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效果范文

2024-05-13

创新效果范文(精选12篇)

创新效果 第1篇

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 近年来, 各地广播电视台强化“新闻立台”的理念, 深化对新形势下新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以时政新闻节目卓有成效的改革创新作为突破口, 积极探索“新闻立台”的有效路径, 大大提升了时政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带动了电视频道的市场份额, 有效增强了媒体影响力、社会公信力和核心竞争力, 开创了时政新闻宣传的新局面。

一、打造全新版面, 提高时政新闻亲和力

在当前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 主流媒体如何发挥影响力, 提升舆论引导力, 时政新闻的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至关重要。

各地电视台对电视时政新闻栏目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 明确要求新闻版面做到:

1. 要有一条以上的重大主题报道:

这是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对党和政府的重大部署、重大决策、重大活动所进行的报道, 力求树立媒体的权威性, 提高公信力,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 要有一组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

这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安排, 在一段时间内通过议题设置的方式, 集中、连续播出新闻, 增强报道的规模效应, 形成宣传报道上的强势, 使之成为一个时期观众关注的热点。

3. 要有现场报道:

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 主持人或记者在新闻第一现场进行报道所产生的新鲜感和悬念感, 对观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4. 要有社会新闻:

特别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中抓到的鲜活的社会新闻, 力求在搞活版面, 增强节目的贴近性和可视性、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上见成效。

5. 要有一组简讯:

大大增加了新闻节目的信息量, 努力办成新闻信息总汇。

为打造地方主流新闻媒体, 努力锻造新闻的核心竞争力, 要大力推进电视时政新闻改革, 以解决原来会议新闻和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充斥版面的问题。要特别注重经营好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选得好不好、准不准, 关系着媒体的舆论导向和宣传的社会效果, 代表着节目的品位和水平。同时要发挥报道的组合优势, 做到重点突出, 特色鲜明, 节奏感强, 层次分明。对于某些重大事件、典型经验、突出问题, 或是配发短小精悍、尖锐泼辣、针对性强的短评、编后语, 或是以新闻链接、记者感言等形式以满足观众对资讯的深层次的需求。

除了内容上的改革创新, 新闻栏目的表现形式也进行全面改版。栏目版头、片尾的设计, 标题、字幕的包装, 以及三维动画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 甚至是Flash动画等的充分运用, 都给观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增强时效性, 做“最快”的新闻

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最基本要素,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新”与“快”, 尤其是面对当前互联网、微博、手机短信等即时信息传播渠道的竞争, 电视新闻如果没有了时效性, 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新闻栏目力求拼抢第一时间, 追求第一现场, 最大限度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缩短新闻事件的发生与新闻播出的时间差, 努力实现从报道“已经发生”、“刚刚发生”的新闻, 向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转变。

考虑到受众对最新国内外新闻资讯的需求, 各地电视台在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及时传递上做足文章, 每天将最新的新闻资讯或突发事件用走马字幕的形式滚动播出, 让观众能够及时地了解瞬息万变的时事动态。除了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进展, 走马字幕新闻还包括很多生活资讯, 如:天气预报、股市信息等等。

三、加大评论力度, 做“有思想”的新闻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是媒体必须恪守的原则。做“有思想”“有观点”的新闻, 并不是要在新闻报道中加入记者的观点, 而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创新新闻节目的编排、板块设置, 通过重大主题报道等形式, 体现每天、每个时期的新闻编辑思想。也就是说, 我们要用思想做新闻, 做有深度、有亮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新闻。各地电视台配合各个时期党政的中心工作, 如“十二五”民生关键词、纪念建党90周年,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主题报道, 体现媒体的立场,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 推出常态性的新闻评论栏目, 播出一两百字的短评, 以短小精悍、一语中的的风格, 对重大新闻事件、热点问题进行权威而又言简意赅的评论, 用独家的视角、独到的观点、独特的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再次, 是建立特约新闻评论员队伍。在瞬息万变的社会背景下, 受众已不再满足于对事实要素的简单了解, 而是更迫切地希望获知现象背后的深层解读。通过约请研究部门、党校、高校等专家学者, 从中央到地方“转方式、调结构、防通胀、保民生”的具体措施以及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等进行深度解读, 注重挖掘新闻表象下隐藏的深层意义, 引入主流声音, 从而确保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受众。

四、调整播出时间, 提高传播效果

同样的新闻节目, 选择什么样的时段进行播出大有讲究, 特定新闻节目与特定播出时段大多有着普遍的、规律性的对应关系。新闻节目分时段播出的编排要领就是把所有的内容、节目, 按照各个不同时段进行科学的安排和处理, 尽量符合受众的收视习惯, 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 以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由于各地电视新闻栏目的差异性, 节目的整体水平还有差距。但是不可否认, 电视新闻节目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 以其强有力的时效性和时政性, 在社会的转型期发挥了重要的宣传和启示作用。

五、新闻主持人的传播效应

主持人的传播效应体现在质疑效应、启示效应和亲近效应。

1. 质疑效应。

电视新闻节目主要是通过新闻事件或人物, 发掘真相和重要的关键细节。主持人咄咄逼人的主持风格是很多观众成为忠实观众的理由。无疑, 这种质疑还让观众看得十分过瘾, 收获也不少, 从而提高了节目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 突出了节目的一个共同特点, 及时发现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 在节目进行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理性的思辨, 能够使节目更加吸引观众, 把事实, 甚至更深层次的问题揭示给观众, 这样的节目观众更愿意接受, 更愿意倾听, 这也达到了访谈类节目拉近观众, 取信于观众, 观众拥护和赞成的宗旨和目的, 满足了大多数观众挑剔的口味, 解决了众口难调的难题。

2. 启示效应。

喻国明教授曾经谈到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是社会的守望者, 由于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和灵魂, 所以也可以说, 一个节目的责任也应该“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上”, “善于击中社会绷的最紧的那根弦”, “深刻反映人类应对挑战的智慧及其成果”, 力争通过节目对社会进行观察, 敏锐地发现社会发展向我们提出的“挑战”, 提请社会“应战”, 对社会的发展给出一些启示。

3. 亲近效应。

改变传统的报纸和电视主持人评论的话语、话题、评论形式, 新闻节目这一具有优势的形式应该有更高的可信度、更强的吸引力和亲近力。电视新闻评论, 仍然属于电视评论的范畴。由于传统的报纸评论限于表现形式, 严肃有余, 不够平易近人, 导致吸引力不足。而电视主持人评论有了声音和画面, 再加上主持人的人格魅力、个性化的富于张力的语言。我们坚信, 在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 优秀的节目定能以其独特的力量和功效, 推动政治民主和社会的发展。

六、结语

从时政新闻的全面改版, 到节目播出时间的科学安排以及主持人的传播效应, 大大提高了新闻栏目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 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创新党课形式,增强学习效果 第2篇

党支部的党员文化程度和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党员的学习自觉性较差,参与学习不主动,使得党课学习达不到预期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四十作业站党支部积极采取措施,集思广益,创新党课学习形式,增强学习效果。

一、因材施教,激发学习活力

大多数群众党员同干部党员相比文化水平不高,单纯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等内容既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又易打击群众党员的积极性。为了使群众党员能够利用党课学习到更为联系实际的内容,党支部将农业生产相关知识、同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低保、廉租房政策等内容列为群众党员的党课学习内容。提高群众党员的致富能力、法律意识和对上级政策的知晓程度,使群众党员在为民服务和保障农场和谐稳定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同群众党员相比,干部党员的学习自觉性较高,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也较高。所以,学习内容重点定为党的知识、相关政策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内容。

