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就业模式范文

2024-05-04

传统就业模式范文(精选9篇)

传统就业模式 第1篇

一、加强校园内的职业培训

通过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客观信息的掌握, 外语专业大学生就可以初步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但光有目标是不够的, 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的缓冲期, 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各种职业培训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避免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使学生能够在职业培训中学有所得, 以具备进入社会的条件。

二、努力培养能力素质型人才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也可看作是对“素质”的一种解释。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用人单位选择员工的重要依据, 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等。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除了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外, 还应该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某些专业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 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高校可以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锻炼自我的平台,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提高大学生的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就业的角度看,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 职业结构呈动态变化, 而且不断向高新技术趋近。就业不再是从一而终, 要面临转业、失业、从业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因此, 外语专业课程设置要考虑到拓宽专业知识面, 进行必要的理论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储备, 使学生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三、大学期间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目标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应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这就需要同学们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各时期目标, 要注意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及时调整和检查。

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中学、外资企业里实习或兼职

外语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时间毕竟有限, 如果学生能把课余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去实习或兼职, 可以更多地积累工作经验, 与企业进行磨合, 更多地了解社会, 也会更好地将外语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 使自己不断地成长和成熟。

五、设立实践创新学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外语专业学生根据工作趋向、兴趣和爱好选修柔性方向拓展和综合训练模块中的内容, 例如: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课题、科研与技能训练等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 可获得实践创新学分, 为了突出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创新学分可替代课程学分, 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

六、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结构模式的定位

社会经济需求的复杂性决定了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目标的多元性, 这要求我们在科学分析社会经济需求和外语专业毕业生生存发展需求的基础上, 准确地把握课程设置目标的内涵与外延, 立足现实, 面向未来, 强调基础, 突出发展。

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结构模式的总体思路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根本, 以外语 (英语、日语和俄语) 应用为主线, 以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群为基础,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范围”和“深度”去把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结构的三个层次 (宏观、中观、微观) , 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根据总体思路, 借鉴前人外语专业课程研究的成果, 准确把握外语专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笔者认为“宽基础”作为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结构模式的价值取向是比较可行的, 也是比较科学而富有创新精神的。这里需要强调的“宽基础”是一种课程结构模式, 不是一种教学模式。“宽基础”是指所设课程不是针对某一单一职业, 而是针对相关职业群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着眼于外语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继续学习, 着眼于外语专业技能的训练, 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宽基础”由四大类构成:外语文化课程类、外语工具课程类、外语能力培养课程类、职业群所需专业课程类。每一类均由一组科目组成, 每一科目又由一些模块组成, 供不同外语专业方向、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发展要求的学生自主选择。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0.[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0.

传统就业模式 第2篇

【关键词】新闻出版;转变观念;积极就业;传统

1.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就业难的问题仍然是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每年都会有一大批的应届毕业生由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待业。那么,究其原因主要有:

(1)1999年至今院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越来越多,与就业岗位相比供大于求,使供求关系失衡。

(2)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眼高手低、不能吃苦,不愿意去基层和企业就业。

(3)毕业生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力有限,相对于社会其他人员不具备优势,其结果是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短缺,而一部分应届毕业生又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因此,面对这些情况,应理性看待应届毕业生就业难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十分重要。

2.传统就业观念的分析

传统的就业观念主要表现在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在地域、待遇、环境等方面期望过高。

(1)在择业的过程中急功近利,向往着到大城市工作,不愿到小城市、不愿下基层。

(2)倾向于比较稳定、工作氛围相对轻松、工资待遇高的工作。

(3)依赖学校、家庭、社会的思想仍然存在。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毕业生还没有完全走出计划经济时代下统包统分的体制思维定势,认为学校、社会、家庭培养了我,给自己安排一份工作是合情合理的。

这些传统的就业观念对当代毕业生的影响很大,也恰恰严重的影响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们的良好印象。因此,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关键是不要让期望与现实相矛盾,毕业生们必须调整就业心态、及时的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3.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3.1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

毕业生们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毕业就能马上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应该面对现实、先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脚踏实地的锻炼自己,等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自身的工作经验和能力都有所提高了,这时再考虑重新选择职业也为时不晚。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才是毕业生们最需要具备的心态。

3.2准确定位、放远眼光,不要过分重视工资待遇

大多数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工资待遇如何,没有真正认清自己的能力,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就业的问题,而是忽略了一个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具备能提供培训机会、有职业发展的前景,能将个人的能力得到施展和提高的这样的条件。毕业生们在就业时不能只注重于眼前利益,而应该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个就业机会,将每个就业机会作为提升自己职业素质的途径。

3.3自主就业、勇于创业

自主就业已成为就业的大趋势,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已经完全取消了包分配的就业政策,大中专毕业生要主动将自己推向劳动力市场或用人单位。因此,大中专毕业生应早做准备,不断储备自主择业的本领。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较全面的知识、较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岗位。

“先打工,原始积累,再自主创业,自己当老板。”这仅是一小部分毕业生的想法,绝大多数的毕业生仍然不敢于去尝试。其实,目前国家的宏观政策是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学校也在逐步的重视和鼓励自主创业,社会需要自主创业人才,这不仅可以解决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自主创业是未来就业的一大趋势。在我身边就有一个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我的一个师兄,大学毕业后,他先是选择了到一个印刷企业工作,后来由于积累了很多丰富的工作经验、获得了很多方面的资源,他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公司而选择了自己创业,没有脱离印刷这个行业,目前销售额已达一个亿了。这个成功的例子也告诉了我们毕业生们应该立创业之志,走创业之路,建创业之功,树创业谋职的新观念。

3.4多渠道就业

毕业生在校期间,应该及早做好准备,认真学好专业课程,并广泛猎取各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技术类的学生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做到一专多能,以便随时选择各种行业和岗位。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行业都可以使自己的才智得以施展。

3.5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要想使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学校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学生的就业能力既包括专业知识水平,也包括思想道德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等。因此,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就要求学校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重视实践动手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开设一些有关就业指导类的课程,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的目的并以各种措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和择业过程中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3.6学校应该在学生和企业间架起一座桥梁

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对应聘企业的专业岗位知识和企业的基本情况缺乏了解,也是困扰毕业生求职的一个因素。学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相互接触和了解的途径,其结果是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短缺,而一部分应届毕业生又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相互接触,使毕业生更加了解企业,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综上所述,毕业生们要为自己寻找出路,就业期望值不要过高,自身定位要准确,不要让理想与现实脱节,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也应通过多种措施对学生们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使其转變陈旧的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知识经济对传统就业增长理论的挑战 第3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就业增长,经济增长,知识创新

