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基层武装工作

2023-03-23

第一篇:如何做好基层武装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武装工作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又长期处于和平建设时期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基层武装面临着全民国防观念相对淡化、政府重视不够、人武工作参与经济建设不够、管理教育难度加大、缺少执行力度,工作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面对新情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基层武装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一、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基层武装建设领导

党管武装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政治原则,也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基层党委、政府要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出发,强化党管武装意识,充分认清党管武装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人民武装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把武装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安排和部署。坚强的组织领导是武装工作的保证,基层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基层武装工作的领导,并要从制度上加以保障,确保武装部长要进领导班子。同时,基层党政领导要认真学习国家和省关于民兵预备役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文件规定,把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特点规律,明确具体任务和建设标准,不断提高管武装、抓武装的具体能力。

二、狠抓落实,加强武装部规范建设

基层武装部要想方设法积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武装工作的支持,及时在物力、财力上给予帮助,尽快使武装部的基本设施按要求达标。一是规范设施建设,确保基层武装部有单独的办公室、资料室、活动室,有标牌、专用资料柜,做到资料齐全、数据准确,上墙的图、表、案制作规范,建立民兵预备役资料数据库。对于基层民兵营建设,应设一间办公室,挂有“民兵营”牌子,有专门的办公桌、椅,布局合理。二是规范工作资料,基层武装工作资料应按上级武装部要求,将整组、动员、兵役、征兵工作资料逐年分开,整理齐全,装订成册,放置有序,各种资料实行书面和微机化管理。

三、注重教育,创新国防教育的内容形式

基层武装工作要注重不断强化全民国防观念,增强全民安全忧患意识,激发全民爱国热情。一是教育对象上要有针对性。要把地方领导干部、中小学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切实强化他们的国防意识,激发他们把爱国热情变为关心和支持国防建设的实际行动。二是教育方法上实行多样性。坚持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并举,采取灵活的教育手段,通过专题教育、以会带训、电化教育、板报画廊、文娱宣传、国防知识竞赛等形式,增大教育覆盖面,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很好地营造“人人想国防、家家爱国防”的“大国防”氛围。三是教育内容要有重点性。大力宣传国防后备力量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宣传国防后备力量参加“三个文明”建设,开展“双争”活动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扩大民兵工作的社会影响,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后备力量建设的认知程度,增强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民兵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后备力量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认清形势,探索基层武装管理模式

针对新时期人民武装工作的性质、特点,需要新的管理模式来适应新时期对人民武装工作的新要求。一是建立制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政治学习教育制度、民兵活动制度、民兵训练管理制度,双扶双带活动制度,争先创优激励制度等规章制度,从而加强党管武装的力度,提高武装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坚持每月一次的民兵营长例会和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坚持每季一次工作汇报、半年一次工作总结的汇报交流制度,促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二是职责明确,分工有序。武装部和村(居)民兵营要明确各自职责,分工有序,真正做到责任能明确,任务能落实,行动能迅速,反应能及时。三是加强考核,严格奖惩。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考评机制,全面客观评价基层民兵营建设工作,奖优惩劣,从而带动基层民兵营的正规化建设和青年民兵之家建设。通过考评激发和调动基层干部和民兵做好武装工作的热情和干劲,不断推动基层武装工作上新水平。

总之,基层武装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国家观念、国防观念,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面对新情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开创人民武装建设新局面,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协调发展。

第二篇:如何搞好基层武装工作

作为一名基层武装工作者,怎么去做好基层武装工作呢?本人想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要管方向,狠抓思想政治建设。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抓好党的基本路线、国防观念、职能使命、爱国主义和形势政策教育,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不断提高广大预备役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政治坚定性;要管决策,狠抓各项制度建设。要坚持党管武装,建立健全党管武装工作双重领导制度,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党管武装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管使用,狠抓专武干部队伍建设。要按照“用、练、养”相结合的思路,把专武干部纳入党政干部管理范围,实行统一培养教育,统一管理使用,不断加强专武干部队伍的规范化建设。 武装工作是基层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要做好基层武装工作,除了要正确把握管理层次,还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是勤学,不松懈。

