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损伤护理论文

2024-05-10

腹部损伤护理论文(精选11篇)

腹部损伤护理论文 第1篇

1 急救

1.1 立即通知医师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及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氧气吸入, 纠正缺氧状态, 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 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留置通道, 输入平衡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酐, 若患者表情仍淡漠不安, 血压不回升, 应根据医嘱使用抗休克药, 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1.2 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及时准确的掌握腹部病情变化, 为抢救争取赢得时间。

2 术前准备

根据医嘱做好备血、备皮、留置胃管、留置尿管、禁食水, 绝对卧床休息。

3 术后护理

3.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患者突然发病, 情绪紧张、焦虑, 应及时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 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

3.2 病情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及生命体征, 尿量, 皮肤的温度,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数量、性质并记录。

3.3 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 安全放置。告知患者及家属引流管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 保持其通畅,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防止逆行感染。

3.4 预防并发症

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防止并发肺部感染, 早期活动, 防止血栓

湖北省沙洋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448200) 的形成, 做好口腔护理, 防止口腔的感染。

3.5 皮肤的护理

指导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 严防褥疮的发生。

3.6 疼痛的护理

术后疼痛是机体对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刺激后的一种反应, 它所引起的组织改变能影响术后患者的恢复, 必要时应使用镇痛药, 同时观察用药的敏感度。

3.7 饮食指导

根据肠蠕动恢复及肛门排气的情况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4 出院指导

腹部损伤护理论文 第2篇

一、单选题

A1型题

1.下列哪项是原发性腹膜炎的病因()

A.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 B.腹腔内脏损伤

C.急性阑尾炎穿孔 D.病原菌经血行进入腹腔 E.胶窄性肠梗阻 2.原发性腹膜炎与继发性腹膜炎的主要区别是()

A.腹痛性质不同 B.腹膜刺激征有无

C.腹胀程度 D.腹腔内有无原发性病变 E.全身感染现象

3.急性腹膜炎术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

A.各种管道的护理 B.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C.有无腹腔脓肿症状 D.心理护理 E.营养支持 4.以下哪种体位可减少腹腔毒素的吸收()

A.平卧位 B.侧卧位 C.俯卧位 D.半卧位 E.头低足高位 5.急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腹痛 B.恶心呕吐 C.高热 D.休克 E.肾衰竭 6.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

A.明确诊断 B.去除病因

C.清洗腹腔 D.放置引流 E.预防腹腔脓肿的发生 7.急性腹膜炎的最主要体征是()

A.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B.压痛和反跳痛

C.腹肌紧张 D.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E.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8.急性腹膜炎术后腹腔安置引流管的护理,下列错误的是()A.术后6h后接通引流管 B.妥善固定

C.保持通畅 D.观察引流液性状 E.记出入量 9.腹膜炎术后腹腔引流管拔管指征除外()

A.一般情况好转 B.腹部症状缓解

C.引流液减少 D.引流液为稠脓 E.腹部体征好转

10.急性腹膜炎,病情稳定的卧位是()

A.半卧位 B.侧卧位 C.上半身及下腹各抬高10°一30° D.E.侧卧位 11.继发性腹膜炎的腹痛特点是()

A.阵发性全腹绞痛 B.C.剧烈持续性全腹痛,原发部位显著 D.E.疼痛与进食有关 12.腹膜炎的治疗最重要的是()

A.禁食、胃肠减压 B.C.清理腹腔、吸尽腹腔脓液 D.E.腹膜炎的病灶处理

13.急性腹膜炎非手术治疗,不正确的是()

A.一般取半卧位 B.C.静脉补液 D.E.应用抗生素 14.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最重要的体征是()

A.明显腹胀 B.C.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D.E.全身中毒症状

15.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最常见的致菌病是()

A.肺炎球菌 B.变形杆菌 C.大肠杆菌 D.16.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最主要症状是()A.腹痛 B.发热 C.恶心、呕吐 D17.腹膜炎的标志性体征是()A.腹式呼吸减弱或 BC.肠鸣音消失 D.平卧位 逐渐加重的阵发性腹痛 高热后全腹痛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有效的腹腔引流 禁食、胃肠减压 禁止应用止疼剂 叩诊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减弱 厌氧类杆菌 E.链球菌 .心慌 E.疲乏无力 .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 移动性浊音阳性 E.明显腹胀

18.继发性腹膜炎的腹痛特点是()A.阵发性绞痛 B逐渐加重的腹痛 C.疼痛与体位无关 D.先发热后腹痛 E.持续性剧烈腹痛,以原发病灶部位为显著 19.最重要的治疗腹膜炎的原则是()A.引流、排出脓性渗出物 B.消除引起腹膜炎的病因 C.禁食、胃肠减压 D.解除腹痛 E.减轻中毒症状

20.原发性腹膜炎与继发性腹膜炎的主要鉴别点是()A.发病的年龄 B.腹痛、发热的先后顺序 C.有无腹部手术史 D.腹腔内有无原发病灶 E.腹膜刺激征的轻重

21.急性腹膜炎护理下列哪项错误()

A.无休克的半卧位 B.禁饮食 C.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D.应用抗生素 E.疼痛严重的可用吗啡.哌替啶,但不可过量 22.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的重要区别是()

A.全身中毒轻重 B.腹腔内有无原发病变 C.腹痛性质 D.腹痛程度 E.腹膜刺激征的有无 23.急性腹膜炎的标志性体征是()

A.持续性腹痛 B.肠鸣音减弱 C.移动性浊音 D.腹膜刺激征 E.腹胀.呕吐

24.继发性腹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大肠杆菌 B.肺炎球菌 C.变形杆菌 D.绿脓杆菌 E.溶血性链球菌 25.下列哪项不是继发性腹膜炎手术适应证()

A.腹腔内原发病症加重 B.腹腔内炎症较重,有大量积液 C.出现肠麻痹或中毒症状 D.休克 E.非手术治疗24小时后,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的 26.女,3有效的措施是()

A.早期下床活动 B.大剂量抗生素 C.半卧位 D.禁食 E.胃肠减压 27.下列属于开放性损6岁,转移性右下腹痛36小时入院,急诊行阑尾切除术。对预

防膈下脓肿最伤的是()

A.裂伤 B.坠落 C.碰撞 D.挤压伤 E.扭伤 28.腹部脏器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是()A.肝 B.脾 C.胰 D.肾 E.膀胱

29.区别空腔脏器破裂与实质脏器破裂的最重要的依据是()A.外伤史 B.腹痛程度 C.腹膜刺激征轻重 D.有无移动性浊音 E.腹腔穿刺液性状 30.空腔脏器破裂主要临床表现是()

A.创伤性休克 B.急性腹膜炎 C.急性肠梗阻 31.腹部损伤急救措施中错误的是()

A.首先处理威胁病人生命的复合伤 B.防治休克 C.回 D.急性内出血 E.膈下游离气体纳脱出的肠管

D.无休克者取半卧位 E.疑有内脏损伤者禁食 32.对疑有腹腔内脏损伤病人,观察期间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禁饮食 B.避免过多活动 C.输液 D.使用抗生素 E.疼痛剧烈时给予吗啡 33.腹腔穿刺液中血液不凝固的原因是()

A.凝血因子消耗 B.出血量过大 C.凝血功能障碍 D.腹膜有脱纤维作用 E.误穿入血管

34.男,27岁。腹部被刺伤,有少量肠管和大网膜脱出,现场急救措施正确的是()A.立即送回腹腔B.用清洁碗覆盖后再包扎 C.用无菌溶液冲洗后送回腹腔

D.用等渗盐水冲洗后敷料包扎 E.用清洁敷料覆盖

35.男,21岁。左上腹严重挫伤,脾破裂,血压80/60mmH2O,脉搏110次/分,腹部压痛。患者的处理措施是()

