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棚栽培范文

2024-05-07

拱棚栽培范文(精选11篇)

拱棚栽培 第1篇

1 繁殖园建立

草莓园应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整、排灌方便、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强、避风向阳的砂壤土。拱棚草莓生长期长, 应选用休眠期短、果体大、果型美、果香味浓、色泽鲜艳、耐贮性好、丰产、抗病、质优、早熟、适合温室栽培的品种, 如丰香、鬼怒甘、春香和女峰等。采用匍匐茎繁殖。草莓壮苗的标准是: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达, 具有较多的新根;叶柄短粗, 苗大小整齐一致。4月中下旬摘除母株上的老叶、病叶和花茎, 带土移植到土壤肥沃、前茬作物种植豆类、瓜类、蔬菜及水稻的土地上, 株行距80cm×100cm, 约栽1.5万株/hm2。

2 整地移栽

整地做畦, 一般施腐熟鸡粪75t/hm2、磷酸二铵300kg/hm2、生物钾肥75kg/hm2, 结合施肥, 深翻土地;然后做成畦面宽50~60cm, 畦沟顶宽40~50cm, 底宽20cm, 高15~20cm的高畦, 方向为南北走向。选择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 彻底清除杂草, 深翻园地, 防治地下害虫。翻耕深度为20~30cm, 结合翻耕施足底肥, 可施入优质猪圈粪75t/hm2以上、三元素复合肥600~750kg/hm2。然后做成垄顶宽30cm、垄底宽60cm、垄高30cm、沟宽30cm的高垄。整畦后, 种植穴及周围土壤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浇消毒。一般于8月上旬至9月上旬, 选择阴天或小雨天进行移栽, 尽量避开晴天炎热中午, 以防灼苗。移栽前用50%丁草胺3kg/hm2对水900kg喷雾防除杂草[3,4]。垄面铺黑色膜, 每垄栽植2行, 株距18~20cm, 种植10.5~12.0万株。

3 肥水管理

在草莓整个生长过程中, 进行4次追肥。第1次为催苗肥, 定植后2~3d施, 以氮肥为主。第2次为催果肥。在开花前施用含硫的三元复合肥150~180kg/hm2;第3次在第1~2档果采收后进行, 施用复合肥150~180kg/hm2;第4次在第3档果采收后进行, 施用复合肥120~150kg/hm2。草莓移栽, 必须当日浇稳苗水, 并要浇透, 在栽植面积较大时, 边栽植边灌水。以后根据土壤墒情可2~3d或4~5d浇1次水, 连续浇2~3次, 如浇水不及时或浇水不足, 会使根系变黑造成死苗。在草莓定植后至现蕾前, 可沟灌水, 后掀膜通风;现蕾至开花前, 一般不必灌水;开花期以后, 土壤的含水量不能低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果实膨大期, 土壤中的含水量不低于最大持水量的60%。春季多雨, 应注意排水。

4 田间管理

种植15d后, 用幅宽1.2m的黑色地膜覆盖;初果时 (约种植30d后) , 搭棚覆膜保温, 冬季可通过掀开畦两头的塑料薄膜控制棚内温度。拱棚保温时间为10月下旬, 扣棚后15d左右覆盖地膜, 随即破膜提苗, 自12月初加盖草苫, 在极端低温到来前 (即外界气温低于-14.5℃时) 在棚内加扣50cm高小拱棚, 极端低温后即可拆除。3月中旬以后, 可适时去掉草苫, 并注意放风。保温初至开花前, 棚内白天温度为25~28℃, 夜间不低于5℃。保温初期, 外界气温高, 应注意白天放风降温, 初花至成熟期, 棚内白天温度宜为20~25℃, 夜间不低于5℃。每株以保留2~3个花枝为宜, 并保留12~15片健壮叶, 及时摘除老叶和病叶, 各档花保留9~13朵。各档花序在果实快采收时, 应及时摘除, 以刺激新花序抽生。

5 病虫鼠害防治

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和枯死老叶, 拔除病株, 集中烧毁, 清整田园, 保持小拱棚内清洁通风。草莓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等, 灰霉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 或50%扑海因2 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用10%世高水溶性颗粒剂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地老虎、蛴螬、蝼蛄、蚂蚁等。地下害虫可于整地时进行土壤药剂处理, 蛴螬、地老虎用90%敌百虫450g/hm2对水8 250kg灌根防治;而蚜虫、红蜘蛛等可用10%吡虫啉1 500倍液喷雾防治。田鼠用7.5%杀鼠醚鼠剂配成毒饵毒杀。

6 适时采收

果实由青转乳白色, 整个果肩、果底全部着上红色, 外表色泽鲜艳, 果实芳香浓郁, 即为采收适期, 果实品质最佳。如需远途运销, 可于草莓8成熟时采摘装运。肉质细密的品种, 则可以在近全熟时采收。采摘果实时连同果柄一起摘下。每天采摘时间以露水干后至炎热到来之前为宜。采收时要轻采轻放, 按级分装, 小心装运, 尽快上市。

参考文献

[1]张选良, 李菊英.小拱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 2008, 54 (6) :195.

[2]张乃萍.草莓小拱棚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9) :80.

[3]任宝君.草莓小拱棚早熟增产栽培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 (温室园艺) , 2008 (2) :51-52.

小拱棚双覆膜甜瓜高产栽培技术 第2篇

小拱棚双覆膜甜瓜高产栽培技术

1 选种及种子处理 选品种纯度、发芽率均在95%以上,抗病、优质、耐储运的主产品种.大果型品种有铁甜银脆、白玉、绿洲黄玉二号等,搭配抗病皇后、香妃蜜等;小果型品种有状元、玉露、蜜世界,搭配两域一号.播种前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2h,再用清水浸种4~5h或用0.3%种子量的敌克枕拌种,然后用清水漂洗2~3次,建议种子包衣.

