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隐患范文

2024-05-04

电气隐患范文(精选10篇)

电气隐患 第1篇

近年来, 住宅火灾居高不下, 占火灾总额的40%左右, 而由于电气方面原因引发的火灾约占住宅火灾的30%。所以, 做好住宅电气火灾的预防工作, 切实减少居民住宅火灾的发生,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功率家

用电器正逐步进入主流家电行列, 用电量急剧增大。而我国的电气线路设计往往注重节约, 容量设计偏低, 不能适应负荷增长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 下列原因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因素:

1.1 电气线路引发火灾

市场上施工单位, 良萎不齐。鱼龙混杂, 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或迫于业主的经济压力, 有意识的降低线缆的型号规格, 选择的电线截面较小, 有的线缆按要求应采用阻燃的, 而实际采购安装缆绝缘层和保护套层都是易燃有机材料的价廉质次的线缆;有的施工人员将通电电缆盘放一起, 造成散热不好, 经过长时间使用, 电线绝缘层部分可能已老化破损, 电气线路常常因漏电、短路、超负荷引起火灾;

1.2 接触不良

电气系统中的电缆不是孤立存在, 也不是只用一根线缆, 在电源线缆之间, 线缆与设备之间, 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 这样线缆才能完成传输, 分配电能的功能。接触不良就是导线连接不牢、接触松动或其它原因导致接触电阻过大, 形成局部过热, 加剧了接触面的氧化, 致使接触电阻更大, 发热更剧烈, 如此恶性循环导致温度不断升高, 接触处金属变色甚至熔断。引起绝缘材料巾可燃性燃烧, 并引起导线附近的可燃物燃烧, 发生火灾。

1.3 过负荷

是指电器设备或导线的功率或电流超过其额定值而造成。造成过电流量的原因为:一是设计不当;二是选型不当:三是在线缆容量不变的条件下, 在原有的线路中增加新的负荷, 造成运行的系统不堪重负, 线缆过载引发火灾。实验证明, 单股聚氯乙烯绝缘导线通过1.5倍额定电流时, 温度超过100。C, 通过2倍额定电流时, 铜导线温度超过300。C, 通过3倍额定电流时, 铜导线温度超过800。C, 通过3倍以上额定电流时, 铜导线温度将达到1000。C, 此时线芯将发暗红, 引起绝缘层起火, 并且随时间的延长线芯熔断。

1.4 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1.4.1 在选用家用电气时, 居民忽略了电

气质量, 使用假冒伪劣电气产品, 电气本身配电控制系统保护程度低, 可靠性能差, 不能有效保护用电设备的用电安全, 当出现短路或过负荷等情况时, 无法自动保护, 随时都有发生火灾的危险。

1.4.2 不能正确使用家用电器, 在使用电

器时常因人离开而未将电源关闭, 造成电器长时间工作而引发火灾事故。

1.4.3 开关电器频繁, 导致电动机电流骤增, 温度急剧上升而导致电动机等元件过热而烧毁起火。

2 建筑电气系统火灾隐患的预防措施:

2.1 严把竣工验收关

消防验收是消防部门对建筑物火灾防护措施和设备功能性结果的检查和验收, 检验的结果体现了被验收的建筑物从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的全过程情况和最终质量。目前, 一些省市消防部门为了加强建筑电气系统的竣工消防专业验收, 在电气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缺乏的情况下, 已把检测中介机构对建筑电气系统的检测报告作为电气消防安全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因此, 进一步规范中介组织的市场运作机制和行为, 运用先进科学的检测手段实施有效的建筑电气系统防火安全质量检测, 为建设单位及时整改消除电气火灾隐患, 为公安消防机构进行建筑电气系统的消防竣工验收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依据是十分必要的。

2.2 注意室内插座合理分配和安全接地

长久以来, 火灾探测器大多安装在公共场所。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加强, 各种报警器已经进人了普通家庭。因此, 笔者认为, 在家庭易发生火灾的地方应安装火灾报警器, 如在厨房安装可燃气体探测器, 在卧室、客厅选择点型感烟探测器等。

2.3 对住宅负荷超前设计

我国是生活用电急剧增长的发展中国家。而住宅的暗埋电气线路是难以更换或增加的, 宜一步到位, 满足远期负荷的要求。大约60%的电气火灾为线路短路 (包括接地故障短路) 引起的, 如果线路分支回路较多, 线路截面较粗, 则线路负荷电流密度较小, 线路温升较低, 绝缘水平就不易降低, 也就不会有短路起火的现象发生。

2.4 正确使用家用电器

一是要避免使用质量低劣的家用电器, 二是家用电器使用后, 不但要把本身开关关闭, 还应拔掉电源插头;三是避免频繁开关电器, 防止电动机启动电流骤增, 温度急剧上升引起电动机等元件过热烧毁起火;四是使用电热器具要远离可燃、易燃物;注意避免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 造成线路过负荷。

结束语

住宅电气安全工作是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减少住宅电气火灾的发生是遏制火灾发生的关键。为了让电能为我们更好地服务, 做好住宅电气火灾的预防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家庭电气火灾原因的分析, 探讨了有关电气线路的负荷计算及预防减少家庭电气火灾等方面的问题, 提高人们对家庭住宅电气防火的重视, 深刻认识家庭电气火灾的严峻性和危害性。对于住宅电气设计既要考虑当前的实际情况, 也要着眼于未来, 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呼吁供电部门对住宅安全用电严格把关, 加大宣传安全用电教育的力度, 使人们明天的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2003年版.

[2]胡乃定.民用建筑电气技术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浅析GIS设备电气联锁安全隐患 第2篇

(川藏联网工程西藏段工程项目部 谭明伦)

【摘要】 由于GIS设备具有占地小、设备运行稳定等优点被广泛采用。GIS设备应用越发广泛,而越来越多的变电站采用GIS厂家自带的电气五防闭锁和监控系统本身具备的五防操作逻辑,一般不再像其它常规站一样配置独立的五防系统,节约了电网投资,但同时其存在的一部分电气闭锁安全隐患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广泛关注。通过对GIS设备五防现状的漏洞分析和提出的解决方案,将有效解决现有GIS设备在运行操作上的电气联锁判据单一或不稳定等漏洞,为电网安全稳定持久运行提供了坚强保障和技术支撑,对于新建GIS变电站如何实现有效电气联锁提供了较好的思路,有进入科研试运行阶段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 GIS 电气联锁 安全隐患

目 录

引言…………………………………………………………………1

电气联锁安全隐患及解决措施……………………………………1

结论…………………………………………………………………7

致谢…………………………………………………………………7

浅析GIS设备电气联锁安全隐患

一、引言

GIS组合电器具有占地面积小、元件全部密封不受环境干扰、运行可靠性高、运行方便、检修周期长、维护工作量小、安装迅速、运行费用低、无电磁干扰等优点,特别适合在用地紧张的城市变电站、企业变电站、山区和污秽严重的地区使用。GIS设备应用越发广泛,而越来越多的变电站采用GIS厂家自带的电气五防闭锁和监控系统本身具备的五防操作逻辑,一般不再像其它常规站一样配置独立的五防系统,更进一步地节约了电网投资,但其存在的一部分电气联锁安全隐患应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和广泛关注。

二、电气五防联锁现状及解决措施

电气闭锁的基本原理是在开关、刀闸、地刀电动操作控制回路中,依据正确的操作规则串入开关、刀闸、地刀的辅助接点进行相互闭锁。当违反操作规则时,则由相应设备的辅助接点切断该操作设备的控制回路正电源,禁止操作,从而达到防误操作的目的。与常规站不同,GIS设备的开关、刀闸、地刀均采用带电气闭锁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所以联锁回路比较多,一般在厂家提供的图册里会有相应的间隔联锁回路原理图。在GIS中,本间隔闭锁回路对被控制对象的所有操作起作用,即“闭锁操作回路”;在跨设备的联锁回路中,基本都是“闭锁合闸回路”。

GIS是以“间隔”为单位配置控制箱的,本间隔的闭锁回路是出厂前就已经接好了的,是将间隔内的断路器、刀闸和其它辅助接点通过串接或者并接的方式实现闭锁逻辑或者实现部分逻辑;跨间隔联锁回路是在安装现场用控制电缆接线的,是通过类似小母线形式,将相关间隔的断路器和刀闸辅助接点进行串接或并接方式,被闭锁对象利用重动继电器接点串入相应回路实现联锁逻辑或者实现部分逻辑。《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国家电网生〔2012〕352号]文件

