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2023-03-06

金融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我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了多层次货币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经济一体化程度高有利于推动人民币东盟化。我国政府也从扩大人民币与东盟国家货币互换和与东盟国家进行开发性金融政策方面促进人民币东盟化。由于东盟国家金融合作机制落后制约了人民币区域化发展以及人民币区域化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推动人民币在东盟地区直接投资、在自贸区范围内采取合理的人民币回流措施,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货币金融合作和逐步实现人民币在东盟自贸区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贸区;人民币区域化

2009年我国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来,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形成了香港、新加坡和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2016年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货币篮子。2021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上升到2874.6亿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构成的2.45%。在资本项目尚未实现自由兑换的条件下,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货币职能结构性失衡问题,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比重过高,投资和储备职能的人民币比重偏低。2021年6月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 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占比仅为1.9%。美元和欧元在全球投资和外汇储备量仍居于绝对优势地位,美元和欧元占全球外汇交易量的3/4、全球债券发行量的3/4和全球外汇储备量的90%。

2015年8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施,在美国加息政策的影响下,全球实行盯住美元汇率机制的国家,本币大幅贬值,人民币汇率也由单向升值向双向波动转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放缓。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反思,人民币应当遵循先区域化后国际化的道路。经济高度一体化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是我国最优货币一体化区域,可以实行先人民币东盟区域化后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

一、 中国-东盟自贸区人民币区域化的现状及发展条件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人民币交易的现状

中国-东盟自贸区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品种增加,人民币跨境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已经实现了与马来西亚林吉特、新加坡元、泰铢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直接挂牌交易以及广西实现人民币对越南盾和柬埔寨瑞尔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区域交易。东盟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有较为发达的金融系统,可以搭建安全、高效、便捷的人民币跨境清算系统,不仅可以为跨境贸易结算提供便利,还可以为人民币跨境投资和人民币债券投资提供技术支撑。

东盟成员国与我国建立多层次货币合作关系,形成了离岸金融市场、清算行、本币结算等多种形式的本币合作。新加坡人民币离岸市场成为全球仅次于香港和伦敦的第三大人民币离岸市场,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和人民币存款利率。2019年新加坡离岸市场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达到55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与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中央银行也相繼签订了人民币清算安排,与老挝和越南货币当局签订了本币结算协议,与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签署了促进本币进行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结算的谅解合作备忘录。截止2019年末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已经有200多家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与我国商业银行及分支机构建立代理行合作关系。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的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实现各国货币的直接交易

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都采用盯住美元或者盯住以美元为主的一篮子货币制度,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人民币与东盟各国的汇率,东盟各国投资人民币无汇率风险。我国外汇交易中心也已经对东盟国家货币越南盾、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银行区域间外汇交易市场也对柬埔寨瑞尔进行报价。目前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的汇率中心价是由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心价和东盟国家对美元汇率中心价套算构成,实行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直接交易后,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的汇率中心价可以由做市商报价构成,由我国外汇交易中心每日开盘前向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构成。

(三)中国-东盟自贸区经济一体化程度高

中国-东盟自贸区产业互补,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与东盟自贸区成员国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1990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提出了欧元区五项主要经济指标的趋同性,只有在欧元区各国通货膨胀率、长期利率、财政赤字、汇率、外债占GDP比重趋同的条件下,才能启动欧元。这五项指标也成为衡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某些主要经济指标也保持高度的趋同性。2010-2019年间,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通货膨胀率在2%-6%;经济增长率在5%-7%,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具有高度相似和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由于我国与东盟国家基本采用盯住美元或者盯住以美元为主的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因此我国人民币与东盟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在外债占GDP比重方面,除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外债比重偏高外,我国和东盟其余国家的外债占GDP比重均低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外债占GDP比重不超过60%”的规定。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推动人民币区域化的政策措施

(一)人民币与东盟国家货币互换范围扩大

中国已经与东盟多国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形成机制的东南亚国家资本外流,出现国际收支危机。《清迈协议》的危机救助机制因成员国的繁琐程序并未发挥有效作用,东盟成员国不得不通过与美联储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应对国际收支危机。次贷危机后,一些东盟国家增加了与中国的货币互换。经过多次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续签,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货币互换规模突破10000亿元。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和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与我国中央银行人民币互换协议的规模分别达到1800亿元和2000亿元,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与我国中央银行签订了3000亿元的人民币互换协议,泰国银行与我国中央银行签订了700亿元的人民币互换协议。

(二)我国与东盟自贸区开发性金融取得初步成果

以我国为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银行为东盟自贸区国家的能源及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信贷融资。我国国家开放银行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优势,设立了100亿元人民币额度的中国-东盟银联体专项贷款。随着东盟自贸区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东盟国家需要大量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对人民币债券的需求将上升。我国银行面向东盟国家发行的多品种人民币债券得到东盟国家投资者的积极认购。

(三)东盟成员国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监管

东盟国家金融自由化程度不同,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监管措施也不相同。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由于已经实行本币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或者实行较为宽松的外汇政策,允许当地居民和非居民在境内开立人民币账户,允许将人民币自由兑换成本币使用。越南等国由于对资本项目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不允许当地居民和非居民在境内开立人民币账户,只允许边境地区企业和边民在边境地区银行开立人民币账户。

三、 中国-东盟自贸区人民币区域化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人民币区域化发展滞后且发展不平衡

人民币在东盟自贸区交易额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贸易地位明显不相称。新加坡人民币离岸市场交易规模远远落后于香港和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交易规模。SWIFT 报告指出,2019年新加坡离岸市场人民币支付量占全球的6.4%,是全球第三大人民币离岸市场,远低于全球第一大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69%市场占有率。2019年末,新加坡人民币存款余额1180亿元,仅为新加坡全部存款余额的3.3%。人民币区域内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职能远远落后于贸易结算货币职能,人民币货币职能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失衡。人民币跨境支付高度集中于新加坡人民币离岸市场,其他国家人民币跨境支付低。东盟国家人民币交易市场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按照市场化程度由高到低,东盟国家人民币交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层次是新加坡,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第三大人民幣离岸交易中心。第二层次是马来西亚,实现本币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允许人民币在本国境内进行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对人民币投资证券市场不设立投资准入制度和投资额度限制。第三层次是泰国、菲律宾等国,允许人民币在本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但是对人民币投资证券市场实行投资准入制度和投资额度限制。第四层次是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等国,对人民币投资本国国内证券市场实行严格管制或者尚未开放本国证券市场。2012年柬埔寨才建立证券交易所,2015年缅甸才成立了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尚未向境外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

