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共青团公示

2022-07-25

第一篇:莆田市共青团公示

共青团莆田市委员会

共青团莆田市委员会 莆 田 市 教 育 局

团莆委[2007]20号关于表彰首届莆田市“十佳中学生”的决定 各县(区)团委、教育局,湄洲岛群工科,市直机关团工委,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市直各有关学校: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扎实推进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团市委、市教育局联合开展了首届莆田市“十佳中学生”评选活动。经过各级团组织、教育局的层层推荐、组委会审核、候选人公示和评委会无记名投票,决定授予吴梅红等十名同学首届莆田市“十佳中学生”荣誉称号,同时授予许力丹等九名同学为首届莆田市“十佳中学生提名奖”荣誉称号。团市委、市教育局希望荣获首届莆田市“十佳中学生”称号的10名同学以此为新的起点,勤奋学习,再接再厉,积极进取,树立中学生身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

团市委、市教育局号召全市青少年学生向受表彰的同学学习,学习他们理想远大,热爱祖国,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学习他们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发奋成才的拼搏精神,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和可靠接班人。

附:

1、首届莆田市“十佳中学生”名单

2、首届莆田市“十佳中学生提名奖”名单

共青团莆田市委员会莆田市教育局

二○○七年七月十日

主题词:中学生评选决定抄报:团省委、省教育厅,市委蔡尔申副书记,市政府张丽冰副市长,阮军副市长

附件1:

吴梅红(女)

李龙飞

李盖赟(女)

陈子荷(女)

陈培菁(女)

陈超敏

郑靖

黄芦白

曾雨苗(女)

蔡仁富

首届莆田市“十佳中学生”名单(按姓氏笔划为序)莆田第十一中学八年(1)班班长 莆田第五中学高二(2)班化学科代表 莆田擢英中学九年(11)班班长 莆田第一中学高二(13)班学生会主席、班长莆田第四中学高二(19)班学生会副部长 城厢区文献中学九年(3)班团支部副书记 莆田第六中学高二(1)班校学生会副主席 仙游一中高二(1)班校学生会主席 莆田第二十二中学九年(8)班班长 莆田哲理中学九年(5)班学生会主席

附件2:首届莆田市“十佳中学生提名奖”名单

(按姓氏笔划为序)

许力丹(女)莆田中山中学九年(8)班班长

余丽琴(女)仙游盖尾中学高二(9)班学习委员 吴海辉

苏秀苗(女)

陈兰萍(女)

陈碧儒(女)

林晞霞(女)

林富聪

程小雪(女)莆田第十中学高二(1)班班长 莆田职业技术学校06高职班班长 莆田第十中学高二(3)班班长 荔城区北高岱峰中学八年(4)班班长 秀屿区大丘中学九年(2)班团支部书记 莆田第十七中学八年(1)班校学生会学习部部长、团支部书记 莆田第八中学高一(3)班团支部书记

第二篇:共青团莆田学院护理学系委员会

共青团莆田学院护理学系委员会 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活动

简报

第二期

爱心同情心

耐心责任心

护理学系团委办公室2005-12-15

护理学系第二期团校培训班开学

在护理学系团委的精心筹划下,护理学系第二期团校培训班于10月18日下午2:00正式开学,护理学系教师共青团员、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各班主要团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及部分思想先进、积极进取的团员齐聚北区梯一教室,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开学典礼及首次培训。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帷幕,系团委副书记陈逸萍主持了典礼并宣读了团校培训的基本任务、组织机构和团校校规。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黄鹏飞及护理学系党总支副书记廖爱武出席了本次典礼并致贺词,最后,廖副书记介绍了本次团校培训的主要目的和基本任务,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次团校培训班将邀请医学院及我系领导为同学们讲授党团知识。培训班的开办必将增加同学们的团员意识和党性修养,也为了同学们的学习与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

(护理学系记者团)

简讯

为了营造优雅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倡导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增强共青团员团队和纪律意识,2005年10月15日,04级高助班同学开展了一次以“我的宿舍,我做主”为主题的室内设计活动。

活动在团支书精辟的开场白后拉开帷幕,首先由团宣传委员提出此次活动的目的、过程及要求,随即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颇具代表性的宿舍,A50

7、A50

8、A50

1、A502以“动漫时尚”、“家的温馨”、“翰墨书香”、“体育先锋”的个性化设计脱颖而出,同时以A507为“样板宿舍”供大家观摩。最后同学们就“崇尚个性”各抒己见,为本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此次活动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宿舍文化增添了色彩,并为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深化各项活动积累了经验。此次活动也受到了领导、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相信我们的理念和工作能够持续长久地坚持下去,并在实践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04级高助班)

相关链接

共青团组织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抓住契机开展团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于加强团的建设,提高团员素质,促进团的工作具有深远意义,对于壮大党的后备力量,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篇: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莆田市新开工项目管理部门联席会议

【发布单位】莆田市

【发布文号】莆政办〔2008〕13号 【发布日期】2008-01-31 【生效日期】2008-01-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莆田市新开工项目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

