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文化与文化艺术论文

2022-04-2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川剧文化与文化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在“全域旅游”新理念的指引下,我国旅游业正经历着重大而深远的变革,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也日益紧密。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活动形式呈现出较强的文化色彩,把感受、体验和学习神秘、新奇的“民间音乐文化”作为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原滋原味的民间音乐艺术体现着当地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精神内涵,这一特质刚好满足了游客文化旅行的需求。

川剧文化与文化艺术论文 篇1:

成都:激活城市品牌文化基因

如何准确把握城市文化与公园城市建设特别是公园城市品牌打造的关系,是摆在成都面前的一道难题。事实上,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不能只考虑公园问题和生态问题。公园城市是农耕文明、现代文明、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等多种文明交相辉映的产物,也是一种“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都市人文形态。成都市高标准建设公园城市,应在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下,把激活城市文化基因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进而充分复兴与传承成都城市文脉,突显和谐宜居的天府文化底蕴,打造鲜明的公园城市品牌。

维护文化景观与遗址,夯实公园城市文化特色

城市文化遗迹、历史街区、古城区是一个城市文脉延续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城市文化特色的基本空间符号格局。成都市有着4500年文明史、2300年建城史,文化景观与历史遗迹非常丰富。保护好历史的遗迹,可以有效保护好城市的记忆,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与景观遗产这张“金名片”增添公园城市建设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对“天府锦城”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将其打造成为体现“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天府文化传承展示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创新区和老城中优转型示范区,是延续成都公园城市文脉的重要手段。

活化现代文化形态,提升公园城市文化品牌

现代文化产业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也是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着力点。成都打造公园城市同样也离不开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要促进文化形态的多元化。在公园城市建设中,成都市需要积极打造多元化、彼此和谐共存的文化形态,提升其感染力、聚集力和辐射力,在继承既有川剧、变脸等大众通俗休闲文化基础上,积极塑造茶馆文化与川菜文化这两个传统文化品牌,同时也要弘扬咖啡馆、酒吧、高尔夫俱乐部、文化沙龙等精英文化、时尚前卫的现代文化与贴近生活的街头文化等。其次,在现代文化产业塑造中,成都市需要不断凸显现代化时尚与艺术休闲元素,合理地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并引起其特色化发展,例如,积极促进“荷塘月色”“东篱菊园”等各类画品创作、摄影艺术、传统民俗文化、雕塑艺术等集群村落的错落发展。此外,积极举办音乐节、电影展、电子竞技与汽车赛事等国际化的艺术节事活动,可不断为成都现代文化增添时尚艺术元素,提升成都现代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弘扬天府地域文化,凸显公园城市文化软实力

以“天府文化”为核心的成都市地域文化,既能使成都在城市文化营销上获得鲜明的标志性和影响力,又能统摄成都多元的文化主题和要素,形成内容丰富、气质独特的城市文化品牌。成都市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归结为“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其中,“创新创造”是成都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优雅时尚”体现了天府文化的先进性及示范性;“乐观包容”使得成都地域文化融会各方文化,自成一家;“友善公益”正是成都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文基础。大力传承、弘扬塑造成都地域文化,是塑造成都公园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手段,对于切实提高成都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扩大成都对外文化影响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开发成都城市IP,再造城市品牌场景

发掘和创新城市IP,是增强成都“西部文创中心”功能的重中之重。然而如何把握创新城市IP的战略思维,却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IP的实质是品牌战略的核心承载及品牌价值的集中展示,因此成都公园城市品牌价值创造的IP策略,并不是要追求IP数量,即一城一池之得失,而是要致力于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打造,厚植城市品牌IP生长及推陈出新的可持续发展土壤。

