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范文

2024-02-09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协同育人理念引入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构建粤港高校协同育人机制,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促进教育方法创新、实现立德树人使命,是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必要举措;“一国两制”的思想之基、岭南文化的思想之源、粤港高等教育互补式发展的思想之趋,是协同育人的可行保障。根据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政治立场、协同育人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应从机制着手,加强协同育人内化机制、践行协同育人外化机制、建立健全协同育人保障机制,从而实现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构。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粤港高校;协同育人;机制建构

今年二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成为中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首个纲领性文件,为大湾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人心回归问题一直是香港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爱国主义教育是解决这一瓶颈的重要举措。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背景下,将协同育人理念引入粤港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探索并构建粤港高校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对提升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效,进而为香港人心回归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教育方案。

一、必要性和可行性: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两个前提

为什么要将协同育人理念引入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成为现实的依据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关涉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粤港高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从根本上说,必要性是要解决协同育人的第一个前提性问题:粤港高校为什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协同育人。首先,协同育人可以提升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粤港高校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为目的的有效互动,使爱国主义教育的育人工作不再局限于各自校园内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原则主导下,从微观层面上优化了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合作育人工作。其次,协同育人可以促进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的创新。方法的创新关涉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质量,粤港高校在办学模式、运作机制、管理方式、治校方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在协同育人工作中形成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 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创新。再次,协同育人是实现粤港高校立德树人使命的有效路径。十九大报告对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于“落实”, 而粤港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表现。粤港高校互通互联, 相互依托,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促民心、提升国家认同,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国家意识,从而完成落实国家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2.粤港高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可行性

可行性是要解决协同育人的第二个前提性问题:粤港高校如何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与粤港经济合作所取得的成就相比,粤港合作育人成效还有待提升。在中国政府重点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一国两制”、岭南文化和粤港高等教育互补式发展为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这些外部条件是粤港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最佳推动力。

(1)“一国两制”是协同育人的思想之基

在国际政治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水火不容的,但“一国两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智慧之举。它的实行架起了内地与香港发展的桥梁,使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共处于中国领土之上。通过香港与内地的广泛交流,能够加深香港居民對内地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程度,从而增进港人对内地的美好印象。粤港高校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下的互动合作育人,也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创新尝试。

(2)岭南文化是协同育人的思想之源

“文化身份不是可以随便穿上脱下的衣装, 而可能像皮肤或者什么, 脱掉也有旧痕, 新生亦有斑驳”[1]文化的同质是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命题提出的思想根源。从地域意识上说,广东天然就带着中华传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印记,虽然香港社会是资本主义制度,但是香港的母本文化是以中国儒家思想文化为主,特别是保留了岭南文化的地方特色。对岭南文化的认同感,早已深深注入香港同胞的血脉之中,在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中发挥至关重要驱动力量。

(3)粤港高等教育互补式发展是协同育人的思想之趋。

据统计,广东省高等院校有150所左右,香港有20所高等院校,其中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有4所,粤港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广东高等教育在学科建设基础、人文社科教育与科技创新上比香港有一定的优势,而香港高等教育在国际化与信息化、应用性学科、师资队伍水平的经验上,又颇值得广东借鉴。因此,粤港两地高等教育自身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以“互惠合作、资源整合、协同发展”为基本原则,粤港高校要有“敢为人先”的现代教育观,打破各自为政的教育格局,整合区域间的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两区域内高等教育水平发展的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协同创新发展。香港回归20多年来,两地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主要体现在:互相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 合作办学开展成人教育, 合作科研, 学者之间的互访、参观、进修、留学、经验交流, 互聘教师及邀请讲学, 开展学术研讨, 建立校际交流关系等,在客观上基本形成高等教育相辅相成的发展格局, 尽管发展水平不一, 但是有很强的内在联系点和互利态势。[2]可见,粤港两地谋求互补式发展的趋势已经如箭在弦,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协同育人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契机。

