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位论文范文

2024-05-07

基础地位论文范文(精选11篇)

基础地位论文 第1篇

随着绘画形式的发展及完善, 速写以其独有的绘画特点, 独立的绘画形式, 在基础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写生是绘画的基本功, 而速写是最常用、最简便的写生方式。锻炼眼睛的敏锐和手的灵活准确, 以及手眼协调的能力, 是速写作为基础训练的根本目的。

一、速写训练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正确的观察方法是任何基础造型训练的前提, 在速写训练中, 要想准确表现对象的动态、静态及体态特征, 就要学会正确地观察方法——整体观察法。

整体观察法是指把所画物象全部纳入自己的视野当中, 一眼看到全部, 而不把眼睛盯在某一处。在观察局部时, 眼睛要随时审视与其相关的邻里结构, 头脑中要始终保持一个完整的物象结构。把握整体——局部——整体的理性思维方式, 反复协调比较所画物象各结构之间的关系, 有效地提高目测能力。

在具体作画过程中从局部开始着笔是必然, 因为笔只能一处一处画, 这往往使学生陷入局部观察的困境, 造成作品结构松散。而运用整体观察方法就要求学生整体审视对象, 而后在作画过程中随时散视整体。比如说:当画到肩部的局部形体时, 眼睛要同时散视与肩膀局部相关的头部、颈部、胳膊、躯干等各处形体结构及相互关系, 反复比较, 目的就是要完成头、颈、肩、胳膊、躯干各处结构之间的相互比较与协调定位的过程, 从而确定笔的走向和力度, 生动地完成对形体的表现。所以, 掌握整体观察方法是画好速写的基础, 也是提高初学者造型能力的前提。

二、速写训练能提高学生对人体解剖结构、体态的认识和了解

在人物速写训练过程中, 人们清楚地认识到, 处理好绘画中发现的各种关系是速写训练的最终目的。要想准确地画出人物外部形态特征, 就必须详查其内部骨骼、肌肉的生长规律及活动规律, 以及引起外部形态变化的内部特征。因此, 熟练掌握人体解剖知识、结构特征、形体变化规律, 是画好人物速写的生理依据。

三、速写训练能有效快速提高学生的用线表达能力

点、线、面这三种抽象的绘画成分中, 线条是最单纯而简洁的的造型因素。线所产生的长短、粗细、浓淡等变化, 能把人的种种思想感情以线的形式转化到表现自然物象的形体之中, 形成表达情感的形象的艺术语言。绘画的线条并不完全是客观物象本身存在的线条, 不是一丝不苟地照抄物象的轮廓画出来的线条, 它应该是画者在观察、分析、感受对象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有生命力的线, 是凝结了思想感情的符号。速写正是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 以线的表现力展示人物的体形体态特征。人物的外部轮廓结构的起伏、衣纹的穿插及空间透视变化而产生的层次、转折等都是以线条的形式体现出来的。系统的速写训练, 使学生概括物象的形体特征, 能有效提高用线能力。

四、速写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及对物象的记忆、默写能力大有益处

艺术的真实并不等于自然的真实, 每一个画者都不会完全客观地反映物象, 而是自觉地按其自身的审美意识重新组织与安排客观物象, 侧重于物象的再创造, 使作者的真实感受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速写画得越多, 对物象的记忆能力, 形体结构的认识与理解能力也必然越强。这是通过对物象进行充分观察和反复研究之后在头脑中形成的。对形象的记忆能力,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是有一定条件的:首先, 对形体外部特征应有较强的感受, 对动势的韵律感, 对整体的情绪应有较深的印象。其次, 要对产生外部形体特征的人体内部解剖结构有全面地了解, 对于内部结构的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的各种关系要有明晰的认识。总之, 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化过程越深刻, 记忆也就越深刻, 默写能力随之也就越强。

五、素描与速写在造型训练中是相互为辅的训练手段

造型能力是一个整体能力, 往往速写上的问题不全在速写, 而在于素描和造型能力的不足。速写因是短时间作业, 易调动起学生紧张、饱满的绘画热情, 以及突出的灵动感和偶发的即兴感, 使学生保持新鲜、敏锐的感觉, 快捷抓取物象特征, 以简胜繁, 有利于学生创作潜能的发挥, 增强了作品的生动、准确感。相比之下, 素描时间长, 对物象结构与形体的层次、空间等因素表现得深入而深刻, 具有较强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为此学生长时间停留在对物象的表象处理上, 形象思维受到客观物象的局限。

不管速写还是素描, 好的作品都应以坚强的理论和理性为其表现的内在基础。素描强, 速写才能耐看, 言之有物;速写强, 素描才能有灵动感。由此来说, 素描和速写在基础造型训练中是相互为辅的。

有人说:“速写往往是作品的第一稿”, 这无疑是对的, 在绘画实践中, 很多画家都充分感受到, 他们的造型能力、艺术修养、创作思维以及艺术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无不得益于长期的速写训练, 任何艺术上的创新无不得到速写这块紧密联系生活的厚土的营养和滋润。美术教育中的速写功能是任何高科技都不能替代的。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第2篇

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确保农产品供给,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支持优势产区生产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产品。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林业。切实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大中城市郊区要有基本的菜地面积和生鲜食品供给能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发展壮大农作物种业,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提高5到7元,水稻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提高9到23元。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创收能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大兴水利,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完善排灌设施,发展节水灌溉,加固河流堤岸,搞好清淤疏浚,消除水库隐患,扩大防洪库容。通过几年努力,全面提高防汛抗旱、防灾减灾能力。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

加大“三农”投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98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4.8亿元。继续增加对农民的生产补贴,新增补贴重点向主产区、重点品种、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油料、生猪调出大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扩大奖励补助规模和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确保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加大政策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覆盖耕地、林地、草原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大幅增加奖补资金规模。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年底前,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基础地位论文 第3篇

策划人语

农业强则基础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绝不可忽视农业现代化。温家宝总理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农业稍有闪失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尤其是在目前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要注重构建科技宣传平台,加大农业科技的宣传力度,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同时也要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彭 澜

我国自“入世”十年来,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简言之,在经验方面,主要学习和吸取了不少外国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知识及理念,使我国农业在现代化方面有了不小的进步;在教训方面,主要是环境污染、恶化,农业抗灾能力脆弱,农业基础地位薄弱,这些增加了农业的不安全性,由此又引发了多方面的安全问题。为了切实使我国的发展建立在一个稳固的基础之上,为了进一步强化农业这个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党中央作出了重大战略调整,从指导思想和长远发展部署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2003年1月初,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中央认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标志着中央已作出重大战略调整,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摆在了全党、全国、全社会的面前。为此,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连续颁发了9个“一号文件”:2004年2月,以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下发了一号文件;2005年1月,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下发了一号文件;2006年2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下发了一号文件;2007年1月,以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为主题下发了一号文件;2008年1月,以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为主题下发了一号文件;2009年2月,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下发了一号文件;2010年2月,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下发了一号文件;2011年1月,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下发了一号文件;2012年1月,又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主题下发了一号文件。