一、传统就业增长理论的主要缺陷

传统就业增长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影响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是市场机制还是政府政策, 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就业增长的, 工资率、通货膨胀率是否会对就业增长产生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等。尽管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方式有着不同的理解, 但是传统理论在分析就业增长问题上有一个共同点:认为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研究就业增长问题必须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也就是说, 影响就业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但是传统就业增长理论是以工业社会为出发点的, 而工业社会的经济增长理论则把资本的积累看作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 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唯一原因。因此不断地增加资本投资, 即保证经济增长, 也是保证就业增长的唯一支撑。不过, 这里所讲的资本投资主要是指物质资本投资, 如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交通运输设施等方面的投资。由于物质资本投资存在着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因此其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推动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 工业社会的生产规律强调对产品的大规模复制, 强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技术进步表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呈现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 因此, 从长期趋势看, 就业增长的前景并不乐观。也就是说, 传统就业增长理论的致命缺陷在于无法解释就业增长的长期趋势, 面对知识经济社会出现的资本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进步速度不断加快的新局面, 更是无法回答知识经济条件下能否实现就业增长, 以及如何实现就业增长的问题。

二、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按照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1996) 一文中的定义,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经济

工业经济对自然资源高度依赖, 随着这些自然资源逐渐耗竭和稀缺, 这些资源的使用成本将大大增加, 经济的可持续性也将受到影响。知识经济是一种自然资源节约型经济, 知识经济的发展能够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主要靠知识资本的投入促进经济增长。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通过知识资本的投入, 大量高新技术的使用, 能够替代和节约稀缺自然资源, 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 降低经济发展对稀缺性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从而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另外, 知识经济也是一种资源开发型经济, 随着人类社会所拥有的自然和社会知识的迅速增加, 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人类将开发出更多更经济的自然资源。

2、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资本型经济

在知识经济社会, 起主导作用的不再是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所注重的物质资本, 而是知识资本。工业经济使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本高度分离, 而在知识经济社会则呈现两者一体化的趋势。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性资源是知识资本。

3、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产品型经济

工业经济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物质产品, 物质产品对稀缺性资源的依赖性比较大, 随着稀缺资源的耗竭, 这类产品的供给将会受到限制。知识经济所生产的是知识产品, 产品中的知识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这些知识并没有因为产品的出售而丧失, 而知识产品则不存在生产的制约因素, 使得知识产品有可能大量生产和迅速扩散, 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产品。

4、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分配型经济

在知识经济社会, 知识和信息越来越丰富,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在知识经济社会中, 占有知识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据。

三、知识经济对传统就业增长理论的挑战

1、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关系消失, 菲利普斯曲线失效

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出现了高经济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同时存在的现象, 连续近10年的时间,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是朝着同一方向变动。因此, 许多经济学家以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数据为依据, 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已经不适用于新的经济时代。他们从知识经济的边际收益递增性、信息技术产品及服务的价格变动趋势、互联网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认为传统的经济理论在知识经济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菲利普斯曲线已经失效。

2、知识资本成为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知识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知识经济需要大量的知识资本的投入, 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的基础。所谓知识资本是相对传统的物质资本而言的, 是指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所有无形资源的总和。最早提出知识资本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 他于1969年首次提出知识资本概念, 他认为知识资本不只是一种静态的无形资产, 而且是一种思想形态的过程, 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美国学者托马斯·斯图尔特于1997年提出了知识资本的“H—S—C”结构, 即企业的知识资本价值体现在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者之中。从知识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关系来看, 知识资本的提出是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深化的结果。为了解释经济增长之谜, 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由舒尔茨、贝克尔等人提出并建立了人力资本理论。在对人力资本理论展开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 他们发现, 同样作为人力资本, 智力因素比体力因素更具有增值作用, 智力因素是财富增长的主要源泉, 在经济增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 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许多知识型企业的市场价值比其账面资本价值要高出很多, 知识型企业市场价值增值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巨额的无形资产价值。因此, 人们将这部分能够为企业带来市场价值增值的无形资本称为知识资本。在对知识经济的研究中, 知识资本的提出很好地解释了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

当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 曾被称为信息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而推动这个时代到来的力量正是知识资本。世界经济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产业发展形态也随之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力量。在这个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飞跃的新时代, 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有形的物质产品的竞争转向无形的技术、智能与知识的竞争, 产品中的技术、知识含量成了竞争的基础和决胜的关键。因此, 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 都纷纷将知识资本的投入、获得与应用作为自己的战略法宝, 知识资本成了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焦点。工业经济时代是以物质资本为主导的时代。工业经济的发展, 强调资本的积累和投资, 强调对自然资源的控制和利用。资本家主要依靠对资金、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控制来积累财富, 在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理论方面强调资本的主导作用。资本在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中处于核心地位。如著名的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 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唯一原因。该模型认为, 通过投资可以增加就业和有效需求, 引起企业生产能力扩大, 导致下期供给大于需求, 为了弥补需求缺口, 就需要更多的资本。因此, 不断地增加投资, 是保证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唯一源泉。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资本主为导的时代, 知识经济不再依靠对稀缺资源的占有, 物质资本的数量、规模不再是市场竞争中决定胜负的关键。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在知识经济时代, 一切都以知识为中心, 知识经济的资源基础是智力资源和知识, 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利用。知识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和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 是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3、内涵式就业增长成为主要就业增长方式

传统的工业经济是以数量扩张型和粗放的速度型为主体的经济, 它对增加直接就业的作用明显, 但潜力有限, 甚至在出现前所未有的高经济增长和高投资增长时, 也不能带来相应的、较高的就业增长, 就业增长弹性系数较低。而知识经济是质量提高型和高度集约型的新型经济, 它对增加直接就业的作用, 对增加关联就业的作用明显, 潜力无限。在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 就业增长理论强调以外延式就业增长为取向, 即通过刺激物质生产和投资要素扩张, 由生产规模的扩大带动劳动就业量的扩大。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就业增长转变为以内涵式就业增长为取向, 即依靠人的智力资源和脑力劳动, 通过知识的生产、分配、传播和利用及其关联产业的发展带动劳动力就业量的扩大。有学者认为, 在就业增长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的过程中, 国家扮演着重要角色, 国家可以通过加速知识经济发展进程, 在知识的生产、分配、传播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市场, 从而引起内涵式就业机会的增加。在知识经济时代, 要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必须走内涵式就业增长之路, 这样, 才能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下, 有效创造就业机会。

4、知识生产领域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农业经济时代, 人类把自身的生存需要放在首位, 以食物生产为基础的农业是一切生产的前提, 因此, 劳动者大多沿袭小农经济的自然就业方式, 依靠人力或畜力在土地上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 第一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工业经济时代, 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和市场化的拉动下, 以机器的机械力量帮助人的体力劳动并越来越多地取代人的体力劳动, 导致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依靠机械力从事生产, 从而拓宽了劳动者的就业领域, 劳动就业人口的增长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使工业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知识经济时代, 大批新兴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兴起和部分传统产业的衰落, 使依靠智能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多, 大量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传统就业岗位“消亡”, 从而引发一场就业危机, 其特点是知识结构性失业人口不断增加。也就是说, 在知识经济时代, 依靠智能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就业者越来越占据有利地位, 而劳动力从知识含量低的主导产业部门向知识含量高的高科技产业以及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大规模流动, 从根本上实现了就业结构的升级。在知识经济时代, 一方面, 直接在车间从事生产的工人, 逐步被机器取代, 占劳动力的比例不断下降;另一方面, 劳动力市场对有高度熟练技能的知识型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 就业机会增加。美国是知识经济的先锋, 美国高科技行业每年提供几十万个高薪就业机会, 同时我国的国家级和地方高科技产业开发区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不过也有学者指出, 高技术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仍然有限, 对人员素质要求又很高, 对于解决大量失业问题的直接帮助不是很明显, 关键还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知识服务业来解决就业问题。