二、问题与原因: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主要挑战

由于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与内地在政治体制、社会制度、教育制度上的差异,爱国主义教育在粤港高校不同的教育环境下要协同育人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1.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主要问题

协同育人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理念源自德国科学家哈肯所创立的协同理论。对于粤港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上的互动与合作,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政治倾向和粤港社会的宏观环境都是关键性的影响因素。

从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政治立场上看,爱国主义教育是政治统治的客观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自己的政治立场和阶级归属。由于香港高校的师资是面向世界各地,不分种族、信仰、文化间的差异来招聘教师,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非常高。而教师群体中,来自内地的反而较少,因此,教师的思想意识形态西化较多,且大多缺乏在内地的阅历和经验。香港高校在导师管理制度下,学生与导师的互动更容易受到海归导师西方思想的影响。而真正能够胜任爱国主义教育的高校教师却很有限,能够用自己的实际经历来增进学生国家认同感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这成为当前粤港高校协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之一。

广东高校师资队伍,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专业课教育,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相对过硬,对国家有坚实的感情基础,对国家的历史和发展也有深入的了解。据2015年的广东省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 76.37%的高校教师认同“我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87.13%的高校教师认同“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可见,广东高校的教育者的政治素质较优于香港高校教育者,教育是塑造人的社会活动,有什么样的教育者,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人。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素质的差异,是两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一项制约因素。

在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环境问题上,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香港的“言论自由”也会给香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阻滞。反思2012年香港反国教事件,不是香港社会不爱国,而是在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影响下,少数港人对港府推行的“德育及国民教育科”产生各种批判声音,再加上各种外部反动因素助推,一场“反国教运动”上演,并最终以香港特区政府做出搁置让步而平息。这场风波同时也为香港的国民教育贴上“洗脑运动”等各种妖魔化的标签,至今仍让单独开设国民教育课的香港学校处于被动局面。在香港高度国际化、自由化、多元化环境下,粤港高校要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中互相合作,香港的特殊社会环境是不得不令人深思。

2.原因分析

对上述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爱国力量在粤港高校教育主体中占据主流的比重不同。从香港高校教师聘任制度上看,以具有国际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师资为主,这些师资要么是外国人,要么是香港本地人,而具有内地背景的教师比例并不高,且内地教师进入香港高校任教的准入门槛又相当高。这对香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相比之下,内地高校教师的国家认同感是占绝对优势的。在这种情况下,粤港高校在合作育人中难免产生各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协同育人的整体效果。

二是粤港政府在粤港高校立德树人的话语权比重不同。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高校是自主办学体制,特区政府不干预高校自主办学,由于香港特区政府缺乏有力的教育话语权,对高校运作的监管和师资力量培养方面是薄弱的,这必然对香港政府在高校中推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对保障粤港高校协同育人的有序开展带来困难。

三、机制建构: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新思路

要从根本上解决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问题,就必须针对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构建推进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提高两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长效性。

1.建立教育主客体素质提升的内化机制

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效地指引当今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4]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要实现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化、引导和培养,机制的有效运行与高校师生群体的内在素质密切相关,良好的协同育人内化机制与爱国主义教育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各自素质、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人”的要素紧密关联。

