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未来发展规划

2023-03-03

第一篇:六盘水市未来发展规划

六盘水市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内容摘要〕 六盘水市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关 键 词〕 城乡发展 研究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和地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

一、六盘水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六盘水市是“三线建设”时期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型工业城市,同众多“大三线”资源富集的城市一样,在国家的开发和支持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由于发展规划不统筹,主要注重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差距逐渐拉大,严重影响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就六盘水特殊的发展历程和当前面临的形势而言,必须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市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必然选择。“三线建设”初期,六盘水总人口135.5万,工农业总产值约1.2亿元,工农业比重分别占24%和76%,是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地区。1978年建市时,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上升到42%。到2009年,全市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上升到60%以上。六盘水市作为全国资源富集地区城市,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已经成为必然。

二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加快新型工业化、加速新型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六盘水众多工厂和城镇都在山区,又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数且分散经营的山区型城镇组合,“三农”问题是个大头,是加速现代化进程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确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统筹城乡、跨越发展”,既要使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建立在自身产业门类齐全且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同时又要使各产业门类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形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才能建立起城乡、工农之间互助和谐的平等关系,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顺利“加速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速六盘水全面建小康进程,实现六盘水新发展、新跨越。

三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六盘水农村人口仍占绝大多数,在300多万人口中有200多万农民;农业发展水平低,城乡产业融合度低,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大,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4.3︰1(2007年城乡收入比曾高达

4.7:1),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因此,只有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工农互动、城乡协调的新局面,才能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进程,实现六盘水新发展、新跨越。

四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然选择。“三线建设”以来,六盘水的发展迈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形成了大工业、大发展、大城市、大繁荣的发展格局,但由于二元体制的存在,城乡关系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种种矛盾尚未化解,而且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凸显出来,如城乡产业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市场结构与城乡资源配置,城乡就业结构与城乡非农产业,城乡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等问题。根本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没有根本改变。因此,针对六盘水现代化进程中这一最为突出、最具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大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才能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六盘水现代化进程,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二、六盘水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我市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大企业、大项目相对集中等优势,紧紧围绕“统筹城乡、跨越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切实抓住国务院将六盘水列为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区试点等机遇,加速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协调发展。

(一)实施“三化”带动战略,强化城乡统筹发展根本动力

1、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城乡工业化进程。按照“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的思路,依托资源优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扩大工业总量,调整优化结构,壮大支柱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做强城镇工业增长极。

2、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按照“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工企业为龙头、产业发展为支撑、技术投入为手段、规模化生产经营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3、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坚持“以大城市带动大物流,以大物流带动大服务”的发展思路,按照增量扩容和生态、宜居、高效的原则,在第三论城市修编的整体框架下,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

1、构建城乡统一的立体综合运输体系。按照构建“大物流”的要求,优先推进出境大通道建设,不断改善物流条件。加快形成以水盘高速公路、大水昭高速公路、晴六纳高速公路、市中心城区环城高速公路、红果次中心城区环城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两横两纵两环线”高速公路网,积极推进杭瑞高速公路毕节至水城段建设。加快推进六沾复线、贵昆铁路专线、水城至红果轻轨和一批铁路专用货场建设,加快建设六盘水月照机场。积极建设北盘江等重点流域航运基础设施。通过公路、铁路、机场、航运等建设构建立体综合运输体系,实现“1小时市内、2小时临省、4—8小时通达各发达经济区”的交通格局,进一步提升区位优势,更好更快地融入泛珠三角、对接长三角。

2、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抓好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力度,扭转供电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继续推进“村村通”工程,加强农村互联网接入能力和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城镇饮水和城乡防洪安全问题,配合抓好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加快建设双桥、白河沟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全面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烟水配套”和“三小”水利工程建设任务,确保实现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5亩的目标。推广节水灌溉,搞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统筹抓好生态、广播、电视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强化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工程,整合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危房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等资源,统一规划建设特色农居,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3、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管理体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功能和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优化政府投资结构,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政府非经营性投资项目代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规范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将城乡基础设施纳入统一管理体系,促进城乡基础设施衔接互补、联网共享。增强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能。

(三)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筑牢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保障

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要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事业,筑牢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保障。

1、统筹发展城乡教育事业。坚持教育兴市战略,树立“大人才”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力争“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7%以上,基本实现乡乡有幼儿园,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50%左右。加大城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均等化建设力度。将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按照立足本市、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发展目标,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重点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健全协作培养、分段培养等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力争2年内实现对全市所有初中、高中阶段毕业未继续升学的毕业生进行1—2门实用技术培训。

2、完善城乡医疗卫生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支持重点市级医院现代化建设,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预防控制能力,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本药品和医疗服务定价政策。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人口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建立快速、科学的人口信息采集和监测机制。

3、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全民社保”为目标,通过接轨社保体系,广泛建立健全“可接轨、可流转”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从“城乡统筹”走向“城乡统一”。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统筹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做到即征即保和应保尽保。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大力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动态管理。提高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水平。