具有自检功能的带电显示装置,并与线路侧接地刀闸实行联锁;配电装置有倒送电源时,间隔网门应装有带电显示装置的强制闭锁。”、“同一变压器三侧的成套SF6组合电器(GISPASSHGIS)隔离开关和接地刀闸之间应有电气联锁。”GIS电气联锁的实现方式,决定了联锁功能固有的优点和缺点,其存在的一部分电气闭锁安全隐患应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和广泛关注。

(一)线路侧接地刀闸 1.现状

目前,GIS设备的线路侧接地刀闸广泛采用电气判别线路PT无压和线路侧隔离刀闸确在分位的方式。但实际上,对于线路无压判别才是是否合上线路侧接地刀闸的重要依据,换句话说,防止带电合地刀的恶性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的重要依据都主要体现在检测线路PT无压上。而220千伏系统的线路PT通常都采用单相式电压互感器,一旦PT二次电压回路断线或者其它异常原因导致电压消失,GIS自带的电气五防闭锁逻辑将自动开放允许对线路侧接地刀闸的合闸,并且,GIS设备具有全密封性能,无法方便的像其它常规站验电甚至无法验电(对于室内GIS等设备的穿墙套管和线路构架较高时更是如此),将极有可能造成带电挂地线(或合地刀)的恶性事故发生,如图1所示。

(图1:GIS设备线路间隔五防联锁示意图)

2.解决方案

(1)将线路PT由单相式改为两相式,引入线路PT电压将从原来的二次57V相电压变为100V线电压,只要将GIS无压判别逻辑定值整定在5V以内,则其中任一相PT断线将仍然闭锁该接地刀闸合闸,而PT两相同时断线的几率几乎为零,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带电合地刀的风险。

(2)在GIS线路侧刀闸处装设高压带电显示装置,将其二次电压引入显示在GIS操作汇控柜内(通常采用氖光二极管带电常亮方式)作为监视线路侧是否无压的辅助判据,运行人员在操作该地刀的过程中均应确认该带电显示装置是否正常熄灭并与其它判据结合判别。事实上,更可靠的方式是将高压带电显示装置的二极管导通截至回路直接引入到线路侧地刀的电气闭锁逻辑中,从而在根本上解决GIS地刀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母线侧接地刀闸

1、现状

目前广泛应用的GIS电气闭锁逻辑中,母线侧接地刀闸基本采用的是各回路母线侧刀闸均在分闸位置即可(含母联和分段开关),即判别该母线侧刀闸均在分位(含PT刀闸),一旦发生GIS母线侧刀闸辅助触点状态有误,即漏停某回路后实际该母线带电,却传输所有母线侧刀闸均在分闸位置的错误信息,将导致该母线侧地刀电气闭锁逻辑开放,而GIS母线根本无法实现验电等常规程序,将导致带电合地刀的恶性误操作事故,如图2所示。

(图2:GIS母线侧接地刀闸电气联锁回路图)

2、解决方案

(1)将GIS母线侧接地刀闸电气闭锁逻辑判据由判别所有母线侧隔离刀闸(含母联和分段开关)均在分位改为判别所有母线侧出线隔离刀闸(含母联和分段开关,不含PT间隔刀闸)均在分位,并加入母线PT电压检测逻辑,二者通过“与”门关系实现该地刀的电气闭锁逻辑,若某回路仍然带电,PT电压判别为有压,程序将自动锁止该地刀开放逻辑,从而避免了恶性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2)在GIS母线的母联(或分段)开关间隔中的两侧隔离刀闸气室均加装高压带电显示装置,分别作为各自段母线无压判别的辅助判据,将该检查项目写入现场运行规程并要求操作票上票执行,将大大降低GIS母线带电合地刀的风险。

(三)变压器侧接地刀闸 1.现状

目前,广泛应用的变压器侧接地刀闸逻辑中,均采用的是主变侧刀闸加无压判别逻辑。而此处的无压判别根本与主变各侧的母线PT电压无关,对于采用3/

接线的500千伏变电站还配置了三相式主变侧PT,但中压侧和低压侧却往往不会同等配置,对于220千伏及以下的变电站来说,更是几乎没有配置主变侧PT一说,故其采用的逻辑不尽完善甚至形同虚设,往往只能靠拉开该间隔刀闸“单一逻辑”判别,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如图3所示。

(图3:GIS主变间隔电气联锁回路图)

2、解决方案

(1)将GIS主变进线间隔与主变各侧(高、中压侧)间加装单相或三相式PT,将其各侧PT辅助触点与低压侧回路的主变侧刀闸辅助触点(或低压侧母线PT,视受电侧运行方式而定)串接在该接地刀闸联锁逻辑中,避免带电合接地刀闸的恶性误操作事故。

(2)将GIS主变进线间隔主变侧隔离刀闸气室(通常为高、中压侧)加装高压带电显示装置,并将其三相(至少两相)辅助接点串接在该刀闸联锁控制回路中,同时与低压侧的主变侧刀闸辅助触点(或低压侧母线PT,视受电侧运行方式而定)组成“与门”,实现该刀闸的电气联锁技术逻辑。

(3)上述两方案设备增加的资金投入和科研投入均不少,在现阶段的实际工程中或已投运工程的改造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可将主变各侧刀闸辅助触点串接在GIS主变侧接地刀闸的电气联锁控制回路中,也可多渠道判定该主变是否确已停电。当然,主变各侧刀闸辅助触点将通过控制电缆交叉远距离传输,存在较大信号衰减可能并增大故障几率(尤其是在智能化变电站中难以实现),仅仅只能作为一种备选方案。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和提出的解决方案,将有效解决现有GIS设备在运行操作上的电气联锁判据单一或不稳定等漏洞,为电网安全稳定持久运行提供了坚强保障和技术支撑,对于新建GIS变电站如何实现有效电气联锁提供了较好的思路,有进入科研试运行阶段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推广。

四、致谢

电气隐患 第3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电气安装火灾隐患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建筑业作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我国建筑业整体建设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就我国当前的建筑建设情况而言,我国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存在着众多不合理的现象,这些都会为建筑使用埋下严重的火灾安全隐患,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损失。下面我们对民用建筑中的电气安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民用建筑电气安装提供参考。

一、电气线路开关安装存在的火灾隐患

火灾隐患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火灾隐患主要产生在电气线路的的开关部分,电气线路开关是民用建筑电气安装的重要部分,能够为电流的正确输送提供一定的保障,一旦发生火灾,就可以把电源的开关闭合,可以消除火灾对人们的伤害,也能够从本质上消除火灾发生隐患。但是必须注意到的是,在进行低压开关的选择时,一定要要保证开关的额定电流大于民用建筑的承载性电流,如果额定电流大于负荷电流,就要在规定的安全时间内闭合电路,而且还要满足动、热稳定的规定。如果在断开电路时候电气线路还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这就说明电气的开关出现了问题,这也使得電气的开关不能为民用建筑中的电气线路和电源设备提供安全保障,从而产生了火灾的隐患,危害人们生命和财产。

我们可以通过对民用建筑中电气安装的分析,得出造成火灾隐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一方面是因为在进行民用建筑的电气系统设计汇总,对电气的安装考虑的并不全面,导致了负荷电流比较小,再加上安装技术不熟练,出现了安装的质量问题。开关电气的导线压线出现松动以及接触不良的等状况都有可能导致电阻过大引起火灾。另一方面是施工人员在选择电气开关时,没有对其进行仔细的检查和实验,造成安装后可能出现失灵等问题,从而埋下了电气安装的火灾隐患。

二、电气管线安装存在的火灾隐患

民用建筑电气管线安装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实际安装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这要求安装人员保持敬业敬责的工作态度,在了解和掌握了专业的电气安装知识后,认真、仔细的完成好的安装工作。需要提及的是,由于民用建筑中存在的火灾隐患大多由电气管线安装不当引起,所以电气安装人员在实施安装工作时还要特别注意火灾的防患。下面对民用建筑电气管线安装中存在的火灾隐患进行分析。

