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教育论文

2022-05-17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小学道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现代社会,物质极其丰富,道德却在滑坡,社会价值观扭曲;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思想道德教育缺失,甚至有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还带头做出有违社会道德的行为;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德育重视不够,重智轻德的现象普遍存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第一篇:小学道德教育论文

加强小学教育管理?推进小学教育创新

摘 要: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对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小学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作为学校、班级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各个学校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比如管理方式单一,管理理念老旧等,严重阻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全新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小学教育的管理,推进小学教育创新。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创新;管理模式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对于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的教育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注重教学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识水平进行了重点关注。本文从当前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小学教育管理的创新策略展开探究,以期能够促进教学管理效率的提升,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当前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胡主要问题

1.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不够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且应当处在思想变革的最前沿。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管理者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当前我国小学教师的整体教育水平和教学素质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在教育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却比较短缺,教育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并不高,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小学。这就导致了很多学校用人机制和淘汰机制都不够完善,存在着工作岗位和个人才能不相符的情况,严重阻碍了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了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2.教育管理模式落后

教学管理涉及到小学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学管理模式的落后则会对小学教学的总体水平造成直接的影响。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各个学校也能够积极响应,但是大多数学校改变的只是教学内容,教育管理模式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教育管理手段方面依然行政管理手段作为主要的方式,虽然行政手段的强制性、权威性在曾经的教育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育改革的逐渐舍内,这种管理手段已不再适应当今小学教育的发展。(2)在小学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使得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教师的个性和学生的诉求都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展,一切都以规章制度为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师生的行为提供了规范性指导,但是却严重阻碍了师生创造性的发挥。

3.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不足

小学阶段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小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过于强势和面面俱到的管理,不仅会扼杀小学生学习的灵性,还会降低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不利于小学生今后的成长的与发展,另外,现代家庭对于孩子过于宠爱,为了不耽误他们的学习,替孩子做了一切能做的事情,也见解阻碍了小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发展。

二、加强小学教育管理的有效策略

1.提高教育管理者的自身综合素质

(1)转变教育管理者的管理理念

观念的更新是一切工作的先导,没有一个正确、先进的思想理念,就不会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管理工作。所以,作为教学管理者应当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学管理者要积极的开展有关教育管理的理论知识,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管理理念。首先,教师要深刻的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目标。其次,教育管理者要对教师的内在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创造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并建立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评价模式,保障师生在教育教学发展中能够充满活力的发展。

(2)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所以,要加强小学的教育管理,就要提升教育管理者的专业杜洋和管理能力,从而将积极、创新的教育管理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首先,學校要为教师的学习创设适宜的条件。比如为教师订购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杂志、邀请教育管理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定期组织教育管理者进行专题探究活动等,从各个方面对教师管理能力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其次,学校还要重点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实现新老教师的优势互补,提升青年教师的成长起点,也使老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得以传承,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学校教育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2.改革教育管理机制,注重校本管理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小学教育管理者既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还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的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制定出具有一定预见性和前瞻性的教育管理规划。首先,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当改变传统教学管理中死板、生硬的管理制度,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符合本校实际发展情况且能够规范运作的教育秩序。其次,学校还要不断的完善管理主体的用人机制以及淘汰机制,以教育改革的发展作为导向,支持更多有能力、高素质的管理者走上学生的管理岗位,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最后,教育主管部门要适当的将管理权力下放给学校,给予学校充足的自由和权力,使学校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实际的情况来确定自身的资源分配、管理机制,优化学校的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的管理质量和教育质量。

3.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完善教育激励与竞争机制

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往往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基础,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实践能力的考察,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所以,要加强小学教育的管理,实现小学教育管理的创新,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学习和自我管理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管理理念。可见,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要注重对学生的连续性考察,将对学生课业考察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对学生采用开放性的评价方式,比如建立学生的个人成长记录袋、进行行为观察、情景测验等评价方式,建立健全能够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评价机制。此外,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处于主体地位,也是对学生进行直接管理的主体。学校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公开招聘制度以及择优聘任的制度,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管理人才。然后,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行综合测评,实施差异性的工资分配制度,引导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实践证明,只有在管理的过程中为教师提供能够发掘其潜能的制度环境,才能够实现教育管理质的飞跃。

总之,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不仅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还关乎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教育管理者要积极的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小学教育管理体制,不断的完善管理团队,使小学教育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龙.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31-32.

[2]雷云芬.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分析[J].学周刊,2019(07):166.

[3]梁元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9(02):19-20.