二、创新方式,促进外化于形

创新培训方法 提高培训效果 第3篇

结合公司生产实际,通过优化培训方式,不断创新培训理念和培训机制,拓宽培训渠道,就造就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平稳、优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效果。

近几年来,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强化岗位技能为重点,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有效提高了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初步建立起了适合本企业所需的科学培训体系和模式。

分级负责,分类管理

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和使用,本着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的理念,依据企业现状和发展目标,通过对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操作技能三支人才队伍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分层分类分析,制定合理的年度培训计划。建立“三位一体”的培训服务体系,分管副经理任培训组长,人力资源处具体落实,组织部、工会、安全环保处密切配合,保证培训工作的统一规划、通力合作。

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营造人人学技术、个个学技能的氛围和环境,促进职工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从2006年开始,济南分公司陆续与山东大学等院校结为合作伙伴,通过建立校企培训基地,搭建了校企交流的平台,开辟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从而也提高了企业职工培训档次与效果。2007年与北京石化管理干部学院合作,举办中层干部培训班,对150名中层管理人员分五期进行了党性修养、管理理念、管理实践三个模块的培训,提高了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

对专业技术人才以"学习、培训、创新"为活动主线,开展创新性培训。一是进行专项技术能力的培训,针对生产工艺、设备技术上的难题或障碍,通过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到同类企业进修、考察, 请专家现场授课、指导,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设备安装、调试等实践培训方式,促使他们分析和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二是抓好对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培训。2007年,一催化FDFCC装置进行系统内首次工业化、大规模技术改造,增加许多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技术和先进设备,为了尽快地消化吸收它们,公司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强化培训和外出培训,为一催化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奠定了技术基础,该装置投用后,产品结构大为优化,初步估计年增效10050万元,不到一年即可收回技术改造投资,经济效益良好。2007年大检修结束后,各单位技术人员根据检修中发现并解决的问题撰写技术论文112篇,经专家评审35篇获奖。

对技能操作人才以“三基”工作为出发点,以提高岗位操作技能与创新水平、事故防范与处理能力为目标,以培训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广泛开展岗位培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培训方式采取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轮岗培训、案例讲解、名师带徒、每日一题、每月一考等。二催化车间成立于1995年,年加工能力140万吨,现有员工51人,在同规模装置中人员最为精干。该车间通过岗位轮换和岗位现场教学的方式,发挥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带动职工立足岗位成长、立足岗位成才,使集体内成员成为多面手。现在,该车间同时具备内操、外操水平的员工达到70%以上,拥有了一支既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又有技能操作品质的高效团队,还多次获得集团公司先进集体称号。

按需培训,确保质量

几年来,在坚持传统培训模式的前提下,开始进行内部实训基地的试点。员工由岗位教材培训转向岗位所必需的职业素质、专项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训的质量和实训过程,实训基地已逐步成为公司新聘大学生岗前培训、转岗培训的学习平台,也成为员工进行技能操作能力展示、交流的舞台。如维修车间实训基地就是济南分公司创新培训的典型事例之一,该车间现有员工68人,该车间将历年来技能培训题库、部分关键机泵的检修、安装要点和注意事项,车间人员外出培训的讲义课件、电子资料,大型机组的检修、安装要点、零部件图片等存入电脑里,职工可以随时浏览、学习。基地内还摆放着公司内部常用类型的机泵,车间职工可自行拆卸和装配,遇到问题大家相互交流,极大的提高了员工实际技能水平。

通过培训,维修车间技能鉴定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数超过80%,取得技师职业资格人数15人,车间员工个个都是多面手,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还涌现了“集团公司技术能手”、“济南市技术能手”和 “公司级青年岗位能手”。实训基地的建立强化了员工动手能力,避免那种“背题就头疼,考试就冒汗”的尴尬局面。

创新激励机制,激活薪酬作用

企业员工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为规范培训经费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济南分公司修订了《职工培训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出台了《关于加强经营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组织开展 “创新成果”与“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召开 “创新成果”与“优秀论文”表彰大会,营造了学技术、争先进的工作氛围。推行“名师带徒”制度,对新入厂大学生每个人由车间指派二个师傅,一个是班组骨干,一个是车间技术员,通过签订师徒责任书,明确师傅与徒弟的责任与义务,每聘任期内,带徒津贴50元/人月。通过专项技术攻关、现场言传身教,使高技能人才的实践经验和绝招绝技得以传承,加速员工快速成长。

完善高技能人才培训、考核、评价制度。建立高技能人才库;定期组织高技能人才进行轮训或技术交流;开展“岗位培训与技术比武竞赛”活动;“优秀青年知识分子评选”活动;“有技能才更有力量”大讨论活动、“创新能手竞赛”活动等,有效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大家参与意识和培训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创新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效果 第4篇

一、打破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

学好语文能令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和社会生活中受益无穷, 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学好语文, 应该从阅读教学开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从小学到中学, 学生学了9年语文, 却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阅读能力很低下, 不爱读书, 更不会读书, 这显然与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有很大关系。师生沉溺于应试教育的泥潭, 拘泥于所谓的标准答案, 再加上老师肢解性的讲析使文章丧失了整体的美感, 使本应生机勃勃的语文课堂丧失了活力和魅力, 学生自然兴味索然。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硬着头皮学会老师布置的课内知识, 已经深感痛苦, 又怎么可能去主动拓宽阅读面, 接受更多新知识呢?久而久之, 学生的阅读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下, 一旦离开课堂, 基本就告别了“阅读”这种最快最好的获取知识的方法, 变得不会阅读了。鉴于此, 确立全新的阅读观念势在必行。

二、确立全新阅读观念

阅读是学习的最基本行为, 不会阅读就不会学习。因此, 阅读教学是否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 不仅仅是学生能否上好语文课, 而且关系到会不会学习, 是否很好的学习其他知识的问题, 总之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大问题。所以, 建立全新的阅读观念,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阅读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日积月累的过程, 要尽量避免急功近利的做法, 要通过事实让学生认识到增加阅读量, 鼓励学生多阅读, 提高阅读效果和质量。这就需要在阅读教学中, 注重阅读观念的培养, 注重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的创设, 注重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阅读方法上要科学指导, 放手让学生读, 以读促讲, 以读生情。当然, 课外阅读数目的选择上, 还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 提出阅读要求和阅读内容。这样, 才能让学生有的放矢, 既达到自由阅读的效果, 又学会必须的知识。

三、培养阅读习惯, 教给阅读的方法

语文教师应当给学生留足、留够自由阅读的时间, 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重点从阅读习惯的培养开始,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指导过程中, 可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要讲究读书的方法, 才能收到奇效的效果。阅读的方法主要有:一是顺读, 即循序渐进, 从开头读到结尾, 是相对于跳跃阅读而言的。二是选读, 即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 有选择的挑选片段章节阅读。三是复读, 即根据需要重复阅读, 突出“温故而知新”的境界, 有助于在复读中得到新的体会和新的收获。四是默读, 即不出声音的阅读, 有助于理解阅读的内容。五是诵读, 即朗读。朗读可以淋漓尽致的体验作品的感情色彩。六是抄读, 抄读需要一定的时间条件, 有较强的针对性, 就是把认为优美的、重要的片段、句子抄录下来, 以备再读或查阅。七是精读, 即认真、详细、精确地阅读。阅读时按照一定的顺序, 从头到尾, 逐字、逐句地阅读, 不仅要弄清文章中的字、词、句、段篇的含义, 领会字里行间的深层意思, 掌握段意, 还要理解作者的思路, 掌握全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类似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八是浏览阅读, 即大略地看看, 或随便翻翻。如阅读报刊时, 大致看一看, 了解一下。其次, 还有略读 (粗读和泛读) 和速读。阅读的方法很多, 至于运用哪种方法阅读, 要结合实际情况, 有选择地采用各种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四、培养阅读兴趣

