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典型案例效果

2023-03-05

第一篇:劳务派遣典型案例效果

改进典型宣传方法 增强典型宣传效果

贵港市港北区贵城街道办事处

抓好典型的示范引导,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连续不断地推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在营造舆论氛围、弘扬社会正气、引导价值观念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各种思想相互碰撞,也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更多的冲突和挑战。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改进典型宣传方法,增强典型宣传效果,善于发现和推广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富有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深入挖掘并充分展示英模身上的时代精神,用先进典型教育人、激励人、引导人,对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新的形势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宣传典型、树立典型,让先进典型更加可亲、可信、可学,富有时代感和生命力,真正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精心选择,准确定位。这是搞好典型宣传工作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在典型的宣传中要培养“典型的敏感性”,提高政治水平。

一是精心选择。要使典型的人物事迹感人,工作经验实在,社会认同,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必须精心选择,找准典型。达到这样的要求,应做到三个要:一要“三贴近”,

在本单位立得住,对典型的事迹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人为拔高,在所工作的地区、部门、行业能得到群众的心理认同和拥护。二要反映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时代精神。三要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典型,使典型的示范、激励和引导作用辐射到各个领域、不同群体。为此,对推出的每一个典型,都要组织力量进行专门调查,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确保质量。

二是准确定位。就是要找准典型的社会价值、角色特征、示范意义和激励作用,确定宣传主题。“领导干部的榜样”孔繁森、“好人”徐虎、“岗位作奉献,真情为他人”的李素丽、“模范团长”李国安、“社会主义企业家”马恩华、“群众的贴心人”邱娥国、“新时期铁人”王启民、“钻研军事高科技、献身国防现代化”的邹延龄等。这些定位,行业特点突出,时代特征鲜明,典型意义深刻,示范价值显著,既符合典型事迹的特点,又抓住了典型的精神实质,因而与典型人物一起深深烙在人们的脑海里。

二、实事求是,注重艺术。典型宣传,除了典型本身的事迹和特点要突出,还要严格遵循典型宣传的规律性和政策性,把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制定宣传规模和宣传方式。对于先进典型的宣传,要提炼但不能提纯,要凸现但不能突兀,要充分肯定但不能任意夸大。先进典型宣传可以借鉴艺术化的表现手法,但不能把典型当

作小说形象来虚构。要淡化灌输、淡化说教、淡化官气,力避大而不当、高而不及的宣传模式,在平民化的亲切与平视中实现示范、教育、激励和引领的功能。因此,我们在典型宣传中要注重真实与艺术的结合,提高政策水平。

三、深入挖掘,强化塑造。先进典型的宣传不能仅停留在简单复制、堆彻和再现先进典型。

一是深入挖掘。当前的先进典型宣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肤浅化,公式化倾向,先进典型宣传成了“奉献”和“荣誉”的叠加,表面看热热闹闹,实则却没有去挖掘先进典型的思想和社会意义,缺乏思想的、理性的深度思考,失去了先进典型的核心价值。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要焕发活力,就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化的外在宣传效果上,而是透过外在的宣传效果,更关注先进典型所折射出的时代意义。要善于抓住社会中绷得最紧的那些弦,抓住最能拨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的那根弦,推出先进典型,这样才能引起社会关注,群众共鸣。

二是强化塑造。这个塑造,不是要强行赋予典型人物什么样的时代意义,而是要在挖掘出其精神品质的基础上,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例,真实地还原人物本身,使其形象立体,真实可信。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之前,魏巍写过一篇通讯《自豪吧,祖国》,文章选了20多个他认为最生动的事例,给周围同志看了看,感到不好,因为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后来写《谁是最可爱

的人》时,从原来20多个事例中选了几个例子,写完后又删掉两个,就是这剩下的三个例子,既塑造了英雄群体,又突出了英雄个人,让人过目难忘,感人至深。

四、分类宣传,分层推进。这是保证典型叫得响、得到广泛认可的前提和关键,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一是分类宣传。抓典型,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是一种达到“示范引导”目的的有效方法和工作手段。分类宣传,是因为典型有重大、重要、一般之分。因此,在宣传力度、宣传范围、宣传方式上都必须因类而别,不能平均着力。重大典型,要统一安排新闻宣传,举行报告会、座谈会,组织学习活动。少数特别重大的典型,在宣传时间的安排、宣传手段的运用、学习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要格外突出,做到重中带“响”。

二是分层推进。分层推进,首先要求实事求是,注重典型的生命力,做到典型的推出,分析准确,评价恰当,事迹不编造,经验不做假,思想不拔高,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搞“高大全”。二要不断培养,保持典型的先进性,做到在宣传典型、学习典型的同时,要关心、爱护和帮助典型,使典型不断进步,成绩更加突出。在推出新典型的同时,要继续关注老典型,保持宣传的连续性。通过跟踪宣传,使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不断地及时地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推动典型在实践中、在公开竞争中发展前进,使新

老典型相得益彰。三要持久推进,保证荣誉逐级提升,做到事迹宣传、学习活动和荣誉评价同步推进,从基层到市级、省级,甚至全国。推得越高,典型宣传带来的“典型效应”就越大。

五、严密组织,形成合力。这是搞好典型宣传、实现“典型效应”的重要举措和环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近年来,先进典型宣传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播渠道和信源多元化,人们的兴趣和关注点多样化,单

一、零星的先进典型宣传难以像过去那样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因此,对那些树得起、站得住、过得硬的先进典型,我们既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更要善于运用网络等现代媒体以及文学创作等综合优势,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围绕先进典型定位展开集中宣传,努力形成一种既各具特色、又整体一致的宣传强势。

一是严密组织。把典型宣传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精心设计、严密组织、认真实施。一要制定详细的宣传方案,从典型的总结、选择、定位到采访、写作、宣传,都要精心策划,使整个宣传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二要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特点和优势,组织好记者采访团深入实地采访;三要发挥地方和部门的两个积极性,上下呼应,全面出击;四要结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及各种节日、纪念日,选准宣传时机。

