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式教学英语口语论文

2022-04-29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抛锚式教学英语口语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本文基于抛锚式教学的理论,从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五个方面,以沪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5SavetheEndangeredAnimals为例,分析了抛锚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抛锚式教学英语口语论文 篇1:

“教学做合一”模式下中职英语口语抛锚式教学探讨

摘 要: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适应职业岗位的应用型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式就是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做到“教学做合一”,让学生真正“学做”起来,而非仅完成“教”,结合抛锚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能够将英语“说”出口,培养出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对“教学做合一”模式下中职英语口语抛锚式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英语;抛锚式教学;研究

引言;目前,我国中职英语课堂的口语练习还处于传统模式中,口语练习缺乏语境,学生仅靠书本内容无法完成语感的培养,缺乏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英语课堂效率不佳,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适应职业岗位的应用型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式就是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做到“教学做合一”,让学生真正“学做”起来,而非仅完成“教”,结合抛锚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能够将英语“说”出口,培养出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1.“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及抛锚式教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的说明,是教育现象的说明,在生活中,对事而言是做,对自身而言是学,对人的影响而言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不相关的过程。他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以种田为例,种田要在田里做,也必须在田里学,不能在书本上学,因此也要在田里教。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同时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教与学都是以做为核心,在做中教学。

抛锚式教学方法是指建立在真实问题或真实事物上,一旦确立这类问题或事物,整个教学内容也随之被确定,就像锚固定轮船一样,因此被称为抛锚式教学,该模式一般分为五个环节: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这两种教学模式有相通的地方,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师生相互合作,完成教学目标

2.抛锚式教学在中职口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抛锚式教学需要满足两个条件:课程内容需要建立在真实问题和事物的基础上;需要设备齐全的多功能教室。但是教学基础条件上存在比较大的难题,不可能将每一堂口语课都设置成“仿真”环境,这需要耗费大量的物力、人力、财力,这对中职学校来说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可以选择英、美剧配音法在普通多媒体教室实现抛锚式教学,普通多媒体教室具有投影仪、屏幕、多媒体操作系统及无线网络即可。操作方法如下。

(1)设立情境。抛锚式教学不同于传统模式枯燥的话题介绍方法,而是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进行配音的形式完成英语口语的学习,需要学习的话题和内容都会在多媒体教室的屏幕上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因此不需要在真实的空间用真实的物体进行仿真情景的设立。在这个环节下,老师可以通过介绍背景、描述开场画面、播放视频三个步骤帮助学生熟悉剧情中的情境。

(2)确定问题。在语言交流中,尤其是在朋友间的交流,使用地道的英美腔进行聊天、沟通,确定的问题,需要针对和学生关系密切的實际问题,通过幽默、轻松的语言与方式完成交流。基于这种实际情况,“抛锚”的内容就应当包括确定名字、确定不同情境中的感叹词、理解常见的英语中的俚语、使用缩略语的方法、怎样表达幽默、怎样使用特殊语调。在教学中确定了这些问题,整个教学的进程与内容也就确定了。

(3)自主学习。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在枯燥的话题介绍后直接进行口语的训练,往往缺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抛锚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进入教室后先使用无线进行网络资源的获取,搜索相关的英、美剧介绍,提前预习,了解剧情的长度、演员介绍等内容,观看视频进行台词熟悉,记忆英文字幕,模仿剧中人的语气、语调大声朗读,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4)协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尤其在语言教学方面,其影响更为明显。抛锚式教学中,协作学习主要包括两点:1)协助配音: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进行分组,让各组学生共同完成一段视频的配音,让多数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得到口语的训练。2)协作表演:协作配音能够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这也是协作表演的前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不用在拘泥于视频人物的中的语言、语气,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原创表演,拓展、延伸故事情节,让学生进行评价,活跃课堂氛围,使课堂更具有趣味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创新性。

(5)效果评价。作为抛锚式教学的最后一环,效果评价能够改善传统教学中没有评价所导致的学生无反馈的问题,帮助教师与学生总结学习结果,可以采取积分制度,对学生课堂中语气、语言、语调、词汇量、角色诠释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也方便教师记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中职学校英语口语课堂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有所进步。

结语:中职学校的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弱,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使得中职英语口语教学面临极大的困难。抛锚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语感和口语运用能力,在新课标背景下,利用“教学做合一”模式进行中职英语口语抛锚式教学,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与真实问题中去感受解决过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自身去感受英语口语的学习乐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辽杰.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海外英语,2018(18):184-185.