A.立即剖腹探查 B.休克好转后手术 C.立即输血 D.抗休克边做好手术准备 E.立即静脉注射抗生素

36.男,34岁,建筑工人。腹部被坠物砸伤4小时,查体见四肢湿冷,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该病人目前应进行的处理不包括()A.诊断性腹腔穿刺 B.密切监测基本生命征 C.补充血容量,抗休克治疗 D.给予止痛和镇静剂 E.抗感染治疗

37.男,30岁,右下胸部撞伤2小时,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头晕。BP90/70mmHg,P120次/分,面色苍白,右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较明显。X线透视示肝阴影扩大.右膈抬高。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外伤性血气胸 B.肝破裂 C.右肾破裂 D.结肠肝曲破裂 E.胃十二指肠穿孔

38.患者,25 岁,腹部被人扎伤后,有少量肠管脱出,现场处理原则是()A.立即送回腹腔 B.用清洁碗覆盖后再包扎 C.用无菌溶液冲洗后送回腹腔 D.用等渗盐水冲洗后敷料包扎 E.用清洁敷料覆盖

39.胆石症取石手术后,下列哪项是拔除“T”管引流的指征()A.术后一周,疼痛消失 B.术后一周,引流量减少 C.术后2 周,引流量减少,造影通畅 D.术后2 周,引流量增加 E.术后体温正常,白细胞不高

40.创面肉芽组织鲜红,硬实,分泌物不多,触之易出血,换药时应用()A.5%氯化钠溶液湿敷 B.0.1%雷佛奴尔液湿敷

C.凡士林油纱布覆盖 D.红外线局部照射 E.2%硝酸银烧灼 41.急性阑尾炎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A.阑尾梗阻 B.阑尾损伤 C.胃肠道功能紊乱

D.全身感染 E.神经反射 42.属于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是()A.尿频、尿急 B.排尿中断 C.血尿 D.脓尿 E.尿潴留

42.白先生,32 岁,既往有胃病史,近一周来,常感上腹部不适,4 小时前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查体:腹部压痛、肌紧张,肝浊音界缩小,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首先考虑()A.急性阑尾炎穿孔 B.胆囊炎穿孔 C.急性胰腺炎 D.溃疡病穿孔 E.急性肠梗阻

43.下列哪项不是腹膜炎患者采用半卧位的目的()A.渗液积聚于盆腔 B.腹肌松驰,以减轻疼痛 C.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D.使炎症局限及引流 E.利于呼吸及循环 44.下列哪项属于原发性腹膜炎的病因()A.手术时腹腔被污染 B.病原菌经血液侵入腹腔 C.腹腔炎症扩散 D.胃肠道穿孔 E.肝破裂 45.胆石症患者出现胆绞痛时禁用()A.吗啡 B.亚硝酸异戊酯 C.阿托品 D.硝酸甘油 E.33%硫酸镁溶液 A2型题

1.男性,32岁。急性腹膜炎手术后l周,体温升高至38℃,伴腹泻、里急后重。下列检查最有意义的是()A.内镜检查 B.腹部X线平片 C.大便常规化验 D.腹腔穿刺术 E.直肠指检 2.男性,32岁,与朋友聚餐后,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体检:腹部膨隆,上腹压痛明显,有反跳痛和腹肌紧张。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是()A.禁食 B.肠内外营养支持 C.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D.静脉输液 E.半卧体位

3.女性,58岁,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术后第一天。病人对留置胃管的作用不理解,要求拔除。护士对胃管作用的解释不妥的是()A.可以预防胃出血 B.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C.可以减轻腹胀 D.避免胃肠内积气积液 E.有利于胃肠吻合口的愈合 B型题

1.A.腹痛 B.呕吐 C.全身中毒症状 D.腹膜刺激症 E.电解质紊乱(1)急性腹膜炎最主要的症状是(2)急性腹膜炎最主要的体征是

二、多选题

1.急性腹膜炎手术时,放置引流的目的()

A.控制炎症 B.减轻中毒症状

C.引流腹腔内积气 D.促进炎症局限 E.便于向腹腔注入抗生素 2.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治疗中应做到()

A.禁食、胃肠减压 B.给止痛剂减轻疼痛

C.灌肠通便 D.纠正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 E.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3.腹膜炎的腹部体征包括()

A.腹式呼吸受限 B.肝浊音界缩小 C.肠鸣音亢进 D.移动性浊音 E.腹膜刺激征

4.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症状有()

A.腹痛 B.恶心、呕吐 C.体温升高 D.腹膜刺激征 E.中毒症状

5.急性腹膜炎护理诊断是()

A.体液不足 B.疼痛 C.体温升高 D.焦虑 E.缺乏保健知识 6.脏层腹膜受刺激时,特点为()

A.对痛觉不敏感 B.常为腹部钝痛 C.对痛觉敏感定位准确 D.可引起肩部放射痛 E.痛觉定位差 7.腹膜的生理功能有()

A.润滑作用 B.吸收作用 C.固定作用 D.防止炎症扩散 E.修复作用 8.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因有()

A.急性阑尾炎穿孔 B.脾破裂

C.胃十二指肠穿孔 D.绞窄性肠梗阻 E.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9.下列哪项是腹膜炎患者采用半卧位的目的()A.渗液积聚于盆腔 B.腹肌松驰,以减轻疼痛 C.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D.使炎症局限及引流 E.利于呼吸及循环 10.下列哪项不属于原发性腹膜炎的病因()A.手术时腹腔被污染 B.病原菌经血液侵入腹腔 C.腹腔炎症扩散 D.胃肠道穿孔 E.肝破裂

三、填空题

1.腹膜是一层很薄的_______,分为互相连续的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2.男性腹膜腔是密闭的,女性腹膜腔经 ______与体外相通。3.诊断腹膜炎的主要临床依据是_____。4.最常见的腹腔脓肿是______。5.原发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多为______和______。6.腹膜炎最突出的症状是______。7.腹膜炎最早出现的常见症状是。

8.腹膜刺激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9.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潜在并发症是______和______。10.腹腔脓肿病人应取______位,有利于腹肌松弛减轻疼痛,使隔肌下降,改善呼吸功能。

四、名词解释

1.腹膜炎 2.继发性腹膜炎 3.原发性腹膜炎 4.腹膜刺激征

五、简答题

1.简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主要症状。2.简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A1型题

1.D 2.D 3.C 4.D 5.E 6.B 7.B 8.A 9.D 10.A 11.C 12.E 13.D 14.C 15.C 16.A 17.B 18.E 19.B 20.D 21-25EBDBA 26-30EBDBA 31-35CABEE 36-40CEBCC 41-45ADCBA A2型题 1.E 2.B 3.A B型题

1.(1)A(2)D

二、多选题

1.ABDE 2.ADE 3.ABDE 4.ABCE 5.ABCD 6.ABE 7.ABDE 8.ABCDE 9.ABDE 10.ACDE

三、填空题 1.浆膜 壁层 脏层 2.输卵管子宫阴道 3.腹肌紧张 4.盆腔脓肿

5.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双球菌 6.腹痛 7.恶心呕吐

8.压痛 反跳痛 肌紧张 9.腹腔脓肿 感染性休克 10.半卧位

四、名词解释

1.【腹膜炎】是发生于腹腔脏层腹膜和壁层腹膜的炎症,可由细菌感染、化学性(如胃液、胆汁、血液)或物理性损伤等因素引起。按发病机制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按病因分为细菌性与非细菌性两类;按临床过程可将其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按累及范围分为弥漫性与局限性两类;各类型间可以转化。急性腹膜炎多指继发性的化脓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

