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研究

2024-05-12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研究(精选12篇)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研究 第1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加强古典诗词教学,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是高职语文教育的重点之一。在古典诗词教学中, 教师如何给予正确的引导, 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发挥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高职语文教师, 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和提高。

一、明确诗词体现的人文关怀,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 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文素质培养, 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在这方面, 古典诗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曾激励多少炎黄子孙为中华崛起而不断探求真理;王勃的“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流露真挚质朴的朋友之情成为人们称道传颂的佳句;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作者普济众生的阔达襟怀, 感触至深。所有这些古诗词渗透了一定的人情美、人性美和爱国主义思想, 有利用教育学生面对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某些社会现实, 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洁身自爱, 健康发展。学习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可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修养, 让他们受教于潜移默化之中, 得益于身心愉悦之时, 对学生的整体素质会产生积极地影响。

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提高鉴赏水平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是作者的情感体验, 渗透着诗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在古诗词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 培养学生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1.引领学生领会古典诗词蕴含的真情美

真情美。艺术中的情要真, 真情才能铸真景, 真挚浓烈的感情来源于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和感受, 是积淀着人生哲理和生活意蕴的审美感情, 李后主的《虞美人》被众多词评论家推崇备至。“春花秋月”, 多么温馨和富有诗意的季节啊, 但诗人却丝毫无留恋之心, “何时了”, 怎么还不结束呢!诗人之所以如此悲观和绝望时因为南唐灭亡了, 诗人不再是南唐君主, 而成了别人的阶下囚。“雕栏玉砌”虽然还在, 但已物是人非,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艺术的表现手段上看这属于比喻, 事实上, 这不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表现吗?人许多喜爱李后主的这首词, 主要原因还是被词中的深沉真挚的情感打动了。

2.引领学生感受古典诗词意境美

“意境”即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与统一。如果具体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入这种境界呢?古典诗词教学, 一定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因为, 诗必言情, 无情不为诗。要走近诗人, 与诗人对话, 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情感时要达到一定深度。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 初读此诗, 似觉平易, 细加欣赏, 则易中有难。寻隐者来去过程, 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 也一概从略;童子问答也当不少, 但诗人仅摘三句, 答问不多, 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 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 你会怎么回答?”然后, 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 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表演对话。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 想象丰富, 对答如流, 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 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 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

3.师生共同品味古典诗词的音律之美

古典诗词之美, 首先, 在于她于的音律之美。我国《诗经》中所描写的“砍砍伐檀兮”正是伐木的节奏, 李白的《蜀道难》“噫吁哦!危乎高哉!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我们可以通过节奏起伏发现诗中所包含的起伏的感情, 《蜀道难》开头突兀沉雄, 显然表现的是蜀道高危的惊惧情绪。全篇节奏较慢, 起伏不平, 通过节奏的变化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至于李清照的《声声慢》连用七对叠字“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则更是千古绝唱, 它把诗歌的音乐性与诗人的内在情感相融合, 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内在情感的流动。这首词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 不仅因为有着动人的节奏和旋律, 更重要的事因为这优美的节奏和旋律恰当而又充分地表现诗人孤独、空虚、悲苦、凄凉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写词人的心情寂寞, 似有所失, 茫然寻觅精神慰藉的心理情态。而寻觅的结果呢?依然是室空无人, 一片冷清。“凄凄惨惨戚戚”进一步写诗人忧愁悲伤。因此, 从词的外形来看, 叠字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音乐效果, 而从词章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来看, 这短促而抑郁的声调传达的正是词人凄凉悲苦的心绪, 情景交融, 回味悠长。

三、培养形象思维, 提高想象力

诗是用语言向读者的想象力提供形象的, 因此, 诗的语言凝练、生动、含蓄。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短短20个字, 却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 经过几问几答, 诗人想找到“隐者”的迫切心情和童子自然之至的答话神态毕现于读者眼前, 而那位与青松、白云为伴, 以采药为乐的隐者的形象令人遐想不已。

黑格尔说:“如果说到本领,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美学》) 。”高尔基也说:“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艺术家的想象应该是飞腾的, 跳跃的。诗人王维的诗, 正如苏轼所说的那样, 确实是“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 造化自然的山水画卷。在这里, 诗人的想象是飞腾的, 一个“外”字, 把这一巨幅画卷的空间拉向了无限的远方, 创造了一个“黄河之水天上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画境;而山色的那种若有若无, 若隐若现的情景, 又颇有点印象画派的描绘, 从郁郁葱葱的朦胧山色中给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而又超然物外的感觉。“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短短10个字, 紧紧抓住事物的形象特征, 跃然纸上的事一派莽莽平沙、浊水斜阳的塞外风光。这种诗情画意给读者留下了充分地联想和再创造余地。

四、借用现代时尚元素理解古典诗词

为了更好地教学古典诗词, 还可以借用现代时尚元素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古典诗词, 深化他们的认识。现在, 有很多歌词都直接取材于古典诗词。如在教学古诗《上邪》时, 可请学生回顾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主题曲《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得知这首歌词原来由改变古典诗词而来, 他们非常兴奋, 课堂讨论非常活跃, 这使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更浓了, 理解更深了, 教学效果自然也好了。

高考古典诗词景物描写方法鉴赏 第2篇

1、反衬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环境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和心中由飘泊而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约 客 赵师秀

2、细节描写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觉,醒。

问: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划线句

答案:细节(或动作)描写。“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的春天到来时的喜悦之情。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陶者 梅尧臣

3、对比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提问: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诗歌把长年辛劳而居室简陋的陶者与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愤慨之情。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梅花?请具体说明。答:此诗用了对比修辞手法写梅花。作者用“万木冻欲折”和“梅花孤根暖独回”“昨夜一枝开”作对比。这样写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梅花的孤高傲雪的品格。漫成一首 杜甫 4、动静结合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答案:用“跳鱼”的“拨剌鸣”衬托江面的宁谧安静,以动破 静,愈见其静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A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雨后幽美迷人的的静态。b三四句“忽起””垂杨舞”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写出了雨后池塘上的动态之美。

B本诗既写出了雨后池塘的静态之美,又写出了它的动态之美,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异常优美的雨后池塘春景图。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张先,北宋词人。乙卯年:1075年,时年作者八十六岁。笋柱,指竹制的秋千架。问:试从动与静的角度简要分析本词上、下阙。

