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2024-05-06

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精选11篇)

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第1篇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 在提倡个性、鼓励竞争的社会中, 合作作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提出, 必有其重要的产生机制、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合作既不是反射性或无目的性的协同作用更不是只有目的的、单方面的协助, 而是双方有目的的合作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 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程度。武术是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塑造大学生健康体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有重要作用。武术教学中采用合作教学, 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潜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共同达到教学目标, 高质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 究 对 象

以河北大学工商学院2013级武术专项班为实验对象, 其中男生60人, 女生60人。

2.2研 究 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数据统计法、综合分析法等科研方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了解合作教学的发展动态通过教学实验, 验证合作学习模式的先进性, 讨论合作教学的主要价值。

3.研究结果

3.1实验前身体素质与技术水平的差异比较

为保障教学实验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教学实验前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进行了差异性检验测试表明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运动技术水平均无差异。详见表1、表2、表3。

(男)

(女)

3.2合作教学有利于 提高学生的身体 素质

教学实验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身体素质进行了测试, 测试表明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 身体素质均发生了变化, 详见表4、表5。

(男)

(女)

3.3合作教学有利 于提高学生的运 动技术水平

教学实验后, 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 以长拳为例进行了技术水平测试, 测试表明, 实验班成绩好于对照班, 详见表6。

3.4合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锻炼热情

教学实验后,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出勤情况、课外体育锻炼均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7) 。

4.结 论与建议

在武术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 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和健全个性的形成。通过合作学习, 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合作的机会, 增加了课堂上学生合作互助的频率和机会, 从而有利于增进学生的社会化程度。

在武术教 学中采用 合作学习 促进了学 生的全面 发展。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舞台,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才华的机遇,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中, 使自身获得全面发展。

在武术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 强化了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合作学习, 从中发现自身弱势, 并对自己的动作、技能进行有效的更正和改善, 交流学习体会, 分享学习的乐趣, 并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 从而使学生能够高效愉快地学习。

参考文献

[1]佘涛, 孙亮亮.合作学习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 8.

[2]荆力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2, 11.

3D打印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2篇

牛一帆

(山东省济宁市技师学院,济宁 272000)

【摘要】3D打印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成型技术,它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用软件将其离散分解成若干层平面切片,然后由3D打印机将粉末状、液状或丝状金属、陶瓷、塑料、细胞组织等材料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目前,该技术已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3D打印的技术原理、特点、发展,3D打印在教学中的应用及作用做了深层次的探讨。最后,针对3D打印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需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3D打印;三维模型;逐层叠加;教学创新;创造力;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eaching Application of 3D Printing

NIU Yifan

(Jining College of Technician, Jining 272000, China)Abstract: 3D printing technology is a new 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 that 3D model designed by computer is blueprint.3D model is decomposed into several plane layers by software, then pulverous, liquid or filamentous metal, ceramic, plastic, cell tissue and other materials are overlain layer by layer by 3D printer, and eventually physical product is molded.At present, this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Technology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of 3D printing are deeply explored.Finally, related problems need to be further thought and solved to application of 3D printing in teaching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3D printing;3D model;overlying layer by layer;teaching innovation;creativity;personality

3D打印(Three Dimensions Printing)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成型技术,它是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用软件将其离散分解成若干层平面切片,然后由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粉末状、液状或丝状金属、陶瓷、塑料、细胞组织等材料进行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的技术[1]。该技术综合了数字建模技术、信息技术、机电控制技术、材料科学与化学等诸多方面的前沿技术知识,是一种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综合性

本文参与课题项目:山东省济宁市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科研课题《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RSJY-Z2014003。应用技术。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产品制造、医疗行业、建筑业、汽车制造业、航空航天、食品、军事等行业[2]。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3D打印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一些国家和组织也开始对3D打印的教育应用进行探索。《地平线报告》是美国新媒体联盟与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合作发布的教育领域最有普及潜力的新技术报告。2013年版的《地平线报告》首次将3D打印的教育应用列入了“待普及”的新技术清单,并对3D打印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报告的编纂者认为,该技术将会在四到五年内普及[3]。

一、3D打印的技术原理和发展现状

(一)3D打印的原理与特点

1.3D打印技术原理

3D打印,又称三维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从3D打印的制作过程出发,可将其分为设计与打印两个阶段。

(1)设计阶段:3D建模

通过goSCAN之类的专业3D扫描仪或是Kinect之类的DIY扫描设备获取对象的三维数据,并且以数字化方式生成三维模型[4]。也可以使用Blender、SketchUp、AutoCAD等三维建模软件从零开始建立三维数字化模型,或是直接使用其他人已做好的3D模型[4]。

(2)打印阶段

在打印阶段,3D打印机对3D模型数据进行逐层分切,通过读取文件中的横截面信息,对分切的每一层进行构建,将这些截面逐层打印出来,再将各层截面以各种方式粘合起来从而制造出一个实体。目前,3D打印用到多种技术,最典型的有分层实体制造技术(LOM)、立体光刻技术(SL)、熔融挤出技术(FDM)和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四种。3D打印材料主要有尼龙材料、金属材料、石蜡材料、橡胶材料、生物材料、工程塑料、光敏树脂等[4]。

模型打印完成后一般都会有毛刺或是粗糙的截面。这时需要对模型进行后期加工,如固化处理、剥离、修整、上色等等,才能最终完成所需要的模型的制作。

为了帮助普通用户更好地使用3D打印服务,已有一些公司推出了相关的网络服务和移动服务,并使用云计算技术,为用户提供便利的设计和打印服务。在未来社会制造的环境下,大批3D打印机将形成制造网络,并与互联网、物联网无缝连接,形成复杂的社会制造网络系统,实时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2.特点与不足 与传统制造业的“减材制造技术”相反,3D打印遵从的是加法原则,即“逐层叠加”原则,不再需要传统的刀具、夹具和机床,能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从而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3D打印可以实现大规模的个性化生产,可以制造出传统生产技术无法制造出的外形,成型产品的密度也更加均匀。可以实现首件的净型成形,大大减小了后期的辅助加工量,避免了委外加工的数据泄密和时间跨度。另外,由于其制造准备和数据转换的时间大幅减少,使得单件试制、小批量生产的周期和成本降低,特别适合新产品的开发和单件小批量零件的生产。

3D打印技术目前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某些行业缺乏宏观规划和引导、企业对技术研发投入不足、打印精度和打印速度不能满足需求等。

(二)3D打印技术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台商用3D打印机出现在1986年,但3D打印技术的真正确立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Scans E.M.和Cima M.J.等人于1991年申报的关于三维打印专利为标志的[4]。

