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进行成本控制

2023-03-20

第一篇:企业如何进行成本控制

生产企业如何进行质量成本控制

1质量成本的定义与分类

质量成本是指为了防止出现低质量产品而发生的成本以及由于出现了低质量产品而导致的成本。这个定义说明成本与控制作业和失败作业这两类作业相关。控制作业是为了是为了预防和检查低质量的产品而实施的作业,由此产生的成本叫控制成本。失败作业是为了对低质量产品做出反应而由企业或顾客实施的作业,由此产生的成本叫失败成本。

质量成本包括如下四类:

1.1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为防止出现低质量的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包括质量设计工程费用、质量流程改进费用、质量培训费用、质量审计费用、供应商评估费用、预防性设备维修费用等等。当预防成本增加时,预期失败成本会减少。

1.2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为了确定产品是否符合顾客要求而发生的成本,包括流程验收费用、产品验收费用、包装检验费用、检测设备费用、外部鉴定费用等。气宗,流程验收是指抽查加工中的在产品,以确定流程是否处于控制之下、是否正在生产无缺陷的产品,如果不是,就终止该流程,直到采取纠正性措施为止;产品验收是指为确定产品是否达到可接受的质量水平而从成批的产品中抽样,如果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就接受这批产品。

1.3内部失败成本

内部失败成本是指由于低质量产品在送达顾客之前被发现而引起的成本,包括废品损失、返工费用、停工检验费用、重新测试费用、设计变更费用等。

1.4外部失败成本

外部失败成本是指由于低质量产品在送达顾客之后被发现而引起的成本,包括产品回收、折扣、保修、顾客投诉处理、顾客满意度下降以及丢失市场份额等而导致的费用和损失。在所有质量成本中,外部失败成本是最具破坏性的,而且最难计量。

2质量成本控制的概念及意义

产品的质量是指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某种使用要求程度,程度越高就说明产品的质量越好,越能受到消费者的信赖和欢迎。但是,一般来说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会增加某些费用支出,而在一定的时期内,市场能够接受价格的前提下,企业效益必将受到影响,若提高产品价格,其销售量又将受到影响。因此,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更重的是如何提高产品质量与降低产品成本有效地结合起来。质量成本控制就是在既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对质量成本的形成和发生施以积极、必要的影响,从而达到最佳质量效益的行为。 对质量成本进行控制,充分反映了现代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产品成本的控制,也反映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1对质量成本进行控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手段。企业的一个中心工作就是通过质量成本控制,把提高产品质量过程中的各种耗费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减少浪费,以较少的耗费和占用,取得尽量好的质量,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加强质量成本控制,来保证产品质量,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以求得不断发展壮大。

2.2通过质量成本控制来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质量成本控制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到企业诸多部门和生产经营的诸多环节。为此,在质量成本控制过程中,各方面人员要积极配合、协调行动,实行科学的管理,保证质量成本控制顺利进行。因此,加强质量成本控制,能够促进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的应变能力。

2.3质量成本控制是建立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必要条件 企业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必须建立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质量成本控制就是要分清企业内部各单位对质量成本形成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以便进行合理的奖惩,促使企业内部个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使得质量总成本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3质量成本的控制方法

质量成本的控制应根据企业指制定的质量成本标准,对质量成本包括的内容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归集、计算,将实际质量成本与质量成本的控制标准进行比较揭示质量成本的差异,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差异,完成质量成本控制目标的过程。

质量成本的控制是质量成本管理环节中的重要环节。以往人们一般都比较重视质量成本的核算问题,如质量成本的记录、分析、分类、内容等,很少研究如何进行质量成本的控制;企业要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就应该采取各种质量成本的控制手段,将质量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较低的水平上。

由于质量成本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因此,质量成本的控制也应发动各个部门和全体职工参与,实现全过程和全员的质量成本管理和控制。

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情况下,质量成本的核算也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因此,对质量成本的控制,应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

3.1产品设计阶段的质量成本控制

产品设计阶段是成本成型的初级阶段,设计部门应根据用户对产品性能、质量的要求,设计出能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取得最佳质量水平的产品。这里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两部分,它随着产品质量水平的变动而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生产成本随着质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产品的使用成本随着质量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这样产品的设计人员就应结合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提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使质量成本达到理想的标准。