作为一名基层武装干部,应该通过不断学习,充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理论精髓,联系基层武装工作的实际,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一要学基层武装工作业务知识,不当门外汉。重点熟悉本级民兵预备役工作业务,做好预备人员的核对统计、

资料上报,搞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民兵登记和兵员征集工作,狠抓民兵工作“三落实”,通过业务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和拓宽自己的工作思路。二要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作为一名武装干部应认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使自己由不熟悉到逐步掌握和精通一些适应当地的实用技术。 二是多思,不糊涂。

在基层武装工作中,要使自己不糊涂,就一定得“三思”而行。一是要维护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社会稳定的大事。从我国的周边环境来看,还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作为一名基层武装干部就应该在头脑中时常有国家观念、全局观念,时常有一种紧迫感;要思工作中的“难事”,在武装工作中,由于各村各社区情况千差万别,往往在工作中会出现一些难事。这就要求我们基层武装干部反复做思想工作,帮助其转变观念;要思考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党群干部关系,阻碍工作的开展。三是务实,不空谈。

具体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讲实际,明实情。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二是讲实干,求实效。把有限的人、财、物用于职责范围内,解决急需难以解决的问题。把自己的远大志向和人生追求同组织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融为一体,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三是讲创新,求突破。在工作中要克服求稳怕乱的思想,打破常规思维方式,敢想敢干;

注重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四是守廉,不贪求。

以身正求公正,以心廉得民心是做好武装工作的切要之言,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一是要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德养廉意识,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时刻保持思想上不“垮堤”。二是要经常对照党纪政纪要求,积极拥护党和国家在廉政守纪建设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坚持从小事做起,管住小节,不讲排场,不挥霍公款,艰苦奋斗。三是要在武装工作中公正办事,廉洁无私,不搞特殊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奉公守法,以实际行动取得人民群众的依赖和拥护。

第三篇:基层武装部如何加强正规化建设

对武装系统而言,乡镇武装部建设是基层建设的重点,理所当然也应当成为基层正规化建设的重点。乡镇武装部要成为基层正规化建设的重点,这是由专武干部自身状况决定的。所以,加强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首先要加强基层专武干部队伍的正规化建设,要“严格管理,严格纪律”,这本是正规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专武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指挥员”,他们的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基层民兵正规化建设,而且事关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大局。只有通过正规化建设,实行严格的管理教育,培养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专武干部,才能保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政策真正在基层得到落实。所以说建设正规化基层武装部,造就高素质的第一线指挥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

首先每一位专武干部要开创出良好的精神状态。专武干部的精神状态如何,工作标准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水平和质量。没有一个很好的精神状态,正规化建设是不会抓出成效的。当前专武干部精神状态应突出解决好;认为武装工作弹性大,抓与不抓没啥不一样,怎么抓也难体现效果;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备力量建设矛盾多,困难大,工作难有作为;认为专武干部发展机遇小,提拔受限制,自己职务到顶,再混几年就拉倒,工作不求上进。要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培训、整顿、教育等多种措施,进行爱岗教育、奉献教育和职责教育。帮助他们牢固树立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国家安

危负责、对国防后备力量长远建设负责,正确对待个人荣誉升迁,职级待遇。在职要创业绩,离职要留美名。

其次要树立起良好的工作作风。基层武装部建立正规的工作秩序,必须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做保障。这就需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经常深入实际,掌握真实情况,积极为基层解决难题。目前专武干部在工作作风上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深入民兵连队少,即使下去也是走马观花,工作指导不到位;另一方面检查工作不深不细,对问题若明若暗,“有看法没办法,见问题没对策”。抓正规化建设应当突出抓好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教育引导专武干部深入基层要有真情实意,要有为基层解决问题的诚心,坚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真正为基层服务好,把基层建设好。塑造出良好的自身形象。通过正规化建设,建立正规的秩序,最终还是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所以抓好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应把重点放到引导专武干部树立良好形象上,为下边做出好样子。抓形象要从言行抓起,彻底改变那种“喝大酒,说话粗,敞着怀,露着肚,一看就是武装部”的不良形象,着力治理言行不慎、举止不端行为。抓形象要从风气入手。在武装系统养成什么样的工作风气至关重要。风气主要体现在职责明确、计划周密、秩序严格、配合协调等方面。树立形象要注意从这方面找问题,引导专武干部自重自警自励,处处为基层做样子。抓形象要从政治着眼。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这是中央对全党干部提出的要求,专武干部也应当成为“三讲”的模范,要引导他们自觉克服“不读书、不看报;说旧话、办错事”的倾向。要在专武