在中央所制定的一系列一号文件中,都把如何增强农业基础地位,放在突出位置。关于强农惠农方面的方针政策措施,规定得很全面、很具体。各地依据中央的精神,也相继制定了许多强农惠农方面的具体规定。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的方针政策措施,不断增加投入,切实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这方面,问题的确还不少。主要是对中央为什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认识不足,对中央的精神领会得不深不透,对加大农业投入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由此造成以下问题:一是对“三农”的总体投入,虽然绝对数增加不少,但相对比例还不够高,这与“三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相称,与我国国力也不相称,与迫切需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客观需要不相符;二是对已制定的方针、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力度不够,各地各单位协调配合得不够好。

为了真正贯彻落实好中央的精神,特别是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方针政策,从全国来讲,还需要端正思想,深入认识“三农”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认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在这方面,中央的文件讲得很全面、很深很透,需要我们去认真学习和领会。

“三农”是我国立国之本、立国之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状况制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状况。我国是农业大国,几千年来,本就是以农为本的,离开了“农”,人类、社会、国家就失去了本源,就失去了根。我国还是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的存在、稳定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等等,都是建立在“三农”基础之上的。“三农”问题解决好了,就会使我们整个国家建立在稳固、牢靠、坚实的基础之上;如果“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则整个国家的基础就不稳定、不牢靠、不坚实,就很难经得起风风雨雨的考验。

由此可见,“三农”问题是关系到立国之本、立国之基的问题,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要充分做好固本强基的工作。

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

中央的方针政策,包括从2004年以来所制定的9个一号文件,现在都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都需要认真贯彻落实。不要把文件束之高阁、不闻不问。“三农”的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状况得不到根本好转,强农惠农的各项措施落不到实处,所造成的隐患是无穷尽的。

二、从总体上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力度

农业的投入不仅应在绝对数量上年年增加,在相对比例上更要确保“三农”的实际需要。这在财政上需要跨过一个“坎”,就是有限的财政资金该如何去使用。就国家财政来讲,资金从来都是紧张的,以国家财政紧张为理由来减少、降低对“三农”的投入,特别是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说不过去的。问题是有限的财政资金要分个轻重缓急去安排使用。“三农”问题既然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既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现在农业的抗灾能力又很脆弱,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势在必行。那么在财政资金的安排上,就应当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来安排,把对农业的投入真正当做巩固国民经济基础的重要项目来安排。我们在其他可以缓办、少办甚至可以不办的事上少投入点儿不行吗?难道我们在许多方面浪费的钱还少吗?我们把那些不该花的钱减下来,把浪费的钱省下来,用于解决“三农”问题,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用于固本强基,使我们整个国家走上健康、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道路,不是更好吗?

三、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这里所说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而农业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大农业的基础设施,包括农业、水利、林业、环保等方方面面。在这方面,我们的主要问题是历史欠账太多、太久。由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薄弱,造成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其脆弱,这也是我国农业生产能力上不去、农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不到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长远出发,只从眼前考虑是不行的。为了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必要的情况下,暂时牺牲点儿眼前利益也未尝不可。为加强和加速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动员全国之力、全社会之力。对于大江大河的治理、骨干工程等,主要应由国家财政负担,地方财政也要分别负担力所能及的工程投入。国家财政是主导,起引领作用,由此带动全社会共同努力,把基础设施尽早尽快建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特别要注意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是我国农村落后的主要方面,也是城乡差距大的主要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好了,必然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也能够真正得到实惠。所以,把基础设施建设好,是当务之急。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可以预计,不要很久,我国人民的普遍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就可以与世界上的任何发达国家相媲美。

当前,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好时期,正是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好时期。我们应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竭尽全力贯彻好中央的方针政策,把国家建设好,发展好。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彭澜)

重视普车实训的基础地位作用 第4篇

普通车床实训教学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入门教学内容, 从我多年来从事机械类专业的教学的经验来看, 普车实训教学对后续课程的教学影响较大, 本文就如何发挥普车实训教学的基础作用问题进行探讨, 以达到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丰富专业知识, 增进学生技能的目的。

1 普通车床实训教学的特点

1.1 普车实训实践性强

普车实训与机加工生产关系极为密切, 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为主, 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技术课程, 是机械设计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制造等专业必不可少的实践性环节。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车削加工基础知识和车削加工工艺技能, 是机械类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2 知识面广, 内容丰富

该课程除要求具备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外, 还要具备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 如金属材料、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加工工艺学等方面的知识, 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训课程。整个实训过程涉及到大量的新内容、新概念和新体验, 这也给初学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1.3 安全风险较高

普车技能训练对于从未接触过机器操作, 更没有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初学者来说, 部分人觉得是个新鲜事物, 总想动一动、摸一摸;还有一部分人觉得操作有危险, 总担心这担心那的, 从心理到肢体的适应及过度, 都存在很大差距。由于车床结构的复杂性、外露零部件多、高速旋转零件多等因素, 其危险性在所有切削加工工种中是最大的, 处处存在安全风险, 要正视这一事实, 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1.4 操作要求较高

学生要学好这门课程, 掌握操作技能要领, 除要求学生按操作规程操作外, 还必须系统、全面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要求学生勤动脑筋、胆大心细、进行手脑并用的训练, 同时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也只有经过这样的锻炼, 学生才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普车实训是机械专业教学的门槛

2.1 课程性质

普通车床实训是以实践教学为主, 通过认识了解机床构造与功用, 建立起机器构造的初步印象;通过机床的零件加工, 建立起机加工工艺制定基本轮廓。它为相关课程的理论学习及将来从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它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来完成教学内容。

2.2 课程目标

普通车床实训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加工的能力, 为企业需求机械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好务, 使学生毕业后到企业能零适应、零过渡、零距离快速上岗。它能培养学生实作动手能力、独立操作机床能力, 正确使用量、夹具能力, 车削加工工艺制定能力, 合理选用刀具能力和车刀刃磨能力, 以及通过逐步加深对机床的认识达到熟悉机械构造、机械传动的能力。通过普车实训教学, 达到国家职业资格车工中级水平并能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车工中级的考核。

