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的民俗文化论文

2022-04-2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东北二人转的民俗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现今东北文化的繁荣与危机记得当年,在赵本山刚刚出道之时,曾发起过一场关于“赵本山现象”的讨论。那场讨论,聚焦点仅仅局限于雅与俗的层面上,还没有人提到文化。再后来,因为学者余秋雨公开评价赵本山是“喜剧表演艺术家”引发了一场争论,反对者打出“文化”的旗帜否定赵本山,否定东北小品,终无定论。

东北二人转的民俗文化论文 篇1:

浅谈用二维动画手法表现东北民俗文化

【摘要】从东北民俗文化的特点、风格、特色入手,在动画创作上利用东北的民俗文化,创作出具有东北地方特色的动画作品,以二维动画的制作手法进行艺术加工,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东北民俗 二维动画 中国传统文化

近年来,中国动画突飞猛进,时长居世界第一,中国动画在制作技术上在世界上是居前的,但是和美国、日本、韩国相比,动画原创缺少精品,动画作品内容空洞,抄袭严重,缺少中国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

习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国要有文化自信,要发展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中国动画产业也要坚持具有中国特色,坚持中华民族本土的文化特色。中国文化历史悠久,20世纪五十六个民族有着自己的文化传承、地域特色和民俗习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域性文化特点突出,全国各地有地域特点的戏曲五十多种,这些戏曲的形成,是随着历史的变革,以地域的生活习性,文化传承,经过艺术加工不断演变所形成的。它们来源于生活,创造于生活,与我们的民俗文化是分不开的。我国的动画行业发展时间和戏曲相比虽然很短,但是如果想要有中国动画的特点,想要创作出更多的动画精品,就必须坚持动画创作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要融入中国的地域民俗特色,东北民俗文化就是具有强烈的地方民俗特色的元素,用动画的艺术形式,通过夸张的表现手法,艺术地再现东北地方民俗文化,民俗风情,地貌环境,让东北民俗文化艺术地再现荧屏。

东北处于中国东北部,气候寒冷,在古代属于苦寒之地,黑龙江的宁古塔是流放之地。艰苦的自然条件造就了鲜明的地域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东北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服装服饰、方言土语、文化戏曲、休闲娱乐、婚丧嫁娶等民俗民风。在动画创作中,对东北民俗文化进行加工整理,从故事内容、角色形象、背景环境、语言音乐等方面融入东北的民俗文化特色元素,创作的动画作品就会具有强烈的地方民俗特点,正如近年来出现的东北风格的影视作品一样,东北风格的动画作品也会受到观众的喜爱,产生更多的动画精品,动画产业也会得到迅猛发展。

一、东北民俗文化的风格特点

东北民俗文化基本上是指东北农村的民俗文化为最有代表性,其中民间流传着东北四大怪,最具有鲜明特点。此外还有很多有代表性的民俗习惯,涵盖了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以前最为明显,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农村逐步向城市转变而逐渐淡化。

最为著名的东北四大怪是“大姑娘叼烟袋”“窗户纸糊在外”“反穿皮袄毛朝外”“养个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烟袋”是东北农村个别妇女的一种生活习惯,是性格和生活环境造成的,越是闭塞、落后的地区越是明显。“窗户纸糊在外”是东北冬天天气比较寒冷,用窗户纸把窗户糊上防风,特别是窗户框中间的缝隙要用纸条“溜”上,因为糊在屋里会“缓霜”,时间不久就会掉,所以糊在外面,在东北农村一上冬时家家必做的一项事情。“反穿皮袄毛朝外”有很多原因,一是可以缓冲风力对人体的冲击,也不惧雨雪,不怕湿。二是皮袄都是在林区干活时穿的,农村贫困做个皮袄不容易,怕干活时刮坏布面。“养个孩子吊起来”是把刚生下来的孩子放在一种叫“悠车子”哄孩子的工具内,“悠车子”像个小船一样,用绳子吊在房上,像秋千一样悠动,是东北特点的摇篮,一般能用到小孩会走路的时候。