(1)管线安装时,在可燃吊顶内部,由于吊顶内部管线的安装难度较大,所以安装人员很容易出现安装失误,或者因为安装不当而导致配管与接线箱物无法顺利联接,最后造成配管与接线箱发生脱离。如果这一情况发生了,那么可燃吊顶内所安装的电气导线就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增加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2)管线敷设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确定配管的结构,而是随意的进行铺设,就很容易导致接线出现错误,进而造成电路短路,引发火灾。

三、照明器具安装存在的火灾隐患

在民用建筑中,照明电器也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施工人员在选择着照明设备时,没有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只是考虑到美观和亮度,没有对设备进行检查和实验,测试其表面的温度,当温度过高时,也容易造成火灾。所以选择照明设备一定要对其进行防火隔热处理。如果在按照照明器具时,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定做隔热处理,就会埋下火灾隐患。

四、按地不良存在的火灾隐患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通常会忽视线路的接地环节,这种忽视就容易埋下民用建筑电气安装的火灾的隐患,引发人们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等问题。在低压电路中,我国现阶段通常是按照零系统的规范,对中性线等做一个保护的地接线,这种地接线一般称之为线。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钢管代替日常工作的不平衡电流;各个节点的电流位置不同,造成了电压的不同,而和线连接的用电设备金属外壳也会带有电流,电位高会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和连接大地的建筑物钢筋、水管或者动力管道的接触,也可能产生电流火花,引起火灾。所以在施工中应该注意把零线和保护地线分离,采用三相五线的系统。这个系统的线虽然带有一些不平衡的电流,但是其对于电气设备的外壳来说是不会产生电流的传递的,从而保护了地接线,也保证了电气的安全。另外接地端子连接一定要进行准确合理的安装,不然也会造成一定的火灾问题。

五、二次装修中存在的火灾隐患

现代民用建筑施工、装修完毕之后,大多数居民都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对建筑空间进行二次装修,包括对电气线路的迁移、改变等。甚至很多居民在二次装修上所花费的费用要比一次建设高,在装修动工范围与奢华程度上也比一次建设大很多,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装修失误。常见的情况有:在电气设备上,二次装修会购置大量的电气设备,安装人员在接线新的电气设备时,可能会因为不了解线路之前的布设格局而导致接线不合理,进而为设备使用埋下火灾隐患;装修时极有可能会遇到可燃性材料,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可燃性材料燃烧,引发火灾;另外,由于二次装修中负责电气管线布设的工作人员都是装饰公司的员工,在他们中间有很大一部分员工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电气安装培训的,所以他们接线电气设备时可能会因为专业素质缺乏而接线错误,为建筑埋下大量的电气火灾隐患。

六、设置漏电火灾报替系统的原由

建筑物电源进线处安装具备剩余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或者进线断路器与独立的剩余漏电保护开关配合使用是有效防止电气短路火灾的措施。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今天,由于人们对安全规范用电常识的深入,使得由电气故障引发的人身伤害事故逐年递减,但是每年由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数量却在增加,这与我国火灾数目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80年代,在RCD作为防范电气火灾的一种措施推广时,我国很多省市,包括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都没有足够地重视,一些建设单位和设计人员甚至认为装设RCD保护是可有可无或者是没必要的;而一些赞成使用RCD的设计人员也由于种种原因只设计了两级,这样就使建筑物内存在未被线路防火保护的空白区,因此线路防火就存在一定的隐患。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电气安装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如果安装不当,或管线敷设不合理,就很容易产生火灾隐患,增加建筑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的几率,对建筑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着重分析了民用建筑电气安装中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指出建筑火灾预防可从电气安装工艺入手,做好电气安装中各项工序的施工控制,达到火灾防控,提高建筑使用安全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志新,田永知.住宅电气火灾产生的原因及预防[J].住宅产业,2011(04)

[2]闫成城.谈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存在的火灾隐患[J].安徽建筑,2000(02)

[3]畅安国.探讨建筑电气安装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1(18)

电气隐患 第4篇

1 露天煤矿电气系统存在的事故隐患

由于电气系统的选型不合适、电缆超载、分断能力不足等设备或是设施的问题,十分容易引起电气事故,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断路器、开关遮断容量不足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如果断路器、开关遮断容量较小时,分段短路电流能力差,可造成因瞬间短路故障增大热量而使设备或电缆燃烧,发生火灾,轻则导致一些矿区停电停产[1],耽误工程进展速度,重则造成财产巨大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

1.2 雷击过电压带来的事故隐患

雷击过电压是指,当带有负电荷的云层在物体上空时,由于电容效应,地面物体朝向云层的表面将聚集相应的异性电荷。当云层的电荷与其他物体或云层发生闪电或雷击后,云层内负电荷迅速消失,电容效应也立即消失,聚集在物体表面的正电荷也立即流向大地,由于电流较大,会在流动的路径上由于电阻的原因产生很大的电压。雷电灾害作为大自然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2],其危害无可厚非,特别是夏季,雷雨交加季节,如果由于雷击过电压、电流产生火花或是击穿电缆设备,出现短路问题,电流产生的火花甚至短路问题带来的火源再将油污、电缆等易燃物品点燃,会直接引起火灾,这时配电室内没有充足的灭火设备或是没有及时安装通风排烟设备,会导致火灾很难控制,甚至可能引起事故范围不断扩大,停电、停产、人员伤及在所难免。

1.3 主变压器容量不足,电源线路强度不够

露天煤矿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主变压器容量不够,事故一旦发起,直接导致其他的变压器供电能力大大减弱。而且电源线路缺少强度保证,导致电源线路一旦遇到大雪、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塔杆倒下、电源线路断掉,最终停止开采工作,容易给露天煤矿的施工人员带来生命危险,造成人身财产安全恶劣后果。

1.4 机电保护设备质量不过关

由于露天煤矿疏于管理,采购人员在采购时由于各种原因,采买一些不合格淘汰产品,如果继电保护装置存在缺陷[3],常出现闸口越级跳闸、无故停电,进而事故范围与影响力不断扩大。

1.5 露天煤矿电气设备不完善,造成火花事故

近年来,露天煤矿由于电气设备不完善,频频发生火花事故,据调查得知,引起火花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露天煤矿的电气设备安装、维修不当[4],导致在开关触点分-合时产生电火花,直接带来安全隐患问题。

其次,露天煤矿带电电缆由于外力原因拉脱、破损、电缆绝缘下降容易造成系统短路、接地,引发电气火花。

最后,露天煤矿电气设备保护失灵,当出现过流、短路、接地等电气事故时拒动,使设备、电缆过载、过热印发电气火花。

1.6 开关柜闭锁带来的事故

煤矿开关柜闭锁忘记安装或失灵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会进行错误操作,工人在带电状态下进入开关内部,后果不堪设想,人员会发生触电,造成人员的伤亡。

1.7 露天煤矿电气系统大范围停电事故

第一,在安装电缆时,不小心出现磨损、破皮等问题,雷雨天地面潮湿,容易引起失火现象,最终可造成电气系统大范围停电;第二,由于电缆、电气系统短路,在操作时电气装置不受用,可造成越级跳闸[5],引起大范围停电事故;第三,不该用单回路供电设备时用了单回路供电。

2 露天煤矿电气系统实际管理现状

新形势下,煤矿安全事故一方面给施工作业进度带来影响,另一方面,给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因此,露天开采单位必须要加强对开采现场电气设备的有效管理、科学使用,进而提高开采效率,保证生产安全,提高国家、社会的经济利益。

2.1 露天煤矿电气设备的购买受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性较大

露天煤矿主要依靠机械的全面自动化生产,多年以来已经形成了主要趋势,很多大型电气设备也得到了广泛使用,从而极大的提高开采效率。但是,人们加大对电气设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很多露天煤矿受到资金的限制[6],购买回来的电气设备一般都存在购买价格低、质量不合格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十分容易引起电缆失火等问题的发生。

2.2 露天煤矿电气设备质量较差

电气设备在露天煤矿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露天煤矿开采环境的复杂性,对电气设备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但受到经济利益影响较大,国内很多煤矿企业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存在价格低廉、质量差等问题。同时由于露天煤矿没有配备相关的检测设备,在安全性能上没有太多的保障,电气设备在运行中,本应配备一些大型设备和监控设备,但由于长期缺乏管理,导致配备不齐全,在一些安全保护装置上也存在相应的问题[7],大部分设备处于一种“病态”,最终使得电气设备在运行中漏洞百出,安全事故隐患也蕴藏于此。