二是形成合力。要在典型宣传中真正体现多样性、全方

位、立体化,一要发挥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集中采访报道;包括充分运用言论、消息、通讯、记者述评、特写、纪实、漫画、照片、读者来信、现场追踪等各种载体的特点和优势。二要认真组织好表彰会、报告会、座谈会、现场会,让人们直观了解和熟悉典型的先进事迹,感受典型的人格魅力。三要尽可能运用电影、电视剧、专题片、文艺晚会等形式,用形象、直观、情感的力量激励人、教育人。

六、坚持长效,立足基层。典型宣传是报道中一个重要的长期的组成部分。要探索建立健全典型宣传的长效机制。从典型选择上,建立典型资源统筹制度,立足基层,各单位要对辖区内出现的典型进行把握,汇总,报宣传部门备案。由宣传部门进行统一的协调安排,促进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从报道时间上,要注重集中报道和不定时报道相结合,即有集中的宣传教育,又有不定期的配合补充。典型报道也要学会回头看,典型报道一段时间后,根据受众反映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典型报道的实效。要立足基层,勇于推出典型,勇于学习典型,勇于争当典型,形成典型宣传长效机制。

总之,如何改进典型宣传方法,塑造让切合群众心理需求,让群众可亲、可信、可学的典型,增强典型宣传效果,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需要宣传工作者用百姓的视角,深入生活进行挖掘和提炼。

第二篇:示范带动典型引路效果显著

茌平县冯屯镇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实现跨越发展

茌平县冯屯镇地处茌平县东北部,该镇地势平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酸碱适中,极适合于农作物生长,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蒜为主。全镇农机总动力达10.8万千瓦,拖拉机2340台,其中大型拖拉机256台,小麦联合收割机314台,玉米联合收获机26台,小麦免耕播种机22台,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被誉为“鲁西北第一农机大镇”。先后被评为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和“全省农机跨区作业先进单位”。

冯屯镇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机化有了很大提高,但玉米机械化仍是我们的一个薄弱环节。为全面提高全镇的农机化水平,冯屯镇党委政府把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及保护性耕作新技术作为全镇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较好成效。2007推广玉米收获机10台,小麦免耕播种机20台,占全县这两种机械总量的37.5%。农民使用玉米收获和小麦免耕播种机的热情空前高涨。全镇玉米机收2万多亩,小麦免耕播种1.6万亩,秸秆还田3万多亩,玉米机收率、秸秆还田率和免耕播种率分别达到37%、20%、62%,走在了全县的前列。其中示范点后寨村玉米机收600亩,秸秆还田950亩,小麦免耕播种面积就达900亩,玉米机收率、秸秆还田率和免耕播种率分别达60%、95%和90%。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政策引导。冯屯镇党委政府对玉米机收及保护性耕作工作非常重视,专门召开全体干部大会进行部署安排,要求各管区把这项工作当作秋季农业生产的大事来抓。镇主要领导同志多次到县农机局座谈了解这项新技术,积极组织培训会、现场演示会,认真选择示范点,并拿出专项资金对对示范基地内使用免耕播种新技术的农民给予播种补贴。

二、加强示范,搞好培训。一是认真选择示范点。为切实发挥示范作用,镇政府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实地考察,经过层层筛选,确定为冯屯镇后寨村作业全镇作业示范基地。该村有1000多亩小麦面积,地块成方连片,示范地块附近还有传统播种的小地块,有利于对比试验。二是积极开展培训宣传。在农机局的牵头帮助下,邀请省市农机推广站的专家来讲课,重点培训乡村干部、农机大户、农机示范户1000多人次,同时向每户发一份宣传资料,每村发展一个示范户。三是适时开展机具演示活动。为提高农民群众对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的认识程度,9月份在冯屯镇召开了全县玉米机收暨保护性耕作现场演示会,镇政府组织全镇村委主任带领两名机手现场参加。现场会上,5个厂家的玉米收获机械,4个厂家的小麦免耕播种机械,进行了现场作业、演示,加快了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的推广。

三、强化服务,保证质量。镇政府统一组织乡、村领导、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生产厂家技术人员,全程为机手和农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确保作业质量。机具到位后,统一入户进行机具安装、调试和机手操作培训。作业期间,携带配套维修零部件和工具设备实行跟踪服务,做到机手有困难随叫随到,及时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减少故障时间,保证其正常作

业。积极组织村干部、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带头示范。对条件好的村,充分发挥村干部的作用,实行整村实施保护性耕作或集中连片播种,实行统一种子、统一化肥、统一作业质量、统一调配机具、统一收费,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四、对比试验,效益推动。通过示范对比,实施保护性耕作,农民节省机械作业费用30-40元/亩,节约化肥15公斤/亩,节约灌溉用水15%左右,合计每亩约为农民节约费用60-80元。广大农民一致认为这种播种方法省钱、省工、省时、保墒、蓄水,增加土地有机质含量。目前,免耕播种的小麦较传统播种苗带宽、苗旺,据专家测算预计可增产60-100斤。

第三篇:劳务派遣 罢工案例

德尔福北京数百工人罢工 不满劳务派遣工身份

大智慧(26.97,0.27,1.01%)阿思达克通讯社2月6日讯,2月5日,还有四天就是除夕,北京覆雪的街道上,到处可以看到拖着行李箱返乡的旅客,人们归心似箭。

然而,在亦庄经济开发区的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车间里,数百工人停止了手头的工作,静坐在车间的各个角落里,气氛有些异样--因不满长期劳务派遣工的身份,他们选择集体罢工。

这家企业名叫德尔福(Delphi),全球汽车零配件巨头之一,发生罢工的北京德尔福万源发动机管理系统有限公司,是其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合资组建的,也是德尔福在华投资的十三家工厂之一。该公司一位员工向大智慧介绍,公司专攻发动机配件市场,产品供给北汽等整车制造商。

该厂约有500名员工,工人们告诉大智慧记者,截至昨天下午,罢工人数已从2月4日的100多人上升至近400人。“现在正是紧张生产的时候,工人们不干活了,一些平时坐办公室的中层领导只好亲自走上生产线。”