(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

1、大力推进城乡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减排工作机制,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快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实施办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开展煤层气、煤矸石、煤泥、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大型沼气池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沼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水平。探索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调节机制,加快形成节约环保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2、加强城乡污染综合治理。以确保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为重点,加强对城乡污染的综合防治。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落实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政策,合理确定收费标准,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营。加强对污水处理、火电脱硫设施建设进度及运行情况的日常性督查,有效降低能耗、物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有机肥推广示范工程,促进养殖废弃物向有机肥料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改善小城镇和村庄人居环境。

3、积极推进城乡生态文建设。完善相关政策,加快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快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等生态环境工程,研究建

立多层次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管理,争取每个县区规划建设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自然保护区。

三、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确保各级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年增加,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拓宽支农资金渠道,强化支农资金整合使用。推进强农惠农政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创新农工商合作、联营、一体化经营体制,建立紧密型各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力争通过各种政策措施的引导,积极推动农民向工人、市民转化,企业家及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向农村转移,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化产业集中。

(二)建立推进统筹城乡的土地利用制度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证现有土地承包经营关系长久不变。合理安排和调控城乡用地布局,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力开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积极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办法,将农村土地整理和拆并宅院节约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经批准后等量挂钩到城镇规划区有偿使用,所获得收益全部用于新农村建设。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强化指标的规划管理。

(三)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金融体制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市场体系,改善城乡金融服务。规范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创建村镇银行、各类小额贷款公司,探索发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民间金融,加快组建政府担保公司和地方保险公司,积极探索赋予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抵押权的实现方式。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业务的便利程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推进“三农”保险,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探索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搭建好政府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对启动社会投资的杠杆作用,大量引进外来资本、有实力的大公司和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城乡开发、建设和经营。

(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

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引导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统一市场、有序外出、就近转移、扶持返乡创业,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稳定和增加就业机会。建设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专业化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和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劳务品牌建设,促进劳务经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跨省(区、市)劳务合作机制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制定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五)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管理体制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齐抓共管的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的管理格局。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转变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公益性社会事业。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促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公益性和营利性分开。积极培育各类服务性民间组织,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

入开展平安六盘水创建活动。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二篇:关于六盘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查

六盘水市经贸委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指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工业 循环经济 调查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企业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结合六盘水实际,在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一、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一)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整合煤炭资源。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将全市521对地方煤矿中的374对整合为136对。通过整合、技改、扩能,将强化矿山资源的优质优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率。

2.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生产工艺。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对煤炭、煤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等五大行业中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和生产工艺,采取“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渐次调整”的方针,列出淘汰时间表,逐步加以淘汰。目前已淘汰了改良型焦炉设计总量为494.5万吨,其中蒙古包1408个,联体炉731节,涉及改良焦炉业主150家。年内将对16家年产20万吨以下、碳化室高度低于2.8米、无侧装捣固装置和环保不达标的小机焦进行取缔;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11家小炼铁企业、小水泥企业2家、铁合金企业2家、电石企业1家。

(二)循环型企业(矿区)建设步伐加快

在企业内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建立循环经济生产经营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按照这一原则,支持和鼓励国有大型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通过原料替代、工艺改造和产品设计、加强管理、扩大规模,优先进行企业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已初步形成盘北洗煤厂煤泥干化利用模式、水矿(集团)公司大湾煤矿片区瓦斯发电模式、矿井水治理回收利用模式、水钢节气减污模式、黔桂发电公司焦炉煤气掺烧发电模式等发展模式,为开展煤泥、煤气、煤矸石、矿井水、瓦斯等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4家企业进行了能源审计,通过能源普查和能源分析,结合企业发展规划,编制了“十一五”节能降耗规划。

对六盘水境内的647家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污染物的煤炭采选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任务,以实现矿井水达标排放和洗煤废水闭路循环。

(三)发挥建材工业消纳工业废弃物的优势

建材工业是消纳废弃资源,在循环经济体系中与其他产业耦合能力很强的产业。我市建材工业立足本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资源,作为水泥生产企业的原料和混合材。制砖企业因地制宜,积极发展高强度、高孔洞率、高废渣掺量的新型墙体材料,这些产品将成为我市新型墙体材料的主要产品。如六盘水恒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拆除原有的烧结砖生产线,新建一个以粉煤灰、水渣为主要原料,年产45万立方米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的特大型新型墙体生产企业。该生产线每年可减少因采页岩而毁地约66亩,每年可减少煤耗约3.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360吨,生产耗电仅为传统烧结页岩砖工业的三分之一;每年可消纳粉煤灰约19. 18万吨,减少堆灰占地约21亩,每年消纳水渣13.43万吨,减少堆渣占地约11亩,被列入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示范项目。野马寨电厂新型墙体材料厂1亿块/年蒸压粉煤灰砖、10万立方米/年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项目已通过了由省经贸委召开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会论证,即将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年利用粉煤灰22万吨,占电厂排放量的28%。

