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国学教育实施方案

2023-03-01

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开展国学教育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开展国学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国学经典教育开展总结

涵养学校文化生态 打造国学教育名校

——小学国学经典教育开展总结纪实

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综合个性”, 是一种“教育场”,更是一种孕育着巨大潜能的教育资源,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用国学经典文化涵养学校生态,用国学的精神去熏染人,用国学的氛围去感召人,用国学的魅力去浸润人,用国学的品位去提升人,丰厚人的精神底蕴,滋养人的国学素养。涵养学校文化生态,从打造国学教育名校做起!

——题记

ⅩⅩ街道中心小学始建于1984年,现有3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78人,教职工78人,下辖四处村级联小。一年来,学校秉持“让每个孩子都快乐,让每个孩子都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办适合每个孩子未来成长的教育”为办学目标和愿景,紧紧围绕《ⅩⅩ街道中心小学ⅩⅩ至2017三年发展行动规划》,本着常规工作抓规范,特色工作抓创新的工作思路,以涵养学校文化生态 打造国学教育名校”为抓手,立足学校实际,通过提升育人环境,加强教师培养,积极践行课堂教学改革,特色品牌创建等活动,全面推进了国学教育的实施,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

一、打造书香校园,培育儒雅国学校园文化

ⅩⅩ历史悠久,人文知识积淀丰厚。“龙山遗址今犹在,释佛禅寺钟声扬。ⅩⅩ庄中分金台,犹闻管鲍分金声”,就是对ⅩⅩ历史文化的最好诠释。坐拥历史,心怀激荡,培育当代儒雅内涵,我们责无旁贷。

1、营造书香氛围,打造儒雅文化

我们自2012年起确立了“让书与我们同行”的校训,出台了《ⅩⅩ街道中心小学“打造书香校园、培养儒雅少年”行动方案》,作为学校课题精心组织实施,从环境创设、活动开展到校本课程体系的创建取得了可喜成果。今年下半年我们从做在当下,着眼未来考量,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确立了“为幸福人生做准备”之校训,出台了《ⅩⅩ街道中心小学ⅩⅩ至2017学校三年发展行动规划》。

学校立足“儒”,突出“雅”,从环境建设入手,创设一个无处不“孔”、无“儒”不入的校园氛围。校园布局规范,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清晰合理,井然有序。教学楼前桂香苑布局典雅,小巧精致,金桂、丹桂、雄黄桂、四季桂等各色桂花姿态婀娜,雍容典雅,千姿百态的文化石,或立或卧点缀期中;桂花、槐花香飘十里,松树、香樟树四季常青,朴树、槐树、玉兰树婀娜多姿,柿子树、石榴树、山楂树硕果累累。把餐厅楼、教学楼、办公楼分别命名为

“知味楼”(知五味而睿智)、“书香楼”(知书香而儒雅)、“知行楼”(知践行而聪敏),这些名字的出处都是儒家经典作品。楼房廊道为儒家文化主题,《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作品点缀其间,漫步其中,可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一抬头就可以接触文化,一转身就可以学到知识。每层教学楼两端,设臵精致典雅的读书吧台,取名“励耘书屋”、“书香阁”等,书吧配备了3000余册内容新颖、可读性强的少儿书籍,课下孩子们徜徉其中,随手翻阅,怡然自得,乐在其中……通过这些,引导学生“胸蕴儒雅,心存天下”。

2、诵读千古美文,润育儒雅内涵

今年我们出台了《ⅩⅩ小学国学经典教育实施计划》和《国学经典诵读安排表》,在蓓蕾读书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从下发读书活动实施计划、印制阅读篇目,到组织开展征文比赛、撰写读书卡片、评选古诗背诵大王、开展写字训练,从每个班级推出课前诵读,到广播站定期播放师生的诵读吟唱,到校报校刊的师生佳作展示以及文学社的文学讲座、阅读欣赏、郊外采风、诗歌创作、我读我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了学生文学素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欣赏水平和创作能力。

为纪念孔子诞辰,9月28日我们隆重举行了“沂蒙开蒙礼”暨纪念“孔子诞辰日”活动,从拜师到诵读《论语》等经典,让学生走近儒家先贤,领略国学魅力。从10月份开始,中午的国学大讲堂和孩子们每天相约,让国学成为孩子成长的营养,更成为他们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读千古美文,做儒雅少年”正成为我校全体学生共同努力的目标。