大智慧周二下午分别致电德尔福北京副总经理蔡伟和行政总监陈丽,二人均表示在开会,随即挂断了电话。

劳务派遣工:同工不同福利

2月5日下午,记者设法进入车间,看到工人们还照常身着工作服,但都没有在干活,三三两两围坐在叉车、货架和休息间旁谈论。得知记者身份后,工人们纷纷表示了对工厂积累已久的不满。

“从昨天上午开始罢工,现在有大约90%的员工都来了,早班的人下班了,中班的人来了接着呆着,就在厂里溜达。”一名员工说,罢工是因为公司长期大量使用派遣员工,拒绝签订正式合同,承担相应责任。

“我在这儿工作了超过十年了,其他工友八年九年的都有,都还是派遣,想跟公司签合同,他们意思就是你爱干不干。”一大兴籍工人告诉记者。

派遣制员工和正式合同员工的区别是,前者的合同是由公司和劳务派遣公司签的,员工的关系在劳务派遣公司处,这不仅意味着公司可以轻易辞退员工,且同工不同福利,劳务派遣工的福利待遇差于正常员工,比如,尽管公司有四险,但是公司给合同制员工另外购买的商业保险,派遣员工就没有份。

对此,车间一负责人则表示,给所有员工都购买了包括一些额外医疗保险在内的商业保险。

此外,在休假方面也有区别对待。“公司本有规定,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每年有五天年假,但公司找出种种理由不给假期。”一工人表示。而公司一位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则向大智慧表示,自己是合同制员工,每年有十五天年假。

工人告诉记者,该公司派遣制员工比例高达95%以上。“就没几个员工签了正式合同,只有办公室人员是有合同的。”一工人说。

关于派遣员工的比例,记者询问车间负责人,但没有得到回应。而据工人们聘请的代理律师--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的沈斌倜说,整个工厂大约有四五百人,其中生产线上380人左右,生产线上的员工基本上都是派遣制。

导火索:不让工人参加年会

工人们告诉记者,实际上,在这次罢工之前,就已经发生过好几次小规模罢工。这次大规模罢工的导火索,是公司开年会,把工人们排除在外,“大家的火一下就起来了”。

“前十年每年都能去参加年会,也算是工人的一种福利,就算是在生产线上脱不了身的,也有公司领导说两句‘感谢坚守一线的工人们’之类的话,今年突然就不让我们去参加年会了,去参加的全是办公室的人。”上述大兴籍员工愤愤不平地说。

据上述大兴籍员工表示,有工友提出不干了,想得到公司的一些补偿,但是公司领导说,派遣的工人是劳务公司的人,“有什么问题找劳务公司去”。工人们为此找来律师帮忙,在律师努力下,公司方面才同意补偿“两个月工资”。

“罢工员工的诉求点主要是与德尔福签劳动合同,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并且为他们购买商业保险。”沈斌倜律师表示。

厂方称不违法并获“政府”支持

对于大量使用派遣制员工、工龄长达十年的员工都不与其签订正式合同的问题,该公司一位管理人员表示,“这并不算违法。”

对此,代理律师沈斌倜认为,尽管2008年起实行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时间限制没有做出数字上的明确规定,但是规定了劳务派遣一般只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她认为,德尔福北京的做法,是违背了这项法律的。她还指出,正常情况下,劳动合同制度是我国用工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但是德尔福却是把劳务派遣制度作为了一项基本的用工制度。

沈斌倜表示,今年7月1日起将实行的新《劳动合同法》,将对这类劳务派遣做更严格的限定。据了解,关于劳务派遣的临时性,新法将更明确的提出“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并且赋予了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对于即将实行的新法,上述公司管理人员表示:“到时候自然会再研究应对办法,但是现在公司的政策并不违法。”

他表示,2月4号罢工发生后,已将情况汇报了亦庄开发区政府,亦庄开发区政府已经明确表达了对公司的“支持”。

不仅有政府的“支持”,据沈斌倜介绍,工人们所属的劳务派遣公司“亦庄国际人力资源”也有政府背景。

华为外包商中外运石岩工人罢工抗议被派遣

年5月28日,华为终端原材料仓外包商中国外运长航广东分公司(简称:中外运)石岩项目组发生工人罢工抗议活动。

由于华为内部调整,处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的原材料仓库将迁移至东莞。华为原材料配送商中国外运长航广东分公司驻石岩项目组300多职员也将随迁。因搬迁方面的问题,工人在咨询有关劳工公益维权人士后发现,他们竟然说不清谁是真正的老板及向谁提要求。

原因如下:这些职员工龄最长的在2011年10月入职,由中外运发布招聘广告(见图3)招聘入职。而入职后被要求与宏鹰国际物流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派遣至汇成物流公司工作。但其仍然在中外运上班,由中外运发放工作证。2013年4月1日后,被要求与深圳市智联易才劳务派遣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到河南虞城县宏运道路运输有限公司工作。但其仍然在中外运上班,工作证仍是中外运发放。这些工人的工资是由智联易才派遣公司发放,工资条由虞城县宏运运输公司发放。

现在华为材料仓搬迁,中外运随迁,有工人不愿意前往东莞。因当初工人是中外运招聘,除发放工资和工资条时知道“智联易才”、“虞城公司”外,期间从未见过这两家公司和老板的面。因此,工人要求中外运给个说法。5月27日中午,中外运通知工人代表,说是跟工人代表沟通。但当工人代表达到指定地点时,突然被20多名不明身份人士按住,工作证被夺走,并被强制在退工协议上签名,然后通知派遣公司告知被遣还。其他工人知道后,立即停工支持工人代表,抗议中外运野蛮对待工人。

期间,石岩劳动站工作人员介入调解,由工人代表与中外运、智联易才开展协商。工人要求解除劳务派遣合同,与中外运签订劳动合同。但中外运态度强硬,称此事与中外运无关,工人尽可与他们的用人单位智联易才劳务派遣公司提出要求。而智联易才劳务派遣公司称,如果工人不愿意前往东莞,工人们将被智联易才派往其他地区,如不同意可提出辞职,但无补偿。因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无诚意谈判,故27日第一轮谈判无任何进展。28日工人开始公开抗议,称如资方不做出让步,将前往华为总部进行抗议! 2014 劳务派遣制度被滥用 同工不同酬致社会矛盾剧增