2.3 露天煤矿电气设备缺乏维修养护意识

有的煤矿企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过分的注重眼前的产量,严重缺乏对电气设备的维修养护意识,没有专门管理部门的管理,单方面存在一种机器坏的时候再去维修的思想,只能等到机器设备不能用时才去报修,很多机器设备由于常年不进行维修护理,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维修工作是有难度的,有的甚至不能进行二次使用,需要更换新机器设备,这样极大影响工作进程,阻碍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甚至造成的损失都无法挽回。

2.4 露天煤矿电气设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

露天煤矿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繁杂,需要有专业人员的有效管理方可有所建树,对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较高,但是目前情况来看[8],我国露天煤矿电气设备管理人员几乎没有专业的学习、培训,实践经验更是少之又少。煤矿开采作业环境差,危险指数高,在机器投放使用上,很多电气设备都在超负荷作业,出现机械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并且使用的机器设备种类繁多,因此,管理人员的管理范围较广泛,这就更要求管理者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继续忽视管理工作的进行,生产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也会随之增多。

2.5 露天煤矿电气设备管理机构不完善

露天煤矿企业的电气设备管理机构不完善,缺乏合理的管理体系。例如在日常工作中,电气设备的维修与养护工作只是依赖电工负责,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电工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生产上,几乎忽视了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而且,露天煤矿企业的领导者对电气设备的管理也不太重视,没有完善的电气设备专业的管理组织,管理工作思想极为落后,有的甚至是供电系统都没有按照设计进行相应的施工,只是依靠电工工作者仅有的工作经验而进行工作[9],也没有依照要求检测电气设备的性能与仪器仪表等。总之,露天煤矿电气系统设备的管理机构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急需解决。

3 露天煤矿电气系统存在事故隐患的解决措施

露天煤矿电气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虽然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很多现实问题仍得不到解决,如果不及时制止煤矿电气事故的发生,给国家、给社会带来的财产、人员伤亡不可设想,通过调查研究,给出以下改善事故发生的方法:(1)开关遮断容量不足,有的是可以修复的,例如:更换新的灭弧介质。重合容量不足的开关应停用重合闸,可以通过调整运行方式,降低系统的短路电流,满足开关的灭弧能力,或是更换新的开关。这段容量严重不足时,应改为“非自动”,作为负荷开关或隔离开关使用。(2)露天煤矿防雷工作必不可少,首先,露天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地方法律法规以及防雷技术规范要求,认真排查地理、地质、气候、环境、土壤等开采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然后根据露天煤矿特点设计安装相匹配的防雷装置,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以及技术先进等目标;其次,建议换成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换成相吻合的避雷器;最后,可以进行二次继电保护工作,在继电保护调试中模拟煤矿电站短路情况,可以靠近电站的过留速断跳开[10],因其对保护断电系统具有可靠性,而且在输电线路时,降低了雷电对段杆塔的袭击,提高了雷击杆塔的抗雷作用。(3)每年要全面加强统计用电负荷,跟进系统追踪,一旦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计算短路电流,找到继电保护的核算、实验所要的科学准确的依据。增大容量负荷的使用时,要重新整改,并反复试验。(4)露天煤矿电缆在连接固定时,一定要仔细多遍做好固定措施,并经常进行检测、试验、完善检查制度。对电气系统设备加大绝缘性能的测试,及时更换破损、掉皮的电缆线源,一旦发现其损坏现象,要及时停止使用,进行检修,防止出现漏电而产生火花事故。(5)露天煤矿企业应该依据自身实际状况,及时制定出完善的、合理的、可实施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如电气设备的采买标准制度、电气设备的安检与维修制度、电气设备进库出库的管理制度等,积极落实执行国家以及上级颁布的规章制度。(6)露天煤矿企业要不断完善电气供电系统反送电的规章制度和方法,减少反送电所带来的触电事故。对供电设备、开关柜号码给予明确标记[11],防止操作人员错误操作。同时,做好地面输入电路电缆、变电系统的防雷装置的安装工作,在雨季来临前,全面仔细的进行检查测试,不能遗落每个细节。(7)露天煤矿企业要定期测试电网电容量的标准,如有超标现象要及时采取限制电容量的措施,防止全矿停电、停产。(8)加大露天煤矿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水平的进步,可以采取有效的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来提高开采作业,特别是在露天煤矿中,安装监控系统是对煤矿高效益、高产量、高安全性能的重要保障[12],因此,安装电气系统的监控设备越来越成为露天煤矿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露天煤矿电气系统的安全作业提供保障,为露天煤矿开采提供有效的指导,同时还可以在事故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9)努力创新电气设备维修模式。在过去的电气设备管理中,机器设备只有在出现大故障时才可以报修,耽误生产进度,但是在新形势下,想要提高电气设备管理水平就必须改掉传统的管理模式,创新维修模式,做出规定,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合理安排检修时间、检修负责人以及检修机器数量等。一些陈旧的机器设备[13],性能较低,出现故障率较高,因此,可以成立管理检修小组,进行深入分析其运行状态,对设备进行实时控制,加大检修力度,确保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机器设备的安全性。(10)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培训力度。目前,露天煤矿电气系统设备管理人才队伍薄弱,普遍存在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的问题,针对在岗人员应该进行定期的培训,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或是通过技术比练和岗位竞争等方式,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依照不同岗位进行相应的培训,通过对技能知识的讲解与技能实际操作,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14],为培养全能型的技术人才。(11)加大外委单位的监督管理。我国很多露天煤矿在维修电气设备时都采取外委维修模式,为了提高设备维修质量,应加大外委单位监督管理。

4 结束语

露天煤矿开采工程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煤矿电气系统的安全问题在改革中不断进步,加强注重人力、物力的投入时,更要针对发展现状,努力改善煤矿开采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推动电气设备管理工作进程,从而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我国露天煤矿事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煤矿开采业在我国国民经济总值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露天煤矿在国内煤矿产业生产中的地位更是不可小觑。露天煤矿在生产作业中,大量使用电气设备,煤矿的安全生产、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密不可分。近年来,由于煤矿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露天煤矿,对电气设备的使用格外关注,在安全性能方面逐渐加深了认知。文章主要对我国露天煤矿电气系统事故隐患与安全防护进行深入探讨,发现管理过程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措施。

电气隐患 第5篇

论文编辑:王彦

公共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及其防控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比例不断提高,公共聚集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些公共聚集场所由原来简单的电影院、饭店、学校、百货公司等向现代装饰豪华的夜总会、宾馆、酒店、歌舞厅、酒吧、桑拿浴室、游艺厅、放映场所、茶艺馆、商场、大型集贸市场等立体复杂的局势发展。

这些公共聚集场所普遍存在的特点是:具有人员密集、流动量大、人员层次复杂、可燃装修和装饰材料多、用电设备多、功率大以及电气线路复杂等等。一旦起火,会对消防疏散、火灾初期的扑救造成困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笔者对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防控措施。常见电气火灾隐患

(1)温度过热,可能滋生火源,造成严重火灾隐患。公众聚集场所最严重的电气火灾隐患就是电气设备、线路的温度过热。在消防监督检查和电气设备检测过程中,供助红外热像仪等检测设备能够寻找到过热部位及热源,利用超声波探测仪查找电气线路、设备的虚接、打火现象,并采用红外点温仪等设备可以测量具体部位的温度,经常会发现空气开关整体或接线端子温度过热等火灾隐患。另外,变压器地线接点、照明开关互感器、配电室母排桥架、电缆线、保险丝等温度过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导致电气设备故障。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所导致的电气故障也是引起火灾隐患的重要原因,像电源线接头外露现象,电气线路敷设保护措施不到位,移动插座问题突出,接线端子导线压接不规范,电气设备保护装置不全等。

(3)电气设备与可燃物未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加大火灾危险性。具体表现在:一是有些电气设备外壳采取可燃材料。配电箱箱体材料采用木质结构的现象最普遍,另外有的电缆沟盖也采用木质结构。二是有些电气设备直接安装在可燃构件上,最常见的是空气开关、漏电断路器、灯具变压器、日光灯镇流器、灯具控制开关、电源插座直接安装、放置在木板上。三是管理措施不到位。有的仓库灯具垂直下方堆放可燃物;有的发电机与明火锅炉及其他可燃物同置一室。另外,电源线敷设在可燃地毯下无保护的问题也比较严重。