在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除了选择最佳质量水平外,还应考虑设计阶段的成本,进行质量成本控制。设计阶段的成本一般包括设计规划成本,如调研费用、结构组合费用、条件审查费用等;试制试验成本,如样品试制费用、试验费用、鉴定评审费用等;技术管理成本,如技术文件的管理成本、情报管理费用、设计管理费用等。上述这些费用既是构成产品的设计成本,又是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所支付的费用,构成产品质量成本的一部分。产品开发设计质量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以最低的成本设计出质量最佳产品。产品开发设计质量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是:控制产品质量的适宜水平;不必要质量成本的分析;加强产品设计的论证和评审;加强样品的试制和实验,保证产品设计质量的完善;加强技术文件的管理,控制技术管理成本。

3.2生产过程中质量成本的控制

生产过程是产品形成的过程,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成本控制就要求各生产部门根据设计的要求,按设计要求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并且要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成本的发生额。通过质量成本的控制,做到以较低的质量成本达到较佳的产品质量效果。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控制质量成本,在产品的各生产工序应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规章制度,降低废品率,提高各工序产品生产的质量。在进行控制时,应做到在废品出现之前,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从而将废品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进而控制力产品的质量成本。

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检验,其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质量标准对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以及生产过程工艺中进行检验,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应及时纠正。在进行质量检验过程中,应做到质检和生产相结合,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不能因为进行质量检验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同时应尽量减少检验费用降低质量成本。

对于质检过程中检查出来的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应做好处理工作,加强管理。对于可以利用的,可以再利用;可以降价销售的,可以对外销售,以减少损失。同时,通过对它们的控制,可以减少返修费用和损失,进而降低质量成本。

3.3销售过程中的质量成本控制

销售过程中的质量成本属于外部故障成本,它是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为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未达到产品或服务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性费用,一般包括产品售后服务费用、保修费用、退货损失、折价损失、索赔费用等。销售过程中的质量成本控制室质量成本控制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降低质量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销售过程中进行质量成本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3.1 做好产品的包装、储运等工作

产品包装的好坏,不仅能够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保护好产品,不至于发生损坏。许多企业的产品从企业到销售环节出现产品的损失,大部分情况是与产品的包装有关。由于每种产品使用的材料不同,运输方式不同,其对包装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应研究产品包装对于每种产品的不同要求,并针对不同的产品采取不同的包装方法,以期做到保护产品的作用。另外,运输方式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不同的产品对运输方式的要求不一样,应尽量减少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发生的损失。

3.3.2 控制售后服务费用

产品的售后服务是企业为了推销产品而采取的重要措施。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售后服务的好坏,对产品销售影响是很大的,其发生的费用额也在不断地增加。同时,由于这些费用大部分发生在厂外或外地,其发生额的多少很难准确的加以控制,这也是也是影响企业质量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有效地控制售后服务费用,应对售后服务的的项目、开支标准等作出统一的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查。

3.3.3 控制索赔费用的支出

当企业的产品出现产品质量时,应对用户进行赔偿。在赔偿工作中,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维护企业的利益,从实际损坏情况出发,为用户提供合理的补偿;另一方面,也应为用户着想,尽量为用户提供可能的赔偿。这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企业应制定出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赔偿方案,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以维护企业的正当利益。

质量成本的控制不但包括质量成本总额的控制,同时还应进行各项比重的控制,是质量成本达到一个最佳的水平。合理调控质量成本的比例结构和费用分布,可以将质量成本控制在一个适宜的区域,是企业既能有效地降低质量成本总额,又能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从而为提高企业质量成本投入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取得良好的质量成本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总之,对于处在激烈竞争中的企业,质量可以提供重要的竞争优势,当然也要把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所以,当今生产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把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有机结合起来。当然,这需要各个部门很好的配合。

第二篇:施工企业如何进行成本管理

你必须知道的技能!施工企业如何进行成本管理

项目是施工企业的成本中心,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获利空间越来越小,施工企业都更加重视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把成本控制目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本文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就在新形势下施工企业应如何搞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供大家参考。