(四)工业园区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

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县、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的资源条件和区域特点,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节能减排的开展。2006年,万元GDP能耗8.56吨标煤,比2005年万元GDP能耗8.82吨标煤降低2.98%,降低率高于全省1.85%的水平。我市虽然没有完成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目标,但应该看到,作为重工业比例偏大,正处于重工业阶段的六盘水,下降2.98%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对全省下降1.85%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全市监控的43家重点用能企业与上年相比(停产的8户企业除外),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有24项下降,11项上升,稳定降低率为72.7%;实现节能的21家企业共节约标煤37.85万吨,超耗的11家企业共超耗标煤4.29万吨,节超相抵共节约标煤33.56万吨。其中吨钢可比综合能耗、入炉焦比、炼钢工序能耗、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煤等四项指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十五”以来,在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的同时,我市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减少,全市70%以上工业污染主要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除二氧化硫排放量因火电装机容量的增加从2001年的6.67万吨上升至2006年的13.99万吨外,其余指标都是呈下降趋势。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从2001年的4417万吨下降到2006年3217万吨,下降27%;化学需氧量从0.56万吨降至0.28万吨,下降50%;工业烟尘排放量从5.95万吨将至4.71万吨,下降21%,工业粉尘排放量从2.67万吨降至2.22万吨,下降16%;固体废物排放量从22.24万吨降至6.03万吨,下降12%。

经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认定的21户企业2006年共消耗煤矸石96万吨,粉煤灰43万吨,其它各种废渣约190万吨,高炉煤气11214万立方米,瓦斯1991万立方米。水泥企业推广散装水泥58.31万吨,节省的包装物可折合节约木材1.92万立方米,节约电419.8万度,产生经济效益1632.68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十一五”期间,我市重点发展的产业是煤炭、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焦炭、煤化工等产业,而这些产业都是《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中列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过快增长的行业,并严格控制这方面的新建项目,要求新建项目与地方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这必然给我市这方面的新建项目实施建设带来极大影响。加之,在我市发展的同时,周边地区也在加快发展,抢占环境总量的态势已非常激烈。

鉴于上述问题,我市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除加快推进新建项目建设,抢占环境指标外,必须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采取环保治理与调整结构并举、淘汰落后产能与加强技术改造并举的措施,实施节能减排目标,腾出环境容量和资源空间。按照“规划引导、突破重点、示范推动、持续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六盘水循环经济发展。

(一)以规划引导。坚持“先规划、后治理”,“先治理、后污染”,把末端治理变为过程治理的循环经济要求,结合六盘水发展循环经济重点行业,阶段性目标和试点基地,组织编制各产业和区域循环经济的专项规划。

(二)分重点突破。一是资源开采环节要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广使用先进的开采工艺和设备,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二是资源消耗环节要加强对冶金、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能源、矿石、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废物产生环节要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不同区域拓宽发展幅。从我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来看,要重点攻克三个难关,就是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变废为宝,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的三大隐患。要解决这三大隐患,首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建材工业是吸纳废弃资源,在循环经济体系中与其他产业耦合能力很强的产业,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最大出路在于建材工业。因此,我市的建材工业特别是制砖业,要立足本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等资源,进行节约型改造,因地制宜,积极发展高强度、高孔洞率、高废渣掺量,高保温隔热性能的新型墙体材料。水泥生产企业要把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炉渣等作为原料或混合材使用。

矸石发电企业要针对洗矸石热值低的现状,采用煤泥掺烧技术,提高发电量。火电厂的排灰系统上粉煤灰筛选分级装置,增加成品粉煤灰的生产和销售。

交通、建筑、水利建设等领域要充分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及其制品修堤筑坝;把工业固体废弃物应用到建筑回填、填低洼地和荒地,充填矿井采空区、煤矿塌陷区等大宗用量领域以及矸石山的绿化、复垦等方面的推广使用、治理,最大限度地消纳工业固体废弃物,使其对矿产等资源、能源的“减量化”,提高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的“资源化”。力争实现到201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0%的目标。

(三)发展保障。一是一体化安排。按照六盘水的自然禀赋和比较优势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在能源、原材料工业及产业集群和区域安排上,必须走出一条煤电一体化的路子。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单纯的资源争夺将向煤炭多资源重组、市场多要素重组演变。这种延长纵向产业链和拓展横向发展幅的思路,就是要打造煤炭为基础的产业链,实现煤炭产品的深加工,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进而增强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形成区域的产业集群,支持产业和特色经济体系及城市化。二是经济政策。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对新建项目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节约型社会以及清洁生产要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项目核准,财政支持、优惠和信贷供应等政策杠杆,引进和鼓励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低能耗、轻污染、有利于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的行业。三是技术政策。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政策着眼点,主要在于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和主要工业产品的规划标准,引导资金的技术流向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指导相关技术的传播应用,加大对工业企业技改投入力度和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切实改善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政策环境,在优势产业的关键环节上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力量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的技术创新平台,不断提高技术进步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第三篇:“十五”期间六盘水市服务业发展综述