2.【继发性腹膜炎】是最常见的腹膜炎。腹腔内空腔脏器穿孔、外伤引起的腹壁或内脏破裂,是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最常见的原因,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常先引起化学性腹膜炎,继发细菌感染后成为化脓性腹膜炎;胆囊壁的坏死穿孔常造成极为严重的胆汁性腹膜炎。腹腔内脏器缺血及炎症扩散也是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常见原因,如绞窄性疝、绞窄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含有细菌的渗出液在腹腔内扩散引起腹膜炎。其他原因还有腹部手术中的腹腔污染、胃肠道吻合口瘘等。3.【原发性腹膜炎】又称自发性腹膜炎,腹腔内无原发病灶。病原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或大肠杆菌。细菌进入腹腔的途径一般为:①血行播散;②上行性感染,如女性生殖道的细菌通过输卵管直接扩散至腹腔;③直接扩散;④透壁性感染。4.【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是腹膜炎的标志性体征,称为腹膜刺激征

五、简答题

1.① 腹痛:是腹膜炎最突出的症状。以原发病灶部位最明显,可扩散到全腹。② 恶心、呕吐③ 体温升高,脉搏增快④ 全身中毒表现:出现高热、脉速、四肢发冷、呼吸急促、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感染中毒症状。

2.(1)体位:没有休克的病人宜采用半卧位,促使腹内炎性渗出液流向腹腔,减轻中毒症状。(2)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胃肠积气积液,缓解腹胀,改善胃肠壁的血运。(3)纠正水电解质的失衡。

腹部损伤护理论文 第3篇

【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腹部损伤患者9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并加以相应的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0%,死亡率18.7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约8.33%,死亡率2.08%;观察组患者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APTT)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诊疗腹部损伤患者效果更为显著,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损伤控制;护理配合;腹部损伤

【中图分类号】R605.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31-01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目前医疗外科研究的重要方向,该治疗方法不仅能使手术成功率得到提高而且提高了腹部损伤患者存活率。现抽取我院急诊外科收治96例腹部损伤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96例腹部损伤患者为治疗对象,均符合腹部损伤诊疗标准。其中男52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18至65岁,平均(45.7±4.7)岁;患者致伤原因有,交通意外35例,坠落伤28例,砸伤18例,刀伤9例,其他6例。所有患者中,结肠破裂27例,肝破裂25例,腹膜后血肿18例,胃损伤10例,脾破裂7例,直肠破裂5例,胰腺损伤4例。现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男女分配比例以及年龄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无明显差异,研究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并加以常规护理。常规的护理方法:在饮食上,采用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特征,制定科学有效的饮食方案;在心理上,缓解患者恐惧、紧张等情绪,让患者保持乐观态度,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护理人员积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与腹部损伤相关的知识以及术后修复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在用药上,告诉患者服用药物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必须遵循医生的嘱托服用药物[1]。

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手术进行治疗,先对危及患者生命的损伤部位进行处理,找到出血部位并采取止血控制,再根据不同的损伤控制法对肝脏、脾脏以及肾脏等部位进行损伤处理,在术后恢复中,给患者输入成分血以改变患者酸中毒状况,同时注意预防感染。并在手术的基础上,同对照组一样,采取相应的护理配合措施[2]。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的并发率和死亡率;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以及APTT的对比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若差异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并发症及死亡情况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0%及死亡率18.75%,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约8.33%集死亡率2.08%,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2.2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

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APTT)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详见表1。

3、讨论

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对急诊外科腹部损伤进行治疗,一般步骤为,首先,对危及生命的患者进行快速抢救,快速控制出血,可以用纱布填塞。血管腔外气囊压迫、置入支架以及侧壁修补等方法控制患者出血;其次,进行污染控制手术,快速修补破裂肠管,并用U形钉钉合,置管引流,以免患者创伤部位受到感染而影响手术效果;然后,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进行术后修复,对患者的红细胞、凝血因子、血小板进行快速补充,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给患者输入成分血或者全血纠正酸中毒;最后,在首次术后两天内對患者进行第二次手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手术处理[3]。

术后须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首次手术后,患者在ICU病房恢复期间,要保持患者呼吸顺畅,护理人员须定期测量患者体温并做好相关记录[4]。本组研究中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观察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在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APTT)恢复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由此可见,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诊疗腹部损伤患者更具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诊疗中,损伤控制性手术相较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景法,朱志侠,黄燕龙,等.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9):97.

[2]李强.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4,18(33):105-106.

[3]尤建权,钱海鑫,戴佳文,等.损伤控制外科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4):443-445.

腹部损伤致肠破裂患者的护理 第4篇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腹部损伤所致肠破裂患者有增多趋势。此类患者伤情复杂, 病情重, 变化快, 若诊断及治疗不及时, 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我院2001年8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腹部损伤致肠破裂210例,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4例, 女76例;年龄:18~68岁, 平均36岁。伤后至入院时间最短0.5h, 最长48h。致伤原因:车祸挤压及撞击伤140例, 撞击伤6例, 坠落伤35例, 刀刺伤27例, 其他意外伤2例。腹部闭合伤178例, 开放性损伤32例。均在积极术前准备下, 急行剖腹探查, 肠损伤情况:十二指肠破裂11例 (5.2%) 空肠破裂97例 (46.2%) , 回肠74例 (35%) , 结肠破裂28例 (13%) 。210例中肠管一处损伤81例 (38.6%) , 2处损伤67例 (31.9%) , 多处损伤62例 (29.5%) , 合并骨盆及四肢骨折16例, 肝、脾破裂各4例, 颅脑损伤3例。

1.2 临床表现

全组均有不同程度腹痛及腹膜刺激症状, 所有病例均结合患者外伤史及手术史、症状、体征、X线、B超、CT检查, 术前均行腹腔穿刺, 尽早明确诊断。

1.3 方法

本组均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充分的术前准备下, 施行剖腹探查术。手术治疗明确损伤部位后作针对性处理, 其中行肠修补术78例, 肠段切除吻合术69例, 肠修补加肠部分切除吻合术61例, 十二指肠破裂修补加胃空肠造瘘、十二指肠减压术2例。术后加强监护, 做好基础护理、引流管护理, 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

2 结果

手术后出现切口或腹腔感染1 5例 (7.1%) , 肠粘连3 0例 (14.2%) , 回肠及结肠吻合口瘘5例 (2.4%) 。本组病例治愈198例 (94.3%) , 死亡12例 (5.7%) 。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6例, 多器官衰竭4例, 肠瘘2例, 肺栓塞1例。

3 护理

3.1 病情观察

患者入院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腹部体征, 每15~30min测量血压、脉搏、呼吸, 注意观察患者腹痛范围的变化, 详细了解受伤史和伤后出现的症状、体征, 及时进行急诊手术。观察期禁食,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在诊断未明确前禁用止痛剂, 以免延误治疗。早期诊断, 早期手术、正确的手术方式、系统有序的探查、有效的引流是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 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3.2 积极术前准备

肠破裂一旦确诊, 尽快完善术前准备:积极抗休克、备皮、备血、输血、补液, 留置胃管及尿管、必要的辅助检查。积极术前准备是成功手术及抢救的重要环节[1], 对于休克患者及时扩充血容量, 维持体液平衡, 记录出入量,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 术前予0.5~2h给予抗生素应用, 对危重病患者尤其注意“损伤控制复苏”、“损伤控制”的运用。

3.3 术后护理

3.3.1 术后监护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有无呕吐、腹痛、腹胀和肛门排气排便情况及腹部体征、刀口渗血渗液情况。