除东北四大怪之外还有很多有特点的东北民俗习惯。饮食上,由于东北寒冷冬天不方便储存蔬菜,每家冬天都淹酸菜,吃粘豆包,猪肉炖粉条,冻梨冻柿子等。娱乐上,农村小女孩喜欢玩一种叫“嘎拉哈”的动物后腿一块骨头(学名髌骨),共有四个面儿,较大的两个面,凸出来的叫“肚儿”,凹进去的叫“坑儿”,另两个面,稍平的一个叫“驴儿”,有点像耳朵的另一个面叫“砧儿”。“嘎拉哈”的玩法有很多,其中一种是四个“嘎拉哈”和一个布口袋,把布口袋扔高,在口袋没落下时,把四个“嘎拉哈”按顺序摆放,最后四个“嘎拉哈”都是“砧儿”面向上,这种玩法叫做“搬砧儿”。在冬季男孩子喜欢打“冰尜”、滑“扳不倒”,“脚蹬子”等。冬天是东北的农闲季节,除林区外其他地方没什么农活,人们茶余饭后坐在火炕上,烤着火盆,吸着烟袋,闲扯一些瞎话,有时听听二人转。农村有很多人迷信,有时有人生病会请人“跳大神”,连唱带跳,装神弄鬼。服饰上,由于东北冬季严寒,穿的是大棉袄二棉裤,头上戴狗皮帽子,脚上大棉鞋,为了保温,会在鞋里放一些干的草,东北人叫做“乌拉草”。曾经有人把东北三宝叫做“人参”“貂皮”“乌拉草”,实际应该是“人参”“貂皮”“鹿茸角”。东北的建筑一般都是泥草房,早期的房子烟囱不在房顶,而是在房子周围单独砌的,目的是怕下雨水流到烟囱里,泡坏烟囱发生危险。

东北人性格豪爽,为人朴实好客,说话风趣幽默,东北小品深受大家喜爱,东北方言直白辛辣,寓意丰富,特点鲜明,近年来东北风格的影视剧也家喻户晓,像《闯关东》《马大帅》《乡村爱情》等。

二、在动画作品中融入东北民俗文化元素

以东北民俗文化为元素,制作的动画片已经有过先例,如剪纸动画《人参王国》,就是根据东北地区流传的民间传说制作而成,另一部作品是由吉林动画学院师生共同创作完成的原创动画系列片《长白精灵》,这部动画片以长白山天池为背景,并以东北民俗生活和人物特色为动画元素,表现东北白山黑水风土人情,作品朴实很具有感染力。在动画作品里融入东北民俗文化元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作:

1.在内容上进行东北题材的动画剧本创作

东北可以作为动画题材的故事很多,东北的民间传说类的有:“黑龙江的传说”“红罗女”等。红色主题的有东北抗联人物和事迹,杨靖宇、赵尚志、八女投江,剿匪的有林海雪原。還有上面说过的以东北四大怪为代表的民俗民风,民间趣事,等等。

2.形象设计上要有东北人物特点和地理环境特点

东北人性格鲜明,无论男女都很好爽,胆子大,讲义气,内质刚毅,外表强悍,大嗓门,不怯场喜欢交朋友,为人大气,喜欢喝酒,易冲动好打抱不平。由于气候干燥,皮肤较粗糙。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冬季服饰基本都是棉袄、棉裤、棉帽子、棉手套,显着比较笨重,脸色冻得发红,眼眉、胡子、帽子周围结满白色的霜。在动画人物形象设计上以写意夸张的手法,简略的线条勾画出朴实憨厚的形象,给人一种返古归真的感觉。