(莆政办〔2008〕1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根据省政府《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闽政办[2007]236号)精神,为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经研究,决定由市发改委牵头,成立莆田市新开工项目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组织开展全市新开工项目管理工作。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召集人:黎瑞炼 市发改委副主任

成 员:林国华 市经贸委副主任

许文恩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黄光华 市统计局总统计师

徐益珊 市建设局副局长

郭凤来 市规划局总工程师

王明辉 市环保局副局长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挂靠市发改委,负责新开工项目管理日常性工作,办公室主任由黎瑞炼同志兼任。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应确定一名联席会议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络工作。

二OO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莆田市公安消防支队2011年度

莆田市公安消防支队2011年度 创建“人民满意消防支队”工作成效

公安消防部队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支实行现役体制,列入武警序列的部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公安消防部队的任务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严格消防监督管理,切实加强执勤战备训练,保护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具体负责防火、灭火、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等任务。莆田市公安消防支队始建于1988年,为正团级建制单位,设有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监督处4个部门,下辖城厢、荔城、涵江、秀屿、仙游5个大队、11个中队。人员编制301人,现有官兵258人。其中干部编制111人,现有103人;战士编制190人,现有151人。配备有各类消防执勤车47辆,以及破拆、防化、救生等特种器材装备,具备了完成各类急难险重灭火救援任务的能力。

2009年8月27日,福建省莆田市五届人大常委会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支队争创“人民满意消防支队”活动情况报告,通过了授予市消防支队“人民满意消防支队”荣誉称号的决定。两年来,全市消防官兵始终以“人民满意”这一殊荣为鞭策,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先后连续两年被部消防局评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被第十四届省运会组委会表彰为安保工作先进集体,被市政府评为“市

级文明单位”、“2010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被总队评为全省先进支队,出色完成了工艺美术城、海峡论坛〃妈祖文化周、“9.1”抗洪救灾、“1106”重大安全保卫、市第六次党代会等各项任务。同时,所属仙游大队被仙游县政府记集体三等功,秀屿大队、荔城大队被评为省级“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5个基层大队全部被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其中2个被授予“市十佳青年文明号”,3个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 四个大队被当地人大授予“人民满意消防队”。市委书记杨根生高度赞扬全市消防官兵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特别是在处置各类急难险重的火灾扑救和抢险救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尤其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真正起到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保护神”的作用。

一、抓内部建设,创和谐关系,让人民满意

(一)和谐班子凝心聚力干事。支队班子牢牢把握“五个第一”: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把团结作为第一原则、把干事作为第一要求、把创先当作第一责任、把廉政作为第一防线,不断提升班子统筹驾驭的能力。为充分发挥班子效能,强化基层指导,支队建立完善党委成员挂点联系制度,规定支队党委成员每月下挂点单位不少于2次,为基层办实事或解决问题不少1件,有力推动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实现新跨越。

(二)引导部队管理不断正规化。支队将部队正规化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运行、督办、帮扶、奖惩等五项机制,实行各部门轮流督察、司令部每周抽查、领导

随机访查等三项督察制度,强化部队正规化管理。制定出台了《莆田市消防部队士官量化考评管理规定》,并选取拱辰中队、四新中队作为试点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相继开展安全生产月、交通专项整治月等主题教育,专门邀请地方交管部门、治安部门到队为广大官兵讲授《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三)引导铁军训练不断实战化。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支队积极开展打造消防铁军活动,喊响“一切为了战斗力”,通过开展攻坚组集中训练、仿真模拟训练、比武竞赛等多种途径,反复熟练人员搜救、强攻灭火、堵漏排险等专业技能,不断提升队伍的攻坚克难能力。同时,支队提请政府将消防应急救援工作纳入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立了以消防为主,交通、卫生、安监等职能部门联动的社会应急救援机制。在2011年“南玛都”台风抢险救灾中,支队官兵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公安局的统一指挥下,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应急救援骨干作用,成为一线抗洪救援战场的中流砥柱。2010年以来,支队共接出警2417起,出动官兵23245人次,消防车(船)3790辆(艘)次,抢救群众662人,疏散被困群众2300余人,抢救财产14545万元。

(四)引导监督执法不断规范化。支队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消防监督执法的“生命线”,制定出台了《全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工作方案》,定期对全支队监督执法情况进行考评验收。把场室建设作为执法规范化的“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完成执法场所询问室、等候室、听证室、物证室、装备室和档案

- 34

捐资助残活动。两年来,支队官兵共计捐款81658元,献血11400毫升。为响应市政府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号召,支队一次性帮扶了莆田大洋乡5万元,并决定于2012年再资助20万元。支队还每年出资4000多元,联系一名龙岩老革命根据地贫困大学生,开展捐资助学活动。