3.3.2 体位与活动

术后去枕平卧, 清醒后血压平稳采取半卧位, 以利于腹腔引流, 减轻腹部切口张力, 预防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肠粘连, 早期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 术后戴腹带,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决定活动量。

3.3.3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 禁食期间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增强患者体质, 提高抗病能力。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 拔管当日可少量饮水;第2日进半量流质饮食, 每次50~80mL;第3日进全量流质, 每次100~150mL;若进食后无腹痛、腹胀等不适, 第4日可进半流质饮食;第10~14日可进软食, 逐渐过渡到软饭或普食, 少食产气食物, 忌生冷硬和刺激性饮食[2]。

3.3.4 引流管护理

(1) 胃肠减压:注意保持胃管引流的通畅, 妥善固定, 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评估口腔情况, 做好口腔护理, 每天用油膏涂拭鼻腔黏膜, 起润滑舒适作用。 (2)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放置有效引流是控制腹腔感染的重要措施。引流管妥善固定, 用胶布“S”形固定, 防止滑脱、扭曲、受压。定时挤捏引流管, 保持引流通畅, 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标识清楚, 引流袋位置必须低于切口平面, 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或增多, 颜色性状改变, 患者出现腹胀、发热、生命体征改变等异常情况, 应立即报告医师, 准确记录24h引流量, 定时更换引流袋, 拔管后注意观察刀口渗出情况。

3.3.5 并发症的预防

(1) 肠粘连性肠梗阻: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床上活动, 如多翻身、肢体伸屈运动;在病情许可的前提下, 尽早下床活动, 以促进肠蠕动恢复, 预防术后肠粘连的发生[3]。 (2) 切口或腹腔感染:术后若出现腹部胀痛, 持续发热, 白细胞计数增高, 腹壁切口处红肿, 或引流管周围流出较多带有粪臭味的液体时, 应警惕腹腔感染或切口感染, 应及时报告医师, 并协助处理, 行充分的腹腔引流, 保持引流通畅, 全身应用抗生素等。 (3) 吻合口破裂或肠瘘:手术后肠瘘可于术后3~5d后出现症状, 先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乏力及体温升高达38°C以上, 继而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征象或腹腔内脓肿[4], 胃管引流突然减少而腹腔引流管引流量增加。

参考文献

[1]尹井贺.腹部损伤致肠破裂210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19) :94-95.

[2]曹伟新, 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24.

[3]屈清荣, 李胜云.外科、手术室疾病护理常规[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1:107.

腹部损伤护理论文 第5篇

【关键词】 腹部损伤 火器 肝损伤 内毒素类

严重创伤打击下,机体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可引起肠道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进而可诱发多器官损伤,肝脏是体内易受内毒素攻击的主要器官。本文采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模型[1-2],观察伤后血浆内毒素的动态变化及肝脏结构和功能改变,探讨内毒素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继发性肝损伤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选用解放军63650部队提供的健康长白仔猪42头,2~3个月龄,体质量(31.2±1.4)kg,雌雄不限。实验动物被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和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伤后1、2、4、8、12和24 h实验组,每组6头。1.2 实验方法

1.2.1 腹部火器伤模型 枪伤前动物常规禁食12 h,自由饮水。5%盐酸氯胺酮注射液20 mg/kg+0.05%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04 mg/kg对猪耳后肌肉注射麻醉后,将猪行走位悬吊于戈壁军用靶场门廊上,四肢 自然 下垂,完全暴露腹部,于脐水平后方2 cm处右侧腹壁皱襞下缘无毛区标记射击点。采用军用54式手枪,7.62 mm手枪弹,经专业机构校准:子弹出膛初速度430~435 m/s,弹丸重量5.5 g,撞击能量508.48~520.37 j,专业射手用手枪距猪侧腹壁30 cm处瞄准射击点,从右侧腹壁垂直射入,左侧对应位置射出弹头。对照组除不致伤外,其余步骤与致伤组相同。

1.2.2 标本采集 实验各组分别于伤后1、2、4、8、12和24 h各时相点用无热原注射器抽取猪耳缘静脉血,对照组回实验室后立即抽血,一部分置入无热原肝素抗凝试管,离心提取血浆,置入无热原试管-80 ℃保存用于内毒素检测,一部分置入肝生化负压储血管,用于alt、ast检测。对照组抽血后立即开腹,实验组回实验室后于相应时相点抽血后麻醉开腹,每组动物均取肝左中叶下段肝组织,10%中性甲醛固定。1.3 观察指标

1.3.1 血浆内毒素 显色基质鲎试剂试管法测定内毒素含量,操作按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为厦门鲎试剂厂产品。

1.3.2 血清生化 取血静置30 min离心后,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ba-40fr)测血清中alt、ast水平。

腹部损伤护理论文 第6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男48例, 女10例, 男︰女为4.8︰1;年龄最大65岁, 最小2岁, 平均35.5岁。其中务工人员26例, 司机14例, 干部6例, 学生5例, 其他7例。

1.2 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28例, 占48.3%;钝器伤13例, 占22.4%;重物砸伤8例, 占13.8%;挤压伤7例, 占12.1%;锐气伤2例, 占3.4%。

1.3 损伤情况

闭合性损伤37例, 开放性损伤21例;损伤脏器最少1个, 最多3个;其中脾破裂38例次, 肝破裂9例次, 肝脾破裂4例次, 结肠破裂3例次, 小肠破裂8例次, 腹膜后血肿4例次, 大网膜撕裂伤2例次, 肝脾破裂伴后面腹膜血肿3例次。本组腹部以外伤12例次, 均行相关治疗, 合并创伤性休克38例次。

1.4 救治方法及结果

本组58例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边开腹边抗休克32例次, 入院后紧急剖腹29例次, 经密切观察病情加重手术29例次;行脾切除术32例次, 肝修补术19例次, 肝叶切除术4例次, 肠修补术11例次。其中治愈57例, 生存率98.3%;死亡1例, 病死率1.7%;死亡原因为不可逆休克。

2 护理要点

2.1 认真体格检查, 提供诊断依据

(1) 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受伤原因、部位及受伤类型。 (2) 详细检查腹痛位置及压痛部位, 注意观察腹痛的性质及有无恶心、呕吐、腹膜刺激征。尤其对于闭合性损伤更应密切观察、反复检查, 及时发现阳性体征。 (3) 检查有无合并伤、肋骨骨折、骨盆骨折等。 (4) 对于开放性腹部损伤, 应妥善保护脱出内脏;闭合性腹部损伤, 如腹穿抽出不凝血, 即可确定为实质脏器破裂出血。

2.2 留意病情发展, 做好动态观察

(1) 腹部损伤多为实质脏器损伤, 包括肝、脾、肾、肠系膜等, 常伴有失血性休克, 应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对疑有实质脏器损伤, 特别是伴有多个脏器损伤或严重复合伤的病人, 应绝对卧床休息, 减少搬动, 及早发现休克早期表现。 (2) 注意腹痛症状表现。腹痛是腹部损伤的主要症状, 受伤后腹痛持续而激烈说明腹腔内脏器有严重损伤, 腹痛开始的部位和疼痛最严重的部位常常是内脏损伤的部位。腹部损伤早期腹痛较局限, 随着渗出液的增多, 呈现进行性加重, 并向全腹弥漫;如为空腔脏器损伤化学物质所致的腹膜炎, 腹痛更剧烈, 常伴有腹胀、恶心、呕吐、肠鸣音消失、膈下有游离气体、腹穿抽出肠内容物等。 (3) 在诊断未明确之前禁止灌肠, 以免有肠段损伤时加重污染。 (4) 未明诊断前禁用止痛药物, 以免掩盖病情。