(4)电气线路及设备施工不同程度存在火灾隐患,最突出的问题是应急照明灯电源线穿过吊顶处以及穿过可燃装饰夹层未采取保护措施。公共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的防控措施

2.1防火设计方面

充分按照各类防火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建筑设计,防患于未然。公共聚集场所装修材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妥善处理好装修效果和使用安全之间的矛盾,在满足规范对选材要求的基础上,在考虑美观装饰的前提下,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尽量避免采用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倡导公共娱乐场所的装修大量采用无烟、不延燃的新型装修装饰材料。

2.2 防火审核方面

(1)图纸审核。电气设计防火审图主要是审查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电气设计、施工图纸中对电气防火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重点审查如下内容,看其是否符合防火要求:电工建筑物的位置与耐火等级;消防电源种类、进线路数、电源切换方式与位置(点)、消防用电设备的耐火耐热配线;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标志的位置、照度、装置耐火性能和电源供给;用电设备与开关装置的选型、位置,防火间距、负荷状况等;易燃易爆环境电气防火、防爆措施;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的功能,消防控制室的位置,探测器的类型、安装位置、保护面积,信号传接方式,联动对象和控制方式等。

(2)竣工验收。电气防火工程竣工后,在设计单位自检自验合格的情况下,建设单位将其与消防工程一起向消防监督审核机构呈交书面验收申请报告,并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后,消防审核机构方能受理验收申请。有关文件和资料如下:建设过程中消防部门的电气防火审核文件、备忘录及其落实情况;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自检自验和施工单位的安装调试记录、耐压实验记录;施工单位、产品厂家提供的资质证书和产品检测证书;设计单位、监理公司确认是否按设计施工,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确认文件;竣工验收情况表。

当上述文件、资料齐全后,建审人员即可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并予复核,合格后提出验收意见,交付使用。

(3)进行检测。运用先进检测技术,使用现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定期对电气线路和设备进行检测,是做好电气线路设备防火工作的有效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营的发展,公共聚集场所电气设备往往因各种不同原因出现过载、发热、漏电等现象,我们可以运用先进的红外热像仪和超声波探测仪等技术手段,定期对电气线路进行热成像分析和接触不良放电检测,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消除。

另外,在市场竞争中,检测中介企业也应有相应的管理法规,以使新的高科技技术在防火工作中得以进一步推广,使多年来经济损失最大、人员伤亡最多的电气火灾得以遏制。2.2 安全管理方面

如何加强公共聚集场所电气设备的消防安全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把好源头关、严格进行建筑设计防火审核。公共聚集场所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电气安装和施工规程,高温灯具和动力较大的电气设备线路应单独敷设,并采取隔热材料加以保护;插头、插座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采用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漏电、短路、过负荷保护装置。

(2)对电气设备加强管理。公共聚集场所在经营管理中,必须把电气设备消防安全管理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根据不同设备的性能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对电气设备的维护要定点定人并且有严格的检查、奖惩措施,场所转包应如实向接手的经营者介绍所有的电气设备设置安装及性能运行情况,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3)加强宣传教育,实行全员防火安全责任制。要想有效地控制电气火灾,宣传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可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举办消防安全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使大家认识到电气火灾的危害性,提高电气设备的技术管理水平。尤其加强对电工、电焊工及电气操作、运行、管理等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实行特殊工种员持证上岗。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这是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公共聚集场所不论在建筑设计、装潢维修和正常电气设备消防安全管理都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杜绝不合格电气设备进入娱乐场所,杜绝违规操作和有关电气设备隐患的失控漏管。

(4)加强消防监督,强化依法管理。公安消防部门对辖区内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应做到早发现、及时督促整改。对距离消防机构远、规模较小的场所,电气消防安全监督可由公安机关授权属地派出所,由派出所派专(兼)职消防民警,依照消防监督程序,依法实施监督管理。对因消防责任不落实、违章操作造成的电气火灾,要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发生一起,查处一起;另外可根据需要适时开展专项治理,以杜绝因电气灾害引起的群死群伤和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结语

电气设备是公共聚集场所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主要动力能源,也是美化装饰、应急疏散乃至灭火救灾要发挥的主力军,理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公共聚集场所只要设计规范、建筑和装饰工程合格,做好电气设备火灾预防工作是遏制群死群伤特大恶性火灾事故的重要手段;落实好公安部61号令的命令,建立健全的消防体系,为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做最好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杨在塘.电气防火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电气隐患 第6篇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预防措施

1 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 电气化时代已悄然而至。电气化一方面造福了人类, 一方面因其各种原因诱发了大量的火灾隐患, 又会对建筑物及人类构成威胁。根据公安部消防局公布火灾数据统计, 全国近年来火灾总起数都在10万起以上, 其中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起数又占年火灾总起数9%-15%, 而由于电气安全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不健全、电气操作和使用不当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我国电气火灾隐患及其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 每年约占火灾总起数的30%左右, 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

2 人员密集场所常见电气火灾隐患

人员密集场所, 是指公众聚集场所, 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 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 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 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 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普遍存在的特点是:人员密集、流动量大、人员层次复杂、可燃装修和装饰材料多、用电设备多、功率大以及电气线路复杂等等。人员密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潜伏期”。

2.1 人员密集场所常见电气火灾隐患特点

2.1.1 地域特点

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员密集场所占地规模大, 采用现代化电气多, 发展较早, 虽然当地消防机构排查整治力度大, 但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数量远远大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从每年各省的火灾经济损失就能得到很好的证明。经济发展快的省份和地区的电气火灾损失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和地区。

2.1.2 行业特点

从近年的火灾统计来看, 商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的电气火灾起数和损失在各行业中较为突出, 人员密集场所中商贸、集市、餐饮、娱乐、宾馆等行业由常见的电气火灾隐患引发的火灾起数多, 而发生重、特大电气火灾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2.1.3 多样性特点

人员密集场所中存在漏电、短路、过载、接触不良、过负荷、电弧、电火花等电气火灾隐患, 造成高温发热, 并引燃周围可燃物最终酿成火灾。

2.2 人员密集场所常见电气火灾隐患

电气火灾事故隐患可分为过热型隐患、放电型隐患和人为型隐患。过热型隐患的基本特征是电气设备或线路的发热部位产生异常高温, 从而引燃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材料及周围的可燃物;放电型隐患的基本特征是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受损, 在其间隙和表面产生游离放电和电晕, 严重时会造成绝缘击穿和闪络, 表现为电火花和电弧。人为型隐患的基本特征是安全意识淡薄, 用电不规范, 私拉乱接电线, 造成人为性电气火灾隐患。

2.2.1 过热型隐患

短路。电气线路发生短路时, 短路电流突然增大, 在极短的时间内的发热量也很大, 不仅能使绝缘燃烧, 而且能使金属熔化, 引起附近的易燃、可燃物质燃烧, 造成火灾。

过电荷。一般电线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65℃当线路过负荷时, 电线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值, 会使电线的绝缘层加速变化, 甚至变质损坏引起短路着火事故。

接触电阻过大。接触电阻过大时, 会产生极大地热量, 可以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 并能引起绝缘材料、可燃物质及积落的可燃灰尘燃烧。

2.2.2 放电型隐患

不合格电气设备。市场上销售的各种电器产大部分电气性能技术指标、绝缘等级不符合国家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 未经质量和安全认证。如常见的配电箱 (盘) 的火灾隐患, 配电箱内的低压电器集中, 打火放电的机率较大, 导线接点密集, 产生热量不易扩散, 极易引燃箱体和周围的可燃物。

电气线路自然老化。环境的影响加快电气线路的自然老化, 如风力、温度变化、化学腐蚀、粉尘等。电气设备与导线, 或导线与导线连接处接触不良好、松动, 会导致放电火花的火灾隐患。

2.2.3 人为型隐患

一些承包施工队伍人员技术素质低, 质量意识差, 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低价位的假冒伪劣电器产品或已明确淘汰的电器产品。

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追求华丽, 使用大量可燃性装修材料, 电器设备位置随意安装, 无预留散热空间;电源导线敷设不按防火要求;接头处理马虎, 随意在吊顶棚内分支接线, 接头没有设在接线盒内;装修工程非电气专业人员安装电器设备。

