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动画中折纸艺术的运用——以《聪明的鸭子》为例

2022-09-12

一、折纸工艺的简介及材料

折纸艺术起源于中国。折纸艺术指的是用一张比较完整的纸采取折叠的方法而折成的各种人物、动物或草木的形态的方法。折纸是一种工艺, 是一种艺术, 也是一种游戏。它以自然生活中的各种物体为造型基础, 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手法, 通过对纸张的手工折叠、剪纸等操作进行摹似塑造, 使之再现和表现生活。

使用不同的纸质材料折纸, 会表现出来不同的感觉, 但主要有几下几种分类:1) 双面彩色的“折纸”:为立体事物的创造提供了很好的表现原材料。2) 带晕色的“折纸”:折纸花时必不可少的材料能, 在光线上的立体感, 可以增加对人感官上的刺激。3) 网眼类的“折纸”:用纤维织成的布类折纸, 表现出来的质地上感受和传统的纸质是有明显区别的, 往往能起到以假乱真的效果。4) 具有金属光泽的“折纸”:金银等箔片类折纸所有易皱难折的缺点, 可塑性强, 及光线反射和折射效果, 颇受孩子们的喜欢。

二、折纸动画定义及出现的背景

折纸片是美术电影的一个片种。它用硬纸片折叠、粘贴, 制成各种立体人物和立体背景, 采用逐格拍摄方法逐一摄制下来, 通过连续放映而形成活动的影象。制作时将纸片刷染成各种色调, 折叠成所需的形象, 动作操纵与木偶类同。折纸片不同于剪纸片, 的不同姿态, 通过逐格拍摄的方法摄制。因为它的人物和背景都是立体的, 又不同于木偶片, 因为它的人物和背景都是用纸折叠而成。从而形成了折纸片轻巧、灵活、充满稚气的独特艺术特点, 它适合表现简短的童话故事。用折纸造型表现故事情节的美术影片。用硬纸片折叠、粘贴, 制成各种人物、动物、景物形象, 拍摄时将动作分解为若干循序渐进的不同姿态, 通过逐格拍摄的方法摄制。中国在1949--1966年间先后出品了大量极具中国风格的动画影片, 这类影片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元素, 并根据各民族风情创作出了具有独特民族印记的动画电影。这一时期, 中国的折纸动画片也走入观众的视线, 走上了历史舞台。

三、以折纸动画《聪明的鸭子》为例对折纸动画进行分析

《聪明的鸭子》故事梗概:风和日丽的一个下午, 三只小鸭一会逗逗蚯蚓, 一会扑扑蝴蝶, 玩得不亦乐乎。一个不小心, 它们弄醒了正在做美梦的小黑猫, 对方大怒, 把它们追得无处逃。看到一个废弃的烟囱时, 机智的三只小鸭钻了进去, 小黑猫也想效仿, 无奈身形太过肥胖, 于是它便在原地候着。这时, 三只小鸭从烟囱出来时, 全变成了小黑鸭, 这可把小黑猫吓坏了, 黑猫转头就跑, 三个小东西笑的不亦乐乎。确认黑猫的离去后, 三只小黑鸭来到清亮的湖畔, 几番在湖里的翻转和玩耍后, 全都恢复成了原来的红头、黑头、绿头, 三只可爱的小鸭子, 用自己的智慧度过一个充满乐趣的下午。正面人物:三只小黄鸭, 作为故事的主角人物:黄色卡纸对折剪出小黄鸭的外形、嘴巴为红色爱心型;头部中间镂空, 将黑色的眼珠嵌到鱼尾形状的眼眶内;翅膀为接近橘色镂空扇形;脚掌为梯形图形向两边折叠作为小鸭鸭掌的支撑;其中有一只小鸭头部山峰壮冠, 还有一只会带小花。小鸭造型运用了折纸艺术中对折, 再部分粘贴拼接而成。反面人物:小花猫, 作为故事的负面人物:棕色纸对折剪出小猫外部轮廓形象:身上贴熟褐色类似牛奶花纹, 头部两条棕色条, 胡须, 白色流苏状, 眼睛, 菱形;向上高扬, 最有特色的尾巴:折叠为重叠或者卷曲壮。色彩:朴素的色彩、利用折纸材料本身自带的颜色, 黄色的小鸭, 绿色的树, 粉色的喇叭花、 (朴素的色调, 在自然材料中找到、具有舒适感和亲切感, 中和了纯色的强烈, 具有朴素和安定的感觉。风格:中国传统民间工艺朴素折纸风格。总的来说, 这部动画作品, 充分利用了折纸工艺对儿童来说极具亲和力的特点, 大大提升了儿童作为这部动画受众主体的参与感, 并作为一部科教类型的动画作品, 对儿童起到了极大的教育作用。

四、折纸工艺在动画中的应用价值

1) 纸张不同的材料机理可以运用到动画作品的故事表现中:各类材质因自身肌理的差异, 呈现出各自的纹理、光泽、质感等不同的视觉效果, 多样性的材质为定格动画师提供了无限的选择性, 同时也丰富了定格动画的表现形式。同时, 材质的肌理赋予定格动画的角色