3、加强习惯养成,培养儒雅气质

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份我们都扎实开展 “学生习惯养成月”活动,除行为习惯养成外,我们重点从学生的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乐于合作、善于交流、认真书写等习惯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了更好地培养一年级刚入学孩子的习惯,我们组织一二年级骨干教师编写了校本课程《入学教育》,并在开学前两天对一年级孩子进行了系统的入学教育。

从2013课改伊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提出“比谁坐姿端正,身体与桌保持一拳”、“比谁握笔姿势正确,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尺”的要求,并制成竖板悬挂于教室的两边,要求教师由此入手,对学生进行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认真书写等良好习惯的培养,并把对学生习惯要求的次数作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之一。

其次,对学生实行星级评价。我校不再进行“优秀少先队员”或“三好学生”的评选,而是以全员鼓励为主,对学生实施星级评价。出台了《ⅩⅩ街道中心小学五星少年及阳光少年评比标准》,把星级少年和阳光少年的评价主体放在学生所在班级,学校只是统一组织和协调。从而把过程评选和学期末评选有效结合,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幸福人生做准备。

再次,我校还重点进行了规范书写习惯的培养。出台了规范学生书写的实施意见,强调要

抓好四个规范(规范学生用笔、规范学生作业、规范单元作业、规范质量检测),将书写质量纳入教师常规评估,将卷面分纳入学生质量检测评估。通过评估、比赛等措施,促使教师重视和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4、丰富活动开展,展示儒雅风范

在开展系列读诗颂典活动的同时,我们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组建了古琴、口风琴、葫芦丝、绘画、书法、乒乓球、足球等20多个学生社团,利用周

二、周四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年来我们开展了陶笛达人擂台赛、 “书香六一”活动展示、秋季运动会、全体跳绳达标竞赛、校操比赛、科学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比赛、电脑作品制作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长了他们的才干,增强了学生体质。在年初区教体局举办的“陶笛达人擂台赛”活动中我校选送的两个节目分获一二等奖,在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中小学作文比赛中,我校12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在市电教馆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作品比赛中我校三位同学获二等奖,在河东区教育体育局与区科协联合举办的中小学生小发明小制作小绘画比赛中我校12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

“树儒雅之风,养浩然之气,做博学之人,成有用之才”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打造教师研训共同体,孕育教师国学内涵发展文化

高素质的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活水之源。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教师流动性强,造成我校缺少名教师的引领,制约了学校更深层次的发展。为此我们一直把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作为长期追求的目标。

1.双十佳教师评选,培育师德内涵

我们从2008年开始连续组织了七届“感动校园教师””评选活动,从师德师风、业务能力两个方面培育自己的典型,优先为他们提供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作为学校树正气、树名师的特色活动,在社会各界产生了较大反响。为了深化课改,表彰课改中涌现出来的先进,自2013年课改开始,我们连续两年举办了优秀课改教师和优秀课改组的评选。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既锻炼提升了名师素质,又较好的实现了名师辐射带头作用。

2打造研训共同体,实现自我素质提升

在平时教研活动中,我们以备课组为评价单位,在赛课活动中开展了备课组同课异构活动、同课抽上活动、异课各上活动等,从理论引向实践,既发挥共同体(备课组)的教研功能,让他们同呼吸共命运,使合作教研效益达到最优化。今年下半年,为顺应“语文主题学习”与

“国学经典”发展的需要,在自我申报的基础上我们成立了语文“主题式.经典诵读”研究共同体,鼓励教师冒尖发展,拉动“语文主题学习”研究向纵深发展,形成自我特色。他们从古诗词、对联、童诗童谣、诗配画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制定了详实的发展规划,在赛课活动中,逐步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如赵艳老师执教的《对联》,就试图从对联的发展、内容、形式等方面解读对联,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写作技巧,积累对联,并试着写作对联。“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3、鼓励外出学习,开阔教师视野

实践中学习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学习。本,我校共派出约二百人次到河南林州、曲阜、潍坊、德州、济南等地学习。特别是结合“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改革与国学教育的开展,我们选派骨干语文教师参加了在潍坊举办的全国“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研讨会,在河南林州举办“语文主题学习”河东区教干培训班等,王守品校长、教研室教导处人员及部分语文骨干教师参加了在泗水尼山圣源书院举办的国学教育第十四期和十五期的培训,提升了教干教师国学素养,开阔了国学教育开展的视野。“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以后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之后各自有两个思想。”学习归来后我们以还原课、汇报会的形式展示了学习内容,分享了学习成果。通过外出学习,教干教师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教学业务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理清了发展思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打造高效课堂,培育课堂改革文化