人员密集场所开业前都实施了改造, 但改造不尽完善, 进户后的电气线路多数没有更新或有些电气线路自用上电以后就没有进行过改造, 加之过早建成的建筑中大量使用铝芯电线、电缆, 电气线路设计过于节约, 线路容量偏低, 线路老化严重, 导致电气线路存在的火灾隐患严重。

3 预防措施

从总体上看, 减少电气火灾隐患的预防对策, 涉汲到科学技术上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也涉汲到日常管理措施和我国目前体制的有机结合, 综合多年来日常防火监督所得的认知和体会, 提出减少人员密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预防对策。

3.1 加强对电气火灾隐患的监管力度

预防电气火灾要从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等各个环节进行安全控制, 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 加强监管。新颁布的国家消防法增加了专门的条款, 对电气产品的安全质量和电气线路安装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 建设、房管、技监等职能部门, 都应当对此发挥监管职能,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电气火灾的严峻形势得以有效的控制。

3.2 推动电气火灾隐患的检测工作

电气安全防火检测是发现电气火灾隐患的重要手段, 对电气系统的防火安全检查, 技术性比较强, 加上电气系统的许多部件和线路都处于隐蔽状态, 单靠以眼看、手摸、鼻子闻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检查方法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而借助于激光、红外、超声等现代检测手段, 与传统的检查方法相结合, 加以系统化、标准化, 就能够提高消防安全工作的科技含量, 提高安全检查的质量与效率。

3.3 加强电气防火知识宣传和教育工作

减少火灾隐患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 提高人们发现火灾隐患能力, 许多重、特大火灾都是由于忽视用电安全, 缺乏用电知识和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的。在宣传教育方面首先要在广大群众中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手段, 广泛普及用电安全知识, 宣传电气火灾隐患所潜在的危害性。

结语

消除电气火灾隐患是防火工作中的组成部分, 我国的电气防火工作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 我们应立足本国国情, 参照国外的先进防火技术和经验, 不断的进行分析总结, 探索出消除电气火灾隐患的有效措施, 进而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电气防火系统的安全性, 使电真正发挥出光和热来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胡志敏.浅析电气检测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 2007 (1) :111.

[2]黄子聪.电气火灾隐患的诊断和改进方法[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0 (3) :61.

[3]王丽虹.电气火灾隐患产生原因及分类的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05 (9) :16-19.

[4]龚福全.电气火灾隐患及消除措施[J].黑河科技, 2003 (2) :102-103

电气隐患 第7篇

1 刷灰

1.1 跳闸线圈上有大量积尘的隐患排查方法

经过相关工作人员对某个变电站进行检修时发现, 若我们采用1000V的摇表在变电站保护屏内部带电气二次回路进行绝缘遥测, 在A相第二路跳闸回路上的绝缘只有0.8兆欧, 这明显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处理。

1.2 隐患排查处理及防范过程

在对设备进行检验过程中, 对电气二次回路与相关装置进行刷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环节, 要求相关技术人员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保证隐患的合理排查, 使其得以正常运行: (1)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即备好清洁干燥的毛刷、棉球、电吹风等; (2) 在刷灰的过程中必须要面面俱到, 不得留有四角, 保证其灰尘全部清扫干净, 在必要的情况下, 技术人员该可将棉球粘酒精对装置进行擦洗, 使其不留积尘; (3) 在刷灰的过程中, 技术人员还应当对电气二次回路的绝缘检测结果进行全面分析, 要求保证其干净程度, 避免因尘土挤压而导致回路绝缘不合理。

2 紧螺丝

2.1 控制回路短线缺陷的排查处理

2.1.1 缺陷故障的实际发生情况

在某220KV变电站运行过程中, 经过值班人员的观察发现, 保护A屏突然出现控制回路断线信号, 然后消失, 继而有发生同样的信号, 这一反复情况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分析。

2.1.2 具体原因分析

根据相关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 我们需要对控制回路断线的缺陷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对直流操作电源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若确定其电源运行正常之后, 我们就需要对保护A屏当中的各个回路进行分析, 经过分析发现, 之所以导致控制回路出现断线信号是由于B相控制回路出现故障, 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其进行分析, 采取有效的故障排查措施, 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2.2 具体处理措施以及防范建议

在对变电站进行继电保护的工作中, 相关工作人员一般需要保证落实的稳固性, 只有保证其接触良好才能够保证电气二次回路的正常运行。通过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分析, 如果电气二次回路在运行中出现接触不良, 必然会对整个设备产生严重的影响, 甚至停止运行, 不利于向人们提供更充足的电能。因此在实际工作中, 工作人员必须要紧固螺丝, 保证其接触的良好性。在紧固螺丝的过程中, 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要求选择与螺丝型号规格相对应的螺丝刀;其次, 在电气二次回路所有设备当中, 技术人员必须要采用螺丝刀将所有的螺丝紧固, 不得出现遗漏的螺丝, 只有保证其接触良好才能够避免其出现各种缺陷问题, 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再次, 在拧紧螺丝的过程中, 技术人员应当对力道进行合理控制, 如果用力过猛, 就会导致其出现滑丝, 影响到其正常运行, 因此如果出现滑丝现象, 那么工作人员必须要更换端子螺丝, 在重新接线, 以避免其在运行中出现质量问题。

3 摇绝缘

3.1 TA异常缺陷的排查处理

3.1.1 缺陷情况

某站一套220k V南瑞RCS-915型母差保护装置, 运行中突然发出TA异常信号, 装置面板TA异常红灯亮。

3.1.2 原因处理及分析

接到缺陷报告后, 保护人员迅速到达现场, 申请退出母差保护进行检查。首先观察保护装置液晶面板的采样显示, 发现大差及II母小差B相差流为0.38A, 未达到差流动作定值, 但已超过TA异常告警定值, 故发出TA异常信号。打印采样值分析, 发现628间隔B相采样值为0.32A, 而A、C相为0.7A, 其它间隔采样均正常, 初步判断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是保护装置中628间隔二次电流所接入的模拟量输入插件损坏, 二是该间隔B相电流电气二次回路存在分流, 可能有两点或多点接地的情况。用干净棉布将二次线的破损处擦干净, 再用绝缘黑胶布层层包好, 恢复整个回路后, 再观察母差保护面板显示值, 628间隔已恢复正常。分析原因为:628B相的二次电缆进端子箱处的包扎头位置偏下, 且施工质量不良, 破电缆时误伤了二次线外皮, 经过较长的运行时间后, 其绝缘减低, 又恰好遇到降雨, 封堵橡皮泥受潮后绝缘也减低, 从而导致二次线破损处对端子箱短路, 加上回路N相在保护屏内的接地点, 造成了B相回路的两点接地, 使该相分流60%, 母差保护被迫退出运行。

3.2 处理及防范建议

在TA异常信号的排查处理案例中, 完整的接线母差保护电流回路的绝缘摇测是一个比较困难问题。笔者认为, 对母差电流电气二次回路的绝缘摇测, 可按照两步执行的方法:一是某个间隔停电时, 在开关端子箱内把该间隔TA至母差保护屏的二次电流回路的端子连片打开, 然后往TA本体方向摇绝缘, 以检查TA本体到端子箱这部分回路的绝缘情况, 并在该间隔和母差保护屏的检修记录本上同时做好记录;二是停母差保护或母差换型时, 在各间隔端子箱把相应电流回路靠TA侧可靠短接好, 并接好临时接地线, 打开端子电流连片, 往母差保护屏方向摇测绝缘, 以检查TA端子箱到母差保护屏这部分回路的绝缘情况。这样, 通过二个步骤结合, 便可把整个母差电流电气二次回路绝缘摇测到位。

结束语

在对继电保护电气二次回路隐患进行排查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技术人员对二次回路的各个节点端子进行全面检查, 然后采取规格、型号一致的设备对其进行设置, 这样才能够保证继电保护电气二次回路的安全性运行。另外, 为了保障其工作的安全性, 我们还必须要采取培训等措施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其监督与管理, 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 从而达到理想的隐患排查效果, 使之实现安全、稳定的运行。

摘要:继电保护是变电站中的重要设备之一, 其主要功能是为了保障变电站中所有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效率。目前,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继电保护在安装过程中也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在了其中, 其更能够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避免在二次回路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从而保证电气系统运行的质量与安全性。本文就继电保护电气二次回路隐患排查过程进行分析, 以供参考。

关键词:继电保护,电气系统,二次回路,隐患排查

参考文献

[1]胡泰.一起220kV变电站全站失压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8, 36 (24) .