答案:词的上片着重写人事,通过热闹的场景(吴儿竞渡、游女荡秋千、拾翠踏青)描写春光的美好,游人的欢乐;下阕则侧重写景物,通过静谧优美的夜景(遥山暝、池院静、月色清朗)反衬白昼的繁盛。一动一静,相互对应,表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对生活的热爱。

兰溪棹歌戴叔伦 5、方位组合(高低)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的第一句写仰视,第二句写低头,6、虚实结合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象出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于是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便油然而生。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是虚实结合的典范。“天门中断楚江开”,看似写天门山,实则写水;“碧水东流至此回”,看似写水,实则写山。这首诗也正是诗人李白的象征,李白是水,他无坚不摧、一往无前;李白是山,巍然屹立、坚强不屈。初入淮河四绝句

(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5.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问:诗人怎样表现农忙气氛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正侧结合 诗人一方面从正面以“妇姑相唤浴蚕去”来反映山村的繁忙,另一方面又从侧面落笔,借雨景烘托其忙以及借栀子花的”闲”反衬出农家的繁忙。7衬托 视听结合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常见的反衬有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一,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二,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三,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1)侧面描写———衬托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衬托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衬托分映衬和反衬。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项脊轩志》中用“万籁有生”来反衬“庭阶寂寂”的。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反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又如: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动写静,用花落、月出、鸟鸣的动,反衬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8点面结合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突出了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杜甫《蜀相》:由诸葛亮的祠堂写到这位蜀汉贤相的一生事业。其颈联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之所以显得格外厚重,就是因为它所包容的内容异常丰富:前一句,抵得一篇《隆中对》,后一句,抵得两篇《出师表》;从三顾茅庐到白帝托孤,他与先主刘玄德的君臣遇合,从七擒孟获到六出祁山,他治蜀的政绩和北伐的功业;“天下计”言其宏图,“老臣心”表其忠贞。类似这种手法,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

9色彩的渲染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例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的《约客》)诗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例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析】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例3: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鹅》)【析】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

例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析】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

例5:“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析】诗人用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

10、诗中有画:

诗中有画,就是在写景诗歌中,运用工笔手法,描写出一个个画面,表现一种意境。苏东坡称道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这评语十分中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总是勾勒一个画面,透着一股空灵微妙的意蕴。

例1:“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燕蘸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徐 虎《春游湖》)【析】全诗通过描写诗人春天游湖所见的四种具体可视的美景,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生动优美的画面,诗人游湖时所见的双飞燕子,夹岸桃花,春雨断桥、柳荫小船四种具体美景,体现了中国古代写景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例2: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析】这首诗,诗中有画,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对仗工整,又自然流畅,毫无雕琢,表现出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11/白描

白描作为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白描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色、明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例1:“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组合,纯用名词组合,没有(动词)形容词修饰点缀。即所谓白描手法。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例2: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析】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例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析】此诗初看是一幅”风雪夜归人“的画图。前两句是一组静的景物,日薄西山,苍山隐隐,半山腰闪出茅草的房屋,一片萧疏凄凉的景色。画面中心是诗人拖着疲惫的身子正向茅草屋慢慢移动着,透出断肠人在天涯的况味。而后两句是一组动的画面,天色漆黑,风雪交加,犬吠声打破了山村的寂静,诗人被主人迎入柴门。”归“字用得很妙,有宾至如归之感,日暮途穷,继之以风雪,极尽旅途之苦,风雪中得入柴门,”是在凄凉中得安乐境“,带来了一股温暖的气息。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这画境是一个”象“,而诗人的”兴“就是画面中寓含不尽的韵味。如题为”宿芙蓉山主人“,但主人并未在画面上出现,而是从”风雪夜归人“的画面上透出主人的好客之情。诗人就是通过”夜归人“刹那间的感触,来写主人的美好心灵。旅途的艰难,仕途的坎坷,风雪严寒,世态炎凉,而在萧条的山村,白屋人家却保留着这美好的情谊,这才是诗人的”兴“之所在,整篇饱含着含蓄蕴藉的不尽韵味。

例4:”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 送灵彻上人》)【析】此诗写山林幽深,夕阳西下时送人的惆怅情境,境界幽远,耐人寻味。”苍苍“是色调,苍苍翠竹,使人不由产生翠竹如海的联想,”杳杳“是声音,杳杳钟声,深山寺院的那份清幽,对于读者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就是在这样的清幽环境下,在一个黄昏,诗人送灵彻上人远行,那份静寂,那份孤清,值得读者可以细细寻味。”带“字的活用,使得整个画面充满动感。灵彻上人在诗人和读者的心中,似乎走在不尽的夕阳当中。最后一句写的是灵彻越走越远了,只有青山陪伴着诗人守着那份清幽。前两句主要是静写,后两句静中有动,而这其中的动也有静的画面。竹林,寺院,钟声,斜阳,僧人,青山,构成一幅无比美妙的图画。从中,我们远远地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韵味。但这韵味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下子很难说出来。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诗人的用心良苦。这就需要读者细细去品味诗中的含蓄蕴藉。诗人的”兴“就是诗人通过对一个如绘的山水画面的营建,表现出云闲飘逸的闲适的感受,使读者心灵在”夕阳送友图"中得到澄澈虚空。移居(其二)陶潜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问: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答案:采用了白描手法。从中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纯真而质朴的友情,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12、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相关联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由柳枝的纷纷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13、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 推断 分析 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如《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歌选择了月夜遥忘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14、渲染衬托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 更为突出。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是渲染衬托.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夜归》”夜深归客依筇行,冷鳞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猾,竹窗斜漏补衣灯.” 诗人以” 冷鳞 萤.村店 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还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赵师秀的《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15、抑扬结合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16、从对方着笔

这是古代诗词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也叫曲笔,即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前两句,诗人极力渲染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为下文正面描写“思家”,作了情感上的铺垫,更令读者去体会“家”的亲切、温暖。

三、四两句写想家,其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而是换一种角度,把自己的思念转化成对方的思念,极写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

17、赋、比、兴

古人云:“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打比方用比喻,兴复杂一些,主要意思就是外界事物触动了诗人的兴致,引发诗人歌唱.诗人找到一个话头,因此兴多数用在诗歌的开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经》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例如:《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这是赋

《硕鼠》一诗中,就是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令人憎恶的老鼠,将奴隶主贪婪残忍的本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属于兴。