[2]萧沛雯.中职英语抛锚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分析[J].英语广场,2018(06):158-159.

[3]刘娟.抛锚式教学策略在中职服装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Situation Two:Howto Dry Cleaningat the Laundry一课为例[J].海外英语,2017(06):18-19.

[4]童纪超.优化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的有效尝试[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1):382-383.

[5]李桂如.对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5):87.

作者:梅晓娟

抛锚式教学英语口语论文 篇2:

浅谈抛锚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基于抛锚式教学的理论,从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五个方面,以沪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5 Save the Endangered Animals 为例,分析了抛锚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初中英语;口语教学

【作者简介】徐文星,韩琳琳,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目前,由于应试压力,初中英语老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法和词汇能力,且通常把口语课的模式和语法、词汇课模式混为一谈,单纯讲解句型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而非引导学生开口练习,导致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日渐退化。基于抛锚式教学法下的初中英语口语课堂,旨在引导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英语口语情境中,注意到问题情境的关键特征,并且能挖掘出新的角度来感知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在实际环境中培养口语交流的策略(David,1995)。

一、抛锚式教学的定义

抛锚式教学最早是由美国约翰· 布兰斯福德教授所领导的项目组(Cognition &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 CTCG)提出,是指在多样化的现实生活背景中运用情景化教学技术以促进学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刘洋 钟志贤,2005)。首先,学生被给予一个含有真实事件或者实际问题的情境,即给出一个“锚”,此环节我们通常借助现代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或音频材料等让学生感知一种社会现实或一段故事。其次,学生在感知具体意象之更容易在真实问题情境中确定出一个目标问题,这就是“抛锚”。类似于船舶为了安全靠岸而采取这种稳固的措施,教学中的“抛锚”过程就像船舶安全靠岸,问题情境就像“锚”一样能奠定课堂的整体基调,学生也能依据此建构恰当的知识体系。

二、抛锚式教学的核心步骤

抛锚式教学主要有五个步骤: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

1.创设情境。良好的课前情景导入有助于营造英语口语课堂开放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可以创设出一个含有实际社会问题的真实情境,比如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影片和动画等,这不仅能够减轻学生对于口语课的紧张情绪,还能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环境中,从而充分调动起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2.确定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需确定好所要探讨的问题。教师在此环节的身份应由控制者转变为指导者,指导学生归纳出上述情境所表达的主题,并在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联想出与此主题密切相关的、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实际问题。

3.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主动寻找方法并尝试解决问题,此时教师也不能丢下“指导者”的身份,可为学生提供思路线索,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媒体和图书报刊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通过科学的指导,将“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变“生硬学”为“兴趣学”,学生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能构建独立思考的学习模式。

4.协作学习。学生需成立学习合作小组,在小组活动中,各个组员可以把在自主学习中的研究成果或者是凭一己之力难以攻克的疑难杂症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取长补短,最终通过合作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5.效果评价。抛锚式教学的目的是抛出真实情境,因此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霍立静 吕娜,2008)。所以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在各环节的表现,对学生的闪光点与弱点进行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继续发扬优势,弥补不足,为今后参与各项课堂活动奠定基础。

三、抛锚式教学的具体应用

本文以沪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5 Save the Endangered Animals为例,来具体说明抛锚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段保护野生动物的纪录片:“Let’s  enjoy a documentary《Giant Pandas》 to know a little about pandas. ”。影片叙述了中国千百年来为保护大熊猫族群所付出的努力,从而从视觉上唤起生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情怀。同时教师可出示一些图片:“Now Look at some pictures about wildlife, the first is tusks and killed elephants, the second is the Amur tigers live in the bare forest.”,引导他们进入特定情境,鼓励他们进行自由发挥和想象,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根据真实情境确定问题。首先,教师可设置“free talk”环节,学生畅所欲言对于上述情境的感受。教师也可设置一系列问题进行提问:“What topic does the documentary want to express?”“what difficulties do the elephants or the tigers face? ”“Do you think that there are more animals having the same problems?”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归纳出当前主题是保护濒危野生物种,从而产生与此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endangered animals?”

