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经典诵读作品

2022-12-16

第一篇:爱国主义经典诵读作品

诵读:传达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上)

——诵读材料和情感的把握

张凤霞

“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目前正在全国各地井然有序地展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诵读训练指导,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有效地品味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诵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的再创作活动。那么,如何系统、全面地掌握诵读要领呢?

选择材料

用来诵读的作品要思想意义积极、语言文字优美、形象性强、适于上口;而且长短适宜,深浅适度。《一代人》(顾城)是一首好诗,但只有两句,因为过短,所以只适合自己朗读;藏族民歌《格萨尔王》洋洋百万行,则由于过长而不适合集会的场合。指导学生诵读,最好选择用词浅近、朗朗上口的诗文。

要根据诵读的场合和受众的需要,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选择材料。要考虑受众的年龄特点、职业特点、学历层次、人数多少等。《帽子的秘密》(柯岩)适合小学生为受众主体的场合,《致橡树》则更适合青年为主体的场合。悲痛场合应诵读深沉的作品,愉快场合应诵读轻松的作品。

润色词句

为了适应诵读,使语言既上口又听得清楚,在尊重原作、不伤原意基础上,有必要对材料作一定润色。有些省略的字词须作增补,“(内)疚(和悔)恨总要深植在离别后的心中。”(席慕容《送别》)增补后,语义更明确,读来更顺口。有些烦琐的词语,尤其是外国人名、地名,翻译过来好长一串,须做简化处理,如前苏联作家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除非特殊情况,一般我们都用其笔名“高尔基”。有些生僻词或书面语,须做替换,如在诵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把文中的“祖母”改成“奶奶”,既符合口语习惯也符合小女孩的心理,更易表达孩子的感情。

把握情感

诵读的声音形式由作品内容的情感决定,因而情感定位要恰当,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流露的不是沉郁顿挫的情感,而是清新愉快之情。原来它作于安史之乱后,诗人在饱受战乱之苦后回到杜甫草堂,心情比较愉快,面对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首诗。有的还要透过文字表面去体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虽然重点写了康桥迷人的美景,但却是在表达一种今朝分别何时再见的惜别之感。作品的主旨是灵魂,语句是血肉,结构则是骨骼。只有找到恰当的结构,才能将主旨和语句串成一个整体。诵读时可以采用延长停顿的方式,体现结构的变化,如《再别康桥》共7节,应从第1节、最后1节、中间5节三个感情段落来把握它的结构,感情的脉络才能诵读得清晰。

进入情境

诵读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其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就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通过想象去感受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让作品中的人、事、景、物在脑子里成为活生生的东西,有如历其事、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当“茉莉花”这一

文字符号出现时,我们就仿佛看到了纯纯的、白色的、小小的花形,甚至会嗅到淡淡的香味。如“热心肠的朋友送了我两瓶,一开瓶子塞,(注:轻轻吸口气)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荔枝蜜》杨朔)又如“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要透过这些形象的文字,看到那漫天的雪花,乌沉沉的天空,衣衫单薄的女孩。一股逼人的寒气要油然而生。

诵读是为了与听众交流,使之受到感染,产生共鸣。这就需要诵者调动各个感觉器官,仿佛看到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听到它的声音、嗅到它的气息,并将其综合思考、提炼,形成对这一形象的情感态度,由此产生相应的语气,再把生活中的这些感觉迁移过来,就会自然生动、真挚感人。

诵读:传达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中)

——诵读中的停、连和重音处理

张凤霞

诵读是声音的艺术,声音圆润悦耳、富有表现力才会带给听众审美愉悦。因而诵读时吐字要干净利落,不能含糊不清;要有自然流畅的语流感,不能结结巴巴。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要随着作品内容和诵读情感而变化。要读出作品的艺术魅力,讲究相应的语言技巧十分必要。

停,即停顿(用“/”表示)。这是诵读过程中声音上的暂时间歇,除了生理需要,更是内容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恰当的停顿可给听众领略、思考的余地。虽不出声,仍表达着情感和意愿,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行文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停顿是文法停顿,包括按标点符号和文章层次段落停顿。按标点符号停顿,一般顿号、逗号停顿时间较短;分号、句号、破折号适中;问号、叹号、省略号、冒号加引号较长。按照文章层次段落停顿,要视语言环境而定,表达的思想内容越多,停顿时间越长。一般从短到长依次是:句子、层次(语意群)、段落、部分。

根据语意的逻辑关系停顿是逻辑停顿。如:我同意他也同意你怎么样?如果是征求第三者意见,可以这样:我同意/他也同意/你怎么样?如果是表明个人态度,则为:我同意他/也同意你/怎么样?