四、抓持续深化,创平安环境,让人民满意

(一)以提升火灾防控能力为根本,努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

一是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建立健全消防工作责任制。支队紧紧依靠党委政府,提请市政府将消防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下达消防安全责任书,出台“五大”活动、“三合一”场所专项整治、“清剿”火患等实施方案。市委书记杨根生、市长梁建勇、市人大主任林光大、副市长李辉龙、副市长傅冬阳、副市长卢炳椿等领导均对消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并亲自带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建立完善消防联席会议和工作协作机制,明晰了各部门的消防安全职责和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在消防工作中的监管作用,全力构建部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的“大防控”、“大监管”网络体系。

二是强化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单位“四个能力”三年建设活动,全面提升社会单位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期火灾、组织人员疏散和消防宣传教育能力。支队组成“四个能力”建设指导组,深入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帮助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台账,指导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截止2011年12月,

全市共有1027家社会单位通过“四个能力”建设达标考评,社会单位自防自救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二)以深入开展“五大”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积极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提请政府出台了消防安全“五大”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火灾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发动全社会力量举报火灾隐患,在全社会形成了全面围剿火灾隐患的强大声势。

一是加大执法力度,排查整治更加彻底。开展以人员密集场所、在建工程、高层建筑为重点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采取行业抽查、单位自查、多警联查等方式相结合,加大执法力度,全力排查消除火灾隐患。充分发挥消防火灾清剿“主力军”作用,采取“白加黑、五加二”等超常模式,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的原则,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排查整治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排查整治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2010年以来,支队共出动5433人次,排查单位、场所4118家,发现火灾隐患1502处,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155家,罚款474.8万元,临时查封43起,督促人员密集场所拆除易燃可燃装修材料60处,清除影响灭火救援障碍物81处。

二是营造浓厚氛围,宣传培训更加深入。全面提升全民消防素质,将消防安全“大宣传大培训”活动及构筑“防火墙”工程宣传工作与平安建设集中宣传活动紧密结合,积极宣传报道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动态,普及基本消防安全常识和灭火逃生技能。

- 78 -

第五篇:莆田市涵江区教育局

莆田市涵江区教育局 莆田市涵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文件 莆田市涵江区教育学会 涵政教[2008] 292号

关于评选涵江区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和个人的通知

各中学:

2003年秋季,全区初中起始年级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课改实验。五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及时总结、推广经验,表彰、奖励在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一步深化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研究,决定开展评选涵江区基础教育课改先进集体和个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1、基础教育课改先进集体评选范围 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各中学。

2、基础教育课改先进工作者评选范围

1 (1)各校教育行政领导;

(2)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各中学教师;

二、评选条件

(一)先进集体评选条件

1、教育行政和学校“课改第一责任人”制度落实,实验工作的组织管理和专业指导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管理到位。

2、建立实验的保障机制,设立课改专项经费,为课改实验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的物质条件。

3、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培训工作落实,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针对学校和教师实际,积极探索有效支持教师发展的校本培训和教研制度,形成有利于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研修模式和自下而上的学校课题研究制度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4、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整合各种资源,促进新课程的实施。

5、重视课程的管理与实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创造条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适合学校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

6、重视课改宣传。宣传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家长和社会人士了解、支持并参与课改,形成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社会氛围。

7、课改成效显著。教师教育观念有明显转变,贴近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并有效地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学生学习主动,合作意识强,学习信心增强,综合素质提高。

8、重视课改经验和成果的总结与积累,并在实验区发挥 2 实验、示范和辐射、培训的作用,促进课改实验的深化。

1、先进工作者评选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在课改实验中积极参与,勇于承担课改实验任务。

(2)认真学习,掌握先进的课改理念,善于总结和反思,具有较强的专业发展意识和能力。

(3)勇于创新,能根据新课程理念发现、提出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开展研究,取得成效,成为有效的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促进学习的发展。

(4)充分利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与社区、家长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促进学生发展,所承担的工作得到学校、同事、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同。

(5)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和课程资源的开发,成绩突出。

三、名额分配

(一)基础教育课改先进集体(5个)

塘头学校、锦江中学、莆田十四中、国欢中学、庄边中学

(二)基础教育课改先进工作者(28名)

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市、区(初中)基础教育课改基地校、示范校各2名,其它学校各1名。

四、评选办法

1、评选方式

采取组织考核与集体、个人申报相结合的方式,自下而上推荐,逐级审核申报。

2、报送材料

3 候选单位和个人应分别填报“涵江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申报表”、 “ 涵江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工作者申报表”。

3、材料报送时间:各校于2008年12月22日前将有关材料送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室卢志彤老师收。

五、加强领导

1、各校应结合评选推荐过程,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评选的导向、激励、总结与反思的功能,深入推进课改进程。

2、评选应对照条件,坚持自下而上民主推荐,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参评材料应在本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后上报。

附件一:涵江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申报表 附件二:涵江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工作者申报表

莆田市涵江区教育局

莆田市涵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莆田市涵江区教育学会

二OO八年十二月十五日

抄送:存档(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品牌公益活动方案下一篇:培训方案心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