我校自2013年3月开始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历时三年。从最初的语文数学践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改思想,到今年的语文践行“语文主题学习”教改思想,数学教师熟练掌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英语艺体教师熟练掌握“本色课堂”教学策略并有所创新。从中小本部的改革也逐渐扩散到了学区小学。三年来我们赛课研讨900余节,听评课11000多节次,教师授课水平正逐步提升,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正逐步养成,课堂教学效率正稳步提高。

课改从转变观念开始。“一个鸡蛋从外部打破,是一盘菜;从内部打破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观念指导行动,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课改初期我们就提出:“课堂改革我们绝不搞花架子,我们必须从解决课堂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落脚点在课堂的简约高效,在于学生素质提升。我们要求老师真正从“教”为中心,走向“学”为中心,在脑海里真正来一场转变教学观念的革命,彻底的、真正的转变教学观念,真正的树立起新的“生本教学”教学观;真正的树立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学习观。且真正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服务。

深入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国学经典教育与“曾曦作文”教学研究,提高学生语

文综合素养。学生阅读的数量与品质决定了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解决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有效方法与思想。从4月份开始,我们就谋划制定了《ⅩⅩ街道中心小学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施方案》,成立“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改革领导小组,先从研讨会的角度,试上“语文主题学习”的相关课型,学习课改思想;组织了各年级语文骨干教师集体备课,向全街道教师下发了第五单元至第八单元“语文主题学习”集体备课稿,让老师试上;申报教育部“语文主题学习”立项课题,从课题研究高度开展“语文主题学习”的教学研究 。9月份我们修订出台了《课改指导意见ⅩⅩ下半年》,把“语文主题学习”课改实验放到赛课中加以锤炼与提升;在区、街道语文骨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凝结所有老师智慧的集体备课教案,10月份我们印发给了每位语文老师;在自我申报的基础上我们成立了语文“主题式.经典诵读”研究共同体,鼓励教师冒尖发展,拉动“语文主题学习”研究向纵深发展,形成自我特色。

国学经典是孩子语文素养形成的源泉,只有常抓不懈,才能渐成素养。今年以来,我们全面落实《ⅩⅩ小学国学经典教育实施计划》,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稳步推进。语文课的经典味不能少,我们落实了课前三分钟诵读经典活动,让经典与孩子课课相伴;经典诵读课程不能少,在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我们逐步开发校本课程,《童诗童谣》、《古典诗词》、《对联》等正渐趋成型,让经典诵读课程化;经典诵读时间不能少,在落实地方国学课程开课的同时,我们让语文老师从阅读课中挤出一课时,定时开展国学教育,并认真落实晨读暮醒制度

“曾曦作文”教学研究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部分,是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有效补充与提升。我们首先积极选派教干教师参与区“曾曦作文”教学研讨会,学习曾曦作文教学思想与流程,组织学生订阅相关刊物;其次召开“曾曦作文”研讨交流会,交流学习心得,畅谈实践感悟;再次召开课堂教学研讨会,从实践的角度,剖析课堂教学得失,引领全校“曾曦作文”教学的开展。

课堂评价有效益。推行课改我们从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评估入手,教师的课堂语言评价是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我们积极倡导教师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模式,要求简约实在,以小组星级评价为依托,提升小组内部竞争活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现在,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也被评为临沂市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学校、临沂市蓓蕾读书工程先进学校、河东区综合管理先进单位、河东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我们深知,我们的工作距领导要求和教师的期望仍存在差距,我们将在反思中求改进,在改进中求突破,在突破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特色,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努力使我校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教育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与国学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注入国学元素,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以及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培养,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国学教育

近年来,国学热方兴未艾,全国各地中小学的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及各种形式的国学活动更是如雨后春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而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也得到应有体现。小学语文中所遴选的优秀国学内容,正是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窗口和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呈现方式及国学元素在语文教学中的注入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国学元素在现代教育中应具有的文化教育意义。

一、什么是“国学”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国学的概念,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有较全面的论述,他认为“国学可以理解为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所在”。由此可见,国学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认识和研究,也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认同。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国学内容

通过对现行的人教版一至六学年全套语文教材中的国学内容做一个粗略统计,可以看出,一到六年级的十二本教材中,包括选读部分在内,共有课文四百二十一篇,其中国学内容四十篇,国学占课文总量的百分之九,此外,更有大量国学内容遍布在课文后面的“语文园地”或“回顾拓展”部分。这些国学内容分布于课文及课文后的知识拓展部分,使小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学部分,是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的要求,它不仅体现了语文的课程性质,更是形成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丰厚资源,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

三、国学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注入

国学经典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青少年的优秀人格,使青少年能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而且能增强他们对传承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如何有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入积极向上的国学元素呢?