和场景极强的真实感。材质肌理的细腻度是电脑三维动画贴图很难体现出来的, 这种逼真的视觉效果使定格动画影片给观众带来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

2) 折纸动画使动画的灯光更加真实:因为用现实材质制作出的角色和场景具有可触性, 所以在真实的光照下, 偶型和光影可以完美结合, 通过对光线的角度、强弱和方向的细节把控, 营造出极具层次的艺术感, 同时以生活化的情节设计增添影片的现实感, 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这些艺术特点都是传统二维动画和电脑三维动画所无法比拟的。

3) 折纸动画的创作手法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折纸片采用“唯恐不假, 唯恐不奇”的创作法则, 来提升观众的“参与”感。不论是角色造型、动作设计、环境构建以及连贯性的故事情节, 都力求在创新的基础上营造一种与观众的距离感, 让观众能充分调动感官与想象, 任意畅想, 体会故事中的寓意, 自然而然地心领神会, 这也对创作者以及观众双方面的智慧及审美提出了要求。

4) 唤起对中国传统动画重新定位的反思:要发展折纸动画, 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定位, 不能完全复制传统折纸动画制作模式, 如今的折纸动画故事情节需要进行创新, 赋予时代感。在折纸动画的制作上可与更多电脑动画制作手法相结合, 比如定格拍摄和Flash技术相结合、定格拍摄和Adobe After Effect后期合成技术相结合等;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可以进行多种融合, 比如:折纸人偶与实景拍摄相结合等。这些都可以使折纸动画在保留其折纸艺术特色的同时, 画面表现更加自然生动, 更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作品的主题和创意。因此, 使用多种媒体工具进行设计, 通过媒体工具间的配合使用提升折纸动画的质感和创意是发展折纸动画的重要途径。

五、通过折纸动画对中国传统动画进行优缺点分析

1) 一味将民间工艺的表现形式强加于动画内容、而缺少考虑其表现形式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突出主题?中国动画借助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作为动画人设和场设的动画有很多, 比如《瓷娃娃》中的各种瓷雕就是用闻名世界的瓷都景德镇的高岭土捏制并涂以高温颜色釉烧制成的, 主角瓷娃娃的不同姿态就烧制了192个。又比如《猪八戒吃西瓜》是借鉴皮影戏和民间剪纸等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些都是为了弘扬和发展中国民间传统工艺而创作的的, 但是如果对材料表现内容进行归纳, 可能会进行的更好。

2) 对受众群体分析不够:中国传统动画影片大多目标人群是定位不清晰的, 一部影片的很多都想得到各个年龄层段观众的喜爱, 但是儿童的喜好和成年人的爱好是不同。京剧的形式和内容或许对传统文化喜爱的成年人会更喜爱, 所以这类动画主导市场应将目标关注到成年人的群体上, 而一些运用简单的材质, 诉说简单故事的动画需定位在青少年人群中, 需对受众人群进行分析, 更好的进行创作。

3) 内容对动画来说才是核心、根本、勿将形式大于内容:中国传统动画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 动画短片的内容不够饱满充分, 而只是简单对动画艺术形式进行探索, 而动画的剧本和故事则比较单调简单, 叙事也不够有吸引力。

首先, 对折纸动画的媒介、材料、历史、视听语言、外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探索和实践, 产生了对动画艺术的表现技法和传播媒介的好奇, 使人有耳目一新视觉效果, 这点可能有助于科教动画题材教育功能的发挥。其次、定格动画的形式美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们需要对它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事实上, 实验动画与商业动画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两面、实验动画也可以转化为商业动画、商业动画可以为实验动画提供新颖的信息、而实验动画可以通过对动画形式媒介、材料的探寻可以让动画更具艺术价值。

摘要:动画作为一门综合艺术, 在它的创作发展中, 人们就对动画的制作材料和传达媒介一直做着探索, 比如用泥塑制作动画, 用沙子制作动画, 用玻璃制作动画, 用纸制作动画等等。不同的制作材料对动画片中人物、情感、事件的发展脉络等都有不同的表现和不同的感官表达, 其中, 纸元素作为动画创作中的一种创作材料, 可以利用纸品的不同变化和组合来给观众一种特别的视听感受, 而中外动画创作者都在创作动画中充分利用了纸元素来对动画进行探索。纸艺运用并妆点于生活之中, 实现它的承载、审美和教化作用。而动画艺术和纸艺术的结合的动画作品, 会给动画受众带了更广的影响和更深的感受。

关键词:动画,折纸艺术,民间工艺

参考文献

[1] 张庆.纸雕艺术的设计研究[J].沈阳:沈阳理工大学, 2013:4-73

[2] 冯彤.和纸的艺术-日本无形文化遗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3-89

[3] 胡杨, 中国民间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作用[J].北京:设计出版社, 2016:78-6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综合性院校师范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浅析下一篇:共享经济背景下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