经历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后,3D打印无论在技术、造价,还是应用领域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打印技术方面,目前,主流打印机能够在0.01mm的单层厚度上实现600dpi分辨率的打印精度,较先进的产品已经具备每小时1英寸以上的垂直打印速率,并可实现24位色彩的彩色打印。用于打印的材料涵盖从石料、金属到目前占主流地位的高分子材料,甚至是面粉、蛋白粉等食品原料。目前,已开发出的可打印材料约为14类,可混搭出一百多种耗材。在造价方面,3D打印机的售价正在迅速降低。3D打印的应用领域也在迅速扩张。此外,全球第一家3D打印照相馆也于2013年初在日本开业,用户经过拍照、建模、打印三个阶段,就可以为自己制作一个三维头像。另外,微软Windows 8.1操作系统和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也已经开始支持3D打印功能。

二、3D打印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3D打印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3D打印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通用的技术,可以应用到大部分的学科中去,涵盖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和培训等类型的教育。下图1是数十个学科领域使用3D打印辅助教学的例子。

图1 3D打印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Fig.1 Application case of 3D printing in each subject teaching

2.3D打印教学应用项目

目前,一些国家和组织已经开始重视3D打印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并开始探索这方面的研究。英国教育部开展了一项为期一年的试验项目(2012.10-2013.9),以21个学校为试点,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工程和设计等课程中,探索3D打印的教学应用,推动教学创新[5]。该项目与英国物理学会、全国数学教学创优中心(NCETM)和3D打印机厂商Makerbot合作,在“人类学习可以通过制造和分享过程产生”的理念下,为使用3D技术的学校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参与项目的学校定期报告试验情况,分享经验。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制作实验和拓展(MENTOR)项目计划在美国高中推广3D打印机[6]。MENTOR项目旨在培养高中生的工程技术,培养学生一系列的技能,并激发他们对工程、设计、制造和科学相关课程的兴趣,促进高中学龄的学生协作完成一系列的设计和制作方案,以帮助他们解决在未来设计和工程方面的挑战。3D打印机在动手和动脑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有助于MENTOR计划培养目标的实现。

意大利理论物理国际研究中心(ICTP)利用网上的免费工具将数学中的等值曲面转化成三维模型,并打印出可用于课堂教学的实物或者很酷的装饰品[7]。将数学公式制作成三维模型主要有下面几个步骤:首先,需要一个能够在三维空间中对数学曲面建模的可视化软件,该项目中使用了免费的K3DSurf软件,这是一个支持参数方程和等值曲面的绘制工具,自带了五十多个范例。之后选择了pseudo-Duplin等值曲面为数据源,这个模型不仅看起来比较有趣,还能获得较好的3D打印效果。确定模型对象后,还要调整好模型的分辨率,将生成的三维模型导出为OBJ格式文件。接下来需要对三维模型进行打印前的加工。使用Netfabb Basic软件检测并修复模型中的网格错误,再将其转化成3D打印软件最常用的STL格式。然后使用Ultimaker公司开发的Cura软件,将三维模型大小调整为适合打印的尺寸。由于大部分数学等值曲面都有弧形的底部和内凹的空缺部分,这里需要放置一个支架来保证模型在打印过程中不会坍塌。最后将文件发送到打印服务,并利用不同的材料(如金属或陶瓷)将文件打印出来。3D打印还可以为枯燥的数学知识增添趣味性和实用性,将数字化和时尚相结合。通过技术手段,可以使得数学与艺术并驾齐驱,通过数学模型去构造和实现艺术设计。令人惊奇的是,一些数学曲面的形状和特性本来就特别适合于珠宝。例如,如下图2所示的实例不需要添加任何种类的挂环就可以作为吊挂的装饰物。

图2 打印前的3D结构(左)和打印出的实体模型(右)

Fig.2 3D structure before printing(the left figure)and printed physical model(the right figure)我国上海市也将3D打印引入基础教育领域。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创意梦工厂配置了3D打印机及配套的3D扫描仪[8],定期开设相关课程,免费供有兴趣的学生学习三维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打印自己设计的产品。3D打印厂商也开始关注和重视3D打印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推广[9]。Stratasys公司为教育行业推出了一款面向高等教育机构的3D打印机教育包:Object30睿智(Scholar)[10]。该教育包具有超高分辨率和精确度,可以制造出具有光滑表面、移动部件、细节完善的模型,适用于小空间、办公室和桌面操作,能够兼容所有类别的3D软件。3D打印教育包将使学生有机会开发3D打印项目,为高校带来快速成型模具制造体验,帮助跨学科(尤其是理工科)的师生们快速实现创新与设计理念。

(二)3D打印在教学中的作用

1.可改善教学方式方法

在大部分的3D打印课程项目中,3D打印技术的本身并不是课程的重点。这类课程采用项目的形式,其主要目标是将抽象的概念变成有趣问题的解决,进而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抽象概念。如在《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一书中提到的“边做边学”课程设计了一个制作风力发电机的项目,将物理学、电子技术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动手制作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和应用这些基础知识[11]。此外,3D打印还可用来制作可视化教具和学具。原来的教学场景下,教师多使用语言和图片描述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的教学内容模型也无法使学生直接接触和观察教学实体对象。形象直观的立体教具较少配备,或是无法定制。而且教学工具和仪器一般由专门的教学设备制作机构制作发行,更新慢。3D打印则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空间,教师可以方便地自行制作和打印某些教具,以有形的三维格式展示教科书中提取的二维信息,并可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模型以适应教学内容的要求并在课堂上展示。学生也可以观察、触摸和组装这些教具,这种方式显然要比原来的教学效果更好。

2.可辅助学生进行创新设计

工程类或建筑类项目的学生可以使用3D打印完成快速原型[12]。通过电脑直接将设计打印成微缩模型来构造设计方案,而不用花很多时间手工制作。通过这些快速原型,在设计初期就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并且修正设计中的缺陷,教师也能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同样可利用3D打印技术快速实现他们的设计方案,并且到生活中进行检验和试用,把课堂上获得的技能和创造性构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针对需要制作模型的课程,3D打印可以作为小组协作探究环境的一部分,承担对创意和技术方案进行快速验证的任务,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社会性认知。例如,Intel未来教育展示中有这么一个案例:某小学的物理课上讨论力学问题,学习小组设计了各种桥梁模型构造的方案,并将设计打印成实物,检验设计的承压能力。这就是一个将3D打印机作为探究学习环境的典型示例。