18、细描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 如: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

19、烘托

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2012年高考题选韦应物的诗《赋得暮雨送李胄》就用了烘托。“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此诗除了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船上的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的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颔联和颈联虽未直接写雨,但烘托手法的运用使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再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20、正侧结合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

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诗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势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21感官组合

阮郎归 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2] 【注】①薰风:南风,和风。《史记·乐书》:“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相传其首句为:“南风之薰兮。” ②水沈:木质香料,又名沉水香。

③然:同“燃”,形容花红如火。④纤手:女性娇小柔嫩的手。

⑤玉盆:指荷叶。⑥琼珠:形容水的泡沫。

问:“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是如何写景的?有什么好处?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方法浅谈 第3篇

一、 知人论世,兼及流派风格

“诗言志”,任何一首诗都是诗人主观感情的外化,我们在鉴赏诗歌时,一定要着眼于以下三点:

其一、了解诗人的生平简历。掌握作家的生平,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杜甫一生穷愁潦倒,终生郁郁,所以其诗歌多写旅途漂泊,两鬓先衰功业未就的悲叹,但在草堂定居期间所作的诗歌就另当别论了。

其二、把握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不同时期的诗词作品中都对不同的社会时代特征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比如唐代的诗歌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安史之乱彻底打破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所缔造出来的太平气象,所以安史之乱前的诗歌刚健大气,境界开阔,多写丽山盛水,理想志向以及边塞战事。而安史之乱后的诗歌则多是一些写战争之惨,征调之苦,离乱之愁,以及希望统治者励精图治,重振河山,却又难以变为现实的文字。南唐在历史上是个懦弱偏安的文人朝廷,所以其诗歌则更多的是吟秋弄月的闲愁轻恨,缠绵绮丽的男女情爱等内容。到了李后主时国家破灭,写作内容也就转入了对故国无限的怀念之中。

其三、熟悉诗人的诗歌流派及风格。诗歌流派比较简单,如魏晋有以三曹及建安七子代表的“建安风骨”,而谢灵运和陶渊明则分别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盛唐诗歌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有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宋词则有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有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同一流派作家的作品有大致相同的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他们在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风格以及创作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读古诗词,甄别流派,可以更好的把握诗的意旨及其艺术特色。

艺术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艺术个性。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的不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了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历经千年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都是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就具体而言,如陶渊明的淡远拙朴,王维的恬淡空灵、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安石的雄健高峻、苏轼的乐观旷达、李清照的清丽婉约等。同时要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也往往是高考命题点。如李清照长于婉约词,但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慷慨悲歌;苏轼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而著称,却也有“也无人惜从教堕”的婉约之作。

紧紧抓住了这三点,才能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领会诗中传达的深层意旨。

二、体味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所寄予的思想感情。

意境,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的艺术境界。意境是诗的灵魂,体味意境要从诗歌描绘的生活图景入手,进而体味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我们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先应将散曲中所描绘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天涯之人这些形象再现组合而成一幅深秋晚景图;然后以此为依托,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图景蕴含的情意,进而领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羁旅行人的思乡之情。

三、分析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又叫艺术手法、手法或表现方法。分析诗歌表现手法,是考查古典诗歌鉴赏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可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修辞手法在诗歌中起着丰富意蕴,增强表现力的重要作用。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如“桃花潭水三千尺,”),拟人(如“云破月来花弄影”),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通感(如“几处早莺争暖树”),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用典(如“塞上长城空自许”),设问(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问(如“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等。诗中修辞手法运用之处往往正是全诗最为精彩,韵味最为悠长之处,必须仔细咀嚼,反复吟咏,才能深入领会作品的神妙之境。

描写手法有衬托(从侧面进行描写,作为陪衬,以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分为正衬和反衬。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以境衬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以景衬情等都是衬托手法的运用);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白描(不加渲染、铺陈,使用最简炼的笔墨,抓住形象主要特征进行描写,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如王维的《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诗不着色彩,只用粗线条勾勒,构成了一幅简约闳深的水墨画,这就是白描手法运用的典型例子),象征(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如“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以草木保持本性来象征自己坚持操守的高洁志向。“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以飘零的桃李、怒放的荠菜花象征城市上层社会生活和乡野民间生活,表达自己对农村的热爱和对南宋上层社会的厌恶),对比,抑扬,远近、高低、点面等结合,动静,闹静,渲染,烘托,跌宕,炼字等.

抒情手法包括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其中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写景是为了抒情,加强诗歌的感染力。例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后两句对矫健高翔的鹤的描写正是为了衬托前两句“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种不畏旧俗,标新立异,锐意进取的豪情)、融情入景(古人讲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种方法。作者把主观之情,即“意”全部寓于客观之景,即“境”的描绘之中,当然作者笔下的景已不是客观之景,而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心灵之景。鉴赏者则需要通过对诗中景的感受,进而领会其中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全诗虽无一句直接抒情,但“月落乌啼”的空寂,“霜满天”的凄冷,“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惆怅,“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孤独,每一句所写之景都传递着羁旅他乡的游子的孤寂和忧伤。融情入景的写法可以使诗歌含蕴蕴藉,余韵悠长)、托物言志(先咏物,塑造一个完整可感的形象,借助它来抒情,是通过塑造一个形象整体象征,以达到抒发某种感情的目的。例如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作者借塑造春日欢乐、秋天凄凉的柳树的形象,抒发了感慨身世,自伤迟暮的感情。借古讽今(通过吟咏历史以讽喻现实的一种手法,也是咏史诗最常见的表现手法。以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属于这种表现手法)等。

古典诗词鉴赏模块教学方法浅探 第4篇

一、引导学生进入诗境

诗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 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此处的境界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则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那么如何“入境”呢?可以从视、听、嗅、触等感觉着手, 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和生活经验, 让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在头脑中直观地显现出来, 从而感知诗的形象。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中有画, 意境优美。我们可把它当做一幅有声的图画来欣赏:首联“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从大处落笔, 用淡墨勾勒全景:秋天的傍晚, 山中空旷静寂, 山雨过后, 远山如洗, 愈显苍翠。“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接连推出四个特写镜头:明月的清辉洒落松间, 淙淙的清泉轻流石上, 竹林里隐隐传来一阵阵浣纱女归来的欢歌笑语, 莲叶的摆动下正有小渔舟缓缓穿行。这里有明月、清泉、翠竹、红莲、山石构成的色彩美, 又有月色笼罩下的朦胧美;有“明月松间照”的宁静, 也有“竹喧”、“莲动”的动态美;还有“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写人不见人的含蓄美。体味诗中的诸多形象, 在脑海中勾勒出诗中的一幅幅画面, 神游于这种清幽明静、活泼新鲜的境界中, 自然也就“入境”了。