检讨劳务派遣制度

近些年来,劳务派遣用工引发的社会矛盾剧增,以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换取企业利润,牺牲社会公平正义,不可能持续下去。全国总工会关于劳动派遣的专项调研使得这一问题再次受到社会的关注

“调研成果论证会可能要延迟到下个月召开了。”6月20日,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法规处副处长关祥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3月初,全国总工会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开展劳务派遣专项调研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在5月20日前将调研报告报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并于6月召开由部分省市总工会及相关部门参加的调研成果论证会。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由劳务派遣制度引发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本次由工会系统主导的全国性调研,旨在摸清劳务派遣员工的生存现状。

劳动纠纷频发

“没办法,我上诉到法院了!”6月20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原业务代表黄灿辉在电话中显得很无奈。

2010年1月8日,因不满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违法劳动派遣用工,黄灿辉被迫主动辞职。

随后,黄灿辉将加多宝饮料公司和鹰潭蓝拓人力资源公司告上东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长安仲裁庭,向加多宝饮料公司追讨加班费损失与经济补偿共计3106元。

因不服裁决结果,5月11日,黄灿辉又将上述两被告起诉到东莞市第二法院。

据黄灿辉介绍,加多宝饮料公司的用人制度分三种:一种是正式员工;一种是劳务派遣员工;还有一种是经销商聘请的员工。三种员工的待遇区别在于,正式员工有社保、公积金;劳务派遣员工是在社保系数低的江西鹰潭缴纳社保金,但没公积金;经销商聘请的员工是经销商发工资,没有福利,受加多宝各办事处管理。

从去年开始,加多宝饮料公司因劳务派遣引发的纠纷在全国发生多起。6月20日,加多宝饮料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证实:该公司取消劳务派遣制员工正在进行中。

实际上,从2008年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裁员事件频发,先是某电视台大规模清退“临时工”,达1800人之多;随后是华为的“集体辞职”事件;期间LG、沃尔玛等外企的裁员行为也引发争议。

而由劳务派遣引发的纠纷这几年开始逐渐显现。今年3月,上海市黄浦区法院发布的《2010劳动争议诉讼情况白皮书》显示,劳务派遣、集体合同等特殊用工形式逐渐成为矛盾多发的源头。

黄浦区法院2010年审结的78件劳务派遣类纠纷中,判决结案的有40件,其中,因用工单位退回劳动者引发的纠纷有24件,占判决总数的60%。可见,在劳务派遣中,用工单位退回劳动者已成为纠纷发生的最重要原因。法院认为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存在进一步规范之处。

2009年10月,广州市某啤酒企业的劳务工因劳动报酬补偿问题与劳务公司发生纠纷,其中有10多名劳务工更是穿着该企业的工作服,在海珠桥上演“跳桥秀”。

曾参与《劳动合同法》制订的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周玉清认为,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无序扩大甚至滥用,早已违背了《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用工的立法原意和宗旨。“劳务派遣本是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但如果无限制地滥用,就会侵害劳动者权益,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 国企受关注

媒体报道,今年2月,全国总工会已将完整的“国内劳务派遣调研报告”上报至全国人大法工委,建议修改《劳动合同法》中相关“劳务派遣”内容。该报告显示,全国劳务派遣人员总数已经达到6000多万人,主要集中在公有制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部分央企甚至有超过2/3的员工都属于劳务派遣。

两会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从现在劳务派遣用工的情况来看,最突出的问题是同工不同酬和用工不规范。

同时,尹蔚民也坦承,劳务派遣用工主要还是在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比较多。

早在2008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检查《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就建议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

今年3月,上海由劳动、工会、企联等组成的联合调查小组专项调研显示,近两三年来,从事劳务派遣的公司有近千家,使用劳务派遣的单位有4万多家,全市劳务派遣员工总数达到100万人,和2008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调查组认为,劳务派遣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些领域、一些单位、一些岗位劳务派遣员工比例过高;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出现了工资分配上的新“二元”结构;40%的劳务派遣员工没有参加工会。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但现实中,一些企业劳务派遣人员已于企业正式员工数量等同,甚至超过正式员工的数量。

根据全总两次调研获得的结果,现在有的企业劳务派遣工的比例已经达到和传统的正式工的比例是1:1,有的甚至更严重。“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部部长郭稳才说。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倪小庭算了一笔账:1998年,我国央企在册职工有3000万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央企职工总数已锐减到1000万人。“表面上国企员工减少了,实际上背后是国企大量使用派遣工”。

倪小庭进一步分析认为,1000万在册职工和3000万在册职工相比,如果企业为一个人一年少支出1万元工资,一年则少支出2000亿元,那么,这部分“少支出”的工资便成了企业的“利润”。这也是许多国有企业对劳务派遣工“情有独钟”的主要原因。

在今年初上海召开的“两会”上,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回应政协委员建议时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企业利润很高,最后把社会矛盾的隐患都推到社会上去了,最后社会矛盾就加大了。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为代价,不能以扩大社会矛盾为代价,不能以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从这个角度看,这种劳务派遣用工制度是非改不可的!”