刘 智 王永竹

〔内容摘要〕 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阐述了我市“十五”期间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 键 词〕 服务业 发展情况 建议

〔作者介绍〕 刘 智 六盘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一论断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的过程,将是国民经济“软化”即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的过程。从国民经济动力结构看,第三产业已经成为GDP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十五”以来,我市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改善生活为中心,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服务业的稳定发展,为全市经济的发展和“十五”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概念

一般来说,第三产业又被称为服务业,但实际上,两者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服务业提供的是无形的劳务产品,产品往往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以及生产与消费同一性等特点。而第三产业涉及的范围却更宽泛一些,不仅包括各类服务部门提供的无形劳务产品,而且包括某些物质产品以及一些具有物质外壳的精神产品。因此,从逻辑上看,服务业和第三产业,两者是包含的关系。

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上对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二、“十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发展概况

(一)服务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服务业继续保持高水平稳定运行。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51.1亿元,比2000年增长61.29%,年均增长12.7%,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完成41.27亿元,比2000年增长52.7%,年均增长11.2%。重点行业发展良好,运输仓储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分别增长63.89%和41.79%,年均分别增长13.14%和9.12%。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分别增长18.1%和49.14%,年均分别增长4.25%和10.51%。

(二)投资拉动作用明显。投资增长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呈典型投资拉动特征。2004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17亿元,占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15.24%,比“九五”末增长11.94%。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和房地产业增幅均在10%以上,是带动服务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金融业等行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主要行业

投资增长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供给保障能力,改善了消费的环境,还带动相关服务产品消费规模扩张,拉动了整体经济增长。

(三)物流业规模增加。流通业是连接产销的纽带,交通运输业则是纽带发挥作用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承,有效地促进了物流水平提高。2004年全市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投资增长增强了基础设施的整合功能,2004年全市共完成货物周转量215549.13万吨,完成货运总量4524万吨,分别比“九五”末增长53.21%和53.56%,年均分别增长11.26%和11.32%。

近年来,我市商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一是连锁经营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有连锁企业22家,其中经营百货、副食品、家电商品的8家,经营饮食的连锁企业14家。二是流通方式多样化取得成效。物流畅通,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和大型综合超市、专卖店、仓储商场、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已成为我市商业发展的重点,为连锁企业服务的物流配送业和承担第三方物流的企业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如烟草、农资和家电等物流配送中心。三是电子商务正在兴起。目前我市大部分连锁经营企业建立了销售网点管理系统,条型码技术在各类超市得到广泛应用。四是招商引资带来了流通现代化。西南家居、恒远超市、红华家电、佳惠超市等企业落户我市后,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了我市流通现代化建设。

——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4亿元,比“九五”末增长58.81%,年均增长12.26%。——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形势良好,2004年,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商品销售额26.56亿元,比“九五”末增长146.38%,年均增长25.29%。

——连锁经营发展迅速,2004年限额以上销售总额4.38亿元,比“九五”末增长34.76%,年均增长

7.75%。

(四)房地产业迅速崛起。随着人民路、凉都大道和南环路的建成改造及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城镇住房制度不断完善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房地产完成产值2.61亿元,比“九五”末增长46.54%,年均增长10.02%。城镇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7亿元,比“九五”末增长539.15%,增幅比较大。房屋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分别为130.41万平方米和45.04万平方米,分别比“九五”末增长27倍多和17倍多。

(五)对外经济发展势头较好。2004年,进出口总值完成1.36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79.72万美元。招商引资力度加大。2004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76亿元,比“九五”末增长两倍多。

(六)旅游业快速发展。随着“凉都”品牌的打造以及消夏文化节、金秋乌蒙系列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入境旅游增速明显。2004,全市共接待入境游客120.8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2.5%。其中接待外国游客568人次,创汇23.18万美元,增长133.4%。

(七)金融和保险业持续发展。2004年,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68.59亿元,比“九五”末增加92.02亿元;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12.37亿元,比“九五”末增加49.96亿元。保险部门保费收入2.06亿元,比“九五”末增加0.83亿元;赔付各类保险金8104万元,比“九五”末增加2501万元。

三、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为今后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整体发展落后。2004年,服务业发展落后于全市经济和第二产业发展。增加值增长速度比全市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低1.5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增速低3.43个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7.32%,仅比2000年增加0.32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行业间发展不平衡。2004年,从行业发展看,主要依赖于以劳动密集为特征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的发展,而新兴行业发展层次偏低,特别是社区服务体系较为落后,直接服务于生产和科技发展的行业严重滞后,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不断完善。

(三)管理不到位。不正当竞争,违规操作时有发生,造成很多遗留问题。

(四)规划不合理。一些行业规划不合理,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和不便。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五)产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和项目带动,现有中小企业发育不充分,产业体系尚未形成。

