银杏树生长缓慢的句子时, 忽视了“似乎”一词。张老师敏锐地抓住该词, 引导学生再次潜心会文。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到此词是“好像”的意思, 银杏树好像三十年都不长, 实际上它是不断生长的, 但人们没有感觉到, 足以说明它生长缓慢。学生在得“意”时, 让“言”准确性在心底生长。

二、兼顾形神, 感受语言的张力

三、聚焦结构, 触摸篇章的秘妙

【课例二】

师:我们写一棵树四季的成长, 一般会用什么顺序来写?

生:春→夏→秋→冬。 (师在幻灯片上竖式演示, 见下图一)

师:那这篇文章作者是怎样安排顺序的呢?试着在讲义上画出文章的结构图。

(学生自主学习, 展示:冬→春→夏→秋。)

师:文章写到秋天就结束了吗?再用心读读文章的结尾, 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读最后一自然段)

生:文章最后说“三棵老树又赤裸了”, 这其实是在写冬天。

师:你真会发现。所以说, 这篇文章的结构特别有意思。 (出示结构图, 见图二) 同学们, 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季节?

(小组学习、讨论、交流)

生:从冬天开始, 以冬天结束, 前后呼应。

生:有人说是为了标新立异, 吸引读者眼球。

师:标新立异的背后也一定要有道理, 不能光为了新而新。

生:从冬天到冬天, 其实是写了银杏树从“赤裸”到“生机勃勃”, 最后又到“赤裸”, 这里出现了一个轮回。

师:这是一个生命的轮回, 不是在标新立异, 表现了银杏树的生生不息。一篇文章是有思路的, 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好作者是不会乱走的。读文章时, 我们要想想它的思路, 再想想为什么这样写, 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赏析】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 涵义只有有心人能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本文独特的写作结构就是“一个秘密”。它一反常态, 没有按学生所熟知的“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替顺序铺陈开来, 而是从冬天开始, 结尾处又回到冬天, 形成了回环。表面上是首尾呼应, 实则暗指银杏树生命的轮回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张老师精妙的设问, 把学生引向未知, 激发了求知欲;精巧的图示对比, 让学生一目了然, 拓展了思维空间。无痕之中, 学生触摸到了作者谋篇布局的“秘妙”, 达到了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效果。

初中政治教学的新视角探析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 政治教学 新视角 有效性

通过政治学科的学习,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掌握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与技巧,因此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初中学生而言,政治教学显得十分重要。不同时期的教学活动,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视角,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才能培育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初中阶段的政治学习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就新时期初中政治教学的新视角进行探析。

一、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

新时期教学的一个重要视角,就是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是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不仅对学生学习知识点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提升学生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十分重要。

(一)有助于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知识点

现代教学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只有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就更加高效。提升了学生的学科学习效率,学生可以在既定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点,对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

政治作为一门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学科,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才能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才能积极的进行思考,也只有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對一些观点有更加深刻的领悟,进而对学生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学生也才能在实际的生活中用所学习的知识点来指导生活。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环境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影响,为了通过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点,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良好教学环境的构建。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初中学生自尊心很强,同时又希望得到认可,教师如果能够与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那么,学生就会感觉受到教师的尊重,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想也能够变得比较自由与放松,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想象与思考的翅膀,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与应用。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趣的课堂往往能够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十分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教师的教学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教师的教学更加具有艺术性与创造性,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注重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为了更好的解决生活、工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政治这门能够指导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求教师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提升初中学生应用政治理论知识的能力呢?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归纳总结了如下几种经验。

(一)以案例为支撑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

为了提升初中学生应用政治理论知识的能力,要求教师首先培养学生应用政治理论知识的意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以案例为支撑为学生进行讲解,能够使学生真正的意识到政治理论知识的作用。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意识,能够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为学生创造更多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在培养了初中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之后,要求教师采取一定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些热点话题,让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去分析。

四、将多种多样的新式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

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新时期有效进行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一个新视角,就是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面临着重重挑战,建议教师在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不要主观的贪图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虽然教师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然而并非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越多越好,只有与课堂教学内容及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切实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2.注重在实践中归纳总结经验。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适用环境,教师只有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才能对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应用自如,切实达到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点的目的。

五、加强互动

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与学生加强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唱独角戏,应该将学生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这样才更有助于学生接受知识。同时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也能够更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十分重要,很多问题需要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才能解决,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英语教学的新视角 第12篇