(二)东盟国家金融合作机制落后制约了人民币区域化发展

东盟国家货币金融合作相对滞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盟国家意识到要加强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以应对区域性金融危机。2000年东盟10+3财长会议在泰国清迈共同签署了《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协议》(即《清迈协议》)。《清迈协议》是亚洲货币金融合作取得的最为重要的制度性成果,建立了以货币互换为基础,旨在解决本区域短期流动性困难,弥补现有国际金融制度安排的不足。

由于东盟国家货币金融合作仅限于双边货币互换,金融救助机制手续繁琐,限制了《清迈协议》救助机制的效用。《清迈协议》下的外汇储备库,并非各国实际出资,只有当发生国际收支危机后,各国才按照出资的比例向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国家提供贷款。由于东盟成员国缺少国际收支危机贷款的经验和技术,以及美国对成立东盟外汇储备库的压力,《清迈协议》的外汇储备库规定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挂钩的贷款条件,双边货币互换额度仅为基金规模的20%,即仅安排480亿美元的双边互换规模。其余1960亿美元仍旧要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苛刻的条件进行贷款。因此东亚外汇储备金救助国际收支危机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2008年次贷危机冲击全球金融市场,东盟国家货币出现大幅贬值,《清迈协议》的救助机制没有发挥明显的救助作用,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国不得不直接与美国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而不是通过《清迈协议》的救助机制来解决国际收支危机。

四、结论与建议

(一)通过人民币直接投资推动人民币在东盟自贸区投资和储备功能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有着机构互设、资金互融、监管互动、人员互联和信息互通的优势,应当充分利用东盟国家基础设施项目缺少资金的条件,积极以股权抵押贷款及主权担保贷款等方式提供投资服务,也可以针对不能提供主权信用担保的项目,采取成立信托投资基金,引入公司合作伙伴关系模式。

东盟国家在电站、桥梁、公路、机场和码头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有限,我国在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上具有显著的优势,目前东盟国家已经成为我国海外重要的工程承包市场和劳务市场。我国可以采用“跨国公司+项目外包+银行信贷”的方式为东盟国家基础设施项目进行人民币融资,东盟国家的企业可以将所持有的人民币资产向我国工程承包支付原材料、技术和劳务费用,既减少了东盟国家外汇的支付,又有利于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推广和流通。

我国银行可以成立中国-东盟投资基金,通过股权、可转债、银行贷款等形式推动人民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产业融合,推动以人民币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东盟企业的发展。

(二)对东盟国家采取合理的人民币回流措施

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我国引进外资的重要途径,应逐步放宽对人民币FDI应用领域和投资主体的限制,允许持有人民币的东盟投资者直接使用人民币对我国进行投资。允许东盟国家投资者投资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可以取消东盟国家货币当局的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的投资额度限制,使得东盟国家货币当局成为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重要投资者。推动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使人民币债券成为东盟国家货币当局的储备资产,形成境外人民币资金在离岸和在岸市场的双循环体系。当东盟国家货币当局人民币储备资产达到一定比重,可以进一步放宽东盟国家机构投资者参与到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二级市场的交易和一级市场的发行,最终使人民币资产成为东盟国家的投资资产和储备资产。

完善境外人民币跨境清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我国人民币向东盟国家跨境贸易和投资的统计监测功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引入实时全额结算模式,满足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投融资业务的需要。对回流的人民币资金规模进行额度管理,对资本项目下各类别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调配,预防投机资本跨境大规模流向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对我国境内人民币在岸市场和东盟国家人民币市场的冲击。

(三)深化RCEP框架下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及金融合作

2020年11月,在东盟10+3框架下由东盟国家主导的RCEP协议正式签署。RCEP协议将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扩大到金融服务领域,提出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投资方式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还包括了法人股票、其他形式的参股和由此派生的权利,法人的债券、贷款、其他债务工具及派生权利。应当充分利用RCEP协议的金融领域合作达成的共识,新加坡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在新加坡发行人民币债券和扩大人民币投融资范围,通过新加坡离岸市场扩大人民币在东盟国家影响力,使得新加坡离岸市场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民币贸易结算、投融资和储备资产的中心。

中国与东盟国家金融市场开放具有不对称性,RCEP协议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开放金融市场做出了规定:“每一缔约方应当允许在其领土内设立的另一缔约方的金融机构进入由公共机构运营的清算和支付系统,并以正常的商业条件获得融资安排”。我国应当与东盟国家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金融合作创造条件。首先,应当积极推动和引导双边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引导东盟国家金融机构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鼓励东盟国家金融机构来我国参股银行等金融机构,鼓励我国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到东盟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放松中国-东盟自贸区开展人民币业务的管制,允许我国境外金融机构以及东盟国家在我国的金融机构开办人民币业务,使得东盟国家持有的人民币既有一定的收益性,又能利用所持有的人民币开展贷款、结算、贸易融资、信用证等业务,提升东盟国家持有人民币的信心和动力。

(四)逐步实现人民币在东盟国家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资本项目划分为7大类40小类。我国除期权期货交易少数项目外,有36项实现了部分可自由兑换和基本可自由兑换,对各项目实行较为严格的投资准入制度和投资额度限制。我国应当按照“先放开长期资本管制、后放松短期资本管制;先放开金融机构管制,后放开对非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人管制;先放开有真实背景交易,后放开衍生金融工具”的原则,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内逐步放松对资本项目的投资准入制度和投资额度限制,允许东盟成员国政府、境外清算行和境外代理行投资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将沪港通、深港通模式應用于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允许境内人民币资金投资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成分股和在新加坡上市的大型中国企业股票。允许新加坡人民币资金投资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分股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分股。在最初沪市、深市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投资期间,实行每日额度和总额度限制,运行稳定后逐步取消每日额度和总额度限制。

参考文献:

[1] 赵慧,张浓.“一带一路”框架下人民币区域化条件分析——基于东盟地区金融可行性视角[J].区域金融研究,2019(5):13-22.