3.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协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3D打印需要学生的实践操作,从设计到打印,都需要他们参与完成,这将促进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制作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能力。而动手能力是学生实践学习的基础,在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学生才能进一步发展其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3D打印将激发学生DIY的兴趣,通过3D打印机,学生的构思转变为真实的立体彩色模型,将抽象概念和设计带入现实世界,使学习更加生动[12]。3D打印为学习活动开辟了新的空间,学生可以从设计、制作、展示、参与等角度融入到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热情。

4.可营造更愉快的学习体验

3D打印的核心应用在于它能够帮助使用者将数字化的设计快速变成实物。独特的实物模型给学生提供了切身感受,并且可以操作模型互动,从另一个角度对事物增进了了解,能够帮助他们愉快地记忆,避免遗忘。还有,对于需要动手设计和制作的课程来说,3D打印可以帮助学生加速设计的过程,学生可以在设计的早期就通过原型化排除错误的设计,从而帮助他们避免因为浪费时间在无用工作上,或是项目失败带来的挫败感。

三、对3D打印教学应用的思考

3D打印技术虽然在当前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有某些方面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持续探索。

(一)3D打印的普及与推广

首先,软硬件环境配备代价高昂,无论是3D打印机还是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价格都较高。同时3D扫描仪、三维模型的素材库等配套环境也有所缺失。而且入门级的3D打印机的工作效率很低,一个不太复杂的小物体都要数个小时才能打印出来,需要同时配备多台3D打印机才能满足一个30人小教学班的一次教学活动需要。虽然已经有一些项目(如“Object睿智教育包”、政府支持等)积极地推进3D打印机的教育应用,但在整体上,3D打印机在学校的普及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我国在3D打印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推动新技术的学习,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企业和学校共同努力。

(二)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3D打印的教学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师自身是3D打印的使用者,可以通过3D打印制作个性化的教学模型;另一方面,教师要进行3D打印课程应用的教学设计,帮助和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因此,这将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从技术和教学设计等层面进行学习和提高,以做好领路人的角色。

(三)教育与教学改革

当前,全球教育领域正发生着革命性变化,3D打印、大规模在线学习课程(MOOC)[13]等的发展将对教育产生持续的深刻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并参与到最新的工业革命和教育变革中,对原有教学课程重新进行设计和再造,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这是我们未来能够在世界竞争中保持先进地位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三维打印”词条[EB/OL].[2013-05-20].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7%BB%B4%E6%89%93%E5%8D%B0.[2]张桂兰.神奇的3D打印[J].数码印刷,2013,(2):54-56.[3]National Program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to Put 3D Printers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Hands[EB/OL].http://.[11] 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3D Printing Opens Educational Doors for the School of Art &Design[EB/OL].[2013-05-22].http:///documents/14_CaseStudy-Hudders field-FINAL.pdf.[12] Ex One Company.Z Corporation 3D Printing Technology Fast, Affordable and Uniquely Versatile [D].America:ZCORPORATION, 2008,(5):60-61.[13]王雪莹.3D 打印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及前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6):3-5.作者简介:

姓 名:牛一帆,出生年月:1982.5,性 别:女,籍 贯:山西长治,职 称:讲 师,印刷包装工程专职教师,邮寄地址:山东省济宁地区邹城市龙山北路759号兖矿新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

赵峰(收),邮政编码:273500。联系电话:*** 或者***,邮箱:nyf***@163.com,工作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技师学院(邮政编码:272000,所在城市:山东省济宁市)。

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第3篇

关键词: 物流专业 英语教学改革 研究性教学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消费趋势的变化,物流在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我国的许多高校和一些职业院校都开设了物流专业,专门为社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物流产业链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那些既能掌握物流专业方面的知识又能流利使用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渴望。因而,大部分开设物流专业的学校,基本上不同程度地开设了物流英语这门课。然而,物流英语是一新学科,它完全不同于我们传统的公共英语教学,在教学实践和过程中的各个层面必然会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对于那些缺乏既熟悉物流专业知识,又灵活实用英语的双语教师的高校来讲,这方面的问题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物流英语的特点、石河子大学商学院物流专业发展和物流英语教学实践,对物流英语教学中实行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物流英语的特点

物流英语属于专业英语,也就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是指与某一种特定的职业、学科或者目的相关的英语,是依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将来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熟练运用英语而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Hutchinson and Waters,1987)。就专业英语(ESPN)的特点,国外的一些学者对其也给出总结和说明,Strevens对ESPN做了以下四点总结:一是所开设的英语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二是就内容而言,必须和特定的专业与职业紧密的关系;三是在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篇分析方面,必须有与特定的职业、专业及与之相关活动的语言的使用;四是要有别于我们所讲的普通英语(Strevens,1988)。专门用途英语的重点就是英语语言技能和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与结合,体现了实用性,这也是物流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所以必须以英语语言技能为核心,词汇量应该涵盖交通、流通、仓储、信息链等专业技术词,同时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国际贸易多方面的词汇。物流英语的这种特点就决定了教学任务的复杂性、艰巨性,过程的漫长性,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和任课教师重视,并且采取切实措施,提高物流英语的教学质量。物流英语的老师应该熟悉相关领域的最新知识,掌握大量的专业和半专业词汇,最好是能够深入一线学习体验英语在物流领域的实际运用,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当前社会对物流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原因是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加深,电商、微商产业的进一步提升,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发展,就要求有既能够熟悉物流产业,又能够熟练掌握英语的物流人才。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寻求新的出路,改革物流英语教学,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二、物流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英语基础和物流英语教材存在差距

我院在新疆虽说是一本科院校,学校的生源虽然是参加全国高考被录取的学生,但是大部分考生都是新疆本地的学生,由于地域的差别,学生英语本身就和内地同级别高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虽然经过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但是学生的目标都是通过四、六级考试,而不是注重英语语言技能的提升。学生词汇量比较少,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范围受到限制,总体英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期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由于我国物流发展比较晚,国内物流英语专业教材很少,大多数都是原本引进国外的教材,加上物流英语自身的特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远远跟不上,给物流英语教学造成了很大困难。

2.物流英语教学的师资受到限制

物流产业在我国发展相对比较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人才的培养,包括物流英语专业师资的培养。物流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物流热”,从而推动了职业院校和一些高校相继开设物流专业或者物流方向人才的培养,物流英语课程也在人才计划培养方案考虑之内,物流英语专业老师缺乏,就临时调配一些英语老师来讲授这门课。由于英语老师主要研究大学英语或者英语专业的教学,物流相关方面的词汇量、知识面等都很少涉及,因此这样的课程讲授就是传统的单词讲解、段落翻译等,很难培养出真正的物流英语人才。