1 完善项目成本管理的体系 为保证成本管理的实施,首先是要建立、健全和完善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明确项目部、公司各部门成员对成本核算、管理的职责范围、内容,确保项目成本核算的及时、完整和真实,以便及时发现偏差,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降低成本(费用)目标的实现。围绕成本管理这一核心,相关职能人员职责分工应明确。

1.1 明确项目经理的管理职责 一般说来,项目经理应全面负责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工程部和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编制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制定降低施工成本的技术措施计划;从项目施工方案上保预算控制目标的实现。施工工长负责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贯彻技术组织措施,降低成本指标。预算统计员、材设部采购人员、工地材料员、机械设备员、劳动工资员等,应各负其责。其中成本员,负责项目成本核算,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会同有关人员编制项目降低成本计划和项目成本控制计划,并按月编报成本报表及成本分析。

1.2 编制项目成本计划的控制指标 主要应编制好项目总造价,工程项目中标后,先由预算部、工程部相关计划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工程项目总造价进行分解。分解的主要依据是投标书、合同书,定额及其他有关资料。按分项工程逐一进行编制,计算出每一分项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然后进行加总,计算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 以此作为项目管理中进行全面控制的基础资料。同时,应确定项目责任成本计划、利润指标,即由总经理组织预算部、工程部、项目部、材设部、财务部等部门召开责任成本编制会议,集体编制计划成本,结合成本降低目标,按预算项目的对应口径编制出整个项目的计划成本,并以此作为项目部成本开支的最高控制限额,只要工程造价与成本指标确定之后,利润指标编制出来,因为,它是预算总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只要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后,进行综合平衡分析便能确定出项目利润指标。

2 加强项目计划成本控制

2.1 加强材料费的控制 分项工程开始前,由项目部、预算部预算员以分项工程作为成本控制对象,根据项目施工计划及事先制定的计划成本,在合理的内部成本降低率标准的基础上编制施工预算。施工预算中凡是施工用的所有材料都要列出定额数量,不得漏列。材料工程的材料采购、工长领科、库房发料、财务付款均以此为依据。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应及时获得甲方签证,根据工程变更及调整的工程量调整相应分项预算,同时向材设部补报调整的材料需用计划。同时,要对价格进行控制。公司成立材料采购领导委员会,具体负责工程项目材料采购的组织实施工作,大宗材料采购采用招标形式,邀请有实力的供应商入围,比单价、比运(距)费、比付款方式、比供应能力,最后由采购委员会集体商议确定供货方,使采购成本达到最低。批量采购材料采用询价单采购形式,由采购人员填定材料询价单,注明联系电话、地址、联系人、数量、品名、规格、品牌、质量等级、报价付款方式,报采购领导委员会同意后方可采购。其他零星材料采购也要坚持“两(三)人同行、货比三家、同质优价”的原则。材料采购人员在实施采购时,要求必须根据计划成本所确定的最高限价,货比三家,价比三家,质比三家,不得购人超出材料最高限价的材料。对超出内部价格或质次材料的损失,相关人员要承担相应责任。

2.2 加强对人工费的控制 一是公司与劳务分包方签订的分包合同价须经预算员认可,并不得超过所定计划成本。二是项目部、工程部、预算部根据分包合同进行控制。

2.3 加强对机械使用费控制 主要是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使用费。机械租赁合同价须经预算员认可,并不得超过计划成本,总费用不得超过计划成本中机械费的控制额。 此外,还应对间接费及其它直接费控制。主要是精减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节约施工管理费等等。

3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 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项目进行施工成本分析的基础,因此应及时准确地汇集成本资料,反映工程成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事中控制。

3.1 正确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核算首先要合理确定核算对象,原则上应以项目内每一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单位工程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也可根据其组织管理形式及成本考核需要,按工程部位、工序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