作 者:汤振霞 曲振权 李大伟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50500 刊 名:种子世界 英文刊名:SEED WORLD 年,卷(期): “”(10) 分类号:S6 关键词: 

小拱棚甜瓜高产栽培技术 第3篇

关键词:小拱棚甜瓜;优势;育苗;管理

中图分类号:S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40-1

1 甜瓜在白城地区的主要种植方式及其优势

1.1 种植方式

大田直播栽培;大田覆膜栽培;日光溫室栽培;冷棚栽培;小拱棚栽培(其实后四种都属于保护地栽培)。在这几种栽培方式当中小拱棚栽培的优势非常明显,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加大,

1.2 优势表现

种植面积大。小拱棚栽培与日光温室或冷棚栽培相比面积可以大得多;经济效益高。小拱棚甜瓜一亩地纯收入7500元以上,而且7月中旬还可以复种白菜,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大田直播栽培和大田覆膜栽培;病害轻。小拱棚甜瓜播种早避过了甜瓜病害的高峰期,因此,小拱棚甜瓜可以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一个理想选择对象,

2 种子处理

保护地栽培甜瓜应选择早熟、高产、抗病、含糖量高、耐低温的品种。将精选后的种子在阳光下晾晒3-5d,将种子倒入55℃热水,按一个方向不断搅拌,保持恒温15min,杀死潜伏在种子表面及内部的病菌,然后加室温浸种8h,也可用药剂浸种,用甲基托布津或杀毒矾浸2-4h,捞出洗净药液,再温汤浸种。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控干水分后催芽。将浸好的种子用干净的湿毛巾包裹好,置于28-30℃的条件下催芽。

3 培育壮苗

3.1 苗床准备

播前15-20d扣膜暖地,将床土挖出30cm深,将新鲜马粪踩入苗床15cm,然后盖上棚膜。5-6d后床内马粪已经发热时,再放入10cm厚田土,然后再铺上一层沙子;可用作物秸杆垫起;厚木板搭架子做离地床,做保温处理,其上摆放营养钵。可用32%苗菌敌20g对细土20-30kg,制成药土。播种时,营养钵下筛营养土,种子上下各覆盖一层药土,以上两种土应在催芽前配制完成。

3.2 苗期管理

3月下旬播种,催芽种子每营养钵一粒,每亩移栽田需种子100g。播种后出苗前,室内温度保持在28-30℃,夜间18-20℃,出苗后至第一片真叶,白天温度22-25℃,夜间15-16℃,第一片真叶出现后棚内白天温度为30℃,促进秧苗生长发育。棚内温度最少不能低于13℃;播种时浇透水,出苗前不浇水。出苗后床上出现干旱适时浇水。浇水应在上午7-8点钟之前。最好浇灌20℃的温水。大田移栽前一周断水,并通风炼苗(要根据棚内温度灵活掌握),移栽时浇透水。

4 移栽

4.1 本田准备

结合整地,亩施优质农肥3000-4000kg,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各20-25kg,或西瓜专用复合肥50kg。钾肥的施用要适量。过多糖分积累少,口感不好;过少易裂果,品质下降。氮肥的施用也不可过多,过多易造成瓜苗徒长,同时也会加重病害。定植前一周覆盖幅宽1.3m的地膜,并隔1m远插一竹片做成支架。

4.2 定植

日光温室栽培的4月10日定植,塑料大棚的4月15日左右定植,小拱棚栽培的4月下旬定植。行距65cm,株距45-50cm。种两垄空一垄,边栽苗边扣膜。

5 田间管理

5.1 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的田间管理要点是温,棚内温度在35℃以下不放风;缓苗期到开花期甜瓜植株需水量最大,要进行适时的灌水,棚内温度控制在25-30℃;果实膨大期及成熟期,白天28-30℃,夜间15-18℃,温差保持在10℃以上,有利于果实品质的形成,一般在果实成熟前7-10d不浇水。

5.2 整枝摘心

选择一条长势比较好的蔓作为主蔓,留5片真叶进行定心,将来会在主蔓上抽出5条子蔓。子蔓1-2节可以结瓜,坐瓜后对子蔓不再进行掐尖;主蔓有4片叶时摘心,选留2-3条健壮子蔓,当子蔓长到4片叶时,再留3片叶摘心,孙蔓也留3片叶摘心。

5.3 人工辅助授粉

早春由于气温比较低,容易导致化瓜的发生,因此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或喷坐瓜灵来提高甜瓜的坐果率。人工授粉多在上午9-11时进行,用毛笔蘸雄蕊花粉涂抹雌蕊柱头,也可采雄花直接涂抹雌花柱头。此时天气应该没有露水,毛笔要求是干的,同时阴雨天或空气湿度大时不能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5.4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甜瓜的栽培应采取轮作,加强苗期、定植后的水肥管理,合理甜瓜的种植密度,保持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甜瓜枯萎病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灌根;炭疽病可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喷雾;甜瓜疫病可用72.2%普力克水剂和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交替喷雾;虫害防治。在保证正常田间管理前提下,可用黄板诱杀蚜虫和白粉虱,也可采用药剂防治。蚜虫可用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喷雾;白粉虱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喷雾;美洲潜蝇可用30%虫螨净烟剂进行熏杀。

6 适时采收

成熟的甜瓜呈现出本品种特有的颜色,散发出浓郁的香味。瓜皮比较硬,指甲不易陷入,脐部较软,用手捏有弹性。此外,结瓜蔓上的叶片因缺镁而焦枯,也是果实成熟的重要标志。一般6月中旬即可采收上市。

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 第4篇

1 小拱棚建造

小拱棚宜采用南北走向, 占地宽1.4~1.6 m, 先在中间开宽60 cm、深40 cm的瓜沟, 施肥后深翻使土肥混匀, 并做成宽60 cm、高10~15 cm龟背形栽培床, 床两侧各形成一条宽30 cm的浇水沟, 沟外侧各做一条高20、宽20 cm的畦埂, 埂上每隔1.0~1.2 m插1条长2 m、宽4 cm的竹片, 形成宽约1.5 m、高约0.7 m的拱架, 架上扣宽2 m的薄膜, 四周用土压严压实, 棚间距约1 m[1,2]。用竹片3 600~3 900片/hm2、0.014mm农膜约112.5 kg/hm2或0.03 mm农膜约240 kg/hm2, 0.005 mm地膜约37.5 kg/hm2。该结构小拱棚一般年份4月初最低温度可稳定在5℃以上, 能满足西瓜缓苗期的要求。

2 品种选择

目前, 生产上多采用京新一号做为主栽品种, 搭配品种有美抗九号、日本甜珍等。

3 育苗定植

3.1 浸种催芽

将种子倒入55℃的温水中, 并迅速搅拌, 待水温降至30℃后浸泡4~6 h, 然后用湿毛巾包 (裹) 住放在28~30℃条件下催芽 (保持温度恒定) 。24~30 h后出芽。

3.2 播种

一般采用直播, 播种深度一般为5 cm。当胚芽长至0.3cm时, 胚根向下, 并覆土1.5~2.0 cm。播种后4 d不通风, 温度保持在25~30℃, 5~10 d内出苗通小风, 降低畦面温度, 也可在垄面上盖土防止烧苗。