浅谈电气设备存在的隐患及预防措施 第8篇

一、触电伤亡事故的原因及预防

发生触电时,人身受到伤害影响的因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流经人体的电流大小。

人体能摆脱的电流为16毫安,一般情况下人体触电的电流,交流电通常不能超过15毫安到20毫安,直流电不超过50毫安,如果人体触电的电流超过了100毫安,则有绝对的危险。

当人体出现潮湿、流汗和伤口时,如果在此时发生触电危险性则更大。触电时间越长,伤害程度越大,即使是安全电流过长时间的触电也会导致人伤亡。一旦发生触电时应在最短时间内摆脱电源及时进行抢救。

触电伤亡事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在日常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加大安全技术防护水平,提高安全用电的思想和意识,提升安全防护能力,能正确合理地采取安全防护,对发生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针对措施,严格要求工作制度和操作制度,使其电气运营管理规范化和制度标准化,制定检修和运行规程,加强维护以保证电力的正常运行。

二、电气火灾的原因及预防

电气火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过载、短路、电火花和电弧引发以及照明设备引发火灾。

(一)过载引发火灾的原因及预防

固定的材料和横截面积有其安全的载流量,当线路的电流超过该值时就会出现电线发热。超过的值越大产生的热量就越大,当绝缘层损坏后就会造成短路,甚至是火灾。此外,如果保险丝选用不合理时电路出现故障而不能及时切断电路也会引发火灾。

过载引发的火灾进行预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选用合理的导线横截面积,对电路的负荷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出现过载时应及时更换横截面积更大的导线,或适当减少线路的负荷,安装合适的保险装置等等。

(二)短路引发火灾的原因及预防

当出现因不同原因的线路碰接,电流未通过电气线路的用电设备,而直接形成回路的情况叫做短路。短路会导致电流急剧增加,瞬间释放大量热量,完全超出正常工作所能承受的热量会融化金属,烧毁绝缘材料而引燃可燃物,最终导致火灾。

预防因短路而引发火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在选用电缆要考虑到额定电压、使用电压以及适用环境,还要考虑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受到潮湿、高温、腐蚀等影响,在维修管理过程中,尽量排除人为因素,对电线的绝缘强度进行定期检查,陈旧或者破损要及时更换,安装科学合理的安全保护装置,额定电流不超过允许负载的2.5倍,保护采取自动开关时,整定电流不能超过允许负载的4.5倍,合理设置线路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将电缆沟和电缆夹层与油气管道热力管道以及其他容易引起火灾的设备安置在一起。

(三)电弧和电火花引发火灾的原因和预防

两极之间的放电会产生电火花,大量密集的电火花就会构成电弧,电弧有着数千度的高温,会对设备造成损坏,严重威胁到人身的生命安全。产生电弧和电火花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导线连接处松动、导线漏点处以及导线断裂处都有可能产生电火花和电弧,电路中的开关在接通和切断过程中,静、动触头在即将分开或接触的间隙内会出现放电现象,低于80毫安的电流会产生电火花,电流达到80毫安100毫安时就会产生电弧,架空的裸导线,在混线下或者相碰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电火花和电弧。

防止因电弧和电火花引发火灾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严格控制电气设备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避免乱拉线、乱接线,保持线路良好的绝缘性,电热设备、电动机、熔断器以及开关等设备要根据需要避开易燃物,处于有爆炸危险场所的应对及进行防暴措施,保证电气设备接地的可靠性,保持电气设备的清洁,加强防静电措施。

(四)照明设备引发的火灾原因和预防

电气照明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照明设备在长时间工作后灯泡、灯管和灯座等产生的高温,照明设备发生破损时产生的电火花遇到易燃物都会导致火灾,当照明线路中出现负载过大,产生过热、电弧或电火花都会导致火灾。

预防因照明设备引发电气火灾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照明设备的及时维护和保养,对灯线局部过热,接触不良以及线路老化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保持照明设备的清洁以及防护火罩的完整,对线路的熔断器以及保险器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保持照明设备与可燃物的安全距离,高压水银灯和白炽灯到可燃物之间的距离应超过50厘米,禁止用布、纸、棉纱等来包装灯泡,禁止在用电器下方堆放易燃物。

总之,在电器的日常运行和维护过程中,要对电气设备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掌握合理的事故预防措施。另外,还需要通过学习来完善电气设备的运行规律和操作规程。比如:加载发电机,不只是需要电压和频率达到要求值,还需要水温不能超过55℃。在日常管理中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防爆工具、防爆开关和防爆电器的管理,严禁私自乱接而影响防爆功能,切实有效地落实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加强检查制度,对报警装置等设备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做好突发事件、恶劣天气的应急演练,提升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袭普春,谷喜军,王建凯.电气火灾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浅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

电气隐患 第9篇

红外检测技术是以红外物理学、红外光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军事、冶金、电力、石化、医药等多个领域。近几年, 在电气消防安全检测, 发现电气火灾隐患, 防止和减少电气火灾事故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红外检测技术的原理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 它的波长范围为0.76~1000μm, 不为肉眼所见。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 (-273.15℃) 的物体, 都会不断地发射红外辐射。根据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温度为T的物体, 单位面积所发射的辐射功率是

其中:

P-单位面积辐射功率, (W) ;

ε-物体表面发射率;

σ-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 其数值为5.673×10-8W/ (m2K4) ;

T-物体表面温度, (K) 。

从上式可知, 物体的表面温度越高, 单位面积的辐射功率就越大。当已知物体的表面温度和它的发射率时, 按上式就可计算出物体的辐射功率。反之, 如果测定了物体所发射的辐射功率, 就可以利用上式确定物体表面的温度。

2 红外检测仪器

红外检测仪器可以检测到这种过热型火灾隐患发射出的红外辐射能量, 并将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 经过专门的电信号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最后再经成像装置得到与物体表面温度相对应的热像图, 确定过热点位置和温度。换言之就是红外热成像使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 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为湿度分布的热图像, 这就是红外检测技术检测电气火灾隐患的依据。

红外检测仪器多种多样, 目前在我国消防检测中普遍应用的有二类, 即红外测温仪、红外热像仪。

红外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过热型火灾隐患的检测和判定。

3 电气火灾隐患检测和判断方法

3.1 红外热像仪检测方法

检测准备:为了提高测量准确度, 检测前应该根据被测目标的温度状况设置热像仪的温度范围, 然后调整热像仪焦距, 以便获得清晰的目标热像。

检测方法:用红外热像仪对电气设备、电缆、电线、用电器等进行全面扫描式检测, 发现有异常发热高温部位, 再用红外点温仪定量测试准确温度。因红外测温都是表面温度, 需要进一步分析、判断高温隐患的具体原因 (或内部温度高的原因) , 对重点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发热部位要摄取热像图。

3.2 红外点温仪检测方法:

(1) 用红外点温仪对异常发热部位进行测温。测温时, 应首先正确选择被测物体的表面发射率, (根据该仪器说明书中给定的发射率近似值) , 以减少测温误差。

(2) 选择适当的参照物确定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参照物质应与被测物体物质相同, 方可用比较方法分析判断过热型火灾隐患。键入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测量距离等补偿参数并选取适当的温度范围;对同一测量对象应从不同的方位进行测量找出最高发热点的温度值, 对不同的测量对象进行测温时应保持距离一致和方位一致 (因为测试角度有时受到现场条件限制, 不能满足测试角在30°左右, 如果测试角大于45°, 测试误差比较大) 。

(3) 记录异常发热电气设备的实际负载电流、发热部位的表面温度以及环境温度;

(4) 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热像图的温度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处理。

3.3 电气火灾隐患的判定方法

(1) 温度判断法

根据红外测温仪测得的电气装置发热部位的表面温度, 同时考虑负载率和连接部分接触电阻的情况, 分析可能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此法是为排除负荷及环境温度不同时对红外判断结果的影响而提出的。当环境温度低, 尤其是负荷电流小的情况下, 设备的温度值并没有超过规范标准 (只有换算为额定负荷情况下的温度理论值, 间接分析火灾隐患) , 但大量事实证明此时的温度值并不能说明该设备没有缺陷或故障存在, 往往在负荷增长之后, 或环境温度上升后, 就会引发设备事故, 形成电气火灾隐患。故对电流型设备还可采用“相对温差”法来判别隐患存在与否。