2.3 术前基础护理要点

(1) 对失血严重者, 迅速用留置针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并立即给氧、保暖、遵医嘱扩容、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输血, 同时维持电解质平衡等紧急处理。 (2) 嘱病人禁食、消化道损伤者给予置胃管。 (3) 认真做好术前一系列常规辅助检查, 备皮、备足血源, 术前插胃管、导尿。

2.4 针对不同伤情, 开展心理护理

在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今天, 护士在护理急诊腹部损伤病人的过程中, 更应重视和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尊严, 应多关心体贴病人。由于这类病人大多因发病突然, 无思想准备, 常表现为烦躁、易怒, 要求止痛等, 护士应向病人解释病情, 耐心讲明在明确诊断之前禁止使用止痛剂, 以免掩盖病情, 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对不同致伤原因病人开展不同心理辅导。

2.4.1 车祸与工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这类病人多由于意外伤害造成的, 病人与家属对突如其来的打击缺乏了解, 心理负担重, 容易惊慌失措, 往往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 希望看到的医护人员也应处于紧急抢救状态。此时护士更应负有细心、耐心、责任心、同情心, 对家属、病人的态度、情绪应给予谅解, 说明病情, 真诚开导, 循循善诱地劝说病人与我们护理人员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2.4.2 斗殴致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应从人道主义出发, 以正确态度对待这类病人, 态度要热情, 以正面劝导为主, 不能歧视或挖苦讽刺。同时做好家属思想工作, 避免有被家人嫌弃的感觉, 使其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

3 讨论

腹部损伤护理论文 第7篇

小儿腹部闭合性轻微损伤时症状不明显, 重者腹部虽无破口, 也会有腹部内脏的破裂出血, 如胃、胰、肝、脾、肠以及肾、膀胱等, 如伤者大量出血, 腹部膨胀, 很快出现恶心, 呕吐, 疼痛, 有时大小便会带血, 面色苍白, 脉快弱, 血压下降, 甚者出现休克, 合性损伤的诊断相对困难, 如果处理不当, 往往危及患儿的生命, 病死率相对较高。本科自2006~2012年共收治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17例, 现将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方法和结果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腹部闭合性损患儿, 男10例, 女7例;年龄2~15岁。致伤原因:从小货车上摔伤1例, 车轮挤压伤1例, 骑自行车摔伤5例, 拳打伤1例, 踢伤3例, 摔伤4例, 足球撞击伤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为脾破裂3例, 膈疝1例, 胰腺损伤、胰腺炎3例, 肾损伤2例, 肝损伤6例。

1.2 治疗方法与结果

膈疝1例手术治愈;脾破裂3例, 1例手术治愈, 2例因延误诊治死亡;肝损伤6例, 非手术治愈5例, 中转手术治愈1例;余7例经抗感染、补液、止血、对症等治疗治愈。

2 临床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有无腹腔活动性出血, 即使患儿门诊和入院后体检及各种辅助检查均正常的患儿也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严密观察腹部情况, (1) 腹膜刺激征较为明显; (2) 腹穿或灌洗呈现 (+) ; (3) 腹腔有游离气体存在; (4) 胃肠道出血; (5) 难以用腹部以外的原因解释持续性低血压, 出现上述情形之一者应立即通知医生决定手术治疗。本组2例脾破裂死亡的患儿入院后体检及各种辅助检查均正常, 后分别于外伤后第4天、第2天发生脾破裂、失血性休克, 经抢救无效死亡。要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一有异常, 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复查如腹部B超、CT、腹部穿刺等, 有剖腹探查指征应剖腹探查。

2.2 伤情评估

腹部创伤常是全身多发伤的一个组成部分, 必须从整体出发, 不能将其孤立起来进行处理。这就要求护士必须细心观察患儿病情, 正确评估呼吸、循环及重点脏器损伤的变化情况, 以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有危及患儿生命的呼吸道阻塞、活动性大出血, 应采取积极措施维持呼吸道通畅, 遵医嘱做好伤处表面的止血, 合并骨折应配合医生做好外固定。

2.3 遵医嘱做好实验室检查

定时复查三大常规及粪隐血试验, 血淀粉酶, 肝、肾功能, 动脉血气等为病情提供动态记录。

2.4 完善相关治疗

及时建立静脉通道, 根据病情给予胃肠减压、禁食水, 必要时输血, 防止创伤后腹腔高压症的发生, 如有出血时应立即止血。根据受伤器官及严重程度给予相应治疗。

维持有效血液循环量,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尿量、监测中心静脉压的变化, 用以判断患儿伤情的轻重, 用以估计出血量, 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要用留置针建立2~3条快速有效的输液通道, 出现休克时在30min内输入平衡液[1], 之后按常规输入胶体液和全血或成分血液, 及时救治休克, 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2.5 做好基础护理

患儿绝对卧床休息, 不能随便搬动, 重者包括大小便也不应离床。由于长时间皮肤受压及潮湿可引起压疮, 应保持会阴清洁, 臀部干燥, 定时按摩身体受压部位, 保证皮肤完整无破损。禁食期间要保持口腔清洁, 做好口腔护理, 防止口腔感染, 口唇干裂时, 唇部涂甘油。手术患者待肠功能恢复, 患儿排气排便, 暂停胃肠减压, 试进水, 如无呕吐、腹痛、腹胀, 可拔除胃管, 改为全流质易消化饮食, 少量多次, 循序渐进, 过渡到普食, 忌食辛辣食物。术后根据病情宜早期下床活动, 增强体质, 以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2.6 心理护理

腹部创伤就诊患者大都是急诊患者, 对突然的打击没有心理准备, 住院时都表现出分离、慌乱、恐惧、甚至烦躁。护士应对患者主动热情, 使患者及家属有一种安全感及依赖感, 减少慌乱情绪。患儿病程中, 禁食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加之疼痛、腹胀等原因, 造成患儿紧张、恐惧的心理, 护士应多与他们沟通, 针对不同心理给予安慰,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耐心地解释, 减少患儿压力与行为问题, 积极配合检查及治疗, 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严重的腹部闭合性损伤往往会损伤多个重要脏器, 患者表现为病情凶猛, 往往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 甚至造成生命危害。此时, 患者及家属往往表现为惊恐万分, 无所适从。医护人员接诊时, 要建立绿色通道, 快速对患儿进行处理, 形成医护人员围着患儿转的局面, 通过与陪护人员积极沟通了解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 切实解决就医中的所有问题, 详细交待患儿病情和医学知识, 促使患儿及其陪护人员人情疾病形势, 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2.7 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性护理

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 身心处于不断生长发育和成熟阶段, 由于其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 同时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 自控能力不足, 加之社会环境日趋复杂, 是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 其发生率较高, 治疗后残疾的出现率机会较多。非致死性伤害不仅可损伤儿童的身体健康, 还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因此, 应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安全教育。

全国死亡监测网显示, 导致我国0~14岁儿童第一位死亡原因是意外伤害 (每年超过20万) , 占小儿总死亡数量的比例为26.1%。当前, 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威胁儿童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尽管意外伤害是突发案例或事件, 但是也属于一类疾病, 出现的原因有复杂的环境因素, 也有社会的因素。要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需要社会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家庭配合, 重视儿童意外伤害的防治工作, 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意外伤害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 必须正确地评估患儿脏器损伤的多少和损伤程度, 及时作出临床诊断, 仔细地进行病情观察、临床治疗和临床护理, 尽早控制失血及预防休克,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才能尽可能地维护患儿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腹部损伤护理论文 第8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1年2月至2008年1月我科收治抢救的腹部闭合性损伤255例。其中男性191例, 女性64例, 男∶女≈3∶1, 年龄11~66岁, 平均年龄37.5±5.8岁, 其中18~44岁178例, 占69.8%。