1.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一方面能增加学生的国学涵养,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另一方面把诵读活动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又能成为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助推器”,增加学生的识字量,积淀语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十三岁以前是人生中记忆力的黄金时期。根据这一规律,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应以记忆、积累为主。新课标提出的一到六年级学生要背诵优秀古诗文一百六十篇(段)的要求,正是根据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小学年龄特点和智力特点而提出的。诵读不仅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还能使学生更好地体悟诗文的情感,更好地感受诗文的形象和意境。所以,利用小学生记忆力发展的最好时期,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无疑能达到文化熏陶、智慧锻炼和人格培养的目的。

2.故事熏陶。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每天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由教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感到国学故事的无限精彩,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从而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国学经典的内容,解释其中的含义,学生听得愉快、学得轻松,同时也消除了反复诵读产生的枯燥感。因此,我们应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通过国学典故中的生动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国学教育,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琴棋书画。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包括琴棋书画、民俗风情等在内的国学元素,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画卷与精神风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代表性的载体。从小学低年级开始用音乐、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熏陶孩子,让孩子浸润在文化艺术的氛围中,能增加民族文化素养。这些对于国学的深入学习都是很重要的。心理学家认为音乐、书法等传统文化国粹,能渗入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无意识的超境界幻觉,并能唤起平时被抑制的记忆。让孩子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学习国学精粹,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愿望,对孩子们精神世界产生更深层、更广泛的影响。

4.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除了鼓励小学生利用节假日参观历史博物馆、名胜古迹外,还可以组织以国学为主题的夏令营,或以家庭为单位带孩子出去游历,增长见闻。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父母应为孩子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利用假日带孩子游历名胜古迹,寓教于乐,让他们在了解祖国历史的同时陶冶情操,用心去感受千百年的文化气息。名胜游历不仅能使孩子们增长见闻、开阔眼界,还能激发孩子们对祖国秀美山河的热爱,从而对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怀濡染。国学的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了方方面面的民族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多元一体”的。

国学最重要的当代教育价值之一,就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提升思想境界。开展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国学教育实践,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在实践当中我们要让国学走进课堂,走进学校,走进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耳濡目染促进德行的养成。要通过国学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陶冶学生的性情,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太炎.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纪宝成.国学的当代意义[N].光明日报,2006-04-05.

[3]南怀瑾.南怀瑾讲演录[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专著、论著!可挂名主编、副主编!出书快,收费低!《中国教师》《中小学教育》杂志先发表、后付费!咨询企鹅:1624575606

第三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创建书香校园”活动方案

(2010—2011学)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活动宗旨

(一)、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初步学习、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使小学生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不断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二)、弘扬人文精神。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在诵读中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眼界、净化灵魂、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等,让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引领学生的生命追求,促进和谐发展。

(三)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诵读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感受汉语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组织机构

成立“国学经典诵读,创建书香校园”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

领导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

组长:王茂贤

成员: 郝 虎张定勋王自正毛文荣

三、基本原则

(一)熟读成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国学经典内容力争达到“认读准确、诵读流利,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够背诵”的目标。

(二)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得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三)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与各学校所选科研课题紧密结合,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努力提高国学经典诵读的效果。

(四)有效整合:学校要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注重过程,讲求实效,坚持家校结合。

四、工作安排与要求

(一)诵读内容

按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在全校小学各年级开设不同的国学内容教学,主要开设有:《弟子规》、《三字经》,小学生必背古诗等。

(二)诵读安排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时间安排上以校本课程课时为主,每周至少一课时。要结合学校实际,每周安排一节早读课诵读国学经典内容。

开展“经典朗诵会”、“诵读擂台赛”和评选“诵读小能手”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师资配备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由语文教师负责,作为校本课程。教导处组织比赛活动,班主任积极配合。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师的专项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和指导学生诵读的能力及优秀品德养成。

(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研究。

学校和教师要注意相关资料的积累。要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及时发现、传播好的经验和方法。要积极探索评价激励机制,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诵读与书写相结合。

第四篇: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XX中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目的

