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南陵水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

2022-09-11

一、陵水地区地理概况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东南部, 地处北纬18°22′-18°47′、东经109°45′-110°08′之间, 东北部与万宁市交界, 北部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相连, 西部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接壤, 西南部与三亚市毗邻, 东南部濒临南海。属热带岛屿性季风气候, 长夏无冬, 高温多雨。境内大小河流150多条, 主要河流有陵水河、都总河、金聪河、港坡河, 水源丰富, 土地肥沃, 气候宜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为人类的栖息和文明的孕育提供了理想的场所。故陵水自古就有“福地”之称。

二、陵水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类型及认识

新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 继旧石器时代之后, 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 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 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发明了陶器;出现了原始农业、养畜业和手工业。根据陵水黎族自治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 结合历次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资料, 陵水黎族自治县目前登录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石贡遗址、桥山遗址、大港村遗址、古田栋遗址、水流坡遗址等30多处。从其类型来看, 主要有沙丘 (贝丘) 遗址和台地 (山坡) 遗址两种。

沙丘 (贝丘) 遗址是一种具有海洋文化特质的古文化遗址, 这类遗址在海南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 多地处临近海边或港湾的沙丘上。遗址一般高出海面6—10米, 分布面积较大, 可达数千平方米, 有的分布范围甚至绵延一二公里, 地表上也散见少量遗物。部分遗址文化层堆积中含有大量的螺、蚌、蚝蛎等贝类遗壳。[1]典型的遗址是石贡遗址、桥山遗址、移辇遗址。

石贡遗址位于新村镇东面, 坐落在南湾半岛西北部的沙岗坡上, 背靠南湾岭, 下临新村港湾, 为一处贝丘遗址, 分布面积约25000平方米。该遗址发现于1985年, 1992年海南省文博专业班师生进行了复查并试掘, 2006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人员又对其进行了发掘。遗址文化堆积层厚近1.5米, 可分为三层。发现的遗迹有灶、柱洞、红烧土、灰坑等。出土遗物较丰富, 主要有石器、陶器及贝壳、兽骨等。石器多为磨制, 有的通体磨光, 较流行双肩石器, 器形主要有石斧、石锛、石凿、石刀、石璧等, 还有石核、砺石及石片等石器。陶器以夹砂粗褐陶为主, 另有少量细砂陶和磨光红衣陶, 均为手制, 器形见到有罐、釜、盆、碗、钵及陶纺轮、陶环、网坠等, 较流行圜底器, 纹饰仅为绳纹和划纹。

移辇遗址位于光坡镇移辇村东南, 遗址坐落在临海的坡状高沙坝上。遗址分布范围很大, 面积近10万平方米, 文化堆积层堆积较单纯, 惜已遭到大部破坏。发现有居住面、灶和红烧土堆积等遗迹。采集和出土遗物有石器、陶器及动物遗骸、贝壳等。石器大多为磨制, 器型有梯形石斧、梯形石锛、双肩石锛、石凿、石球等。陶器甚多, 全为手制, 有夹砂粗褐陶和少量细砂陶及磨光红衣陶, 器型主要为圜底釜、直口罐、折沿罐、平底盆、折腹钵及陶纺轮等。移辇遗址是海南分布面积很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属于贝丘类型的遗址, 其文化面貌和内涵特征与石贡遗址基本相同。