3.教学资源有限,师生缺乏交流的平台

物流专业在大多数高校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相应的教学实验、教学基地、教学实践等都相对于其他成熟专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不能满足物流专业及物流英语教学的需求。物流专业老师和物流英语教师缺乏交流的平台,没有更多的机会走出课堂,深入物流产业公司一线实践,这样就影响了这门课程的初衷,即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闭门造车”之嫌。如果长期如此,就会严重影响现代综合物流人才的培养。所以,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增强物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三、研究性教学在物流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研究性教学的含义

对于研究性教学的含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研究性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使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学习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新颖的经验,从而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与学互动的实践活动。还有学者认为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可以依据条件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模式。我认为对研究性教学概念的界定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还要把它看成是包含以上几方面的综合体和概括体。从教学思想上可以理解为一种教学理念,从教学策略上可理解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甚至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研究性教学思想有以下明显的特征:一是注重问题意识及其思想的系统培养;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意识;四是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跟踪和评价。

2.物流英语教学引入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研究性教学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还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组合。由于物流英语教学的这种复杂性和多学科相互结合等特点,可以运用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改变以往人们对物流英语教学的认识,看法和教学手段单一化等问题,从而提高物流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同时,能为物流英语教学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提高现代综合物流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我国迅猛发展的物流产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3.如何在物流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

(1)精心设计研究性教学思路。

在透彻理解研究性教学理论的前提下,首先对物流英语这门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课堂设计等,为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物流英语是一门集物流产业相关知识、语言技能、逻辑思维能力等于一体的课程,对这样的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既要有扎实的物流相关学科的知识,又要有扎实的语言能力、对问题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善于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因此,只有对这门课进行精心设计,才能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自信心,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通过建立学习小组进行自主、互助合作学习,训练语言技能,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每个问题都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最后通过个人或学习小组把成果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达到了物流英语教学的目的。

(2)开展丰富多样的研究性教学实践活动。

依据以上相关理论和设计思路,在课内和课外开展物流英语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活动。首先就是每位同学在一个学期内都要走上讲台进行至少一次演讲,顺序不定,话题自选。该项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锻炼学生在公开场合讲话的胆识、能力及英语语言技能等。其次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学之初,组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5-6人,分组原则是学习成绩、男女性别比例要进行优化组合,选出小组的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每个小组为本组设计一个Logo、组名和口号,就自己本组所设计的进行展示、推销、宣传等活动。最就是需要学生模拟物流长夜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仿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的场景下,实际体验物流产业过程中英语的实际使用情况,达到锻炼的目的。

(3)改革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物流英语学习是一个过程,要合理科学评价语言能力学习的效果,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研究性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全面学习能力,因此把过程性评价作为重点。在开始设计这门课的考核时,调整考核比例,比如平时占60%,过程考核占主要部分,期末占40%。这样,既可以督促、鼓励学生开展多样的自主学习,培养持续学习能力,又可以给每位学生客观、合理的评价,改变了以往以期末考试考核单一评判学生的局面,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结语

物流英语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学生、老师、教学配套实施等多方面的努力,这样才能为物流产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促进物流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开展研究性教学,有其必要性,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困难,我们只有目标一致,团结一心,才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东方.高职高专物流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

[2]高珊.开展校企合作,将物流专业英语应用于实践[J].中国投资,2013,08.

[3]杨性如,万笑影.物流英语[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3.4

案例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实际教学,运用

1 案例教学概念的界定

所谓案例, 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 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 以事实为素材而编写成的对某一实际情况的客观描述。

所谓案例教学, 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的要求, 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 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 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 案例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与意义

2.1 教学案例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 教师精心准备教学案例是保证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关键。

2.1.1 选择典型、生动的案例。选择典型、生动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首要任务。准备案例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要生活化, 即提供给学生的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尤其要选择贴近学生心理和年龄实际的案例。针对这样的案例, 学生比较有发言权, 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共鸣和沟通, 使“他山之石”成为“攻己之玉”, 从而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要本土化, 即教师在选用案例时, 能用本地的, 不用本市的;能用本市的, 不用本省的;能用本省的, 不用省外的;能用国内的, 不用国外的。在德育教学中, 我们尤其注意慎用国外案例。

三要具有典型性, 即选择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影响的案例。旨在使学生认识到德育课是对时代问题的正确认识, 是一个人了解社会的一扇窗户, 适应社会的一条途径, 从而感悟到德育课的价值。

四要具有时效性, 即所选择的案例要反映时代的最新成就, 反映当前的热点, 紧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以增强时效性和新鲜感, 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2 确定灵活多样的案例形式。

为了充分发挥案例的教育效果, 必须克服案例单一的形式。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结合教学目标、突破的重、难点的不同, 根据学生个性和兴趣、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以及社会阅历和知识面的不同, 采用灵活多样的案例表现形式。

2.1.3 有效实施案例教学。

好的设计要在课堂上完美的实施, 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案例教学模式是建立在质疑———探究———反馈———评价几个环节基础上的, 在德育课堂中如何进行案例教学呢?

质疑。创设问题情境, 启迪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质疑。教师以各种方式, 如以文本材料、电教手段等给学生提供案例教材, 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探究。围绕产生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至于是采用学生自主探究还是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则视具体情况而定。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通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 充分发挥德育案例教学的功能, 提高德育教学实效。

反馈。经过探究后得出一些看法或结论, 让学生自由讲述他或他们对案例的理解、分析、判断、论证过程, 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案。

评价。教师和学生对发言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 它包括本组自评、他组点评、教师评价。

2.2 应用案例教学的意义。

2.2.1 有利于变“灌输”为“探究”。

德育案例教学是把要学习的知识置于具体鲜活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案例情境中, 使学生对知识形成多角度的丰富的理解, 或结合自己的原有经验探究新知识, 建构自己对各种问题的观点和见解, 建构自己所坚持的判断与理念。这样, 就使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解放出来, 让学习真正成为一种高级思维活动。

2.2.2 有利于变“授受”为“合作”。

教师由以前的处于学生情景之外转向与学生情景共存。案例教学强调合作探究, 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合作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2.3 有利于变“苦学”为“乐学”。

对于教学, 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 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学习, 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 我引导你学习;你不愿学习, 我吸引你学习。”案例教学因其课堂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与生活化, 师生关系的和谐化, 而有利于激活学生求知、探索的激情与欲望,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 对实施案例教学的思考

案例教学法因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归纳、推理, 因而的确是一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进行科学地应用,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 而要科学地运用该教法, 就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3.1 应遵循启发引导的原则。

在采用案例教学时, 一定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或小组的见解, 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应牢记自己的主要责任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 学生见解不一时, 引导学生展开辩论, 逐步统一认识, 切忌教者处处包办代替, 从而违背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 阻碍学生的智力开发。而且案例教学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学生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对案例本身的印象很深刻, 但忽视了从案例中提炼的理论。这就要求老师在最后的总结环节上下工夫。