一般来说,城市品牌生态系统比企业品牌生态系统更加复杂,是一个由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网络、城市文化、城市社区、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市民、游客、投资者、企业、非盈利机构、竞争者、金融机构、大众媒体、政府等所组成的生态体系。城市品牌生态系統的核心是城市品牌价值系统的发展与演进。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多元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适应以及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并主动适应。系统地规划和发展品牌价值的成长模式和成长路径,推动城市从提升主副品牌价值到发展品牌价值链、品牌价值网,促进品牌价值体系持续提升与动态发展,将促进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创建、发展和持续价值成长,并建立以城市资源和能力为核心的难以复制的系统竞争优势。城市品牌IP则是这一系统运行绩效或产出效应的关键表征。

首先,要打造城市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夯实创新创业支撑体系。从生成学角度来看,IP既是城市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必然产出,也是城市品牌价值内核的重要组成。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和城市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都具有开放性和非线性的特征,二者是共生共进的关系。换句话说,城市IP的实质,表现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品牌内生功能和溢出效应。成都打造公园城市品牌,应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战略维度来支持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成长和演进,如科技、教育与人才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创业创新政策体系,要素市场体系,公共平台体系,城市形象体系,金融支持体系以及城市文化体系等,均应有针对性和支持性的政策安排。2018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即把产业、学术界、科研、成果转化、金融、人才、政策、中介、环境、服务等十方面因素融合提升,打造一个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杭州市也明确提出要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并且进行了较为前沿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些值得成都参考和借鉴。

其次,推动文创的跨界融合,提升文创产业的影响力。目前,成都的文化创业产业发展迅猛,甚至有媒体通过文创舆情大数据称成都为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中国文创第三城”。成都文创产业的发展,得益于跨界融合的力量。未来拓展IP支撑下的文创价值新空间,仍需进一步强化和深化跨界融合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要充分发挥成都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商业等领域的先发优势,萃取天府文化精华,融合创意创新智慧,探索“文创+科技”“文创+制造业”“文创+现代农业”“文创+服务业”“文创+旅游”“文创+城市生活”“文创+互联网”等融合模式,不断提高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和空间的文化特色,打造更多个性化、分众化、多样化的文创产品和服务,不断优化城市体验品质,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市民幸福感,并为实现城市创新转型及培育发展新动能开辟新的道路。

第三,多角度开发城市IP资源,再造公园城市体验场景。借着公园城市建设的机遇,系统梳理成都的城市文化IP资源,并力求生动地加以体现,这是成都城市文化活化、再造和发展的历史性的机遇。如果市民文化活动有了更多的公园场所,就不会出现人们一提到文化活动就只有现在备受诟病的广场舞景象了,就会涵养、催生出很多市民的文化活动,比如传统艺术方面的、现代艺术方面的、民俗方面的等等,对应在不同的空间上,就会形成一张市民文化地图,从而极大地优化市民参与下的城市文化展现。

要多角度、深层次开发城市IP资源,助推成都从品质城市迈向城市品牌。成都城市文化精神独具魅力,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当代文化创意意气风发,具备发掘城市IP的丰厚土壤。“宇宙绝观,优游天府”,成都文化所具有的安逸、优雅独特魅力一直以来吸引着中外游客。今天的成都既是绵远的传统进程的延续,又是今日城市化现代化的新起点。数千年来,作为一种特定的地域文化,它的基本特性得到传承,同时其内部结构又因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发生递进、重建和变异,从而形成独具魅力的城市自身个性化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经过2300余年城市建设发展历程的沧桑岁月,成都积累起丰富的历史底蕴,形成了自身生态和文态的特征:它既是一个“水渌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的生态城市,又是一个“诗人自古例到蜀,文宗自古出巴蜀”的文态城市,从城市IP开发角度来讲,占尽历史文化名城之地利。同時,成都现当代文化资源也异军突起。一批批富有灵感和悟性的成都人一方面秉承了盆地的文化独特性,另一方面在思想、精神上,不断迸发开放创新、兼收并蓄的张力,特别是在现当代文化艺术的生产、创作、传播方面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这些文化资源在良好的创新、创意和创业的氛围中,在城市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支持下,完全能够利用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电影电视等传统文化产业方式,或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和新技术所开掘的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直播、数字音乐与软件业相关的各类设计业、动漫、手游等数字创意产业方式,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城市IP,形成流量并得以变现,更重要的是能够助推成都从品质城市迈向城市品牌。