首先,教育者要统一育人理念。教育者的育人理念关系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实现,粤港高校教育者教育理念的差异是合作育人的关键性因素,统一理念认识,是共同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首要前提。虽然两地教育体系不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方式、途径等具体实施细节也有差异,但育人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所以,两地高校教育者必须要有明确的政治站位和政治信仰,一方面,粤港高校教师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中,要扮演好主动政治认同角色,具体体现在思想意识上对理念、信仰、主张等政治价值认同,对国家、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认同,对法律、政策等政治工具认同,对公平、效率等政治效能认同。[5]另一方面,高校专业课教师既应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 ,又应是政治思想认同的示范者。专业教师也应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认同,把自身正确的政治观融入日常教书育人工作中。这既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事业的需要,也是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其次,要提高教育对象的理论认同。协同育人的对象是粤港两地高校的青年大学生,作为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粤港大学生应树爱国之心 立报国之志,粤港大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祖国使命感必然来源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因此,要增强大学生学习爱国主义的理论自信,通过理论教化,让爱国主义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做到以理服人,在培养学生理论认知、理论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真正实现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还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规律,善于把“外在”的教育内容转化为个人“内在”的思想认知,让大学生从教育中有获得感,生成符合个人心理特征的价值追求。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寓思想政治工作如人精神上的“盐”,要让思政课“有知有味”, 就要在“放盐”的技术和艺术上多琢磨。[7]这个新鲜而又生动的比喻含义深刻、蕴意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方式不妨借鉴,让粤港大学生自然而然地吸收,并由内而外地转化。通过重視协同教育方式的人性化,善于运用具体化、形象化、时代化的教育艺术,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真正实现协同教育的“以理服人”。

再次,教育主客体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爱国精神可以培养, 但不能一味灌输。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不是教育者向教育对象单方面传递、灌输思想、信息及情感过程,而是高校教育者与大学生良好互动过程,和谐的互动关系能减少教育过程中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协同育人的顺利进行。此外,协同育人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性的合作,教育主客体良好的互动关系是驱动合作育人深化与提升的重要前提条件。

2.建立“实践推动、典型引领、人文关怀”的外化机制

内化机制以课堂作为协同教育的主要阵地,而协同育人的场域不仅限于课堂,外界因素也是粤港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影响源。协同育人的外化机制对粤港大学生的思想认同、价值取向与行为养成等方面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实现粤港爱国主义教育合作育人深入开展的必要条件。结合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具体实际,协同育人的外化机制包括了:实践推动机制、典型引领机制、人文关怀机制三个方面。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实践推动机制是粤港高校在课堂育人基础上,扩大合作育人的覆盖面,创造形式多样的实践机会,让两地大学生在与社会接触过程中了解国情民意、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合作。实践协同育人的顺利推进,不仅需要发挥两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社会资源在实践育人上的相互支撑作用,为粤港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实践条件,而且还可以挖掘粤港高校各自实践教育活动特色,彼此交流借鉴,各自的教育资源优势通过互补的方式合作,借力资源共享,提升协同育人实效。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有利政策环境下,将为两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合作育人提供更多优质的实践机遇,粤港高校教师应树立国家大局的育人意识,义不容辞地共同承担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

典型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脊梁、群众的楷模。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曾要求党的领导同志,要“注意收集和传播经过选择的典型性经验,使自己领导的群众运动按照正确的路线向前发展”[7]。可见,典型引领是我们党重要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应该继承与发扬。典型引领机制是通过选择对两地高校大学生来说都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的典型现象、事件或人物,以达到激发两地青年大学生情感认同和共鸣,提高家国情怀的思想教育合作。香港回归、中央对港政策、粤港合作及粤港各领域的榜样人物等,突显粤港唇齿相依,“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密切关系,这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成长时代的典型,是两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切入点,能发挥出可亲、可敬、可信的感染力与号召力,也正是粤港协同育人要实现的教育效果。2018年以来,国歌快闪表白祖国是粤港两地青少年最流行的爱国形式,这种用短暂的行为艺术去点燃年青人的爱国热情,既迎合年青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又能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激发爱国情感,发挥了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是两地高校协同育人的新型表达方式。

教育是关怀而不是教化,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是教育作为人类最光辉事业的真正宗旨。人文关怀机制是以人的心理诉求和个性化特点作为粤港高校合作育人的出发点,促进合作双方在尊重各自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方式差异下的合作。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在粤港不同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教育制度的宏观环境下,决定了各自融入人文关怀的爱国主义教育必然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遵循了粤港爱国主义教育规律,充分体现了人本性的教育精神,是两地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合作育人的前提。