3.3 定植

不吊蔓西瓜, 定植1.20万~1.35万株/hm2, 株距40 cm。吊蔓西瓜, 定植1.95万株/hm2, 株距50 cm[3]。

出苗前温度控制在28~30℃, 出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 夜温控制在15~20℃。注意猝倒病、疫病的防治, 苗期可喷施阿米西达或适乐时1 500倍液防治。定植前1周, 应适当控制水分并降低温度, 锻炼幼苗[4]。

4 田间管理

4.1 间苗、定苗和补苗

西瓜的株行距比其他作物大, 单位面积栽培株数少。因此, 必须力争苗齐、苗全。在定苗时留大去小, 保壮除劣, 每穴1株, 间苗时注意保持株与株之间的相互距离;田间缺苗一定要补种。补苗有2种方法:一是浸种催芽补种;二是用幼苗移植补栽。

4.2 追肥

4.2.1 壅肥。

在西瓜伸蔓开始, 一次壅完, 以后不再施肥。这种施肥的目的主要是防基肥肥力不足, 后期脱肥早衰。肥料可选用炕土或其他优质农家肥混入二铵300 kg/hm2, 或三元复合肥525 kg/hm2。在距根部10~15 cm以外、深度15~20cm处施入, 施肥后立即灌水[5]。

4.2.2 根外追肥。

一般追肥2~3次。第1次在3~5片真叶时进行, 17:00以后施0.3%磷酸二氢钾、0.2%尿素;第2次在幼瓜拳头大小时进行;第3次在瓜碗口大小时进行, 浓度及时间同第1次。

4.3 灌水、排水

4.3.1 灌水。

西瓜喜干燥、耐干旱, 灌水时间和次数一定要适时、适量。灌水标准:在13:00左右观察田间叶片, 如瓜叶暂时处于萎蔫状态, 早上和晚上能恢复正常, 并用手试搓土壤, 若不能捻成较光滑的薄片, 便可进行灌水, 反之不灌水。追肥后要掌握田间湿度灌水, 如土壤不缺水可适当轻灌, 切不可大水漫灌。在雌花开放前5~7 d内一般不灌水, 以防止蔓叶徒长引起落花落果;果实接近成熟时, 控制灌水。

4.3.2 排水。

如遇大雨, 拱棚内进水导致行间有积水, 或灌水时水量过大导致积水, 一定要排出, 否则会造成土壤缺氧, 致使瓜秧死亡。

4.4 整枝、压蔓

4.4.1 整枝。

整枝是为了协调植株各器官之间正常生长发育。因此, 整枝一般在蔓尖处当第一雌花所形成的幼瓜长至直径1 cm大小时进行。早熟品种在栽培密度大、地力差的情况下可留1蔓;在肥力足、密度小的情况下, 可留2蔓, 即每穴2蔓2瓜。

4.4.2 压蔓。

西瓜结合整枝同时还要进行压蔓。即在压蔓处先松土、整平, 右手拿瓜铲横插入土中, 向里压出长20~23cm、深7 cm的窄沟, 左手将瓜蔓拉直顺放入土中, 秧尖留长13~17 cm, 再抽出瓜铲, 将沟土挤压紧实。主蔓一般可压3次。第1次压蔓在瓜前2片叶处;第2次压蔓在瓜后4片叶处;第3次压蔓要做到深压、紧压。侧蔓一般可压2~3次, 方法与主蔓相同[6]。压蔓时要注意位于结瓜处的前后2片叶不能压;早上不压, 待11:00以后开始压蔓;一般2~3 d压1次, 避免将瓜蔓放成荒条。

4.5 人工授粉

西瓜是异花授粉植物, 需靠昆虫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时间一般在7:00—9:00最为适宜。选择大朵雄花给初开的雌花一对一授粉, 如雄花数少时, 一朵雄花可授2~3朵雌花。

4.6 温度管理

拱棚西瓜温度管理是重点。应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放风通风。无风晴天要早放、放大、晚闭, 阴雨低温天气应晚放、放小、早闭, 寒流天气可闭而不放, 大风天气如果天晴也要通风, 须注意如刮南风可将拱棚南端开小, 北端开大;如刮北风可将北边开小, 南边开大。棚内温度过高时还要将拱棚两侧拉开通风降温。一般情况下, 每天放、闭风的时间通常在9:00开始, 17:30左右结束, 棚内温度控制在

25~30℃。

5 病虫害防治

常用阿克泰4 000~5 000倍液预防蚜虫。枯萎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 用适乐时1 500倍液或阿米西达1 500倍液防治。用75%百菌清700~800倍液或80%多菌灵2 000~3 000倍液防治白粉病。

摘要:介绍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 包括小拱棚建造、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以供参考。

关键词:西瓜,小拱棚,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刘广.沙土地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8) :103, 106.

[2]王喜琴.早春枣园间作小拱棚西瓜技术要点[J].西北园艺:蔬菜, 2011 (3) :22.

[3]崔洪文.小拱棚西瓜栽培的品种选择及定植技巧[J].中国农民企业家, 2011 (4) :43.

[4]韩丽英, 李学斌, 王星红, 等.盐碱地小拱棚西瓜无公害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 2010 (16) :78-79.

[5]张英, 刘军民, 李超.小拱棚西瓜春早熟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3) :129.

韭菜小拱棚高效益栽培技术 第5篇

1.盖膜前准备 一般在“大雪”前(封冻前)拱棚覆膜。拱畦宽1米,长20米(或根据种植面积多少而定),高0.3~0.4米。拱棚盖膜前,清除田间杂物,搂平畦面,在韭菜根部每667平方米(1亩)追施腐熟人粪尿1250公斤,并每667平方米用堆制的腐熟肥细土750公斤盖根,然后再用1∶800~1000倍的辛硫磷溶液灌根,以杀灭地下越冬害虫。然后沿着畦沟蓄足水分。最后用2米宽的透明塑料薄膜封架扣紧。

2.苗期管理 韭菜拱棚盖膜后,夜间需加盖草帘保温,晴天揭帘提温。揭帘时,若棚膜上有水珠,可用手轻轻拍掉,以增强畦内光照。拱棚盖膜温度必须保持在0℃以上,才能有利于韭菜生长。当韭菜苗要出土时,应在晴天温度高时,揭膜松土一遍,松土深度3厘米左右。待韭菜长到10厘米左右时,在高温的晴天揭膜培土。其余各茬可不再培土。

3.适时采割 一般头茬青韭菜在封膜后20~25天(长到25厘米左右)时采割,采割时间要在早晨或下午日落前进行。采割方法是边揭膜边采割,揭一段割一段。割后及时清除残叶,不要浇水;如畦面过干,可用喷壶喷洒少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后间隔20天左右割第二刀,再间隔15天左右后采割第三刀,待气温正常揭膜后一个月左右割第四刀。后三茬的收割方法和收割时间同第一茬。秋季收种。