因抒发情感而产生停顿是感情停顿。如: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这里的停顿强调悲痛或惋惜之情;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里的停顿表示喜悦或陶醉之情;在无数蓝色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我有着一双/宝石般黑色的眼睛(王怀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一双”后的停顿表示感慨与激动。(注:引文中的空格为诗句换行,下同)

连,即连贯(用“—”表示),指语流中声音的延续。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有标点的地方并不停或停得很短,尽量连读下来;尤其是在意思连贯或激情澎湃的地方,必须一气呵成。如: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表达对祖国的感恩之情和自责、思索、奋发之情,使感情的波澜层层推进。又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

惟妙惟肖。(茅以升《中国石拱桥》)前两处表示图像接连闪过,后一处款款送出赞美之情。感情停顿运用得好,最能抓住受众;但滥用也易给人矫揉造作之感。

重音

诵读时如需突出强调一句话中的某些词或短语,就需要重音(用“ . ”表示)处理。处理得好,不仅可以突出语言的目的性,还可以使语言具有音乐美。

由语言逻辑的需要而产生的重音是逻辑重音,它可以更准确表达语言的内容和意思。如,“你来了”重音在“你”,表示我请的是他,你怎么来了?流露的是惊奇和不高兴之情;“你来了”重音放在“来”,则表示我正打算找你呢,你来得正好,是高兴的心情。

为表达感情,对某些词读重、读长或读轻,这种强调是感情重音。要综合利用多种语言手段,语气随感情而变化。一般表坚定、果敢、豪迈、庄重、粗暴、愤怒、激动等情感的重音读得重些,如:胜利啊,我们能够!(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表幸福、温暖、欣慰、体贴、怀念、谦和、沉静、忧伤等情感的重音,常读得轻些,如: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再别康桥》)。值得注意的是:一句话中只有一个主重音,其他为次重音和非重音。如果都是重音,就没有重音了。

总之,准确地传达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必须以正确理解文本的感情为前提,任何语言技巧都只是辅助手段。

第二篇:爱国主义诗歌经典诵读

我的祖国

A: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合)

B: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 (合) C: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 (合) D: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 (合) E: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 (合) F: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那就是中国!

合:中国!中国!中国!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A: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 (合) B: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 (合) C: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 (合) D: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黑色的眼睛流露着谦逊的笑窝; (合) E: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坚强的性格挺拔起泰山的气魄; (合) F: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辽阔的海疆装满了我所有的寄托。 (合) 合:我的祖国,可爱的中国,你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你养育了伟大的民族。 A: 是谁,为我们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 合:是您,我的祖国!

B:是谁,为我们打下和平的美丽江山?

合:是您,我的祖国!

C:是谁,为我们挺起昂扬的高贵头颅? 合:是您,我的祖国!

D:是谁,为我们宣言迈步的社会主义? 合:是您,我的祖国!

女:我自豪你的悠久,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 男:我自豪你的坚强,抵住内忧外患,闯过岁月蹉跎。 女:我自豪你的光明,中华民族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 男:我自豪你的精神,勇往直前,气势磅礴。 合:无论我走到那里,我都挽住你力量的臂膊;

无论我身居何方,你都温暖着我的心窝。

你把住新世纪的航舵,你用速度,你用实力,创造震惊世界的奇迹。 你用勤劳,你用智慧,进行了又一次更加辉煌的开拓! 祖国啊,祖国,你永远充满希望; 祖国啊,祖国,你永远朝气蓬勃! 您的儿女们坚信:

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世界的明天会更好!

人类的明天会更好!

第三篇:“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诵读中华经典,共铸中国梦想”,传承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瀚如烟。为了更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提高我们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我校由少队部牵头主办“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传承文明,通过广泛开展“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和比赛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广大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勤奋学习、热爱劳动、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精神动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活动主题

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本次活动顺利开展,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织成员如下: 组

长:冯群虎

副组长:张江涛

王春艳 成

员: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内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诵读篇目以《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读本》为主,各班也可结合实际选取爱国、《三字经》、《弟子规》等题材。

五、节目形式

参赛作品必须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节目形式以个人和集体诵读为主,可自备朗诵配乐、服装、道具,允许适当穿插传统礼仪表演、书画展示、伴舞、情景剧、传统武术等。

六、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9月19日至9月23日)。制定活动方案,班主任引导学生进行选好题材,准备好节目。

第二阶段:上报节目阶段:各班主任9月26日下午,把本班准备的节目主题上报王春艳办公室。

第三阶段:组织活动阶段(2016年9月28日)。认真组织开展好诵读活动,并且评选出优秀节目,进行奖励。

七、有关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语言文字规范化等工作,利用课后、班会、实践活动等为载体,自下而上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活动。