二、引导学生读懂诗情

无论是诗词还是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 都是作者因时、事、万象而一时感怀的意绪波动, 饱含了作者深沉炽热的感情。白居易曾言“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 所以要想读懂诗情, 就需要将作品放入时代的背景下来解读。这就要求教师在储备大量诗词作品的同时, 还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 能够把诗词放在相关的历史环境中旁征博引。比如李清照的《武陵春》, 词人之所以会有这样沉郁顿挫的情感, 是因为在靖康之变后, 她经历了丧夫失家、四处逃亡、身心颠沛流离之多种磨难, 国恨家仇及自身的居无定所、孤苦无依使其词作中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感情调;又因当时南宋王朝偏安江南的纸醉金迷, 在精神上无所寄托的词人就多以哀婉、沉郁的语调来抒发故国不堪回首的难解悲愤, 表达了词人对故国旧事的深深眷恋之情, 抒发了一位亡国词人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深重忧虑, 却又无力改变国破家已不在的悲凉现实, 闲言淡语中却透尽了历尽悲苦磨难后的大怨恨、大悲哀。

三、引导学生欣赏诗景

所谓诗景, 是指诗人以其高超的运笔用词的能力, 为读者创造出的一幅幅诗情画意的画面。首先引导学生抓住作品中的关键词, 然后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脑海中创造出一幅优美的画卷来。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这首小令用词简练, 不事雕琢, 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通过对“溪亭”、“日暮”、“沉醉’、“舟”、“藕花”、“鸥鹭”几个片段的选取, 一位情态娇憨、气质优雅、兴致盎然的闺阁少女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同时, 读者面前也不由地浮现出一幅诗情画意般的大自然美景图:亭台、日暮、小溪、流水、轻舟、醉人, 碧水池中的藕花世界, 暮色苍茫的天空下, 一群因被惊吓一飞而起的雪白鸥鹭, 于是人声、鸟声、水声、花声奏响了一曲优美的交响乐章, 也构成了一幅怡人的画卷。

四、引导学生参悟诗理

审美的落脚点是塑造美的灵魂。我们在“入境”“体情”的基础上还必须“悟理”, 即对诗的深刻意蕴加以领悟, 从作品的形象中看到生活的本质、诗歌的内在美, 进而培养自己高尚的情趣。比如宋代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 时近仲秋的平湖秋月之夜, 诱发了词人深邃的“宇宙意识”和勃然诗兴, 使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词。词人所写的“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二句就隐约地表达了物我和谐的意境。在古人眼里“人”即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秀”, 宇宙的“道心”就体现在“人”的身上。此处词人用了一个“着”字, 如同心之附着于体, 表达了他如鱼归水般的无比欣喜, 其精神境界就显然与众不同。词中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 至“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句中则显示了词人之阔大的气派, 开广的胸襟!词人要吸尽长江的浩荡江水, 把天上的北斗七星当做勺器, 而邀天地万物作为陪客, 高朋满座地细斟剧饮起来。这种睥睨世人而物我相欢的神态, 是词人自我意识的扩张, 是词人人格的充溢, 又表现出了以“我”为主体的新的“宇宙意识”。

古代诗词鉴赏方法 第5篇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实虚,“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古诗词鉴赏方法谈 第6篇

一.挖掘意境,引发联想想象

“意境”即是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与统一。鉴赏古典诗词,关键要会挖掘其意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只有融入感情,才有生命;感情只有景物附丽,才有依托。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此诗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不尽“边愁”。结句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无限的乡愁,壮志难酬的忧怨,对祖国山川的深沉的爱等等。一下子涌了上来。

联想与想象是诗歌鉴赏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人认为这首词“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就是作者省略了一些引发读者想象的情节:词人为什么嗜酒,竟至一夜之后,残酒还未消尽?酒醒之后作者并未起身去花园,那么她又是怎样的情态?急切地询问了一些什么?这些问题都应通过想象,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慵懒情态,窥见诗人惜春的心情。

二.抓住意象,反复揣摩意象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首词用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就使读者体会到词人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天气、亭台与去年毫无二致,可是人事已非;夕阳虽好,终要沉没,燕子虽回,只是似曾识得!花只有落去,园只能独自徘徊,好不惆怅!

三.斟酌词句,提高审美水平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作者的情感体验,渗透着诗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

(一)真情美:艺术中的情要真,真情才能铸真景。李后主的《虞美人》:“春花秋月”年华多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起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惆怅,映衬出囚居异邦之愁,描绘出他阶下囚的心境。结句以水喻愁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许多人喜爱李后主的这首词,主要原因就是被词中的深沉真挚的情感打动了。

(二)音乐美:“诗”向来是与“歌”并称的,一直以来就和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李清照的《声声慢》连用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内在情感的流动。这首词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最重要的是因为这优美的节奏和音乐旋律恰当而又充分地表现诗人孤独、空虚、悲苦、凄凉的精神状态,读来令人回味悠长。

四.重视吟诵,仔细品赏体味

刘勰说得好:“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诵读,往往能先声夺人,使人从听觉情感上受到感染,达到“言若出于吾之口,意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词句通俗易懂,把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自然事物,通过高度艺术概括组成一幅极其凄凉的清秋逆旅图,让读者体会到作者那股浓浓的思乡之愁,通过多次品读,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再如《琵琶行》,全诗基本上节奏都要求舒缓、深沉,但对于琵琶演奏的一段,只有扣合琵琶旋律的抑扬变化,读得缓急有度,才能体会出音乐回肠荡气的魅力,令人感叹琵琶女的技艺高超。总之,吟诵是一种能够触发读者的情绪,进入并体会诗歌情境的方法。

中国古典诗词满纸留香,让人回味无穷,在鉴赏诗词时带给我们的有时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作为教师除了交给学生方法外,还必须留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去感悟,这样才能进入诗词的美好境界。