1.2 致伤原因

车祸伤153例, 占60%, 斗殴伤26例, 占10.2%, 坠落伤54例, 占21.2%, 机械冲击伤22例, 占8.6%。

1.3 受伤情况

自受伤至就诊时间为15min~48h, 平均1.2h, 中位时间是45min。腹腔内单个脏器损伤118例, 占46.3%, 两个或以上脏器损伤137例, 占53.7%, 脾破裂102例, 肝破裂42例, 胰腺损伤12例, 肾损伤41例, 胃肠损伤37例, 膀光损伤12例, 后腹膜血肿9例。65例合并腹部以外的重要器官损伤。

1.4 辅助检查

就诊后, 经简明扼要询问受伤过程, 尽快行急诊生化和血液常规检查, 结果提示:129例患者血红蛋白低于70g/L, 29例血白细胞总数>10.0×109/L。尿常规镜下血尿 (++) ~ (+++) 51例。根据受伤情况和初步诊断, 214例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 其中X线检查提示膈下有游离气体36例;B超检查发现内出血113例, CT检查提示腹部损伤168例。

2 治疗方法

241例行急诊手术, 其中208例明确损伤类型和程度, 其中修补肝、脾48例, 脾摘除术97例, 修补胰腺或肾脏损伤40例, 肾摘除术12例, 修补胃或肠或膀胱破裂46例, 清除后腹膜血肿8例。另14例行非手术治疗, 包括抗休克、抗感染及动态检测。

3 结果

255例患者241例行急诊手术, 急诊抢救治愈226例, 抢救成功率93.8%, 术中、术后死亡15例, 死因:腹部多器官损伤、出血性休克死亡6例;合并张力气胸, 术中抢救无效死亡1例;合并颅脑损伤, 术后死于脑疝2例;术后合并多器官衰竭死亡3例;术后并发腹腔感染、中毒性死亡3例。14例非手术治疗者, 10例经保守治疗痊愈, 5例死亡。死亡原因为:严重低血容量休克2例, 迟发性脾破裂死亡1例, 腹腔严重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1例。

4 护理

4.1 动态、细致评估病情

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受伤的原因、时间、致伤物的性质及暴力的大小, 注意腹部外伤的作用部位, 暴力方向;询问受伤后有无腹痛, 腹胀恶心、呕吐、呕血、便血等;受伤后是否接受治疗, 效果如何。测量T、P、R、BP、SpO2, 注意生命体征变化, 注意患者腹部情况, 注意尿量及性质, 注意整体评估患者, 有无合并胸部、颅脑或其他部位的多发性损伤。

4.2 急救护理

4.2.1 休克者立即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 下肢抬高15~20°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充分给氧。予鼻导管吸氧, 氧流量4~6L/min。

4.2.2 维持生命体征, 积极抗休克, 是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出血性休克急诊抢救的首要环节[2]

迅速建立2条以上的有效的静脉通道, 补充液体以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 阻止休克的发展, 对血压明显降低张者, 用多巴胺加入液体静脉滴注, 在有效输注液体的同时为急诊手术创造条件。本组136例合并低血容量者, 经及时有效的抗休克治疗, 血压均能维持80~100mm Hg (或) 60~80mm Hg, 使大部分急诊手术得以在血流学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4.2.3 密切观察病情

(1) 持续心电、呼吸、血氧监护,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每15~30min测1次R、P、BP;评估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状态, 若发现收缩压<90mmHg, 脉压差<20mmHg, 是休克存在的表现, 立即汇报医师, 及时处理。 (2) 注意神志改变, 加强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观察, 以判断病情进展变化; (3) 每隔30min查腹部体征了解腹膜刺激症的程度和范围改变, 肝浊音界有无缩小或消失, 有无移动性浊音。

4.2.4 动态检测

反复评估动态检测是闭合性腹部损伤急诊抢救的重要环节, 因为入院首次评估主要是根据创伤原因和致伤的外力作用定位、定向, 对伤员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快速作出的, 诊断往往是初步的, 而很多损伤是复杂、多器官的或者同一器官多处损伤, 所以动态检测和和观察很重要, 可以进一步明确、完善诊断, 避免漏诊[3,4]。根据监测结果, 及时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动态监测血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当RBC<3.0×1012/L, Hb<90g/L, 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时, 应考虑有腹腔内出血的可能, 及时抽取血样, 作好输血的准备。诊断性腹腔穿刺是简单、安全、迅速且行之有效的诊断手段, 对腹腔内脏器损伤的诊断甚为重要。采取多点穿刺, 本组患者158例抽出不凝血性液体, 32例抽出浑浊液体, 穿刺阳性率占74.5%。采取必要的辅助检查, 经密切观察, 疑及患者有闭合性腹内伤时, 如条件及患者病情允许, 在护士陪同监护下, 可做B超、CT及X线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4.2.5 经评估、诊断有紧急手术指征的患者, 迅速做好采血、配血、备皮、药物试验等术前准备后立即送手术室行急诊手术。

4.2.6 心理护理严重的腹部闭合性损伤, 患者病情凶猛, 往往导致失血性休克, 甚至危及生命。

面临着可能或已经致残的自我形象改变的实际问题, 他们在躯体和心理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创伤。在救治过程中, 不但要重视“急的疾病”, 还应重视“急的心情”, 护士应运用非语言交流手段, 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技术、整洁仪表、稳重姿态, 给予患者信任与安全感;对极危重者应及时向家属提供抢救信息, 力求减轻家属心理负担。关心患者及家属, 加强交流与沟通, 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 向他们详细讲解有关病情和医学知识, 向患者解释腹部损伤的发展过程, 消除其对预后的恐惧, 讲述损伤修复后机体会逐渐恢复, 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5 小结

腹部闭合性损伤病情较为复杂, 变化快, 在诊治过程中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症状隐匿、体征较轻, 如不能及时诊断, 在治疗过程中不能细致观察、及时确诊将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 在临床工作中要利用一切诊查手段, 动态观察, 全面分析, 病情动态变化, 能尽早发现内脏损伤的部位及程度, 尽可能地进行早期诊断是成功治疗的基础。护理的动态评估、检测、病情观察为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护士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抢救技术, 及时、有效、准确执行抢救措施, 可缩短抢救时间, 提高抢救成功率[5];加强护理, 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机体康复。

参考文献

[1]Mock CM, Quansah R, Addac-Mensah L, Donkor P.The development of comtinuing education for trauma care in an African nation[J].Injury, 2005, 36 (6) :725-732.

[2]周泽芬, 朱禹, 郭中杰.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救治 (附87例分析) [J].创伤外科杂志, 2002, 4 (2) :136-137.

[3]Bemard AC, Bames SL, Boulanger BR.MultiLevel blunt duodenal injury[J].Trauma, 2004, 57 (5) :1108-1110.

[4]刘付战, 陈昶春, 何琳等.十二指肠外伤的外科处理与失误原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 5 (4) :699-671.

