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BPO范文

2024-05-07

金融BPO范文(精选9篇)

金融BPO 第1篇

金融BPO这种模式首先在印度发展, 印度政府将金融服务外包及其金融BPO作为本国经济振兴国策的高度来扶持和发展。相对而言, 金融领域BPO在我国刚刚起步, 但它却是BPO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时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部分。

从承接金融BPO企业来看, 国内著名的BPO公司主要有华道数据、银联数据、元镁科技、赛迪呼叫等。其中, 华道数据是我国BPO行业的领军企业, 专注于金融BPO。而且,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市场结构已从最初的基础性文书业务、数据录入等相对简单的业务领域, 发展到了运营过程、信息技术、会计服务、银行卡业务、人力资源管理、话务呼叫服务、定损理赔和后勤保障等综合化、多元化的领域。

从市场规模来看, 根据IDC《中国BPO2008-2012预测及分析研究报告》, 我国金融BPO占整体BPO服务外包市场约20%的份额,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2006-2008年的年增长率保持在21%左右。虽然我国金融BPO发展速度另人乐观, 但市场规模相对发达国家市场而言还比较小, 不及美国市场规模的7.4%。

二、中国承接金融BPO的障碍

(一) 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不足

我国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不足是阻碍中国承接BPO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 我国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规模偏小。

不管是ITO还是BPO, 规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竞争力水平。虽然我国已经拥有像华道数据那样专门从事金融BPO的公司, 但毕竟还是占少数, 大部份的外包公司所承接的金融BPO的业务量很小。中国的BPO企业人数大多少于20人, 不可能支持大规模的业务。

2. 处于价值链的底端。

中国承接的服务外包业务层次较低, 大多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产业格局中的下游。在BPO业务中, 上游是核心服务外包, 中游是产品方案集成和技术集成服务, 下游是数据编码处理。目前中国企业尚未涉足核心业务外包领域, 多数企业还在从事数据录入的处理、账单处理、数据扫描以及对日本的呼叫中心等, 而最下游的数据编码处理占了87%。

3. 人才紧缺。

从事金融BPO的人员最起码需要是行业专家, 即对流程有很深的了解, 而且了解程度必须超过客户。如果是遇到外国客户, 还必须有较强的英语能力。而如今, 我国在这方面却缺乏优秀人才, 尤其是那些能熟练运用英语的金融人才。很多企业也没有建立有效的人才增培养机制, 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 印度等金融BPO承接国的竞争威胁

在金融服务外包的市场上, 印度是绝对的领头羊, 发展成熟, 是我国最大的竞争者。其他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虽然参与金融服务外包的时间不长, 但发展非常迅速。虽然目前没有给中国承接金融服务外包造成很大威胁, 但由于这些国家与中国地缘相近、优势相仿, 所以构成了中国金融业务流程外包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障碍。

(三) 欠缺健全的法律制度

当前, 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服务外包法律法规, 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纠纷和风险等, 都与缺乏全面系统的相关法律法规密切相关。这方面的约束突出地表现为对个人数据资料法律保护的缺乏。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数据保护法规, 而金融服务离岸外包常常伴随着客户个人保密信息的转移, 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确保个人资料的安全, 无疑将被要求个人资料严格保密的国家拒之门外。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公信力, 成为了制约我国发展金融BPO的一大障碍。

三、对策建议

(一) 提升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市场竞争力

我国应加快培育本土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 不仅通过外部政策和手段予以支持和扶持,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土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自身的努力做大做强, 改变金融服务外包承接企业规模小的局面。这类企业应深刻认识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自身的不足, 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 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如与国际顶级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合资, 或开展战略合作与策略联盟;加强海外市场开拓;建立合作共赢的战略性客户关系;承接规模较大、层级较高、系统完整的端外包项目, 逐步渗透到海内外大型金融机构解决方案和外包项目设计中;注重提供客户急需的特殊功能的金融外包服务, 以此为契机, 不断增加服务产品种类和价值, 突出性价比优势。值得重视的是, 我国企业还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促进服务企业集群的形成, 为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吸引更多的服务外包业务。

(二) 协调服务外包城市建设, 形成服务外包互补共赢的集合效应

目前, 我国部分城市为尽快推进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 纷纷出台了地方性的行业促进政策和优惠措施, 存在一定的各自为战、重复建设、无序发展等问题。因此, 我国中央政府应统一各地方政府认识, 协调各地方政府制定切合本地发展实际的服务外包发展规划和重点, 努力突出地方比较优势, 形成我国整体金融服务外包发展合力。各地政府, 应从地方实际出发, 根据自身特有的、较为突出的优势, 确定金融服务外包重点发展业务领域、重点承接国家和地区、重点发展方式和举措, 防止出现一哄而上、无序竞争的局面。

总而言之, 我国外包基地所在城市, 应积极借鉴印度班加罗尔、孟买以及爱尔兰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发展经验, 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强大的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区或基地, 努力发展成为我国金融服务外包龙头城市, 发挥对我国其他城市和地区金融服务外包的带动作用。

(三) 完善法律框架

我国应在学习借鉴国外服务外包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特有的经济法律环境, 加快金融服务外包立法进程, 重点明确金融服务外包的范围、外包合同的规范性要求、外包提供商和发包方的权利与义务、知识产权保护、客户资料信息保密、外包纠纷的处理程序和机制等内容, 争取忙接受并达到国际知识产权标准, 全力营造与全球经济相通的金融服务法律构架。

与此同时, 还要继续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 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引导外包提供商诚实守信, 规范商业秩序, 宣传我国相关法律和严格执法效果, 消除国际上对我国外包, 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和客户商业信息保密等方面的顾虑,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良好的金融服务外包法律环境。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服务市场的开放及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 金融BPO, 即金融业务流程外包, 日渐成为金融服务外包的重要形式。当前, 我国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不足是阻碍中国承接BPO的主要因素, 表现在企业规模偏小, 人才紧缺等。我国应加快培育本土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 提升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市场竞争力, 协调服务外包城市建设, 形成服务外包互补共赢的集合效应, 完善法律框架,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良好的金融服务外包法律环境。

关键词:金融BPO,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勒贞珍, 杨洪焦.西安市发展BPO产业的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经济, 2005 (5)

[2]田晓军.银行再造[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3]中国外商投资报告[R].2002-2007

[4]Sridhar Vedala, Offshore Outsourcing:Is China ready?Acomparison with India, Morgan Chambers white paper, 2006-11

[5]于灵.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现状与中国承接的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7 (8)

[6]王铁山, 郭根龙, 冯宗宪.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与承接策略[J].研究与探讨, 2008 (8)

[7]王峻.中国企业发展BPO的三大竞争策略[N].IT信息报, 2007-11-17

[8]杨琳, 王佳佳.金融服务外包:国际趋势与中国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9]陈菲.服务外包与服务业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中国BPO迎来春天? 第2篇

金融BPO是指通过工业工程的理论方法,对金融机构复杂繁琐的后台处理环节或流程进行分析与设计,将之重新优化组合,依托先进的IT技术,进行全流程标准化、简单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革新,让非专业人员通过更简单的劳动,完成比之前专业人员更高质量、更优实效和更低成本的工作。这一行业已经衍生出越来越多的业务品种,从早期低端的数据扫描录入储存,到目前的信用卡全流程业务、柜面人员外包业务、前后台分离业务,以及呼叫类(包含外呼业务,以及国内银行2013年首次尝试的内呼业务)等中高端业务,金融BPO行业已逐步成长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变革动力。

在国内,BPO并不像ITO(信息技术外包)那样已经走到台前,也没有ITO行业中如华为、神州数码等知名的企业。区别于ITO,BPO具有IT技术开发的延续性,ITO行业需要源源不绝地开发新客户、签订新单,而BPO基于同一类业务开发的软件基本是可通用的,后期只需要做流程优化即可。

到目前为止,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方式基本上还是传统模式的延续,靠信贷驱动、依利差为生,粗放增长的特征依然明显。2012年7月,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4年来首次不对称降息,而上一次还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不对称降息释放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利率市场化已迈开实质性步伐,银行传统依靠利差的盈利模式受到严重威胁。招行“前掌门”马蔚华曾用“银行转型关乎生死”来警示行业未来的宿命。