诗词阅读鉴赏方法谈 第7篇

鲁迅说:“我总以为, 倘要论文, 最好是顾及全篇, 且顾及作者的全人, 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 这才较为确凿。”这就是说, 要想对作品进行全面而正确的理解, 力求成为作者的知音, 鉴赏者就必须先了解作者的“全人”。因此教师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介绍诗人生活的时代特点, 诗人创作此诗的背景以及诗人的生平等情况, 以帮助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去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此外, 还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诗人其创作风格也不同。例如:唐代诗人既有浪漫主义的大师, 又有现实主义的巨匠。李白的诗奔放飘逸, 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诗绮丽精工;宋代词家也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之别, 柳永的词合浅吟低唱, 苏轼的词宜引吭高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 因环境改变, 其创作风格也迥然不同。南唐后主李煜的词, 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前期的词风绮丽柔靡, 不能摆脱“花间”习气。国亡后, 他的词凄凉悲壮, 意境深远。

鉴赏诗词, 还要让学生学会体味意境。何谓意境?它既是客观景物的精粹部分的集中反映和再现, 又是艺术家思想感情凝练的化身和抒发, 它通过情景交融把欣赏者引入进行充分想象的艺术空间。李渔说:“作词之料, 不过情、景二字, 非对眼前写景, 即据心上说情。说得情出, 写得景明, 即是好词。”学生体会意境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入景, 即通过诗词的文字借助他们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 具体再现诗中之景。这对于学生来说, 是较易做到的。二是入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要让学生心弦与作者寄托的感情产生共鸣。这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是较难的, 其中阻隔较多, 如时代性等。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词各自不同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 选择不同的方法, 去进行引导和点拨。

诗词鉴赏的引导点拨方法很多, 如朗诵法, 铺垫法, 空白法等。方法的采用因作品因对象而异。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 那就是教师本身要热爱古典诗词, 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体会到诗的意境, 并从中积累经验, 延伸到课外,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感情。

好诗一般都具有“言有尽, 而意无穷”的特点。鉴赏诗词, 必须学会联想和想象。教学生观其形, 体其情, 会其意外, 还要依“法”读诗, 教学生鉴赏诗词的写作方法。肖涤非先生曾说:“《关雎》序一篇, 不但当必读, 且当先读, 因为如果不知赋、比、兴, 为何事, 便不知诗歌为何物。”赋、比、兴, 指诗歌的写作技法和表现手法, 由此可见, “法”在读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除赋、比、兴外, 还有以下几方面须注意:

借景抒情。“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前两句写景, 后两句抒情, 作者借迷蒙的烟月, 冷寂的寒水白沙这样暗淡, 孤清的景物为后文的忧虑情绪, 增添了气氛, 两者情景交融, 浑然一体。

托物言志。“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诗歌借蝉抒怀:凡是品格高尚的人不需依靠他人的力量, 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

烘托渲染。“……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正因为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 才使得整首诗读来荡气回肠, 也使得诗人无边的愁绪缠绵悱恻, 黯然销魂。

化虚为实。“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本来是抽象的, 可这里化虚为实, 让人感到愁绪绵绵, 无处不在。

动静结合。“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以动写静, 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幽静。“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也同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则是化静为动, 既写出了梅花的高洁, 又令人回味无穷。

浅谈诗词鉴赏方法 第8篇

一、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

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 可以更好地认识作品。王国维说:“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 由其人以逆其志, 则古人之诗, 虽有不能解者, 寡矣。” (《玉谿生诗年谱会笺本》) 鲁迅说得更为精辟:“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 现在就诗论诗, 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 最好是顾及全篇, 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 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 这才较为确凿。”这对于我们所熟悉的作者尤其如此。

以宋代词人李清照为例, 她的词作风格以北宋灭亡划界明显不同。前期内容比较狭隘, 多写闺情;后期由于不幸的遭遇, 风格突变, 在哀情愁绪的叙写中表达了国破家亡之情, 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如早期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反映了她年轻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 也是她早期美满生活的写照。而《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名篇之一, 1127年, 金国攻陷北宋京都汴京, 汉族政权南迁, 始为南宋。这一重大变故影响了当时各阶级人们的生活。由于不幸遭遇接踵而来, 李清照的词扩大了境界, 感情更加悲痛深沉, 词作在精美清新的语言中抒发出浓重的“愁”的情感:个人遭遇与亡国之痛交织在一起的“愁”。再如唐朝著名诗人杜甫, 他在创作《蜀相》时, 是在刚刚结束一段颠沛流离生活后, 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 不仅生活艰难困苦, 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皇帝昏庸, 宠信宦官, 排斥功臣。在这样的情况下, 杜甫满腔的苦闷、焦虑可以想见。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为蜀汉制定了统一天下的策略, 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建立并巩固蜀汉政权, “功盖三分国”他“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精神, 他与刘备君臣之间鱼水相得的关系, 使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杜甫感慨万千。诗中“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将杜甫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些诗外之意, 自然需要我们借助于对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作者经历的了解。

二、把握诗词内容, 关注细节信息的提示作用

了解一首诗词, 除了对作者要做到“知人论世”之外, 还要关注诗词本身。无论是景物描绘还是感情抒发, 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 所以首先, 通过粗读大致从字面上把握诗词所描写的景物内容及特点, 了解诗词中所透露出的作者的情感倾向。例如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 上片:“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几笔就点出秋季景物碧空、黄叶、翠波、斜阳、芳草, 一幅色彩鲜明而境界开阔、苍茫的秋景图展现在眼前。再看下片:“黯乡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作者思念家乡, 忧虑国事的愁思字里行间不难看出。然后, 在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细细琢磨深层含义。最后, 在做题时, 还要关注一些细节信息, 它们往往能使学生找到答题的突破口。这些细节包括诗词的题目、诗词内容下的注解、题干本身。例如2010年高考题全国卷是南朝刘孝绰的《咏素蝶诗》, 从题目上看, 这应该是一首咏物诗, 而物与情的联系很容易让人想到“托物言志”。所给注解中说作者:“文名颇盛, 因恃才傲物, 而为人所忌恨, 仕途数起数伏。”与诗中所描绘的“素蝶”在各种情况下翻飞起舞联系, 可以推知作者是将“素蝶”的状况与自己的遭际相拟。再如2010高考江苏卷是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 第二题问:“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 请作简要说明。”题干中特别点出“醉别”“江风引雨”就是提示考生要从“醉、风、雨”这三个字入手, 联系“惜别”这一主题来答题。