腹部损伤护理论文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8例患者中, 急诊手术25例, 保守治疗1例, 48 h内中转手术2例。包括脾切除4例, 脾修补1例, 肝修补4例, 小肠切除吻合9例, 小肠修补4例, 胃修补1例, 十二指肠修补1例, 膀胱修补1例, 结肠切除吻合1例, 肠系膜修补1例, 膈肌修补1例。经治疗, 28例患者均治愈。

1.2 急救措施

1.2.1 急救

腹部损伤合并多发性损伤, 急救时应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 如心跳呼吸骤停、窒息、大出血等。对已发生休克的患者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及时补液, 必要时输血。对开放性腹部损伤, 应妥善处理伤口, 及时止血, 包扎固定。如有少量肠管脱出, 应用消毒或清洁碗覆盖保护后再包扎, 严禁现场还纳, 以免污染腹腔。如有大量肠管脱出, 先将肠管还纳入腹腔, 暂行包扎, 以免加重休克。

1.2.2 病情观察期间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禁食输液, 胃肠减压, 应用抗生素[1]。

2 护理体会

2.1 病情观察

2.1.1 严密观察全身情况

每隔15~30 min测量生命体征1次,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皮肤黏膜色泽、末梢循环、体温、尿量。做好特护记录, 及时报告。有的患者因窒息、深度休克不能出声, 因此不能忽视不出声的患者。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表情淡漠、烦躁不安、脉细弱、血压下降则提示休克的可能。2.1.2密切观察腹部情况每隔30 min检查1次腹部体征, 注意腹膜刺激征程度和范围的改变。护士除详细了解受伤史和伤后病情变化外, 还须严密观察腹部情况, 以利早期诊治。腹部损伤早期症状、体征不明显, 很容易漏诊, 如不仔细观察、早期确定内脏是否受损很可能耽误手术时机而导致严重后果。通常情况下, 空腔脏器破裂时, 腹痛为主要表现, 伴恶心、呕吐、腹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实质脏器破裂早期可出现出血性休克, 可伴腹胀和移动性浊音[2]。如膈面腹膜刺激征明显, 则上腹部脏器、肝脾损伤的可能性较大;若出现腹胀、恶心、呕吐、便血等症状, 胃肠损伤的可能性较大;如伴有排尿困难、血尿, 泌尿系损伤的可能性较大。严重腹壁挫伤、消化道破裂致消化液外漏, 腹痛一般比较明显, 单纯的实质脏器损伤腹痛通常不明显, 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况且有的患者因肋骨骨折疼痛显著而掩盖了脾破裂的早期症状;有的胸部损伤可因呼吸困难显著而掩盖了腹部损伤的症状;有的入院时无明显临床表现, 几天后突现休克。

2.1.3 其他

观察期间为避免加重病情,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为避免掩盖病情, 一般不使用吗啡类镇痛剂;因腹部损伤患者可能有胃肠穿孔或肠麻痹, 故诊断未明确前应绝对禁食、禁水和禁灌肠, 以防肠内容物漏出增加, 加重腹痛和病情。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每半小时测生命体征1次, 并详细记录在特护单上, 必要时予心电监测, 直至生命体征平稳。腹部脏器破裂合并大出血的患者极易发生出血性和创伤性休克, 加上手术和麻醉的打击, 术后仍有可能有休克存在。所以, 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有无口渴、烦躁、脉搏增快、呼吸浅促等休克表现, 这对于有内出血及休克表现的伤员很重要。本组有1例车祸致肝脾破裂大出血的患者, 术中见腹腔出血3 500 ml, 就诊时血压为零, 术后回病房测BP为13/8 kPa, 但值班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口唇苍白、脉搏细弱, 判断血容量不足立即报告手术医生, 经积极输血补液治疗, 患者转危为安[3]。

2.2.2 加强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严重腹部外伤的患者均放置引流管。在引流管的护理上应注意: (1) 保持各引流管的通畅, 经常挤压管道, 如不通可用0.5%甲硝唑或生理盐水冲洗, 使之恢复通畅。 (2)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及时处理。本组有1例机械性钝伤患者, 术后2 d发现腹腔引流管有胆汁样液体300 ml流出, 报告医生, 最后证实术中损伤胆管造成胆漏, 经2次手术, 加强引流术后32 d出院。 (3) 定期更换引流袋, 并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防止引流管逆行感染, 必要时可取引流液作细菌培养。本组病例置管5~22 d, 无一例发生逆行感染。 (4) 对于引流管较多的患者, 为能够更准确地观察引流管, 可以在引流管上注明名称, 做好标记, 使之一目了然。

3 讨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病情变化快, 有些症状隐匿、体征较轻, 不能及时诊断, 如在治疗过程中不能细致观察、及时明确诊断, 将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 全面细致地观察病情动态变化, 尽早发现内脏损伤的部位及程度, 为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提供合理依据, 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 有利于减少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2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观察及术后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细致观察和护理, 2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闭合性腹部损伤病情复杂、变化快, 全面掌握病情动态变化, 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 可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

关键词:闭合性腹部损伤,观察,护理

参考文献

[1]王凌云.干扰创伤性休克病情评估因素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 2003, 18 (10) :950.

[2]曹伟新, 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13.

颅脑损伤合并腹部脏器破裂诊治体会 第10篇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龄5~57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6例,高处坠落伤4例。伤后来诊时间为15分钟~3小时。来诊时休克20例。急症开颅手术12例。腹部伤全部经探查明确诊断,其中脾破裂20例。脾破裂者均行脾切除术,肝破裂者行缝合或纱布条压迫止血。肠破裂行部分肠切除肠吻合术,结果22例手术治愈,无并发症发生;余8例死亡,其中6例死于脑疝,2例肝破裂死于失血性休克。

讨 论

诊断:肝脾破裂是闭合性腹外伤中的常见脏器损伤,单纯的肝脾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者诊断并不困难,但合并颅脑损伤者多将注意力集中于颅脑损伤上,忽略了腹部体征检查。另外病人有神志障碍时,病史症状询问困难,查体欠合作,若不细心全面查体,易漏诊误诊。本组30例中脑损伤无1例误诊,而腹部伤及时确诊者18例,有12例延误诊断。而早期诊断恰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我们体会:①颅脑损伤后,一般来说病人的血压正常或升高,合并休克者并不多见。而且脑压升高时,血压亦反射性升高,往往掩盖了早期休克的表现,尤其是深度昏迷病人。深昏迷病人内脏反射和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腹部体征更不典型,给诊断增加了困难,Eroing曾指出,没有腹部体征,并不意味着没有腹部损伤,休克和低血容量是诊断腹部损伤的惟一指标。所以在诊断时,一旦发生休克,就应想到有内出血的可能,特别是肝脾破裂的可能。②颅脑伤特别是中、重型者,多有神志障碍,病人常不能诉说或不能准确指出复合伤所在,故应全面而细致地进行体格检查,尤其是腰肋部和下胸下部有损伤时,更应注意腹部体征。本组30例中,存在季肋部皮肤挫伤者16例,下肋骨骨折者12例。血性腹膜炎时腹部多有压痛和反跳痛,要反复检查,如有痛苦表情或用手来拒按时,应想到有腹腔出血的可能。另外肠鸣音的有无或减弱亦对诊断有一定意义。③腹腔穿刺是简便易行的可靠诊断方法,尤其是反复多部位的腹穿应为基层医院的首选方法。本组30例均经腹穿阳性而获诊,共行腹穿56例次,其中4例穿刺4次才获阳性。

治疗:治疗原则是优先解决危及生命最大的创伤,处理需及时恰当。本组有下列两种情况:①2个部位同时手术6例,病人因脑疝而呼吸不规则,先开颅清除血肿,待呼吸好转后暂停脑部操作,开腹处理肝脾破裂。②其余24例均先行剖腹手术,术后据脑外伤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腹部损伤60例诊治分析 第11篇

1 临床资料

1.1 基本资料

腹部损伤患者60例, 男45例, 女15例, 年龄16~65岁, 平均31岁。伤后0.5 h~7 d就诊, 平均5 h。伤口种类:开放伤12例, 闭合伤48例。致伤原因:车祸24例, 摔伤22例, 刀刺12例, 击打2例。

