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演练及评估报告

2022-11-19

很多人对于写报告感到头疼,不了解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该怎么写出格式正确、内容合理的报告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应急演练及评估报告》,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应急演练及评估报告

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及实地演练评估报告

根据公司关于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工作的总体安排,集团公司安生部于2006年9月15日至20日组织专家,对集团公司所属二三级单位的应急预案进行了评审。在此基础上,抽调部分二级公司安生部副经理组成专家组,于10月9日至10月27日分三个阶段对9个区域公司所属11个电厂的应急预案进行了演练现场评估。

第一部分 二三级单位应急预案评审情况

一、 总体情况

专家组成员根据集团公司安生部组织编写的《应急预案评审导则》,重点突出预案任务和响应程序两个要素的编制质量,对全部预案进行了认真评审。A类预案必须满足所有预案编制的要素要求,预案的任务清楚,响应程序严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 B类预案基本满足所有预案编制的要素要求,响应程序具有可操作性; C类预案,其内容、结构没有满足预案编制的要素要求,预案的任务不清,响应程序混乱,可操作性不强。

1-18

本次评审的预案共计833个,其中二级单位应急预案数61个,火力发电企业应急预案数438个,水力发电企业应急预案数334个。

按区域公司划分:东北分公司5个,下属企业49个;河南分公司8个,下属企业96个;华北分公司1个;江西分公司8个,下属企业87(含火电16和水电71)个;中电国际2个,下属企业57(含火电51和水电6)个;九龙5个,下属企业26(含火电22和水电4)个;黄河公司3个,下属企业76个;霍煤集团下属企业25个;吉林能交总1个,下属企业25个;上海电力5个,下属企业84个;五凌公司8个,下属企业187个;核电公司下属企业6个;工程公司5个;运行分公司7个,下属项目部64个;高培中心1个;白音华公司2个。

经过评审,评出A类应急预案6个,占0.7%,(火电和水电各3个);B类应急预案819个,占98.3%;C类应急预案8个,占1%(火电3和水电5)个。

二、 基本评价

经专家组评审,总体上各二三级单位都能根据集团公司[2005]85号《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管理制度》、中电投安生[2005]264号《关于印发〈中国电力投

2-18

资集团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的相应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制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基本上涵盖了各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对控制自然灾害(包括水灾、地震、气象灾害等)和事故灾难(人身、设备、火灾、环境污染事故)所造成的人员、财产、经济损失做好了制度、程序的准备工作。

但从已编制的应急预案来看,仍然存在部分预案的策划与编制质量不高,主要反映在多数预案的内容没有覆盖以上制度规定的结构要素;个别预案没有进行合理策划,重点不突出,前后矛盾,甚至把安全措施、运行规程作为应急预案,没有体现应急预案的特点。

(一) A类预案

本次被评为A类的分别是南阳发电公司“防全厂停电预案”和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预案”,中电国际姚孟发电有限公司“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五强溪水电厂“超标洪水预案”,江西三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防汛预案”和 江西上犹江水电厂“全厂停电应急预案”。这些预案基本符合集团公司相应规定和要求,所编制预案涵盖的基本任务和应急响应、救援程序比较明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A类预案中较好的有:

3-18

1. 南阳发电公司“防全厂停电预案”。该预案职责明确,机构精干,应急处臵所需相应的资源准备充分,突出了应急情况发生时当班值长先期应急处臵的核心作用。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在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各个方面都预先做出了详细安排,能及时、有序和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具有实际指导作用。有待改进的地方是在岗位上未留存纸质文件,对可能出现的办公计算机系统失电情况分析还不够透彻,准备不够充分。 2. 南阳发电公司“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预案”。条理清晰,涵盖了预防、准备、响应、恢复等结构要素,程序格式简洁明了,尽管事故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能结合实际情况,将各核心要素有机地贯穿于应急救援预案中,并且每一个核心要素都有明确的操作流程,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一旦预案启动,救援行动能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有待改进的地方是在岗位上未留存纸质文件,对可能出现的办公计算机系统失电情况分析还不够透彻,准备不够充分。 3. 中电国际姚孟发电有限公司“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该预案条理清晰,涵盖了预防、准备、响应、恢复等结构要素,程序格式简洁明了,每一个核心要素都有明确的操作流程,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一旦预案