“相对温差”是指设备状况相同或基本相同 (指设备型号、安装地点、环境温度、表面状况和负荷电流等) 的两个对应测点之间的温差, 与其中较热测点温升的比值, 其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

τ1-温度较高测点的温升, (℃) ;

τ2-温度较低测点的温升, (℃) 。

通常, 当Δτ≥35%时, 就可以诊断该设备存在缺陷, 应予以跟踪监测, 必要时要安排计划检修。

(2) 同类比较法

同类比较法是指在同类设备之间进行比较, 所谓“同类”设备的含义是指同一回路的同型设备和同一设备的三相, 即它们的工作状况、环境温度相同可比时的同型设备, 通常也称做“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具体作法就是对同类设备的对应部位温度值进行比较, 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出设备是否正常。在进行同类比较时, 要注意不能排除有三相设备同时产生热故障的可能性, 虽然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相当低。同类比较法适用范围广, 包括电流型和电压型设备, 也包括对内、外部故障的诊断。

4 红外检测技术展望

红外检测技术针对过热型电气火灾隐患的检测, 准确、直观地显示电气火灾隐患部位和严重程度, 经计算机分析, 科学地做出电气火灾隐患诊断结论, 并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安全性强、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可用于各类型用电设备及配电线路的检查。与超声波探测仪、谐波功率分析仪等同属于现代电气防火检测工作中的高科技仪器。但就其检测程序、方法、电气火灾隐患分类、判断标准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完善。

红外检测技术作为倍受瞩目的高科技, 已融入保护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使命之中, 成为有效预防电气火灾不可缺少的检测手段, 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欧阳杰.红外电子技术.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电气隐患 第10篇

一个工程的诞生, 从设计、施工、验收到投入使用, 每一个步骤缺一不可, 每一个环节度非常重要, 工程设计作为工程的源头, 是做出是整个工程的雏形和蜡像的过程, 这个环节决定了工程高矮胖瘦英俊美丑。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诞生,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的设计完工, 表示这个工程就已经定型了, 大到包括工程规模, 设备的布置, 房屋造型。小到包括每一根电缆的走向和接线端子, 每一个信号的引接。整个工程的仿真模型就形成了。施工阶段就是将此模型塑造成实物。

由此看来设计是大脑, 而施工就是双手, 大脑指挥双手, 双手按照大脑的意愿行事。如果设计考虑不周全, 就会给施工带来麻烦, 就会给以后工程的运行留下隐患, 而且设计的缺陷很难再在工程投运后进行改进和消除。消除安全隐患就从事故源开始, 一个工程的起源就是设计和规划, 所以, 从设计这个源头上, 就开始贯彻实施安全意识, 消除安全隐患, 多为工程的投运后的运行、检修安全考虑是十分有意义和效果的。

1 标示

对于一个变电所, 在设计阶段, 仅仅考虑变电所在施工中遇到的各种状况还不够, 还需要充分考虑比变电所投入运行以后的管理情况, 比如其所处地理位置, 运行维护方式, 巡视周期、监控方式及地点等。比如在一次设备的布置上, 既要严格遵守通用设计规程, 以及各种技术标准。也要考虑本站的实际, 适当考虑管理单位其它的变电所的常规布置, 每个管理单位可能有自己的特色, 其施工, 检修, 运行人员已经养成了习惯型思维, 设备的布置标示比如保护室在哪里, 所用变在哪里, 特别是像相序和单接地刀闸双接地刀闸的布置和操作位置。如果没有统一标准的, 就按照常规或惯例执行, 应符合多年养成的习惯性思维, 千万不能一味追求独特, 标新立异, 让人产生错觉和误会。

在二次设计中, 交直流的标示和电缆编号, 各种符号等, 要符合国际标准和习惯性标注, 安全电压和危险电压一定要标示清楚, 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让人产生误解, 给施工和运行留下隐患。将带危险电压的设备和导线尽量避免布置在人触手可及的地方。该短接的要明显提示短接, 该标注的一定要标注清楚。

再从细节看, 比如电流和电压回路, 一般常规电流回路用A411, 表示第一组CT的第一个回路。A421表示第二组CT的第一个回路, A412表示第一组CT的第二个回路等。我们经常在审图的时候发现, 很多回路不按照常规表示法标注, 使我们在看图纸时理解困难, 甚至误解。看到还有用A641表示电流回路的, 这样很危险的, A641常规情况下是表示A相电压的第一个回路, 稍不注意, 就会错意了, 施工时候可能会误解, 造成不必要的困惑。如果施工人员按照此标注在制作的电缆头上标注, 以后在运行维护中, 检修人员如果把此回路按照常规理解, 可能会造成短路或开路等的事故。一个小小的标示错误, 就可能是一个事故隐患。所以从设计阶段注重消除变电所的安全隐患是非常有意义的, 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消除安全隐患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环节。

2 保护室内的设备组屏及布置

在保护装置组屏时, 比如110k V电压等级的保护装置, 应按照间隔组屏, 尽量避免将一个间隔的设备与其它间隔设备混合布置, 以防在检修维护中, 安全措施无法布置, 造成走错间隔或误动情况。双重配置的保护装置, 将两套保护装置独立组屏, 比如一个110k V间隔保护装置停电检修, 运行人员可以将主控室中检修间隔的保护屏隔离出来, 放置“在此工作”标识牌, 其它的保护屏用警示栏包围, 使检修设备一目了然。另外, 在布置保护屏时分电压等级、分类型放置, 比如主变保护屏放置在一起, 110k V线路保护放置在一起, 所有的保护屏布置在一排, 其它远动自动化等自动化设备屏布置在一排, 交直流等屏放置在一排, 通讯设备布置在一起。让维护人员和检修人员一目了然。

在综自系统改造更换时, 将新更换的保护屏尽量安排在新电缆沟上, 尽可能减少新旧屏交替中的难度和危险, 特别是考虑I段设备带电, II段设备施工时, 运行设备和施工设备互相交叉, 比如母差保护的倒换工作, 都是有很大安全难度的工作, 设计人员就在设备组屏和布置中精心考虑, 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难度和危险点。

3 信号采集及报警

在信号的采集中, 体现重要信号信号利用硬接点连接。一般信号定义清楚, 模棱两可的信号名称通过查阅回路、咨询厂家等办法核实清楚, 给运行监控人员一个清晰明了的信息, 为他们又快又准的判断情况提供条件。对于GIS, 因为从外观无法直接看出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等的状态位置, 对于这样的信号都要采集双位置信号, 就是开位和合位都分别采集。以便监控人员作出正确判断。对于一些保护和测控装置来说, 装置失电这个遥信量是必须有的。由于保护电源和控制电源是分开的, 在保护装置失电后, 后台所发的一般是通讯故障, 而对于无人值班变电所来讲, 在远方监控上很难判明就地实际情况, 也就难以认清存在的问题。所以设计时, 有必要将此信号采用硬接点连接。一般将此信号引到公用测控装置或装置之间互发。

但并不代表监控机上的自动化信息越多越好, 越全越好。在从有人值班变电所到无人值班的改造过程中, 存在一个普遍的误区, 认为自动化信息越多越好, 乐全越好, 似乎只有这样才放心。其实, 这样一来, 一旦碰到较复杂的事故, 监控机一并推出所有事故信息时 (画面切换、概括性的语音提示等) , 由于所反映的信息量较多, 使监控人员反而抓不住重点, 有时甚至束手无策, 延误了事故的处理时间。事故后推出的信息应少而精, 对事故分析判断无助的信息应少推出或不推出。

当然该切换的要切换, 该报警的要报警, 这就需要设计的人员与运行监控人员多沟通, 监控人员参与评审初步设计说明, 让监控人员通过运行经验和实际工作, 从监控人员的角度提出那些信号重要, 那些信号可以不发。经过磨合沟通, 在监控机上推一整套最佳的实时信息, 使其更适合监控人员监视现场运行情况, 及时地进行事故判断处理。

4 结束语

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从设计这个源头抓起, 减少危险源, 消除安全隐患, 这是一个效果明显、可操作性强, 也任重道远的历程。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1]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2]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2]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3]DL/T5149-2001《220kV-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3]DL/T5149-2001《220kV-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上一篇:翻译文本选择论文下一篇:档案利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