通过城市IP资源的开发来再造公园城市场景,讲好城市品牌故事,是打造成都公园城市品牌的重要路径。一般来说,餐饮、购物、休闲、出行和家庭场景是目前消费场景主要涉及的五大细分场景,公园城市里的餐饮、购物、休闲、出行和家庭场景,不论线上、线下还是二者的融合,都应该能够通过不同类型和层级的城市IP来增强场景的吸引力和互动性,以此潜移默化地强化市民和游客对城市品牌特征的认同。比如,流传千载、早已家喻户晓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才子佳人典故的文化IP,以及歼系列战机的科技IP等,完全能够用来增强家庭场景(婚恋及亲子活动等)的体验氛围;宽窄巷子和三圣花乡等休闲生活IP,通过手游、VR及兴趣群体的主题线下活动,完全能够衍生出更多的特别设计线上线下融合的休闲消费场景等等。未来随着公园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再造成都公园城市消费场景的潜在机会会更多地涌现。而公园城市的品牌价值,正是由这一个个的“迷你型”故事、颗粒化场景载体来承载的。善用IP的叙事功能、联想功能和互动功能,能够更有效地传递城市诉求,提升城市价值,进而也是讲好城市品牌故事的关键。

总之,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城市价值的最终决定因素。在当前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的背景下,进行城市文化的保护、活化、提炼升华乃至文化IP的开发,是促进城市文化复兴、打造城市品牌的关键路径,同时也是营造市民共享的高品质文化环境和宜居环境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彦平

川剧文化与文化艺术论文 篇2:

全域旅游语境下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的传承创新

摘要:在“全域旅游”新理念的指引下,我国旅游业正经历着重大而深远的变革,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也日益紧密。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活动形式呈现出较强的文化色彩,把感受、体验和学习神秘、新奇的“民间音乐文化”作为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原滋原味的民间音乐艺术体现着当地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精神内涵,这一特质刚好满足了游客文化旅行的需求。同时,全域旅游也为民间音乐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契机。本文拟在全域旅游语境下,以衢州地区的民间音乐为例,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从二者良性互动的关系出发,重点探究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旅游文化 民间音乐 传承 创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把“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作为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要求做好“旅游+”,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挖掘历史、地域特色、民族民俗、传统农耕等文化,把“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和“特色文化、生活方式”等全域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一、衢州地区旅游文化的发展现状

在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伟大科学论断的指引下,浙江人民不断丰富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将理论转为实践。浙江省衢州市在这条道路上走的积极而乐观,衢州地区大力倡导的“文旅融合”已初见成效,这种“软实力”成为了构筑城市发展的“硬支撑”。

衢州是国家级文化名城,国家级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区位优势优越,人文底蕴深厚,自然景色迷人,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衢州政府致力于打造浙江生态屏障、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家园,推动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生态观光旅游走向文化休闲旅游,策划组织了“全球免费游衢州”活动,打造了休闲游、古城游、乡村游等品牌,全面提升了“南孔圣地,休闲衢州”的形象。无论从自然角度还是从人文角度来看,衢州的旅游文化资源可谓丰富多姿。

近年里,衢州旅游业围绕着“旅游+文化”“旅游+体育”“乡村民宿”和“特色小镇”等品牌得到有效发展。以北门街、水亭街、信安湖、南孔儒学文化区、美食街区等为依托,市政府深度开发近郊文化遗存的相关旅游资源,推进“古城游”的品牌文化建设。其中,水亭门,2017年的春节期间成了举国闻名的“网红街”,儒学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