5、知识技能水平决定劳动者的就业地位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成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 对资本的统治地位发起挑战, 并给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和资本增添了新内容。劳动的性质和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人的劳动更富有智慧和创造性, 资本也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形态的资本, 而是非物质形式的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与此同时, 具有知识和技术的劳动者既受资本的雇佣, 又具有支配资本的力量。劳动者自身发生的重大变化, 根源在于劳动力市场的巨大变革。在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变动, 从而形成了两个不同性质的劳动力市场:由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劳动者构成的知识型劳动力市场。以及由非知识技术型劳动力构成的传统意义的劳动力市场, 这两个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市场同时并存, 并因供需关系而呈现出不同的就业状况。在知识型劳动力市场中, 具有知识和技术的劳动者供不应求, 收入丰厚, 对物质资本具有支配力量, 无失业之忧。而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者则供大于求, 收入较低, 难以进入知识型劳动力市场, 导致大批非知识技术型劳动力失业或不充分就业。知识型劳动排挤、淘汰大量体力劳动、非技术劳动, 其根源在于知识技术替代了传统体力劳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知识资源是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它要求就业机会不断向竞争力较强的知识群体倾斜, 从而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廉水:知识经济与就业[M].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0.

[2]里米·里夫金:劳动:走向革命[N].费加罗报, 1997-01-23.

[3]赵宏中:对智力资本的新认识[N].光明日报, 2004-11-23.

[4]庄芮:菲利普斯曲线在新经济中无效吗?[J].经济学家, 2000 (6) .

传统就业模式 第4篇

一、充分了解学生需求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

我们对学生就业意识及就业需求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 学生就业意识强烈, 但又普遍存在茫然的心态, 不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 也不知怎么学习提高自己, 具体表现为自信心不足, 定位不准, 期望值过高, 往往没有踏实肯干, 吃苦耐劳精神, 由此可见仅靠就业前常规性就业指导作用不大, 必须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 行动起来, 锻炼自我, 成功就业。

二、成立“学生就业学会”实施自我就业指导

学校每个班级中增设一名就业委员, 由他们共同组成一个最新的学生组织———就业学会, 在就业办的指导下, 秉承“锻炼自我、服务同学”的宗旨, 带领全班同学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践活动。

就业学会的主要任务是:调查各专业就业市场, 搜集并整理与就业有关的各类信息, 定期向学生宣传;通过举办就业指导讲座、报告、交流会等活动, 介绍有关公司招聘、面试技巧、成功求职等方面的知识, 为广大同学提供就业信息咨询与服务;对他们各自所属专业就业前景进行预测分析, 传播优秀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经验, 为广大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指导和帮助;组织开展模拟招聘、面试求职、就业主题班会等活动;调查学生学习情况, 了解广大同学在就业方面的需求、意见和建议, 及时予以解答;定期向就业办指导教师汇报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听取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工作。

学生就业学会设部长、副部长各一名, 同时设立活动宣传组、广播组、信息调查组等三个小组, 同时明确具体工作职责、例会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 使其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三、开创“学生跑企业搞调研”实施就业指导

就业学会的学生在就业办的协助下, 利用业余时间尤其是寒暑假, 把市场调查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在调查前, 要准备问题、确定调查目标, 学着与用人单位打交道, 也体会到“门难进、脸难看”的尴尬感觉。通过就业市场调查和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了解各专业就业形势和企业用人标准、岗位要求方面的信息, 分析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就业观念, 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四、开通“学生就业广播”实施就业指导

利用学校先进的广播室, 开通就业广播, 播出就业指导与服务节目。广播的主要内容是同学们在市场调查中得到的就业信息, 企业的用人需求, 就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还有同学们关心的就业问题等。广播的形式也比较灵活, 可以由学生播送自己的稿件, 还可以由就业办老师播出一些就业知识讲座。由于内容特别符合学生需求, 所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开创“学生就业服务报”实施就业指导

为了更好的传播就业信息, 我们又专门编辑了一份校内刊物———就业服务报。报纸每两周出版一期, 编辑排版由具有一定文学水平和计算机排版能力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报纸开设“最近新闻”、“回音壁”、“企业用人信息”、“优秀毕业生风采”、“小故事大智慧”、“文学社园地”、“职业生涯设计讲座”等栏目, 实实在在为同学提供就业方面的帮助。

每一期报纸印出来, 由就业委发到各班, 都会引来同学们认真传看。已经成为同学们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在就业服务报的编辑出版过程中, 参与的同学越来越多, 文字表达、排版设计的水平也越来越高, 长期下来, 对学生学习风气的转变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六、举行“学生就业主题会”等活动实施就业指导

在长期的就业指导实践过程中, 我们深深地认识到, 影响学生顺利就业、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非专业性素质。因此我们针对大多数学生沟通能力太差, 职业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的现状, 侧重对学生进行就业能力训练, 锻炼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就业学会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召开以就业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活动、诗歌朗诵会、职业生涯设计比赛, 召开企业领导、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座谈会等一系列的活动, 开展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充满生机和活力, 各班同学踊跃参与, 收益颇大。学生们通过参与这些活动, 重拾自信, 陶冶情操, 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为成功就业做好了准备。

总之, 学生就业学会在就业办的指导下, 带领各班同学参加就业实践活动, 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意识, 提升了就业竞争能力, 经实践检验这是中职就业指导中最有效也最新颖的一种模式。

摘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这是一项民生工程。衡量一个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 主要看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下的就业指导工作就成为职业学校建设和发展所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中职开展就业指导就应该抓住就业主体——学生, 探索最有效最直接的就业指导新模式。

关键词:职校,就业指导,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 2003.