[2] 蔡彤娟,林润红.“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人民币国际化:互动、挑战与实施方案[J].国际金融,2017(7):50-58.

[3] 郭大山.东亚货币合作中人民币充当货币锚的可行性研究[J].浙江金融,2018(6):9-18.

[4] 刘方,丁文丽.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指数的构建及其演变特征[J].国际商务,2020(1):71-83.

[5]马广奇,李洁.“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15(6):41-46.

[6]唐洁尘,李容.人民币区域化视角下人民币与东亚货币联动性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8(7):38-55.

金融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金融行业的监管相对来说更加严格,企业会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应付各种检查和审计。为了减少企业在合规检查这方面的成本,同时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控性,我们开发了这套合格体系管理系统,把企业的制度,组织,流程和工作记录的相关信息按照各种合规审计的方式加以分析和整理,大大减少准备相关资料的工作量和时间,有利于企业能轻松有效地应对各种外部审查和进行企业内部审核。

二、 适用范围

适用于国家、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地方政府,国际金融管理机构,各种ISO认证公司等各种机构的外部审核。

适用于企业进行内部各种审计要求,如财务审计,运营审计,ISO内审等活动。

适用于企业内控管理体系和ISO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标准,环境管理标准,社会责任管理标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等)。

三、 使用对象

企业领导层

企业质量管理部门 企业风险管理部门 企业合规管理部门 企业相关运营部门

四、 系统特点

流程可视

管理层随时可以查看整个企业的体系运行情况,了解企业目标,人员,流程和相关工作的执行状况。

上下对接

实现企业总部与分部(子公司)间的相互对接情况。如:

1. 目标对接

总部与分部之间目标分解,目标考核,目标预警,目标实现的层层汇总等(包括体系目标,安全目标和绩效目标等);

2. 体系对接

保证企业内控和各种管理体系的一致性,方便进行内部审核和评定。具体工作包括分部文件的报备审批,企业内部行审的计划实施,体系运行的监督和管理等;

3. 流程对接

保证总部与分部之间的流程一致,便于管理和考核。流程执行监督,流程绩效对比,流程文件执行率考核,红头文件下发贯彻率等;

工作可查

员工填写的工作记录会自动跟流程文件关联,保证所有的工作行为都有流程文件支撑。管理层很容易了解企业关键流程的执行情况和知道哪些流程涉及面广而应该不断改进。

这样,企业的管理有整个管理体系框架进行指导,企业的目标可以通过绩效进行考核,企业的运营有流程文件来规范,员工的工作有流程记录来证实。

例如:管理机关下发了一个红头文件,企业签收之后会调整相应的管理目标,修订相应的管理流程文件,员工会按新的流程文件完成相关的工作。如果管理层想检查红头文件的贯彻情况,系统会自动汇总相关的目标修改历史,文件修订状况和员工按照新流程要求的工作记录,整个红头文件产生的效果一目了然

五、 系统功能

本系统紧紧围绕合规体系管理这个核心,实现了合规管理体系从策划,运行,检查到改进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为了使整个合规体系落到实处,系统增加了一些辅助的管理工具来帮助用户提升管理水平,如目标管理工具,流程管理工具以及企业未信息化的相关业务流程的管理工具。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以下功能进行适当的增减。 体系管理

根据最新的国际标准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整个合规管理体系的进行了PDCA的闭环管理设计。 1.1 体系策划

按照标准化管理方法,将整个体系划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使企业的管理体系的划分更加科学,便于管理,可以应对将来管理体系的变更,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连续性。具体的功能包括:体系框架策划,管理制度建立,管理组织建立,管理方针的确定,企业流程梳理和编写,岗位职责的划分。 1.2 文件管理

按照有关ISO文件管理的严格规范,将企业的文件划分为四个级别,管理手册、流程文件、作业文件和记录文件。并实现文件的编写,审批,分发,查询,培训,修订,作废整个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过程。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多层多人的审批流程和进行多种形式的文件查询。 1.3 审核管理

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审核活动管理。具体的功能包括:审核计划编制和审批,审核活动策划(主题,范围,小组,人员分工,审核清单),审核会议管理,审核记录,不合格项处理,审核报告的编写和审批等。审核流程时会自动产生历史问题,自动关联各种相关的流程记录,流程文件,管理规范等,并推荐要进行审核的检查清单,使复杂的审核工作变得轻松简单。 1.4 不合格项管理(问题/事件管理)

参考国际流行的问题/事件管理模型,对不合格项管理进行了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具体功能包括:不合格项的分类,不合格项的确认,不合格项改进分工,改进措施,改进结果检查,改进结果跟进,不合格项关闭等,典型的不合格项的管理事件流程可以进入知识库作为将来类似案例的一种参考。 1.5 管理评审

实现管理评审工作的信息化和流程化。具体功能包括:管理评审计划的编制和审批,管理评审资料的收集与签收,管理评审议程管理,管理评审会议管理,管理评审记录,管理评审报告的编写和审批以及分发。 1.6 持续改进

用户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定制不同的持续改进的记录表格和执行流程。具体功能包括:改进类型定义,改进表格定义,改进的发起,改进的分派,改进的执行,改进的检查,改进的跟进,改进的关闭等。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根据国际流行的目标管理理论,采用标杆管理的方式,进行多目标多级别的目标管理,提升企业科学的量化管理水平。 2.1 目标发布 1

2 2.2

2.3

2.4

2.5 企业可以制定年度目标集合和分解成半年,季度和月度目标,在上报审批后,发布到各部门和各个分部。企业还可以根据需要对目标进行调整并审批。

目标分解

部门或分部接收到上级目标后可以进行时间维度和部门维度的分解,并将目标细化到具体的部门和负责人,用户还可以增加各自部门自定义的其他目标。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对于上级下发的目标,可以申请进行调整。 目标实现