3.2 细化成本控制项目 为进行成本分析对比,成本核算项目应进行详细划分,以增强同预算项目的配套性,并能够满足成本分析的需要。

3.3 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对项目成本核算实行月结制度 为保证项目成本核算月结制度的落实,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核算资料,施工企业要切实做好相关各项基础工作,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重点在于建立和健全各类原始记录、账簿、报表,建立规范的核算基础资料流程为成本核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强化成本分析 为切实搞好成本控制,还需要财务人员、预算人员、材料人员积极开展施工过程中的成本事中分析,进行预算与施工实际成本的逐项对比。

4.1 加强材料价格价差管理分析 应由财务人员建立价差核算对比台账,对大宗材料逐项计算对比价差,编制材料价差利润统计表,通过该表可以反映材料采购价格上是否存在问题及在各项材料价格上赚了多少钱。

4.2 加强工地材料消耗台账管理分析 应由工地材料人员建立材料耗用节超分析台账,对大宗材料逐项计算对比量差,编制材料量差节超分析表,反映包括本期耗用对比,项目开工至本期累计耗用对比。通过该表可反映材料数量上赚了多少钱,可反映施工中材料耗用上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4.3 加强成本台账管理分析 由财务人员建立单位工程收入及成本台账,编制项目责任成本报表,对预算成本中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与施工实际成本进行逐项对比,包括本期数对比,项目开工至本期累计数对比,及时发现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中存在的问题,以进行事中控制。

5 结束语

工程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的边缘学科。发材网小编相信随着当前许多施工企业进行了标准认证工作,只要我们能注重学习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优秀的成本管理方法,实用的成本控制手段和措施,在建设施工中全方位、全过程严格把关,层层落实,深挖企业内部潜力,降低施工成本,就一定能做好目标成本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使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发展和壮大。

第三篇:报社印刷厂如何进行成本控制

大连晚报社印刷厂

关键词:ERP、报社印厂、成本、新闻纸、废品、费用

引言:

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的环节很多,但是从何入手,是企业管理者的难题,比如:如何控制印刷机台的纸张浪费?如何监控纸张克重是否超标?如何控制纸张库存损耗的产生?如何避免材料盲目采购?如何杜绝工具物品重复采购?如何控制设备维修费用?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求企业必须做到精细化管理才能实现。

“开源节流”是企业管理者熟知的道理。但是,面临当前经济形势,对于绝大多数报社印刷厂而言,则是开源无力,节流有道。为进一步加强企业成本控制,2008年下半年我们进行了《方正全略》ERP系统的二期升级。此次升级的目的就是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地展开成本控制,迄今为止初步取得了如下成果:

 实现纸张按卷跟踪管理,有效控制缺重,提高使用率

目前企业用纸缺重率控制在纸张总用量0.2%以下,白破控制在0.18%以下,黑破控制在1%以下,纸张超克重控制在0.35克以内,纸张实际使用率接近98.75%。  全面规划安全库存,控制采购数量和价格,降低库存成本

目前企业70%以上的物资采购都进行了采购高低储数量的优化调整,杜绝了盲目采购造成的成本支出。结合招标管理,严格控制采购价格与供应商选择。

 全面管理所有废品,加强废品工序化衔接,杜绝废品外流

以数量统计的废品出入库实现了0误差,以重量统计的废品出入库误差压缩在2%以内。管理各类废品达到20余种,预计近百万的废品收入处于监管和控制中。  通过合理的资源计划配置,防止低值资产遗失和无效投资

目前通过ERP系统重新规划整理各类维修、办公工具,使企业低值资产做到管理。明确制定部门工具配置计划,跟踪工具使用,杜绝高价值工具重复购买、丢失行为。  建立设备维护管理体系,实现设备故障和零配件寿命分析,降低维修成本

依托ERP结合企业设备状况,制定合理机台保养计划、定期检修计划,规范的维修流程,建立了维修验收机制,有力保障设备高效运行。通过设备故障分析以及高价值零配件生命周期跟踪,实现配件精确备货,优化采购性价比。

 建立日常费用立项申报、审批、报销机制,控制日常费用开支

按照ERP系统的管理流程,把企业墙上的规章制度,转化为实实大大的行为规范,改变了费用管理无流程不可控的现状,大大堵塞不合理费用支出。

上述成本控制的成果是ERP与企业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并不断调整、完善的结果,而有效的成本控制需要精细化的管理手段才能实现。

