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化工程个别偏离型不平衡报价的影响及应对

2022-09-13

目前绿化工程招标中, 实际上还是大多数采用了低价中标模式, 承包方在投标时往往采用不平衡报价, 即为了谋求更大的利润, 投标方在保证总价较低确保中标的前提下, 有意调整子目价格的一种报价方式。不平衡报价对绿化工程的建安成本控制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绿化工程有着其不同于其他建筑工程的特性, 其项目中的大部分清单子目都与其它清单子目不存在关联, 即各个清单子目是否实施以及实施中具体工程数量, 对其他清单子目的实施不产生直接影响。因此, 绿化工程承包商往往采用“个别偏离型”不平衡报价的策略, 从而有效的将自身的价格风险转嫁于发包方。因此, 发包方如何及早发现并规避此类风险成为当下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1.“个别偏离型”不平衡报价的定义及策略

为了在越来越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取胜利, 承包商既要保证投标报价的竞争力, 同时又要想要得到超额的利润, 必然采取各种投标策略降低或转移风险。“个别偏离型”不平衡报价就是其采用的常用方法之一。所谓个别偏离型不平衡报价, 是不平衡报价的一种表现形式, 属于极端不平衡报价, 由于绿化工程各个清单子目独立存在的特性。因此, 绿化工程承包商常常采用这种极端不平衡报价方式。

承包商一般在下列情况中, 将个别子目的价格调整到偏差幅度极大, 甚至达到市场平均价格的数倍或者数十倍。

1.1由于绿化设计质量及深度不足, 有可能现场发生签证或设计变更的, 承包商提高其投标报价;可能现场无法施工或减少工程量的, 承包商降低其投标报价。

1.2由于投标清单工程量有明显错误的, 如清单与图纸工程量及现场不相符, 工程量少时承包商提高其投标报价, 工程量多时承包商降低其投标报价。

1.3招标文件中对特殊项目, 如丛生苗木、景观树项目特征描述不清的, 承包商降低其投标报价, 在施工中以次从好或者提高该品种从而要求另行定价。

2.“个别偏离型”不平衡报价对造价的影响

由于目前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给了承包方操作空间, “个别偏离型”不平衡报价成为了绿化承包方风险转移的有效途径, 让发包方承担了更多本不应该由自身承担的工程风险。而这种不平衡报价方式, 往往对绿化工程管理机制形成了挑战。

这种报价的目的是为了让承包方获得更大利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承包方常常在投标文件中大做文章, 即常说的“各处埋雷”。中标后, 发包方一般很难及时的控制建安成本, 结果出现“低价中标, 高价结算”的情况。这种报价后的结算总价一般会超出中标价百分之二十左右, 有个别项目甚至超出中标价几倍, 给发包方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3.针对“个别偏离型”不平衡报价的应对措施

为了预防承包商在投标文件中的地雷, 在结算时避免超合同价情况的发生, 造价方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做好相应的措施。

3.1重视前期工作, 在萌芽状态扼杀不平衡报价

3.1.1认真审查图纸的质量与深度, 结合实际的施工条件及施工区域的气候特性深化绿化设计内容, 杜绝边施工边设计的情况发生, 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 在源头上防止不平衡报价。

3.1.2重视清单与拦标价的质量, 给予编标单位充分的时间, 做到工程量精确、项目特征描述清晰、市场价格调查精准, 为评标过程防止不平衡报价做好基础工作。

3.1.3制定合理的招投标办法, 设置限制恶意不平衡报价中标的条款, 借助评委专家的力量发现不明显的不平衡报价。

3.1.4注重企业的诚信状况, 详细了解投标单位是否有因工程结算引起的经济纠纷, 杜绝诚信状况恶劣的单位入围。

3.1.5完善合同条款, 制定合理的工期, 如施工工期中包含非种植季节应顺延合同工期;明确因承包商原因工程量发生变化的处理原则;明确因发包方原因发生变更的调价原则等。

3.2实时监控施工过程, 预防不平衡报价的发生

3.2.1分析中标单位的投标清单, 发现投标中存在的不平衡报价情况, 在施工中警惕关于不平衡报价子目的变更和签证。

3.2.2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在施工前要求承包方明确施工进度, 并落实奖罚措施, 避免因承包方故意拖延工期造成因气候原因无法施工产生的设计变更。

3.2.3落实施工月报制度, 按月申报施工进度及相应所发生的费用, 以便于实时控制总体建安费用。

3.2.4按时完善变更及签证资料, 借助造价咨询机构的力量, 及时了解变革及签证发的费用。

3.3严格把控结算关, 将不平衡报价的影响降至最低

3.3.1由于承包商原因造成的不平衡报价子目工程量增加的不予计量, 不平衡报价子目工程量减少的按合同条款予以处罚。

3.3.2由于发包人原因造成的不平衡报价子目工程量增加的, 超合同工程量部分应按清单规范及各地区造价文件规定重新定价。

4.结语

针对绿化工程中的“个别偏离型”不平衡报价后带来的不良后果, 发包方重点应将防范工作做在前期。对于承包方的审核要严谨并制定等级名录, 对于合同条款的设立要严密并设计规范样本, 对于施工过程的管理要连续并落实奖惩措施, 才能在后期结算工作中对建安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简而言之, 预防在前, 管控在中, 注重关键, 及时发现并借助参与的各方力量, 才能有效规避问题。

摘要:通过“个别偏离型”不平衡报价的概念的分析, 总结了承包方在投标上使用的一般策略, 讲明了该策略带给发包方的不良后果, 提出预防和应对这种不平衡报价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绿化工程,个别偏离型不平衡报价,控制

参考文献

[1] 李建光.工程招投标中不平衡报价策略研究:基于承包人视角[D].广西师范大学, 2013

[2] 王泽华.对工程项目招投标中不平衡报价的分析及控制[D].天津大学, 2010

[3] 陈兆领.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跟踪审计体系构建及应周巧究[D].浙江大学, 201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贵州省六盘水市“三变”改革经典模式探析下一篇:浅谈高中数学解题中运用构造法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