进行目标的考核,并通过录入和导入的方式填写目标完成情况,在检查后进行目标考核的确认。 目标预警

在每次目标考核时,系统会根据用户定义的阀值进行预警,通知相关责任人。相关责任人必须分析原因,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目标改进

对于无法达到的目标以及需要提升业绩的目标,用户可以发起目标改进申请,启动一个完整的目标改进的PDCA循环。

3 流程管理

流程是所有工作的依据和规范,而工作的具体执行情况都是通过流程记录来体现。本系统提供可视化的流程管理工具,从流程到定义到流程记录以及流程考核进行科学的管理。

3.1 流程定义

可以定义企业运行的各种管理流程,这些流程跟各项管理规范以及流程文件相关联,并提供流程检查的评估模版以便参考。用户可以定义各种流程,子流程之间的流转关系,流程审批的权限等。 3.2 流程记录

用户可以将日常的工作计划和记录跟流程自动关联。可以对流程进行讨论,查看流程流转的状态,检查流程执行的关键点,了解流程的执行过程,督促下级流程的完成等。 3.3 流程考核

用户对流程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行流程的绩效考核。根据流程的运行情况,对流程进行相关的改进活动。对于成熟高效的流程可以保存到知识库中作为流程模版,以备将来建立相关类似流程提供参考。

综合管理

这个模块是企业未实现信息化的流程的一个补充功能。它涵盖了企业日常管理中的一些管理流程,并将这些流程天然的纳入体系的管理范畴。 4.1 培训管理

包括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计划,在线课程,在线考核,课程管理,培训记录管理,培训效果调查。 4.2 队伍建设

包括各种功能小组定义,小组活动记录,小组奖励记录。

4.3 QC小组活动管理

包括QC小组定义,小组活动记录,QC小组活动各个阶段的管理,小组活动4 评比,小组活动奖励等。

1.课题的选定

2.课题选定说明(选定理由) 3.现状的把握 4.目标的设定 5.要因的解析

6.活动计划(活动安排或人员分工)

7.要因调查与对策(针对解析出的要因进行对策,区分真因与非真因) 8.效果确认 9.再发防止

10.今后推进方向(今后发展方向,效果衡展) 11.活动记录(活动总结) 4.4 12.QC完成效果审核(小组能力评价,确认实施效果及总结) 科技创新建议管理

包括科技创新建议分类,建议申请,建议内容及相关进度记录,建议活动评4.5 比,建议活动奖励等。 科技创新项目管理

包括科技创新立项和审批,创新项目计划,创新项目实施(人员,成本,进度,成果),创新项目结题报告,创新项目评比,创新项目奖励等。

六、 系统支持

本系统紧紧围绕合规体系管理这个核心,实现了合规管理体系从策划,运行,检查到改进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为了使整个合规体系落到实处,系统增加了一些辅助的管理工具来帮助用户提升管理水平,如目标管理工具,流程管理工具以及企业未信息化的相关业务流程的管理工具。  团队支持

我们的产品主导开发人员都是各个行业富有10余年经验的专家型人才。有ISO认证咨询专家,有IT管理咨询专家,有软件开发专家,他们志同道合的走到了一起,实现了融合了最新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的管理系统软件。  管理支持

本系统参考了很多先进和使用的管理理论,并创造性的融合到了产品中。如知识管理,项目管理,服务管理,绩效管理等。  技术支持

金融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金融监管是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和规范作用,尤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的情况下,提高金融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总结分析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保障金融体系稳定安全,促进我国金融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所必需的。金融监管是一项关系到企业、公民切身利益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金融监管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关键词】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内部监管;国际化程度

金融监管是金融管理和金融监督的复合称谓。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国家法定的监管机关为了保障金融业稳健发展而对金融机构及其行为所进行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还包括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同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等。 根据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来看,主要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及措施稍作阐述。

一、金融监管相关法律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现有的银行监管体系主要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为核心,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为辅助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其他有关金融的法律有《证券法》、《保险法》、《储蓄管理条例》、《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新情况的出现,而有些亟待的法律尚未出台,造成法律的缺位,依法监管难以实现。有些法律在条件未成熟的情况下仓促出台,不可避免的存在漏洞以及与其他法律法规冲突的地方。由于法律的滞后性,部分法律已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需要。部分法律的规定过于宽泛,操作性不强,没有全国统一的可行的具体量化标准,难以执行,影响了监管效率的提高,不利于金融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加快金融监管立法的进程,充分考虑金融监管的新形势新情况,最大限度的消除法律的空缺和不适宜。从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完善的角度来看,根据金融市场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在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应贯彻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公开监管及公正监管的原则,其中依法监管是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核心与基础。 因此必须形成一套完整稳定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权限职责,真正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二、金融监管中的计划经济色彩和行政色彩较浓

金融监管方面的部分立法忽视了经济规律,具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和行政色彩。比如《商业银行法》第十三条规定“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十亿元人民币。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一亿元人民币,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五千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从规定中可以看出其规定的最低注册资本额过高,比如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五千万元人民币,是美国国立银行的6倍。 根据美国联邦法律规定,对于在一个少于6000人口的镇设立银行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是5万美元,对于在一个超过5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所设银行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不超过20万美元。美国立法考虑到市场需求,而我国并没有将市场需求作为银行准入的条件。过高的要求忽视了我国具体国情,无视市场需求忽视经济规律,不利于金融业的市场准入,不利于金融业的长远经营发展。

掌握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灵活性是新形势下所必须的。另外我国商业银行设立的审批程序复杂,效率比较低下,缺乏透明度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这是计划经济思想的一种体现。银行审批和监管应该坚持公开、公正、公平,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完善信息公开披露机制,有利于金融监管的增强。

三、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同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有待加强

前文中已说明金融监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监管除了法定机关的监管,还包括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同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等。从我国的金融监管实际情况来看,主要以外部监管为主要监管对象,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有限。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进行金融监管是世界普遍采用的形式,如香港银行公会、美国的基金联合会、台湾证券投资顾问商业同业公会等均属金融行业自律组织。我国金融公会组织尚不健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银行工会在行业内的自律作用可以大大减少国家在金融监督与矫正方面的成本。