2、各班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明确职责,突出实效,动员全体学生广泛参与到“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来。

第四篇:城区一小2013-2014二期 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山阳县城区一小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等精神,围绕加强学生“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这一主线,根据省陕教语„2013‟19号、市商政教发【2013】428号、县教体局【2014】20号文件精神, 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推进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的要求,陕西省语委会、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系统广泛开展“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发挥立德树人、传承文明的积极作用,开展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诵读活动,通过诵读、书写、讲解中华经典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引导他们把实现中国梦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勤奋学习、热爱劳动、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建设“美丽山阳、和谐山阳、幸福山阳”和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二、组织机构: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陈守希,副组长:李治英、程晓霞, 成员: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 年级组长、教研组长。

三、活动主题:“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

四、诵读内容:诵读篇目以现行的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为蓝本,以《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读本》为辅本,参赛单位可结合实际,适当增加符合陕西地域特色或师生原创的优秀作品。

五、活动时间:

第一阶段:2014年1—2月,学校筹备、下发活动安排,举行“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启动仪式,进行动员部署,并通过电子显示屏、橱窗等宣传形式,积极营造氛围,学校文艺队组织各年级音乐教师、各班主任学习活动方案,积极筹备活动各项工作。

第二阶段:2014年3月,学校文艺队、各年级音乐教师、各班主任组织学生积极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并发掘、排练高质量诵读节目。学校办公室、大队部筹备、收集活动总结及视频、图片、背景资料、安排节目录制工作等。

第三阶段:2014年4月,学校选拔、排练各年级优秀诵读节目,并录制,务必于4月20日前上报节目光盘、报名表、活动总结及视频、图片、背景资料给教体局基教股参加市上参评(一式二份)。

六、参加对象: 本次活动以一至六年级各班为单位参加活动。节目以年级组为单位、年级音乐教师为导演组织排练、推荐上报。(注:节目时间3-5分钟)

七、有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1.各年级组、班级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认真总结20

12、2013年的工作经验,结合本活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学习,利用课堂教学、班队会、兴趣小组和课外实践活动等现有载体,自下而上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活动、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做到课堂内外相结合,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2.本次诵读活动的辅本是由三秦出版社出版、陕西新华发行集团发行的《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读本》,内容丰富,思想性强。采取师生自愿的原则。

山阳县城区一小

2014年2月19日

请:静波主任于下周一升旗仪式上按显示屏以下内容,取大小场景照相、建档、协助作新闻稿件。

请:小丽老师于下周一升旗仪式上显示屏循环播放以下内容,照相、建档、作新闻稿件。

“经典诵读”启动仪式会标:

山阳城区一小“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 中华经

典诵读活动启动仪式

“经典诵读”活动标语:

诵读经典,传承文明,立德树人、阳光成长!

第五篇:1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诵读中华经典

传承华夏文明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它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用语用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做好“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

(一)抓住学生的最佳记忆期,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学生诵读诗文经典,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更新知识,活跃思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活动要求

(一)广泛宣传经典诵读的目的意义,不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取得社会、家长的支持。

(二)各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抓好过程管理。 (三)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积极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诵读,自然成诵。不定诵读指标,以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

(四)各班要结合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评选诵读小能手活动和诵读经典竞赛等,

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深化。

(五)各班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势,发挥多种功能,让孩子在活动中诵读。

三、诵读内容

主要诵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课内或课外的经典诵读内容及《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等,具体篇目和朗读形式自定,朗读时间限定在6分钟以内,比赛时要求脱稿。

四、组织开展全校“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一)参赛对象 全校1----6年级学生

(二)比赛程序 1.初赛

各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此基础上,定于12月20日至21日组织进行初赛,利用校内语文活动课或班会课分小组进行选拔,指导学生做好充分准备,确定决赛参加对象。

2.决赛

决赛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时间初定为2012年元旦前。地点在四层会议室。

(三)比赛规则 1.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2.诵读作品自选,但必须是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3.参赛班级必须脱稿朗诵。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选手自备。 4.参赛班级比赛时间限制在8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 5.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总之,我校将以这次比赛活动为契机,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全校掀起中华经典诵读的热潮,真正让广大师生阅读经典,亲近经典,热爱经典。

六、凤山小学“中华经典朗读比赛”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陈增兴校长

副组长:卓诒恭副校长、肖应强副校长

成 员:教导处、德育处、教研组组长、各班语文教师、班主任(负责本班的具体参赛选手的选拔、培训和指导及各班的安全)

凤山小学“中华经典朗读比赛”活动评审委员会: 评委:各位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

凤山小学

2011年12月18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安检员岗位职责说明书下一篇: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