3.建立“政策对接、组织助力、队伍优化”的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保证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粤港高校协同育人环境下得以规范有序进行的内外部条件,主要由教育政策保障、组织保障和队伍保障三个部分组成。

在教育政策保障上,中央政府和粤港两地政府要以把握大势、把握大局、谋定未来的战略思维,通过制定相关教育合作政策来保障合作过程的实施。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着眼,出台推动香港与内地教育区域合作体系统一规划和安排的相关政策,既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创造有利政策条件,又为依法推进粤港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消除一些区域性教育政策壁垒和障碍。此外,从粤港政府角度来说,可根据两地毗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粤港高等教育合作理念与定位,建立粤港高等教育合作的制度性保障,加强粤港两地高等教育制度的协调衔接,丰富高等教育合作的多样化模式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有序开展。

在组织保障上,一方面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粤港高校分属“一国两制”下的不同区域,双方在爱国主义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途径等具体实施细节上存在差异。良好的粤港高校沟通平台可以减少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是促进粤港高校合作育人协调开展的重要组织保障;另一方面,要构建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在粤港高校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格局中,教职员工都会直接或间接参与到爱国主义协同育人工作中,高校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才能保障协同育人过程的实施。

在队伍保障上,一要建设政治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师要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才能成为大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思想引路人和信仰铸魂者,教师的政治素质是保障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关键性因素;二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诠释了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专业知识教育,教师如何引导大學生正确协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是教师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并推动粤港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协同育人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也斯.香港文化十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5.

[2]朱建成.粤港澳高等教育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9.

[4]方旭光.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J].思想理论教育.2006(1):9.

[5]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8.

[6]毛泽东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80.

(责任编辑  牛志鹏)

作者简介:吴琼(1981- ),女,广东湛江人,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2018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立项课题“粤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差异研究”(课题编号:2017WT020)成果。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阐述利用广西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应整合广西红色资源内容,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强化广西红色资源管理,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构建广西红色资源网站,占领爱国主义宣传阵地,从而推进广西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广西红色资源 高职学生 爱国主义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这说明党和国家对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广西作为革命老区,有着非常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对于广西高职院校而言,研究如何运用丰富的广西红色资源创新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利用广西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广西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价值的各种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总和。其物质层面如遗迹(红七军军部旧址、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龙州县红八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右江革命文物纪念馆)、陵园(广西烈士陵园、南宁人民公园烈士纪念碑)等;精神层面如文艺类电影《百色起义》、歌曲《红军红又红》等。

广西红色资源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功能独特。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利用红色资源具体、形象、生动等特点,可克服单纯讲解传授爱国主义的生硬与枯燥,让学生体验到超越时空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走进广西红色资源,引领高职学生从广西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历史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从革命英烈的丰功伟绩中感受强烈的精神震撼,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中获得深刻的精神启迪”,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利用广西红色资源这一形象、生动的形式对高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现当年广西人民为了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而英勇斗争的情景,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爱国主义情感,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并形成理性的爱国主义行为。因此,加强广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与广西红色资源有机结合,并贯穿于整个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将有效提高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二、当前利用广西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广西一些院校在利用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改进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等。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重物质层面感官,轻精神层面理解。从当前广西一些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情况来看,其往往利用广西红色资源的物质层面开展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百色起义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部旧址(红八军纪念馆)、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百色·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瞻仰广西烈士陵园、南宁人民公园烈士纪念碑等,对于这些活动,形式上轰轰烈烈,实质上不少学生是走马观花,活动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很多学生存在“有参与无体会”、“有过程无感想”的现象,学生对广西红色资源缺乏真正的认知,对广西红色资源所蕴涵的精神停留在肤浅的层面,缺乏对红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时代意义的深层次理解,难以形成精神力量,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社会责任感。

(二)重教师主体作用,轻学生主观能动性。当前广西高校在利用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老师要求什么、学生就做什么”。爱国主义教育对象是现实中实实在在人,在受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改造人的主体性。广西红色资源大多拥有生动的故事和背景,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往往忽略了学生自身的丰富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比如,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编排组队、安排选题;在重大节日,教师组织策划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此做法实为轻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导致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较低。