结合我国监管现状来看,金融机构本身的自律监管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随着金融环境变化性的不断增强,金融机构仅仅依靠外部的金融监管难以在满足金融市场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所以金融机构自身的自律监管的加强也影视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完善的内容之一。充分利用行业自律和社会中介力量形成合力金融监管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法定机关的监管和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同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好比一辆马车的两个轮子,不可偏废其一。为保证金融业稳健前进,必须切实充分发挥外部监管和内管监管的作用。

四、金融监管的国际化程度不高,金融监管人员素质教低

在全球化条件下的背景下我国加入了WTO,对我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市场将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日趋活跃。开放市场有利于中国充分利用全球的资源,借鉴它们的经营理念、管理手段,通过消化吸收转化,将大大缩短中国金融现代化的进程,使我国的监管向国际化靠拢, 加强国际监管的协调与协作。随着市场的开放,外资金融机构更多的进人,投融资条件及金融服务的改善,将有助于优化中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更好吸引外资。我们要改变以往较单一的内向管理策略,向综合性、国际性的监管策略转变。

由于种种限制,当前我国金融业的开放程度还不够高,我国大多数监管人会员的金融理论和工作经验还满足不了监管工作的需求,综合素质亟待提高,整体水平有待增强。否则将非常不利于在新形势下的金融监管工作。

现代金融监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掌握金融基本知识、现代金融监管理论、专业的法律知识等,才能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为此,一方面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派遣金融监管人员到发达国家接受现代金融监管理论教育,掌握金融监管的国际通行做法,借鉴外国先进经验。金融监管人员素质的提高,也将促进我国金融监管的突破和创新。

我国金融监管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问题,随着入世以来面对挑战和风险能力的增强、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金融监管经验的丰富以及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金融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向着健康有序稳健的方向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发挥的越来越充分。

参考文献:

[1]刘定华.金融法教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48.

[2]张珂佼.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75-78

[3]周辉斌.WTO与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完善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56

金融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农历:乙丑年,癸酉月,甲子日;西历:1949年10月1日。这是每个中国人都永远铭记的一天,这一天,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就是在这个乙丑年,人民币出现在国人视野,仅仅1年,人民币就结束了国民政府时期混乱的货币秩序,根治了上海外汇、黄金、物资投机,超级通货膨胀在新中国从此成为历史。有人说,秦赢政第一次统一了中国货币,其实真正在中国统一货币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也正是这个伟大的成绩才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中国货币、金、银在市场同时混乱流通的历史,促进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也才有了“一五计划”——人类历史上的经济增长奇迹。

1979年,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圆,神话般设立了四大专业银行,奇迹般地让人们再次认识了保险和证券。

1992年,中国摆脱了“姓社还是姓资”的桎梏,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从此,中国金融业又开始姹紫嫣红。

1992年,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华夏银行开业。

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成立。

1995年,颁布《商业银行法》,专业银行开始转向商业化经营……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金融的威力,一个国家枯荣之间似乎全拜金融所赐。世人开始为中国金融体系担忧:足以拖垮整个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是悬在国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没有全流通的股市,是吸吮股民鲜血的机器?

正是看到了这些问题,中国的金融体系才更加健康:四大国有银行开始不断剥离不良资产,注资、改制、上市……;中国证券市场开始讨论全流通,股权分置改革、中小企业版、创业板……

60年前,我们只知道中国人民银行;60年后,我们有了一行三会,有了名列全球上市银行资产总值的前“三甲”,有了横跨银、保、证的金融控股集团……60年前,国人曾不知股票为何物;60年后,我们继承、发展和创新了种种金融业务: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咨询代理、投资银行……60年前,我们曾面对强势美元一筹莫展:60年后,人民币开始执行跨境贸易结算……

60年,是中国经济走向辉煌的一个甲子:60年,是中国金融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甲子:60年,更是中国金融学科从襁褓成长为巨人的一个甲子。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步孕育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金融学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货币、信用和银行理论,在借鉴西方现代金融技术的基础上,中国金融学体系逐步成为一个完善的学科。

毋庸置疑,随着西欧经济实力两次工业革命后爆发式增长,植根于个人经济理性的西方式金融思维开始大行其是,从亚当·斯密的货币理论,到凯恩斯的货币政策,再到佛莱德曼的货币主义,无不昭示着一个命题:个人经济理性是通向富强文明的唯一途径,是人类不可更改的宿命。在宏观上,金融成为“安邦治国”的货币政策,于是我们有了“阿罗·德布鲁”范式,有了号称可以掌控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在微观上,金融能“发家致富”,于是我们有了金融工程,有了号称能控制风险的VaR模型。20世纪,在美英不遗余力宣传自身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下,市场似乎被传说成神,随着信息化潮流方兴未艾,西方金融创新更是如火如荼。金融学,作为一个学科不断技术化、工程化、实证化,在金融学科“自然科学化”的背后,是全球金融运行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在破除了资本流动障碍之后,全球开始了大踏步进入金融一体化进程,虚拟资本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呼风唤雨。

在资本追逐利润的进程中,却无时无刻不在孕育危机,金融创新的背后是忽略系统性风险,局部风险在全球经济系统扩散,西方金融体系确实没有消灭风险,而是将风险不断转移、转嫁。2007年以来的美联储升息,最终引爆了全球金融海啸,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无论金融衍生工具多么复杂,算法构思如何精巧,本质只有一个:凭借西方创新实力吸引世界资金,同时向后发达国家转移创新风险。

然而,60年来,中国金融业和金融学科却与西方遵循了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1949年,中国建立了以计划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有人指责当时的计划经济阻碍了中国前进的步伐,实际上,正是当时的计划经济主导了中国的模仿型创新。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以资金计划为特征的运行模式是最佳的金融模式。也是在这30年,中国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为中国金融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货币、信用和银行的基础是国家,相对于个人理性,国家信誉更值得信赖。