作者:杨顺华

第二篇:小学道德教育的探讨

摘 要:现代社会,物质极其丰富,道德却在滑坡,社会价值观扭曲;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思想道德教育缺失,甚至有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还带头做出有违社会道德的行为;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德育重视不够,重智轻德的现象普遍存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关键词:道德精神;反思;自私;任性;德育为先;公平正义;传统美德

一、背景

在解放初期,我国经过战争的洗礼,百废待兴,物质贫乏,但全国人民的道德精神极高。现代社会,物质极其丰富,道德却在滑坡,社会价值观扭曲,从小悦悦事件、扶老被讹诈,到“绿领巾”等教育领域的违反教育规律的行为,一系列事件都不得不让人反

思:为什么在我们从小就重视品学兼优的培养、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的情况下,社会道德却一再下滑,而且愈演愈烈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面临巨大挑战,如何走出困境是教育界必须面对的难题。

二、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这些年来,我国小学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效果并不明显。对学生开展有意识的道德教育方面确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社会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思想政治建设而忽略了传统道德建设,同时由于网络、社会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小学生缺乏起码的道德常识,成了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如,不会问候、不会谦让、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等;又如,有一些不良行为的学生把小偷小摸当作是好玩,是非不分,大至行为不羁,甚至触犯法律,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二)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中对道德教育方面相对薄弱。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同道德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在开展家庭教育中,家长普遍未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致使像“融四岁,能让梨”的经典成为历史美谈。更有甚者,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思想道德教育缺失,甚至有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还带头做出有违社会道德的行为。

(三)学校方面

教育过程中对于道德教育重视不够,素质教育虽然已提了多年,但是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不够,重智轻德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道德教育措施、对策

社会的实践经验告知我们:“一个人有德有才是优等品,有德无才是合格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阐明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营造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1.美化校园环境布置,印制各类道德教育的横幅,在学校教学楼的显著地方上墙。

2.设置“道德教育”橱窗。公布每周道德之星、每周道德教育内容和重点等。

3.定期出刊宣传栏,刊登传统道德格言、感人故事、学生体会、优秀感人事迹、教师文章等。

4.为每个教室以及走廊挂上道德格言,德育格言均为本校师生书法作品。

5.各班制作、粘贴统一的“道德之星”创建表,各班对每周德育教育的优秀学生予以公布。

6.成立红领巾监督岗,每天定时巡视校园,对于学生不良道德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

7.设置校外礼仪监督员。由学生和家长共同组成,专门对学生在校外的礼仪行为进行监督。

8.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宣传阵地,宣讲道德知识,营造德育教育氛围。

(二)开展道德教育的做法

在小学生中进行道德教育,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

承优良传统美德,也是他们树立爱祖国、爱集体、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思想更加深入幼小心灵的体现。

1.认知明理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礼仪和行为习惯,首先是以“知”为开端,遵循知、情、意、行的内在规律,最后以形成自觉、自主、自动的行为习惯为归宿。

(1)抓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一主教材,加强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训练,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我们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依据。同时还编写了《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等,紧扣“文明礼貌——做人的基本素养,诚实守信——为人的基本准则,学会关心——让世界充满人情味,学会合作——发挥1+1>2效应,学会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上好品德课,畅通道德教育主渠道

我们要充分发挥品德这套教材的作用,根据小学生特点,突出了小、近、实、序、趣的原则,教育内容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螺旋式上升。我们为了充分运用这套教材,提高德育实效性,开展最佳教案设计,进行课堂教学竞赛,营造乐学氛围,落实礼仪规范训练,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新的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将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认知愿望和兴趣,使他们感到上课是一种乐趣,像做游戏一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2.强化训练

(1)制订阶段性的目标,促进良好道德的养成

各班在开学初,按照小学低、中、高年级的特点,制订阶段性的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教育,制订《学生成长记录卡》,定期进行反馈。

(2)树立典型示范,引导道德教育的方向

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他说:“对儿童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

(3)开展星级评比,激励竞争意识

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着重抓住“文明、健美、卫生、守纪、创新”五个项目,进行强化训练,开展“星级班级”和“星级队员”的评比活动。根据五项内容,值周师生天天评分,一周汇总分布成绩,每月评比、表扬,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文明道德习惯的养成。

(4)搞活班队活动阵地,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需要在活动中渗透

班队活动是学校对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使班队活动内容更充实,班队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活动时机,活动对小学生来说是自由的、

轻松的、愉快的。他们会大胆地、毫不顾虑地、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行为。

3.检查督导

良好的文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不稳固。特别是一些平时行为习惯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一旦遇到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不良行为就会重新萌发。为此,我们要注意加强检查督导,每周一个班为值勤中队,由值日领导和值日老师负责,设立了“教师”值日岗、红领巾监督岗、行为习惯检