4-18

启动,救援行动能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有待改进的地方是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个别环节上描述还不够清晰,流程图比较简单,信息发布不够规范。 4. 五强溪水电厂“超标洪水预案”。该预案机构职责明确,运行机制合理,应急处臵所需相应的资源准备充分,处臵方法较为得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符合集团公司预案编制的要求。有待改进的地方是预案中预警等级的划分还不够合理,预案的流程图应根据预警级别需进一步整合。 5. 江西三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防汛预案”。该预案机构职责明确,预警等级划分明晰合理,预案重点突出了所属单位在应急情况下进行现场前期处臵的核心地位,应急响应程序规范,信息报告及发布程序严谨。有待改进的地方是预案的组织机构成员名单应以岗位名称表述,明确各级人员责任制,以利于今后将其作为标准流程进行固化。

(二) B类预案

本次被评为B类的应急预案,基本符合集团公司相应规定和要求。预案编制目的比较明确,应急处臵程序基本满足要求,处臵方法比较得当,响应程序比较合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在风险分析、预警等级划分和分类、结合企业所在地区的实际、应急准备、救援程

5-18

序、防范措施、预测和预警应急处臵、恢复与重建、监督管理等环节上,还不同程度上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甚至有些环节在预案中未体现。由于B类应急预案在此次评审中占有很大比例,从中也可以反映出目前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的总体水平。

(三) C类预案

本次被评为C类的应急预案分别是北票发电公司“化学危险品泄漏(酸碱泄漏)预案”和“全厂停机停电事故预案”,中电霍煤“高勒罕水库防洪防汛预案” 和五凌公司下属洪江、近尾洲、凌津滩、碗米坡、五强溪等五个发电厂的“上游船只、排筏、异物(漂浮物)失控侵袭坝体应急预案”。这些预案基本不符合集团公司相应规定和要求。内容未达到规定的结构要素,连最起码的组织体系都没有,没有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预案管理未体现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1. 北票发电公司“化学危险品泄漏(酸碱泄漏)预案”,整个预案只有4条预防措施,没有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等基本结构要素,同时这个预防措施也缺少对酸碱化学品的性质描述,混淆了两类化学品的预防与抢救措施,由于化学品性质不同极易导致人员在抢救时派生更大

6-18

的人身伤害。预案名称中术语不规范,不符合国家有关对“危险化学品”的定义。 2. 北票发电公司“全厂停机停电事故预案”,该预案实际上就是把运行规程的要求作为预案来处臵事故,无预案的目的、要求、基本任务等描述,各要素如组织体系、职责、内容与程序、预案管理、培训与演练都未体现,只能视做事故处理办法。预案启动后,由于没有标准处理程序,在实际操作中极可能造成混乱,甚至扩大事故,对全厂停机停电事故的处臵没有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同时也不便于该厂平时组织演练,记录、评估演练效果以达到不断改进的目的。 3. 中电霍煤“高勒罕水库防洪防汛预案”,该预案中只有渡汛组织机构,预案中在风险分析、预警等级划分、结合企业所在地区的实际、应急准备、救援程序、防范措施、预测和预警应急处臵、恢复与重建、监督管理、演练等要素未做描述,编写应急预案的目的、要求、基本任务及特点未体现,没有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无法在事故发生时发挥预案的应急作用。 4. 五凌公司下属洪江、近尾洲、凌津滩、碗米坡、五强溪等五个发电厂的“上游船只、排筏、异物(漂浮物)失控侵袭坝体应急预案”,所有文件格式、内容均在上述五

7-18

厂中出现,没有根据各厂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预案,同时在“应急处臵”环节不具备可操作性,“基本应急处臵措施”不合理,定义、术语不准确,漂浮物漂浮于水库中或靠近坝体在水电站正常运行时经常出现,但类似情况应当属于日常水工维护工作范畴。

三、 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

(一) 主要问题: 1. 有些二级单位所编制的应急预案未充分考虑区域性公司管理、控制的特点,对政府机构或集团公司发布的预警未做响应准备描述,没有衔接集团公司和三级单位的预案描述。 2. 有些三级单位所编制的应急预案分支过细,分类不合理,如:人员“烧伤”、“溺水”、“高空坠落”、“触电”、“创伤”、“毒蛇咬伤”等方面的应急预案,目的相同,都应该归到“人身伤害应急预案”中去分类。 3. 部分三级单位所编制的预案中“应急程序”不合理,未反映出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不符合集团公司“早发现、早汇报、早处臵”的要求。