早期从事劳务派遣行业的麦斯特人力资源公司总裁李妍菲认为,劳务派遣员工长期忍受着不平等待遇,如果任由这种状况长期存在下去,不及时对劳务派遣进行规范,就有可能以激烈的方式反作用于企业或社会,产生不稳定因素。 ★本刊记者/王全宝

第四篇:品牌案例︱广告效果提升 节省1000万广告费用

案例背景:

目前中国保健酒市场竞争激烈,一些知名品牌,诸如劲酒、黄金酒等六大品牌已经占据了保健酒市场70%的份额。对保健酒企业而言,急需加大营销费用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美誉度。归根结底,大量的广告投放是必要的。在复杂的广告市场,企业如何把每一分营销预算花在刀刃上,就需要通过完整的监测、广告效果评估系统的帮助。我们通过一个酒类品牌广告投放案例来分析说明一下。

以下是99click漏斗分析思路:

存在问题:

这家酒类企业,为了增加品牌知名度,在媒体上投放了广告,然而投放的实际效果跟预期相差很大,倒是广告的投入花费不少,投入与产出的不成正比。为此经过99click系统排查后,发现网站的转化率很低,通过分析得出,广告的投放效果受到了影响,具体如下:

一、广告素材缺乏新意,如内容空洞,常年不更新,不够吸引用户。我们可以通过网站的点击率判定出。

二、广告投放渠道选择不当,只要体现在两方面。这一点可以从二跳率判定出。 1. 媒介资源不好,不能吸引优质用户,投放无效果。 2. 媒体刷量作弊行为,影响了投放效果。

三、广告位置选择不当,影响用户体验,其次广告点击后无链接内容,用户无法进行下一步动作。通过二跳率可以判定出。

四、广告投放中代码未加全,或媒体漏掉代码,使得广告投放无效果。这一点可以通过转化率判定出。

解决方案: 99click针对以上问题,为这家品牌企业制定了详细的优化方案,具体如下:

一、对广告素材优化

通过站内搜索分析,统计用户搜索最多的内容和搜索频率,以及对搜索结果的点击情况,并结合热点图,分析哪些内容是用户浏览、点击次数较多的内容,从而对广告素材内容优化,合理设置,尤其是针对广告内容中关键词的设置。

广告素材经过优化后,无论是内容还是创意更加吸引用户的眼光,进而吸引用户进行点击,从而实现下一步操作。如下图所示:相比优化前,广告曝光量有了明显提升。

二、广告渠道优化,对媒体进行监测分析 1.对于媒介选择: 首先通过99Click DMP平台以及外采数据的数据挖掘,对媒体端用户、网站+APP端用户进行画像,找出目标人群,结合人群属性选择适合投放的广告渠道。

其次,通过99click广告效果分析,对广告投放渠道优化。

1.1通过对A、B、C、D四个渠道的流量重合度分析,找出流量合适的媒体投放组合。

1.2 使用“综合评估”雷达图,了解媒体的最优指标。

通过雷达图的面积大小来衡量媒体的综合表现,面积越大表现越好。

通过对广告渠道的优化,使客户找到了合适的广告投放平台,从而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优化后如图所示:

2.对于广告投放中,媒体刷量行为进行IP监测。

媒体刷量作弊的行为屡见不鲜,我们先看一张优化前的异常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流量多的二跳率却很低;用户数接近流量的一半二跳却为0,看数据就知道这绝对有问题。针对此问题,99click通过IP监测,UV数据检查,对异常IP,异常来源网站,进行屏蔽,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优化后如图所示:

三、广告效果分析,选择优质广告位

一般来说正文区广告得到的关注最多,其次是导航区,而平时被认为是优质位置的侧边栏得到的关注度最小。

通过99click广告效果分析,根据网页各位置的点击、二跳率找出最佳的广告位置。如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综合各个区域的数据指标,对比发现首页/第一屏按钮(4轮播)”的效果最好。

此外对于常见的广告链接内容失效问题,这就需要在广告投放前先设置好链接,预先做好测试工作。

四、针对代码问题,专业监测排查

这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99click有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通过系统测试排查出问题,对于遗漏或不全的代码重新添加。

优化效果:

这家酒类客户通过使用99click产品优化后,各项数据指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系统使用一个月后网站的广告转化率提15%,半年后提升至20%,一年为用户节省1000万广告费用支出,客户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综上,影响广告效果的因素很多,除了上述我们所提到的,还包含其它一些因素,但是选择一款好的广告监测分析工具,才是提升广告效果的有效保障。

第五篇:3个劳务案例

案例分析

(一):菲律宾政府成功地推动劳务输出

一、背景介绍:菲律宾海外事务委员会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截止 2008 年底目前菲律宾共有海外侨民 900 万人。菲籍劳工遍布世界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集中的地方有沙特阿拉伯、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日本和意大利。菲律宾海外劳务包括海外合同工人、持工作签证工人和持其他非移民签证但已就业的人员。2008 年,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依然有 137.6 万菲律宾人到海外工作,比2007 年上升了近 30%。新出国就业劳务人员中女性比例上升较快,平均占新出国就业劳务人员总数的 71%。在服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所占的比例尤为突出,平均分别占到 91%和85%;在中高层管理人员、制造业和农业生产行业中男性居多,而办公室职员和销售人员则男女各半。从菲律宾海外劳务人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服务人员,占劳务输出总量的 37.8%,其中家政服务(俗称“菲佣”)是最重要的行业;专家和各类技术人员;制造业工人和职员;贸易、销售人员;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农业工人;在外籍船只上从事客货运输和渔业捕捞的菲律宾海员,以及在外国轮船公司工作的职员,这部分海上劳务人员占菲律宾海外输出总量的 20%左右。作为劳务输出大国的菲律宾,全国近10%的人在海外打工,外劳一年挣回128亿美元,年赚取外汇超过GDP的10%。巨额劳务收入对于推动菲律宾国内需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曾几次将菲律宾国民经济从崩溃的边缘挽救过来。 (2)菲律宾对本国劳务输出的组织和管理

菲律宾海外劳务市场持续兴旺,同政府的组织、管理、协调及对海外务工实施的种种鼓励政策是分不开的。居世界银行就业法规研究报告,菲律宾对劳动力实施比较严格的管理,其国内专设的就业法规比亚太地区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都要严。菲律宾政府海外劳务主管部门为海外就业提供全过程的管理和服务,已维护海外菲律宾劳务人员的权益,推动海外劳务输出的发展。

(1)利用网站、出版物等大众传媒,为个人赴海外工作提供充足的海外就业信息。

(2)设立海外工人贷款保证基金,为所有即将出国工人和已就业工人提供出国前贷款,家庭援助贷款及贷款担保。出国前贷款用于满足新签合同的海外工人出国前准备的需要,用以支付职业介绍费用、机票费、生活费、衣装和零用钱等;家庭援助贷款是为已就业工人或符合规定的经济援助者,或家庭提供的旨在协助其在紧急情况下渡过难关的贷款。