4.揭膜后管理 小拱棚的韭菜一般以割3~4茬为宜。“立春”后当温度达到5℃左右时即可揭膜,并要及时进行施肥(每667平方米施粪肥1000公斤,磷肥25公斤),从利养分积累,培育壮根。

中、小拱棚优质南瓜高效栽培 第6篇

1. 品种选择。

宜选用早熟、耐低温的优质品种, 如栗晶、寿星、东升、吉祥1号等。

2. 培育壮苗。

取田园土6份、腐熟厩肥4份, 分别过筛后混匀, 然后在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入优质腐熟鸡粪10~15千克、三元复合肥5千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 充分混匀后装入营养钵。一般于2月下旬至3月初, 在大棚内进行营养钵育苗。在播种前3~4天, 用50~55℃的热水浸泡经过精选的种子, 并不断搅拌, 使种子受热均匀, 待水温降到30℃左右时停止搅拌, 再继续浸泡6小时左右, 然后将种子转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15分钟左右, 尔后用清水将种子淘洗3遍, 除去种皮表面的黏液、污物, 沥干水分后用纱布或毛巾包裹好, 置于28~30℃温度下进行催芽。一般2~3天后种子即出芽, 芽长0.3~0.5厘米时播种。

播种前, 先给苗床浇足底水, 待水完全渗下后撒1层薄薄的过筛细土, 再用细竹竿在每个营养钵中央插1个小孔, 然后将南瓜种子芽向下顺孔放平, 每钵播1粒, 最后覆盖细潮土2~3厘米厚。整床播完后, 在畦面上覆盖塑料薄膜, 以利于出苗。苗床内温度应保持在25~30℃, 2~3天后即可出苗。由于南瓜幼苗极易徒长, 因而当有70%~80%的幼苗顶土时, 即应开始通风, 逐渐降低棚内温度。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 撒干细土弥合土缝, 白天温度保持在15~20℃, 夜晚保持在13~15℃。此时应根据天气变化, 随时调节通风量, 以降温排湿, 防止幼苗徒长。在育苗期间, 适当减少日照时数, 每天给予8小时日照, 可以促进早熟, 提高产量。定植前应适当炼苗, 幼苗具3~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3. 施足底肥, 适时定植。

一次性施足底肥, 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灰杂肥1 500~2 000千克或鸡粪1 000千克、饼肥50千克、三元复合肥30~4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整地后做畦, 畦宽2.5米、高20厘米。尔后, 每667平方米用都尔100毫升兑水30千克喷洒, 以防除杂草。然后在畦中间覆盖宽80~100厘米的地膜, 再用竹片搭棚覆膜增温。定植适期为外界气温稳定在10℃以上, 中、小拱棚内10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 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 苗龄30~35天, 幼苗具3~5片真叶时定植。采用地爬式栽培时, 在每畦中间栽1行即可, 株距45厘米;采用支架式栽培时, 每畦可栽2行, 行距90厘米, 株距50厘米。

4. 定植后的管理。

塑料小拱棚食用南瓜栽培技术 第7篇

1 选地、整地和施肥

由于南瓜根系发达, 当种子发芽后长出直根后, 每日以2.5cm速度生长扎入土中深达2m, 一般直根60cm, 直根分出很多侧根, 每天伸长6cm形成很大根群, 分布在耕层10~30cm, 因其根系庞大, 吸水和吸肥能力强, 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干旱和瘠薄地, 沙土地也能生长, 最好选沙壤土。定植前要深松, 并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5m3, 磷酸二铵10kg, 尿素5kg做底肥, 忌重茬, 避迎茬。

2 品种选择

选肉质具有香、甜、面等特征早熟丰产的品种有:台湾农友公司“东升”、“一品”、“日本甘粟”、“艾碧斯”等, 单瓜重3~5斤生育期100天左右。

3 播种与育苗

温室或大棚内育苗, 苗龄40~45天, 秧苗达到5叶1心, 采用营养钵育苗, 8×8cm。营养土配制:田园土5份, 堆肥3份, 细砂2份, 1千公斤加二铵2公斤, 尿素1公斤, 床土用绿亨1号进行床土消毒, 3月10日至3月20日开始浸种催芽, 温度28~30度, 当芽长3mm时播种, 籽上覆土1.5~2cm , 在22~23度条件下 , 经3~5天即可土苗, 苗期控制好温湿度, 防止徒长, 日照在8~10时为宜, 利于雌花分化生长。

4 定植和扣棚

4.1 定植时间

由于覆盖材料和层次不同, 定植时间也不同, 当5~10cm土层温度达到5~6度时, 气温超过0度就可定植。

4.2 定植方法

株距50~70cm, 行距2~3m, 栽培2垅空4垅, 邻垅插空栽, 坑深10~13cm, 子叶方向一致, 边栽边浇水, 最后培土, 注意防治蛭虫。

4.3 扣小棚及管理

栽后扣小棚, 用2m长竹披子和0.08~0.10mm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农膜, 每隔70cm插入1个竹披子, 用草绳从上边连接, 上面覆膜, 两侧用土压紧压严, 当外界气温低于0度时, 苗上要扣纸罩或膜上盖草帘子, 当气温高于20度, 要在背风面放风, 防止烤苗, 6月10日左右揭膜, 并注意秧苗锻炼。

5 中耕除草

既能除草, 又能提高地温, 铲趟由浅入深, 不要伤 根, 要注意培土, 一般除草2~3次, 成活后二次, 第3次要在二次除草1周后进行。

6 灌溉和施肥

伸蔓前 如果墒情好, 一般不浇水, 伸蔓后距根15~20cm处开沟深10cm, 亩施15~20kg尿素后灌水。

7 整枝压蔓

多采用单杆整枝, 也可采用双杆整枝在晴天及时摘除多余的分枝和杈, 当蔓长到70cm时开始压蔓。当看到第2个瓜时摘去根瓜不要, 当长到1.5~2m开始摘心, 留2~3个瓜为宜, 南瓜有间歇现象, 横垄压蔓, 瓜附近叶片掐掉, 让阳光直接照在瓜上、瓜前、见瓜压蔓, 雨前要求翻瓜放在垄台上。

8 人工授粉

如遇连阴天应适时进行人工授粉, 雌花受精力最高时期比花粉发芽率最高的时期要迟, 早4~4.30时雄花完全开放, 自然授粉在6~8时, 人工授粉必须及时4~5时, 8时前结束。授粉15分钟后, 开始发芽, 1小时后花粉发芽即行结束。花粉管在柱头上伸长的速度快, 1小时7~8mm, 3~5小时进入子房, 8~10小时进入末端授精结束。