(二) 改进建议

8-18

1. 应急管理必须是对经过风险评价后,对利用现有技术和管理手段无法控制的风险可能发生事故发生后,造成人员、财产进一步损失进行的管理控制方式。如果将日常维护工作都固化为应急管理程序,就混淆了日常维护和应急管理之间的概念。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非受控风险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建议二三级单位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通过风险辨识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编制应急预案。 2. 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在事故应急状态下的诸如人力、物力、通讯等资源响应,单位内各应急小组之间的配合;在编制预案演练和评价两个环节上尤其注意评价和修改程序,明确评价标准;明确定义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条件,不能有模糊和引起歧义的描述。 3. 二级单位应根据区域公司存在的风险特点,通过风险评价,编制区域公司的总体预案,重点应在响应协调、信息发布等方面,特别对信息发布的程序要做出明确规定,作到与集团公司、当地政府和三级单位预案的有效衔接。三级单位应根据本单位风险评价,重点加强专项预案完善和管理,特别是采用流程图的形式对专项预案进行描述,便于现场人员进行处臵时使用。

9-18

第二部分 三级单位应急预案实地演练评估情况

一、 总体情况

本次分别评估了阜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漳泽电厂、白鹤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贵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犹江水电厂、闵行电厂6个单位的“全厂停电应急救援预案”;李家峡水电厂、五强溪水电厂、平顶山鸿翔热电公司3个单位的“防汛应急救援预案”;姚孟电厂“重大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平圩电厂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各电厂在应急预案演练中,均能按照预案及演练策划书的要求及程序完成演练,达成原先预案设定的控制事故及演练策划书要求的演练目的。由于各电厂事先对演习区域和正常运行区域进行了隔绝,在演练过程中未发生影响安全生产的事件。

通过对11个电厂“应急预案演练”的评估,在“演练策划严谨性,演练场面逼真度,专业、部门之间配合默契性”三个方面上,水电厂整体演练水平高于火电厂。水电厂在应急响应行动中,专业间、部门间配合默契,参演人员能够把演练当成实战认真对待,演练的整体水平较高,火电厂在演练的真实性、部门之间配合默契度方面差于水电厂。本次抽查的所有演练,只是局限于电厂管辖范围内的资源配合,都未与属地专业资源进行对接演练。

10-18

二、 基本评价

集团公司安生部专家组根据“演练策划严谨性,演练场面逼真度,专业之间配合默契性”等条件,认为漳泽发电公司、李家峡水电厂、五强溪水电厂、姚孟发电厂、平圩发电厂和闵行发电厂6个电厂的应急预案演练效果比较好。主要原因:整个预案演练从策划、演练,完成后评价实现了闭环管理。演练前有周密的组织策划,对演练目的,参演人员、评价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做了明确的规定;对于演练过程和演练完成情况制定了初步评价标准和程序;演练过程中根据演练进程加入策划者预先想定而不被参加演练人员知晓的突发事件,考验演人员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水平;演练完成后,在本次演练中是否克服以往存在问题、本次有待改进的地方、对于预案程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形成了改进建议。 1. 将预案演练工作纳入企业正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应急响应水平。

在此次预案演练抽查工作中,专家组重点检查了预案演练是否纳入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发现此次预案演练水平比较高的 单位,都将预案演练工作纳入了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定期开展中小规模的预案演练,结合季节性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综合性应急预案演练,使人员和组织得到了良好训练,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例如五强溪电厂在预案启动后,仅

11-18

用十分钟,驻厂部队和员工一起就在主厂房大门处用沙袋筑起了半米高的防洪堤坝,二十分钟,抢险组就完成了临时排水泵电源定相、出入口排水管的对接工作,达到了排水条件。姚孟电厂在演练想定方案未公布的情况下,抢险应急分队在8分种内,2辆消防水车、3辆自卸货车、1辆铲车、1辆医疗救护车和70名后援抢险人员全部抵达火灾救援现场,并迅速建起了临时医疗救护站。 2. 预案演练策划周密,注重细节管理,严格执行预案规定的程序要求。