以2005年信用卡业务的中外合资为契机,金融BPO开始进入中国并逐步发展。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中国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均已经接受外包概念,并都有业务进行了或大或小规模的外包。

蛰伏8年,金融BPO行业经历了市场竞争的无序阶段,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市场格局。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权威报告显示,中国服务外包业务规模已达1730亿元人民币,在所有发包行业中,金融业发包量占据首位,份额为18.1%。这一行业既是信息产业、又是绿色产业,具备吸纳就业、拉动经济等特点,因此已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现代服务产业。

中国银行业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中国BPO行业来说也许是华丽蜕变的开始。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金融BPO市场份额为1.4万亿美元;中国银行业总资产113.3万亿元,10年增长478%,在全球银行业利润中、中国占近1/3,但中国金融BPO市场规模仅200亿元人民币。当市场进入成熟期后,中国金融BPO市场将无可限量。

依据市场公开数据统计,15家上市银行的派遣员工总数已超过20万人。更何况与国际知名的金融大鳄相比,中国银行业本身的人均利润就相差甚远。因此,BPO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甩掉“包袱”、进行金融创新与流程优化的不二途径。

中国缩小与印度的BPO差距 第3篇

加拿大调研顾问公司X M G Global于2010年11月1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 2010年中国的外包行业 (BPO) 正在稳步缩小与BPO大国印度的差距。在全球外包市场总规模中, 中国占357.6亿美元, 相当于28.7%的市场份额, 印度占543.3亿美元和43.7%的市场份额。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博士认为, 中国的IT业服务外包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 因此具有可持续性。在他看来, 印度缺乏国内市场的支持, 而中国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国内市场来支持。印度IT服务外包业, 在很大程度上像一个孤岛, 对印度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大。而中国的IT行业服务外包, 是在中国的IT硬件和面向国内市场IT服务已经有了巨大发展的基础之上发展的。这样的带动作用就更大, 而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更强一些。从市场发展前景看, 印度服务业外包执行的是国外标准, 而中国有着巨大的国内市场和成熟的IT部门。因此, 中国将来很有可能靠国内市场的依托, 实现让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此外, 中国国内服务业出口的增值比率远远高于印度。不过, 有权威人士预计, 在今后至少15年的时间内, 印度仍将保持在商务流程外包业的主导地位, 中国尽管在价格上比印度有优势, 但是BPO行业的竞争优势不在于成本, 而是人才。

高职院校BPO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第4篇

关键词:服务外包;BPO人才。优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针对服务外包企业的不同岗位培养不同层次的外包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在为服务外包企业培养大量的中低端人才的过程中,将会为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一、我国BPO人才的岗位特征及要求

1.我国BPO人才的岗位特征

(1)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招聘、猎头、培训、薪资福利、人事代理、人才派遣等。如外包的接包方为发包方提供以上范围的专业服务,包括工资管理、津贴管理、及有关的人力资源数据的管理等等。

(2)客户服务管理

呼叫中心、销售、营销、销售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如接包方为发包方进行的市场调研,往往是通过电话对发包方为委托的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进行的市场促销和客户关怀等。

(3)金融财务

会计、审计、税务代理、金融数据中心、贷款预审、信用卡审核等。如会计外包服务中的应收应付账款业务的管理,信用卡服务中的申请审核和发卡、客户账户管理、收款和客户追查及会计和支付对账等。

(4)供应链管理

采购、仓储、物流、进口贸易代理、订单处理等。

(5)其他服务外包

后勤服务、差旅服务、翻译服务等。

(6)研发活动

生物医药研发、工业及商品设计等。

(7)IT软件运作

需求设计、应用开发、应用测试等等。

2.我国BPO人才的岗位要求

BPO对人才的要求按其所从事的外包业务种类而有所不同。在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实践中,不同岗位的BPO人才除了要具有一般外包人才的素质与技能外,考虑具体工作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1)从事客户服务管理的人才

要具备较流利的外语表達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具备计算机的键盘操作技巧、倾听的艺术与技巧、数字化整理以及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专注力。

(2)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及金融财务外包服务的人才

要求具有较强的行业专门知识、技术和分析能力,较流利的外语口语表达和较强的写作能力,有团队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技巧,具备倾听的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事供应链管理服务的人才

要求有较强的行业能力、较强的技术和分析能力,较流利的外语口语表达和较强的写作能力,团队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具有倾听的技巧,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相应的业务知识。

二、高职院校培养BPO人才的优势分析

1.高职院校对应BPO岗位的优势

服务外包对高中低端人才的需求特点是呈金字塔型,即最高端的人才数量最少,而服务外包人才的主力军是大量的中低端人才。从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细分中我们可以发现,BPO的业务层次也是呈金字塔型的,即在BPO的人才岗位中,处于低端的外包简单服务诸如数据的录入、转换作业及呼叫中心等特定的基于一定工作规程的工作是高职教育培养外包人才的切入点。在这一基础上,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入门级的员工的能力即可满足其工作岗位的需要。而这些能力包括基本技术能力、客户服务为导向的基本计算机技能,所从事项目的实施与交付能力。同时体现在技能、素质训练上的要求则是要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满足工作要求的基本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团队的合作能力、科学管理时间的能力等。以目前高职学生从业较多的呼叫中心为例,整个呼叫中心只有有2-3%的比例是比较高端的管理人才,大量的是中低端人才。高职学生往往是从客户代表、座席开始做起,处在外包岗位的低端层次应该是高职院校发现外包人才培养岗位群的主体。

2.高职院校培养BPO人才的经济性优势

通过研究发现,服务外包的根本动因就在于其经济性。人力成本的节约为我国承接国际离岸外包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其经济性上,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其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较好的办学基础。高职院校在打造“双师型”教师的过程中提升了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在长期的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拥有了较好的实训条件,其教学内容和手段也在贴近社会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特别是目前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较多的采用了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得高职院校不断增加了办学活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学校到服务外包工作岗位的过渡,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益。通过调研发现在服务外包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构成约占企业营运成本60%,其中大量的是企业发生的岗前培训成本,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把上岗前教育阶段前移,避免了上岗前教育成本的开支,具有较强的经济性。

3.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的灵活性优势

我国现有人才的外包岗位能力与服务外包企业的用人要求之间的巨大差距是造成我国服务外包人才供求矛盾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是服务外包人才的主要来源,但高等本科教育周期长,课程知识更新慢,偏重理论,动手能力不足等原因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对于服务外包企业的适用性水平较低,并且在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灵活性上较差。而高职院校本身就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在服务社会的功能上明显具有自身的优势。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印度的外包人才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而不是学术教育来培养的。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其服务社会的灵活性,即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采取灵活的机制培养人才。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始终以服务企业为第一需求,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方式解决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如在高职院校通常采用的校内实训和企业实训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在不断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中作用非常明显。特别是在解决外包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过程中,效果显著。

三、高职院校BPO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实施

1.高职院校BPO人才的培养模式

(1)积极借鉴印度等国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经验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印度等国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较为关注的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注重复合型软件人才与学生的竞争力的培养。印度重视交叉学科的软件人才的培养,他们培养的软件工程师不仅熟悉软件,而且深谙哲学、历史、艺术等学科。这就使得软件人才的思维空间得到极大拓展,并且更具有创新能力。其次,注重人才沟通能力的培养。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项目的开发人员用于沟通的时间占到整个项目的40%以上,同时沟通也是维系客户与理解需求的关键能力之一。印度的工学院几乎都开设有一门“沟通技巧”的课程,通过一次次公开演讲,使学生学会如

何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快速切人重点,如何使态度落落大方,如何更好地与他人交往与沟通等。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交流技巧、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谈判能力。

(2)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我国急需的服务外包人才的过程中必须走校企结合之路,同时实行工学结合,才能使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企业的需求。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其在为服务外包企业培养的大量人才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是我国高职院校实际工作中积极争取的校企合作形式。