(六)行业层次之间发展不够协调。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低,不适应市场配置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四、对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科学合理编制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对于加快全市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点通过抓好市场建设、促进批发零售业加快发展。加快现有市场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合理摆布商业网点,加快对现有商业街的改造、完善和提升,开发建设2-3条各具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大力培育和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新型业态。以超市、便利商店、自选商场等为重点,推进零售业的连锁化。鼓励方便生活的连锁企业向社区延伸。

(二)充分发挥我市的地理优势,适应客运舒适化、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需求,加快发展交通运输物流业,把我市建成辐射周边的区域性运输物流枢纽。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道路运输企业在现代物流中的主体优势,支持工商企业与运输、仓储、邮政等企业的联合重组,鼓励个体、私营运输户组建民营运输企业。逐步完善仓储、包装、理货、配载、零担、装卸、信息等功能。

(三)以市场为导向,对行业布局进行合理规划,规范管理。力求行业与社会发展和谐共进。积极发展餐饮业、酒店业,娱乐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文化、体育建设,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形成高、中、低档兼有的行业格局。促进餐饮业、酒店业和文体娱乐业的有机结合,形成吃、住、健身、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消费环境。

(四)适应城乡居民住房需求的不断增长,加快房地产开发,培育市场。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发展规划管理,管好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

二、三级市场。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拓宽筹融资渠道,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投资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规范房地产价格管理和交易行为。发挥房地产业的产业带动作用,推动装修和装饰业、家具业、房地产中介业、房地产租赁业的发展。

(五)加大对农业、中小企业、消费、助学和增加就业方面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开发、使用和推广银行卡业务,进一步规范银行结算账户和网上支付业务。建立和完善反洗钱工作机制,建成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基本框架,全面提升金融业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快商业保险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发挥煤矿安全生产中人寿保险的保障作用,开办煤矿工人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在已有大额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开办社会补充医疗大额保险。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工程保险、企业年金和健康保险等满足企业和消费者多种需要的保险产品。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

(六)适应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变化及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以满足市民休闲需要为基础,大力开发旅游产品,不断提高旅游业水平。以打造“凉都”城市品牌为切入点,加快建设国家地质公园,加大玉舍森林公园、牂牁江风景名胜区、坡上牧场、老厂竹海等景区的开发,发掘民族民俗文化,充分发挥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相结合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培育成后续支柱产业和接替产业。

(七)利用我市地域较小、沟通便捷的有利条件,重点发展通信网络、传媒等信息服务业,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整合资源,大力推进软件研发,信息咨询服务的发展,加快农村电信和邮政服务的普及。

(八)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积极发展和规范各类中介服务组织。进一步深化市政公用行业的体制改革,提高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运营效率。建立健全市政公用行业价格形成机制,完善价格听证制度,规范定价行为。

(九)大力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强基础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初、中级人才。完成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加快发展远程教育。调整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建立起覆盖全市包括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第四篇:六盘水市林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曹正喜

〔内容摘要〕六盘水林业存在国有林地流失、承包合同不规范、资源消耗大、资金缺口大等问题,要加快改革、加大投入、依法管理。

〔关 键 词〕林业 发展 调研

〔作者简介〕中共六盘水市委政策研究室

六盘水市位于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生态基础十分脆弱,决定了我市林业发展在生态立市战略中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增加降水、减弱风速、改善农业小气候方面的功能十分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林业工作和其他农业农村工作一样,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为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市委政研室组成调研组,深入到各县(特区、区)林业主管部门、林场、造林承包大户和联户承包户中,分别以召开座谈会、个别交流和实地调查等形式,进行了解,认真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林业资源到2004年,林业用地面积为553.82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72.86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49.14%;疏林地面积2.92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0.53%;灌木林地面积114.82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20.73%;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30.68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23.60%;宜林荒山面积33.02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5.69%;苗圃地0.2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0.04%;森林覆盖率为26%。

全市林业资源规划区国土总面积为1131.86万亩。到2004年,林业用地面积440.8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为184.72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1.9%;灌木林地面积为102.29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3.2%;疏木林地面积为2.28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52%;未成林地面积为119.42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7.09%;宜林荒山荒地面积为32.15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29%;森林覆盖率为25.36%。

退耕还林成效显著。2000——2004年全市实施退耕还林91.5万亩(其中退耕地41万亩、荒山50.5万亩),退耕地造林覆盖92个乡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93.8%,涉及退耕农户12万户、60余万人,受益人口占全市农村人口的25%;荒山造林涉及78个乡镇,占乡镇总数的80%。五年来,国家投入我市退耕还林工程种苗费4575万元,户均获种苗费381.3元;累计得到现金补助2080万元,户均173.3元;累计得到国家粮食补助15.6万吨,折合现金2.184亿元,户均获粮食折价款1820元。2005年完成退耕还林18万亩(其中退耕地2.5万亩、荒山15.5万亩),各项补助正在兑现之中。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国有林地被蚕食。近年来,水城县玉舍、杨梅林场和盘县老厂林场国有林地被当地农户蚕食的现象时有发生。盘县老厂林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被当地农户和小城镇建设蚕食的国有林地3200亩左右,其中大山镇小城镇建设和农户蚕食国有林地780亩,建镇面积约300亩,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和县政府的处理决定都没有得到执行;与玛依镇相邻的318亩森林,在间伐时受到镇里阻拦,没能完成间伐任务。

