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ct报告模板

2022-07-01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头颅ct报告模板》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头颅ct报告模板

头颅CT检查报告单模板

医科大学第

附属医院

影像检查报告单

影像号:

ID

号:

检查类别:MR

名:

性别:男

年龄:

检查日期:201

-

-

下午

12

申请科室:

住院号:

床号:

号:-

检查部位:头部

史:

检查所见:

成像方法:T1WI/T2WI/FLAIR-TIRM/DWI

成像方位:矢状位

轴位

两侧脑内未见多发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水抑制序列呈高信号,各脑室、脑池大小形态正常,中线结构居中,幕下小脑、脑干无明显异常,矢状面扫描示垂体大小形态正常。双侧筛窦及上颌窦未见异常。

诊断意见:

头颅未见明显异常。

报告时间:201

下午

01

报告医师:

审核医师:

此报告仅供临床参考,经医生手签名后生效

第二篇:CT检查报告单 头颅

鹤 壁 市 人 民 医 院

C T 报 告 单

姓名:李 ---- 性别:男 年龄:62岁 CT号:CT0019950 门诊号:

住院号:0607141

床号:29

影像号:P0050603 病区:肿瘤普外科南院 病区:肿瘤普外科南院

检查日期:2016-08-14 报告日期:2016-08-14 17:21 审核日期:2016-08-14 检查项目 :16排螺旋CT扫描(颅脑) 检查所见:

双侧大脑半球大小、形态、位置正常,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脑室形态、大小、位置正常,脑池、脑沟未见扩大。中线结构居中,颅骨骨质未见明显骨折征象,双侧上颌窦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影,窦壁完整。

影像诊断: 1.脑CT平扫未见异常; 2.考虑双侧上颌窦炎

请结合临床及其他相关检查。

报告医生:王--- 审核医生: 报告时间:2016-08-14 17:21 此报告仅供临床参考,不作任何证明。

第三篇:CT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怀来县鹏宇嘉业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2018年4月5日

一、 编制依据

《CT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建筑构造》J16J161 《CT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怀来县燕山新城一期工程“四和家苑”项目213#楼,地上六层、剪力墙结构,地上一层为储藏室,二至六层为住宅,占地面积为514.5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392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9.61米,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烈度为八度。

本工程外墙外模采用CT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内墙及外墙内膜采用复合木模板。

三、施工机构组成

组长:侯立城

副组长:闫东生

组员:刘世海、张智慧、闫明、李守斌

四、施工准备

1、CT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施工前钢筋工程、水电安装工程、预留预埋等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并通过甲方、监理等单位的验收。

2、外脚手架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及文件要求,满足支模等后续工序的要求。

3、按照图纸要求换算的支模放线及其他定位线全部完成并通过校验。

4、安全、技术等交底工作全部完成,技术文件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规定;安全生产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5、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施工前材料、人员、机械设备等满足施工需要。

6、大面积施工前,应在现场采用相同材料、构造做法和工艺制作样板墙,并经有关方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五、CT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施工工艺 1.施工技术要求

1)复合外模板保温体系施工时,现场应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和检验制度,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

2)复合保温板运输时应轻拿轻放,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先进场验收,并按规定取样复验;各种材料应分类贮存平放码垛,且不宜露天存放,应有防雨、防暴晒措施;在平整干燥的场地,最高不超过20层;存放过程中应采取防潮、防水等保护措施,贮存期及条件应复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3)复合外模板保温体系完工后应做好成品保护。施工产生的墙体缺陷,如穿墙套管、脚手眼、孔东等,应按照施工方案采取隔断热桥措施,不得影响墙体热工性能。

2.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

复合保温外模板排版→裁割→安装连接件→弹线→绑扎钢筋及垫块→立复合保温外模板→立内侧模板→穿对拉螺栓→立模板木方次楞→立模板双钢管主楞→调整固定模板位置→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主次楞→砌筑自保温砌体→拼缝及阴阳角处抗裂处理→水泥抗裂砂浆抹面→饰面层施工。

2)施工操作要点:

〈1〉确定排板分隔方案:根据外墙尺寸确定排板分隔方案并绘制排版图,尽量使用主规格复合保温外模版。

〈2〉复合保温外模版裁割:对于无法用主规格安装的部位,应事先在施工现场用切割锯切割成为符合要求的尺寸。 〈3〉安装连接件:在施工现场用手枪钻在复合保温模板预定位置穿孔,安装连接件,每平方米不少于5个。门窗洞口处可增设连接件。