东北是黑土地,土地肥沃,夏季种植大豆、玉米、小麦、高粱等作物。冬季白雪皑皑,林区伐木工人喊着号子进行采伐,白山黑水,景色壮观,伐下的木材用马拉的爬犁运到山下。山下村庄炊烟缭绕,泥土草房,房盖坡型,上面厚厚的积雪,房屋周围用木棍围的小院,院内鸡、鸭、鹅、狗,小孩嬉闹,热闹非凡。背景环境设计以粗犷豪放的色彩,简洁明快的表现出东北大自然的风貌。

3.语言上要具有东北的幽默诙谐

东北方言是东北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寓言简洁、生动、形象,幽默诙谐,与东北人豪放、直率性格相适应,主要形成原因是地理环境和多民族等地域和历史原因形成的,有外来语,读音错误,一字多义,平翘舌不分等,东北方言用到动画制作中,可以提高娱乐性,增加幽默感,可以多用一些土语,使动画作品东北风味更加浓厚,现在流行的《猫和老鼠》东北方言版就是典型的动画配音作品。

4.利用二维动画的制作手法创作东北风格的动画作品

动画的制作手法有很多种,二维、三维、定格动画等,其中二维动画在创作东北风格的动画作品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二维动画是传统的动画制作手法,主要是在画纸上用手绘的方法画出关键帧画面,再画出中间画面合成而成。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的二维动画是手绘和计算机、动画软件、扫描仪等设备共同完成。可以节约时间和提高效益。

二维动画表现手法多样,剪纸、皮影、水墨画、手绘、flash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艺术表现力。

二维动画能够比较真实的模仿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造型与形态动作等,能够大胆发挥想象力与创作力,通过艺术加工,充分展示动画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点,在人物服饰、场景环境上表现的更加细腻,适合表现东北题材这种特点鲜明的动画作品。

东北民俗文化发展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动画创作上,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配合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完善东北题材的动画影片的故事内容,设定角色的人物造型,并进行整体的加工与包装,将传统的东北民俗文化在动画影片中呈现出来,不仅促进了动画产业的发展,也提高了中国传统动画影片的文化价值,培育中国动画的特色文化品牌,将东北民俗文化和具有东北民俗文化特色的动画作品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张超.东北民俗文化的特征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10).

[2]魏威.东北民俗文化与动画产业特色研究[J].学理论,2014,(30).

[3]夏添.东北民俗文化在动画影片中的综合体现[J].课程教育研究,2018,(05).

[4]王煦.浅谈二维动画造型课程教学研究[J].艺术教育,2015,(07).

[5]李姝锐.探索动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中民族动画的创作[J].现代装饰,2015,(12).

[6]周慧赢,梁世磊.论东北地区传统民间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的延续[J].现代装饰,2013,(11).

[7]劉延斌.蒂姆·伯顿动画电影的哥特文化[J].电影文学,2018,(06).

作者:宋孝彬

东北二人转的民俗文化论文 篇2:

二人转:能否转出下一个精彩

现今东北文化的繁荣与危机

记得当年,在赵本山刚刚出道之时,曾发起过一场关于“赵本山现象”的讨论。那场讨论,聚焦点仅仅局限于雅与俗的层面上,还没有人提到文化。再后来,因为学者余秋雨公开评价赵本山是“喜剧表演艺术家”引发了一场争论,反对者打出“文化”的旗帜否定赵本山,否定东北小品,终无定论。

近年来,随着东北文化的流行,出现了许多东北现象,如每年“春晚”与观众不见不散的“赵本山与喜剧小品”、雪村的“翠花,上酸菜!”、辽宁歌剧院的歌剧《苍原》,还有不得不提到的东北文化代表“二人转”等。在小品《不差钱》逗笑无数人之后,老百姓对东北文化更是认可,人们对东北地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逐渐加深,对东北农村的那些家常事儿尤感亲切。

发端

“二人转”在褒贬中代表东北文化

谈到东北文化,二人转总是要放在很高的位置,如今东北文化火爆了,二人转逐渐被认可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据了解,在东北地区,民间长期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最初的东北二人转,只是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渐渐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