(三)重实践活动形式,轻实践活动内容。广西部分高校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前没有向学生介绍所要参观基地的相关背景知识。比如组织学生去百色起义纪念馆,在去之前没有要求学生查找百色起义的背景资料,到了现场许多学生未能认真听详细讲解介绍百色起义的前因后果,对纪念馆中存放的珍贵物品也未能阐释其内涵及意义。在组织参观完百色起义纪念馆后,组织者或教师较少要求学生参观完后进行思考,导致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低效性,难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无法提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因此难以让学生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学生的立国之志和报国之行。

(四)重平时活动开展,轻长效机制构建。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广西一些高校比较注重以重要节假日如建国、建党、建军纪念日、红军长征等重大革命历史纪念日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还有的学校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征文、红歌比赛、演讲、美术作品展等教育活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南宁市区内的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烈士陵园、南宁人民公园烈士纪念碑等地开展红色旅游活动。应该说还是比较重视平时活动的开展,但是高校在红色资源运用方面还缺乏相对规范、稳定的保障机制;缺乏专业的理论研究团队对广西红色资源精神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运用;缺乏足够的经费建立学生实践基地等。

三、利用广西红色资源推进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利用广西红色资源推进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运用广西红色资源创新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如下:

(一)深挖广西红色资源内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学生在参观广西烈士陵园、广西民族博物馆、百色起义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的过程中,因其与他们的生活年代相隔较远,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往往停留于表面的感性认识,不能真正领悟到广西红色精神内涵所在,更难与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联系到一起。因此,运用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正确处理红色资源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关系。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需要建立广西红色资源研发基地,对广西红色资源精神层面进行挖掘和研究。研究应该以广西红色资源载体为依托,并与民族精神相融合,提炼出新形势下能被广西高校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同时,教师应加大对广西红色资源的研究,实现向教育教学资源的转化,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红色资源。

(二)整合广西红色资源内容,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集精神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于一体的广西红色资源,是对高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质资源。利用广西红色资源对高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认真整理、提炼,整合成不同类型的案例资源,使之成为有针对性的、有特色的红色教育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讲授“党建内容”时把雷经天对党赤胆忠心,矢志不移的史实案例穿插进来;在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爱国主义内容时,可组织学生看一部革命题材电影《百色起义》,让学生体会到广西的革命者们为救国救民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气概;同时还可以开展广西红色文化的专题讲座,介绍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雷经天、韦拔群等感人的英勇事迹和传奇的革命经历,帮助学生了解家乡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追求民主、自由的价值诉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立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三)强化广西红色资源管理,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针对当前广西高校在红色资源运用方面缺乏相对规范、稳定的保障机制等问题,在组织管理机制上,改变单打独斗的状况,“形成党委领导、团学部门主抓、相关部门配合、院系实施落实的齐抓共管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管理架构,将红色资源的运用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和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中”;在教研机制上,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专业的广西红色资源理论研究队伍。对广西区内发生的如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对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雷经天、韦拔群等伟大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精心整理,并对广西红色资源按照革命遗迹、纪念馆、陵园、文艺类作品、精神等进行科学分类和系统归纳;在德育渗透机制上,将广西红色资源传播与教育渗透到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中。通过开展广西红色人物专题讲座、举办广西红色革命知识竞赛、广西红色征文比赛、红歌大家唱、成立“红色社团”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广西红色资源学习交流平台,积极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在保障机制上,除了学校划拨一定的活动经费外,还要积极拓宽资金来源,争取上级部门政策上的优惠和经费支持,改善红色实践基地建设、参观考察、人员进修等方面经费不足的现象。