1.2 损伤种类

脾破裂31例, 肝破裂13例, 胃破裂6例, 十二指肠破裂4例, 小肠破裂20例, 结肠破裂5例, 胰腺损伤2例, 膈肌损伤3例, 肾挫裂4例, 膀胱破裂1例, 后腹膜血肿8例。并存伤:头颅颜面损伤11例, 胸部外伤12例, 脊椎损伤5例, 盆骨骨折5例, 四肢骨折7例, 其他部位损伤9例。

1.3 手术及治疗情况

行脾切除31例, 肝修补13例, 胃修补6例, 十二指肠修补4例 (十二指肠憩室化1例) , 小肠修补或吻合20例, 结肠修补或吻合5例, 胰腺修补2例, 膈肌修补3例, 膀胱修补1例, 系膜血管出血缝扎8例。术中发现多脏器损伤18例, 胃肠道多发性破裂6例。同时行胸腔闭式引流10例, 20例伴有其他部位损伤, 予以手术或其他治疗。

1.4 治疗结果

6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3例因手术不及时死亡, 2例术后短期内死亡, 均因失血性休克。近期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4例, 术后腹腔再出血2例, 伤口感染或液化9例。3例再行腹部手术:腹腔出血探查2例, 胃出血重新结扎止血1例。腹部创口II期缝合7例。55例患者治愈。

2 讨论

2.1 尽快做出临床决策

腹部损伤依伤口状况分开放伤和闭合伤, 依损伤器官性质分实质和空腔脏器伤。实质脏器伤造成内出血或血肿, 简称血腹, 表现为血容量不足引起休克等[2];空腔脏器伤导致胃肠道破裂引起腹膜炎, 表现为腹膜刺激症, 因可能有气体逸出, 简称气腹, 同样也可因血容量减少和毒素吸收引起休克。本组14例两种损伤同时存在。医师既要注意腹部情况, 也要注意全身多发伤的处理, 尤其是车祸伤。救治时急而不乱, 多学科协作, 措施有序得当, 对危重程度做出评估。对于需紧急手术者, 应建立绿色通道;对于需观察者要确定观察内容和时限。开放伤患者就诊早, 而闭合伤患者就诊可能较迟, 对此更要重视。个别患者创伤早期症状体征不明显、血流动力学稳定、影像学检查可为阴性, 不能对其放松警惕。

2.2 对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刻不容缓

本组患者内脏出血比例高, 常处于休克状态, 甚至血压可能为零。遵循抢救—诊断—治疗原则, 建立多条静脉通路, 早期、快速、足量输液。对中度休克者输入2 500~3 500 ml等渗晶体液。液体输入量不但要补充原有的体液丢失, 而且要补充血管的渗漏和容剂的扩大, 以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应用小容量高张盐起效快, 在持续输液期根据情况调整液量, 并加用代血浆和血液。休克越严重, 液体输入量越应超过丢失量, 并是失血量的3~5倍, 称过量输液。对于过量输液, 医学界存在争论, 有学者认为过量输液可导致术后增重, 组织水肿, 增加并发症[3]。笔者认为大量出血者过量输液是必要的, 当然在血容量补足后要控制液体量, 并设法排出体内多余液体, 预防并发症;在大量补液的同时, 若出现威胁生命的低血压时, 不论低血容量是否纠正, 均应果断使用升压药。

2.3 尽快明确腹部损伤的定性、定位

有人认为开放伤反正要做手术, 术前不必做腹部检查, 这是欠妥的。不论是开放伤还是闭合伤, 都应做术前影像检查, 以大体判断失血量、出血部位、是实质脏器还是空腔脏器损伤, 有利于手术方式及切口选择、危重程度评估和必要的病情告知。X线检查若有气腹症, 说明患者有消化道破裂, 应立位检查, 无法站立可用半卧位, 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诊断。B超可发现腹腔积液和实质脏器破裂, 但有一定误差。CT比B超更精准、快速、便捷, 应为首选。本组腹穿60例, 40例为不凝血, 12例为浑浊液, 2例阴性, 腹穿的主要目的是判断穿刺液性质。尽管做了以上检查, 其检查结论也只能作为判断病情的参考, 要把伤情想得更复杂, 以免被动。

2.4 及时手术

救治失血性休克要在抗休克同时迅速诊断出血部位、控制出血情况并进行手术治疗, 用时越短, 成功率越高, 但对病情危重不能承受手术的患者并不适用。本组3例因延误手术时机导致死亡。安排手术应有轻重缓急, 如有血气胸者, 应先对其进行胸部处理如闭式引流, 以改善患者呼吸状态;有颅内出血危及生命者宜先行手术;有些手术可与腹部手术同期先后进行, 具体视患者耐受情况而定。剖腹探查常被患者误以为实验性手术, 应向患者解释, 消除误解, 强调其在外科抢救中的重要性, 劝其接受。剖腹探查可找到损伤部位, 凝血块集中处一般是出血部位, 而纤维蛋白沉积最多或网膜包裹处往往是空腔脏器穿孔所在[4]。先处理出血, 再处理其他损伤。对于空腔脏器损伤, 要想到贯通伤的可能, 往往是“偶数穿孔”, 除了入口, 还可能有出口, 而且肠管迂回曲折, 一处刀伤可能有多个损伤部位。细节问题的处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2.5 全身多处损伤时如何诊治腹部损伤

本组全身多处伤30例, 全身多处伤可掩盖腹内伤表现, 诊治难度增加。如患者颅脑损伤后因意识障碍不能提供腹痛的自觉症状;胸部损伤后明显的胸痛和呼吸困难使患者注意力被吸引到胸部;盆骨骨折、脊柱骨折可伴有后腹膜血肿, 引起腹痛、腹胀等。对此类患者, 要勤观察其腹部体征, 加以必要的辅助检查, 防止漏诊。

2.6 再手术分析

1例肝修补和1例脾切除后, 引流管出血较多, 再次手术探查无活动性出血, 实为凝血机制异常所致的创面出血, 经加强止血措施后出血停止。我们还遇到切口呈“出汗样”渗血者。这与大量失血和创伤引起的凝血因子消耗有关, 而急救时主要输入晶体液, 导致凝血因子稀释和缺乏, 库存血也缺乏凝血物质, 故应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 血浆和红细胞以1∶1或1∶2给予。输血浆的主要目的是补充凝血因子。7例伤口感染者经换药后再次行腹部创口II期缝合, 其腹部损伤污染可能较严重, 要做好术中伤口处理。

2.7 思考

脾破裂占腹部钝性伤的20%~50%, 死亡率达3%~22%。抢救生命第一, 保全器官第二。虽然脾切除能救命, 但脾切除后患者免疫功能降低, 尤其是儿童易发生凶险性感染。本组脾片移植3例, 数量偏少, 今后应选择1~2级脾损伤患者, 实施各种形式的保脾手术。此外, 二十多年来外科界提出选择性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危重患者, 以改善预后, 尤其是腹部损伤。严重创伤患者, 生理潜能已濒临耗尽, 若再施行创伤性大的手术, 即使技术上能够完成, 患者也终会因生理潜能耗竭而死亡。手术成功并不意味着救治成功, 应用简单快捷的手术措施控制伤口出血和污染, 快速关腹, 转入ICU进一步复苏, 此外还应适时对患者施行再次手术以对受损脏器进行确定性修复。

参考文献

[1]李勇.闭合性腹部损伤62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4) :48.

[2]金铭亚.63例重症胸、腹部损伤的早期救治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33 (9) :114-115.

[3]江学文.腹部损伤76例诊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19 (6) :101-102.

上一篇:地下交通枢纽下一篇:规划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