本次绝大部分预案抽演单位对预案演练进行了周密的 策划,对细节管理十分重视。根据预案规定的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响应条件,参演部门范围、人数,预案演练涉及运行系统的安全隔绝措施,演习评价和后评估程序都在预案演练策划书中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例如漳泽电厂在应急预案策划书中规定了演习人员和演习评价人员以佩戴黄色、红色袖标区分,使得应急救援现场参演和评价人员分工十分明确。姚孟电厂在策划书中按预案要求规定了每个操作环节时间限制,演习中详细记录各抢险分队到场、展开抢险工作和完成的时间,为演习完成后的评价奠定了较好基础。 3. 注重演练实效,加强演练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设臵,演练效果贴近实战。

12-18

各单位非常重视演练的逼真程度,为提高演练的实际效果,使演练效果更加贴近实战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有些单位采用预先不公布演习内容,只公布演习时间的办法训练组织和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平圩电厂通过释放CO2气体,在模拟场地制造了泄漏的盐酸喷射到地面溅起白雾的景象,增加了事故现场逼真程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白鹤电厂通过在演习开始前十分钟将演习策划书密封发给发电公司、运行、检修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在发电公司发布启动相关预案后,三单位相关负责人当场开封策划书的办法训练各单位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漳泽电厂、李家峡电厂通过在现场设臵突发事件问题单的形式,考验参演人员和组织单兵作战和协调控制能力,使整个演练充满实战气氛,演练效果更贴近实战。 4. 部分抽演单位高度重视预案演练后评价工作,不断提升预案编制质量和预案演练实绩。

所有参演单位在预案演习结束后均进行了评价工作。有些单位对评价工作高度重视。漳泽电厂在预案演练过程中,评价人员全程跟踪预案演练过程,详细评价“演练程序、人员组织配合、组织和人员对设计突发事件的反映能力和响应处臵结果”,在演习后评价过程中对“初始期间人员受令不复诵、运行人员未对缺陷设备布臵安全措施,便允许检修人员进行抢修”等细节问题提出了修正意见,为不断提高预案编制质量和演习质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3-18

三、 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

(一) 主要问题

由于存在预案编制质量不高,预案培训不够充分,预案演练策划精细度不够等问题,导致预案演练普遍存在: 1. 演练的整体水平不高,仅限于反事故演习层面,与预案程序规定的“响应、救援” 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多数部门、员工对个人在应急行动中的职责不清楚,汇报程序不清楚。 2. 在应急救援状况下,值长的核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往往是应急总指挥(厂长或总经理)取代了值长应急救援的核心作用,指挥功能和响应功能混淆。

3. 业主和检修、运行方在应急救援行动配合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衔接不畅问题。业主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属地管理的领导作用未充分发挥,检修、运行方资源的支持作用未充分调动和使用。

4. 随着事故的演变,除五强溪电厂和上犹江电厂制定了辅助处臵决策程序外,其他电厂没有辅助决策方案,不利于在应急处臵过程的快速应变、决策和处臵。

5. 在“演练评价标准、演练评价程序和演练执行程序”上,没有形成标准化的程序文件,不利于预案编制、预案演练和应急处臵能力的持续提高。

14-18

(二) 改进建议 1. 建立并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形成覆盖全集团公司的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国家《公共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和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编制的总体工作要求,以切实提高集团公司保障公共安全和处臵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为目的,提高应急预案和处臵方案的编制质量,自集团公司至

二、三级单位分别建立并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臵方案。集团公司完善总体应急预案,在总体预案的框架下,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分别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明确集团公司预案体系框架、组织体系、衔接中央政府和二级单位应急预案等相关内容(此项工作业已开展,近期完成);二级单位在集团公司应急预案框架下,结合管辖区域的具体情况,编制相应的总体和专项应急预案,衔接集团公司应急预案和三级单位应急处臵方案;三级单位在二级单位应急预案框架下,结合本单位开展的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的结果,编制应急处臵方案,明确应急处臵的流程,衔接二级单位应急预案, 从而形成覆盖全集团公司的应急预案体系。 2. 建立健全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预案管理体制