2.3 教学内容

掌握车床安全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知识, 能独立使用车床进行简单零件的加工, 达到工艺文件及零件图规定的精度要求。学习机械加工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了解机械加工生产企业相关制度, 掌握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 逐步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与职业道德。

3 普车实训是数控加工的基础

普车实训是学习数控加工不能逾越的过程。学生在普通车床上实训, 练习刃磨车刀, 熟练操作车床, 从加工端面、外圆、内孔、切槽开始, 逐渐接触到螺纹各部分的尺寸计算和加工, 特形面的加工等, 在这一过程中深刻理解刀具几何角度对切削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进一步认识切削三要素在加工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工件质量的影响。掌握车床的调整方法, 掌握切削的有关计算、了解常用夹具、量具的结构, 熟悉掌握其使用方法, 合理地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 安排加工工艺流程。同时让学生懂得只有完成这一阶段的实训任务, 将来在数控车床上编制出的加工程序才能更为合理和实用。

4 普车实训与职业能力提升

普车实训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 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 培养工程素质重要的必修课。普车实习以实践教学为主, 学生必须进行独立操作, 完成教学基本要求, 体会机械生产过程。

4.1 学生通过普车实训, 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

通过实训, 熟悉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机构、工夹量具以及安全操作技能;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知识和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4.2 通过完成工作任务, 体会劳动的快乐

从毛坯变成零件, 没见识过的学生是难以想象的, 通过学生亲历亲为的学习与操作, 加工前的准备, 设备的熟悉与操练, 毛坯形状一步步的变化, 尺寸一步步的逼近, 到完成零件的加工, 那种自己做出来的作品, 学生倍感珍惜。学生通过实训, 从不会到会, 从不熟练到熟练, 成功的喜悦也油然而生。

4.3 磨练了学生品格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磨练, 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生存能力, 才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产品是由很多道工序完成的, 也是无数人共同劳动的结晶, 也只有通过相互合作, 才能实现机器的批量生产。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体会了团队的合作精神。

4.4 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点

学生通过普车实训, 锻造了实干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严谨工作态度, 体验了工作细心、吃苦耐劳的能力, 体会了劳动的艰辛、成果的不易, 懂得了尊重劳动、重视实干, 初步认识了机械行业生产状况, 为今后的工作做好了心理和思想上的准备。

4.5 为后续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通过普车实训, 学生初步具备了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和选择加工方法的能力, 同时, 也为学习后续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数控加工、机加工工艺等) 及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5 结语

普车实训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走向生产一线的第一步, 若这一步走得不好, 学生就不喜欢这个专业, 更谈不上在专业上有所发展了。若要办好机械类专业, 让学生对专业充满自信, 就得从这一步开始, 让学生体会到机械专业的快乐, 体会到机械专业的奥秘, 体会到机械专业的前景, 体会到机械专业的价值。重视普车实训的今天, 就是重视机械发展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韦福丹.对提高普车实训教学效果的探讨[J].职业, 2011 (9) .

[2]康永全.中职学校数控车实训浅谈[J].考试周刊, 2011 (9) .

[3]赵永健.浅谈普车实训的教学方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 (21) .

[4]徐燕红.对提高普车实训效果的探讨[J].时代教育, 2012 (8) .

基础地位论文 第5篇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足有效教学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能说出自己对客观事物、现象的.理解,对现实问题、社会生活的思考;让学生能把自己的思考、感受等有条珲地、清楚地表达出来.这就必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作 者:金健蕾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经济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 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LUNTAN) 年,卷(期): “”(3) 分类号:G63 关键词:吸收度   探究需要   动静相宜  

基础地位论文 第6篇

关键词:军事基础训练,教学质量,思考

现代高技术信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对军事人才的军事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形势下, 面对新的挑战, 我们必须努力在教学中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才能满足任职教育的要求。在社会发展进程中, 军校承担的职能随着武器换代更新频率和战争形势演变节奏的不断加快逐渐发生变化。面对挑战, 军事院校的教育功能正在从偏重传播知识, 单纯强调教学职能, 转向教书育人,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 适应部队发展建设, 富有创新精神的军事人才。

1 军队院校研究军事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军事基础教育是贯彻德、智、军、体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关系到学员的健康成长, 影响着培养的人才适应未来战争环境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军事基础教育是学员较系统地了解军事理论知识, 掌握军事实用技能, 学会科学自我锻炼的主课堂, 是培养学员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精神强化纪律观念、团队意识提高竞争意识和能力的主阵地。军事教育同时也是为部队培养具有“四会”能力体育骨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在军事课程的教学中, 必须坚持以培养“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完成“需求”为牵引, 果断调整旧的教学计划, 重新按新任务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按新要求合理设置教学课时。在措施上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与改革, 建立起一整套适合目标教育的体系, 构建基础技能型、基础理论型和前沿型三大军事基础教育板块。

2 军队院校军事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环节

针对以上的问题, 军校要根据总部《军事共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现代化教学工程的目标, 加大军事共同课程教学改革力度,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确保军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是更新内容, 优化军事共同课程结构。这是军体教学改革的核心和重点。理论是实践的先导, 理论教学是提高学员军事素养的主渠道。军校学员是高学历高素质的军队基层带兵人的基础, 他们具有较高的智能优势, 并且在生理上已经成熟, 心理上自我意识强且具有一定自主性。所以, 军事理论教学要根据学员的知识层次和生理、心理特点, 启发学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重训练方法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和科学训练的方法, 从而对学员的体育实践进行全程指导。军事教学的教学内容改革, 应完善、增加信息化条件下军事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教学内容。使军事教学的教学内容真正适应高技术条件下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

二是改善条件, 提高军事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军事教学的教学质量, 使军事教学与训练适应高技术条件战争的需要, 必须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 改善当前的训练条件。首先, 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优先筹建一些高技术、高档次的军体教学设施和教学场地;其次, 在训练场地建设经费较少的情况下, 要集中财力、物力, 重点解决训练急需的场地;最后, 要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训练场地的宏观管理。

3 优化课程体系, 提高军事基础课教学的整体水平

军事基础课程体系, 按其培养目标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以培养作风纪律和规范行为为目标的课程;二是以促进身体发育, 提高身体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三是以掌握军事基础知识, 提高军事技能为目标的课程。军事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必须有一个学习、训练、培养、提高的过程。在军事基础教育合训阶段, 由于科学文化、专业技术学习任务繁重, 学员容易忽视军事素质的养成。因此, 必须体现全程教育的思想, 合理穿插配当, 贯穿于学历教育的全过程。针对各门课程不同特点和内在规律, 总体设计, 科学安排, 以保证素质培养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4 突出实践环节, 增强学员的指挥管理能力