(3)加强海外菲律宾人员的就地管理。菲律宾在有2外人以上务工人员的国家的使馆设立劳务管理机构,海外劳务管理机构保持24小时办公,并与外交部都设立24小时的信息援助中心相连,以保证总部与中心联络通畅。

(4)及时遣返海外工人。法律规定海外工人及其个人财产的遣返是招募派出机构的首要职责,任何遣派机构都不得要求工人在合同中预付执行遣返费用。招募派出机构在海外必须预付有工人遣返费用支出,工人回国后如雇佣终止是由于工人个人过失造成的,招募派出机构将索回遣返费用支出。

(5)促进回国工人再就业。1999年6月,菲律宾劳工部为回国劳务成立了再就业中心,促进回国劳工重返菲律宾社会和在本地就业。近年来,菲律宾政府积极、主动地开发海外劳务市场,维护和扩大了海外劳务市场份额。政府对海外务工人员不仅负责培训和派出,而且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纠纷,维护海外劳工的权益,对稳定海外劳工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国际劳务合作发展较快,国际劳务输出体制逐步形成。加入 WTO 以后,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与其它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不仅大量外资进入中国,中国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加快了对外投资的步伐。中国劳务合作体制极大推动了劳务合作事业的发展,国际劳务合作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国劳务合作事业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国际劳务市场要求的方面,特别是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劳务合作水平,还面临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劳务输出的渠道狭窄 世界上主要劳务输出国家的劳务输出渠道多种多样,中国的劳务输出渠道狭窄,输出方式单一。与中国签署劳务输出协议的国家和地区较少,对经营劳务输出企业的门槛限制较高,有经营权的输出企业数量较少。从东亚主要劳务输出国家的经验来看,鼓励私人劳务输出是扩大对外劳务合作的重要方面,中国虽然存在私人劳务输出,但私人参与国际劳务市场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得到确认,更没有相关的鼓励和扶持政策。这样的劳务输出体制,不仅忽视了私人参与国际劳务市场竞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制约了中国国际劳务合作能力的提升。

(2) 劳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国际劳务市场竞争的加剧,对劳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务人员素质成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在国际劳务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目前,国际劳务市场上普通劳务人员供大于求,普通劳务人员的工资较低,而且竞争最为激烈。中国劳务人员的技术层次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劳务人员的语言障碍、技能单

一、技术层次低等,不仅难以适应国际劳务市场的需要,也影响了中国劳务输出所获得的收益。 (3)经营秩序混乱

以较低价格进行恶性竞争的现象比较普遍,经营秩序急需改善。虽然行业自律组织和相关管理部门也采取了多项措施对规范经营秩序,如设置最低工资标准、制定行业规范和行业协调办法等措施,但经营秩序依然混乱没有得到完全控制。除经过商务部批准的对外劳务企业以外,还有很多其他部门和挂靠企业经营出国劳务业务,经营单位混乱导致市场经营秩序混乱。同时,一些具有劳务输出资格的企业违反国家相关政策,无视行业自律,违规操作,低价竞争,这些也是造成经营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恶性竞争既损害了经营公司的利益也损害了劳务人员的利益。 (4) 权益保护意识不足

当前,中国进行涉外劳务合作多遵循如下步骤:一是劳务输出机构与境外雇主双方签订劳务合作协议,该协议应上报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后,方有效。特殊项目与个别国家应单独立项。二是劳务输出机构开始着手于劳动者的招聘与培训工作,待合格后,由外派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三是劳动者办理相应的护照,也可以由相关机构委托代理,连同入境国的许可等所有资料转移到大使馆或领馆进行签证。四是已获得签证的劳动者可以到外派国进行工作。

分析与思考

(1) 从菲律宾的劳务输出实践出发,讨论劳务输出的对输出国的重要性。 (2) 分析菲律宾政府在海外劳务输出中所起作用。

(3) 我国作为劳务输出大国,针对我国劳务输出现状存在的问题,从菲律宾劳务输出经验,谈谈对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启示。

(4) 讨论:外派劳务人员面对陌生复杂的国外务工环境,维护自身权益。

分析: (1)

1.劳务输出增加劳务输出国劳动服务者的个人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增加外汇收入,推动国内需求。

2.劳务输出改善国内劳务市场劳动力的供需状况,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 3.近年来,国际劳务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越来越大,外国务工人员需要通过学习或者通过劳务培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达到外国雇主对劳务的需求,因此劳务输出客观上促进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4.劳务输出大多伴随着企业的机器设备出口和工程项目承包进行,企业会把机器设备、原材料和技术等出售给输入国,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商品出口。 (2)为促进劳务输出,菲律宾政府通过各种途径为劳工提供海外就业信息;设立海外就业贷款保证金,为劳工解决相应的困难;为海外务工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提高劳工的素质;菲律宾政府还在国内有完善的劳务立法,设立了专门的国家机关来对劳务输出进行管理。由于劳务输出不仅仅是一国内部的问题,还涉及到国与国之间政策法律的差异,为此菲律宾还积极参加国际社会中与劳务输出制度有关的双边或多边协定的谈判,来保护海外劳工在国际社会中的权益;对遣返的劳工,提供合理的安置工作,促进再就业。

(3)从菲律宾的推动劳务输出的成功在于以下几点:1.关于劳务输出的有着完善的立法制度,为海外劳工提供就业信息、提供海外帮扶和遣返再就业;2.对海外劳工建立起良好的保障制度,全力保护劳务工人的海外权益;3.建立相应的担保基金和援助基金,为海外务工人员提供财政上的支持;4.重视劳务人员的劳务技能和素质,为务工人员提供高效的培训体系。