已有的关于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方法主要有课堂环节操作式、课堂教学技术分解式、注重学科特点的学科课程教学法、以微格教学为代表的注重技术支持式、竞赛与实训式、以及师徒/小先生制等, 也有个别学者提到通过合作行为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以上这些方法各有其独特之处和优点, 但同时, 这些方式方法有其忽视的重要方面:没有充分看到班级的团体动力潜能, 没有将师范生作为一个课堂动力性“团体”的带领者进行训练。团体动力理论认为, 一个人的行为, 是个体内在需要和环境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团体是一个具有整体完形意义的有机整体, 整体的意义是团体的根本意义。目前对团体动力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团体内聚力、团体压力与团体标准、个人动机和团休目标、领导与团体性能、团体的结构性等。

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在团体中发生的, 良好的团体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是一种有力的学习催动力和宝贵的学习资源。如:课堂上发现有部分同学的回答出错时, 有经验的教师常会立即从班级内部寻找和评估能做出正确回答的同学, 将两者的思维异同进行对照、引导或联接, 甚或辩论, 以此来带动整个班级;而实习生常常会专注于出错的学生进行重复或纠错, 而暂时撇下那些正确回答的同学。然而, 一旦我们将学生看作一个团体, 很自然会像那位有经验的教师那样去调动团体内部资源进行引导。而带领团体的技能, 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接受训练来掌握。由此, 如若我们训练师范生有意识地成为团体引领者, 让他们良好地认识、引导和推动班级团体动力, 将能更好地促进整个班级群体的成长和发展。

在我国, 团体动力应用虽为显见, 但主要集中在有关社会团体和心理辅导特别是团体心理辅导领域。也有研究者利用团体动力针对特殊团体, 如儿童焦虑团体、儿童攻击性行为、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团体等进行团体咨询与治疗的实践进行了汇报。将团体以及团体动力相关理念带入课堂教学的报告目前国内有两例。而将团体与团体动力的发掘引入师范生技能培训理念的目前尚为鲜见。

二、立足团体进行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重要意义

1. 促进师范生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看似零散的课堂教学技术。

师范生技能训练常以具体学科为基础。对师范生进行课堂技能训练时, 教师也会有意无意将重心放在知识点上, 以求更好地理解分析知识点。师范生因受不同知识内容的限定, 教学技能成为简单的堆砌, 从而影响对课堂教学技能的深层整合与理解。相对而言, 面向“团体”的教师技能训练能将师范生课堂教学的诸多种技能统整在以课堂良好动力的形成与发挥的机制之下。而从团体动力来看, 这是带领团体的目标要求和调动动力运行的基本方式。当师范生能看到这些技能背后的团体动力时, 将能更好地从团体的高度对课堂教学技能进行统合。

2. 利于师范生面对各种教学困境时做出及时的行为反应。

团体动力在团体的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体现:以观望、生疏、忐忑和依赖为特点的开始阶段;以多维观点、矛盾显现为特点的转换阶段;凝聚力明显的高效工作阶段;以回顾、强化、迁移和余音未尽为特点的结束阶段。对于一堂课而言亦是。作为教师, 能迅速对班级团体动力所处阶段进行评估, 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如当班级同学间有较多的忐忑和谨慎时, 教师若能立即评估出团体动力处于开始阶段, 则不会马上进行高效工作要求, 而会首先以理解宽容的态度, 通过带领、示范营造宽松信任的氛围, 引发学生已有的观点和思维资源, 然后通过澄清、联接、进一步引导等进入高效工作阶段。否则, 教室里的紧张度将阻碍思维的流畅性或导致师生交流受阻, 教师也会觉得带领学生特别累。此外, 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状况常常令师范生为难或不知所措。例如, 在课堂依次回答问题过程中, 轮到第四位同学卡住了, 教师该停顿下来对这个同学做出相应的指导安排, 还是跳过继续依次轮换回答问题呢?停不停顿的考虑因素有哪些?停留多久呢?面对这样的问题, 若立足于团体动力运行, 自然会马上结合团体和个体的动力关系来做应对:先跳过, 因为后面的同学仍处于预期期待中;然后待依次回答完成后再给该同学一个补答的机会。若该同学情况的处理对全体同学是有益的则可适当停留, 否则不应停留太久, 同时, 该同学若有特殊情况应该在集体课外进行单独处理和对待。当师范生对这样的团体基本规则与关系掌握后, 面对班级突发状况, 会大大减低焦虑, 提高行动能力。