其一,纸张管理精细化。我们管理到了每一卷纸的净重、缺重、采购白破、库存白破。对于机台我们管理到每个班组产生黑破。对于每卷纸都遵循一个等式:

缺重=标重-采购白破-库存白破-上机净重

通过这样严格的控制,我们可以对某一供货商或者某一批次的纸张,缺重是多少,产生的破损是多少。对于缺重情况我们可以与供货商协商具体的索赔事宜;对于采购白破我们可以与运输商协商具体的索赔事宜;对于库存白破我们可以分析原因,改进管理,甚至进行相关的人员处罚;通过统计每天机台的生产黑破情况,我们可以进一步测试出每一种纸张的出纸率,以及每一个班组的节纸情况,每一个订单的节纸情况。有了以上这些数据,我们还可以综合

分析出每一种纸张的实际克重,因为克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出纸率,以及考核机台用纸消耗的准确性。

其二,采购管理定量化。我们对采购行为进行严格的区分:招标采购、月度计划采购、安全库存采购、临时性采购。对于招标采购的材料要求采购人员必须向指定的供货商以招标价格月度定量采购;对于安全库存采购的材料要求采购人员只要不超过确定的最高价,且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可以向不同的供货商采购,以保证安全库存量;对于临时采购的行为必须由领导审批后,才能进行采购工作。采购行为的严格区分完全是由ERP系统来控制,这样杜绝了盲目采购,有效降低库存,从而也避免了大量人为因素的影响,为企业减少库存成本,提高资金的周转率。

其三,工具物品定位化。以前我们的工具采购、使用、保管行为没有做到严格的监控状态。致使形成了天天买工具人人无工具的状态,各部门有多少工具,归谁管理都不清楚,工具丢失找不到责任人,工具报废不见尸首。这种现象在每一个企业都普遍存在,往往都是视而不见。通过ERP系统,对每个部门进行合理的工具配置计划,对现有工具进行统一盘点,并指定由专人负责,工具借用、归还必须在系统中做逐一记录,丢失要追究保管人员责任,报废要有专人审批,废品要入到废品库。

其四,费用管理可控化。没有通过ERP系统管理前,费用报销没有规范的控制流程。每笔费用是否该发生,什么时间发生,很难做到准确的记忆。上了系统中,一方面依靠系统的流程,另一方面加强费用制度的建立。每笔费用发生前必须申报,审批后方可执行,报销时,报销单与申报单进逐一勾核,费用发生情况更加明细化,可控化。

其五,废品管理清晰化。废品管理每个企业都非常重视的一件事,以前我们面临废品入库数量和出库数量差别较大的问题,手工管理难以做到精细准确,印刷企业的废品来源于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给手工收集和统计工作带来很大不便。ERP系统结合库存管理的模式,严格与废品产生环节进行衔接,全流程管理废品。

其六,维修费用节约化。一直以来我们没有一套成型的设备维修管理方法,企业借助ERP建立建全了设备保养、维修管理体系。实现了对设备维修零配件成本归集,维修人员工时统计,外协维修人员费用统计等。这些数据对于设备的运行状况、人员修理技能、零配件使用寿命分析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零配件采用以旧换新的管理手段,堵塞了各部门、各班组、各维修人员乱领配件的现象。

深耕细作良其地,精雕细琢塑其形,成本控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必须做坚持不懈,持续改进。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管理越精细、收益越丰厚,愿在这个世界性的寒冬中,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暖意。

第四篇:业主如何对工程进度进行控制

一、进度控制概述

业主作为建设工程的主体,拥有建筑产品的使用权和经营权。业主参于建设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在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除控制工程质量和造价以外,为了使工程早日投入使用,产生效益,还必需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工程建设的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项目各建设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编制计划,将该计划付诸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对出现的偏差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直至工程竣工,交付使用。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定项目进度目标的实现,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建设工期。

项目进度控制,与投资控制和质量控制一样,是项目施工的重点控制内容之一。它是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