充分利用军事基础课程实践操作多, 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过程具有突出的组织管理特色, 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 增强学员的实践机会, 让学员在课堂上尝试训练管理与组织。要充分发挥模拟连队的形式, 按连队的建制配备骨干, 按连队的管理程序组织工作, 由学员轮流任职, 使学员个人筹划谋略意识、组织指挥能力、心理素质、口头表达能力等得到全面锻炼。

总之, 军事基础训练内容多, 时间少, 标准高, 要求严, 在课程设置和训练方法手段上, 必须打破传统模式, 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 进行综合强化, 全程训练, 阶段考核, 让学员真正把基础打牢打实, 为全程培养学员军事综合素质产生持续性影响。军事课程教学担负着提高军校学员军事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关键环节, 也是全面提高学员军事基础素质和任职能力, 打造新型军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要求的重要步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与实施, 以培养出合格的适应未来高技术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所需要的各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耿克文.任职教育中的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11.

基础地位论文 第7篇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淮安融入南京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的进程

都市圈的范围与大交通建设和作用发挥有直接关联。一小时、二小时交通圈的大小取决于交通工具的速度。以常规轨道、高速公路为主要交通方式,一小时交通圈的半径可以达到100公里以上。以高速铁路为主要交通方式,一小时交通圈的半径可以达到300公里、甚至500公里。

淮安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年的持续投入,已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构架的交通运输网络,使淮安与上海等大城市的时间距离大大缩短,现在,驱车从淮安到南京、上海、北京分别只需要2个小时、3.5个小时和7个小时,南下北上,西进东出,非常便捷。淮安市与南京等周边大中城市的经济联系明显加强,在京沪、宁连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新长铁路相继开通的前提下,以淮安为中心,二小时交通圈的范围除了淮安各县乡镇外,还可达到南京、镇江、扬州、连云港、徐州等市。由此带来与这些城市间的商贸、公务、旅游、购物、消费活动日益频繁,假日经济效应明显。来淮安旅游、购物人流中,外地顾客正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淮安市民去南京、连云港、徐州、扬州、镇江等周边城市休闲、娱乐和旅游的也越来越多。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对流,这对淮安更有效地融入南京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加快淮安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淮安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

经济发展的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要素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它一般由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或地区首先向周边城市或地区辐射,在此基础上逐步展开,辐射的范围取决于其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其中,交通基础设施作为辐射媒介中重要的一种,直接决定市场一体化的水平和对外辐射活动的有效性。

高速公路网的形成,拉开了淮安大城市建设的构架,强化了淮安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地位。由于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域与接口效应,必将刺激位于高速公路出入口处或毗邻的乡镇迅速扩张,形成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卫星城镇,构成一个包括淮安中心城市———县城———卫星城镇三层网络的城市带。高速公路使城市带中这些原来处于疏散状态的点与点之间的关系转变为点与点之间比较紧密的“强相互作用”的关系,这将极大促进生产要素、人力资源、信息的相互流动,刺激沿线的市镇建设和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未来淮安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将淮安建成交通便捷、环境宜人、特色明显、经济繁荣的苏北区域中心城市,增强淮安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是淮安市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未来淮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而言,为加快淮安中心城市建设,必须确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思路:在满足基本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的需求前提下,以对中心城市交通运输需求进行科学管理为基本原则,对中心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整体效能、成本与服务,按照综合协调、重点发展和可持续的科学交通运输发展观,对中心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空间布局与服务组织结构进行系统性调整与资源整合,构建完善的、低成本、高效率和基本服务优良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即中心城市内循环系统、中心城市与外部有效沟通的外循环交通发展系统、能够有效承担组织功能的内外交通循环发展的运输结合部系统。

在考虑淮安中心城市发展时,必须充分考虑交通运输的功能和能力的匹配,通过功能和能力的匹配,对淮安中心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空间布局与结构进行优化,避免城市的发展脱离了交通运输的系统性支持,或将交通运输置于配角的地位,使城市的发展效率下降和成本上升;要按照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功能和产业发展分工,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配套的交通运输系统,避免影响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从交通运输体系服务能力特性的角度,要满足中心城市及其影响范围内的社会经济活动对交通运输功能的需求,其能力发展必须适当超前。为更好解决淮安中心城市交通运输的能力问题,必须在明确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和有步骤地进行与功能相匹配的能力规划与建设,消除功能性的障碍和能力的“瓶颈”。中心城市基本交通运输功能应当具有便利沟通、大运量和低成本特点,以及由单一或几种运输方式构成的骨干性网络特征。在与基本功能相匹配的相关交通运输方式的单一或综合能力建设的支持下,中心城市才具备不断解决交通运输综合性问题特别是交通拥堵的基础和可能性,否则,等交通运输环境恶化后,再来进行相关的基本功能建设,将付出巨大的成本代价。

摘要:文章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淮安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影响作了分析, 认为多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淮安融入南京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的进程, 增强了淮安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 并就未来淮安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中心城市,影响

参考文献

[1]闫恒, 李怀玉, 薛冬 中部地区提升综合交通运输能力研究[J]中州学刊2008 (2) :42-45

[2]王慧炯, 李泊溪, 李善同 可持续发展与交通运输[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11-15

基础地位论文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高职教育,地位,作用

在当今社会里, 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主要标志之一的信息技术, 已经慢慢地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等各方面, 各种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生产工具水平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对于计算机的了解程度和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成为一个人基本能力的素质反映。因此, 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主要目标的高等职业院校, 必须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

1.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校计算机教育的第一层次。

计算机教育在整个高职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计算机教育的有多种途径, 按计算机教育的对象来分, 有专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普及教育三类。计算机教育共有双层含义:第一个是以计算机作为教学内容的;第二个是以计算机用于教育辅助的。学校设立的计算机教育主要包括计算机的一些基础课程及其他的计算机专业课程, 主要用以培养计算机的应用人才和专业人才, 是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向社会普及和在教育中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是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系统性较强的计算机教育体系。跟其他类型的计算机教育相比,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可适应各种水平和素质的学生, 从“零”开始讲授, 即“零起点”, 能更直接地为学生传授计算机知识。同时, 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学科。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在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与语文、英语、数学等重要性的基础课程一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主要地位, 同样具有文化基础课的性质。

现在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 大多是因为在高中时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而导致的高考发挥失常,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就是逐渐被社会所淘汰的表现, 实则不然, 正所谓高考失意不失志, 高等职业院校同样有能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很多优秀的人才。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 避免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理论描述, 力求简洁易懂。