2.校企深度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高职院校应积极寻求服务外包企业的人才“订单”

在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服务外包企业的工作重点在不断拓展自身的业务上,所以服务外包企业缺乏主动寻求合作学校的主动性。而高职学校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提高所培养的学生的就业率,积极寻求服务外包企业进行合作的主动性较高,但苦于没有适合的平台宣传学校的办学优势,并没有合作的响应者。在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对“订单式”培养抱有较高热情的学校苦于找不到“订单”的信息,事实已经证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中“订单”来源信息获取不对称的问题已经成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的一障碍,制约着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模。高职院校应积极与有关服务外包企业联系并主动进行走访,对服务外包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以进一步确定企业的人才结构及岗位需求。对高职院校来说,服务外包企业中的BPO中的低端崗位需求是企业乐于与学校洽谈“订单”的原因,即其可以为服务外包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培训成本。在明确了合作意向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科学设计双方的合作协议。在合作的协议中应明确双方对“订单式”培养外包人才应进的义务和权利,在此基础上校企双方即可签订正式的合作“订单”。

金融BPO 第5篇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 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服务外包一般分为:IT外包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 ITO) 和业务流程外包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BPO) 。BPO是指将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非核心的业务流程以市场交易的形式外包给其他组织的行为[1]。美国著名的信息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则把BPO定义为“把一个或多个IT密集型业务流程委托给一家外部提供商, 让他拥有管理和控制选定的流程。这些业务是基于已详细定义好和可测量的方法来执行的”[2]。在早期, 不少学者将“外包”理解为公司与海外公司之间的合同或契约, 而在今天的商界, 它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在劳动和物资方面削减成本的好方法[3]。在过去的几年里, BPO已经从作为战术性降低成本、获取临时劳动力的手段上升为企业的竞争和发展战略, 在发达国家的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中更为普及[4]。同时, 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将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确定为提升自身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2006年10月, 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授予成都、西安、上海、深圳和大连为我国首批以承接外包为重要功能的“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意味着我国服务外包基地的建设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2007年12月, 广州正式成为全国第12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目前, 国内外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成熟的服务外包模式, 如国内的北京、大连模式, 美国的硅谷模式、印度的班加罗尔模式等, 它们的发展背景、支持条件和构成要素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各自的特点。广州的BPO发展是模仿国内外已有的成功模式, 还是借助自身在珠三角的优势而发展独特的模式, 这是广州面临的抉择。下文关于广州发展BPO模式的讨论将引用Gartner公司对其的定义, 即基于软件、信息技术方面开展服务外包。

2 广州BPO的发展状况

2.1 第三产业主导, 奠定BPO发展基础

Samulevcius (2007) 认为, 地区产业结构的级别高低, 是决定其BPO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5]。2008年, 广州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59.02%, 基本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色 (见图1) 。同年, 广州市BOP项目下的服务贸易收支总额达100亿美元, 服务贸易收入增长30%以上, 支出增长25.13%, 规模居全国大城市前列。广州的金融、物流、会展、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核心板块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 为BPO等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资料来源:广州统计信息网

2.2 在岸、离岸BPO共同发展

2008年, 广州在岸BPO接包规模达50亿元人民币, 离岸BPO业务登记合同额达4.43亿美元, 当年执行额为1.71亿美元, 在20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中排第7位。其中, 纳税额前20位的企业实现累计纳税额约1.3亿元人民币, 额度最大的企业接近4 000万元。广州在岸和离岸BPO产业规模正不断扩大。

2.3 跨区界、国界合作, 拓展BPO渠道

中国加入WTO后, 广州逐步实现由“外向带动型经济”向国际化和“现代型经济”形态的转轨, 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 全面实施“大服务业战略”。广州一方面借助毗邻港澳的地利条件, 将穗港合作作为重点工作, 极力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提高服务贸易水平;另一方面不断加强与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融合, 拓展承接国际BPO业务的渠道。

2.4 引入国际名牌企业, 定位BPO名城

跨国公司投资广州现代服务业的力度正不断加大, 如英特尔广州国际安全数据解决方案中心、IBM软件创新中心等一批国际先进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均进驻广州。Quelch (2008) 提出品牌塑造在BPO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 他指出某地区引入质量和地位高的国际知名企业对其占据服务外包业务的高端, 形成自身吸引力有重大优势[6]。广州吸引优秀外企进驻的优惠政策, 有利于掌握这种优势。

2.5 BPO产业的企业群落相继形成

广州BPO产业已经形成各具特色的企业群落, 如: (1) 数据管理服务企业群, 以汇丰环球客户服务公司、英特尔公司等为代表; (2) 系统开发和应用服务企业群, 以广东华智科技公司、广州网易公司等为代表; (3) 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群, 以广东超干软件发展有限公司、宝供物流等为代表; (4) 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营服务的外包团队, 以广州奔步电脑公司、广州电讯盈科公司等为代表。企业集群的形成, 对降低业务成本、创造需求和合作创新等均有积极作用[7]。

2.6 两大新兴行业的发展拉动BPO增长

广州作为全国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医药出口基地, 医药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在生物产业的研究与开发方面都有相当的基础和技术特色, 在承接生物产业的BPO业务上具有较强优势。另外, 在承接动漫创意产业外包方面, 广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州拥有设计类BPO企业约3 000家, 专门从事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约71 740人, 人力资源充足, 基础扎实。近年来, 美国、日本等动漫创意产业大国的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提高, 出于控制成本考虑, 其将业务国际外包的规模逐渐扩大, 对广州来说, 承接美日的动漫外包业务是促进BPO发展大好的机遇。

3 广州BPO发展模式分析

广州的BPO产业发展, 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配合的模式, 并依托港澳地区作为国际桥梁的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广州市政府主导建立产业发展的载体, 并为企业创造培育环境, 通过全方位的政策优惠和扶持形成了适合产业发展的气候, 对推动主导产业向服务业尤其是BPO业务转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另外, 企业和政府的有机结合, 使早期的BPO产业摆脱自然增长的状态, 逐渐向前进化成一条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 (如图2) , 为抓住国际BPO业务转移和市场需求扩大所带来的机遇作了充分的准备。

3.1 在战略上确定发展服务业的目标与规划

在服务业的发展战略上, 广州市政府明确定位将广州建成服务珠三角、辐射全国、面向世界, 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 打造“广州服务”的品牌。2009年5月, 广州市政府批准并实施《广州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实施方案》 (穗府办[2009]30号) 、《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纲要》 (穗发改贸[2009]11号) 和《广州市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意味着一个“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和现代服务业中心蓝图”已经绘就并进入实施阶段。

3.2 制定切实有效的扶持与优惠的政策

为了给BPO产业发展营造适宜的气候, 广州市政府制订了切实有效的扶持政策。2008年3月, 广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服务外包发展的意见》和《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广州示范区管理办法》, 规定设立服务外包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总部或地区总部扶持资金、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 充分利用总部经济的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劳动就业效应及社会资本效应[8], 最大化广州的城市收益, 也提高了广州在各服务外包基地城中的竞争力。

3.3 建立BPO发展载体

广州现已建成四个服务外包示范区, 包括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河软件园、黄花岗科技园, 园区内交通、供电、电信等基础设施完善, 办公用房充足, 在带来集聚、示范效应的同时, 园区规模逐步扩大, 功能更全面, 为BPO产业的发展建立了性能良好的载体。

3.4 BPO和产业创新齐头并进

广州软件BPO的发展过程是融入国际外包产业链的过程, 也是软件企业逐渐壮大的过程, 其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方面开始了大量的尝试并初见成效。在外包产业不断升级壮大的同时, 广州软件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涌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企业, 如广东华智科技公司、广州网易公司等。服务外包与自主创新形成合力, 推动了广州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

3.5 穗港合作拓宽BPO发展道路

广州处于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腹地的中心位置, 一方面, 很多跨国公司都在香港设有地区总部, 广州与香港软件界有着广泛紧密的联系和合作, 使得广州的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香港这个窗口和桥梁与跨国公司建立联系, 承接跨国公司的BPO业务;另一方面, 面对经济转型, 一大批香港软件企业也开始向广州转移, 使得一些具备国际竞争力、熟悉国际惯例的广州企业, 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穗港合作实现了产业、资源互补, 成为广州BPO发展的突破口。