要永远相信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 努力去做事, 有了成就感就会越有兴趣, 同时有兴趣就越会用心去读, 用心就有进步, 这样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这样的境界是最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使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持续动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来自于学生的自身养成, 二是来自于语文教师精彩的课堂引领和点拨。教师引领和点拨的艺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如帮助学生选择感兴趣书目阅读;阅读中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积极创设学生乐于表达的机会和平台, 总之, 要因势利导, 利用学生的特点和爱好, 引发学生兴趣点, 让学生自主阅读, 感知作者的情感, 在阅读中寻求读书的快乐和体验。

语文教师课堂阅读指导的重心应当从课文讲解转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比如, 教师选择《读者》、《演讲与口才》等刊物上的精彩时文朗读给学生听, 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味道、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或朗读某些名著中的一些精彩段落或片断, 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自己在报纸、杂志上搜寻、摘抄优秀的文章, 然后在教室张贴交流、评比;让学生在班上朗读自己的作文;教师简要点评;这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都会收到好的效果。

五、积极拓宽课外阅读的渠道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效补充, 在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开阔学生眼界、丰富阅读内容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室 (馆) 、报刊亭, 通过开放、延长借阅时间、有奖阅读和读书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遨游书海, 拓展阅读视野, 提高阅读效果。例如, 要求学生自愿自费订阅阅读书报, 供课外自由阅读;在教室创办“读书角”, 开展“好书大家读”读书活动, 组织读书比赛;把《语文学习》、《演讲与口才》、《语文天地》等阅读资料带到教室, 营造阅读的氛围。

总之,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将阅读训练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 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 放手让学生在阅读的海洋中自由徜徉, 汲取营养, 努力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添趣增效。

参考文献

[1]赵建林.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 10

[2]涂党晔.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0

创新效果 第5篇

——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总结

自开展厂务公开工作以来,我县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按照市总工会和县委统一部署,特别是以落实《山东省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为契机,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四大机制不断完善,活动开展取得显著效果。截至目前,全县已有878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制率为100%,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领导机制。我们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21家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每年都制定下发实施意见,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加强情况调度,加大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力度,推动工作落实。县领导小组与各企事业领导小组签定目标责任,并做到人员制度、目标、内容四上墙。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调研督查,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深入基层靠上指导,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切实履行职责,按照任务分工和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领导小组加强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人员和职工代表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指导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职责,积极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建全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工作网络。推进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创新活动机制。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新形式和有效途径,使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不断适应新情况、新变化,积极推动国有、集体企业,建立健全厂务公开制度。

一是建好载体,完善制度。坚持并不断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重视解决职代会闭会期间如何行使民主管理 1 梁山县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

权利的问题,注重理顺职代会与董事会和监事会、职代会与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制度的关系,建立了职代会与董事会、监事会各自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职权,逐步形成了完善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加强指导与协调,参照国有、集体企业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在各事业单位,继续抓好内部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充分尊重广大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

二是宣传培训,分类指导。大力推进民营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针对民营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展缓慢情况,加大工作力度,广泛宣传、培训骨干。力求新的突破。我们联合部分县直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民营企业民主管理的《实施意见》,从指导思想到方式方法,对民营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抓覆盖面”的要求,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县民营企业普遍推行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靠上做工作,加强分类指导,突出工作重点,特别把民营企业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工资发放、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劳保福利、安全生产等情况作为公开的重要内容,通过职代会、民主议事会、基层工会主席参加经理办公会等形式,组织职工依法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把具体的制度形式、内容、权利等因企制宜,因势利导,逐步规范。

三、创新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星级单位”创建活动。为建立职工民主管理长效激励机制,推动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我们在全县大力开展企事业单位职工民主管理质量评估工作,引导企事业争创职工民主管理星级单位,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星级评估工作实施意见》,推动“星级单位”创建活动向深度、广度拓展,促进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在每个单位

和企业都搞好宣传发动,让广大职工充分认识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明确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程序、制度以及创建星级单位的标准、条件等,做到统一思想、上下联动。围绕完善职代会制度、提高职代会质量这两个重点,深化创建活动,探索更好地发挥职代会作用的途径。把推行职工代表民主选举制、职工代表信息反馈制、职代会预告预审制和职代会票决制作为星级单位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目标。同时对星级单位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坚持每年考评验收一次,督促获星企事业单位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目前,全县经考核评定的职工民主管理一星级单位40个,二星级单位60个,三星级单位8个。

四、创新监督机制。落实职权,发挥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用。扎实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使职工民主权利充分得到落实,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一是在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以及协调劳动关系,建立和谐企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在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各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健全了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坚持每年一次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充分落实了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权。三是职工民主权益在企业改革改制中得到充分落实。维护了职工的民主权益,促进了企业改革改制的顺利进行。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领导,与构建和谐企业工作结合起来,重点探索把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基本要求融入企业体制、机制,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理念和做法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重要理念和企业体制、机制的基本组成部分的途径和办法,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效果 第6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包揽一切,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生动的语文教学,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来获得语文素养的学习行为内化的过程。教师要组织生动的教学,一是教学设计的动态性,一般认为教师是课堂的导演,上课只不过是教师把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走下来便万事大吉了。事实上,课堂应该主要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生命活动,所以课堂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也不会像我们事先设计的那样,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生命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使课堂脱去僵死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的生机。

二、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

1、阅读教学中一些基本知识的学习掌握,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处理。如字词的注音、认读、记忆,一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等,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或参考资料也大多能完成。教师在此时要做的是明确要求学生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告诉他们怎样去做,并注意时间的限定;之后必须有检查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方法,以便查漏补缺,完成教学目标。

对于一般文章的结构内容的划分归纳,不少学生已具备此方面的能力。此时教师在学生完成后重点做的是:一要让学生说明自己的理由依据;二要引导学生去评价不同结果的合理性或其优劣。教师在参与此过程中不仅仅要明确自己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在陈述自己的理由时对其语言的精练、准确、流畅、严密性作点评和指导,以让学生逐步在此过程中学会准确、流畅的表达。

2、分析理解文章,教会学生人手方法、提取信息的方法步骤、精练准确的语言表达。理解分析文章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不少学生读了文章后就不知道该怎样做了。因此,教师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后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文体特点让学生明确本课要分析理解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分析理解这些内容。之后重点告诉学生分析这些内容各自应如何人手,并引导学生按此方法操作。切不可只说方法而不去操作训练,否则学生仍是不会。

三、设计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简单地说,让学生自由地抒发,如实地描写自我个性,从而创造良好课堂教学环境。

四、培养健康心理素质

青少年接受知识教育,往往存在逆反心理。初中生的道德动机是由其道德需要推动的,引起道德行为的内驱力量,它包含着那些与道德有关的兴趣、欲望、信念、理想、世界观等因素,对初中生的道德行为起着激发、强化、调节、控制等多方面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学生道德动机的社会性、现实性、时代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导致学生对传统道德如忠孝节义等内容的不感兴趣和道德意志的脆弱,容易受不良道德的侵蚀。因此如何进行理论、实践、行为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是当务之急。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第7篇