而二人转真正丰富起来,成为老百姓口中的谈资、追捧的焦点,还要从铁岭这个地方说起。据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理事、铁岭市剧协主席乔杰介绍,当时在铁岭,从事二人转编排的演员们主要研究把民间舞蹈和其他舞蹈结合到二人转中,除了跳进跳出扮演之外,还要加强舞蹈性,让人一边看一边觉得美。他说:“二人转本身有些旋律很美,把舞蹈增加进去,能够把土的东西稍微提个色。舞蹈也可能更多地被城里和年轻观众接受。”之后的《大观灯》演出,铁岭民间艺术团糅合现代歌舞、通俗歌曲在其中,一个剧场演出达到500多场,创下全国纪录。

近几年关于二人转的推广必须提到赵本山,而他的弟子小沈阳在春晚大热后使得二人转继续升温。二人转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东北文化的一个象征,互联网上的视频下载、街头巷尾的模仿秀,都有它的身影。但是在这繁荣的背后,也能很清楚地看到,在不断的演变中,真正原汁原味的二人转或者东北地方戏曲已经在这个舞台上销声匿迹了。现在人们提到的“二人转”,实际上已经是东北剧场里综艺节目的代名词,它和正宗的二人转概念已相去甚远。本地人想看传统二人转已经很难,外地人看到的二人转其实不是二人转。

著名编剧宫庆山对目前二人转的现状看得非常透彻,他说:“现在观众已经视觉疲劳了。15年前,这种形式出现在舞台上的时候,大伙都觉得很新鲜,两个人拿着扇子就说上了,唱上了。十几年了,还是老一套,就这点玩意儿。”他举例说,小沈阳的东西是谁的呢?是田娃的。田娃的是谁的呢?是周云鹏的。小沈阳那个装扮有个叫小贵子的演员早就那么穿了。剩下的这些新生代,他们又没有新东西,都是重复别人的东西。

延伸

赵本山小品成“春晚”重头戏

赵本山的搭档范伟在谈二人转时说:“本山大哥这种风格的小品,他的母体绝对就是二人传。”的确,二人转造就了赵本山小品帝国“大哥大”的地位,赵本山等演员的“出彩”也让二人转转出了东北,转向了全国。

谈到二人转向小品的转变,宫庆山认为这是赵本山扬长避短的结果:“赵本山的小品脱胎于二人转,他在演小品时把唱取消了。直到现在,赵本山小品里都带着二人转拉场戏的特点,比如,说的时候都是四六八句带押韵,都是贯口。”

从几年前脱胎于二人转的小品被赵本山带上央视春晚舞台,从《红高粱模特队》到《昨天今天明天》,从《卖拐》《卖车》到《不差钱》,赵本山的小品已成为老百姓在除夕夜晚最为期盼的晚宴。与此同时,其他带着东北口音的演员——潘长江、巩汉林、黄宏、范伟、小沈阳……都成为央视春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已经习惯了东北口音,最初还有人质疑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是为北方人办的,现在南方人也逐渐接受了这一事实,实际上也是接受了东北文化。

乔杰举了一个很直接的例子:“最早刚出现‘忽悠’这个词的时候,央视春晚或央视其他晚会导演都会提出来,不要用这个词,怕人听不懂。现在南方人也在用,包括文章和影视作品都有。《蜗居》是典型的上海剧,都有这个词,时间长了以后慢慢地理解了,接受了,不自觉地使用了。”类似这样的很多东北方言土语,也逐渐变成全国性的“普通话”。

渗透

电影电视中的“东北味道”

东北文化的盛行,使其自身逐渐渗透到电影、电视多个领域,《刘老根》《乡村爱情》、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等,不仅成为家庭中茶余饭后的消遣,也成为大银幕上轻松愉悦的享受。