3. 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等各方面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已经成为比较普及的现代办公工具。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计算机应用的入门课程, 是提供计算机应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大家可以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知识, 培养大家运用计算机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利用个人家用计算机、计算机的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资源、各种终端设备和通信设备, 人们可以学习各种各样的课程, 获取各类所需的信息和知识, 处理和解决各种生活上的事务 (例如:网上订票、购物、存款和取款等) , 甚至可以在家里办公。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工作、学习与生活中都与计算机产生着间接的或直接的接触和联系, 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已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衡量自身基本素质的标准。因此, 普及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程度日益广泛, 相应的配套服务工作也很多, 除可以进企业做网管、计算机工程师, 往职业经理人方面发展外, 还可以自己创业, 做计算机相关的或者网络方面的服务工作。因此, 这对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1.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 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最紧密的几个典型应用案例进行教学, 形成项目教学情境, 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中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计算机办公、网络、电子商务、多媒体等方面的应用技能, 为学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 取得等级合格证书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做准备, 培养学生把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的意识和能力。

2. 让学生具有使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 奠定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良好基础。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 教师要尽力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主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且使教学的内容能够与相关的职业应用关联起来, 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做准备, 也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是信息时代, 很多工作都需要用到计算机辅助, 因此需要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使用计算机, 根据自身职业需求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获取相关信息, 按需学会处理、分析和发布信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其逐渐养成独立思考探究的学习方法, 培养其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锲而不舍的态度、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3.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树立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 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职业素质,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公共道德观, 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 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三、总结

基础地位论文 第9篇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表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因此, 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 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而技术或者能力的载体是人力, 所以, 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 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能力。加强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发展、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 才是有效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具创造性和能动性的第一资源要素,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从人力资源管理这一企业根本管理角度出发, 探讨如何构建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优势创造中的基础性地位, 既有其现实意义, 又有其必要性, 同时也是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新课题。

二、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企业竞争优势创造中的现状分析

1. 重学历轻能力与经验

现阶段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着诸多的认识不足, 企业在用人、招人时往往只注重员工的学历, 而对于员工的实际能力和人员素质不太重视。在实际工作中, 有很多员工的工作经验丰富, 工作能力也强, 但是由于缺少学历和文凭而不能够得到提拔和重用。甚至有的企业在选聘员工时, 往往以学历作为第一条件, 必须硕士或者博士, 最后是高学历的员工招了很多, 但是员工不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实际效果不好, 有的是大材小用和学非所用, 最后就是浪费人才。从另一个角度说, 具有学历, 并不代表员工就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而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识人, 选人的过程中, 就要摒弃唯学历论的思路,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员工的创造能力与实干精神上来。

2. 缺乏科学的员工激励机制、使用机制

人力资源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 员工激励机制、员工使用机制。员工激励机制无非是通过加薪, 缩短工作时间, 提高相关福利待遇等, 但这些激励机制只有建立在企业盈利的基础之上, 起到只是短暂的“保健”性激励作用。员工使用机制就是能用严谨科学方式对员工进行评估分析, 并根据现有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经营地域对人员提出不同要求, 调整至合适的岗位, 使其更充分发挥其生产力。然而, 这两个机制的具体实施又直接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者, 人力资源管理者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决定了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 随之带动的就是企业的盈利效应。所以人力资源机制健全主要得益于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否用有效的手段培养员工的职业文化、职业精神, 是否能用有效的培养激发员工团队协作精神。

现阶段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缺乏较为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 企业对人员的考核还停留在企业领导者的“印象”来打分。因为企业领导者的学历、经历, 以及为人处事风格的差异, 直接导致了在实际具体操作中难免松紧宽严不一, 不能够体现公正、公平的绩效考核原则,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收入分配与绩效考核不挂钩。这实际上是忽视了发挥员工工作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急功近利, 无法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3. 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当前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没有客观实在的评估企业的战略决策及经营环境, 没有确确实实深切弄清企业人力资源状况, 所以就不能很完善地评估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 预估将来的人力资源, 制定满足未来人力资源需要等行动方案, 使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处于一个被动局面。人力培训重点还在于员工完成现有岗位的工作方法与技能的培训与提升, 而对于员工各岗位的创造精神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 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思路的一大缺位。

三、构建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对策与措施

1. 重组人力资源流程, 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再造指的是由于企业需要参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需要对自身的产品实施重新设计和流程重新优化的过程,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每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流程都能获得价值的增值, 最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在现阶段企业能够提供的条件下的价值最大化。

企业人力资源流程是企业流程再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理论的提出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分工理论。企业人力资源流程通过对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沟通管理、流动管理、酬薪体系、激励制度、绩效评估、培训与开发、招聘与选拔、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会计的全部过程, 重点是要重新构建与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战略目标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最终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重新优化组合, 以便于更灵活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人力资源流程再造不是简简单单的制度、行为模式上的更新, 而是管理模式的彻底变革。企业人力资源流程再造的终极目标是使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成为企业发展的引导者。在企业的发展中, 流程再造理论鼓励员工参与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上级或者主管进行反馈, 或者面对面地沟通, 上级或者主管也应鼓励员工自己决策, 从而使企业的管理结构最终实现从金字塔结构向自我管理的扁平式结构转变。

2. 企业应重视员工的培训开发, 成为“学习型”组织

在传统的观念里, 企业培训仅仅是技术性和技能的培训, 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 培训应该体现出企业文化, 企业的价值观等。在培训中应注重企业精神的传播和应用, 从而使企业的培训开发成为实现员工发展和企业战略目标的核心工具。从以往的经验来看, 培训与工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因为在实际的工作中出了问题, 我们从最终都可以在培训上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现阶段培训开发的核心意义是比竞争对手做出更加合理的市场决策, 在经营上和目标定位上完全超越自己的竞争对手。其中培训开发的标准应高标准要求自身, 应以国际化水准制定自己的标准。

培训开发另一个核心目标就是使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真正“学习型”的组织。为了使公司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正成为具有远大前程、进取精神的组织, 企业一边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时候, 还应按照学习———修炼———提升———再学习的转变途径不断地发展自身, 最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只有这样的发展思路才能把企业建设成为系统思考、团队学习、建立共同远景、改变心智模式, 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3. 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1) 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物质需要是人类最基础的需要, 其中层次最低, 其激励深度也有限, 作用是表面的。但是作为新时代的员工必然存在着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 那么相应地是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特别是随着企业的员工素质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企业领导者也应该把管理的重心转移, 如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要、自尊、社交的精神激励层面上去。