“智能药房”颠覆传统配药模式 第5篇

“智能药房”,是HLI (HospitalLogistics Intelligence)的一部分。医院有了它,患者交费后其处方就通过医院电脑系统传至门诊药房,快速发药系统将根据处方内容,将药依次“选”出并传送出来,前后过程最快只需要8秒,并且还不会出错。

药房管理之变

从2013年以来,一个被称之为HLI的“药品物流智能一体化”方案,已经在国内如广东省人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航天总医院等医院上线,该系统能够为医院的物流、配送、库房、药房分拣等提供智能信息化服务,减少了配药环节的繁琐,方便了患者,改善了医患之间的关系。

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智能化药房是华润医药HLI项目在社区实施的第一个项目。德胜社区引进华润医药HLI项目,对社区药房进行智能一体化改造,实现从药品订单—采购—配送—调配—发药于一体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提升了自身的药品管理水平和药学服务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药房智能化改造大大提高了药房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原来每张处方处理时间30-45秒,窗口经常排队,现在每张处方处理时间8-10秒,消灭了排队现象;原来药师穿梭在狭小的药架之间,增加调配风险,现在药师扫条码发药机自动送药,过程秩序井然;原来药品盘点需要半天时间,帐货相符率98%,现在药品盘点只需十几分钟,帐货相符率100%;原来药房仅有300多品种,现在600多基药品种满足供应。

同时智能化药品管理系统最重要的优点在于能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药品质量管理可以准确追踪到每盒药品的流向,从源头上控制不合理用药。因为效率提升,劳动强度下降,药师现在能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对患者的服务中。

在此之前,广东省人民医院已经于2013年7月上线国内第一家智能药房,此后南至广东中山市、北至北京市的一些医院也纷纷加入了HLI系统建设的队伍,药房智能化已经在全国形成一种趋势,并大大增强了医院和医药公司之间的纽带,甚至有些医药公司希望借此能够掌控医院药品部门的采购权和话语权。

“它不影响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权和药事服务主动权,只是医药商业公司充分发挥自己在药品物流和药库、药房现代化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帮助医院提升药房管理水平;降低库存成本,降低药师的劳动强度,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为患者用药咨询服务中心等。”华润医药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从药房托管到医药物流配送一体化

药品物流配送一端连着医院和患者,一端连着药品生产企业,是整个药品流通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对上述关联方来说不言而喻。而在近年来政策和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医药物流配送的一体化也在逐渐变为现实。

在药品流通“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推动医药物流服务专业化发展,实施医药物流服务延伸示范工程,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向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延伸现代医药物流服务。另外,随着新医改的推进,中国医院也面临着来自政策、患者、自身的挑战越来越大,医院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善用一切资源和手段提升医院的管理和创新,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借力先进医药物流延伸服务,改进医院院内物流系统运作效率成为必然的选择。

除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华润集团已经和广东省内其他三家医院及河北省人民医院合作,推行医院HLI的药事管理模式。据了解,药品物流智能一体化系统包括,医院药库现代化物流管理、门急诊药房自动化智能快速发药设备、病区智能化药柜管理和住院药房智能化单剂量分包设备。

今年3月 ,华润医药集团与航天总医院签署H L I科研合作项目。通过合作,航天总医院应用先进技术,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人员集成优化,提高航天总医院的药事管理水平。 引进H L I之后,可以对航天总医院院内药品各个流通环节的订单数据以及流转数据进行集中收集管理分发,各智能化设备系统与医院HIS系统,通过集成平台统一对接,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信息流的集成及药品供应链全流程的信息追溯。

据国内另一家医药巨头九州通的技术负责人田超波介绍,国内有一些企业管理软件方面的公司开始研究开发这方面的产品,但这些公司都是以现有的企业财务管理和ERP类型的产品为出发点,缺乏药品流通供应链整体管理方面的专业才能、战略思想和实施经验。“医药行业与医疗行业的专业性很高,流程与管理要求与一般的生产、制造、流通企业有很大差别。通用的ERP软件等因为侧重点不同,目前很难满足的医院在采购和物流方面的管理需求”。

经过几年的探索,九州通凭借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物流研发和运用经验,自主构建的“耗材院内统一配送”、“智能化药库改造”和“中心药库外延”三大医药物流外延服务模式,不仅在供应链集成的基础上提供高效的以药品、耗材、试剂等为主的日常物品订货、供给、运送等服务,而且将原本由医院物品管理部门负责的进货管理、在库管理、运送管理、消费管理等事务进行统筹规划,在信息一元化支持下,减轻管理部门的业务负担,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并使得各个部门能专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引入九州通的“院内统一配送”物流延伸服务后,医护人员在采购方面的负担大大减轻,科室护士长在采购方面的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3,耗材从申领到发放的时间由7个工作日以上缩短到一个工作日,医院的仓库管理人员更多从事质量管理、新品引入、临床服务等工作,彻底从搬运操作中解放出来。

药品物流配送一体化体系基本上不需要政府和医院投入,就能取得医院、供应商、企业三方面共赢的效果。业内人士表示,这样的尝试值得国内其他医院借鉴。

传统行业媒体发展模式探索 第6篇

简而言之, 传统媒体具有发展时间较长, 可触感强, 仍拥有稳定的消费人群。而新兴媒体也具有传统媒体所缺乏的快捷方便的优势。因此, 打破新旧媒体之间的严格界限, 取长补短, 实现以纸媒、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数字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互相融合, 通过采取跨媒体发展作为新时期传统行业媒体发展的主要模式, 最终促进传统行业媒体的长远发展。

一、采取跨媒体发展模式的原因

传统行业媒体之所以要采取跨媒体的发展模式, 是由各方面的原因决定的。其中, 主要是因为传统媒体行业自身发展所存在的缺陷、新媒体所具有的优势以及消费人群的现实需求。

首先, 传统媒体本身具有一些缺陷, 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传统媒体信息的传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大, 使人们不能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获取信息。并且传统媒体传播方式较为单一, 承载的信息量有限, 为了实现信息的最终传播, 往往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以及较多的人力和物力, 由此最终传播出来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此外, 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上不注重区分受众的个体差异和需求的不同, 提供的信息往往是大众化的普通信息和内容的服务, 不具有针对性。然而, 每个人的个性和需求是不同的, 传统媒体这种忽视个性的信息传播方式难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其次, 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新媒体是借助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是科技进步的结果, 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的, 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就信息资源而言, 新媒体借助于互联网, 而互联网的资源是最广阔的。它通过网络的链接而使世界各地的信息传播和交流跨越时空、地域的限制。在互联网所提供庞大信息资源基础之上, 新兴媒体自然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就传播成本而言, 以传统媒体中的纸媒为例, 它传播信息往往以纸为载体, 人们通过阅读纸质媒介来获取信息, 而纸质媒介上所承载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因此, 传统媒体的传播成本较高。而新兴媒体通过借助互联网和数字技术, 轻而易举地实现信息的传播和共享, 并且不受媒介所能承载信息量的限制。就传播方式和表现途径而言, 新兴媒体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感官, 给人们充分的感官享受, 与此同时, 表现形式也多样化, 可以同时实现动态与静态、视觉和听觉的共同表现和互相转化。让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更加生动化, 多元化。就传播效率而言, 传统媒体要实现信息的传播, 往往要经过前期制作和后期排版、剪裁, 耗时较长, 并且受众范围也是有限的。而新兴媒体只要有网络信号和终端接收设备, 出版和发行基本上可以同步实现, 不受时间、地域限制, 真正体现了传播速度快, 传播范围广。除此之外, 新兴媒体传播信息具有互动性, 改变了传统媒体传播上的单向性, 注重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互动和交流。