(二)承包合同隐患大。起始上世纪80年代初,个体和联户承包造林,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虽然造林前签订了承包合同,明确了林木的分成比例,但有的承包合同约定经公证后生效,却没有办理公证;有的承包合同没有发包方和承包方签名,仅有当时乡政府盖章,如盘县两河乡鄢官村十

一、十二组村民与敖成学等十一户村民签订的联户承包合同,没有双方的签名,现在还没有间伐,也无产权纠纷;有的利益分配不尽合理,如盘县大山镇大河村肖根龙为主的二十一户联户造林3000余亩,抚育间伐收益归承包人,农户不分成,现已开始间伐,农户意见较大;有的发包方在发包时没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只经过村委会的讨论,有的甚至是村委会主任说了算,没有经过村民会议讨论决定,也没有进行资产评估,导致合同执行难,林权纠纷时有发生。有的承包人在承包期限内已按合同规定,将分成比例分给了发包人,现承包期限临近,承包人在承包土地上的林木又不能砍伐,而发包人提出要收回承包土地,如六枝特区林业局科技人员张中严,在木岗镇金家坝林场有100多亩林木,系1984年造林,承包合同2006年5月到期,现在又没有砍伐指标,村民组通知,若到期不砍伐,超期要求按5:5分成。

(三)林区基础设施差。全市个体和联户等非公有制造林业主,截至2002年,共计完成造林面积192.55万亩,占全市有林地(不含灌木林)面积199.72万亩的96.4%。这么大的林区,由于没有新的资金投入,无力修建林区公路、开设防火线、建设林区工棚等,更谈不上防火器材购置和病虫害的防治。据统计,水城县2004年发生森林火警火灾15起,过火面积4174.1亩,烧毁森林面积202.2亩,烧毁幼树63.96万株,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014%。

(四)森林资源消耗大。一是,近年来,竹荪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消耗了大量的森林资源。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水城县种植竹荪大棚达1000个以上,六枝特区种植竹荪大棚也在1000个以上,仅新场乡就有800棚,其他县区也还有种植。按每个大棚耗材2立方米,每年竹荪种植将消耗木材4000立方米以上,且绝大多数是天然林。另外种植竹荪需要大量的腐殖土,而腐殖土基本上要从封山育林的灌木林中挖取,严重破坏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二是,农户以木材为燃料也消耗大量森林资源。据水城县调查推算,2004年全县159470户农户中,约有30000户以烧材为主,按每户每天10公斤计算,一天要烧掉300吨(立方米),一年要烧掉森林资源11万立方米;六枝特区农户以木材为燃料,每年大约需要消耗7千亩左右的森林资源,约占全年造林数的39%左右。另外,还有一些不法分子盗砍林木在煤矿上销售,也造成森林资源的消耗。

(五)护林资金缺口大。在1999年以前,没有专项资金用于森林管护,都是由业主负责管护。从1999年开始,国家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县(我市六枝、水城、钟山被列入)安排一定的森林管护事业费,远不能满足管护的需要。钟山区森林面积27万亩,每年得到国家的天保资金32万元,平均每亩每年的管护费不到1.2元。现在钟山区聘有常年护林员18人,防火期增加到54人,每位护林员月工资350元,一年需要支出20万元,还有12万元用于设备购置和防火器材。若按照《贵州省封山育林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规定:一般每个护林人员管护的面积在1500亩左右。那么,钟山区需要护林员198人,按每月350元工资,每年仅工资一项需要83.16万元。

(六)造林主体困难多。个体、联户和鼓励科技人员造林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以每亩10元—15元的投入和90年代以来与工程相结合的每亩约50元的投入,造林业主们仅靠国家这点微薄的投入之外,主要靠投工投劳建成。有的业主为造林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如六枝特区林业局科技人员张中严,1988年承包造林620亩,自造林以来一直聘请2名护林员管护,现在还欠25万元的银行贷款。由于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造林业主不能按照市场需求和林木生长状况进行合理抚育间伐,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也不利于林木的正常生长和林木质量提高,致使造林业主守着“绿色银行”过贫困日子境地。如六枝特区新场乡黑塘村唐兴华造林1500多亩,到目前为止不仅欠管护费就高达3万元左右,而且连基本生活都很困难;水城县玉舍乡造林大户叶文辛,共计造林10000余亩,成林的有4000亩左右,在造林初期就变卖家里值钱物品(含牛、马等大牲畜),现在靠打工维持生活。

(七)林场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改善。老厂林场还有三分之一的职工居住在上世纪60—70年代的住房,退休和在职职工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玉舍林场职工工资最高的每月仅有500多元。另外,林场职工子