渐进转轨以来,中国展开了改革开放的大旗,股份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丰富了人们的金融生活。然而,我们并没有完全沿袭西方金融理论,指导中国金融学科发展的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们的金融内核始终是华夏骨髓里的“信”与“义”。中国金融学人,也有研究金融业务、计量风险的“商学院模式”,只是,我们强调控制自身风险,而不是不断扩散。中国金融学人,也有分析货币理论、国际收支敞口的“经济学院模式”,只是我们注重货币政策合理性,而不是通过铸币税剥削全球经济。

中国金融学科恰如古代货币的制形:古老的齐刀,形虽为刀,连则成环;盛唐的开元通宝,外圆内方,圆润之中孕育的是自强不息的方方正正;国人始终坚信厚德载物,坚信集体、坚信人类。

60年,中国金融学科发展始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国际经济环境同呼吸。60年,中国金融学科从相对封闭走向全面开放,从单一路径走向多元化发展,真实地体现了学科发展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基本思路。60年,中国金融学科演进是一个开放、学习、内化、吸收和发展的过程,研究现实问题始终是发展主流的基本取向。

1949—1979年这30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取得了魁首地位。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新中国金融先贤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诠释了货币流通、货币计划,阐述了货币与商品总量之间的关系。不但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的研究范围,而且第一次证明了在贫穷落后的农业国,金融体系同样是经济建设的支柱。马克思主义和金融学科虽然浩瀚,但绝知此事要躬行,黄达教授等新中国金融前辈们的真知灼见,永远是金融知识宝库里闪烁的点点星辰。

在借鉴前苏联金融学科的基础上,新中国第一代金融学人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创建了当代中国金融学科。苏联金融学的经典教材是《苏联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与信用》,虽然教材在宏观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货币、信用、商品流通的本质,充分论证了社会主义金融体系优越性,但前苏联自己建国时间也只有30年,社会主义金融机构在微观究竟应该如何操作,却语焉不详。我们是幸运的,在建国之前,我们在解放区就有边区银行、北海银行和

西北农民银行等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既有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宏观调控功能,又曾从事具体信贷业务,共产党人对银行会计、统计、金融与贸易等实务早就有了一定的管理经验。

我们的选择是明智的,新中国金融学先贤最终突破了苏联金融教学体系,融会陕甘宁边区金融管理经验创立了我们自己的教学体系,形成了具有当时中国特色金融学学科模式。在宏观层面,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货币、信用、银行的论述为基础,研究资金运动的内在联系,揭示其一般规律。在微观层面,结合计划经济组织和运行研究银行计划、银行信贷和银行结算具体业务。在宏观和微观,以及两者结合的各个层面,黄达教授所著《货币信用学(上)》都是其中经典(遗憾的是,由于“反右倾”等政治运动,下册未能出版)。这些理论探讨不仅为当时刚刚诞生的新中国金融事业提供了人才支持,更重要的是,总结了建国以来治理通货膨胀的成功经验,使金融问题受到高度重视,1950年中国金融学会的成立便是一个标志。当然,以现代学术水平来看,当时的金融学科特征是宏观金融和计划金融,学科体系还很简单。

应当提到的是,这一阶段的金融学科发展是有缺陷的。因为这个时代,治理通货膨胀是金融的重中之重,由此金融学科相关研究都在关注物价,讨论如何通过金融整顿控制物价,新中国金融学科仍然偏重宏观调控。而且,虽然1958年提出“解放思想”,金融理论界与教育界曾经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一些讨论,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多久,在“文革”极“左”思潮的影响下,金融理论问题的研究便被设置了种种禁区,中国整个金融理论研究与教学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1979—2009年,随着中国金融机构逐步恢复,新的金融业务逐步普及,金融学科体系建设也日趋成熟。这是一个适合中国国情、具备战略竞争力、紧扣国家金融发展战略的现代金融教学体系。今天,中国金融学科已经拥有了一系列核心课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教育框架。在宏观层面有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中央银行学、金融监管;在微观层面有公司财务、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学、风险管理:在交叉金融学方面有行为金融学、金融工程、法和金融学等。在上述学科框架下,监管体系转型、金融风险防范、银行坏账处理、股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等等问题的结论才日渐明晰。

然而,构建学科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原生于东方文明土壤的票号、钱庄、当铺是中国第一代金融机构,它们秉承了儒家文明的“仁、义、礼、智、信”,在农耕时代就创造了汇通天下的辉煌,建国以来金融业现代化建设更是为我们提供了试错路径。

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金融业开始面对一系列问题。80年代,突如其来的财富开始刺激人们露:乡镇企业是否可以支撑国民经济,国有企业流动资金是否可以“拨改贷”,财政和金融是否应该功能交叉,国有专业银行是否应该商业化……今天看来,这些问题似乎真的不成问题,但刚刚从“文革”中苏醒过来的中国金融学人,这些问题却是计划经济难以接受的理念,敏感,却又必须做出回答。随着1992年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路,这些问题很快有了答案,“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要坚决地试”。

这个阶段,中国金融学人开始反思计划经济过程中的研究,也开始再次睁眼看到西方金融前沿。计划经济,说到底是商品货币极度简化关系的一个特例,在计划经济中积累的知识是不能一笔勾销的,正因为极度简化,一些经验教训才具有一般性。对西方金融理论,中国金融学人也进行了评介,这些介绍性书籍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金融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在这个阶段,随着中国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学术研究及各级金融学会日趋活跃,涌现出一大批旨在描述、解释中国金融实践的理论成果。院校教学内容也逐渐扩展,金融学以一个新兴学科的身份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确立了独立地位。

时代永远是发展的,中国金融学人仍旧在接踵而来的困惑中前行。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过高,高到足以拖垮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证券市场丑闻层出不穷,股权分置已经是影响整个市场发展的绊脚石。在保险产业发展的同时,人们意识到中国尚缺乏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险体系。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给国人敲响警钟,人们开始意识到,金融原来不仅仅是引领资金的天使,也会有惑主的狐媚。此时,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愈演愈烈,金融交易早已突破了国境限制,中国要想继续改革开放,解决这些问题都迫在眉睫。