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鉴赏诗词, 仔细审视题干, 找准角度, 才能准确答题。

三、积累鉴赏语言, 准确表情达意

中考诗词鉴赏考点及方法解读 第9篇

一、画面概括题

这一题型又包含两种小题型:一是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诗句中所 呈现的画 面内容,这种题型 我们称之 为“描述画面题”。主要解题 方法就是 紧扣题目 要求中的 “生动”一词,添加修饰语进行扩句法。如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的画面内容, 我们不妨扩句成这样:山脚下又嫩又短的兰芽浸泡在清澈见底的小溪之中,涛涛的松林间一条沙石铺成的小路上洁净得没有一丝尘土。这样句子便生动 得多了。再如李白的《从军行》中“独领残兵千骑归”一句,也可用扩句法描绘。一位久经沙场、英勇善战的将军经过浴血奋战杀出重围,率领他的千骑残余精兵绝尘而去。二是诗句为我们描述了怎样的画面?我们称这种题型为“概括画面题”。解题方法与上面类型恰恰相反,所用的是缩句法,仅用两三个短句或词组概括即可。如:司马光的 《夏日西斋书事》一诗中“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一句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即石榴花还未完全盛开,槐影沉沉,大雨欲来的情景。

二、情感表达题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是内心的独白,是创作的契机, 而情感的表达必然要依托于一些载体呈现出来,这些载体可能是诗中的景,亦或是某个意象,可能是诗的标题, 也有可能是诗中的关键词句。我们可根据诗歌创作的背景,结合诗人的创作风格,综合各个方面来挖掘作者的情感。我们不妨将其归归类,一类是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就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送别朋友时的乐观旷达的心胸;同样是送别诗,另一首《渭城曲》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表现出作者对朋友离别时的感伤情怀。二类是思 乡诗:王湾的《次 北固山下》中 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浓烈的思乡之情,相似情感的诗句还有《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三类是写景诗:白居易的《钱 塘湖春行》以 及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两诗中主要表达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四类是田园诗:这类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从而产生隐逸的情怀。比如陶渊明的诗歌均表现出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归隐田园的思想情感,如《归园田居》《饮酒》。五类是爱国诗:陆游、文天祥的诗歌一般都是表达崇高的爱国情怀,如《十一月四日风 雨大作》《示儿》《过 零丁洋》等。六类 是边塞诗:主要描绘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表达杀敌保国、思念家乡或壮志难酬的感慨。如辛弃疾的《破阵子》,范仲淹的《渔家傲》,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等。七类是托物言志诗:借物来吟咏自己的志向,如虞世南的《蝉》,借蝉表达品德高尚的人不需借助外力就能声名远播。类似作品杜甫的《孤雁》,郑谷的《鹧鸪》等。另外还有篇幅不多的爱情诗和闺怨诗,歌颂至死不渝的爱情和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之情。如李商隐的《无题》,李清照的《一剪梅》等。

三、品味赏析题

这种题型我们也可以将它分成两类:一种赏析的是字,我们称之为“炼字”题;另一种赏析的是句,我们称之为“赏句”题。这两种题型虽然不同,但是解题的方法却有着相似之处,都要从诗歌中所采用的手法着手。那么诗歌常用手法有哪些?比如,比喻、拟人、夸张、对 比衬托、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虚实 结合、联想、想象、运 用典故等。炼字题一般2分,即指出运用的手法(1分)并结合原句内容分析(1分)。如张养浩《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聚、怒”字好在何处?这一句主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峦、黄河人格化(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华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黄河也如同发怒的情景,富有动态(2分)。赏句题一般3分,除了指出运用的手法(1分),结合原句分析(1分),还要说明表达的情感(1分)。如:辛弃疾的《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一句好在什么地方?这句主要将人的嗅觉与听觉相结合(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丰收在望的喜悦(2分),表达作者对夏夜景色的喜爱之情(3分)。再如李煜的《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愁绪”比成“丝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愁绪之多(1分),表达了作者无可摆脱的亡国哀思 (1分)。

尽管诗词鉴赏是语文教学重点的难点,但是如果我们能认真研读各年的中考语文试卷,能准确把握住考点和考试的题型,然后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那么我们就能化难为易,迎刃而解!

摘要:诗词鉴赏是语文教学重点的难点,也是中考必考考点,不仅教者头疼,学生也难以掌握其鉴赏方法。以几种中考常考题型为例,探究有效的解题方法。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研究 第10篇

一、剖析诗题, 引导学生猜想诗词内容

遍赏唐诗宋词, 我们很容易发现光年诗词尤其是诗歌的题目就大概知道诗词主题, 剖析好诗题, 可帮助赏诗词者或学生判断诗词的类型, 进而猜测诗词内容, 带着自己心中的猜想鉴赏诗词, 可让学生更快掌握诗词内容, 从而节省做题时间。譬如《塞下曲》、《古从军行》《燕歌行》《前出塞》等, 一看诗题就大概知道均属于“边塞”诗;《送朱大人入秦》《山中送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之“送”字可知道这些诗属于“送别”诗;《越中览古》《望月怀古》《登鹿门山怀古》等的“览古”“怀古”则可判断为“怀古”诗或借景咏志;等。教学中, 教师可明确告诉学生这一点, 即透过诗题审作者情感, 这样学生在诗词鉴赏中就能稳稳地迈出第一步。否则, 因为忽视诗题, 既会增加审题时间又会因为思考无方向而找不到答题的切入点, 导致盲目答题。所以在教学中, 我们教师应提醒学生别忘记由诗题着手, 力求透过审题初步判明诗词大致内容, 进而把握诗词内容, 为剖析诗词内涵打好基础。