1 采用“123”剖析法,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遗传育种技术的理论抽象、内容庞杂, 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 深入领会并掌握相关的理论, 就必须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为宗旨, 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如针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创新性地提出和采用“123”剖析法。“1”是对理论进行剖析, “2”是找出关键词, 3是对关键词进行解读。整个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 通过课堂讨论和师生互动完成。

如染色质的概念, 它是存在于真核生物间期细胞核内的一种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无定形物质, 是伸展开的DNA蛋白质纤丝。首先通过分析讨论, 从这个概念中提炼出三个关键词:时期—性质—组成, 然后对关键词进行解读:时期—间期细胞核内;性质—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组成—DNA和蛋白质。再如, 在群体遗传基础一章中, 哈代—温伯格定律是教学难点, 学生不容易理解和记忆。采用“123”剖析法, 首先是通过课堂讨论将该定律提炼出三个关键词:群体条件—群体特性—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关系, 然后对关键词做以下解读:群体条件—随机交配大群体, 没有选择、突变、遗传漂变等因素影响;群体特性—该群体遗传结构稳定, 即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上下代传递中保持不变;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D=p2、H=2pq、R=q 2。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而且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2 开发第二课堂, 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和热情

如何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 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 我们在教学中开展了以下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

一是针对课程中如经典遗传定律、质量性状遗传、品种的识别等内容, 鼓励学生自制PPT课件, 并在课堂或课下讲解。这种教学活动不仅使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得到了锻炼, 也使一些学习成绩不突出但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展示了个人风采。因此,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学有所获。二是在每一章内容结束后, 要求学生写章节小结。通过写小结, 既巩固了所学知识、锻炼了文字表达能力, 又能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同时也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三是在教学中, 针对课程的不同板块, 采用命题讨论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阅览室查阅资料, 进行专题论文的写作, 并在课堂或课下安排一定时间进行专题讨论, 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以及对遗传育种学前沿知识的掌握, 同时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 增强了教学互动, 提高了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对畜禽遗传育种的新进展新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本课程聘请畜禽育种生产一线专家为学生作专题报告, 使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畜禽育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增强学习动力, 提高学习兴趣。

3 引入激励机制, 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教育思想, 在教学中要多一些表扬、鼓励, 少一点讽刺、挖苦,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一次关心, 一声问候, 一次鼓励, 一次提问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能从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 一个赞许的目光, 一个满意的手势中得到激励,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我们不仅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鼓励的语言和激励的行为, 同时在课程考核中也引入激励机制。动物遗传育种学的考核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二是注重对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的考核;三是对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在总评成绩中给予奖励加分。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 (出勤、课堂讨论、小结、作业等) 、实验实习成绩 (实验操作及实习报告) 、第二课堂活动、期末考试四部分组成, 分别占总分的20%、20%、10%和50%。期末考试题有约10%无标准答案, 用来测试学生知识融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平时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总评成绩可给予最高5分的奖励。通过这一手段,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充分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能, 张扬了学生个性, 大大改善了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使学生更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和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

4 改进实验课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与理论课相比, 实验课中学生作为行动主体, 手脑并用, 学中做、做中学, 能超越曾经被证明的有效的办法和经验去应对问题并且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信心, 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的实验课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教师准备实验→教师讲解操作步骤→学生按要求操作→写出实习报告。这种教学方法让所有学生都按照固定程序操作, 学生不进行自主思考, 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改革后的实验课教学方法是:学生做准备实验→实践问题导入→理论知识点介绍→明确操作任务、示范引导→模仿试做→纠错重做→总结经验。新的方法体现了实验实习内容与生产实践的密切联系, 强调了学生在实验课中的主体作用, 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思想。这种方法更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是课程教学的灵魂, 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 才能提升教学效果,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如果每门课程都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参与和展示的平台, 都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加油站”和学生素质培养的摇篮, 那么, 我们培养的学生就能够真正成为素质全面、发展后劲十足, 受行业和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婉涛, 赵金艳, 程璞.高职高专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郑州牧专学报, 2009, 10.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8篇

在我看来, 尽管“教无定法”, 但是教学的基本规律还是相通, 不同的学科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共同点。那就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 必须尽可能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在方法上大胆地创新, 才能寻找到最适宜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也只有在方法上大胆地创新, 才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才能行之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温儒敏指出如今的学生对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越来越差, 他经过调查发现, “这几年开出的书单篇目还不及80年代的一半, 但事实上还是难以保证读完。”[1]正因为如此, 我们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时, 总会遇到一个难题, 那就是如何让学生进入阅读。所以, 在此要谈谈我是如何尝试着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如何想方设法地提高教学的效果。我认为, 教师为了切实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要尽可能地从下列三个方面进行切实地探究。首先, 要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其次, 教师的教学要做到大胆地取舍, 精讲多练;最后,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备课, 使我们的教学呈现多样化的样式。这毕竟只是一家之见, 希望能抛砖引玉, 引来更多有经验的老师来探讨这个大问题。

一.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参与课堂

作为老师, 大家都知道, 教学应该是两个方面的结合, 既需要老师的教, 更需要学生的学。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 处于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教师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换句话说, 在教学中, 要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主体。因为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不教, 其目的是推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尽管这种认识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 但这何尝不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呢?

在教学实践中, 我希望学生能够自主地创造性学习。而达到这个目的并不容易, 至少我是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 通过不断地深入思考才发现: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师, 往往要先改变自己的惰性, 还要把想法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来。因为作为教师, 我们经常会驾轻就熟, 多从自己的方便着手, 往往懒得去思考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更不用说提高学习的主体性问题。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公开课。老师备课相当认真, 重点难点把握得很好, 讲解也相当精到, 课堂上也常有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但是, 我们总感觉到美中不足。后来, 我了解到, 不足在于课堂没有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没有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有的根本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所以, 这样的课我们很难说它是一堂好课。

我记得刚来学院教汉语言文学本科的基础课程时, 急于把东西教给学生, 害怕没有把重点难点讲解清楚, 于是不厌其烦地讲, 反反复复地说。后来, 才发现这样的结果:我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地讲解, 认真的学生在匆匆忙忙地记笔记, 不认真的学生则在闲聊、打瞌睡甚至玩手机。可想而知, 教学效果并不好;学期结束后, 学生给我的评价还不高。

第二年, 我想了许多办法, 那就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我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中, 设计了不少让学生上讲台的环节。

首先, 在讲解戏剧作品的前三周, 就布置好任务, 先让学生自愿挑选好角色,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分角色排练。等到讲解戏剧作品时, 老师先不讲解。而是先让学生到讲台上来, 举行戏剧表演的比赛。比如, 在讲解老舍的《茶馆》时, 我试着这样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案。第一个方案是由一个行政班的50人, 每个人扮演剧中的一个角色, 从头至尾, 分角色上台表演。第二个方案是, 把一个行政班的50人分为三个小组, 每个小组长充当导演, 指挥其他组员进行一幕一幕的表演。结果, 两个班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方案。但是表演得相当出色, 在课堂上, 同学们掌声阵阵, 兴致勃勃地观看, 就连下课休息时间, 他们都不愿意放过, 而是抓紧时间继续表演。这不但从根本上杜绝了不听课的现象, 而且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参与的积极性。在这两节课里面, 没有一个同学聊天, 也没有一个同学玩手机。可以说, 这是真正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其次, 在讲解诗歌的过程中, 把学生调动起来进行诗歌朗诵。一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场竞争, 看谁读得更好, 看谁读得更有感情, 看谁读得更有节奏感。二是单独拿出两节课来, 让学生进行诗歌比赛, 能脱稿、声情并茂并结合动作进行生动而大胆地朗诵。后来, 很多同学抢着去朗诵, 大胆地争先恐后地参与。“在教学中, 应充分弘扬师生的主体性, 通过提供相关资料、分析、讲解等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创设适宜的情境, 唤醒学生的阅读经验, 补充生活经验, 促进学生再生体验的生成。”[2]文学的教学只有如此, 才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当然, 我们大多数老师不愿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一是担心学生活动会耽误时间, 怕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是担心学生不愿意参与, 从而导致冷场。其实,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 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的锻炼。我发现, 只要大胆地尝试, 总会尝到甜头, 既能把老师解放出来, 又让学生得到锻炼, 谁能说, 这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呢?