相比我国虽然在改革开放和入世之后,劳务输出去的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原因在于我国缺少一个全面有效的劳务输出管理体系。结合菲律宾劳务输出成功经验,促进我国劳务输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建立完善的劳务输出相关立法,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接轨,规范劳务派出机构行为,保障劳工合法权益;2.建立全面的对外劳工保障体系,为对外劳工提供法律、医疗和财政上的支持;3. 建立高效、优质、低廉的劳务输出培训体系;4. 积极参与国际相关问题的会议,争取更多的劳务输出便利;5建立完善的劳工素质考察体系,争取得到国际认可。

(4) 1.在国外工作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合同,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不要在为雇主工作的同时再为其他雇主打工,不要擅自脱离工作岗位。脱离原工作岗位到别的地方工作,在国外被叫做“打黑工”或“自由工”,是违法的。2.履约期满后必须回国。如果在国外工作期间雇主企业倒闭或者破产,合同中止执行,必须回国。回国后可以要求退还履约保证金和按比例退还管理费,其他损失根据合同追讨。3.在国外工作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雇主没有按照合同提供生活设施、拖欠工资、加班费,甚至受欺负打骂等;还可能发生伤亡、自然灾害或者战争等紧急事件。发生上述情况时,可以根据《雇佣合同》和《对外劳务合作合同》与雇主和经营公司当地代表协商,也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发生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时,也可以向我国使馆或者代表机构反映,寻求帮助或者进行咨询。

(二)案例分析

案情:

1992年被告牡丹江劳务输出服务处为组织赴美国劳务输出人员,在牡丹江市范围内进行招募。原告申红雨之父得知后,于1992年3月到牡丹江市与被告联系,为女儿办理出国劳务服务事宜。为此,原告在牡丹江市假报了户口,并填了假学历。

被告因没有对美国劳务输出权,于1992年5月委托第三人中国黑龙江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为其代理输出劳务人员。第三人同意代理,并委托被告工作人员李民革去美国塞班岛为其全权代理,联系劳务业务。由于原告急于出国,李民革在与美国塞班岛2KS公司洽谈时优先考虑原告。1992年8月,第三人与美国塞班岛2KS公司签订了劳务输出合同。合同规定:第三人向塞班岛派遣300名劳务人员,工种为建筑和服装工人等,合同期限为一年。第三人将该合同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技术合作司审批。1992年11月7日,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技术合作司发文同意第三人向塞班岛2KS公司派遣300名劳务人员,但批准工种为建筑劳务,无其它内容。第三人与被告于1992年11月14日签定了协议书。协议规定:第三人同意为被告代理向塞班岛2KS公司派遣 300名劳务人员,没规定工种。由于第三人与2KS公司的合同于8月份签订已生效,2KS公司在同年10月就向被告寄来了原告申红雨等8人的入境签证及许可证手续。因为当时经贸部审批文件未到,为不违反与2KS公司的合同,被告经第三人同意后,先行办理了该8人的因私出国手续。1992年12月22日,原、被告双方签定了劳务合同,合同规定:被告同意原告前往美国塞班岛从事劳务服务工作,期限为一年,如一方违约,有关费用自负。原告交抵押金3000元后,被告为原告办理了因私出国劳务手续及护照,原告到塞班岛工作。由于原告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为低级娱乐场所,便申请要求回国。美方要求赔偿4000美元,原告筹借4000美元赔偿2KS公司后,于1993年3月20日回国。

争议:

1993年5月25日,原告以被告没有对外劳务输出权,而且以合同方式欺骗其出国从事低级娱乐场所服务工作,此合同无效,应予解除为理由,问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费 72389.23元,精神损失赔偿费8万元,共计人民币152389.23元。

被告称该合同有效,其派遣行为合法,并反诉由于原告违约行为致使其派遣300人出国的协议终止,造成经济损失9万元,要求原告赔偿。

第三人认为,原告出国劳务合同是与被告签订的,此事与其无关

(1) 分析案例中所涉及的行为人的法律关系。

(2) 结合国际劳务合作实践,简述案例中所涉及的法律行为人之间的合同关系,并简述合同的作用。

(3) 案例中原告和被告签订的劳务合同有效吗,为什么?

(4) 原告的诉求合理吗,为什么?

(5) 结合国际劳务合作实践和案例内容,简述外国务工人员选择外派务工时的注意事项。

分析

(1) 牡丹江劳务输出服务处与第三人中国黑龙江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是委托委托代理关系。塞班岛2KS公司与第三人中国黑龙江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是委托委托代理关系,塞班岛2KS公司与原告是雇佣关系。

(2) 案例中第三人中国黑龙江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与塞班岛2KS公司签订的合同是劳务外派经营公司与外国雇主签订的合同,属于《对外劳务合作合同》,《对外劳务合作合同》是劳务人员出境从事劳务活动的前提,劳务输出公司根据此来招募出国务工人员;原告与被告签订的合同属于劳务人员与劳务经营公司签订的合同是《外派劳务合同》;原告与塞班岛2KS公司签订的是《雇佣合同》。

(3) 案例中原告与被告签订的合同无效。中国黑龙江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作为被告的代理,向外经部呈报的《向塞班岛派遣300名建筑劳务生效的请示》正文写明:“我公司与美国塞班岛2KS有限公司经过友好洽谈,就向美国塞班岛派遣300名中国建筑劳务事宜达成协议并签了合同”,其所附的可行性报告也是论述的派遣建筑工人输出劳务的可行性。外经部文件答复为:“同意你公司向塞班岛300有限公司派遣300名建筑劳务”。而被告与原告签订的合同内容则是“从事劳务服务工作”,超越了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的范围。故该合同无效。

(4) 原告诉求合理。被告作为该项劳务输出的承办者,应该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内容签订协议,其明知批准的是建筑劳务,而与原告签订的合同中却写“从事劳务服务工作”,故其应对无效合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主要责任。同时原告申红雨是哈尔滨市户籍,而这次招募的出国劳务人员是在牡丹江市范围内,原告为达到出国目的报假户口、填假学历,急于出国,不认真审查协议,自己应承担一定责任。