干部队伍中建立学习制度,宣讲时事制度,鼓励鞭策他们研究新问题,探索新办法,树立开拓进取的良好形象。

第四篇:如何做好基层工作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我们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基层群众最有实际感受,落实得好、落实得快,群众就拥护;落实得不好、落实得慢,群众就会有反映。”品读这段话,意在**强调抓好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诫领导干部要把抓落实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为领导干部如何抓好落实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应该说,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能不能真正沉下去抓落实,在基层中摸实情、办实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当前,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是常见的现象,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听取群众意见,为基层排忧解难,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好评。领导干部扑下身去察民情、解民忧,不仅有利于掌握基层真实情况,作出科学决策,少走弯路错路;同时也融洽了与群众的关系,加强了沟通和协调,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全面落实,可谓一举多得,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体现,是抓好落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落实就必然会落空。不可否认,少数领导干部的下基层抓落实却走了样,为“下基层”而“下基层”,没有目的,漫无目标,到了基层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调查时只听好的,不听差的,对真实情况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有的只听不做,对于实际问题和各种矛盾,则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以各种借口回避,听了就算了。上述种种行为,不但不能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且还助长了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等歪风邪气,损害了自身形象,反而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

领导干部扑下身去抓落实,就是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力求实效。一要坚持察实情。下基层不但要“身”下,更重要的是要“心”下,真正做到深入基层、融入基层、贴近基层,切实把基层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摸清、摸准、摸透,与基层群众促膝谈心,弄清楚基层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把群众的期待反映上去,不断增强服务工作的针对性。二要坚持出实招。领导干部到基层最重要的是实干,最有用的是实招。对了解到的情况,要作出准确分析和科学判断,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基层当好参谋,当好助手。下到基层,要多想办法调产业、搞建设、保稳定、促和谐,多想点子、多跑路子,让群众就业路子多起来,让困难家庭富起来,让生活环境靓起来。三要坚持求实效。领导干部下基层有没有成效,最终看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虽然领导干部下基层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所担当的责任却是无限的。一定要以实效为重、以实效为要,坚持尊重规律不求大,脚踏实地不求名,做给基层看,带着基层干,办成一些实事,做成一些好事。

基层是大舞台,一线是大熔炉,实践是大考场。领导干部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勤于深入基层“接地气”,善于扑下身子抓落实,让各项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富有实效,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思路在一线形成,矛盾在一线化解,业绩在一线创造,形象在一线树立。 新都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方面情况介绍

近年来,新都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和要求,坚持“统筹城乡有新突破、贯彻93号令有新举措、突出特色有新成效、自身建设有新发展”的四新工作思路,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和较大发展。

一、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工作。

近年来,我区把促进城乡充分就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工程,不断完善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全面落实就业援助制度,全区呈现出就业渠道拓宽、规模逐步扩大、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达52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全区各镇(街道)、社区和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区达到比较充分就业标准。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860人,培训后再就业率达77%;创业培训200人;完成对向非农产业和城

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前引导性培训15786人、农民工培训10242人;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达149960人。率先在成都市各区县建成了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市就业督查专员办对我区城乡充分就业工作多次给予了充分肯定。

1、基层劳动保障平台进一步完善,人员配备实现了专职化

全区13个街道,86个社区均成立了劳动保障所、站,保证了与区、镇(街道)和社区,三级劳动保障信息的畅通,做到了人员、资金、场地、制度、工作和平台的“六到位”,实现了高效的运转,公开招聘的86名劳动保障协管员已正式上岗。建立和完善了市、区、镇、社区四级劳动保障信息网络,严格按照就业服务“新三化”的要求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标准,建成了人力资源市场,并在新繁镇、石板滩镇、泰兴镇建立了就业服务分中心,就业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2、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通过完善就业工作制度,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项目引进与扩大就业相对接,积极开展社区就业互动服务,巩固创建成果。建立了金牛、新都、彭州就业互动工作方案,实现了社区——村就业合作、岗位开发合作、劳务合作、就业培训合作。在集中居住区开展“三送”活动(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将现场招聘会开进集中居住区,并设立了就业援助窗口、职业技能培训点、就业政策宣传板报,为集中居住区内有就业愿望的失地农民及时提供就业机会。全区4个集中居住区,建成3个,其中,锦水苑农民集中居住区在建。已建成集中居住区共涉及人口7767人,适龄劳动力5663人,已实现就业5505人,就业率达97.2%以上,均已实现充分就业目标。