再次, 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 快捷、方便的信息获取方式成为人们的主流追求。因此,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 其要谋求发展就不得不考虑人们的需求。因为新兴媒体的诸多优点恰好满足了大部分人的现实需求, 因而, 人们逐渐倾向于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形式。新兴媒体传播形式的不断创新、创播途径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的互动性以及传播信息的迅速更新恰好满足了人们对信息获取方式方便、快捷的要求。与此同时, 交通的便利使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 人们不再拘泥于一个狭小的范围, 往往期待着能够随时随地更加自由地获取信息, 新兴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时空界限, 使人们获取信息更加方便, 选择信息更加自由。

二、传统行业媒体跨媒体发展模式的具体要求

通过采取跨媒体发展模式, 实现促进传统行业媒体的发展目标。对此, 传统媒体行业不仅要注重创新, 还要借鉴新兴媒体所具有的优势, 与此同时, 还要充分考虑受众市场, 满足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需求。

第一、传统行业媒体要注重创新, 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 传统行业媒体要发展, 必须要注重创新。首先, 要注重产品的创新, 不仅仅体现在内容上, 更体现在形式和种类方面。传统媒体行业在坚持做好纸媒、广播、电视等领域的相关产品时, 更要拓宽产品类型和渠道。例如, 各类纸媒可以突破传统纸质载体的限制, 建立自己的网站或网络阅读主页, 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过去纸媒单调性和信息有限性的弱点。其次, 更要注重合作模式的创新。过去, 传统行业媒体往往与新兴媒体“各自为战”, 区分严格, 即使合作, 也只是传统行业媒体内部的合作。如今, 需要突破这个界限, 注重与新兴媒体的合作, 实现平台共用、信息共享。

第二, 传统行业媒体要充分吸取网络资源, 确保信息来源的广泛性, 内容上更要呈现出多样性。通过借助网络资源, 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利用互联网上充足的信息资源。例如, 纸媒作为传统媒体, 可以借助于网络上的社交网站、视频网站、门户网站等, 拓宽自己的传播渠道, 改变以往的传播途径, 让纸媒的信息量更大, 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全面。与此同时, 互联网上还有庞大的网民群体, 他们既是潜在的受众, 更是潜在的信息来源。通过在网络上与网民互动交流, 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和社会关注度, 开发出更多的受众群体, 同时还可以根据网民所提供的新闻线索, 制作出相关新闻信息, 或者是广泛听取网民的观点并加以编辑整理, 使之成为新的信息来源。

第三, 充分了解人们的实际需求, 根据不同的受众人群确定不同的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例如, 在新兴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 传统媒体仍然掌握着一部分稳定的受众群体。这部分受众人群往往年纪较大, 习惯于过去的那种信息接收方式, 对此, 可以多涉及一些时事政治、民生等方面的内容, 保证这部分受众资源不流失。与此同时, 传统媒体在借助互联网等平台传播信息时, 可以针对受众的实际需求, 对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结语

面对新兴媒体的竞争, 传统行业媒体要实现长远发展, 跨媒体合作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这种发展模式可以借鉴新兴媒体的优势, 实现传统行业媒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摘要:时至今日, 传统行业媒体面临着来自于新兴媒体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 实现传统行业媒体的发展, 必须对其发展模式做出一个探索和改变。因此, 跨媒体发展模式成为一个必然选择。这种发展模式可以借鉴新兴媒体的优势资源, 克服传统行业媒体的发展短板。对此, 传统行业媒体不仅要注重创新、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 还要充分吸取网络资源, 确保信息来源的广泛性, 内容上更要呈现出多样性, 更要充分了解人们的实际需求, 根据不同的受众人群确定不同的信息传播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传统行业媒体,发展模式,对策

参考文献

[1]易少华:《传媒产业新型发展之路——以成都传媒集团媒体融合发展模式为例》[J], 载于《中华文化论坛》2011.11

[2]路善全:《论闽北新兴发展区域媒体融合发展策略》[J], 载于《武夷学院学报》2011.14

传统职教模式及其现代启示 第7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徒制,学校教育,教育改革

自我国引进西方的班级授课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我国早期的私塾教育已消失,不过传统职业教育模式还有适当的保留,比如古时候的师徒授业教育模式在少数行业中还存在。师徒授业就是通过拜师学艺的方式获得技能。目前相声、京剧、厨师等行业还保留着拜师的习俗。师徒授业的方式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授技艺的方式。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职业技术教育。至今,我国很多工厂仍然保留着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新职工进工厂之后,单位会安排认师傅,然后徒弟跟着师傅一起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可以独立工作。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有着很多优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同理,西方教学模式也有他自身的缺欠,我们应该辩证的看问题,继承和发挥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使其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更好的为我国教育事业服务。

一、传统职教模式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封建社会后期,手工业工匠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培养:其一为家传世学,即世代为手工匠艺人,子承父业,技艺绝不外泄;其二为学徒制,有技术的能工巧匠也会打破家庭的圈子,或设学收徒,专门培养弟子,或招收徒工,在工作中传授技艺;其三是拜师学艺师徒授业的方式。这些手工业工匠的培养模式是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这些模式有很多优点也有一些弊端。

(一)家传世学

家传世学的手工业教育在先秦时期非常广泛。由于“四民分业”的思想不断得到认可和普及,手工业者“世代为工”的情况相当普遍。我们可以从《国语·齐语》和《管子·小匡》中找到相关的史料和记载。《小匡》日:“今夫工群萃而州处,相良材,审其四时,辨其功苦,权节其用,论比计,制断器,尚完利。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事,旦夕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工之子常为工。”通过家族传授手工技艺的方式在当时看来具有多种优点,能够使弟子潜心于此而不转移志向,因此使其技艺达到相当的高度。这种思想在战国其他的文献中也得到肯定和认同。如《考工记》中说:“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意思是说有技能的人能够将技术世代传授而不外泄,就可称之为能工巧匠。《苟子》中也说:“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这都说明,当时手工业者传授技术的主要途径是父子相传,而且严格保守秘密,绝不向外人泄露。

(二)学徒制

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家族内部的技艺传授,所谓学徒制也已经产生。可以说,祝、史、射、御、医、卜和百工技艺无不有师。《庄子·人间世》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干牛,絮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椭,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这是木工师徒之间针对硕大无朋的树木可否作为原材料的问答,正可说明当时学徒制度的广泛存在,也说明师傅在传授弟子技艺的时候往往有所保留,所谓授人以规矩,而不授人以巧。此外,随着奴隶社会的崩溃,一些原来的畴人 (职官) 流散到民间,他们著书立说,组织学派,并开设私学收徒。畴人将本来密藏于官府的技术带到民间,又从民间生产实践中吸收养料,促进了技术本身的发展。“学徒制包含着大量经过精炼和检验的先人智慧”,[1]学徒制有很多值得今人学习的地方。