3.2 要有较高的倾听艺术。

当讨论偏离方向时, 老师应用委婉的口气引向正题;当讨论出现激烈交锋时, 老师应少讲话, 少对学生的发言评头论足, 不应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将自己置身于讨论之外。不要轻易批评不同的意见, 也不要轻率否定不同的观点。总之, 作为引导者的教师, 就要尽可能地少说话, 学会倾听。要善于抓住学生分析讨论时的关键点和盲点, 画龙点睛, 话语不多, 但必须用在“刀刃”上。

3.3 要具有时间概念。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往往有的学生因观点相左而发生争锋, “杀”得兴起而忘了时间。这个时候, 教师一定要有效地加以控制, 要根据讨论问题的重要性来合理分配时间。

教育家杜威也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 就是牢牢记住教材和实践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然性, 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 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联系。”而运用案例教学法, 恰是理论与实践的一个现场模拟, 就是在培养学生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总之, 在当前形势下, 科学地选用案例教学法, 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的,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案例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 要优化职校德育课课堂教学, 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 而应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 它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不同而有所侧重,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职校德育课课堂教学质量, 使德育课真正成为开放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生学习的乐园。

参考文献

[1]解永刚.关于Visual FoxPro的案例教学方法[J].昆明大学学报, 2003 (1) :59-60.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5篇

一、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部分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已经被广泛运用,现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把微课融入教学中,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更浓了。

(一)微课在课堂导入中的运用

一般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注意力是很难集中的,而他们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所以老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点。这就会看到老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一般在上课前都会进行一个导课。导课从深层次上来说是微课程的一种形式,可以通过讲一个小故事,做一个小游戏之类的活动把学生的积极性燃起,营造一个好的课堂氛围,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例如老师给学生讲《晏子使楚》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在课前进行一节微课,通过讲述晏子的性格特点和一些奇闻逸事,来唤起学生们对于这一篇文章的求知欲,从而进一步进行学习。通过把对主人公奇闻趣事的讲解作为一个微课,不仅可以让学生多了解一些课外知识,更可以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从而营造一个好的课堂氛围,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课堂导入对一节语文课的成败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给自己的学生上课之前必须认真备好课,从而把一节课上好。

(二)微课在课后巩固中的运用

语文是一门记忆性学科,要学好语文,学生必须进行背诵,小学生一般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他们对于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常常只当作故事来听,课后就忘了,只靠死记硬背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死记硬背是很难的,所以老师必须对他们进行引导,可以在课后进行一节五分钟左右的微课,针对自己上课讲的知识给学生进行简单的阐述与分割,让学生明白该怎么样去更好地记忆,而不是背诵过就忘了,这对于他们知识的积累是没有帮助的。通过老师微课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更好的解读,同时也做了课后巩固,对于他们掌握新学习到的语文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微课必须被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它的融入是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

(三)微课在拓展延伸中的运用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学习能力最强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对他们一生的成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小学语文的学习,一方面是在塑造学生的人格,另一方面是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让学生从中学到一点知识,并利用这个知识举一反三。”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此老师一堂课上完之后。应该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这个时候就可以给学生推荐相关的文学读物,让学生利用刚学到的知识,自己对文本进行解读,这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是有很大帮助的。而微课程可以让学生拓展自己的课外知识,让学习变简单。比如说学完《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之后,老师可以利用短短的几分钟给学生播放一下这个视频,让学生从动画中对这节课有更深的了解,然后问学生“小动物长尾巴有什么作用啊?”、“什么小动物有尾巴呢?”“小动物的其他部位各有什么作用呢?”之类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讨论,他们的答案会五花八门,但一般不会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去查一些课外资料,多去了解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他们还可以通过主动参与,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微课程在小学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它的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一)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是老师讲,学生听,然后学生做作业,这是自古至今延续下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比较死板,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对于提高教学水平是有很大局限性的。而微课程的引入,刚好可以改变传统课堂的局面,小学语文课堂中,仅仅是老师讲授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被社会淘汰,通过微课堂,让学生把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利用微课,向学生传授点点滴滴的小知识,并让这些知识逐渐积累,最终可以让学生头脑中汇聚出知识的海洋。这是教学模式的一大变革,也是新课改的核心力量,对于提高现在小学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是教育史上的一大变革。

(二)微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微课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它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小知识的总结,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更是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这都得益于微课的力量,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培育新一代人才的必要手段。

三、结束语

微课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是大势所趋,并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步,它会逐渐渗入到学生各个科目、各个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必须尽快转变自己的教学风格,逐渐适应新课改的需求,按照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让自己的课堂成为一流的课堂,让自己课堂效率达到最高。因此,微课改革势在必行,它融入全国各所学校指日可待。

“爱”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6篇

一、耐心地倾听每一位学生的想法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学生乐意把心里话对老师诉说,于是教师可主动地和学生交朋友,引导学生说出真实想法,在友善温和的气氛中进行深入的交流。例如,一次上过滤实验的课,由于时间不够,有些学生直到下课还没有做完。课后,教师问学生:“刚才课上的实验会做吗?”学生们都向教师说:“我们组实验都还没有做好。”“我们组实验做好了。”“老师,下节课,还让我们做过滤实验吧,我们还没学会。”“过滤实验很简单啊,我已经会了。”……有几个学生说道:“我都学会了,他们如果不会,来问我吧!”教师就把过滤实验的一套装置由他们保管,让他们去指导还不会的同学。果然,好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认真地看别的同学安装实验装置。认真倾听让教师找到了合作学习的好方法。

二、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一些教师总是喜爱那些听话、懂事、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那些调皮、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感到头疼。但教师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老师的爱。例如,教师曾执教镇郊校区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好,喜欢上课做小动作,同桌之间讲悄悄话,随意打断老师的话;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是那么好;一些学生的个人卫生不太好。教师决心要对他们一视同仁,对成绩好的和对调皮、成绩差的一定要平等。有一次,教师上四年级的溶解课,课前需要很多的准备工作。上课时,有个学生特别调皮,把烧杯打碎了,而有一名成绩很好的学生也把烧杯给打碎了。教师当时心里非常生气,课后把他们两个一起叫到了办公室。成绩好的那名学生乖乖地站在那里,先向教师说明了情况:“老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把烧杯碰到地上去的。”看他低着头,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再加上他平时的成绩也很好,教师教育他以后要当心,不要再犯这种错误,就让他回教室了。而转过头来看那名调皮的学生,他衣服穿得乱糟糟的,正在摆弄着桌子上的吊兰,一看就让教师很生气。但是教师压抑住内心的怒火,和气地对他说道:“老师课前准备很辛苦,帮你们洗干净烧杯,准备好食盐和沙子等很多东西,结果课上烧杯就被你摔碎了。看来,等会我还得去整理你们的实验器材……”没等教师说完,他居然说道:“老师,我帮你整理。”说完,他睁大着眼睛看着我。看着他真诚的眼神,教师也不忍拒绝。没想到,中午吃完饭,他就来找教师一起整理了。他一边整理,一边对教师说了这样一段话:“老师,我看你都没有说那位同学,我以为你肯定会骂我的,因为我成绩不好,没想到你没骂我,反而一点都没有怪我的意思。我特别开心,我也特别愿意帮你整理实验的器材,以后你上课前要准备东西,都找我吧,我都愿意帮你弄。”看着被他洗得干干净净的烧杯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水滴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光芒,教师突然看到了他的闪光点,也意识到平等对待学生是多么重要。