“刘老根,刘老根,你是一个啥样的人……”许多观众都能哼唱几句电视剧《刘老根》的同名主题曲。赵本山从努力维持东北小品在全国的霸主地位,到呕心沥血推出上下两部电视剧《刘老根》,出发点都意在诠释东北文化,将东北人、东北事、东北情、东北趣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示出许多东北特有的文化现象。《刘老根》之后,又相继播出的《马大帅》《圣水湖畔》《乡村爱情》等东北乡村题材电视剧,均以诙谐的东北口音,“土气”十足的东北农村事,受到东北广大观众的喜爱,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似乎是一夜之间,“东北味道”已经走出了央视春节晚会语言类节目的“小”舞台进而“登堂入室”。

不仅如此,大银幕上也少不了“东北味道”的一席之地。电影《三枪》中,“斗鸡眼”赵本山的登场,一句“抓生活作风问题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令不少观众大笑,而赵本山出场这段,几乎就像翻版的“春晚小品”,他和小沈阳、毛毛、程野的问答部分笑料百出,“让你给抢答了”等台词更是“小品腔”十足。同时,“二人转 ”也在片中全面升级,毛毛、程野、小沈阳给“捕快”擀面时干脆拿“面饼”当手绢,玩起了“丢手绢”绝活。一位祖籍北方的观众李女士表示,听东北话、看二人转上银幕特别亲切。也有不少南方的年轻观众不买账:“看起来就像是春晚的小品串烧,不是张艺谋的电影啊。”

不论对《三枪》的评论是好是坏,认可或不认可,可以看到,被老百姓认为的国际大导演与百姓明星合作,其实也就是高雅与通俗的融合,张艺谋借赵本山的二人转和经典小品段子吸引普通老百姓,将东北味道带向国际,这应该可以看作是东北文化能够雅俗共赏的又一个境界。

扩展

刘老根大舞台“走四方”

任何一种文化的诞生与成长都需要时间的培育,可以不夸张地说,东北的民间文化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过。据了解,在东三省的省会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十几家大剧场,每天都上演着改良后的二人转。在二级城市,如果有一定人口密度,也会有一两家像样的剧场。甚至在省会城市,这些剧场已经变成了旅游点,看东北二人转已经成了当地接待外地人的项目之一。

前些年,刘老根大舞台作为沈阳的城市地标从东北进入北京,在寒冷的北京冬天燃起一把火,让首都市民和游客有了一种笑的巅峰体验。如今,刘老根大舞台开始进军全国有条件的省会城市。2009年,小沈阳领队在全国搞了100场巡回演出,可以算是二人转走向全国的重要形式。乔杰说:“现在是时代变化,人们在高节奏运转中寻求放松。二人转能把生活中的现象,用东北特有的语言,大实话,给你提炼出来。二人转现在实际上不光是黄河以北传播,黄河以南也在接受了。”

随着刘老根大舞台在各个城市的落户,其实本质上就是东北文化的扩张。东北文化已经渐渐走出地域的限制,将其自身的流行氛围和精髓散落到东南西北、千家万户。今天在这里建一个剧场,明天那里又有一个剧场拔地而起,这种扩张的意义是文化的传播,它是一种文化遗产。

一种能够雅俗共赏的文化流行起来是好事,但是怎么扶持它保持一贯的精华而不落入泛滥的俗套,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东北文化确实从我国最北方的冰雪中走了出来,面对如今的春暖花开,保持那一份韵味不流失,需要更加的重视具有东北味道的“二人转”、小品、或者电视剧的质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产出的数量。严肃的高雅文化过于曲高和寡,平常的民俗文化容易泛滥变得低俗,太小众和太大众都不能成为一种优秀文化的评判标准。东北文化虽然做不到濡染世风、浸润心灵,但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能够用它质朴的本质和历史流转的精华,放松人的心情,给人以一种快乐和生活感悟,就是一种贡献。民俗的东西拿出来雅俗共赏,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将昨天的渊源和今天的繁茂延续成为明天的文化积淀。

关于东北文化现象,乔杰认为,它只是一个海市蜃楼,“因为赵本山现象出现了东北文化现象,如果没有赵本山的现象,东北文化的现象还存在不存在?”而另一个要面对的事实是,东北文化的大旗还能飘多久,也就是赵本山这杆大旗还能飘多久?目前东北文化有点像当年的京剧、豫剧、评剧和黄梅戏,或许这种地方戏曲都有一个所依撑的旗手,一旦这个旗手消失,这门艺术就会走向衰落。如今以“二人转”为代表的东北文化是不是也会重蹈它们的覆辙?如果没了赵本山,东北文化怎么代表?