当今“国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国学”不仅荟萃了中华人文知识的精粹,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体和推动力量,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处事准则,是人类珍贵的精神遗产。开展“国学教育”,是为了“继承民族文化精品,发扬民族优良传统”,把“国学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入持久地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和优秀的中华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报国理想,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二.期望活动达到的效果

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在师生中形成以先贤为楷模,勤勉学习、奋发有为、立志成才的思想。形成“人人诵读国学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我国传统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励志自强的优秀品质,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水平,让经典和传统更好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三.经典诵读内容

《诗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荀子》《史记》《古文观止》《世说新语》《宋词选注》等,以及语文课标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

四.实施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

(二)开展国学阵地教育

1.利用校园文化墙、名人广场、教学楼等布置经典名句和书画,各班班级文化建设要体现国学教育特色(要求各班自行制作)。

2.每月的黑板报和橱窗要有相应的国学教育的内容。

3.各班每期办一次墙报,可以是经典摘抄、经典改写、古诗配画、自写古诗等。

4.每天中午或下午休息时间播放国学经典诵读或音乐。

5.充分利用校园艺术节、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展示国学经典。通过文学社、书画社、播音社、剪纸社等学生社团活动,增强学生的

学习兴趣。

6.布置课外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7.学校组织阶段性检测,采取以班为单位的抽测形式检查。

(三)举办国学专题

1.学校每期举办一次“与经典为伍”国学朗诵活动。 2.每班每期召开两次体现“国学”的主题班会。 3.各班或各年级开展背经典或背诗词的竞赛。

(四)诵读要求

1.诵读时间。每周

一、

三、五早读时间及间周一次的阅读课为诵读时间,提倡课前一吟和每天一读。任课教师要鼓励学生常读不懈,积少成多,养成熟读成诵的习惯。

2.各国学指导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制定诵读计划,督促学生诵读。各班黑板报要由学生专人负责每周刊登一古首诗或一经典文句。让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记得牢,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

3.指导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4.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班主任的统一协调下,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功能进行诵读。

(五)预定计划,及时总结。每学期开始,教研组要通过教研组工作会议,将本学期经典诵读活动计划明确,确定活动形式、内容和责任人等,学期进行总结。

XXX 2015-11-26

国学经典诵读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赵明跃

副组长:陶斯群 翟加新 张培德

成 员:尹华琴 唐 勇 唐 俊 张志坚

杨 卓 李 芃 谭本波 全体班主任和语文老师

彭育均 3

第五篇:小学“国学经典教育”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1.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促使学校师生诵读真正做到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营造国学经典的书香氛围,打造书香校园。进一步提升师生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学会向课外、向生活学习的能力,并在诵读中陶冶情感,浸润心灵,提升人生境界。

3.让诵读成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最重要的助推器。

二、阅读内容

学生:教育局推荐诵读内容。

三、实施途径

(一)自主阅读

学生根据推荐内容,自主安排背诵。

(二)教师指导

教师指导一般在课上进行。

三、实施过程

(一)精选诵读内容。

经典诵读内容分年段推荐:

一年级《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年级《弟子规》《笠翁对韵》《孝经》 三年级《论语》故事、成语典故 四年级《论语》1-10篇 五年级《论语》11-20篇 六年级《大学》《中庸》

(二)培养学生热爱诵读的习惯。

班级每周必须安排并上好1节的国学课,让国学课成为学生的必修课;每天早晨合理安排20分钟晨诵(8:00—8:20)。

(三)评价激励手段要跟紧。

1.激励形式多样:为了让学生养成习惯诵读,老师为孩子设计一顶顶高帽、一项项奖励,变着花样去表扬奖励,让表扬经常地落到学习差、纪律差的每一个孩子身上。

2.阅读考级制度。 (1)、全校共设12个级别,教师需向学生说明各级阅读量,使全体学生了解各级考查的内容和标准,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诵读活动。

(2)中小考核以年级部为单位,学区考核以学校为单位,先进行报名考核,最后教研室在年级推荐以后组织终审一次考核。

(四)丰富师生阅读活动。

1.做好课前两分钟活动。课前两分钟活动内容要诵读古诗词。 2.定期组织学生举行诵读比赛。

四、阅读评价

在全面展开诵读活动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定期进行交流检测,使活动有效开展,落到实处。根据学校情况,制定评估细则如下:

班级学生的诵读成绩,每学期检测两次,最后折合为10分,计入语文教师教学成绩考核。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恋爱微信聊天技巧话术下一篇:开展职工之家建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