二.大胆取舍, 精讲多练

我在教学中, 经常遇到一个难题, 那就是教材定好以后, 不知道怎么处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不知道哪些内容应该详细讲解, 哪些内容应该简略地分析, 哪些内容只需要略微地提一提, 或者根本不讲只是布置课外阅读。经过几轮的教学, 我发现:如果要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一定要学会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地取舍, 精讲多练。因为只有抓住重点和要点, 提纲挈领式地紧抓要点讲深讲透, 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我觉得, 如何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一般可以在课堂判定, 即课堂的45分钟内, 教师是如何处理教学的重点与培养学生技能、能力之间的关系的。

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独立的思考, 分析和解决具体地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反思:是否做到了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 虽然有一定的规律, 但是, 不同的作品千差万别, 不可能都一样的教法。

为了做到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我总是针对不同的作品设计不同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思考, 或者相互讨论。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的调整与控制,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能力、多维度多角度思考的能力、梳理作品脉络的能力、批判作品价值的能力、口语清晰表达的能力。

我在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这门课程中, 是经过好几轮的教学, 慢慢地懂得了这个道理, 也深深地体会到处理教学内容并不是那么容易。其实, 在最初一轮教学中, 我根本不敢放弃每一篇作品, 总是把每一篇作品都作为重点讲解。于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问题集中到几个方面。一是大一的新生刚进大学, 往往放松了要求, 我布置的课前预习常常是无法落实。我在课堂上一调查, 发现还有大半的学生没有去读作品, 这下麻烦大了。二是我仍然按照自己的设想在九十分钟内讲完了这些内容。学生只能在没有阅读的情况下, 听我一个人自说自话, 他们没有任何思考的余地。三是学生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抄课件的要点, 抄得上气不接下气。过不了多久, 很多学生就根本没法跟上我的节奏了, 于是谈论我讲得太多太快。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只有改变教学方法, 把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

首先, 我不再是精讲每篇作品, 而是大胆地取舍。精选出一些重要作品作为讲解内容, 其他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比如一个作家只选一篇代表作, 同类作品也只选代表作。

其次, 我精讲作品往往讲深讲透。比如小说的教学, 先让学生概述情节;然后我再提出几个重点的问题, 让学生再一次地有针对性地读一遍;我再提问学生对人物的分析;学生都能理解的我就不花费过多的时间了;对重点难点, 我则会古今中外地旁征博引, 条分缕析地精讲细练。

再次, 我布置每个学生选好一篇文学作品, 充分地查资料、备好课, 轮流上讲台把自己对这篇作品的理解, 用自己的语言, 深入浅出地讲解, 真正地教会其他学生如何分析这一篇文学作品。我这样试了两年了, 我感觉学生的研读能力和讲话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正是通过这种“大胆取舍”的方法, 我节约出许多时间。在这些时间里, 我引导学生阅读原著, 然后结合教材中的能力培养要求, 大胆地鼓励学生上台讲读后感, 写观后感。

而节约时间, 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文学练笔, 大胆地写作。“因为文学学习和写作锻炼本身就是内在相通、息息相关的。文学艺术的熏陶有助于写作素养的提高, 而持之以恒的写作训练更有助于文学思维的激活。”[3]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 又让学生真正地明白必须掌握的要点。这样做, 其实正是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真正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有针对性备课, 呈多样化教学

一提到创新, 我们就会想到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原理。但是, 我觉得在教学中的创新, 最重要的还是找到一些真正适应学生的有用措施。所以, 我在这里谈论创新教学方法, 并不是说我发现了惊人的不同于前人的创举。只不过是把我在教学中针对遇到的问题, 做出适应自己和学生的不同的处理方式, 这可能谈不上创新。而如何找到适应学生教学方法, 并不那么简单。

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对你的课堂保持新鲜感。而再有经验的教师, 都要认真备课, 因为备课不但要备内容, 还要备过程, 更要备学生。

首先, 是备上课内容, 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这些都要备。

其次, 是备上课过程, 如何导入新课, 如何提问, 如何板书, 如何开始, 中间如何转折, 最后如何结尾等等, 这些都需要认真备。

再次, 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备学生。教师上课, 要有针对性。那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了解班级里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习惯和接受水平。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才能设置好教学要求, 确定重点难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就会常常出现偏差, 无视学生的兴趣, 最后自然会造成学生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听课、懒得思考等习惯。

要提高教学效果, 除了认真备课之外, 我想, 今天的教学应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教师能够进行多样化的教学。不只需要多媒体教学, 还需要网络化教学, 更需要案例教学, 而最重要的是要师生互动性教学。我们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就需要让学生真正进入状态, 调动他的积极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最好能够留出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在课堂进行练习, 把当堂所学的知识及时进行巩固与消化, 以强化能力, 同时, 能借此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哪些知识缺陷, 从而有针对性地补救, 这样做能够真正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 积极地让学生进行有目的地练习, 学生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多种能力。

多样化教学, 不是说在口头上, 而是落实在行动上。我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中, 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除了前面介绍的让学生进行戏剧表演赛、诗歌朗诵赛和创作表演赛之外, 我还根据内容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我这里只说说其中的三种。一是我会让学生在课前阅读需要讲解的文学作品, 在上课中要求学生上台与其他同学分享他在阅读作品过程里的兴奋点, 谈谈他阅读作品后的接受心态、情绪感觉, 并试着分析产生这些感觉的社会心理和个人原因。二是讲到学生不太熟悉的作品的创作背景时, 我会插入一些视频资料, 以此了解相关的知识。比如何其芳的诗歌《预言》, 很多学生不太明白里面的意思, 于是, 我会插入播放何其芳的生平简介的视频, 尤其是他创作这首诗歌的爱情悲剧和时代感受。这样, 文字与图像结合, 自然会产生一种顿悟。三是讲解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当中的经典作品时, 比如小说《阿Q正传》、《子夜》、《边城》、《骆驼祥子》、《金大班》、《家》和《围城》, 戏剧《茶馆》《雷雨》时, 我会播放依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片段给学生看, 然后让同学对照着原文说说影视改编中的得失。这样, 我感觉学生对于作品就有个直观的把握, 而且能够激发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激发他对文学的探究性学习, 主动地深入思索一些问题。总之, 教师要尽量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因为这是我们提高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摘要:为了切实地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从教法方法上精益求精。我以汉语言文学本科基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为例, 论述我在实践中是如何创新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教学效果。首先, 要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其次, 教师的教学要做到大胆地取舍, 精讲多练;最后,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备课, 使我们的教学呈现多样化的样式。

关键词:创新,效果,学生主体,精讲多练,多样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2) .

[2]陈勇.论文学作品体验教学的内在机制与策略.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11. (6) .