(2) 外激励与内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者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主要包括两种因素:一个是保健因素, 另一个是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指的是满足员工安全、生存和社交需要的因素。保健因素的作用仅仅是消除不满意的方面, 不会产生满意的方面。这类因素是创造工作环境方面, 如人际关系、福利、资金和工资。激励因素是可以满足员工自我实现需要和自尊, 具有很强的激发力量, 当然可以提升员工满意度,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管理者应善于将内激励与外激励相结合, 以内激励为主, 力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管理者应把负激励与正激励艺术地结合起来, 应该以负激励为辅和以正激励为主。例如, 企业领导者应把思想工作 (文化管理) 与严格管理 (依法治企) 相结合, 这样才能焕发员工巨大的工作积极性。

四、结论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企业领导者的英明决策和把人才培养列入长远投资和战略经营计划之内。所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开发, 只有真正把企业竞争优势获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层面有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使其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浑然一体的模式, 把薪金、企业文化、员工晋升与授权、招聘、培训与发展等有效地结合起来, 从本质上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规范、不科学的状况, 才能真正构建出企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华.基于网络组织理论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J].大视野, 2009, (2) .

[2]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 (第6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基础地位论文 第10篇

摘要:有机化学是药学和制药工程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本文从有机化学的历史地位、发展过程、创新药物研究的本质和当前制药企业的人才需求四个方面阐述其在药学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对当前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希望通过对该问题的探讨来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和共鸣,从而真正加强有机化学的核心地位。

关键词:有机化学;药学人才;创新药物研究

有机化学是创造性的科学。有机化学提供了人所创造的物质世界。

与其他关心非生命物质的科学不同,有机化学不仅关心非生命物质,更关心有生命的活的物质,所以是“活”的科学。

有机化学从诞生起,就注定是化学的核心和主要起源,也注定是科学的中心及核心之一。这表现在它几乎是材料学、药学、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支柱。最著名的有机化学家诺贝尔所创立的诺贝尔奖,百年来极大地促进了科学与有机化学的发展;诺贝尔所研究的硝酸甘油不仅在炸药材料领域显现神威,而且在心脏疾病急救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没有有机化学,今日的科学与技术将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如果说历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那么物理学就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而有机化学则是物质科学的核心。这可从世界上人们创造的新物质绝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并且人们创造的新物质数量远远超过从自然界发现的新物质数量这一事实而得到证明。因此,在众多科学技术领域,有机化学是决定竞争力水平高低的核心所在。并且,与其他科学分支显著不同,有机化学兼有突出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两大特色。正因为如此,它为人类提供了远胜于任何科学技术的变幻莫测的创造空间。在材料、环境、医药、化工、生态、生物等领域的人才培养与评价中,有机化学超越其他任何学科,而处于核心的位置。

培养具有新药创制能力的药学人才是落实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物研究由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移并最终提高我国医药产业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为此,我国药学人才的培养也开始从传统的以化学为主要教学模式的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向以化学、生物学相结合,并注重实践性和研究性教学的创新性药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在该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和改革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优秀的教学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药创制能力的优秀药学人才。在经过十余年的创新教学改革之后,综合分析目前药学人才的培养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创新与实践教育已成为所有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环节。尽管在注重实践和科学研究的今天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另一方面笔者在最近几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发现,我们的教育在经历以基础知识传授为主向厚基础重实践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同时,已经显现出向重实践轻基础的另一极端发展的趋势。其结果将可能使高等教育成为训练高级操作工的过程,这将对我国科教兴国、注重创新的教育战略带来严重的矛盾问题。尤其是当前大学生基数大,很多大学为普及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导致基础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下降。其直接后果便是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并很大程度上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这也将直接影响创新实践教育环节的实际效果和质量。

本文以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为例,结合它的历史地位、发展过程、创新药物研究的本质和当前制药企业的人才需求四个方面阐述其在药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将对当前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已有很多关于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建设或改革的教学论文报道,但是据我所知,还没有一篇论文致力于本文所涉及的相关课题的教学研究和探讨。

一、有机化学的历史地位

人就是个有机物,身体健康是人们的美好梦想,有机化学是对有机物关怀最甚的科学。

有机化学的出现始于19世纪初,但真正的发展却是在尿素(1828年,维勒)和乙酸(1845年,柯柏尔)的人工合成之后。在该时期天然产物的提取和纯化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包括吗啡(1805年)、马钱子碱(1817年)、咖啡因(1819年)和奎宁(1820年)在内众多具有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被分离纯化,但是限于当时有机化学的发展水平还无法进行结构的解析。直到19世纪60-70年代,原子假说、价键理论、芳香结构理论、酸碱理论等一系列化学理论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在该阶段,有机化学家们已经可以应用简单的化学原料进行合成探索,并能对一些天然产物进行简单的化学转化和结构修饰。具有抗疟疾作用的喹啉(1856年)的合成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另一个很成功的例子就是百年老药“阿司匹林”的合成(1869年首次阐明结构,1898年推向市场)。很明显该阶段有机化学家对药物的发现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0世纪20-30年代,磺胺类药物百浪多息(1932年)的发现及后续的药物结构改造开创了化学疗法的新纪元,开始了真正意义的创造性的药物化学。百浪多息是重要的有机工业染料,首位合成该系列化合物的研究人员是当时拜耳公司的一位有机化学家。从那时起,以发现与合成新药为目的的药物化学学科开始崭露头角,很显然当时的药物化学研究人员基本上都具有很好的有机化学背景。因此,有机化学在药学基础学科中的核心地位是科学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有机化学与药物发现过程的相互关系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药物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不可分割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它们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以下介绍几个经典药物的发展过程,由此可见一斑。

首先是里程碑式抗炎药物可的松(1949年),它的发展无疑是有机化学家推动药物开发的黄金典范。可的松可以从牛肾上腺中提取,但是1吨的牛肾上腺只能得到25克可的松,很难满足病患的需求。为此,在1950年,费歇尔(L.Fieser)、伍德沃德(R.B.Woodward)、罗宾逊(R.Robinson)、琼斯(E.R.H.Jones)、巴顿(D.Barton)等当时国际上最为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几乎都加入了这场用有机化学合成方法获得可的松的挑战中来,从而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最初的36步合成法到11步全合成的革命性改变。而我国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已故的老一辈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院士则在1958年发展了醋酸可的松的七步合成法,从而填补我国在甾体药物领域发展的空白。对可的松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不仅大大促进甾体药物的发展,同时也发现了很多新的有机合成方法学,从而促进有机化学本身发展。这样例子还有很多,如前列腺素(1969年,E.J.Corey)、紫杉醇(1994年,K.C.Nicolaou)等。因此,有机化学家通过对药物的合成及结构改造大大加快新药开发的速度,同时也通过对新结构的合成挑战和研究发展出了一系列的合成方法学和相关的化学理论(如周环反应原理,前线轨道理论等),反过来这些合成方法及化学理论的出现又