女入学难也是长期困绕林场领导和职工的一大难题,如老厂林场八角箐工区到最近的入学点都在10公里以上,且完全是林间小路。

(八)森林覆盖率偏低。到200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6%,与全省34.9%的森林覆盖率相差8.9个百分点,石漠化程度为全省之最,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

三、对策和建议

(一)深化国有林场的改革步伐。国有林场要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推行企业化管理,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要改革劳动用工制度,鼓励职工利用国有资源发展自营经济,在保证森林资源不受破坏的前提下,经营产生的增量效益归职工所有,要采多种形式,不断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切实维护国有林场的合法权益,对侵占国有林地的组织或个人,能退还的、要坚决退还,不能退还的、要给予赔偿。

(二)依法征收育林基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八条第五款规定:“煤炭、造纸等部门,按照煤炭和木浆纸张等产品的产量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随着我市煤炭资源开发的长足进展,应对育林基金征收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征收育林基金,专项用于坑木林建设。

(三)正确处理生态效益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常言道:山青水秀、林茂粮丰。县、乡党委、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机制,切实引导农民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千万不能以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换取眼前的经济收入。

(四)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力度。一是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把林区基础设施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范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渐改变林区基础设施落后状况。二是继续落实市政府关于切实解决民用燃煤的有关政策,有效遏制乱砍滥伐,确保生态良性发展。三是对禁伐的非公有制造林业主给予适当的管护补贴。四是建立健全造林护林的激励机制,营造全社会参与和关心林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继续加大石漠化治理力度,切实提高森林覆盖率。

(五)积极争取国家生态效益补偿基金。2004年启动实施的“国家公益林项目”,盘县有78.8万亩以喀斯特植被为主的森林被列入,每年可得生态效益补偿金398万元,确保了管护费用。各县(特区、区)对符合条件的,要积极争取更多的森林面积进入国家公益林项目。

(六)健全责权利相统一的有效机制。完善承包合同,切实维护发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乡、镇党委、政府对辖区内的造林承包合同,应进行全面清理,在充分尊重历史和事实的基础上对承包合同进行完善;合同即将到期,合同双方当事人不能达成协议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在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妥善处理。

第五篇:六盘水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李 玲

〔内容摘要〕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与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无论是发展速度、经济总量和质量,还是发展环境,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和明显不足。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非公有制经济必须推进五个创新,着力解决四个突出问题,进一步谋求发展。

〔关 键 词〕 非公经济发展建议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从1979年的不足1%提高到目前的1/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占社会投资的比重也超过了50%。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70%以上是由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从农村转移出劳动力的70%以上也在非公有制经济就业。实践证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

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市发[2000]19号);2002年将成立的“一站两中心”列为“十件实事之一”;2002年以来,每年拿出重金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体、私营企业,千方百计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2004年成立主管部门——六盘水市非公有制经济局。一系列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市涌现出了六盘水双牌铝业有限公司、水城正鑫锌业有限公司、水城县国贸焦化厂、恒远房产、恒远意通、仙劲锌业、东泰矿业等一批较大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使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的经济结构上有所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经济结构除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外,已呈现股份合作、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港澳台资企业等多元化经济主体。这些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形成了多元化市场主体竞争的格局,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旺盛的生机和强大的活力,有效地拉动了全市的经济增长。

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到2005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 23676 户,从业人员40816万人,注册资金3.4亿元,私营企业3036 户,从业人员27342人,注册资金3.1 亿元。从经济总量看,2005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57.94亿元,较上年增长30%,约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预计数)的29%。三次产业比例更加趋于合理,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突破33%,较上年增加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达21.38亿元,较上年增长27%;

从对税收的贡献看,2005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金10.95亿元,超59个百分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较上年增长94%,约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40%,较上年提高12.5个百分点。

从增加就业看,2005 年解决了31.8万人的就业,超额17万人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超目标任务6个百分点;工资总额达19.32亿元,较上年增长18%;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来自非公有制企业工资性收入达775元,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对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从发展规模和结构看,主导产业工业仍保持41%的高位增长。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第三产业也保持了较快增长,增速达17%。第一产业高速增长,增速为42%,出现了较有规模的一些公司+农户+基地,集技术、市场一体化的企业。全市规模企业达353户,较上年增加102户,增长41%。

二、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非公经济发展虽然取得很大成效,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与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无论是发展速度、经济总量和质量,还是发展环境,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和明显不足。

(一)投资领域狭窄。

我市非公经济投资领域不宽,大多从事消耗资源型行业,产业层次较低,劳动密集型行业多,技术密集型行业少。有些领域如金融、保险、水利、交通、通信、环保、科技几乎没有涉足;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也没有大的突破。

(二)发展环境不够宽松

1、观念上的障碍。对非公有制经济仍然存在着偏见,有的权力部门或个人,一见个体私营业主致富就纷纷向他们伸手,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的现象仍有存在。