桥山遗址位于新村镇桐海村北约2公里, 桐栖港的西北岸, 系一处泻湖沿岸的沙丘遗址。遗址面积约50000平方米, 为海南地区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史前遗址之一。2012年—2017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海南省考古所进行联合发掘。遗址堆积可分为4层, 第 (1) 层为表土层。第 (2) 层为黄色沙土, 出土少量陶片、瓷片等。第 (3) 层为浅褐色沙土, 其层面和内部分别出土不同的夹砂陶片。第 (4) 层为白色细沙, 较纯净, 未见文化遗物, 第 (4) 层及以下为生土。桥山遗址第 (3) 层层面出土有大量遗物。陶器多红褐色, 夹砂, 质疏松, 大多素面, 火候较低, 制法以贴片为主, 器壁一般口沿处甚厚, 下则渐薄, 底尤甚, 器形一般较大, 可辨者有釜、盖、罐、钵、盆等。釜分为罐形和钵形两种, 罐形釜多卷沿或折沿, 垂腹, 圜底;钵形釜均弧腹, 圜底, 常见带纽盖压于其上共出, 两者应系组合使用。罐分两类, 一类盘口、垂腹、圜底或圈足, 一类敞口卷沿、有领束颈。钵多胎薄, 器形较小, 直口、深腹、圜底。盆多直口, 折沿。出土少量陶纺轮, 形制多为算珠形, 偶见饼状。石器均磨制, 器形较小, 多见斧、锛, 偶见凿等。斧、锛器身扁平, 平面呈梯形, 无段无肩, 平刃。凿器身修长, 较厚。另见少量石环等装饰品, 其毛坯或废料亦偶有出土。第 (3) 层层面还出土一件陶“脚模”, 大致呈椭圆形, 正面稍凹, 上有婴孩的左脚印痕, 五指、脚掌、脚跟清晰可见, 除拇指右前端略残, 其余保存完好。背面突起, 隐约可见成年人手指印痕。推测“脚模”应由成年人以陶泥覆压于婴孩的左脚, 印出脚印后烧成, 应是特意为之, 于史前考古而言是首例。遗址第 (3) 层出土有夹细砂的磨光红衣薄胎陶片、灰褐薄胎陶片和夹粗砂的红褐厚胎陶片, 因陶片较细碎, 难以判定器形, 这些陶片与第 (3) 层层面所见有明显差异, 文化性质不同, 属另一考古文化。[2]

从出土和采集的标本可见, 陵水地区新石器时代沙丘 (贝丘) 遗址石器以磨制石器为主外, 基本上不见打制石器, 常见的器型有石斧、石锛、石铲、石盘、石片等, 其中一些石斧、石锛磨制得相当精美;还有大量的陶罐、陶瓮、陶碗等, 均为夹砂粗陶、泥质细陶和印纹硬陶三种类型。除印纹硬陶外, 全为手制, 以夹砂粗陶较普遍, 几乎每一处遗址中都有, 以红色居多, 亦有灰色、黑色, 火候不是较高;罐的器形很大, 泥质细陶和印纹硬陶花纹比较简单;但纹饰各异, 式样颇多, 计有圆点线纹、十字方格纹、水波纹、压印螺线纹、棱纹、曲线水波纹、方格波纹、压印圆圈方格纹等。沙 (贝) 丘遗址中还发现有大量的陶网坠、陶纺轮, 说明古人已经懂得编织鱼网来从事捕鱼作为食物来源。部分沙 (贝) 丘遗址在考古发掘中还发现有房址、柱洞、灰坑以及古人的生活居住面等遗迹, 如2006年的石贡遗址第二次发掘, 发现古人使用灶的遗迹, 灶由三块呈品字形的石头摆设, 旁边有陶釜残片, 并有红烧土痕迹;2007年的移辇遗址抢救性发掘, 发现一块黑褐色的古人的生活居住面, 厚约0.4厘米, 这说明古人已经过着定居或半定居的生活。这些遗存与两广地区同时期遗址的关系十分密切, 如与增城金兰寺下层、新会罗山嘴[3]以及广西左右江流域的平果城关和邕江流域的武鸣、桂平、南宁等地的沙 (贝) 丘遗址[4]的文化面貌比较相近。

台地 (山坡) 遗址在海南多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这一类型的遗址在海南岛广泛分布, 数量较多。说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人类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 人们开始离开海边, 逐渐向山坡或高台地迁移并靠近河边以利以从事农耕生产, 食物来源也不再以捕捞海生贝类生物为主。古人选择的台地 (山坡) 一般高约8—30米, 既临河, 又可躲避洪涝灾害。[5]陵水地区的台地 (山坡) 遗址多分布在陵水河、都总河、金聪河、港坡河两岸。典型的遗址是新坡遗址、水流坡遗址、合口遗址等。

新坡遗址位于文罗镇新坡村委会东南约120米处, 坐落在陵水河南岸台地上, 为一处台地遗址。其分布面积较大, 东西长约250米, 南北宽约100米。遗址地表遗物比较丰富, 1957年考古调查时, 采集有梯形石凿、有肩石斧、有肩石锛、有肩石铲、夹砂粗褐陶釜、灰陶器口沿等遗物。

水流坡遗址位于椰林镇流水坡村西北约100米的陵水河与金聪河汇合处北岸山岗上。遗址东西长约30米, 西北宽约20米, 遗存采集有双肩长身石铲等遗物。

合口遗址位于本号镇黎盆村委会合口村南约80米, 坐落在陵水河北岸的台地上。遗址分布面积很大, 东西长约600米, 南北宽约400米, 地表文化遗物较丰富。采集有梯形石斧、梯形石锛、石凿、双肩石器、双肩石锛和夹砂粗陶钵等遗物。