危机也可以解释为“危险的机会”,是危险,是机会,完全靠我们自己。

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金融学人可以骄傲地面对世界。这场危机中,中国金融体系不仅没有倒下,而是开始了大踏步的改革:1999年,两次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2004年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为国有银行注资,2005年启动股权分置改革,2006年中国建设银行改组为股份制公司,2007年开始国有银行在H股、A股市场同时上市……正是在这样波澜壮阔的大背景下,中国金融学科迎来了跨越式发展。也正是这个原因,中国金融学人开始不断争论,金融学科基础究竟是货币和经济运行关系,还是微观金融操作?现实问题处理方式乃至国家金融政策,几得几失,利大于弊,弊大于利?2000年后,中国金融学界对上述问题多次展开讨论,虽然意见不一,但争论中都对彼此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让所有人对“金融”的理解更加深刻。

新世纪,愈演愈烈的经济全球化给中国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渐进式转轨给了我们充足的试错空间和有利的制度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发展时刻面临着新问题、新现象,而金融学科建设则是解决经济问题的重要手段。一个又一个的金融热点更是催生了当代金融学人的热情,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再次借鉴、发展了西方金融学理论。国内金融学界不仅有海外学成归来的一批学子,相当一部分国内教育体系中成长起来的才俊也赴海外进修。随着国内金融科研能力逐步积淀,我们开始不仅有能力对中国金融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和理论,对世界金融学演进也有了相当的话语权。

风起云涌的21世纪,全球范围内金融学基本上形成了三个学科支系: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以及由金融与其他学科互渗形成的交叉学科,微观金融则是新世纪金融学的研究重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反思,无疑会挑战现有金融学科框架,而中国经济、货币崛起对中国金融学科发展也会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在融合国际学术惯例和契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长期发展需要的现代金融学理论及其学科,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金融学界需要持续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2007年,美国新世纪公司破产引发了次贷危机,进

而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一大批华尔街投资银行破产倒闭,摩根士丹利、高盛转型为商业银行。2009年金融危机波及到实体经济,屹立百年的通用汽车宣布进入破产保护程序,由此一场全球金融海啸爆发了,世界经济受到重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危机之后包括中国金融学人在内的世界开始反思,原来全球金融海啸的祸根非自今日始。

里根入主白宫之后开始力推“经济复苏方案”,在金融引领下,世界资金都在向这片新大陆涌去,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激光、宇航、核聚变……一个个神奇的传说变为现实。然而,就是自里根当政美国国债开始以天文数字增加,而美国超强创新能力和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又不停吸引外资,凭借世界人民的积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克林顿当政时期,“新经济”确实让全世界耳目一新,美国公民开始透支未来,尽管希勒指责纳斯达克市场是“非理性繁荣”,格林斯潘却一如既往地执行低利率货币政策。追求利润是金融产业和金融学科追求的永恒主题,然而,利润最终的来源毕竟是实体经济,在实体创新乏力的前提下,虚拟化的衍生金融产品就成为逐利的重要途径。依靠科学化的金融工程,投资银行开始无节制的金融创新,CDO、CDS开始大行其道。投资银行似乎真的以为数理模型可以预知未来,可以操控整个市场。

与金融业发展相配合,西方金融学科越来越偏重微观操作,宏观金融学基本被纳入宏观经济学范畴。虽然LLVS提出了“法和金融学派”,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金融监管、金融创新进行了阐述,但LLVS的视角仍然是法律制度、经济政策如何配合微观金融机构发展业务,主题是放松管制、弱化监管。金融学和其他社会学科的交叉并未将金融真正带回现实,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金融自由化倾向。

这场危机使我们看到了金融产业和金融学科自身还存在瑕疵,金融结合数学、统计学、工程学也没有错,毕竟不能仅凭经验做出投资决策。也许我们的金融工程永远不能囊括所有小概率事件,毕竟金融是一门科学,不是占星术。金融学人需要做的是尽量使我们的学科贴近现实。事实上,正是因为我们的研究不够深入,才未能真正控制风险,风险才不断积聚,才造成了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尽管微观层面是近10年来金融学的研究重点,但仍旧未得其神髓:如果在次贷产品设计之初就能有效地遏制败德行为,如果我们可以更精确分析利率变化对次级贷款带来的违约风险,如果我们可以在金融衍生品中设计更为完善的防火墙,如果……

次贷危机告诉我们,金融学不仅仅要设计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如何提高资金运用效率。金融产品的盈利要激励实体经济创新,而不是在虚拟领域自我循环。唯有如此金融才能遏制无节制的“经济理性”,才能真正成为人类天使产业。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将从资本保护走向人力资本保护,实现国人的和谐社会之梦。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园的银行业再不需要为满足巴塞尔协议而困惑。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资本市场开始不断推进自己的国际化进程,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先后设立,国际板也呼之欲出。这些,都对中国金融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中国金融学科需要为日新月异的金融产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储备,需要为金融实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需要为世人解释金融背后的制度本源,更需要金融学人的时代使命感。

(1)通识教育的新桃与旧符。西方金融学人确实理性睿智,也确实引领了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经济辉煌,只是,既然个人经济理性不信任其他人,既然人类不值得信任,那任何契约本质上也都不值得信任,外在超越永远无法实现永恒。汉文化熏陶下的居民对金融乃至经济信心却源自集体能力,源于汉文化的“信”和“义”可以稳定市场信心,更好地处理危机。正因为如此,在任何一场危机前,我们才能指挥若定,泰山崩于前而不变。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时代都不能忽略自身的汉文化根基,这才是未来金融学科的意识本源。只有拥有这种文明底蕴,我们的金融才能符合中国需要,才能保证自身金融独立。“通识教育”无疑是达到终点的途径之一,如果说上世纪缺乏通识教育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尚能培养“匠人”,而无法培养出“大师”的话,新世纪日新月异金融变革之下,缺乏通识教育的金融学将使得学生缺乏汉文化根基,最后难免被西方文化侵蚀,中国将无法培养出适合实际的人才。也只有通过“通识教育”,学生才能继承新中国几代金融学先贤的人文意识,在未来学习、实践、科研中探索适合中国的金融学科发展路径。