(四)构建广西红色资源网站,占领爱国主义宣传阵地。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弘扬主旋律。用红色资源占领网络新阵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爱国主义宣传阵地,成为“90后”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广西高职院校应主动抢占网络制高点,围绕着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在不同时期以专版、专栏、专题的方式,用“红色资源”对高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把广西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开发,开发建设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和服务性的广西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学生进入网站里可观看到独具广西特色的红色文化图片、视频资料、文艺作品等。比如电影《百色起义》,歌曲《红军红又红》《工农兵联合起来》等。同时,充分利用BBS、QQ、微博、微信等各种现代媒体,进行广西红色资源内涵的宣传,使广西红色资源所蕴涵的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每一个高职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中,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许鹤.论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2]黄满琴.运用红色资源创新“9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2年度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204LX600)

【作者简介】陈 妮(1965- ),女,广西桂平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罗瑞娟(1984- ),女,江西吉水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责编 黎 原)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少数民族对国家的情感方面有其特殊的一面,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高校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在国际环境、教育方式方法、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等方面加强重视和完善。针对新时代高校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面临的新局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路径。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新媒体;少数民族大学生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独特的少数民族身份使得他们对自己的民族有着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可度。在我国社会经济取得全面成果的时候,境外敌对势力历来利用民族和宗教信仰问题企图扰乱我国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干涉我国内政,而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境外敌对势力利用的重点对象。因此,高校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八大以后我国高校少数民族爱国主义教育呈现了新的热点,高校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做好少数民族爱国主义教育并将少数民族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办出特色是目前我国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特点

1.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开展的国际环境复杂化。中国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益显现,中国的大国形象也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而中国的崛起是一些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境外敵对势力加紧了对我国的少数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等的攻击。比如西藏,境外敌对势力多次挑拨民族争端和试图分裂西藏的暴行,在境外敌对势力猖獗的大环境下,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着意识形态和分辨敌我的考验,而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代表着民族地区的知识分子和高端人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一言一行有着很强的引导作用。因此,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坚决拥护党和国家和各项方针政策显得越加重要。其次,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加强了交流与合作,世界各种思想和经济成分涌入国内,这直接导致了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在大的国际环境影响下滋生了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不断腐蚀和冲击着民众固有的思想道德观念[1]。从精准扶贫开展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传统的民族观念和思想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少数民族在接受高等教育时承担的使命感也在逐渐淡化。

2.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网络化、媒体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已经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新媒体本身所具有的特征给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带来了一些挑战和负面影响,互联网上充斥着许多非理性和对社会热闹事件的偏激解读,这往往会误导大学生的正确判断。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境外敌对势力和国内一些不法分子针对少数民族问题在网络上进行歪曲和诱导,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可能产生极端的爱国主义情怀或是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引入歧途。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每部手机都是一个信息发布者,网络上很多信息都具有隐蔽性和随意性,很多与爱国主义相关的信息并没有核实就发布上网,网络上的很多不实信息会削弱大学生理性爱国的认知基础,甚至会激起少数民族对国家与民族之间的敌对情绪。因此,高校在对少数民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应与时俱进,构建网上理性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二、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选择

1.坚定贯彻与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无论民办还是公办的高等院校都要坚定贯彻与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都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高校在对待少数民族大学生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文化及生活饮食等民族习惯,坚决执行我国民族政策中的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通过坚决贯彻国家民族政策,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受到56个民族一家亲,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心与扶持。其次,高校要向少数民族大学生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与精神,如对少数民族地区支持非常大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精神等,通过向少数民族大学生宣讲系列政策让他们心怀感恩,心系祖国。

2.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学习生活网络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利用网络新媒体还可以有效拓展民族大学生的视野,新媒体路径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展开可以使相关教育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习惯特征结合得更加紧密[2]。高校学生处等相关部门和辅导员要与时俱进,采用少数民族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传统的灌输式的爱国主义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新时代的要求。高校结合每学期固定开展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将爱国主义元素融入并通过网络海选投票,通过微博等社交渠道发起爱国主义手绘比赛,通过学校微信官网定期推送少数民族爱国英雄人物。但是在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网络化、灵活化和多样化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3.依托少数民族地区现有各项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少数民族爱国主义教育之所以特殊是因其民族性,所以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要结合各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对熟悉的人物、历史事迹等资源,这样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更能理解,能有更深刻的体会。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少数民族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少数民族区在我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现代我国红军长征之路很多都是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许多军民一家亲的故事,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依托民族资源来充实。对于民族英雄人物,无论是历史资源的理论分析,还是理论观点的形象化处理,都需要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改变当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采取灵活性的教育方法[3]。

参考文献:

[1]  杨佳盈.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南京:江南大学,2016.