〈4〉弹线:复合保温模板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排板图复核尺寸,并设计安装控制线。弹出每块板的安装控制线。

〈5〉绑扎钢筋及垫块:外墙钢筋绑扎验收后在钢筋内外两侧绑扎C20水泥砂浆垫块(3~4块/m2)。

〈6〉立复合保温外模板:根据设计排板图的分隔方案安装复合保温外模板,并用绑扎钢丝将连接件与钢筋绑扎定位,先安装外墙阴阳角处板,后安装主墙板。

〈7〉立外墙内侧模板:根据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和建筑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传统做法,安装外墙内侧木(竹)胶合板和木方次楞、钢管主楞。

〈8〉安装对立螺栓:根据每层墙、柱高度按传统模板施工方法确定对拉螺栓间距,用手枪钻在复合保温模板和内侧模板相应位置开洞,穿入对拉螺栓并初步调整螺栓。

〈9〉安装模板主次楞:立外墙外侧竖向(40×70mm或50×80mm)次楞,横向安装水平向2根48×3.5钢架管为主楞,固定内外模板、主次楞,调整模板宽度和垂直度,使之达到施工要求。

〈10〉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浇注应用II型镀锌铁皮扣在复合保温模板上口形成保护帽。混凝土坍落度应符合泵送混凝土对流动性的要求。

3)内外侧及主、次楞拆除内外模板、主次楞的拆除时间和要求应按照《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规定执行。

4)砌筑自保温砌体

外围护结构填充墙体自保温砌体施工按照相应国家和山东省砌体设计规范和规程的规定施工,且自保温砌块外侧应同复合保温模板外侧在同一垂直立面上。

5)拼缝及阴阳角处抗裂处理

复合保温模板拼缝处、阴阳角以及与自保温砌体相交处,用聚合物砂浆抹压找平,并铺设200mm宽耐碱玻纤网格布,加强抗裂措施处理。

6)水泥抗裂砂浆抹面 复合保温模板与自保温砌体外侧应整体分层抹压20mm水泥抗裂砂浆,使外立面平整,复合验收要求。

7)饰面层施工

涂料或面砖饰面层应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做法施工。

五、技术创新与突破

1)创新性的发明了将永久性复合保温模板与现浇混凝土墙体结构浇注为一体,并通过带―羊‖角螺母的连接件牢固连接,达到了节能结构一体化的技术指标要求,实现了建筑物保温与结构同寿命的目的。

2)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版内侧粘结增强层为聚合物水泥粘结砂浆,与保温板实现100%的牢固粘结,与内侧浇注的混凝土实现同材质有机结合,确保了粘结强度和质量。

3)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板采用带―羊‖角螺母的连接件与混凝土浇注在一起,大大提高了与现浇混凝土墙体的锚固强度,确保连接安全可靠。

4)创造性的在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板因环境变化产生的应变,减少了抹面层空鼓、开裂等质量通病问题。

5)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版采用多层结构设计,设置了内外侧粘结增强层和加强筋,提高了保温模板抗折、抗压、抗冲击等力学性能,达到了现浇混凝土模板使用技术要求,减少了模板用量。

具体施工方法参照《CT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建筑构造》J16J161 和《CT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请施工方积极配合。

六、防火措施与成品保护

1、CT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与外墙相毗邻的竖井、凹槽、平台等不得堆放可燃物。

2、施工现场应设置室内外临时消火栓系统,并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

3、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施工作业工位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

4、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施工过程及完成后,后续工序与其他正在进行的工序应注意对成品保护。禁止在保温墙面上随意剔凿避免尖锐对象撞击。

5、门窗洞口、边、角、垛宜采取保护措施。

第四篇:CT见习报告

我在ct的时间是分开的。实习的开始两周和最后两周都在ct。、 ct发报告处 我的实习已经将近结束,在之前我也已经多多少少解除过类似的工作,因此很容易就上手了。在这里,最重要的不是找ct片,也不是发报告,而是处理病人的各种问题。因为发报告的窗口时刻开放,室内温度比较高,人就很容易烦躁,而且,病人们总是喜欢把这里当做咨询台,什么事情都来问。让人更是心烦意乱。抓狂,想挠墙!但是这一切都要克服,我都要努力的让自己静下心来回答并解决每一个病人的问题。在这里,我的耐心以及自制的能力更得到了锻炼! 64排的病人最多,这里做的大多数都是增强,体位也很复杂。在这里除了体位,以及操作,还有就是稳定好等待中得病人的情绪。因为这里总是有一些病人会因为等待的时间过长而情绪激动。 16排ct我刚刚来到医院,很多事情