为了控制施工进度首先要明确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施工进度总目标的确定既受到工程施工条件的制约,也受到工程合同或指令性计划工期的限制,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要求,确定进度控制的总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以正常工期为施工进度控制总目标。

正常工期根据正常施工速度来确定的。

2、 以最优工期为施工进度控制总目标。

最优工期是工程总成本最低的工期,它可采用以正常工期为基准,应用工期成本优化的方法来确定。

3、 以合同工期或指令工期为施工进度控制总目标。

以合同工期或指令工期为施工进度控制总目标需要施工企业结合自身的施工能力和资源条件,并且充分估计各种可能以进度有影响的因素,要适当留有余地,保持一定的提前量。

施工进度控制总目标确定后,还要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可以按单位工程分解为交工分目标,也可按不同的专业分解,或者按施工阶段分解。

业主进行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

1、 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2、 督促和审查施工单位编制、季度、月度和周作业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3、 依据合同按期、按质、按量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为施工单位顺利实现预定工期目

标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介绍各种施工进度计划:

1、 施工总进度计划:

施工总进度计划用于确定各单位工程、准备工程和全工地性工程的施工期限及开竣工日期,确定各项工程施工的衔接关系。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建设工程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迅速发挥投资效果;保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如果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得不合理,将导致人力、物力的运用不均衡或延误工期,甚至还会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因此,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得正确与否是保证各项工程以及整个建设项目按期交付使用、充分发挥投资效果、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条件。

2、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在已经确定的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规定的工期和技术资源供应条件,遵循正确的施工顺序,对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持续施工时间以及相互搭接关系作出安排并用一定的形式表示出来。在其基础上可以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各项资源需用量计划,同时也是编制各分部分顶工程施工进度和编制季、月计划的基础。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可以用横道图和网络图来表达。

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是单位工程的进一步分解。按照不同的施工方法、构造与规格,可以把分部工程进一步划分为分项工程。

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在既定的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规定的工期和各种资源供应条件,对单位工程中的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起止时间及衔接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

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应将凡是一工程对象施工直接有关的内容列入计划。

4、年、月、旬、周施工进度计划

相对于施工总进度计划,计划属于实施计划,它一年内工程施工的目标。

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按整个项目或单位工程编制的,带有一定的控制性,但还不能满足施工作业的要求,实际作业时是按月(旬、周)作业计划和施工任务书执行的。另外,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前编制的,其内容还比较粗,而且现场情况又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执行中还必需编制短期的、更为具体的执行计划,月(旬、周)施工进度作业计划。

月(旬、周)施工进度作业计划要明确本月(旬、周)应完成的各项施工任务,完成计

划所需要和各种资源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产节约的措施。作业计划的编制还应该进行不同的施工项目之间同时施工的平衡协调;符合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期限;施工项目的分解必须满足指导施工作业的要求、细分到工序、明确进度日程。

5、分包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分包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业主指定分包商,该分包合同条款及价款由业主确定,并与业主直接签定合同,直接对业主负责,但这种分包商在现场的活动由总包统筹安排。也有由业主确定分包合同条款和价款,分包与总包签约。二是总包商自已选择分包商,该分包商与总包签定合同,对总包负责。

当一个工程由多个承包单位参加施工时,应按承包单位将单项工程的进度目标分解,确定各分包单位的进度目标,列入分包合同,以便落实分包责任,并且要根据各专业工程交叉施工方案和前后衔接顺序,明确不同承包单位工作面交接的条件和时间。分包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务实施要和总包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匹配,总的原则都是为了实现工程项目总目标。

三、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核要点

(1)总进度计划是否符合施工合同中开、竣工日期的规定。

(2)总进度计划中的项目是否有遗漏,分期施工是否满足分期使用的要求。

(3) 总进度计划中施工顺序的安排是否合理:如尽量提前建设可供施工使用的永久必工程;急需和关键的工程先施工。

(4)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否符合总进度计划中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要求。

(5)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项目的划分的粗细程度,一般应细到分项工程或更具体。