4 广州发展BPO的SWOT分析

4.1 优势

(1) 经济实力雄厚, 制造业、服务业发达。

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2008年, 广州地区生产总值为8 216.82亿元, 增长12.3%, 经济总量在全国大城市中居第三位, 经济实力雄厚。在制造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 企业经营方式逐渐向服务增值的方向转变, 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广州工业起步早、起点高, 制造业规模庞大, 对信息技术服务、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等BPO业务的需求巨大, 为BPO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市场容量。

(2) 产业集聚效应强大。

广州集制造业、交通、商业、金融、信息、教育、人才为一体, 在泛珠三角地区的服务业特别是金融、物流、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领域中具有较高的集聚要素和向外辐射的核心能级。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 广州形成了一批BPO企业集聚发展的特色园区, 初步形成了以信息服务、科技研发与服务、文化创意和金融保险等为主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外包发展聚集区。

(3) 穗港两地相邻, 文化语言相通, 经贸往来密切。

梁小萌 (1995) 认为, 穗港两地在主导产业上都具有对方所缺乏的优势, 这种条件差异所构成的优势互补关系是穗港两地合作的基础[9]。香港发展成熟的服务业对广州BPO有示范、扶助和桥梁的作用。由此可见, 广州在承接香港地区乃至通过香港承接欧美地区的软件开发、呼叫中心、数据处理、客户服务等BPO业务方面独占优势。

(4) 人才储备充足。

广州拥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146家, 各类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64家, 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7个, 其人才资源在国内主要外包城市中占据领先地位。广州每年还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和技术熟练的劳动者, 为BPO的发展提供各类型的人才支持。

(5) 知识产权保护逐渐完善。

Gould和Gruben (1994) 首次提出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关系[10]。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立能够促进创新, 有助于知识型经济的持续增长。近年来, 广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建立了多部门密切协作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为软件等知识产权密集型的BPO产业发展和增长提供了保障, 例如:目前广州正着手建立进出口商品知识产权侵权投诉处理中心, 对进出口环节、外商投资中涉及的侵权行为进行处理。

4.2 劣势

(1) 符合条件的BPO业务人才短缺。

尽管广州的人才储备充足, 但由于广州BPO产业发展较晚, 服务业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能力较弱。在国际BPO市场上 (特别是欧美发包方) , 软件开发、呼叫中心服务等都以英语为沟通平台。广州缺乏具备特定的、符合外包专业外语能力要求的并熟悉国际BPO商业文化的技能型人才;另外, 也缺乏向外国企业提供服务的经验。在我国现有教育模式下, 学生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不多, 调查显示只有10%的中国工科大学毕业生能够胜任外国服务企业的工作[11]。

(2) 软件产业规模偏小且增长速度慢。

信息产业部公布的“2009年中国软件产业最大规模前100家企业”显示, 广州入围的企业只有4家, 且排名在50位之后。另外, 相对于国内的北京、深圳和上海等软件业迅速发展的城市来说, 广州的软件业增长速度明显落后 (见图3) , 其销售收入在六大城市中排名最后[12]。

(3) 企业专业能力不足。

广州BPO承接企业在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方面也落后于我国主要大城市。2009年经国家认定的重点企业广州只有4家, 仅占全国总数的2.15%; 截至2007年, 广州获得CMM认证的企业仅20家 (见表1) , 广州拥有专业能力的企业明显不足。

(4) 工资、房屋及设备使用等成本较高。

2008年, 广州的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5 365元, 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 排在各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首位。此外, 广州的写字楼租金水平居全国大城市前列, 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

资料来源:广州软件行业协会《2008年广州市软件产业研究报告》

(5) 缺乏公共信息渠道和一站式的信息服务。

主要表现在:查找有关广州软件出口外包的信息非常困难;信息的更新速度慢;相关推介材料多数是中文, 令国际客户无从了解广州市场的真实情况。相比较而言, 一些BPO产业发展成熟国家或地区的做法值得借鉴, 如印度的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 (NASSCOM) 能够做到免费为公司提供详细分析可靠的信息, 包括历年的数据、市场分析报告、供应商的档案等, 极大地方便了欧美软件开发公司对其投资环境的了解[13]。

4.3 机会

(1) 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推动国际生产要素重组和国际产业转移。

外经贸局调查显示, 广州大部分企业反映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为降低成本, 将把更多的业务外包给低成本国家和地区, 全球财富1 000强中95%的企业已经制定业务外包计划。数据表明BPO产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它是广州缓解金融危机对外贸的不利影响并优化广州外贸产业结构, 推动BPO发展的良好机会。

(2) 国家出台扶持政策。

2009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 批复了商务部会同有关部委共同制定的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措施, 批准北京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并在20个试点城市实行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措施, 加快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广州作为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 将享受包括税收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此外,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精神, 加快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 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 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商务部、财政部决定安排专项资金, 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相关业务予以资金支持。

(3) 服务业的整体环境面临各种发展契机。

《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 广州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变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五大发展契机:第一, 国际服务业转移加速, 有助于广州引进国外新的服务产品、先进的管理模式和高端的专业服务, 有效提高广州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第二, 泛珠三角、广佛同城化和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不断深入, 促进了广州服务输出的扩大和服务市场的拓展;第三, 2005年广州行政区划调整有利于服务资源整合和发挥广佛经济圈的积极效应, 促进全市服务业合理分工, 增强广州服务集聚和辐射能力;第四, 广州取得2010年亚运会的承办权, 将直接对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第五, CEPA实施后, 香港第三产业掀起了向广州转移的热潮, 广州己经成为香港离岸BPO的重要承接地。它们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既坚固了广州BPO产业的基础, 又为广州提供了大量的发展机会。

4.4 威胁

(1) 印度、爱尔兰等竞争对手冲击。

比起BPO产业发展已经十分成熟的印度、爱尔兰等国家, 中国还处于一个比较弱势的地位。在经营模式上, 许多国际客户对中国公司的信心仍然不足。另外, 不断增多的海外竞争对手, 如菲律宾、加拿大等国家的服务外包公司也对我们形成了很大的威胁。

(2) 大连、西安等国内大城市的竞争冲击。

大连、西安、上海、深圳等十几个大城市纷纷把服务外包作为重要发展的目标产业和新增长点, 并纷纷出台各种竞争性的优惠政策, 给予地方企业支持和补贴, 提高其专业资源拥有程度。

(3) 国际客户对我国法律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信任度低。

加入WTO之后, 国际客户仍然认为我国法律规则很弱, 执法工作不连贯且透明度不高。麦肯锡咨询公司 (McKinsey & Company) 的分析报告指出, 与印度或菲律宾等国家相比, 中国仍然缺乏支持发展服务外包的良好法律环境, 相关法规未能有效执行[14]。

Sutherlin (2009) 在对西方国家、印度和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的比较分析中指出, 海外市场认为中国保护知识产权不力甚至出现恶化的趋势[15]。事实上, 跨国企业对中国公司缺乏信任, 它们极少在中国应用先进技术, 其研发工作通常在本土完成。中国尚未在数据隐私保护方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知识产权保护相对不力, 阻碍了设计研发等BPO业务的进一步离岸与外包。

4.5 小结

广州在国内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优、劣势均明显。经济发展迅速, 制造业、服务业发达, 为广州发展BPO提供庞大的内需市场, 同时毗邻香港, 使得广州在承接香港服务外包业务乃至通过香港承接欧美BPO业务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此外, 广州集聚效应强, 基础设施优越, 人才储备雄厚, 这些都在国内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位居前列。然而, 广州软件产业规模偏小, 增长速度慢以及工资、房屋及设备使用成本较高等, 都是广州所面临的问题, 尤其是面对国内、外成熟的竞争对手的冲击, 广州发展BPO的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5 广州BPO发展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 广州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见表2) 。当前, 广州以服务业为主体的都市型产业结构已初步建立, 在其BPO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累积了一定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 对于广州正确把握未来服务外包发展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1) 与产业升级同步、紧密结合。