[2]  陈丹丹.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4,(5).

[3]  姜丹蓉.新形势下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12).

[责任编辑 吴 迪]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出现严重的不足,初中生的领土主权意识也在逐渐缺失。为了提升初中生的领土主权意识,历史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国主义精神熏陶,培养学生的领土主权意识。本文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领土主权意识培养,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给历史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历史教师;领土主权;爱国主义;英雄人物;保卫祖国

引言:众所周知,初中生是中国未来的接班人。如果初中生没有爱过意识,缺乏对领土主权的认识,就会严重影响中国经济、文化的稳定发展,从而给一些敌对势力可趁之机,破坏中国的繁荣昌盛。因此,历史教师身上也担负着重要的教育职责。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领土主权意识的内容

(一)培养学生历史意识

从某种层面上看,历史就是对过去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总结。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身的历史,为了培养学生的领土主权意识,历史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和文化,是一个悠悠古国。然而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令人激动的灿烂历史,也有令人潸然泪下的屈辱历史。中华民族经历了数次的分裂与统一,最终形成了今天完整的新中国。关于中国的领土主权,曾经受到严重的破坏。在清朝晚期,由于清朝的腐败无能,与英国、法国、俄国等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的利益带来了极大的伤害。随着新中国的发展,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必须要养成寸土必争的领土意识。因此,初中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接班人,必须要以史为鉴,以国家利益为先,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模范作用,保卫国家每一寸领土。

(二)培养学生法律意识

一个国家想要繁荣富强,就必须要有独立的领土主权。领土主权内容丰富,它也涵盖了法律层面。为了使学生养成领土主权意识,历史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让学生掌握中国历史,加深学生对领土主权的认识。众所周知,在中华民族发展的今天,仍有一些敌对分子和不法分子意图分裂中国。因此,作为中国公民,必须要依靠所学的知识,用正确的法律手段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通过实际行动,粉碎敌对势力的不诡计划。树立学生领土主权法律意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合法的领土主权,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情怀,从而使学生能够成为爱国主义的宣传者。

(三)培养学生职责意识

无国即是无家。为了培养学生领土主权意识,历史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责意识。生活在中华大地的每一个人,都有保卫国家的职责。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担当者,肩负着保卫国家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职责,以及建设中国的历史使命,历史教师必须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领土主权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通过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爱国途径,帮助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领土主权意识的方法

(一)教师应梳理教材内容

基于历史教材内容,教師必须要进行再次的梳理。通过把历史人物形象化,将每一个国家和民族英雄的傲岸形象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验和感悟到英雄们的爱国情怀。例如,在学习古代史时,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点讲述几个爱国英雄,如抗金名将岳飞,抵抗倭寇的戚继光等。通过讲述这些英雄舍小家顾大家,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以及保卫国家领土,抵抗外族侵略的光辉事迹,全面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另外,教师还应把握学生的爱国思想动态,通过进一步引带领土主权知识,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将教学内容深入化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领土主权意识,历史教师必须要重视将教学内容深入化。通过给学生讲解生动的历史故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思维。让学生在记忆历史知识的同时,理解和感悟历史。例如,在学习近代史时,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重点讲述一些丧权辱国的历史故事,以激发学生的领土主权意识。在近代史中,中国也有很多爱国英雄,如撞击敌舰的邓世昌,奋勇杀敌的左宗棠,不惧死亡的夏明翰等。历史教师通过将这些英雄保卫国家的精神进行深化,给学生注入爱国情思,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使命。