古代学徒制有如下一些特点: (1) 古代学徒制教育贯穿于行业生产的全过程之中,具有全程教育的特征,这种教育培养出的人综合素质较高,富有创造精神。特别在古代社会末期学徒制职业教育培育出许多杰出人才和能工巧匠,他们创造了我国古代精湛的工艺业,有的产品今天被视为“国宝”,成为我国古代高度文明的重要标志。 (2) 学徒制以技能传授为中心。由于古代没有多少技术理论,因此也没有独立的理论教学。但师傅也不是仅让徒弟机械重复操作,他们也非常重视技术经验和行业规范的传授,师傅通过自己演示和在指导徒弟操作的过程中传授技术经验,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行业规范。因此,学徒制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实践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学生不注重学历,只注重其就业价值,只重视操作而不重视理论原理的追寻。 (3) 学徒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现场学习为主。古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是生产第一、教育第二。学徒主要是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边看、边干、边学的。一般过程是徒弟先在旁边看师傅干,了解了生产的基本情况以后,徒弟便可帮着师傅做一些简单辅助活计.徒弟辅助工作干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达到胜任基本工序以后,便可在师傅指导下开始系统工作并逐步过渡到独立工作。但还要继续领悟师傅最精妙的“绝活”,学徒期结束后才成为独立的工匠,其学徒期长短中国有习俗约束。 (4) 学徒制中师徒之间关系非常亲密。 (5) 学徒制的教育效率较低。学徒制职业教育属于个别教育形式,徒弟在独立操作之前必须首先要熟悉所有工序。但每道工序又很少单独教授.大多是在完全自然的工作过程中随机学习,因此学习的周期长、教育效率低下。

(三)师徒授业

古代的职业教育主要是靠师徒之间的传授,拜师学艺是古代得到职业技能的主要途径。古代的技术学习出现了专科的萌芽,不同的技能形成各自不同的门派,古时候的师徒关系比现代的师徒关系更加亲密。古代师傅的重要性不亚于父母,人们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证明古代非常重视教育,同时也凸显了师傅的重要性。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

古代一般将拜师礼仪分成四个程序。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拜师帖。第三,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二、传统职教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传统职业教育的最大优点是因材施教,师傅会根据徒弟的自身条件决定教他什么技能,而且一般是一个师傅只教几个徒弟,缺点是技能普及慢,不像现在的学校教育和班级授课可以批量的传授技能,古代有的是一对一的传授,有的是一对几个,很少有几十人同步学习的,古时候即使是某个师傅收了很多徒弟也是单独教授或是大徒弟带小徒弟。

传统的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不利于技术的交流与普及。“早期职业教育中的学徒制主要是由师傅带领徒弟学习某项专业技能,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师傅带多个学徒,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效率低且教学难度大,不利于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2]学徒制职业教育在早期都是父子相传,然后过渡到师傅收养子作徒弟,最后才扩展到一般的师徒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一种私人性质,也是一种社会关系。为了保证技艺和秘诀的代代相传,必须加强亲密关系,视师如父,视徒如子。有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傅是徒弟的衣食父母”之说。“尊师”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准绳。这种“情感效应”对知识技能的授受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它限制了技术的传播范围和对象,有时还会因偶然因素导致技术失传。

三、现代职教模式

现代意义的西方职业学校教育是18世纪才出现于欧洲。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相继设立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补习学校。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体制始于1902年。清朝末年开始出现了一些职业教育学堂。

现代职业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为主,学校教育的方式是课堂教学与实训和实习相结和的教育模式。在企业职业教育主要是采用以老带新和短期培训的培养模式,目前,我国制造业还有师徒关系的存在,一般是一个师傅带几个新人。类似于学校的导师带研究生。工厂里面师傅带徒弟的制度在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比较盛行。

现代职教模式的优点是班级授课批量培养,有利于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师资力量集中有利于科研活动的开展。缺点是培养人才数量多质量差,准入门槛低,目前中专招收学生只要是中学毕业就可以了,有的学校即使初中没毕业的也招收。职业教育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学用脱节,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往往在实际工作中用途有限。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欠缺。

四、传统职教模式与现代职教模式的比较

传统职教培养的学生质量高、动手能力强,但效率低、不利于技术的普及推广。而现代职教模式效率高、有利于技术的普及推广,但质量相对较低,动手能力较弱。传统职业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的对照如表1所示。

五、传统职教模式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1.家传世学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家传世学子承父业是最好的技能传授方式,父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及技能传授的优势很多主要有: (1) 时间有保证父子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 (2) 双方都不会计较付出和回报; (3) 不用交学费。 (4) 父亲教授儿子技能会毫无保留。家传世学的技能培养模式对我们现代职业教育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启示一:我们不可否认家传世学的优点,这种模式告诉我们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交流沟通,因此,国家应当大力提倡子承父业,就像建国初期国营企业的接班制度一样。子女接了父母的班,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回家问父母。世间的父母都是希望把自己的技艺毫不保留的传授给自己的子女的,现代社会出现的问题是有一部分子女不喜欢父母的职业不愿意继承父业,这时候可以鼓励有一定技能的人把技艺传授给自己亲近的人,比如传授给家族的晚辈或者是亲朋好友的子女等。这样以亲缘关系为纽带的师徒关系仅次于子承父业。

启示二:家传世学最大的优势是亲缘关系,这种天生的亲缘关系是最稳定的,但是后天也是可以培养亲情,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为了巩固之间的关系相互认干亲的。这一点给我们提示,现代教育师生感情的淡化是影响职业教育水平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除鼓励子承父业之外,更应鼓励职教师生建立和培养后天的亲情关系以及加深师生情谊等来提高教育质量。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师生的亲密关系,应当视师如父,视徒如子。

启示三:家族的荣耀感可以引申到企业,鼓励企业设立子弟学校,大型企业的子弟学校,教师从企业的高技术人员转变或由企业高级技工兼任讲师,子弟学校以招收本企业员工子弟为主,这种培养模式起到了将家传世学扩大化的作用,企业把自己的技术力量当做自家的技术传给企业自家的子弟,这样的教育效果也会很好。

2.古代学徒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学徒制最大的优点是实践性强,培养的徒工实际操作能力强。古代学徒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很多主要有:

启示一: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多加一些实践和实际动手操作的实训课。学校增加实训课程的同时多带学生到企业去参观学习观摩和实践。学校也可以采用学生到企业兼职,到企业去认师傅的模式培养学生,这样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双学习两不误。