9 病虫防治

消灭蚜虫, 使用Bt乳剂、311、天力Ⅱ号等药剂防治, 也可用蚜虫天敌包括瓢虫、草蛉、食蚜蝇, 蚜黄峰。炭疽病防治方法: (1)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摘顶整枝, 多施磷肥; (2) 及时清理病叶, 病株深埋; (3) 用白菌清600倍喷撒。

10 采收和贮藏

适时采收不压喷, 合理贮藏。收获应在晴天进行, 有利于伤口愈合, 贮藏要保持低温通风干燥的环境。

摘要: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南瓜及其相关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提出用塑料小拱棚进行食和南瓜早熟高产栽培。

早春茬双层拱棚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第8篇

一、棚体建造

双层拱棚是由内外两层大小拱棚所组成, 外拱棚跨度5.7~6米, 拱顶高1.8米, 长度视地块而定, 一般每棚不超过50米, 与大棚同向并排两个小拱棚, 小拱棚棚宽1.8~2米, 高80厘米, 长度同大棚, 两小棚之间留40~50厘米宽的人行道, 以利于日常操作, 小拱棚外侧与外棚边缘各留70~80厘米的空档, 用于放置草苫。

二、选用良种

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株形紧凑、坐果集中、早熟抗病、高产优质、商品性高的品种, 如洛椒4号、苏椒5号等。

三、培育壮苗

1. 苗床准备:

原则上应在未种植过茄果类蔬菜的地块育苗, 做成宽0.8~1.2米的宽畦 (育苗畦) , 营养土配制按沃土6份、腐熟有机肥4份的比例配制, 每立方米加人腐熟圈肥25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磷肥二铵1千克、草木灰10千克, 拌匀过筛即可。每平方米苗床施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克, 对细土5千克, 取1/3撒在浸湿的畦面上, 其余2/3盖在种子上面。每667平方米的栽培面积需要苗床面积5~6平方米。育苗时间在黄淮地区为10月上旬。

2.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 将种子在55℃热水中浸泡搅拌15分钟, 待水温冷却到室温后再浸泡10~12小时, 将种子淘洗沥水后用湿布包好, 放在28℃温度条件下催芽。3天后有2/3左右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为130~140克。

3. 播种与分苗:

l0月上旬播种, 过早易徒长, 不易越冬, 过晚推迟上市, 影响效益。苗床在播种前要浇足水, 待水渗下后, 床面撒一层细干土, 再将种子均匀的撒播在准备好的苗床上, 之后立即覆0.5厘米厚细土。当种子拱土时再覆0.5厘米厚细土, 以防幼苗带帽。在幼苗长至4~6片真叶时进行分苗, 时间约在11月上旬。分苗床建造同育苗床, 在分苗床上开3~5厘米深沟,

行距8~10厘米, 顺沟浇水, 按株距7~10厘米摆苗, 水渗后封土。或移至8厘米×10厘米的营养袋中, 分苗期间, 中午前后进行2小时的遮荫, 温度白天保持在20~30℃, 夜间保持在15~17℃。

4. 苗期管理:由于育苗期正处在高温多雨季节, 对幼苗

生长不利, 应采用塑料薄膜大棚防雨和遮阳网遮荫降温, 并加强温、光、肥、病虫害等方面的管理。定植前10~20天, 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氮肥加磷酸二氢钾少量, 可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四、适期定植

一般在12月初定植, 选门椒现蕾、茎秆粗壮、苗龄65天左右的壮苗进行定植。定植前施足底肥, 667平方米施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磷酸二铵50千克、硫酸钾25千克。施肥后深翻20~30厘米使肥土掺匀, 整平耙细, 按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带土单株定植, 每667平方米3700株左右, 定植深度以苗坨为标准, 不宜过深。定植后立即加盖小拱棚, 夜间加盖草苫。

五、田间管理

1. 温度调控:

一般白天温度保持在25℃左右, 夜间温度保持在18℃左右。入春后外界气温升高, 可拆去草苫加大通风量, 保持白天25℃~30℃, 晚上l 5℃~1 8℃。

2. 光照调控:

保持棚膜洁净, 提高透光率。在冬季阴、雾、雪天气下也应在中午揭开草苫和内膜l~2小时, 以增光、通风、排潮。

3. 肥水管理:

定植时顺定植沟浇足定植水, 以后结合墒情不旱不浇水, 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对椒坐住后, 结合浇水重追1次肥, 每667平方米施45%复合肥20~30千克, 浇水时, 按定植垄顺沟交替浇水, 忌大水漫灌, 以后每采摘1次, 追肥1次。大棚内可推广采用肥料冲施法。

4. 植株修整:

留1~2个侧枝, 其余全部摘除, 四门以上, 长势较弱的侧枝尽早摘除, 以利通风透光。为防落花落果, 可用2.4-D15~20毫克/千克, 在花期涂抹花柄。

5. 病虫害防治:

早春茬双层拱棚辣椒常见病虫害有:疫病、炭疽病、灰霉病、蚜虫等, 是造成辣椒三落的主要病害, 在防治时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办法进行。在封行时, 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交替使用, 防治炭疽病、疫病、灰霉病等。中后期主要防治蚜虫以减轻病毒病的传播和发生。用黄板诱杀蚜虫, 也可用10%灭蚜烟剂每667平方米500克熏烟防治。病毒病在发病初期用高锰酸钾、病毒A或病毒灵等喷洒防治, 采收前10天一般不用药。

六、适时采收

三膜一苫小拱棚西瓜栽培模式 第9篇

一、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抗病、易坐果、外观和内在品质好、耐低温、耐弱光、耐湿的品种。如郑杂5号、京欣1号、庆农5号, 庆发8号、黑蜜5号等。采用嫁接栽培时, 选用对西瓜枯萎病免疫或高抗, 与栽培品种嫁接亲和力强、无栽培生理障碍的葫瓜品种、南瓜品种做砧木。

二、培育壮苗

1. 种子处理。

先将种子放阳光下凉晒2~3天, 然后放入55℃的温水中, 迅速搅拌10~15分钟, 当水温降至40℃左右时停止搅拌, 有籽西瓜种子继续浸泡4~6小时, 洗净种子表面粘液;无籽西瓜种子继续浸泡1.5~2小时, 洗净种子表面粘液, 擦去种子表面水分, 晾到种子表面不打滑时进行破壳。作砧木用的葫瓜种子常温浸泡48小时, 南瓜种子常温浸泡2~4小时。