3、“962110” 就业援助中心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延伸

依托街道劳动保障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各职介机构和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等工作平台,为全区“零就业”家庭、“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开展“一对一”有计划的就业帮扶工作。同时,针对广大城乡劳动者不同的就业需求,开展了“新春就业社保送温暖惠民行动”、“春风行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场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等系列促进就业活动。

4、培训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劳动者择业能力增强

建立了规范化运作的培训机构网络,对全区城乡劳动者进行“拉网式”培训。针对岗位的技能需求,采取“定单式”和“定向式”培训方式,进行多层次职业培训和技术教育,实现培训与上岗的无缝对接;结合农村劳动力培训时间不稳定的特点,重点推广分时段、累计积分制的培训模式。同时,着力打造具有我区特色的“川妹子”、“川厨”、“川电”、“川缝纫”等品牌培训,进一步拓宽输出渠道。

二、统筹城乡社会保险工作。

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2007年,全市医疗保险“一卡通”启动仪式在我区举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社会保险工作被市劳动保障局表彰为先进。

1、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创历史最好水平

2007年,全区养老保险覆盖(含机关事业)5.99万人,医疗保险覆盖8.68万人,工伤保险覆盖4.81万人,生育保险覆盖6.36万人,失业保险覆盖2.38万人,全面完成了征缴任务。养老基金和生育基金上解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43.57万人,参合率99.25%;少儿住院互助金覆盖95833人,参合率99%。“两金”参加率均位居成都市“二圈层”前列,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我区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集体。

2、狠抓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着力实现城乡相衔接

着力抓好全区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工作、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工作。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社会保险3942人,做到应保尽保;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财政补贴到位4075万元。全力做好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出台了《新都区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确定新都镇为试点镇,稳妥推进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实施,逐步建立了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险体系。

3、以惠民行动为重点,全面落实社会保险惠民工作

通过强化社会综合保险建筑行业农民工扩面;加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和基金征收力度;完善和健全全区工伤康复中心建设;开通医疗保险“一卡通”等,以更加“惠民”的措施服务全区人民。全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080人,征收基金122万元,新

的城镇居民保险政策将原来的缴费标准减少到275元,参保群众得到了更大的实惠;全年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参加综合保险2.298万人,其中,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综合保险8080人。

4、加强社保基金监管,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认真开展社保基金现场监督、非现场监督、内部审计和专项检查,确保了基金的安全和完整。继续保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100%,按时足额发放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完成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待,涉及企业退休人员14000人,月平均增长退休金230万余元。

三、统筹城乡劳动关系调整工作。

近年来,全区劳动保障系统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深入贯彻市政府93号令,推行劳动合同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妥善处理国企破产改制职工分流安置、农民工工资拖欠等热点、难点问题。2007年,立案受理各类劳动争议130件,涉及劳动者切身经济利益近六百万元,按照受理案件的时限要求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达100%、案件调解率达52.5%。主动监察用人单位550户,受理投诉举报案件256件,结案率达100%,其中:克扣、无故拖欠工资案189件,追收拖欠工资236.071万元。劳动合同签订率由年初的24%增加到92.5%。在全市网格化达标考评验收中,网格达标率100%,完成目标任务的200%,全市排名第一,被市上评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工作优秀单位。全面推行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试点工作,我区卫星城工业区(A区)被授予“成都市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称号。

第五篇: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工作

我国是农业大国,虽说在新形式下,通过党和政府的不断努力,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农业农村工作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截至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期,我国还存在着占全中国人口比例50.32%的农村人口。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工作,适应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努力探索新时期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是摆在我们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我从事乡村工作近十年,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实践与工作经验,以现在乡——新洲乡为例,就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工作做一些简单探讨。