查岗。

4.考核评比

在养成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进行考核,量化评分,班班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道德知识来评价自己,约束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在校内,要求学生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事事处处按良好的道德常规要求说话、办事。

我校通过道德教育,促进了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促进了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了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改善了同学间、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学风。

(作者单位 广东省增城市新塘镇甘泉小学)

编辑 张珍珍

作者:郭志军

第三篇:浅议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小学教育的负面影响

摘 要: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不仅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发展规律,同时对于幼儿身体成长和智能发育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基于此,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小学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对我国幼儿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负面影响

如今,很多幼儿学生的家长都存在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他们对于幼儿的早教给予了非常高的期望,在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情况下就去盲目地开展教学活动。此外,还有一些幼儿家长认为让孩子越早上學越好,甚至将不到3周岁的孩子就送到幼儿园,再加上一些幼儿园机构在利益的驱动下对幼儿家长所灌输的一些早教思想,导致了我国的幼儿教育进入到了小学化的误区中。事实上,让孩子过早接触程序化的学习模式,不仅不能够让他们成为“小神童”,甚至还会对他们日后接受小学教育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内涵

简单一些解释,幼儿教育的小学化所指的即为让幼龄儿童提前接触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并且过分地看重幼儿学习的考试结果,具体表现为如下两点:首先,重知识轻品质。幼儿阶段的教学活动重点应当是游戏,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在没有充分考虑幼儿接受能力的情况下就盲目地进行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幼儿需要和小学生一样程序化地学习拼音、英语单词、计算方法等知识。此种教学模式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十分不利于幼儿个人品质的培养;其次,幼儿教育小学化十分看重学习结果,幼儿教育者并不会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进步程度,只是一味按照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努力与否与学习水平。此种单一化的评价方式限制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挥,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小学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对学校管理所带来的影响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虽然让孩子掌握了一些英语单词、汉字读写方法以及加减法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幼儿的人生发展与未来的学习之路带来了一些促进作用。很多幼儿家长在看到孩子出现了很明显的学习进步时,就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智力超群的“神童”,继而将他们过早地送到小学中接受规范化的教育。这一部分幼儿家长并不会去考虑孩子是否能跟得上快节奏的学习,想尽一切办法将自己不到入学年龄的孩子送到小学院校中,继而对小学的日常管理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2.对教师工作所带来的影响

首先,由于一些幼儿过早地接受了小学化的教育,从而让低年级的小学教育者感觉到非常轻松,长此以往,就会让小学阶段的教学水平受到严重的影响,小学教育者也就会放松对自己教学水平的严格要求;其次,如果在小学低年级的班级中出现了一些学习能力较差且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育者就会自然而然地将他们归结到“智力水平不高”的队伍中,在无形中影响了小学教育者对学生所做出的正确判断。

3.对幼儿自身所带来的影响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经常会让幼龄儿童产生挫败感,很多幼儿家长与幼儿教育者都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在他们没有顺利完成一些学习任务时,家长与教育者就会采用一些带有责备性质的方式来“惩罚”孩子,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对学习出现明显的厌烦心理,认为上学就是一件非常无聊且痛苦的事情。除此之外,由于幼龄儿童的心灵比较脆弱和敏感,当他们所做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认可与夸奖后,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与付出产生较大的怀疑。

三、有关幼儿教育的几点建议

1.回归幼儿本真,在游戏中完成学习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很多家长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正确的做法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找到更多科学化的排解方法,而不是要将压力转移到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在日后的幼儿教育中,无论是幼儿家长还是幼儿教师都要逐渐的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要学会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将知识学习与游戏巧妙结合到一起,让孩子从之前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的学习状态。幼儿教育者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力量让学习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有趣,还给孩子们一个真正快乐的童年时代。

2.重视幼儿教育过程,忽略学习结果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的幼儿家长都非常在意他们在幼儿园中的表现,经常会依照教育者的片面评价来否定或赞同幼儿的一些做法,从而在无形中打击了孩子们的上进心。为此,幼儿家长需要认真且全面地观察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感受他们出现的一些进步和努力,并且要经常对孩子的做法给予表扬与肯定,让幼儿在不断的进步过程中是树立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陈蓓燕.幼儿园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倾向化及相关对策[J].科技信息,2013.

[2]董志伟,张振平,赵国秀,等.我看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J].河北教育(综合),2013(Z1).

编辑 李琴芳

作者:陈怡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机械学院毕业论文下一篇:企业诚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