此外,以根雕文化艺术为基础的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以毛氏文化为依托的清漾毛氏文化村,以畲族文明为基础的畲族“三月三”节等文化旅游活动。依托生态优势,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共同繁荣,促进衢州旅游业升级发展,不仅是衢州提升城市吸引力、增强旅游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

2017年8月,衢州市委七届二次全会明确指出,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既是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新路子,也是建设浙江生态屏障、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家园的新载体,更是衢州加快绿。同年9月21日,衢州市被环保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拿到了一张“金名片”。近期,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衢州)“两山”实践示范区总体方案》,通过浙江(衢州)“两山”实践示范区建设,将衢州打造成为“两山”实践的全国标杆和示范地。

二、衢州地区民间音乐艺术遗存名录

“国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民俗、传统体育与竞技等十大门类。所谓音声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曲艺、民间杂技以及民俗等多种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诸门类一半以上与之相关。它们由相关职业群体活态承载,相当数量在当下与民间礼俗依附共生”①。根据衢州市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单,可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曲艺列入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范畴。现笔者将这四类名录列表(部分)如下:

统计可得,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和曲艺共计57个名录,其中,民间音乐占15.78%,民间舞蹈占43.85%,传统戏剧占29.82%,曲艺占10.5%。西安高腔和江山婺剧分别成为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上表可知,民间歌舞和戏曲(戏剧)占据了衢州民间音乐较大部分比例,凸显了民间音乐的集体性和人民性特点;根据名录中的地域划分进行统计,由少到多依次为衢州柯城区、衢江区、常山、龙游、江山、开化,很显然,城镇化越明显的地域,民间音乐生存空间就越狭小,这也是全国各地民间音乐传承发展普遍面临的窘境。笔者认为,民间音乐艺术生存发展既需要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更需要一定的文化生存环境和人文关照,进行分类统计只是为了更加客观的了解衢州地区民間音乐艺术的分布情况,以便更好的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三、衢州地区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的传承创新

(一)民间音乐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的适切性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活动形式日益呈现出较强的文化色彩,不再仅仅追求美食美景,更是把感受和体验神秘、新奇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原滋原味的民间音乐艺术刚好满足了旅游者的这一需求。同时,民间音乐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是该区域劳动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劳动中形成的音乐文化审美积淀,应该大力的传承弘扬。

由张艺谋导演的系列大型山水实景剧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从2004年的《印象·刘三姐》开始,大型实景演出已在国内不少景区落地生根,成为景区最响亮的名片。如张家界的《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西安的《长恨歌》,杭州的《宋城千古情》,丽江的《印象·丽江》,恩施的《龙船调》,舟山的《印象·普陀》等,都是融合当地传统音乐元素而进行的创作。除了用大型山水实景剧对当地民间音乐文化融合之外,比如在成都就有专门的剧院,或者当地茶馆为游客开展川剧变脸表演。在苏州地区,评弹已经不再是当地人娱乐的一种方式,也是众多游人感受江南水乡魅力之外,不得不去感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当然,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特定的人文景观和文化特色,也并非每一座致力于打造精品旅游的城市都要投入巨资进行大型山水实景剧的排演。或许,如何让游客在享受全域旅游带来愉悦的同时,还能感受和融入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尽可能多的找到民间音乐与旅游文化间的融合点。这种一举多得的事情才是当地政府和民众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措施

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双赢的事情。文化有其内涵的优势,旅游则广大的客源,但仅有内涵或客源都是不够的,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化提升旅游的品质和层次,旅游拓展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影响,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推动旅游和文化的同发展。在全域旅游语境下,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是主动选择更是历史必然,二者属于“强强联合、互惠互利”。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促进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的策略如下:

第一,牢固树立民间音乐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理念。经济学家于光遠先生在《旅游与文化》中指出:“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业同样“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也是一种文化事业”。如何提升旅游层次,让旅游者获得更多关于历史、人文、民俗、民间音乐等的认知,最终使观光旅游上升为文化旅游,这不仅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摆在广大旅游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只有牢固树立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理念,在旅游产业中积极发掘特色文化,不断给旅游注入灵魂、丰富内涵,才能使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二,加大理论研究力度,把握民间音乐精神内涵与文化本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民间音乐的活载体——民俗活动也越来越少。在现代化浪潮的影响下,维护民间音乐传承的根基,即民间热爱本土、本乡的精神信仰越来越淡漠,民族的内聚力也越来越弱。而维系民间音乐生命的民间精神信仰,在传承、发展民间音乐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行政命令、行政法规等辅助手段所都无法比拟的。②因此,把握精神内涵和文化本质是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民间音乐的前置条件。

第三,系统梳理和精心提炼衢州民间音乐文化元素。衢州拥有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如衢江十番锣鼓、江山民间坐唱班、江山廿八都山歌以及国家级的西安高腔、江山婺剧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艺术都要积极探索其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发展的重要价值及实现途径。借助相关保存技术和还原复制技术,对相关的民间音乐进行挖掘、整理和保存,完整的保护体系,让民间音乐的发展生生不息。

第四,构建民间音乐艺术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的主要举措。1.听——建立背景音乐系统,营造和谐的旅游文化氛围;2.看——培训表演人员,深入主要景点进行现场表演,让游客参体验,如对唱互动,体验当地文化;3.触——如观看古琴制作及古乐器展览,让游客触摸、试奏,增强旅客对古琴等乐器文化的了解;4.演——组织专场演出,如利用节假日(民俗节日)、南孔祭典等固定时间举行不同主题的音乐表演,满足国内外不同层次、不同民族游客的需求;5.创——在开发提高中实现继承与创新结合,合理开发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及特色旅游商品,将地方民间音乐打造成浙西旅游的名片。

第五,创设和探索民间音乐艺术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我创新策略。一方面积极呼吁地方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新时代为民间音乐在地方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及开发利用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着力营造和谐的文化生态,培育新型的现代音乐旅游市场体系,从而提高衢州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成立民间音乐研究机构,依据衢州当地的旅游特色,对原有的民间音乐艺术进行艺术加工与创新,努力做到“传承经典,创造新宠”。

第六,拓宽传播途径,打造衢州民间音乐文化旅游的互动体验平台。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复兴,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如海报、宣传栏等平面媒体,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视听媒体播放经典民间音乐等。通过传统艺术进校园、文化礼堂及文化广场建设、村歌创作及传唱,一些经典的地方民间音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通过组织民乐团、合唱团排演,举办民歌、民乐及民乐知识竞赛,邀请专家和民间艺人开设民间音乐文化讲座等活动,增强旅游者的与民间音乐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减少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地方台、公交车等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开发以“旅游+文化”为特色的旅游精品路线,在放松身心的状态下了解衢州源远流长的文化。也可以举办相关高质量的旅游文化节,将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展示给外界。

第七,积极开设地方校本课程,保护和培养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人。以地方教育部门为主体,创编有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教材应用于中小学的日常教学。另外,不仅要关照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要辐射到省级和市级非遗传承人,形成梯队建设,不至于让游戏民间音乐文化有失传的危险。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民间音乐作为中华文化中最为瑰丽的仙葩,大力传承发展是必须的。而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随着小康生活的到来,人们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化消费方面,而出门旅游已经成为人们首选的生活方式之一。因此,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既是时代需要也是历史的选择。找准“文”“旅”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千方百计将民间音乐文化因子更多地融入地方风貌,让民间音乐成为区域旅游的鲜明主题,既为区域旅游增添更强的吸引力,也为全域旅游提供典范和新的发展模式。

注释:

①项阳:《无乐何以称礼乐文明——兼论民间礼俗用乐问题》,《音乐研究》,2018年第3期。

②陈宗花:《民间音乐生存现状及保护》,《文艺争鸣》,2010年第6期,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

[1]丁琳.谈旅游与音乐文化[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03).