启示二:现代教育应当严格治学,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学徒制中的徒弟是要接受严格的管教的,古代的学徒工不但要和师傅学习还要接受师傅的管教,徒弟稍有懈怠就会遭到师傅的惩戒,这一点也是学徒制能够培养高技术人才的一个原因,当然现代教育已经不可能像古时候那么严格对待和要求学生了,更不不允许体罚学生,但也不能过于懈怠。中专学生不重视学习的原因之一是管理不够严格,大多数中专都没有规定学生如果考试不及格不给予毕业,或者是虽然规定不及格不能毕业,但是考试非常松,即使是特别不爱学习的学生成绩极差最终学校还是会发给他毕业证。这一点就不如学徒制,学徒制的徒弟技术达不到水平是不可以出徒的。以我国的少林寺为例,据说少林弟子要想出徒闯荡江湖要打过十八铜人阵才可以下山。太极拳也有三年不出门的说法,就是说学习太极拳三年之内不出去和人比武。我们的职业教育可以向学徒制学习,制定一个毕业的标准,一个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不仅要理论课合格还要工作技能和实际操作达到一定水平才可以毕业,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

启示三:中等职业学校也可以实行学徒培训制。例如可以让学生每周1至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3至4天在企业实习。如果没有条件去企业实习的学校可以自己建立专门的培训中心或实训车间。学校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同时可以去企业寻找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种的人做师傅,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实践。学校的教师也可以到企业收徒弟,把自己的知识通过企业的徒弟转化为生产力。学徒制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业教育的规律,它的许多做法对于今天我国职业学校消除学用脱节、手脑分离、指导无计划性等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3.古代师徒授业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启示一:古人的师徒授业中师徒之间是终身教育关系就是师傅收了徒弟不仅仅是教出徒为止,徒弟出徒之后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回来找师傅请教,中国的气功中有一种治病的方法就叫“请师父疗法”。现代职业教育的通病是学生毕业之后就很少和学校联系了,教师也很少主动和毕业生联系。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应当在培养师生感情方面像古代学习,学生毕业之后要经常与教师联系沟通。毕业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同时学校和教师也应当经常与毕业生联系并且帮助毕业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启示二:古时候的师徒授业中有大徒弟带小徒弟的习惯,一般情况下大师兄起到半个师傅的作用。我们在学校教育中也可以效仿,就是高年级的学生传帮带低年级的学生。台湾著名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就是采用学长负责制,由高年级的学生带低年级的学生。这种教育模式非常的好,高年级的学生为了要带低年级的学生要努力学习,不然没办法带学弟,学弟们也往往因为崇拜学长的能力而努力学习。

启示三:师徒授业中的拜师礼,很多人认为古时候的拜师礼繁琐是封建糟粕,其实不然,古时候的拜师礼也不单单是一个仪式,对后期的教学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帮助。首先,通过拜师礼提升了师傅的威信,表明师徒关系。通过严格程序确定的师徒关系徒弟往往比较尊敬师傅,现代教育中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现在的学生不是特别尊敬教师。其实现代学校也可以在开学之初举行简单的拜师仪式,学生只有尊敬教师才能够更好的和老师学习。拜师礼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崇敬,增强学生对师者的崇敬心里,这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其次,拜师的同时师傅要向新入门的弟子宣布行规门规祖训等这些都是激励弟子认真学习的好方法。现代教育也是一样,很多技术类工种也是有很多规定的只是现在叫规章制度不叫行规了。同时学校也有很多学生守则。只是学生们不重视学生守则,学生不重视也就不遵守,学生轻视学生守则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学校也不重视学生守则。这一点不如古人,古人进学堂首先教的就是规矩。例如启蒙教育的弟子规和拜师仪式上宣读的门规等。如果学校能够像古时候师徒授业那样在一个庄重的仪式上宣读学生守则,那样学生才会真的把学生守则当回事,现在很多学校都只是印了学生手册发给学生,至于学生看不看遵守不遵守无人问津。

启示四:因材施教,古代职业教育通常是因材施教的,有的时候同一个师傅同时收几个徒弟但是传授的技艺可能各不相同,具体传授给徒弟什么样的技能主要是师傅根据徒弟的天赋进行个别传授。比如同一个武师教出来的徒弟有的擅长拳脚,有的擅长棍法等等,武师是根据弟子的身体情况和体貌特征来确定传授什么武术。“因材施教”是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首创的一个教育原则,即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实现培养目标。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和实践,不仅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今天普及义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分了专业,但是同一专业没能实现因材施教。例如中专的汽摩专业这个专业的学生都学习开车和修车所有学员没有区别。实际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天赋和爱好来确定侧重点,特别喜欢修车的培养成高级修车师傅,而特别爱开车的可以培养成为汽车驾驶员教练等。

参考文献

[1]陈君兰.中国学徒制研究[J].职教论坛, 2011 (31) :93-98.

传统就业模式 第8篇

摘 要:我校是一所新组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园环境优美,硬件设施齐全。学校为每个班级、每位老师都配置了电脑,基本上实现了网络化无纸办公。网络教研是我校的办校特色之一,已发展成为我校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的“高速公路”。

关键词:网络教研;优势;策略

网络教研是一种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跨越时空,实现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体现民主平等,扩大了教研工作的辐射面,为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崭新的平台。

一、网络教研的优势

网络教研最大的优势,让处于不同地域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内介绍经验、互相协作、取长补短、高效完成任务。网上交流不受任何限制,有兴趣的教师都可以发表意见。网络教研使大家在网络上组成一个新兴的教研合作体,学习共同体。这种教研,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参与人员广泛,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界限,缩短了距离,拓展了空间,使人们在网上寻师觅友,发表观点和看法,所以,网络教研是一种省时、省力、高效、灵活的载体。网络教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专家与教师间的互动。特别是年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科教研员和学科专家进行直接的思想碰撞,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更有效地促进老师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二、开展网络教研的策略

由于网络教研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得到越来越多中小学校的广泛认同,并逐渐成为当前学校校本研究工作的主流方式。网络教研不再仅仅是一种参与形式,还是一种行为变革,更是一种创新思维,正发展成为课程改革继续深入的强大动力。那么如何开展网络教研呢?现将我校的一些作法和经验分享如下:

1.加大投入,保证网络教研所需的软硬件环境

我校领导清醒地认识到,谁掌握了网络教研,谁就掌握了教育的明天,所以非常重视。学校在经费很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挤出一部分资金,争取上级支持一部分资金,先后建起了校园网和网上办公平台,并为每个班级、每位老师都配备了电脑。网络不仅接入每间教室,还通到了每个老师的办公桌,为网络教研的正常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加强培训学习,转变观念

学校设备鸟枪换炮,每间教室白板、宽带都装了,每位老师笔记本电脑也配了,每张办公桌互联网也通了,学校网站和办公平台也如期建成,可有的老师不会用,有的老师不愿意用。为改变这一状况,学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选派两名电脑高手负责,每周的星期二和星期四第七节课全员参与培训,学习电脑、白板的使用;文档的编辑技术;互联网的应用及网络教研的有关知识。经过培训学习,老师的电脑水平迅速提高,观念也转变了,参与网络教研的自觉性增强,热情高涨,逐渐形成了“我爱网研,我要网研,我在网研中成长”的新局面。