15-18

在已开展的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上,建立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和响应中心,形成集团公司应急处臵的最高指挥机构和日常办事机构,建立应急处臵专家库,为应急处臵决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二级单位在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的规定下,协调与地方政府和应急救援机构的关系,加强指导、督促和评估区域内各单位的应急预案和处臵方案的编制工作,提高管辖单位预案编制、演练与评估质量和应急处臵能力,协调并规定运行、检修和业主三方在应急管理中的责任和分工界面,整合各相关方资源;三级单位强化属地管理意识,加强与合同相关方、二级单位、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健全各类应急预案处臵方案,落实各级人员在预案管理中的责任,在二级单位协调下,建立并落实业主为核心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整合合同相关方的应急资源。 3. 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集团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是集团公司应急管理和处臵的最高决策机构,应急指挥中心是集团公司应急处臵的最高指挥机构,响应中心是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办事机构;各二级单位根据集团公司的组织体系建立以总经理为核心的应急决策机构和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的应急指挥机构,作到分工明确,人员到位;各三级单位建立以总经理为核心的应急决策机构和以值长为核心的应急先期处臵指挥系统,根据应急处臵方案的

16-18

规定建立常备的应急指挥部和应急分队或小组,充实人员,明确责任和应急行动程序。根据预案响应级别的规定,自上而下建立并明确预案启动、终止条件,形成自下而上的应急汇报系统和自上而下的应急指挥系统。明确各级职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乱。 4. 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现场应急处臵能力

将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培训纳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特别要加强重点岗位(如值长)人员的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臵能力。以提高实战能力为目标,加强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演练,严格演练的评估程序,形成逐步改进,持续提高预案编制和演练的良性循环过程和效果。集团公司要加强对二级、三级单位的预案演练评估工作,总结今年对三级单位开展预案演练评估的经验,运用业绩评估的理念,明年继续加大这方面评估力度,通过评估总结各单位的良好实践并在集团公司内推广,促进集团公司预案演练总体水平的提高;二级单位除指导、评估三级单位开展应急处臵方案的演练以外,加强二级单位相关人员应急预案的知识培训,提高监督、指导、评估三级单位开展应急管理的能力,重点开展涉网重大设备事故的应急预案演练工作,从“保设备、保电网”的角度,切实提高涉网重大设备事故的应急处臵能力。三级单位重点加强关键岗位的应急知识的培训工作,

17-18

要将培训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在岗位规范中明确应急知识的要求,将应急知识掌握程度与人员晋岗、晋级挂钩,切实提高各级人员学习应急知识,提高应急处臵能力的积极性,加大应急处臵方案的演练力度,从演练策划、评估和持续改进建立相应的标准和程序,切实提高应急响应和处臵能力。

安全监督与生产部 2006年11月19日

18-18

第二篇: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为落实应急演练工作,公司制定了应急演练计划,按演练 计划开展应急演练工作。根据计划,公司开展了煤气中毒、消防演练和高温烫伤事故应急模拟演练,现将演练情况评估如下:

一、应急演练开展情况

2017年5月8日,公司开展了消防演练、烫伤事故和煤气中毒事故应急演练,应急救援小组统一指挥,各应急救援队伍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应急物资配备到位,应急演练最终得以顺利完成。

二、演练效果

1、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应急演练工作扎实顺利开展,取得预定演练目的。

2、参演人员联合互动,检验和磨合互相各应急队伍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和配合能力。

3、应急演练为模拟演练,严格以预案程序开展,以模拟消防演练、烫伤事故和煤气中毒事故的真实环境锻炼应急救援队伍,提升了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取得良好效果。

4、通过演练,参演人员得到了锻炼,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职责分工,明确了救援程序,掌握了应急救援的相关方法和技巧。

5、通过演练,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三、演练中存在的问题

1、操作不熟练,失误较多。参演员工在进行应急自救时,基本能够各司其职,但操作不熟练,还需要在平日加强应急预案的学习和加强练习,熟练掌握应急救援工作要领,提高自救能力,明确操作禁忌,以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顺利完成各自的应急救援工作。

2、少部分人员不熟悉应急救援程序,部分参演人员对应急 救援预案不太熟悉,对自己的职责不太明确,不能严格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程序进行自救工作,延缓了整个应急救援工作。平时,各车间部门要组织员工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学习,多开展应急模拟演练,使参演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应急救援程序,明确职责,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顺利的开展应急自救工作。