(6) 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施工顺序、施工的时间以及搭接关系是否合理。

(7) 主导工程是否连续施工。

(8) 施工平面各空间的安排是否合理。

(9) 劳动力、材料、机械需要量是否均衡。

四、进度控制的工作内容

1、 在开工之前业主要切实做好自已应做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为开工后的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保证施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如进行场地平整,完成施工用水、用电及场外道道路等外部条件,尽快办理各种施工手续,请城市规划部门现场实测定位、测放建筑

界线、街道控制桩和水准点交给施工单位进行测量放线,准备开工。

2、 为了控的的制施工进度,首先必需掌握情况,可以通过实地检查、统计资料和调度会议等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将它们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以发现进度是超前或落后,是否符合总进度计划中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要求,进度超前就要督促施工单位调整进度计划,进度落后要督促施工单位分析原因、采取赶工措施。

3、 审核施工进度计划。

4、 建立定期的巡查制度

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总包和分包到现场巡查,检查现场的施工进度、质量情况、现场文明施工情况、安全生产情况,将有关重要的内容记录下来,并及时发文要求各分包商确认。

5、召开专题会议

对一些施工中存在的难题,业主和总包联合在现场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解决。

5、 按合同规定按时符结承包方进度款。

6、 实行奖惩制度,按计划完成的给予奖励,未按计划完成的给予处罚,可以调动承包商的积极性。

四、在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要有效地进行进度控制,必须对影响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事先采取措施。

对工程进度不利的影响很多,可归纳为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设备与构配件因素、机具因素、资金因素、水文地质与气象因素以及环境、社会因素等。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才使进度控制显得非常重要。在施工过程中,管理者一旦掌握了实际进度情况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之后,其影响大多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目前,我国一般的建筑企业管理薄弱,业主有必要按照科学的程序对工程的进度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进度控制目标的实现,为建设项目按照预定的计划投产、运营、产生效益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五篇:【股票入门】股民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核心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是我们每一个不管是已经入市还是还未入市但对股市少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的警示条语。可见风险控制对于我们入市股民来说是多么重要。

我们都知道,证券公司里贴着,身边的人提醒着。但即使如此,我们已经入市的股民朋友在操作股票的时候并没有把它放在头等位置去考虑和提防,这里面或许有种种原因,但结果就是我们往往在操作股票的时候因此而造成股市的失利。在这里我们将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一些阐述,希望能在我们股民朋友后期的操作中派上用场。

在股市有一个定律叫墨菲定律,墨菲定律里面说到: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选择,而其中一种会导致灾难,那么必定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而墨菲定律要告诉我们的是,容易犯错误时人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会越严重。所以,我们在事前尽可能的想得周全和全面一些,而如果真的发生不幸和损失,那就笑着面对吧。关键在于总结经验和教训,而不是掩盖事实。

因为我们都知道对于事实进行掩盖在很多时候是会造成更大的损失的,就像古代带兵打仗的将军,如果谎报战败的军情,它会带来战场上更大的失利。因为面对事实,我们将能解决已有的过失,而掩盖事实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只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而对于股市中的风险控制,我们有很多技巧,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结合软件指标进行组合运用来防范。如图

1图1

在图1盛世赢家软件(可百度免费下载)中我们可以看到红圈圈出来的地方,这是弘历软件中的特色指标趋势王,当实线为绿色的时候,则代表大的行情是呈下降趋势的;而当主线变紫的时候,则代表股市中期行情可能即将来临,而一旦如果和图中一样,红色K线占上紫线则代表中期行情的确立,而这个时候也是风险较小的时候。

当然,这只是进行风险控制的方法之一,因为它结合了软件,所以会比较方便。风险控制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比如,对股票进行止损位的设置等等。

所以,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关键是这都会受股民的风险意识、对风险的敏感度以及股民自己的心态等因素的影响。当股票下跌时,很多股民朋友往往会成为风险的爱好者,他们在这个时候不是不知道风险的存在,而是因为心态的因素造成不必要的更多的损失。

股市有风险,也就已经表明要我们的每一位入市者都要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也希望我们的方法以及经验能给我们的股民朋友以借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食堂中毒应急预案下一篇:企业所得税法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