三、真诚地鼓励每一位学生

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果鼓励学生的故事,教会了教师要多用“鼓励”。在学习活动中,教师总是以肯定的口吻对他们说“你一定行”“我相信你可以做好”“你真棒”等;当学生们有进步时,教师马上投以赞许的目光、爱抚的动作、鼓励的话语,让他们信心十足。

例如,教师在执教“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时,给每组准备几粒硬糖,要求学生猜想:怎样使其中一粒硬糖溶解得更快?学生通过讨论后,纷纷开始猜测:有的学生说一粒搅拌,一粒不搅拌;有的学生说一粒用冷水溶解,另一粒用热水;有的学生想到了在酒精灯上加热;甚至有的学生提出把一粒糖用榔头敲碎后再做,另一粒不敲碎。用榔头敲碎的想法,引得学生们哄堂大笑,让这位提出想法的学生低下了头,显得很不自在。此时,教师却鼓励这位学生向大家讲述他这么设想的理由,并问他能不能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进行验证。虽然这位学生已经被大家的嘲笑声吓得不敢说话了,教师却鼓励他,并且让大家一起帮他想办法,最终实验结束的时候,每个同学都对他有了一种敬佩的感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爱”的使者,教师应该用“爱”为学生们撑起快乐成长的天空。同时,教师要耐心地倾听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地鼓励每一位学生,理解、宽容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从而与他们一起创造“快乐的学、幸福的教”的课改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楼曙光.“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J].亚太教育,2016(25).

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第7篇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方式的重要意义

面对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新课程标准规定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来改变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们在宽松的教学情境中主动积极的去学习, 将学生们发现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起来, 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上来。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对话教学模式, 这就规定教师对自身要有个新的认识, 在教学历史知识时应该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充分的体现出来, 鼓励学生以自身的经验、知识与教材有创造性的去对话, 能够确保从整体上构建事实性的历史知识。在进行教学时, 教师应该学会成为学生们学习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带领学生们依据自身不一样的观点去对话。就学生的学习来讲, 通过对话式教学, 能够使学生将已学习到的历史知识点充分的展现出来, 通过互相之间的对话交流, 对他人的观点学会去聆听, 对不同观点所代表的真正意义可以去用心去挖掘, 为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帮助。

二、具体的应用分析

(一) 注重营造氛围和创设情境

1.将平等、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营造出来。民主、平等的教学是对话教学的本质, 要平等的去交流, 缺少了民主、和谐与平等, 真正的对话也就不复存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用对话时, 要将平等的理念树立起来, 确保对待每个学生的时候都要公平, 学会尊重学生的差异和选择, 对学生们内在的主体能力上要予以信任, 不能试图的操纵和控制对话, 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倾诉要设身处地的去聆听, 对学生的意图进行叩问。教师的真诚能够使每个学生去感受, 进而能够使学生心情愉悦、思维活跃的参加到对话的过程中去, 在自由、平等、无拘束的氛围中使学生能够将意见发表出来, 将个性能够从分的展示出来。例如, 某教师在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进行讲解时, 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 然后他们分析这一课该如何去学, 之后让同学生们自由的发表意见, 有的学生说应该对比去学习、一些学生说应该分层次学习, 这样使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2.在历史教学中将有趣、启发性强、真实的对话情境创设出来。教学的有效推进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下进行,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将利于对话的教学情境创设出来, 令学生可以积极有效的投入到对话中。例如某教师在对《辛亥革命》进行讲解时, 教师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把真实的现场利用多媒体展现了出来, 并且在创设对话时, 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作为对话的内容,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 下面同学们我一起来讨论下辛亥革命的发生、经过与结局, 将真实性强的对话情境设置了出来, 进而将学生的对话热情激发起来, 对学生的对话在内涵上进行了丰富。

(二) 开展高中历史对话教学

1.师生间的对话。这是对话教学中应用最多也是最常见的对话形式, 是这种教学方式的核心, 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 能够让学生将历史知识的主体构建起来。人格尊严在教师和学生间是平等的, 然而在发展水平、能力水平、经验水平和认知水平上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因此,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 教师要做好帮助与引导。要将学生向合理的对话范围中引导。例如某教师在对《鸦片战争》进行讲解时, 为了能够使学生向着正确的对话方向前进, 教师对虎门硝烟这一历史用对话的形式和学生们一起进行了学习, 为接下来更深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学生之间的对话。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因此,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方式, 也要使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对话, 使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对话不断的丰富自己。使学生在互相之间对话交流中能够自身认识到历史学习的不足与缺陷, 进而积极的吸取对方学习历史的经验与有效的方式, 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例如对《抗日战争》这个课时进行讲解时, 教师为了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让学生针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上进行了对话交流, 之后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切磋与交流, 将各自的长处发挥了出来, 有效的提升了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高中历史是高中阶段一门比较重要学科, 对于培养学生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能力上有着非常巨大的帮助,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出, 现阶段高中历史结构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对学生们学习历史的时候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使学生的历史成绩难免的会出现一些波动的情况。通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方式, 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对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上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所在。对此, 文章通过下文对这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为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出, 对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调动起来, 教学人员在不断的探究新颖的教学方式, 其中对话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对话教学,高中历史,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峰.对话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应用[J].政史地教学与研究.2013 (06) .