2、体制上的障碍。一是非公有制经济管理机构过多,虽然明确非公局为主管部门,市经贸委设立有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市工商联设置有非公有制经济贷款的担保机构;工商局设有自治组织的个体协和私营企业协会,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服务体系,管理服务不到位,统计口径不一致。二是与国有、集体经济相比,非公有制经济在原材料供应、引进技术资金、征用土地、产口品销售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三是职能部门为私营企业引进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人才缺乏已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制约因素。

4、融资上的障碍。非公有制经济经营者普遍反映融资难是制约发展的重大障碍。一方面,由于我市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财务制度不够建全,信用程度低,没有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各县(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又没有建立,企业很难满足银行贷款条件;另一方面,金融部门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行贷款终身负责制,注重对不良贷款的清收,而对新增企业贷款工作力度不够。

(三)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差。

绝大多数企业很少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和购买专利技术。由于受资金儿技术水平等因素制约,许多企业的生产设备落后,很多企业还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劳动密集型是其主要特征。由于 技术、设备落后,个业生产出来的优质产品少,尤其是缺乏拳头产品,品牌效应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企业人才缺乏、员工队伍不稳定。

非公有制企业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市场开拓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一是在人才引进、人才管理的政策方面,缺乏可操作性。对非公企业引进的人才,在行政、工资关系、人事档案、统筹保险、职称评定等事项还没有真正理顺,造成了流动人才的后顾之忧。二是社会保险不完善。三是许多企业未能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临时观念,不稳定。四是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等。

(五)企业自身素质亟待提高

一是经营管理粗放。大多数非公企业处于小规模粗放发展阶段,整体实力不强,大多数企业厂房简陋、设备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工艺简单、管理粗糙、产品档次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财务报告失真较为严重。部分企业把会计报表对内对外采用不同的计算口径、计算方法,有的甚至编造多套各不相同的会计报表,向不同的部门报送,虚报浮夸和瞒报截留并存。三是经营管理层素质不高。一些非公企业经营管理层,缺乏现代管理知识,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议

由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晚,起点低,经济领域有待于拓宽,产业层次有待于提高,竞争的实力还有待于壮大,竞争能力还有待提升,因此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非公有制经济必须推进五个创新,着力解决四个突出问题,进一步谋求发展的新趋势。

(一)推进五个创新

一是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增强经济的发展活力。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多元化开放的产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大力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加强科学管理、引进现代经营管理理念,采取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对一部份成了气候、上了规模的企业,更需要进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增强其内在的活力。帮助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提高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境内外的培训,开拓视野,不断提升其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

二是推进产业创新,进一步提高产业优势和竞争力。我市非公有制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因此要采取一些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强化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大胆地推动产业创新,支持非公有制企业采用新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积极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投资经营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和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以及现代物流、旅游、金融、信息服务、市场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扩展产业领域,提升产业层次。

三是推进市场创新,进一步提高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能力。市场是企业配置资源的最基本的平台,在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六盘水在今后的发展中拥有很好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非公有制经济要积极抢抓机遇,努力应对挑战,要大力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充分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是推进发展模式创新,进一步提高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布局比较分散,小规模经营的特点比较突出,走集群化发展的路子,努力培育了一批产业集群,并注意在产业集群中选择扶持优势骨干企业集团,以带动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

五是推进引资方式创新,进一步整治投资环境。要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和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放开民间资本市场准入,激活民间资本,扩大民间投资领域范围,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民间融资机制,使民间融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合法融资。结合我市实际,一是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学生公寓、食堂等教育后勤设施,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公办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二是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市政建设领域。供水、供电、供气、排水、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收费公路、桥梁、城市公交及其他公用设施,民间资本都可以通过参加公开招标,获取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者投资、建设、运营。三是其他社会事业领域。

(二)解决四个突出问题

一是着力解决创业难的问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既要有量的扩张,又要有质的提高,首先,要解决创业意识不强的问题。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共识,不仅非公企业业主知情,更重要的是有关政府部门要切实掌握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与此同时,尽快出台我市《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其次,要解决项目不足的问题。找不到合适的创业项目是制约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要积极鼓励各地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创业的信息,建立项目库,供创业者的抉择参考,全面向非公有制经济开放提供服务。

二是着力解决好融资难的问题。加大中小企业信贷力度。第一,解决贷款抵押难、担保难问题。进一步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投入,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第二,设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将分散的民间资本集中起来办大事。第三,应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建立规范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明晰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四,按照国务院《若干意见》的规定,各级财政应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三是着力解决好人才难的问题。政府要通过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用人机制,建立人才引进的平台。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引导各类人才能够投身非公有制企业,鼓励科技人员到私营企业兼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私营企业工作。有关部门要根据非公企业的发展需求,

制定人才需求目录,帮助非公企业引进紧缺人才。对进入非公企业的人员,原单位要按规定办理工作调动和有关社会保险转移手续,不得以任何理由设置障碍。使人才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四是着力解决好个体私营劳动者素质的问题。要加强其政治思想教育、诚信教育以及法律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合法经营,照章纳税;加强现代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辽宁省道路运输管理局下一篇: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