3、应急预案基本能够满足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需求,但综合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不符合国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

4、内容层次不规范,附件项目不够齐全。

5、预案中相关应急机构和部门联系方式不全。

6、应急救援器材配备不到位,空气呼吸器配备数量不够,不符合应急配置要求。

四、改进方向

1、认真总结演练经验和教训,并根据国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2、制定下一年度的应急救援演练计划,明确应急救援演练工作任务,增加演练频次。

3、公司修改完善后的整套应急预案包括一个综合预案,四个专项预案,六个现场处置方案,为了使应急预案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当中真正发生效用,使员工在各种灾害事故发生后清楚应急救援措施,公司各生产车间必须依据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组织相应的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急加强模拟演练。

4、根据预案需要完善相关附件。

5、增加完善公司相关部门和外援部门的联系方式。

6、根据应急救援器材配置需求,增添三套空气呼吸器配置到相关岗位,并加强对各部门的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的监察,保障应急救援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云南曲靖钢铁集团越钢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

2017年5月10日

第三篇: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为落实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公司制定了应急演练计划,按演练计划开展应急演练工作。根据计划,公司开展了煤气中毒、消防演练和高温烫伤事故应急模拟演练,现将演练情况评估如下:

一、应急演练开展情况

2018年6月9日,公司开展了煤气中毒、消防演练和高温烫伤事故应急模拟演练,应急救援小组统一指挥,各应急救援队伍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应急物资配备到位,应急演练最终得以顺利完成。

二、演练效果

1、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应急演练工作扎实顺利开展,取得预定演练目的。

2、参演人员联合互动,检验和磨合互相各应急队伍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和配合能力。

3、应急演练为模拟演练,严格以预案程序开展,以模拟消防演练、烫伤事故和煤气事故的真实环境锻炼应急救援队伍,提升了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取得良好效果。

4、通过演练,参演人员得到了锻炼,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职责分工,明确了救援程序,掌握了应急救援的相关方法和技巧。

5、通过演练,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晚上应急救援预案。

三、演练中存在的问题

1、操作不熟练,失误较多。参演员工在进行应急自救时,基本能够各司其职,单操作不熟练,还需要在平日加强应急预案的学习和加强练习,熟练掌握应急救援工作要领,提高自救能力,明确操作禁忌,以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顺利完成各自的应急救援工作。

2、少部分人员不熟悉应急救援程序,部分参演人员对应急救援预案不太熟悉,对自己的职责不太明确,不能严格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程序进行自救工作,延缓了整个应急救援工作。平时,各车间部门要组织员工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学习,多开展应急模拟演练,使参演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应急救援程序,明确职责,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顺利的开展应急自救工作。

3、应急预案基本能够满足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需求,但综合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不符合国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

4、内容层次不规范,附件项目不够齐全。

5、预案中相关应急机构和部门联系方式不全。

6、应急救援器材配备不到位,空气呼吸器配备数量不够,不符合应急配置要求。

四、改进方向

1、认真总结演练经验和教训,并根据国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2、制定下一年度的应急救援演练计划,明确应急救援演练工作任务,增加演练频次。

3、公司修改完善后的整套应急预案包括一个综合预案,四个专项预案,六个现场处置方案,为了使应急预案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当中真正发生效用,使员工在各种灾害事故发生后清楚应急救援措施,公司各生产车间必须依据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组织相应是我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急加强模拟演练。

4、根据预案需要完善相关附件。

5、增加完善公司相关部门和外援部门的联系方式。

6、根据应急救援器材配置需求,增添三套空气呼吸器配置到相关岗位,并加强对各部门的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的监察,保障应急救援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第四篇:防洪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为提高我队应急水平,锻炼应急队伍,检查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我队于2015年6月18日下午16:00-17:00进行了防洪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

1、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自防自救能力;

2、强化员工的应急能力、自保意识、报警程序与内容、逃生自救及自救应急器材的熟悉程度;

3、提前暴露出应急预案响应程序及应急措施的缺陷,完善和规范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

4、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对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现场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

5、检验应急物资储备是否满足应急需求;

6、检查安全员协调的时效性、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通讯可靠性。

二、事故情况

青2-76井井场突发山洪

三、演练内容

1、立即报警

2、人员对汛情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员工的防灾避灾意识

3、事后的现场处置

四、演练结果评价

本次演练成功之处

1、应急程序符合规定;