[2]陈浩,陆林.基于音乐功能的旅游产品开发[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03).

[3]李广宏.音乐的旅游驱动力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6,(11).

[4]王耀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5]刘勇.文化旅游与传统音乐的传承[J].中国音乐,2005,(01).

[6]项阳.无乐何以称礼乐文明——兼论民间礼俗用乐问题[J].音乐研究,2018,(03).

[7]陈宗花.民间音乐生存现状及保护[J].文艺争鸣,2010,(06).

作者:汪洋

川剧文化与文化艺术论文 篇3:

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学科能力在高考试题中的融合

摘 要:高考地理试题以能力立意为导向,学科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育改革要求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如何在高考试题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学科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从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四个能力要求出发,结合历年高考试卷中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理试题,探寻如何在高考中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为地理试题命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华优秀统文化;地理学科能力;高考;融合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分学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阶段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并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和督导机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1]。结合新课程高考地理学科命题凸显学科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考查目标,从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更好地实现地理学科立德树人方面的教育功能。因而,在学科能力考查的目标下,在命题实践中实现中华优秀文化与学科能力素养的有机融合,是高考命题中值得探寻的重要课题。

一、基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基础内容的考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是中华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不断传承发展的,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优良传统的文化[2]。平常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包含五个方面: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二是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中国文化典籍;三是中华各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四是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五是各种物质文化遗产[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是中国文化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3]。基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这一考纲要求,在地理学科中可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内容的考查,以此达到让学生了解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目标,从而可以实现宣传和传承相关优秀文化。笔者认为内容的选取可以侧重于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各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命题方式可以将相关内容融入试题情境材料中。

【案例1】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测试第1~3题。

试题材料: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l~3题。

设问: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答案:1.D 2.A 3.C

试题分析:本组试题将“瓷都”景德镇融入试题情境之中,虽然题目的设问没有体现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但是这组题目选择将陶瓷作为试题情境,不仅对本届考生有重大影响,对今后的学生更有引导作用,引导他们去了解文化,了解中国的陶瓷文化。因为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球,有“瓷都”之称,而陶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了解景德镇陶瓷,了解我国的陶瓷文化也能深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力量和智慧。

二、基于“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特性的考查

在地理高考考试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调动和运用基础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来解决实际地理问题。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同样可以结合这一要求,将地理试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反映出的地理问题相结合,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关注了解相关优秀传统文化,更会深入探究其与地理相关知识、原理之间的关系。

【案例2】2017年高考全国Ⅲ卷文综测试第1~3题。

试题材料: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设问: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B.華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答案:1.D 2.B 3.D

试题分析:本组试题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作为背景材料,首先体现了第一个层次的考查目标,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材料内容了解剪纸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剪纸所反映的基本内容和美好的寓意,同时也感受到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高超之处。试题的第二个层次则体现在三个小题的设问上,前两个设问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剪纸反映的内容联系学习过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准确定位,第二问则要求学生进一步通过第一个设问得到的结果来调动相关知识,对地理事物的相关特征进行分析。第三问进一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范围扩大,引入了戏剧这一传统文化,选项中粤剧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豫剧和越剧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题就要求学生能够结合中国各省简称以及联系相关历史地理知识进行解答。

三、基于“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地理鉴赏水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各要素都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如传统民居中含有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和变化美,也具有“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地理美。在地理试题中可以很好地融合这些要素,考查学生对其中蕴含的美的感受力以及能够从地理学角度进行鉴赏的能力。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了解。

【案例3】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综测试第40(1)题。

试题材料: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艺术精湛,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设问:阐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主要旅游价值,列举故宫博物院在对公众开放游览方面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答案: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确定合理的游览路线,限制游客人数,健全旅游规章制度,倡导绿色文明旅游等。