同时我了解了ct的原理和应用。不断复习、不断将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的过程篇二:ct室见习心得体会 ct室见习心得体会 所谓见习,就是看着学习,这是我到医院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对“门外汉”们的解释。但是通过在医院里的这四天,我才了解到它的含义。医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它的实践性很强。见习,能够让我们学会并掌握如何做一名真正的医生,如何做好?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如何学习学好医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论到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从而深化理论;再从实践到理论,使理论更加完善和健全,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首先应该培养的是“三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在对病人进行诊断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细心,绝不放过热播和一个小问题,因为那个小问题对病人来说有肯能就是致命的。其次,病人本来就是身心疲惫,所以我们一定要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来的疑问,不呢不过心不在焉或者一副不耐烦的样子。那样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病人的误会,有时候病人甚至就会不配合我们的治疗,最后除了事情不好交代的还是我们自己。还有,我们对病人一定要有责任心,要坚信对病人负责就是对我们自己负责,我们是医生,不是机器。我们应该牢记医学生誓言,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作为未来的一名医技人员,我们应该学好自己该学的技能,熟练掌握,结合实践,总结临床经验,以便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除了这些,在医院的这几天我还更深地体会到了“健康便是福”这句话的示意。每天看着形形色色的病人在就诊时的痛苦表情,我的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同情和怜悯。从小到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大到年近古稀的老者,他们有些可以说是百病缠身啊!面对这样的特殊人群,难道我们还不应该认真对待吗?所以,我们一定要牢牢掌握好当今时代的先进的医学技术,为这些痛苦的病人带来福音„„

08级影像2班 浦晓燕 心得体会

经过两年的理论知识学习,我多么盼望着能到医院真正的学一学,看一看!

这个假期,学院组织我们去附属医院见习,目的就是让我们多了解一下医院的运作,了解一下我们影像医学生以后都要干什么,怎样才能把它做好! 这三天来,我们组就呆在特检和普放,我感觉收获还是非常多的。在普放,我了解了怎样

摆体位,老师也耐心的教诲我们,还让我们实地操作,虽然有时候出错了,老师也只是笑笑,指出我们的错误!现在,我学会了简单的体位怎么摆,也学会了基本的电脑操作。老师觉得我们做的还不错,能得到老师的肯定我们都很开心!

在特检,我学会了摆体位,推输液管,拔针头,照片。在这里,老师争取每一个步骤都能让我们体会,慢慢的我们也开始熟悉了整个操作流程,只要病人来了,我们就会条件反射一样,跟着忙碌起来!当没病人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讲一些基本的操作要领,我们都觉得受益匪浅!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医院我们学会的另一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怎样和病人交流。老师教我们怎样处理病人烦躁的心情,这不仅对我们平时与人交流有很大用处,而且对我们的工作也是一个很好的肯定!

三天过去了,我渐渐对特检和普放的运作熟悉了,当病人问起什么的时候,就不会再像刚刚去的时候那么茫然,反而就觉得得心应手,感觉蛮自豪的! 08级影像2班 周迁 心得体会

为期2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附院见习如期进行了!

对于我们这种还没有正式上过专业课的大二学生来说,最主要的事就是:见识一下我们本专业的设备,以及工作环境,并学会怎么和病人以及老师沟通!

第一天,我们像个傻子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就只能看着老师在那操作,然后心里默默的观察!看老师是怎么用那些设备的,还有如何和病人沟通,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干出最多最好的事!

凡事都是有一个过程的!通过昨天的学习,我对那些机器有了大概的了解,也对如何操作大体上有了个把握!今天由昨天就是帮帮老师叫一下病人到了基本的体位的摆发,老师也是相当细心的教导我们要如何才能更好的照到我们想要的位置!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在普放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二要有细心和耐心,只要你认真的观察,下来认真看一下书就没什么问题咯!