2、各应急小组应急措施及时有效;

3、各应急成员全部按时就位;

4、各应急器材配备齐全,完好有效;

5、演练前组织进行了详细的培训; 同时存在一些问题

1、个别人员对应急演练过程不够熟悉;

2、应急处置过程各队伍之间配合不够密切; 整改项:

1、加强应急演练人员对预案的培训学习,使其对演练内容完全熟知了解;

2、加强各应急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调度员及时进行组织协调。

第五篇:煤矿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和田七台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普阳煤矿

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2016年

普阳煤矿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法》,防止火灾事故进一步扩大,完善我矿应急预案体系,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行;提高我矿应急队伍对井下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和公司财产的安全,我矿于2016年6月17日至6月19日上午11时分别进行了矿井顶板事故、火灾事故、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演练。

一、演练的目的

通过预案演练,检验和暴露预案的缺陷;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之间的协调;增强职工应对突发事故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性;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的减轻生产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广大职工生命安全。

二、事故情况

我矿一采区中部循环车场掘进工作面发生局部“冒顶事故”,3名矿工“被困”,生命危急;一采区回风上山掘进工作面煤壁温度60℃,有害气体超限,煤层出现自然发火现象,发生火灾事故;一采区运输上山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爆炸事故。

三、应急演练过程

(一) 顶板事故:

2016年6月17日11:00,矿调度室接到一采区中部循环车场紧急电话报告,一采区中部循环车场发生冒顶事故,有2人受伤,其中1人手指被划破流血,另1人小腿骨折。 11:00,调度员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通过通讯联络系统要求一采区中部循环车场的现场跟班领导,马上组织事故现场抢险,并立即向总指挥汇报。

11:00,总指挥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普阳煤矿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1:00,调度员立即报公司救护大队长,请求支援。

11:00,调度员分别通知应急指挥部成员立即到调度室集合;集合完毕,总指挥下达事故抢险命令,各抢险救灾组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①现场跟班应急管理人员,根据指挥部下达的事故抢险命令,立即成立由现场跟班领导、班组长、安监员、有经验的老工人组成的现场救灾领导小组,组织现场抢险队伍进行救灾。

②现场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对手被划破流血伤员,先包扎止血,后由2人陪护到人车场乘车。对于另一小腿骨折伤员,按现场伤员急救方法固定好骨折小腿,然后用担架将伤员抬到人车场乘车。

11:01,调度员立即通知矿区医院,组织医疗救护人员前往副井口等待伤员。

11:02,立即通知运搬工区在2600m水平车场组织人车,接载受伤和陪护人员外出,同时准备运送救灾人员到2600m水平车场,做好提升人员准备。

①运搬工区接到事故抢险命令后,迅速组织救援人员10人,准备电机车2台、10节人车、平板车3辆,副井当班人员随时待命。人车立即开往2600m水平车场,接载受伤和陪护人员。

②安监科长立即带领事故抢险组人员下井,奔赴一采区中部循环车场事故地点,负责现场指挥抢险工作。

11:03,立即通知保卫科在大门站岗警戒,维持秩序。 11:12,救护大队人员到矿井井口,安监科人员立即带领救护大队人员下井去井下应急救援指挥部集结待命。

11:25,冒顶事故现场伤员已救治包扎,现场对顶板进行了支护,顶板得到有效控制,组织伤员外出升井。

12:05,事故现场及受伤人员升井,医疗救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处理后,由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

12:05,各小组完成抢险任务后,总指挥下达演习结束命令,演习结束。

(二) 火灾事故:

2016年6月18日11:00,矿调度室接到瓦检员的紧急电话报告:一采区回风上山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

11:02,调度室通知一采区回风上山工作面受威胁的18人,跟班队长立即切断工作面电源,带领受灾区域所有人员沿避灾路线撤至一采区运输上山→2600水平车场→副斜井→地面。

11:09,矿调度员用电话依次通知:矿值班矿长、安全矿长、通风区长、调度室主任。

11:17,分抢险救援小组成立,抢险救援总指挥矿总工指示启动《普阳煤矿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在井底候车硐室成立井下应急救援临时指挥部,通知通风区长、安全矿长下井协助灾区救援。通知矿井医疗卫生组人员做好伤员救治准备工作,保卫科长做好矿维持秩序工作,同时通知后勤保障组做好救援物资供应及善后协调工作。