一、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农民种田积极性得到高涨;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连续出台,广大农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工作重心发生转移,经济收入不断提高。

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更了解到在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基层党委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一程度上存在重经济、轻党建,抓党建促经济的实际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2、乡财政收支有所好转,但保运转保发展的压力依然存在。随着上级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机构改革后减支效应的显现,目前乡财政在向好的方面发展。村级债务得到较好控制,但由于多数工业税源很少,仅靠上级转移支付来过日子是非常艰难的。加之乡村两级债务难化解,感到压力很大,乡村两级正常运转面临一定的困难。乡村两级债务仍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

3、个别村党支部的工作思路不清,村级班子建设仍有待加强。部分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被动接受工作任务,没有长远发展规划,传统意识较为浓厚。带领农民致富的路子不宽,目标不明,挖掘潜力和不能满足群众致富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4、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出现“梗阻” 。虽说通过国家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经济得到发展,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公益事业得不到好的发展。在税费改革前,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费用可以列支。税改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除各级政府的支持、扶持外,更多的是通过"一事一议"的渠道来解决。由于农民对公益事业的认知程度不一,加上集体意识淡薄,往往很难达成共识,造成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公益设施老化陈旧却无人无钱整修,农村生产生 活条件难以得到明显改善。

5、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资金投入困难,很多示范点建设因缺乏必要的经费,难以取得明显的成效。

6、乡村干部的思想观 念和工作方式方法亟待转变。就干部因素而言主要一是农村干部素质不高。二是农村干部认识观念还没有转变。三是农村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就群众因素一是部分农民的思想认知水平较低。二是农民对过去与干部产生的怨结“心有余悸”。三是农民群体出现多样化。四是农民的自主意识和 决策能力增强。

三、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几点建议

当前农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基层干部都要针对农村工作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尽快转变职能,转变角色,在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1、尽快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基层党委要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认识,做到党建、经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不误。我们乡村干部应调整工作思路,把工作重心转变到强化服务、促进发展上来。加强干群关系。积极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建农村公益事业上有新的作为。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各项农村群众政策。

毛泽东同志曾经一针见血的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做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要善于将群众的发展意愿和科学发展观有机融合,切实做到“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一要立足实际,选准一条既能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特色资源等,又符合国家

的相关政策、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之路;二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工业农业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增加广大群众的收入;三要采取有效措施盘活现有集体经济。四要围绕群众的增产增收问题开展必要的服务工作。五要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

3、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工作方法。

做好农村基层工作,必须抓住有利时机,着力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型,由以完成经济任务为主转移到加快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两大主题上来。一是履行好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乡村 道路等基础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以科技致富。二是切实加大对乡村的扶持力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解决当前乡镇的财政困难、化解乡村债务。三是加大倾斜力度。上级部门要在资金、项目上加强对乡村的倾斜和扶持力度,多为农村加快发展做一些 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四是转变管理方式。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的新形势, 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工作考核机制,在管理上适合农村的实际,使工作的针 对性和操作性更强。

4、以基层民主建设为切入点,落实好群众各项权利。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应以基层民主建设的切入点。一要扩大党内民主渠道;二要广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基层民主管理的系列制度,并在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落实好群众的参与权、

知情权、选举权、监督权,确保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落实。三要积极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要运用现代化的各种载体,倾听民意解民忧;五要适应新形势,定期研究分析基层民主政治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民主政治管理新路子,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有序前进。

5、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做实农村基层工作。

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群众,是连接党组织和广大农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直接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提高乡村干部素质是实现乡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和前提,要把它作为当前干部管理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提高思想素质。进一步加强对广大乡村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作风正、经济清、办事公,真正做到情为 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二是提高政策水平。三要加强作风建设,加大力度惩治不正之风,在改进作风中赢得群众信任。四是增强开拓意识。五是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农村工作非常具体。乡村干部要学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只有思想工作做细了,道理讲明了,政策法规宣传到位了,群众与干部之间的思想沟通了,农村工作才能如鱼得水,一帆风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做好农村经济发展下一篇:如何提升教师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