2. 催芽。

将处理好的有籽西瓜种子用湿布包好后放在28~30℃的条件下催芽。将处理好的无籽西瓜种子用湿布包好后放在33~35℃的条件下催芽, 胚根 (芽) 长0.5厘米时播种最好。葫瓜和南瓜在25~28℃的温度下催芽, 胚根长0.5厘米时播种最好。

3. 苗床构建

(1) 苗床选择

苗床应选在背风向阳、地势稍高、不易遭受畜禽破坏的地方。采用回垅火炕温床育苗。

(2) 营养土配制

一般用田土和腐熟的有机肥料配制而成, 忌用菜园土或种过瓜类作物的土壤。按体积计算, 田土和充分腐熟的厩肥或堆肥的比例为3∶2或2∶1;若用腐熟的鸡粪或人粪, 则可按5∶1的比例混合。然后, 每1000千克土再加入西瓜育苗专用肥2千克, 多菌灵80克, 敌百虫60克。充分拌均, 盖膜堆闷10~15天后装钵。

(3) 护根措施

为了保护西瓜幼苗的根系, 使苗木带土定植, 采用塑料钵、塑料筒或纸筒营养钵育苗。塑料钵要求规格为:钵高8~10厘米, 上口径8~10厘米;塑料筒和纸筒要求高10~12厘米, 直径8~10厘米。装土时按实, 营养钵上部留出1厘米空间。

4. 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2月中旬播种, 采用嫁接栽培时, 育苗时间提前8~10天。种选晴天上午播种, 首先搭建温床, 播种前一天下午把营养钵泼透底墒水, 升火预热苗床, 待钵体温度升到25℃时停火播种, 播种时苗床浇足底水, 先在营养钵 (筒) 中间扎一个1厘米深的小孔, 再将种子平放在营养钵 (筒) 中央, 胚根向下, 随播种随覆盖混有0.3%五福合剂杀菌剂的营养土, 盖土厚度为1.0~1.5厘米。采用嫁接栽培时, 顶插接和劈接的砧木播在苗床的营养钵 (筒) 中, 接穗播在播箱里。床面撒毒饵防治地下害虫, 钵面铺盖地膜保温保湿, 温床夜间加盖草苫。

5. 嫁接。

采用顶插接、改良顶插接或靠接的方法进行嫁接。

6. 苗床管理

(1) 温度管理。出苗前苗床应密闭, 保持温度30~35℃, 温度过高时停火或覆盖草苫遮光降温, 瓜苗出土30%左右时, 揭去地膜, 苗床通风换气, 出苗后至第一片真叶出现前, 温度控制在20~25℃, 第一片真叶展开后, 温度控制在25~30℃, 定植前一周温度控制在20~25℃。嫁接苗在嫁接后的前2天, 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进行遮光, 不宜通风;嫁接后的3~6天, 白天温度控制在22~28℃, 夜间18~20℃;以后按一般苗床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2) 湿度管理。苗床湿度以控为主, 在浇足底水的基础上尽可能不浇或少浇, 定植前5~6天停止浇水。采用嫁接育苗时, 在嫁接后的2~3天苗床密闭, 使苗床内的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 嫁接后的3~4天逐渐降低湿度, 可在清晨和傍晚湿度高时通风排湿, 并逐渐增加通风时间和通风量, 嫁接10~12天后按一般苗床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3) 光照管理。幼苗出土后, 苗床尽可能增加光照时间。采用嫁接育苗时, 在嫁接后的前2天, 苗床应进行遮光, 第3天在清晨和傍晚除去覆盖物接受散射光各30分钟, 第4天增加到1小时, 以后逐渐增加光照时间, 1周后只在中午前后遮光, 10~12小时后按一般苗床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其他管理无籽西瓜幼苗出土时, 极易带种皮出土, 要及时摘除夹在子叶上的种皮。采用嫁接育苗时, 应及时摘除砧木萌发的不定芽。采用靠接法嫁接的苗子在嫁接后的10~13天, 从接口往下0.5~1厘米处将接穗的茎剪断清除。大约在嫁接后的10天左右, 嫁接苗成活后, 应及时去掉嫁接夹或其他捆绑物。

三、整地施肥

西瓜地应选择在地势高、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质壤土上。采用非嫁接栽培时, 旱地需轮作5~6年、水田需轮作3~4年方可再种西瓜。早春解冻后深耕整土地, 定植前5~7天开挖瓜沟, 施基肥后顺沟浇水, 造足底墒, 水渗下后起垄做畦, 垄高15厘米, 宽133厘米, 垄面中间覆盖80~100厘米宽的地膜预热。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 结合整地, 每亩施充分熟腐优质有机肥 (以优质猪厩肥为例) 4000~5000千克, 氮肥6千克, 磷肥3千克, 钾肥7.3千克, 或使用按此折算的复混肥料。有机肥一半撒施, 一半施入瓜沟, 化肥全部施入瓜沟, 肥料深翻入土, 并与土壤混匀。

四、定植

3月中、下旬, 10厘米深土层地温连续3~4天稳定在15℃以上时定植。定植苗日历苗龄30~35天, 生理苗龄3~4片真叶。定植密度根据品种和整枝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般早熟品种900~1000株, 中熟品种700~800株, 晚熟品种600株。垄中间种植两行西瓜, 行距50厘米, 三角定植, 定植时应保证幼苗茎叶和根系所带营养土块的完整, 定植深度以营养土块的上表面与畦面齐平或稍深 (不超过2厘米) 为宜, 嫁接苗定植时, 嫁接口应高出畦面1~2厘米。无籽西瓜幼苗定植时应按无籽西瓜幼苗∶有籽西瓜幼苗=稀植4∶1或5∶1;密植8∶1或10∶1的比例种植有籽西瓜品种作为授粉品种。每株浇灌0.5~1千克杀菌剂药液, 水渗下用土压边封口。

五、定植后的管理

1. 温度管理缓苗期管理定植后立即扣好棚膜, 夜晚覆盖草苫和棚膜。

白天棚内气温要求控制在30~35℃, 夜间温度要求保持在15℃左右, 最低不低于5℃。在湿度管理上, 一般底墒充足, 定植水足量时, 在缓苗期间不需要浇水。缓苗后, 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30℃, 夜间棚内温度控制在13℃以上, 20℃以下。

2. 水肥管理。

缓苗后浇一次缓苗水, 水要浇足, 以后如土壤墒情良好时开花坐果前不再浇水, 如确实干旱, 可在瓜蔓长30~40厘米时再浇一次小水。为促进西瓜营养面积迅速形成, 在伸蔓初期结合浇缓苗水在瓜沟外侧离瓜根10厘米远处, 每亩穴施速效氮肥 (N) 5千克。