11:22,调度员汇报:已在井底候车硐室成立井下应急救援临时指挥部,值班生产矿长任总指挥,成员安全矿长、通风区长、安监科长、调度室主任。 11:29,一采区回风上山工作面人员在佩戴自救器的情况下18人由当班干部、瓦检员、安监员带领沿避灾路线全部撤至地面。

11:30,调度室抢险救援小组总指挥总工指示井下应急救援临时指挥部成员通风区长、安监科长等人在2710联络平巷巷口待命继续协助救护队清查受灾现场的后续救援工作。

11:44,井下救援临时指挥部向调度室汇报:井下人员全部撤离到地面。 12:07,应急救援临时指挥部成员及救护队员汇报灾害已处理完毕,恢复正常生产。

12:20,演练结束,已向矿调度总指挥汇报。

(三)瓦斯爆炸事故:

2016年6月19日11:00,矿调度室接到瓦检员的紧急电话报告:一采区运输上山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11:00,调度室用通讯联络系统通知井下工作面所有人员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迅速迎着风流方向撤出。

11:01,矿调度员用电话依次通知:通知救护队、调度室主任。 11:02,调度室询问:通风设施是否破坏,风门是否完好,有无逆流。派人到其他出口落实人员,并派人在出口站岗,防止人员误入,工人在电话旁随时汇报情况,派人通知就近地点施工人员立即展开互救。

11:03,立即通知全矿井停产撤人,除救护人员外其他人员全部升井,变电所切断瓦斯爆炸地区的所有电源。并派人在采区入口站岗,防止除救援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进入灾区。

11:04,落实行人井人车。

11:05,通知医务室,并由调度室协调通知矿领导及其他各部门迅速到调度室集合。

11:15,人员到位,立即按应急预案要求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总指挥矿总工指示启动《普阳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指挥长落实情况后,立即确定由各区队、科室及救护队医护人员组成。

井上下成立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技术专家组、通讯信息组、物资供应组、交通运输组、后勤保障组、财力保障组、警戒保卫组、善后处置组各司其职,迅速展开营救。

11:35,人员按照分工,迅速抵达事故现场,对一采区运输上山工作面被困人员进行救助,并组织其他作业地点人员迅速升井。地面考勤室应组织人员清点升井人数,及时掌握井下被困人员数量。

11:40,井底候车硐室成立井下临时指挥部,所有救护人员佩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及呼吸器,进入事故地点,落实事故情况,解救被困人员。并及时向地面救护中心汇报现场救援情况。

12:20,救护车和医护人员在井口待命,被困人员被救升井后医护人员及时进行救护。

14:30,演练结束后组织人员召开演练评价大会,对本次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四、演练结果评估 本次演练的成功之处:

1、人员能按要求迅速准确到位、职责明确,并能够熟练操作。

现场物资准备充分,人员防护用品全部到位。整体组织协调能够满足要求,抢险组分工合理、高效,达到预期目标。

2、现场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事故情况,大致说明事故地点、人员、程度、需要何种救助,现场的救助及时,应急救援车辆赶到现场及时。

3、应急参演人员沉着冷静、反映迅速、措施得当、动作较为熟练,能够听从现场指挥。 同时存在一些问题

(一)不足项

1、少数参演人员对应急救援预案还不够熟悉,演练时应用得不太熟练;

2、各归口责任分工还不太明细,个别参演人员没有进入演练状态;

3、下井人员统计清点时间过长,也稍显零乱。

4、现场参演人员对各归口汇报的内容不规范。

5、个别人员自救器使用不熟练,用时约2分钟。

6、由于地面到井下的距离远,地面应急救援人员赶到现场的时间、出井时间较长。

7、井下救灾物资较少,距离远。

8、我矿井下医疗救护室,配备的一些常用的医疗物资更换不及时,有部分已过期。

(二)整改项

1、各队组在应急处置上的协调、合作不够紧密。

2、应急预案学习贯彻不到位。

普阳煤矿通风区

二○一六年六月二十一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一级中医院设置标准下一篇:研究生助教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