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效果 第9篇

一、我国高校毛概课堂现状

然而, 就笔者所了解的情况, 思政课上毛概课程展开情况不容乐观。从毛概课我们可以看出, 虽然毛概教材是通过简短的篇幅, 以简洁的线索和框架, 联系历史发展大致介绍毛泽东思想, 但是我们从教材目录便可以得出, 从始至终, 毛概课都围绕各种理论、策略知识展开, 这几乎是所有思政课内容的特点, 这也是讲述类似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无可避免的情况。纯理论知识的课堂容易呈现枯燥乏味的特征, 无可避免, 毛概课堂也如此。

在许多高校课程安排中, 毛概课都是一门大课, 即多个班级同时上课, 这常常能让一个教室几乎满座。但是当我们走进高校毛概课堂, 我们发现课堂情况并非如此。许多课堂座位前三排甚至连一个学生都没有, 学生集中在后排座位, 即使偶尔前排座位有学生, 也是在后排没座位的情况下, 并且这些学生大部分往教室边缘处就座。另一方面是, 在毛概课上, 教室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述知识, 讲台下学生绝大部分都低头, 玩手机、写作业或者睡觉。整堂课只有教师的声音, 学生与教师毫无交流, 对所上的教学内容也毫不关心。教师上课上得索然无味, 学生学习学得烦躁不已, 毛概课的教学效率低下无比, 教学目标未得到有效贯彻。

二、创新毛概课堂, 让思政课变得有吸引力

毛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需要我们教师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努力。 (1) 创新的理念决定创新教学的实施。理念俗称思想, 正如“思想有多远, 我们就能走多远”, 理念决定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与步伐, 是实施实际行动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建立创新理念, 才能落实进行创新教学的行为。教材中明确提出“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 是为了帮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并“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因此, 身为教师, 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毛概课只需要纯理论讲述”“毛概课只要把固有知识传输给学生就可以”的想法, 以学生为本, 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思想相结合, 进行自我个性发展。比如在学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这一章节中, 在给学生讲述了相关知识后,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索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发生的事件, 结合自己的实际想法, 和从教材上所了解的基础知识, 无论是表扬还是批判, 畅所欲言, 将使学生认识到毛概知识的有趣以及有深度, 利于培养学生对毛概课的学习兴趣, 还能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不拘囿于教材, 正确认识历史, 了解历史。 (2) 创新教学体现在创新教学内容。毛概教材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能回答出这么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是既然毛概开辟成了一个专门的课程, 而不是仅仅让学生去看相关文献资料, 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 就代表了它有一定的延展性, 需要由任课教师进行再加工。也正是这些再加工, 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 对毛概课产生兴趣, 让教师优化思政课堂, 创新教学。

1. 时事与毛概相结合

在大学时代, 学生总是被动或主动的接受许多信息, 多数学生都喜欢看时事新闻, 虽然他们可能看的只是娱乐新闻, 但是这也代表了学生对时事的关注与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 将时事与毛概相结合, 创新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利用有关于大自然的新闻, 延续到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的讲解。在2015年2月28日, 有一段视频十分流行, 那就是柴静的“苍穹之下”。这是柴静关于雾霾调查而专门进行演讲的视频,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它以大量的数据, 强有力地抨击了这个时代中国对环境的污染, 而环境被污染了又危害到人类自身上。这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 教师在学生关注度提升的时机, 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讲解,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既传授了毛概的相关知识, 实现了基本教学内容, 又拓展了学生学习毛概的视野, 激发学习的欲望。

2. 学生实情与毛概相结合

今年来,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我国提倡全面素质教育, 重在对学生实行个性发展。可是十几年的教育制度并不是能说变就变, 中考和高考纯粹的知识点考察, 致使学生一直处在不断反复的为了升学而学习, 抛弃了课余时间, 抛弃了兴趣爱好, 抛弃了自己的个性。教师也为了升学率, 忽略了学生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当升学到大学, 学生反而容易变得松懈, 将青春期没有体现的叛逆都表现了出来。物极必反, 教师如若一味的压制只会导致学生更加不服管教, 不如顺其势而为之, 反弊为利。

处在二十出头的学生有着少年人的青春热血, 他们爱表现, 能表现。教师在一堂课的伊始, 完全可以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在堂课的末尾, 教师布置与下一堂课相关的论题, 比如将要学习的内容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教师布置任务就可以是论与实现祖国完统一的任一话题, 自由发挥。通过给予学分的优点, 让学生克服羞涩的本能, 大胆走上讲台进行小演讲, 教师也要在适当的时候表扬学生。并且学生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由学生进行小演讲, 起到良好的导入新课的作用, 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与此同时, 教师更应该因材施教。鉴于现在新世纪的青年忙于生活, 为生活奔波劳累, 在很多时候国家集体意识薄弱, 在思政课上教师应当对着重培养学生的三观, 注重他们的未来心理发展。尤其要注意贫困生的教育, 部分贫困生由于经济关系, 只专注于未来的出路, 而对国家大事、集体利益冷漠。在毛概课上,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等辅助工具, 播放令人感动的视频图片等, 增强团结力。

3. 考核方式的创新

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对学生的考核通常都是十年如一日的方法:平时分百分之三十, 最后考核分百分之七十。为了鼓励学生在平常上课时候积极参与课堂, 避免最后考试为了学分作弊抄袭, 教师可以将平时分提高, 如将平时分增加到五十分, 不仅包括作业分, 还包括积极参与课堂的分数。如果学生在课堂积极参与课堂, 回答老师的提问, 向老师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加五分;主动上台演讲, 无论是否演讲优秀, 加五分……这样的考核可以使课堂气氛更热烈, 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当中。

只有不断的创新, 才能获得不断的改进。从各个方面创新教学模式, 优化毛概课堂, 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爱国情怀,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伟大之处以及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之处, 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素质型人才。

摘要: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是我国发展过程中不断被提及被强调的一个话题。而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百事教为先, 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为国家培养人才。同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提升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以下简称毛概) 是我国高校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与我国党政的发展息息相关, 对毛概课程进行全方面改革, 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模式, 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促进高校学生乐于善于学习毛概知识理论, 是国家对高校教学的基本要求。本文将从高校毛概课现状入手, 根据笔者教学经验阐述如何改革毛概课堂, 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思政课,毛概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劳凯声教授为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所作的序, 长沙:岳麓书社, 2002.

[2]林浩然.对创新教育的另类思考[J].广东教育, 2006 (9) .

创新企业政工工作效果的策略探讨 第10篇

关键词:政工工作,效果,意义,问题,策略

一、创新企业政工工作效果的意义

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大力加强企业政工工作创新, 实现政工工作效果的提升, 对于企业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 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

新的时代背景之下, 员工的自我意识空前高涨, 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 其在企业工作中开展中, 必然会产生各种消极情绪, 从而影响到工作积极性。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 且创新政工工作效果可以有效的化解员工工作和在生活中产生的负面消极情绪, 这样就能够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 保证员工具有一个良好的心情, 更加积极的做好每项工作。

(二) 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

政工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在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来源的情形之下, 越来愈多的企业开始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不断发力。做好政工工作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政工工作以及企业文化建设二者之间有很强的内在一致性, 通过把握好二者之间联系, 创新政工工作效果, 可以较好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效果。

(三) 促进和谐企业的构建。

和谐企业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新生代员工成为企业员工的主体, 其在价值观方面具有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的典型特点, 员工价值理念与企业要求的不匹配、不同员工之间价值观念的不统一, 这些都是和谐企业构建存在的冲突隐患, 通过创新企业政工工作效果, 可以将这些潜在的冲突进行化解, 为和谐企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条件, 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激发员工“爱企如家”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二、创新企业政工工作效果面临的阻碍