3. 整枝压蔓。

早熟品种一般采用单蔓或双蔓整枝, 中、晚熟品种一般采用双蔓或三蔓整枝。蔓长40~5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压蔓, 以后每间隔4~6节再压一次, 主蔓、侧蔓都要压。压蔓时将瓜蔓向外侧斜向引伸, 使瓜蔓平行伸展, 均匀分布。坐果前要及时抹除瓜杈, 除保留坐果节位瓜杈以外, 其他全部抹除, 瓜坐稳后停止整枝压蔓。

4. 其他管理。

瓜蔓40~50厘米长时, 应逐渐加大通风量, 保持棚温28~30℃, 5月5日前后拆去拱棚。

六、开花坐果期管理

1. 温度管理。

开花坐果期植株仍在棚内生长, 白天温度要保持在30℃左右, 夜间不低于15℃, 否则将坐果不良。

2. 水肥管理。

不追肥, 严格控制浇水。在土壤墒情差到影响坐果时, 可浇小水。

3. 人工辅助授粉。

每天上午9时以前用雄花的花粉涂抹在雌花的柱头上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无籽西瓜的雌花用有籽西瓜 (授粉品种) 的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4. 其他管理。

待幼果生长至鸡蛋大小, 开始褪毛时, 进行选留果, 一般选留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 采用单蔓、双蔓、三蔓整枝时, 每株只留一个果, 采用多蔓整枝时, 一株可留两个或多个果。

七、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管理

1. 温度管理。

西瓜坐稳后, 外界气温已较高, 要适时放风降温, 把棚内气温控制在35℃以下, 但夜间温度不得低于18℃。

2. 水肥管理。

在幼果鸡蛋大小开始褪毛时浇第一次水, 此后当土壤表面早晨潮湿、中午发干时再浇一次水, 如此连浇2~3次水, 每次浇水一定要浇足, 当果实定个 (停止生长) 后停止浇水。结合浇第一水追施膨瓜肥, 以速效化肥为主, 每亩的施肥量为磷肥2.7千克, 钾肥5千克, 也可每亩追施饼肥75千克, 化肥以随浇水冲施为主, 尽量避免肥料接触灼伤西瓜茎叶。叶面喷施西瓜膨大素3000倍液、磷酸二氢钾300倍液、爱多收1滴/千克, 每周1次, 连喷3次。

3. 其他管理。

在幼果拳头大小时将幼果果柄顺直, 然后在幼果下面垫上麦秸、干草, 或将幼果下面的土壤拍成斜坡形, 把幼果摆在斜坡上, 果实停止生长后要进行翻瓜, 翻瓜要在下午进行, 顺一个方向翻, 每次的翻转角度不超过30度, 每个瓜翻2次~3次即可。

八、采收

中晚熟品种在当地销售时, 应在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收, 早熟品种以及中晚熟品种外销时可适当提前采收。在一天中, 10时至14时为最佳采收时间。采收时用剪刀将果柄从基部剪断, 每个果保留一段绿色的果柄。

九、病虫害防治

病害以猝倒病、炭疽病、枯萎病、病毒病为主;虫害以种蝇、瓜蚜、瓜叶螨为主。

1. 农业防治。

育苗期间尽量少浇水, 加强增温保温措施, 保持苗床较低的湿度和适合的温度, 可预防苗期猝倒病和炭疽病;重茬种植时采用嫁接栽培或选用抗枯萎病品种, 可有效防止枯萎病的发生。在酸性土壤中施入石灰, 将pH值调节到6.5以上, 可有效抑制枯萎病的发生;春季彻底清除瓜田内和四周的紫花地丁、车前等杂草, 消灭越冬虫卵, 减少虫源基数, 可减轻瓜蚜危害;及时防治蚜虫, 拔除并销毁田间发现的重病株, 防止蚜虫和农事操作时传毒, 可有效预防病毒病的发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 可以增强植株对病毒病的抗病性。

2. 物理防治。

糖酒液诱杀:按糖、醋、酒、水和90%敌百虫晶体3∶3∶1∶10∶0.6比例配成药液, 放置在苗床附近透杀种蝇成虫, 并可根据诱杀量及雌、雄虫的比例预测成虫发生期;选用银灰色地膜覆盖, 可收到避蚜的效果。

塑料拱棚早熟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第10篇

1.播种前的准备

1.1选地

选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灌水方便的地块。前茬作物以葱、蒜、萝卜、豆类、小麦、玉米等为好。忌重茬。

1.2扣棚

在前一年土壤封冻前搭好大棚骨架,下好地锚。扣棚时间一般掌握在立春后7-10d,即2月中旬前,提前覆盖棚膜并绑缚好压膜线,提高土温、注意防风。

1.3施肥

拱棚早熟马铃薯生育期短,不宜追肥,最好在播种前一次施足。在上年秋季或扣棚土壤解冻后,结合整地每亩施3000kg以上优质有机肥,同时施入100kg复合肥,或磷酸二铵50kg,并适当增施钾肥,忌施氯化钾。

1.4起垄

起垄面宽55-60cm,垄沟宽40cm,垄幅宽1米左右,垄高15-20cm,垄面采用幅宽90cm的地膜覆盖最好。

2.种薯处理

2.1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结薯集中、商品性好的早熟、中早熟品种的脱毒种薯。可选择的品种有:费乌瑞它、中薯3号、荷兰7号、克新1号、克新4号、克新6号等。

2.2预醒

在2月中下旬将种薯选晴暖的中午出窖晾晒2-3d,并剔除病薯、烂薯和畸形薯。然后把种薯放在20-25℃的室内预醒10d,待芽萌动后,预醒结束。

2.3种薯切块

切种薯时大薯按螺旋状斜切,最后把芽眼集中的顶部切成3-4块,发挥顶端优势,要求每块30-35g为宜。

2.4种薯催芽

催芽时间一般在播前的25-30天。南部山区各县(区)在2月上旬开始催芽较为适宜。催芽的适宜温度为15-25℃,应在暗光条件下进行。

2.4.1室内沙土催芽

在符合催芽温度的室内或温室中,底层铺5厘米厚细沙土,然后将薯块芽眼朝上依次排摆,并尽量做到上齐下不齐,摆后覆5cm厚的细沙,沙土湿度以手握呈团、落地散碎为宜。按上述摆种方法依次排好第二层、第三层薯块。一般摆种3-5层,上面可覆盖地膜或加盖草苫保温。