二、拓阅读视野, 了解诗词人文背景

诗词鉴赏的核心是辨词析句、领会作者的感情, 几乎所有的唐诗宋词都是作者情感的体现, 常说情感是诗的灵魂, 诗词中的人、事、物、景没有一个是可有可无的, 都承载着作者的喜怒哀乐, 因而赏诗词者若熟悉所赏诗词作者的人物背景, 可大大有助于赏诗词者评析诗词、领会作者思想。那么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指的就是让学生多了解课本中出现的著名诗人的相关历史事迹及其所处时代背景, 力求对著名诗人的生平、思想以及创作风格能有个大致了解, 以减少诗词鉴赏的难度。怎么拓展呢?一是教师在日常的诗词鉴赏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文学流派、创作风格及生平经历, 从点滴积累;二是鼓励或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将相关测试和阅读中所涉及的诗人生平和创作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注意归纳总结;2010-2015 年语文高考的诗词鉴赏题中有几次涉及到杜甫, 分别是《春望》和《石壕吏》, 如果学生对“诗圣”杜甫比较了解, 知道所处的历史背景, 了解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诗风沉郁顿挫, 忧国忧民, 回答如下问题就不会觉得难了, 作者通过《春望》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大凡读过杜甫诗的人都知道, 因为杜甫对国事艰难的忧虑、思乡的孤独寂寞, 其诗都会流露出一种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安的凄凉伤感之情。抓住杜甫诗词的这一特点, 学生便不难写出答案, 解读杜甫的其他作品时, 自然会举一反三, 轻松作答。

三、抓诗眼、抓意象、提主旨

诗词是一门语言艺术, 诗词作者尤为讲究诗词创作的“炼字”。一般来说, 诗或句中最传神、最关键、最有灵魂的字、词多为动词、形容词。如教学李白诗词时, 教师可进行拓展教学, 以《登金陵凤凰台》为例, 将名句“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愁”字提炼出来;以《送友人》为例, 将名句“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提炼出来, “浮云”“落日”都是送别诗常用的诗歌语汇, 不需要刻意写情, 但作者已将移入, 使景色成为依依难舍而又无可奈何的象征, 离肠愁绪已结于赏诗者心间。

教学教材的诗词鉴赏中, 教师还须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古诗词中的意象, 如“鸿雁”是传书信使;“月亮”多暗喻思乡之情;“竹子”多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 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 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 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 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日常教学中, 教师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加强此方面的知识积累, 相信对学生在考试时遇到以诗歌意象为着眼点来解读诗歌内容和情感问题时, 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研究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A81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96-02

摘 要 基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针对古典诗词的特点,遵循艺术审美的规律,联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实际,本人在古典诗词教学实践中探寻出:立体联想与想象法,质疑联想与想象法,逆向联想与想象法。以期实现学生富有个性、创造性地鉴赏古典诗词,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质疑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创新;思维;能力;古典诗词;鉴赏;联想与想象;立体;质疑;逆向;方法

要建构出新课程所要求的古典诗词鉴赏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联想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原因如下:

从古典诗词特点来看,古典诗词、言简意丰、含蓄深婉、跳跃跌宕、诗境空灵,非联想与想象不能领悟其意蕴。

古典诗词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即事感怀、借古喻今,又常用起兴、衬托、典故、虚实、动静、象征等表现手法和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没有联想与想象,学生就不能真正、全面地理解与欣赏诗词作品。

从鉴赏角度来看,鉴赏就是以读者为审美主体、以诗词作品为审美客体,通过文字、词汇、句型、修辞、表达方式、意象而妙悟其深层意蕴,通过想象进行情感体验,通过联想进而“知人论世”的审美精神活动。

从新课程改革角度来看,联想与想象是新课程所致力于发展的思维与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同时联想与想象是个性化阅读的思维基础,是创造学习与探究学习所必需的思维品质。

由上可得这样的结论:没有科学的联想与想象,就没有新课程所要求的古典诗词鉴赏。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联想与想象的方法和能力欠缺,诗词鉴赏成了学生谈虎色变的难题。

鉴于此,本人就古典诗词鉴赏中联想与想象的方法进行研究,探究出如下方法:

立体联想与想象法

第一、事物的存在并不是孤立、平面、线性地存在于现实生活,而总是存在于特定的时空之中。在时间这个纵轴上,以“现在”为原点,向前可追述其过去,向后可探寻其未来。在空间这个横轴上,不仅有事物本身所呈现出的状态和属性,同时还有该事物同环境发生的各种各样的联系。尤其是该事物同人产生的联系,更是鉴赏者所必须关注的。

然而学生总习惯于孤立、片面、线性地联想与想象。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学生往往见山只有山,见雨只有雨,见秋只有秋。这根本就不能构建起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居黄昏秋景图,更不能体会诗人身处其间的那份自在与闲适,领略作者那恬静、淡泊、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怀。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以时间为纵轴、以空间为横轴、以物与人的关系为轴心的立体联想与想象。

如:解读杜甫《登高》这首诗的诗题时,就引导学生从时间这个纵轴上去联想与想象:登高的历史年代、登高的季节,登高具体时间,登高前,登高中,登高后、诗人年龄。

围绕空间横轴去联想与想象:诗人于何处登高,登高过程中随着作者立足点不同又有哪些点?而每一个点,都包括容了天地山川、万物事象,以每个点为原点,由近及远、由下至上……

围绕登高与诗人的关系去联想与想象:诗人于什么背景下登高,怀着何种情感与目的登高,登高中诗人有何见闻与感受?

沿着这样的思路,联系创作背景,我们可以这样联想与想象“登高”这个题目:一个胸怀天下、满怀才情、适逢乱世、壮志未酬、贫病交加,苍颜白发、飘零异乡的诗人,在得知亲人、朋友一个个相继离世的噩耗后,在生活日趋困窘的那个悲秋,在游子最悲切的重阳日,作者怀揣着一世的苦与难,循着重阳日登高的传统,迎着干冷的秋风,迈着蹒跚的脚步,踏上了登山的路……

第二、诗人所抽取出的物象与事象是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呈现于读者。符号只是事物的表示,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诸多属性,符号自身是呈现不出来的,只有通过读者在头脑中立足于事物多种属性去联想与想象,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寄予在符号之中的意蕴。

如: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鉴赏“水”这个意象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水的诸多属性作如下联想与想象:

视觉:水之浩淼——情之浓,水之不息——情之执著。

触觉:水之润泽——情之细腻,水之柔滑——情之温柔。

听觉:水之悦耳——情之美好。

嗅觉:水之无味——情之纯洁

象这样,在诗词鉴赏中,让学生从事物的时间、空间、人与物的关系、事物属性等方面,多角度地发散联想与想象,就是我称为的立体联想与想象法。学生有了这样的思维方法,才能跳出文字符号这个点、诗句这条线,才能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时间、空间、整体、局部、情感、关系等方面去生发与联想,去想象与创造。这样的联想与想象,不仅能艺术地构建起充满生活质感的意境,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质疑联想与想象法