地区BPO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其产业结构的升级。广州BPO的发展也融入了产业升级的过程, 广州借助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来促进服务业的扩大和深入发展, 而服务业的增长也为服务外包提供机遇。

(2) 与珠三角产业转移紧密结合。

广州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也是产业转移的过程。广州产业转移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核心与关键, 借助广州BPO发展的契机, 能够推进广州及珠三角地区产业高效地向周边地区转移。

(3) 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紧密结合。

广州在发展BPO的过程中, 借助完成外包业务的各个环节, 加强承包业务知识的学习与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不断完善的创新能力, 广州在国内与国际上形成服务外包较强的竞争力。

(4) 与开放型经济体系紧密结合。

广州借国际BPO加速转移的契机, 大力促进服务业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对外开放, 积极承接软件开发、信息服务、交易处理、跨国采购等服务外包, 加强与港澳台的合作, 进一步拓宽合作空间, 提升合作层次, 着力提高服务经济国际竞争力。

BPO交联硅橡胶泡沫材料性能研究 第6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BPO:工业级,湖北大学化工厂;混炼胶:SH-52U,道康宁公司;成孔剂:自制,粒径(330~350)μm;其他助剂:市售。

1.2 实验过程

(1)胶料制备:

混炼胶在开炼式炼胶机上经塑炼后,依次加入(1.5~4.0)份 BPO、180份成孔剂及其它助剂,混炼均匀后,按一定厚度出片,放置24h。

(2)硫化成型:

采用模压法在120℃、10MPa下硫化15min。

(3)后处理:

将硫化后的试样放到溶剂中浸泡15h,取出经105℃烘干,170℃二次硫化2h,即得到硅橡胶泡沫材料。

1.3 性能测试

硫化特性曲线:采用RPA2000P多功能橡胶分析仪在120℃下测试;拉伸性能:在珠海新三思计量仪器有限公司的CMT7105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测试方法按GB/T528-1998执行;压缩性能:英国INSTRON公司的Instron8550电子式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试样尺寸:(65×12×0.7)mm,加载速率:0.5mm/min。

应力松弛率计算:η=(σ0-σt)/σ0×100%(1)

式中,η-应力松弛百分率;σ0-最大载荷,N;σt-180min内的最小载荷,N。

2 结果与讨论

2.1 BPO的硫化特性

实验考查了BPO对硫化特性的影响,硫化曲线如图1,其主要硫化特性参数见表1。由图1可看出,在未发生交联反应之前,随温度上升,硅氧链之间作用力减弱,分子运动加剧,弹性转矩(S′)A区略有下降,达到一定温度时,BPO发生分解,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引发主链上的侧甲基形成高分子自由基,高分子自由基与乙烯基发生加成反应,形成交联网络。由于是自由基反应,反应速率很快,交联网络的交联密度快速增加,链段运动困难,所以在B区S′有快速上升阶段,当达到一定交联密度时,相邻交联点间链段长度较短,此时苯基的刚性对链段的柔顺性影响较大[6],阻碍了乙烯基参加反应。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硫化速率变慢,因此C区S′有较长的缓慢上升阶段,随硫化时间的增加,D区S′趋于稳定。由图1还可以看出,随着BPO用量的增加,提供的自由基数量增多,硫化速率增加,侧基得以充分交联,交联网络趋于稳定,所以在图1中快速硫化部分B区曲线的斜率随之增大,硫化曲线D区S′的高度上升。

表1列出了硫化胶硫化前的最小弹性转矩(S′硫化前)、硫化后的最大弹性转矩(S′硫化后)及S′硫化前与S′硫化后的差值(ΔS′);ΔS′反应了硫化交联网络的交联密度大小,ΔS′越大交联网络越稳定交联密度越大。

通过改变BPO的用量获得了不同交联网络的硫化胶,由表1可以看出随BPO用量的增加,S′硫化后随之增加,当BPO达到3.5份时,S′硫化后值趋于稳定,硫化胶的交联网络较稳定,再增加BPO用量对交联网络结构影响较小。

2.2 硅橡胶泡沫拉伸性能和硬度

考察了不同BPO用量所形成的交联网络对硅橡胶泡沫拉伸性能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下,随BPO用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在BPO为2.5份时最大(0.73MPa),断裂延伸率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而硬度随之增大后趋于稳定。原因是随着BPO用量的增加,交联密度增加直到充分交联,交联网络结构趋于稳定,因此硬度也趋于稳定,此时链段运动阻力变大,在受外力作用时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拉伸强度随交联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所以适当的交联密度可以提高硅橡胶泡沫材料的拉伸性能。

2.3 硅橡胶泡沫压缩性能

根据Kinney[7,8]等的研究,将硅橡胶泡沫材料的压缩σ-ε曲线分为不同区域(见图2标示):1 为初始的弹性区,2 为由孔壁的弯曲和泡孔结构开始塌陷形成的平台区,3 为由泡孔结构的大量塌陷致使其数量减少而引起的模量急聚上升的密实区。图2是通过改变BPO用量制备的具有不同交联网络的硅橡胶泡沫材料的压缩σ-ε曲线图。

由图2可见,在压缩平台区内,随BPO用量的增加,平台区的高度先增加后略有下降;对于硅橡胶泡沫材料,承担压力的是泡孔与泡孔之间的泡孔壁部分,所以可以用实心胶的交联网络结构来解释,由前面分析可知,随BPO用量的增加交联密度增加,链段运动阻力较大,当交联密度过大时,硅橡胶泡沫材料在受到应力作用后,泡孔壁发生形变,由于部分链段来不及发生对应力的响应,产生应力集中,泡孔壁受到破坏,而且泡孔壁的厚度较薄,应力集中对其影响较明显,所以过度交联后,平台区的高度反而有下降趋势。

对于硅橡胶泡沫材料,一般在平台区内选择一定应变下对应的应力值来考察硅泡沫材料的压缩性能[9]。实验采用应变(ε)为40%时的应力值[σ(ε=0.4)]来考察交联网络对硅橡胶泡沫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如图3;σ(ε=0.4)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材料的软硬程度和平台区的相对高度,σ(ε=0.4)值越大,材料的硬度越大,平台区相对较高,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

由图3可见,随BPO用量的增加,σ(ε=0.4)值先增大,当BPO达到3.5份时,σ(ε=0.4)有最大值(2.08MPa),再增加BPO用量,σ(ε=0.4)值略有下降趋势。

2.4 硅橡胶泡沫压缩应力松弛性能

压缩应力松弛性能是泡沫材料较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硅泡沫材料压缩应力松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外力作用下,处于不平衡构象的交联体系通过链段的运动过度到平衡的构象,以降低内应力。图4是通过改变BPO用量制备的具有不同交联网络的硅橡胶泡沫材料压缩应力松弛率。

由图4可见,随BPO用量的增加,硅橡胶泡沫压缩应力松弛率先减小后增加;当BPO在3.5份时,松弛率出现最小值(17.6),松弛性能较好。由前面分析可知,随BPO用量增加相邻交联点间链段的长度变小,当链段较长时,链段间易发生较大的滑移导致松弛率较大;当链段过短时,交联网络呈现刚性,链段对应力响应不明显,松弛率反而增大,所以适当的交联密度可以提高硅橡胶泡沫材料的松弛性能。

3 结论

(1)随BPO用量的增加,硫化速率增加,交联网络的交联密度增加。

(2)交联网络对硅橡胶泡沫材料的拉伸性能有一定影响,实验中当BPO用量在2.5份时拉伸强度为0.73MPa,拉伸性能较好。

(3)硅橡胶泡沫材料的硬度随交联网络的交联密度增加而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当BPO达到3.0份后硬度趋于稳定。

(4)随交联网络的交联密度增加,硅橡胶泡沫材料的σ(ε=0.4)值先增大后略有下降趋势,当BPO达到3.5份时,σ(ε=0.4)有最大值(2.08MPa),硅橡胶泡沫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

(5)松弛率随交联网络的交联密度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当BPO在3.5份时,松弛率出现最小值(17.6),松弛性能较好。

参考文献

[1]Guriya K C.Blowing agent for silicone foams[J].Additives forPolymers,1994,10(10):6.