(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领土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历史教师不断转变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历史意识,促进学生的历史情感。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理解领土主权,从而使学生能够与历史事件形成更多的思想共鸣。基于此,历史教师必须要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寻找一些爱国历史资源。通过播放相应的视频,让学生理解当时英雄们的选择,以及英雄的思想格局。通过开展一些历史课外活动,给学生讲述一些分裂中国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从而依据自身所学知识,不断宣传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带动身边人的爱国情怀。历史教育在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使学生能够表达出正确的历史情感,使学生能够树立保卫国家的志向。

(四)倡导历史课外阅读

想要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单单依靠教材是不够的。为了培养学生的领土主权意识,历史教师必须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历史课外阅读任务。通过阅读课外历史,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提升学生的历史格局,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与国家的关系。在检验历史课外阅读效果时,历史教师应根据命题内容,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通过相应的教学评价机制,找到学生在历史上存在的不足,进而进行有阵对性的教学。通过依托历史大环境,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和爱国情怀,从而使学生能够将保卫中国领土当成自身的职责和义务,进而将学生培养成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素质人才。

结语: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领土主权意识,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依托历史人物和事件,让学生吸收和理解相应的历史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以史为鉴,提升自身的爱国能力。通过提升学生的领土主权意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保卫祖国利益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张晓红.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1.

[2]宋岩.论领土案件中地图证据具有效力的情形[J].边界与海洋研究,2018,3(06):70-81.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要进行悠久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教育。第二、要进行光辉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第三、要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和优秀的中华民族英雄人物的教育。第四、要进行乡土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是一种道德情感,成为推动祖国历史不断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爱国主义教育 道德情感

一、爱国主义教育——中学历史教学的主旋律

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历史教学不但要从知识、理论、技能诸方面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还需要从情感、意志、素质等方面为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打下一个坚实基础。而这些具备了高尚爱国主义情感的学生必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旋律。

二、中学历史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几个方面

第一、要进行悠久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教育。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与否,人口、资源、土地等固然是基本因素,但该国人民对生活是否充满信心,每一公民是否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则更为重要。”一国的国民对本国历史的了解愈深,愈是能激发他的爱国心。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灿,在创造了不朽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只有让我们的中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有非常深刻的了解,才能使他们由衷地产生对祖国的崇敬之情,进而迸发出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强烈感情。

第二、要进行光辉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缔造了光辉的东方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我们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了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

第三、要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和优秀的中华民族英雄人物的教育。

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是贫穷落后屈辱挨打的历史,也同时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史。我们世世代代,特别是新世纪的青年一代,应该知道并牢牢记住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历史,不忘国耻。近代中国被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几万万同胞在水深火热中呻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艰难地探索着一条能够指引中国步入光明的道路。在教学中,我们循着历史的轨迹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当今世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威胁人类和平与安全的根源,要维护中华民族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必须振兴中华。我们每一个中学生责无旁贷!

第四、要进行乡土历史教育。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乡土历史教学则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中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人们对自己家乡的山水草木、人文景观、历史发现、社会变革等一般都有浓厚的感情。

三、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仅仅明确其内容是不够的。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还必须采取具体的途径把它认真地落到实处。

第一、激发兴趣,培养情操。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前提,同样也是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为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结合现实,感受爱国。对于一个十四五岁的学生来说爱国主义的说教还是易于落入空泛,不能给其一个具体的印象。让同学们感受到原来爱国主义就在身边。历史与时事的有机结合强烈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现实性与社会教育功能,投射出爱国主义、教育改革精神的光辉,显示了以史为鉴的作用,拉近了青年学生与爱国主义活动的距离。

【参考文献】

1、黄慕洁,白月桥.《中学历史教学》.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9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3、中共中央宣传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4.9

4、朱煜.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上一篇:大学生礼仪教育论文下一篇:中小学校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