当然那个操作系统是全英文的,所以对于我这种外语部是很好的人来说是相当吃力的.我万分的后悔:为什么自己不把外语学好?还好还有机会!

四天的见习在紧张与快乐中完了,当然也学到了好多在课堂上不能学到的专业知识,以及为人处事的道理!

期待下面的时间:紧张快乐而充实的生活! 08级影像2班 吴倩 心得体会

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在和同学们一起陪伴的前提下,我在大理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了实践活动,这次实践活动内容是让我们初步了解以后再工作中用到的技术,熟悉医院工作的一半流程,最重要的是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医院里面是错误率要求很低的地方,刚开始进行操作的时候,总是不是这里弄错就是那里不对,总之一句话,自己就觉得没有可取的地方,慢慢地,慢慢地等我们差不多把工作流程都弄清楚之后。老是才慢慢地放心让我们独立地操作,时间总是不停地流逝,等到我们还正有兴趣的时候一天就过去了,回想着一天,似乎有些东西弄懂了,反正一句话,慢慢来吧!一口吃一头象也不可能。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的工作态度,每一位老师都认真对斌人负责,面对任何问题都没讲可能,是就是,非就是非,没有半点马虎,对片子读写的时候,过程也非常复杂,要经过初审,在进行复审,面对有疑问时,则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审核,在老师们的眼里似乎每一份资料,每一个角落都是珍贵的资源,他们随时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位病人,那耐心实在让人敬佩。

在老师的培养下,我们初步的了解了工作流程,也同时领略出严谨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08级影像(2)班 祝正先 医院见习心得体会 (5号—7号)2010年7月5号-7号

经过这三天的见习生活让我有了很多的感触,首先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医学工作的“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医学工作是一分特殊的职业,不管是做事还是说话都要求严谨、有条不紊;其次让我感受到了自己上过的基础课程学得不扎实,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后悔以前没有好好学习也提醒了自己以后要扎扎实实的学习理论才能在医学领域有所作为;最后还让我感受到医学工作是一种团队工作,它需要工作人员有团队精神才能齐心协力的把工作做的更好。

这些是我这几天的心得体会,我觉得这些体会都是我在课堂上学不到、课本上翻不到的,是我人生中的一大笔财富,感谢这几天的见习生活。 08级影像3班 邓承 暑期大理学院附属医院见习心得体会

光阴荏苒,我已经走过了大学两年的学习生涯。学习了一些医学基础知识的我,在这个暑期,鼓足勇气,争取机会,走进了大理学院附属医院,开始了我为期半个多月的见习。在大理学院附属医院,我跟老师和同学在医院放射科ct室见习。处在医院这个大环境下,我感觉颇深。小时候,看到医院里的医生、护士身穿白大褂,觉得他们就像天使一般,纯洁、高尚他们的嘱咐必定言听计从。当他们拿着针走近我时,我可害怕疼了。如今,我已经长大了,成为了一个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了两年基础知识,当我穿上白大褂走进他们当中的时候,我越发觉得“医生”是那么神圣和严谨的职业。跟老师在ct室,我发现在诊断的过程中,因病情、个体的差异,每天来的病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老师根据每日情况,对症出诊断报告。在附属医院的这几天,我在老师身旁细心观察、虚心求教,大致了解到ct室的流程,用亲身实践经历来感觉着医院大环境。 08级影像2班 李国倩 心得体会 转眼间,我们的见习生活已经过了4天了 ,在这几天我可以说是受益匪浅啊。

首先,我觉得在我们接触专业课程以前就了解一些专业知识,能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一些基础,在学习中更容易掌握。俗话说得好:没吃过也要见过。 其次,可以尽早让我们感受到医生的责任,为以后做好准备,学会与病人沟通,与老师交流学习。