2.4.2室内模具沙土催芽

即利用筐、篓、木箱等催芽,其摆种分层同室内沙土催芽。

待薯块芽长1-2cm时,将薯块取出移至10-15℃有散射光的室内摊晾,摊晾时底部最好铺一层湿沙土,在光照条件下幼芽变成绿色或紫绿色粗壮芽。

3.播种

3.1播种时间

当棚内10cm地温稳定达到7-8℃时开始播种,南部山区可于2月下旬播种,要求3月15日播种结束。

3.2播种密度

早熟品种一般密度为5000-5500株/667,中早熟品种一般密度为4000-5000株/667;同时要根据土壤肥力来确定,肥力好的适当密,肥力差的田块播种稀一些。

3.3播种方法

一般都采用垄上播种,按要求在垄上按小行距35-40cm,平均行距50cm,株距一般早熟品种按24-27cm株距,中早熟品种按27-34cm株距,采用三角形错开,用打孔器打深15cm的孔,将马铃薯种子播入其内,然后覆土即可。根据覆膜、播种先后又分以下两种形式:

3.3.1先播种后覆膜

就是起好垄后,接着打孔播种,然后覆膜,这种播种方法优点是出苗期利于提高垄温,加快出苗,缺点是出苗时要经常破膜放苗,费时费工,而且容易出现烧苗,为了防止烧苗,可在出苗前10天左右在膜上覆2-3cm的土,随后及时破膜放苗。

3.3.2先覆膜后播种

将垄起好直接覆膜后,打孔播种,这种播种方法的优点是马铃薯出苗时不出现烧苗形象,缺点是地膜有孔洞前期地温低,出苗缓慢。

4.田间管理

4.1温度管理

马铃薯苗期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3℃-18℃,茎叶生长在18℃-21℃时最适宜,开花最适温度为15℃-18℃,块茎形成的适宜温度是18-20℃。因此拱棚种植尤其注意各阶段生育要求的最高温度,超过此温度就要开始放风降温。

同时温度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增温、保温阶段, 出苗前期,约在播种后20-25d,以保温、增墒为重点,管理核心是封闭棚膜,防止风、雪、雨、霜冻等天气的不利影响,达到保温增温效果,利于早出苗、出匀苗。二是出苗后到晚霜结束前,这时期天气变化大,晴天温度高,要求放风降温,阴天或者大风降温并且有霜冻的天气,要求封严放风口,防寒、防冻。三是降温阶段,进入5月下旬后,气温稳定回升,这时垄面地膜可使垄温升高,不利于马铃薯生长,失去了它保温、提温功效,可以撤除或用土压住,降低土温;进入6月可以将棚膜撤除,让马铃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

4.2 肥水管理

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的需要量很大,拱棚种植比大田种植要求更高,从团棵现蕾开始到块茎膨大这一时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水分供应极为敏感,一旦缺水、产量将大幅度下降,用其它技术难以弥补。全生育期灌水要求最少4次,一水在出苗前根据墒情进行灌溉,此期以提高温度为目的,要小水润灌,避免低温降低过大;以后幼苗期、团棵期、薯块膨大期各浇水1次,严禁大水漫灌,一般浇小水至垄高的2/3处,垄面浸润透为宜。

早熟马铃薯生育期短,一般要求施足底肥后不需要追肥,不过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叶面追肥肥1-2次。

4.3激素处理

为了控制秧苗徒长, 促进早熟, 提高产量, 花期可喷施浓度为50-150mg/L多效唑。

4.4病虫害防治

4.4.1地下害虫害虫防治

金针虫、小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可在整地起垄前,每667用50%的辛硫磷0.35kg与40kg潮干土拌匀,堆闷30分钟后撒于地表,结合整地翻入土中防治。

4.4.2病害防治

马铃薯病害主要有早、晚疫病,首先要搞好预防,在田间封垄后,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的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交替喷施预防。当田间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进行药剂防治。防治药剂有: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隔7-10d喷一次,连续喷2-3次。

5.收获

海城地区地膜小拱棚生姜栽培技术 第11篇

一、播种条件

1. 播种前准备

姜种准备选择适合商品性好的山东莱芜片姜和莱芜大姜做姜种。每年3月中、下旬运回。选择姜块肥大、丰满、充1地块选择绿色食品生姜生产基地应选择在大气无染污、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 避开污染源的影响。土壤肥沃, 地面平整, 水源充足, 满足生姜所需的灌溉要求。

2. 品种与茬口

(1) 品种的选择基地种植应选用优质、高产、综合抗性良好的面包姜作为栽培用种。

(2) 茬口的选择生姜属喜温性蔬菜, 不耐霜冻, 于春季断霜后播种, 秋季霜冻来临前收获。播种期选择在地下10厘米的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 播种一般要求在5月1日前后下种。生姜的前茬地以禾本科粮食作物和葱蒜茬菜地为好。前茬作物收获后, 及时清洁田园, 灭茬、深耕、晒垡。平整地块, 按行距60厘米或者120厘米左右播种小麦, 小麦应选择秸秆粗壮, 植株较高品种, 如临麦2号、鲁麦21号等。为减轻病虫害, 生姜种植最好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不宜连作。同时前茬作物的种植管理也要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种植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

3. 整地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采用科学配方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 基肥追肥相结合, 避免过量施肥, 提高肥料利用率, 实施防治姜瘟的高产健身栽培技术, 取得了喜人成效。在健身栽培中, 我们银据生姜品种间抗姜瘟性差异较大这一特点, 选川红芽姜等抗性较强的品种。其方法是选取上年生长良好、无疾害的姜做种姜, 收获后藏入新挖的或经消毒的地窖过冬, 以备翌年之用。

二、病虫害防治

姜的病害有姜瘟、姜斑点病、姜炭疽病等。其中姜瘟是生姜的主要病害, 为一种细菌性病害, 对生姜生长危害很大, 必须认真加以防治。姜生长季节要加强田间观察, 姜瘟在气温回升的大雨之后易发生, 高温季度发病最重。发现姜瘟, 要及时拔除病株, 并在病穴内撒上石灰粉防止病害蔓延。病穴灌药可用5%硫酸铜或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 每穴灌药1千克。喷施药剂, 每亩可用1:1:100的波尔多液。姜斑点病, 可用70%甲基硫菌灵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每7天喷1次, 连续喷2~3次。姜炭疽病, 用70%甲基硫菌灵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倍液或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拱棚栽培】相关文章:

莲藕栽培类型及‘鄂莲5号’的栽培技术09-13

立体栽培05-06

栽培实验05-08

栽培条件05-23

红枣栽培05-26

栽培特性论文05-09

栽培与养护05-19

玉米地膜栽培05-21

大苗栽培05-22

栽培桂花范文05-20

上一篇:救护方法下一篇: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