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审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究——以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广州分所为例

2022-09-14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介于研究型大学与职业技术学院之间的一种院校, 专业教育多强调动手能力, 主要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急需的行业专业人才。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较大, 尤其需要建设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本文以广州商学院省级实践教学基地———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为例, 通过对实习学生的跟踪和调查反馈, 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内容、存在问题、产生原因及创新解决对策进行探索。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生源的特点

(一) 高考起点低、基础弱

应用型院校学生大多为二本院校, 高考分数不高, 加上还有一部分是后来专插本补录近来的, 所以, 总体基础偏弱。教学过程中, 大多习惯接受现成的知识, 对于需要开创性解决问题的知识, 多数同学不愿意深入钻研, 只停留在比较机械的动手操作方面。所以这类学生的特点是起点低、基础弱。

(二) 经济条件偏好、欠缺吃苦精神

大多数民办本科院校均属于这一类型, 考分不高, 学费很高, 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 从小吃苦较少, 抗压力、忍耐力均有欠缺, 刚走向社会时, 预期很高, 动手能力却又不行, 对工作挑三拣四, 人生规划目标不明确。

(三) 就业渠道相对较宽

民办本科, 尤其像广州商学院处于发达经济区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生就业信息较内陆地区丰富, 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先机。在选择实习单位时, 不如内陆学生那样忠心和稳定, 跳槽现象就多, 而且今年以来, 随着会计专业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型发展, 改行和跳槽现象更是快速增长。

二、应用型本科审计专业教学特点

(一) 开设课程与会计专业高度相似或相近

由于不是专门的审计大学, 一般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审计专业课程都与会计课程85%以上的雷同, 广州商学院及其广州地区的23家独立学院, 开设审计专业的也都基本如此, 即便原来的一些商科类的一本院校, 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课程也没有太大实质性区别。最接近实习的一门课程就是第七学期开设的计算机辅助审计, 算是将未来工作中要用到的审计软件先进行校内模拟教学。

(二) 具有审计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缺乏

无论是独立学院还是一本二本, 只要是非研究型大学, 基本都定位在应用型本科层次, 师资普遍由学校到学校, 即便有注册会计师非执业资质, 实际没从事过审计工作, 在审计教学过程中, 往往教本宣科, 不联系实际, 只面向考证需要,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 在实习就业中往往不知从何下手, 动手适应能力较差。

(三) 会计师事务所情景模拟教学欠缺

由于开使用的教材基本停留在审计学原理、审计实务、审计案例分析、计算机审计这几门课, 没能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模拟事务所的工作情景, 比如审计工作的程序, 比如外勤审计中的先后多次见面会的基本内容和职能等, 又比如在审计资源调配和审计风险评估及审计程序、审计方案制定方面, 老师不能进入角色引导, 学生不能进入角色模拟, 导致刚进入实习单位时无所适从。

三、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常见的问题

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实际是双方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 前半部分在校内完成, 后半部分在实习基地完成, 本文分两部分分析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 实践教学校内环节存在的问题

1. 各类考核指标没有体现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第一,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口头上高喊要重视实践教学, 但教学单位负责人都是高校教授出身, 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时, 没有考虑来自实践单位有行业经验老师的利益, 具体反映在老师待遇上没有配套落实;第二, 国家考核层面, 国家对应用本科同样沿用多年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使得最后还是将落实引导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第三, 校内考核存在问题, 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务系统的评教指标就没有体现实践教学的指标, 实践教学几乎没有拿过教学奖。

2. 实践教学师资引进和培养受到限制。

一般情况下, 会计、审计专业的中高级人才, 在企业基本都是财务总监或财务主管, 工资待遇已经不错, 来学校也只套讲师或副教授待遇, 学校这方面的待遇较之企业并没有太多竞争力, 导致学校很难引进经验丰富的实践教师, 即便暂时引进来了, 各类评估考核指标一考核, 不久又离开了;另外, 校内青年老师要上职称, 必须做科研, 不愿利用暑假去企业挂职锻炼, 企业也不太愿意接收, 导致师资实训没有真正落实。

3.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没有充分考虑实践教学的课时。

由于多年来习惯于理论教学, 也由于会计审计职称考试的压力, 制定教学方案时, 实际还是更多首先保证了理论教学的课时, 实践教学课时往往只局限于很少的上机时间。

4. 实践教学教材偏落后。

大多数的实践教学教材都是财经院校的教授主编, 内容与实践有一定距离, 另外, 其中用到的案例也往往没有更新, 加上没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教本宣科, 校内实践教学的模拟效果就被白白的浪费了, 至少是打了很大的折扣。

5. 模拟教学软件与企业版实操软件有一定差距。

审计专业的实操软件大多使用的审计之友, 这是福斯特公司与南京审计大学共同开发的一款模拟软件, 在数据导入和审计思维方面, 与实际中的“审易”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加之教师理论结合实际的讲解功力不够, 有经验的老师教师基本不会软件, 会操作软件的青年教师又缺乏审计思维的实践经验, 所以, 学生去事务所前一周还必须用事务所之前的底稿重新培训软件实操。