最后,我们好几个班同学一起去。也扩宽了自己的交友范围,使我们又认识了一些新同学。篇三:医院ct见习心得 4..24我们去了附属医院见习,看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到的仪器设备。我们看了mri、ct、x光机、和b超等等。虽然时间都不是太长,但医护人员的讲解让我们对它们有了更深的了解。其中,我对ct特别感兴趣,所以课后我对其做了一定的搜索。 ct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因此,与x线图像所示的黑白影像一样,黑影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含气体多的肺部;白影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骨骼。但是ct与x线图像相比,ct的密度分辨力高,即有高的密度分辨力。因此,人体软组织的密度差别虽小,吸收系数虽多接近于水,也能形成对比而成像。这是ct的突出优点。所以,ct可以更好地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如脑、脊髓、纵隔、肺、肝、胆、胰以及盆部器官等,并在良好的解剖图像背景上显示出病变的影像。 ct图像是层面图像,常用的是横断面。为了显示整个器官,需要多个连续的层面图像。通过ct设备上图像的重建程序的使用,还可重建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层面图像,可以多角度查看器官和病变的关系。

ct设备主要有以下三部分: 1.扫描部分由x线管、探测器和扫描架组成; 2.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贮存运算; 3.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将经计算机处理、重建的图像显示在电视屏上或用多幅照相机或激光照相机将图像摄下。 ct检查技术:平扫、造影增强扫描和造影扫描。

(一)平扫 是指不用造影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描。

(二)造影增强扫描:经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剂,再行扫描的方法。血内碘浓度增高后,器官与病变内碘的浓度可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可能使病变显影更为清楚。方法分团注法、静滴法和静注与静滴法几种。

(三)造影扫描 是先作器官或结构的造影,然后再行扫描的方法。称之为脑池造影ct扫描。

第一,计算机断层扫描为我们提供被测物品的完整三维信息;第二,由于电脑断层的高分辨率,不同物体对射线的吸收和透过率不同,即使是小于1%的密度差异也可以区分出来;第三,由于断层成像技术提供三维图像,依需要不同,可以看到轴切面,冠状面,矢切面的影像。除此之外,任意切面的图像均可通过插值技术产生。 但是ct扫描带来的危害也必须引起重视。ct主要的危害来自于射线源,高能射线源能对人体组织及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即使是医用的x射线ct,多次的累积使用,x射线依然会对患者被照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篇四:放射科寒假见习报告3000字 放射科见习实践报告

在结束的这一个月的临床放射科见习中,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医院各种规章制度,团结各院校见习同学;不迟到,不早退,勤奋学习,以身作则,积极进取通过这一个月的认真工作,我学到了许多在其他科室不曾懂得的东西。在见习的日子中,我学会了应如何拍片。同时也掌握了阅片的全过程。在每日的阅片中,同带教老师一起去询问病人的病况,同时观察病人的病容,认真做好记录,配合老师的知道。通过此次实习,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医生身上应有得职责,无论何时,应把病人放在第一,用最好的态度和最负责的行动去关心病人的疾苦。在以后的实习中,我一定会努力更多知识。

一、情况介绍

医学影像学是将现代放射学、微电子学、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最新科技成果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现代医学成像技术飞速发展,无论是普通 x 线、核素、超声还是 x 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影像的密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大大提高,使各种影像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可以更清晰地展示人体的器官结构,结合病史、体检、化验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显地提高了临床诊治水平。

目前学生已经通过了两年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等系统的理论学习。

在一个月的见习中,使学生对医学影像学各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及常见并多发病的诊断能较全面较系统地掌握,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见习目标

通过毕业见习,明确作为医学院影像专业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地区级及以下医院卫生机构从事医学院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具体要求是: ( 一 )影像技术

1.熟悉各种检查方法,正确引导病人就诊。 2.独立完成暗室技术与管理的各项工作。 3.能熟练地掌握 x 线机的操作方法并进行常规检查部位的普通 x 线摄影及造影,拍摄出符合诊断要求的 x 线片。 4.熟悉 x 线特殊检查技术,包括高仟伏摄影、软 x 线摄影、数字 x 线检查及超声检查。 5.知道dr、 ct 、 mri 、介入放射检查的操作规程要领及基本步骤。 ( 二 )影像诊断 1.能说出影像学科的常规工作制度; 2.规范地进行 x 线透视操作; 3.能准确识别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骨骼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颅脑五官; 4.系统的正常 x线表现和常见病的典型 x 线征象;并对其中常见病出现典型征象者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5.具有正规书写x线透视、摄片、造影检查诊断报告的能力; 6.能说出 dr、ct 、 mri、介入放射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诊断原则; 7.具有初步的 ct 和超声诊断能力; 8.对常见病能合理选用各种影像检查方法; 9.能对各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优点与限度进行初步的评价。