(5)要选择正规的渠道,首先了解招聘人员的公司是否具有商务部办法的《对外劳务合作资格证书》或《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证书》;报名前应该了解所去外国雇主的情况,提供工作的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等情况;在签订合同阶段首先要认真阅读合同的内容,与经营公司所签订的《外派劳务合同》、与外国雇主签订的《雇佣合同》一定和经营公司与外国雇主签订的《对外劳务合作合同》的内容基本一致。

案例

(三)

中国对韩国劳务输出人员权益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后,特别是奥运会后,韩国经济迅速发展,从而产生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而韩国本土劳动力成本很高,给成本低、要求也少的中国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机会。中国对韩国劳务输出方式主要有访问就业,研修生、探亲、旅游、商务合作、偷渡、留学、中韩联姻等。据统计,截止2013年7月,在韩国的外国人里中国人占了53.7%,总人数达到775474人,并且其中的630000人为劳务输出人员。这些劳务人员的待遇和权益状况如何呢? 中国对韩国劳务输出人员的权益研究 (1) 中国在韩国劳务人员的就业状况

虽然访问就业和研修生都是合法的劳务人员,由中国政府、韩国政府和韩国企业提供工作,但是中国劳务输出人员多数为农民,高素质专业才干不多,在韩国主要从事体力劳动或者危险的一线作业,而对于非法劳工工作要更低,不仅工资水平低,而且工作环境也差,往往是偏远的农村和山区。在生活层面,住宿和饮食,工作时间等方面条件都比较差。 (2) 中国在韩劳务人员的薪金状况

在韩中方劳务人员的薪酬一般是100万韩元到300万韩元之间,甚至也有60万韩元的,合成人民币只有四千元左右,是韩国最低的薪资标准,韩国的生活水平比中国高得多,这些薪酬根本不能维持生活。合法途径赴韩劳务人员工资一般会按时发放,所在企业也会有相应的福利待遇,但是合法劳务人员过了签证期大部分会选择非法滞留在韩国,由于其特殊身份,在薪金方面往往会受到不公正待遇。

(3) 中国在韩国劳务人员的生活状况

除了朝鲜族在韩国劳务人员基本上没有语言障碍外,中国其他民族在韩劳务人员面对的首要困难就是语言,他们很难适应韩国的生活,除了工作外基本上没有娱乐生活,生活单调,空间狭小。虽然中韩建交多年,但是多数韩国人没有来过中国,对中国了解甚少,以至于有些韩国人认为中国还是贫穷落后的国家,他们内心不认可赴韩的中国劳务人员,有些不良的韩国雇主根本不尊重中国务工人员的尊严和人权。

(4) 赴韩劳务人员的留守家庭情况

由于赴韩劳作的多半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所以赴韩劳务人员多为青中年,而且夫妻同去的情况也不在少数,这样劳务人员家庭出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情况就会出现。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某朝鲜族小学为例,该校有610名学生,15个教学班,每班品均40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比例最少班级为55%,最高则达91.9%。他们多由隔辈的老人照顾。这样的情况,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对老人的赡养也存在缺位。

案例来源———《中国对韩国劳务输出人员权益保障研究》—赵志朋、张彩玲(2013年6月) (1) 研究表明,在韩劳务人员的权益受损事件多发生在非法滞留者身上,讨论如何解决非法滞留问题。 (2) 赴韩劳务人员外派务工,造成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不是特例,而是我国外派务工普遍存在的现象,讨论如何减少外派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3) 讨论保障赴韩劳务人员在韩合法权益的举措。

分析:

(1)造成合同到期非法滞留问题,一方面劳务人员可以省去续签的相关费用,另一方面劳务人员对韩国情况有所了解,可以自谋生路,再加上非法途径赴韩劳务的人员,是的非法滞留问题严重。非法滞留劳务人员因为非法的身份不能得到韩国方面的保障,还会引起很多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中韩两方面的通力合作:首先中国方面要坚决取缔非法中介公司,简化出国务工的手续和减少办理费用,统一规范劳务输出市场,防止一些个人和黑中介对赴韩劳务人员的首次剥削。韩国方面应该放宽赴韩劳务人员的限制规定,加强非法人员管理,对于接受非法劳务人员的企业加大惩罚力度。能够将非法劳务引渡到韩国的组织都不是单向的,因此,只有两国通力合作,才能有效规范两国的劳务交流。

(2)解决外派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应从两方面着手:首选应该处理好外派务工造成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学校、社会和政府应该联手行动,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关爱空巢老人,由社区牵头、福利机构、学校共同参与对有困难的家庭进行相应的帮扶。其次就是为外派劳务人员创造良好的回国环境,支持外派劳务人员的国内再就业项目,使外派劳务辛苦换来的血汗钱得到有效利用。

(3)

1.在韩国设立维护赴韩劳务人员权利的机构。在韩劳务人员遇到困难一般回向中国驻韩领事馆寻求帮助,但是领事馆业务繁忙,一般不能及时处理好数量众多的劳工事件。中国政府应该积极和韩国政府做好沟通,组织建立一个由中国政府牵头的在韩中国劳工工会组织,及时给予赴韩劳工在生活中、工作中、法律上的多方面援助。

2.完善保护赴韩劳务人员权益的相关法律,在对韩国输出劳务人员的相关法律上,还存在着很多的空白区域。在被外派的过程中,一些黑中介不但收取高额的中介费用,而且隐瞒了诸多赴韩以后的工作信息,致使产生很多矛盾。在劳务过程中,劳务人员的相关权益受到损害也时有发生,但至今中国还没有一部保护中国赴韩劳务人员权益的相关法律,只有一些相关规定,多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忽视了在韩劳务人员的人权尊严问题。韩国方面有专门针对外籍劳务人员的《外籍劳务人员雇佣法》和雇佣制保险制度,但是赴韩人员一般在小企业工作,有些雇主根本不遵守相关法律,中国非法滞留劳务业不会主动寻求这些法律的帮助。因此中国应该在《劳动法》中完善这一方面内容,合理考虑国外同胞的诸多情况,争取实行一套中韩政府之间保障赴韩劳务的地区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论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下一篇:立项课题选题方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