能更好的指导有机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们进行新药的发现与合成。

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则是反应停药物事件及手性合成技术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欧洲出现了震惊世界的由孕妇镇静药所导致胎儿畸形的海豹胎儿惨案,上万名胎儿出现了类似的畸形现象。研究发现这是由于反应停药物中的手性所致:该药物的R.异构体具有很好的镇静作用,但是其s一异构体却由于不稳定导致严重的致畸作用。惨案发生之后,各国药物管理部门都对具有手性中心的药物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法规,规定所有具有手性的药物要同时研究并提供每个异构体的相关药理药效和临床研究数据。这样一来给有机化学家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如何发展手性合成尤其是手性催化技术以解决高效合成具有高光学纯度药物的难题。随后,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首篇均相不对称催化研究论文的发表,预示不对称催化作为一个全新的有机化学研究领域诞生了。在随后的半个世纪中,手性合成技术研究成为有机化学家们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这些努力也因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化学家诺尔斯(W.S.Knowles)、夏普雷斯(K.B.Sharplcss)和日本化学家野依良治(R.Noyori),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反应方面所取得的突出贡献而获得世人的认可。与此同时,由于手性技术的不断成熟,近20年来手性药物也获得快速的发展并已经成为当前药物市场的主流,据统计,目前市场销量前十位的药物中有九个是手性药物,其中排名第一的降血脂药物立普妥就是一个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药物。

三、创新药物研究的本质——新化学实体(NCE)的发现和创制

创新药物研究其本质是新化学实体(NCE)的发现和创制,这也是药物创新的核心和源泉,而且就目前生物制药发展相对缓慢的今天,所谓的新化学实体中绝大多数为有机化合物。因此,新有机化合物实体的设计及合成将成为药物创新的核心要素。很显然,要顺利且合理进行新有机化合物实体的设计及合成,需要相应的研究人员具有很深厚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这是新药创制的前提和保障。事实上,目前已经有数以千万计的有机化合物被发现或合成,对于即使是一个具有很强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研究人员来说,也已经很难应对新有机化合物的设计及合成难题,因此对于一个有机化学知识平平的研究者来说,这将是非常困难的挑战。

四、制药企业的人才需求

医药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国内众多地区(如上海、北京、浙江和江苏)竞相列为重点扶植发展的战略产业。目前世界500强中的25家制药企业中有20家已经落户中国,本地知名制药企业也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加大了对新药研究的投入纷纷成立了新药研究中心如恒瑞制药、浙江海正药业、扬子江药业等,也出现了像药明康德(上海)、开拓者(上海)和康龙化成(北京)等为代表的兼新药研发和外包服务于一身的新兴制药企业。这些制药企业都将招募人数众多的具有新药研究和开发能力的药学人才,但是大部分企业在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的同时都希望学生不仅具有很好的药学背景,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鉴于目前药学人才有机化学知识有所下降的现状,很多的制药企业都希望能招收更多有机化学背景的理科人才。这在国外大公司也一样,往往具有有机合成背景的学生很容易在制药企业找到工作。这实际上还是源于新药创制的本质是新有机化合物实体的设计和创制;而且有机化学知识水平,如对官能团之间转化的性质,化学反应类型的熟练掌握,对新型化学结构包括杂环结构的敏感性和相应合成路线设计能力的高低将很大程度上决定获得新化学实体难易程度。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有机化学在药学人才培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对于一个以合成药物化学作为研究方向,或以新药创制作为今后职业的学生来说,有机化学无疑是一门最为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

但是,近年来笔者在对来自各高校(包括本校)药学或制药工程专业的考研学生进行面试时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相当薄弱,对于很多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连最基本的傅一克反应、羟醛缩合反应都知之甚少。通过对学生的询问,我们了解到一些共性的问题:(1)对于很多的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其有机化学的学时数普遍偏少,通常为4学分,这样很难让学生系统学习有机化学。(2)大部分学生往往在学习有机化学课程不知道该课程的重要性,也缺乏任课老师的准确引导,甚至有部分同学在学习有机化学时认为这是一门不重要的课程而忽视对它的学习。(3)任课老师为执行普及教育和素质教育,降低教学的难度和广度,相应的考试也相对简单,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即使有积极性高的同学也很难从课堂学到更深的知识。(4)很多同学都感受到由于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薄弱导致后续的药物化学专业基础课的学习非常困难,尤其是药物的结构,相应的构效关系和合成路线成为学生学习药物化学的老大难问题,往往很难真正理解而导致死记硬背,这样更加剧学生对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和杂环化学等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厌倦情绪。

以上问题的出现往往导致任课老师被动降低教学的难度,这样不仅有机化学课程学不好,还将导致药物化学成为第二门药理学课程,药物合成反应课程则成为有机化学的复习课。一旦这一恶性循环产生,不仅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最为担心的是很容易让学生形成一个药学相关专业学生不需要很多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错误概念。

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笔者对本校药学院学生上有机化学课程时进行多方位的引导。通过任课老师进行正确学习有机化学的引导,同时也通过面对面交流来告诉学生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性,或通过药物化学和药物合成反应等课程的授课中运用实例来阐述有机化学的作用。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学生对于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引用一位学生的话:“老师,您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狂热学习有机化学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吴晓明,探索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世纪高等药学人才[J],药学教育,2004,20(1):1~5。

[2]陆涛,理科基地班有机化学教改实践[J],药学教育,2003,19(4):31~2。

[3]郭敏杰,闫爱春,刘俊义,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医学教育,2004(1):11~13。

[4]焦家俊,任玉杰,钱旭红,有机化学探索式教学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7,96(4):82~84。

基础地位论文 第11篇

随着“数字地球”、“数字中国”等创意的提出, 政府有关部门为了推进城市的信息化进程, 提出了“数字北京”、“数字苏州”等数字城市的概念, 近年来“智慧城市”也渐渐提上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日程。城市测绘部门承担着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更新与维护工作, 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和实施保障, 在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如今, 面对着数字城市建设的发展, 城市测绘部门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把握历史机遇, 为城市信息化发展和数字城市建设做更大贡献。