[2]Leave rsuch R D.Low-density silicone foam may replace PUR[J].Mod Plast,1996,73(6):101.

[3]石耀刚,雷卫华,张长生,等.热硫化硅橡胶泡沫材料的制备技术[J].有机硅材料,2008,22(6):373-376.

[4]陈宏,胡文军,高洁,等.硅橡胶泡沫材料硫化特性分析[J].橡胶工业,2002,49(8):459-461.

[5]张长生,石耀刚,罗世凯,等.物理成孔剂在硅橡胶泡沫制备中的应用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9,37(11):93-95.

[6]李光亮.有机硅高分子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31.

[7]Kinney J H,Haupt D L,LeMay J D.Three-Dimensional,Non-destructive Imaging of Low Density Materials[R].UCRLJC136278,1999.

[8]Kinney K,Marshall G W,Marshall S J,Haupt D L.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of large compressive deformations in elasto-meric foams[J].Journal of Poly Science,2001,80:1746-1755.

浅析日语教学在BPO实训中的应用 第7篇

一、日语教学的意义及现状

1. 日语教学的意义

因为用人量的不断增加, 大连的好多中职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都开设了针对对日BPO行业的日文数据处理课, 用人单位肯定喜欢用知识和技能好的实习生, 因此学生就业实习竞争的就这样出现了。而在业务方面, 同时也出现了变化。承接“校对业务”而来的是“信息业务”。所谓的“信心业务”就是涉及到了人名姓氏、地址、电话号码等比较个人一点的信息, 比如“不动产”、“招聘和求职”等。这样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五十音图”上升到“人名姓氏和地名”。而教科书里涉及到的这部分内容很少, 这就需要日语任课教师转变教学模式, 以此来适应和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要想学生学的好, 任课教师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教学改变。

2. 日语教学的现状

BPO业务在最初是很简单的“校对业务”, 对日语的要求不高, 给人的感觉是只要细心就能做好这项工作。因此, 在课堂的日语教学中, 没有针对性地教学, 完全是根据教科书的内容, 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计划。在日语老师眼中, 只要学生掌握了50音图, 就可以轻松就业了。而在一段时间里, 只掌握50音图的学生也被用人单位认可, 以为那时从事对日BPO行业的人比较少, 用人单位就采取先把人招进来, 再培养的模式。这种方式解放了学校的日语教学, 使学校的日语教学毫无压力可言, 但是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所以企业一直期望学校能解决员工的基础技能和知识的培养问题, 但是效果一直不明显。

二、教学步骤

其实一直以来, 最让学生头痛的就是记忆单词, 内容枯燥, 毫无兴趣。但是单词又是就业最关键的基础知识。我摸索出来的方式是根据我小时候学语文的经历:拼音---汉字---生词---句子这一过程, 将其放到我的日语教学中。

1. 单词的记忆

话说单词怎么背?或者说怎么才能记的又快又准?学生也总这样问我。我的答案是在于当用汉字的积累。在50音图教学中, 我就同步渗透当用汉字, 比如:あいうえお、我给出的当用汉字是“愛 (あい) 、言 (い) う、上 (うえ) 、青 (あお) ”这样记住几个假名的同时, 也记住了相应的当用汉字, 记住当用汉字的目的一是在遇到陌生的单词, 可以拆字录入, 二是可以拼读陌生单词, 而不至于不会。这是记忆单词我认为的一条捷径。

2. 由字引词

日语单词中的当用汉字读音绝大多数情况下, 是采取音读音的, 所以日语的当用汉字有很多类似于我们汉语中的同音字, 不同的当用汉字有相同的读音, 而这样的当用汉字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1在汉语里发音形同的汉字, 在日语里的发音也几乎相同:汉字“同”和“童”在日语单词中的发音都是“どう”同行 (どうこう) 、同一 (どういつ) 、童画 (どうが) 、童顔 (どうがん) ;2在汉语里韵母相同, 声母是清浊音相对的, 在日语单词的发音也有可能一样:“同”和“动”在日语的发音是“どう”同音 (どうおん) 、同額 (どうがく) 、動作 (どうさ) 運動 (うんどう) ;3当用汉字中有一部分是一样的:“長”和“張”以及“帳”在单词中的读音是“ちょう”長子 (ちょうし) 、長音 (ちょうおん) 、張力 (ちょうりょく) 、帳簿 (ちょうぼ) 、帳面 (ちょうめん) 。这样的总结。或不不全面, 或许还有漏洞, 但是对于我的学生记忆单词却有着实际的帮助作用。

3. 由词引句

我的学生在以后的实习就业中, 除非日语极好的学生 (通常情况下要求日语国际能力测试二级) , 能接触到对日电话客服或者对日メール回复业务, 否则只要会一些日常用语就好, 更多的掌握重点在日本姓氏地名上。所以在二年级教科书上册学完之后, 我开始摆脱教材, 从有利于学生就业出发, 安排上课内容。在日企或者中日合资的企业工作, 难免会跟日本人打交道, 所以基本的商务礼仪学生还是需要知道的, 所以我就把学生要记住的单词和要了解的礼仪融合在一起:向学生讲お辞儀中的会釈、普通礼、敬礼的使用场合及使用对象, 然后抛出姓氏地名, 让学生分组自行设计会面场合, 在全班表演。不要求回话多复杂, 只要体现老师强调的重点就好:A: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私は中村です。東京からきました。B: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私は原です。大阪から来ました。就象这样简短的小对话, 已经完全体现了学生所应该掌握的内容:姓氏:中村, 原。地名:東京, 大阪。互相问候的时的鞠躬礼。简单句子组成的会话通过学生自身展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

在我们中职学校, 或许没有所谓的升学压力, 但是我们面临的是学生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步入社会, 走向工作岗位, 给他们推荐一份稳定、适合他们的工作使我们的职责所在, 所以作为任课教师, 我只能在了解用人单位用人要求的情况下, 不断的探索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为学生顺利就业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于冬梅;日语教学策略初探[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金融BPO 第8篇

金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国际上的银行都越来越专注自身的核心金融业务, 而其它非核心业务如ATM自助设备清机加钞、现金整点清分、票据处理、档案影像扫描、资料录入、信用卡信息核对等辅助业务均采用外包的模式, 这种外包模式已经在欧美等国家以及其他发达地区施行了近十年, 拥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如日本ATM株式会社、香港G4S公司等是目前行业内比较成功的商业现金管理和护卫公司。国内的众多银行也纷纷效仿国际一些银行的模式, 逐步的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在这种市场需求形势下, 江西中投科信科技有限公司抓住发展机遇, 大力推进公司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建设, 并依托金融服务管理平台, 对外包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与再造, 不断提升业务精细化管理水平, 并逐渐形成标准化的业务管理新模式。

1、项目的建设目标、内容、思路

1.1 建设目标

建立一套包括BPO业务项目管理、生产管理和风险管理等, 覆盖BPO业务的项目立项、合同签订、人员管理、实时生产数据监控、档案管理 (立项、合同、过程文档、发票、收款依据等文档) 、费用结算等全业务流程控制的BPO业务运营管理平台系统。项目预计三期完善后可管理各类车辆500辆, 具备监控全国100个服务中心近20000人的能力。创新高科技制造与高科技现代服务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 促进高科技现代服务业发展, 并开拓一个新的高端服务行业, 建立行业的服务标准和服务平台。

1.2 建设内容

BPO业务运营管理平台依托江西中投科技现有银行外包服务业务 (如票据传递、票据扫描稽核、现金整点清分、ATM清机加钞业务) , 通过RFID、无线通讯、GPS、GIS等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 形成“人、财、物、信息”一体化监管, 建设一个覆盖项目立项、合同签订、人员管理、实时生产数据监控、档案管理 (立项、合同、过程文档、发票、收款依据等文档) 、费用结算等全业务流程的管理平台。对生产数据的有效采集, 对业务规程的合规性检查, 建立相应的差错管理及预警机制, 使银行外包业务处理流程化、标准化并有据可查, 对生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为领导层管理决策提供手段, 最终提升业务精细化管理水平。