三、实习内容及要求 ( 一 )职责和医德方面 1.进一步明确医学影像学科的性质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更加热爱专业。学习医院科室工作人员的好思想、好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熟悉放射科的组织机构及医技人员构成、工作范围划分及基本诊疗制度。 3.熟悉放射科各级医务人员,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及其正常工作程序。 ( 二 )影像技术 1.接诊

(1)诊室的分布及工作范围 (2)胶片规格及价格 (3)报告的登统及分发 (4)照片的存储和保管 2.x 线照片冲洗技术

(1)暗室布局及常用器材设备 (2)胶片的开启、装片、卸片、冲洗及保管 (3)药液的配制和 / 或更换 (4)显影、中间处理、定影、水洗及干燥的过程与注意事项 (5)自动洗片机的使用与维护,自动冲洗技术的优缺点。 3.普通 x 线摄影

(1)投照原则、步骤和注意事项。 (2)四肢、胸部、腹部、头颅、面颅、脊柱和骨盆常用位置投照。 4.体层摄影:胸、腹部常用位置。 5.软 x 线摄影:乳腺摄影。

四、心得体会

见习,是一种体验和磨练,是让自己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流程,以及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医学梦想的前期准备。作为一名即将迈入大四的医学生,为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抛却象牙塔的光环,虚心向社会学习,增强为人名服务的能力,保持真情奉献社会的情怀;为了甩脱书呆子气,确保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自身的锻炼;为了更多的学习麻醉专业知识,了解麻醉师的职责,一名合格义务工作者的职责;为了尽快的给自己定位,储备知识,让自己能更好的准备实习,融入医疗环境,了解自己以后从事工作的方方面面;也为了指导自己现阶段的学习,寒假期间,我到贞丰县人民医院放射科见习。在一个月的见习时间里,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 第一天,我怀着激动又憧憬的心情来到了ct室。但是当我看到面前的一大堆仪器设备和英文时,我的激动和兴奋瞬间变成了迷茫和无措,还有,自卑和怨叹。怨自己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怨自己在见习前没有好好学习,储备足够的知识,怨自己的实践操作苍白无力。

《论语》中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临床是理论基础知识的巩固基地,临床的实地见闻,实地操作,才能让我重现在校时面对那些枯燥又乏味的知识时提出的种种问题。但以往自己的医学知识都只是停留在枯燥文字间,并且对那些知识大多也只是短暂的记忆,无法成为对待实际问题的材料和源泉,现在能做的只是不断地翻书,不断地回忆,真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就如在片子的诊断方面,虽然我们已经学了影像基础学和断层解剖学,但是在面对真实的病人时,仍不能很好的运用,甚至有时会觉得力不从心。书上虽然很详细的给了我们身体的每个部位,引发病变,临床应用,适应症和禁忌症,但是在实践中运用却很困难。脱离了实践操作的理论,再精美那也只是文字而已。所以,没有实践的考验,再多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

实践是重要的,但是脱离了理论的实践也是万万不行的,这也是我在见习期间所收获得的另一感悟。虽然我已经学了三年的理论知识,但是在临床中仍觉得远远不足,甚至是匮乏。见习期间,我常常会有这种感觉:面前所有的东西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很多时候大脑都会冒出无数个问号出来,所幸每次遇到了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询问时,老师都是很细心的为我一一解答。当然,问问题也需要时机,那就是在老师空闲的时候问。有时,老师也会在空闲的时候针对正在做检查的病人向我提问,而我,经常对老师的提问都是一问三不知。每每这时,我都感觉自己的理论知识很匮乏,恨不得有本厚重的百科全书让我立即扎进去搞明白。所以,学习科学知识,尤其是生命攸关的医学知识,我们一定要抱着严谨的态度去学习,要做到理论根基扎实,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以免误人误己,酿成大错。

有了知识和技能的储备还不足,还需要有与病人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技巧。作为一个合格的放射医生,每次检查病人,询问病人的情况,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向外科医生了解病人病情,给出尽量正确的诊断。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呢? 丸,无论是医生本身,抑或是病人,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只做到以上这些都还远远不够,对于任何一个医生而言,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唐代“医圣”孙思邈说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寒灵之苦!”在生命所系的医学领域,每个医生都必须有颗强大的心脏。面对危急问题的不慌不忙,面对赞誉的不骄不燥,面对疑难杂症的谨慎小心......一句话:胆大心细。 见习让我成长,让我少了些青春的张狂,多了些青春的踏实;少了些青春的迷茫,多了些青春的奋斗......孵化梦想,需要汗水与坚强的臂膀,我付出,我收获,我快乐! 再次走进mri时,少了一份陌生,多了一份亲切;少了一份负担,多了一份安慰;少了一份担心,多了一份真诚。在这里,我不仅真正学到了知识,还明白了一些道理。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提高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遵从导师的教诲,理论联系实际,立誓为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篇五:中医院见习报告