3. 能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是目前教师们几乎人人都认识到的问题, 但以学生为中心这里的“学生”可能会是学生个体或学生小群体。如教师可能会对每一个学生都很熟悉, 注重个体差异的教学;或者教师关注处于班级两头的学生即学困生群体或优生群体, 而中间部分的学生, 对于教师而言是最省心的, 不闹事也不冒尖, 因而不用关注多少。对于前一种情况, 教师要个别对待需要付出很多的辛勤努力, 而学生在班级中可能失去很多和同学之间进行联接、对比、探讨的机会, 而这些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性情感、班级集体感都至关重要。对于第二种情况, 教师常常会将班级分割为几个不同的群体, 造成教师对待学生的刻板态度和学生的贴标签效应。当教师将班级学生看作一个团体, 会有意识调动不同的学生资源, 也会有意识关注团体特殊个体的处理。这将有利于激发每个学生都作为课堂的主人和负责人参与到课堂中来。如此, 能更好地促进教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三、基于团体的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实施

基于团体的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 要求师范生无论从教育教学理念、基本的课堂操作程序还是具体的课堂教学事件的处理都本着“团体的引领者”出发。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撇开学科知识的特有教学方法与技能于不顾, 这里我们只是侧重于这一新的视角。

1. 训练的内容与结构。

①课堂团体的一般运行过程与规律。课堂团体可分为开始阶段、转化阶段、高效工作阶段以及课堂团体的结束。如前所述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阶段对教师的要求也有不同。开始阶段要求教师营造轻松接纳的氛围, 利于学生以舒缓放松的心态投入课堂;转化阶段的学生会释放心里很多想法, 思维也很活跃, 自然也会因此引发一些相异之处甚至冲突, 教师需要进行对比联接与引导, 转化学生的思维与视角;高效工作阶段学生积极主动性很高, 正确思维导向已基本形成, 教师适当引导即可带动整个班集体投入高效学习状态;结束阶段学生会感觉余味无穷, 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巩固、迁移、拓展和延伸。②课堂团体带领技术。常包括课堂聚焦技术 (课堂焦点的建立、深化课堂焦点、带动焦点转移) 、课堂连接技术 (课堂话题与学生间的连接、学生与学生间的连接、课堂活动与学生间的连接、活动与话题间的连接) 、提问与引导技术 (如初层次的简单事实性提问、链接不同知识点拓展知识的中层次提问、涉及学生心理预设与情感信念的深层次提问) 、不同结构性课堂活动的带领技术、教师面对学生的疑问或沟通时的澄清技术、课堂免于让学生受心理创伤的保护技术、教师直指问题核心的面质技术、特殊学生的处理技术等。③师范生自身教学风格分析。教学风格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教学中独特和谐的结合表现, 是教学的艺术性、创造性的表现, 也是教师自身身心特点的表现。不同的教学风格在带领团体时会有不同的优势, 如有些教师性格内倾, 在深度分析型教学活动中很有优势, 有的教师外向活泼, 在活跃性较强的课堂活动中有优势。师范生分析自身的教学风格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优势技能和劣势是什么, 这有利于他们在与学生团体接触时找到最佳的引领方式和与学生的契合点。

2. 训练的途径、方法与技巧。

要让师范生成为有效的课堂团体的带领者, 需要先让其学习成为有效的课堂团体的成员, 然后经由自身体验, 结合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不断掌握带领课堂团体的技能。关于这一点, 我们已初步探索实践出“参与体验式学习—课堂团体的观察者—课堂团体的带领者”这一培养模式。首先, 在师范生的教法课堂学习中, 教师自身作为一个团体带领者进行授课, 课后与师范生就课堂过程、团体带领技巧、团体动力现状评估等进行探讨分析。师范生作为课堂学习者亲身体悟加入课堂团体的历程, 由此对团体有直观生动的理解。其次, 结合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和实习中的观摩课堂, 分析班级团体动力运行情况以及教师对班级团体动力的处理情况。最后, 师范生结合理论学习与体验观摩经验, 进行实际课堂操作, 运用所学团体技能技巧于班级团体, 同时, 教师予以评价和督导。

3. 评价与考核方式。

有效的基于团体的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评价, 需结合多个主体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评价方式包括师范生自评与他评, 他评包括教师督导的评价与课堂的主体学生的评价。评价内容涉及团体动力状况评估、主观满意度评估、课堂知识技能掌握成效评估等。

摘要:立足于团体动力的发挥这一角度, 提出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的新视角。新视角能促进师范生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看似零散的课堂教学技术, 利于师范生面对各种教学困境时做出及时的行为反应, 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同时阐述了新视角下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内容、训练实践的途径以及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

关键词:团体,师范生,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谭静.集体备课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运用[J].河池学院学报, 2010, (08) .

[2]舒敏摺.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 2002.

[3]谢月英.青少年“同辈团体”的同辈压力与因应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 (07) .

[4]童三红.团体心理辅导的分享技术[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5) .

上一篇:CDMA网络建设分析下一篇:控制区通道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