问题确定好以后,学生需在自主学习环节独立思考问题,此时教师也可利用“cue card”罗列关键要点为学生提供思路:(1).search for some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three main questions: What are the endangered animals? Why they are in danger?  How to help them? (2).accumulate some vocabularies and collocations in some professional materials.在此环节中,学生不仅能对如何采取措施保护野生动物这一话题有深入而清晰的认识,并构建起相应的知识体系,而且学生也能有充分的语言知识储备为接下来的课堂活动做好准备。

在协作学习环节,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中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加深理解与运用能力。为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可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发散思维:“Are the measures to protect different kinds of animals the same?”或“How can people take actions if they are at different ages or in different jobs?”此外,班级内可选取学生代表进行英文采访活动“How to protect the endangered animals?”,或者学生排练小型英文话剧《If There Were No Animals in the World》进行成果展示。

最后,教師要对协作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可以按content、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stage performance等方面进行,先由学生进行组内自评打分,教师再逐一提出专业意见。此外,教师需记录好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环节暴露的共性问题并进行解答,同时借助典型案例分析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促进共同进步。

四、结论

综上所述,抛锚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具有很大优势,它突破了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灌输的传统口语课堂模式,而是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框架,学生既能在特定情境中锻炼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口语水平,又能在独立思考与团队合作的有机结合中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今后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多采用抛锚式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从而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David D.. Kumar. Intelligent Educational Systems for Anchored Instruction[J]. TechTrends,1995,35O.

[2]刘洋,钟志贤.论抛锚式教学法[J].江西教育科研,2005(2):9-11.

[3]霍立静,吕娜.抛锚式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172.

作者:徐文星 韩琳琳

抛锚式教学英语口语论文 篇3: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导游英语”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摘要:抛锚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学围绕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展开,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教学目标并解决真实问题。“导游英语”课是学生与实际工作接触紧密的课程之一,也是与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联系紧密的课程。本文探讨了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导游英语”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证明,抛锚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导游英语”课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导游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进行导游实习和从事导游工作的实际能力。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模式;导游英语;自主学习

“导游英语”属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中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共性特点,更具有自身独特的专业特点。旅游管理专业与社会的接触面较广,日常生活的实用性较强,导游英语与其他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相比,社会实用性较强,学生毕业以后在工作岗位上运用专业英语的机会也较多。如何能够搞好“导游英语”课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是笔者一直以来进行思考的问题。

抛锚式教学模式要求学习者能够建构所学知识,学习者可以到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来解决真实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而导游工作是学生在上学期间就能够接触到的工作,他们有亲身的体验,对导游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比较熟悉,将抛锚式教学模式运用到“导游英语”课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导游英语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抛锚式教学模式内容概要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活动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引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使他们进行“真实的”学习。

所谓抛锚式教学,是要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凭借学生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这类真实事例或问题就作为“锚”,而建立和确定这些事件或问题就可形象地比喻为“抛锚”。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也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而被确定了。

其主要方法是从组织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入手来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寻求对问题的解决。由于抛锚式教学策略是以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为基础,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策略”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根据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及主要内容,其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即: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或者真实的事件;选择并提炼出与真实情境相关的,亟待学生解决的现实问题;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多种学习渠道努力去解决现实问题;学习后,不同学生之间可以交流学习成果,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最后,对初步进行应用探索的教改活动进行效果评价。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导游英语”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导游英语”是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我们所选用的教材是朱华主编的《导游英语》。此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导游工作流程中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几大服务模块,非常适合于学生进行导游英语的学习。我们在本课程中针对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主要应用于导游实务部分,包括导游工作中会遇到的很多实际问题,如接机准备、酒店入住、游客换餐、游客走失、行李丢失、游客生病、游客投诉等。下面以Unit 9 The First Aid(急救)为例,进行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

创设急救情境 本课程中的情境创设主要来自于学生在导游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课前,我要求学生将这些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加工,尽可能与教材中的情境相接近,并指定几位学生运用角色扮演法,在确定问题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将此情境表演出来。本次课创设的情境是游客在旅游途中突发心脏病(The Heart Attack),导游和另外几个游客相互帮助,进行急救的场景。通过英语的表达及学生形象的肢体表达,大多数学生比较清楚情境所表达的意义。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真实问题。

抛出本课之锚 在学生表演完创设的情境以后,笔者进行简单的总结,并且将本单元中可能涉及的一些需要急救的情况进行简单陈述、表演,如游客受伤(Tourists Injured)、中暑(Sunstroke)等,在讲解过程中,我会不时地向学生提问,并请学生简单回答一些急救的措施,让学生完全理解情境中所表达的意义,并确定与现实事件关系密切的“锚”。这样就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抛锚”活动,学生便可以围绕这个“锚”进行主动学习,努力解决与“锚”相关的真实问题或真实事件。