1.3 建设思路和设想

建立一套包括BPO业务项目管理、生产管理和风险管理等, 覆盖BPO业务的项目立项、合同签订、人员管理、实时生产数据监控、档案管理 (立项、合同、过程文档、发票、收款依据等文档) 、费用结算等全业务流程控制的BPO业务运营管理平台系统, 围绕该行业的高科技、高风险、高可靠、高效率的要求提出以下的理念:

◎高科技

基于业务营运的高安全、高可靠性要求, 该项目的建设汇集了当今最前沿的信息技术综合处理技术, 融合3G通信、RFID及GPS技术进行数据实时传输, 进行重要物品和运行车辆跟踪。

◎高安全

对敏感信息的安全管理, 包括业务流程的任务安排、运行车辆的行进路线、任务执行人员的调度等, 都属于极高机密信息, 任一环节的资源调度信息都必须达到“需要使用时, 信息即时生效, 信息使用完毕, 即时失效”的要求。

◎高可靠

所有业务操作过程的业务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极高, 所有数据均要可追溯, 所有业务过程都必须处于实时可控、留有证据的条件下进行。包括本地、远程的视频监控措施, 因此对数据的保存要求极高, 系统设计要求服务器有相互备份功能及UPS掉电保护功能。

◎高效率

所有业务计划均通过系统自动安排完成, 将对传统的手工计划有巨大的效率提升和安全提升, 也大大的提升服务的响应速度。整个过程各类生产数据均从一线现场每天提交, 系统后台实现自动分析, 可以给客户及内部管理快速提供有效的报表, 大大提升管理效率。

◎高门槛

金融服务外包涉及国家相关政策的管制, 尤其是非金融类企业, 国家的相关管制政策为企业进入该领域设置了极高的门槛。江西中投科技已经申请了相应的经营资质, 且已经得到许可, 进一步提高了其他企业进入该领域的门槛。

1.4 系统平台优势与特点

BPO业务运营管理平台作为各种信息汇聚的接入点, 在数据访问方面做到了高度的一致性, 数据在各业务系统之间高度共享。在对业务流程的管控方面实现了自动化、具备项目风险提前预警功能。平台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项目业务管控能力:BPO业务运营管理平台实际应用中更重要的是应该体现其“管理工具”的本质。主要宗旨是对公司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 协调公司各管理部门, 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 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所以, BPO系统首先是一个软件, 同时是一个管理工具。

2) 信息整合能力:BPO业务运营管理平台最大特色便是整个公司信息系统的资源整合, 建立一条“信息化快速通道”, 比传统单一的系统更具有开放性、接口通用性、高数据共享性。

3) 平台通用性:平台采用模块化拼接的设计理念, 基于OSGI技术架构, 建立面向接口与服务的模型, 将应用功能转化为可以灵活组装的服务提供给使用者, 通过标准业务组件库复用快速适应需求变化, 使平台复用性更强。

2 实现的内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 实现雏形

本项目经过近一年的使用已实现以下内容:

1) 实现各项目在管理中可视化, 可随时随地根据使用者的权限进行调阅任意有关项目的资料, 便于实时的资料调取。

2) 项目的审批过程通过系统化、信息化等ERP进行资料审核和存档。

3) 实时记录项目在运行过程中的数据, 可定期选择不同条线下的报表定制功能。

4) 完全呈现公司各层人员不同关注度的分析报告, 供公司各层管理人员进行数据科学化、理论化的决策分析。

5) 可实时掌握各家银行在各地区不同品牌的A T M运行状态与交易状态, 实现对设备出现技术故障、缺钞、吞卡等状况及时响应和及时处理, 使银行的ATM服务效率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当地银行储户的银行卡用卡环境将得到较大的改善, 民众日常生产和生活涉及到的现金服务将更加便利。另外, BPO业务运营管理平台系统软件建设完成后, 清机业务管理将实现全过程信息的保密性, 保证任务执行涉及的高危敏感信息可靠保存与传递, 最终实现包括ATM清机加钞人员、安全押运车辆等资源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安全与效率, 通过技术手段杜绝内部作案的可能性。

根据国外目前金融外包服务业务的已有经验和发展状况, 银行金融外包服务业务的服务模式将会陆续发展到全国其它地区, 本平台未来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用武之地。

2.2 经济效益

金融服务外包行业也是社会新兴高端服务行业, 市场前景广阔并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预计两年以后有爆发式的增长。

1) 增加业务收入。公司实施BPO业务运营管理平台系统, 达到生产运行的高效运作,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系统的实施使生产系统的信息获取速度变快, 提高了生产运营的柔性。当该系统运行成熟后, 公司可以由业务人员外包服务逐步转向业务发包商, 能更好的监控承包商各方面数据指标。

2) 提前实现人工录入、手工计算转向系统化自动运行。实施该系统, 可以使得各个属地人事岗的工作效率提高。在财务方面, 能够增强了对应收款项的管理, 缩短应收款项的回收期, 实现收入的提前回收, 可以给公司增加流动资金。提高投资机会, 增加利息收入。

3) 节约公司成本。公司实现该系统, 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 公司内部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地提供对生产经营过程有重要影响的信息, 节约资源。避免不必要的开支。采用计算机系统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保存和传递, 使得人工费用得到节省,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使收集、计算失误减少。

2.3 社会效益

◎为银行提供优质服务, 提升了银行服务形象。

质量差错控制建设, 使得行业标准大幅提升。通过系统化建设, 将使银行所属的ATM运行状态和服务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对于业务运行过程差错、过程监控等情况时, 能及时通过该平台获取相关信息, 使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通过资源整合, 降低了产业成本, 提高了效率。

项目实施后, 相同的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复制即可应用于其它地区, 为整个营运服务外包产业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为社会创造了效益。

◎为广大储户提供了便利。

银行的ATM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后, 原来因设备故障、设备缺钞等问题都得到及时处理而使广大储户减少报怨, 增加了对ATM的认同感。

◎为民众提供更加安全的ATM使用环境和体验。

随着各银行发行的银行卡数量不断增长, 在为广大储户提供越来越便利银行服务的同时, 针对ATM使用的诈骗也越来越多。本项目的实施可对ATM的相关犯罪问题进行有效防范, 为储户创造一个安全的用卡环境。

◎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本项目既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服务项目, 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金融服务产业, 本项目的实施将在数据类稽核项目、前后台项目、现金类等业务环节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为公司提供由服务外包商转型为业务发包商。

本项目能够很有效的进行项目管理、风险管理。一方面能够实现公司对现有外包业务远程 (后台) 直观、可视化管理, 也能够提供客户端供客户实时查阅项目全程运作。另一方面能够非常有效的控制业务各方面质量, 能实现将现有业务服务外包逐步发包至其他公司承接。

2.4 环境和生态效益

1) 环境保护

本项目已经做到不涉及场地改造, 不涉及环境危害的情况。

2) 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分析

本项目的实施将在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方面, 比较银行现有的自助设备管理模式、银行自助化经营而言有很大的改善。

◎车辆使用

目前, 由于各银行的不同业务 (涉及到车辆的管理) 归属于各自进行管理, 并且各银行之间不存在互相合作的关系, 这种情况之下需要一家专业的外包公司承接该类业务, 以达到资源共同利用。例如:对于ATM的管理。每家银行均具备ATM机具, 若是完成一台ATM设备的维护 (加钞工作) , 每个银行都各自派出各自的武装押运车辆前往加钞维护。特别是在商业中心等同一地点安装有多家银行的ATM设备的情况, 由于每台设备分属于不同的银行, 造成了要完成一个地点的ATM加钞维护而需要由各家银行各自派出相应的车辆进行ATM设备维护的情况。