当前企业政工工作在很多企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政工工作流于形式, 效果极差, 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彰显, 总结创新企业政工工作效果面临的阻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观念层面的阻碍。

很多企业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创新企业政工工作效果的重要性, 多年来都是沿袭固有的政工工作模式, 对于创新有一种畏惧感, 总是害怕创新所带来的利益冲突以及各种风险, 在这种理念之下, 企业政工工作基本上都处于一个止步不前的状况。无论是政工工作形式也好, 工作内容思路也好, 基本上都做不到与时俱进, 导致政工工作与企业发展的需要相脱节, 反映不出来时代特色, 影响到了政工工作效果。

(二) 制度层面的阻碍。

很多企业在政工工作的开展方面没有制定完善的制度, 整个政工工作没有良好规划, 结果导致了政工工作处于一个“西一榔头, 东一棒子”的状况之中, 政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很差, 夹杂着企业管理者以及政工工作人员太多的个人主观意志。这种制度层面的不健全使得政工工作创新缺少制度层面的支持, 因为政工工作本身都非常粗放, 具体到政工创新工作来说难以获得较好的效果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三) 人员层面的阻碍。

人员层面的阻碍主要表现在很多企业都没有一支专业政工工作队伍, 大部分政工工作人员都是一身数职, 政工工作是员工的兼职工作, 而且企业内部也缺少具有政工师资格的人员, 这些人员在政工工作岗位胜任力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人员能力不足成为了政工工作创新的主要阻碍, 毕竟政工工作创新需要政工工作人员去具体开展, 其能力的不足势必会阻碍政工工作创新。

三、创新企业政工工作效果的策略

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企业必须要加强政工工作创新,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破除创新政工工作效果方面的阻碍, 实现政工工作效果的提升。

(一) 更新工作理念。

企业创新政工工作的关键是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树立良好的工作理念, 用紧贴时代的政工工作理念来指导政工工作创新。政工工作要以建设“员工之家”“客户之家”为重点, 以人为本, 着力焕发员工活力, 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以员工需求为立足点, 保障员工的政治、经济、民主权利, 尊重员工、关爱员工、依靠员工。

(二) 完善工作制度。

企业政工工作创新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完善的制度规定, 对于企业来说, 要尽快的完善政工工作相关制度, 尤其是创新方面制度, 使得政工工作的创新能够步入一个持续的发展通道之中, 形成创新长效机制, 持续不断推动政工工作效果的提升。举例而言, 企业安全管理方面, 需要做到制度健全, 预案完善, 操作程序清晰规范, 按期进行各种预案演练。

(三) 加强队伍建设。

在队伍建设方面, 企业需要加强政工工作专业人员的引进以及培养, 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政工工作人员, 明确其工作内容以及职责, 给予其更多的工作自主权限。坚持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 组织政工工作人员学政治、学业务, 不断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人员引进方面, 需要企业重点引进政工师, 引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的政工工作人员, 为企业创新政工工作效果带来人力层面的坚实支撑。

四、结语

创新效果 第11篇

1. 储备知识,挖掘创造教育思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从教师开始,作为创新型教师,我们要学习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特别是对教学方法的创新。陶行知先生指出:要废除注入式、填鸭式的教授法,取而代之的应是“教学做合一”法,并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尤其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很值得我们借鉴。“六大解放”就是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前、解放嘴巴、解放空前、解放时间,从而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2.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良好的创新能力是一名合格物理教师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教师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等几个方面,为了更好地实施创造教育,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创新能力、指导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再现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利用课堂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精心设计课堂,创造性地筛选教材内容。物理教材虽为教学提供了内容依据,而物理教师首先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材,启发学生探索。其次,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见解,提倡超前思维。如:例题可先让学生自己分析解答,寻求更加简捷的解题方法;对于好奇心强、喜欢提问题、思维及行为独立性强的学生要经常给予鼓励,并告诉学生不要怕出错。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从课题、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2. 用科学的方法,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例如:在让学生看图片、模型或录像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在问题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以及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可以充分利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如将电场与重力场类比,静电场与感应电场类比,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类比等。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三、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技能

1.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验证性实验一半是在学生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根据已知的理论,针对一些现象的存在原因或规律,检验其是否正确而设置的实验。它在实验目的、方法、原理方面都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但这并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将验证性的是演变为探究性的实验,并选取一些灵活性大的问题、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多方位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话,学生就有可能提出多种摄像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能够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独创性,从而激活学生的创兴思维。

2. 让学生自主动手实验,夯实基础知识。除课堂实验外,还应让学生到实验室去自主动手实验,这能有效拓展学校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可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将一些课内没有看清的演示实验或在课内没能完成的操作实验,再次动手做一做,从而能熟练使用基本仪器,弄清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利用“第二课堂”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1. 课外阅读与现场参观有机结合。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章,例如:人类对电的认识和利用、超导现象、光导纤维、空调机的制造和环境保护等内容,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物理前沿知识,感受当今科技发展的成果与趋势,领略物理的无穷魅力;另一方面拓宽学生知识面、开拓眼界、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2. 适当组织科技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一些科技活动,其形式要灵活多样。如通过开设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更加了解物理的发展和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并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发挥个人的优势和创造力。

加强工艺技术创新提高油田开发效果 第12篇

关键词:濮城油田,工艺措施,技术创新,效益开发

1 强化工艺运行机制, 提高措施实施效果

在投资和成本逐年下降的情况下, 要实现老油田的稳定生产, 依靠新井和堆措施工作量来上产已不现实。为此, 濮城油田开展了“思想新解放、发展新跨越”大讨论, 从油田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出发, 分析了油田开发的矛盾与潜力。在油水井开发过程中, 坚持做到“三个优化” (优化措施选井、优化工艺创新、优化措施效果) 、“三个结合” (地质与工程结合、地下与地面结合、地层与井筒结合) 的原则;同时强化措施运行机制, 坚持措施会审制度, 按照“地质上有潜力、工艺上可实施、经济上创高效”的原则, 合理安排油水井工作量, 实现油田原油增产的显著效果。

1.1 优化措施选井, 确保措施效果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 措施选井是工艺实施成功的关键工序, 它直接影响着措施实施效果的好坏, 尤其像压裂、挤堵、酸化等高投入措施的选井, 必须搞好实施效果前期技术论证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筛选工作, 严把措施研究选井关, 提高措施后的整体效果。在上产个别时期, 往往存在选井工作主要由地质技术人员完成, 工程技术人员只按地质要求完成工程设计方案, 并不去考察区块特征、井筒技术状况、油层特点是否适合该类措施, 实施后造成低效或无效井次增多。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区块、大跨度、长井段、复杂井况的井上实施该类措施, 不仅难度较大, 费用高, 且稍不慎重就会前功尽弃。因此, 只有深化地质认识, 深入研究工艺的可行性,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实现最终增产目的。针对这种情况, 工程技术人员在措施选井工作上早期参与, 在地质设计出来之前, 首先组织工程、地质人员对措施选井的完井基础资料、测井、监测资料、井下技术状况、地质构造、生产剖面、剩余油气潜力、生产历史及现状等资料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 对措施井进行可行性评价。对于在研究中发现工艺上无法实施或实施有风险、难度较大, 或者措施潜力比较小的措施井, 早期给予否决。

如:PQ17井原来是一口高产气井, 目前由于地层能量的下降, 产油量和产气量逐渐减少, 为恢复该井的产能, 技术人员在措施选井过程中, 从地面工程、井下技术状况、地质剩余油分布、协同采油管理区、作业科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 该井存在严重缩径, 不具备上产条件, 减少了无效措施井, 提高了措施有效率, 节约了成本。此例说明强化措施选井前期论证工作非常重要, 它是提高措施整体效果的首要保证。