1 数字城市的概念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数字中国的延伸, 它和数字地球、数字中国一样, 同样是一种战略目标, 并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城市规划、管理、建设、市民生活、经济发展带来效益和方便。数字城市是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多媒体及虚拟现实等技术, 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通俗一点说, 数字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 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 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利用。数字城市以大规模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海量空间数据为依托, 需要社会各相关行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因此, 城市测绘部门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优势, 关注与研究数字城市, 大力发展城市地理信息产业。

2 城市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2.1 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是城市各职能部门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集成, 它包括城市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市政公用设施、环保、电信、消防、防震减灾预测等。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 没有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持, 就谈不到数字城市的建设, 数字城市的提出将进一步加快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为城市各职能部门和各行业提供统一实时或实时的、精确的基础地理信息。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数字城市的建设。

2.2 城市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城市空间信息的基本特征是空间位置关联性, 它主要表征自然与人文要素的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关系, 其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地形图, 而城市测绘就是一个充分利用各种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手段, 专门从事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获取、加工、存贮、更新和提供的产业, 毫无疑问城市测绘是实施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主干产业, 是建设数字城市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产业。

2.3 城市测绘与数字城市

近年来, 随着以“3S”为代表的测绘高新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 城市测绘得到迅猛发展, 数字化的测绘生产模式与技术体系已经建立, 并逐步由传统测绘向现代地理信息产业转化, 城市测绘已经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之中, 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有力保障、社会各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的基础与前提, 因此, 发展数字城市必须首先建设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制定空间数据标准, 建立地理数据的共享机制, 使全社会都能充分共享地理空间数据。

城市测绘部门以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为核心, 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 (坐标、比例尺、图幅、图号、高程等) 和信息技术标准, 生产、管理各类城市基础地理信息, 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测量等级控制网 (平面与高程) 、城市系列比例尺基本地形图 (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等) 、影像图 (各种比例尺的DOM) 、数字高程模型 (DEM) 、现状公用设施 (管线矢量图等) 及相应的属性信息。这些信息构建了城市空间数据的框架, 满足了数字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

3 城市测绘应如何把握数字城市提供的发展契机

数字城市的建设推动了城市信息化进程, 拓展了城市测绘的应用领域, 加快了测绘科技创新的步伐, 加速了城市测绘由传统模式向城市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化, 为城市测绘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面对新的契机, 城市测绘部门应该紧紧把握现代测绘的发展方向, 以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 促进城市空间信息资源的高效开发, 应用与共享, 将城市测绘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

3.1 明确发展方向, 制定有效措施

数字城市是关系到城市发展的系统性工程, 城市测绘部门应当明确发展方向, 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应当积极的参与到政府组建的城市地理信息中心, 成为其中的核心力量。

3.2 规范生产与质量管理体系

空间地理信息是数字城市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主要数据源, 因此, 作为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的生产者与提供者, 城市测绘部门必须严把质量关, 建立基础空间数据的管理机制, 健全数字化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 切实承担起城市空间数据的及时采集、处理、加工和提供任务。

3.3 提高测绘保障能力

加大对基础测绘的投入力度, 提高测绘保障能力, 要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基础地理信息使用单位和承担基础测绘生产任务单位共同投入的投入机制, 切实落实基础测绘项目经费, 并实行专项管理。

3.4 建立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机制

充分利用市政测量、竣工测量、地籍测量以及遥感信息等各种手段, 确保城市系列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适时更新。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测量标志的维护和有偿使用制度。

3.5 加强基础测绘部门的自身建设

加强基础测绘部门的自身建设, 切实做好基础测绘的组织实施工作, 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加强基础测绘成果资料的深加工, 开拓基础测绘应用和服务的新领域, 提高基础地理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保障程度, 基础测绘单位要深化改革, 进一步完成基础测绘的保障和管理体系, 从技术标准、人员素质、高新技术设备的引进吸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 为尽快建立“数字武汉”并形成新兴的地理信息产业积极创造条件。

3.6 大力推进“3S”及其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3S”及其一体化技术是数字城市重要的技术基础, 因此, 城市测绘部门应大力加强“3S”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通过GPS建立城市等级控制网、利用RS快速的采集数据, 更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 运用GIS来管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 完成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建库与动态更新任务, 为数字城市服务。

常规的城市规划设计都在测绘人员提供的测绘图件、资料下进行。由于测绘与规划设计严重脱节, 既不能发挥测绘人员对规划设计的参与作用, 又难以使规划设计人员吃透客观实际的信息, 因而不利于提高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数字地图的出现和GIS的发展, 使这一状况得到了改变。由于GIS主要以数字地图的形式输入输出, 查询、分析直观易懂, 因此很易为规划设计人员所接受。

在GIS中, 由于所获取的测绘基础数据详尽、可靠、准确, 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同时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和具有极强的逻辑判断功能, 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多方案比选, 增加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而且, 计算机可以自动地生成各种规划用图、表格和报告, 利用数据库又易于删补、更新, 因而还可以实现城市规划的动态监控和动态设计。通过对GIS的研究和使用, 还可增强测绘人员和城市规划人员的协作, 使信息的获取和使用臻于统一。

近年来, 随着获取和处理遥感数字图像的明显进步, 预计在三五年后, 数字化、多光谱航空、航天遥感在费用、质量、信息量上的优势将更加明显。因此, 应将遥感信息列为城市规划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量采用影像图作为规划成果的背景图, 并吸引更多的遥感应用机构为城市规划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通过对GIS空间信息的查询、分析和应用, 可望大大增加规划设计的深度和广度。

4 结束语

数字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建设数字城市的基础, 而作为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的生产者, 城市测绘部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着数字城市建设的加速发展, 城市测绘行业必须把握历史机遇, 努力实现新的跨越。我们要以城市基础测绘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为契机, 积极发展勘测科技, 加强勘测技术研究, 全面实现数字测绘, 充分利用多种先进科学技术, 建设城市基础空间信息系统, 更好地为城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服务。

摘要:基础测绘是数字城市框架和核心的基础系统工程, 基础测绘为数字城市提供基础数据集, 数字城市则是高效、全方位充分利用基础测绘数据的一种最直接的途径。“数字城市”建设需要多分辨率、高精度、现势性好的空间信息, 而空间信息的获取需要高精度的测绘手段和体系。

关键词:城市测绘,基础地理信息,数字城市

参考文献

[1]李德仁, 邵振峰, 杨小敏.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J].地理空间信息, 2011 (06) .

[2]李凌霞.数字城市与地理信息系统[J].洛阳大学学报, 2002 (04) .

[3]辜胜阻, 王敏.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05) .

[4]牛文元.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载体:中国数字城市建设的五大战略要点[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1) .

上一篇:氮化铝材料下一篇:教学教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