学习急救措施 在确定“锚”以后,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阶段。本单元学习内容是与导游工作中可以遇到的真实问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需要列出旅游过程中可能遇到需要急救的情况,每种需要急救的问题都有哪些具体的急救措施,如何用英语将这些急救情况表达出来,并能够很好地用英语表示急救措施。由于急救涉及的内容较多,而且许多英语词汇也比较专业,甚至有一些英语词汇都是医学上的专用词汇,笔者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查阅相关的词汇,搜集相关的资料,互相协助共同学习。

协作交流经验 在每个小组完成学习任务以后,就是协作学习时间。不同的小组之间要进行交流、讨论、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本次课创设的真实情境的理解,并尽可能完善情境中创设的问题,以便于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遇到相同问题时,学生能够游刃有余。在协作学习之后,全班会综合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通过列表概括出比较全面的急救情况与急救措施,并附上一些常用的急救词汇,以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参照,特别是对于那些有机会进行英语导游工作的学生来说,可以备一时之需。

教学效果评价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导游英语”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主要是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包括学生的自身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如此可以从中反思,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学习。由于抛锚式教学模式主要是依据所抛出的“锚”来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因此在进行效果评价时,还应包括课外评价。在所讲授的课程中,学生不一定能遇到用英语导游的环境,学生可以留待以后进行自评,以检验课堂教学的成果,并从真实环境中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应用启示

除了本次课针对Unit 9 The First Aid(急救)进行了抛锚式教学外,在本学期的导游英语课程中的其他内容也进行了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教学反思,我们总结了“导游英语”课教学中应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几点启示。

合理创设情境 由于课程的主要内容,“锚”要从创设的情境中去寻找和提炼,因此,一定要合理创设情境。在导游英语课程中,很多的情境需要学生亲自表演出来,而其他学生则根据同学表演的情境来提取出关键的“锚”。所以创设的情境要浅显易懂,让学生容易理解,也要尽可能使表演的学生不要有过大的压力,可以轻松地表现。当然,创设的情境要能够准确表达出课程的主要内容。除此以外,“导游英语”课中创设的情境要尽可能地真实,尽可能地选择导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真实事件,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鼓励自主学习 通过合理的情境确定了准确的“锚”以后,就是学生针对确定的“锚”进行学习并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真实问题之前,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一部分任务需要学生在课下完成。对于课堂上需要完成的任务,教师要尽可能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或自主独立学习,以避免部分学生会流于形式,而享受别人的成果。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堂内容及确定的“锚”,为学生进行不同的课堂活动设计,便于学生为了确定的目标而寻找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多重效果评价 抛锚式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找到“锚”,发现“锚”中存在的问题,更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地解决情境中涉及的真实问题,并且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并进行反思的能力。因此,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应该重视效果评价。通过效果评价,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学习能力,以便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进行课堂活动设计。学生也可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导游英语”这门课,对于学生毕业之后的实际运用能力有较大帮助,学生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对自己的课堂所学进行实践检验。教师在课程结束后,还可以继续跟踪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以检验其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多方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会逐渐完善课堂教学。

抛锚式教学应用启示还有很多,针对不同的课程,应用的原则和形式也不尽相同,而适合于“导游英语”课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多。但是对于“导游英语”这样与真实工作联系比较密切的课程来说,抛锚式教学模式中的“锚”是二者最好的结合点,也是笔者进行实践应用探索的主要依据。总结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导游英语”课教学中的应用启示,可以更好地将二者结合起来,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导游英语”课教学。

参考文献:

[1]霍立静,吕娜.抛锚式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5).

[2]张经童.抛锚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EB/OL].[2012-06-07].http://jcjykc.cersp.com/Post/Sh-

owArticle.asp?ArticleID=4504.

[3]徐丽华.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6):178-780.

[4]贾博雅.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河西学院学报,2012(6):124-128.

[5]冯晓蕾.抛锚式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纵横,2012(5):253.

[6]刘冰.抛锚式教学模式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9):114-116.

(责任编辑:张维佳)

作者:张春梅 邹德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贷款问题的土地承包论文下一篇:基层银行反洗钱探究论文

热门文章

抛锚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