“问题”是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激发学生积极联想与想象的强大动力。鉴赏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学生就能在问题的引导下拓展联想与想象的视野,提升思维层次,把诗词鉴赏引向深入。

抓住诗词留白质疑联想与想象。

古典诗词一个很重要的艺术特点就是像中国传统国画一样,讲究“留白”,以追求“象外之象”,“意外之旨”,“韵外之志”。留白既為读者联想、想象、再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也为读者的联想与想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朱颜改”这一意象,作者在这里给读者留下了大量的空白,如果只解读为宫女美好容颜的改变,不仅不能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忘国之痛、家国之思,还会误解为作者对骄奢淫逸生活的迷恋。

这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质疑:难道改变的只是宫女的容颜吗?顺着这个问题联想与想象,就会得到:皇宫的易主——皇权的丧失——生活的变迁——家的破碎——君臣的背离——江山的颠覆——情感的失落……在这样的联想与想象中学生就能真正走入诗人的心灵,深刻理解作者借朱颜改这一意象所抒发的无尽愁思。

于超出常理处质疑联想与想象。

古典诗词由于修辞、表现手法、特殊句式、格律要求、跳跃的思维、表意的需要等都可能造成词句的不合常理。不合常理处,并非真不合理,只是由于读者没能正确理解诗句而造成的曲解。于是就引导学生从不合理处质疑,在质疑、释疑中把联想与想象引向正确的道路,构建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

如:《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如果没意识到这是互文的话,就会理解为:主人下马举杯与在船的客人对饮,却苦于无音乐相伴。很显然这是不合情理的,于是就可以引导质疑:有这样的饮酒送别方式吗?

又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都是指美好的景物,人皆向往。但作者却紧跟一词:“何时了”。此时就可以启示学生质疑:诗人是希望春花秋月结束吗?联系作者被囚的现实,学生很容易就能把握:作者面对“春花、秋月”之美景,感丧于自己被囚的苦难,由心底发出悲叹:这样苦难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呀!

抓住传神显旨的词质疑联想与想象。

古典诗词讲究意蕴的含蓄和深婉,追求意未尽露、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这就给学生的鉴赏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但意蕴含蓄,并不是无踪可寻,无路可探。其突破口之一就是诗词中传神显旨的词,这些词不仅是诗人最用心锤炼的地方,也是情感的着力点和暴发点。因此就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词,从多方质疑,在问题的引导下探寻诗词的意蕴。

浅谈中考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第12篇

一、把握诗歌的内容及主题,鉴赏名句(词语)的妙处

在鉴赏古诗词时,反复的体会诗词的内容及主题,循着一定的思路,就能鉴赏名句(词语)的妙处。如2011年遵义中考试题,陆游的《诉衷情》第1题中请你鉴赏:“觅封侯”一词用得好,请简析其妙处。做这类鉴赏题,首先要把握住单个词“觅”的意思,“觅”是“寻求”、“执着追求”的意思;然后再看这句诗或这个词是否有用到典故、修辞手法等,如果有,那就要答出来,显而易见,这句话中有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最后结合内容及主题,看诗句(词语)表达(抒发、表现等)了什么愿望(抱负)等,“觅封侯”一词表达了诗人执着追求、渴望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同样,2012年遵义中考试题,李白的《行路难》第2题中也是请你鉴赏:“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写得好,请做简要的分析。这两句诗和前面的《诉衷情》第1题一样,都用到了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再联系内容及主题,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君主的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这类古诗词的内容和材料均来自教材,那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要准确把握每一首诗或词的内容和主题,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相信在中考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反复朗读,领悟诗意,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反复朗读,领悟诗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诗的内容即反复朗读,体会作品中所叙述之事及所绘之景(物),然后在脑海中呈现所展示的相关画面,再根据这些画面去联想和想象,感受作者处于其中的某种思想或感情。如2010年遵义中考试题“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第2题”与2012年贵州安顺中考试题“《蒹葭》第2题”,均考到了同一类问题: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情感大致可以分为:友情、思乡(思念亲人或朋友)及爱国之情等,要领会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思想感情,还要了解作者写作诗歌、抒发感情的背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第2题在反复的朗读中,我们体会到诗歌抒发的是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蒹葭》第2题反复朗读,联系诗意及背景,就能领悟到诗人抒发的是对美好爱情(意中人、恋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诗词是在反复朗读中发现美的。的确,经过反复的朗读,我们能体会到诗词的内容,进而明确诗词抒发的思想感情。在中考中也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利用鉴赏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深挖细究,品位诗词的语言及艺术表现手法

细细的探究,领会诗词运用的语言及诗词运用的技巧。古典诗词语言精练,意境隽永,因此对诗词艺术表现手法的鉴赏,可抓住抒情方式的鉴赏,抒情方式包括两种: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事)、情景交融,还有表现手法中的以动写静、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等,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夸张、用典等。如2011年遵义中考试题,陆游的《诉衷情》第2题:“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首先确定抒情方式为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其次判断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同样,2009年遵义中考试题,李清照的《如梦令》第2题:这首诗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有了上面的事例,我们不难分析得出:《如梦令》第2题用了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春的感情。2008年的遵义中考试题,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第2题: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这道题同样是鉴赏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只要细心的审题,就不难发现与上面两道题的异曲同工之处,抒情手法是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特点是本诗使用“杨柳”、“扬花”等词,借“柳”、“留”的谐音,抒写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或离愁别绪)。可见,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深入地探究,才能更深入地领会作者的语言及艺术表现手法,才能让全诗(词)了然于胸,理解起来自然就更为得心应手了。

总之,中考古诗词的鉴赏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阅读过程,它要求应考的中学生应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较高的想象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创新能力和阅读能力,考试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人而异的。但任何一首诗词的鉴赏,我想都离不开把握诗歌的内容及主题,体会名句(词语)的妙处;反复朗读,领悟诗意,感受诗情;深挖细究,明辨手法等。只有掌握了诗词鉴赏的方法及技巧,才能在中考中提高学生的答题效率,为诗词鉴赏的顺利完成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至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及途径,还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实践中慢慢去总结经验和体会。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能够阅读浅显的古诗词,学会鉴赏古诗,了解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语言特色、常见的表现手法等,可以说确实是个难点,但只要找对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就可以化难为易,取得实效。

上一篇:晚期食管癌论文下一篇:煤炭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