3.开展网上备课和集体备课

今春一开学,学校就决定网上备课,无纸化办公。每位老师在网上办公平台先个人备课,然后参与集体备课,同科老师必须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科教师也可参与进来,经过网上研讨完善后,进一步修改整理后形成新的备课,经教研组审查通过后方可用于上課。通过网络备课,教师都能把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阐述出来,并形成反思与再设计的过程。这种方式有助于教师间不受时间、人员、空间限制,经常性地交流研究、集思广益,也有助于教师教研方式的个性化发展,越来越受到教师的追捧。通过网络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学能手。如:程丽老师在全处语文教师素质展示中获一等奖;焦娟老师成长为区教坛新秀;雷应波老师被评为我区化学学科带头人;吴浩老师在省说课大赛中获二等奖;余敏老师获国家级奥赛优秀教练光荣称号。我校网络教研活动开展一年来,成绩斐然:全校师生获奖达百次之多;我校中考成绩及素质成果展示等方面也十分骄人,被区教育局授予“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如今,我校一手抓教研教改的同时,一手抓牲色创建,在走特色办校的大道上全速前进。

4.专家引领,快速提升

我校依托湖北教研网、咸宁课内网云平台及咸安数字学校等先进教研平台,实现了专家与教师间的互动──引领专业化。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教师体验着探索带来的快乐,品味着创造带来的收获,同时也有很多困惑,感到迷失,这就亟须专家们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关注。通过网络教研,专家可以定期地参与讨论一些疑难问题,既解决了一线教师的困惑,也有利于教师发表真实的言论,这对专家了解基层、调整学术方向也有益处。特别是年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科教研员和学科专家进行直接的思想碰撞,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更有效地促进老师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就业能力 第9篇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 如果说201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2011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 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来自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11年的毕业生人数是660万, 2012年毕业生人数是680万, 到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 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 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已经被提到越来越高的位置。十八大把高校毕业生提到了所有就业群体的首位, 明确要求“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支持青年创业”、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方面说明就业形势具有长期性、严峻性, 另一方面也表明, 解决好青年就业问题, 不仅是民生保障和改善的重点, 更关涉社会的长远发展。

二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点分析

1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差异

当今的社会迅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用人单位更青睐那些德才兼备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大学生就业时在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这除了大学生自身在思想、观念、认识和素质上存在偏差外, 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高校长期以来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根据学科的需要确定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 再确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实施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与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与要求相脱节, 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知识单一、能力偏狭, 导致人才培养的“趋同性”, 难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快速发展和工作领域不断变化的职场。因而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已是一种大势所趋。

2个人就业意愿与社会岗位需求存在差异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入大众教育阶段, 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大学毕业生从精英教育阶段的“天之骄子”变成了大众教育阶段的“普通百姓”。高等教育已从满足培养少数精英的国家需求转向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公民个人要求, 已经不是必然地和高级职业联系在一起, 而是成为提高公民素质的一种手段。但现实中, 一些大学生受长期以来形成的大学生就业的精英心态影响, 不愿把自己视为普通劳动者:认为就业就应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中企业;在就业环境上倾向于大城市和工作条件好的单位;在工作的选择上要求专业要对口、工作要轻松、待遇要好等等, 当带着这种过高的期望值去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时, 一部分人面对就业机会却做出了自愿失业的选择, 成为“啃老族”。

三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途径

1明确办学定位, 服务地方经济

贺金玉教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的专著《中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一书中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内容, 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1) 服务面向定位:为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2)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适度培养部分基础性、复合型人才; (3) 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 兼办专科教育; (4) 类型定位:教学型院校; (5) 规模定位:服从国家宏观调控, 量力而行; (6) 学科定位:贴近地方经济和社会; (7) 质量定位: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各得其所, 最终达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8) 特色定位:地方特色。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 找准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非常重要, 它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前途命运。为地方服务应成为学校的生存之基和活力之源。从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看, 地方本科院校, 应突出就业导向, 针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开设专业, 融入地方特色, 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充分了解服务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人才市场、民众需求等状况, 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可靠、互利的合作关系, 利用校内各种资源特别是智力优势, 全方位服务于社会, 使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都服从并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总体格局。加强专业与技能教育, 保证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平衡, 从而为地方经济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如此, 才不会出现与其它各类学校办学定位雷同、人才缺乏特色、同抢就业岗位以及教育资源出现浪费、教育投入贬值的问题。

2深化教学改革, 创新培养模式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就是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无法满足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是通过用人单位来检验的, 就业力的强弱直接反映了高校学生培养的质量。

目前,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单一。一些高校忽视自身实际情况, 在办学目标上盲目追求单一的高标准, 都把成为金字塔尖部的大学作为办学目标, 于是各层次、各类型的学校都在培养着同种人才。培养过程缺乏创新。主要表现在重知识传承、轻能力培养, 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陈旧, 已更新的知识、前沿的技术和方法不能及时反映在学生的教材中;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手段落后, 普遍采用着灌输式, 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 缺乏与学生间有效的交流互动, 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迪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

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要完善以就业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让所有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利用大学教育发展其就业力。哈佛学院前任院长李巴伦·布里格斯 (Le Baron Russell Briggs) 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说:“在我看来, 提高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是向学生传授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 而不是由着教授的兴趣进行教学。”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对于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些专业, 适应当地经济需要的课程, 要进一步开发, 要调整专业结构, 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 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业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师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在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中融入表达沟通、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核心就业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 强调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到学思结合, 做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通过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 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具有一专多能的本领, 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用得上, 干得好, 受欢迎。也只有培养“适销对路”的专门人才, 才能开创学生好就业、学院好发展的双赢局面。

3加强职业生涯教育, 提高就业综合素质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 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 重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加大就业思想教育力度,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要与专业教育结合, 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发展现状、专业前景分析等专业教育活动, 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

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参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培训等, 可通过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就业服务活动搭建各种就业平台, 通过实践来增加社会阅历, 提升和强化专业技能, 从而提高就业的含金量。

从大学生自身来讲, 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即审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想要做什么, 能够做什么, 并根据自己具备的能力, 认清目前所处的位置, 结合未来的职业要求, 寻找差距, 找准努力的方向,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培养自己的全面能力, 努力使自己具有勤奋、正直、无私、诚信、坚强、勇敢、善良等优秀品质, 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以锻炼自己不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也只有这样, 才能以积极的心态, 充满自信地、大胆地走向社会, 成功地走向自己的就业之路。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C].2011.

[2]袁新文.2013毕业生人数创新高最难就业年如何破解[EB/OL].http://edu.sina.com.cn/l/2013-05-10/1121228189.shtml, 2013-05-10.

[3]张建新.高等教育阶段转换中就业观念六转换[J].高等教育管理, 2010, 4 (5) :27-32.

[4]贺金玉.中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5]刘琳.用人单位最烦大学生身上哪一点[N].福州晚报, 2010-3-28 (A2) .

[6]张子扬.大学生就业研究:“就业力”比“就业率”更重要[N].大众日报, 2009-12-28.

[7]王晋光.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25) :10-12.

上一篇:商务社交模式水土不服下一篇:校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