1.2 优化工程方案, 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措施作业过程中, 工程方案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措施井后的经济效益, 所以在保证措施方案设计过程中, 如何精简施工工序, 降低成本, 实现措施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工艺方案设计时, 要在认真查明井史资料和历次作业情况的前提下, 尽量节省或合并相应的起、下油管不必要的工序步骤。通过相应的技术配套能合并完成的, 绝不实施多次起下作业, 杜绝无效或低效工序发生。在达到同等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成本低的工艺或技术。

如油水井井下配套工具的使用, 为达到油水井防治的目的, 力争做到最简单化、最实用化, 实现较低的成本投入。若双层滤砂和激光割缝筛管在一定范围内都能起到防砂效果, 双层滤砂加工简单, 而相对其他激光割缝筛管等防砂工具费用低廉。因此, 对每口井在决定下配套工具前, 要从实施目的、实施效果、投入产出成本认真分析。

1.3 优化作业质量, 提高措施成功率[1]

影响措施效果的因素很多, 施工环节中出现问题是影响措施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了措施施工的监督力度。尤其对压裂、挤堵、酸化、工艺调驱等高投入项目的实施, 实行全天候、全过程监督;对配套新工具的检泵井实行重点跟踪指导, 确保其中的重点工序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保证作业质量和措施效果。如在措施作业施工过程中, 有些有潜力的井在井史资料中并未发现井况问题, 而在作业队现场施工过程中意外发现井况有问题 (比如通井中途遇阻) , 要及时更改方案并核实井况, 确保配套工艺的成功实施。

如XP6-25井是濮城油田沙三段严重偏磨井之一, 该井经常因管杆偏磨造成躺井。为改变该井高频作业现状, 对其每次的躺井作业原因进行了现场跟踪调查, 其结果是管柱中下部有500~800 m的区域段存在严重偏磨。在扶躺作业中, 首先对该井进行管、杆优化组合, 增加杆重, 下移中性点, 同时在偏磨区域段对热固塑抽油杆进行扶正, 地面安装旋转井口装置, 并下调冲速进行生产, 通过综合治理, 力争达到较长免修期。

2 强化创新工艺实施, 提高整体开发效益

濮城油田经过多年的高速开发, 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 综合含水逐年上升, 加之多年的强注强采, 造成井况进一步恶化, 致使管、杆在井下的工作条件日益恶劣, 偏磨腐蚀加剧, 特殊井、难治理井也随之增多, 严重制约了油田的生产。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新问题, 迫切需要开展思考换位与科技管理创新工作。

2.1 对结蜡、腐蚀油井, 实施降黏助流、防腐加药技术[2]

对三低一高油井 (地层压力低、含水低、液量低、气量高) 洗井时, 在洗井水中添加低密度洗井液, 从而降低洗井水的密度, 缓解吸水现象, 减轻洗井水对油 (气) 层造成的伤害。对重点井优化配套实施油层防污染洗井管柱技术, 更好地保护油气层。

对结蜡严重的特高黏油气井, 根据各井特点, 改变洗井方式, 把洗井变为加药或减少洗井水量。挽回了因洗井水进入地层造成的气量损失, 用最经济的方法保障井筒畅通。对特高黏稠油井采取井下电缆加热技术、加助流剂等方式, 加大创新力度, 提高原油产量。近年来, 工程技术人员针对油田原油含蜡量高、凝固点高, 生产中易造成卡泵这一问题, 大胆创新, 研制出一种高分子活性原油助流剂, 并成功应用于现场。因其具有防蜡、降黏, 助流的特点, 实施生产油井30井次, 累增原油超过1 200 t, 效果显著。

对腐蚀油井, 当产出液含水大于74.02%时, 因产出液换相, 由油包水型转换为水包油型, 管杆表面失去了原油的保护作用, 产出水直接接触金属, 管、杆磨损速度加快, 磨损严重, 使油管、抽油杆本体及丝扣连接处产生腐蚀、刺漏, 甚至断脱造成躺井。对腐蚀油井做好认真、细致的分析, 增加缓蚀剂用量, 生产中采取“少量多次”或“井口连续加药”的方法, 保证井筒、管、杆等长期处于保护状态, 同时要做好Fe+的监测对比工作, 提高防腐效果。

2.2 对结盐抽油井实施加抑盐剂技术[3]

濮城油田文51块、79块、90块、卫43块、卫317块等区块属低渗透、高矿化度油藏。在区块开发过程中, 随地层压力 (温度) 的下降、气油比的降低, 再加上注采井网不完善, 生产油井产生大量的盐垢, 造成油井盐卡、盐堵、抽油杆断脱现象频繁发生, 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针对油井结盐严重的问题, 技术人员经过技术攻关, 研制出适合濮城油田的CRY-1抑盐剂, 现场试验证明CRY-1抑盐剂能有效地抑制盐垢的形成, 具有耐高温、高矿化度的特点, 应用前景广阔。统计对比, 现场实施油井, 同比减少作业次数18次, 生产油井呈现产液量下降、产油量上升、含水下降的良好开发形势, 投入产出比达1∶10.3。在现场实施中, 加药方式相继总结出以下几种。

(1) 中等用量, 大排量循环清水洗井。此方法适用于投产初期、油层能量高、油管或套管结盐的油井, 其洗盐方式可以正洗, 也可以反洗。

(2) 中小用量、中小排量循环洗井。此方法适用于油层压力中等、能量一般, 油层套管中下部结盐的井。为使洗盐更加彻底, 还可关井浸泡几个小时, 其洗井方法也可正、反循环。

(3) 小用量、小排量循环洗井。此方法可用于油层压力、产量不高, 油管下部或套管结盐的油井。

2.3 对井下管杆偏磨油井, 实施“三位一体”防偏磨技术

针对濮城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 井下管、杆偏磨腐蚀加剧, 躺井增多的现象, 为了降低成本, 延长油井检泵周期, 通过工艺技术创新, 从原来单一抽油杆防偏扶正发展到井上、井口、井下“三位一体”的防偏磨综合配套治理技术的综合应用, 相继研制并推广实施KZX旋转式扶正器、JGS接箍式扶正器、RGS热固式扶正器等新的防偏磨扶正装置, ZCQ增抽扶正器、防偏磨旋转井口、多功能旋转减振悬绳器等十余项配套新工艺, 使偏磨造成的躺井数得到有效控制。

2.4 强化机采设备管理, 确保油井正常生产

在加大水井措施力度和抓好注水的基础上, 逐步完善注采井网。根据动态变化情况, 兼顾提液、控躺与增产的需要, 实施动态调参, 使参数尽量与油井生产能力和地面设施承受能力相匹配。合理调整防冲距, 杜绝碰泵现象, 特别是新抽油杆井及热洗井, 更应勤检查, 避免抽油杆因弹性伸长而造成碰泵。经常检查油套连通, 使单流阀长期保持完好, 杜绝因单流阀座不严而使产出液通过油套连通打循环, 或因单流阀打不开而造成憋高压, 从而影响泵效。出砂井缩短一次性停井时间, 避免停井时间过长造成泵卡。

3 结语

综上所述, 只有充分认识到油田开发的具体现状, 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措施科技管理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分析现在存在的技术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措施, 实现濮城油田原油上产, 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效益。

参考文献

[1]徐树汉.濮城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技术论文集[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367-372.

[2]刘一江.中原油田采油新技术文集[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82-99.

上一篇:手机成瘾倾向下一篇:转移抑制因子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