从出土和采集的标本可见, 陵水地区新石器时代台地 (山坡) 遗址所出的磨制石器多为通体磨光, 形制上流行有肩和长身的特点, 大都用于原始农业生产。器类繁多, 常见的有斧、铲、锛、镞、凿等, 另有少量矛、戈和砺石等。表明当时的人们已从事原始农业生产, 且为主要的经济部门, 在经济生活中占据较重要的地位, 渔猎生产作为经济生活的辅助部门, 仍在经营和发展。陶器分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 以夹砂粗陶为主, 红褐色较多, 另有少量灰褐陶、黄褐陶、和黑褐陶, 火候较高, 手制。器类多见釜、罐、盆、碗, 还有纺轮、网坠、陶饼等。盛行素面陶, 器耳有环形、桥状、乳钉之分。纹饰除素面外, 出现简单的几何形印纹, 如方格纹、水波纹、米字纹、菱形纹等, 未发现云雷纹、曲尺纹、夔纹等典型的几何印纹。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与岭南地区同类遗存大致相近, 尤其是出土大石铲的遗址与两广地区以大石铲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在文化内涵特征上基本相同, 应属同一类地域特点较为鲜明的考古学文化遗存。

三、陵水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工作的思考

陵水县是海南省文物埋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尤其是史前遗址十分繁多, 一直是海南省开展考古工作的重点市县, 多次开展调查考古工作。近年来, 特别是2012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合作后, 陆续开展了石贡遗址、移辇遗址、桥山遗址、岗山遗址的调查考古工作, 获得了丰富的田野考古材料, 为了解陵水乃至海南史前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基本年代序列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也使我们文博工作者初步认识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长久以来, 海南地区被认为虽“文化沙漠”, 极少发现古代文化遗存, 尤其是属于史前时期的文化遗存。目前国际南岛语族研究方兴未艾, 本应作为南岛语族研究中关键之关键的海南地区的考古学研究, 却寂寂无闻。但是随着近年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和海南省博物馆在海南地区合作开展田野考古工作以来, 发现了大量史前文化遗址, 且据此初步在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建立了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 飞速提升海南地区作为南岛语族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上, 海南陵水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南陵水地区开展考古学研究, 可以为深刻认识和理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经济”提供重要参考资料。对史前时期海南陵水地区的研究, 为深入了解海上丝绸形成之前, 陵水地区乃至海南在整个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太平洋地区的文化交流、人员迁徙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非常珍贵的资料。

然而, 随着近年来日益加速的大规模的经济开发与沿海地区的文化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逐渐提升, 海南陵水地区文化遗址保护迫在眉睫。但有效的应对措施并非不可能。首先, 需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切实行动起来, 严格执行相关文物法规, 严格履行基本建设前的考古调查、勘探等职责。其次, 应尽快在本区域开展大规模细致的文物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 建立文物遗址信息库, 对重点遗址进行发掘进和研究。第三, 积极宣传文物保护, 提升社会影响。最终, 在《文物法》的基础上, 形成一套完善的、制作化的和规范化的文物保护规章制度, 并于严格履行。第四, 在陵水建设海南考古乃至环南中国海考古研究基地建设, 深入发掘海南的文化内涵, 全方位多层次展示和转化考古研究成果, 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考古基地包括四大功能区, 科研区、展示区、遗址保护区和生活服务区。主要发挥八项功能定位: (1) 海南乃至环南中国海地区史前文化遗址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基地; (2) 海南东南沿海地区史前出土文物标本保管、整理、修复、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基地; (3) “南岛语族起源于扩散”及“海上丝绸之路”等重要课题研究基地; (4) 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 (5) 国家战略智囊平台; (6) 考古文博专业人员培训实践基地; (7) 公众考古基地及历史文化教育基地; (8) 海南人文旅游重要景点。

摘要:本文根据历次文物普查所取得的成果, 对海南陵水地区3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内涵、文化遗迹等进行粗略分析, 以期共同探讨陵水乃至海南史前文化的特征及文化现象。

关键词:陵水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 郝思德, 《郝思德文物考古文集》, 海南出版社, 2015年2月。

[2] 国家文物局, 《2014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文物出版社, 2015年4月。

[3] 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中部低地新石器时代遗存》, 《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

[4]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 《广西南宁地区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考古》1975年第5期。

[5] 丘刚, 《海南古遗址》, 南方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2008年4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噪声污染损害的认定下一篇:加强企业降本增效的财务管理路径探析

热门文章

海南旅游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