事实上,东北文化是大工业的城市文明。在哈尔滨,大部分黑龙江人说着一口比北京人还标准的普通话;长春是中国大学学府最多的城市之一;沈阳以重工业著名,因此,东北文化不仅仅只有赵本山和“二人转”,就像东北地区不仅仅只有漫天冰雪的冬天,还有灿烂高远的秋天,有漫山山野菜、鲜花齐放的春天。民间艺术始终离不开它所生长的土地,东北幅员辽阔,文化也应该多样化,而不只是快餐式的、狭窄的。只有当我们使文化创作或者东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回归到土地,以人民和土地为源泉,精益求精、百花齐放,才能真正建立起东北文化的百年老店,到那个时候,没了赵本山,东北文化足以用自己代表。

作者:郑寒月

东北二人转的民俗文化论文 篇3:

东北民歌的艺术特色与发展方向探究

[摘 要]

东北民歌中蕴藏着深厚的东北民俗文化和动人的生活故事,寄托着东北人民的情感。挖掘东北民歌表现的艺术特色对东北民歌的传播发展和民俗文化传承有积极作用。本文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东北民歌今后的发展方向,立足于家乡辽宁,解决如何利用辽宁本地的资源使东北民歌和它承载的东北文化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东北民歌;艺术特色;传播途径;辽宁经济;文化与旅游

[FQ(+34mm。82mm,ZX-W][CD10]

[HT6SS][收稿日期]2019-04-05

[项目基金][ZK(]辽宁省社科联2019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项目(2019lslktwzz-052)。[ZK)]

[作者简介][ZK(]张晶晶(1982— ),女,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民族声乐教育系副教授;刘 莹(1981— ),女,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民族声乐教育系讲师。(沈阳 110000)

[HT5"SS][ZK)][FQ)]

[HT5"SS]

一、东北民歌艺术特色概述

东北民歌是中国东北平原上土生土长、原汁原味,能够真实生动地展现东北人民文化生活的民间小调。演唱东北民歌是东北人民生活中情感宣泄的一种文化表现方式。

首先,东北民歌的内容常常是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具有叙事性和抒情性互为交融的艺术特点,它反映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东北的风土人情和当地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表现东北人民勤劳勇敢的作品有《生产忙》《卖饺子》等,展现离别相思之情的《王二姐思夫》,有歌颂东北新生活的《新东北风》《新货郎》等优秀作品,还有表现美好爱情与地方风俗作品,如东北民歌《瞧情郎》《看秧歌》《丢戒指》[1],其中《看秧歌》讲述了恋爱男女借看秧歌约会的故事,不仅反映了东北爱情的纯真与别样的浪漫之感,也生动地再现了东北人民扭秧歌时的热闹场面。东北民歌的每首作品都承载着东北当地特有的文化风俗和人民情感。

其次,在歌词语言上有其地方风格特点。东北民歌歌词质朴无华、诙谐风趣、朗朗上口。最能展现东北人善良纯朴、开朗热情、表达直接的性格特点。东北民歌所使用的语言以东部北方方言为主,歌词中的“儿化音”和“诶呦呦哟”“诶呀”衬词、衬句的使用都和东北地方方言相关,衬词、衬句的使用主要是对歌曲感情表达的延伸,和主词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也不具有实际意义,并且很多衬腔根本找不到可以理解的词句和释义。[2]此外,东北民歌的演唱咬字清晰、行腔准确,有一定的说唱性。

