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和血糖的影响

2023-02-13

手术中的麻醉操作可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 而血流动力学和血糖方面的强烈变化对于心血管代偿功能减弱的老年患者的影响尤其明显, 直接关系到老年患者的预后和康复。舒芬太尼是芬太尼N-4位取代的衍生物[1], 镇痛效价是芬太尼的7~10倍[2], 且起效快, 无组胺释放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轻。本研究拟比较等效剂量的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老年患者全麻诱导对围术期血糖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4月至2009年10月随机选择60岁以上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4例, 男40例, 女24例;年龄65~86岁。内分泌紊乱者、超过标准体重20%的肥胖者、服用过激素类药物者均除外。随机均分为2组, 舒芬太尼组 (S组) 及芬太尼组 (F组) , 每组32例。

1.2 麻醉方法

2组患者术前30min均给予阿托品0.5mg肌注。入室后行常规多功能监护、连续动脉监测。麻醉诱导给予咪唑安定0.04mg/kg、维库溴铵0.1mg/kg、丙泊酚1mg/kg, S组给舒芬太尼0.4μg/kg, F组给芬太尼3μg/kg。待患者意识、呼吸消失后面罩加压吸氧3min后行气管内插管。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5min记录各时点脑电双频指数 (BIS) 和SBP、DBP、HR;并于麻醉前、插管后1、2h及术毕2h采动脉血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糖;记录术后苏醒时间, 苏醒后均询问有无术中知晓。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 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配对t检验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 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药物输注时间等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P>0.05) 。2组患者BIS值差异无显著性, BIS值=45~55。所有患者无一例有术中知晓, 术后镇痛效果均满意。2组患者在插管前SBP、DBP、HR均显著低于麻醉前时 (P<0.05) 。插管前F组DBP、HR均显著低于S组 (P<0.05) , SBP亦有低于S组的趋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时点2组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麻醉插管后直至术毕2h2组患者血糖较麻醉前升高, 但舒芬太尼组的血糖显著低于芬太尼组的患者。2组患者围术期血糖比较见 (表2) 。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应用舒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其原因可能为芬太尼对心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临床上表现为负性频率和负性肌力作用, 故插管前SBP、DBP、HR显著降低, 舒芬太尼亦有一定的负性频率作用, 但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相比明显减弱, 故S组插管前DBP、HR较F组下降小,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舒芬太尼可平稳降低血管阻力, 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可同时保证足够的心肌氧供应, 这对于老年患者是非常重要的。研究中我们还发现麻醉插管后直至术毕2h2组患者血糖较麻醉前升高, 但应用舒芬太尼的患者显著低于应用芬太尼的患者。血糖是反映应激反应强度的重要指标, 因此本研究结果也提示, 舒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控制比较满意。这可能与舒芬太尼的强效镇静和镇痛作用通过对传入神经冲动的抑制减少了肾上腺髓质的激素分泌而减轻了应激反应有关[3]。

注:与麻醉前比较, *P<0.05;与F组比较, ※P<0.05

注:与麻醉前比较, *P<0.05;与F组比较, ※P<0.05

老年患者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进行性退行性改变重要脏器的调节和代偿能力均低下, 需经肝脏进行生物转化的药物清除率下降, 作用时间延长, 同时神经递质活性降低, 神经系统功能储备下降, 对全麻药敏感性增加, 容易发生术后苏醒延迟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因此, 对较大手术的老年患者选用恰当的全麻药非常重要。

舒芬太尼舒芬太尼的生物转化主要在肝和小肠内进行。在24h内所给药物的80%被排泄, 仅有2%以原形被排泄。有92.5%的舒芬太尼与血浆蛋白结合。舒芬太尼的分布容积小于芬太尼, 其消除半衰期短, 舒芬太尼在肝、肾内经生物转化代谢后随尿和胆汁排出, 给药后2.7h仅2.5%的药物储存在体内, 无蓄积作用, 反复给药蓄积少[4], 有利于老年患者的术后苏醒。

综上所述, 应用舒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较等效剂量的芬太尼麻醉诱导插管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糖更稳定, 舒芬太尼较芬太尼用于老年病人的麻醉诱导更为平稳, 是较为适用于老年患者的一种全麻药物。

摘要: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和血糖的影响。方法 老年全麻患者62例, 随机均分2组, 舒芬太尼组 (S组) 用舒芬太尼0.4μg/kg诱导;芬太尼组 (F组) 用芬太尼3μg/kg诱导。比较2组麻醉诱导各时段的血糖和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比较, 2组在插管前SBP、DBP、HR均明显下降 (P<0.05) , 且F组DBP、HR显著低于S组 (P<0.05) 。麻醉插管后直至术毕2h, 2组患者血糖较麻醉前升高, 但舒芬太尼组的血糖显著低于芬太尼组的患者。结论 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的血糖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作用小于芬太尼。

关键词:舒芬太尼,全身麻醉,血糖,血流动力学,老年

参考文献

[1] Ahonen J, Olkkola KT, Hynynen M, et al.Comparison of alfentanil, fentanyl and sufentanil for total int ravenous anesthesia with propofo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 pass surgery[J].Br J Anaesth, 2000, 85:533~540.

[2] Murkin JM.Sufentanil anest hesia for major surgery:the muiticent re Canadian clinicaltrial[J].Can J Anaest h, 1989, 36:343~349.

[3] Lecomte P, Ouattara A, Le Manach Y, et al.The coronary and myo-cardial effects of remifentanil and sufentanil in theerythrocyte-perfused isolated rabbitheart[J].Anest h Analg, 2006, 103:9~14.

[4] Xue FS, Liu KP, Liu Y, et al.Assessment of small-dose fentanyl and sufentanil blunting the cardiovascular responses to laryngoscopy and intubation in children[J].Paediat r Anaesth, 2007, 17:568~57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成本的问题与对策论文下一篇:新时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