中医院见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2.11.3 实习医院:青海省中医院

实习科室:妇科

实习内容:到住院部看病历并学习。 病人基本信息:姓名:德吉 性别:女 年龄:36 发病节气:寒露 主诉:少腹坠胀6月,加重8天。

现病史:患者于2012年4月无名原因感少腹坠胀痛,连及腰骶部,伴带下量多,色黄,有味,未予以重视,自服“妇炎康胶囊”,“诺佛沙星”等症状缓解,未给予系统治疗,末次月经2012年10月10日,患者腹痛加重,呈坠胀感,连及腰骶部,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患者前往“兰州军区总医院”就诊,诊为“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肌瘤”,静点“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1天,症状缓解,为求系统治疗,患者于今日来我院就诊,经门诊检查后以“妇人腹痛”“癥瘕”收住入院。入院症见:少腹坠胀痛连及腰骶,伴带下量多,色黄,有味,纳食及眠可,二便如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乙肝,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2002年行“剖宫产”,无输血史,有“青霉素”过敏史,预防接种疫苗未详。

个人史:出生与青海,否认疫区居住史,有牛羊犬密切接触史,无烟酒嗜好。

婚育史:25岁结婚,孕1产1,剖宫产,配偶体健。

月经史:14岁月经初潮,月经周期24~28天,经期5~7天,末次月经2012.10.10经量中等,色鲜红,有少量暗红色,血块,有痛经史。 家庭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肿瘤病史。

子宫:中后位,常大,质中等,活动差,宫体压痛(++)、 附件:左侧增厚,压痛(+++),右侧增厚不明显(++)

辅助检查:b超;子宫肌瘤,左侧卵巢囊肿,赘生物与非赘生物性待鉴别,右侧附件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阴道分泌物 检查:清洁度3级, 白细胞(+++)个/hp,杆菌(+),球菌(+) 诊断结果:入院诊断(中医):妇人腹痛 气虚血瘀

癥瘕 气虚血瘀

入院诊断(西医):盆腔炎性疾病

宫颈赘生物

子宫肌瘤

初步治疗:(1)调护计划:清淡饮食,保持外阴清洁,调情志,注意休息(2)完善相关检查(3)中药口服一日两次(4)中药灌肠一日一次(5)中药离子导入一日一次(6)抗感染对症治疗(7)择期行宫颈赘生物摘除术。

中药处方:黄芪30.0 党参16.0 白术13.0 升麻6.0 生蒲黄10.0 五灵脂10.0 莪术10.0 香附6.0 川芎10.0 当归10.0 丹参20.0 细辛6.0 益母草30.0

白芷16.0

马齿苋16.0

炙甘草6.0 每日一剂水煎服 见习心得:本次到中医院见习主要内容为看病历,带教老师指导一些常见妇科病的诊断和治疗,其中主要论及“异位妊娠”,以提问的方式将疾病的症状、体征、检查、分析、诊断结果、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展现出来。在讲到病历是交代了一些病历的书写步骤,包括(1)病史的采集: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婚育史、个人史、月经史、子宫附件。(2)检查包含: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b超、x线、ct等检查。(3)诊断及鉴别诊断(4)诊治方案。总之通过本次见习收获不少知识。

第五篇:CT影像报告单

颖东京九医院

CT影像报告单

CT片号:住院号:

姓名:性别:男年龄:岁科别:内科 病区号:四床位号 :报告日期:2013-08-31

临床诊断:

检查部位:头颅

检查所见:

两侧大脑半球对称,脑实质内未见明确异常密度影。两侧脑室脑池对称性增宽扩大。脑沟增宽,中线结构居中。颅骨完整。

诊断意见:

老年性脑改变

请结合临床

只作两侧参考,不作证明材料

2325842 诊断医师:周培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体艺21工作总结下一篇:1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