ATM设备交由我司管理以后, 特别是在商业中心等同一地点安装有多家银行ATM设备的情况, 只要派出一台车辆就可以完成该地点安装的不同银行的设备。

对比而言, 车辆的使用效率极大提高。

◎纸张使用

目前, 外包业务各项信息类资料, 各银行基本上都还采取纸张记载与传递的方式进行, 一方面不利于信息的保密, 另外一方面是造成纸张使用的极大浪费。

BPO业务运营管理平台系统软件上线以后, 所有任务信息的传递都完全通过智能终端的无线网络电子化实现, 基本上不存在纸张的使用。

摘要:本平台的搭建是依托公司现有银行外包服务业务 (如票据传递与稽核、档案整理扫描、现金整点清分、ATM清机加钞业务) , 自助研发的外包服务业务 (BPO) 运营管理平台系统, 以展现、调度、记录、考核和监督各项外包业务的运行情况, 使银行外包业务处理流程化、标准化并有据可查。待该系统平台运营平稳且搭建完善后, 实现公司由人员外包服务商转向业务分包商的重大目标。

金融BPO 第9篇

Z公司成立于2000年, 是中国大型综合性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 提供从咨询、解决方案、外包服务到人才培养的“端到端”软件及信息服务, 涉及政府、制造、金融、电信、高科技、交通、能源等主要信息技术垂直行业, 服务遍布全球, 服务于100余家跨国企业客户, 员工超过19000人。Z公司BPO业务中心成立于1992年, 2008年被并购进入Z公司。主要从事对日本的业务流程外包、数据处理、图形图像处理CAD设计业务, 是大连最早的BPO公司, 在业界有较高的声誉。

二、Z公司BPO业务中心战略管理分析

通过对Z公司BPO业务中心战略管理举措的分析, 笔者归纳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 Z公司BPO业务中心的环境分析不够深入。外部环境方面, BPO中心没有常态化的竞争环境分析体系, 对于竞争对手的分析也仅局限在大连本地。在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 并没有对各要素设置权重, 而且分析仅仅基于内部管理人员的判断, 缺少行业专家的参与。这使得外部环境分析缺少全面性和科学性。内部环境方面, BPO中心分析得不够细致, 考虑的要素过少。这使得BPO中心很难发现自己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差距并实施改进。

其次, Z公司BPO业务中心战略目标设置不够合理。BPO中心的管理层没有合理参照历史发展速度并考虑外部环境的因素, 导致目标的设置过于冒进。管理层对于战略的思考不够深入, 导致中心的战略不够清晰, 针对性也不够强。在区域发展战略上, 管理者希望通过开拓更多的市场来达到降低风险、增加业务的目标, 但是忽略了目标达成的可行性, 给员工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再次, 管理者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没有做好对战略的分解、宣传和沟通。导致BPO中心的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都不了解组织的战略, 更不知道如何实现战略。战略的分解也不够明确, 没有明确表述出战略具体的行动计划及完成时间。

另外, Z公司BPO业务中心的战略评价不够细致, 且系统性不足。在如何应对变化、战略未达成的原因及对策上思考不足, 缺乏新的创意和机会, 进而难以推动企业后续的增长。评价过多地集中于财务而忽视了其他方面。从系统性方面来看, BPO中心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战略评估体系, 且评估过程略显应付, 没有实现定期评价。这使得BPO中心很难对未完成的战略目标进行分析, 难以总结出组织战略存在的问题。

三、战略规划设计

针对上文呈现出的Z公司BPO业务中心的发展现状, 以及Z公司BPO业务中心在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为Z公司BPO业务中心重新设计了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

首先, 在战略环境分析及预测方面, 从企业外部来看, 预计在未来几年, 大连市对日BPO行业的企业数量将会出现大规模的增加, 行业的集中度也将有显著的提升。日本国内BPO企业的数量也将有所上升, 日本企业对中国BPO业务的依赖程度将会明显下降。从企业内部来看, BPO中心有着较强的生产及管理能力, 但市场营销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Z公司BPO业务中心的发展。并且, Z公司BPO业务中心目前并没有常态化的竞争环境分析体系。这就要求Z公司BPO业务中心必须正视未来几年内可能会面临的激烈的外部竞争以及内部创新力不足的问题, 建立有效的行业信息管理流程, 并扩大分析范围, 将中日两国的BPO中心都纳入到分析体系当中。

其次, 在战略目标的制定方面, Z公司BPO业务中心目前的战略目标出现了虚高的现象, 盲目强调市场的大量开拓, 这与BPO中心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符。对于BPO中心来说, 随着中心的不断发展, 中心所拥有的大客户业务将会稳定下来, 其增长速度也将减缓。同时随着城市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人员成本增加, 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内公司盈利的能力会出现逐步下降的现象。因此, 笔者建议应当适当放缓年收入的增长率, 适当减少大客户的年度增长数, 避免给组织成员带来过大的压力。

另外, 在战略的分解及战略重点的确认方面, Z公司BPO业务中心在创新和营销能力方面较弱, 但目前却在开拓中高端业务, 并涉及到BPO外的多个行业, 这使得Z公司BPO业务中心很难形成竞争优势。笔者认为应暂时放弃多元化战略而实行集聚战略, 将企业的资金集中投入于对BPO基础项目的研发和创新环节, 在相对狭窄的领域中推行成本集聚战略, 从而使Z公司BPO业务中心能够在激烈的同行业竞争中以较低的成本占据优势。在区域战略方面, 中心目前开拓欧美市场但均以失败告终。笔者认为应当暂时放弃欧美市场, 集中力量开辟日本市场。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日本本土规模较小的BPO企业或重组等方式增强Z公司BPO业务中心在日本的知名度和实力。Z公司BPO业务中心可以通过绘制战略地图的方式来帮助企业分解战略并比较各分解战略的相对重要性, 从而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战略重点。

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宣传、沟通方面, Z公司BPO业务中心缺少与中、基层人员对于战略的沟通和宣传, 导致目前Z公司BPO业务中心目前组织战略实施僵化。针对这样的现状, 笔者认为Z公司BPO业务中心应制定明确的战略沟通计划, 明确可行的沟通方式。由高层管理人员亲自引导沟通流程, 建立专门团队制定计划来确保在恰当的时间沟通恰当的信息, 信息必须与目标受众相关, 并且要通过多种媒介进行传递。团队需要周期性地对员工进行调查, 确保他们理解这些信息。通过这种途径能够有效提升组织成员对战略的认识和理解, 提升战略的完成质量。

最后, 在战略评价环节, Z公司BPO业务中心目前的战略评价不够细致, 且系统性不足。这使得BPO业务中心难以总结并改正组织战略存在的问题, 不利于组织的未来发展。因此笔者建议, Z公司BPO业务中心应当建立企业业绩评估体系。可以通过建立平衡计分卡规划年度预算, 将年度目标与战略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同时, 制定出明确的时间计划、完成期限及具体的行动措施, 使企业的目标体系成为衡量组织业绩的标准。另外, Z公司BPO业务中心还应当定期召开战略管理回顾会议, 检验各个单元平衡计分卡的指标和行动完成情况, 评估战略实施的进展情况, 存在哪些阻碍和风险, 从而帮助企业始终处于战略的轨道上, 并取得突破性的成绩。

四、小结

通过上述的介绍与分析, 笔者认为Z公司BPO业务中心总体的战略管理已具规模和体系, 但在战略规划的某些具体环节还存在着问题。笔者通过对Z公司BPO业务中心战略规划的重新设计, 发现了该企业在战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并提供了具体解决途径。总而言之, Z公司BPO业务中心是一家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 希望通过战略规划的改革能够帮助其提升综合实力, 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冉冉.新形势下企业战略规划解析[期刊论文].卷宗, 2016 (1) .

[2]汪锋.企业战略规划需要遵循的原则及实践方法[期刊论文].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3) .

[3]封雷.企业战略规划管理体系的构建之我见[期刊论文].中国科技纵横, 2015 (19) .

[4]韩江波.企业战略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科技与企业, 2014 (12) .

上一篇:简易办法下一篇:计算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