再次,东北民歌旋律清新明朗,节奏规整。旋律中常出现四度旋律音程,更强调小三度音层的使用。部分作品中时常会有大幅度的音层跳进及滑音、颤音等传统润腔技法的使用,这一特点与东北人讲话调门较高、喜欢拉长音等特点相吻合,例如《看秧歌》、辽宁民歌《茉莉花》等作品。东北民歌在节奏上经常会有切分音与16分音符节奏型的使用,多采用2/4拍,例如《丢戒指》等。这一节奏特点和东北人讲话时的快节奏,语气较重、较夸张的特点有关。

二、东北民歌与辽宁旅游业的发展

研究东北民歌的传播有利于东北民歌和它蕴藏的東北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辽宁高校开展教学资源共享,人才共享,文化共享,激发辽宁百姓的文化自信、文化传承,百姓文化素质也得以不断提升。同时,东北民歌的发展传播对辽宁的旅游经济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影响积极。

(一)东北民歌的发展方向

1.依托辽宁艺术类高校

(1)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东北民歌的内容。如增加东北民歌(以辽宁民歌为主)的演唱、表演课程以及创编课,授课师资以高校教师与民间艺人相融合的编制组成,达到口传心授与理论归纳教学方式共同统一于高校人才培养中。一批批相关专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就会成为东北民歌的传播使者。

(2)积极开展高校创新创业项目中的校企联合。企业的范围很广,包括与音乐表演艺术相关或者对东北民歌表演人才和创编人才有需求的国企、民营企业。企业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例如企业对产品进行宣传需要学生打造一台精品节目,节目内容以东北民歌为主,唱演结合。教师要起到带领、指导、监督的作用,必要时与学生共同登台以展示教学成果,为企业的产品营销出一份力量,也让东北民歌在辽宁各行各业得以广泛发展和传播。

(3)开设社区文化大讲堂——用东北民歌讲述家乡辽宁东北故事。辽宁的高校有义务为东北民歌在辽宁的发展传播制定出一门教师必修课,鼓励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的教师每年都要进社区做东北民歌的公益型公开课,公开课的教学大纲与教学现场视频要上传到沈音公众号或学院规定的公开网络,也可以开设投票渠道,评选出百姓最喜爱的东北民歌老师。学院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表彰,这样做的目的是鼓励更多的教师去走基层、去实践,为百姓文化生活服务,同时让东北民歌在辽宁得以更好地回归群众、走入辽宁百姓家。

2.依托政府支持

(1)将文化项目与经贸活动、旅游开发相结合。辽宁省政府出面支持地方民营企业联手将东北民歌演绎引入到辽宁的旅游景点,做具有当地特色的大型文艺节目,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全球网络直播。其中,东北民歌的表演是最大亮点。各地的观光者来东北辽宁旅游,就可以在当地直接领略到东北民歌的魅力,这一点我国南方地区很多省市的旅游文化开展得都很好,值得学习。

(2)学习东北文化要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的文化素质课中加入东北民歌及东北民俗相关欣赏课程,进而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目的。鼓励电视台多做一些东北民歌百姓大家唱栏目,既提高收视率,增加电视台的经济收入,又推动了东北民歌、东北文化的发展传播。

(二)东北民歌发展传播对繁荣辽宁旅游业有着积极影响

1.东北民歌发展有利于辽宁旅游业的经济振兴

东北民歌的发展对打造高品质辽宁旅游大有裨益,因为文化与旅游相辅相成,旅游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东北民歌中蕴藏着东北人民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民俗文化,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辽宁乃至东北经济的振兴。

据了解,目前我国广西“南宁民歌节”“印象·刘三姐”和湖南的 “魅力湘西”都是与当地旅游结合较好的文化项目,直接推动了歌舞的繁荣,传播了地域文化,可喜的是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文艺演出中的歌舞类节目大都是当地最具特色的地方民歌,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在旅游的同时都是为了解学习当地的民俗文化而来。白天领略当地的风景,晚上欣赏当地演唱家的演出,感受原汁原味的声音和民俗。这些旅游景区的表演在全国非常出名,引来了大量游客观光,拉动了当地旅游业经济的发展。