(二) 实践教学实习单位存在的问题

广州商学院与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广州分所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已经运行了五年, 并由此拓展到深圳分所、广东分所和海南分所, 五年累计接收实习生150人, 留下就业15人。笔者作为基地负责人, 对实习生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回访, 并与事务所建立了常年联系机制, 根据多年管理实践, 将常见问题概括如下:

1. 事务所片面追求工作效益, 忽略教学效果。

学生实习阶段也正是事务所最繁忙的上半年阶段, 各个项目小组都非常繁忙, 带队组长或相关注册会计师自己都有大量工作任务, 一般都没实践从思维和理论上给实习生讲解太多, 一般只告知完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性基础工作, 比如抽凭证、比如发询证函、比如核对数据的基本勾稽是否成立, 但一般不会讲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做是基于什么样的审计思维, 对完成审计方案有什么帮助, 可否有更好地优选程序, 基本不会教这些, 所以, 如果学生自己悟性差, 很难学到实质性的实践知识。另外, 事务所担心很快教会了学生, 学生会利用学到的知识跳槽离开, 所以, 如同所得税清缴汇算, 基本都是到第八学期的四月份左右才开始教, 刚开始都是当作“审计民工”来使用, 使得教学效果不很显著。

2. 校方指导老师流于形式, 难以发挥作用。

第一, 校方老师因为多数不懂实务, 对于学生提出的实践性问题, 不能解决;第二, 校方指导老师都是兼职指导, 还在校内承担教学任务, 没有亲临现场跟随, 所以, 顶岗实习中的校方指导实际变成了形式。

3. 企业管理缺乏人性化温情。

如前所述, 事务所大多数的注册会计师内心就是把实习生当“审计民工”, 在平时工作中, 往往关心不够, 或者领导言语上关心, 具体人员实际接触中冷漠处置, 导致尚未完全走向社会的学生往往不适应, 尤其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 家庭条件普遍还可以, 且我校学生多是珠三角一带, 多数家里有私人企业, 往往承受不了事务所的频繁加班和人情冷漠, 实习期间, 离职跳槽现象较为严重, 甚至出现改行不做审计会计, 自去年以来, 改行已越来越突出。

4. 实习待遇偏低, 导致实习稳定性逐年减弱。

珠三角大部分实习事务所都只有50-60/天的实习经费, 中兴财广州分所去年经过校企双方谈判, 实习待遇提升到80/天, 但由于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工资的严重冲击和竞争, 实习生跳槽改行现象日期严重, 也导致专业顶岗实习受到很大影响, 但这是接受市场的检验, 也不好完全用学分加以捆绑, 我们曾尝试过, 学生实习期间离职将扣6个学分, 但遭到学生普遍反抗, 后来就没有刚性执行。

5. 就业率低导致顶岗实习积极性不高。

珠三角院校, 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 对市场就业信息获取比内地高校容易, 且都知道事务所忙过旺季后, 基本不会留人, 根据这些的统计, 最后留下20%的优秀实习生, 其余的到五月份论文答辩后, 基本不再返回事务所, 事务所也不再需要, 实习基本宣告结束。

四、加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的建议

1.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易软件适当前置到校内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中。在教学尝试开设“中兴财光华实验班”, 这样可以将事务所的软件和部分底稿拿来做教材, 并提前让学生熟悉事务所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 减少实习的盲目性, 减少事务所的上岗前培训, 提高实习效率。

2.建立双方人员交流学习的合作机制, 提高校内实践教学的效率。学校制定暑期老师挂职学习的奖励考核方案, 事务所制定下半年闲暇时, 资深注会进校园讲授审计实训课程, 直接用审易软件, 讲授事务所历史案例, 也可以将事务所低端的工作交给校方的校内模拟事务所进行实战练习, 即完成了工作, 又强化了教学。

3.学校制定专门引进实践教学师资的方案。学校真正把优秀的实践教学师资给予区别对待, 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考核方案, 将实践教学缺乏师资的问题彻底解决。

4.事务所方面适当提高实习待遇, 并从行为科学管理角度, 制定不同于正式员工的实习生管理方案, 给予适当的情感关注, 以加强实习队伍的稳定。

5.在事务所下半年不忙时, 除了专家进校园讲座外, 可以考虑联合开发教材, 联合建立“中兴财奖学基金”, 提前宣传企业文化, 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和加深对企业的感情。

摘要:应用型本科是以教学为主、强调技能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是校企合作的建设产物, 本文以中兴财光华事务所为例, 重点探究审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规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提出了基于行为科学管理结合应用型教学规律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专业,实践教学,行为科学管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VCM精馏工艺分析与优化下一篇:大学生技能交换APP的构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