这无疑需要我们推进汉文化为主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立足本土寻找文明切点的创新素养和能力。引用黄达老先生的话解释,“任何人文社会社会科学都摆脱不了本民族的文化根基。就金融学科来说,东西方的金融学科,也同样是分别根植于东西方文化平台之上。当然,金融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导源于市场经济的本质,并从而有其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的普遍意义,但共同规律在不同文化平台上的显示,却决非必然雷同”。

(2)“大金融”视角下的金融学科。当今,微观金融有金融工程、银行实务……宏观金融有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中央银行学、金融监管。金融学科虽然庞杂,然而,强调微观金融的“商学院模式”和强调宏观金融的“经济学院模式”似乎已经分道扬镳,似乎已经成为完全不同的两个学科。宏观金融、微观金融,两者本就是灵肉一体。不可分割。任何一个学科无论如何演进,无论如何自我标榜,如果缺失根基的一半,又如何能建起空中楼阁?当微观金融研究刚刚被引入中国的时候,当时对究竟什么是“金融”有相当激烈的争论。从目前的理论进展和实践要求来看,尤其是对于中国而言,也许走一个宽口径的金融,强调金融学的相对独立性,可能更有出路。从学理来看,宏观层面的研究应该有微观基础,微观层面的研究不能脱离宏观背景,这种相互依赖性和彼此促进性能对现实中的经济金融现象进行更为准确的刻画。我们现在也看到商科当中微观层面的金融,离开了宏观分析的支持,面临很多的困惑。比如,“有效市场理论”在现实经济中产生的负面影响甚至被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而当前金融学的发展现状在于宏观分析并没有真正“向下”思考,探索宏观金融行为有没有可能对微观金融行为造成难以持续运行的金融环境。微观分析也没有真正“向上”思考,探索微观金融行为有没有可能使宏观金融、宏观经济严重失衡。这种状况可以概括为:宏观金融分析和微观金融分析这两大块之间实际上缺乏深入的理论沟通。

面对如此纷繁庞大的既有学科体系,前瞻金融学科建设,融合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按照中国现实梳理出金融现象背后的学科演进脉络并形成学科定位,形成“大金融”的概念,是整个金融学科需要共同努力、协作攻关的大课题。只有在“大金融”理念下培养金融学人,我们的金融从业者才能既有宏大的视野和未来责任

感,又有精良的职业素养和技术,金融学人也才能找到执著的“一念”,进而“万缘”纷起,金融学科的水平才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金融学”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金融进程不是按照设计好的模型演进,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即使所有先验性条件都一致,相同的金融机构也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或许金融学只能无限趋近描述人类资金运用模式,却不可能囊括金融万象,只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在多种路径上进行探索。即使只有沿循一条途径才可以达到终点,也必定要通过多条途径试错才能找到未来之路。

目前,有一种现象很让人担忧:国内金融问题研究的数学模型越用越复杂,经济思想却越来越贫乏,解释力越来越低下。萨缪尔森曾经说过,经济学家包括两类:文学性经济学家和数理经济学家。金融学应该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一流的数理金融学论文必须要对模型及各种参数的经济含义进行细致、审慎的解读,经济学思想的阐释不能让位于数学公式;经不起数理论证的经济学思想同样可能经不起金融实践检验,毕竟数理方程是简化后的现实。真正有生命力的金融学研究需要立足现实,以经济直觉为基础,以充满洞察力的经济思想为核心,构建具有良好解释力的理论逻辑和分析框架。

(4)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需要思考,中国的大学应该如何借助自身科研优势形成自身的学科传统。全国各高校的金融科研与教学,总体水平肯定存在高低之分,但高分者未必在每一个方向都高分,低分者也未必一无是处,中国并不存在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能够在金融学各个领域都独领风骚。60年,国内各大学金融学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各自较为鲜明的特色,金融学也与其他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低碳经济、石油问题、电力运行、农产品甚至火车票定价都被纳入金融相关研究范畴。

金融学不是数学,没有哪个先贤规定必须以数理方式进行金融问题研究。金融学也不是社会学,没有任何一位经济学家曾经宣布制度演进分析可以完全替代数理模型。对金融学而言,不是每一个研究方向都适合每一个大学。所以,工科大学当然可以借助自身数学、工程学优势,财经类或者人文社科类院校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研究不是单纯为了模型而模型,为了实证而实证。大学只有形成自身特色才能长盛不衰,单纯模仿谈何创新?至于形成金融学流派也就更不可能了。

[责任编辑:张冬梅]

金融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首先,我认为互联网金融企业与商业银行在业务上是相互融合的,在我国当前的整个金融体系当中,互联网金融现在还是传统银行体系的一个补充,虽然其具有不同于传统银行的商业模式,但是无论是从业务规模上、服务对象上,或者从未来的业务形态方面来看,互联网金融都仍然是依附于传统金融的一小部分。

就我国现有体系而言,互联网金融暂时仍不会对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造成太大冲击,从商业银行和传统的互联网机构之间的关系来说,主流趋势是合作而非竞争。随着互联网金融机构业务的深入,今后线上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的回报率将会下移,金额单比的额度将会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而传统的金融机构则正好相反,因此两类机构在未来可能会经历一个相互合作到相互竞争过程。

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机构各自有各自的优势,比如说传统银行对于消费者在信贷主体上的形象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比的,银行的信用风控技术也是现在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不能比拟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也具有自身的优势,比如说网点少,成本低,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有效获客,使得其市场影响力逐步提升。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近几年经历了一个“野蛮生长”的过程,其中难免泥沙俱下,随着我国监管措施的逐步完善,互联网金融业也将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经过整顿以后,其中将会诞生一批具备做大做强能力的企业。

此外,互联网交易过程中积累下来大量的数据,包括除社交网络的数据,已经逐渐地在金融机构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认为这特别值得期待,有可能会对我们国家整个金融服务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的商业银行来说,如何把互联网这种结构化的数据导入自己的风控体系中,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上一篇:本科金融学毕业论文下一篇:金融市场与机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