辽宁的旅游景点很多,沈阳故宫、张氏帅府,还有著名的几大5A级风景区,例如鞍山市千山景区、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沈阳世博园等。辽宁应该积极地借鉴广西、湖南等地举办的旅游文化相结合“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策略并大力推广。挖掘地区优势,将极具辽宁地方特色的东北民歌搬上辽宁旅游景区的舞台。东北民歌中最有特色的东北二人转(绿色)就可以作为演出盛宴中的一道“招牌菜”,还应积极地利用好辽宁本地资源,如果辽宁旅游景区的相关领导能够邀请到著名的二人转小品演员小沈阳来家乡辽宁做几期节目,想必对提升景区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是非常有益的。还可以邀请辽宁省沈阳音乐学院和辽宁优秀民歌演唱创编人才,共同创作演绎反映时代主题的辽宁东北改编民歌,以此促进东北民歌以新的形态和面貌来展现新时代辽宁文化、新时代精神。这项举措不仅对东北民歌与民俗文化传播有益,而且对促进东北旅游经济收入增长有积极作用。[LL]

2.东北民歌发展对旅游业相关产业链经济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将东北民歌搬进辽宁旅游景点还会促进相关产业链经济的发展。因为一台文艺演出少不了语言类、舞蹈类、杂技等相关节目的穿插,这必然也会带动其他艺术门类在辽宁的繁荣发展。这些节目中必然会涉及辽宁东北民俗文化的讲述,相应地,也会拉动相关文化产品与特色美食产业的经济增长。例如东北民歌《回娘家》歌词中唱道,“又养鸡呀,又养鸭呀”,游客们来辽宁旅游看完演出,随手就把辽宁沟帮子熏鸡、某某地区的肥鸭买回去品尝了。另外,东北的各类特色产品有很多,例如遼宁农村老人过去常用的东北大烟袋,东北人喜爱喝的东北二锅头等,都可以通过对演出节目内容与形式的丰富及创编,巧妙地将辽宁东北特产带入那一桩桩展现辽宁文化生活的东北故事中,这就需要辽宁艺术家、艺术团队的建设与创编,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体现东北文化的东北改编民歌,或者民歌与小品相结合的精品节目。举一个身边的真实例子,笔者的师妹刘婷婷主演的原创东北二人转表演唱《“互联网+鸡蛋”》荣获了第五届辽宁曲艺牡丹奖,更可喜的是这个节目的多场次演出为作品中的原型“辽宁黑山褐壳鸡蛋”打开了销路。试想如果多创作一些这类具有故事性、趣味性、民族性的好作品,并将其展现在辽宁旅游景区的舞台上,让游客们对辽宁文化有了视听上的欣赏、了解,同时也满足了物质上的需求,这将会给辽宁当地特色文化商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商机。

“以文化促旅游”的发展项目也会催生东北的演艺集团、演绎传媒公司等民营企业,他们会相互竞争旅游景点的演出场次,这必然会使演绎公司对节目的文化性、艺术性、民族性等方面有一个更高标准的品质要求。东北的旅游产业化规模相应地也会逐步壮大,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增长,拉动辽宁实体经济中旅游文化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

结 语

民歌是最能体现当地民俗文化的艺术载体,东北民歌的发展有利于东北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促进家乡辽宁乃至东北地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地区经济,增强人民文化自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辽宁的每一位音乐人都应为辽宁的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出一份力,多创作一些歌颂家乡辽宁好政策和辽宁人民好生活等一系列充满正能量的东北民歌风作品,更好地发挥当今辽宁本土民歌音乐的积极作用,把辽宁唱得更繁荣、更有名。多年之后,今天的这些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时代面貌就会是那个时代的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今天传统的基础上,我们也在践行创造着未来的传统文化。

作者:张晶晶 刘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医疗改革现状分析论文下一篇:语文教学论临床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