[2]李森主编.《有效对话教学——理论、策略及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第8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是指在遵循学生年龄与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手段将教学内容融入具体形象的情境中, 有目的的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情境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学习兴趣, 以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 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情境教学法的特点就在于创设针对性、趣味性、形象性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在情境参与中改变学习态度、获得各种体验, 促进学生各方面机能的综合发展。正是情景教学法简单好操作, 给人印象深刻, 因此在学科领域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

情境教学某种意义上给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理论理论, 让初中历史教学导向了一个新的模式, 初中历史教师通过该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观。通过情境教学, 可以重现历史现象或历史场景, 学生对历史的概念由抽象思维转换成形象思维,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另外一角度来说, 情境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自我思考, 自我分析, 自我判断, 充分挖掘学生的自我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正确的历史观, 最后成才成人。

二、情境教学的设计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所以教师在选择情景教学的时候需要选择好情境, 同时将课程要求的知识点贯彻其中, 促进学生快速领悟相关知识点。教学情境的设置需要和课程要求和目的紧密结合, 真实的反应相关事件。传统的单纯说教式的教学“以纲为纲, 以本为本”, 理论知识被完全从现实剥离出来, 脱离了实际最终会使得语言描述显得苍白无力, 同时也会让学生感觉到理论知识的枯燥无味。情境教学应该立足于反思传统教学脱离现实的事实, 需要立足真实的社会情境来设置, 让学生从该情境中可以确实感觉到它的存在和真实性, 从而帮组学生从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情境教学的关键点就在于情境的真实性, 情境设置者只有平常立足于生活、工作小细节, 用心留意周边事物不断累积, 才可以最终将这些信息、事件融入到教学中去, 让教学生活化。初中历史老师在设备课程内容的时候, 应该尽量与真实情境关联, 还应该充分考虑到该情境的可操作性和设计, 还有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三、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施途径

情境教学有利于提高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也有利于提高初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还有利于培养初中生正确的历史观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主动构建情境教学课堂, 丰富语言知识, 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为情境教学营造氛围。

(一)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教学活动的提高

学生的成绩不单纯的依赖于学生的智力因素,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营造各谐的课堂氛围, 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情境教学课堂本身是师生互动参与的课堂形式, 只有保持民主化的课堂氛围, 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活动。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参与, 应该正确处理自己在课堂上的地位, 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所以, 在创设历史情境教学过程中, 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中去, 然后通过相关的情境模拟, 逐渐明白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并且领悟获取知识的过程终将是愉悦的, 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老师在课程中要让学生认真学习, 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中来, 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对新鲜事件总是好奇的, 喜欢形象思维。学生对比较直观的东西感觉兴趣。多媒体技术使用声音、图片、视频等资料还原历史事件, 栩栩如生。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学会使用录像、电影剪辑, 电脑, 投影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或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历史。例如, 讲述解放战争时,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些反应解放战争的影片, 通过投影进行播放, 让学生从电影中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原动力。教师在播放电影时应该加以评述课本关联的知识内容, 也可以谈谈自已对解放战争的体会, 让学生们在学习课本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的时候在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愉悦,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 利用语言情境刺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历史展示通过文字或影像资料还原事件, 初中历史课本中大部分采用文字叙述的方式阐述历史, 文字的历史场面不够丰富, 如果初中历史教师能够采用更加生动, 活灵活现的语言情境可以刺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传统历史教学中, 历史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读下文本内容, 没有任何的情感, 没有夸张的语言。利用语言情境可以非常形象, 生动的再次展示出相关的历史事件。譬如: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 历史老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相关的影视视频, 以形象生动的展示相关海战的激烈和将士们浴血奋战的悲壮;然后在引导学生们对历史正确看待;当然在相关的情境设置中可以加些雨声, 风声, 咆哮声, 形象的比喻出当时的情景, 通过这些渲染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事件氛围, 进而加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刘键琴.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践行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 2013

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第9篇

一、引导学生角色互换, 促进学生感悟小说

目前, 小说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一大重点, 教师教学的一大任务就是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培养和提高高中生小说阅读鉴赏的能力和水平, 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在传统的高中小说教学中, 一般都是教师直接进行人物形象分析, 然后结合人物性格特征去透析小说创作背景和创作环境, 这样一来根本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际的小说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互换, 让他们对小说人物形象进行主动体验, 让学生充分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 感受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情感波动, 促进学生对小说的体悟。所以, 高中小说教学要注意对学生的主观引导, 加强学生的角色互换和角色体验。如此一来, 学生才能在身临其境的体验过程中更加深刻地领悟和理解小说所蕴含的思想价值。比如, 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教学时, 笔者就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本剧设计, 然后让他们进行课堂表演。如此一来, 不仅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而且充分满足了学生自我展现的欲望, 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进行角色互换体验后, 再对林黛玉、王熙凤等人性格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学生就能畅所欲言, 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更透彻, 比直接阅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更有效。

二、调动学生生活体验, 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在实际小说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以此加深对小说的理解。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本质上来讲, 所有的认知活动都是由情感体验诱发的, 而所有的情感体验又都是由认知活动形成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寻求小说与生活之间的契合点,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为构建高效的小说课堂教学创造良好条件, 全面提高小说教学的质量。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充分结合小说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观察、推理和探究等学习活动, 精心创设趣味性较强的情境, 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情节体验过程中得到培养, 有效掌握小说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并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愿望。比如, 在进行《祝福》教学时, 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情境想象:有一天你遇到了一个失去了子女的母亲, 你将会做出何种反应?为何小说中的祥林嫂, 一个如此勤快的女人会遭到周边人那般的待遇呢?若是祥林嫂穿越到现代社会, 你猜想一下她将会有怎样的遭遇?通过这种趣味性较强, 但又不乏生活化的情境创设, 学生可以充分意识到祥林嫂所处的旧社会是万恶的, 在那种时代语境下生活的祥林嫂注定是一个悲剧, 由此将小说主题从表层剖析到了本质层面, 加深了学生对小说的理解。

三、结合小说篇幅特征, 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

结合小说的篇幅大小, 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 加强学生对全篇内容的整体感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篇幅长短不一, 而篇幅的长短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小说理解的深广度。对于短篇小说来讲, 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整体感知。但是对于长篇小说来讲, 需要较长的阅读时间和持续的阅读关注, 而高中生在较大的升学压力下, 各科时间冲突很严重, 所以就算是学生选择自主预习, 也无法进行深入的精读, 只能象征性地阅读以应付了事。长篇小说也是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由于篇幅和课时都很长, 学生很难短时间内形成整体感知, 这就是许多教师面临的一大教学难题, 但又是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 而要想有效解决该问题, 教师就要学会针对小说篇幅大小, 针对性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对于短篇小说, 教师可利用诵读创设情境, 让学生自由体会,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泛读或精读。对于长篇小说来讲, 教师要结合具体内容创设讨论情境。比如, 在进行《阿Q正传》长篇小说教学时, 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了电影, 让学生有了初步印象。然后让学生重读文本情节, 根据不同的情境环节, 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情境讨论, 营造一种集体大讨论的氛围, 让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实现对小说情节的整体把握, 完成对小说内容的概括。创设讨论情境,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形成对小说的整体感知, 而且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有利于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

总而言之, 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 教师千万不要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上, 而是要学会在小说教学中融入其他新元素, 积极探索情境教学在课堂中的有效实施策略, 全面构建高效的语文小说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深入, 情境教学在高中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将情境教学有效应用于高中小说教学, 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有利于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 对情境教学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简要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教学,小说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厉军芬.情境教学在小说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 (下) , 2014 (01) .