试题分析:本题以故宫博物院作为试题载体,从旅游地理的角度考查学生对传统建筑的了解程度。试题首先从介绍一般博物馆的价值和意义出发,并向学生普及了每年国际博物馆日的时间。其次回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介绍了其历史价值和地位。试题的第一层次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材料内容和已有知识,从旅游地理角度分析其旅游价值,这样的设置考查了学生对博物馆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古代建筑的价值了解和美学感受。试题的第二层次要求学生在内化對博物馆的价值认同之后,能提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四、基于“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内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人民的性格养成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地理学科中挖掘其中的价值,并让学生理解和深入体会这种价值,可以在地理高考试题中有效渗透有关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地理学科基本原理的内容,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并着重于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并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让学生在理解和分析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从内心产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并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

【案例4】2015年高考重庆卷文综测试第13题。

试题材料: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图2为我国某类古典园林的主要分布区域,明清时期该区域经济繁荣,园林建设蔚然成风。

设问:

(1)说明明清时期该区域园林迅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湖、池、泉等丰富多样的水景是该区域园林的突出特点之一。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营造园林水景的有利影响。

(3)以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建筑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图4所示区域自然条件对该地古典园林建设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两条防护措施。

答案:(1)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文化繁荣,市场需求大;水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能工巧匠多 (2)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能满足营造园林水景的水量需求;②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利于园林水景水源的汇集;③河网稠密(水系发育),水体类型多样,为营造丰富多样的园林水景提供资源条件;④沉积物松散,地下水丰富且埋藏浅,有利于减少水景营造的工程量和成本 (3)该地纬度较低,夏季气温高,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建筑易发生火灾,因此应注意防火;该地降水丰富,尤其是每年夏初受准静止锋影响,常形成连续性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应注意防潮;水热充足,易使蚁虫滋生,木结构建筑应注意防蚁虫;该地夏季气温高,大气对流旺盛,易形成雷暴天气,应注意防雷击。

试题分析:本组试题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建筑作为材料背景,考查学生对园林建设的区位条件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试题材料设置上分析,首先从古典园林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出发,让学生了解古代建筑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从情感上奠定本组试题的基调,在设问之前进一步对该区域园林的景观特点和我国古典园林的结构特点进行介绍,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从试题设问上分析第(1)、(2)问分别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分析江南园林发展和建设的条件,让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并在分析和论证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古典园林建筑是古代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前提下产生的结果,达到强化对古典园林建筑的价值理解,尤其是深入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结果,从而内化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并能够将其转化为自觉行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五、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理命题要点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研究,发现试题命制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要落实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达到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多学生了解较少,或者只是达到了“知道”层面的认知水平,因此,在试题命制的情境设置中应该强化对相关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介绍,具体来讲,可以从性质、基本内容、历史地位、价值、意义等角度着手。让学生在阅读材料过程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对有关内容知识层面的了解,达到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

2.强化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学科知识的融合

尽管要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立足点还是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地理学科的评价不能脱离地理学科知识本身,要建立在学科知识体系之上。这就要求在命题中优化素材的选择,善于发现、探寻、开发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理要素,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这种融合不能是机械式的拼凑,而应该是两者本质上所具有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试题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产生认同感,内化于心,达到优秀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本质意义。

3.合理设置认知水平,凸显能力立意

在试题的难度设置上,要充分考虑考试大纲的四个层次要求,题型设置应结合素材本身特点来确定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能力要求上合理划分层次,考虑试题设问之间的逻辑联系,优秀传统文化素材要求与地理学科知识融合的过程凸显出能力立意,使学生能在解题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在思维训练中能够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403/t20140328_166543.html.

[2] 黄高才,刘会芹,张英副.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李宗桂.中国文化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若干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6(01):252.

作者:王宇 周海鱼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远程教育网站论文下一篇:女性形象的文化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