[2]王猛.高中小说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文学教育 (中) , 2014 (06) .

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第10篇

关键词:有意义;兴趣;情景式教学;融入环境

中国分类号:G633.41

高中英语是高中阶段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必修课程,随着世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现代社会对具有英语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高中英语教学水平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然而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情景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

1.“有意义的”教学

曾经有哲学家在教育学意义上提出了“情景”这样一个词汇,他认为情景教学是教学方法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并且把情景直接定义成思维的起因,有了情景才会激起学生们的思维。情景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英国,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通过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情景进行语言训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很多国家在外语教学理论中非常注重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很看重学生学习英语的心情,尽可能让学生们能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学习。而情景教学就是构造这种氛围的主要手段,因此情景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情景教学的特点、优点

情景教学起初为视听法,这种外语教学方法是在听说法的基础上崛起的。在它的基础上,情景教学法有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情景教学注重用耳朵倾听,用嘴巴诉说,用眼睛观察。利用在外语课上老师听到、看到的转换成与所学内容相符的情景画面,然后让学生去学、去练、去说,尽可能让学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这样让学生在某种情景模式下进行语言学习训练,使学生们掌握在某种场合上的常用语。这是情景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同时,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在上课之前老师可以调整学生的情感,在语言、眼神和表情上使学生感到温暖,以平易近人的态度让学生尽可能消除恐惧。其次,情景教学还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可以让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师们应当采取学生比较欢迎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更加的形象、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情景教学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有趣的情景,并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通过情景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来为学生创建出更好的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有利于降低学生更好的理解、记忆。

3.帮助学生融入环境

世界各国语言都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与内涵。英语教学过程当中,要结合教材来向学生们解析那些西方国家的背景和文化习俗,把我国文化背景与西方文化背景相互比较让学生们多了解一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常识,比如中西方的就餐礼仪,以及中西方的节日活动,接受礼品的习惯,了解西方等国的历史典故、生活风俗、以及西方的宗教信仰的习语等等。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们深入剖析社会现象,提升学生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让学生们能够潜移默化的接受并应用一些语言习惯。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关于西方的谚语: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主的人。” Love me love dog“爱屋及乌”The people may safely be trusted to hear everything true and false, and to form a correct judgment. Were it fall to me to decide whether we should have without newspapers of newspapers without a government, I should not hesitate a moment to prefer the latter .”这句话主要的意思是人为人民可以值得完全信赖,应该让人们自己接触所有虚伪和真实的事物,自己根据所观所感作出最终正确的判断。但是如果想让我做一个决定,我们是不需要政府只需要报纸,还是选择政府,不需要报纸?就我自己的观点,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报纸。通过这些谚语,使学生们了解一些西方国家的用语习惯,积累跨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听力和阅读水平。

4.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开发学生的思维

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转变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模式,积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景,将学生引入具体问题中积极思考,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能够挖掘出学生自身的想法和观点,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学习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

5.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中多个行业,在各科课堂教学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利用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功能将枯燥、抽象的文字形象、生动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恰当的使用情景教学,可以创造出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感到学习是欢快的,有利于消除学生语言学习的障碍,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注重学生、关爱学生,科学灵活地采用各式各样的情景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甘薇,陈威:透视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教学实践与研究,2013

[2]彭晓蓉:从学习汉语英语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2012

情境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11篇

一.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是汉语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其它各门学科学习的根本。然而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中,语文教学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因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深,导致中职生对语文教学的看法还停留于过去的理解,认为语文课就是学习认字、分段、概括、总结的过程;同时,因语文课程在中职教学中并非主修课程,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此外,还有很多原因,导致中职语文陷入了不被重视的无限循环中。面对这种情况,中职语文教学急需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以此达到提高中职语文的地位,提高中职教学质量的目的。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和实践,情境教育逐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推广应用。

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育的作用

情境教育是一种由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创立的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以创设生活情境、设疑式情境、讨论和操作式情境以及争论式情境为基本策略,以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效果。情境教育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中,可有效改变中职生的传统观念,改变对语文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使语文在各门学科中的中心地位得以突显,进而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以提升,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育的方法

1.创设情境

上课之初,学生不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此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的作用,将学生引入课堂氛围中,所以需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关联,因此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出发,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以此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师说》 (韩愈) 这篇文章时,上课后教师走进教室并不急着向学生问好,而是首先引导学生全部起立,并向教师问好、深鞠躬,教师改变往常以微笑点头回应的方式,也回之以深深一鞠,再请学生们坐下。学生看到教师一改常态,必会有所好奇,想弄明白教师这样做的目的,这样便成功地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一举动所涵盖的尊敬因素展开讨论,并逐渐将学生引入到《师说》一课的课堂教学中。

2.体验情境

教师成功创设情境之后,为避免学生对课堂教学失去耐心或感到失望,教师应继续将情境的创设更进一步,即带领学生进入情境,亲身体验。例如在《雨巷》 (戴望舒) 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教师亲自带着感情朗读诗歌,把学生引入“雨巷”中。学生可以尽情地想象,体验“撑着油纸伞”,在仿佛散发着的丁香气息中表现出哀怨、低沉而又无奈的感情。由此,学生的审美意识在亲身体验中得到了提升,也实现了文章和现实的时空交替,真正将美的意境与亲身体会相互融合,进而使学生学会品味语言,有利于培养其应用语言的能力。

3.延伸情境

通过体验情境后,学生对所学的文章必定会有很多的理解、感触和顿悟,教师可以充分结合这一现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此外,可以带领学生了解文章背后的相关背景,想象与文章、作者相关的故事,并将文章的内容延伸到实际生活中,探讨和现实有关的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使文章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才能达到创设情境、展开教学的目的。

例如对《我的母亲》 (老舍) 一文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顺势延伸内容,让学生对自己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母亲”形象或自己母亲展开讨论,并对自己常常产生的过激行为进行反思。通过联系身边最亲的人,成功的将学生带回现实,也因此让学生亲自去挖掘和发现生活中的美,让文中的“母亲”形象深入人心。

上一篇:MIDI系统下一篇:在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